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6/2NNDE4XzQxMDE2Nw.html
在中國的互聯網裡,電子商務B2C行業顯得有些另類,因為涉及到眾多的倉儲、物流、供應鏈,反而更像傳統的企業。對於打造原創品牌的凡客誠品來說更是如此:雖然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及市場營銷,但需要打通設計、原材料、生產各個上游產業鏈。
以為凡客生產服裝的代工廠來說,全國總共有400-500家,其中最大的是申洲集團。
這家位於寧波的申洲集團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主要為知名服裝品牌如NIKE、PUMA、優衣庫等代工,擁有約48000名員工,凡客的明星產品T恤、POLO衫、衛衣等都是在這裡生產。
凡客和申洲溝通的流程是,通過郵件圖片確認款式、材質面料、數量、尺碼、價格以及交貨日期,一般凡客的出貨週期為50天,但也有特例的時候,比如喬布斯紀念T恤,僅僅10天就完成了5萬件的生產。
像凡客這樣的互聯網品牌與NIKE、PUMA生產的差異在哪兒?
以新浪科技參觀的申洲寧波工廠為例,3月份凡客依然在生產夏裝T恤,PUMA等已經在做秋冬衛衣了,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凡客反應更快、決策靈活。當然這也和凡客款式簡單、訂單量更為集中有關。
凡客究竟和優衣庫、PUMA等在質量上有多大差異?申洲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用料會有不同,在工藝標準上,凡客和優衣庫的標準很接近。對消費者而言,凡客的性價比很高。
在過去的一年,申洲為凡客生產了650萬件VT、100萬件POLO以及100多萬件衛衣,佔到去年總銷售額的4%,約為4000-5000萬美元,這個產量已經比前年增加了200%。
雖然凡客並未透露具體的成本價格,但申洲以凡客代表性的29元T恤舉例,為凡客生產這樣一批T恤,申洲是賺錢的,但是凡客為了吸引用戶提升品牌,以29元價格賣出去,就是虧錢的。
凡客在申洲加工的衣服,從成本到售價之間的利潤是30%,但是需要分攤運費、物流、市場推廣成本,也就所剩無幾。
以上是一些很機械化的數字,但背後是數萬名工人的勞動,一件凡客T恤是如何做出來的呢?就和新浪科技一起走近申洲凡客加工廠吧。
1.申洲集團位於寧波的工廠,分為若干個廠區,擁有約36000名工人。
工廠全景
2.申洲根據凡客訂單要求,採購各種原料紗,並通過機器將紗織成布。
機器將紗織成布
機器上方佈滿紗線
3.織好的布送到染色廠房裡染色。
織好的毛坯布送去染色
工人將布匹放入機器
染好色的布被分開放好
機器會染好色的布進行蒸乾處理
4.布匹染好色後,就會進行裁剪處理。
染好色的布被捲好運送到裁剪車間
工人通過機器進行松布處理
機器將布匹按照規定大小裁剪
5.T恤上有印花圖案的布料,需要送到印花車間處理。
工人按照花色製版
通過機器完成印花
6.T恤各個部件完成裁剪、印花後,就送到縫製車間「組裝」。在組裝車間裡,工人會進行分揀、剪線頭、縫製、檢驗質量。
裁剪好的布料被送入縫製車間
縫製車間流水線
7.縫製好、質量檢查完畢的成品衣服,會被送去熨燙,並且掛上凡客吊牌,隨後進行包裝處理,也就是最終消費者拿到手裡的樣子。為了避免工人縫製時不小心留下金屬物,衣服在裝箱之前還要進行驗針處理。
衣服縫製好後進入整燙環節
掛上vancl吊牌
8.所有工序完成以後,這些衣服被掃瞄入庫,並被裝到印有凡客字樣的紙箱裡,統一發往凡客的倉庫,凡客就可以在網上開始銷售,消費者就能買到凡客的T恤了。
包裝好的衣服進行驗針
掃瞄入庫
工人將衣服打包
整理成箱準備發往vancl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