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專訪關則輝:平民美食地圖 悟營商道德與堅持

1 : GS(14)@2016-10-05 05:41:19

2016-09-17 iM  

我城發展得很快,快到今天買完圖畫紙的文具舖,今天已拉閘結業;上星期光顧過的粥店,今日走過內裏空餘四道白牆,門口貼上「旺舖招租」的廣告。念舊的人,愈來愈難找到生活的根據。於是近年有很多人發起支持小商戶,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守護那些瀕臨被時代洪流沖走的老舖小店,資深公關、恒隆地產高層關則輝(CF)是其中一個有心人。幼時住木屋區,喜歡流連舊區呷奶茶吃細蓉的他,愛將小店故事細緻地寫在筆記簿內。本來,這些故事全都藏於筆記簿中不見天日,但近年關則輝把它們一一公開寫在Facebook上,結果引起愈來愈多人對小店命運的關注。「社會氛圍唔開心,我希望話俾人知,其實身邊仲有好多美事,這些小人物小故事,往往可以給大家力量。」面對扭曲畸形的生態,有人會質疑「大聲喊出來有好處嗎」,關則輝則希望透過小店的動人故事,感染身邊人,守住這城的原始風味。

要解釋一個「下下幾廿萬上落」的地產商高層,何以對舊區老舖戀戀不捨,大概要由關則輝的出身說起。關家七兄弟姊妹,早年與父母住在石硤尾木屋區,後來輾轉落戶慈雲山。爸爸當銀行護衞員;媽媽在家車衣幫補家計,算是那年代典型的基層家庭。「以前好少出街食嘢,係阿爸間唔中帶我哋落樓下茶檔飲杯奶茶,拿多隻杯分半杯,家姐一羹;我一羹…………那味道仍在我心。」

那年代,街頭巷尾都是濃濃的人情味。「過隔離屋借鹽借油、師奶幫忙帶小孩好平常。那年預科考不上大學,打算到銀行打工。當時搵銀行工要一份屋契作擔保,也是鄰居借給我的。」幼承庭訓,阿爸阿媽教落做人不可忘本,所以時至今日即使關則輝已年屆知命,又即使慈雲山已人面全非,他還會時時回去。「可能因為自己的出身,所以我很享受踏足老區,感覺好親切。加上年紀大咗,愈來愈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今次去這間舖,根本不知下次再去會係點……」

因此,過去十多年關則輝就如跟時間競賽,每逢周日就出動到不同舊區覓食。他最愛光顧「茶記」吃蛋牛治加奶茶,但偶然也會改吃雲吞麵、白粥和炸両。當中部分小店由朋友推介,有些則是他從網上搜尋所得。每到一處地方,他都會施展公關的最強技藝:搭訕,務求從老闆、老伙計口中了解小店背後的故事。日子有功,慢慢變成熟客再變朋友。他認為,食物是其次,人情味才是最重要。

「情味情味,都是情行先。有味無情,到處都有。我喜歡從他們的招牌菜中,了解那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也希望從布置和擺設得悉小店的經歷。如果知道這些,我覺得杯奶茶都特別香!」

從一間店談到一個社區

這天關則輝相邀記者到茶果嶺榮華冰室訪問,順道品嚐老舖風味,這道鬧市中的破舊石屋風景,就是叫人難忘。甫坐下CF便停不了口。「這裏有50多年歷史了,老闆鏡叔鏡嬸胼手胝足,好捱得……」記者問他要不要先點杯茶,他說:「得㗎啦,佢哋知我要乜。」說罷看到鏡嬸在櫃面忙着收錢,他就急不及待做替手把做好的麵食送給客人:「我成日話假期可以落嚟做義工。」也許這就是他所在意的親切感。

他續說,廿年前搬進觀塘,有次跑步路經此地發展小店,便開始與茶果嶺結緣。榮華冰室原址為教堂,後來其中一部分改建成了冰室。在六十年代領取飲食牌照前已經營業了多年,所以老店連內裏的卡座、吊扇等都歷史悠久。說着說着,他連茶果嶺的歷史也一併說了出來。「以前成個茶果嶺最旺就係呢條街,有米舖、雜貨舖,呢度好好生意㗎!一有村民來幫襯就好熱鬧,大家庭咁。除了街坊生意,也有很多打石的、運輸的工人來幫襯,不過鏡叔話原來以前出觀塘好麻煩,索性搭船去筲箕灣攞麵包做生意。但隨着年輕一輩遷出,工業又減少,依家少咗好多人……。」

多年來,如鏡叔鏡嬸和榮華的這些小店故事,全都寫進關則輝的記事簿裏。他翻了翻給記者看,行行細字寫着光顧日期、小店名稱、點選餐單、評語還有價錢。至於大至餐室老闆的背景和經歷,甚至小店與社區的關連,他則會記進腦海裏。本來,這些小故事全都記在簿中腦中不見天日,但近年關則輝決定把它們一一公開,他說那是因為社會氣氛。

老店生存之道激勵人心

「開了Facebook多年,係過去兩年先多寫小店。因為社會氛圍唔開心,我是個積極的人,希望話俾人知其實身邊仲有好多美事,而身邊這些小人物大故事,往往可以給大家力量。我最常講中環擦鞋的英姐,大熱天時我坐係度都出汗,佢就一邊擦鞋一邊抹汗;冬天得幾度,佢包到隻糭咁一樣照開檔,非常樂天知命。我唔係講粗口,但我真是一個『正面L』,希望將這信息傳開去。」

因此,他Facebook的帖子,往往都是食物照一幀,再配上美食背後老闆做人的道理。「灣仔的三不賣好多年歷史,專賣野葛菜,店內大大隻字寫着唔乾淨唔賣、唔夠料唔賣、唔夠火候唔賣。他教曉我們,賺錢都要有堅持有底綫。八鄉的榮昌茶座,一個平凡的雞尾包用鑊剷壓住煎香佢,美味增值咗,賣貴咗都大把人爭住食,這直頭係營商哲學啦!」

籲撑小店永續核心價值

即使負面經歷也有嘢學。「有日食件蛋牛治,求其搽啲牛肉煎隻蛋就當係,真係燥咗!未食已知唔掂啦!我就以蛋牛治喻人生,做人唔可以揸流灘。你唔認真,人哋係會知道的。不過人哋細舖仔,唔好食咪唔開名囉!」

若非知名食家、美食達人,純在朋友圈分享帖子推介美食兼上載照片「呃like」,頂多「呃來」一百幾十,但關則輝每個有關小店小人物的帖子都幾乎賺得數百個讚,有人給予長長的回應分享感受,也有人跟着他的推介去搵食,更有朋友建議他將帖子集結成一本以本港地道美食論人生的「療癒系」書籍。大學念中國文學、最愛白先勇的他卻笑言自己文筆未到家,又恐出書壓力太大,還是喜歡消消遙遙四處嘆好嘢。

不過,近年社區發展急速,舊區老店買少見少,某些關則輝一直看重的舊情懷老價值,都可能隨此而消失。問及感受,他坦言:「都會擔心㗎!這是大趨勢,老舖舊區如果是自己地方,仲可能Keep到。但租的話,發展後租值大幅增加,小店就再沒出路。近年最顯然易見就是港鐵發展,你睇西環就知道啦!」

因此,他寫小店故事凝着人心之餘,其實也希望受過小店鼓勵的人反過來保護小店,令香港最核心的價值得以永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36

刪走IG美食相變出真正食物幫到人

1 : GS(14)@2016-10-05 11:32:13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間乳製品公司舉行慈善活動,只要Instagram用家刪走賬戶的食物照片,便會捐出11份食物,以幫助當地有需要家庭。公司藍多湖(Land O’Lakes)表示,美國至今仍有13%家庭面對糧食不足的問題,另外每6個小孩當中,便有1個要為下一餐煩惱;他們於是推出名為「Delete To Feed」的慈善活動,網民可到活動官網登入Instagram,再刪走賬戶內的食物相,每刪一張公司便會捐出11份食物給當地食物銀行,每人刪除相片數量不限。活動直至10月中,目標是捐出275萬份食物。
Delete To Feed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4/197906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62

【美食電影】看日本電影「苦.甜滋味」 學整日本素菜

1 : GS(14)@2016-10-18 08:15:58

日本電影對於描述美食特別有一手,總是拍得漂亮又詳細,每次看完回家都好想動手試做。新上畫的日本電影「苦.甜滋味」是以素食料理為題材的愛情輕喜劇,由日本新生代美少女川口春奈及美少男林遣都主演,電影中男主角是一名素食烹飪高手,以美食治癒了本來憎恨蔬菜的女主角的身與心。來自日本的ABC Cooking Studio把電影中出現過的菜式重新整理,推出期間限定的料理體驗課,課堂上除了可學到電影中出現過的「高粱米 Keema咖哩」,亦可以學習ABC Cooking Studio的素食料理「苦瓜豆腐」,看完電影再去學做菜,是個不錯的回味體驗。



菜式:高粱米 Keema咖哩&苦瓜豆腐上課日期:尖沙咀 K11:10月17、18、21、23、25日中環 PMQ:10月20、21、23、25、27日名額:每班4人價錢:$280/位(13歲或以上)上課地點:
K11分校:尖沙咀河內道18號 K11購物藝術館1樓
PMQ分校:中環鴨巴甸街35號 PMQ B座1樓 H110-112記者:謝翠玲


電影中出現的高粱米 Keema咖哩。

ABC Cooking Studio的素食料理「苦瓜豆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8/19803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02

【米芝蓮以外】韓遊必讀 當地人都信賴的兩大美食指南

1 : GS(14)@2016-11-08 05:46:23

張昊圭希望讓博客由心而發的寫出食評,並依他們的推介出了兩本地道的美食指南。



忘了從何時開始,每年的米芝蓮都成為飲食界盛事。他們稱呼那本深紅色的指南為「美食聖經」,然後像湊熱鬧般跟着指南去訪尋美食。今年米芝蓮首次推出首爾的美食指南,彷彿引證韓國美食終於打入世界之列。然而打入米芝蓮的餐廳(不管是星級餐廳還是車胎人推介),卻未必如實反映韓國人喜好。如果你有一顆強烈好奇心,想要嘗嘗韓國地道餐廳,不如參考這兩款連當地人也信賴的美食指南?



在韓國生活過的人,或者會聽過Weble的名字。他們是韓國一家市場企劃公司,自2009年開始,他們卻開始一個名為「Green Review」的活動。韓國和香港一樣,網絡充斥打手,Weable的老闆張昊圭卻希望透過此活動來重建大眾對於博客的信任。2014年,他們還出版了一本名為「首爾排隊美食TOP100」的書,用嚴格的投票和評審選出了100間首爾知名的人氣餐廳。「我們辦這活動就是希望真實呈現博客的食評。」張昊圭向我們解釋,在韓國很難判斷博客是否受僱於餐廳或是其它公司。因此他們先在網絡招募了五百位博客,每一位都在他們的網站留下超過五十篇食評。然後他們再請五位專業的美食家從中挑了一百位博客。「我們會邀請博客推薦五十間首爾的餐廳,然後進行投票。」他說。換句話說,他們需要整理五千間餐廳的資料,「這就是最麻煩的地方。」他笑說,看到那堆餐廳的名字都覺得頭痛,而且遇到同票數的餐廳,他們又會再重新進行投票。根據票數,他們就排出了一百間人氣餐廳,另外還請專業的美食家去試吃這一百間餐廳,再給予自己的評價,「我們希望讀者也能看到客觀且專業的意見,而不是一味吹捧大眾喜歡的餐廳。」我翻開那粉紅色的中譯本,卻只有六間餐廳打入米芝蓮的車胎人推介。「這張名單其實有好多都是很有名的餐廳。」張昊圭認為米芝蓮或許也是很好的指標,卻未必完全反映韓國人的口味。「我那本書裏面,我最喜歡就是第七位的密臺,可是它卻不在(米芝蓮車胎人推介)名單上。」他有點無奈的說,「不過我相信下次他一定會上榜的。」他又向我們推薦書中排名第三的滿足豬腳店,「我覺得旅客一定要試一下韓國的豬腳料理。」這間餐廳在米芝蓮的車胎人推介也榜上有名,「平常晚上都有很多人排隊,但中午卻會比較少人。」他說。如果說Weble是想用投票活動,來挽回大眾對博客的信任,那Dining Code就是想透過收集數據,來呈現100%真實的試食報告。Dining Code是韓國一間Startup公司,我在他們的網站看到兩邊的排名,左邊的是最熱門搜尋的關鍵字,譬如是江南區或是適合約會的餐廳;右邊的就是根據餐廳的瀏覽次數,實時反映每間餐廳的排名。如果單進去,還會看到每間餐廳有多少個正或是負評,感覺就像我們的Openrice一樣。老闆申孝燮原在韓國弘益大學教授電腦科學。「有次我和朋友聚餐,於是去Naver找一些餐廳的食評卻發覺資料很雜亂,根本找不到哪一家餐廳最受歡迎。」他微笑道。後來他花了五年時間,用電腦收集並分析了一千萬篇博文,終於看到些眉頭,「如果是饍稿的話,一般餐廳都有特定的字眼或是Hashtag,」他向我們解說,「而且那些博文一般不會有太多人點讚,或是留言。」這聽起來雖然簡單,但得出那關鍵字的名單卻不是甚麼容易的事。不過這網站卻沒來由的收到大量海外用戶的攻擊,申孝燮在沒辦法之下,惟有關閉海外用戶的瀏覽。「不過香港的朋友也可以下載我們的APP看。」他說,雖然APP暫時只有韓語,不過海外用戶還是可以透過Google Translate來翻譯內容,而且他們現在也在研發中文的版本,相信不久後就會研發成功。記者:黃映嫚
攝影:周芝瑩


其中一本更被翻譯成中文版本,讓遊客也能找到當地的人氣美食。

書中100間餐廳裏,張昊圭就向我們推薦這間位於小巷裏的滿足豬腳店。

豬腳用了五種香料醃製,肉夠軟腍,沾醋吃更鮮甜多汁。


他們最近還出了一本釜山和濟州島的美食指南,讓當地人介紹連韓國人也不知道的隱世美食。

Dining code至今已有超過一百萬用戶,老闆申孝燮希望借此為韓國人提供一個資料更齊全的食評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8/19826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486

【首爾秘店】美食女導遊推介 蕎麥春卷煙韌甘香

1 : GS(14)@2016-11-10 07:40:23

蕎麥麵以牛骨和蔬菜熬上十小時,真材實料,7,000韓圜。



我穿大衣在地鐵站內等。首爾雖然陽光普照,但還是比香港冷得多,這刻我只想吃一碗熱騰騰的麵食暖身。等沒多久,就看到一位韓國女生從遠處走來。她的名字是孫禎孫禎(王恩)(Jasmine),平日在旅行社工作,可是周末時卻會身兼Zenkimchi美食團的導遊,帶領世界各地的吃貨去訪尋旅遊書上找不到的美食。



我們走出安國地鐵站(就在景福宮附近),只覺寒風大力的刮打臉頰。「我們現在要去一間小麵館。」她輕輕的帶過,我卻已經幻想湯底傳來的熱氣,還有那燙口的麵條。走約十分鐘,她領我們走進一個小入口,我這才知道餐廳開在地庫。「這裏的蕎麥麵是我在首爾吃過最好吃的。」她一坐下就對我說。老闆剛巧從廚房走出來,我本以為店長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大叔,沒想到卻是一位二三十歲出頭的小伙子。「一般會吃蕎麥麵的都是老人家,現在年輕人都不怎麼會吃了。」老闆閔成勳笑說,自己也是因為服兵役期間,才愛上蕎麥麵。「蕎麥麵其實原是江原道那邊的食物。」他憶述自己當初差不多橫跨了整個南韓,為的就是學會製作蕎麥麵的技巧。後來他終於在襄陽郡找到一家當地人極力推介的麵館。「我那時幾乎每星期都去一次麵館吃飯,不斷遊說老闆娘收我為徒。」然而他的誠意卻未能打動老闆娘,「後來我在店外放了帳篷,每晚就在店外邊睡覺,老闆娘終於願意收我為徒。」他大笑道。和一般麵館不一樣,這餐廳的蕎麥麵用上100%的蕎麥製成,卻沒有再加入麵粉和薯粉。因此咬下去會有淡淡的麥香,口感亦比較硬身。湯底卻是用上蔬菜和牛肉熬上十小時,再冷藏而成。湯底比我想像中還要清甜,肉味不濃但喝下卻有種上癮的感覺。「來這裏還要試試他們的烤肉片。」Jasmine說。肉片用韓國的肉片聞上去有點像叉燒(畢竟都是豬肉),吃下去卻有點像燒肉。豬皮下面有薄薄一層脂肪,肉香卻在口中蔓延。如果搭配韭菜和柚子醬一起吃,卻平衡了肉的肥膩,感覺能不停的吃下去。我卻最喜歡店裏的蕎麥春卷,春卷的外皮正是用蕎麥製成,咬下去煙煙韌韌的。裏面卻包着泡菜、豬肉和蔬菜絲,味道甘香惹味,而且泡菜微微的酸辣味更令人開胃非常。잘빠진메밀(Jalppajin Memil)首爾鍾路區通仁洞41-1記者:黃映嫚攝影:周芝瑩


蕎麥春卷內含泡菜和豬肉,入口甘香惹味,6,000韓圜。

烤豬肉味道像香港的燒肉,配搭柚子醬同吃,酸酸甜甜,12,000韓圜。

老闆閔成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09/198272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58

【澳門美食節】澳門靚女帶路 抵食$25大隻燒魷魚

1 : GS(14)@2016-11-13 11:33:07

土生土長澳門人Vienna帶你行美食節。



澳門美食節都算澳門人一年一度的全民活動,美女蘇穎珊Vienna土生土長,除了出國讀書那幾年,從小便跟父母家人一起去澳門美食節,今次便請她帶路,去找當地人也覺得美味的美食。給了Vienna三百元換領卷,看她從哪開始吃起。在美國留過學的Vienna口味比較西化,一眼便被整塊熱溶芝士吸引,在King Lobster選了一盤要100元的芝士香腸拼盤!這算場內較貴的食物,不過味道其實不錯,熱溶芝士在這季節很誘人,如果跟幾個人同分更化算。一開始便選了貴東西,之後便要省點,看到有人大排長龍的煎牛扒,Vienna也趕去排。



場內以換領卷來進行交易,需先買票再買食物。

肥美又大隻的魷魚燒得剛剛好,質地仍軟嫩,再入味少許更正,澳門幣$25(陸舟餐廳)。

芝士燒松葉蟹蓋,調味帶甜的芝士醬底下是香濃蟹膏,帶甘甜,回味無窮,澳門幣$35(長野)。

這檔鐵板燒肉眼扒以平作賣點,厚切200克重只賣$30,難怪店員忙到無停手。排了十分鐘隊,終於可以品嚐,不過Vienna表示鹹了少許和有點韌,但以三十元來說好抵食。老實說,有時在這種美食節也是吃氣氛,要不要試自己決定。轉眼Vienna又被另一樣美食吸引,她說陸舟餐廳已有多年,但她未試過這家的燒海鮮,這次在攤位燒的魷魚,大大隻也只賣$25,質地也軟嫩,這個真心比較抵食。試了一串超厚肉的醬燒鰻魚,Vienna找到她全場至愛,就是長野的芝士燒松葉蟹蓋,裡面有很多蟹膏,表面的芝士像在日本餐廳吃焗蠔芝士,每口讓她回味的甘甜。



只賣澳門幣$30的厚切肉眼扒,晚間人氣不?,不過食落不算突出,要不要試自已選擇。

榴槤泡芙榴槤肉多過忌廉,榴槤粉至愛。$15/2粒(榴住你)

澳門美食節2016年11月11日至27日開放時間:星期一至四17:00-23:00,星期五至日15:00-24:00地點:澳門旅遊塔前地西灣湖廣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3/19831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370

【夏威夷美食】傳統魚生飯Pok 幾十款醬汁配料任你揀

1 : GS(14)@2016-11-16 05:10:57

夏威夷是美國最南方的州,除了是渡假勝地外,亦是美國其中一個擁有大量亞裔人口比例的地方。因此當地菜式亦深受東南亞菜所影響,就像著名傳統美食Poke,於夏威夷語中解為魚生沙律,當地土著會將吞拿魚切成小粒,加上不同醬汁及配料再享用。其後,移民到當地的日本人加入不同的家鄉元素,例如醬汁跟壽司飯,令Poké演變成混合夏威夷跟日本文化的一道料理。



最近在灣仔便開設了一間Poké專門店,除了推出六款招牌Poké,客人更可自選主食、餸菜和醬汁等,選擇豐富,好像主食已經有壽司飯、糙米跟藜麥配合羽衣甘藍、蔬菜或意大利青瓜麵。醬汁方面亦有八款,例如為香港而設的HK XO Sauce,以XO醬為主要材料,加入蜜糖,是拉差辣椒醬和芝麻。每份Poké售價大概一百元左右,價錢不算相宜,但勝在魚生份量十足,亦算是為灣仔區上班人士多出一個新選擇。
The Poké Co蘭杜街2號麗都大廈2號地舖記者:李泳烔攝影:黃子偉


「Tofu& Zoodles」(前)Tuna」($98/標準、$118/大),將意大利青瓜製成麵條狀,入口爽脆清甜,配搭豆腐、椰菜絲、毛豆、芋頭脆片、Korean Fire,味道充滿層次感。;「Classic Tuna」(後)($98/標準、$118/大)以蔬菜和羽衣甘藍作主食,加上吞拿魚、青瓜、甜洋蔥、海藻沙律和紫菜脆片等配料,口感豐富。

「Smoked Chicken Poke」(前)($88/標準、$108/大),煙燻雞肉,伴以糙米、BBQ粟米、甜洋蔥、青瓜和椰絲等,醬汁分別加入 SpicyMayo及 Wasabi Mayo,後者以芥末、麻油、薑、蒜頭和蛋黃醬調成,帶芥末的辛香,非常惹味;「Lomi Lomi salmon」($98/標準、$118/大)配以炸紫菜、中華沙律、蕃茄仔等配料,混合經調味的三文魚,甚有日本料理感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4/198327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697

【旅遊籽】挑戰美食沙漠 荷蘭掃街 必試7款小食

1 : GS(14)@2016-11-18 17:58:27

【旅遊籽:味遊荷蘭】荷蘭的風景的確讓人悠然神往,但一提到美食,彷彿絕了緣一樣。事實上,在google大神輸入「Dutch food is...」,第一個彈出來的關聯字竟然是「BAD」。荷蘭食物是否真的如此不濟?當地人又是否劣食當三番?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問,這次參加了Eating Amsterdam的搵食團,跟土生土長的阿姆斯特丹人Thijs在潮區Jordaan覓食,發現荷蘭人的三餐簡樸,只有小食會較多花樣,而且或煎炸,或偏甜,都是無厘正經的掃街小吃。

熱烘烘荷式雞蛋仔

這款形狀像雞蛋仔,質感則近似美式熱香餅(pancake)的小吃,有個很蹺口的名字Poffertjes。Poffertjes在荷蘭是家喻戶曉的comfort food,據說由拿破崙的軍隊從法國傳入,初時用蕎麥、酵母和水混造的,如今大多用麵粉取代蕎麥。咬下去暖笠笠,軟綿綿,沒有雞蛋仔的香脆,面頭灑上糖霜和牛油,甜到入心,加上仍然保留住鐵板上烘過的餘溫,最適合冬天吃。導遊Thijs說荷蘭人不論晝夜地吃,有時當早餐,有時作飯後甜品,由於荷蘭一年有九成時間都下着毛毛細雨,所以他們都視Poffertjes為comfort food。



Poffertjes$46

咖啡店在荷蘭不難找,同時會供應自家製的Poffertjes,這家店已有100年歷史。

Cafe de Prins地址:Prinsengracht124, Amsterdam, Nederland網址:http://www.deprins.nl/en/


嗜酒好甜的至愛

荷蘭人愛酒精,也嗜甜如命,所以產生了混蛋黃、白糖和白蘭地而成的酒精飲品Advocaat。酒精濃度介乎14%與20%之間,但質地卻異常濃稠,加上鵝黃色調,和咖央醬有幾份相似。Advocaat是用「吃」的,用上一隻小小匙羹,像吃雞蛋布丁般小口地嘟在嘴裏,也會用來為甜品或Poffertjes調味。這間法式甜品店由荷蘭人Estefhan開設,他一心想把荷蘭文化帶進法式甜點,所以為導賞團造了限定的Advocaat泡芙,讓遊客一嚐又甜又烈的滋味,感覺像在吉士醬中加入烈酒一樣,導遊說Advocaat深受當地的婆婆歡心,顯然我還未到那個年紀。



荷蘭地道酒精特飲Advocaat,看上去像吉士醬多過酒精飲品。

Advocaat泡芙與酒精特飲為導賞團限定,不設發售。

小店是夫妻檔組合,丈夫兼pastry chef Estefhan從米芝蓮餐廳跳出來,希望在法式甜點中注入荷蘭元素。

Patisserie Anesta地址:Tweede Anjeliersdwarsstraat22,1015 NT Amsterdam網址:http://www.patisserieanesta.nl/


美國總統加持 人氣蘋果批

蘋果批在歐洲隨處可見,但荷蘭出品有以下特質:皮厚、粒粒果肉,口感爽實,因為當地採用Goud Reinet這品種,它的糖份較高,所以製作時完全不用加糖,從而保留了蘋果本身的質感。他們亦會加入提子乾和肉桂,再配一座忌廉山同吃。而在芸芸咖啡店中,這家被當地媒體和旅遊指南公認全城最正,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三年前曾經大駕光臨,之後還請專人打包一整個蘋果批寄回華盛頓去,自此名氣更甚囂塵上。



蘋果批$35

牆上張貼了剪報,宣傳美國總統到訪的威水史。

經克林頓加持這裏的蘋果批,成為了小店的生招牌。

Café Papeneiland地址:Prinsengracht2,1015 DV Amsterdam, Netherlands網址:http://www.papeneiland.nl/


荷蘭刺身+炸魚

問荷蘭人生命中不能沒有的美食,生醃希靈魚(Hollandse Nieuwe)肯定上榜,從每年全國消耗1,200萬公斤便可想而知。希靈魚(Herring)全年都有,但以六月的最為新鮮,脂肪含量較高,吃下去肥美甘香。每條希靈魚都要放進木桶內,用鹽水生醃兩星期才可食用,進食前要起出內臟,切成小小塊,再伴洋葱粒和酸瓜吃。導遊更教路,一定要找現劏現吃的魚檔,若是上午劏好下午才賣的,就千萬別上當了。據說因為和刺身相似,這小吃大受當地的日本人歡迎。親身試吃,覺得希靈魚比三文魚和吞魚肉都較為腍身,論魚味在一眾日式刺身之上,魚鮮在口腔裏大爆發,回味無窮。



生醃希靈魚$30

外形有點像麥樂雞的Kibbeling,其實是炸鱈魚,亦即是英式炸魚的近親,不過Kibbeling不會沾麵糊來炸,所以外皮又薄又脆,毫不油膩,比起大大份的炸魚薯條吃得更乾脆利落,通常蘸沙律醬或他他醬來吃。炸魚塊$32



這種鮮魚店會賣各款海鮮,亦有即刻醫肚用的生醃希靈魚、炸魚薯條等。

老闆Dirk家族兩代都是漁夫,劏魚手起刀落,三兩下手勢就將希靈魚剝皮拆骨。

Urker Viswinkel地址:Tweede Egelantiersdwarsstraat13網址:http://urker-viswinkel.nl/


邪惡香草薯波

下酒不可少的Bitterballen,外表像日式薯波,裏面拌了免治牛肉、香草、咖喱等餡料。即炸即食,咬下去外皮脆到「喀」了一聲,但內裏軟綿綿,味道太鹹了點,導遊卻說這是預計之內的事,因為酒吧為了增加啤酒生意,通常會在佐酒小食落重手些。每家酒吧都必定有Bitterballen,連運動員也愛不惜手,據說2014年冬季奧運會,荷蘭國家隊專程帶了個廚子隨行到索契參賽,就是因為俄羅斯不讓他們空郵預先做好的Bitterballen到奧運村。



Bitterballen$42

去酒吧除了吃名物薯波,還要試導遊Thijs推介的阿姆斯特丹製手工啤Two Chef Brewing,帶芒果香,易入口。

Blaffende Vis地址:Westerstraat118,1015 MN Amsterdam, Netherlands
facebook:DeBlaffendeVis/?rf=563084450385473


地膽光顧的芝士店

來荷蘭當然要吃芝士,但不是到專門打遊客主意的芝士手信店,而是跟當地人去歐式辦館或士多(Delicatessen)。JWO lekkernijen便是一例,裏面售賣各樣食材,鮮肉和芝士。芝士來自世界各地,本地芝士便有四十種之多,由40日至2年熟成不等。導遊說人在荷蘭,必定要吃農場自家製的farm cheese,全國現有150-200農場不等,由於產量不多,所以farm cheese並不出口,只有在荷蘭才吃得到。由於這些芝士都由新鮮牛奶製造,未經過巴斯德消毒,所以出品味道次次不同,勁有性格,當地人特別喜愛。



(左起)4-6個月的Mes Hanger很creamy,完全溶在口;2年的old dumbo cheese含鹽粒,極重口味。

平平無奇的辦館或士多,原來是當地人收購芝士等食材的秘點。



冷凍櫃內放了滿滿的芝士、肉類和橄欖等冷盤小吃。

芝士種類繁多,一時三刻看得人眼花撩亂。

JWO lekkernijen地址:Tweede Goudsbloemdwarsstraat1,1015 JX Amsterdam, Netherlands
facebook:JWO lekkernijen



Eating Amsterdam費用:$640(四小時的導賞團,包括十二款小食)網址:http://www.eatingamsterdamtours.com



Travel Memo機票:香港來回荷蘭阿姆斯特丹機票連稅每人$4,850起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均免簽證匯率:1歐元約兌8.33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元



記者:陶思敏攝影:潘志恆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8/198370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165

一年得一次機會美食手作齊集紐約聖誕市集

1 : GS(14)@2016-11-20 23:52:00

「我們只有在這兩個月才會生產它,就是聖誕季!」來自「入口即溶」(No Chewing Allowed)的朱古力烘焙師對《蘋果》記者說。17日,紐約聯合廣場的聖誕市集正式開鑼,作為全紐約最負盛名的聖誕市集,今年又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50間店,這些一年只會出現一次的精品和美食到底有哪些?讓記者帶你看看吧!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最受歡迎的攤檔之一便是「入口即溶」朱古力,店員說,「由於對品質的極高要求,我們的朱古力只會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供應,因為它在超過21.1℃的氣溫下就會融化」。「入口即溶」朱古力又叫「禁止咀嚼」(No Chewing Allowed),只有放在口中融化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味。而由於由一半可可和一半牛奶構成,它的口感比普通朱古力更加濃滑。今年的聖誕市集匯聚了超過150個攤檔,許多美食一年都只會現身一次。例如來自德國的特製聖誕餅乾、法國的芝士等等,都只在每年的聖誕季受邀來參加展售。不僅如此,這裏的飾物、玩具店也只會在聖誕季來到紐約,手工藝人們會在假日結束后回到南美、非洲、中東等地,大部份在這裏銷售的商品都是手工製作、匠心獨運,世界僅此一份,種類囊括皮具、布藝、首飾、陶瓷工藝品、藝術畫作等等。有些是固定每年都會參加市集的老牌面孔。銷售天主教裝飾品的店主Joe對記者說,自己來參加聯合廣場的聖誕市集已經第十五年,「讓我每年都回來的原因是這裏的人!我很愛講故事給他們聽!」。Joe說,十五年前市集的店租只有現在的一半,雖然自己商品的價格也隨着租金水漲船高,但因為每年只來一次,他已經積累了一大批「返頭客」,「我每年都只來一次,以前的客人都記得我,每年這個時候跟我碰面!」。聯合廣場的聖誕市集已經有超過20年歷史,從每年的十一月中旬開到平安夜(12月24日)。想提早感受聖誕氣氛的朋友,不要錯過!詳情可閱: http://urbanspacenyc.com/union-square-holiday-market/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9/198390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56

《深夜食堂》論香港美食小田切讓最愛粥

1 : GS(14)@2016-12-01 08:06:54

【《蘋果》獨家專訪】人氣日劇《深夜食堂》長拍長有,全新電影版《深夜食堂2》今日在港上映,導演松岡錠司與片中男星小田切讓近日赴台宣傳,並接受《蘋果》獨家專訪,導演松岡錠司談到日劇版全新一季首次到韓國取景,透露不排除下次會以香港作為故事背景,而小田切讓就在芸芸香港美食中,對粥與油炸鬼的配搭最情有獨鍾。影視系列《深夜食堂》由小林薰飾演小店老闆,而40歲性格男星小田切讓在故事中則扮演當差的熟客。對於《深夜食堂》在亞洲區大受歡迎,繼韓國翻拍後,今年到中國起用著名男星黃磊拍成全新華語版,演員更有趙又廷、張鈞甯、蕭敬騰、徐嬌等合演。問到導演松岡錠司原裝版日後會否有機會到大中華各地取景,他說:「Netflix推出的新一季劇集《深夜食堂:東京故事》,當中一集以蛋包飯作主題,就是到首爾取景,因劇情需要,加上故事由韓國女性作主角,所以不排除日後會到台灣、香港、北京各地取景呢!」



■小林薰在《深夜食堂》中飾演小店老闆。

■黃磊主演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安排明年推出。


支持台灣同性合法

故事中既有料理小貼士,又利用不同客人展現人生百態,論到最令二人印象難忘的香港美食,松岡導演表示多年前來港時,曾吃過潮州生醃蟹,令他一吃鍾情兼十分感動;而小田切讓就最愛食粥,他說:「第一次去香港時是拍廣告,如今我只記得粥很好味。」他更與導演分享油炸鬼與粥是最佳配搭。小田切讓此行到台灣共宣傳三套參演新片,談到11年前在電影《彩虹老人院》中扮演同志,當得知台灣正準備修法關於同性婚姻合法化,他力挺說:「台灣政府先開了這個頭,相信其他國家也會受影響,我非常支持這個法案。」採訪:哥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1/198507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