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應深港通未開通 李小加:一兩周內或有公告

1 : GS(14)@2016-11-23 07:38:16

【明報專訊】仍然只聞樓梯響的深港通繼續未通,連日多番表示各方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一聲槍響的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論壇時坦言,希望是某一個星期一推出深港通,認為監管機構在未來一兩個星期可能有公告。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李小加於論壇後進一步形容,香港這邊就像已經蹲下準備開跑的選手,只待槍聲響起,不過對於遲遲未「開槍」,他還是忍不住說:「老是蹲着也挺難受的。」至於為何還未「開槍」,他說自己也不知,可能持槍者有其他原因:「選手不會去問持槍者,但相信持槍者肯定會放槍,至於何時放、怎樣放等等,持槍者自有其智慧去考量,大家不用過度解讀。」

稱不應過度解讀「持槍者」用意

李小加近期多次對深港通開通時間作表態,尤其上星期提出四大要求,包括希望於星期一開通、能有一至兩星期作準備、開通當日不要有其他大型市場活動例如指數調整,以及不要太過接近聖誕節(見表)。

下周宣布開通機會較大

以此推斷,聖誕節前餘下的4個星期一當中,11月28日有MSCI調整指數、12月5日為恒指成分股調整日,12月19日距離聖誕節太近,換句話說,以12月12日「深港通」正式開通的機會較大。又因李小加希望能給予市場一至兩星期時間準備,從他昨日稱未來一兩個星期監管部門可能有公告的說法估計,下星期監管部門宣布開通的可能性最大。

對於開通之後對香港市場的影響,李小加表示,過去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離岸融資中心,來香港上市,吸納海外資金,因此,現時香港股市中有約六成為內地企業;他表示,這種模式是單向的,但隨着深港通推出,等於互聯互通機制的第二階段,那麼在互聯互通時代,香港市場功能將出現大規模轉變。

完善互聯互通 吸大型外資港上市

他補充認為,互聯互通完善後,倒過來內地資金有了新渠道,香港便有機會成為內地的離岸理財中心及海外資產配置中心;亦只有互聯互通完成,香港才會具備吸引大型國際公司來港上市的條件,因這些大公司將可以吸納內地投資者的資金,否則對這些大公司而言,來港或去其他地方上市的分別不會太大。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28&issue=2016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87

未憂「滬倫通」 李小加:通道愈多愈好

1 : GS(14)@2016-12-07 07:24:13

【明報專訊】中港兩地三家交易所昨日終於連通,不過早前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滬倫通」已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引來內地與其他地區互聯互通或影響香港的憂慮。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毋須擔心,反而認為愈多愈好,並以本港過海隧道為例,指愈多隧道過海人次就會愈多;中國市場愈大,對香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香港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

稱中國市場愈大 對港只有好處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稱,香港擁有早人一步優勢,可更快拓展至其他資產類別,而且內地較熟悉香港,加上中國經濟增長強勁,香港毋須擔心。行政長官梁振英亦稱,深港通標誌着兩地互聯互通進入新的階段,是在滬港通的成功經驗上加上創新及優化,同時亦充分體現一國兩制的優勢;香港將作為中國及國際市場的金融中心,並扮演着超級連繫人的角色,實現互惠及共贏。

另外,李小加又提到互聯互通的起源,稱其是誕生於2012年12月6日前後、在深圳一間小茶館與時任上交所理事長桂敏杰的傾談中。他憶述當時桂敏杰提議先覆蓋5至10隻股票,作為試點,但當他們將計劃上報內地監管部門時,反被問為何只有5至10隻股票而不是全部,最終獲得中央的大力支持。

[深港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20&issue=2016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82

李小加支持證監成立小組查「造殼」

1 : GS(14)@2016-12-10 13:10:32

【本報訊】對於證監就公司詐騙案及失當行為等成立專責小組集中處理,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在上市儀式後表示,歡迎證監成立專責小組調查及防止上市公司「造殼」問題,認為對市場有良好的影響。對於「啤殼」情況是否較以往嚴重,李小加指,港交所早於6月已發出新指引,針對有意「啤殼」公司,以防止這些公司上市。但「老千股」及「啤殼」在法例上沒有明確定義,港交所的責任在於守好前門,上市後則由相關監管機構把關,故難作評論。他強調,港交所可從招股股份的融資量等迹象,觀察是否有「啤殼」可能,認為港交所及證監會相關措施可抑壓市場不正常的行為。而在農曆新年後,上市委員會及證監會將就着創業板、第三板及上市架構改革等問題有較全面的考慮。由於相關問題複雜,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證監會三方一直有交換意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10/19860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018

李小加:力爭沙地阿美來港上市

1 : GS(14)@2017-04-28 00:53:23

【本報訊】沙地國營油企沙地阿美(Aramco)正籌備上市,有望成為全球最大宗IPO,傳集資逾1,000億美元。有傳內地政府擬透過國企大手投資,吸引Aramco赴港上市,甚至因此力推新股通。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無論有否新股通,沙地阿美亦可上市,但沙地阿美上市「不是那麼簡單」,落戶香港、由內地投資,更意味中國可長期持有石油資產,現時仍然努力爭取。港交所主席周松崗指出,設立新板的諮詢文件,已到最後的文字修訂階段,很快交由董事會討論及監管機構批准,暫訂第二季推出。至於上市架構諮詢,現仍屬今屆政府事務,未與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商討,若7月1日後仍未有定案才會徵詢新政府。


港交所委任三名新董事

另外,港交所選出新董事,惠理(806)主席謝清海、法巴香港區環球市場部主管梁柏瀚,分別獲99.71%及99.63%出席股東贊成,兩人獲選為新任董事,至2020年止。原董事郭志標、李君豪會後卸任。政府另委任畢馬威中國前主席姚建華出任港交所董事,接替夏理遜。謝、梁、姚三名新董事均表示加入港交所感到榮幸,冀貢獻香港市場。被指應屆董事會欠經紀代表,周松崗稱重視市場不同持份者參與。謝清海表示,中港市場已成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互聯互通對香港加強競爭優勢很重要,亦應繼續增加產品組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7/200029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11

李小加:前海中心重點發展商品現貨

1 : GS(14)@2017-05-13 01:38:51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旗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昨日開放予傳媒參觀,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大宗商品現貨市場是交易所的發展重點,他亦提到內地現貨市場分散,有待監管機構進行整頓,前海交易平台才會正式開業,暫時未有具體時間表或產品細節。

李小加指平台啟用前需要做大量準備工夫,單單聚焦開業時間和形式並無意義,而倉庫及物流網絡對現貨交易尤其重要,指前海交易中心的倉庫已經遍佈全國,並集中在商品的消費地區如廣東、山東、江蘇等地。

他解釋香港市場現貨規模小,需要「去買去建」,在2012年買入LME是發展現貨的第一步,在深圳前海的部署則是要建構交易平台,最終希望兩者能互聯互通,而項目將成為「未來規則的決定者」,認為現時現貨市場存在的問題需要時間管控。

擬未來與LMF互聯互通

他又提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不少都是大宗商品國,建構平台符合國家需要,希望平台能成為商品定價中心。

至於期貨市場方面,李小加稱希望未來能與內地的期貨交易所實行互聯互通,又形容中國大宗商品市場為「跳級生」,在現貨市場不發達的時候直接跳到期貨市場階段,現貨市場現時極為分散,沒有統一標準,令發展失衡,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缺乏足夠定價權。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行政總裁郭曉利亦在同一場合中提到,內地現貨市場不發達,亦欠缺中遠期的市場,未來需要將場內及場外交易結合,亦可借鏡LME的發展模式。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23&issue=201705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11

新板諮詢同股不同權再闖關李小加:高風險高增長 投資者要取捨

1 : GS(14)@2017-06-18 22:04:49

■李小加昨坦言創新初板是高風險、高增長,指投資者應明瞭其性質而有所取捨。 李潤芳攝



【本報訊】港交所(388)為設立新上市板塊諮詢市場兩個月,「同股不同權」再度闖關,勢為迎接中概科網股回歸!有專家批評新措施對投資者欠保障,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則坦言,投資高增長的新經濟企業,和承受高風險之間,願意入場者必有取捨。記者:黃翹恩 陳雪蕾

港交所昨日同步推出改革創業板、設立「創新板」的諮詢文件。創新板細分為「創新主板」(New Board Premium)和「創新初板」(New Board PRO)。連同現有的主板、創業板(GEM),日後香港將有4個上市板塊。創新板的定位是吸引新經濟企業,例如生物技術、醫療保健技術、網路與直接行銷零售業、互聯網與服務、IT服務、軟件、電腦與周邊設備。由於科技行業不斷演變,港交所不擬下固定定義,而是由上市委員會原則性審批,主要準則是公司的增長動力並非來自資本,而是靠創新、知識產權等營商模式。兩個創新板均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建議方案有二,一是公司須明確披露其股權架構及風險,例如已在美國上市者可採此道;一是除了披露為本外,亦須為同股不同權設限,例如設日落條款、持有人身份限制、持股下限及轉讓限制等。香港奉行同股同權,令阿里巴巴棄港赴美上市,2015年港交所曾就同股不同權諮詢市場,但被證監會反對。昨日李小加表示證監會完全知悉諮詢,非常有信心港交所的方向正確,與證監方向一致,但最終仍待對方批准。證監會發言人表示歡迎諮詢文件,鼓勵市場踴躍發表意見,但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指,證監會給予港交所的反饋甚少,難料是否支持,但相信不會如2015年般「玩到咁大」。內地著名「天使投資人」兼美圖(1357)主席蔡文勝認為,香港有助企業國際化,內地有過百間同股不同權科技企業符合本港上市要求,不擔心創新板「冇人吼」,亦相信投資者對科企興趣甚大,「騰訊(700)就是成功案例!」羅兵咸永道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同意現時重提同股不同權時機合適,但暫未聽聞中概股有意回港。「新股女皇」、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指,除同股不同權外,決定上市地點亦顧及估值和交投量等,未見得有大量科技公司湧港上市。投資基金公會總裁黃王慈明表示,最理想仍是維持「一股一票」,歡迎市場討論,屆時會否投資要視乎保障措施是否足夠。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認為,諮詢目的單一,就是為了重提同股不同權,批評欠機制保障投資者。李小加則指,創新初板擺明車馬是高風險、高增長,投資者應明瞭其性質而有所取捨。蔡文勝亦反問「香港不是要做國際金融中心嗎?不要老是想着香港700萬股民,要想如何吸引內地和全世界的投資者。單靠香港股民,騰訊能做到超過2萬億的市值嗎?」創新主板監管、上市門檻和程序均與現行主板看齊,亦容許散戶投資,唯一不同的是容許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和內地公司第二上市。市場解讀為迎接在美國上市的中概科網巨企,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李小加指美國市場估值固然較高,但對中概股而言,香港的文化、語言、地域較接近,但港交所只設立平台,不會為招徠個別公司而給予好處。至於創新初板容納未錄盈利的初創公司,只限專業投資者,上市時市值最少2億元,僅須由財務顧問擬備上市文件,不須刊發招股書,除牌機制較嚴格和快速,例如若公司未能刊發業績、連續停牌90日即會被除牌。鍾絳虹指,初創企業成長時須由專業基金「湊大」,「唔係單純畀錢,要就財務和營運上畀意見」,而一般投資者則是「公司唔掂就賣股走人」,故對吸引初創企業目標有保留。創業板改革、設立創新板均由即日起諮詢市場,至8月18日止。李小加稱,若市場支持建議,新板料於2018年成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17/200588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51

Webb:創板改革走錯方向 批李小加操之過急 籲監管權全歸證監

1 : GS(14)@2017-06-21 07:41:08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上周五推出改革創業板與設立創新板的諮詢方案,擬開放「同股不同權」限制並鼓勵內地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市場對此意見不一,其中港交所前非執董、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炮轟港交所的改革方向「完全錯誤」,更質疑港交所主席李小加是因怕上市架構諮詢塵埃落定後失去對上市條例的修訂權,才會操之過急爭權急推新政。

明報記者 廖毅然、尉奕陽

港交所上周宣布改革諮詢方案,擬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准入及轉主板門檻,同時設立創新初板與創新主板,擬吸引「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並對內地與海外上市企業審批開綠燈,似有與A股爭奪中概股歸屬之意。Webb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港交所徹底走錯方向,並再一次反映其在監管與盈利問題上的利益衝突。

太多板令投資者困惑 應整合主板創板

Webb表示,由於尚未定案的上市架構諮詢提議,將設立一個「上市政策委員會」(LPC)負責未來修訂上市條例,故李小加此番明顯是「操之過急」(jump the gun),試圖在尚未失去相關權力前推出諮詢方案,惟創新板並未獲得證監會甚至是上市委員會的背書,呼籲證監會應盡早公布上市架構諮詢結果。他續稱,設立多個上市板只會增加投資者困惑,市場不需要兩個創新板,而是應將主板與創業板整合,落實統一制度,並將監管權交予證監會。

陳家強:持開放態度

雖然Webb極力反對新板,港府財金官員對此卻持開放態度。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接受《香港電台》專訪時表示,設立新板可從開放態度看待,市場發展需要過程,雖無人知會否成功但可以一試,若推出後發現問題可以再修改,但他亦稱每個市場的創業板要做到對中小創科企業有用、有規模皆非易事。

經歷「大時代」後股災的港交所去年純利按年跌近三成,同時亦面臨成交不足、內地上市公司來港數量下滑等問題。對於此次上市方案改革,美銀美林則發表報告唱好,認為若方案最終成行,可助港交所成交量在未來4年內提升一成並增加收入,4創新主板將成為未來成功的關鍵。惟該行亦指無法保證成功,港交所將面對深交所競爭及上市公司質素欠佳等風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46&issue=20170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073

資金難進出內地 積金局拒納A股 傳李小加曾力薦 港交所:市場有訴求

1 : GS(14)@2017-09-10 14:54:00

【明報專訊】去年9月投資基金公會向積金局申請將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納入強積金(MPF)核准證券交易所名單,以放寬A股投資上限,促請將A股納入可供投資範圍。不過公會昨日披露,積金局已在8月中回覆,滬深交易所現階段未完全符合有關準則。積金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宜評論如何審批個別申請,惟指出審批核准交易所時,資金能否自由調動進出將是一個必要條件。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近年市場不時有聲音,建議將A股納入MPF投資範圍,甚至傳出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亦去信積金局,「力撐」MPF可投資A股。港交所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表示,知悉並尊重積金局的決定,但稱了解到市場對A股納入強積金計劃有訴求。

根據現時規則,投資於非核准交易所上市的證券,不得超過MPF基金總額的10%。一旦滬深交易所獲納入為核准交易所,在符合分散投資的規定及其他限制的前提下,基金最多可以把100%的資產投資在上市滬深的A股。積金局稱,MPF為強制的退休儲蓄計劃,為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在設計上,投資規例較適用於零售基金的投資規則嚴格,並稱已經審視滬深交易所的情况,現階段未完全符合納入名單的相關要求。

積金局:審視滬深交易所 未符合要求

積金局未有具體解釋今次決定準則,只表示有關準則涵蓋多個範圍,例如有關交易所的組織及運作、上市規定、市場規管等,但特別提到,審批核准交易所時「必須考慮基金經理投資在該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證券的資金,是否能隨時調出,讓受託人可適時執行計劃成員買入或賣出相關基金的指示」。積金局又稱,內地經濟及資本市場急速發展,會持續留意未來市場發展。

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理解積金局決定,積金局從退休金角度審批會更審慎,不過她認為相關意見已提出多年,隨滬深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等推出,滬深交易所納入核准名單的條件已成熟。她指中國經濟及A股市場舉足輕重,A股將成為多元投資組合不可或缺的一環,現時正考慮下一步跟進行動,將繼續積極推動有關工作。

業界:現有渠道投資A股 惟限制大

顧問機構駿隆行政總裁蕭美鳳認為,當開放滬深市場後會影響基金波動,計劃成員是否理解和承受風險,亦是積金局所關注。她表示,因為MPF屬強制供款計劃,在A股市場並非完全開放,積金局相對保守亦是正確選擇。她相信當中國市場愈開放,納入滬深市場是好方向,將會是一個進行中的過程。

有業內人士指,現時MPF亦有投資A股渠道但限制較大,歡迎放寬滬深市場以提供更多選擇,不過開放後亦不一定會投資,需視乎與其他投資工具的比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56&issue=20170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28

同股不同權有共識 李小加:冀盡快次輪諮詢

1 : GS(14)@2017-09-10 15:41:49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就建新板的概念諮詢兩周前結束,雖然尚未作總結,總裁李小加率先指出,數百份回應當中,大部分認為香港需要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包括未錄盈利的公司來港,同時贊成容許同股不同權制度,他認為市場已就此達成共識,希望短時間內進入第二階段諮詢,具體講述如何落實建議,並引入保障投資者條款。

大部分認為需吸更多新經濟企

李小加表示大致審視市場的回應後,認為在他的理解中,同股不同權已獲支持,「比以往更接近共識」,並已就此向政府匯報。不過,李小加指出,回應中亦有不少市場人士質疑新板的必要,提出可在現有板塊另開新章,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他表示建議將會放在下一輪諮詢中作討論,在數周或最遲數月內進行,並商討對特權的限制,如日落條款及股份轉讓的安排、散戶的參與程度等。

研具體建議 引保障投資者條款

市場上有意見擔心新板會充斥垃圾公司,李小加表示新經濟公司從事的業務或較傳統公司高風險,但商業模式失敗並不等如垃圾公司,如納斯達克市場上的失敗個案比其他傳統交易所高,也不代表其為垃圾市場,不過就強調當公司涉市場操縱行為時,港交所會嚴厲打擊。

對於最近港交所採取行動,主動向公司提除牌程序,李小加強調並非改動任何現有規例,亦不會隨便取消上市公司的地位,任何啟動除牌的過程必定會讓公司及市場明白箇中原委,亦將就加快除牌程序諮詢市場。他更指建議設立新板原因是可建立一套更有效的除牌制度,而已經上市的公司可不受影響。

主動提除牌 強調非改現有規例

他指出港交所與證監會分工明確,交易所負責前線監管,並着重於市場發展,而證監會則是以監管工作為主,站在後方,但「需要走前亦可以」,有別於其他市場,他指這個安排本身是因為香港屬開放經濟體,需要維持競爭力及敢於創新,他又以發駕駛執照為例,強調不能因為在司機醉駕或干犯交通規則後,怪罪發駕照的機構,同樣期望市場上沒有壞分子亦不現實。

基金界是市場上少數明確反對同股不同權的聲音,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指基金界內部對此看法亦有分歧。惠理集團(0806)早前就表明撐同股不同權在港推行。她指對李小加的說法並不感到意外,形容交易所在諮詢文件字裏行間已經表達對推同股不同權勢在必行,日後投資者對公司影響力將減弱,甚至管理層不會願意與基金經理會面,長遠而言是一種市場發展的倒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57&issue=20170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649

李小加不再參與上市審批會議 不具投票權

1 : GS(14)@2017-09-17 12:09:05

【明報專訊】在今次聯交所及證監會總結聯合諮詢,雖然訂明上市委員會的角色不變,港交所行政總裁將來雖然保留在上市委員會的委員角色,不再如諮詢原建議將其轉移到上市政策委員會,但將來只局限在委員會商討上市政策的事宜時,以不具投票權的成員身分,去代表港交所董事會出席上市委員會會議。港交所行政總裁將不會再出席個別上市個案召開的會議,即李小加將不會再參與上市審批的會議。

擬明年諮詢上市決策覆核框架

另外,為了加強聯交所對上市委員會上市決策覆核架構的內部管治,聯交所將在明年就有關上市決策覆核框架,另行諮詢。證監會的意見認為,各覆核機構與被覆核決定的機關之間,不應有任何成員重疊,並且應該設立一個或多於一個完全由外間市場參與者組成的獨立委員會,以取代上市(覆核)委員會及上市上訴委員會。聯交所原則上同意,亦會就上市部是否有權尋求對上市委員會的決定進行覆核,以及是否維持兩層覆核架構,一併諮詢。

此外,證監會亦將會大幅改善其就上市委員會及上市部的表現的審核,並發表相關的審核報告,以履行其監察聯交所上市職能的法定責任。根據聯合諮詢原有建議,是由上市政策委員會處理上市部門的表現審核事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270&issue=201709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