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股「逃亡」 李小加:讓市場選擇
1 :
GS(14)@2017-09-25 04:17:02【明報專訊】近期創業板龍頭股新意網(8008)申請轉往主板上市,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圖)昨日表示,投資者不要急於為創業板前途下結論,港交所將會在創新板諮詢內,先將邊界劃定,例如沒有散戶參與、只有小公司及輕監管,讓市場去討論及尋找共識。
新股通利吸納外國公司
李小加表示,投資者不要立刻為創業板的前途下結論,畢竟市場是很聰明的,一切宜讓市場將來選擇,亦要看申請人能否成功轉板而定。他續稱,在考慮到新經濟環節出現部分公司同股不同權,需要讓市場有選擇,最終是否有人肯投資,由投資者決定。李拒絕評論何時公布諮詢結果,只表示諮詢剛完成,暫時未有結論,但希望處理諮詢結果的時間表可「進取些」。至於將來新經濟類公司是放在主板或新板哪個部分,需待最終討論結果而定,他相信所有的可能都有。
李續稱,新股通有助吸引外國公司過來,藉此去接觸中國投資者。不過,他對將來如何落實新股通,例如對是否經新股通配售股份、第二上市、向內地投資者售股等提問,認為事涉細節及具體情况,暫時未能夠觸及,只透露監管機構正為新股通籌備,並需要在事前有清晰的思考,但肯定若能推出有利香港、中國及社會,百利而無一害。
市場很聰明 不要太快下定論
隨港交所的美元及人民幣計價黃金期貨較早前實現首批實物交收,李小加表示,港交所會繼續增加產品領域,將來亦有機會將前述產品延伸到期權市場推出。
新意網日前表示,由於主板在投資者心目中地位較優,亦有較大的投資者基礎,有利集團業務發展及增強融資靈活性,希望股份於主板上市。事實上,港交所今年已錄得22宗轉板申請,而今年6月16日港交所推出設立創新板及及檢討創業板諮詢文件,由公布建議當日至今,港交所已錄得11宗轉板申請,相當於上半年數目,意味創業板上市公司正加快「逃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184&issue=20170922
李小加冀新經濟股陸續有來
1 :
GS(14)@2017-10-01 20:11:12【明報專訊】號稱「金融科技股」的眾安在綫(6060)成功掛牌,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昨日稱是開創先河,期望未來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
除李小加外、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上市部營運總裁許淑嫺均有出席上市儀式,李小加指希望眾安來港上市能成功開先河,形容其上市令人感到「振奮」,稱其為「久違了」的IPO,而之後會有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又指將確保香港市場維持競爭力,提供更多選擇,期望未來在市場架構上能有所發展,並能在數月內見突破,以吸引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科企,同時保持公司質量。
專為新經濟企業而設的創新板諮詢上月中旬結束,李小加表示希望盡快有結果,而被問到在港推行實名制的進展,李小加稱證監會正與中證監商討,未有消息可透露。
陳勁:發展初期 續增加資金投入
此外,眾安首席行政官陳勁表示,對於會否加強與「三馬」旗下業務之間的合作,他指將與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聯繫,業務開展時獲得股東支持,亦相信對方認同眾安理念及團隊,他未有回應公司何時盈利,表示公司仍在發展初期,但指會增加對市場的投入。眾安昨日高開16%,陳勁表示對股價表現感到滿意,反映投資者對公司支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32&issue=20170929
李小加冀推新股通吸外企上市
1 :
GS(14)@2017-10-09 03:17:07【本報訊】港股逾65%市值來自內地企業,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為保持香港競爭力,未來擬力吸外國公司來港上市,例如沙地阿美,及已在外地掛牌的公司作第二上市,若有新股通將會大大提升香港吸引力。但他強調新股通至今僅是構想(Aspiration),未能詳述時間表、具體安排如何,他仍在極力爭取,承認過程極難,若成功將會顛覆市場,又稱受到指示不能多談這話題。被問到接受同股不同權是否吸引更多外國掛牌的公司作第二上市的條件,他認為兩者無直接關係,而市場普遍認同需吸引更多新經濟公司。實行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公司,申請上市前已獲多輪融資,這些聰明錢既肯接受不同股權架構,以保存創辦人的才智和創新,為何公眾不應有這選擇?
「應有機制懲罰因循的人」
早前完結的創新板諮詢,李小加拒評何時有結果,但提到諮詢只是設下寬闊的邊界,創造空間決定最後何處落墨。但原屬港交所的創新板諮詢,最終是否需要由新設的「上市政策小組」過目或討論,李小加表示「我不知道」。市場關注港交所與證監會的關係,李認為最重要的是抓中壞人。李小加致辭時提到,香港須連繫國際和內地的公司及投資者、發展全資產類別、和將市場現代化,以維持競爭力,及在世界市場穩佔一席位,監管上亦要保持清晰思路。他特別提到,香港過往靠股票交易取勝,但不應因此而拒絕嘗試新事物,不能因為某事有壞處,就全盤否定,而應該計算做與不做的成本和效益。他又指香港引入內地公司掛牌時,內地公司法、證券法等制度並未完善,但仍然成功。他甚至認為應有機制懲罰因循、遇事不行動的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2/20160452
港交所獲百億資金追買李小加:減印花稅純屬市場猜測
1 :
GS(14)@2017-10-22 16:35:31【本報訊】近百億資金捧起港交所(388)!據外媒報道指港交所建議政府只收單邊或取消股票印花稅,刺激該股正股連輪證共錄約96.9億元資金追入,惟行政總裁李小加下午回應指純屬市場猜測後,升幅收窄,收報225.6元,升2.7%。分析指港交所昨強勢或只屬借勢炒作,料該股短期將調整。記者:莫亦熙
■港股昨升216點,其中騰訊及港交所正股各錄逾60億元成交。李潤芳攝
港交所股價昨以225元裂口式高開,最高更見230.2元,上升4.8%,正股全日錄60.2億元成交,為去年9月後逾一年來最多,連同牛證及認購窩輪,更達96.9億元資金追入,佔主板全日成交額約9.4%。證券股亦受帶動,耀才(1428)升4.7%;國泰君安國際(1788)彈高3.1%。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相信,若股票印花稅下調助推高大市成交,有利證券行業務。不過,李小加午後回應指政府現時未有具體計劃審閱及研究股票印花稅,認為有關傳聞只屬市場猜測,並補充印花稅收對政府非常重要,相信不會輕易改變,令港交所旋即回落至收市價225.6元,升幅收窄至只有2.7%,但仍為升幅最大藍籌。
財庫局:無意檢視印花稅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昨亦表示,政府沒有計劃檢視股票交易印花稅。花旗昨發表報告指本港稅基狹窄,證券交易印花稅是政府其中一大收入來源,料稅項減免短期內不會發生。該行同意本港股票交易成本高昂,相信下調印花稅可大幅減少整體證券交易成本,推動換手率,又補充指10點子的印花稅阻礙了黑池與高頻交易在港快速發展,亦窒礙本港細價股交易,繼而限制換手率增幅。不過,花旗相信,隨着港股成交持續上升,加上互聯互通增長及慢牛升市範圍或擴大,重申港交所「買入」評級,維持280元目標價,潛在升幅24%。鼎成證券投資策略總監熊麗萍表示,港交所昨走高,純粹因股價相對落後而獲借勢炒作,往後走勢視乎大市氣氛及成交額。她對大市未來兩個月走勢樂觀,相信港交所仍有力再上,但港股現時氣氛未及「港股大時代」,而互聯互通等利好因素亦早已反映,料只會升抵250元水平,且現價未算吸引,有意追貨者應待220元水平吸納。
收市僅升2.7%專家料回調
大中華投資策略研究學會副會長(港股)李偉傑亦指,在李小加就市場傳聞解畫後,投資者對港交所熱情有所降溫,令該股其後升幅收窄至2.7%,相信短期或會回調,惟220元水平應有支持,中線亦看250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7/20185588
李小加:沙特阿美必定來港上市
1 :
GS(14)@2017-11-19 15:31:59【明報專訊】「新經濟股」成為近期新股市場的主力,但港交所(0388)仍對「舊經濟股」虎視眈眈,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雷蛇(1337)上市儀式時表示,會盡力爭取沙特阿美來港上市,有充分信心對方必然會來港掛牌,即使第一次IPO(首次公開募股)不在港上市,之後亦會到港上市,強調只是時間問題。
他解釋,香港在互聯互通下,長遠結構上可以集合本土及內地市場力量,其次是中國是一個資源消費大國,若沙特阿美來港上市,可讓投資者對冲油價波幅,增加來港吸引力。
近期多隻新經濟科網股反應熱烈,李小加表示,香港的上市土壤對新經濟股有吸引力,未來會更加努力豐富土壤營養。他提到,目前港股成功吸納多隻新經濟股,不代表毋須再加入創新改革,形容所謂改革只是制度上安排並非爭取新項目,只是提供一個新選擇予上市公司,尤其是香港是一個市場化經濟。
港股實名制料北上港股通先行
他又透露,即將會公布有關港股實名制安排,料將在北上港股通率先實行,暫時不會包括本地市場,實名制屬起初階段,兩地監管機構將交換用戶訊息名稱,「將兩地比較大的差異逐漸縮短」。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79&issue=20171114
李小加:明年6月30日起 新經濟公司新規申上市
1 :
GS(14)@2017-12-10 21:32:55【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香港經濟峰會,發言時表示創新板概念諮詢總結快將公布,希望明年上半年可解決一切問題,6月30日起新經濟公司可用「新的規則」申請上市。
李小加形容市場終於達成共識,希望香港能吸納3類型公司,包括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及醫療公司、同股不同權企業,以及已在海外上市、來港作第二上市地的企業。另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港交所將在下周五公布諮詢結果,並對這3類公司設不同的上市規定,包括市值及其他財務要求。
稱港歡迎3類公司 包括同股不同權企業
市場擔心同股不同權影響投資者,李小加強調大股東的權利「不是誰也可以」,而是因應其對公司的貢獻決定,特權亦會隨着大股東離開而消失,具體措施需要留待第二輪諮詢再公布。他又稱其餘既有保護投資者的市場規則仍然存在,不會因為納入同股不同權而有所改變。
早前財政司長陳茂波在主持第二次金融領導委員會後,公布明年3月,港交所與證監會將就上市條例具體修訂向市場作第二輪諮詢,下半年起讓同股不同權的公司申請上市。
提到與中國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李小加表示未來將可延伸到其他資產類別,包括ETF、交易所債券及新股,他表示現在的工作集中於增加香港新股市場的吸引力、豐富股票市場互聯互通的內容、提升衍生品市場的競爭力,希望明年在監管能達到一定共識,令MSCI指數納入A股成為契機,交易所能在A股期貨市場有更大發展。
另外,李小加早前隨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訪問沙特阿拉伯,他表示林鄭已經將香港作為資本市場的優勢全面推介給沙特,相信在沙特阿美選擇上市地時有其考量。他相信沙特與中國有各方面的議題及合作,未來將盡力爭取沙特阿美來港上市。對於今年以來比特幣(Bitcoin)及首次貨幣發行(Initial coin offering,ICO)熱潮,以及其引來的監管關注,李小加表示現階段只能說正在高度關注,並沒有對議題下任何定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50&issue=20171209
李小加:新股通是中長期規劃
1 :
GS(14)@2018-01-07 12:35:12【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稱,中港已經實現了二級市場通,在滬深港通、債券通的基礎上,未來還可以有新股通、一級市場通,「但這些都是中遠期的規劃,要慢慢來」。
他又稱,香港的幸運來自於祖國的強大。兩地市場監管愈走愈近,這是大趨勢。跟隨互聯互通的精髓,即以最少的制度成本彌補兩地市場差異,跨境監管將會愈做愈好。
由於內地資本市場有獨特的發展歷史,有其獨特的內在金融邏輯,將這個市場做大、做強、做好是必然的。在此過程中,香港市場要不斷地優化上市資源,加大資本資源的多元化水平,不斷完善港股作為「轉換器」、「變壓器」的功能。「新股通」概念最初由港交所於2016年公布3年計劃時提出,即讓中港兩地市場的投資者可以申購對方市場發行的新股。
內媒:滬倫通今年開通 模式有別滬港通
另外,據內地傳媒《第一財經》報道,待技術問題解決後,滬倫通(上海及倫敦)將可在今年開通,模式與滬港通不一樣,內地投資者將會在倫敦的非交易時間內買賣當地股份,反之亦然。報道引述接近倫交所人士指,上交所及倫交所將各自挑選有代表性的公司參與滬倫通,並分別指定做市商,在當地的交易時間內買賣股票。現時雙方在技術層面已經獲得較大的進展,但暫時未有具體時間表。
上海與倫敦有8個小時時差,交易時間基本上沒有重疊,2016年曾傳出以環球預託證券(GDR)模式通車,即中國企業發行GDR在英國掛牌,富時指數成分股發行GDR在上交所掛牌。不過,兩地市場機制有不少差異,如A股有10%漲跌停板機制,滬倫通下股份市場流動性或受影響,上交所副總監方芳曾表示此機制可能需改革。另內地採用T+1結算方式,有別於歐美實行T+0,跨境連接仍需協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5&issue=20180105
李小加再提減印花稅 政府:無計劃
1 :
GS(14)@2018-01-15 02:15:40【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外電訪問時稱,正考慮向政府要求削減或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稅,以提高港股成交量及市場競爭力,財庫局發言人回應時表明,政府不會檢視股票交易印花稅。港交所昨日以全日高位收市,升幅達3.5%,收報262元,創兩年半新高。
港交所升3.5% 兩年半新高
李小加在訪問中表示,港交所有意提出多項修訂,包括簡化部分使用抵押品的管理規定,以及削減或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稅。另外,他亦提出以早期試點計劃,在推出部分新產品時,向市場提供回扣,並形容該做法已於美國等發達市場普及。惟他補充,相關措施仍須先得證監會及政府批准方可實行。
消息刺激港交所股價昨日升3.5%,收報262元,成交32.76億元,但ADR股價見跌,截至昨日晚上10時較港股收市價低2.7%,報254.93元。
就李小加的言論,港交所晚上回應,一直有就市場交易成本與政府討論,但印花稅是政府重要收入來源,交易所明白任何調整均須審慎考慮,亦理解政府現時沒有計劃改變印花稅收。就其他議題,港交所指正研究各個方案,以便投資者交易,並讓交易更具成本效益,並將在適當時間和監管機構討論想法。
今次已是近期第二次傳出港交所有意向政府提出減免印花稅,去年10月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政府考慮削減或全面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稅,當時財庫局稱印花稅是政府的穩定收入來源,一周後,財庫局明言當局沒有計劃檢視股票交易印花稅。現時港股買賣雙方均須分別繳納每宗交易金額0.1%作印花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85&issue=20180109
研推A股衍生品 港交所升近6% 需待內地交投活躍 李小加:冀年內拍板
1 :
GS(14)@2018-01-22 04:58:29【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後表示,在港推出A股衍生產品視乎兩個條件,包括兩地監管同意和A股期貨市場的活躍程度,現時首個條件經已達成,還需要等待A股期貨市場恢復活躍。他指今年MSCI將納入A股,市場有很大需求,希望在今年集齊「天時、地利、人和」下,推出A股衍生產品。受惠港股近期投資氣氛良好,大市成交繼續過千億元,港交所昨日升5.87%,收市報288.4元,再創兩年半新高。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李小加表示,中證監和證監會去年已經簽署備忘錄,達成監管所需的條件。不過2015年後A股期貨市場出現調整,因為中證監希望A股的衍生產品有一部分在境內進行,所以還需要等待A股市場進一步恢復活力。至於恢復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在港開通A股衍生產品,李小加指要視乎兩地監管者達成共識。
盼年內達成ETF通
李小加亦表示,希望今年有機會達成ETF通,但未有把握。現時市場對此有需求,但主要問題是中港兩地市場在系統、技術、制度等細節需要討論,例如兩地交易所系統如何改動,但是兩地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愈快推出愈好。
至於現有的互聯互通情况,李小加指出債券通發展「強壯」,推出以來每日平均成交額(ADT)25億元人民幣,踏入今年已升至30億元至40億元人民幣,佔海外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增量的約30%,他指債券通在開通的6個月內,已經起了重要作用。
投資氣氛暢旺帶動成交上升,昨日大市成交升至1646億元,前日更創出扣除恒指改動成分股比重以外的兩年半新高。李小加表示,大市成交有高低,未能預測今年的成交額,不過以往作出的努力已經在過去兩年開始成熟,市場正朝向積極和正面的方面發展。2016年大市每日成交額只有680億元,至2017年已升至880億元,及至今年平均成交額已升至1360億元。他又表示,港股通雖然並非直接影響大市成交額,但帶來了化學反應。
昨大市成交達1646億元
此外,去年港交所在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中,由第一位跌至第四位,李小加表示,他們不會刻意追求IPO排名,因為IPO是市場決定的事情,並非因為交易所努力就能把IPO規模擴大。港交所管理的是市場規則運作,把制度、門檻設定好,「誰想上、上多少、節奏怎麼掌握、融資規模有多大,一概都是市場決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014&issue=2018011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