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功爭取向美帝反映聯航事件意見民建聯「干預別國內政」?

1 : GS(14)@2017-04-14 10:30:38

周四部份立法會議員與到訪的美國參眾兩院議員舉行閉門會議,有份出席的民建聯蔣麗芸指,她在會上有向對方提出關注美國聯合航空發生強行把乘客拖下飛機事件,並表達了港人的憂慮。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簡稱UA)日前因航班超賣而強行將一名華裔乘客拖離機艙一事繼續鬧大,蔣麗芸指不少最近要飛往美國的港人,亦擔心航班會否有超賣情況,故她在會上要求對方關注,「我哋表希望佢返到美國之後好好審視呢單嘢」。她引述對方指返回美國後會跟進,又指兩院議員關注香港情況,她有向對方表達指香港回歸後自由度和民主政治成份「比過去更高」。她的黨友葛珮帆亦稱已去信聯合航空總裁及美國駐港總領事唐偉康,要求徹查事件,並確保日後不會發生同類事件。葛稱事發後有很多市民向她表達對聯合航空的不安和憤怒,更有人認為事件涉及種族歧視,她亦認為當日發生的暴力事件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接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4/199901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88

水門翻版 總統干預司法調查

1 : GS(14)@2017-05-13 02:04:03

特朗普炒科米,輿論和民主黨隨即指有水門事件影子,總統明目張膽干預司法調查,就像尼克遜1973年下令辭退查水門案的特別檢察官考克斯(Archibald Cox),導致抗令的正副司法部長辭職的「星期六晚大屠殺」那樣。



■考克斯

CNN:最危險的舉動

《紐約時報》指出,此後美國總統都沒有開除查自己的調查負責人,就算開除FBI局長都要三思,唯一一次是克林頓1993年炒濫用公帑的威廉.塞申斯(William Sessions),都被批有政治動機,繼任局長的弗里(Louis Freeh)雖力撐查克林頓性醜聞的獨立檢察官,克林頓都不敢開除他。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特約編輯西里薩(Chris Cillizza)指這是特朗普當總統後最令人意外又最危險的舉動,即使炒科米的原因真的與通俄調查無關,亦令人覺得凡是調查結論不合他意的人,特朗普都會手起刀落,就算十年任期只過1/3的FBI局長也不例外。《紐時》指特朗普或認為民主黨人痛恨科米令希拉莉敗選,會支持或默許他炒科米,但若他這樣想就失算,因為民主黨人隨即倒轉槍頭譴責特朗普炒科米,並要求獨立調查「通俄門」。尼克遜圖書館前館長納夫塔利則指,事件與「星期六晚大屠殺」略有不同,因科米並非專責查通俄,沒有他FBI仍會查下去,指這是特朗普另一失算,令人加深懷疑他有事要隱瞞。美國有線新聞網/《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1/200176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95

主動找周浩鼎修改調查範圍689干預立會查UGL

1 : GS(14)@2017-05-18 01:59:49

梁振英



【本報訊】任期僅餘個半月的特首梁振英涉嫌干預立法會調查其收取澳洲企業UGL5,000萬元醜聞。身兼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專責委員會副主席的民建聯周浩鼎,被揭發向委員會提交的調查研究範疇修訂建議,竟然曾經特首辦大肆修改,周昨在閉門會議直認梁主動接觸,提出修訂意見。民主派炮轟梁振英粗暴干預立法會調查的獨立及公正性;梁振英昨未有正面回應是否親自修改,辯稱作為被調查對象,有需要及權利表達看法。 記者:陳雪玲 姚國雄


周浩鼎

有關調查UGL事件的委員會會議早前一直公開進行,至昨天卻改為閉門。據了解,周浩鼎於4月25日會議提交的修訂研究範疇建議,被發現是經特首辦、甚至是梁振英本人修改。



總共修改逾40處

文件顯示是在會前數天、即4月21日晚上10時許至11時左右,被「CEO-CE」(即特首辦—特首)大肆修改其建議,經修改後的擬議調查研究範圍由原本梁振英與UGL簽訂協議,改為只研究澳洲傳媒公開的協議內容等。梁振英共修改逾40處,包括字體大小及格式。據悉,周席間辯稱有關文件是公開討論,誰人也可提出意見作修改,並承認是梁振英主動接觸他提出修訂意見。另有人指過去調查委員會,如調查甘乃威以至鄭松泰,均會問涉事議員意見,但今次不同之處是上述兩個例子,事前均有諮詢委員會意見,周卻未有。有委員要求周辭去委員會職務,隨即有建制派護航,認為周只要避席關於「研究範圍」的討論即可;又指周只是認同梁振英意見,不需要辭職。委員會就事件未有共識,委員會主席謝偉俊會後只稱會議討論未完,會再約時間召開會議,其他委員亦封口拒透露詳情。委員會將於周三再閉門討論;另一建制派委員、經民聯梁美芬被問到梁振英有否就研究範圍接觸她時則指:「我自己就冇喇。」周浩鼎昨以委員會閉門會議尚未完結為由,拒絕評論事件,僅稱:「我現階段唔可以作任何回應,會議結束之後再交代。」


梁:有權利表達看法

而昨在北京原定總結一帶一路論壇的梁振英,會見記者時被追問是否干預立法會、作為被調查對象,此舉會否有利益衝突時指堅稱,委員會擬議的調查範圍是公開資訊,毋須保密,委員會亦應開誠布公;更反指作為被調查對象,更加有需要、有權利去表達自己的看法,並指應將研究範圍擴大,主動稱過去兩年社會上提出過、不管有否事實基礎的問題亦應包含,例如有人質疑事件中離職協議的手寫部份或是事後加上,或有關協議是偽造等。梁指不希望專責委員會經過一段時間運作後,才發現未有包括某些範圍而延續調查時間,如有需要會去信建議擴大研究範圍。22名民主派議員聯署批評梁振英干預立法會獨立調查,更逾越了特首及行政機關與立法會事務的界限。公民黨楊岳橋指梁作為被調查對象,不應以任何形式與個別委員私下交流,舉例指任何執法人員都不會與被調查對象商討調查範圍,「警察都唔會容許個賊教你點做嘢啦」。民主黨涂謹申批評梁「捉住個議員去干預」,認為事件有幾點要追究,包括特首辦職員有否涉及其中;梁有沒有運用職權予以周浩鼎一些職位或受薪工作等利益衝突;其黨友黃碧雲稱由廉署李寶蘭事件到今次與周浩鼎打龍通,反映梁凡涉及UGL案都要介入。香港眾志發表聲明指梁公然瀆職,倡議啟動程序彈劾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6/200229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03

新證據指或意圖干預FBI查通俄科米備忘錄揭特朗普施壓 促放生前國安顧問

1 : GS(14)@2017-05-19 05:27:40

■報道指特朗普(左)曾私下要求科米(右)停止對弗林的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被撤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棋逢敵手,在特朗普暗示錄下了兩人對話後,親信指科米也有備忘錄,白紙黑字記下總統要求他放手不再查前國安顧問弗林的經過。若屬實,這是迄今最清晰證據,顯示特朗普有直接施壓左右FBI調查他團隊涉嫌通俄。


■弗林(右)前年到莫斯科出席RT電視台10周年紀念宴時與普京(左)握手。美聯社

《紐約時報》引述看過備忘錄的兩名消息人士報道,事發在今年2月14日,即弗林辭職翌日,科米到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出席恐襲威脅簡報會後,特朗普叫他留步,單對單談話。科米事後立即記下特朗普跟他講的說話,隨後將備忘錄的事告知FBI高層和一些親信。


白宮否認:總統尊重調查

消息人士向《紐時》讀出這份非機密的備忘錄部份內容,特朗普講到弗林正被FBI調查,跟科米說弗林沒有做錯事:「我希望你會發現你可以放開手、放過弗林。他是個好人。我希望你可以放手。」科米當時只答道:「我同意他是好人。」弗林受查是由於涉嫌跟俄羅斯官員有不當交流;而他為此向副總統彭斯撒謊,則是他被迫閃辭的導火線。白宮發聲明否認《紐時》報道:「總統從沒有要求科米或任何人結束任何調查,包括對弗林的調查。總統對執法部門和一切調查均極其敬重。」聲明又指備忘錄對總統與科米對話的記述「並不真確」。但國會兩院議員極為震動,不只民主黨人炮轟,連共和黨人也深感困擾,重量級參議員麥凱恩形容事情已發展到「水門事件級別」,促特朗普盡快坦白一切。曾於尼克遜、列根及克林頓年代任總統顧問的格根,甚至形容特朗普政府「已進入彈劾區域」。眾議院監管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的查菲茨已去信FBI署理局長麥凱布,要求下周三前將科米與特朗普對話的所有「備忘錄、筆記、摘要和錄音」送交該會。他指事件令人質疑「總統有否試圖影響或妨礙」FBI調查工作。親信指科米認為特朗普意圖左右FBI調查,因此將有問題對話都記下,其他備忘錄部份屬機密。科米與看了備忘錄的親信都覺得特朗普是想影響調查,但同意將事情盡量保密,甚至未告知調查特朗普班子通俄指控的探員,以免影響調查工作。特朗普上周突然把科米撤職後,承認不滿科米調查他團隊通俄這種「揑造的故事」。而科米與特朗普「密斟」後,FBI對弗林的調查持續。


特叫科米將記者送入獄

科米親信還說,備忘錄亦記錄了特朗普批評有人向傳媒洩露政府消息,他斥傳媒的報道是洩露機密,說科米該把那些記者送入監獄。這次會面發生在特朗普邀請科米到白宮飯局兩周半後。早前有報道揭露,特朗普在FBI向弗林問話後,於翌日即1月27日跟科米單對單「撐枱腳」,兩次要求科米表態效忠,但科米只說會「誠實」。報道曝光後,特朗普公然警告科米「向傳媒洩密前,最好希望不要有我們對話的錄音」。美國《紐約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48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02

暗指魯哈尼言論不妥 疑助門生還擊伊朗精神領袖干預選戰

1 : GS(14)@2017-05-19 05:43:37

伊朗總統選舉今日投票,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卻事前「出口術」,指選戰部份言論不合乎伊朗價值,被指暗貶角逐連任的改革派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因他早前狠批強硬保守派教士萊希(Ebrahim Raisi)是「保安部隊的棋子」。全國約5,640萬選民需從四名候選人中選出總統,點票工作將於當地午夜後開始,結果兩日內公佈,若沒有候選人得票逾50%,下周舉行第二輪投票。內政部估計投票率逾70%,iPPO民調顯示魯哈尼支持率達30%,領先萊希17個百分點。哈梅內伊前日在德黑蘭演講,指「選舉辯論中,部份言論不適合伊朗這國度。但人民的(廣泛)參與將消除這一切」,被指企圖左右選舉大局。他又呼籲國民踴躍投票,向美國及其盟友包括以色列展示,伊朗的選舉也可和平、安全地進行。



魯哈尼斥對手濫權

儘管哈梅內伊沒明言批評對象,但似乎衝着68歲的魯哈尼而來,因魯哈尼上周在辯論上質問萊希,「有安全部隊和革命組織將一車車的人送往你的競選活動……誰資助他們」,暗指56歲的萊希與武裝組織有關,又攻擊出任穆斯林法官的對手1988年將數千政治犯送上死刑台,「作為宗教法院的法官,你甚至可以下拘捕令,但請你別濫用宗教奪權」。魯哈尼前日到馬什哈德造勢時亦曾警告伊斯蘭革命衞隊別干預大選,「我們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巴斯杰和革命衞隊緊守崗位、做好份內事」。最高精神領袖雖比總統大權,但過往絕少干預總統選舉,哈梅內伊今次發言未知是否與萊希是他門生兼盟友有關。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9/200259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633

晤張建宗談689干預 李慧琼無匯報

1 : GS(14)@2017-05-21 00:55:36

【本報訊】民建聯繼議員周浩鼎被轟隱瞞立法會,「私通」特首梁振英干預立法會調查UGL事件後,該黨主席、立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昨又被踢爆未有向內會交代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例行會面時,內會副主席郭榮鏗曾要求張正視梁干預立會問題。李慧琼雖解釋有關內容非內會事項,所以未有匯報,但多名民主派議員質疑李是否選擇性匯報,又指如此重要事情竟不向議員交代,完全是匪夷所思。


辯稱內容與內會無關

李慧琼昨匯報與張建宗定期會面內容時,聲稱「無特別要向內務委員會匯報」,這時郭榮鏗罕有地主動提出,他與李會見張建宗時,曾向張提出梁振英「私通」周浩鼎問題,指梁干預立會專責委員會工作屬極度不恰當,嚴重影響行政立法關,對此表示極度遺憾,並要求政務司司長正視事件,郭又引述張建宗回應會了解事件,並在下次面時向郭榮鏗及李慧琼兩人交代。李慧琼隨即辯稱,由於有關內容與內會討論事情無關,所以沒有匯報。民主黨林卓廷稱,今次事件屬政府有史以來最粗暴干預立會事務事件,指李慧琼會後稱「無匯報」屬匪夷所思。民主黨黃碧雲亦質疑,李慧琼多次與張建宗會面後,均指無事匯報,質疑「係咪你選擇性地匯報?你如何判斷,如何向我地問責?」葉建源希望,下次內會正副主席會見政務司司長時,要表明特首和所有官員都不能干預立法會事務,「呢條線係不能咁越過,要非常清晰呢一點」。■記者林俊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0/200274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723

張建宗:行政無干預立法

1 : GS(14)@2017-05-21 12:55:19

【本報訊】立法會內務委員會副主席郭榮鏗前日透露,曾當面向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投訴特首梁振英透過民建聯周浩鼎,私下修改立會調查UGL專責委員會研究範圍,破壞行政立法關係。張建宗昨強調,政府一向尊重立法會的監察角色,不存在行政干預立法問題,又相信梁會在6月1日立會答問會上,就有關問題回應。張建宗昨日到深水埗探訪後,回應郭榮鏗稱就梁振英干預立會一事向他投訴,張建宗澄清他也是在上周一與立會內會正副主席開會後,才得知梁振英被指修改調查UGL專責委員會文件事件,由於當時已是會面尾聲,並非在例會期間談論內容,所以他已表示需要先了解事件,未有即時回應。對於郭批評梁振英做法是行政干預立法,張建宗稱特首梁振英在過去數天已全面交代事件並詳細解釋,亦已表達他個人立場,張強調《基本法》已寫清楚,行政與立法之間是各司其職,政府極度重視立法會的角色,亦尊重立法機關監察角色,所以不存在行政干預立法的問題。


指梁特將於答問會交代


張建宗又稱特首梁振英將於6月1日出席立會特首答問會,相信梁振英會就有關問題,與議員作全面及進一步交流。另外,對於外界關注他會否留任政務司司長,又或只出任下屆政府局長,張建宗未有交代,只重申樂意繼續服務香港市民,希望大家給予空間和時間,讓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進行組班工作。■記者莫劍弦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1/200282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821

執行處前首長: 意志抵抗干預 防廉署淪陷

1 : GS(14)@2017-05-27 08:51:55

廉政公署



【香港20年】【本報訊】九七前總督特派,回歸後直屬特首。對廉政公署受政治干預的憂慮,不是始於20年前。但當特首是由北京欽點,對「老廉淪陷」的擔心,不再是杯弓蛇影,李寶蘭事件更令很多人覺得噩夢成真。記者撰寫這專題期間,正值特朗普通俄門沸沸揚揚,CBS《六十分鐘時事雜誌》重播被炒的FBI局長科米三年前的訪問。科米憶述2004年擔任副司法部長時,力抗簽署總統布殊違法竊聽懷疑恐怖分子的手令,甚至向總統請辭,最後迫使布殊修改計劃。主持問:「你的責任不是支持總統嗎?」科米答:「不,那不是我的責任。我就任宣誓是要支持和捍衞美國憲法。」是甚麼令他力抗總統的要求?「很簡單,法治」。扯得這麼遠是因為想起九七前夕的一幕,記者問一名執行處高層,若將來特首暗示明示要你調查不應調查的人,或以政治原因要求放棄調查某些案件,怎麼辦?對方當時說,法律授權廉署調查貪污,若特首阻礙廉署行使法定權力,就是違法。事隔廿年,已離任的執行處前首長李銘澤在今次訪問中說得最多的是:就算制度如何完善,最重要還是靠人的意志─抵抗隨時可能出現的干預的意志。記者:謝明明 紀靜雯 陳沛敏



可能因為當年成立的歷史背景,香港廉政公署、尤其是執行處有種獨特的機構文化,不同於其他執法部門。七十年代加入老廉的調查人員,經歷貪污是社會常態、警廉衝突後總督特赦,到香港人對貪污零容忍,反貪使命入骨入血,甚至帶點理想主義的況味,這些人後來都成為部門的高層。他們查案進取,但因此曾有人員踩界遭法官批評;他們自成一格,因此曾跟個別政務官空降的專員不咬弦。回歸初年的胡仙案,廉署高層就毫不掩飾對梁愛詩放生胡仙的不滿;冼錦華案引發第二次警廉衝突,面對咄咄逼人的警隊一哥曾蔭培,專員黎年企硬。不過,近年港人對廉署的信心開始動搖。



■李銘澤指廉政專員要「有guts頂住政治壓力」。

促檢討廉政專員委任制


外界認為廉署近年受到政治干預,但2002年至2012年出任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的李銘澤說,至少在他任內不覺。對於原為其接班人的李寶蘭離任,箇中來龍去脈他推說要問當事人。但李承認,「近年政治環境倒退咗」,「壓力係有人畀,亦有人畀自己壓力,最重要視乎個人點睇」,尤其是專員及副專員是否「有guts頂住政治壓力」。他似有所指地說:「香港廉署制度仍是全球公認最佳嘅反貪制度之一,但如果冇堅守政治中立、依法辦事同強烈反貪意識嘅人去做,亦唔會做得好。」他多次強調,人的「意志」很重要。廉政專員由特首委任,直接向特首負責。回歸以來,專員先後由資深政務官及紀律部隊退休首長擔任。李銘澤認為,是時候檢討制度,建議日後專員可考慮由法官組成的獨立委員會遴選委任,甚至由大法官出任,以提高獨立性及公信力。當局並應盡快將特首納入《防止賄賂條例》第3條規管,收受利益即屬違法,與公務員及問責官員看齊。



曾任職廉署調查主任的立法會議員林卓廷也認同,專員應由具公信力者如退休法官擔任,他批評近兩任專員湯顯明及白韞六任內引發的風波嚴重損害廉署公信力,長遠應改革專員向特首負責制度,改向退休大法官組成的獨立機構負責。他又指,廉署應提高透明度,在不影響案件調查下,主動向公眾交代進展,「你應該畀公眾知情權,亦都係向公眾問責」。負責監察廉署的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前委員單仲偕認為,李寶蘭事件難免令人覺得事涉政治干預,質疑回歸15年來廉署相安無事,梁振英任內廉署公信力卻連番受到打擊。他認為可研究仿效終審法院大法官的委任制度,由獨立委員會向特首推薦專員人選,再由特首向中央推薦,減低特首與專員的角色衝突。



現任專員白韞六

資深人員:可考慮內部晉升


一名資深廉署人員不具名受訪,強調「我哋前線查案從來唔理政治因素,只係睇證據」,並認為專員可考慮內部晉升,「點解多年來喺執法部門中,只有廉署嘅一哥並非由內部晉升?如果由廉署嘅人出任番,比空降嘅可更抗衡政治壓力」。他認為可參考美國制度,廉政專員由立法會委任並定期出席立法會聽證會,受立法會監察。現任專員白韞六及其他高層暫無意接受訪問,廉署只書面回覆稱,法例賦予廉署廣泛調查權力及保障其獨立性,廉署一直依法執行反貪職責,不受任何人或機構干預;每宗案件調查後會由律政司決定是否檢控,廉署也定期向審查貪污舉報諮詢委員會匯報案件及進展。世上像科米(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局長)這種既得罪民主黨(希拉莉電郵門)又得罪共和黨(特朗普通俄門),最後寧被總統炒魷的執法人員畢竟是少數。科米還是FBI局長時,枱頭長期擺放半世紀前未經法庭審批、不限時不限地監聽馬丁路德金的手令,上面胡佛(時任FBI局長)及羅拔甘迺迪(時任司法部長)的簽名,提醒他一旦權力不受制衡的後果。他任內所有新入職的探員,還要實地到馬丁路德金的紀念像,了解當年FBI迫害今天國家偉人的一段不光彩歷史。查案破案是面子,執法背後的價值觀才是裡子。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49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34

梁干預UGL案再遭提彈劾泛民:撥亂反正 建制護航指政治炒作

1 : GS(14)@2017-06-10 13:04:16

■梁國雄昨在枱上擺放示威道具,稱要向梁振英「送鐘」。謝榮耀攝



【本報訊】民主派28名立法會議員昨日正式向特首梁振英提出彈劾動議,譴責梁干預立會調查UGL案事件中嚴重瀆職,亦令梁振英成為史上首名任內兩次遭立法會提出彈劾的特首。而港府及建制派傾力為梁振英護航,聲稱梁任內對港貢獻得到廣大巿民認同之餘,又指彈劾屬政治炒作,而民主派強調提出彈劾是要撥亂反正。記者:林俊謙 陳雪玲立法會昨下午2時多開始討論對梁振英的彈劾動議,梁曾因僭建醜聞,於2013年1月遭立法會提出彈劾,最終在建制派護航下遭到否決。公民黨議員楊岳橋昨提出動議時稱,梁因涉利益衝突,正接受立法會調查,但他卻與民建聯周浩鼎合謀,修改專責委員會研究範疇,試圖扭曲委員會調查方向,「今次係香港回歸以來,最嚴重嘅瀆職行為,立法會必須作出彈劾以儆效尤」。



莫乃光斥張建宗護主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負責代表政府發言,促請議員否決彈劾動議,指彈劾屬非常嚴肅事件,除非有足夠理據,否則立法會不應以此作政治工具,而議員提出的理據並不實質,梁早前已清晰解釋事件因由。張其後更大讚梁振英,指梁就任特首以來盡忠職守,為社會謀福祉,對香港貢獻得到廣大巿民認同。專業議政莫乃光對張讀稿不斷吹噓梁政績感失望,「我唔知你(張建宗)點讀得出嗰份稿,點過到自己嗰關?」又強烈譴責梁混淆視聽的行為可恥,操守令整個香港政府蒙羞,更有用政府資源處理私人事務之嫌,希望張建宗調查。社民連「長毛」梁國雄則在枱面擺放一個「鐘形」示威道具,稱要向梁振英「送鐘」,批評今次醜聞,源於梁不敢出席專責委員會會議,但又怕調查委員調查,「立法會去查佢(梁振英),非常冇權,佢怕乜嘢?怕到串通一個人去阻止立法會查佢」。香港眾志羅冠聰直斥梁振英與周私通證據確鑿,今日彈劾案只是撥亂反正,建制派卻指是政治打壓,只為擦鞋,令人哭笑不得:「梁振英呢個人夠賤格啦……建制派仲要用歪理去攬住就死嘅人,屍臭屍斑出晒嚟。」


被指倒梁鬥爭重頭戲

建制派則力撐梁振英,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指出,彈劾動議是民主派「倒梁鬥爭嘅重頭戲」,對民主派進行政治炒作感到遺憾,但亦承認梁振英做法不合適,認為梁有意見應直接去信委員會。另一民建聯成員張國鈞稱,民主派過去兩年不斷全方位想調查UGL事件,形容當中欠缺具體證據,質疑今次彈劾動議是「對梁振英政治狙擊嘅最後一擊」。公民黨郭家麒批評,梁用小動作阻撓立法會調查時,建制派議員、專責委員會成員何君堯突發難,指因立法會正調查UGL事件,議員不能提出過份批評,干涉委員會工作,但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裁定郭發言屬彈劾動議主要事項,郭家麒聞言即指「唔需要你(何君堯)幫你個主子,收聲啦」,最終立法會昨晚會議結束前未能完成辯論,需留待今日會議續議和表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8/200485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85

參院通過制裁俄 懲罰干預大選

1 : GS(14)@2017-06-18 21:44:52

■特朗普



美國參議院以97票對2票,壓倒性通過一項新的制裁俄羅斯法案,以懲罰莫斯科干預去年美國大選。新法案同時禁止了總統特朗普單方面放寬對俄的裁制。


禁特單方面放寬

新法案把前總統奧巴馬以行政命令對俄制裁措施正式寫入法律,並把現行制裁加強及擴大,俄羅斯人凡是參與貪污、為莫斯科發動網絡、侵犯人權、向敍利亞政府提供武器、助莫斯科發動網絡攻擊,以及與莫斯科情報部門有生意來往,都將被納入制裁範圍,料俄羅斯的鐵礦船運及鐵路業都會受影響。倘若特朗普在日後想放寬或取消對俄制裁,須先得到參眾兩院批准;加上新措施被綑綁式納入一項討論中的制裁伊朗法案裏,意味若特朗普要推翻這次對俄的制裁法案,必須同時放棄加強制裁伊朗。民主黨參議員布朗警告:「若不簽署獲參議院逾90票支持的法案,總統將要受到教訓,讓他學懂何謂眾望所歸。」除干預美國大選,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克里米亞、支援敍利亞政府等,亦是美國國會推動加強制裁的原因。兩院將對上述制裁俄伊的法案再作數輪表決。俄總統普京昨受訪,否認干預美大選,反而批評美國干預俄選舉。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6/200577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