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通報普京干預大選奧巴馬警告了事
1 :
GS(14)@2017-06-25 11:26:44俄羅斯黑客究竟是否受總統普京指示去干預美國大選,美國政府至今未提確鑿證據支持指控。《華盛頓郵報》揭發,其實中情局(CIA)早在去年8月,已通知當時奧巴馬政府普京指示黑客行動,但奧巴馬選擇警告普京了事。
擬「數碼炸彈」植入俄基建
《華郵》報道,CIA透過安插在俄羅斯政府的情報網,驚悉普京親自要求黑客展開行動去令民主黨希拉莉敗選或至少損害她聲譽,並助她對手特朗普一把。由於情報極具爆炸性,當時CIA局長布倫南不敢在總統每日簡報上匯報,怕太多人知令情報外洩,而是選擇去年8月初將載有情報的信件速遞到白宮,僅限奧巴馬及另外三名高官閱讀,且讀畢要立即寄還CIA。奧巴馬知悉後反應極大,幾乎「想所有情報機關傾巢而出」蒐集更多資料,布倫南於是夥同聯邦調查局及國家安全局(NSA)人員設立秘密小組調查,同一時間知悉普京陰謀的華府官員亦越來越多,眾人商討對策,時任國務卿克里提議過設跨黨派委員會徹查。但基於種種原因建議不獲採納,例如NSA質疑CIA情報的可信性、華府深信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莉必勝無疑、加上特朗普當時猛烈質疑選舉黑箱作業,為免予人左右選舉觀感,奧巴馬最終選擇對俄羅斯作出警告,先後共四次,包括去年G20峯會他親自警告普京「我們知你在幹甚麼,最好收手」。與此同時奧巴馬着手研究懲處措施,結果就是眾所周知的驅逐30多名俄方外交人員事件,但不為人知的,還有要求NSA在俄羅斯重要基建植入「數碼炸彈」,一旦美俄角力升級就「引爆」令俄國蒙受損失,不過「數碼炸彈」計劃至今尚未完成。白宮與情報機關原先深信,作出警告足以嚇退俄羅斯不對美國投票系統做手腳影響大選結果,但最終特朗普當選教他們大跌眼鏡及極度懊悔,消息承認「負責國家安全的人都不禁自問:我們是否做得不夠」?《華郵》爆料後,特朗普在Twitter質疑奧巴馬既然早知事件何不及早行動,並質疑其他媒體對《華郵》報道置若罔聞。美國《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5/20067894
打壓民調 封殺學者 干預任命政權屢毀學術自由 鍾庭耀:社會受苦
1 :
GS(14)@2017-07-01 09:26:43鍾庭耀
【香港20年】【本報訊】97年主權移交以後,政權之手屢屢伸進大學,建校百年的香港大學首當其衝。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身處風眼,回歸不久即遭逢首任特首政治干預,近年又被梁振英陣營及左派夾擊。在風雨中巍然挺立的鍾庭耀告誡政權,若為一時自我感覺良好而摧毀學術界文明理性的中間力量,終令整個社會停滯自斃。記者:周婷
鍾庭耀1987年起在港大任教,時任校長王賡武曾表明支持他做民意調查。王於1995年退休,回歸後兩年即發生震驚社會的民調風波。時任特首董建華的特別助理路祥安涉透過港大校長鄭耀宗、副校長黃紹倫向鍾庭耀施壓,要求停止特首民望調查。鍾既是受害人,也是吹哨者,公開聆訊還他一個公道,「整個社會用放大鏡審視學術自由,好好醜醜,之後順利咗一段時間,係好多人付出換來一段平靜」。
■回歸至今,政權屢干預本港院校自主,其中2015年,梁振英被指圖干預港大副校任命,逾4,000師生校友集會聲援陳文敏。
將學者邊緣化滅聲
平靜非必然,2004年教院又發生干預風波,換來教統局前官員羅范椒芬下台,無形之手再次蟄伏。2011年末中聯辦前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約見電子傳媒,點名批評鍾庭耀的身份認同調查,指區分為中國人、香港人「不科學、不邏輯」,左派報章連日群起附和。鍾慨嘆,郝是借學術之名攻擊其研究,「其實係小問題被放大,最終都係講政治正唔正確」。隨着佔中逼近,2014年恒地副主席、政協常委李家傑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告御狀」,斥港大民研發放不利北京及港府的民調結果。特首梁振英及其智囊也乘勢發炮。鍾庭耀形容,以上皆是「高層級」攻擊,旨在將相關學者邊緣化、甚至滅聲。
「梁振英帶頭鬧學校」
他說,梁振英「耐唔耐『語言偽術』,直接、間接批評一下我哋,梁先生更加好識得用群眾對付群眾,(製造)對立同撕裂」。大學制度本應是阻隔政權干擾的防火牆,但在回歸後逐漸失效,「梁振英會帶頭鬧學校,下一層又唔係楊鐵樑嗰種校委會主席(楊在千禧年民調風波中決定作公開聆訊),我哋好難預期佢(現任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捍衞學術自由」。大學籌募資源的壓力也是另一考慮,佔中過後尤甚,梁振英更於施政報告狠批港大學生報《學苑》搞港獨。鍾說:「有啲人覺得唔應該畀咁多資源(大學)獨立自主,因為佢哋(學者)係反動人士,又搞佔中、又教唔聽話嘅學生。」但他強調,不論社會、政治氣氛如何改變,科學研究的精神才是學者唯一應依循的準則,「如果政府係不受歡迎,科學就會話畀你聽政府不受歡迎,任何一個科學家做出嚟都係(顯示政府)不受歡迎」。當沉默和自我審查成為習慣,學術自由也隨之失守。鍾庭耀以近日敏感詞「港獨」為例,「如果社會話畀你聽,呢一瓣你唔好掂,但(完成研究)之後你發覺,獨立先係人類社會趨勢,(如果發佈)你死得,你預咗後年唔使喺度做」。當學者的思想因而受牽制,已違背讀書人的本份。他強調,學術自由並非「你畀自由佢,佢支持你」,而是貴乎自由探討,讓學者找出問題、及時預警,以便應對社會危機,否則整個社會將承受苦果,「你(政權)以為自己感覺良好,但成個社會其實係退步緊,外圍環境出現變數,你並唔知道」。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298
人大五次釋法干預 衝擊法治堡壘余若薇嘆港人越來越難反抗
1 :
GS(14)@2017-07-01 10:09:36■余若薇相信北京重視香港法治優勢。
【香港20年】【本報訊】法治是20年前回歸時港人自豪的核心價值,20年後卻面臨不同方位及程度的衝擊。人大5次釋法,有推翻法院判決、有僭建政改步驟、連「未審先判」都有。回歸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余若薇雖擔心法治的堡壘終會變弱,但勸勉港人要有「永恒嘅警惕」。記者:呂浩然談起20年來香港法治的變化,余若薇先指,「如果你要安慰自己或者覺得冇問題嘅話呢,純粹睇表面,你會覺得20年落嚟法治都係咁」,只是法治觀念已進入港人的血、肉和思想中,不會因數次衝擊而一下子散掉。不過余續指,「任何一個堡壘,你幾堅固、建咗幾多年都好,你咁砰砰砰砰咁砰佢好多次,佢都會弱喇」,她指的是人大釋法。「每一次人大釋法,加上對於法官嘅壓力,我相信其實係有嘅」,她察覺到每次釋法,社會反應是變得越來越難反抗,「因為好多嘢好容易都係嚟得多就會變咗一種習慣、或者一種無奈」。
郭榮鏗:宣誓案最損法治
法政匯思任建峰和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都抱有同感。任覺得,每次釋法不一定帶來很大傷害,但累積起來就不同,「好似一個人咁,身體OK,但係有幾聲陰魂不散嘅咳」。郭則形容5次釋法對法治「蒙上一個頗大嘅陰影」。而5次的釋法,余若薇和郭榮鏗都不約而同指,最損害法治正是去年宣誓案的釋法,郭說:「佢喺法院審理緊一單案件嘅途中去釋法,好明顯係嘗試影響法庭嘅判決。」他亦提到,99年居港權案的首次釋法,同樣有很大影響,因為當時終院已有判決。北京多次釋法,難免令人質疑中央是否還珍惜香港具有法治這優勢。余若薇憶述,回歸時她因為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時常要受訪或致辭講述香港法治的未來,那時她總會在結尾提出一些積極、正面、「向前看」的言論,特別是當時很多人都想着,中國會走向現代化,香港就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窗口,現在回想實在有點幼稚,「中國係現代化咗,但係咪等如佢開放咗呢?其實唔係喎」。話雖如此,余仍然相信北京重視香港有法治這優勢,「不過佢唔係太鍾意香港嘅人嘅人心冇崇拜共產黨嗰一套啫」。相比起來,郭榮鏗和任建峰較為樂觀。郭相信法治會否變質,主要視乎港人和法律能站得穩,任建峰更強調不能杞人憂天,始終香港「爛船都有三斤釘」,「香港唔應該自視過高,亦都唔應該睇小自己」。展望將來,他們3人都寄語港人要繼續發聲。余強調,港人要為守護法治而有「永恒嘅警惕」,不能太過保守,否則自由度會越縮越小,而發聲時又不能過激,「你太過偏激呢,喺香港嘅社會亦都至少目前嚟講,好難接受,效果會弄巧反拙」,因此爭取民主的人要懂得恰到好處。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8/20071215
被問俄干預美大選 充耳不聞 特朗普首晤普京 稱期待正面的事
1 :
GS(14)@2017-07-09 03:38:52■普京與特朗普禮節性握手,為兩人首次正式會談揭開序幕。美聯社
【G20峯會】20國集團(G20)峯會昨日起一連兩日在德國漢堡舉行,討論環球貿易、環保等議題,但首日焦點落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首次會談。在兩國需要在敍利亞和北韓等問題合作,以至俄羅斯被指干預美大選和特朗普團隊被查通俄下,「特普會」萬眾矚目。
這次會談只有六人參與,除了特、普和雙方繙譯,就只有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和俄外長拉夫羅夫。特朗普跟普京甫見面,就表示期待「正面的事發生」,但對於記者問有關俄羅斯被指干預美國選舉,他就充耳不聞。普京禮尚往來,對能跟特朗普會面表示高興,又指跟靠電話溝通並不足夠,只有面對面接觸才有利雙邊關係。之後兩人閉門會談。
顧問擔心特吃虧
兩人較早前先在峯會大會上碰面握手,寒暄了數句,為之後的雙邊會談熱身,特朗普還輕拍了普京的背。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引述白宮官員,指特朗普這次歐洲行的準備材料,有關見普京的部份只有數頁紙長,每個會談要點只有一兩句,以免在會上打亂他思路。多名顧問有見普京見美國領袖前都會有大量準備,擔心特朗普會吃虧。德國智庫馬歇爾基金會專家肖萊表示:「特朗普的職業摔角風格像做騷,浮誇易衝動;普京習柔道重自律和意志力,擅於利用對手弱點令對手失平衡。這兩種大男人風格的互動,很可能決定兩人的關係會如何向前發展。」美國前駐俄大使麥克福爾見到會面陣容,大叫不妙,指「普京喜歡少人的會議,這顯示白宮讓克里姆林宮決定會面安排」,認為至少應要加入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在場。布魯金斯研究所專家賴特亦指「蒂勒森和特朗普都沒有外交經驗,所以見普京需要有專業老手在場」。
會面前特批評俄
俄官會前表示「特普會」對地區安全和穩定很重要,普京之前曾埋怨美俄關係在特朗普上任後轉差。官員指兩人將談到敍利亞、烏克蘭、北韓和反恐等方面的合作,但未必會談俄干預美國大選之事,白宮拒透露會用甚麼對俄投桃報李。特朗普會面前夕在波蘭發表的講話,罕有地對俄作出批評,說「我們要求俄羅斯停止在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的顛覆穩定活動,停止再支持敍利亞和伊朗等(跟西方)敵對政權,加入負責任國家的聯盟,對抗共同敵人和捍衞文明」。但在之前記者會被問俄干預大選,特朗普只稱有可能,並說可能其他國家都有份。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要求特朗普就干預大選跟普京對質。民主、共和兩黨三名參議員反對解封俄在美兩政府物業,指會鼓勵俄再干預西方選舉。而在敍利亞問題,美官員指當地伊斯蘭國(IS)被打走後留下的地盤,部份會尋求由俄軍巡邏,美國會附和俄在當地設「安全區」的建議,並會暫時讓俄力撐的敍總統巴沙爾繼續掌權。法新社/路透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8/20082812
首次會談超時三倍 雙方激辯特追問干預大選普京否認促拿證據
1 :
GS(14)@2017-07-09 12:15:50■特朗普與普京在出席大會會議時首次握手,並用手托普京手臂。美聯社
【G20峯會】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全球矚目的首次會談,在雙方和顏悅色下超時三倍下完成。對於兩國關係最敏感的俄羅斯干預美國大選問題,雙方各執一詞但同意向前看,並在敍利亞停火問題取得成果。輿論認為特朗普總算滿足最低要求,但質疑他太輕易放過俄羅斯,令普京成為更大贏家。
德國漢堡市20國集團(G20)峯會焦點所在的「特普會」結束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指特朗普在會談一開始,就提出「美國人民關注俄干預去年大選」,雙方為此有「激烈和長時間」討論,特朗普會上多次為此向普京施壓,但普京一再否認,要求拿出證據。
普京稱特真人有別上鏡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則稱,特朗普「接受」普京否認俄有干預大選,並指普京提到奧巴馬政府去年根據這「不實指控」查封當地兩座俄政府物業,但「俄方仍在尋求公義」,意味美方未同意解封。拉夫羅夫的說法是否準確,美俄雙方昨天各執一詞。蒂勒森只說分歧難解,特朗普「正確地」向前看,跟普京一樣認為這問題妨礙兩國改善關係,兩人同意雙方為此繼續磋商。兩人原定會談半小時,結果談了兩小時16分鐘,覆蓋烏克蘭、敍利亞、北韓和網絡安全等課題。蒂勒森稱兩人「有太多事要談,誰都不想結束」,美方助理曾派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出面催促完會,但兩人還是多談了一句鐘,他形容兩人「明顯有正面的化學作用」。特朗普昨會晤英國首相文翠珊時,說「昨天跟普京有了不起的會面」。普京昨日在記會上,指跟特朗普建立了工作關係,又認為兩國有基礎至少在部份議題上合作。他透露二人同意在網絡安全上合作,又指相信特朗普已接收了他所指,俄方未有干預美國去年大選,但最好還是問特朗普本人。他覺得特朗普真人跟在電視上完全不同。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韋斯特認為這次會談成功,因特朗普藉此跟普京建立關係,並在敍利亞問題有小成,推動兩國日後在多方面合作。特朗普被指受惠於俄干預大選,更涉通俄,他最終有向普京提及有關問題,已算是超出了外界預期,而且未見有失言失態。網媒Axios形容「特朗普過了普京會面一關」。
分析指特過關但普京大勝
不過論者指俄干預大選是「世紀政治罪行」,特朗普在會面提及只是最低要求。參議院民主黨舒默批評,特朗普方面聲稱放下分歧,是嚴重失職並鼓勵俄日後再干預選舉。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評論員吉蒂斯指「特普會」觸及眾多課題,滿足了普京想被視為世界政壇重量級人物的願望,特朗普爭取俄合作的希望卻仍待考驗,所以「這天對特朗普是好日子,對普京是大好日子」。美聯社/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9/20083645
拆局:有別過往「積極不干預」 業界料因新管治理念
1 :
GS(14)@2017-10-01 20:12:09【明報專訊】過往本港的金融監管機構,都採取「小政府,大市場」的方針,相信應該由市場力量自行激發經濟效率和資源分配,政府多採取配合的角色。但今次金管局在金融科技方面,高調地擔當領導角色,統籌業界作進一步發展,與過往「積極不干預」的政策有所不同,業界分析這可能與新一屆政府的管治理念跟以往不同有關。
金管局態度近數月轉趨積極
事實上,金管局的新聞稿亦強調,「開啟智慧銀行新紀元不是錦上添花,而是事在必行,刻不容緩的事」。業內人士指出,金管局對金融科技的態度,特別在近數月有很大的轉變。舉例指,今次當局高調表示正與業界擬定共同的二維碼(QR code)標準,但就在數月前,電子支付業界及信用卡機構,已分別向當局提出此事,但當時得到的答覆是,應先由業界推動,讓二維碼在香港更普及,金管局才從旁協助。但短短數月,二維碼的使用未見大幅提升,金管局卻高調聯合業界,研究擬定共通標準,令業界感到意外。
至於「快速支付系統」本身亦未肯定與儲值支付工具連接,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上月接受本報訪問時仍然指出,「鼓勵」13名支付工具牌照持有人,藉助此系統達到全接通。但昨日的講話,則已肯定能讓支付工具連接到該系統。
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認為,金管局今次所提出的七大金融科技範疇,全部都落後予其他國家及地區,例如虛擬銀行、遙距開戶,歐美國家早在10多年前已推行,所以香港在監管思維上,必須要作出調整,才能追上競爭對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852&issue=20170930
人行:停干預人幣 十九大後更穩定 分析:毋須遏匯率刺激經濟
1 :
GS(14)@2017-10-22 15:42:59【明報專訊】中國過去經常被美國指摘操控人民幣匯率,去年人民幣匯率貶值,亦不時傳出人行出手維穩。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昨日在中共十九大會議開幕前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最近人民幣匯率比較穩定,並且可以見到匯率的變動是由市場推動,人行基本上已退出「常態化」的干預,相信十九大以後,人民幣匯率的基礎更穩定,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中性。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過往不少美國官員認為,中國為增進出口而人為地將人民幣匯率控制在低水平,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亦提出有關觀點。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今年人民幣中間價形成機制導入逆周期因子後,已經包含干預匯率的成份,因此潘功勝所指的「常態化」,應是中間價以外的干預,例如不斷令人民幣走弱,提振中國出口。
星展:引入逆周期因子 已涉干預
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雖然中間價引入逆周期因子,不過是否應用則視乎人民幣匯率變幅,最近人民幣波動主要是美元變幅、美國加息及經濟政策等市場因素推動。
潘功勝:增匯率彈性 上商:每日波幅料擴至3%
今年多個官媒曾刊登報導,指人民幣的每日波動變幅可以擴大。潘功勝回應稱,增強匯率彈性,以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基本原則不會改變,技術上的一些改革亦只會在這個基本原則下進行。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潘功勝的言論符合市場猜測,料今年底有機會人民幣每日波幅由2%擴大至3%。廖群表示,基本穩定並非代表人民幣兌美元完全不變,不過兌一籃子貨幣的變幅會減小。
此外,論及中國金融的對外開放,潘功勝認為這是中國的重要戰略,不論從金融角度還是外匯管理的角度,推動對外開放都是重要工作。林俊泓表示,中國對資金流動近年寬進嚴出,開放政策多為吸引境外資金流入。現時形勢並非穩定得可以讓官方放寬資金流出,因此潘功勝「對外開放」的意思,應偏向吸引境外資金「走進來」。
政策仍偏向資金「走進來」
人行昨日公布人民幣中間價6.5991,較上個交易日下跌108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在岸人民幣昨日早上高開,開市急升174點子至6.6036元人民幣兌1美元,不過其後美元走勢向好,人民幣匯價全日反覆向下,午市跌勢加劇,重回6.62水平。截至昨晚9時40分,在岸人民幣報6.6277,跌41點子;離岸人民幣報6.6246,跌183點子。
林俊泓表示,從近期人民幣中間價變動可以反映,人行不希望人民幣的變幅過大,除非美元有重大變動,否則人民幣匯率近期應難突破6.55至6.65區間。
(中共十九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43&issue=20171019
分析:金管局兩度干預 港匯未跌至7.85
1 :
GS(14)@2017-12-18 03:38:54【明報專訊】美國已加息兩年,港銀尚未跟加,最主要原因在於本港仍然充斥熱錢,令拆息維持在低水平。回顧上次加息周期,聯儲局累加了1.75厘,港銀才在9個月後上調最優惠利率(P),當時銀行界解釋,港銀體系總結餘有數十億,資金充裕。現時總結餘仍有1800億元,比當年多數十倍,故港息上調滯後時間或比上次更長。
可避免日後追加速度過急
恒生銀行環球資本市場經濟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師薛俊昇稱,要讓聯繫匯率發揮效用,港匯必先要觸及7.85水平,金管局向銀行買入港元,銀行體系總結餘才會下跌。當總結餘跌至一定程度,資金緊張,隔夜拆息持續高企,才會推高不同年期拆息,最終令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儘管港息近兩年續升,但港匯最多只跌至7.82,兩次在7.83關口止步。最近一次闖關不成,是由於金管局兩度增發票據,調整市場對匯價預期。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認為,金管局此舉可避免日後港息追加速度過急,重演上次加息周期對資產價格及實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近日港匯徘徊在7.8至7.81水平,1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連續4日維持在1.07厘。交銀香港高級經濟及策略師梁志麟表示,港美息差已收窄至不足0.4厘,而且美息已大致反映本周加息,預料港息再升幅度有限,年底前最多約1.2厘。直至明年2月,美息才有機會再展升浪,屆時港息才會再度波動。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67&issue=20171213
料官方出手干預 人民幣今年走勢平穩
1 :
GS(14)@2018-01-15 01:49:49【明報專訊】人民幣匯率在2017年扭轉前年弱勢,全年反彈6%,改變市場對人民幣繼續貶值的預期。承接去年升勢,人民幣在2018年首個星期向好,在岸人民幣匯率累計升值0.15%,曾貼近去年9月以來的高位。市場對今年人民幣升貶意見不一,但分析認為人民銀行不會希望出現太大變幅,否則會出手控制,預料走勢會較平穩。
降對出口影響 料人行控制升幅
自去年5月人民幣定價方式加入逆周期因子後,人民幣曾在9月升見全年高位6.436。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預計今年美元會貶值5%,但人民幣未能完全享受美元貶幅,相對只會升值約2.5%,即升至約6.35水平。
王良享續稱,自2013年美國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宣布退市,至2017年11月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為止,美元累積升值20%,現時從高位回落只約11%。美國減稅推高政府赤字,影響長期還款能力,加上聯儲局多次加息後美債息亦未上升,意味債價不廉宜,令環球基金和央行對買入美債有戒心,財政赤字和資本流入減少,限制美元不升反跌。不過,人民幣如果升值5%至超過6.2,中國的出口或受影響,加上供給側改革未完,他認為人行可能在6.2至6.4區間利用逆周期因子減少升幅,或買美元沽人民幣干預。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稱,歐洲和日本開始研究利率正常化,減弱美元上升的基礎,人民幣會進一步收復失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他認為今年人民幣繼續升勢,預計升值約2.5%。
信銀國際:美減稅加息 人幣走弱
不過,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預料,明年人民幣輕微走弱。美國去年底通過減稅方案,加上維持加息3次的預期,一定程度會發揮作用引導資金流向美國,預期美元指數全年會上升,人民幣相對下跌。不過,他認為,美元上升空間有限,美國經濟年度增長約2%只屬一般,減稅效果顯現需時,而且減免稅收未必全數流回實體經濟,不宜高估對經濟和通脹上升的影響。他預料至今年年底,人民幣匯率會微貶至6.6水平。
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認為,今年人民幣不會再出現去年的升勢,料在6.6至6.7附近波動。市場普遍相信聯儲局今年加息2至3次,不過如果加息次數超過預期會令美元走強,蕭啟洪認為發生的機會不低,因為近來中東局勢推高油價,加上商品貨幣上升增通脹壓力,新就任的聯儲局官員偏鷹派,或會事先加息以控制通脹。不過即使美元上升令人民幣受壓,但也不會貶值太多,否則導致資金外流,官方為保持穩定,或會如往年般抽高拆息干預匯價跌勢。
[周一投資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3&issue=20180108
拆局:人行干預手影從未停止
1 :
GS(14)@2018-02-13 03:45:46自2005年人民幣首次進行匯率改革以來,當局一直以建立市場化雙向波動的匯率機制為目標,但人行的干預手影,無論重手或輕手,從未停止過,亦是市場最難預測匯率變化的政策風險。去年下半年,承着美匯走軟及內地經濟轉好,人幣持續轉強,全年升逾6%,不計昨日急挫1.05%,年初至前日升逾3.5%。惟去年人行亦對人幣走勢多留發揮推手角色,包括去年5月,當人幣仍偏弱時,引入中間價定價參考逆周期因子。所謂逆周期因子,猶如監管當局在樓市周期,採取逆周期措施一樣,在逆周期因子影響下,當人幣走弱時,計算所得的開市中間價會「冇咁弱」,倘人幣轉強,中間價升幅亦會稍減。財資界指,自去年中逆周期因子引入後,配合宏觀及外圍形勢,人幣一路走強,即使去年9月,人行又出招圖減慢升速,將內地金融機構代客進行遠期售匯(購買遠期美元),所實施的20%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要求還原至零,變相鼓吹市場沽遠期人幣;到今年1月,央行又暫停逆周期因子計算,冀讓匯率更市場化波動,惟有關措施均無法沖淡人幣升勢。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9/2030028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