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潮話】stranger things 八十年代懷舊潮回歸
1 :
GS(14)@2016-09-06 22:52:13最近成為網民熱話的Netflix劇集《Stranger things》(怪奇物語),屬近年不能錯過的懸疑恐怖電視劇,故事發生於1980年代的印第安納州,一位男孩於極有可疑的情況下無故失蹤,而身邊尋找他的警長和親友陸續發現鎮上的超自然事件。劇中滲入不少80年代的音樂電影流行文化,劇情故事甚至主題音樂都特地向80年代的經典電影致敬,而角色衣着打扮亦中曬今季再次掀起的復古潮流,剛剛Netflix亦宣佈明年推出第二季,有心唔怕遲,80年代啲衫過幾十年再着都無人話你out,要襯返個「怪奇」造型其實唔難。
記者:畢慧婷
H&M尖沙嘴廣東道30號
MONKI旺角朗豪坊L1樓29-31號舖
House of Holland
www.houseofholland.co.uk/
Marimekko銅鑼灣禮頓道42號
ACNE STUDIOS中環雪廠街10號地舖
曾與Johnny Depp熱戀,大眼氣質美女 Winona Ryder於90年代紅極一時,尤其以黑眼線及一頭短髮的為人所熟悉,於這套劇中飾演失蹤男孩的母親而再次爆紅。
劇中場景依照80年代而設,劇服製作同樣認真,Mike媽媽穿着格仔恤衫和留着珍芳達髮型的造型也是當年的時尚指標。
出鏡最多的四位小主角經常穿着的cap帽、工裝大褸、polo長袖衫和燈芯絨外套都緊貼當年的復古打扮。
(左至右) H&M軍綠色外套$349、MONKI樽領衫$120、House of Holland紅色圖案恤衫$2,908
(左至右) Marimekko間條恤衫裙$2,495、ACNE STUDIOS格仔褲$5,999、ACNE STUDIOS喇叭褲$3,99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06/19761238
七十年代樓書「獲救」 看港人半世紀置業夢
1 :
GS(14)@2016-09-17 17:13:25■「拯救」這批樓書的學者何尚衡稱,售樓書是寶貴歷史資料,反映香港城市規劃、變遷。黃耀興攝
【本報訊】「千金難買向南樓」、「999年期,子孫世代永享」,一字一句都出自七十年代舊樓書的宣傳字句。本港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Wong& Ouyang(HK)Ltd自七十年代起收集全港售樓書,但近日未能全數保存這批珍藏,有關注城市研究的學者出手拯救,令逾5,000本被封存多年的售樓書珍藏重見天日。那個年代,樓盤售樓書無瘋狂跳層、超現實園林景觀,只標榜貨真價實,如南區置富花園、港島康怡花園的樓書,明碼實價,清楚列明用料,沒有現在樓盤宣傳的浮誇。記者:譚靜雯
該批舊樓書由七十年代至今橫跨40多年,估計數量最少有5,000多本。綜觀舊時的售樓書,無論樓宇外貌、文字描述都以平實為主。現在的售樓書通常厚厚一叠,七、八十年代的售樓書設計相對較簡單,如七十年代入伙的北角英皇中心,樓書封面以淺綠色為主,當年未有電腦繪圖,樓宇外貌就由建築師手繪而成。
創業中心標榜天線通客廳
樓書推銷手法更反映當時社會特色,如寫上「千金難買向南樓」、「向南小洋樓享樂在其中」等宣傳字句,可見「向南樓」對買家十分重要。樓書也會介紹單位用料,如客廳、睡房鋪上柚木地板等。八十年代入伙的屈地街創業中心售樓書,封面也是用人手繪畫,比現今電腦繪圖多了一份人情味。樓書第一頁就寫明「999年期,子孫世代永享」。當年電視未普及,更列明大廈有公用電視天線直通各個單位客廳,相信這些字眼不會在現今樓書出現。而七十年代尾落成的南區大型私人屋苑置富花園,樓書內容一大特色是標榜屋苑內的保安設施,如每個單位有警備系統,若有人破門入屋會即時發出警號等。至於位於港島的大型屋苑康怡花園,於八十年代入伙,屋苑樓書封面設計簡約,只有康怡花園的標誌。樓書內容則以屋苑實景相片為主,如可眺望維港景觀等,沒有過份花巧的電腦繪圖或插畫。由新鴻基發展的荃灣中心,當年的樓書更用漫畫形式表達。除了手繪樓書外,當年大埔中心的樓書更用上3種交通工具為封面,如九巴、火車及小巴;其餘在新界的樓盤,如屯門錦暉花園、錦華花園等樓書,封面全部以自然環境為主題。
中大拒收 學者設資料庫
本港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自七十年代起收集全港售樓書,儼如一個樓書寶庫,但近日王歐陽因種種原因,未能保存這批樓書。城市研究學者、社交網站「香港購物商場的歷史與論述」專頁負責人何尚衡就出手「拯救」這批售樓書。何尚衡稱這批售樓書保存完好,是寶貴的歷史資料,「一般人聽到樓書,可能覺得係冇乜特別,都係拿來買賣。但睇番舊時嘅樓書,其實係記錄住嗰個年代,好似七、八十年代點先係好嘅居所,以前興用咩材料,同而家有咩唔同,係好豐富研究資料。」何尚衡坦言,建築師行曾計劃捐贈予中大建築系圖書館,但中大不願接收,他認為若這批樓書被送往堆填區十分可惜,故決定發起今次拯救售樓書行動,「最終要入滿30大袋售樓書,相信比中大建築系圖書館所藏還豐富。」何尚衡表示,絕不會將這批售樓書私藏,希望將樓書分門別類,並製作成網上資料庫予公眾查閱,但要先解決人手及版權等問題。
【不同年代樓書】
【1989年】■南豐工業城的樓書用人手繪畫,比現今電腦繪圖多了一份人情味。
【1984年】■部份新界樓盤如華景山莊,封面以自然環境為賣點。
【1979年】■荃灣中心樓書用漫畫形式表達上車夢,以「手牽手共綢繆」為宣傳字句。
【1978年】■英皇中心樓書上以「千金難買向南樓」作招徠,樓宇外貌由建築師手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6/19772323
譚新強﹕港股慢牛年代或來臨
1 :
GS(14)@2016-10-11 07:51:24【明報專訊】上周A股放假,美股微跌,恒指仍能升超過3%,更曾突破2.4萬點,雖未能站穩,但表現已比我預期中強一點。極短線的走勢較難說(牛證又再多於熊證,異常準確的逆燈)但3個重要宏觀發展令我對港股健康的長期「慢牛」局面愈來愈有信心。在周期板塊如能源股,如中石油(0857)和神華(1088),以及金融股,如匯控(0005)和友邦(1299)的帶領下,恒指終有機升穿24,000點,上望25,000點。
1)上周最大新聞當然是英鎊在周五亞洲清晨的flash crash。在這交投極疏落時段,3分鐘內從兌美元1.26閃跌至低於1.15,跌幅超過8%。雖後來反彈不少,但全日仍大跌逾2%。
有些人把 flash crash責任推到交易員的 fat finger,但這解釋不可信。手法更似儲心積累的計劃,頗像2010年美股的flash crash。不要忘記道指當日雖然也能從最多跌近千點反彈不少,但其實中期尚未見底,輾轉要過兩個月,再跌多近千點才真的見底。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英鎊的長期弱勢早已存在,主因是經常帳赤字高達GDP的6%,Brexit只是個催化劑。我早已在本欄預測英鎊將跌至1.25,現已超標完成。
重要關頭均貶值 英鎊未跌夠
上周英國首相文翠珊盡顯「山寨版」鐵娘子風範,為了保持所謂獨立的施法權利和反移民政策,寧放棄與歐洲共同市場的貿易關係,更顯示不介意倫敦頓失金融中心地位。Hard Brexit 將是一條非常恐怖的不歸路。
過去一世紀,英國從輝煌的「日不落帝國」慢慢變回「三點鐘天黑」的獨島小國。英鎊一直是最有標誌性的犧牲者,在每個重要關頭,英倫銀行都往往默許或對市場暗示大幅貶值的意願。
在1992年令索羅斯一夜成名的英鎊脫離EMS一役如是,今次也一樣,恐怕未跌完。從1971年至今,英鎊曾7次在6個月內跌超過15%,脫歐是個歷史時刻,暫只跌12.5%,肯定未夠數。很多人認為英鎊將跌至兌歐元1算,更誇張的看兌美元也1算!
在此大環境下,資金肯定繼續逃離英國。歐盟那邊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12月的意大利公投可說是背水一戰)。最大的受惠者仍然是新興市場,尤其是相對廉宜的港股;而甚具爭議性的聯繫匯率亦再次發揮它的避難所功能。
美大選漸明朗 全球股市應平穩
2)美國大選已逼近,希拉里進一步拉闊領先至4.6%,更重要的選舉人票更指向一次 landslide victory。第二次辯論,特朗普的表現雖比想像中好,但仍難以彌補侮辱女士視頻的傷害。有一點特朗普是對的,華爾街確超喜歡希拉里,所以除非選情有變,要不然全球股市在大選前應能保持平穩,選後反而要小心一點。
部分資金本應流入美股和美債,奈何美股估值不廉宜,美聯儲手雖不敢動,但「死剩把口」,仍不停說要加息,10年息率終反彈至1.7厘之上,嚇怕不少投資者。但美國經濟正在放緩,其實很難升穿2厘。連很多美國投資者都重拾久違了對EM的興趣,而香港永遠是投資中國的第一站。
3)過去大半年,北水是港股的邊際買家,更是先知先覺的 smart money。國慶休息一周後,此趨勢可能有加強迹象。
首先因為英鎊大跌,美元轉強,人幣昨天也被迫下跌0.4%。我仍不認同加入SDR後,人幣必大跌的陰謀論,但如美元指數DXY續強,升至年初98水平,那麼人幣必將再添貶值壓力,兌美元跌至6.9是有可能的。
另外似乎中央終於較認真地處理多個城市房產過熱情况。目的當然不是要泡沫爆破,所以應不會用加息的辣招(企業跟地方政府受不了),但必將加強限購和增加首期付款。內地游資氾濫,投資/機風潮高速輪動,但都是政策市,去年炒A股、今年初炒螺紋鋼、然後再炒房,都是跟風,直至政府喝停為止。
國策重回撐股市 港股勢受惠
而下一輪的國策似乎又回到支持股市和推動人幣國際化,加起來最受惠的當然是港股。在滬/深港通的機制下,既有資金排洪的作用,但又肥水不流別人田,亦沒有「走資」的擔憂,甚至對穩定香港局面都有正面作用。
過去一年多,一直在等待中央多利用減辣來刺激消費,幫助經濟加速轉型。雖然供給側政策仍不在此,但似乎漸有改變。從10月起,奢侈化妝品消費稅30%減半,大眾化妝品更完全免稅。如能擴大各種消費和收入稅,再多給生育和養老津貼,那麼投資前景將更樂觀。
總結來說,我的判斷仍是慢牛,不是瘋牛。因為憂慮之牆(wall of worry)仍然很高。全球經濟仍在放緩,但在民粹推動下,全球反貿易、移民的情緒反而高漲,對中國不利。寬鬆貨幣政策可能失效,但絕不等如收緊就能解決問題。財政刺激更非什麼能醫百病的靈丹妙藥,很可能大部分都將變成債台高築的白象工程。這堵牆,我們努力去攀吧!
(中環資產持匯控及友邦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72&issue=20161011
八十後投機客:兩倍速爭凳仔年代
1 :
GS(14)@2016-11-21 00:01:29特朗普贏出當天早上,廣大市場都認定這是黑天鵝,連一向成熟的道指都在場外交易時間跌近5%,可是在之後的廿四小時內,整個形勢極速反轉,美股在開市時段更倒升賀一賀新總統,而港股亦於翌日裂口高開收復大部份失地,這一快上快落對我們了解市場之後走向帶來了兩個啟示。第一個可能性是特朗普當選,市場由始至終都沒有當成黑天鵝,在希拉莉爆出電郵風波後,特朗普亦曾經領先,而且在脫歐一役後,市場對於看似小機率的勝利並非沒有預算,而從美國VIX看來,早在10月25日便早有人開始對沖手上組合,已經預備小機率事件出現,既然早有預備,又何以稱得上黑天鵝。而即使特朗普當選,作為一名富商,可見有一定經營能力,上任美國總統之後,未必會如外界所料,玩殘經濟,最多只是對某類板塊或措施有所側重,難估的地方只會是大家都知他言行不一,到底他的實質措施會側重何處,有多少宣言會反口,所以該初步的恐慌並非於整個市場,只限於個別板塊,之後市場兩極化情況應會越來越嚴重,在資金有限的市場中,塘水滾塘魚,爭凳仔搵啱板塊變得比估指數更重要。第二個可能性是市場在吸收了多隻疑似黑天鵝的經驗值後,升咗level,成為一隻兩倍速的怪物,在極速消化特朗普當選消息之後,特朗普的施政其實似有還無,稍有提及基建、放鬆銀行監管之下,資源、基建、金融等板塊可以用一步到位形容其升勢,稍有放鬆、慢了入市基本上得個睇字。但這個兩倍速可以話係雙面刃,相信大家都見慣政客由上台時的民望高峰到市民開始懷疑其能力的走向,當市場行緊兩倍速加上無人猜透的特朗普思維,原本的特朗普主題可能來得快,完得快,更快步入令人懷疑的時期,因兩倍速而overshot的特朗普主題將面臨壓力。最近應受壓於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航運股,反而鹹魚翻生,被PMI回升之力推高,可能兩倍速市場對特朗普的懷疑已開始發酵。灝昇
https://www.facebook.com/speculatorjunio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0/19839310
【買乜禮物】80年代冧女招仲work 識得送送gadget嘢都得
1 :
GS(14)@2016-12-24 10:56:30聖誕節交換禮物有乜好揀,今天 Gadget Guy就會模擬送禮物給扮靚籽女同事,看看甚麼產品會最冧。
聖誕節又到,又到交換禮物,互表心迹的時間,今天我們找來了Gadget Guy與扮靚籽三對男女,試以陌生男仔送禮物方式,看看一般女生在收到禮物時的反應;未送禮、先看女生反應,扮靚籽的阿But、Daisy飜Joey異口同聲說:「我們覺得男生無端端送大禮,應該是對我們意思、有好感,甚或是不懷好意!」所以想交換禮物之前,建議都是要先打好關係!
追女仔!首要是目標確定,這樣才好揀選適當的禮物,所以我們以最公平、最原始的方法,以「包剪揼」作配對,定下交換禮物的模擬情侶組合。第一對情侶,是最後生的扮靚籽Daisy與Gadget Guy Henry;Henry揀選了文青Feel的羊角保溫杯作禮物——Goat Mug酒紅色真皮羊角杯($299/a),但收杯一刻看到的反應,是Dasiy靜下來毫無動作半秒,然後說出:「其實都箱算幾實用的,不過我知道還有一個真皮版,哪一個明顯更靚。」整體來說,揀選的禮物是不錯的,是女方有留意的產品,不過可惜買了一個錯誤型號,令女方失望了。第二對模擬情侶是扮靚籽阿But與Gadget Guy Vincent;Vincent揀選了非常貴重、可拍下120格式的即影即有相機——Lomo’Instant Wide Central Parl相機套裝($2,080/b),收禮物一刻,女方是頗具興趣的,而且感覺禮物貴重,十分受到尊重,不過唯一惟憾之處,是送即影即有相機時,竟然漏買了對應的相紙,否則即場可以合照一張,絕對可以大大提高好感度。話說Vincent是追女老手,原來竟然還有第二份禮物作驚喜準備!第二份禮物是一支OTG手機用記憶棒——iKlips64GB lightning USB手指($1,190/c),初看無甚特別,但插入手機內時,竟然是一段結他自彈自唱的表演,惹得阿But又開心、又臉紅!第三對模擬情侶,是扮靚籽Joey與肥通,肥通的禮物離不開他工作上的Gadget產品!是一個手機專用的穩定器X-CAM SIGHT2手機穩定器($400/d),Joey說:「一般送Gadget產品,我是會開口駡的!但這個穩定器我非常想擁有,因為我拍片時經常會手震,對我非常實用,我知很貴吧?」以$400的價錢,換來貴重禮品之名,這一個單軸穩定器,可以說非常物超所值。此外,肥通亦有兩手準備的第二份禮物,原來平日看Joey喜歡穿MA-1軍褸,所以還買下了一只AVI-8 AV-4003-0C($900/e)軍錶!錶面使用飛機表板式日期顯示,原本配襯上頗適合,但Joey說:「對不起!我剛收了一隻錶作禮物,是更好Apple Watch呢!你送我的這只手錶,我會轉送給我男朋友。」三個男方送禮個案中,三位女士都認為Vincent的短片最吸引、最有心思,她們認為要真心喜歡一個女仔,男生才可捨身拍出這樣的一條短片!不過如果你沒有表演的天份,三位女生亦同樣有一點買禮物忠告!「女生一般喜歡小眾的物事,正如她們不喜歡同人撞衫一樣,所以買一些較特別的東西,就一定錯不了!另外,禮物除了要着重實用性,心思亦一樣少不了,不要純粹向錢看!最後是十個女生,有九個都不知自己想要甚麼的,如果想送上一份好禮物,就要平時留意她喜歡甚麼,再記下來,到送禮的日子,不就大派用場了?」查詢
a. facebook@Searching C
b. facebook@lomographyhongkong
c. facebook@adamelementshk
d. facebook@ZETA科卓
e. In Watch(旺角彌敦道582號信和中心地下G21-22)記者:朱崇德 攝影:陳健邦、周旭文、梁志永
交換禮物組合,我們會以「包剪揼」方式作配對。
第一對情侶是最後生的扮靚籽Daisy,與Gadget Guy Henry。
Goat Mug酒紅色真皮羊角杯$299/a
第二對模擬情侶,是扮靚籽阿But與Gadget Guy Vincent,是公認送得最好的一對。
Lomo’Instant Wide Central Parl相機套裝$2,080/b
iKlips64GB lightning USB手指$1,190/c
第三對模擬情侶,是扮靚籽Joey與Gadget Guy肥通。
X-CAM SIGHT2手機穩定器$400/d
AVI-8 AV-4003-0C$900/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4/19875346
20年代「鬼相」曝光靈魂現身咁驚慌?
1 :
GS(14)@2017-01-05 08:07:09英國民眾上世紀有一段時間非常熱衷靈異照,一位攝影師拍下一系列「靈異照」,當時民眾還以為攝影照片是讓靈魂現身的媒介,不過最近有研究發現,他只是用特別技巧而已。霍普(William Hope)生於1863年,他在1920年代製作出多輯靈異照,亦是斯塔福德郡(Staffordshire)一個靈異照組織的核心人士。不過所謂「通靈」,其實只是用上特別技巧。他其實在攝影過程中用上雙重曝光技術,霍普所用的技巧在現今已不算甚麼大秘密,就是拍攝時將菲林重覆曝光兩次,讓影像重疊在同一格菲林上。布拉德福德(Bradford)國家媒體博物館助理萊傑米(Sarah Ledjmi)長年研究霍普,認為他成功之處,就是讓人將照片當成靈魂現身或與在世的人溝通的媒介,「這就是攝影作品曾經被用來證明世上存上靈魂的原因」。人們後來開始接受更加理性的思維,因此靈異照在1933年二次大戰前慢慢式微,而當時霍普已經去世。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4/19886292
【小企鵝】《地下世界,水下世界》:資訊年代的繪本
1 :
GS(14)@2017-01-07 07:09:08在新媒體時代,圖像資訊infographic備受重視,一改以往文字主導的表達方式,新聞資訊以圖像設計來表達,讓讀者以最短時間盡覽事情始末。運用infographic手法的創作近年在童書世界亦如雨後春筍,波蘭繪本夫妻檔丹尼爾及阿歷珊卓,以一本手繪世界地圖集瘋魔全球,繪本更被繙譯成十多種文字。當中加插了作者的個人興趣,以人文、社會為主軸,跟坊間千遍一律的中學科普地理讀本是兩碼事。例如在介紹墨西哥時,作者以骷髏頭糖果造型帶出亡靈節,在這個類似萬聖節的日子,家人和朋友團聚在一起,為已故的家人和朋友祈福。在墨西哥,亡靈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幾乎與國慶節相當。至於香港,除了密集的中環高樓大廈,也有龍舟賽、舞獅及中華白海豚,我們一看自然知道是香港地圖了,高達及哥斯拉呢?當然就是帶大家走進日本國度!在Google Map唾手可得的時代,網絡上世界各地的資訊充斥,看手繪地圖書實在有甚麼吸引力呢?
《地下世界,水下世界》其實是一書兩封面,看不同世界。
引大人細路的好奇心
繪本作家丹尼爾曾在受訪時說:「如果沒有好奇心作為基礎,就算我們能夠從網路上獲得所有的知識,也一點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們根本連嘗試去了解新知識都沒有意願。」正因如此,兩夫婦在選材時會特別挑選有趣味性的事物,又會用色彩、圖像,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兩位作者用了三年時間完成《地圖》創作,打響頭炮後去年再推出另一本更加吸引的資訊繪本:《地下世界,水下世界》,一書兩個封面,窺探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面貌。內容包羅萬有,由穴居動物、洞穴學、礦物、地下管線系統到海洋生物學、潛水技術、潛艇發展,埋藏於地底及水底五花八門事物,不論對大人、小孩都是非常有趣的課題,有好奇心者都想打開這大門,弄清楚內裏種種神秘,作者就是抓住讀者們的好奇心,帶大家一步步探索地球,由泥士的最表層一直走到地心。至於海底世界,就更叫人大開眼界,從水中生物到潛水衣、潛艇、深海鑽井技術、最深海溝等,讓你捨不得放下手上的冊子。這繪本猶如一部精采的電影、一開場就吸引你繼續翻頁,直到看完為止,在每一個指頭的翻頁裏,都洋溢着誘人的魔力。《地圖》及《地下世界,水下世界》用藝術及設計手法重新整理知識,捨棄傳統的刻板文字,讓讀者耳目一新,我認為這是把開啟孩子對世界好奇心的鎖匙,記着,任何創意創新,好奇心都是重要一環呢!
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撰文:鄺穎萱編輯:劉曉丹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7/19888587
【色慾東京5】戲院篇.阿爺年代的AV:粉紅電影
1 :
GS(14)@2017-01-18 07:57:23位於上野的大藏旗艦戲院。
在東京上野四丁目附近,間中有白領、中年男子或易服人士悄悄地走進一條後巷,目的地竟是一間鮮為人知的戲院:大藏映畫旗艦劇場。半個世紀以來,大藏映畫一直播放自家製色情電影;日本第一套公認的粉紅電影正是此處出品,也促成日後AV的誕生。記者:湛婉淇攝影:黃文邦剪接:魏利民
戲院位於後巷內,位置頗不起眼。
戲院門外放置上映電影的海報。
二樓的特選劇場,五百日圓便可入場。
粉紅電影的沒落
六十年代,電視機成為日本民眾新寵,家家一部「公仔箱」,入戲院看電影的觀眾因而大減。為救票房,大藏映畫創辦人──大藏貢,本著「快、平、激」的宗旨,不斷開拍軟性色情片,掀起所謂「粉紅電影」的熱潮。全盛時期,大藏戲院多達百多間,經常滿座。可是時至今天,不同類型的AV任君選擇,這些有故事情節、尺度嚴謹的色情片再無人問津。如今平日下午,大藏映畫上野劇場最大型的一號院,也只有零散七八個人頭,主要顧客是五十歲至八十歲的男性,當中有些還穿著西裝,趁休息或下班過來看色情戲,消閒一下。隨時代變遷,戲院也成為中年男同志和易服人士打磨時間的「聚腳地」,尤以二樓的特選劇場最受歡迎,五百日圓便可待上全日,看戲之餘順便交友。現任大藏映畫副社長田中信,本來在美國從事廣告,三年半前被大藏招攬,期望他能挽救奄奄一息的粉紅電影業務。眼見觀眾老化,戲院數目又大跌一半,田中心知不妙:「若我們不能吸引年輕觀眾,我們的戲院業務很可能在十年或二十年內死亡。」
舊上野劇場的外觀。
大藏映畫創辦人大藏貢。
大藏映畫副社長田中信坦言,若沒有新觀眾,電影業務將於十年內消亡。
大師級導演後繼無人?
七十至八十年代,粉紅電影不乏經典大作。當時不少離經叛道的新晉導演,大膽以性愛、暴力和毒品諷刺時弊,回應時代,吸引不同觀眾入場觀看。像情色大師若松孝二成名作《隔牆有秘》,便講述一個一事無成、終日自慰的高中生,偷窺鄰居的人妻,後來變成強暴甚至殺人。作品反映一代年青人的無力感,亦隱藏對學運及左翼的思考;雖然被日本政府封殺,又被評論人貶為國恥,但《隔》片於柏林影展熱評如潮,更被後世奉為經典。
若松孝二,著名粉紅電影導演。
若松孝二話題之作《隔牆有秘》之劇照。
可是,今天的粉紅電影似乎再沒這種社會觸覺,失去了挑戰禁忌的獨特性,風格偏鋒另類卻少含深層思考,難以吸引新觀眾群,這也是田中先生的煩惱:「我們仍然不知道,究竟要主攻小眾市場,還是一定數量的主流觀眾。」他認為,問題之一是缺少新力軍,「現在我們經常合作的導演,最年輕的也已是四十多歲。我們需要年輕人才、年輕的導演。」田中正積極聯絡電影學校,希望吸納新血,重現粉紅電影破格本色。他們近年又積極衝出日本,主攻亞洲市場,期望能增加外銷。他還向記者透露,正計劃讓大藏的電影進軍香港;最終反應如何,看官不妨拭目以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7/19899861
80年代美CIA密件評估港或崩塌中英談判倘破裂 京出兵9小時奪港
1 :
GS(14)@2017-01-21 03:33:12■美國CIA密件透露,1984年12月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談判一波三折,倘破裂香港或爆發暴亂。資料圖片
【本報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於網站公佈一批有關香港的機密檔案,揭露80年代美國對於香港前途談判的看法。當時美方評估中國接收香港主權後,即使「硬上弓」違反50年不變的承諾,英方也幾乎無法阻止。情報人員又報告當年港人對前途悲觀,貪污數字及排外情緒持續增加,更評估一旦談判破裂,香港將爆發暴亂,或出現針對外國人的暴力事件,解放軍亦可能來港「協助」港英政府平亂。記者:陳建平 梁御和 趙雅婷80年代初中英雙方就香港前途談判,過程一波三折,一度傳出破裂,最終於1984年12月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立一國兩制及50年不變的原則。美國情報人員當時曾多次評估香港情況,並向華府定期匯報。
英方憂華裔公僕變節
1983年9月一份情報文件透露,英方極力爭取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仍可參與決策,但中方拒絕,最多只願答應有重大政策時會諮詢英方意見。美方評估北京取回主權後,其實已可隨意改變香港結構;即使中方承諾保持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對於確保北京遵守諾言,英方可以做的其實很少。不過,情報認為若北京堅持在港推行不受歡迎的改變,將會引來批評,並影響回歸對台灣所起的示範作用。該文件又指,北京對香港法律制度的認識「特別遜色」(particularly poor),幾乎全部的香港訴訟都是以英文進行,而且只有部份法律條文繙譯為中文,所以中方有意成立一個中心專門研究香港法律。但當時情報相信,中方會繼續容許港人保留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等。1984年3月一份情報文件則評估了中英談判的6個可能性,由最樂觀的達成協議,去到最悲觀的香港崩塌(Hong Kong Collapses)都有討論。當中評估若談判失敗,大量公務員將向英國尋求移民權,英方亦需擔心華裔公務員的忠誠度,尤其是港英政府中的華裔警察及情報人員,可能會私下改為效忠北京。
港人或絕望引發暴亂
情報又分析,假如英方「發爛渣」決定兩年內撤離香港,中方根本未有足夠準備接收香港,情報估計港人在絕望情緒下,或爆發零星針對外國人的暴力事件。最壞情況是香港崩塌,港股大跌,港元兌美元匯率降至20:1,社會出現暴亂,情報相信北京最初為免引起港人及台灣反感,將會盡量避免派軍來港處理,但若混亂持續,最終都要出兵,預計英軍只會作輕微反抗;根據當時一份香港報道,解放軍控制香港所需的時間,日間為11小時,夜間只需9小時。1984年7月的情報文件則指,港人對前途越來越悲觀,令社會出現4個不穩定現象,包括越來越多商界及專業界領袖移民,公務員士氣低落,而且政府與其他界別的貪污數字上升,甚至出現排斥外國人的情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0/19903170
50年代工聯會受命中共訓練地下間諜安插酒店、茶樓、戲院
1 :
GS(14)@2017-01-22 01:57:02【CIA解密】【本報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將逾1,300萬頁文件在網上公開,當中涉及香港的部份,揭露更多中共50年代在香港的情報工作。文件揭示,中共在廣東的黨組織透過工聯會訓練反間諜人員,並安插在酒店、茶樓等場所,又透過黑幫在港執行任務;而工聯會工人醫療所創辦人李崧更被文件點名為共產陣營「第三國際」的地下間諜。記者:林偉聰
其中一份1950年的情報顯示,當年9月中共在廣東的組織下令一個香港工會在每間茶樓、酒舖、餐廳選出兩名工人接受反間諜訓練,情報並指當時的酒店、公寓及戲院已經有完成訓練的人員以工人身份進駐。兩名情報人員在文件補充資料,指廣東的統戰部當時新設了反情報部門,而涉事的工會應該就是工聯會。
■聖約翰救傷隊創辦人楊邦服醫生的辦公室被指用作進行罷工會議。
外判工作予黑幫
另一份1951年的情報就指,中共在香港的政府部門亦安插了間諜,包括警隊及消防部門,這些地下人員按港九新界地域分為5隊,總部則設於深水埗元州街一個單位。情報指該單位的裝潢豪華,並有家庭入住,掩飾單位內的活動。同一份情報亦指出當年中共已經將在香港的行動外判予黑幫組織「大天二」負責,情報指大天二經常成功執行中共委派的任務,而且黑幫組織之間時有鬥爭,港府較難發現由它們執行的政治任務。情報亦有點名指出部份中共潛伏在香港的人員,例如工聯會工人醫療所創辦人、醫生李崧就被指是「第三國際」遠東情報處的地下人員,並以他在東亞銀行大廈的診所及住所作為活動的中心。李崧在1950年與一批醫護人員創立工聯會工人醫療所,並擔任主任醫生,六七暴動期間曾擔任鬥委會成員。
■《文匯報》前總編輯劉火子,被指為中共組織罷工、政治宣傳及文化工作。
《文匯報》前總編輯、作家劉火子就被指在香港為中共組織罷工、政治宣傳、及文化工作,更在聖約翰救傷隊創辦人楊邦服醫生位於中環的辦公室進行罷工會議。情報指1950年前後,劉一度向楊指香港是「危險的地方」,建議他賣掉辦公室、改買黃金並遷回內地,結果楊的家人在該年底遷居上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1/1990421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