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樓書「獲救」 看港人半世紀置業夢
1 :
GS(14)@2016-09-17 17:13:25■「拯救」這批樓書的學者何尚衡稱,售樓書是寶貴歷史資料,反映香港城市規劃、變遷。黃耀興攝
【本報訊】「千金難買向南樓」、「999年期,子孫世代永享」,一字一句都出自七十年代舊樓書的宣傳字句。本港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Wong& Ouyang(HK)Ltd自七十年代起收集全港售樓書,但近日未能全數保存這批珍藏,有關注城市研究的學者出手拯救,令逾5,000本被封存多年的售樓書珍藏重見天日。那個年代,樓盤售樓書無瘋狂跳層、超現實園林景觀,只標榜貨真價實,如南區置富花園、港島康怡花園的樓書,明碼實價,清楚列明用料,沒有現在樓盤宣傳的浮誇。記者:譚靜雯
該批舊樓書由七十年代至今橫跨40多年,估計數量最少有5,000多本。綜觀舊時的售樓書,無論樓宇外貌、文字描述都以平實為主。現在的售樓書通常厚厚一叠,七、八十年代的售樓書設計相對較簡單,如七十年代入伙的北角英皇中心,樓書封面以淺綠色為主,當年未有電腦繪圖,樓宇外貌就由建築師手繪而成。
創業中心標榜天線通客廳
樓書推銷手法更反映當時社會特色,如寫上「千金難買向南樓」、「向南小洋樓享樂在其中」等宣傳字句,可見「向南樓」對買家十分重要。樓書也會介紹單位用料,如客廳、睡房鋪上柚木地板等。八十年代入伙的屈地街創業中心售樓書,封面也是用人手繪畫,比現今電腦繪圖多了一份人情味。樓書第一頁就寫明「999年期,子孫世代永享」。當年電視未普及,更列明大廈有公用電視天線直通各個單位客廳,相信這些字眼不會在現今樓書出現。而七十年代尾落成的南區大型私人屋苑置富花園,樓書內容一大特色是標榜屋苑內的保安設施,如每個單位有警備系統,若有人破門入屋會即時發出警號等。至於位於港島的大型屋苑康怡花園,於八十年代入伙,屋苑樓書封面設計簡約,只有康怡花園的標誌。樓書內容則以屋苑實景相片為主,如可眺望維港景觀等,沒有過份花巧的電腦繪圖或插畫。由新鴻基發展的荃灣中心,當年的樓書更用漫畫形式表達。除了手繪樓書外,當年大埔中心的樓書更用上3種交通工具為封面,如九巴、火車及小巴;其餘在新界的樓盤,如屯門錦暉花園、錦華花園等樓書,封面全部以自然環境為主題。
中大拒收 學者設資料庫
本港建築師界「大行」王歐陽自七十年代起收集全港售樓書,儼如一個樓書寶庫,但近日王歐陽因種種原因,未能保存這批樓書。城市研究學者、社交網站「香港購物商場的歷史與論述」專頁負責人何尚衡就出手「拯救」這批售樓書。何尚衡稱這批售樓書保存完好,是寶貴的歷史資料,「一般人聽到樓書,可能覺得係冇乜特別,都係拿來買賣。但睇番舊時嘅樓書,其實係記錄住嗰個年代,好似七、八十年代點先係好嘅居所,以前興用咩材料,同而家有咩唔同,係好豐富研究資料。」何尚衡坦言,建築師行曾計劃捐贈予中大建築系圖書館,但中大不願接收,他認為若這批樓書被送往堆填區十分可惜,故決定發起今次拯救售樓書行動,「最終要入滿30大袋售樓書,相信比中大建築系圖書館所藏還豐富。」何尚衡表示,絕不會將這批售樓書私藏,希望將樓書分門別類,並製作成網上資料庫予公眾查閱,但要先解決人手及版權等問題。
【不同年代樓書】
【1989年】■南豐工業城的樓書用人手繪畫,比現今電腦繪圖多了一份人情味。
【1984年】■部份新界樓盤如華景山莊,封面以自然環境為賣點。
【1979年】■荃灣中心樓書用漫畫形式表達上車夢,以「手牽手共綢繆」為宣傳字句。
【1978年】■英皇中心樓書上以「千金難買向南樓」作招徠,樓宇外貌由建築師手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6/1977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