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都在投資美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30

flags

 

如今,全世界的有錢人都指望通過美國企業來實現財富增值。

據彭博報道,在過去兩年里,至少有12個來自歐洲、亞洲和南美的家族企業來美國投資建立了他們 “前哨陣地”, 他們的投資目標覆蓋從矽谷到東海岸的各類企業。他們認為美聯儲激進的大膽的貨幣政策,降低能源成本的頁巖氣革命和改善了公司資產負債表給以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Peca是一家來自倫敦的家族企業,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主要通過金融服務積累了財富。負責該公司另類投資的Anselm Adams表示,如今該公司已將其三分之二的私募和風投資金投向了美國,而減少了在歐洲的投資。彭博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一個為汽車公司融資的德國家族今年在紐約開設了投資辦公室,以便在這里尋找價值在2.5億至3億美元的汽車、紡織品和奢侈品類企業商討可能的投資。他們正在就購買加州的一比家族生意進行談判。

Aeterna Capital Partners執行合夥人Patrick McCloskey表示:“他們(富豪家族)正在尋求多元化資產組合,增加了在美國的敞口,很多家族集團正在嘗試著利用(美國)低利率環境來產生利潤,並尋求以獨特的、個性化的方式來實現。”

McCloskey的公司去年幫助一個尋求在美投資的歐洲家族在紐約開設了辦事處。今年九月,他幫助他的客戶為一家視頻分銷公司提供了融資支持,這筆貸款的利率設定在倫敦銀行間市場的利率以上11個百分點。

根據駐倫敦的研究員Campden Wealth 2014年的研究,全球範圍內,家族企業管理了約4萬億美元的資產,其中近55%並不在北美地區。

Adams表示Peca已經對美國的一些風投項目產生了興趣。該公司今年已經購入了在線花卉速遞公司The Bouqs Co.和移動新聞服務商Circa,這兩家公司都位於加利福尼亞。

這家家族企業的通常投資額在100萬至300萬美元之間,由於不需要支付費用和不外加附帶權益,它更像是私人投資而非基金。

“過去2年,我們的一項非常活躍的活動是風險投資…McCloskey的公司通常在價值5百萬到一億美元之間的企業中尋求股權和借貸交易”Adams在采訪中說道。

因為RLJ娛樂公司符合商業、管理及風險回報,Aeterna曾幫助這家位於馬里蘭的公司融資,這家公司主要主要負責分銷影像內容。根據RJL的資料,還有其他的4個債權人涉及這起價值7千萬美元的交易。

芝加哥CTC myCFO公司主席John Benevides說道“這些家族手握很多在金融危機時撤出的資金,或在企業經營中產生的、大量還未投入市場的資金。這些資金都準備進入市場。他們有太多的閑散資金可以用於投資。”他形容說這些家族企業給他們列了一個購物單子。

UBS AG(UBSN)資產管理部監管了1萬億美元的資產,其另類投資總監Andrew Lee表示,“這些資本讓尋找好的投資成為了一項挑戰。2007年以來,美國私募交易的價格乘數達到頂峰,隨著更多的股權被分配到平均交易中,一部分私募交易的杠桿變得越來越小。這些因素可能會使我們不再那麽容易看到像過去那樣的吸引人的回報了。”Lee還表示,美國風投交易中的公司估值也在上升,特別是如果想在後期入資情況下。

Francois de Visscher的Greenwich公司主要負責給家族企業提供單獨的建議,他表示家族企業常尋找到商機的一個領域是尋求新的私人買家。

Market Street Trust公司的副主席Robert Elliott表示,每天大約有10000個出生在1946年到1964年之間的美國人達到退休年齡。他們當中的許多都建立了企業,但是沒有企業繼承人所以想要出售企業。美國是一個絕佳的”獵場“,尤其是在這一世代交替的背景下。

Family Office Exchange的330家會員中每年有超過40%的家族企業購買了至少一家私人企業。根據在線融資服務公司Axial的數據,家族企業尋求股權或參與借貸的機會每年以45%的速度增長。

(實習編輯 戴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41

香港投行連環殺手最後留言:有事請聯系神經正常的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81

周末一樁謀殺案震驚了香港以及整個金融圈。

香港警方指控一名29歲的前美林美銀員工謀殺兩位女性,據南華早報綜合描述,嫌疑人行兇過程相當變態:

綜合港媒報道,疑兇Rurik Jutting被控在10月27日和11月1日,在位於灣仔莊士敦道60 號嘉薈軒31 樓的住所分別謀殺兩名女子。兩名死者均為東南亞裔妓女,其中一人被藏屍於皮箱內,頸部幾乎被斬斷。

《明報》引述消息稱,案發後警方在Jutting的手機內發現2000個照片或影片檔案,內容涉及性虐待行為,並有兩名女死者屍體各部位的大特寫,包括性器官,以及疑兇舉高滿是血漬的頭顱自拍,但未有拍下行兇過程。

據報道,兩名印尼籍的死者同是酒吧的“唱片騎師”。消息指,疑兇月前與菲律賓籍女友分手,不排除其感情受挫下,痛恨東南亞女子而動殺機。

疑兇被捕後采取不合作態度,僅用英文向警員重複“你自己去查”。有報道稱,他過去一周到灣仔獵艷時,先後將兩印尼女子帶返住所,吸食可卡因毒品後對兩女進行性虐,兩名女子反抗,慘遭割喉放血死亡。疑兇神誌迷糊間自行報警,爆出連環兇案。

港媒報道,Rurik Jutting是英國籍,畢業於劍橋大學,修歷史和法律。2008年畢業後在倫敦巴克萊銀行任職,兩年後跳槽到美林銀行,去年夏天被派往香港,在長江中心美銀美林的結構產品及股票交易部工作。

報道還提到,美銀發言人拒絕透露相關資料。而部分同事透露,Jutting主要負責落盤,平日行為正常,對金錢執著。

美銀美林一名職員對英國《每日電訊報》透露,疑兇事發前已曠工一周,沒有解釋原因,也有同事形容疑兇:“說話很大聲,賺很多錢。”還有一種說法是,Jutting已於上周一辭職,盡管他仍留在該公司的名錄之中。

彭博此後給Rurik Jutting在美銀的郵箱發了郵件,結果自動回複顯示,他並不在辦公室,何時回來不確定,建議聯系其他不是“瘋狂的神經病”的人。

郵件還提到,“對其他事情,請跟上帝聯系,盡管可能是魔鬼接線。(最後一條只有在我堅持到底了才會真的管用)”

I am out of the office. Indefinitely.

For urgent enquiries, or indeed any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someone who is not an insane psychopath. For escalation please contact God, though suspect the devil will have custody. [Last line only really worked if I had followed through..]”

香港以前也發生過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投行家謀殺案,2003年投資銀行家Robert Kissel在他的豪華公寓里遇害,4天後,有人發現了屍體。他的妻子Nancy Kissel後來被判殺人罪。檢控官稱,Nancy先是通過在草莓奶昔中下藥讓Robert無法動彈,再用一個銅像對其進行猛擊。此案被稱為“奶昔謀殺案”。

1414984310495_wps_108_This_handout_picture_take1414984231736_wps_107_Rurik_George_Caton_Juttin1414968259513_Image_galleryImage_Photos_from_open_facebook1414970435572_wps_3_The_British_banker_arrest1414973908216_wps_8_A_policeman_checks_the_cr1414973914637_wps_9_In_this_Saturday_Nov_1_201414968484274_wps_11_This_picture_taken_on_Nov1414968467623_wps_10_Hong_Kong_apartment_balco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10

德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央行放水是窮途末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054

德意誌銀行策略師 Jim Reid周五表示,盡管在全球範圍來看,幾乎沒有央行能夠抵禦QE的“誘惑”,但是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央行的放水其實是窮途末路。

Reid稱:

周四我參加了多個會議,最大的感受是,市場第一次開始真正討論“直升飛機式”的寬松已經窮途末路。雖然我們在2013年就開始研究這個話題,但是大多數投資者此前並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許對於央行來說,全球性的寬松無法避免。而且在增長乏力的情況下,放水這種簡單的操作方式也很難停止(更不要說逆轉寬松,轉為緊縮了)。日本政府本周延遲消費稅上調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我們認為,日本已經邁出了貨幣化的第一步。雖然市場的反饋不會是一朝一夕。但是我相信,既然越來越多人談及這個話題,那麽市場對於QE的思考可能會越加深刻。

當然,中國央行可能不這麽看 ....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16

為啥中國最想當老師的人都成了開發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1/4043406.html

破壞契約談情懷,跟婚後搞小三還說真愛是一樣一樣的。

財君一直深受困擾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麽中國最想當老師的人都成了開發商,在俯瞰了人民的錢包後還要俯瞰人民的靈魂。

當然開發商導師們也分類型,王石基本走教父型路線,眼神永遠都像是從珠峰上望下來;任誌強看似每天炮轟很犀利,其實朋友圈轉的都是他講的雞湯,算是雞湯型選手;潘石屹在教書育人方面的欲望倒不是很高,不過憑借每天和PM2.5過不去也能當個環保教育導師;至於馮侖這樣的完全已經走上了文藝的修仙之路。

綠城宋衛平呢?給應聘者出“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樣的古文解釋題、教訓員工時動不動就把人家手機扔出去……只能說是個戲劇型選手了。

 

宋衛平的這種戲劇化在這兩天綠城大戰融創的狗血劇中再一次表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把綠城和融創之爭定義為產品主義和市場主義之爭。其實仔細分析宋衛平口述的《我的檢討與反省》一文,拋開各種情懷、責任感、文化、基因等花里胡哨的詞,真實的故事不過如下:宏觀調控太猛的那陣,宋衛平慫了,開了個好價錢賣給融創;按說故事到此為止所有人都滿意,綠城股票都漲了不少。但故事還有下半段,也不知道是宏觀環境變好了還是融創太能賣,原本打算激流勇退的宋衛平剛上船,回頭一看彼岸不僅沒失火還有欣欣向榮之感,立刻又撲回水里還哪管得上姿勢好不好看。

且不說產品主義和市場主義本來就並非對立,宋衛平那句怒斥融創把盈利放在了社會責任之前簡直讓一財君淚流滿面,都把幾輩子的積蓄都砸在了房子上了,到頭來還是為了成全開發商們的社會責任,一財君表示實在付不起這個責任。

再說了,破壞契約談情懷,跟婚後搞小三還說是真愛到底有什麽區別?


(編輯:JZ)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320

【每日黑馬】多諾租車:把停在機場的車租給離開機場的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8/148015.html

i黑馬:去外地旅遊,若是可以選擇,你願意在機場租車,還是在市區租車?

多諾租車是一款專註於機場租車的APP,3個月前獲得了Pre-A輪投資,額度在數百萬美元,產品已經在11月20日上線。
 

\與P2P(PP租車等)、傳統租車(神州租車等)模式相比,機場租車有許多優點:車輛利用率高、閑置率低,客單價更高... ...對車主而言,不僅可以降低停車費,還能獲得額外收入。對用戶而言,享受的價格通常是市場的7折。

但由於是上線初期,多諾租車訂單還不高,每天僅為10幾單,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創始人楊洋表示,預計在明年,將再開設6-10個城市的機場業務

今年6-7月份,楊洋打算做一個新項目——多諾租車,專註機場租車。

在做之前,楊洋問了自己一個很本質的問題:為什麽要去租車?

想不明白時,他就去問別人。得到的答案多是出差旅遊,比如從北京到杭州,自己開車太貴了,開過來也不用不了,大城市都會限行。所以,他們一般會租車。

他接著問,最希望在什麽地方拿到車?答案都是一致的:火車、飛機... ...打車去市區太麻煩,去市區找車也麻煩。若是一下飛機就拿到車,直接開去酒店,這豈不最方便?

這給楊洋提供了創業靈感,多諾租車紮的就是這個市場,讓經常出差、旅遊的用戶下機場就能租到車,與P2P租車相同,這些車均來自私家車主。

機場租車也有很多優點。“跟P2P租車相比,它一個訂單平均要配12輛車,我只需2輛車就行。以杭州為例,我以500米畫一個方格,若按P2P模式,需要50000輛車才能均勻布滿。”楊洋解釋道,P2P的匹配機制很複雜。

第一個是地位位置。租戶不會租離自己太遠的車。

第二個是時間匹配。一些車輛上午閑置,但有些用戶是下午用。

第三個是用戶匹配。車主是挑人租的,比如對方是一個帶著大金鏈子、紋身的人,你敢租嗎?可能不願意。

機場租車模式把這三個問題全解決了。1、地理位置,大家都在機場。2、時間,凡是停在機場的車都是可以租的。3、用戶,商務、旅行的人差距不會太大,大多是同一類人。

與傳統租車模式(神州)相比,機場租車的閑置率更低。

車輛一閑置,會產生維護、停車等費用。“而機場租車解決的就是閑置車輛問題。”楊洋認為。“一個閑置的產品與一個產生利潤的商品比價格,哪個更有優勢?以神州為例,我的價格可以做到他的7折。”

運營成本一低,收入就高了。更關鍵的是,機場租車本身客單價就高,約為1000元。“既然是出差旅遊的人,不可能說大老遠跑來,租幾個小時就完了,比如去三亞旅遊,一般呆就是幾天、一禮拜。而市區租車不會這麽長。”

這樣一來,楊洋就有足夠的錢去補貼私家車主,比如停車費。

在國內,一些車主不喜歡開車去機場,因為停車費太貴。“我就去把機場拿了下來,降低停車費。只要願意,我可以振臂一呼停車免費,流量就來了。”

若是有人願意把車租出來,還能獲得一定收入。“以前是閑置,要付停車費,現在能有幾百塊收入,不是挺好?”楊洋介紹,這些車主多是小白領,每月5000-6000元收入,車普遍以經濟型為主。”

這些因素一考慮,車主自然願意到平臺上來。

對於用戶而言,運營成本降低,使得楊洋能提供更低的價格,再加上租車需求,用戶也樂意到平臺上來。“我至少比神州低30%以上的運營費用。同一款車,比如別克凱越,他在機場每天是170元,我是它的7折再往下,客戶會選擇我。”

模式想通後,產品開發很快。6-7月份想法成形,7-9月份做產品開發,10月份市場摸底,11月20日,整個模式跑通,產品上線,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

“整個過程中,最難是交接環節。”楊洋認為,“車主把車給我們,再把車轉給租客,租客用完再還過來,我們再還給車主。這需要人工服務、產品、系統三方面去配合,哪個環節斷掉就卡住了。”

為此,楊洋在各個機場都鋪設了服務點。“一個城市約10個人的體量,分為城市經理、調度、司機服務、市場推廣幾個崗位,負責客戶交接、總體調度、車輛處理等,每個崗位至少2人。”

目前,多諾租車有70多人,由於產品上線僅一周多,訂單量一天十幾單。“我也沒考慮收入問題,想都沒想過。”楊洋說。

看完文章後,如果你是租車行業的創業者(或感興趣者),請加微信wangfangnews。這是個美男紙的個人微信號。後續,我會拉你拉入相關創業者群。

驗證時,不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這個美男紙不會搭理你。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追棉花的人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遺憾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6096

新疆的棉農冶文駿擁有一片棉田,每年收獲季節,會有來自外省的“拾花工”為他摘棉花,但他的收入也不高,《棉花》中,一直樂呵呵的他坐在地里抱怨:“農民不過就是為企業賣命的。” (周浩供圖/圖)

“我的獲獎感言是不是顯得有點怪?”2014年11月22日,第51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導演周浩憑《棉花》得到最佳紀錄片獎。頒獎過後,他還是有點在意。

他的獲獎感言說得極簡短:“這半年經歷了很多事。有朋友答應要跟我來的,但是來不了。”臺下星光熠熠,坐著鞏俐、陳沖、桂綸鎂、陳建斌……可沒多少人懂這話的意思。

八年間,周浩拍完和正在拍攝的紀錄片作品,超過十部,大部分都有這位朋友的幫助,其中包括《棉花》和2005年香港金像獎最佳人道主義紀錄片《高三》。

和大部分獨立紀錄片一樣,《棉花》只在國內做過幾場小型放映,看過的人不多。金馬獎頒布,有網站迅速來談《棉花》的獨播,價格不算太高,但對一個獨立紀錄片導演來說,已有吸引力。也有朋友跟周浩商量,把《棉花》帶去香港發行。2013年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看見臺灣》,曾在臺灣賣到1.4億臺幣票房,在香港上映時也場場爆滿。《棉花》不做這樣的奢想,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見”。

也讓你老公看看你有多辛苦

2005年,周浩已經拍完了成名作《厚街》和金像獎作品《高三》。新聞里頻繁出現的“摘棉大遷徙”攫取了他的註意:每年中秋過後,上百萬的“拾花工”,從河南、甘肅、四川、陜西等地,被一列列擁擠的綠皮火車運往新疆,投進廣袤無垠的棉花地。他們每天重複采棉動作兩三萬次,用幾十天的機械勞作換回家中一年的生計,2005年,這大概是三四千元。

河南滑縣的小媳婦兒延威是上百萬摘棉工之一。餵飽了三個孩子,坐了56個小時的火車,她來到新疆,開始三個月的采棉工作;新疆的棉農冶文駿抱怨棉花價低,坐在地里感慨“農民不過就是為企業賣命的”;國企改制後的河南某棉紡廠效益不佳,女工們不堪酷暑勞累,輪流辭職,女領班焦頭爛額;廣東牛仔褲廠的工人加班到半夜,也只能伸個懶腰、恨恨地罵:“媽的老子快累閹了”;廣交會,老外一要貨就是一千件,很急,“for American”,中國廠方犯難,這意味著工廠必須緊急趕工。中國經濟的細微面相,被一團團棉花串起來,成了《棉花》。

滑縣曾是拾花工輸送的典型,號稱“每年向新疆勞務輸出最多”。周浩拜訪了滑縣勞動局局長,跟他下鄉,拍攝他們動員潛在的“拾花工”,再後來跟局長擠上綠皮車,開赴新疆。

搞定局長對周浩並不難。他擅長和拍攝對象打交道。在紀錄片《龍哥》里,周浩直接把自己和拍攝對象的溝通剪進了片子。那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真實又糾結。每次和毒販龍哥見面,他都會帶上200元“救助費”。龍哥和妻子曾懇求周浩借給他們500塊錢,周浩還是掏出身上僅有的200塊:“我不會多帶。我為什麽要多帶呢?我又不是笨蛋。”他不斷勸誡龍哥戒毒,但故事總是在借錢、信誓旦旦戒毒、複吸中周而複始。

“我的長項就是跟人打交道,能夠讓他們說一點平時說不出來的話,僅此而已。”周浩自我評價。

在開往新疆的綠皮車上,周浩也順利與延威打上了交道。延威身材瘦小,樣貌俊俏。那時她29歲,已經有了三個孩子。周浩相中的是延威的性格:幹凈利索,對生活有憧憬。願意說話,也好相處。

第二年,周浩把攝像機帶到了她家里。這個家並不寬裕,孩子們從碗里扒拉出一塊肉來,都會驚喜地向母親匯報。延威一邊洗碗,一邊抱怨:自己不到三十,看起來已經像四十;丈夫不願外出打工,“窮家難棄”;而她出去這一趟,就能賺回務農一年才能得的錢。

周浩帶著攝像助手譚佳英,再次上了滑縣拾花工的綠皮火車專列。在滑縣火車站,譚佳英被擁擠的人群沖散,跟丟了延威,這讓周浩著實生氣。重新找到延威的時候,她正在把錢塞進襪子,笑盈盈向姐妹們展示:“這樣不會丟。”

列車里擁擠且空氣汙濁,硬座底下也躺滿了人。延威輕巧,爬上了行李架。周浩把鏡頭對準她,或許覺得姿勢不雅,延威連連閃避。“也讓你老公看看你有多辛苦啊。”周浩勸道,延威便不再堅持。

火車票來回二百多元,要從拾花工的收入中扣。到了新疆的采棉基地,女工們住進上下兩層的大通鋪。每天天不亮,就坐上比綠皮火車更擠的卡車,到二十里地外摘棉,晚上十點結束。其間吃兩次飯,譚佳英偶爾同吃,從未在夥食里見過肉。

拾花工里,昏黃的燈光徹夜不息。譚佳英和她們住在一起,一邊拍攝,一邊聽她們聊天:聊丈夫孩子,也聊誰原來離了婚。固定的一個話題是“摘了多少”,延威摘棉的速度是中上遊,一次摘了140多公斤棉花,她信心滿滿向姐妹們宣布:“明天不摘到150公斤就不回家。”

“她在過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普通人的生活。她為十年後立下了一個普通又現實的目標。她知道奮鬥,不會好高騖遠,不會輕易否定現在的生活。”周浩感興趣的,也正是這種“中國制造”鏈條中的普通中國人。

沒來得及記錄的

周浩在滑縣拍攝延威時,接到了攝像師袁哲從新疆打來的電話:機器被掉包了。那是一個美國朋友借給周浩的,價值四萬多人民幣。周浩到現在都沒能還得起。

袁哲註意到,周浩會給要拜訪的所有農戶帶上小禮物。在棉農冶文駿家吃飯,很長時間見不著肉。周浩便總會割幾斤牛肉給冶家改善夥食——因為常年拍片,周浩總是缺錢,在朋友圈里,他著名的摳門。

冶文駿是甘肅人,早年隨父輩移居新疆,至今卻還一口甘肅方言。周浩原本以為冶文駿會是個有故事的人,拍到一半發現他太不善言辭。好在冶文駿有個女兒,懂事,開朗,喜歡彈一臺破舊的小琴。她纏繞在父親背上,看著還不會說話的弟弟亂敲琴鍵,棉花地里,父親教他們翻苗、撥土。棉花在這里,便牽涉到了期望和未來。他們也成了《棉花》的主角之一。

尋找配合拍攝的工廠最難。靠著朋友的朋友,周浩在河南找到了一家接納他的棉紡廠,拍了兩個月。在廣州增城,他通過廣州紡織品進出口公司聯絡到一家牛仔褲廠,相當滿意——廠老板是個富二代,到英國受過教育,理解什麽是獨立紀錄片,對拍攝全面開放。這家牛仔褲廠最大的好處是,上班時間可以自由聊天、開玩笑——若是換家紀律森嚴的工廠,畫面就只能死氣沈沈。

按周浩的設想,棉花經濟這條產業鏈,至少還需要跟拍一位老板、一個商人,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人,最終沒能實現。“做紀錄片,別人怎麽能讓你拍,也許比你怎麽拍更重要。”周浩總結。

金馬獎評論《棉花》:“銀幕上呈現今日中國棉花史,也是一頁農工生活史。”周浩自己卻對《棉花》不甚滿意。“八年時間,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周浩說,他覺得應該更用功一點:至少去回訪,觀察這些人的變化。

但回訪的念頭,卻總被各種“非幹不可”的事情打斷。這期間,他創作了幾部紀錄片:《龍哥》、《差館》、《急診》、《書記》、《大同》……還攢了一大批不知何時能收尾的素材。

前些年,周浩還與片中人物保持聯系,知道延威又去摘了幾年棉花;河南那家棉紡廠終於倒閉,工人們紛紛散入私企。這兩年,聯系方式也都遺失了。周浩惦記,當年冶文駿讀五年級的女兒,如今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冶文駿曾一心想讓她做醫生,也不知她是否真的學了醫。

新疆的棉花地里,事情也大不一樣了。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拾花工越來越少。一些地方招用拾花工的數量是八年前的三分之一。這些變故,《棉花》也還沒來得及去記錄。

“如果按設想實現,拍攝的也許是另一個故事。”周浩知道,遺憾也是紀錄片的一部分:“‘中國制造’下的普通中國人到底什麽樣,至少在這個故事里,我用我能記錄下來的素材,完成我的解讀,也就夠了。”


您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by C2

來源: http://www.hunghuk.com/2014/12/09/%E6%82%A8%E6%83%B3%E6%88%90%E7%82%BA%E4%B8%80%E5%80%8B%E6%80%8E%E6%A8%A3%E7%9A%84%E4%BA%BA/

您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th077BK6KX

 

我是一個喜愛閱讀的人,最近新讀的書中談及以上問題,經反思後,我想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1. 感恩可以有自己喜歡做而有能力可做的事,
  2. 喜歡有樂觀及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的問題,
  3. 有一個求進步不怕被批評喜歡更好的個性,
  4. 有建立一個安心的人脈網路,
  5. 擁有及能發揮自身能力及才華的工作,
  6. 身體健康情況比年齡優秀,
  7. 有獨立理財能力及獨特生活見解,
  8. 過著有目標和品質的生活。

 

但人沒有完美,我完全接受自己的缺點;可以的話更改之。

未來希望怡情養性、遊山享受、幫助別人。

 

訓練有素的專業公司秘書,曾在多家上市公司,無論是主板和創業板。超過10年上市公司經驗涉及與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擁有雙碩士學位,專業為公司管治和工商管理,再加上各個領域專業文憑訓練,精通英語,中國和普通話。在英語教學和兒童發展有豐富經驗。願與您分享生活上的人和事。
Posted in 人生哲學 and tagged .

裘國根:為何沒上大學的人投資業績也可以遠超經濟學博士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91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2-15 08:48 編輯

裘國根:為何沒上大學的人投資業績也可以遠超經濟學博士
作者:周宏

關鍵的“數學思維”


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裘國根曾提出一個問題:“有些人沒上過大學,甚至學歷只是小學生,但投資業績卻超過經濟學專業的博士生,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與會者給出了五花八門的解釋。可裘國根心里的答案只有一個:這些人有樸素的數學思維。


“這些(成功的)人或許沒學過股票投資或商科知識,但是會嚴格按數學思維做事和做投資。後者才是投資的關鍵。”裘國根說。

裘國根所說的“數學思維”包括以下兩個關鍵要素:1)不幹不可逆的事情,“如果輸了沒機會翻本的生意或投資那就絕對不幹”;2)樸素地知道有些表面看財務風險很大的事只要有足夠的風險補償,而資金安排上又穩健的話就值得做,而且極有可能大贏,比如在2008年四季度出手買股票和土地的商人,顯然深諳此道。

“不管成功的投資者是否具備高等數學的知識,他的行為其實符合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中關於期望值計算的公式。”根據這個裘國根認為“太重要”的公式,投資標的被分成了四大類型。

第一類,成功概率很高、成功後收益率中等,失敗概率很低、失敗後虧損率很低的投資標的。

第二類,成功概率很低、成功後收益率很高,失敗概率很高、失敗後虧損率很高的投資標的。

第三類,成功概率中等、成功後收益率很高,失敗概率中等、失敗後虧損率很低的投資標的。

第四類,成功概率很高、成功後收益率很高,失敗概率很低、失敗後虧損率很低的投資標的。
裘國根認為,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第一類投資標的,往往很少參與。而第二類的投機標的往往因為其表面的高收益而大受歡迎。但其實第二類通常是投資虧損的真正來源,投資收益期望值是收益率和概率的乘積,小概率的事件長期看很難成功,高盈利往往只是虛妄。

“重陽做投資,進入組合的股票肯定是第一、第三、第四類的機會,如果發現了第四類機會,那就要重倉出擊,兩個腳往上站。”在裘國根看來,投資的首要關鍵是避開投資虧損的陷阱,而樸素的數學思維最能幫助人做到這點。

中國式價值投資:全概率、接力法

投資家伯頓·馬爾基爾曾有過名言,“一個成功的投資者通常是個考慮周全的人。”這句話恰好印證了裘國根的另一個投資觀點,任何投資必須以對基本面的全面深刻的理解為基礎,並具備對各種情景的概率分布及該情景下的收益率設想的能力。

簡言之,成功投資的前提是深入的進行“全概率”的基本面分析。

理性投資有三個層次:概率思維、算期望值和防黑天鵝。”裘國根說,概率思維是理性投資中最初級的層次。長期看,較高的投資期望值源自於“知行合一的數學思維”和“良好的基本面判斷能力”的合成。而最高一個層次防黑天鵝則依賴天分和勤勉而產生的靈感,但靈感是忽隱忽現的,所以黑天鵝總是防不勝防。

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概率雖然是萬分之一甚至更小,但鑒於其發生後果的嚴重性,從全概率的角度考慮也應該給予高度重視,盡管理論上黑天鵝事件無法系統性地預防。

對於價值投資,裘國根認為現在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傳遞很快,市場有效性越來越強,所以把價值投資簡單地理解成長期投資是一個誤區,在中國進行價值投資的有效方法是“接力法”。即投資標的達到預期收益後不要簡單機械地長期持有,而是通過“接力”的方式換成另一個安全邊際更大的投資標的。

“夢想在一只股票上賺八倍,但通過‘接力’的方式先後在三只股票上賺一倍,同樣可以達到賺八倍的效果,而且後者容易得多,現實得多,流動性也好得多。”裘國根說。

在裘國根看來,價值投資在當今投資世界里,有兩大代表性流派,一是鼻祖巴菲特,一是耶魯學派。前者相當程度上仰仗巴菲特本人的個人天分,超強的基本面判斷能力,投資遠見以及成功的商業模式(保險公司的資金來源長期穩定)。而後者則依靠耶魯背景下全面的精英團隊,相對來說投資更多元化,什麽樣的錢都能賺,更能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裘國根認為,在當今中國,身處轉型時代,有太多太多的新生事物,所以耶魯模式對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借鑒意義更大。

而通過專業的團隊和“嚴謹清晰的投資邏輯、全面深入的實證、及時有效的跟蹤”的投研流程控制(這也是目前重陽投資制定的投研流程三要素),獲取超額收益和規避風險的幾率會系統性地增加。

而在投資中,時刻關註“估值安全邊際”和“流動性”,也是重陽的投資組合防範系統性風險和獲取低風險超額收益的兩個基本要素。

“其實這也是職業投資人的共識。一旦發生你預期外的事件時,如果組合有很好的流動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掉頭,或者完全、徹底地大撤退。當然,光有流動性是不可能獲取超額收益的。所選標的有充分的安全邊際,即對應於估值的成長空間很大,這是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裘國根說。

經濟判斷與A股機遇

對於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的未來,目前業界分歧巨大。裘國根持有何種見解呢?

裘國根認為,目前經濟學界對中國經濟未來基本面的觀點,可以分為主流的“漸進轉型說”和非主流的“傳統模式說”,以及更為激進的“黑天鵝論”等。但無論何種論點,重陽投資做的是全面深入地觀察這些論點,並對經濟前景做全概率考慮,同時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判斷制定策略。

在他看來,未來A股市場的投資選擇將會呈現出一種收斂的趨勢,即相對來說投資機會會變得越來越少,投資機會可能經歷從“面”(全市場)到“線”(行業、主題)再到“點”(個股)的過程。

“當然,這種收斂並不代表投資收益率有所降低,而是意味著只看指數、什麽股票都可以買的時代的結束。”

裘國根認為,上述判斷的理由是中國的經濟結構未來將發生變化。“無論是按照GDP的收入法還是支出法,中國經濟結構都將發生變化,比如企業利潤在GDP中的比率會下降,勞動者報酬占比會上升,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將面臨微利虧損的局面;消費較之投資和凈出口的貢獻會上升。從生產法看,制造業的比重會下降,服務業的比重會上升。”

考慮到目前A股市場上市的這些企業大部分仍和被轉型行業緊密相關,而且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只是極少數。因此未來相當多的公司會面臨相對和絕對盈利能力下降的現實,這肯定會導致市場投資機會不斷收窄。

另外就經濟增長和通脹角度來說,盡管經濟增長率還能維持較高的水平,但通脹率很難再回到以前的低水平,因為無論是勞動力、資金還是原材料的價格,包括環保成本等,所有這些要素的價格都會上漲,這也會令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的經營環境面臨巨大考驗。而要應對這種環境惡化的挑戰,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和整合不可避免。

相應於上述判斷,裘國根認為未來的市場機會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察。一個是內需,尤其是居民消費和消費性投資。這方面,重陽投資認為要全面深刻地理解內需,而不止於簡單的“食品飲料和醫藥”。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是現在談得比較多的七大新興戰略產業,即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等,但他認為這些行業更多的是給出了需要高度關註的範圍,真正高成長的公司需要仔細鑒別。

而選擇企業的標準方面,無論是內需還是戰略新興產業,重陽投資的重點一直都是聚焦那些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不同的領域的企業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制造業來說技術領先很重要,對於消費品來說是一個強勢品牌很重要,對於金融行業來說風控和創新能力和品牌一樣重要,對於新興產業更要關註其商業模式,很多對營銷有嚴重依賴的行業要看其渠道模式有無優勢。另外絕大部分值得投資的公司都要有一個強大的團隊、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認真篩選,做足功課。”

對於未來還要走下去的長期的投資歷程,裘國根保持著出人意料的清醒。“我覺得做投資的人,在自然生命結束和徹底退出這個行業之前,都不能輕言成功。投資這個行業,無時無刻不在面臨不確定性,所以需要時時刻刻有一種如履薄冰的警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的投資方法並勤勉工作,只有這樣,才能長期生存並提高獲取較高複合收益率的幾率。”


等風的人很多,學巴菲特的人很少 價值投資就是道

來源: http://xueqiu.com/1124024129/34120897

轉載:巴菲特語錄(@大道無形我有型

1、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2、那些最好的買賣,剛開始的時候,從數字上看,幾乎都會告訴你不要買。

3、我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為我們關心的是尋找那些我們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礙,而不是去擁有什麽能飛越七英尺的能力。

這個說的也是能力圈的問題。經常看到人們在討論本身一頭霧水的投資概念,讓我常常想起這話。

4、在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

5、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這是所謂價值投資者決定買股票時要過的第一關。

6、擁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7、永遠不要問理發師你是否需要理發。

知道老巴為什麽認為拜訪公司不一定有用了吧?

8、任何不能永遠發展的事物,終將消亡。

9、投資並非一個智商為160的人就一定能擊敗智商為130的人的遊戲。

大概智商高的人未必知道自己的能力圈邊界在哪里,但智商高的人可能往往容易越出自己的能力圈。

10、市場就像上帝一樣,幫助那些自己幫助自己的人,但與上帝不一樣的地方是,他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人。

所以不懂的東西不要碰。

11、就算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訴我他未來二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要靠獨立思考。

12、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

不懂不做。

13、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業。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業,以及什麽時候你的投資決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內。
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要重要的多。或者說,即使能力圈很大的人,在能力圈外也是會很慘的。人,在能力圈外也是會很慘的。

14、很多事情做起來都會有利可圖,但是,你必須堅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擊倒泰森。

還是說要呆在能力圈內。呆在能力圈內說起來容易,但大多數人做不到。

15、對你的能力圈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範圍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夠確定能力圈的邊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邊界所在,你將比那些能力圈雖然比你大5倍卻不知道邊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還是能力圈。

16、任何情況都不會驅使我做出在能力圈範圍以外的投資決策。

 還是能力圈。

17、我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我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麽,而且我喜歡我的工作。也許成為一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球星非常不錯,但這是不現實的。

還是能力圈。

18、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麽,而是他們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麽。

 還是能力圈。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

19、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

 還是能力圈。

20、如果我們不能在自己有信心的範圍內找到需要的,我們不會擴大範圍。我們只會等待。

 還是能力圈。要耐心等待自己能力圈內出現投資目標(包括在能力圈內積極尋找)

21、投資必須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做。

 不懂不做,其實還是能力圈。

22、我們的工作就是專註於我們所了解的事情,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還是能力圈。

23、開始存錢並及早投資,這是最值得養成的好習慣。

 就是找到好公司然後"buy to keep"。

24、我從十一歲開始就在作資金分配這個工作,一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25,從預言中你可以得知許多預言者的信息,但對未來卻所獲無幾。

 哈哈,這個說法很妙。

26、我有一個內部得分牌。如果我做了某些其他人不喜歡、但我感覺良好的事,我會很高興。如果其他人稱贊我所做過的事,但我自己卻不滿意,我不會高興的。

 獨立思考!如果買了一只股票後到處問別人這只股票怎麽樣的話,那還是趕緊賣了吧。

27、如果市場總是有效的,我只會成為一個在大街上手拎馬口鐵罐的流浪漢。

 其實市場確實在很多時候是很有效的。但市場一定會有胡來的時候。

28、在一個人們相信市場有效性的市場里投資,就像與某個被告知看牌沒有好處的人在一起打橋牌。

29、目前的金融課程可能只會幫助你做出庸凡之事。

 很會投資的人有誰願意去教投資呢

30、沒有一個能計算出內在價值的公式。你得懂這個企業(你得懂得打算購買的這家企業的業務)。

 哦,老巴也這麽說!所以,告訴你有公式可以算出公司價值的人都是蒙人的。

31、不必等到企業降至谷底才去購買它的股票。所選企業股票的售價要低於你所認為的它的價值並且企業要由誠實而有能力的人經營。但是,你若能以低於一家企業目前所值的錢買進它的股份,你對它的管理有信心,同時你又買進了一批類似於該企業的股份,那你賺錢就指日可待了。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 right price, 長期經營!其實就是現金流折現的意思。好公司的未來好,未來現金流折現好,就算眼前價錢高一點點也是合算的。

32、今天的投資者不是從昨天的增長中獲利的。

 所以不能根據過去的pe或peg來投資。

33、波克夏就像是商業界的大都會美術館,我們偏愛收集當代最偉大的企業。

 偉大企業就像古董,越來越值錢。

34、真正理解養育你的那種文化的特征與複雜性,是非常困難的,更不用提形形色色的其他文化了。無論如何,我們的大部分股東都用美元來支付賬單。

35、你是在市場中與許多蠢人打交道;這就像一個巨大的賭場,除你之外每一個人都在狂吞豪飲。如果你一直喝百事可樂,你可能會中獎。

36、我們在國內並不需要過多的人利用與股市密切相關的那些非必須的工具進行賭博,也不需要過多鼓勵這些這麽做的經紀人。我們需要的是投資者與建議者,他們能夠根據一家企業的遠景展望而進行相應的投資。我們需要的是有才智的投資資金委托人,而非利用杠桿收購謀利的股市賭徒。資金市場中那種需要高度智力才能經營的;支持社會運轉傾向性,卻在某種程度上被在同一舞臺上、使用同一種語言、享受著同一個勞動力大軍服務的、狂熱而令人心跳的賭場經營所扼制了,而不是被增進了。

37、如果我挑選的是一家保險公司或一家紙業公司,我會把自己置於想像之中,想像我剛剛繼承了那家公司,並且它將是我們家庭永遠擁有的惟一財產。

38、我將如何處置它?我該考慮哪些東西?我該擔心什麽?誰是我的競爭對手?誰是我的顧客?我將走出去與顧客談話。從談話中我會發現,與其他企業相比,我這一特定的企業的優勢與劣勢所在。

39、如果你已經這麽做了,你可能會比企業的管理層對這家企業有著更深的了解。

40、如果你在一生中偶然有了一個關於企業的好想法,你是幸運的。基本上可以說,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好的大企業。它以一種極為適中的價格銷售。它受到普遍的歡迎——其消費量幾乎每年在每一個國家中都有所增長。沒有任何其他產品能像它那樣。

41、如果你給我1000億美元用以交換可口可樂這種飲料在世界上的領先權,我會把錢還給你,並對你說‘這可不成’。

42、如果發生了核戰爭,請忽略這一事件。

43、在商業不景氣時,我們散布謠言說,我們的糖果有著春藥的功效,這樣非常有效。但謠言是謊言,而糖果則不然。

44、只有在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

45、我們不必屠殺飛龍,只需躲避它們就可以做的很好。

46、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總是輕到難以察覺。

47、如果你基本從別人那里學知識,你無需有太多自己的新觀點,你只需應用你學到的最好的知識。

48、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複交易。

49、不要投資一門蠢人都可以做的生意,因為終有一日蠢人都會這樣做。

 產品要有差異化,不然最後就是慘烈的價格競爭。目前國內在美國上市的那些個光伏企業就是很好的例子。

50、如開始就成功,就不要另覓他途。

 還是能力圈。

51、希望你不要認為自己擁有的股票僅僅是一紙價格每天都在變動的憑證,而且一旦某種經濟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緊張不安就會成為你拋售的候選對象。相反,我希望你將自己想像成為企業的所有者之一,對這家企業你願意無限期的投資,就像你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合夥擁有的一個農場或一套公寓。

52、通過定期投資於指數基金,那些門外漢投資者都可以獲得超過多數專業投資大師的業績!

53、我們的目標是使我們持股合夥人的利潤來自於企業,而不是其他共有者的愚蠢行為。

54、用我的想法和你們的錢,我們會做得很好。

55、想要在股市從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

 有時是神有時是鬼。[大笑]

56、1919年,可口可樂公司上市,價格40美元左右。一年後,股價降了50%,只有19美元。然後是瓶裝問題,糖料漲價等等。一些年後,又發生了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核武器競賽等等,總是有這樣或那樣不利的事件。但是,如果你在一開始用40塊錢買了一股,然後你把派發的紅利繼續投資於它,那麽現在,當初40美元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已經變成了500萬。這個事實壓倒了一切。如果你看對了生意模式,你就會賺很多錢。

57、一個傑出的企業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麽,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麽”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麽”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麽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重要的是“什麽”而不是“何時”,那些天天在那里預測時間的人總會有蒙對的時候,但其實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預測哪次會對。

58、你所找尋的出路就是,想出一個好方法,然後持之以恒,盡最大可能,直到把夢想變成現實。但是,在華爾街,每五分鐘就互相叫價一次,人們在你的鼻子底下買進賣出,想做到不為所動是很難的。

59、華爾街靠的是不斷的交易來賺錢,你靠的是不去做買進賣出而賺錢。這間屋子里的每個人,每天互相交易你們所擁有的股票,到最後所有人都會破產,而所有錢財都進了經紀公司的腰包。相反地,如果你們像一般企業那樣,50年巋然不動,到最後你賺得不亦樂乎,而你的經紀公司只好破產。

60、當一個經歷輝煌的經營階層遇到一個逐漸沒落的夕陽工業,往往是後者占了上風。

61、所謂有‘轉機’的企業,最後很少有成功的案例,與其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購買價廉的爛企業上,還不如以公道的價格投資一些物美的企業。

62、投資人必須謹記,你的投資成績並非像奧運跳水比賽的方式評分,難度高低並不重要,你正確地投資一家簡單易懂而競爭力持續的企業所得到的回報,與你辛苦地分析一家變量不斷、複雜難懂的企業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63、近年來,我的投資重點已經轉移。我們不想以最便宜的價格買最糟糕的家具,我們要的是按合理的價格買最好的家具。

64、當一些大企業暫時出現危機或股市下跌,出現有利可圖的交易價格時,應該毫不猶豫買進它們的股票。

65、經驗顯示,能夠創造盈余新高的企業,現在做生意的方式通常與其五年前甚至十年前沒有多大的差異。

66、我們不會因為想要將企業的獲利數字增加一個百分點,便結束比較不賺錢的事業,但同時我們也覺得只因公司非常賺錢便無條件去支持一項完全不具前景的投資的做法不太妥當,亞當·史密斯一定不贊同我第一項的看法,而卡爾·馬克斯卻又會反對我第二項見解,而采行中庸之道是惟一能讓我感到安心的做法。

67、一只能數到十的馬是只了不起的馬,卻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同樣的一家能夠合理運用資金的紡織公司是一家了不起的紡織公司,但卻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企業。

68、我對總體經濟一竅不通,匯率與利率根本無法預測,好在我在做分析與選擇投資標時根本不去理會它。

 好多人以為自己看看新聞就能比老巴明白,可笑不?

69、利率就像是投資上的地心引力一樣。

70、決定賣掉公司所持有的麥當勞股票是一項嚴重的錯誤,總而言之,假如我在股市開盤期間常常溜去看電影的話,你們去年應該賺得更多。

71、一群旅鼠在意見分歧時,和華爾街那群利己的個人主義者沒有兩樣。

72、股票預測專家惟一的價值,就是讓算命先生看起來還不錯。

73、只要想到隔天早上會有25億男性需要刮胡子,我每晚都能安然入睡。(談到對於吉列刮胡刀持股的看法)

74、經理人在思索會計原則時,一定要謹記林肯總統最常講的一句俚語:“如果一只狗連尾巴也算在內的話,總共有幾條腿?答案還是四條腿,因為不論你是不是把尾巴當做是一條腿,尾巴永遠還是尾巴!”這句話提醒經理人就算會計師願意幫你證明尾巴也算是一條腿,你也不會因此多了一條腿。”

75、我們從未想到要預估股市未來的走勢。

76、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藥,應該要把他們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77、人們習慣把每天短線進出股市的投機客稱之為投資人,就好像大家把不斷發生一夜情的愛情騙子當成浪漫情人一樣。

78、所謂擁有特許權的事業,是指那些可以輕易提高價格,且只需額外多投入一些資金,便可增加銷售量與市場占有率的企業。

79、有的企業有高聳的護城河,里頭還有兇猛的鱷魚、海盜與鯊魚守護著,這才是你應該投資的企業。

80、我們應集中關註將要發生什麽,而不是什麽時候發生。

81、投資對於我來說,既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娛樂。
82、偉大企業的定義如下:在25年或30年仍然能夠保持其偉大企業地位的企業。

這個定義好!


83、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幾只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簡單: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喜歡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備這些特征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出錯。

“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

84、如果某人相信了空頭市場即將來臨而賣出手中不錯的投資,那麽這人會發現,通常賣出股票後,所謂的空頭市場立即轉為多頭市場,於是又再次錯失良機。
85、我們歡迎市場下跌,因為它使我們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價格揀到更多的股票。
86、不能承受股價下跌50%的人就不應該炒股。
87、當人們忘記“二加二等於四”這種最基本的常識時,就該是脫手離場的時候了。

有點6000點的味道


88、如果我們有堅定的長期投資期望,那麽短期的價格波動對我們來說毫無意義,除非它們能夠讓我們有機會以更便宜的價格增持股份。
89、我從來不曾有過自我懷疑。我從來不曾灰心過。
90、對於每一筆投資,你都應當有勇氣和信心將你凈資產的10%以上投入。
91、假如你缺乏自信,心虛與恐懼會導致你投資慘敗。缺乏自信的投資人容易緊張,而且經常會在股價下跌時賣出股票。然而這種行為簡直形同瘋狂,就如你剛花了10萬美元買了一棟房子,然後立刻就告訴經紀人,只要有人出價8萬美元就賣了。
92、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投資成就,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愚蠢。
93、我是個現實主義者,我喜歡目前自己所從事的一切,並對此始終深信不疑。作為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我只對現實感興趣,從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對自己。
94、在生活中,我不是最愛歡迎的,但也不是最令人討厭的人。我哪一種人都不屬於。
95、吸引我從事證券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讓你過你自己想過的生活。你沒有必要為成功而打扮。
96、這些數字就是我未來所擁有的財富,雖然我現在沒有這麽多,但總有一天我會賺到的。
97、我不會以我掙來的錢衡量我的生命的價值。其他人也許會這麽做,但我當然不會。
98、錢,在某種程度上,有時會使你的處境有利,但它無法改變你的健康狀況或讓別人愛你。
99、從巨額的消費中,我不會得到什麽快樂,享受本身並不是我對財富渴求的根本原因。對我而言,金錢只不過是一種證明,是我所喜歡的遊戲的一個計分牌而已。
100、我始終知道我會富有,對此我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101、我所想要的並不是金錢。我覺得賺錢並看著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102、雖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戀過程要遠勝於收入。
103、我有一塊黑色的畫布,我還有許許多多的顏料,我得到我所想要的。現在我擁有較大數目的財富,但是,在多年以前,當金錢的數目較少時,我也擁有同樣多的樂趣。因為我深知,我想做的事情必定會達成。
104、必須有工作激情但又沒有貪念,並且對投資的過程入迷的人才適合做這個工作。利欲熏心會毀了自己。當然,漠視金錢或者淡泊財富的人也不適合玩這種‘遊戲’,因為他不喜歡就沒有激情。
105、如果把那些曾經信任過我的人推開,我不會自我感覺良好。
106、我不拿任何工作與我的工作做交易,並且我的工作中包含著政治生活。
107、我想像不出生活中有什麽我想要而不能擁有的東西。
108、我對食物與節食的看法不可救藥地在很早就建立了——它是在我慶祝50歲生日時一次極度成功的聚會上的產物。那時我們吃了熱狗、漢堡包、軟飲料、爆米花以及冰淇淋。
109、任何一個不打橋牌的年輕人都犯了一個大錯誤。
110、我經常說,如果有3個會玩橋牌的同牢房牌友,我不介意蹲監獄。
111、我學會了只與我喜歡,信任和敬佩的人一起開展業務,基本上不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合作。

所謂的財富自由並不是擁有很多錢,而是不為錢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112、我尊重我的孩子們正在從事的一切,而且我並不覺得我的生活方式要比他們之中任何一位更為優越。如果他們願意進入投資這一行業,很好,但我並不希望他們一定如此。我的確有一封伴隨我的遺囑的信。信中說,如果我的後代中有人對我這一行業表現出了興趣,他們應當被給予一份分量很輕的優先權,但也僅僅是一份分量很輕的優先權而已。
113、我要他以小寫拼出自己的名字,以使每一個人都認識到,他是那個沒錢的巴菲特。(巴菲特的兒子霍華德競選奧瑪哈地方長官的時候,投票者錯誤地以為,憑他的姓,他的競選活動將會得到很好的財政支持。但事實恰恰相反,巴菲特由此說)
114、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撒謊。別理會律師。一旦你開始讓律師介入你的事務,他們大致會告訴你‘什麽也別說’。如果你能從根本上把問題所在弄清楚並思考它,你永遠也不會把事情搞的一團糟。
115、想過超級富翁的生活,別指望你老爸。(對子女們說)
116、就算是傑西歐文斯的小孩要參加百公尺賽跑,也不能享受從50公尺線起跑的待遇。
117、富人應當給自己的孩子留下足夠的財富,以便讓他們能幹他們想幹的事情,但不能讓他們有了足夠的財富後可以什麽都不幹。

can do anything but not do nothing.


118、所有人都認為,食物券使人更加衰弱無力,並且將導致貧困的往複循環,他們卻未想到,他們自己同樣是分發食物券的人,整天東奔西走,想要給他們的孩子留一噸重的錢。
119、若讓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去賣熱狗,他一樣可以成為熱狗王。

同意!


120、比爾·蓋茨是我的好朋友,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至於那小東西(指計算機)是做什麽用的,我一點也不清楚。
121、我有半打親密的朋友。一半男的,一半女的,就像算好的一樣。我喜歡他們,仰慕他們。他們都是些坦誠相見的人。
122、我記得我曾向一位從奧斯維辛幸存的婦女詢問什麽是友誼這一問題。她回答說,她的檢驗準則是:‘他們會向我隱瞞什麽嗎?’
123、無論誰一旦與我同一個戰壕,他就能拿槍指著我的腦袋。
124、選擇任何一位正直的人作為工作的同事。歸結起來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我不與我不喜歡或不敬慕的人打交道。這是關鍵所在。這一點有點像婚姻。
125、我與充滿激情的人在一起工作,我做我在生活中想做的事。我為何不能這樣?如果我連做自己想做的事都辦不到,那才是真的見鬼!
126、有人曾經說過,當尋找受雇的職員時,你要從中尋找三種品質——正直、勤奮、活力。而且,如果他們不擁有第一品質,其余兩個將毀滅你。對此你要深思,這一點是千真萬確的。如果你雇用了沒有第二種品質的某些人,你實際上想要他們既啞又懶。
127、一位所有者或投資者,如果盡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著好業務的經理人結合在一起,也能成就偉業。
128、任何一位,卷入複雜工作的人都需要同事。
129、生活的關鍵在於要給自己準確定位。
130、如果不能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我就從奧瑪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
131、在馬拉松比賽中,你想跑到第一的前提是必須跑完全程。
132、在拖拉機問世的時候做一匹馬,或在汽車問世的時候做一名鐵匠,都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133、哲學家們告訴我們,做我們所喜歡的,然後成功就會隨之而來。
134、生活的關鍵是,要弄清誰為誰工作。
135、哈佛的一些大學生問我,我該去為誰工作?我回答,去為哪個你最仰慕的人工作。兩周後,我接到一個來自該校教務長的電話。他說,你對孩子們說了些什麽?他們都成了自我雇傭者。
136、在規則之外,要遵循榜樣的引導。
137、除了豐富的知識和可靠的判斷外,勇氣是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
138、要想遊得快,借助潮汐的力量要比用手劃水效果更好。
139、民意測驗不能代表思想。
140、傳統(的智慧)長,智慧短。
141、永遠不要從事那些目前使人痛苦,但從現在起10年後可能會大有改善的事業。如果你今天不欣賞你所從事的事業,可能10年後你仍不會欣賞它。
142、每個人都會深受影響,美國人的心靈將永遠不會回到從前。(關於“911”的影響)
143、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確選擇了你的英雄,你就是幸運的。我建議你們所有人,盡你所能地挑選出幾個英雄。
144、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鴨子,由於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145、你真能向一條魚解釋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嗎?對魚來說,陸上的一天勝過幾千年的空談。
146、當適當的氣質與適當的智力結構相結合時,你就會得到理性的行為。
147、那就像是挑選2000年奧運會金牌得主的長子來組成2020年參賽隊伍一樣。(反對取消遺產稅時說)
148、不要用屬於你、並且你也需要的錢,去掙那些不屬於你、你也不需要的錢。這太愚蠢了,用對你重要的東西去冒險贏得對你並不重要的東西,簡直無可理喻,即使你成功和失敗的比率是100比1,或1000比1。
149、同樣愚蠢的是,不要用你最寶貴的時間,去幹那些你不喜歡的、僅僅是為了讓簡歷更好看的事情。
150、處女可以維持,但不可以恢複。
151、設計出的工具越多,使用工具的人就得越聰明。
152、賭博的嗜好總是由一筆大額獎金對一筆小的投資而刺激起來的,不管這種幾率看起來是多麽微小。這也是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把他們設的巨獎廣而告之,州獎券以大字標題標出他們的大獎的原因所在。
153、有一段時間,我們有一條生活在我們房頂上的狗。一次我的兒子召喚它,它就從房頂上跳下來了。它還活著,但摔斷了一條腿。這真是可怕。這條狗是如此愛戴你,以至於它從房頂上跳下來,所以你同樣也能置人於如此境地。我不想這麽做。
154、我們並非純粹的經濟動物,而且政策有時在某種程度上會置我們於嚴重不利的地位,但是我們在生活中寧可選擇忠實於合夥人這種工作方式。你如果又不斷割斷與你所喜歡、所仰慕或你認為很有趣的人聯系,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致富了,成為了一個稍有名氣的人物,那又有什麽意義可言呢?我們喜歡大人物,但並不意味著因 此要把其他一切都排斥在外。
155、人是理性的,因為無論作什麽事情,他總能找到理由。
156、擁有一顆鉆石的一部分,也要比完全擁有一塊萊茵石好得多。
157、你應去你所傾慕的商業領域或你所傾慕的人那里去謀職。任何一刻,你都可能碰到就在你身邊的可能使你獲益良多的人士,或者你感覺良好的組織,那一刻你務必尋得一個好的結果。我建議,你永遠不要從事那些目前使人痛苦,但從現在起10年後可能會有大改善的事業;換個說法就是,你不要因為你目前已有ⅹ美元,就有以後可能會得到10倍於ⅹ美元的想法。如果你今天不欣賞你所從事的職業,可能10年後你依然不會欣賞它。
158、經濟福利水平的提高,有賴於投資在現代生產設施上的實際資本的較大收益,如果缺乏持續的創造能力,缺乏新的、昂貴的資本品的投入,那麽,巨大的勞動力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以及同樣巨大的政府承諾,將只能導致巨大的經濟失敗。這是一個俄國人與洛克菲勒家族都了解的等式。
159、一種模範行為的扭轉可能甚至比規則本身還要重要,雖然規則也是必要的。在我作為董事長的任期中,我已要求所有所羅門公司的9000名職員幫助我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也已敦促職員們,在規則之外,要遵循榜樣的引導,要仔細考慮任何一種商業行為的後果。一個職員應該問他自己,他是否願意看到他的不當行為被記者批評報道,出現在一家能被他的配偶、孩子和朋友所能讀到的地方報紙的頭版上。在所羅門內部,我們不會僅僅為此進行任何行為合法性的測驗。但是,作為公司,我們應該體會到,任何不當行為都是可恥的。
160、我們沒有必要比別人更聰明,但我們必須比別人更有自制力。
161、我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時間更長、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你必須能夠控制自己,不要讓情感左右你的理智。
162、如果你不能控制住你自己,你遲早會大禍臨頭。


@不明真相的群眾 @釋老毛 @黃建平 @管我財 @自由老木頭 @東博老股民 @那一水的魚 @renjunjie @中國資本市場 @盧山林 @東邪 @耐力投資 @雲蒙

紅海之後,還想從計步器切入運動社區創業的人Out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9/148815.html

      做計步器的人都有一個運動社區夢,可惜等到計步器工具一片紅海之後,突圍出來變成著名運動社區的基本沒有。去年年中,胡茂偉還在琢磨如果直接建立一個跑步社區怎樣才能吸引用戶,7月底上線,年末的時候他們的跑步社區“悅動圈”活躍用戶已經接近100萬,PV也已經100多萬,同時被大騰訊應用寶評為運動類2014年最佳新品,百度2014年度運動大獎產品,怎麽做到的?

\ 
        大家有沒有發現身邊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了?要減肥的,要減壓的,要健美的,要健康的,全都在跑步...一位資深跑友抱怨,最近全國各地的馬拉松都報不上名了,基本有200萬人去搶那40萬人的名額。
 
        悅動圈的CEO胡茂偉給各位跑友想了個法子,大家不用去搶著報名,也不用去賽道上擠了,“我們把‘網絡馬拉松’註冊了商標,也可以給你發證書!”
 
         作為跑齡快20年的資深跑友,胡茂偉開始跑步的經歷有些奇葩。
 
        別人都是高中用功學習,大學里瘋玩,胡茂偉卻相反,進了大學之後比誰都刻苦,以至於大二那年被查出來精神衰弱,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跑步。
 
      “一開始只能兩圈800米,根本堅持不下去,後來在朋友的陪同下,開始每周增加一圈,最終堅持了下來。”總結起能堅持下來的原因,胡茂偉說還是需要有人陪。“跑步的人都怕孤單,悅動圈給你找伴兒。”
 
        如今,悅動圈的運動社區已經給了廣大跑友歸屬感,以至於出現了兩類狂熱的粉絲。一類粉絲偏銷售,經常在跑步路上給陌生跑友推薦悅動圈,另外一類偏產品經理,會把悅動圈上的跑步數據手動整理出來,然後搞個萬言書提產品改進建議。
 
        去年南京青奧會期間,悅動圈開展了“跑步領紅包”活動,只要下載“悅動圈”,並堅持跑2公里以上,就能得到金額不等的紅包。胡茂偉希望通過這個活動鼓勵大夥積極地運動。
 
        然後奇葩事又出現了,“百校大戰”活動期間,有位跑友24個小時里跑了18個小時,胡茂偉被嚇到了,為了用戶的健康著想,他立馬改變了規則,每天最多只算一個全馬42公里。
 
        自從悅動圈的搶紅包出來後,除了依然每天一跑之外,胡茂偉還養成了走路上下班的習慣。
 
        “為什麽?”“因為走2公里也拿紅包啊。”“你連自己的紅包都搶啊!”“。。。”
 
        堅持跑步快20年,讓77年的胡茂偉顯得很年輕,皮膚也很好。2002年碩士畢業後他就進了騰訊,是騰訊的133號員工。“當時大家經常把我跟胡茂華(多備份CEO)搞混了,因為名字就差一個字。”回憶起在騰訊的經歷,胡茂偉滔滔不絕。(具體請看文末小視頻)
 
        2006年,胡茂偉去了迅雷,3年時間,他從一個草根工程師一路升到副總裁。
 
        目前,胡茂偉的團隊已經有十幾人,而且大多數都是90後帥哥。
 
        胡茂偉表示,目前社區里用戶主要集中在學生年齡段,中青年年齡段,上海比較少,北京,新疆和東北地區多一些,當然也少不了很多早已財務自由的大款和富二代。
 
        在他看來,無論是做智能硬件還是做運動電商,都得先做個社區。“我們的智能鞋和智能衣已經拿到專利了,運動電商這塊,阿迪、耐克、迪卡儂就能看到行業前景,再下一步可能就是O2O服務。”
 
        2014年,悅動圈拿下了應用寶最佳新品top6以及百度運動大獎。 
 
        從去年年初開始創業的胡茂偉已經有很多心得。“創業他對你的考驗不只是項目成功性的考驗,更多的是你的一個耐壓力、容錯性的一個考驗。”
 
        據了解,悅動圈目前已經基本敲定了數百萬美金的A輪融資。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