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12月16日晚間,民生銀行發布了關於第七屆董事會換屆選舉並征集董事候選人的公告。早該在2015年4月10日到期的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終於進入換屆倒計時。
公告稱,第七屆董事會建議由18名懂事組成,組成結構中獨立董事不少於三分之一即6名,高級管理人員擔任董事的人數不少於2名。
此外,單獨或合並持股3%以上的股東、第六屆董事會以及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在認真考察和考核高級管理人員的基礎上,可以提出執行董事候選人。單獨或合並持股1%以上的股東、第六屆董事會、第六屆監事會可以提出獨立董事候選人,經相關部門審核並經股東大會選舉後聘任。
根據民生銀行2016年半年報,3位執行董事,分別是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副董事長梁玉堂及行長鄭萬春;9位非執行董事(股東董事),分別是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泛海控股董事長盧誌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王玉貴、南方希望實業董事王航、複星的郭廣昌、福信集團的吳迪、中國人壽的王軍輝,以及安邦的姚大鋒。
6位獨立董事,鄭海泉、王立華、韓建旻,其中包括三位已遞辭呈的巴曙松、尤蘭田、秦榮生。11月3日,民生銀行通過了劉紀鵬、李漢成及解植春為第六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決議公告。接下來,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年內會否完成換屆改選成為關註焦點。
由於民生銀行股權相對分散,業界猜測,為在換屆中保住董事席位並增強話語權,此前大股東們在2016年打響兩輪“股權爭奪戰”。今年7月,民生銀行兩筆總額75億大宗交易引起註意,後被證實是民生銀行大股東之一泛海系盧誌強大手筆買入,出手後盧誌強持股比例增至4.61%。此後大股東中有增有減,“諸侯混戰”局勢錯綜複雜。
7月31日,大股東劉永好通過一系列動作減持套現1.8億元,持股比例繼續降低。此前已經與第九大股東東方集團結為一致行動人的華夏人壽,又通過二級市場繼續增持民生銀行。不過,根據民生銀行三季報,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一款萬能險持股從年中的2.56%,後從前十名股東名單中消失。
截至2016年三季末,在民生銀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安邦保險集團在民生銀行持股超過15.54%,為單一大股東;東方集團-華夏人壽“聯合”成為第二大股東,合計持股5.48%;盧誌強的泛海集團持股4.6%,為第三大股東。劉永好的“希望系”持股4.18%,為第五大股東;而史玉柱的健特生命持有3.15%,船東協會持有2.98%,分別列於第六、七位。
進入11月局勢更加錯綜複雜。民生銀行在5個交易日共發生6筆超過87億元的大宗交易,密集的交易頻率與巨額交易量再次吸引外界關註。
民生銀行另一關註焦點在於,近兩年接連舉牌民生銀行的安邦保險集團,截至2015年1月份,其持股比例從5%躍至22.51%。2014年年底,民生銀行前任董事長董文標辭職,董事席位不足18名,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爭取到一名董事席位。
除了第一大股東安邦保險集團外,長期共存於民生銀行的“兩派”“三系”——即泛海系盧誌強、巨人史玉柱代表的“泰山會”,與萬通馮侖、新希望劉永好等代表的“工商聯”;“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即劉永好、盧誌強、張宏偉。目前來看,“泛海系”盧誌強與“東方系”張宏偉都有競爭意向,但昔日的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卻連續減持。
巨人史玉柱方面,根據港交所披露,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銀行H股股份數12月2日已由7043.54萬股增至6.65億股,H股持股比例也由1.02%升至9.59%。
此外,根據此前媒體報道,今年6月民生銀行迎來一位新股東——晶輝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僅在6月份其持股比例已悄然升至1.52%。港交所新近披露信息顯示,晶輝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轉由史玉柱100%持有,在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之際,這家股東的出現讓民生銀行未來董事席位的爭奪增添了想象空間。
民生銀行12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泛海國際股權投資有限公司12月15日-16日購買公司H股普通股13475.05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0.369%。
本次增持後,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A股普通股1,682,652,18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612%。泛海國際持有公司H股普通股6,864,600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0.019%。泛海股權持有公司H股普通股134,750,5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69%。截至12月19日,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合計持有本公司 1,824,267,282 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5%。
對於增持目的,中國泛海表示,此次增持是對中國證券市場持樂觀態度,看好民生銀行長期表現,未來12個月內將視市場情況擇機增持A股股份(占總股本的0.1%~5%股份)、H 股股份(占總股本的0.1%~5%股份)。
2016年最後一天,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候選人名單終於揭曉。
與上一屆相同,民生銀行董事會依然是9位股東董事、3位執行董事和6位獨立董事的格局。執行董事候選人分別是:洪崎、梁玉堂、鄭萬春;股東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
與第六屆董事會陣容(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泛海控股董事長盧誌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王玉貴、南方希望實業董事王航、複星的郭廣昌、福信集團的吳迪、中國人壽的王軍輝,以及安邦的姚大鋒9位非執行董事)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多了巨人史玉柱,卻不見了複興的郭廣昌。
由於民生銀行銀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除安邦穩居第一大股東外,兩派三系長期並存於民生銀行內。“兩派”即泛海系盧誌強、巨人史玉柱代表的“泰山會”,與萬通馮侖、新希望劉永好等代表的“工商聯”;“三系”是指“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即劉永好、盧誌強、張宏偉。
巨人史玉柱的“上位”並不在意料之外。稍早前12月,在史玉柱增持剛剛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後,泛海系盧誌強直接舉牌民生銀行,成為新的第二大股東。截至目前,民生銀行主要股東中,除了盧誌強(持股5%)和史玉柱(持股4.97%)外,還有第一大股東安邦(15.54%)、連續減持後仍持股4.18%的新希望有限公司(劉永好)、證金公司(持股4.2%)以及稍早前“抱團”的東方集團和華夏人壽(合計持股5.74%)。
有人爭權就有人讓位。縱觀2016,昔日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擁有兩個席位卻連續減持。7月31日,大股東劉永好通過一系列動作減持套現1.8億元,持股比例繼續降低。結果此次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候選人名單中,新希望僅保留一個席位。而郭廣昌2016年也沒有太多動作,此次直接離席董事會。
首次出現在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的,分別是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誌平和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傑。
民生銀行公告顯示,田誌平現任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振傑現任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業內人士指出,前者是私募界的“老江湖”,後者曾奪得2015年信托行業凈利潤排名第一。此外,與第六屆董事會相比,新面孔還有現任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宋春風,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是民生銀行的老股東。
據香港交易所披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29日,盧誌強持有民生銀行4.104億股H股,占H股總股份的5.92%;12月28日前,他的持股占2.04%。
爭奪民生銀行董事席位的戰爭一直持續至董事會換屆前的最後一刻。大手筆增持、搶籌、爭奪董事席位,五個男人圍繞民生銀行股權進行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暫時熄火,民生銀行新一屆董事會成員終於浮出水面。
這屆董事會換屆推遲了20個月,2016年12月30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披露新一屆董事候選人名單。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副董事長梁玉堂、行長鄭萬春擔任執行董事候選人,9名股東董事席位分別為:安邦系、東方集團、泛海系、史玉柱、希望集團、福信集團均獲得一席,而作為持股4.2%的證金公司,有資格擁有提出董事候選人的資格,不過證金公司放棄爭奪上市銀行董事席位。
此前,2016年12月16日,民生銀行公告,已經“超期服役”600多天的民生銀行董事會將迎來換屆選舉。在這前後,盧誌強掌控的泛海系以及史玉柱均在二級市場上增持民生銀行股份,這無疑是加強其在董事會席位爭奪戰中的競爭力。
目前,民生銀行主要股東有5家,即安邦系、泛海系、史玉柱、希望系和“東方系+華夏人壽”,五大股東圍繞著董事會換屆選舉也在相互角力。
不過,與上一次董事會換屆相比,本次公告的“換屆原則”增加了“充分溝通協商原則”,這也似乎向外界暗示了股東之間的默契。
有分析認為,目前安邦同時是民生銀行、成都農商行的第一大股東,並持有招商銀行的股份比例超過10%,已成為多家銀行的重要股東,這與銀監會有關保險公司入股銀行要符合“一參一控”的原則相悖,在一定程度上或將影響資格獲批。
A股
民生銀行董事會候選人敲定:史玉柱回歸,郭廣昌離席
本應在2015年完成換屆的民生銀行(600016)董事會在推遲近一年多後,近期終於有了實質性動作。2016年12月30日晚間,民生銀行發布了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名單。
就候選人名單來看,正如上所預期,證金公司、中國人壽均未爭取董事席位,新希望僅保留一個席位,史玉柱回歸民生銀行董事會,郭廣昌離席。
據民生銀行公告,該行第七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候選人依然為洪崎、梁玉堂、鄭萬春;股東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獨立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鄭海泉、彭雪峰、劉寧宇。
股東董事候選人新面孔包括宋春風、田誌平、甕振傑,目前分別任職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此次董事會換屆後,離席的董事將有王航、王軍輝、郭廣昌、王玉貴,分別來自新希望、中國人壽、複星以及中國國際貿促會海事仲裁委員會。
複樸道和投資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2月的從事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的投資機構,董事長為趙軍,股東全部為自然人,包括趙誌堅、王軍峰、張馨、趙敏等。
重慶國際信托成立於1984年,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的大型專業金融機構,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500億元;涉足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實業投資三大領域,控股重慶三峽銀行、益民基金管理公司、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參股西南證券、重慶銀行等金融機構。
值得註意的是,持股15.54%的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的安邦保險,雖然持股比例遠超其他股東,但董事會候選人仍然只有一個。
蘇寧雲商斥資42.5億,分兩次收購天天快遞
1月2日,蘇寧雲商 (002024)公告,其旗下子公司江蘇蘇寧物流有限公司(簡稱“蘇寧物流”)將收購估值42.5億的天天快遞全部股份。此次收購分兩次完成,2016年12月30日,蘇寧以現金29.75億元收購天天快遞70%股份;剩余的30%的股份作價12.75億元,將在交割完成後12個月內完成。
天天快遞網絡遍布國內300多個地級市和2800多個縣(含縣級市、區),在全國擁有61個分撥中心(35個為直營分撥中心),超過10000個配送網點,開通超過1800條運營線路。天天快遞業務規模發展迅猛,2015年營業收入較2014年增長50.6%,顯著快於可比公司申通、圓通、韻達平均收入增幅28.8%;2016年全年預計完成票件量約12.6億件,過去兩年複合增長率57.30%,其中2016年四季度日均票件量達到550萬單以上。
對蘇寧而言,收購天天快遞,能夠很好的強化蘇寧物流最後一公里配送能力。對於天天快遞來說,作為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之一,在業界同行紛紛走向上市道路後,也急需一種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式。
港股
恒大地產引入8家戰投300億元,估值2280億
1月2日,中國恒大(0333.HK)發布公告稱,旗下凱隆置業及恒大地產2016年12月30日與8家戰投訂立協議,後者將合計出資300億元取得恒大地產13.16%股權。其中,中信聚恒、廣田投資、華建分別認購50億元,各占2.19%;中融鼎興、山東高速集團、睿燦投資、深圳美投、廣東唯美分別認購30億元,各占1.32%。據此計算,恒大估值約為2280億元,超過萬科A截至2016年12月30日收盤時的市值2269億元。
早在2016年10月3日,恒大披露與深深房A的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恒大與深深房A訂立協議,後者將以發行A股或現金方式購買恒大境內附屬公司凱隆置業持有的100%恒大地產股權,凱隆置業將成為深深房控股股東。深深房及深投控股同意,恒大地產可引入總金額約300億元的戰略投資。
如今恒大已成功完成300億元戰略投資引進工作,與深深房A的重組工作又向前推進一步。戰略投資引進後,恒大地產將由凱隆置業持有約86.84%權益,仍為中國恒大之附屬公司。
同時,凱隆置業和恒大地產將繼續履行承諾,恒大地產2017-2019年預期合約銷售額分別為4500億元、5000億元、5500億元,預期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800億元、3480億元、3800億元,預期扣非凈利潤分別約為243億元、308億元、337億元。
需要註意的是,根據協議,如果重組在2020年1月31日前未能完成,而且未能完成並非由投資者造成,相關投資者有權於有關期限屆滿前兩個月內向凱隆置業提出以下要求:以原有投資成本回購相關投資者所持股權,或無償向相關投資者轉讓恒大地產股份作為補償。
與此同時,投資者各自向凱隆置業和恒大地產承諾,於增資完成起計3年期間或至重組完成前,在未經凱隆置業同意下,將不會轉讓於恒大地產之權益或就有關權益增設任何產權負擔。
資本圈
美媒盤點2016最倒黴公司:三星和雅虎上榜
美國財經媒體CNNMoney報道,2016年雅虎、三星電子、富國銀行、德意誌銀行、推特與西雅那銀行都遭遇公司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雅虎2016年開年就宣布裁員15%,並坦承出現2次重大信息安全問題,因黑客攻擊導致資料遭盜的用戶人數超過10億人。雅虎股價年內重挫14%。
韓國電子巨擘三星同樣流年不利,新旗艦智慧手機Note 7剛推出就因自燃而全面回收,由於更換後的手機存在同樣問題,三星不得不做出全面下架停產的難堪決定。相關利空一度造成股價大跌,但之後公司宣布將研議全面調整組織結構後止跌,並飆上歷史新高。
樂視法拉第電動汽車售價曝光:100萬是起步價
樂視和賈躍亭投資的美國新興電動汽車品牌法拉第未來會在即將開幕的CES 2017上發布旗下的首款量產車。此前官方給出的預告和數據顯示,法拉第未來的量產車將擁有超越特斯拉Model X的全球最快加速。而這樣一臺互聯網高性能電動汽車也有著不低的售價。路透社最新曝光,法拉第未來的首款量產車內部代號Project 91,將於2018年正式銷售,其售價在15-20萬美元之間(約合104萬-139萬元),比特斯拉更貴。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12月30日21時到1月23日11時,共有35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32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得利斯。
得利斯1月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遭深交所公開譴責,同時遭到公開譴責的還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鄭和平,時任董事兼財務總監楊松國,山東得利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山東得利斯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公告顯示,得利斯公司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兼董事鄭和平控制的得利斯集團的子公司得利斯農業於2014年非經營性占用得利斯資金累計發生2.86億元,資金占用日最高余額為1.1萬元,得利斯對此未履行相關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015年2月至12月期間,得利斯集團子公司得利斯畜牧和得利斯農業非經營性占用得利斯資金累計1.6億元,其中得利斯畜牧和得利斯農業資金占用日最高余額分別為4000萬元和7,000萬元。公司對此未履行相關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2015年12月24日,得利斯曾受到證監會出具的《調查通知書》目,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2016年9月26日,證監會下發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書》,得利斯表示,現已整改完畢。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在推遲22個月之後,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終於完成。公司20日晚間披露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審議結果,在18名董事中,其中3位執行董事不變。除了6名獨立董事外,其余9位股東董事名單中,巨人網絡的史玉柱再度回歸,同時還包括老股東東方集團張宏偉、泛海系盧誌強 、希望集團劉永好、安邦人壽保險姚大鋒、福信集團吳迪,另外還有3位新成員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
當日公司董事會會議還選舉洪崎先生為中國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選舉張宏偉先生、盧誌強先生、劉永好先生、梁玉堂先生為中國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會議決定聘任鄭萬春先生為中國民生銀行行長。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於第七屆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組成成員的議案》,決定成立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六個專門委員會,即戰略發展與投資管理委員會、提名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並通過了六個委員會主席和委員名單:
戰略發展與投資管理委員會(9 人):
主席:洪 崎 成員: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鄭萬春、史玉柱、姚大鋒、翁振傑、劉紀鵬。
提名委員會(9 人): 主席:洪 崎 成員:張宏偉、劉永好、田誌平、鄭海泉、李漢成、解植春、彭雪峰、劉寧宇。
薪酬與考核委員會(9 人): 主席:鄭海泉 成員:盧誌強、梁玉堂、鄭萬春、吳 迪、劉紀鵬、李漢成、彭雪峰、解植春。
審計委員會(5 人): 主席:劉寧宇 成員:田誌平、翁振傑、鄭海泉、彭雪峰。
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5 人): 主席:李漢成 成員:梁玉堂、宋春風、劉紀鵬、劉寧宇。
風險管理委員會(5 人): 主席:解植春 成員:梁玉堂、吳 迪、姚大鋒、宋春風。 部分董事尚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核準任職資格。
2月20日,民生銀行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北京如期召開,會議從上午8:30開始,但進行了不到40分鐘便匆匆結束。
“氣氛比較嚴肅低沈,只是按照流程走,沒有安排股東問答環節,作為民生銀行最大股東安邦的代表姚大鋒雖然在現場,但一言不發。”參加股東大會的一位投資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午進行的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去年下半年連續搶奪民生銀行股權的史玉柱與曾作出承諾三年不減持民生銀行股票、最終卻高位套現的新希望集團劉永好均缺席,令在場的股東頗感失望。不過根據晚些時候史玉柱微博上傳的合影,下午民生銀行召開了閉門會議,諸位候選股東悉數到齊。
20日晚間,中國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當天召開的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相關決議,選舉產生了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和監事會;隨後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洪崎任董事長,聘任鄭萬春為行長;第七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張俊潼任監事會主席。至此,民生銀行順利完成了董監事會換屆工作。
股權爭奪暫告段落
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本該在2015年4月10日到期。
作為國內首家民營銀行,股權高度分散一直是民生銀行的一大特色。各個股東持股比例一度從未超過10%紅線。
然而隨著董文標的離開,前任行長毛曉峰被抓,這一穩定運行多年的股東結構在第六屆董事會運行期內被打破。隨著安邦強勢入主,原有大股東接連減持,取而代之的則是安邦獨大、小諸侯混戰的局面。
在第七屆董事會換屆選舉前,2016下半年民生銀行接連上演“諸侯混戰”。7月,前有“東方系”張宏偉聯手華夏人壽,意圖加強在民生銀行的影響力;後有“泛海系”盧誌強斥巨資連續增持民生銀行股權,提升自己的股份占比。
市場上甚至有人拿“寶萬之爭”來類比民生銀行的股權爭奪。有人爭權就有人讓位。此間,劉永好高位拋售民生銀行A股約1900萬股,套現約1.8億元。
去年7月底迎來了民生銀行半年報披露時間的空窗期。根據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這場股權爭奪戰短暫偃旗息鼓。
而“休漁期”剛一過,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銀行H股股份數在去年12月2日已由7043.54萬股增至6.65億股,占民生銀行H股股份比例也由1.02%升至9.59%。
與此同時,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史玉柱執掌的上海健特持有民生銀行A股11.5億股,由此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銀行股份總計18.15億股,占總股本比例為4.97%。
根據《民生銀行公司章程》,民生銀行董事的提名由上屆董事會在廣泛征求股東意見的基礎上,以書面提案的方式向股東大會提出。依據民生銀行章程,單獨或合並持有該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權提出提案。
在中金銀行業分析師看來,2016年下半年的股權爭奪都是沖著第七屆董事會席位而去。如今,新一屆董事會席位終於落定,股權之爭也將暫告一段落。
複星離席,巨人回歸,劉永好少一席
根據此前民生銀行公告,第七屆董事會依然是9位股東董事、3位執行董事和6位獨立董事的格局。
但實際上,經歷了上半年股權之爭,民生銀行新一屆董事會已經產生諸多變局。
其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巨人史玉柱的回歸,卻不見了複星的郭廣昌。此外,昔日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從擁有兩個席位到如今僅保留一個。
而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誌平和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傑首次出現在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業內人士指出,前者是私募界的“老江湖”,後者所在公司曾奪得2015年信托行業凈利潤排名第一。
股權多少,決定了入主董事會的實力。從現有的股東結構來看,民生銀行主要股東有5家,即安邦系、泛海系、史玉柱、希望系和“東方系+華夏人壽”。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安邦系合計持有民生銀行15.54%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其中包括安邦人壽持股6.49%,安邦財保持股4.56%,安邦集團持股4.49%。
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盧誌強掌控的泛海系共計買入民生銀行H股約1.35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0.369%。截至12月19日,中國泛海、泛海國際、泛海股權合計持有民生銀行18.24億股,占民生銀行總股本的5%。
此外,史玉柱持有民生銀行A+H股已增至4.97%;劉永好的新希望持有4.18%的股份;證金公司持有4.2%的股份;東方集團和華夏人壽聯盟分別持有民生銀行2.92%和2.56%股權,合計持股20.95億股,持股比例達5.74%。
梳理不難看出,安邦系為第一大股東,東方集團與華夏人壽聯盟持股總和排名第二,盧誌強掌控的泛海系位居第三,史玉柱大手筆買進後排名第四。而接連減持的劉永好則暫退居第六。
擴大董事長任期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臨時股東大會還進行了第七屆監事會選舉、修訂公司章程,及延長境內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份相關決議的審議期等三項表決。
其中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一項。修改後的章程取消了董事長和副董事長任期的規定。
此前,民生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任期3年,可以連選連任,連任一般不超過兩屆。但董事會認為確有必要時,允許董事長、副董事長連任三屆。
回顧民生銀行歷史,經叔平、董文標任民生銀行董事長均達到9年上限,在取消任期限制後,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的任期如何變化有待觀察。
民生銀行三季報顯示,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63億元,同比增加7.86億元,增幅2.05%。不良貸款率為1.57%,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4.40%,比上年末上升0.77個百分點。
2月20日,中國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當天召開的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相關決議,選舉產生了公司第七屆董事會和監事會;隨後召開的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洪崎任董事長,聘任鄭萬春為行長;第七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張俊潼任監事會主席。至此,民生銀行順利完成了董監事會換屆工作。
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董事一共18名,包括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9名股東董事,鄭海泉、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彭雪峰、劉寧宇6名獨立董事,以及洪崎、梁玉堂、鄭萬春3名執行董事。在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洪崎被選舉為民生銀行董事長, 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梁玉堂為副董事長;鄭萬春被聘任為民生銀行行長,石傑、李彬、林雲山為副行長,白丹為財務總監,張月波為首席審計官,林曉軒為首席信息官,胡慶華為首席風險官,方舟為董事會秘書。以上高管崗位中,首席信息官、首席風險官為民生銀行新設高管崗位,林曉軒原任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曾任中國工商銀行首席信息官、信息科技部總經理等職務;胡慶華現任民生銀行上海分行行長,曾先後擔任成都分行行長、南京分行行長等職務。
民生銀行第七屆監事會監事一共9名,包括王航、張博、魯鐘男3名股東監事,王玉貴、包季鳴、程果琦3名外部監事,以及張俊潼、王家智、郭棟3名職工監事。在第七屆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張俊潼被選舉為監事會主席,王家智、郭棟為監事會副主席。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為了實現平穩換屆,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與各大股東以及相關部門進行了充分而高效的溝通,換屆方案得到了各大股東以及相關各方的一致支持和認可。本次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平穩完成,充分表明大股東和董事們對民生銀行的未來充滿信心,標誌著民生銀行開啟了穩健發展、改革創新的新時代。
1996年1月12日成立的民生銀行,是中國首家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立21年來,民生銀行大膽探索,銳意進取,迅速成長為核心資本超過3300億元、資產總額超過5.6萬億元,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33位、全球企業500強中排名第221位的一家大型現代商業銀行。
2月20日,民生銀行2017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會議室如期召開,會議審議了關於選舉產生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的議案。由於此前民生銀行曾多次上演“股權爭奪“,引發外界對該行董事會換屆高度關註。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副董事長盧誌強、梁玉堂,行長鄭萬春以及董事姚大峰等均出席了本次股東大會。不過第七屆董事會候選董事史玉柱、劉永好未出席。會議還進行了第七屆監事會選舉、修訂公司章程,及延長境內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份相關決議的審議期等三項表決。
本次換屆選舉是足額選舉,18位董事候選人對應18名董事席位,股東大會審議結果將於晚些時候公告。根據此前民生銀行公告,新一屆董事會依然是9位股東董事、3位執行董事和6位獨立董事的格局。
執行董事候選人分別是:洪崎、梁玉堂、鄭萬春共三名;股東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張宏偉、盧誌強、劉永好、史玉柱、吳迪、姚大鋒、宋春風、田誌平、翁振傑。6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候選人分別為:劉紀鵬、李漢成、解植春、鄭海泉、彭雪峰與劉寧宇。
與第六屆董事會陣容(東方集團董事長張宏偉、泛海控股董事長盧誌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王玉貴、南方希望實業董事王航、複星的郭廣昌、福信集團的吳迪、中國人壽的王軍輝,以及安邦的姚大鋒9位非執行董事)相比,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換屆的最大的特點是,多了史玉柱,卻不見了複興的郭廣昌。
民生銀行股權結構相對分散,除安邦穩居第一大股東外,史玉柱的“上位”並不在意料之外。稍早前2016年12月,在史玉柱增持剛剛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後,泛海系盧誌強直接舉牌民生銀行,成為新的第二大股東。
民生銀行主要股東中,除了盧誌強(持股5%)和史玉柱(持股4.97%)外,還有第一大股東安邦(15.54%)、連續減持後仍持股4.18%的新希望有限公司(劉永好)、證金公司(持股4.2%)以及稍早前“抱團”的東方集團和華夏人壽(合計持股5.74%)。
有人爭權就有人讓位。昔日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擁有兩個席位卻連續減持。2016年7月31日,大股東劉永好通過一系列動作減持套現1.8億元,持股比例繼續降低。結果此次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候選人名單中,新希望僅保留一個席位。而郭廣昌2016年也沒有太多動作,直接離席董事會。
首次出現在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單的,分別是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誌平和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振傑。
民生銀行公告顯示,田誌平現任北京複樸道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振傑現任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業內人士指出,前者田誌平是私募界的“老江湖”,後者翁振傑曾奪得2015年信托行業凈利潤排名第一。
此外,與第六屆董事會相比,新面孔還有現任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總經理宋春風,中國船東互保協會是民生銀行的老股東。
資管統一監管無疑是當前金融行業最受關註的話題。
3月9日,在2017年第八場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生銀行副行長李彬表示,“目前來做統一資產管理業務的管理辦法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銀行等機構都在做資產管理業務,但是監管歸屬不同的監管部門,相關的規定是不太一樣的,所以產生了鏈條過長、監管套利、脫實就虛等現象。不過,監管部門已經關註到這個問題,也非常重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近幾年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與市場的需求增加密不可分。李彬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居民財富快速增長,目前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超過百萬億,催生了大量投資需求,驅動了國內資管行業迅速發展。
近5年來,國內資管行業年複合增長率近50%,成為金融體系內最具活力和成長潛力的板塊。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資管業務規模約88萬億元,剔除重複計算後,約60萬億元,接近2015年GDP總量。
五大轉型
“當前,中國經濟金融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監管部門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和指導資管業務轉型。”李彬稱,未來民生銀行著力從五個方面加速資管業務轉型,開辟專業化、差異化的資管發展之路。
一是管理的轉型,推動治理模式、組織架構向市場化轉變,開展獨立專業化風險管理改革。
2013年初,民生銀行成立資產管理業務專營部門,對全行理財業務進行集中統一經營管理,在治理模式、組織架構、考核激勵、業務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摸索和實踐。
在推動治理模式方面,李彬稱,其目標是公司事業部治理模式發展,現在從一些方面都已經開始做準備。
組織架構的轉型,則是要在全行建立大資管的產品平臺,設置資管的投資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加強投資決策能力、資產管理能力,設立固定收益、二級權益、全球市場等獨立的投資條線以及相應的組織架構。
2015年2月,民生銀行正式啟動“鳳凰計劃”,推進全面戰略轉型和經營管理體系再造。其中,資管業務是民生銀行轉型的重點戰略業務之一。
在“鳳凰計劃”中,資管的定位為全行“大資管”產品平臺。據了解,“大資管”平臺面向全行所有的分行,面向所有的地區,由總行來進行產品設計、風險控制等。無論是資金來源端,還是從資產端,平臺創造的產品,面向民生銀行所有的經營機構。
同時,人才體系的轉型,除了引入投資管理和技術人才外,民生銀行還探索市場定價的方式,設立崗位薪酬的分位值等,有望在2017年落地實現。
二是盈利模式的轉型。推動盈利模式向非利差化轉變,資管業務收入模式由利差收入向收取管理費模式轉變。
“可以說之前我們資產管理業務它就是比較簡單的,我這邊作為投資者、融資人有一個負債的成本,另外一端我有資產管理資產的收益率,根據利差收益成為銀行資管的盈利模式。”李彬稱。
不過,未來資管產品收益形態以凈值型為主導,資管業務的利潤模式不是簡單的利差形式,有可能以管理費為主的收益,類似於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
三是投資的轉型。站在全球視角推動投資品種大類化、多元化轉變,加強組合管理,提升主動資產管理能力,即“做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
按照李彬所講,要求銀行資管團隊以專業化的能力運用各類金融市場的工具,去捕捉境內外各個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甚至股權的市場、大宗交易市場的機會。而非以非標的收益對應成本,投資的轉型要面向非常開闊的全市場。
“我們也將建立以洞察力為導向的投資研究體系,支持大類資產配置,加強委外的管理。民生銀行要加強FOF、MOM的管理能力,把它作為重要資產配置方式。”李彬表示。
四是產品與渠道轉型,產品逐步回歸“資產管理”本源,這也是監管的導向。產品形態由預期收益型向凈值型轉變,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並構建向線上線下立體化營銷轉變,產品標準化、批量化與個性化、專業化相結合,增強線上移動渠道及線下代理渠道的銷售能力。
五是技術轉型升級,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的新技術引入資管業務,提升客戶需求挖掘能力和風險管理效率。
風險“三道防線”
根據民生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經過15年的開拓創新、專業發展,到2016年末民生銀行理財余額突破1.4萬億元。近三年來,民生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超過1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0%。
2016年該行理財資金投向實體經濟的余額超過1萬億元,重點服務於國家戰略工程和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其中,民生銀行理財投資產業基金、政府引導基金規模超過400億元。
資管業務快速發展的背後是產品的日益創新,如何控制風險成為銀行的一大課題。
“怎麽識別風險、控制風險和跨越風險?這是各家(銀行)資產管理部門和機構面臨的問題。”民生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何力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
具體而言,就是了解資管業務風險來自於哪些方面,然後抓住風險識別、風險預警、風險處理這三個環節,構築風險“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風險管理內生機制。民生銀行建立委員會決策機制,形成內部制衡、外部制約的風險管理格局;建立兩頭收緊的閉環式風險管理,前有項目發行風險審查,後有資產投後監控,及時控制、揭示、處置風險。
第二道防線是專業風險管理能力。民生銀行將風險管理部門劃分為公司、零售、金融市場三大風險管理領域,建立專業的金融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和團隊,逐步形成反映迅速、管理專業、風控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
第三道防線是建立定期監督機制。民生銀行發揮內部獨立審計的稽核功能,定期對資管重點業務及管理流程進行檢查、督導和優化,確保了全行資產管理業務長期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