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地流轉文件正式印發 集體土地承包權不得流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86

據《經濟參考報》消息,首部針對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全國性指導文件日前正式印發。

報道提到,這份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文件,對能進場的農村產權交易品種進行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四荒”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等。但《意見》明確指出,交易品種將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體土地承包權。

“《意見》的安排實際上是對決策層提出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等‘三權分置’理論的落實。”《經濟參考報》引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由於農村土地的產權權屬關系複雜,適用的規則也不同,所以《意見》在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上進行了分類指導。

“這並不是說農村集體土地不能流轉,恰恰相反,中央還再三強調要重點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改革,但這里是指經營權的流轉交易。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永遠不可能交易,承包權現在也明確提出不在進場流轉品種範圍內,說明維護農民利益,防止他們在流轉過程中失地是決策層推進改革的基礎。”報道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213

農地流轉文件正式公布 集體土地承包權不得流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86

首部針對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全國性指導文件今天正式對外公布

這份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文件,對能進場的農村產權交易品種進行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四荒”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等。但《意見》明確指出,交易品種將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體土地承包權。

《經濟參考報》曾引述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意見》的安排實際上是對決策層提出的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等“三權分置”理論的落實。由於農村土地的產權權屬關系複雜,適用的規則也不同,所以《意見》在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上進行了分類指導。

“這並不是說農村集體土地不能流轉,恰恰相反,中央還再三強調要重點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改革,但這里是指經營權的流轉交易。集體土地的所有權永遠不可能交易,承包權現在也明確提出不在進場流轉品種範圍內,說明維護農民利益,防止他們在流轉過程中失地是決策層推進改革的基礎。”報道稱。

以下是文件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引導農村產權

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

國辦發〔2014〕7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持續轉移和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需求明顯增長,許多地方建立了多種形式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和服務平臺,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提供了有效服務。但是,各地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不平衡,其設立、運行、監管有待規範。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事關農村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有利於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有利於提高農村要素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利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為此,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為前提,以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為根本,以規範流轉交易行為和完善服務功能為重點,紮實做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工作。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公益性為主。必須堅持為農服務宗旨,突出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引導、規範和扶持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發展,充分發揮其服務農村改革發展的重要作用。

  ——堅持公開公正規範。必須堅持公開透明、自主交易、公平競爭、規範有序,逐步探索形成符合農村實際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特點的市場形式、交易規則、服務方式和監管辦法。

  ——堅持因地制宜。是否設立市場、設立什麽樣的市場、覆蓋多大範圍等,都要從各地實際出發,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

  ——堅持穩步推進。充分利用和完善現有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在有需求、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新的市場形式,穩妥慎重、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不片面追求速度和規模。

  二、定位和形式

  (三)性質。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是為各類農村產權依法流轉交易提供服務的平臺,包括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交易中心、林權管理服務中心和林業產權交易所,以及各地探索建立的其他形式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現階段通過市場流轉交易的農村產權包括承包到戶的和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等,以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地經營權為主,不涉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體土地承包權,具有明顯的資產使用權租賃市場的特征。流轉交易以服務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流轉交易目的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為主,具有顯著的農業農村特色。流轉交易行為主要發生在縣、鄉範圍內,區域差異較大,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四)功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既要發揮信息傳遞、價格發現、交易中介的基本功能,又要註意發揮貼近“三農”,為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主體流轉交易產權提供便利和制度保障的特殊功能。適應交易主體、目的和方式多樣化的需求,不斷拓展服務功能,逐步發展成集信息發布、產權交易、法律咨詢、資產評估、抵押融資等為一體的為農服務綜合平臺。

  (五)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是政府主導、服務“三農”的非盈利性機構,可以是事業法人,也可以是企業法人。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要經過科學論證,由當地政府審批。當地政府要成立由相關部門組成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承擔組織協調、政策制定等方面職責,負責對市場運行進行指導和監管。

  (六)構成。縣、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等流轉服務平臺,是現階段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好現有的各類農村產權流轉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其植根農村、貼近農戶、熟悉農情的優勢,做好縣、鄉範圍內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工作。現階段市場建設應以縣域為主。確有需要的地方,可以設立覆蓋地(市)乃至省(區、市)地域範圍的市場,承擔更大範圍的信息整合發布和大額流轉交易。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理順縣、鄉農村產權流轉服務平臺與更高層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關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合作共建,也可以實行一體化運營,推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七)形式。鼓勵各地探索符合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實際需要的多種市場形式,既要搞好交易所式的市場建設,也要有效利用電子交易網絡平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整合各類流轉服務平臺,建立提供綜合服務的市場。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可以是獨立的交易場所,也可以利用政務服務大廳等場所,形成“一個屋頂之下、多個服務窗口、多品種產權交易”的綜合平臺。

  三、運行和監管

  (八)交易品種。農村產權類別較多,權屬關系複雜,承載功能多樣,適用規則不同,應實行分類指導。法律沒有限制的品種均可以入市流轉交易,流轉交易的方式、期限和流轉交易後的開發利用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現階段的交易品種主要包括:

  1.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耕地、草地、養殖水面等經營權,可以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交易,流轉期限由流轉雙方在法律規定範圍內協商確定。

  2.林權。是指集體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使用權,可以采取出租、轉讓、入股、作價出資或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流轉期限不能超過法定期限。

  3.“四荒”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使用權。采取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按照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有關規定進行流轉交易。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其承包經營權可以采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進行流轉交易。

  4.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是指由農村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經營性資產(不含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可以采取承包、租賃、出讓、入股、合資、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5.農業生產設施設備。是指農戶、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和涉農企業等擁有的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可以采取轉讓、租賃、拍賣等方式流轉交易。

  6.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是指農戶、農民合作組織、農村集體和涉農企業等擁有的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可以采取承包、租賃、轉讓、抵押、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7.農業類知識產權。是指涉農專利、商標、版權、新品種、新技術等,可以采取轉讓、出租、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交易。

  8.其他。農村建設項目招標、產業項目招商和轉讓等。

  (九)交易主體。凡是法律、法規和政策沒有限制的法人和自然人均可以進入市場參與流轉交易,具體準入條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執行。現階段市場流轉交易主體主要有農戶、農民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涉農企業和其他投資者。農戶擁有的產權是否入市流轉交易由農戶自主決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妨礙自主交易。一定標的額以上的農村集體資產流轉必須進入市場公開交易,防止暗箱操作。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要依法對各類市場主體的資格進行審查核實、登記備案。產權流轉交易的出讓方必須是產權權利人,或者受產權權利人委托的受托人。除農戶宅基地使用權、農民住房財產權、農戶持有的集體資產股權之外,流轉交易的受讓方原則上沒有資格限制(外資企業和境外投資者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對工商企業進入市場流轉交易,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強準入監管和風險防範。

  (十)服務內容。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都應提供發布交易信息、受理交易咨詢和申請、協助產權查詢、組織交易、出具產權流轉交易鑒證書,協助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和資金結算手續等基本服務;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開展資產評估、法律服務、產權經紀、項目推介、抵押融資等配套服務,還可以引入財會、法律、資產評估等中介服務組織以及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和擔保公司,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

  (十一)管理制度。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要建立健全規範的市場管理制度和交易規則,對市場運行、服務規範、中介行為、糾紛調處、收費標準等作出具體規定。實行統一規範的業務受理、信息發布、交易簽約、交易中(終)止、交易(合同)鑒證、檔案管理等制度,流轉交易的產權應無爭議,發布信息應真實、準確、完整,交易品種和方式應符合相應法律、法規和政策,交易過程應公開公正,交易服務應方便農民群眾。

  (十二)監督管理。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市場主管部門要強化監督管理,加強定期檢查和動態監測,促進交易公平,防範交易風險,確保市場規範運行。及時查處各類違法違規交易行為,嚴禁隱瞞信息、暗箱操作、操縱交易。耕地、林地、草地、水利設施等產權流轉交易後的開發利用,不能改變用途,不能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能破壞生態功能,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

  (十三)行業自律。探索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其推動行業發展和行業自律的積極作用。協會要推進行業規範、交易制度和服務標準建設,加強經驗交流、政策咨詢、人員培訓等服務;增強行業自律意識,自覺維護行業形象,提升市場公信力。

  四、保障措施

  (十四)扶持政策。各地要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紮實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戶宅基地使用權、林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行市場建設和運營財政補貼等優惠政策,通過采取購買社會化服務或公益性崗位等措施,支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和管理信息網絡平臺,完善服務功能和手段。組織從業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積極培育市場中介服務組織,逐步提高專業化水平。

  (十五)組織領導。各地要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從本地實際出發,根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需要,制定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農村工作綜合部門和科技、財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農業、水利、林業、金融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指導,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4年12月30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20

歐央行QE登場 “全球貨幣大戰”正式吹響號角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86

JVG6-Currency-war_web

隨著歐央行宣布QE,全球央行的貨幣大戰正式吹響了號角。事實上,這場不宣之戰早已大張旗鼓地展開:僅在過去兩周內,已經分別有丹麥、加拿大、瑞士、埃及、土耳其、秘魯、和印度多家央行紛紛降息。令人擔憂的是,這場貨幣大戰註定是一場誰都會輸的戰爭。

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Gary Cohn在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為了促進經濟增長,全球國家已經在參加貨幣戰爭。“我們正處於貨幣戰爭中。現在流行的觀點是,刺激經濟增長最簡單的方法是讓貨幣貶值。”

歐央行“不能說的秘密”:歐元貶值

盡管德拉吉一直否認歐元是央行目標,但不可否認,歐元貶值將是QE抵達實體經濟的最有效渠道。而且,歐央行宣布QE後,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歐元對美元迅速貶值了2%以上,創下11年來新低。

歐元走弱將刺激出口,更關鍵的是,推升通脹。正如日本央行那樣,歐洲央行正間接利用歐元這一重要的全球儲備貨幣作為政策武器。

華爾街資深交易員、瑞銀首席經濟學家Art Cashin一針見血地說,歐央行實現的只能是歐元貶值,並無其他。

“這些國家一直在輸出通縮,但還沒有演變為海嘯。當達到那個地步時,你才會看到全球央行決定,他們最好還是更加合作些才好。”Cashin說

貨幣戰:一場誰都會輸的戰爭

全球貨幣大戰註定是一場誰都會輸的戰爭。“貨幣戰爭不可能善終,從來都不。”Cashin表示。

瑞士央行一周前決定“舉起白旗”放棄瑞郎對歐元的上限,導致瑞郎大幅升值,讓瑞士經濟面臨衰退風險。更糟糕的是,瑞郎風暴席卷全球金融市場,引發了一場損失慘重的金融海嘯。

瑞士的情況突顯了貨幣戰爭的徒勞。因為其他央行總會采取行動來應對歐洲央行的QE計劃。

日本央行仍然掙紮著試圖說服投資者,它將實現通脹目標,而日本汽車出口商的最大競爭對手恰恰是德國——可想而知日本央行將面臨更大的寬松壓力。

帶著非常明顯的火藥味,丹麥央行為了維護丹麥克朗與歐元的掛鉤,在周四歐央行QE後立刻宣布降息。這已是丹麥央行本周第二次降息。

事實上,過去短短兩周內,已經分別有丹麥、加拿大、瑞士、埃及、土耳其、秘魯、和印度多家央行紛紛降息。而如果從2014年以外算起,全球主要國家中,已有12個國家的央行步入了降息周期;僅巴西、俄羅斯和新西蘭由於通脹和本幣貶值等因素的困擾,仍處在加息通道。

另一方面,全球貨幣寬松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固定收益市場計入價格了。與其說是提振市場信心,不少人擔心,極低的借貸成本將讓央行喪失控制能力,進一步扭曲金融市場。

美聯儲是否會推遲加息?

當全球央行寬松正酣之時,已經結束QE且正計劃加息的美聯儲會如何反應?

美國經濟複蘇強勁,美元正不斷走強,自從去年年中開始進入升值通道以來,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升值幅度已經高達10%。而美聯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容忍美元升值,是值得註意的問題。

許多美聯儲官員們預計將在今年年中左右開始上調接近於零的基準短期利率。然而,隨著美國通脹持續疲軟,市場投資者越來越相信,近期經濟和市場形勢可能會導致美聯儲推遲加息。尤其令美聯儲官員們擔心的一件事就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2%。

新的貨幣協議?這一次很難

歷史上的全球貨幣緊張局勢,導致了一些協調政策利益的國際協議,並載入了世界經濟史。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元的強勢催生了三十年前在紐約廣場酒店簽署的《廣場協議》。而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時任美國財長羅伯特•魯賓(Robert Rubin)在聲稱強勢美元對美國有利的情況下,讓日元升值。同樣,如今美國對人民幣匯率低估的批評聲始終不絕於耳。

那麽,如果這場全球貨幣戰愈演愈烈,是否有希望全球能就政策協調再次達成一項新的協議?這一次可能很難。

目前為止,美元升值幅度遠遠不及1980年至1985年的90%。匯豐銀行的策略師在近期報告中稱,對於美元升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目前美國國內的不滿聲音與三十年前相比幾乎聽不見。

更何況,今非昔比。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協調各國利益要比如今容易。現在的全球大國——代表先進工業國家的七國集團(G7)已經擴展到了代表全球二十大經濟體的二十國集團(G20),市場規模也大得多。

上世紀80年代時,日本和歐洲還在遏制美元升值上擁有共同利益,因為他們的貨幣升值抗擊通脹。而如今一切都變了,日本和歐洲正在通縮中掙紮,政府債務高企不下,財政刺激幾無余地。只有央行還剩下些政策彈藥,而且現在歐洲和日本也不在一條船上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50

這次是真的了!索羅斯正式退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22

現年84歲的著名國際投資大師,因擊潰英格蘭央行而一戰成名的索羅斯,在周四舉行的達沃斯經濟論壇晚宴上宣布終極退休。以後他不再管理投資,將全力推動慈善事業。

索羅斯表示,

我之前曾經數次退休,但是這一次是真的了!慈善和管理資產兩者不可兼得,未來我將全力推動慈善事業。

索羅斯2011年退還了所有客戶資金,並專心打理自己的家族基金。而如今的決定則宣布把家族基金交由CIO Scott Bessent負責。

索羅斯因為1992年擊潰英格蘭央行而一戰成名,2013年成功判斷日元將大幅貶值也讓他大賺10億美金。即便在他投資生涯的晚期,他的一些決策依然有相當的影響。2014年身陷囹圄的英國IT外包公司Quindell就因為一份索羅斯基金買入公司5%股份的研究報告而在本周大漲。實際上,索羅斯的基金僅僅買入Quindell 1%的股份。

索羅斯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認為我不是一名商人,我投資別人經營的商業,因此我是一位名符其實的評論家,在某種程度上你們可稱我是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評論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82

沈建光:德拉吉的“豪賭”正式出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27

(本文作者為瑞穗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11月22日夜間,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正式宣布將推出包括購買歐元區國債和機構證券在內的規模或達1.14萬億歐元的“量化寬松”(QE)計劃。由於貨幣寬松的規模超出市場預期,美歐股市債市紛紛上漲,而歐元匯率創出新低。

筆者以為,短期內QE將降低部分邊緣國家的融資成本,歐元貶值和低利率環境也會對歐洲出口和房地產市場構成一定支撐。但是,歐元區與美國經濟面臨的困境顯著不同,中長期而言是否能夠實現像美國QE一樣的效果尚難預料。此外,投資者仍需警惕德國的強硬態度與希臘退出歐元區等政治博弈風險沖擊歐元區穩定的可能。

德拉吉:兌現承諾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歐元區經濟再次陷入低迷,不但整體失業率始終在兩位數以上,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更是顯示歐元區12月CPI終值同比下降0.2%,正式陷入通貨緊縮。

德拉吉行長急在心頭。歐央行先是在去年6月份推出“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應銀行要求以優惠利率向定向領域提供無限量的貸款,然後又在10月份祭出主動購買資產“量化寬松”的法寶。但是由於銀行對資金的需求不強,還款規模反而大於貸款,前期的QE以存量有限歐元區資產抵押證券(ABS)和資產擔保債券(covered bond)為主,購買規模不足,歐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不升反降。德拉吉行長將歐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恢複到2012年底水平(擴張約1萬億歐元)的誓言淪為空談。

此次歐央行會議,德拉吉行長終於得嘗所願。允許歐央行直接購買成員國債使得QE規模可以大幅攀升。不但,每月600億歐元持續19個月的購債規模超過了一萬億歐元,而且夠債計劃本身是開放式的,意味著如果通脹未達目標,歐央行還可能繼續其資產購買計劃。在窮盡了幾乎一切手段之後,以成員國國債購買為主的大規模量寬也算的上是“最後貸款人的最後法寶”。德拉吉的“豪賭”正式出場

QE力度:超出預期

歐央行QE在規模、持續時間方面都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在德拉吉行長宣布QE決定之後,不僅僅美歐股市債市紛紛反映積極,歐元匯率也在近期已經因為對於QE預期大跌的基礎之上,一度觸及1.13的水平,為2003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央行不顧德國反對做出決定也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市場預期。在歐央行議息會議之後的記者招待會上,德拉吉行長表示在是否立即需要“觸發”QE和風險如何分擔潛在信用風險這兩個問題上,此次歐央行的決定在內部只是獲得“絕大多數”(large majority)贊成。筆者以為,不贊成的聲音可能主要來自於德國。德國因為相對較好的經濟增長和國內潛在的資產泡沫問題,一直反對貨幣寬松。

不過,筆者仍然欣賞德拉吉行長能夠獲取大多數成員支持的靈活手腕與政治技巧。歐元區購買國債面臨的主要障礙之一在於風險分擔機制。目前,只有德國、荷蘭等五個國家信用評級為AAA級。如果歐洲央行統一購買所有國家的債券,一旦出現違約就意味著德國等核心國家為邊緣國家買單。此次,歐央行的購債計劃的設計別具匠心。歐央行僅購買12%的歐元區跨國機構債券和8%的各國債券,意味著歐元區層面僅分擔20%購債風險,而剩下80%的各國債券則由自己國家的央行直接購買並承擔風險。風險承擔機制設計的創新為德拉吉贏得了更多支持者。例如,荷蘭央行本來對購買成員國國債心存顧慮,但是其央行行長明確表示,如果是各個成員國央行自己負責本國國債的信用風險,荷蘭願意支持。在贏得了更多區內國家的支持之後,德拉吉才得以成功的將成員國國債納入資產購買計劃的範圍。

QE影響:短多長空?

短期來看,歐央行新一輪QE對歐洲經濟有提振作用。近期,伴隨著歐央行QE預期的升溫,一些歐元區邊緣國家的長期債券利率顯著下降,有助於降低這些國家的融資成本。例如西班牙的10年期國債利率就從去年的4%下降到1月20號的1.66%。此外,歐元的貶值將對促進歐元區的出口,而低利率環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資產價格構成支撐,幫助一些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更快複蘇。

然而,預期歐元區QE與美國QE達成類似的效果並不現實。首先,與美國2008年底實施QE時10年期國債收益超過4%相比,早在去年8月,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就已經降到1%以下。這意味著QE在歐洲對利率水平的壓制空間有限,對於刺激投資和支撐資產價格力度也將有限。

其次,歐元區面臨著比美國嚴重多的結構性問題。例如,在強大工會勢力影響下,一些歐元區國家雇員的工資水平的決定需整個企業、整個行業乃至整個國家層面集體協商形成,這種機制嚴重的制約了勞動力市場的活力。而涵蓋了兒童津貼、病假補助、醫療、教育、住房、失業救濟、養老保險、殯葬補助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甚至是“享受型”、“奢華型”的福利制度也對政府財政構成嚴重負擔。這種情況下,即使貨幣寬松,資金也不一定願意流入缺乏競爭力的實體經濟。事實上,歐元區持續的寬松已經導致德國等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存在形成新的資產泡沫的風險。

最後,如同德拉吉行長所承認的,任何貨幣政策都有財政方面的影響。歐央行直接印鈔購買成員國國債,無疑構成對成員國的財政補貼,而這或將進一步降低歐元區各國的改革決心,使得本就步履蹣跚的結構性改革更加裹足不前。如果出現這種局面,德拉吉行長殫精竭慮的努力豈非反而起到了助紂為虐的效果?

政治博弈:風險猶存

筆者也註意到在債券購買計劃的詳細說明里,歐央行決定對暫不購買處於財政援助項目評估過程的成員國債券,明顯是對希臘問題留有後手。而按照對歐央行的資本金出資比購買決定各國債券購買的份額,購買德國債券最多,也算是對德國的妥協。即使如此,未來歐元區政治博弈風險依舊不能低估。

按照目前的民意測驗,本周末希臘大選很可能導致希臘極左政黨SYRIZA領導人成為希臘新總理。市場普遍擔心希臘新政府想推翻此前IMF和歐盟就援助希臘達成的一攬子協議展開談判,希望減少財政緊縮,而這或將導致希臘不能繼續獲得援助,出現債務違約並退出歐元區。歐央行暫不購買希臘債券的決定有助於減少希臘政府賴賬的道德風險,但是如筆者在《2015警惕三大“灰天鵝”事件》一文中所指出的,希臘成為第一個退出歐元區國家的並對歐元區造成沖擊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此外,歐央行不顧德國反對決議實施大規模國債購買或將在德國國內引起更多反彈。作為歐洲第一經濟大國,德國在歐元區的影響力顯然不是其在歐央行內部兩個投票席位所能完全代表。德國政府的反應以及在歐元區後續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政治博弈仍然值得密切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93

澳大利亞降息25個基點 正式加入貨幣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00

QQ圖片20150203114001

澳大利亞央行本周二降息25個基點至2.25%,刷新歷史最低利率記錄,並暗示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

此前,澳大利亞的利率自2013年8月以來一直維持在2.5%的歷史最低點。

在周二發布的聲明中,澳洲聯儲認為進一步降息是合適的。外部環境對澳聯儲本次降息決定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澳聯儲在本次會議紀要中提到,“美國經濟持續走強,但是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都比預期要弱。當前預測全球經濟2015年將繼續溫和增長。”

澳大利亞央行行長史蒂文斯表示,國內需求增長整體相當疲弱,降息的目的是為了提振經濟增長,預計降息將支持需求。聯儲執委會認為未來進一步降息也是合適的政策舉措。能源價格走低將暫時性打壓CPI,未來1-2年通脹將符合目標區間。

澳洲聯儲聲明中還提到,澳元仍高於多數基於基本面的估值。考慮到大宗商品價格下挫,澳元是在基本面估值之上的。

澳聯儲預計一段時間內,澳大利亞經濟仍將有閑置產能,全球經濟預計溫和增長,失業率峰值略高於預期,能源價格下行一段時間壓制通脹率,貿易下降導致收入增速下降。預計更低的能源價格能支撐消費支出。

匯豐(HSBC)經濟學家Paul Bloxham稱,本次澳聯儲聲明口吻與12月時有了很大不同。“他們看上去要更加擔心澳大利亞經濟的需求部分,這點很有趣。”

澳聯儲降息消息公布後,澳元兌美元匯率大幅走低逾140個基點,刷新2009年5月以來新低;澳大利亞ASX200股指上漲1%,刷新2008年6月以來新高。

最近幾周全球已有數家央行進行了降息,包括瑞士、丹麥、加拿大和新加坡,各國降息的原因也不約而同的指向通縮壓力和經濟低迷。

上周三(1月28日),澳大利亞發行量最大報紙——《先驅太陽報》刊文暗示澳洲聯儲有望在本次會議上降息。

資深經濟新聞記者Terry McCrann在該報發表的文章中列出了澳聯儲對經濟前景展望的變化預測,並稱“聯儲將幾乎肯定”在周二的會議上降息。該報道指出,年內澳洲聯儲或將連續降息,降幅至少達到25個基點,次數至少為兩次,最多可達4次。

因在亞洲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出口導向型的澳大利亞面臨的潛在外部風險增加不斷增加,加上以鐵礦石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軟,澳大利亞央行有放寬貨幣政策刺激投資的壓力。

此前澳聯儲一直按兵不動因擔心房地產市場過熱。

匯豐(HSBC)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認為,澳洲聯儲維持在歷史低位的利率已提升經濟活動,稱12月澳洲房價上漲了8%。並稱,澳洲聯儲面臨的關鍵挑戰是,一段時間內,房價增長一直超過家庭收入的增長,降息可能令房價增長更快,並導致房地產泡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425

歐洲正式進入QE時代 歐元區央行承受虧損風險購債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5017

歐洲昨日正式步入量化寬鬆(QE)時代。歐元區央行開始購買負收益率債券,表明它們將繼續推進總規模1.1萬億歐元的QE,哪怕冒著遭受損失的風險。

它們開始實施歐洲央行決定的QE項目後,歐元區政府債券價格大漲。歐洲央行上月決定追隨美聯儲和英國央行的步伐,啟動全面QE。

華爾街見聞網站週一介紹過,歐洲央行於北京時間18:08確認,已和歐元區各央行開始購買國債。德、法、意、西等國家的國債收益率有所下跌。歐元跌至逾11年低位,而歐元區Stoxx 600指數上漲至2007年來新高。

歐洲央行上週表示,根據該計劃進行的債券購買活動將從3月9日開始,每個月的購買規模為600億歐元。歐洲央行將以負收益率購買債券,只要收益率在購買時不低於該行的存款利率(-0.2%)即可。

因此,包括德國國債在內,歐元區央行們昨日在多個市場上以負收益率購入政府債券。這意味著如果它們持有這些債券到期的話,它們可能會出現虧損。符合歐洲央行QE資產購買標準的法國、荷蘭、芬蘭、比利時、奧地利和斯洛伐克國債同樣以負收益率交易。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出現投資者願以負收益率購買國債的現象反映出市場擔心歐元區可能面臨著日本式的「失去的十年」。

本週一,十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下跌8個基點至0.31%,進一步擴大與美國同期國債息差至歷史新高。上週五美國公佈了強勁的就業數據,觸發投資者關於美聯儲將在今年年中開始加息的預期。

深受歐債危機打擊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小幅上漲,同期限國債收益率分別下行1和3個基點。

由於投資者持續擔憂在極左翼政府領導下的希臘的償債能力,不在QE購債標的之列的希臘國債收益率反而上升至9.82%。

購買歐元區安全級別更高債券所付出的高代價,加之市場預期銀行、保險、養老金等國債持有人不願意將債券出售給歐元區央行,歐洲央行能否從現在到2016年9月每月購買到600億歐元的公私部門債券也令人懷疑。

巴克萊銀行主權債部門主管Lee Cumbes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主要問題在於,歐洲央行在哪裡可以買到它需要的債券量。

對於為什麼沒人肯賣國債給歐洲央行,華爾街見聞曾有詳細的介紹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CNP Assurances)副CEO Antoine Lissowski表示:

我們更願意繼續持有它們,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現在正達到了極限。

銀行通常持有短期債券,它們以政府債券作為流動性的緩衝工具。售出債券意味著它們需要買入其它資產,而這些資產與政府債券不同,監管者要求它們留存部分現金以表謹慎。或者,它們可以把出售債券所得資金存入歐洲央行,但所得利息卻是不具吸引力的-0.2%。

保險公司和養老金基金通常持有長期債券。將所持債券賣給歐洲央行可以為它們創造巨大的利潤。但這些錢同樣面臨著再投資於其它債券的風險,這些債券的收益率遠低於它們承諾給客戶的回報率。因此,也是「no-no」。

...

比利時保險公司富通(Ageas)的CEO Bart de Smet說,「如果我們出售債券,我們將創造巨大的資本利得,但接著我們將不得不把那些錢再投資於收益率為0.5%的資產,而我們的資金成本卻是3.50%-3.75%。」

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up,ING)和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西班牙洲際銀行(Bankinter)和西班牙班基亞銀行(Bankia),以及法國巴黎銀行均表示,當歐洲央行「來敲門」時,它們可能不會把債券賣給它。

法巴銀行副CEO Philippe Bordenave表示:

我們現在持有的國債量與貨幣政策無關,而是與監管政策有關。 

...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策略師們認為,有40%的可能,歐洲央行的購債項目(QE)今年會幫助將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推至負值。

並不打算出售債券的安本資管(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Patrick O'Donnell表示:

現在債券不足以滿足全球的需求,因此將很難見到大量的賣家。 

風險在於,如果歐洲央行真的要以每月600億歐元的步伐購買債券,其對價格的影響可能會相當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362

國務院:存款保險制度5月1日正式實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41

國務院:存款保險制度5月1日正式實施
作者:潘淩飛  


中國宣布將於5月1日開始實施存款保險制度,將存款保險賠付上限設定在50萬元人民幣。

國務院今天發布公告稱,《存款保險條例》已經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第67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今天早些時候,路透就曾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存款保險條例》將於近日正式公布,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根據條例,存款保險制度適用於國內所有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被保險存款包括投保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

去年11月3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稿中就提到,存款保險最高賠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

該意見稿於2014年12月30日結束公開征求意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今年1月曾指出,自去年存款保險制度進行公開征求意見後,大家提了一些意見,均比較認可。目前存款保險制度出臺實施的準備工作已經比較充分。

今年兩會期間,人大代表、中國中國銀行監事梅興保稱,李克強總理在會見兩會代表時表示,中國將在5月1日前後發布存款保險的具體條例。

附錄:《存款保險條例》全文
存 款 保 險 條 例

  第一條 為了建立和規範存款保險制度,依法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下統稱投保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投保存款保險。

  投保機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設立的分支機構,以及外國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適用前款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之間對存款保險制度另有安排的除外。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存款保險,是指投保機構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交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向存款人償付被保險存款,並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制度。

  第四條 被保險存款包括投保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但是,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投保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投保機構的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定不予保險的其他存款除外。

  第五條 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經濟發展、存款結構變化、金融風險狀況等因素調整最高償付限額,報國務院批準後公布執行。

  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機構所有被保險存款賬戶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並計算的資金數額在最高償付限額以內的,實行全額償付;超出最高償付限額的部分,依法從投保機構清算財產中受償。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償付存款人的被保險存款後,即在償付金額範圍內取得該存款人對投保機構相同清償順序的債權。

  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存款的償付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準。

  第六條 存款保險基金的來源包括:

  (一)投保機構交納的保費;
  (二)在投保機構清算中分配的財產;
  (三)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運用存款保險基金獲得的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七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並發布與其履行職責有關的規則;
  (二)制定和調整存款保險費率標準,報國務院批準;
  (三)確定各投保機構的適用費率;
  (四)歸集保費;
  (五)管理和運用存款保險基金;
  (六)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采取早期糾正措施和風險處置措施;
  (七)在本條例規定的限額內及時償付存款人的被保險存款;
  (八)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職責。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由國務院決定。

  第八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開業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定的期限內辦理投保手續。
  本條例施行後開業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營業執照之日起6個月內,按照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規定辦理投保手續。

  第九條 存款保險費率由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構成。費率標準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根據經濟金融發展狀況、存款結構情況以及存款保險基金的累積水平等因素制定和調整,報國務院批準後執行。
  各投保機構的適用費率,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根據投保機構的經營管理狀況和風險狀況等因素確定。

  第十條 投保機構應當交納的保費,按照本投保機構的被保險存款和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確定的適用費率計算,具體辦法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定。
  投保機構應當按照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要求定期報送被保險存款余額、存款結構情況以及與確定適用費率、核算保費、償付存款相關的其他必要資料。
  投保機構應當按照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規定,每6個月交納一次保費。

  第十一條 存款保險基金的運用,應當遵循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的原則,限於下列形式:
  (一)存放在中國人民銀行;
  (二)投資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債券以及其他高等級債券;
  (三)國務院批準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

  第十二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應當自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3個月內編制存款保險基金收支的財務會計報告、報表,並編制年度報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存款保險基金的收支應當遵守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並依法接受審計機關的審計監督。

  第十三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履行職責,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進行核查:
  (一)投保機構風險狀況發生變化,可能需要調整適用費率的,對涉及費率計算的相關情況進行核查;
  (二)投保機構保費交納基數可能存在問題的,對其存款的規模、結構以及真實性進行核查;
  (三)對投保機構報送的信息、資料的真實性進行核查。
  對核查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應當告知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

  第十四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參加金融監督管理協調機制,並與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金融管理部門、機構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應當通過信息共享機制獲取有關投保機構的風險狀況、檢查報告和評級情況等監督管理信息。
  前款規定的信息不能滿足控制存款保險基金風險、保證及時償付、確定差別費率等需要的,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可以要求投保機構及時報送其他相關信息。

  第十五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發現投保機構存在資本不足等影響存款安全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情形的,可以對其提出風險警示。

  第十六條 投保機構因重大資產損失等原因導致資本充足率大幅度下降,嚴重危及存款安全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的,投保機構應當按照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及時采取補充資本、控制資產增長、控制重大交易授信、降低杠桿率等措施。
  投保機構有前款規定情形,且在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規定的期限內未改進的,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可以提高其適用費率。

  第十七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發現投保機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建議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采取相應措施。

  第十八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可以選擇下列方式使用存款保險基金,保護存款人利益:
  (一)在本條例規定的限額內直接償付被保險存款;
  (二)委托其他合格投保機構在本條例規定的限額內代為償付被保險存款;
  (三)為其他合格投保機構提供擔保、損失分攤或者資金支持,以促成其收購或者承擔被接管、被撤銷或者申請破產的投保機構的全部或者部分業務、資產、負債。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在擬訂存款保險基金使用方案選擇前款規定方式時,應當遵循基金使用成本最小的原則。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存款人有權要求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在本條例規定的限額內,使用存款保險基金償付存款人的被保險存款:
  (一)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擔任投保機構的接管組織;
  (二)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實施被撤銷投保機構的清算;
  (三)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對投保機構的破產申請;
  (四)經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情形。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在前款規定情形發生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足額償付存款。

  第二十條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規定收取保費;
  (二)違反規定使用、運用存款保險基金;
  (三)違反規定不及時、足額償付存款。
  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泄露國家秘密或者所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投保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予以記錄並作為調整該投保機構的適用費率的依據:
  (一)未依法投保;
  (二)未依法及時、足額交納保費;
  (三)未按照規定報送信息、資料或者報送虛假的信息、資料;
  (四)拒絕或者妨礙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法進行的核查;
  (五)妨礙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實施存款保險基金使用方案。
  投保機構有前款規定情形的,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可以對投保機構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公示。投保機構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還可以按日加收未交納保費部分0.05%的滯納金。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施行前,已被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依法決定接管、撤銷或者人民法院已受理破產申請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適用本條例。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轉自華爾街見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35

歐盟正式指控谷歌搜索涉嫌壟斷 將調查安卓系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043

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谷歌辦公室門上的公司標誌。 (新華社/路透/圖)

谷歌內部備忘錄回應:購物搜索未破壞競爭

谷歌又攤上事兒了。

4月15日,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歐盟委員會15日對美國谷歌公司發出告知書,指控谷歌其在搜索引擎市場上的主導地位,讓自己的購物比價服務優先出現在搜索結果網頁上,違反了歐盟的反壟斷法,損害了消費者和競爭對手的權益,同時扼殺創新。

歐盟委員會可判處的罰金最高可達企業全球營業額的10%,若以谷歌2014年660億美元的銷售額計算,罰款有可能超過60億美元。

歐盟委員會表示,已經向谷歌公司發出一份“異議聲明”,谷歌公司需要在10周時間內作出答複,也可要求召開聽證會說明公司的營運情況,歐盟委員會將在聽取谷歌意見後作出結論。

依照歐盟法律,如果認定企業濫用市場優勢地位,歐盟可以要求企業徹底改變運營方式。美國軟件巨頭微軟公司和世界最大芯片生產商英特爾公司就因這一罪名分別於2004年和2009年接到歐盟數億美元罰單,被要求停止不正當競爭。

對此,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中發表聲明,列舉了競爭對手購物網站在德國、法國和英國的訪問量,反駁歐盟對其的指控。

新浪財經,網上泄密的一份谷歌內部備忘錄顯示,谷歌目前的辯護策略是弱化自己的領先地位。谷歌制作了多張圖表並用數據說明,該公司在歐洲購物搜索市場受到了亞馬遜、eBay和本地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此外,Yelp在移動搜索領域也在迅速發展,有超過40%的流量直接源自移動應用。

谷歌試圖證明,在購物和旅行等垂直領域,谷歌並不具備像搜索市場一樣的領先地位。

谷歌在備忘錄中說:“競爭只是點擊一下鼠標的事情——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可以使用必應、雅虎、Quora、DuckDuckGo,以及蘋果Siri和微軟Corana等一系列搜索助手,還有亞馬遜、Idealo、Le Guide、Expedia或eBay等更加專業的服務。另外,用戶越來越開始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絡尋找新聞和推薦——包括到哪里吃飯,看什麽電影。”

歐盟已對谷歌反壟斷調查5年 將調查安卓系統

值得註意的是,在歐洲市場占據90%搜索市場份額的谷歌,其早在5年前就開始遭遇歐盟的反壟斷指控。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12月,歐盟開始提出谷歌涉嫌違反自由競爭的相關法規。2011年3月,谷歌被發現在搜索結果中過濾歐洲三家網站內容,其中包括比價網站、購物網站和一家法律服務網站。

2013年4月,谷歌給出解決方案,保證在未來五年中改善搜索結果,在鏈接中加入競爭對手的網站。隨後,谷歌的解決方案被駁回,歐盟要求谷歌做出更多讓步。

2014年2月,歐盟委員會專員阿爾穆尼亞(Almunia)接受谷歌提議,雙方保持對立但不直接發生沖突。但歐盟不接受Almunia的解決方案,同時開始重新評估谷歌整改時間,目標在年內結案。

11月,瑪格麗特·韋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取代Almunia成為歐盟委員會競爭專員,歐盟議會強烈要求搜索引擎解除捆綁,以促進行業競爭。

自此,歷經5年的調查後,歐盟於2015年4月15日正式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

騰訊財經消息,相對於美國,歐盟監管部門對科技巨頭的態度更強硬,並降低了判斷壟斷行為的標準,和解方案可能要求谷歌對搜索業務進行調整。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谷歌的搜索廣告收入會被影響外,這一訴訟可能還將導致大筆律師費,同時,與歐盟的糾紛會牽扯谷歌高管們的大量精力。

此前曾接到歐盟罰單的微軟高管表示:“我們學到了經驗,你不應對抗歐盟委員會,而是最好讓他們支持你。”自2012年以來,微軟已向歐盟委員會繳納了超過15億美元的罰款。

前述經濟參考報消息,熟悉此前歐盟反壟斷案的專業人士表示,谷歌的最佳選擇是和解,且越快越好。考慮到谷歌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許多其他國家和地區很可能會效仿歐盟的做法。

歐盟15日還表示,已正式開始調查谷歌是否利用安卓操作系統迫使智能手機廠商優先對待谷歌的服務和應用,排擠競爭對手。歐盟稱,還將繼續進行另外三項針對谷歌的調查,即涉嫌複制對手的網頁信息、獨家廣告制度和對廣告商的不恰當限制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15

周星馳告華誼兄弟一審敗訴 因補充協議未正式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6505.html

周星馳告華誼兄弟一審敗訴 因補充協議未正式簽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04-15 19:30:00

4月15日下午,周星馳控股公司崴盈投資有限公司起訴華誼兄弟索要《西遊降魔篇》的12.48億元人民幣票房分紅一案,在北京市三中院開庭審理並宣判,法院下午一審宣判駁回周星馳公司全部訴求。

4月15日下午,周星馳控股公司崴盈投資有限公司起訴華誼兄弟索要《西遊降魔篇》的12.48億元人民幣票房分紅一案,在北京市三中院開庭審理並宣判,法院下午一審宣判駁回周星馳公司全部訴求,原因是其中一份協議未簽字蓋章。

崴盈投資有限公司是《西遊降魔篇》的制作方,2012年制作了該電影。崴盈公司稱,公司讓華誼兄弟擔任發行方,並先後與華誼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和補充協議。由於對影片市場評估較好,周星馳曾與華誼兄弟公司董事長王忠軍口頭商定,若票房收入超過5億元,華誼兄弟公司可給予原告票房分紅。後就票房分紅問題,雙方通過郵件簽了第二份補充協議。

截至2013年8月30日,該片實現票房收入12.48億元人民幣。因此,原告認為根據協議,華誼應給其分紅和收益共計1.77億,但被告只給了8000多萬。為此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支付收益分配款8610萬元人民幣。

庭審中,被告華誼否認第二份協議成功簽署並生效,且稱取得票房收入不足5億。華誼兄弟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第二份補充協議僅通過郵件溝通過,協議應屬無效。另外,就算合同有效,周星馳方面所說的分紅基數與華誼兄弟方面的算法也有分歧。

華誼兄弟的說法得到法院支持,經審理,法院認為,合同的簽訂應以簽字蓋章生效,原被告間的第二份協議均是電子郵件往來,雖然寫明了有簽約意向,但最終未履行雙方簽字蓋章手續,合同無效,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周星馳方面索要8000萬元分紅暫時告敗。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