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外需市場低迷、加工制造業轉移,給中國外貿帶來挑戰。但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境電商卻逆勢增長。
阿里研究院近日發布了《2016年中國縣域跨境電子商務報告》及“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創業二十五佳縣(市)”排行榜。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7%,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3.2%。不過,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8萬億元,同比增長28%。
那麽哪些地方是跨境電商的重頭呢?報告顯示,2015年,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上(包括采購與批發),向中國企業發出詢盤量最多的海外市場前十位是:美國、英國、印度、加拿大、俄羅斯、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馬來西亞、巴西。其中,美國客戶發出的詢盤量明顯領先,前十位中有六個發達國家。
另一組信息,在阿里巴巴國際站平臺上(包括采購與批發),新增買家數最多的國家前十位是:俄羅斯、美國、巴西、西班牙、法國、加拿大、烏克蘭、印度、英國、意大利。其中,俄羅斯和巴西新增買家規模可觀,這兩個國家人口之和達3.5億,超過美國人口數量。這反映了以俄羅斯、巴西等代表的新興國家孕育著增量市場,帶來新的機遇。
同樣值得關註的還有國內的縣域跨境電商市場。2014年被眾多媒體和縣市列為“縣域電商元年”。進一步,部分縣市把2015年或2016年作為本地的“跨境電商元年”。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盛振中分析說:“近兩年,縣域跨境電商有五個重要特征。一是大部分縣市跨境電商處於發展初期;二是空間分布明顯不均衡,高度集聚於沿海地區;三是部分縣市產業集群在全國、甚至全球具有競爭力;四是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是縣域發展跨境電商的主體;五是跨境人才培訓、資金獎勵/補貼、發展產業園成常見政策。”
其中,在空間分布上,基於“跨境網商密度”,即平均每萬人中的跨境網商數量,阿里研究院分析形成“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創業二十五佳縣(市)”排行榜,義烏、永康和余姚名列前三位。
從地理分布上來看,浙江15個、江蘇4個、河北3個、福建2個、山東1個,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金華、溫州各有4個、寧波有3個,是目前跨境電商最活躍的區域。這也與過往數十年縣域外貿發展格局相對應。
不過,為何同樣是沿海發達地區,浙江縣域數量占據半壁江山,而廣東卻一個都沒有?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於區域經濟格局的差異。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縣域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均衡。例如浙江所有地市的人均GDP都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中小城市經濟十分發達,縣域是浙江出口的重要力量。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稅根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稱,改革開放以後,浙江的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相對應的縣域經濟、鎮域經濟發展十分突出,很多地方都是“一縣一品”或“一鎮一品”,這也使得各地的差距相對較小。其次,浙江從很早以前就開始註重全省區域均衡發展,推動全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進入新世紀後,原本較為落後的浙西南麗水、衢州等地也迅速發展起來,全省發展比較均衡。
反觀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盡管民營經濟也很發達,但廣東區域經濟發展十分懸殊,經濟的重心和出口的主體都是在珠三角。而在珠三角幾個重要地市中,東莞和中山都是市直接管鎮,沒有轄縣,佛山、廣州、深圳下屬的縣也都全部改成區,因此廣東沒有一個縣入圍也在情理之中。
通過分析跨境電商創業活躍的縣市案例,可以發現其關鍵因素。最重要的是產業基礎,上榜的縣市往往擁有一個或多個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比如永康的五金、安平的絲網、德化的陶瓷等。
報告指出,在傳統外貿時期,位於中外邊境的縣市,如中越邊境的東興、中俄邊境的綏芬河,開展外貿具有地理優勢。在發展跨境電商時,地理位置仍然重要。但相對以往,其重要性在減弱。因為其他因素成為競爭力的新來源。比如,借助在線貿易平臺,中西部縣市的網商也可以低成本獲得客戶,與東部縣市、邊境縣市網商的機會差距明顯縮小。
此外,數據顯示,2016年“雙十一”期間,縣域消費者購買跨境商品最多的三大品類是母嬰用品、美妝個護和保健戶外用品,反映縣域消費者在健康、安全方面有強烈的需求。他們購買的跨境商品來源國前十位依次為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德國、荷蘭、法國、瑞士、英國和泰國,以發達國家為主,這反映出這些國家商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智聯招聘27日發布的2016年冬季企業招聘薪酬排行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排在前三位,廣州位列第四。從招聘薪酬絕對數來說,北京、上海大幅領先於深圳、廣州,其中,廣州招聘月薪低於北京近2000元。本季度在最受求職者歡迎的十大城市中,成都取代廣州成為第四大受歡迎城市。
這份名為《2016年冬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稱,2016年冬季北京的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9835元(稅前,下同),位居第一。上海、深圳、廣州的冬季企業平均招聘薪酬分別為9720元、8640元和7853元。
從薪酬的分布情況來看,北京地區招聘月薪稅前8000元以上的職位占總量的46.2%,這也是北京地區的整體平均薪酬水平排名全國第一位的主要原因。
就全國範圍而言,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稅前7606元,相對上一季度全國7531元的平均招聘薪酬,變動不大。企業招聘薪酬水平進入全國前十的城市,基本為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通過分析在線職位的招聘薪酬可以發現,薪酬在4001-6000元之間的職位數量仍然是最多的,占職位總量的31.8%,其次是薪酬在8000元以上的高薪職位,占職位總量的28.1%。薪酬在4000元以內的職位數量相對較少,不到總量的兩成。
在招聘薪酬排名前十的行業中,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以10599元的水平繼續保持第一,絕對值相對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略有增長,以9333元排名第二位。跨領域經營的平均招聘薪酬下降為9117元,排位沒有變化。銀行業的平均招聘薪酬漲幅也較大,從上一季度的第10名上升為本季度的第5名。
從不同職業的招聘薪酬數據來看,高級管理的招聘薪酬以18940元平均招聘月薪穩居第一名,IT管理/項目、銷售管理、證券/期貨/投資管理/服務分列2~4位。
智聯招聘2016年冬季在線數據顯示,除了上市公司和國企以外,其他性質企業的平均招聘薪酬均有小幅度的上漲,但薪酬的相對排位順序沒有發生變化。
合資企業的招聘薪酬最高,為8340元,其次是外商獨資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7887元,再次為民營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7646元,上市公司緊隨其後為7547元。國企和事業單位的招聘薪酬相對最低,分別為7324元和7308元。由此可見,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招聘薪酬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智聯招聘通過監測全國34個主要城市的在線招聘數據發現,截至12月底,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人才供需競爭指數(供需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40.3,這意味著在全國範圍內平均41人競爭一個崗位。
通過與前三個季度的數據對比可以發現,2016年冬季的競爭指數略有回升,但與上半年的情況相比,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為緩和,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年終獎等因素的影響,冬季求職期並非是招聘旺季,全國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數量均有所降低,但簡歷量的降幅遠低於職位量的降幅。
分城市來看,與北京招聘薪酬居全國首位的同時,競爭指數也穩居第一。在智聯招聘監測的全國34個主要城市中,2016年冬季求職期北京競爭指數為93.5,相對秋季競爭指數的絕對值78.5上升幅度非常大,而且競爭指數絕對值幾乎達到排名第二的成都的2倍。這主要是因為冬季求職期,大部分地區的招聘需求和簡歷投遞都有所降低,但北京地區的簡歷投遞數量卻在持續上升。
在一線城市當中,無論是薪酬水平還是求職數,廣州都略遜一籌,廣州的競爭指數排名跌落前10,主要是因為簡歷數量的降幅明顯超過招聘需求的降幅。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榜單中,排名前七的城市沒有發生變動,一線城市依舊占據前四的位置,武漢和杭州的排序有所上升。和秋季求職期相比,招聘需求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僅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加。
在2016年冬季求職期全國簡歷投遞數量最高的城市榜單中,成都取代廣州位列第四,其余城市的排序與招聘需求城市榜單基本一致,說明人才需求越高的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也相對更高。與秋季求職期相比,最受求職者歡迎的十大城市中,僅有北京、西安、杭州在冬季求職期的簡歷投遞數量有所增加。
這份《報告》指出:從已公布的年底宏觀經濟數據來看,2016年我國的經濟增速保持了企穩的發展趨勢,就業市場也呈現出部分回暖的跡象,全國職位總量環比處於持續增長的狀態。雖然受到去產能政策以及部分產業轉型的影響,導致職位的競爭指數總體上高於2015年,但從發展趨勢來看,競爭指數沒有出現較大波動,勞動力市場依舊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
1月1日,客戶王女士通過太平洋壽險“神行太保”移動終端投保的上海醫保卡項目專屬產品正式生效。經與中保信平臺確認,太平洋保險集團旗下子公司太平洋壽險正式簽出“醫保卡余額購買商業健康險”的上海行業首單。
近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職工自願使用醫保個人賬戶歷年結余資金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有關事項的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上海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可自願使用個人醫保卡賬戶歷年結余資金購買商業健康保險。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通知》的下發既是對居民提升醫療保障水平訴求的回應,還可以提高個人醫保卡賬戶資金使用效率,也是商業健康保險對接基本醫保體系的一次重要探索。與其他地區和城市的醫保卡項目相比,上海醫保卡項目由人社局、保監局等部門統一牽頭、產品及費率統一、投保平臺行業統一。
據悉,此次醫保卡項目的專屬產品共兩種,一款是住院自費費用補償醫療保險,在上海市醫保定點公立醫院普通部或質子重離子醫院住院治療期間所發生的合理且必要的自費醫療費用,按50%的比例進行賠付;另一款是改進型重大疾病保險,在擴展市場上現有產品保障病種範圍的基礎上,保費大幅低於市場同類產品價格。
如果參保人同時購買兩款產品,上海職工個人的住院自費醫療保障、個人重大疾病保障當年度內將最多達到30萬保額。且經保險公司審核後可以自動續保,續保最高投保年齡為65周歲(含),但如被保險人自55周歲(含)起連續續保本保險的,則續保最高年齡可延長至75周歲。但已患重大疾病人員不再具有續保資格。
據了解,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購買商業醫療保險的相關產品,可使用個人賬戶歷年結余資金,也可用現金支付。參保人自願購買產品後,與經辦商業保險機構以合同方式來確定雙方責任、權利、義務,相關行為的責任主體為參保人和商業保險公司。
根據上海保監局披露,通過對已報送的開展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業務報告進行了認真核對,按照“成熟一家、公布一家”的原則,目前首批入圍此項業務的商業保險公司共有五家,分別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此次簽出“首單”的太平洋壽險上海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具體承接該項目在上海落地、具有該項目經營資質的保險公司之一,前期參與了專屬產品的設計研發,後續公司將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為參保人員提供及時、便捷的承保、理賠服務,並將於1月中下旬開始大面積銷售該產品。
據悉,在上海,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範圍一直被進行嚴格管理,賬戶資金余額沈澱龐大,且增速快。據官方披露信息,截至2014年底,上海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累計結余高達470.3億元。
2016年,上海市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約1.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哪些企業繳稅最多?
1月9日,上海市稅務局公布了2016年第三產業稅收排名前100位企業名單,和2016年工業稅收排名前100位企業名單。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繼續穩居工業稅收榜單首位,以742.29億元遙遙領先。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157.95億元排第二位,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居第三名,納稅額為142.23億元。
根據2016年第三產業稅收排名百強榜,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37.51億元居榜首,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136.55億元緊隨其後,上海通用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排第三位,納稅額為51.81億元。
金融企業占三產納稅百強半壁江山
從兩個榜單排名來看,上海市納稅額超過100億元的企業共有7家,除了上述上海煙草集團、上海大眾、中石化上海石化公司、浦發銀行和交通銀行之外,還有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約129億元)、中國石化上海高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約108億元)。
在去年全年過萬億的稅收中,第三產業稅收超8000億元(8173.6億),占全市稅收比重首次超過七成。
單從上海第三產業納稅百強榜看,百強企業一共納稅1751.9億元,較上年增長11.4%;占全市稅收收入15.4%,占第三產業稅收收入21.4%;最低入圍企業稅收規模由上年的5.63億元提高至6.94億元。
上海市稅務局人士分析,第三產業百強企業稅收增速快、比重穩,反映出本市第三產業對經濟稅源持續健康發展的驅動作用日漸加強。
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中,金融企業占席最多,高達47席,共繳納稅款1094.7億元,較上年增長14.5%,占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稅收62.5%。
這反映出上海市“四個中心”功能持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聯動深化融合,溢出效應顯著。
隨著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此次第三產業百強榜中,信息技術、現代物流企業也表現搶眼。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稅收達到13.67億元,成為排名最高(39名)的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騰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稅收(8.15億元)增長38.6%,排名由上年的96位上升至78位。申通快遞成為首家入圍上海第三產業納稅百強企業的快遞企業,排名第59位。
煙、車、油、鋼為工業稅源主體
單從2016年上海工業納稅百強榜來看,煙草、汽車、石油、鋼鐵相關企業是重點稅源企業,占百強工業企業稅收近八成。
其中上海煙草納稅額更是榜單發布多年來,一直穩居首位。不過上海煙草2016年納稅額相比上一年減少近20億元。
2016年,上海市工業百強企業共繳納稅款1786.4億元,較上年增長2.4%,增速較上年略升0.1個百分點;占全市稅收收入15.7%,占工業稅收收入61.9%,占全市稅收收入比重較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最低入圍企業稅收規模由上年的2.05億元小幅提高至2.11億元。
上海市稅務局人士認為,工業百強企業稅收總體增速放緩趨穩和占全市稅收收入比重逐步降低,反映出本市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持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工業百強企業中,“煙、車、油、鋼”等工業重點稅源企業稅收較上年增長0.9%,占百強工業企業稅收79.5%,增速和比重分別較上年下降0.5和1.2個百分點。其他工業企業稅收較上年增長8.5%,占百強工業企業稅收20.5%,增速和比重分別較上年上升1.2個百分點和1.3個百分點。
上海稅務局人士介紹,工業百強企業中,有12戶戰略性新興產業制造業企業入圍。工業重點稅源企業與新興企業稅收增速和比重的“一降一升、一退一進”,反映出本市工業企業“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落實效果已經顯現。
近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頻頻對美國車企發難,福特、豐田等大型汽車制造廠商也陸續做出回應。
繼福特公司3日宣布取消16億美元的墨西哥新廠建設計劃,轉而向位於美國密歇根州的一家制造廠投入7億美元並增加就業崗位之後,菲亞特-克萊斯勒也於當地時間1月8日宣布,將在美國投資10億美元用於車廠現代化,並有望創造2000個就業崗位。
這一切似乎都令人產生一種錯覺:美國汽車行業正在迅速將就業崗位轉移至墨西哥。
事實上,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追蹤數據,美國汽車行業創造就業崗位的速度超過任何其他主要行業。
美國勞工統計局於上周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09年奧巴馬政府上臺以來,美國汽車、卡車和交通運輸工具零部件制造商所支付的薪資報酬增長了近35%,超過勞工統計局追蹤的所有主要行業表現。
奧巴馬上臺前12個月,美國汽車制造商及零配件供應商流失了25萬個就業崗位,超過整個行業就業人數的四分之一。
自那之後,盡管汽車行業雇傭人數仍然遠低於2000年6月時的高位(130萬人),但該行業已經“收複”了金融危機時期流失的幾乎所有崗位,部分原因是奧巴馬政府對車企進行了救助。
圖片來源:CNBC
從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可以看出,2010~2016年間,汽車及零配件企業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遙遙領先於其他行業。
圖片來源:CNBC
此外,車企雇員的薪資在美國勞動力市場中也居於前列。
今日,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阿里雲、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第一財經數據新媒體等機構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2016年度十大堵城分別是:濟南、哈爾濱、北京、重慶、貴陽、深圳、昆明、杭州、大連和廣州。其中,前4個城市的高峰擁堵延時指數超過2.0,也就是說,這些城市因交通擁堵而造成通勤時間是暢通情況下的2倍。
此外,根據高德用戶出行數據表明,2016年用戶在餐飲、旅遊、住宿、運動這些消費領域上的出行比例同比去年出行變少,而在工作、金融、醫療、汽車相關目的地上的占比有所增加。
報告還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了加班最晚的科技公司。從公司維度看,以18:00開始計算加班時長,華為是平均下班時間最晚的公司,直到21:57分。市值最高的三家互聯網公司BAT均在加班最多公司中。
從夜間公司周邊擁堵情況來看,晚10點後互聯網公司周邊道路依然繁忙,擁堵延時指數高於其它區域,其中奇虎360周邊擁堵延時指數最高。據分析,這與該公司緊鄰北京2016年度十大堵點之一的大山橋,息息相關。
從2016年公司去往別墅區的分布來看,北京上班族住在別墅的分布系數為0.2,排在第二名的是上海分布系數為0.19,兩城市遙遙領先其它城市,長三角區域進入TOP10的城市有4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
再具體到住別墅區的科技公司員工,阿里巴巴、華為和百度去往別墅區的人員最多,騰訊、京東、網易、聯想、攜程、新浪和微軟緊隨其後。其中,阿里巴巴土豪員工最多,占TOP10公司中人數的22.2%。
1月16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為響應中國去年10月起執行的《關於調整化妝品進口環節消費稅的通知》,韓國最大化妝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自15日起將旗下品牌蘭芝、悅詩風吟、伊蒂之屋、雪花秀的327款產品的價格下調3%到30%。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公司表示,全部在華生產不受關稅影響的夢妝品牌不在降價之列。業界人士表示,隨著電子商務和海淘的日益發達,化妝品價格也愈發透明,海外化妝品銷售商在華調整零售價格勢在必行。
報道稱,此舉可能使中國遊客赴韓購買化妝品的熱情有所減退,影響韓國化妝品市場月底的春節行情。貿易行業人士稱,中國正為提振內需引導消費者在國內購買海外產品,這對韓國來說不是好消息。但因中國遊客普遍將韓國視為“化妝品天堂”,降價未必能阻止遊客赴韓購買正品的腳步。
1月17日消息,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觀光廳今日發布的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16年訪日遊客的旅遊消費總額累計達到3.747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80億元),比上年(3.4771萬億日元)增加7.8%。從全年的數據來看,創出了歷史新高。
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遊客消費額占整體的39.4%,占比最大。消費額增長4.1%,達到1.4754萬億日元。中國臺灣遊客的消費增長0.7%,達到5245億日元,而韓國增長18.9%,達到3578億日元。另一方面,人均消費額下降11.5%,降至15.5896萬日元。中國提高關稅和截至秋季節前後的日元升值構成壓力。
同時發布的2016年10~12月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訪日遊客的旅行消費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3%,達到8922億日元。此外,人均消費額下降12.2%,為14.7175萬日元。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的旅遊消費總額為2926億日元,下降7.3%。中國大陸的人均消費額下降21.6%,降至21.4136萬日元。
今日,微信官方平臺發布《2017微信春節數據報告》。數據顯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460億個。其中,廣東向湖南發了最多紅包,其次為湖南發給廣東、廣東發給廣西、廣西發給廣東、北京發給河北。此外,廣東省更以58.4億個的紅包收發個數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是江蘇、山東、河北、浙江。
有趣的是,今年春節紅包男性之間互發占比達到32.4%,而女性之間互發則為25.5%,男性發給女性的紅包數量占比為24.6%,女性發給男性則為17.5%。
數據還顯示,雞年春節微信表情和音視頻通話功能成了今年用戶使用次數增多的新工具。數據顯示,除夕至初五,微信用戶共發送了160億次表情,其中37%的表情由90後用戶發出,成為微信表情的主力玩家, “雞年大吉”的表情也成為春節期間最火的表情。
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天,微信用戶音視頻通話時長達到了21億分鐘。其中,男性撥打給女性的音視頻通話時占比為31%,位居首位,其次為女性用戶之間音視頻通話,占比29%,女性撥打給男性音視頻通話占比為26%,男性之間音視頻通話時長占比則為14%。
此外,1月13日-28日全國有2.9億微信用戶已經踏上旅途,其中,1月20日這天遷移人數達到峰值。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成為用戶數量流出和流入同為最多的城市。
去年我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創下歷史新高,但同期房地產用地供應卻是八年來新低,這一高一低將直接影響未來的新增房源供應。
國土資源部13日發布數據稱,2016年全國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降10.3%。第一財經記者發現,這個數據創下了近八年來最低點。
查閱官方數據可發現,2015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2.0萬公頃,2014年供應15.1萬公頃,2013年供應20.32萬公頃,2012年供應16.56萬公頃,2011年供應為16.91萬公頃,2010年供應15.42萬公頃,2009年供應 10.91萬公頃。
這些工地數據看上去像一座拱形橋,2009年至2013年逐年增多,此後又逐年下降。
因近年房價漲多跌少,作為影響房源供應的主要因素,房地產用地供應一直為外界關註。一旦土地供應減少,憂慮未來房源供應減少的觀點就會增多。
此外,加上2016年房地產銷售火爆,更進一步降低了樓市庫存量。
當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57349萬平方米,比2015年增長22.5%。同時也創下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010年首次突破10億平方米大關,到2013年時突破13億平方米高點後,2014年,2015年有所下滑。因此,2016年的15.73億平方米連續突破14億,15億平方米整數大關。
按照官方統計,房地產用地包括商服用地和住房用地。房地產用地供應創新低,與普通民眾關系更密切的住房用地情況如何?
根據近幾年數據分析可發現,住房用地供應量一般占房地產用地供應量的七成左右。
如2013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20.32萬公頃,其中住房用地供應13.81萬公頃,商服用地供應6.51萬公頃。住房用地量占比68%。
2012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16.56萬公頃,其中住房用地供應11.47萬公頃,商服用地供應5.09萬公頃。住房用地量占比69%。
截至目前,國土部尚未對外發布2016年全國住房用地供應情況。如果按照七成的占比數據來粗略計算,我國2016年住房用地供應量大約在7.5萬公頃。
房地產開發具有周期性,由土地成交到開發完成一般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從土地供應到房源供應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比如樓市交易的火爆或者低迷會直接影響開發商的開發速度。
除土地供應量的大小因素,我國未來新增房源供應是否充足,房價是否會上漲,還要考慮不同城市的差異性、開發商的開工和推盤意願、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等因素來確定。
從目前官方的一些表態來看,2017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並沒有大幅增加的可能性。
在上月舉行的全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上,國土部透露,今年將彈性增減土地供應,合理調整用地結構。
國土部部長姜大明表示,對保障性住房用地實施應保盡保,對商品房根據供需形勢因城因地施策,建立住宅用地供應分類管理制度。對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調整用地結構,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對去庫存壓力大的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