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匯源逾18億出售旗下9工廠 甩包袱前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4569.html

匯源逾18億出售旗下9工廠 甩包袱前行

一財網 張誌偉 2015-06-19 14:57:00

匯源果汁目前在全國有40多家工廠,產能大於市場銷售,很多工廠開工率不足

根據匯源果汁(01886.HK)最新發布的公告,公司以18.12億元人民幣將旗下一批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轉讓的這批工廠包括北京匯源、江西匯源、吉林匯源、錦州匯源、山東匯源、山東聖水峪、山東新明匯源、山西匯源及肇東匯源。主要業務為制造、加工及銷售果汁、飲料產品及瓶裝水。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述9家工廠資產賬面凈值為15.58億元。根據第三方評估公司的估值,2015年2月28日的估值為15.47億元。交易完成後,9家公司將不再是匯源果汁的附屬公司。

匯源果汁方面認為,“此事可以提升匯源整體盈利能力、優化其資本結構、增加現金儲備、降低固定成本,並可以改善公司的債務結構及降低負債比率。”

瘦身後,匯源果汁將更專註於拓展市場及渠道和產品細分方面,繼續擴大核心產品的市場份額,並逐漸建立適合公司的新型互聯網商業模式。

此次之前,匯源果汁一直在優化資產,並屢有出售工廠的消息釋放出來。2014年5月12日,公司宣布以3.6億元現金價格,將黃岡匯源的全部股權轉讓給一家叫做成都匯欣的公司。更早一些時候,匯源曾先後出售上海、成都兩地工廠,共計賣了4.26億元。

對此,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匯源果汁目前在全國有40多家工廠,產能大於市場銷售,很多工廠開工率不足。本次出售的果汁加工廠都是小廠,出售可以為匯源輸血,同時增加投資者收益。

公開信息顯示,接盤方北京方正富邦創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證監會批準設立的第四家從事創新類業務的基金公司子公司,股東分別是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證券和富邦證券投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根據匯源果汁2014年財報,公司去年制成品存貨為1.68億元,與2013年的1.05億相比增長60%;去年公司負債率為41.3%,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截至去年底,銀行借款總額為34.58億元,其中一年內的短期借款為31.3億元。

眼看2015年已過一半,這一年內31.3億元的短期借款償還壓力很大,這也不難理解上述9家子公司股權換“彈藥”了。

財報顯示,2014年匯源果汁營收45.92億元,同比增長2%。其中,百分百果汁銷售收入12.61億元,同比增長4.7%。報告期內,毛利率由2013年的31%提升至2014年的34.7%。

去年8月底,匯源果汁發布一則人事任免公告,其中,最引人關註的是公司常務副總裁於洪莉接替蘇盈福出任公司行政總裁,蘇盈福繼續擔任公司特別顧問協助朱新禮發展匯源國際業務和制定運營策略,此項人事調整自2014年10月1日起生效。

接任蘇盈福的於洪莉,2000年就加入匯源,曾在匯源果汁集團多個崗位任職,分別是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副總裁,生產中心副總裁、果汁事業部總經理和常務副總裁等。

對於匯源最近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分析稱,“匯源必須先把內部架構理順,這樣外部才可以打仗,這很關鍵。”果汁飲料消費市場近年不太景氣,匯源業績表現與公司內部架構重塑關系很大。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93

最賺錢的業務最快年底出售給可口可樂 中國粗糧未來要怎麽辦?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056.html

最賺錢的業務最快年底出售給可口可樂 中國粗糧未來要怎麽辦?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7-29 15:53:00

中國粗糧在7月29日披露收購預期,指2015年底或2016年初能完成這項出售。收購完成後,中國粗糧的業務中心將會轉向其他類型的雜糧食物及零食產品,加快推進消費產品種類優化,這些產品包括餅幹、麥片、紅綠豆沙等,當中部分已在開發中或投產中。

4月宣布將子公司出售給可口可樂,中國粗糧飲品(00904.HK,下稱“中國粗糧”)在7月29日披露收購預期,指2015年底或2016年初能完成這項出售。收購完成後,中國粗糧的業務中心將會轉向其他類型的雜糧食物及零食產品,加快推進消費產品種類優化,這些產品包括餅幹、麥片、紅綠豆沙等,當中部分已在開發中或投產中。

2015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突然宣布以4億美元現金收購中國粗糧旗下子公司廈門粗糧王飲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粗糧王”)100%的股權,隨著中國粗糧披露2014/15年財報,這部分業務的經營情況也隨之曝光。

財報顯示,這部分業務包括了以自有品牌“中國粗糧王”銷售的逾28種不同類型的飲料產品,大多數以粗糧為主,2015年的銷售收入為14.22億元,同比下滑2.2%,其中中綠粗糧王濃郁核桃及抹茶綠豆支撐主要銷售,銷售額均達4億元以上,這些產品主要銷售在江蘇、安徽、四川等地,年度盈利1.78億元,同比下滑了7.5%。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含乳和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收入為895億元,同比增長19.54%,2014年上半年,含乳和植物蛋白飲料在整體飲料行業中的占比為17%。也許正因如此,可口可樂用收購的方式介入了這一塊業務。

雖然無論銷售收入和利潤均有所下滑,但相對中國粗糧仍然在經營的業務來說,這已屬“優質資產”了,中國粗糧2014/15財年報告顯示,該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營業額只有5.2億元,同比下降18.6%,持續經營的業務虧損4.48億元,中國粗糧稱,是銷售下滑的原因包括年度內減少使用部分農地,以及市場對火鍋產品的興趣減弱所致。

記者翻查資料看到,對於中國粗糧而言,出售給可口可樂的資產已屬於最賺錢的部分,這項業務從2008年的不到2億元發展到2014年的超過14億元,目前,支撐著中國粗糧的是新鮮農產品及經加工產品這部分業務,但這項業務的規模從2008年至今的變化不大。

中國粗糧稱,出售事項沒有改變整體策略及成為雜糧消費品領域領跑者的使命。對於未來,該公司指出,全球宏觀經濟增長前景仍好壞參半,預期中國經濟將於未來一年穩定增長,業內結構性調整進程持續,國內生產總值錄得適度增長。隨著經濟循序漸進的結構性調整,相信食品市場能穩健增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出售粗糧王,相當於將中國粗糧的業績支撐拿掉,未來還需要形成新的業務支柱。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本報記者分析,中國粗糧以粗糧發家,未來不做飲料,做其他粗糧延伸品還是有成功的可能性,但飲料和餅幹、麥片的客戶並不是高度重合,客戶、終端之間會有區隔,未來經銷商的招商可能會遇到挑戰。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26

倫敦城市機場將被出售 中國投資者有興趣嘛?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186.html

倫敦城市機場將被出售 中國投資者有興趣嘛?

一財網 繆琦 2015-08-06 15:23:00

美國的基礎設施基金管理公司GIP決定出售自己控股的倫敦城市機場,此次轉手的總定價在20億英鎊左右。

美國的基礎設施基金管理公司——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夥伴(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hip,下稱“GIP”)最近決定出售自己控股的倫敦城市機場。

用GIP交通主管邁克(Michael McGhee)的話來說,轉賣的原因是“如今市場對機場質量的要求非常高”,未來投入只會更多,挑戰也會更大,所以現在是轉手的合適時機。

倫敦城市機場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這家機場的最大股東,GIP目前已經雇傭了專業團隊,希望能在今年內成功轉手。

20億英鎊誰會買?

倫敦城市機場有兩個股東,GIP擁有75%的股權,Oaktree Capital擁有剩下的25%。兩大股東均同意出售倫敦城市機場,因此這一機場將被完整轉讓,預計售價約20億英鎊。

倫敦城市機場由工程公司Mowlem於1986年開發,建有1500米長的單跑道。20年後,被GIP以7.5億英鎊從愛爾蘭商人戴斯蒙(Dermot Desmond)手中買下。10年不到,這個頗受英國金融人士歡迎的機場又將再次易主。

由於靠近倫敦的市中心,該機場主要接待短途的商務旅行者,提供無需候機多時的快速登機服務。飛行的主要目的地為歐洲的城市,比如阿姆斯特丹、都柏林、馬德里和佛羅倫薩,另外每天還有兩趟航班飛往美國紐約。

作為英國第15個繁忙的機場,2014年,倫敦城市機場共接待了360萬名乘客,同比2013年增加了8%。

然而,面對著市場需求的增加,這座機場的擴張卻道阻且長,尤其遭到了來自政治的阻力。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提出民眾對噪音汙染的關註是政府阻止該機場擴大規模的原因。

GIP並不會定期公布倫敦城市機場的財務報表,GIP在購買設施時花費了約27倍的收益。因此,此次轉手的總定價也在20億英鎊左右。

倫敦城市機場是GIP持有時間最長的一個機場,長達9年。另外,GIP還擁有英國第二大機場——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 Airport)42%的股權以及愛丁堡機場(Edinburgh Airport)的股權,這兩者目前還沒有易主的打算。

中國買家有興趣麽?

這家將100%出售的倫敦城市機場會吸引中國的買家麽?

事實上,中國投資者對於英國的機遇一直很青睞,近幾年的興趣越來越濃。暫不論中國買房客是否是推高倫敦房價的主因,就買機場而言,早在2012年,中投國際用2.574億英鎊從西班牙基礎設施投資企業法羅里奧那里購買了希思羅機場5.72%的股權,然後又從其他投資者手中買到了剩余股份,總共持股10%。

倫敦希思羅機場位於英國倫敦西部的Hillingdon自治市,離倫敦中心有24 公里遠,於1946年開始啟用。該機場是倫敦最主要的聯外機場,也是全英國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另外,中投還購買了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8.68%的權益,並以2.5億英鎊收購了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的倫敦總部大樓。

中企在英國投資基建和買樓買地標的項目並不鮮見。2013年7月,中國平安保險用2.6億英鎊買下倫敦金融城標誌性建築之一——勞埃德大廈的大手筆創下標桿。同年12月,中投公司花了12.57億美元購買了倫敦西區寫字樓奇斯維克園區。 2014年6月,中國人壽買下倫敦金絲雀碼頭房產。 2015年初,泰康人壽和基匯資本(Gaw Capital Partners)以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9億元)拿下倫敦金融城的地標性建築Milton Gate。

近兩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被媒體稱為“高調地討好中國”。在中英關系迅速升溫的大背景下,英國正在張開雙臂熱情地呼喚中企的投資。在基建領域,英國財政部去年宣布,將實施規模達1000億英鎊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主要項目包括高速鐵路、交通系統升級、新屋建設和防洪工程等。政府承諾將在2015——2016財年首先支出約500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並在2016年至2020年期間陸續投入另外500億英鎊。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037

經濟衰退撞上油價暴跌 委內瑞拉出售黃金儲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013.html

經濟衰退撞上油價暴跌 委內瑞拉出售黃金儲備

一財網 吳茜 2015-11-04 09:59:00

飽受經濟問題困擾的委內瑞拉為了償還外債並維持國內開支,已經開始出售黃金儲備。

截至今年5月底,委內瑞拉的外匯儲備跌至12年低點——152億美元,其中包括118億黃金儲備。與去年同期相比,黃金儲備總額已下降28%,但金價僅下跌12%。該數據說明,委內瑞拉政府正在通過出售黃金儲備以應對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和油價的大幅下跌。

在當前金價走低的情況下,出售黃金並不是最好的時機,然而委內瑞拉政府沒有其他的辦法。凱投宏觀新興市場部的經濟學家Edwards Glossop表示:“必須出售部分黃金儲備才能償付債務,現金儲備幾乎為0。”

巴克萊經濟學家Alejandro Arreaza稱,這一數據證實了之前的猜測,即到三季度末,委內瑞拉總資產只有420億美元了,其中只有150億是流動資產。“到明年年底,流動資產會進一步下降到80億美元。”然而,該國及其國有石油公司共有120億美元的債務將於明年到期。

Edward Glossop稱,今年以來委內瑞拉的GDP已經收縮率10%,經濟危機根源在於多年來政府在宏觀經濟上管理不善。同時,國際油價的暴跌令這個原油占出口總額95%以上的國家雪上加霜。今年以來,WTI原油價格已跌逾16%。

委內瑞拉央行新聞辦公室拒絕就黃金儲備下降一事作出評論。

編輯:於艦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002

天然氣管網改革再進一步 中石油中亞管道出售股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7353.html

天然氣管網改革再進一步 中石油中亞管道出售股份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11-26 13:59:00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在油氣改革方案發布前,天然氣管網改革已經開始逐漸實施。

中國石油25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批準子公司中油勘探對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進行內部重組,並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完成內部重組後中亞管道公司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這是傳出油氣改革天然氣管網獨立以來,石油公司首單對管道資產的交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郭焦鋒研究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中亞管道出售股權和管網公司獨立的方向不沖突,股權轉讓可以是一個過渡。

中亞管道資產重組

截至2014年底,我國天然氣管網超過8萬公里。基本覆蓋除西藏外的行政區域,形成全國“一張網”的大格局。

中石油在國內天然氣供應、管道運營中占據優勢。天然氣主幹管網中的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四線,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都是由中石油運營管理,只有川氣東送由中石化建設管理。

按照一般的統計,天然氣管網里程的80%左右都歸中石油運營,可以說管網改革落實主要看中石油怎麽操作。中國石油公告稱,中亞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內部重組後,向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曼松控股有限公司出售50%股權,交易價格約為150億至155億元人民幣的等額美元。

國新國際是國新控股的子公司,國新控股2010年底成立,承載著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臺的責任。

國新控股介紹說,公司職責之一是持有國資委劃入國新公司的有關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配合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重組,接收、整合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存續企業資產及其他非主業資產,配合中央企業提高主業競爭力。

這意味著中亞管道公司股份出讓涉及到國資委推動的資產重組,後續可能成為上市的平臺。此前,中石油對管道資產也曾有引進民資和社會資本的操作。

2014年在混合所有制火熱時,中石油曾提出成立東部管道公司,公然後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更早之前,中石油西氣東輸三線工程曾引入社保基金、寶鋼和國聯產業投資基金,並出現在基礎設施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名單中。

與管網獨立沒沖突

針對管網改革,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曾提出,改革會結合中國的油氣管網當前實際情況分步實施,目標是完全實現管道的獨立和市場化。

郭焦鋒分析稱,國新公司本來是國資委的一個操作平臺,中亞管道公司重組後50%股份劃入國新公司,對管網獨立沒有影響,可以過渡到獨立和市場化。

對於組建國家管網公司,此前的消息都顯示,成立天然氣管網獨立公司較為容易操作,主要是將主幹管網獨立運營,國家核定輸送費用。同時,繼續執行能源局推動的加強儲氣設施、接收站的公平準入。

一位參與油氣改革前期課題的研究人員對本報記者稱,國家管網公司即便成立,LNG接收站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公平準入也會強化,相應的管網輸送能力、接收站容量、液化能力、儲氣庫的庫容等都將成為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易市場。

也有券商分析稱,中石油出讓中亞管道股份是為了應對利潤下滑、籌措資金。中化原總地質師曾興球分析說,低油價利潤下滑,使得油氣改革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會推動內部改革的進程。

重組後的管道資產,存在重新上市的可能。在目前背景下,上遊受到低油價影響利潤減少,管道業務反而顯得穩健,單獨上市將會籌集更多資金。

管道涉及的股東錯綜複雜,包含了中石油內部上下遊的企業。同日,中石油公告還提到,昆侖能源可通過收購中石油昆侖燃氣股權、資產或其他方式實現整合。

中石油公司的地方公司還與對應的石油管理局、勘探局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涉及的天然氣儲量價值合計35.09億元,將受到油價影響較小的天然氣資產置換進入上市公司。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00

國防部:中國國防部堅決反對美國向臺出售武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015

資料圖:楊宇軍 (新華社 田豐/圖)

12月18日,據新華網消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17日就美售臺武器發表談話。

楊宇軍說,12月16日,美國政府通知國會,決定向臺灣出售總額約18.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中國國防部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中方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楊宇軍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國核心利益。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政府向臺灣出售武器。美方行徑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原則,公然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損害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

楊宇軍強調,中國軍隊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的、明確的。美國在售臺武器上的錯誤做法將不可避免地使中美兩軍關系受到影響。我們強烈敦促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和在臺灣問題上向中方做出的嚴肅承諾,撤銷有關對臺軍售項目,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系,以免給中美兩國兩軍關系及臺海和平穩定造成進一步損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36

英美資源宣布15億美元向洛鉬出售部分業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8313.html

全球礦業巨頭英美資源集團(下稱“英美資源”)宣布與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3993.HK,603993.SH,下稱“洛陽鉬業”)達成協議,將旗下位於巴西的鈮和磷酸鹽業務以15億美元出售給洛陽鉬業(03993.HK),以減少英美資源自身債務負擔。

作為全球礦業巨頭,英美資源的這一出售業務位於巴西;其中包括礦山、工廠、加工設備、化工基地及儲備。2015年12月8日,英美資源宣布了大刀闊斧的重組計劃,涉及裁員8.5萬人,占員工總數的近2/3。今天,英美資源首席執行官Mark Cutifani表示:鈮和磷酸鹽企業的出售,讓英美資源的戰略重塑邁出了積極一步。這次交易的收益,將使英美資源能繼續降低其凈債並向2016年底低於10億美元(債務)的目標靠攏。

 

圖片來源於英美資源集團官方網站

洛陽鉬業是以鉬鎢的采、選、冶、深加工為主,集科研、生產、貿易為一體的上市公司,公司市值居世界礦業前30位。它也是河南省百強企業和洛陽市16家重點企業之一,下屬4個分公司、5個子公司、5個控股公司、2個參股公司。4月28日早間,洛陽鉬業公告,公司的AH股自今日起停牌。

當第一財經記者向洛陽鉬業董事辦有關人員電話核實後,該負責人並未對英美資源官方發布的消息評價,並告知記者一切應以公告為準,至於何時發布,截至記者發稿前,她並沒有向記者透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333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2/156258.shtml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張曉軍 張曉軍

軟銀將追加出售10億美元股份,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

軟銀表示,售股後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

i黑馬訊6月2日消息,軟銀集團今日宣布,有關出售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一事將追加套現價值10億美元的部分,與5月底已經公布的套現額累加後總價值為89億美元。軟銀方面介紹原因稱“買方需求比當初預想得更多”。

軟銀新決定了將向新加坡一家基金公司的旗下子公司出售股份。出售股份前的持股比例為32.2%,此次追加部分對比例降至約28%不產生影響。

軟銀周二稱,將出售至少79億美元的阿里巴巴持股,以削減債務。軟銀表示,售股後仍是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

阿里巴巴表示,新加坡的GIC Private和淡馬錫控股分別以每股74美元買進阿里巴巴價值5億美元的股票。阿里巴巴並在周二公布軟銀售股細節。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公司也以同樣價格買進了20億美元的自家股票,以期增加獲利。

他並表示,由阿里巴巴高管和創始人組成的阿里巴巴合夥人(Alibaba Partnership)成員一如預期認購另外4億美元的阿里股份,每股74美元。

蔡崇信還稱,軟銀還將發行約55億美元債務證券,三年內可轉換成阿里巴巴股票。周三阿里巴巴在美股下跌約6.5%,收報每股76.69美元。

軟銀 阿里巴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01

班尼路2.5億被出售:一家“牌子”是如何倒掉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analysis/2016/0607/156366.shtml

班尼路2.5億被出售:一家“牌子”是如何倒掉的?
張一 張一

班尼路2.5億被出售:一家“牌子”是如何倒掉的?

“牌子,班尼路”到底發生了什麽,落得現在這個境地?

認識“班尼路”這個牌子,可能得從一部電影說起《瘋狂的石頭》黃渤一臉驕傲操著一口山東話說:“班尼路,牌子!”

而班尼路倒下的消息也來得突然:上周五,有消息傳出,德永佳集團近日宣布進行資產重組,將以2.5億價格將旗下附屬子公司——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出售給一家潛在分銷商上海匯業實業有限公司。

“牌子,班尼路”到底發生了什麽,落得現在這個境地?

曾風光無限的服裝品牌

班尼路品牌誕生於1981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1996年8月,班尼路被在香港上市的德永佳集團收購後,開始出現歷史性逆轉。德永佳將其重新包裝,創立了班尼路集團有限公司以及“BALENO”(班尼路)休閑服品牌,從此開創了國內休閑類服裝的先河。

43a7d933c895d14330f69f4973f082025baf07d3

從一開始,班尼路品牌的目標消費群體鎖定為年齡在18-40歲的人士,主打年輕路線,以男、女、中性的休閑服為主,旗下有班尼路、生活幾何(S&K)、互動地帶(I.P.ZONE)、衣本色(ebase)等六大品牌。在並入德永佳後的幾年,班尼路迅速壯大,不僅業務範圍延伸至中國港澳臺、東南亞以及中東地區,還通過“特許經營”的模式快速提高了市場占有率。

1012061432286468

事實證明,班尼路搶占了先機。在當時國內品牌競爭還不完全的狀況之下,班尼路在一線大城市站住了腳,以其較為時尚的設計贏得了一代年輕人的追捧。大大小小的專賣店總是占據著一個城市最繁華商圈中的核心位置,代言明星從劉德華,到王菲,以及F4,都是華人圈最炙手可熱的“天王級”明星。尤其在21世紀初的幾年,在廣州北京路最好、最繁華的地段,班尼路六大品牌占據了最好的位置。而在北京年輕人匯聚的西單,中心區域的幾座商場內基本都有班尼路門店。

班尼路的被出售,似乎來得突然,其實,也並不是毫無征兆。

班尼路走上下坡路,早已開始。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服裝品牌,在不少城市核心商圈里已經悄然消失。

baleno-new1

2014年6月,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上一財年班尼路銷售額27.54億港元,同比下降9.3%。在一年時間里,德永佳關閉了內地及港澳臺的465家門店。大規模關店使市場分析者普遍認為,班尼路未來幾年的市場份額將持續縮水。

看來分析者的觀點還是有點偏差,事實比揣測更殘酷,時間似乎很無辜,不過終究還是由時間帶來了。德永佳集團宣布,將以2.5億元的價格出售班尼路。

“牌子”為何沒落?

班尼路作為老牌的服裝品牌,究竟有什麽做得不好之處?i黑馬簡單總結了以下幾點:

①   營銷手法

班尼路品牌較早起步,憑借早期建立的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如今品牌老化現象嚴重,營銷手法單一,對宣傳及與消費者的溝通投入很少。在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互聯網時代,這些品牌的更新速度與節奏已脫軌快時尚主流梯隊。

②   品牌內涵的建設

班尼路算是國內服裝行業最早具有品牌意識的企業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並沒有繼續深化品牌建設,雖然它的品牌代言人個個都是重量級,但是長期缺乏一個鮮明的品牌形象,與目標受眾更是絕少產生共鳴。

③   平價快時尚品牌渠道下沈

近幾年出現很多平價快時尚的品牌,平價快時尚品牌,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都定位為一線城市商圈,消費群體都定位為中層的消費人群。

④   網購分食中低端服飾

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開通網店,拓展線上業務的平臺和服務半徑。

⑤   定位模糊

班尼路在以前掌握了青少年的心態,定價高,消費者船上有滿足感。但前幾年前,在一二線城市班尼路基本淪為大路貨,消費者無法產生滿足感。夾在時尚和快消之間,定位模糊。

u=3726606015,4019190089&fm=21&gp=0

實際上,這也並不是班尼路一家的尷尬。當年的真維斯、以純、美特斯邦威等品牌,當年的風光都已經在漸漸失去。在如今,服裝品牌或者走上個性化、定制化道路,或者如優衣庫,以規模、品質取勝;自創服裝電商品牌崛起,如班尼路們,也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新路了。

營銷 班尼路 定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128

軟銀首次出售阿里股票 孫正義獲利近1000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558.html

因調整資本結構和降低負債規模的需求,大股東日本軟銀將出售手中的部分阿里股票,阿里得以回購自己的股份,這也展示了阿里管理層的信心。

根據6月1日阿里巴巴集團的消息的稱,同意從軟銀集團手中購買其持有的價值2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所需資金由阿里巴巴自有現金支付。此外,由阿里巴巴創始人和高管組成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同意,從軟銀集團手中認購另外4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

同時日本軟銀的公告稱,還將向一家主權財富基金出售5億美元阿里巴巴股份。軟銀集團將新成立一個法定可轉換信托基金發行總額為5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這些債券可在三年內轉換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普通股。在所有這次交易完成之後,軟銀集團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將降至28%。此次交易源於軟銀集團的資本結構和降低負債規模的需求。該交易將使軟銀套現部分所持阿里巴巴股票以增加其自身流動性。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給出積極回應,“在孫正義的領導下,在過去逾16年的時間里,軟銀一直是阿里巴巴高度重視的一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我們期待繼續保持我們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當軟銀在尋求改善它的財報時,阿里巴巴相信,通過購回我們自己的股票,再投資於我們自己的業務,是對我們的資金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將為我們的股東帶來實際的利益。”

值得關註的是,這為軟銀首次出售手中的阿里股票。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稱,“事實證明我們對於阿里的投資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過去16年里我們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我們在此期間從未出售過阿里巴巴的股份。阿里巴巴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軟銀集團期待與之繼續緊密合作”。

2000年和2004年,軟銀分別以2000萬、6000萬美元入股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成為軟銀創始人孫正義一生最為成功的投資。以阿里巴巴今天的市值計算,孫正義獲利近1000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5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