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四周閃耀著金色的光輝,可是中央已經全被侵蝕,一團漆黑。”這句緣自石川達三導演的《金環蝕》的著名電影臺詞,時常被用來形容已面目全非的中國光伏產業。
最新的例證出現在2014年10月21日。七年前赴紐約上市的江西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選擇在這一天向位於特拉華州最大城市威爾明頓的美國破產法庭正式提交破產重組申請。
這不過是一連串黑色事件中的一環。上溯六個月,基於複牌後股價“不正常地低”,紐交所已停止該公司的存托憑證交易。同時,擁有中銀國際背景的阿波羅亞洲投資公司也以“A類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持有者”身份,試圖申請法院裁定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個人破產。而在2014年11月7日,開曼群島和香港兩地法院還將就獲主要債權人投票通過的重組計劃予以審核。
與賽維一時瑜亮的尚德已經搶先一步破產重組,後者所在的江蘇無錫的財政實力也遠非新余這座江西最小地級市可攀比。一度以政治生涯為賭註支持賽維的新余市委書記汪德和四年前已調任;有江西國資背書的恒瑞新能源兩年前獲取了賽維16.8%股權,但面對高峰期合計335億元人民幣、227%的負債率,能幫襯的余地實在有限。這家一度以年營收128億號稱全球最大多晶矽生產企業,似乎已行至水窮處。
然而,諸多細節表明,無論是彭小峰還是其他人,現在可能是又一場狂歡的開始。
真正能挽狂瀾於既倒的還是那些若隱若現的政策。2012年末,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光伏列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並襄助五條政策,原本只能以壞賬撥備的銀行們有了借新還舊拉長還款期的充分理由;轉過年來,已明顯供過於求的多晶矽出口退稅率又從原先的13%提高至17%,而貼補企業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在過去兩年兩次上調,1.5分的每度附加較2006年時已上漲6.5倍(當然企業能否拿到也得看本事)。
最能體現導向的,還是日前前中科院院長、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赴河北張北縣考察並出具報告,提出應在當地投資萬億興建風電、光伏及光熱項目集群。因煤炭、鋼鐵持續去產能而痛苦不堪的河北聞之大喜,而張北作為2022冬奧會聯合主辦地的身份匹配近期連飛機夜降都受擾的重大霧霾天氣,天時地利人和俱全,只差新投資人前來正好湊成一桌。
但在中國光伏協會列入觀察名單的57家企業中,雖有34家因各種補貼已上報盈利,但平均利潤率只有區區3.3%,面對動輒數十億的投資和愈發珍惜放貸權利的金融機構,特別是去產能遠未完成的當下,還有誰來當楞頭青?
那就太低估資本的智慧了,不妨聽聽複星集團CEO梁信軍之言:如果這個企業投資成本是一萬塊,你買進來也是一萬塊,那不叫行業整合,最後整合掉的行業產能的損失,是你的。我們必須打對折買進來,這樣一來我買進來的時候把一半產能關了,這時損失是他的,所謂整合取決於你的價格是多少。
當你的命運已間不容發,雲霓對大旱之地提出任何要求都只能接受。對折?對不起,債權人只能兩折受償,孤心苦詣的賽維LDK是這般,最近搶了不少頭條的*ST超日也是如此,還得保有或換來隨時可以定增或可以配股的上市公司殼,才能讓人施以援手。
所以說,但凡看到10月21日賽維LDK申請破產重組新聞一聲長嘆者,實是有些文藝氣。彭小峰君2008年砸120億對賭失敗的1.5萬噸多晶矽生產線已然開始投產。有那著名的美國公司法第十五章“破產保護”罩著,換來了在美資產保全。同時贏得了2011年購入的SPI公司的債務切割,而正是這一塊,恒大已與其攜手進入香港上市的國藏集團。
至於牽頭重組*ST超日的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雖然眼下多少擔著對超日原債權人威逼利誘的不佳名聲,可未來兩年分別註入6億和8億優質資產恢複公司融資能力的承諾,也是一口唾沫一個釘。
記得《金環蝕》這部電影的片尾彩蛋,失去首相丈夫的寺田夫人一臉幸福投入了未來新貴的懷中。本來,遊戲終歸還要繼續下去,換個玩家罷了。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11-10 11:01 編輯 環保群聚會紀要:關於光伏、新能源汽車及高鐵石油
首先感謝Paul哥發起並組織這次活動 這個只是根據25分鐘的錄音資料進行整理,實際內容更加豐富,所以大家以後要積極參加哦 談話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目的只在於群友間的交流分享,無法對內容正確性做出保證,請謹慎根據以下內容做出投資決定。^-^
關於光伏 經過幾年洗牌,剩下的就是強者。幾年前好,經過洗牌後日子不一定容易過,技術都差不多。是不是做電站為主,因為做設備門檻低,政策扶持不夠,是不是做電站,做營運比較好?
越貼近下遊越好,只有下遊的現金流好了才能傳到到中遊,美國最早上市的幾個公司都往下遊跑,不往下遊跑,別人賺了錢了,心情好就給,心情不好就拖兩月。
上遊不僅是賣多晶矽的,包括制造,越接近下遊,越接近客戶,越接近現金流。
阿特斯,最早在加拿大做電站,收入結構是倒三角 上遊晶片比較少,中遊組件稍微大點,下遊又大點。
投資是不是也可以用這個模式,上遊做一份,中遊做2份下遊做3份,哪塊也不會錯過。
江蘇的光伏和浙江的光伏不一樣,江蘇的喜歡搞上下遊一體化,浙江喜歡搞光電效率,在變壓器上下功夫
保利協鑫矽化硫化床多晶矽出料了,目前是是滿產,今年業績因該不錯。
這個月多晶矽價格下滑,矽片是稍漲。
光伏實業比較難,人工,稅收,水電很高,越貼近制造,越難,除非技術是有核心競爭力的。但市場上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廠家很少,最後比拼的一個是價格,一個是品牌,拼到最後就是一片紅海。
應該找現金流含量高的,有足夠的現金流買別人,最好是能收購電站的,比從談合同,再試驗,再走審批流程好,能迅速把產量搞上來,十年前喜歡自己建廠,現在拿著錢去收購,能最大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關於新能源汽車 建議關註新能源汽車,雖然特斯拉賺的錢很少,但股價很高,如果中國市場可以走出特斯拉汽車這樣的模式,那一定是爆發性的。標的物很少,港股里只有比亞迪,但漲的比較多了。
比亞迪也不夠專註於新能源汽車,成為不了一家偉大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萬向錢潮,實力比較強,但在鋰電池上耕耘的時間比較短,在鋰電池市場上的名氣不是特別大
在汽車上消費類鋰電池上的知名度不夠,他在美國並購了一家知名度比較大的公司,但知名度還需要時間
他大算把在傳統汽車上賺的所有錢投入新能源汽車上,這個決心很大。
目前市場上產品很少,前兩年在鋰電池上投入很大,但目前看,市場知名度,市場占有率還是不夠。
鋰電池主要用在動力汽車上,還有儲能上,有一部分賣到了國家電網上,量也很大,但品牌知名度還是不夠。
充電樁沒完全建好,新能源汽車感覺起不來。
泰坦能源,新能源汽車剛起來,發展方向不錯,在電動車沒做大的時候,電池賣不出去,所以股價在年初之後,一直橫盤,其實一直在等待機會。
關於馬歇爾,高鐵和石油。
日本的放水,逼著中國必須這麽幹。
人民幣國際化,要做世界前3大貨幣。挑戰美元完全不可能,挑戰歐元也不可能,挑戰日元還可以,日本放水剛好給力中國一個機會。 以後從產品的采購結算上,就可以慢慢用人民幣。
鐵路,北邊是相對容易做,如俄羅斯。南邊比較難,剛跟泰國談完,英拉就被趕下臺了,估計美國人在後面搗鬼。
從國內直接坐火車到曼谷?這個做不到,最有可能是到老撾,越南和中國打過仗,不可能讓你修鐵路。
南美是比較大的市場,中國在那邊存在越來越多,尤其是金融。
墨西哥高鐵,站在美國人角度上,不可能讓你在美國周邊國家想怎麽推就怎麽推,肯定要不斷阻撓,在臺下做些交易。
從現在算,到奧巴馬下臺是個黃金時期,等希拉里上來,她的政策中國可能吃不消。
傳在委內瑞拉的石油貸款違約?(經百度查證,中國貸款給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用石油還款,但因油價下降,委內瑞拉無法短時間提高石油產量,所以選擇違約)
所有能源問題從這個世界新式都是政治鬥爭的延續,所以油價怎麽跌和中國要不要發展新能源沒什麽必然聯系。
關於油價形勢,只要美元強,油價就一直跌。
石油成本,沙特成本10美金 伊朗40 俄羅斯70。
要考慮中國前幾年在海外接的盤要怎麽辦,近期石油股跌也是有原因的。跌的多的是油服,回頭看3年,世界5大石油公司把非核心資產都賣給3桶油。現在這個油價水平是無法開發的,只能等下輪周期,但可能又要幾年。 看空油價最好的做空品種是油服,尤其是在海上的油服。 |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17 10:58 編輯 聯合光伏(686)隨筆:招商財富的加入,會否扭轉局勢? 作者:Haris_Huang 聲明: 作者於文章發布期間持有聯合光伏(00686)的股票,文章屬個人觀點,不作為買入推薦。 今天開會時偶然翻出了順風光電的股價圖,很坦白地講,有點那麽一點兒沒吃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這兩年我們在美國的光伏股上多少有點收獲,卻錯過了本土企業的漲幅。港股市場上也就3個光伏電站企業了,其中的兩家(順風光電和協鑫新能源)都搭了電梯扶搖直上,而我關註的聯合光伏卻戀上了滑梯,圖形酷似順風光電的反向指數。我曾經在1.5、1和0.6幾個檔位上3次買進過聯合光伏,倉位也較小,借著一點交易技巧,好在將損失控制在了15%以內。 ![]() 但聯合光伏近來又宣布了一項可轉債發行計劃,募資5.3億港幣,聯合招商銀科收購新疆80MW已並網的光伏電站。眼看著剛剛起來的股價又一次要掉頭,不禁問自己,這種價值該不該堅持? 2008年的歐債危機斷送了光伏行業賴以生存的補貼收入,也讓這臺全球光伏發動機熄了火。上遊電池企業的處境一落千丈:斷崖式的需求和過度競爭的供給,讓上遊產品的價格跌幅一度超過90%。昔日的世界霸主尚德、賽維也紛紛走上了破產的道路,留下數萬失業的職工和累累債務。為了擺脫光伏行業產能過剩的陰影,中國決定獨立補貼本國的光伏發電事業,以此來拉動上遊組件業務的複蘇,同時為環境的治理出一份力。隨著一系列政策的明確,2013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量高達10GW,超過了中國歷史積累的總和,也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 聯合光伏也就在這種環境下,借殼金保利新能源(0686.HK)登陸了香港市場。按照原本的計劃,686將由組件業務全面轉型至光伏電站的投資和運營。其最大的特色在於擁有招商局的股東背景,以及由保利協鑫、中利科技、國電光伏等多家行業龍頭組成的聯合軍,期望做到2015年末達到2.16GW,2017年末達到5GW的裝機目標。 聯合光伏的股價也曾從1塊港幣漲到最高2.3港幣。然而,整合後的聯合光伏,似乎並未得到大股東招商局集團的支持,只能靠著不斷地發行可轉債和配股來獲得了收購電站所需的資本。原本的戰略聯盟也發生了松動,保利協鑫、中利科技等企業逐漸將自己的持倉降至5%以下,承諾並網交付的電站也遲遲未能得到交接。直至中報發電裝機也僅有443MW,離目標還有段距離。這樣的情節有那麽一點《權利的遊戲》里Jon Snow被放逐絕境長城的味道。 聯合光伏的控盤結構過於分散,在這種情況下股價必然遭受滑鐵盧,最低時跌至0.53港幣。而於此相比,高度控盤的順風光電及協鑫新能源,股價上漲幅度分別超過了10倍及2倍。 就這麽完了嗎?似乎還沒有。 10月28號,聯合光伏在出售了原殼公司的光伏電池組件業務70%的股權後,隨即宣布了此次與招商財富合作發售可轉債,與招商銀科聯合收購新疆電站的信息。我想,除了又一輪可轉債的轟炸外,這可能解決了一直困擾著我和許多投資者的一個問題——聯合光伏終於有了拼爹的資本。 招商財富是招商銀行、招商證券和招商基金下屬的理財產品銷售管理平臺,管理著超過4000億人民幣的資產。借助招商銀行及招商證券的渠道和客戶,其產品的營銷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而本次可轉債的發售,預示著招商財富將會成為聯合光伏的股東。招商財富在行使轉股權後,未來應該不會拋售股票來償付投資,而是通過滾動發行來延續持股並擴大規模。而招商財富在招商局中的地位,與目前的股東招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交易平臺相比要高出許多,將給聯合光伏帶來更多的資源,尤其是金融方面。同時,招商財富在成為股東之後,招商局的控股也將由目前14%進一步得到提升,使到公司的控盤的分散性逐漸得到緩解。據知情人士透露,未來招商局體系的股權占比將提升到超過40%,招商局很可能在短期內進一步增持。 ![]() 另外,可轉債以聯合光伏即將收購的80MW的光伏電站的權益及電費收益作為擔保,也讓它成為了國內首單以光伏資產作為抵押而公開發行的理財產品。光伏資產抵押債券由美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龍頭Solarcity所創,目前已募資超過3億美金,利率低於5%。而此次可轉債的產品被設計為7.5%的保底收益,加上1.03港幣的轉股價,轉換期在發行日起6個月後,這在招商財富的背書下還是具有吸引力的。目前聯合光伏正與招商財富在新疆進行項目盡職調查和產品設計。由於項目是招商局體系內的企業所開發的,進展速度會相對快一點。 於此同時,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集團三把手李引泉先生即將上任聯合光伏的市場傳言。李引泉先生是招商集團的常務副總裁,招商局金融集團的董事長,市場傳言李先生將於年內接任聯合光伏主席一職,幫助聯合光伏解決發展初期的融資及發展問題。 完成此次收購後,聯合光伏的權益裝機容量將達到541MW,按照1400小時年發電小時,上網電價1元/度電,以及25%的利潤率來算,相當於年利潤接近2.4億元。在目前攤薄前的44億和攤薄後67億的市值下,PE估值相當於20倍和27倍左右,相比順風光電170億和協鑫新能源180億的攤薄前市值,價格還是相對合理的。截止2014年9月30號的3個季度,聯合光伏公告的發電量達到434GWH,而同期順風光電公告的發電量僅為385GWH,協鑫新能源也才剛開始收購並網發電項目。 ![]() 光伏發電行業本質上是一手項目和資金,雖然通過招商財富融資,可轉債形式的可持續性畢竟需要股價上漲來吸引2期、3期的產品發行,而股價本身的上漲卻受到了轉股價的一定限制。可轉債的贖回價格設定在1.7以上,所以1HKD到1.7HKD應該是個很艱難的價格區間。唯獨在日後當686的發展漸臻佳境,能夠進行純債務的資產抵押債券發行,相信空間會被進一步地打開。 後續發展的局勢是否會解決聯合光伏的融資難題,還得拭目以待了。(作者為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 黃海平) |
本帖最後由 股語者 於 2014-11-24 18:40 編輯 光伏產業投資邏輯——基於投入資本回報率的視角 作者:歐文凱 方法論:自上而下“產業——企業”投資邏輯 市場規模龐大 前景廣闊 產業發展處於成長期 OR 企業發展處於成長期 企業發展處於成長期企業資本回報率(ROIC)>平均回報率≧WACC 利潤驅動增長 1、光伏市場規模 1.1 光伏電站安裝市場規模 ![]() 1.2 光伏電站累計安裝規模 ![]() IEA(2014)預測,在全球努力節能減排的情境下,全球光伏電站累計安裝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1,721GW(中國634GW),GAGR達到16%;在2050年達到4,674GW 4,674GW(中國1,738GW 1,738GW),GAGR達到10%。 ![]() 1.3 光伏電站發電量規模 ![]() 目前光伏電站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比重低於2%。 IEA:2050年光伏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比重達到16%。 1.4 光伏制造市場規模 ![]() 預測2020年全球組件產量高於80GW,產值大於2400億元 1.5 光伏市場規模小結 小結: 1、光伏市場規模龐大。目前約6000億元人民幣 2、光伏前景遠大。到2030年累計裝機容量將有 年累計裝機容量將有12倍增長,GARA達16% 2、光伏產業生命周期 2.1 目前光伏產業生命周期特征 1、光伏產業規模占比工業經濟規模較小,發電量占比小於2% 2、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快 新進入者多 競爭激烈 集中度偏低(矽料與 光伏產業發展速度快,新進入者多,競爭激烈,集中度偏低(矽料與 矽片環節較高) 3、光伏產業技術發展迅猛,成本下降速度飛快 4、從2000年至今14年的時間里,光伏產業經過 3次大幅波動,但總體趨勢向上: 2004 年,全球光伏裝機量達到1.11GW,同比增長93%,首次突破GW級別,達到第一輪光伏周期頂峰。 2008 年,全球光伏裝機6.33GW,同比增長150%,首次超過5GW級別,達到第二輪光伏周期頂峰。 2010 年,全球光伏裝機首次突破10GW 級別,為16.82GW,同比增長126%,達到第三輪光伏周期頂峰。 2014,全球光伏市場全面複蘇。2.1 目前光伏產業生命周期特征 5、光伏電站仍要依靠政府補貼驅動發展。盡管國內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在2014年3季度價格下降到7.42元/瓦,但依然需要電價補貼才具備商 瓦,但依然需要電價補貼才具備商 可行性。 ![]() 6、光伏發電LCOE與用戶電價持平,但仍遠高於火電、水電等上網電價。在電價高企的歐美發達國家已開始達到用戶側“Grid Parity”,國內光伏發電LCOE為0.7-0.9元/度,也開始與用戶電價持平,但高於火電、水電0.3-0.4元/度的上網電價。 ![]() 2.2 判定:光伏產業處於初創期後期 ![]() 2.3 未來跨入成長期的標誌性事件 1、光伏發電LCOE(降40%)接近於火電、水電等上網電價。 2、不依靠政府補貼,光伏發電具備自發商業可行性。 ![]() 2.4 光伏將擊敗風電,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著名咨詢公司Pöyry(2014):歐洲批發市電平價方面光伏有望擊敗風能。這意味著光伏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 ![]() 2.5 光伏產業生命周期小結 小結: 1、目前處於初創期後期。 2、約在2020年左右跨入成長期。光伏發電不依賴政府補貼而具有商業可行性,產業贏來新的發展。 3、光伏將成為大規模使用的最廉價的新能源 3 光伏產 鏈投入資本 報率 業鏈投入資本回報率 3.1 投入資本回報率含義 1、企業創造價值的來源:ROIC>WACC 2、投入資本回報率 投入資本回報率ROIC=息稅前收益(EBIT)×(1-稅率)/投入資本投入資本=股東權益+有息負債,不包括信用借款 3、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債務/總資本)×債務成本×(1-企業所得稅稅率)+(資產凈值/總資本)×股權成本 本例中,為更體現主營業務創造價值(現金)的能力,將投入資本回報率R設定為:V/A。V=EBITDA+減值;A為平均總資產WACC以8%為參考值 3.2 光伏產業鏈投入資本回報率 事實1:開展光伏電站業務的企業在穩步創造價值。光伏制造業除了利基市場的單晶矽片環節外,連續4年未能創造價值。 ![]() 3.3 光伏輔材輔料投入資本回報率 事實2:雖然光伏輔材輔料的投入資本回報率整體不斷在下降,但仍有生產EVA、背膜和光伏玻璃(原片+鍍膜)的企業在創造價值。福斯特、中來和信義光能的相同點是:市占率較高,已具有一定的定價能力。 ![]() 3.4 啟示及小結 1、制造環節。光伏電站在無補貼情況下的商業可行性訴求,使得光伏制造環節仍將以降本增效作為主題。產品未來價格趨勢始終走低,意味著光伏制造企業擴產的投資收益很容易受損,資本回報率很容易低於8%。這也意味著在未達到光伏上網平價的時候,投資光伏制造環節,仍充滿危險。 2、電站環節。政策的設定始終使得整體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在8%左右。這意味著投資持有光伏電站的收益是有保障的,是被提前鎖定的,資本回報率將始終高於8%。同時,這也意味著EPC企業始終能分得合理的利潤。 4 未來光伏 發展邏輯 企業的發展邏輯 4.1 目前光伏企業發展走向 1、因為投資光伏電站享有較高的收益率,擁有龐大資本和政府資源的企業紛紛跨界而來。中民投 順風國際 恒大 巨人集團 招商局 江山控 業紛紛跨界而來。中民投、順風國際、恒大、巨人集團、招商局、江山控股。 2、飽受低投資回報率的光伏制造企業,向高投資回報率的業務發展,也紛紛進入下遊開發光伏電站。保利協鑫、阿特斯、晶科、天合、愛康、易事特、林洋、信義光能、亞瑪頓。 3、有個別光伏制造企業,專 輝 堅守專業化道路。昱輝、福斯特。 4.2 未來光伏企業發展走向 1、一批企業成為光伏電站專業運營商。具有強大融資能力、投資成本控制能力強和光伏電站建設質量控制能力強三個特點的企業會脫穎而出。 2、湧現出 批光伏電站 湧現出一批光伏電站EPC企業 但整體資本回報率趨於下降和穩定 企業,但整體資本回報率趨於下降和穩定。出現中國版SolarCity。 3、在原有制造業務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又堅守自己核心業務的,在產業跨進成長期階段時(約6-8年時間),即產品價格不再下跌時,這類企業逐漸取得壟斷 ,贏 機 地位 來新的發展時機。 5、光伏產業投資邏輯 應符合開篇的投資邏輯:規模龐大、前景遠大;成長期;高資本回報率 5.1投資已上市光伏企業的邏輯 (1)最優先投資光伏電站專業運營商。未來該領域在5-10年的時間里會誕生千億級市值的企業。重點關註具有強大融資能力、投資成本控制能力強和光伏電站建設質量控制能力強三個特點的企業。如協鑫新能源、聯合光伏、東方能源、江山控股等。(優中選優:能在最好光伏發電條件地區、能在最豐厚電價補貼地區、能在建設成本快速下降而補貼水平未降低的時候獲得最多裝機容量的企業) (2)次選投資光伏電站EPC企業,重點關註對客戶需求響應快速的、安裝成本控制能力強的、工程質量高的EPC企業。如興業太陽能(若轉型開始持有部分優質光伏電站則更佳)。如中國版SolarCity? (3)重點留意在原有制造業務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又堅守自己核心業務的企業。在產業跨進成長期階段之前,及時介入投資該類企業。如保利協鑫、福斯特、昱輝、隆基股份、中來股份、陽光電源等。 (4)其他既保持光伏制造業務,又介入電站業務的企業,存在階段性的交易性機會,不作為重點推介。如大部分的光伏電池組件制造企業。 5.2投資非上市光伏企業的邏輯 (1)主要邏輯跟投資上市光伏企業一樣。中國版SolarCity?航禹太陽能? (2)留意關鍵技術領域的國產化。如光伏銀漿、複合氟背板領域。儒興? (3)留意低成本的薄膜電池生產企業。如成本可以在2016年做到$0.3/W的碲化鎘薄膜電池企業。科力能源? (4)留意專業的光伏電站雲運維龍頭公司。淘科? (5)留意低成本的高效電池組件生產企業。高效電池組件目前仍處於高成本狀態,在土地租金和屋頂租金未成為重要因素之前,相比於轉換效率,成本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高效電池組件在產業成長期階段(還有6-8年)才可能獲得較好的發展。賽昂? |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超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叫協鑫集成公司”,12月26日,協鑫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透露,公司聚焦的系統集成服務不單是做設備買賣,而是要做光伏行業最好的服務公司。在他看來,光伏行業需要的一個像華為這樣的公司,應該關註於服務不再僅是產品,“今天的A股資本市場並不缺制造業,而是缺乏創新能力強的,強於整合和能夠制定行業標準的公司”。
目前,協鑫已經完成對原超日公司的重整。對於“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6億元”的業績承諾,朱共山認為“完全沒有問題”,明年,協鑫集成公司將得益於該公司內部集成業務和產業金融業務的發展。保利協鑫執行總裁舒樺指出,“金融工具的應用和風險把控,會差異化光伏行業原有的商業模式,以前是拼成本和規模,明年開始將進入高層級的行業整合,會更強調技術和服務。未來,行業也將進入金融深化和平價上網雙輪驅動階段”。
不久前,保利協鑫曾宣布矽片業務的剝離計劃,但香港資本市場的部分股東認為,“剝離固然有利於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公司的資金結構,但現有管理團隊可以妥善處理”。在股東的要求下,保利協鑫改變了決議。朱共山說,“這個決定並不會影響公司明年的經營,與矽片原來的購買方還有更深度的合作計劃。”
舒樺指出,在光伏行業整合向更高層次發展階段,將給行業帶來挑戰和機遇,行業整合模式和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以常規模式並購的橫式整合,促進額優勝略汰,加快行業洗牌;以輕資產模式的橫向整合(代工),使領先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獲得發展機會;以資本為紐帶的產融結合,加快光伏產業的金融深化,持續穩定發展;以專業化發展的分拆整合,則不斷優化商業模式,適應發展趨勢;而最終,會進入資源優化配置的強強聯合。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1-30 07:43 編輯 光伏行業:能源局文件中暗藏的“玄機” 來源:安信證券 導讀: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了《關於征求2015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意見的函》。文件不僅指出了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並網容量的目標為15GW,還鼓勵地方通過競爭性方式進行項目配置和促進電價下降。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來自安信證券的解讀,供大家參考。 ![]() 點評: 我們預計2015年光伏新增建設裝機將超過16GW(甚至可能達到18GW),同比增幅超過60%。 1.能源局文件中指出2015全國新增並網裝機目標為15GW(2014年新增建設規模為14GW),而“並網規模”和“建設規模”是有明顯區別的。 ①要實現2015年新增並網裝機的目標15GW,那麽新增建設規模一定要超過15GW。根據歷史經驗看,光伏等新能源新增建設規模超過並網規模1-2GW是一種常態。 ②文件中規定,新增並網規模是指本年度當年完成的新增光伏發電裝機量,包括上年度結轉在建項目和本年度新備案開工項目。而新備案開工的集中式電站和分布式電站規模不得超過年度並網規模指標。在備案指標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新增備案開工的項目和結轉項目的規模加在一起將超過15GW。 ③2014年的備案規模為14GW,而能源局對2014年新增並網光伏裝機的統計結果為10.3GW。這也就意味著有超過3GW的項目建成沒有並網或者尚未開工建設,而部分項目將結轉到2015年。 2.能源局鼓勵通過競爭方式促進上網電價下降,電價下調預期將促進一定規模搶裝。 ①能源局鼓勵地方能源主管部門通過競爭性方式進行資源項目配置,促進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下調。這也表明光伏上網電價下調已經被納入了政策議程,而電價下調預期將會促進一定規模的搶裝。 ②對上網電價降低幅度10%以上的項目,國家能源局將按擴大一倍調增規模指標;上網電價降低幅度10%以內的,按照比例相應擴大規模。這意味著2015年新增並網建設規模還可能有所擴大。 3.明確電網支持和能源主管部門的精細化管理,保證光伏項目工作進度。 ①各地電網企業要配合光伏發電建設工程,要按月銜接光伏電站和配套電網建設速度。並要求電網企業縮短和簡化流程,保證電站及時並網。 ②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對光伏電站建設的推進按照季度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加大力度促進光伏項目的備案、指標分配、項目建設進度考核和下一年度工作計劃安排。 ③鑒於一季度末要完成光伏項目指標的分配,我們預計正式文件最快將於春節前下發。 4.光伏項目指標分配彰顯管理水平,分布式光伏將大超預期。 ①2015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並網容量的目標為15GW,其中集中式地面電站為8GW,分布式光伏規模為7GW(屋頂分布式光伏不少於3.15GW)。 ②大型地面電站8GW和分布式光伏7GW配額容量分配方案也顯示出2015年各省、市、自治區光伏電站發展的重點方向更加突出,其中西部地區將以大型地面電站為主,東部沿海地區將是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相結合的方式。 ③分布式光伏規劃了7GW(屋頂分布式光伏不少於3.15GW),同比增幅超200%,這和我們此前預計的2015年分布式新增裝機規模6-7GW基本一致。表明了:一方面屋頂分布式光伏依然是光伏發展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能源主管部門希望通過不斷增加分布式屋頂項目建設,繼續探索其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使得分布式光伏逐漸走向成熟。而分布式光伏將由政策培育期向規模增長期和商業模式形成期轉變。 投資建議: 2015年第1個交易日我們就指出第一季度為新能源政策季並建議配置新能源板塊。在政策面和基本面的支撐下,我們堅定的看好一季度新能源板塊行情。我們持續重點推薦林洋電子,京運通、彩虹精化、陽光電源和特變電工,重點關註東方能源、愛康科技和隆基股份。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供參考) |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5-2-5 13:41 編輯 史上最全光伏電站項目問題大匯總 國內的光伏市場在經過兩年的低迷後,迎來了屬於光伏市場的春天,掀起了新一輪大型電站建設高潮。2014年光伏建設不斷有利好政策出臺,國內光伏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結合目前開發的光伏電站,將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匯總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資金問題: 縱觀國內開發的光伏電站項目,因為資金問題引發的矛盾已出現多起,既有施工人員與工長之間的矛盾,又有供應商和分包單位的矛盾,甚至還出現過工人罷工的事件,歸根結底仍是資金問題。另外一般項目地處偏僻,如遇到突發情況急需用錢,再尋求支援並不現實,所以施工現場同樣需要一些流動資金,建議現場配備財會人員,負責項目資金及工程款項的管理。 二、資料、手續方面 1.續辦手續匯總 2.資料整理問題 項目在開展過程中總包方,有許多資料都需進行整理和匯總,包括分包單位的資料,導致進度緩慢。對書面形式的文件往來缺少要求,致使施工單位及業主的一些要求及建議得到落實後卻沒有任何記錄,對後期工程結算時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解決方案:培訓資料員,系統學習資料制作,制作模板形成程式化的東西,以後可以直接拿來套用。 三、電氣方面 1.組件接地不美觀的問題 一般組件接地是從支架焊接扁鐵,接入主接地網的。扁鐵不能沿水泥基礎入地,顯得不是很規整。 解決辦法:這個問題現場沒有解決,只能是盡量做統一了。可以嘗試以下操作:施工隊進場以後,先把全場接地做完了,留好余量,把扁鐵澆築在基礎里面。 2.現場指導的問題 有些設備廠家沒有提供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設備有什麽問題還需要打電話聯系,有的問題在電話理解是好長時間對方也不能明白。 解決辦法:簽合同時,註意要加讓設備廠家提供現場指導的要求。 3.優化設計,要技術協議,進不去拆墻的問題 135kV開關櫃室設備進不去,沒辦法只能拆墻。2美變基礎不合適。 解決辦法:及時和供應總公司所要技術協議,相關負責人認真閱讀,發現圖紙中的不合適之處,及時提出,及時調整。 4.廠家培訓的問題 有些廠家人員來到現場,如果沒有設備問題,他們就只是鉆在宿舍里。要求他們做個培訓,他們總是說合同條款里沒有。 解決辦法:合同里添加廠家需提供培訓的條款。 5.穿線管拐直角彎兒的問題 配電箱內部穿墻管是90度直角彎頭焊接,在後期穿線時特別不好穿進去。 解決方案:考慮線徑,在拐彎處,用彎度較小的彎頭。 四、材料方面 1.組件背板的損傷問題: 安裝工程中,背板有劃傷的現象。有時候一不小心,就劃了一道印。 2.組件鋼化玻璃摔碎的問題 組件搬運、安裝過程中,有幾塊組件鋼化玻璃摔碎了。 解決方案:要求工人兩人搬運一塊組件,對違規者進行嚴肅處理。 3.組件色差的問題 開始安裝組件的時候,每組之內有色差比較嚴重的現象。 解決方案:打開多箱組件,擺成一片,挑顏色相近的裝在一組之內。 4.不銹鋼螺絲鎖死現象嚴重 安裝組件用的不銹鋼螺絲經常有鎖死現象。 解決方案:1)買更好的螺絲;2)擰螺絲時,要慢點兒擰,減少發熱,擰之前最好擦幹凈,塗上黃油。 5.支架加工誤差較大的問題 支架左次梁、右次梁的安裝空位偏差大,沒有調整量,導致電池板安裝不整齊。 五、土建方面 1.電纜溝問題 圖紙上匯流區的電纜溝是從組件下面穿過去的,如果按圖施工的話,機械開挖,很容易碰傷組件,人工開挖,費時費力,延誤工期。 解決辦法:與設計院協調,將電纜溝開在道路旁,這樣既省了人力,又加快了工程進度。 2.門與門洞的配合問題 逆變器室的防火門安裝時都不同程度的剃掉一些門洞。 解決方案: 第一,我們自己量的時候,告訴防火門制造商我們量的是門洞尺寸,對方應該預留安裝余量。第二,要求防火門廠商直接自己來量門洞。 3.逆變器室外的爬梯問題 逆變器室墻外的爬梯是在砌築墻體的時候預留的,但是當時沒有考慮到保溫板的厚度,導致爬梯離保溫板太緊,無法上人。 解決方案:下次記得考慮保溫板厚度。 4.逆變器室女兒墻上檐的問題 逆變器室外貼保溫板,然後抹灰,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墻體,其實是保溫板。這會導致在人從墻外爬梯上逆變器室頂的時候,爬到最後,用手扶墻體的時候造成危險。 解決方案:增加一個類似遊泳池那樣的爬梯。 5.±0.00以下使用小紅磚,電纜溝支架掉的問題 在施工隊伍砌築35kV基礎時,±0.00以下用的是多孔磚,而圖紙上是小紅磚。經與設計溝通,同意使用多孔磚。但是後來做電纜支架的時候發現,支架有脫落的跡象,原因就是支架的膨脹螺栓打進墻體後,進入有空的地方。 解決方案:修補方案是在支架多處打膨脹螺栓,以減輕每一個膨脹螺栓的受力。但是建議下次一定要按圖施工。 6.混凝土不夠用的問題 剛開始施工時,可能出現了混凝土不夠使用的現象,經常是支好模板,混凝土澆築不上。 解決方案:讓施工隊上攪拌站。 六、35kV送出 1.風大影響焊接的問題 一般電站項目位於邊疆風較大,影響焊接。 解決辦法:用土建澆築用的模板,釘一個罩子,在這個罩子里焊接,可以擋風。但是要註意防火。 2.現場施工沒有道路的問題 線路鐵塔一般設在路邊、據馬路十幾米的地方,有的地方一般車輛是進不去的。 解決方案: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會為了這一個工程修一條路,只能是下次再做工程的時候註意車輛的選擇。 七、現場管理方面 1.廢品回收問題 現場裝組件剩余的紙箱、接線纜剩余的電纜頭等可以回收賣掉。 解決辦法:可以找一個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讓施工方配合,整理好,註意防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階段賣掉,節約成本。 2.技術人員到場的問題 有一些廠家技術人員到場時間緩慢。耽誤安裝調試。 解決方案:打出富余量,讓廠家技術人員提前到場,一是有時間給我們講解設備、做培訓,另一方面也不耽誤安裝調試。
3.材料誰買的問題 現場的材料有時候會發現不夠的情況,這時就需要二次采購,二次采購不明確,導致相互扯皮。 解決方案:明確采購方,出具書面通知,限期購買。
4.線軸被風吹倒 放電纜的時候,為了放電纜方便,線軸一般立起來,但是博湖這邊風大,很容易把線軸吹走。 解決方案:放線的時候立起來,收工時,記得提醒檢查施工方把線軸放到倒。
5.設備廠家與物流公司的利益 設備廠家發貨依托信任的物流公司,但是設備廠家經常和物流公司有經濟上的瓜葛。這就造成設備廠家發的貨被扣在貨站。 解決方案:暫時沒想到好的解決方案,只能催廠家。
6.對施工隊的管理問題 制定對施工單位管理制度,可以在任何施工單位進場時,明確的通知施工單位其在本項目中的責任及義務,使其遵守項目部所制定的規則,不會再次出現一個分包單位跳過總包而向另一個分包單位索要管理費用的事情再次出現,建議形成文字版的書面協議,在每個施工單位進場時都應簽訂後保存,使其遵守項目部所制定的規則。
7.現場物資管理的問題 項目中的物資管理為土建施工單位,對其自己的物資可作出妥善的安置,但是對外單位的人員和物資卻是置之不理,隨意處置。項目中亦有許多由其他施工單位采購的物資進場後遇到的無處可堆放的尷尬事件。 解決方案:建議:1)由建設單位管理物資,建立庫房,劃分區域,每個施工隊都有自己的區域,每個施工隊都要出人看管庫房,嚴格做好物資進出記錄。2)建設單位指定地方,由各個施工隊自行建立庫房,自行看守。
8.貨物到場的問題 項目現場的物資到貨情況經常是不能按計劃到場,延誤施工進度。 解決方案:供應總公司嚴把合同關,合同內應該註明沒有按時到場的處罰辦法,嚴格按合同執行。
9.物資看管問題 現場周圍沒有圍墻,圍欄間隙大,可以把物資從圍欄遞出去,容易發生盜竊事件。 解決方案:加強夜間巡邏,安排夜間值班人員。
10.設備廠家進場時應該簽訂安全協議和講好收費項目 設備廠家進入現場之前,也應該簽訂安全協議,講好提供什麽條件,比如說住宿只提供床位,不提供被褥,吃飯收費等。
11.物資不能按時到貨,導致窩工的現象 物資不能按時到貨,導致窩工現象。
12.施工隊與施工隊之間配合問題 施工隊與施工隊配合不默契,放電纜的時候,土建挖電纜溝經常是挖一部分,導致電器安裝的放電纜只能放一段,然後就得停下了。 解決方案:由建設單位出面,專門開幾次主題會議,協調所有施工隊,建設單位要宏觀調控,必要時可以給每個施工隊下命令。
13.廁所的問題 現場面積大,廁所少,經常有隨地小便的現象。 解決方案:在廠區周圍,多建幾個臨時廁所,最後使用完成後,直接埋了即可。
14.現場的土建垃圾不及時清理的問題 現場的土建垃圾不及時清理,導致裝組件後,建築垃圾不好清理。 解決方案:督促土建施工隊,及時清理垃圾。
15.螺栓、螺母、墊片等掉到地上不容易撿起來的問題 由於現場地上有一層很厚的松土,螺栓、螺母、墊片掉到地上很不容易撿起來。 解決方案:讓施工方備點兒磁鐵,這樣就好撿了。
16.進出現場車輛管理混亂 現場的進出車輛較為容易的通行,沒有設立出門證,出門前檢查的環節,有可能導致現場材料丟失的問題。 解決方案:車輛進出現場,都要有相關的證件。出廠前,應該增加出場前的檢查環節。
17.關於臨建房的問題 在項目部現場搭的臨建房是巖棉板的,只能一次使用。 解決方案:可以買集裝箱,改造成臨建房,這樣我們做完一個項目,可以運到另一個現場,這樣節省費用。 八、圖紙方面 1.圖紙問題 一般工程是邊出圖紙邊施工,藍圖總是比施工滯後。 解決方案:現依據電子版圖紙施工,如果藍圖與電子版不一致,再讓設計院出變更。 2.催圖的問題 設計院接的設計任務特別多,基本上是哪個工程催的緊,就先做哪個工程的設計。一般項目會派專人在設計院催圖,圖紙出的就比較快。但是當專人不在設計院回到本部後,出圖紙的速度馬上就慢下來了。 解決方案:專門安排一名同事在設計院催圖,一直等到圖紙全部出完之後再離開。 3.現場沒有設計院的主場代表 設計院在現場沒有駐場代表,圖紙中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需要寫反饋,然後發郵件到設計院,設計院再寫答複,再簽字蓋章,然後掃描再發過來,很是費時間。而且沒人盯著設計院,設計院答複的也比較慢。 解決方案:與設計院簽合同時,添加設立駐廠代表的要求。 4.圖紙到的太晚,後期出大量設計變更,驗收時問題太多。(來自光伏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