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雨潤大跌 祝義材稱「躺著也中槍」

http://www.eeo.com.cn/2012/0802/231089.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仇子明 7月底的南京,酷暑逼人,卻熱不到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雨潤控股」)的董事長祝義材,他飛去了正處冬季的澳大利亞,辦理其妻子與集團某副總的移民 事宜。兩週前的辭職風波,他早已拋在九霄云外,掃尾工作只交由公司的法務人員去處理。一向鮮在媒體視野中露面的祝義材只留下一句話:「我躺著也中槍。」

6月,一位名為「歲寒知松柏」的網友在網易博客發表文章,質疑雨潤食品被大股東挪用數十億資金,後被整理成新聞,造成雨潤食品股價大跌。雨潤食品認為網易公司「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

7月26日下午,雨潤集團總裁助理胡飛向本報證實,雨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雨潤食品(01068.HK)已向南京市公安局報案,被舉報人鎖定為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南京市公安局已受理該案。截至發稿,本報未能從南京警方處獲悉該案偵破進展。

財務質疑文章將祝義材推向了風口浪尖之時,他又辭去了上市公司董事長之職。這一行為一度被市場解讀為「引咎辭職」。但祝義材正面回應稱:「這兩件事完全沒有關聯。」

據雨潤內部高管介紹,祝義材和雨潤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響應南京市政府的號召,努力爭取讓雨潤在2015年躋身「世界500強」。

「老祝讓一散戶給辦了」

網名:歲寒知松柏;實名:不詳;自稱:業餘時間看財務報表的純草根研究者。「歲寒知松柏」對著雨潤食品的公開財報,對比了幾組數字,在其個人的網易 博客上發表了一篇博文。網易編輯看見後,通篇以此為素材,「獨家策劃」了「上市公司調查」,另取標題為《雨潤食品遭投資者質疑 大股東涉嫌挪用30億資金》。這一天,是6月28日,雨潤食品股價暴跌13%。

網友博文和網易「調查」中「挪用了30億元資金的大股東」,便是時為雨潤食品董事長的祝義材。9天後,雨潤食品公告稱,祝義材辭去上市公司執行董事和董事會主席等一切管理職務,只任名譽主席和董事會高級顧問。雨潤食品股價又跌了近10%。

市場將雨潤食品的再度暴跌聯想為祝義材「因財務問題引咎辭職」,雨潤食品的暴跌以及祝義材的辭職,又波及了祝義材和他的雨潤系控股的另一家上市公司 ——南京中商(600280.SH)。6月10日,南京中商跌停報收。上交所公開交易信息顯示,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名中,有四席均為機構席位,合計賣出金 額達1285萬元,佔當日成交金額的半數以上。

市場戲言,「老祝讓一散戶給辦了」。但迄今為止,尚無公開信息證明「歲寒知松柏」如網易新聞所言的那樣是雨潤食品的「投資者」,亦無證據表示,這位「投資者」的質疑是事實。

雨潤控股總裁助理胡飛認為,上述網友極可能與香港做空產業鏈有關,故雨潤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在南京市公安局報案,並受理。

據胡飛介紹,祝義材辭去雨潤食品上市公司董事會主席的想法早已有之,只是因為「時間點上的不湊巧」,而為外界「過度聯想」了。「退出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位子,並不是退出雨潤,雨潤食品是雨潤控股的孫公司,祝義材依然是雨潤控股的董事長。」

祝義材辭職的想法醞釀於2011年11月雨潤控股集團成立之時,祝義材表示「希望著手進行企業戰略結構調整與業務重組,釐清企業出資者與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界限。這是雨潤控股集團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戰略的一步,也是決心理順管理層級,避免管理掣肘的表現。」

南京中商今日公佈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江蘇地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居第一大股東,持股29.49%,祝義材以個人名義持股28.94%,同時,祝義材持有江蘇地華95.80%的股權,故此,南京中商的實際控制人亦為祝義材。

手握實際控制權的祝義材本人入股南京中商後卻從未覬覦過該公司的董事長寶座,只是一直掛名董事。除獨立董事外,南京中商的8位董事中,含祝義材本人 在內,雨潤食品也只在董事會中佔據半數名額,其餘董事皆系南京中商原有的高管團隊。南京中商一位高管告訴記者,「祝義材信任南京中商的原高管團隊,所以連 董事長也沒有任用嫡系。」

胡飛表示,儘管雨潤的起家是夫妻店,但祝義材並沒有走家族企業的道路,而是一直採取職業經理人的管理模式。在祝義材辭去雨潤食品上市公司董事長職務後,「頂上來」的是原公司CEO俞章禮。

俞章禮畢業於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專業,1996年加盟雨潤,在多個部門鍛鍊過,2000年起擔任雨潤食品執行董事,負責上游生鮮肉製品部 門業務工作。曾主管集團人事工作的胡飛稱:「這是一位雨潤集團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高管,年富力強,具有帶領公司不斷成長、不斷邁向國際化的綜合能力。」

祝義材表示,辭職上市公司董事長之職,是為了集中精力管理雨潤控股。事實上,辭去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的祝義材當下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促成雨潤在2015年躋身「世界500強」。

「國企獵手」的政治經濟學

近日,南京市政府作出了實施「大企業戰略」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為充分謀劃好、實施好「大企業戰略」,培育更多大企業(集團)進入「世界500強」 「中國500強」(下稱「雙500」)行列,市政府組織召開了鼓勵和支持大企業(集團)發展座談會。雨潤集團副總裁李愛彬應邀出席。

李愛彬稱,雨潤的「十二五」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跨入世界500強、成為著名跨國公司」,為南京市實施大企業(集團)戰略,推進企業(集團)進入「雙500」作出雨潤應有的貢獻。

其實,祝義材和雨潤的發家之路,從一開始便與地方政府亦步亦趨,成為一部經典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

雨潤食品的招股說明書顯示,1996年5月,時逢國企改制,南京雨潤獲得南京市政府的批准,以零對價併購曾是國家一級企業的南京罐頭廠,開創江蘇省 內「民企收購國企」的先河。通過併購南京國企,雨潤無償獲得了生產用地、廠房與大量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1997年,祝義材又通過併購江蘇東海 肉聯廠的資產,進入了生豬屠宰業。之後,祝義材又先後在江蘇連云港、安徽阜陽、四川內江等地進行全國範圍的收購活動,1997年到2004年間,雨潤食品 尚未上市,便共計收購了11家國企,祝義材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企獵手」。

招股說明書還顯示,雨潤將所收購國企擁有的物業及土地使用權抵押給銀行,用以補充企業的運營資金。而這些抵押品的評估價值遠遠大於其賬面價值,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負商譽收入。

從2004年開始,雨潤系便開始謀劃將肉食品業務境外上市,並於2005年在香港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上市後,雨潤的國企收購之路並未停步,2006 年6月至10月,雨潤食品共斥資約2.59億元收購了包括安徽省福潤肉類加工有限公司在內的7家公司。對這些國企的土地和物業重估帶來了約1.16億元增 值收益,可以說是祝義材通過參與國企收購重組獲得的「意外大餐」。而地方政府為鼓勵雨潤食品收購,也給予了各種財政補貼。

食品業起家的祝義材的雨潤系,目前旗下產業共分為食品、物流、商業、旅遊、房地產、金融和建築等七大板塊,下屬子(分)公司200多家。至2011年,集團員工總數近11萬人,實現銷售總額907億元。

除了食品主業外,祝義材的「國企獵人」也伸到了商業領域,比如祝義材已實現絕對控股的南京中商,最初便是南京市著名的國有企業。雨潤系對南京中商這家老牌國企的收購,並不是通過雨潤旗下的子公司單獨行動的,而是祝義材個人投資與企業投資交織進行。

6月中旬,祝義材對南京中商的要約收購9.7%便是以個人名義完成的。「老闆很喜歡9和7這兩個數字,他的車牌號碼裡也有9和7這兩個數字,所以他 選擇收購9.7%的股權。但他為什麼會進一步收購南京中商股權,我們並不清楚,應該是和證監會鼓勵大股東絕對控股有關吧。」一位負責給祝義材寫發言稿的雨 潤內部人士表示。

一位瞭解祝義材股票投資的業內人士向本報透露稱,祝義材和妻子吳學琴的個人股票賬戶由兩個人代為操作,一是有豐富資本市場經驗的集團副總裁凌澤幸,一是外部的一位神秘人士,「可能是一位基金經理」。

該人士表示,2010年時,中環股份(002129.SZ)漲幅喜人,祝義材一度躋身前十大股東之列,「這次投資,就是由外部的『神秘人』代為操作 的,讓祝義材大賺一筆。」不過,該人士也表示,「祝義材並非不懂股票,我和他有過多次交流,他對於二級市場投資,也有自己的見解,且能說得頭頭是道。」

從豬倌到牛散,蘇商首富祝義材在辭去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後,正式踏向了「世界500強」的征程,可以預見的是,在資本市場,他依然是一個高明的玩家,儘管在辭職前後,他「躺著中槍」,被別人玩了一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631

經銷商人去樓空 雅芳監管不力還是躺著中槍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xNNDIwXzU1NDAxNg.html

胡可 攝

廣州白領張小姐最近比較煩,她在所住社區一家打著雅芳旗號的美容美體沙龍購買了數個「按摩套餐」,總價值4000餘元,沒想到後來卻由此遭遇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沙龍突然關門謝客人去樓空,張小姐還有近2000元的套餐餘額沒用完卻無處退款,無奈之下,她只好直接找雅芳公司討說法。

對此,雅芳公司方面始終堅持的立場是:責任不在雅芳而在被授權經銷商,雅芳只是出於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權益而出面調解。不過,雅芳公司最後還是表示願意退款給張小姐。

事實上,類似案例還有很多。消費者與被授權經銷商發生糾紛,授權品牌是否應該連帶負責?這個問題已成為美容護膚品及其服務市場上一個長期存在的痼疾。當有效的權責約束規則缺位,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僅靠商家的誠信或品德來維護,授權品牌也必然在無形中遭受難以估量的損失。

【糾紛】

相信大品牌,結果被「忽悠」

「之所以選擇這家沙龍,首先是圖方便,其次也是相信雅芳的品牌。」張小姐說,這家沙龍主要銷售和使用雅芳品牌產品,同時也有其他品牌產品。

接受過幾次推背按摩服務之後,張小姐感覺服務質量還不錯,便在店員勸導下一次性購買了一個推背「套餐」,其中包括十次常規推背服務以及一盒推背精油等護理用品,此外還「免費贈送」兩次推背服務,總價是1380元。

此後,張小姐又陸續購買了一套價值1380元的腿部按摩服務套餐,一套價值690元的乳腺按摩服務套餐,以及一套價值600多元的胳膊及胸部的助眠按摩套餐。

到今年9月初,張小姐購買的這些套餐都還沒消費完,其中,推背套餐僅使用了七八次,腿部按摩套餐使用了六次,助眠按摩套餐只用了兩三次,僅乳腺按摩套餐接近用完。

9月10日,當張小姐再次準備光顧這家沙龍,卻發現已人去屋空。店主手機關機,張小姐反覆嘗試都聯絡不上,這才意識到事情不妙並報警求助。

「我納悶的就是,9月初的時候店主還催我交乳腺按摩套餐的尾款,上午催完下午再催,結果收了我的錢才幾天就關門走了。」因此,張小姐認為這家店的店主很可能是「攜款跑路」,自己的錢恐怕是再也追不回來了。「幾個套餐沒用完的餘額加起來接近2000塊錢。」張小姐沮喪地說。

【協調】

經銷商不見蹤影,雅芳出面調解

當初,張小姐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雅芳品牌的信任而選擇成為這家美容美體沙龍的客戶,於是當問題出現後,她想到找雅芳公司來幫助解決。

一開始,雅芳公司方面給了張小姐那位店主的新電話號碼與QQ號,但她向店主作出的任何溝通嘗試均得不到回應。在此情形下,雅芳公司方面給出兩個補償方案,一是補償與其消費餘額等值的雅芳品牌產品,二是由其他雅芳經銷商所開設的美容美體沙龍為其提供與消費餘額等值的服務。但張小姐拒絕接受,堅持要求退還消費餘額。

負責跟進此事的雅芳傳播公關部負責人杜小姐向記者表示,從合同約定的角度來說,雅芳與這位經銷商之間的合同在今年6月份便已結束,並且經銷商屬於獨立法人,因此張小姐與經銷商之間的糾紛不屬於雅芳的管理權限範疇,但是出於對雅芳產品消費者權益和雅芳品牌形象的維護,公司才決定介入調解此事。

「我們給那位經銷商打了很多次電話,也嘗試由其他的經銷商來間接聯絡,最後還是那位經銷商自己上門來找我們取一些材料的時候我們才搭上話。」杜小姐說。

另據張小姐反映,就在昨天,雅芳公司已經確定,將通過支取經銷商交給雅芳公司的押金來償還張小姐的消費餘額。

【責任】

是監管不到位,還是「躺著也中槍」?

「發生這種事,其實我們是最不願意看到的。」雅芳傳播公關部負責人杜小姐說。事實上,不止雅芳,幾乎所有的美容護膚大品牌都曾出現過被授權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的糾紛連帶的事件,本報也接到過不少類似報料。那麼,被授權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發生糾紛,授權品牌是否應負連帶責任?這當中的責權利劃分始終未見足夠的明晰。

一方面,像案例中的張小姐一樣,消費者總是傾向於認為授權品牌應該對自己的授權行為負責,對被授權經銷商有所選擇和監管。就像張小姐說的,「至少與經銷商的合同到期結束應該知會我們一聲。」

而另一方面,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授權品牌又總有「躺著中槍」的感覺。就像雅芳傳播公關部負責人杜小姐一再強調的那樣,「被授權經銷商是獨立法人,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消費者與經銷商之間有合同關係,消費者購買經銷商的服務;經銷商與授權品牌之間也有合同關係,經銷商銷售並使用授權品牌的產品,授權品牌除產品之外再另行提供店面裝飾、門店管理等支持性服務;但是,消費者與品牌之間卻並沒有直接的合同關係。」

事實上,授權品牌在與經銷商之間的合同當中也會主張相應的約束條件,但這些條款往往只能停留在紙上。「我們會主張監督、建議等約束條件,但實際上只能靠經銷商的誠信來維繫,如果出現糾紛,我們真的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去『懲罰』經銷商。」雅芳傳播公關部負責人杜小姐說。

在行業內,這一問題長期存在而得不到妥善解決,消費者長期面臨糾紛發生而無人擔責的風險,但為爭取市場,各大品牌還是希望儘可能地向更多經銷商提供授權合作的機會,提高合作門檻的建議在目前來說仍不現實。

【律師說法】

授權品牌必然付出無形代價

廣東德比律師事務所律師金豪認為,從公司法角度來看,被授權經銷商屬於獨立法人,與授權品牌相互獨立;從合同法的角度來看,消費者是與被授權經銷商簽訂合同;基於這兩點原因,當消費者與經銷商之間出現糾紛,的確難以追究到授權品牌的責任。

不過,在具體的案例當中,證據是更重要的責任判定依據。「比如,張小姐如果可以證明有部分款項是打入雅芳公司賬戶的,那麼就可以主張退還。」

另外,金豪律師認為,就算在許多個案當中授權品牌的確不必承擔法律責任,一旦這類糾紛發生,都必然損害授權品牌聲譽,使其付出無形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說,授權品牌應該珍惜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號召力,在對經銷商予以授權時執行更加嚴格的審查條件和程序,才能避免『躺著中槍』的後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75

當真躺著賺錢?量化交易的十大難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8182

不停閃爍的超級電腦自動進行著高速交易,熒幕上滾動著通過高速網絡提前獲取的最新市場消息,加上通過杠桿放大的頭寸,賬戶的盈利不斷上跳...很多趨勢投資者把量化交易視為一樣“可以躺著賺錢的”形式。但現實真有這麽美好麽?美國投資公司ConvergEx的首席策略師Nick Colas在參加了一次量化交易大會後頗為感慨,為我們提出了做量化交易的十大難題。 1. 量化交易員(寬客)與基本面投資者一樣會遭遇虧損。我在量化交易大會那天本想聽到廣泛成功的算法及量化處理過程、可以輸出完美的回溯測試結果並且在最小的風險上獲得最大收益的策略,我還希望聽到電腦科技、執行速度、或者數據挖掘方面的新進展。 但聽了一圈下來,我發現量化投資其實相對來說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比如你經常可以聽到關於“新聞對於股價的真實影響有多少?”的爭論,而此時基本面投資者只需簡單的基於預測特定事件、比如超過或差於預期的財報做交易即可。而量化交易者則需要搞清楚具體此類消息對股價的平均影響程度,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的研究對象時刻在變化著。 2. 想在不同的股票/市場/產品中研究出一套通用交易規則很難。如果你想研究出一套只基於公司財報的交易系統這不難,比如基於超出預期的營收或股息來買入。但是供給面的情況如何?消費者層面的情緒如何?事實證明,財報的影響不及後兩者的大,但是你若想把後兩者納入交易模型中,這相當費力費時。 3. 股票、基本面、新聞消息之間的關系不停變化著。記得2009年美股到達低點的時候,很多“低質”公司的回報大大高於“優質”公司的回報。很多3塊錢的“垃圾股”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漲到10塊錢,而高價的優質公司的股票想要翻一倍都要花上很久很久。對於基本面投資者來說,這是掘金的好時候,但對於量化投資者來說卻是噩夢,因為大多數模型此時都會顯示做多“優質股”做空“垃圾股”,後果則可想而知。 4. 數學有時幫你解決問題有時又會成為障礙。寬客們要在浩如煙海的金融數據中“尋寶”,但是他們與普通人一樣,一天只有24個小時,經常會碰到因一個分析無法推進而其他分析也陷入停頓的狀況。 5. 好材料卻並不容易使用。Twitter(美國的微博)是市場突發消息和傳聞的最大出處,所有投資者都不會無視這里傳出的訊息。但是這里的消息格式往往不規範,語法也千奇百怪,你無法讓計算機程序挑選出有效信息並運用於自動交易中。 6. 並非100%有效。不管是量化還是基本面投資者,大家都是在玩數字遊戲。如果你的交易生涯中能有66%的勝率就已經算幹的很好了。不過量化交易與後者的不同點在於持倉時間,量化交易一般只做穩而快的短線交易,不像基本面投資可以等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一只股票上獲取甚至100%的收益率。 7. 一切都從回溯測試開始。多數時候,回溯測試可以證明的你的設計交易策略在過去的表現,這是量化交易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不過並不是所有寬客都能意識到,過去不代表未來。 8. 交易信號就在那里,也不在那里。現在的信息社會到處都是數據,科學家們甚至可以做到預測每家沃爾瑪超市上空的天氣如何。Google的統計為我們展示著每天全世界網民都在搜索哪些內容。包括你想在市場中搜索上升動能最強的股票,如今都不難做到。面對茫茫多的數據,你該把時間精力放在哪一塊呢?這是個難題。 9. 量化交易正被監管機構瞄上。我想很多寬客們前幾天都聽說了:巴菲特決定讓旗下Business Wire終止向高頻交易公司提供特許直投新聞的服務。這是巴菲特為保護自己公司聲譽而高調與高頻交易撇清關系的行為。雖然量化投資≠高頻交易,但是不能否認,量化投資的主要優點之一便是“快”!如今量化投資者們獲取信息的速度問題,已然被監管者們劃進了重點監視區。下回監管者們又會關註哪個點呢?難說。 10. 愈發激烈的競爭。從Deltix和RavenPack主辦的這次大會中你就能明顯感受到寬客們的熱情,偌大的會場不僅座無虛席,就連站的地方都快沒有,不但沒有中場休息就連過了午餐時間也不見有人離場。很顯然,量化交易在發展了20多個年頭後,依然非常流行,但這背後也就意味著同行內的競爭十分激烈,越來越快的電腦與網絡,越來越複雜的算法和數據庫,入行門檻也不斷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847

躺著賺錢時代結束 銀行員工集中投奔互聯網金融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5/147477.html

銀行業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各大行的不良率全線破1%,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也讓銀行“躺著就能賺錢”的日子漸行漸遠。

經濟下行、競爭加劇、壞賬升高等讓銀行壓力越來越大。一些傳統銀行的人開始選擇離開,他們的新去處是風頭正勁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以及方興未艾的民營銀行。
 

\傳統銀行的困境

今年以來,不少銀行從業者對騰訊財經感嘆,“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多家銀行在第三季度報告中提到:2014年國內經濟持續下行, 對銀行業資產質量下拉作用明顯。據各大行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不良貸款和不良率繼續雙升,其中不良率均已破1%,同比增長0.3-0.4個百分點。

伴隨而來的是銀行業的降薪。據悉,銀行業的降薪主要體現在獎金上,一家股份制銀行西南某分行風險總監此前向騰訊財經透露,他們的獎金整體下調了5%-10%。此外,“我們目前對業務人員的規定是,如果手頭出現一筆壞賬,今年的獎金就全沒了。”

而除了行業不景氣之外,8月份中央政治局通過了《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對不合理的偏高、過高收入進行調整,形成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與企業職工之間的合理工資收入分配關系。

幹部任命制下的國有銀行高管,在此次薪酬改革範疇內。農行、建行、交行在回應降薪傳聞時,均表示會按照國家的部署貫徹落實。

民營銀行的高薪誘惑

交行深圳分行一客戶經理告訴騰訊財經,銀行業的人員流動很正常。一般都是從國有五大行跳到股份制銀行或者城商行。據他介紹,銀行的核心業務都差不多,客戶經理在哪里都能創造一樣的利潤,但可能從大行跳到小行,獲得的業務提成就馬上從3個點提高到5個點。

中信銀行廣東某分行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銀行界有一個規律,當一批新的股份制銀行處於成長期(快速擴張)的時候,當地的大銀行就會掀起一股離職潮。 “我們銀行已經發展到了瓶頸期,制度越來越規範,所以做起業務來束手束腳。今年走了不少基層員工,去華潤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

而正在興起的民營銀行也為這部分人提供了一個新去處。

9月29日,銀監會發文再批浙江網商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兩家民營銀行。加上此前已經批準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溫州民商銀行,首批五家民營銀行試點全部獲批。

籌建中的民營銀行們已經進入“招兵買馬”的階段,傳統銀行成為他們“挖角”目標。銀行高管跳槽的新聞屢見不鮮,如網商銀行籌備負責人俞勝法此前擔任杭州銀行行長;溫州民商銀行從當地工行挖了一名管信貸的副行長;前海微眾銀行也挖角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梁瑤蘭,興業銀行同業部總經理鄭新林等傳統銀行高管。

業內猜測,平安,興業等幾家銀行在傳統金融機構里面待遇已屬較高,民營銀行開出的薪酬肯定不菲。

而除了高薪,股權激勵也被猜測是高管們跳槽民營銀行的原因之一。目前傳統銀行中,除了重慶銀行在股權激勵上已有實質性的方案外,其他銀行暫無動靜。

互聯網金融的攪局

呈現爆炸式增長的互聯網金融,讓許多金融人才嗅到了機會。

前不久一則銀行副行長辭職創辦P2P平臺的新聞,在行業內引發騷動。原農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原廣州銀行副行長李怡新在廣州創辦了一家名為融資易的P2P平臺,該平臺的其他幾位創業人員也為前銀行高管。

如果說李怡新這些前銀行高管創業的例子尚屬個案,那麽從銀行一般員工跳槽到P2P行業已並非什麽新鮮事。據悉,目前很多P2P平臺的風控團隊都是由傳統銀行跳槽而來。

一位P2P平臺負責風控的人士在和騰訊財經交流時說到,互聯網金融行業年輕人多、自由、開放、有前景,而銀行較之則保守、“事兒”多、效率低下。他今年5月剛剛從一家城商行總行跳槽到現在這家公司。他沒有透露薪酬漲幅比例,只表示“一般跳槽漲薪多少都會有。”

不只是風控團隊,P2P平臺的一些技術人才也來自傳統銀行。有利網副總裁尹娜向騰訊財經介紹稱,因為P2P平臺的技術部門需要處理平臺賬戶、資金流通等涉及金融的技術問題,銀行技術部的人才在這方面相對有經驗和優勢。

眾信金融COO譚陽對騰訊財經表示,在目前接近2000家P2P平臺中,至少有300家平臺有來自銀行業的員工。而在他看來,100多人的團隊中,有10人來自銀行業,這一比例並不高。

某P2P平臺公關人士向騰訊財經透露,他們風控崗位的薪酬跟銀行信貸部的薪酬差不多。“但這是同銀行6年都基本沒變的待遇相比。”他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未來上升的空間比較大。“不過銀行其他的待遇還是挺好的。”他強調。

即便如此,銀行業對應屆畢業生的吸引力還在。一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2014屆碩士畢業生告訴騰訊財經,他們班有一半的人進了銀行。因為銀行不限專業 ,國家有就業率要求,所以銀行每年每個分行支行都會有上百名額。

“此外,進銀行也算是體制內,所以吸引力還可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906

80年不調倉位 基金“躺著”賺錢擊敗98%競爭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89

20150303tangzhe

有的人跪著賺錢,有的人站著賺錢,聰明人躺著賺錢。

近日,路透報道了一只“神奇”的基金,80年來沒有換過持倉,回報率卻打敗了98%的競爭對手。

這只基金名叫Voya Corporate Leaders Trust Fund,發起於1935年。成立之初,Voya買入了相同數量的30只當時美國的大公司股票。在此後長達80年的歲月中,任憑其手中的公司收購還是被收購,它都一動不動,也沒有進行過任何新的投資。據路透:

其中有一些公司至今還在,如杜邦、通用電氣、保潔、聯合太平洋公司等。另外一些則被剝離或收購,比如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伯靈頓北聖達菲鐵路)、CBS(被西屋電氣收購並更名),霍尼韋爾(買下了聯合化工染料公司)等。還有一些永遠消失了,比如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和美國制罐公司。如今,當年的30家公司還剩下21家。

根據數據公司晨星,在過去的五年和十年中,Voya的回報不僅好於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而且超過了98%的競爭對手。

screen shot 2015-03-03 at 08.33.19

據路透,Cononer資本管理公司分析師Craig Watkins認為,Voya的投資很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因為投資組合中的每只股票都持有了“相當長”時間。其表現之所以好於股指,是因為不用像股指那樣經常根據權重來調整。

在Voya Corporate Leaders信托基金做基金經理實在是個輕松的活。你一輩子(甚至上輩子)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輕輕松松收取高回報。

在投資的世界里,最忙的人未必最賺錢,真正的聰明人可能一邊躺著曬太陽,一邊就把錢賺了。

Voya就是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它告訴我們,想賺錢,你其實並不用太忙碌。你要不動如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83

多省份不良率逼近2% “躺著賺錢”的銀行業迎來艱難時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305.html

多省份不良率逼近2% “躺著賺錢”的銀行業迎來艱難時刻

第一財經日報 楊佼 2015-07-30 06:00:00

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認為,不良貸款峰值將出現在2015年中或年末,到今年年底,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將達到11247億元。

不良貸款規模、不良率持續迅速飆升,利潤卻在急速下降,一向被稱為“躺著賺錢”的銀行業,正在迎來越發艱難的時刻。

廣西是最新的例子,根據廣西銀監局最新發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廣西銀行業總資產、總負債分別為2.86萬億元、2.77萬億元,比年初分別增長8.42%、8.37%,實現利潤172.54億元,同比減少40.22億元,降幅高達近20%。而在2014年上半年,廣西銀行業實現賬面利潤212.76億元,同比增長6.25%。

在利潤大幅下降的同時,今年上半年,廣西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也在快速飆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西銀行業不量貸款余額已達338.66億元,不良率則達到1.96%,同1月底相比,不良貸款余額增加97億元,增速約為40%,不良率則上升了0.49個百分點,增速達到33%左右。

而在今年4月,這一數字則更為驚人。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份開始,廣西銀行業不良貸款便逐月迅速攀升,並在4月份達到頂峰,此時其不良貸款余額370.49億元,不良率高達2.17%,分別比1月底增加約129億元、上升0.7個百分點,短短3個月,不良貸款便增長53%、不良貸款率上升約48%。

值得註意的是,截至目前,廣西銀監局尚未公布2014年監管數據。若同2014年全年數據相比,情況可能更為嚴重。

實際上,上述情形並非廣西獨有。根據公開數據,截至今年一季末,至少有3個省份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超過1.5%。

山東銀監局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山東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達1082.2億元,比年初增加86.2億元,不良率為1.95%,比年初上升0.09個百分點。此外,廣東的銀行不良率,也在今年一季末突破1.5%,達到1.62%,同比上升0.32個百分點。此外,河南省銀行業同期不良率也達到了1.83%。

今年6月19日,招行一位高管在談及該行不良貸款時曾稱,由於煤炭行業、鋼鐵企業嚴重產能過剩、價格大幅下跌,山西省銀行業的不良率達到4.5%。不過,山西銀監局尚未披露與此相關的數據。

作為不良貸款大戶,浙江尚未披露最新不良貸款情況。而據浙江銀監局數據,在2014年底,其轄區內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已達1397億元,不良貸款率1.96%,比當年年初上升0.12個百分點。

不良貸款快速攀升的同時,不少省份銀行業利潤增長也開始進入下滑通道。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銀行業凈利潤300.2億元,同比下降10.33%;廣東銀行業同期稅後利潤為321.62億元,同比下降16.99%。

市場對銀行業今年的資產質量、利潤增長,也持謹慎態度,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此前在研報中預計,全年不良貸款率可能上升0.2~0.3個百分點,達到1.5%~1.6%的水平。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則認為,不良貸款峰值將出現在2015年中或年末,到今年年底,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將達到11247億元。

中國銀行業協會在《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5)》中表示,從業績來看,受經濟增長艱難尋底、利率市場化進程再次提速和金融脫媒持續深入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業經營業績壓力進一步被放大。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30

“躺著賺錢”的時代過了!上藥、廣藥等六大醫藥巨頭“抱團”降成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793.html

行業增速放緩,讓一直“躺著賺錢”的醫藥行業也抱起團來。

5月12日,國內六大醫藥巨頭上海醫藥(601607.SH)、廣藥白雲山(600332.SH)、南京醫藥(600713.SH)、哈藥股份(600664.SH)、天津醫藥、重慶醫藥簽署《籌建聯合醫藥平臺合作備忘錄》,六方擬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通過合作互通、降低自有品種的準入門檻,提升六方產品引進能力和議價能力,降低企業采購、運營成本。

白雲山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本次六方戰略合作采用合資建立實體公司建造平臺的創新模式以確保合作的落地。六方采購平臺為有限責任公司,平臺註冊資本總額為5億元人民幣。若合作順利達成,則意味著醫藥行業將開啟了競合、互補發展新模式的序幕。

據六方擬定股東的名稱和出資額顯示,上海醫藥和廣藥白雲山為大股東,股權占比均為23.75%,哈藥股份股權占比15%,南京醫藥、天津醫藥、重慶醫藥股權占比均為12.5%。這個平臺將在廣州運營,並有望落戶南沙自貿區。

在醫藥行業內,這個聯盟已經涵蓋了國內醫藥龍頭以及地方醫藥龍頭,以上藥為例,其2015年的營業收入是1055億元,廣藥集團去年銷售收入則達749億元。廣藥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六家醫藥企業擁有藥品批文近萬個,銷售收入合計近3000億元,銷售網絡覆蓋華南、華北、華東、華西、東北等全國最主流的醫藥市場。

為什麽一直“躺著賺錢”的醫藥企業也要“抱團”?

這其實與目前醫藥行業增速放緩有關,自2011年起,整個行業的增速從20%、18%、13%降到9%左右,因此,醫藥行業也急需轉型,“抱團”也成了轉型的一個方向。根據備忘錄披露,未來這個平臺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戰略品種、代理品種的采購平臺,以降低企業采購成本;二是自有工業產品的共享平臺,以降低企業產品運營成本;三是原輔材料采購的整合、信息平臺。六方將以工業原輔材料集中采購為合作點,減少原輔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影響,以實現生產成本的降低。

廣藥集團方面對合作表示,可以預期這一采購平臺未來將為廣藥白雲山帶來更多優勢品種的銷售,增強大商業板塊的產品資源,擴大市場銷售。同時平臺公司作為六方的原輔料采購平臺,也將通過聯合采購降低企業的采購成本和運營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84

美女鮮肉們期待當網紅 業內人士:不是躺著就能賺錢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9-03/1035772.html

當資本抱著“寧願投錯、不願錯過”的心態積極入場、美女鮮肉們期待“當網紅,實現首富小目標”時,在8月31日由栗子公會主辦的首屆網紅經濟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卻毫不留情潑冷水:網紅並不是躺著賺錢,批量打造網紅更是偽命題。

____.thumb_head

2016年被視為網紅經濟爆發元年,各路人馬逐鹿掘金。

當資本抱著“寧願投錯、不願錯過”的心態積極入場、美女鮮肉們期待“當網紅,實現首富小目標”時,在8月31日由栗子公會主辦的首屆網紅經濟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卻毫不留情潑冷水:網紅並不是躺著賺錢,批量打造網紅更是偽命題。

直批資本亂舞、市場混亂

2016年3月,新晉網紅papi醬獲得了真格基金、羅輯思維等共計1200萬人民幣融資,估值1.2億。4月,papi醬又啟動“中國新媒體的第一次廣告拍賣”,以2200萬拍賣成功。此事一出,“網紅經濟”再一次被推上風口。

相比早年的芙蓉姐姐、鳳姐,如今的網紅市場更為細分,目前包括自媒體網紅、淘寶平臺網紅與主播網紅等。不過,《金證券》記者發現,在當日的網紅經濟高峰論壇上,嘉賓對這個市場卻是調侃不斷、吐槽不停。

栗子公會聯合創始人張自創稱,美女網紅三大寶:廣告、電商、謝謝寶寶,“一個自己不是網紅,也沒有包裝過網紅的人,都能開網紅商學院,大家知道這個行業很混亂。”

遊戲界大咖、網紅觀察者“風一樣的c哥”則表示,“我們是比較早用網紅的,但現在企業其實是不怎麽用主播的,因為收費比較高,1個小時要2萬。”

網紅推手秦毅則直接跟大家交了個底,現在國內頂級網紅也就是前一百位,月收入在30-50萬之間,但這只是極少數,大部分的網紅在1萬左右。

傾愛娛樂傳媒著名主播經紀人——顧真源更是直言,直播這個行列已經是紅海,目前介入難度巨大。首先是泡沫嚴重,傳統效益嚴重下降。據了解,從5月份開始國內直播平臺從200家一下增長到400多家,各種資本相繼投資,“平臺多了,選擇就多了,日子不好過”。第二個是資本亂舞、市場混亂,很多投資人抱著“寧願投錯,不願錯過”的想法,各種不合理底薪被平臺炒到離譜。

特點大於顏值僅兩成主播能冒頭

雖然如此,但誰也抵擋不住網紅經濟的誘惑。調查顯示,2016年網絡紅人產業預估接近580億,到2020年,總規模還將上升至1060億元。

顧真源表示,如何打造網紅,三分靠努力,七分靠運氣,天時地利很重要。顧真源旗下公司有幾百名主播,每個人招募進來的時候,都認為他(她)有潛質成為網紅。但是經過一年時間的培訓,真正合格的,可能也只有20%都不到。也就是說,一百個人也就十幾個人可以冒出頭來,才可能有經濟的回報。

在他看來,怎麽去管理粉絲,怎麽展現優秀的一面,怎麽與粉絲互動,打造網紅有一定的方法論,但是怎麽批量打造網紅,是個偽命題。

秦毅則認為,網紅不等於嫩模或者錐子臉,其實特點要大於顏值,時機比條件更重要。只有尋找美的、新的、矛盾大的內容,網紅市場才能破局。

南京網紅圈子還在萌芽

在論壇現場,南京潘西、鮮肉頻頻搶鏡,不過在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南京的網紅圈子還在萌芽,目前南京還沒有出現大網紅。

如何打造區域網紅?知名微信公眾號“硬腿子”掌門人李世濤稱,區域網紅是在某個地區,要結合區域熱點,跟本地特色相結合。像南京方言幽默短劇《藍鯨青年》,男一號“小六”並非帥哥,選擇他的初衷就是,他符合一個較大群體的特征。

另一位業內人士許坤也稱,區域性網紅對區域性品牌是有幫助的,如果有精美的包裝手段加之區域性的直播媒介,打造區域性網紅是有可能的。

  • 金陵晚報
  • 杜宇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網友評論 0
Default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並不表明每經網立場

Sumbit

最新評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93

“專利大國”老躺著積灰?換個姿勢變中小企業研發捷徑

一直被詬病的中國專利利用率的窘境,正在悄悄地改變。

中國已然是“專利大國”。2016年,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首次突破100萬件,是世界上第三個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百萬件的國家。然而,在持續爆發性增長的背後,不少專利或躺在實驗室,或被用來炒作身價,並未切實創造經濟效益。

“去年我們買了專利,今年也買了,前後花去450萬元,用於開發我們的APP。”近日,廣州的小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賣科技”)負責人周誠梁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小賣科技正在研發一個創新社交的APP“走臉Facelike”,迫切需要用到一些熱門的技術,購買的專利包括增強現實(AR)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等。

“不是說我們不能研發,而是企業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這一點很重要,不能走太多的彎路。” 周誠梁笑著說。在他看來,購買專利是條捷徑,對他們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和應用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

對於一家中小企業來說,掏數百萬元購買專利可謂大手筆之作,並不多見。不過,在一波波政策的春風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的環境下,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的交易猶如春天悄悄鉆出來的嫩芽,迅速成長。與此同時,專利交易中的“水分”也在逐步被抽出,不少企業購買專利是為了解決技術瓶頸,壯大企業實力。

知識產權交易暴增

周誠梁補充道:“如果我們純粹是自己研發的話,那麽摸索性就太強了,現在包括人力成本在內的各項成本都很高,一旦技術研發走了彎路,反而會耗費更多的資金。而且,我們在購買專利之後,還會對它進行完善,將它變得更好。”

盡管像周誠梁這樣購買專利的例子不太多,但是中國的知識產權交易正在穩步增加。據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數據,中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明顯,技術市場交易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320437項,成交金額11406.98億元,同比增長4.33%和15.97%。

中國的專利成果持續爆發性增長。圖為2014年,揚州大學建築工程學院的一項大學生研究成果“抗震樓梯”獲得國家專利。

官方數據的背後,是不少知識產權交易服務企業交易量或交易額的大幅上漲。專利是知識產權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專利交易一般包括專利權轉讓、技術轉移等。

廣東一家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高航網CEO楊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時表示,他們的客戶定位是中小型企業。2016年他們在線平臺的專利交易量約6000件,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近1倍。

無獨有偶。根據廣東另一家知識產權在線交易平臺匯桔網提供給第一財經記者的數據,2016年匯桔網專利技術交易額達35億元,占整個平臺交易額近七成,是2015年的5倍。

匯桔網的前身主要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的基礎服務,包括專利、商標和科技項目的申請等。2013年,匯桔網聯合創始人鄭自群和他的合夥人開始轉型,涉及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服務,並成立了匯桔網,新增了知識產權交易、技術轉移等服務。

這一時間點值得關註。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的資料發現,相當一批在線知識產權交易平臺是在2008年後湧現出來的,尤其是在2013年左右。

當時,世界經濟處在金融危機後的下行周期中,國內企業的出口受到制約,低端出口企業難以存活,競爭中的企業迫切需要引進先進技術,來幫助轉型升級。

鄭自群回憶起匯桔網轉型的動機:“那個時候,我們發現了企業購買專利、技術的強烈願望,所以決定增加專利技術交易這個服務,從基礎服務拓展到全產業鏈。此外,結合互聯網平臺以及大數據技術,在匯桔網的平臺上匯聚大量交易雙方的資源。”

與此同時,國家陸續出臺的知識產權政策,在增強了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之余,也刺激了企業的買賣需求。

其中,早在2008年,國務院就發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明確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5年內自主知識產權水平大幅度提高,運用知識產權的效果明顯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明顯改善。2013年,正是此綱要設定的5年發展期。

在2016年,中央層面關於鼓勵產業創新和知識產權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去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隨後的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其中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大型共用實驗裝置、數據資源、生物資源、知識和專利信息服務等科技基礎條件平臺”;7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印發,設定了到2020年“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2件”等目標。

交易中價值含量高的占多數?

不過,知識產權交易雖然越來越頻繁,但是專利是否用在了生產上,外界不乏質疑。

廣東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秘書長陳勝傑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企業購買專利是否為了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見仁見智,不排除也有其他因素的推動作用,比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

他的分析道出了一部分現實。

在中國,專利被賦予了太多的東西,不少企業申請或購買專利的目的並不純粹。對於企業來說,有專利在手,有助於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擡升身價,乃至可以獲得政府補貼。

鄭自群並不諱言這個問題。但據他介紹,在匯桔網去年35億元的專利技術交易額中,價值含量不高以及購買專利用在不當用途上的,占比並不高。“我們平臺上一個專利交易的金額少的是幾萬元,多的要幾百萬元。其中,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這類交易占了我們交易額的一半以上。”

他進一步解釋:“一般最便宜的專利可能就幾千元,這種專利一般沒什麽價值含量。貴的就難說了,全球最貴的專利高達幾十億美元,中國最貴的也高達幾千萬元了。”

專利的商業價值可以從侵權官司的判決金額中窺見一斑。去年12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認定,被告恒寶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原告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發明專利,判決恒寶公司賠償握奇公司經濟損失4900萬元,以及合理支出律師費100萬元。這是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建院以來作出的最高金額賠償判決。

“一般來說,超過10萬元的專利就是比較有技術價值的,有產業化落地的基礎。如果是為了擡高企業身價或是為了申報政府補助,買個幾千或幾萬元的專利就能‘搞定’了。” 鄭自群補充說。

大企業盤活閑置專利資源

雖然知識產權交易正在悄然興起,但是該領域尚處於起步階段。

陳勝傑介紹,全國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雖然有不少,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家在行業有明顯的影響力。

這樣一個市場競爭還遠未達到白熱化的藍海市場,給交易平臺提供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不過目前的一個現實是,中小企業大多還是著力於自主創新和自行申報專利,購買大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專利並不普遍,大企業和科研院所也並沒有太大的意願將專利賣給中小企業。

對於這些知識產權交易平臺而言,更多的精力還得花在推動市場認知上,力爭匯聚更多的買方和賣方的資源。

然而,他們在推廣時一個經常被問及的問題是“大企業為什麽會願意把知識產權放在交易平臺上售賣”,話里自然的邏輯是:如果是核心技術,就不怕引起同行的抄襲麽?如果是邊緣技術,會有客戶購買麽?

問題很犀利。深圳一家大型通信企業的相關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笑著解釋:“大企業不可能把核心的技術拿出來賣,拿的是邊邊角角的技術和以前研發的技術,但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就是個寶了。”

國家電網、華為 、中石化、中興通訊、京東方、騰訊、格力電器、中石油、聯想和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位列2016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強。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那麽,以前研發的先進技術為什麽會拿出來交易?他說:“企業在發展初期的時候,還沒有明確以後會往哪個方向走,就可能橫跨多個領域同時研發。等企業的發展到了後期,它們可能就用不上之前研發的部分專利了。雖然這些技術對這些企業而言不重要,但是對行業而言還是很先進的。”

而且對於大企業來說,拿專利出來交易也是盤活閑置專利資源的方式。如果不盤活變現,大企業每年都要額外交付不菲的專利維持費用。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一項專利從申請到授權發證的費用為前期費用,從授權發證到專利保護結束為後期的維持費用。一個發明專利的維持費用,每年要兩三千元到五六千元不等;而大企業一年可能有數千個發明專利,每年僅維持費用算下來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80

【銀行】萬字長文深度剖析銀行江湖:十年間“滄海桑田”,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已不複返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3030&summary=

【銀行】萬字長文深度剖析銀行江湖:十年間“滄海桑田”,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已不複返

2016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為-5.46%,繼2015年的-4.08%後,再次錄得負增長,凈息差為2.22%。而十年前的2006年,銀行的利潤增速是31.6%,凈息差超過3%。



從2006年至2016年,從高速增長的凈利潤到負增長,從3的時代到2。銀行在短短十年間經歷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


中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銀行又要如何挽救節節敗退的利潤增速?


時代已變:銀行躺著賺錢的日子不複返


銀行曾有過黃金時代。這個黃金時代從何時開始又從何時結束,各說紛紜,目前沒有定論。


但結束時間也大概就是在2011-2013年這幾年間,這段時間銀行利差收窄、黃金時代逝去等詞開始頻繁見諸媒體以及券商報告。而從圖表1中,我們也能比較明顯看出,2011-2013年這幾年是轉折點,銀行凈利潤增速開始快速下了一個又一個臺階。


所以,簡單起見,我們就將2001-2011年這十年作為銀行發展的舊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代里,銀行保持著23%的年均複合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回報率也長期穩定在20%左右的水平。相對的,這段時期非金融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是10-15%左右。


兩者的差距意味著,你當時如果把錢投到銀行去,100塊一年能賺20,而投資到實業,也就賺10-15塊。可見當時的銀行是有多高的賺錢效應。


究其原因,銀行依托的是資產端極其容易的快速擴張,負債端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政策紅利。


資產端,面對著信貸“盛宴”,銀行完全不用愁。


2001-2011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固定投資的高峰期,年均增速達到24%。企業資本開支熱情高漲,融資需求旺盛,相對應的給銀行表內帶來了廣闊的信貸資產。


銀行面對著一群“饑渴”擴張的企業,所需做的是挑選,評估信用風險。或者更簡單粗暴地,直接選國企、央企等有政府隱性背書同時又有擴張增加資本開支需求的企業。



負債端,銀行穩定吸儲,輕松拉存款。


對於剛剛度過21世紀的中國大多數家庭而言,努力工作賺了錢之後,第一想法是存銀行。一來是因為當時國內的社保、養老、醫療等各項福利還沒有完善,居民普遍有比較強的預防需求。


二來,當時中國家庭理財觀念尚且薄弱,金融市場發展尚未完善,基金、保險、私人銀行等各類面向零售端的理財產品還沒有井噴普及。

所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間,人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滿足了基本的消費後,將大部分錢都交給了銀行。國民儲蓄率在2001-2011年間,從37%最高上漲至51%,存款增速也基本維持在15%以上,最高一度接近30%。



而銀行呢?在居民“洶湧的錢浪”襲來時,需要做什麽?


在價格一端,利率管制的政策還在,政府替你管著存款利率的上限,完全不用擔心你的競爭對手會用更高的存款利率搶存款,定價問題不用考慮。銀行要做的只是擴網點,提高服務態度,鎖定居民資源沖規模而已,不會擔憂存款端資金稀缺,拉不到錢(更多是考核上的擔憂)。

所以,在經濟增長紅利與利率管制紅利下,銀行“吸儲放貸”的盈利模式基本沒有技術難度,存貸款利差也一直維持在3%以上,銀行只要不斷沖規模,直接躺在趨勢上就能賺錢。



然而,這種模式在金融脫媒化與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受到了挑戰。


什麽叫金融脫媒?簡單說是脫離媒介即銀行,資金選擇直接從供給方到需求方。這種趨勢下,銀行的負債與資產兩端同時受到沖擊,畢竟銀行賺的就是做媒介的錢。


負債端,由於福利保障的完善、居民財富的累計增多,理財意願觀念開始逐漸萌發,低利率的存款已經難以滿足這一需求。居民拿了錢除了存款儲蓄,開始會做新的選擇,比如買股票買基金與保險等。


銀行的負債端面臨著愈加兇猛的虎狼,儲蓄率從高位開始下滑,存款的增速在2010-2011年左右將近下滑了8個百分點,降至12-14%的增速。(圖表3)


在資產端,隨著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的發展,企業的融資手段更加豐富,除了銀行貸款,發債、IPO、定增甚至是過橋的委托貸款、信托貸款,都對銀行的傳統信貸形成挑戰。



銀行一時面臨著存貸業務被瓜分的困境。


更糟的是,由於金融脫媒的推進,利率管制下銀行的存貸利率由於並未實現市場化定價,市場上開始出現了所謂的“利率多軌”的現象。這好比一個東西,同時有兩個價格,一個市場價,一個行政價。這對於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而言,都是一個擾動與隱患。


另一方面,在利率管制時代,由於在負債端有存款利率管制的紅利,銀行沒有足夠的成本壓力,將信貸資源下沈給中小微企業,大量銀行在優質的國企、央企前晃蕩,競相給這香餑餑貸款,作為國民經濟細胞的中小微企業被直接忽略了。


在這兩方面的同時壓迫推動下,政府的利率市場化進程開始加速。先是在2013年徹底放開了貸款的利率管制,把企業融資利率交由市場決定。而後,2015年又徹底放開了存款利率的管制,名義上完成了利率市場化進程。



但是,放開了利率管制的銀行,經營環境反而進一步惡化。金融脫媒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還在深化持續,銀行仍然需要與外部競爭。而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與完成,銀行體系內部也開始面臨著價格上的競爭。


在雙競爭環境下,銀行的存貸利差進一步收窄,利率的增速進一步下滑。過去傳統的吸儲放貸的業務模式似乎玩不轉了,躺著趨勢上賺錢的時代過去了。(圖表1與圖表4)


銀行亟待轉變。怎麽辦?兩條路,要麽繼續堅守存貸業務,要麽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予以補充。


有些銀行選擇了第一條路,存款端逐漸上浮存款利率加大吸儲力度,擴張負債,以收益來取勝。但資產端怎麽辦?


彼時的銀行,在優質的國企、城投平臺面前,已經基本喪失了定價權。


一來在2013年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後,銀行之間為繼續搶奪優質資源展開了價格競爭;


二來替代貸款的融資手段也開始豐富。比如在2013年後發債,資質好,評個AAA城投發個3年期,成本大概也就是4%-5%左右,而3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基本在6%以上,將近貴了100BP。


為此銀行只能不斷給優惠條件,展開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在當時一個很普遍的例子是,在面對城投平臺時,銀行往往會在基準貸款利率上下浮30%甚至更多來留住這部分優質客戶。但這樣一來,存款成本上漲,貸款的收益卻下來了,利差收窄,銀行的利潤得不到保障。


於是,開始有一些銀行跟隨政府的初衷,開始下沈貸款客戶的資質,將信貸資源向高風險的中小微企業傾斜,試圖獲取更高的風險溢價來彌補負債端成本的上行。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民生銀行,在2012-2013年便推出了微貸業務,將目標轉向風險相對較大的小微企業。


但不巧的是,這時的國內經濟在被打了一針“強心劑”後,後遺癥開始顯現。


2008年後,政府推出了4萬億的財政刺激,實體經濟短暫地迎來“回光反照”,經濟增速在2011年甚至還在10%左右。在行政創造的需求井噴刺激下,鋼鐵煤炭等重工業企業拼命擴產能,一時賺的盆滿缽滿。


但當行政需求逐漸逝去後,過去資本開支形成的產能一時間沒法立刻處理,供給開始堆積,商品價格開始大幅下滑,企業的經營狀況也開始惡化,但只要生產的損失小於不生產,那這些擴產能的重工業企業便會一直生產,產能出清便會遙遙無期,企業的盈利也在持續惡化。


這種情況下,為一些中小煤炭、鋼鐵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銀行開始出現壞賬、以貸還貸等情況。更糟的是,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處於更底層、產業鏈終端的小微企業盈利狀況更加令人擔憂。


畢竟在經濟不景氣時,實體不賺錢,人們的收入水平下滑,有些企業甚至開始裁員,社會整體的需求都會下來,不管是工業品還是日用品企業都難逃一劫。


這時候下沈資質的銀行就不走運了。有些風控做的好,有完善體系的在這波浪潮中,還能踉蹌地站住腳跟。但更多規模小、實力弱的銀行可能根本就沒有相應完善的風控體系,他們發出去的貸款很多收不回來,不良貸款余額與比例開始上漲,產生了大量的壞賬,占用了大量的風險資本,對後期整體的業務開展都形成了不小的桎梏。



所以,下沈信用資質這條路,現在來看是有著比較悲慘的結局,對於很多銀行來說是條行不通的不歸路。


但是,面對著同樣的挑戰,有些銀行則另辟蹊徑,並沒有死磕存貸業務,而是轉向了金融市場業務。


這里最為典型是興業銀行,作為“同業之王”,在發展之初就將金融市場業務置於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在2011年前,興業與銀行業整體有著較為相似的利潤增速,相差不到3%。


但當2011年後風暴襲來,傳統業務玩不轉時,雖也受到影響,利潤增速也處於下行的趨勢中,但深耕於金融市場業務的興業很好地利用同業、債券投資等業務利潤予以對沖,與整體銀行業利潤增速的差距拉大到10%以上。


如此“抗擊打”的模式引來了很多銀行的效仿,開始將其置於更為重要的戰略地位,試圖在金融市場業務上發力。



逐利的資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江湖


資本是逐利的,各大銀行金融市場部門都是每家銀行內部創新的領跑者和起步家。縱觀金融市場業務發展的歷史,每次政策轉向和監管加強升級,金融市場業務都會另辟蹊徑,各大銀行都會打造出揚長避短的獨門秘器。


何為金融市場業務?


狹義上,很多人將金融市場業務簡單理解為同業業務,包括同業拆借、買入返售等。但實際上,金融市場業務的範圍要比同業廣的多。


比如說銀行拿了錢去投債券,這是存貸業務?並不是,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種,銀行將資金投向其中,算入存貸業務並不合理。


從本質上要判斷是否屬於金融市場業務,應當看它業務展開時,是否與金融市場緊密相連,依賴於金融市場。


按照這個標準,除卻傳統的金融同業業務外,代客理財、債券投資與承銷、外匯交易以及最近兩年新近興起的委外業務等這些都應該算入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當中。


現實中,很多銀行的金融市場部門設置也很多會把這些業務囊括其中。比如上述所說的“同業之王”興業銀行,在金融市場部門設置上,就分設了同業業務部、資產管理部、資金營運中心等分支。


監管博弈下,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演變與眾生相


一切都要從2009年開始說起。


這一年,為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深沖擊,政府推出了一攬子的財政刺激計劃,放開了房地產市場限購限貸的限制,同時輔之以“寬貨幣+寬信貸”的貨幣政策組合,試圖以“基建+房地產”來提振國內經濟。


但搞基建與房地產投資要錢,要資金。房地產還好辦,開發商在當時尚且能獲得貸款支持,但政府要搞基建,按照法律規定又不能舉債,光靠財政預算要支撐起“四萬億”的投資額,太過困難。


於是,以城投公司為名義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開始批量上線,用土地儲備或財政資金註資,以此來作為獲得基建投資項目貸款與債券融資的“殼”。


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監管限制,在“四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與“GDP錦標賽”考核的雙重動力下,這種模式快速擴張,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膨脹,引發了監管層的擔憂。加之當時通脹開始出現過熱,房價持續上漲,資產泡沫問題引起關註。


所以,很快2010-2011年,銀監會就下發文件限制銀行向房地產與城投平臺貸款的額度。


不過,房地產與基建項目的建設和銀行一樣,都是長周期的。比如說建一條高速路或房子,回本可能需要5-7年的時間,但貸款一般都是3年期或更短的期限。現在監管突然限制了銀行的貸款,但投資的項目仍然需要資金補進來,融資需求仍然存在。


所以,在2009-2014年,銀行面對的一個大背景是:國內最後一波融資需求熱潮,盡管這波浪在不斷地衰退。


怎麽辦?要怎麽吃下這塊大蛋糕?


我們來數數銀行可以支配的資金。表內主要是存款、自營資金,直接以信貸投向面臨著資本充足率、信貸額度以及後期的信貸投向等限制,要吞下擴規模還需想辦法;表外有銀行理財資金,當時對於它的監管主要是銷售營銷等方面的監管,投資端並未有過多限制,似乎可行。


所以,在一開始,銀行瞄準的是表外,將原本屬於表內的資產,轉移對接給表外理財資金,並由此展開了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逐利江湖。


理財篇


銀行代客理財是一種資產管理業務,其投向主要是債券、貨幣基金、存款、非標等資產,是金融市場業務的一類。考慮到其他項發展比較平穩,所受監管較少。因故我們將重心放在它與非標的“恩怨情仇”上。



在2009-2014年這段時期剛開始時,銀行理財資金是借著信托通道,直接發放信托貸款,成功實現了對信貸額度、資本充足率、存貸比等各項的監管指標的套利。相對應的,在資產端的高利誘導下,銀行理財開始瘋狂擴張負債端,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


但很快監管層意識到,這種模式不對勁,原有對信貸的監管體系變得形同虛設,對於自身經濟調控措施會造成很大的幹擾,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同時也加大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2010年8月,銀監會出手,下發了《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0]72號),嚴控銀信合作的規模,要求資產回表。


銀信合作實行總量管理,要求信托公司融資類業務(涵蓋信托貸款、信貸資產受讓等)余額占銀信理財合作業務余額的比例不得高於 30%,並要求銀行將已經通過銀信合作出表的表外資產在兩年轉入表內。


這樣一來,銀行理財借信托通道來放信托貸款擴規模,逃避監管的模式沒了出路,也沒了意義。


但逐利的資本不會停歇。在監管條例出來後,銀行與信托合作又找到了新的方法:利用信托受益權轉讓的方式展開。


所謂信托受益權,簡單理解是一種收益權,也就是擁有分享信托計劃投資所得收益的權利。


在這種模式下,銀行可以引入一個第三方,即“過橋方”來擔當通道。先由待融資企業A與信托機構聯合設立一個信托計劃,然後“過橋方”出資購買這項計劃,獲得了信托計劃的收益權,之後,過橋方將這項收益權轉讓給銀行,由銀行真正出資。



由於銀行沒有直接與信托機構展開投融資業務的合作,沒有直接發放信托貸款或進行信托資產的轉讓,而只是一種收益權的轉讓,所以並不違背監管要求。


如果銀行出資是非保本理財,那直接計入表外,不占用表內信貸額度,不計提風險資本,如果是保本理財,那作為同業資產,計提的風險權重也就20%或者25%。


更有利的是,這段時期證監會還適當地放松了監管。


2012 年 10 月,證監會出臺《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鼓勵券商進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創新,券商定向資管成為新通道;11 月開始實施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允許基金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發行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這意味著銀行可用通道增多了,就如同放水,多給了兩條管子。更重要的是,當時銀監會主要的監管集中在了銀信合作中,券商資管與基金這種新東西尚未遊離在監管外。於是銀行開始大規模借用券商資管與基金子公司作為通道。


借著監管的東風與自身的智慧,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規模開始大幅上漲。


但是,銀行理財資金過多投資非標資產,會使期限錯配加劇,風險加大。負債端銀行理財是在不斷地滾動續接,一期產品基本在1年以內,但非標的投資期限普遍在3-5年,而且沒有流動性。一旦理財續接出現問題,那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致一系列的惡果。


所以,2013年3月,監管層出手,下發8號文,控制了理財投向非標資產的規模,嚴格規範了理財的運營管理。



這樣便從源頭上掐死了理財資金的投向。無奈之下,大量的理財資金只能轉去債券市場,配置收益率相對偏低的信用債與城投債。從這又重新開始了新一段的故事,此時不表,下文再續。


同業篇


在2011-2012年,利用受益權轉讓這一模式在表外得到廣泛使用後,銀行也開始利用表內資金來做非標的投資。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表內的買入返售項進行各類資管計劃受益權的轉讓,將貸款轉為同業類型資產,降低資本計提。


比如說以信托為例,假設銀行C想要給企業融資。那麽它可以先讓一個銀行A出資通過信托公司發一筆信托貸款,然後再引入一個過橋企業,讓A銀行將信托受益權轉讓給銀行B,擔當過橋銀行。最後再由銀行B再將信托受益權轉讓給銀行C,由銀行C真實出資。



而銀行C在會計處理時,所收到的是一筆同業資產,一般會將其計入買入返售項,計提風險資本為20%或25%,從而達到了騰挪信貸額度與資本金的作用。


借助這樣一個模式,上市銀行同業資產尤其是買入返售項開始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從2009年的4.5萬億上漲至2014年一季度的12.09萬億,買入返售項占總資產的比例也從4.1%上漲至6.1%。



但是,同業與非標的結合讓監管層再次意識到潛在的巨大風險。因為在利用非標進行買入返售過程中,同業鏈條被拉長,以短期限的同業與長期限缺乏流動性的非標資產對接,再加上上遊同樣短期限的理財,整體的杠桿與期限錯配被過度拉長延伸。


一旦資金開始收緊或出現外部大的沖擊,短端續不上,國內是否會出現第二個“北巖銀行”就未可知了。再者,利用非標形式進行貸款,將資金流向了本來禁止的房地產與城投企業,本身就是對過往監管政策的違規。


所以,2013年,監管層痛下決心,開始針對非標去杠桿。之後的故事就比較熟悉了,在外匯占款流失、央行有意收水、光大違約等諸多事件疊加的影響下,出現了2013年下半年的“錢荒”與債券市場的暴跌。


2014年,在金融市場逐步穩定後,監管層隨即下發了127號文,要求買入返售項下的資產必須是標準化的具有交易市場的金融資產,直接將利用此項進行同業套利的玩法給扼殺了。


此後,大量的非標開始轉向了應收款項類的科目當中,但與買入返售項具有資本計提優勢不同,應收款項類的資本計提權重為100%,與貸款基本無異。再加上2014年後經濟越來越不景氣,融資需求下來,非標增量也不足,銀行利用同業玩非標的高峰到此也就基本結束了。



債券投資、投行與委外篇


隨著經濟基本面的下行,實體信用風險溢價提升,銀行表內面臨缺優質資產的困境,轉而開始著重在債券市場上布局。


先是在二級市場上,做債券投資與交易。在貸款風險過高、競爭過於激烈的情況下,持有利率債吃票息,在行情好時再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金額,收一點資本利得做補充。雖說收益較貸款仍有差距,但至少穩健。再考慮壞賬、撥備覆蓋等隱性成本,加大債券投資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這樣的考量下,2012年後銀行表內債券投資的比例開始上漲,在2014年後開始狂飆,我們猜測可能是在於2014年後非標做不了釋放出了額度,加之2014年後持續的債牛,給了銀行參與的動力。


2014年初到2016年底,上市銀行債券投資的占比(交易性金融資產+待出售+持有到期投資)從19%上漲至29%。



2014年以來的債牛不僅捧紅了銀行的二級債券投資,也給銀行的一級債銷業務帶來了機會。2010-2015年,銀行承銷信用債的金額從1.15萬億上漲至5.16萬億。相對應地,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也從17%上漲至23%。



而之所以從2014年開始,債券市場迎來了為期兩年的牛市,除了基本面與銀行表內的配置壓力外,還更多地與銀行代客理財業務的發展有關。

還記得“理財篇”中說到理財投非標受限、新增增量不足情況下,一大波資金跑向了債券市場嗎?


一開始時,剛剛經歷了2013年暴跌後的債市收益率對理財負債端是足夠的,2014年初理財收益率大概是4.5-5.5%,而3YAAA的中票收益率是6.3%,中間存在著80-180BP的利差。最簡單的,銀行只要發一個理財產品拿到錢,在市場上拿一個債做配置吃票息即可。


在銀行其他類型業務發展艱難的背景下,代客理財成為銀行重要的一個發力點,總規模不斷擴大,加上前期配非標的存量又逐漸到期,巨額資金湧入債券市場,逐漸使得銀行理財的負債端與資產端開始出現倒掛。



這樣對銀行理財的投資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一些中小銀行來說,他們主動管理能力不足,為了滿足具有“剛性難降”的負債成本,有必要將理財資金外派委托出去;而對於一些大行而言,面對的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規模,存在人手不夠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委外業務應運而生。其主要模式分為兩種,一是以非銀機構投顧的形式展開,讓其擔當投資顧問;二是購買非銀機構發出來的資管產品,將資金委托非銀機構管理,獲取一個固定的收益水平。


這種委外模式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爆發。


當時由於監管層清查配資、去股市杠桿造成市場暴跌,出於救市目的,央行連續降準,給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流動性環境,銀行可以很輕松地將以低成本來擴張同業負債做大規模。


而恰好這時的同業存單還處於一個監管真空中,監管層持相對鼓勵的態度,不受負債占比三分之一的比例限制,所以成為當時很多中小銀行擴張同業負債端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通過同業存單獲得資金後,由於前面所說實體不行,風險過高,優質資產缺乏,銀行並沒有直接將其投資實體資產,而是選擇了當時普遍剛兌的金融產品——同業理財,因為兩者之間大約存在著大約100BP的一個套利空間。


所以一拍即合。一邊銀行有意願去擴張代客理財業務,另一邊同業負債端擴張有了大量買盤。供需兼備,一下子,銀行同業理財開始井噴,在2015年單年增長了2.5萬億。接下來才有了前文所說的去做委外等一系列的事。


這種“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的同業鏈條在2015年之後也成為大多數中小銀行的重要盈利點。


在相應做會計處理時,銀行所發同業存單計入應付債券科目,所買同業理財依據情況可計入同業存放,或依據所提供的的清單,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交易性金融資產;而如果做了委外,一般是計入應收款項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中。



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銀行的債券投資科目與應收款項類科目的擴張,而在信貸收支表中,則是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科目的快速增長。



但是,這種同業的套利模式蘊含了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同業存單與同業理財的期限普遍在6M以內,而所購買的委外產品一般都在1-1.5年,存在一個期限錯配問題。這意味著當同業理財到期而委外尚未到期時,銀行面臨再續發的壓力,造成銀行對於同業的依賴度提高。


進一步地,如果追溯委外端,在“資產荒”的邏輯下,非銀為滿足銀行要求的基準收益率,在後期拿了比較多的沒有流動性的資產,比如PPN、重口味的信用債等。如果把銀行-非銀看做一個整體,那就相當於負債端是不穩定的同業,資產端是沒流動性的資產。


這與北巖銀行幾乎是一模一樣。


所以,出於防範金融風險、保護金融安全的考慮,監管的腳步再次跟上。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了金融去杠桿、嚴監管的金融周期。



受此影響,曾經繁榮的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也暫時進入了寒冬期。


敢問路在何方?


行文至此,我們也就能知道銀行利潤為何在過去十年節節敗退了。不過此時,更具意義的一個問題是:未來怎麽辦?是回歸存貸業務?還是在金融市場業務發力,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偏向於後者,認為各銀行應當在廣闊的金融市場業務方向中找到自身的優勢,存貸業務已是沒落的泥潭,無法再掀起大波浪。

為何這麽說?


先從存貸業務來看,這是一個靠利差和規模存活的業務。利差取決於存貸款利率,在利率市場化完成後,利差沒了保護,負債端吸儲要競爭,資產端的貸款要競爭,競爭的結果只能是成本的上揚與資產收益率的下滑,存貸利差收窄。


在利差收窄的情況下,如果能做大規模,那也可以保證利潤,但這種模式過於粗放,經營效率過低。


而且要做大規模,要擴負債,但存款負債一般具有粘性,擴張速度相當較慢。且在存款市場,競爭焦點單一,在風險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存款利率、便捷性(即網點覆蓋率)成為關鍵。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存在著地域的限制,只能是給居民讓利,給予更高的存款利率來擴規模,但也就意味著利差的進一步收窄。銀行處於兩難全的地位中。


所以,即使未來經濟有所好轉,信用風險有所減弱,優質資產有所增多,由競爭導致的利差也不可避免地要收窄,粗放擴張規模的路子很難繼續走下去。


我們以美國為例來看美國商業銀行的對策。


美國早在1974-1986年便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美國的商業銀行也經歷過負債成本上行,利息支出加大,存貸利差收窄的困境。



但在利率市場化進程結束後,美國商業銀行沒有在存貸業務上死磕,而是積極利用金融市場拓展負債端,同時玩轉資產端,利用各類金融創新工具,擺脫單一同質化的存貸業務競爭。



根據可得的數據,在金融危機前的2002-2004年間,無論是大銀行還是中小銀行,其非利息收入的水平占其營業收入的水平都在攀升,大銀行的比例在40%以上,而中小銀行則穩定在25-30%之間。



回到國內,看金融市場業務。它占用資本金相對少,融資成本也相對偏低,在資產端的玩法比純粹的貸款業務要多得多,是創新的前沿陣地。銀行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自己發展的道路,而不至於陷入存貸業務同質化競爭的泥潭中。


比如說興業銀行,作為一家在福建發家的銀行,興業早早地將同業市場作為業務開拓的重點,2007年就建立了銀銀合作平臺,為中小銀行提供支付結算業務,並借此獲得了相對穩定的同業資金。


同時,興業還拿到了證券、基金等多項牌照,打造成了一個綜合性的金融集團,確立了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此前所說的利用買入返售科目對接非標的玩法最早也是由興業開創的,可以說興業在金融市場業務的玩法上走在了前列。


還有招商銀行,作為國內理財業務的先驅,利用其自身的零售業務與投行上的優勢,一方面將其打造成了“商行+投行”,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代客理財領域的一方霸主。


再比如作為城商行的南京銀行,把握住了自身作為一級市場交易商與Shibor市場報價商等優勢地位,將其自身打造成了“債券市場特色銀行”。(在附錄中,我們對這幾家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有更詳細的介紹。)


這些銀行都把握住了自身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在金融市場業務上發力,使其成為了自身的一道亮點。


我們也用數據做了一個實證檢驗,以2005-2015年的經營數據為樣本,采取SFA方法做了一個銀行效率的衡量,這個衡量綜合考慮了成本、風險與資產收益率三者,得到了一個綜合效率值,值越高表示效率越高。



從圖表26中,可以看到近年來大型銀行的綜合效率普遍較低,並處於一個下降水平。雖然其總量上占優,但從這種綜合效率的測度來看,明顯地,一些金融市場業務發展較快較好的銀行,如南京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綜合效率普遍較高。


隨後,利用Tobit模型與上述測算的銀行經營效率值,我們也做了一個面板數據的回歸,回歸結果也表明,金融市場業務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收入與利潤水平。(具體分析與結果請參看附錄。)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監管查的這麽嚴,以前套利的各類玩法基本都堵死了,還怎麽玩?


對此,我們並不擔心,相信資本的逐利性會帶領銀行不斷地進行金融創新,正如在“買入返售”模式被禁止後,誰也不知道後面還會有一個更加瘋狂的“存單-理財-委外”的套利模式出來。


金融創新與監管從來都是相依相生的。站在現在,你永遠都不知道未來金融與經濟環境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但可以的一點是,存貸業務只能作為“定海神針”的存在,沒有了活力,金融市場業務才是銀行開拓發展的重點與未來。


附錄


幾家在金融市場業務上具有特色的銀行具體分析


興業銀行:請叫我同業之王


興業銀行上市以來資產增速一直保持著穩而快的增長節奏,經過20多年的發展,興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已基本實現金融市場客戶關系的全覆蓋,囊括了證券、中小銀行、基金、信托、財務公司等。當中國其他大部分銀行較多關註信貸業務時,國內興業銀行承襲著在金融衍生產品和結構性融資方面的傳統優勢,較早在除了信貸外的票據、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貴金屬市場、外匯市場、金融市場市場、衍生品市場等領域展開戰略布局,彎道超車,將國內各大行遠遠甩在後面。


這在以下兩點中可以看出:


一是金融市場資產增長對總資產規模的擴張貢獻很大。興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擴張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金融市場資產的增長,助力其總資產規模超越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位居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二位。相比之下,傳統的資產方客戶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逐年下降,和金融市場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幾乎持平。二是興業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盈利能力很強。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盈利能力超過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


興業的金融市場業務由於受到高度的重視,較早的形成了系統化的梯隊,保證了較高的投研能力,獲得了較好的口碑。


並且,以銀行為母體,金融市場領域相關的牌照已經基本齊全,比如說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貨公司等。興業銀行能在當下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不利形勢下異軍突起,刷新銀行業“三觀”,不得不說現實的亮麗業績證明了其模式的合理性。


我們看到相比於過於冒險的“北巖銀行”,興業銀行具有充分的金融市場負債來源、良好的金融市場業務基礎,其所進行的金融市場業務,是一種相對來說收益較高卻風險較低的跨機構、跨市場套利。這種模式不是一種簡單的“監管套利”,“期限錯配”,而是建立在充足穩定的金融市場負債來源基礎上,通過精巧結構化特征的融資方案設計,實現跨機構、跨市場的資產-資金對接和風險再分配。


如今,面對國內去杠桿的大環境,興業銀行再一次領跑升級,金融市場業務不但沒有萎縮和消沈,反而以全新可持續的“低杠桿、輕資本、優結構、高回報”的業務發展模式繼續前進。


所以,同樣是發展金融市場業務,我們看到興業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牢牢抓住了未來的大趨勢,其成功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其金融市場業務不僅僅以創新出彩,更以規範、精品出彩。


招商銀行:“商業銀行+投行”


招行和興業一樣,金融市場業務也是在國內股份制銀行中做的非常優秀,其亮點也在於較早的意識到了“精品化”“輕資產重投研”是金融市場業務的明天這一趨勢。


並且,與興業大量發展批發業務相比,招行的資管在與客戶關系的維護上更具特色,可以說,招行很先覺的意識到私人銀行業務對於其開展金融市場業務的重要性,其多次轉型的軌跡,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001年至2011年,招行開始實行第一次轉型。首先就把重點放在營造良好口碑,尋找並維護良好優質客戶關系上。在服務渠道方面,不但擴展自己的線下網點,而且同時打造了網絡,手機各個平臺的服務渠道,尤其在網絡方面,招行推出了中國內地第一個系統的網上銀行。


招商銀行的品牌策略預測了未來市場客戶的需求,從客戶的使用和體驗角度出發,率先推出“一卡通”業務,這張借記卡集合了活期、定期、多幣種與一體的功能,從客戶自身的角度來說,一個賬號無論是管理、攜帶、保存都便捷了許多,或許招行不是第一個有此想法的商業銀行,但它卻是第一個做到的銀行。


在此基礎上,招商銀行看到了電子網絡發展的潛力,“一網通”業務應運而生,只要是招行的持卡客戶,無需到櫃面申請,登錄即可使用。所以,招行首次轉型就贏得了良好的客戶印象,為其今後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做了鋪墊,這也是招商銀行在發展其金融市場業務中不同於其他銀行,而是選擇針對私人銀行業務著重發展的先行條件。


2011年至今是招商銀行經歷第二次轉型。這是由於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招商銀行面臨的問題決定的。這一次的轉型,是招商銀行在經歷小微金融、非標投資、混合經營多次轉型後,公司正式確定以零售客戶為基礎資源,通過關系化來拓展利潤來源。


首先,我們分析到隨著與利率市場化相伴而來的利率的頻繁的波動,招商銀行不良資產顯著增加,降低了招商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而此時,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和服務已逐漸得到高凈值資產客戶的認知和認可。


近7000萬戶的零售客戶,和占80%的高端客戶資源,招商銀行通過托管、代銷等方式進行財富管理,3年增長2倍,其中公募基金凈銷量和零售理財新增量均居行業第一位,私人銀行的客戶數和管理客戶資產也為行業第一位。


因此,招商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是以其龐大的客戶資源作為強大支撐的,其私人銀行業務是其精品化投行業務的優勢條件也是制約條件,我們預言,未來招商資管勢必會針對不同類型的高凈值客戶發展起精細化的金融市場業務模式。


如現今利用金融科技的浪潮,招商銀行強化Fintech概念,開發出了首個銀行業的智能投顧產品,進一步深度挖掘個人客戶需求。此外招商銀行打造了一種全新的遠程理財業務,稱之為“空中銀行”,吸取了傳統理財業務親切服務的特點,也融入了遠程渠道方便快捷的特點,“空中銀行”的出現,依靠先進的智能管理平臺,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客戶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聯系渠道,與對應的理財專家銜接,理財專家在線解答客戶的疑惑,並通報前段時期的投資利得,不僅保證了整個交易過程的安全性,而且深化了客戶服務體驗。總而言之,招商銀行在維護客戶關系方面做足了功課。


此外,招商銀行的另一大特點是通過組建金融控股公司來拓展金融市場業務。這也是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我國現行法律體制對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有諸多的限制,通過金融控股的方式則可以有效地避開金融監管的限制,實現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以及保險、證券等的混業經營。


金融控股公司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大型金融機構的主導組織形式,具有非常成熟的理論和經驗可以借鑒,例如,花旗銀行從 1913 年就開始了混業經營道路,到現在已經有將近 100 年的歷史。在我國中信、光大這樣的控股公司已經提供了混業經營的經驗和範例。招商銀行通過重組增資招銀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並合並永隆證券、永隆期貨,金融市場業務範圍得到了擴寬,真正意義上布局了招行行長田惠宇所言的“商行+投行”的戰略。


財富管理、私人銀行的傳統優勢疊加這種全新的戰略,使得招行的金融市場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並駕齊驅,在資本市場生態圈中趕超了一度的冠軍興業銀行,成為了令同行所學習的對象。


南京銀行:債券特色銀行


南京銀行目前擁有公司、小企業、金融市場與投行、個人四大業務板塊,並在一些領域逐步建立了差異化特色,特別是金融市場業務經過多年精耕細作,業務資格完備,市場表現活躍,贏得了“債券市場特色銀行”的美譽。


債券投資業務享有美譽。從近幾年數據顯示,南京銀行債券投資規模很大,占總資產比例一直高於40%以上,具體來看,其持有了一定數量“交易性債券”和大規模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見,南京銀行的債券投資以短期為主,這與南京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地位有密切關系。南京銀行較早地成為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擁有多項債券承銷資格,是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重點聯系機構,也是目前參與上海銀行間金融市場拆借利率 Shibor 報價的三家城市商業銀行之一。公司的債券交易和結算量一直居於全國市場前列。


在整個銀行系理財大類資產配置中,債券占比將近三分之一,其中約 80%投向信用債,利率債占比較低,銀行理財對信用債的剛性需求很大。我們看到該行在2009 年成立了金融市場部上海分部,2010 年獲得代客黃金交易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聯動多條線業務部門,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支持。2013 年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進一步完善綜合化服務平臺。


面對利率市場化,南京銀行將加快改革創新,著力塑造業務特色,培育核心競爭力。發展交易銀行,為客戶提供金融市場和投行服務,一方面增加客戶黏度,吸引更多活期存款;另一方面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提升客戶對銀行的利潤貢獻度,提高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以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


同時與中小型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相比國有大行、股份行,南京銀行很早就清晰的認識到,作為城商行,網點有限,要提高競爭力,需考慮理財產品的價格優勢。南京銀行通過強化提升投研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而不是簡單讓利。


南京銀行以債券交易業務為特色,貸款占比一直以來均低於其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優勢明顯。在貸存比監管和存款稀缺的背景下,對南京銀行更有利。債券業務方面,南京銀行繼續領先於行業,保持其債券業務特色和優勢地位,其強大的客戶資源也使公司在脫媒與利率市場化進程中享有較高估值。


銀行效率與金融市場業務的實證分析


考慮到我國的金融市場業務真正得到重視並且迅速發展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2012年金融創新以來,宏觀經濟下行,銀行傳統存貸業務創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大背景之下的,我們將樣本從時間維度,分別以銀行成本效率、創利效率以及綜合效率為因變量,以一系列金融市場業務指標如同業資產、債券投資收益等為自變量,以2009年為時間節點進行分樣本分組回歸。


結果如表所示,2005-2009情形與全部年份的回歸結果比較相似,各大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雖然尚沒有蓬勃發展,但是同業資產和負債、債券投資收益均對於銀行成本節約和盈利創造都有促進作用,這給了銀行部門發展金融市場業務的激勵。本文認為正是由於這種金融市場業務的不同於傳統業務的模式以及其在實證中的積極影響,使得面臨行業“冬天”的銀行業在之後普遍積極鼓勵和發展金融市場業務。由於我國銀行業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大型國有銀行由於自身實力強,在經濟形勢下行的情況下,依然擁有著龐大優質的客戶群體和盈利點。因為傳統業務在銀行效率貢獻中的比重依然是占主導地位的,所以我們從第一張表中看到對於大型銀行來說,金融市場業務的貢獻度並不大,大型銀行的金融投資業務(同業業務以及投資收益)並沒有顯著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效率以及利潤效率(系數顯著性不高)。社會融資結構情況對於大型銀行作用不顯著,但是符號為正,說明間接融資占比依然揭示了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但是對於大型商業銀行而言,社會融資結構目前的變化並沒有顯著影響到其效率,即“金融脫媒”現象對於大型銀行影響尚不大。


就其他商業銀行的回歸結果顯示,該類銀行的同業資產中買入返售業務、同業負債中的賣出返售、投資收益相比於大型銀行對於成本效率、收入效率以及創利效率都有提升作用。加總之後,我們發現較小銀行的同業負債並沒有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而資產類業務反而帶來了效率提升,這也符合直觀。銀行業傳統利潤受到擠壓,較小銀行沒有大型商業銀行實力雄厚,會積極在同業市場上扮演資金借入方的角色,但是同業負債的短期性和不穩定性加劇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的錯配”,即便運用同業杠桿可以使得銀行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同業負債運用越多,這種“錯配”風險就越大,所以,同業負債的這一系數也就反映出了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過多的運用同業負債,使得其負面效應超過了帶來的正向作用;而同業資產作為一種資產顯然會改善銀行資產負債表,並且,規模較小的銀行在同業業務中更加普遍的使用買入返售等創新型同業資產業務,這類資產業務具有較高收益的特點,所以對於銀行盈利效率的影響是顯著正向的。此外,手續費收入符號幾乎全部為正,說明較小規模的銀行中的其他傳統外收入比大型銀行更能促進銀行度過“嚴冬”;但是由於經驗不足,信用不高,專業程度相對欠佳等因素,小規模銀行的金融投資業務普遍沒有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創利效果好,故對於銀行效率的貢獻程度目前依然不顯著。社會融資結構對於該類銀行的成本效率具有正向效應,對於盈利效率效果不明顯,說明間接融資占比越低,“金融脫媒”程度越高,會阻礙銀行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的提升,即直接融資市場的興起使得這些銀行相比於大型國有銀行更容易受到沖擊。(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