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何不要太年輕時買樓 王雅媛


2009-06-05  上海證券報




  香港的大學,現在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內地生畢業。畢業後留港工作,就需要租房子。租一套普通兩室一廳60平方的房子,大概要8000元左右。現在買房的按揭利率很低,房產中介紛紛打出“買便宜過租”的廣告。

  很多人知道筆者畢業後租房子,就會問,為什麼不買呢?因為只要付了三成首期,之後每個月的供款,可能跟租房子的價錢差不多。很多朋友都是這樣的想法,因此身邊有一些畢了業兩三年的朋友,打工累積了一點資本後,都蠢蠢欲動想要開始供樓。

   我就不太認同這樣的理財計劃。太年輕的時候買樓,供款期拖得長,付出的利息其實是相當驚人的。退一步講,就算每月供款跟租樓差不多,你也需要解決首期的 問題。對年輕人來說,這個原始資本的積累很難。大學剛畢業,辛辛苦苦都難儲到10萬,而有了10萬之後,50萬、100萬,就不會像當初那麼難。如果你有 了剛好付首期的資本就去買樓,便又要從零開始積累。

  原始資本的積累又很重要,越早計劃你的財富管理,成功的機會也就越高。股神巴菲特本 身是股票經紀出身,很早就把賺來的錢用來投資。另外,年輕人是可以接受更高風險的投資。太早買樓,可能會抹殺了這段搏殺時期。過了10年20年,終於供完 了一層樓,但是那時候家庭開支已經不少了。再加上人到中年,便會慢慢開始考慮退休生活的財務問題。投資上,接受風險的程度會慢慢轉趨保守。理財不善,到了 40多歲供完樓的時候,才發現手里只有一套房子,什麼都沒有。

  但是如何去投資呢?在香港,曾幾何時你只要累積一大筆現金,放在銀行做高 息定期存款便可。但是時移世逆,經過金融海嘯雷曼迷債事件後,這種把高風險包裝成低風險、看不懂的金融產品還是少碰為妙。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月供股票可 能會是一個最通用最簡單的理財方法。更積極的做法是當遇上大跌市時,把月供的金額提高,希望可以趁低價買入更多的貨。而大市急升的時間,則把月供的金額下 調。但是從歷史走勢來看,A股市場卻並不是一個可以做長線投資的地方。在港股市場中,可以選擇一些優質國企或者指數基金來供,相信回報可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4

女生投資周記:業務差勁始終要搵出路 王雅媛

2009-06-22  OrientalDaily





今 天要講一個私有化故事,關於四通控股(00409)。「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送腦白金」。這是每一位大陸的朋友耳熟能詳的腦白金廣告詞。一對動畫老頭兒 老太在每一輯廣告中變換為不同的衣服,不同的舞姿,用不同的曲調唱出這句廣告詞。Victoria除了佩服○八年奧運時候的「恒源祥」那令人崩潰的廣告 外,就是佩服腦白金的廣告了。「不怕老套,最緊要受」。

保健品銷售額龐大

保健品腦白金就是四通的產品。四通剛公布了業績,虧 損1.42億元,但是大股東卻宣布私有化。看上去,它的業務是一團亂。電子部分虧損,保健品部分的銷售額大,但賺不到錢。唯一好的地方是現金多,每股現金 有0.33元。其私有化的作價為0.48元,也就是等於大股東想用0.15元去買一個不穩定的業務,看上去對小股東很照顧。

廣告開支大幅增加

四通保健品業務中的腦白金和黃金搭檔,毛利率高達70%以上,可以用「暴利」來形容。對於毛利率的貢獻,廣告當然是功不可沒的。但是Victoria發現,四通的分銷成本(包括廣告支出)大幅增加,由上年的7.78億元增加至13.67億元,近1倍。

試 想一下,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已經那麼深入民心了,即使今年集團減少廣告支出,營業額未必會因此大跌,而今年隨時可以由蝕變賺。大股東本身已經擁有公司超過 50%的股本,再加上公司本身擁有6.5億元左右淨現金。因此變相大股東只要拿出不多資金去收購公司。一門20多億元營業額,毛利率達70%以上的生意, 短期「回本」並不是甚麼難事。

去年集團業績認真不好,難免令到小股東認為公司根本一文不值,願意以0.48元接受私有化的建議。不過,只怕私有化之後,四通的業績好轉,投資者就算後悔也為時已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48

股價影響對基本面看法 王雅媛

2009-07-10 上海證券報





   這個星期,雖然A股表現強勁,但受美股影響,港股依然非常弱勢。港股中只有一個板塊是明顯跑贏指數的,那就是紡織制衣。行業沒有特別新聞,也沒有新的國 家政策扶持,只是熱錢不願離開港股,因此只好選擇大落後的紡織制衣股。例如互太紡織(01382.HK),福田實業(00420.HK),冠華國際 (00539.HK)近期都有資金追捧。在他們股價大升前,總是覺得紡織制衣行業很難受惠于複蘇的經濟,而每一隻又好像有這個那個缺點。但是當股價真的升 上去了,才發現原來他們真的太便宜。我們知道基本面影響股價,但其實股價也會影響我們對基本面的理解。

  本周最主要的話題,就是關於杭州各商業銀行通報第二套房貸的收緊口徑。受此消息影響,在港上市的內房股都有沉重的沽壓。回調的幅度都挺大的,很多達到20%左右。但我覺得這其中,有點借勢調整的味道。因為早在四月初和六月初,北京和上海已經下發了類似的文件。

   我父母年初在上海買的房子,不到半年已經升了20%。一個香港朋友剛在北京投資的房子,升幅更是誇張。雖然房地產最近是有過熱的成分,但是還記得金融海 嘯發生前,內地官員曾說過,啤酒有一點點泡沫才好喝。當時十分好景時,官員都不太反對有泡沫的市場,更何況現在全球經濟都在經歷衰退。我相信這只是在寬鬆 貨幣政策大方向下的微調,"穩定壓倒一切"。既然認為只是微調,大方向不變,那我們現在的投資大方向,便是要趁這機會買有價值的股票。即使遇到市況不好, 也只需要微調我們的投資組合,投資大方向不變。

  很多人在大市回調的時候,會問有沒有必要清倉。清倉和滿倉的做法,對我來說都過於激進。 清倉的理由,很多時都是來自于對短期走勢的不樂觀,想待更低的價格時再買進。這種做法,很依賴于對短期走勢的判斷,根本是賭大小的感覺。所以我最怕回答的 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明天升還是跌"。與其猜短期走勢,不如看價值和政策大方向。為什麼很多人有清倉的想法呢,我覺得可能是08年金融海嘯的陰影。沒 錯,回頭看,當時清倉,停買股票一年會是一個很好的決定,但是像08年這樣的情況,可能10年才出現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39

啞謎-胡孟青、王雅媛


註: 這篇文有大量拉抬小弟人氣的成分,如果有所得罪,真對不起大家。


今日貼他們寫的文出來,看她們寫甚麼。


首先是胡小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49






 


6月2日生果日報


 


星光傳訊創辦人黃金富於2000年 入主中華發展(1051),易名星光數碼,其後相繼改名為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但無論點改名,一樣年年蝕到喊。其後再改名為智富能源,卻未改蝕本宿 命。

 


 


.....公司搵大摩配售130億股集資額45.5億港元,大摩 接呢單生意,似乎係睇好呢位業內猛人。有高人入股入局,照計唔似搭個雞棚咁簡單,公司將改名為「國際資源集團」,希望今次改名可以改埋運,真係可以成功轉 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48






 


6月16日生果日報:


 


唔肯花時間做功課,點解唔索性跟住高人指路行 蹤,彤叔自己都係開股票行嘅,斷估唔會甩拖,因為呢個世界八成嘅財富都係被兩成人壟斷晒,點解唔搵嗰兩成嘅人做盲公竹。人家隔幾日就增持隻新時代 (166),有晒入市位,仲越買越高,理得佢個阿根廷油田座落於阿根廷邊一忽,實不相瞞,有啲睇圖睇業績你都唔會吼嘅股票,只有信人。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50

 


今日生果日報:



 


近期市場 上真的屢屢出現二仔底死跟指標,但選擇死跟之前,應先判別自己個底有無人家咁厚,就好似07年、08年跟四叔及近期彤叔的例子,還有我們看到的是路人皆見 的一面,全部披露在人前的景象究竟又是不是全部呢?



 


究竟跟四叔買現貨者,有否考慮到對方有否同時以期指做對冲,就算無做對冲,輸光成個組合的後果都可能只 係唔開心一陣,而二仔底就一個唔覺意有咩差池可能慘到要瞓街。而跟彤叔作指標者,人家增持的背後是想引你還是真的想益你,你到底搞清楚未?



 


因此唔好當有名 有姓有頭有面嘅就一定會係你嘅福星,人家增持減持係事實,肯定對股價產生短期刺激,惟長期走勢還得視乎公司造化與市況,少一樣都唔掂。就好似早前有公司又 改名轉型,但係根據同一間公司以往嘅紀錄,路人皆見佢未成功過,寫完文章到結尾都只係擺明希望佢今次得啦,竟然被視為一種推介,究竟是求冧巴若渴已到了飢 不擇食的地步,抑或是先入為主誤解原文本意?無人會認自己蠢,尤其係香港人,日後再在本文找到任何冧巴千祈千祈唔好跟,費事煩。

 


greatsoup:

我覺得總算有點良心,起碼肯承認自已寫過,總好過某一部分財演寫完之後唔記得。

不過這兩單case,肯定唔夠本博客早: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55


早前有隻新時代(166),散仔以為跟彤叔冇甩碌,點知雖然見佢現 兜兜幾百萬幾百萬股咁買,之不過後面原大股東就幾千萬幾千萬股咁走。懂得捉股民心理,係上市公司股價醜女大翻身嘅基本條件之一。改咗名唔夠兩年、前身金豐 21嘅中國金融租賃(2312),近期又再大換班兼有大動作。首次認識此股係因為龔耀輝之前入過去做CEO。此君出過書教人識別上市公司易容術,肯出任高 職,好易畀投資者一個印象,就係佢替呢間公司做咗盡職審查,只可惜呢位CEO只係做咗唔夠一年,對呢間公司嘅質地好難有咩啟示性。

狂發CB任意攤薄

不 過諗深一層,呢類金融租賃企業絕大部份都係銀行之子公司,因為金融租賃呢門生意極為資本密集,少啲實力都好難成功。用得呢類服務嘅主要係航空公司,其次係 車隊或者船隊,以前者為例,大部份航空公司就算買得起新飛機,都因為每年折舊蠶食利潤而唔會食起晒成組機隊,即使錢多如國泰航空(293),手上一半機隊 都係租番嚟,咁係邊個買起架飛機呢?當然就係呢類金融租賃銀行一手包辦,私人公司少啲背景實力都好難入行。


呢間公司本身市值才五千萬左右,最近忽然配售3 年期可換股票據(CB),而CB嘅規模竟達4125萬,幾近公司市值的8成,而換股價更只是2.75港仙(greatsoup:實是淨資產的110%,但不得低於2.75仙),相當於現價折讓8成3!試想想,資金用途已經唔 再係本業,而係證券投資及一般營運,唔通借錢炒股?究竟上市公司有否諗過,睇好你間公司將來可以透過本業食大茶飯嘅小股東,突然變成苦主嘅感受?此事只係 冰山一角,市場上還有不少類似例子。由毫子股跌到升仙,再大折讓大比例供股嘅細價股,就算將來由供股價升番上去都一定冇散戶份,皆因高難度大動作嘅目的, 就係要自己玩晒。

但本博已在6月15日已寫。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8655





...


這 隻股前稱金豐21,是21章的產物,在股市低潮的2002年,以1元發行1億股上市,2007在數日內炒上幾倍,之後又1拆10又1送1,之後又1送 3,1股變成80股,作為散貨手段,以進軍海陸空作及引入龔耀輝,為散貨題材,並一度炒上20仙的水平(即拆送股前的16元),即是較上市價升了15倍。

.....


今日,公司宣佈發行4批不多於4,125萬的可換股票據,年息2%,換股價為2.75仙或資產淨值的110%,以較高者為準,以現時股價20.3仙,折讓86.45%。


若並無任何發行高價新股的行動,最多可換15億新股,為現時股本的444.65%及擴大後股本的81.65%。


由此可見,這是一項洗殼的行動,目的是以低價讓新主進入,亦為未來有收購作準備,以用光這筆集資款項,亦可以加快入主的進程,減少炒作的時間。


另 外,此批可換股債券的潛在利益超過258,250,000元[(20.3仙-2.75仙) x 15億],令其不用炒得太高就可以賺錢,所以雖然明天可能會大升,但應該是曇花一現,其後可以慢慢壓低股價,並放大量,引人購入,之後作出收購,輕輕炒一 把,加上鼓手的推動,令其成功退出。


因為我近來不太精神,應該猜得不準,加上近來投資成績不前,維持在40%-50%的回報水平,有些更要打靶,真是痛苦,所以不要過於相信呢。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51

7月10日:

好似中核國際(2302)呢隻股,好早已經寫緊,不過唔郁就冇人理啫,翻 咗一番先至有人關心,正宗後知後覺!股市係鱷魚潭,超過八成係人為,兩成才是上市企業本身造化。唔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嘅細價股及莊家,借消息扮內幕一傳十 十傳百,市場參與者少啲定力或多點貪念都會中招,唔講邊隻,返屋企望下床下底同埋股票行個倉底有幾多已經變咗牆紙嘅股票,就一清二楚。胡孟青

根據我的報紙紀錄,最早都在今年6月10日,但在她的書中已有,我猜它早半年吧,即是2008年11月。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581

那筆者呢?


有記錄的這篇是今年4月21日,下面那篇看日期是2008年7月14日,其實在2008年5月已寫,只因遷Blog關係,使日期變了這個。


中核海外憶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7402


中核海外借殼: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4013





至於王小姐這一篇,我特地找回那篇報導給大家看一看(其實我連那本雜誌連圖也有,一看圖就知哪家),其實這隻股大家都很熟呢。


王小姐該文: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52




上星期我看一篇第三季十大必勝股的文章,當中比較特別的是,今次選了一隻市值不過二十億港元且非常冷門的股票,與作者一向選擇大路安全股的風格有點不同。我翻查過去半年的新聞,報章極少推薦此股票,而有關新聞亦不多。

雖 然它所屬行業是十分值得關注及它亦有盈利故事配合,但畢竟有很多人是跟着此十大必勝股下注,推薦冷門股仍是有一定的風險。因此我相信它被選中的原因與此股 價表現強勁有關。在十大必勝股出版的前一個星期,此股足足升了30%。股價愈升愈厲害,自然推薦人對它的基本面也多了點信心,夠膽推薦。我在這裏提出這個 觀點,並不是代表我認為那隻冷門股不夠實力,相反它更是我的「心頭好」。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553


其中只有一隻接近二十億市值吧。Wisenews近一年(去年7月14日至今日)只有125篇報導,其中該報近一兩個月吹水文最多,包括我最愛的寶珠姐。


那謎底就是:


http://realblog.zkiz.com/searchresults.php?ownerid=9&searchtext=1155&Submit=%E6%90%9C%E5%B0%8B


其實最後連我都看淡,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54

港股 跟著基本面走 王雅媛

2009-07-12  THKET





台港ETF本月底前互掛,兩岸三地的大中華股市將由間接投資邁向直接投資,未來陸股、港股都可以是台灣投資人的標的。因應大中華股市的新環境,本報特邀請有香港美少女股神之稱的維多利亞撰寫港股專欄,提供台灣投資人第一手資訊。

想 不到本人去台灣仍舊困難重重的時候,專欄已經先進入台灣市場。最近突然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帖子(文章),關於大陸人士怎麼從香港赴台灣旅遊。原來從現在起, 在港就學的內地生和居留在港四年以上的內地人士,都可以較方便地申請到入台證。我看了一遍申請程序,立刻決定10月去台北看看。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之後去了香港上大學,兩年前有機會開始寫財經專欄。因為這樣,接觸到了不少同時投資港股、又投資A股市場的朋友。在台灣的第一篇港股專欄,想先寫寫我對港股跟A股市場的感受。

有 一次,一個交易主管說了一句話,令我印象頗深。他說,香港投資者拿100萬投資港股,希望把它變成200萬,內地投資者拿100萬來買港股,希望能夠拿走 1,000萬。A股投資者的賭性強很多,往往呈現一面倒的局面。要不,升到你不信;要不,恐慌到不行。港股較理性,A股愈升愈高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港股 很悶。最近就是這樣的情況。

在香港和上海的報紙寫了兩年的專欄,每天會收到不同的email。因此,我對兩地投資者的不同口味也有不少了 解。大陸的投資者特別喜歡研究中央政策,近水樓台,他們往往可以掌握第一手政策資料。香港的投資者對於中央政策似乎慢一拍,但他們就更注重年報分析。什麼 每股盈利,什麼每股資產淨值,研究得比較深刻。而這正是很多內地投資者不信的東西,年報可以做假,還是跟著政策走來得穩一點。

從email中,還可以看得出國內投資者對香港上市公司資訊的掌握上,渠道比香港人少。很多內地投資者來電郵說,他們買了做生物科技的宏霸數碼(802),因為看好公司的前景。若有留意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千億遺產案的投資者,都應該知道宏霸數碼的來龍去脈。

此股一上市便由6元炒到30元,再跌回現在的8元。其實宏霸數碼炒味極濃,根本不太適合投資。千億遺產案在香港的新聞裡天天播,差不多每個香港人都知道宏霸數碼的背景。相反,內地投資者卻缺乏了這些背景資料。

希 望可以藉著這個專欄,跟有投資港股的台灣同胞分享一些港股上的想法或一些香港本地的資訊。比如分辨出,哪些是真正想借助資本市場的幫助做大,得到大小股東 雙贏局面,而哪一些只是莊家用來轉移財富的股票。(本專欄每周日刊出,王雅媛email: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68

一般投資者的枷鎖 王雅媛


2009-07-14  HKHEadline





早 前亞倫國際(684)公佈了一個不錯的全年業績,之後那天一開市股價便高開了差不多五成。我對這隻股票的印象挺深的,首先是因為它的名字有點奇怪,像一個 人名一樣;第二,之前當我看它二○○八至二○○九年度中期業績時,發現看了幾次後,都不知道集團是做甚麼的。那份業績跟其他業績沒有分別,都有業績回顧及 展望,唯一不同之處便是十五頁的業績內,都沒有提到公司是生產甚麼產品。不過剛公佈的全年業績有點改進,起碼提到了集團是製造及經銷家庭電器產品的。

這隻冷門股,之前成交極疏,相信沒有太多投資者持有的,因此,討論現價升了那麼多是否應該沽貨,沒有多大意思;反而,應該考慮的是現價是否值得買入。

公司全年營業額約升兩成,至十八億七千萬元,盈利則上升六成半,至一億零六百萬元。業績期下半年公司營業額為八億七千萬元,較上半年下降兩成,主要是因為 若干客戶延遲或取消已定下的定單。集團手上有三億多現金,即是每股差不多有九角,現市盈率五倍不夠。有人問Victoria亞倫國際股價跌到甚麼水平,才 值得買入。反而Victoria有另一個準則,便是如果它的股價升穿了前幾天高位,便值得買入。

我發現一般投資者心裏面都有一個枷鎖,便是喜歡以之前的高價來決定現價是否抵買。比方說,如果一隻股票○七年時曾做過五元,而現在由一元升到了兩元,雖然 已經升了一倍,但是他們直覺覺得此股還是值得買的。相反,如果那隻股票○七年時最高都只是兩元,現在都已經差不多兩元了,即使市盈率多低,都認為此股再升 的空間一定有限。

我們可以假設一般投資者都有這樣的心態,亞倫國際○七年時最高位是一元五角左右,現價等於那時的高位,要散戶於現在入貨難過登天。因此,如果它有能力再次 升穿一元七角二仙,我們可以猜想買家一定不是一般的投資者,或者他們擁有比散戶多的資訊。Victoria認為屆時再跟入的勝算比起拿起幅圖表,找支持位 博反彈更實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70

市場異動與人機大戰 王雅媛

2009-07-17  上海證券報




   本周高盛公佈季報,第二季度大賺34.4億美元。而我對另一則新聞更感興趣,就是高盛每員工首6個月平均收300萬港元,超過了金融海嘯前繁榮期的水 平。粗略一算,月薪50萬。第一感覺當然就是,好多。不過就像法國總統首席顧問Henri Guaino所說,“美國人肯定無法容忍,銀行不想想政府若沒有出手協助,高盛可能已不存在;或執政者應修訂有關薪酬條款,否則會導致重大政治問題”。一 句話,合理不合情。

  對很多畢業生來說,進高盛是一個夢想。我曾經也有這個夢想,就是進外資投行。不管什麼位置招聘,都想要一試。一般想 做一個前線銷售人員是很不容易的。要不就是國外超級名牌大學畢業,面試過五關斬六將,要不就是靠父母人際關係。那時覺得,做不了自己喜歡的前線銷售,做後 台也好的,做人力部門也同樣好。其實我並不喜歡後台的工作,不過為了進投行,便無論什麼職位都要試著報。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只要進了投行,就有機會內 部調動,但其實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進了一行,就很難轉去另一行了。現在想想,這應該是一種追求名牌的心理。跟買名牌包一樣,雖然知道什麼叫“適合自己 的,才是最好的”,可就是很難抗拒品牌的誘惑力。

  香港市場現在並非只是人與人鬥這麼簡單,這個星期的市場異動更是讓我體會到人機大戰, 甚至是程序大戰。星期一,恒指期貨(期指)短短兩分鐘成交4500張,占全日6%,急速推低指數400點,好友重創。星期二午後兩分鐘,期指成交逾 5000張,令期指一度升穿18000點,淡友重創。星期四收市前一分鐘,東方海外(00316.HK)突然從33.6元直插到21元,真是摸不著頭腦。 同事第一反應就是,莫不是出了什麼壞消息。但此猜測很快被否定了,因為這異動,是發生在僅僅一分鐘內的。我猜想急跌可能又是計算機程序盤作怪。計算機盤可 能在33元附近設定了止損盤(全日股價都沒有做過33元以下,除了最後一分鐘),所以一觸及這個位置,便引發計算機沽盤。而買盤的掛單又不夠,就有可能一 口氣被沽到21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77

捕捉動聽故事 王雅媛

2009-07-24  上海證券報




   早前工信部狠批鋼鐵、水泥與船舶盲目投資,更傳出發改委正為全國 31個省的水泥產能摸底,或會于 8月出手調控水泥產能。其實這三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已非新鮮事,去年經濟急轉直下,產能過剩的衝擊明顯顯示在業績之中,也反映在股價上。因此,今次舊 事重提,我相信他們的股價最多都是像之前的內房股一樣,雖然短期內有較大的沽壓,但還是會于高位上上落落。

  說起投資水泥,2007年我 曾買過一隻股票,台泥國際(01136.HK)。當時在年中的時候買入,由2元炒到12元以上。當時炒的理由,是公司會大幅擴張,擴張的產能就會取代小型 水泥廠被淘汰的產能。台泥的故事聽起來是很生動的,他們公司的水泥,一生產出來,到門口便一車一車被人運走,非常炙手可熱。另外一個重點是,除了產能大增 之外,水泥的價格也預期大漲。而台泥的現價,連4元還不到,回不了當時的價格。但像安徽海螺水泥(00914.HK),股價已經可以達到高位時的一半以 上。因此有些人會批評說我當初選的股票差,大市反彈了這麼多,台泥卻難上當初的高位。甚至有些人在2008年的時候買入台泥國際,原因是我在07年推薦 過。

  其實投資市場的變化很快,今天聽上去完美的故事,明天就可能變成垃圾。市場好的時候,投資者會編織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去炒作一隻股 票。有時候雖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很不錯,但缺乏故事性,一樣會被冷落。所以我覺得除了看基本因素外,也需要從年報中挖掘一些會被市場認同的故事出來。 2007年的台泥就是有這方面優點。只要市場相信,股價就可以瘋癲。但要記得,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開始變化,當市場不再相信動聽的故事,股價也便結束 了。台泥的現實情況時,生產線擴張之後,卻遇到金融海嘯。怕水泥跌價,不敢全線投入生產。單是新設備的折舊,已經扼殺了大部分利潤。所以在2008年金融 海嘯中,因為2007年的故事再去投資台泥,根本是不合時宜。但善於在市旺的時候捕捉“動聽故事”,也是需要學習的。難怪有人說笑,世道好的時候,就是要 選擇沒有盈利的垃圾股,因為這樣才有憧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7

女生投資周記:生活股經營不容易 王雅媛

2009-07-27  OrientalDaily






大市近兩周一口氣升了三千多點,一些之前升幅已經很大的二、三線就完全不動。我會用老化來形容這些二、三線的股價。朋友的說法更好,之前的那一段升市,如遍地黃金,只要它似是黃金,大家便衝入去買。但現在到了檢查手上的股票是不是真正黃金的時候。

近日有兩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司公布業績。第一間是進智公共交通(00077)。它主要業務是經營綠色小巴及過境巴士。去年油價上升,但它純利仍錄得輕微上升,全年每股仍賺到0.17元。現股價1.3元,市盈率為7倍左右。

進智受惠油價下跌

去 年為了抵銷成本上漲,小巴都加了價。今年油價已大幅回落,市場永遠都是加價容易,減價難,因此小巴收費並沒有跟着減價,因此估計這方面盈利有機會可以受惠 於油價下跌。但過境巴士方面則比較不穩定。西部通道開放搶走了不少新界西的客人。集團是經營得不錯,在受惠於油價下跌的情況下,二○○九年市盈率有機會降 至6倍左右,估值不高。但問題是業務前景似乎又沒有吸引人之處。當它是公用股,給它公用股的市盈率又有點牽強。因此Victoria預期它股價都是保持在 這個水平上上落落。

另一隻是威高國際(01173),經營女裝品牌Wanko、Veeko及化妝品專門店Colourmix。我去年寫過認 為它的化妝品業務純是因為二○○七年消費市場好景才幸運錄得明顯的進步。但經歷了二○○八年下半年及二○○九年第一季,它的化妝品是真的愈做愈好。但無奈 的是其主要業務——女裝品牌盈利完全崩潰。

低檔產品突圍較難

公司為了保持女裝品牌的營業額,大力投放資金於推廣活動,營業額 不跌,但毛利率卻大跌。雖然Colourmix愈做愈好,但盈利貢獻始終不大。再加上此行業裏已有兩大品牌,莎莎(00178)和卓悅控股 (00653),Colourmix要做大真是不容易。從這次業績中,可以看見威高的管理層已經很積極去應對金融海嘯,可惜的是公司品牌始終屬於低檔產 品,要從中突圍不是那麼容易。

王雅媛(Victoria)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曾勝出大學模擬投資比賽冠軍,現任職證券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94

希望只是我多疑 王雅媛


2009-07-31  上海證券報




近 日看了朋友一場籃球賽,雖然兩隊打法不同,但是上半場分數非常接近,非常緊張。可是到了下半場,朋友的那一隊便開始明顯乏力,出現多次犯錯,而分數亦開始 被拉遠了。朋友的那一隊喜歡打快攻,每逢搶到了籃板球後,便五個人一起進攻。當快攻失敗後,便五個人同時跑回去防衛。相反,對面的一隊隊員分工比較清楚, 當搶到了籃板球後,便由跑得最快的兩個後衛來進攻,其他人便分批上去接應。因此,即使攻不入,也不至於後防完全沒有人防守。

  如果用這兩 隊來比喻內地及香港投資者,內地的絕對跟朋友那一隊一樣,升市時喜歡滿倉進攻,跌市時便馬上清倉防衛。而香港投資者則像另一隊,比較有規劃,會把組合細分 成不同的部分,再以選擇的股票或投資的時間,來決定什麼時間應該賣出哪些,什麼時間應該買入哪些。內地投資者的風格固然令人看得嘆為觀止,但是這樣的炒法 需極高的集中力,只要稍一放鬆,隨時出現致命的犯錯。相反,雖然香港投資者的風格看上去一點都不精彩,但是卻不容易出現致命的錯誤,可以細水長流。我也是 一個喜歡短炒的人,但是老實說,短炒真的可以發達嗎?當然不可以,其實股票本身是用來投資的,長期持有回報往往超乎想象。尤其是投資在一個在百年一遇的金 融海嘯中,仍然有信心可以獲得GDP8%增長的地方。因此,一日內地投資者改不了這種投資法,一日內地股市仍不可以算是成熟。

  回頭說港 股的資訊,本周三本來福記食品服務(01175.HK)是要公佈業績的,卻在公佈的當天宣佈要延期。公司主要從事提供送餐服務、經營中餐館及主題餐廳、產 銷方便食品以及其他相關業務。其實公司何時公佈業績,應該早于一個月前已經決定了。即使公司來不及完成審計,公司應該一早發出延期的通告。因此,到臨公佈 業績的一天才決定延期業績公告,令我聯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事。例如,審計一早完成了,但審計師跟公司意見不合,不肯簽名確認審計結果,因此不能公佈出來。希 望這只是我多疑而已,雖然我沒有持有這只股票,但是畢竟香港報章時常推薦它,如果真的出了事,會令不少香港投資者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