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前工信部狠批鋼鐵、水泥與船舶盲目投資,更傳出發改委正為全國 31個省的水泥產能摸底,或會于 8月出手調控水泥產能。其實這三個行業出現產能過剩問題已非新鮮事,去年經濟急轉直下,產能過剩的衝擊明顯顯示在業績之中,也反映在股價上。因此,今次舊 事重提,我相信他們的股價最多都是像之前的內房股一樣,雖然短期內有較大的沽壓,但還是會于高位上上落落。 說起投資水泥,2007年我 曾買過一隻股票,台泥國際(01136.HK)。當時在年中的時候買入,由2元炒到12元以上。當時炒的理由,是公司會大幅擴張,擴張的產能就會取代小型 水泥廠被淘汰的產能。台泥的故事聽起來是很生動的,他們公司的水泥,一生產出來,到門口便一車一車被人運走,非常炙手可熱。另外一個重點是,除了產能大增 之外,水泥的價格也預期大漲。而台泥的現價,連4元還不到,回不了當時的價格。但像安徽海螺水泥(00914.HK),股價已經可以達到高位時的一半以 上。因此有些人會批評說我當初選的股票差,大市反彈了這麼多,台泥卻難上當初的高位。甚至有些人在2008年的時候買入台泥國際,原因是我在07年推薦 過。 其實投資市場的變化很快,今天聽上去完美的故事,明天就可能變成垃圾。市場好的時候,投資者會編織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去炒作一隻股 票。有時候雖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很不錯,但缺乏故事性,一樣會被冷落。所以我覺得除了看基本因素外,也需要從年報中挖掘一些會被市場認同的故事出來。 2007年的台泥就是有這方面優點。只要市場相信,股價就可以瘋癲。但要記得,當一隻股票的基本因素開始變化,當市場不再相信動聽的故事,股價也便結束 了。台泥的現實情況時,生產線擴張之後,卻遇到金融海嘯。怕水泥跌價,不敢全線投入生產。單是新設備的折舊,已經扼殺了大部分利潤。所以在2008年金融 海嘯中,因為2007年的故事再去投資台泥,根本是不合時宜。但善於在市旺的時候捕捉“動聽故事”,也是需要學習的。難怪有人說笑,世道好的時候,就是要 選擇沒有盈利的垃圾股,因為這樣才有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