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4月16日目錄
►電子政務迎千億市場,自上而下精選細分行業龍頭(東方證券)
►首屆數字中國峰會召開在即,這些領域可率先布局!(招商證券)
►物流行業發展持續向好,龍頭股有望迎估值溢價(天風證券)
►集成電路產業基石,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正當時!(新時代證券)
►行業基本面向好,軍工板塊站上新三年行情起點(國信證券)
1.電子政務迎千億市場,自上而下精選細分行業龍頭(東方證券)
機構改革於近期落地、“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即將召開。東方證券認為在部委職能調整掃清障礙。政策支持打開空間的背景下千億級的電子政務市場正迎來自上而下的拐點性變革。
東方證券認為,“需求驅動+技術創新”決定產業升級方向,牽頭機構級別決定實施落地節奏。當前,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是我國電子政務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下一階段行業的發展將是推進,垂直應用向,共享協同升級。根據前瞻產業研究員數據,預計到2018年電子政務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機構改革帶來的部委職能調整,能夠掃清前期行業體制機制問題,為電子政務的業務流程重塑、數據打通共享的落地帶來標誌性的產業拐點。
東方證券指出,部委改革近期落地是行業標誌性拐點事件:一方面機構職能調整帶來信息化重構的巨大需求;更重要的是政務信息化行業的供給與需求再度實現均衡,打破前期體制機制上抑制需求的因素確保“業務協同、數據共享”的架構升級落地。
以“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的頂層藍圖構建一體化“政務服務及共享數據平臺”,同時實現“業務系統”的協同共建,推動縱向信息化向縱橫聯動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東方證券認為,縱觀全球,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排名全球63位;“架構重塑、功能升級”的內在業務訴求,以及外在排名巨大的提升空間,為行業帶來明顯的增量空間以及長期發展持續性。
東方證券認為,新時代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技術升級、頂層架構、建設模式均將發生重要的變化,推動產業生態由前期產業鏈垂直的分工演進到“開放、協同、共贏”的生態共同體,帶來生態重構和競爭格局轉變。業務升級的大型集成廠商具備“業務協同、數據共享”的背景下的PAAS及DAAS平臺優勢,價值提升明顯,細分領域解決方案龍頭廠商新技術優勢將愈發顯現,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
東方證券建議自下而上精選龍頭,重點關註積極轉型“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超大型總集成廠商太極股份(002368.SZ)。自上而下高彈性品種建議重點關註南威軟件(603636.SH)、博思軟件(300525.SZ)、美亞柏科(300188.SZ),同時關註辰安料技(300523.SZ)、華宇軟件(002712.SZ)。
2.首屆數字中國峰會召開在即,這些領域可率先布局!(招商證券)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4月22日至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主題為“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本次峰會期間將發起組建“數字中國核心技術產業聯盟”,聯盟以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技術、推進其產業化發展為目標,涉及物聯網、雲計算、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等十二個領域。
招商證券指出,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一是數字產業化,具體業態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等;二是產業數字化,即使用部門因此而帶來的產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包括傳統產業由於應用數字技術所帶來的生產數量和生產效率提升,其新增產出構成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字經濟分為基礎部分(即信息產業)和融合部分(由信息化帶來的各行業生產力提升)。我國2016年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顯著高於GDP增速,占GDP的比重達到30.3%,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對GDP增速的貢獻已達到69.9%。
在2016年的數字經濟總量中,數字經濟基礎部分的規模為5.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7%,占同期GDP的比重為6.9%;而數字經濟融合部分規模為17.4萬億元,同比增長22.4%,融合部分占數字經濟比重高達77.2%,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對數字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高達88.2%。
2017年12月8日,十九大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了集體學習,顯示出國家對大數據產業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發展期望在科技領域前所未有!招商證券認為當前市場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黨中央把發展大數據產業升級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歷史意義,以及未來在大數據相關新興產業方面可能的政策傾斜!建設數字中國,歸根結底是通過提升各個細分行業的信息化率,在國家大數據戰略推行過程中,各個細分領域信息化龍頭公司作為建設數字中國的中堅力量前景廣闊!
招商證券重點推薦:建築信息化龍頭公司廣聯達(002410.SZ)、網絡安全龍頭公司啟明星辰(002439.SZ)、金融信息化龍頭公司恒生電子(600570.SH)、健康數據龍頭公司海虹控股(000503.SZ)、企業級服務龍頭公司用友網絡(600588.SH)、大數據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美亞柏科(300188.SZ)、法檢信息化龍頭公司華宇軟件(300271.SZ)、地理信息龍頭公司超圖軟件(300036.SZ)等。
3.物流行業發展持續向好,龍頭股有望迎估值溢價(天風證券)
天風證券指出,3月單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9.4億件,同比增長29.9%;業務收入完成484.5億元,同比增長26.6%,一季度全國快遞累計業務量完成99.2億件,同比增長30.7%;業務收入完成1271.4億元,同比增長29.1%。
天風證券分析認為,春季期間行業包裹量增速超過30%,速度略超市場先前的預期,三月增長有所收斂,但接近30%。此外,春節假期結束後,快遞單價恢複正常。3月綜合單價水平在12.3元/件,環比減少2.3元/件,同比減少0.3元/件,恢複到去年年底的單價水平。春節期間由於大量快件由EMS、順豐、京東與蘇寧等ASP較高的物流商所完成,故而每年的春節都是當年市場價格的階段高點,對全年行業單價的判斷是窄幅波動。與此同時,3月CR8為80.7%,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數字。二線快遞企業如天天、全峰被收購後,轉為專註細分市場,帶來的是行業集中度在數字上的優化。
天風證券還發現,根據快遞類型分類,異地件目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一季度,同城、異地、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23.8%、73.5%和2.7%;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15.4%、50.0%和11.2%。在業務收入方面,仍然是東部占據絕對大頭,2018年1~3月份東中西部分別占業務收入比重為80%、11.2%和88%。從增速的區域性上看,本月呈現西部>中部>東部特點,西部增速領先。天風證券認為在東部發達地區、一二線城市快遞網點已經足夠密集的前提之下,未來行業業務量的增量可能主要來自中西部、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的網點密集化。
天風證券對今年行業的判斷是,業務量預計還將實現較快增長,單價方面將會是窄幅波動。快遞長期投資的核心邏輯在於格局,部分企業有望在2018年實現規模、成本、格局、議價能力的正向循環,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天風證券看好龍頭順豐控股(002352.SZ)和韻達股份(002120.SZ),關註申通快遞(002468.SZ)、圓通速遞(600233.SH)。
4.集成電路產業基石,半導體材料國產替代正當時!(新時代證券)
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廣闊,亞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根據Semi統計數據,2016年全球半導體材料整體銷售額達到443億美元。在所有半導體制造材料中,矽片及矽基材是最重要的半導體制造材料。近幾年,全球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保持每年430~440億美元的市場銷售額,整體比較穩定。
國內半導體投資不斷,中國半導體材料市場持續增長。根據Semi數據,預計2017年到2020年期間,中國將有26座新晶圓廠投產,整個投資計劃占全球新建晶圓廠高達42%,成為全球新建投資最大的地區。新時代證券認為晶圓制造廠的不斷投產,將會帶動半導體材料市場的持續增長。根據ICMtia數據,2016年中國半導體材料整體銷售額達到648億元。在半導體材料制造材料細分市場中,矽和矽基材料占比最大,2016年中國矽和矽基材料市場規模為118.9億元,占比36%。
新時代證券指出,在半導體材料領域,高端產品技術壁壘高,市場主要被美、日、歐、韓等少數大公司壟斷。我國半導體材料在國際分工中多處於中低端領域,國內大部分產品自給率較低,主要依賴於進口,半導體材料關乎產業安全,國產替代迫在眉睫。
在靶材方面,國內企業江豐電子已經具備較強的競爭力,江豐電子改變了中國半導體靶材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其產品已經打入主流國際市場;在大矽片方面,主要依賴進口,前六大廠商全球市占率超過90%,國內企業有新升半導體,競爭力還明顯不足;電子氣體方面,國內雅克科技收購的科美特和江蘇先科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未來有望受益國內半導體市場發展;光刻膠方面,國內企業產品目前還主要用於PCB領域,代表企業有晶瑞股份、科華微電子;在工藝化學品方面,國內企業江化微、晶瑞股份有一定研發能力,競爭力正在逐步提升。
新時代證券認為,受益於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以及大基金和地方資本長期持續投入,國內半導體制造產業將逐步崛起,作為晶圓制造上遊,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將會進入快速發展期。受益標的江豐電子(300666.SZ)、雅克科技(002409.SZ)、晶瑞股份(300655.SZ)、江化微(603078.SH)。
5.行業基本面向好,軍工板塊站上新三年行情起點(國信證券)
自2月中旬至今,軍工板塊呈現大幅上漲的趨勢,漲幅約為17%,部分股票的漲幅已經接近50%。國信證券認為,這一波反彈的主要因素是板塊在大幅下行後市場對於軍工板塊進行了價值的重估,在基本面改善確定性較強以及諸多改革措施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落地以及有大量體外資產的前提下。在業績和題材的雙重驅動下,板塊有可能開始新一輪行情。
國信證券認為,行業整體基本面情況預計會大幅改善,諸多改革措施臨近落地有利於進一步提振市場對於軍工板塊的整體預期。一方面,從十三五初期開始的軍隊編制體制改革,尤其是軍委四總部的撤銷導致軍隊相關訂貨的暫停執行,使得全行業的業績在2016年和2017年兩年出現下滑。隨著新任主管裝備的軍委領導的到位,以及裝備發展部相關工作的全面展開,2018年全行業訂單水平有可能出現較大回升。
另一方面,從“十三五”初期提出的提高軍工企業的資產證券化率、科研院所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軍品定價機制改革等市場期待的改革題材一直是市場期待程度較高的題材,臨近“十三五”末期,市場對於這些題材落地的預期也就越強,這也可能使板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國信證券認為,軍工行業訂單的釋放最後會以總裝類產品的交付情況反應出來,總裝類企業直接對接軍方采購部門和作戰部隊,處於產業鏈頂端。核心配套產品企業與總裝企業有同樣的特點,技術壁壘高、行業壟斷性強,所以也會受到行業訂單量上升的集中影響。因此,建議重點關註地面武器和航空兵器總裝類標的和重大分系統總體相關標的。
具體來看,地面總裝類標的存在較大市場預期差,基本面情況超過市場預期,且行業集中度高,在陸軍機械化和信息化過程中,存在極大投資價值,國信證券建議關註內蒙一機(600967.SH);航空武器總裝類標的核心資產多,直接受到三軍航空武器換裝和新增利好,建議關註中航沈飛(600760.SH)、中直股份(600038.SH)、中航飛機(000768.SZ);核心配套產品及分系統產品行業壁壘高、凈利率高於總裝產品,同樣直接受到全軍換裝的直接利好,建議關註中航機電(002013.SZ)、四創電子(600990.SZ)、國睿科技(600562.SH)。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位城商行人士處獲悉,近期,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農商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上限上調,已分別由之前的1.4倍、1.42倍、1.45倍上調到1.5倍、1.52倍及1.55倍。
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了解到,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最新發行的大額存單發行利率均達到基準利率的1.45倍,超出了此前1.4倍的上限。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未來要做的市場改革是存貸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這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一。機構人士認為,取消基準利率並采用市場基準利率是大方向,放開大額存單利率浮動上限,是利率市場化推進的一部分。
大額存單利率上行
記者從多家銀行獲悉,大額存單利率近期明顯上行,上浮比率已超出此前央行規定的上限。
第一財經記者從浦發銀行上海某支行處獲悉,該行本周發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已達3.99%,較基準利率上浮45%,而此前的大額存單利率上限為基準利率1.4倍。
四大行中,建設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已經先行上調,該行4月14日發行的一年期個人大額存單產品利率為2.175%,較基準利率上浮45%。
農業銀行遼寧分行4月16日起,一年期個人大額存單利率也調整至基準利率1.45倍。
多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結構性存款大熱或是大額存單利率上行的誘因之一。據介紹,大額存單是銀行面向低風險偏好客戶攬儲的一個重要方式,但自主定價能力弱於結構性存款。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央行數據統計,結構性存款在2018年前兩個月累計增加14074.32億元,超過此前11個月的累計增量。截至今年2月底,結構性存款總存量達到8.4萬億元。
興業研究分析師梁世超對記者表示,結構性存款的發展助推了利率市場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銀行對存款的自主定價能力。但和傳統的執行法定利率的存款相比,目前結構性存款存量仍然很小,在銀行負債占比較低。
除了大額存單利率上限上調,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銀行人士表示,近期各行感受到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不僅體現在大額存單利率上限調整,也表現為定期存貸款與衍生品的掛鉤。
一位國有大行北京分行人士對記者透露,該行擬推行基於存款和理財的利率互換產品,以一年期定期存款為例,將客戶存款利率上浮至1.92%,客戶敘做與浮動利率(DEPO)的掛鉤利率互換後,客戶收取的利率即為一年期DEPO+0.32%。
利率市場化改革推進
近期,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分論壇上表示,中國正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中國仍存在利率“雙軌制”,存貸款方面仍有基準利率,而貨幣市場利率完全由市場決定。目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可根據基準利率上浮和下浮,根據商業銀行自身情況來決定真正的存貸款利率。
“其實最佳策略是讓這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一,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市場改革。”易綱稱。
梁世超對記者表示,近期市場上也傳聞存款利率上限將取消,從大方向看,取消基準利率並采用市場化的基準利率是改革方向。
梁世超稱,存款定價上限若放松,商業銀行短期內爭奪存款、大幅上調存款利率的概率不高。目前存款定價上限若松綁將有助於彌合“貨幣市場-存款”利差和“貸款-存款”利差,有助於加速存款回表進程。
天風證券孫彬彬則認為,大額存單往往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最開始階段。如果大額存單利率上行,將推進“表內利率市場化”,對整個金融市場與資管行業格局都將帶來深遠影響。
他進一步分析道,近10年來,伴隨著銀行理財規模的快速發展,表外利率已經具備市場化特征。然而,銀行理財作為資管產品的一種形式普遍具有剛性兌付的特征,並不符合“資產管理”的本源含義。並且由於以資管產品的形式存在,事實上規避了存貸款業務的金融監管。
孫彬彬認為,與市場化的表外利率不同,放開大額存單或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代表的是以表內利率浮動為代表的利率市場化。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3日目錄
►引種持續偏緊強制換羽弱化,禽產業鏈迎向上周期(光大證券)
►消費升級效果顯現,實體零售業細分龍頭率先受益(天風證券)
►四方面分析顯示醫藥流通業績分化,但強者恒強!(華泰證券)
►業績增速穩定,環境監測、水治理景氣度持續向上(中泰證券)
►多項政策助力集成電路發展,產業鏈上企業齊受益(光大證券)
1.引種持續偏緊強制換羽弱化,禽產業鏈將迎向上周期(光大證券)
目前全球祖代雞產能約700萬套,主要集中在美、英、法三國,合計占比約65%;同時西班牙、荷蘭等國家也有部分祖代雞產能。近年來,新西蘭利用其地理優勢,開始大幅擴張祖代雞產能,其供種量近年來上升顯著。
光大證券指出,2015年以來,由於主要引種國家爆發禽流感,我國對其陸續封關至今,造成近三年我國祖代引種量持續低位。2017年我國引種量僅68.7萬套;2018年第一季度我國累計引種或更新祖代9.62萬套,預計我國2018年全年祖代更新量60萬套左右。
光大證券根據測算指出,2016、2017年,在全行業全部實行強制換羽背景下,若要實現行業供給平衡,則存欄祖代雞需求分別為110.9萬套、92.4萬套。若祖代、父母代均不強制換羽,則2016、2017年的祖代雞存欄供需平衡值分別為133.1萬套、123.4萬套。而2016、2017年的實際祖代雞存欄分別為111.8萬套、119.6萬套。
但光大證券認為,強制換羽難以為繼。國外育種場在不斷通過調整祖代引種結構來限制國內的強制換羽,目前引種結構由0.75向下調整以此導致種公雞不足進而影響強制換羽。根據推算,每年正常的引種量應該在80萬套左右,而當前我國可引種量僅60~70萬套。一旦強制換羽難以為繼,則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
2018年3月全國祖代白羽肉種雞存欄117.65萬套,已為歷史同期底部。接下來受引種持續低位及強制換羽難以持續,有可能會進一步下降。父母代存欄大幅下降。截止至2018年4月上旬,全國父母代在產存欄僅1918萬套,僅為2017年高點的60%;全國監測企業的後備父母代雞存欄僅840萬套,為歷史同期較低值。種雞供給不足已逐步傳導至父母代。
光大證券認為,隨著上遊供給收縮的進一步傳導,及補欄旺季的到來,禽產業鏈將迎來向上周期。建議關註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①高業績彈性公司:益生股份(002458.SZ)、民和股份(002234.SZ)。益生、民和18年商品代雞苗出欄均預計可達2.7~2.8億羽,商品代雞苗價格每上漲1元,公司可增加2.7~2.8億利潤。且益生股份2018年父母代雞苗可出欄700~800萬套,進一步增加業績彈性;②肉雞生產企業:聖農發展(002299.SZ)、仙壇股份(002746.SZ)。
2.消費升級效果顯現,實體零售業細分龍頭率先受益(天風證券)
天風證券指出,線下實體零售經歷了2012~2016持續五年的調整與變革,在品類、品牌、渠道等多維度進行升級與優化,如超市的生鮮改造與選品整合;百貨業態多元化,渠道逐漸下沈;專業零售實現線上線下高度融合;化妝品和珠寶在中高端消費複蘇趨勢下實現高增長。
天風證券認為,新技術應用及體驗式服務引入重聚人流,線下商業借助互聯網平臺的上遊貨源、供應鏈優勢形成聯合采購,合縱連橫的過程中提升對品牌的渠道議價力,行業平均毛利率向上。與此同時,實體零售借助互聯網技術,在中後臺系統、前端支付、會員、營銷等領域實現數字化升級,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財務體現為銷售、管理費用率的下降,整體實現凈利潤增速大於收入增速。內外協力,共同推動實體零售銷售回暖同時利潤提升。
天風證券研究一季報數據發現,在五大細分領域中,化妝品銷售表現最為搶眼,本土品牌迅速崛起,與社零中化妝品增速趨勢吻合,直接受益消費升級、代際切換以及渠道逐漸下沈帶來的增量空間,相關公司2018一季度營收增速均超10%,行業整體凈利增速在20%~35%之間。百貨類公司營收增速集體回升,基本處於5%~10%之間,盈利端增速好於收入,基本位於35%以上。超市類收入增速趨穩,一季度受益本期春節錯後延長旺銷期帶來同店改善明顯,整體增速位於10%附近,頭部企業同店增速在5%左右。珠寶類仍以鉆石鑲嵌品類表現突出,2017年萊紳通靈和周大生收入增速分別為19%和31%,二者盈利端增速均接近40%。
天風證券認為,行業整體回暖經濟上行帶動低線城市消費崛起,需求愈發註重品質與體驗,供給端龍頭公司憑借自身的實力積澱與不斷轉型升級或直接受益,堅定消費配置,聚焦細分龍頭!天風證券建議關註重慶百貨(600729.SH)、天虹股份(002419.SZ)、永輝超市(601933.SH)、蘇寧易購(002024.SZ)、周大生(002867.SZ)、萊紳通靈(603900.SH)、禦家匯(300740.SZ)等。
3.四方面分析顯示醫藥流通業績分化,但強者恒強!(華泰證券)
通過成長能力、財務狀況、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四個維度,在分析主要了上市醫藥流通企業的2017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華泰證券認為醫藥流通行業正呈現“業績分化,強者恒強”的局面。這里的“強”不僅僅指規模,更重要的是綜合競爭實力。
從成長能力看,“兩票制”短期沖擊有限,業績呈現差異化:因收入規模、市場地位和競爭格局差異,各流通企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變化不同。2018年“兩票制”全面推行,但2018年一季度業績來看,對大部分上市流通企業短期沖擊有限。在當地市場具有領導地位的區域龍頭,在2018年一季度借執行集中采購新標或陽光采購之機增長提速,如柳州醫藥和鷺燕醫藥。
從財務狀況看,資產負債率水平合理,財務費用率上行。2018年一季度流通企業資產負債率略有提升,同時財務費用率也有所提高。相較其他可比公司,中國醫藥和柳州醫藥資產負債率低5~15pp,財務費用率低0.2~1.0pp,財務杠桿空間大,且具有資金成本優勢。
從盈利能力看,純銷占比擴大,毛利率有望穩步提高。“兩票制”全國推行,流通企業純銷業務占比增加,毛利率提高。但由於代理銷售和偏遠地區配送,調撥業務仍會保持一定占比。九州通、柳州醫藥、中國醫藥等企業大力發展器械配送、保健品配送、CSO等高毛利業務,盈利能力改善,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
從營運能力看,應收賬期有所延長。2017下半年全國陸續執行“藥品零加成”,其影響延伸到2018年一季度,流通企業應收賬期延長,但預計2018全年來看流通企業應收賬期維持穩定。相對而言,九州通由於調撥、藥店配送等“快批”業務占比高,回款速度快,應收賬期處於行業最好水平。
從上面四個方面來分析,華泰證券重點推薦柳州醫藥(603368.SH)和中國醫藥(600056.SH),建議關註九州通(600998.SH)。
柳州醫藥在廣西市場具有顯著競爭優勢,盈利能力強,負債少,融資成本低;中國醫藥屬二線全國性流通龍頭,不同於多數流通企業其年度經營性現金流為正,2018年外延並購有望加速;九州通擁有覆蓋廣泛的基層醫療機構配送網絡,分級診療的顯著受益者。
4.業績增速穩定,環境監測、水治理景氣度持續向上(中泰證券)
2017年環保板塊57家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5.7億,同比增加22.9%,增速提升3.7個百分點,整體歸母凈利潤為182.9億,同比增加14.4%,增速增加9.0個百分點,營收及歸母凈利潤增速均保持持續擴張態勢。
中泰證券指出,統計顯示2017年環保板塊整體毛利率為31.2%,同比減少1.0個百分點,毛利率下降或與人工成本上升、行業競爭加劇有關,凈利率為12.9%,同比減少1.0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為16.2%,同比減少0.4個百分點,整體費用控制良好。
2017年環保板塊應收賬款為528.7億,同比增加21.6%,與營收增速基本持平(22.9%),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重為37.3%,同比減少0.4個百分點,回款能力良好。剔除水務板塊後,環保板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1億,同比減少39.7%,現金流狀況下滑或與環保板塊工程項目增加有關。
分子板塊看,2017年營收增速從高到低依次為水治理、固廢治理、環境監測、水務運營、大氣治理,營收增速依次為37.4%、28.5%、25.4%、14.4%、5.9%。受利率影響,水治理板塊項目建設進度有所延緩,導致營收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仍維持較快速增長,固廢治理及環境監測板塊營收增速均有回升,大氣治理因仍處於產業轉型期,營收增速繼續下滑。
子板塊中,環境監測、水務運營、大氣治理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有所提升,水治理及固廢治理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環境監測、水務運營、大氣治理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9.6%、24.55、7.8%,同比增加43.8個百分點、31.9個百分點、5.0個百分點,水治理、固廢治理板塊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8.0%、-17.2%,分別同比下滑17.4個百分點,21.6個百分點。
中泰證券認為,從環保板塊年報及一季報情況來看,龍頭公司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板塊整體業績增速穩定,環境監測、水治理等細分子行業景氣度仍持續向上,環保大會臨近有望給板塊升溫帶來催化劑,環保板塊迎來配置機會。
建議關註兩條主線:1.PPP主線。PPP項目由量變逐漸走向質變,第四批PPP示範項目中環保相關PPP項目占比的提升,表明優質環保PPP項目的關註度在增加,建議關註運營能力優、綜合實力強的龍頭公司:碧水源(300070.SZ)、博世科(300422.SZ)、啟迪桑德(停牌);2.工業環保主線。隨著第二次汙染普查的展開以及環保督查的持續高壓,隱藏的工業汙染源不斷顯現,工業端的汙染治理有望加速,建議關註:東江環保(002672.SZ)、龍凈環保(600388.SH)、高能環境(603588.SH)。
5.多項政策助力集成電路發展,產業鏈上企業齊受益(光大證券)
《廈門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施細則》於日前出臺,廈門市將設立規模不低於500億元的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跟進。
光大證券指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符合我國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要求,集成電路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帶動下,我國集成電路市場持續擴容,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半導體芯片消費市場之一,相關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5411.3億元,2012~2017年期間複合增長率為20.18%。我國的集成電路銷售額增長率高於全球增長率,占全球比重一直在加大,從2012年的14.41%,增長到2017年的24.13%。
雖然我國是集成電路產品的消費大國,但整體自給率偏低,對進口依賴嚴重。根據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進口集成電路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產品貿易逆差高達1932.6億美元。貿易逆差的增長率較往年有所拉大。
集成電路產業鏈可分為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大環節。制造是目前我國在半導體領域最薄弱的環節。光大證券指出,集成電路作為一個資金壁壘高、技術壁壘高、更新換代快的產業,離不開政府支持,我國將集成電路的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體現了國家意誌。2018年3月30日,財政部聯合其他三大部門發布《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是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八大措施中落實稅收支持政策的其中一個具體措施。所得稅減免政策直接接利好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即晶圓生產企業。根據不同的工藝、投資額度、設廠/項目年限進行所得稅減免:“五免五減半”或者“兩免三減半”。
中信建投也指出,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政策發布,利好先進制程工藝,有望帶動全產業鏈投資。看好集成電路長期國產化替代帶來的產業鏈投資機遇,建議關註下遊封測:華天科技(002185.SZ)、長電科技(600584.SH);半導體存儲:紫光國芯(002049.SZ)、兆易創新(603986.SH);設備:北方華創(002371.SZ)、長川科技(300604.SZ)、精測電子(300567.SZ);材料:江豐電子(300666.SZ)、上海新陽(300236.SZ)等。
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相關舉措逐步落地,上海則在爭取相應的先行先試資格,希望在擴大外資股東持股比例、擴大經營範圍等方面率先突破。
5月3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前期上海市金融辦已會同國家在滬金融管理部門,積極與相關機構溝通,主動對接國家金融管理部門。
“目前,已有歐洲和亞洲等地的大型金融機構提出了相關試點申請,我們也向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做了推薦,並得到了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李軍說。
金融業開放上海先行先試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今年將推出幾項有標誌意義的舉措。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
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2項具體措施和時間表。
銀保監會4月27日表示,近期已有來自英國、日本、新加坡的商業銀行以及來自法國、德國的保險機構,表達了在上海等地新設機構或增持股權的意向,銀保監會將根據既定的開放方案做好政策和準入輔導,推動一批項目適時落地。
同樣在4月27日,上海保監局正式為韋萊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辦理《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換證手續,標誌著中國銀保監會有關保險中介行業擴大開放舉措在上海正式落地。
5月2日晚間,落戶在上海的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獲批籌建資產管理公司。這是我國提出加快保險業開放進程以來,獲批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此外,為適應市場主體跨境資產的配置需求,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已經將上海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試點額度增加至50億美元。
上海已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並且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
目前,上海聚集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1428萬億元,直接融資總額達7.6萬億元,占全國直接融資總額的85%以上。
李軍表示,上海還將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工作。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擴大“熊貓債”發行規模,爭取年內開通“滬倫通”。
打造更多上海價格
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而金融產品的定價權,是評判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指標。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表示,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融通全球的服務能級,重中之重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上海價格”。
這其中,包括完善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金”定價機制,增強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全球話語權,拓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交易價格發現功能等,著力提升金融要素市場全球定價權。
以原油期貨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017年原油進口量達到843萬桶/日,全年進口原油約4.2億噸,約占全球產量的9.5%。今年3月26日,醞釀了17年的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交易。目前,在國際咨詢機構的每日國際油市報道中,已加入上海原油期貨報價及行情。
除了“上海金”“上海油”,李軍說,“上海價格”還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證指數,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中債金融估值中心的上海關鍵收益率指標(SKY),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的上海航運保險指數(SMII),全球清算對手方協會(CCP12)的國際清算行業標準(Bund Template,外灘標準)等等,這些都是上海金融市場特有的品牌。
此外,在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上海也都形成了大量的金融品牌。比如FT賬戶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的品牌,QFLP、QDLP試點則是上海地方自主創新的金融品牌。
按照“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上海也將制定提升金融服務能級的三年行動計劃。
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相關舉措逐步落地,上海則在爭取相應的先行先試資格,希望在擴大外資股東持股比例、擴大經營範圍等方面率先突破。
5月3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前期上海市金融辦已會同國家在滬金融管理部門,積極與相關機構溝通,主動對接國家金融管理部門。
“目前,已有歐洲和亞洲等地的大型金融機構提出了相關試點申請,我們也向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做了推薦,並得到了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李軍說。
金融業開放上海先行先試
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今年將推出幾項有標誌意義的舉措。在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方面,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寬銀行、證券、保險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確保落地。
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了我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12項具體措施和時間表。
銀保監會4月27日表示,近期已有來自英國、日本、新加坡的商業銀行以及來自法國、德國的保險機構,表達了在上海等地新設機構或增持股權的意向,銀保監會將根據既定的開放方案做好政策和準入輔導,推動一批項目適時落地。
同樣在4月27日,上海保監局正式為韋萊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辦理《經營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換證手續,標誌著中國銀保監會有關保險中介行業擴大開放舉措在上海正式落地。
5月2日晚間,落戶在上海的工銀安盛人壽保險公司獲批籌建資產管理公司。這是我國提出加快保險業開放進程以來,獲批的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此外,為適應市場主體跨境資產的配置需求,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已經將上海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試點額度增加至50億美元。
上海已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並且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
目前,上海聚集了股票、債券、期貨、貨幣、外匯、黃金、保險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1428萬億元,直接融資總額達7.6萬億元,占全國直接融資總額的85%以上。
李軍表示,上海還將發揮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可兌換等工作。充分發揮橋頭堡作用,打造“一帶一路”投融資中心,擴大“熊貓債”發行規模,爭取年內開通“滬倫通”。
打造更多上海價格
根據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目標,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而金融產品的定價權,是評判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指標。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表示,進一步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融通全球的服務能級,重中之重是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市場“上海價格”。
這其中,包括完善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金”定價機制,增強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價格全球話語權,拓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交易價格發現功能等,著力提升金融要素市場全球定價權。
以原油期貨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2017年原油進口量達到843萬桶/日,全年進口原油約4.2億噸,約占全球產量的9.5%。今年3月26日,醞釀了17年的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交易。目前,在國際咨詢機構的每日國際油市報道中,已加入上海原油期貨報價及行情。
除了“上海金”“上海油”,李軍說,“上海價格”還有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證指數,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人民幣匯率指數(CFETS),中債金融估值中心的上海關鍵收益率指標(SKY),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的上海航運保險指數(SMII),全球清算對手方協會(CCP12)的國際清算行業標準(Bund Template,外灘標準)等等,這些都是上海金融市場特有的品牌。
此外,在金融機構、金融產品和服務方面,上海也都形成了大量的金融品牌。比如FT賬戶是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制度創新的品牌,QFLP、QDLP試點則是上海地方自主創新的金融品牌。
按照“上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上海也將制定提升金融服務能級的三年行動計劃。
從城市層級來看,由於房地產緊縮調控政策不放松,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會率先探底,三四線城市市場的調整,預計將於2018年下半年出現。
5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5(2018)》給出上述預測。
今年樓市調控將以“穩”為主
展望2018年,藍皮書稱,樓市調控將以“穩”為主,為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長效調控機制建設營造穩定的市場環境,樓市緊縮調控與去庫存政策仍將並行不悖。
一方面,盡管熱點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但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並未發生實質性轉向,房價仍存在一定上漲壓力,需要維持現有政策調控力度不變,部分熱點城市不排除進一步出臺更為嚴厲的調控政策;另一方面,由於三四線城市市場熱度持續提升,房價、地價快速上漲,市場已經被充分“激活”,前期刺激政策需要淡出甚至轉變為緊縮調控,以維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藍皮書認為,在供給側,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為緩解庫存危機,土地供應量有望進一步提升。但限價政策很難有所放松,熱點城市供應量將持續偏緊;在需求側,“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不會發生變化,加上銀行信貸收緊也使得購房成本顯著上升,故而成交規模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商品房銷售面積受到調控政策和貨幣環境的影響,將出現回調。銷售萎縮和融資渠道受阻給房企造成的資金壓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房企新開工意願,新開工面積增速仍將維持低位運行。
從城市層級來看,由於房地產緊縮調控政策不放松,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會率先探底,而三四線城市調整將明顯滯後於一線城市,政策相對寬松、需求外溢等因素仍將支持三四線城市保持一定的熱度,但隨著去庫存刺激政策逐漸退出,轉變為緊縮調控,預計2018年下半年三四線城市市場調整將會出現。
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有上行可能
2017年底,國家有關部門定調2018年樓市調控時提出要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松,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藍皮書預計,2018年房地產調控政策將維持平穩,出現過熱勢頭的城市政策將適時收緊。總體而言,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大幅上漲後將進入調整期,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增長也將隨之繼續放緩。同時,在市場化資金成本上升的推動下,貸款利率將繼續上行。
從信用風險來看,個人住房貸款仍是商業銀行優質的資產,尤其是在當前貸款利率上行的趨勢下,商業銀行仍將把個人住房貸款列為優先發展的業務之一。然而,受制於市場需求萎縮和監管政策趨嚴影響,2018年個人住房貸款增速將繼續放緩。
藍皮書還分析,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有上升空間。
當前,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正在逐漸收緊貨幣政策,包括實施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對我國貨幣政策形成一定制約。藍皮書稱,從穩定匯率的角度考慮,未來人民銀行將跟隨美聯儲上調公開市場利率,甚至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水平,這些操作都將逐步傳導或直接影響到信貸業務的定價水平。
對於2018年總體的房地產市場的形勢,在發布會後舉行的房地產高峰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稱,當前一是要妥善管理預期,包括推出一些重大政策或重大制度,都要在市場提前消化,使不確定的預期得以適應。二是要持續保持調控政策的人性化和機制化,既要堅持原則又要有些韌性,並且維持政策的持續性,建立更敏感、更靈活的機制。此外,在租售並舉的框架下,在土地和金融稅收等方面大膽改革。
在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副院長陶然建議,可以打破集體建設用地不準進入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限制,建立由高中低端構成的房地產市場,既有出租屋,也有商品房。
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副行長劉通午28日在天津表示,截至目前,"金改30條"準予實施政策已在天津自貿區全部落地,24項措施成效顯著,11項措施在全國複制推廣。
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制度創新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天津自貿區內主體新開立本外幣賬戶5.2萬個,辦理跨境收支1434億美元、占天津全市四分之一,結售匯587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結算近3000億元,天津自貿試驗區融創新綠地森林效應不斷擴大,有力支持了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跨境投融資渠道有效拓寬,天津自貿區內企業開展全口徑跨境融資累計借用外債17.4億美元,跨境人民幣外債簽約總額超過200億元,發放境外人民幣貸款150億元。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升,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結算量近300億元人民幣,跨國公司外幣資金集中運營幫助企業提高平均資金周轉率達50%以上;取消A類企業貿易收入待核查管理、外匯資本金和外債資金實行意願結匯,使企業資金周轉效率最高提升近90%。
在融資租賃方面,天津東疆港成已為全國首家獲批開展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業務的區域,業務量已突破35億美元;天津獲批成為全國唯一開展外資融資租貨公司外債便利化試點地區,有效滿足市場主體的實際融資需求。天津自貿區深化金融協同創新與合作,還全力支持京津翼協同發展。
《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深改方案》)已經由國務院正式批複發布,為天津自貿區進一步開放提出了新的要求。
劉通午介紹,《深改方案》中涉及人民銀行天津分行金融改革措施牽頭12項,配合12項。
劉通午表示,例如,在進一步深化金融開放和監管創新方面,我們提出,積極有序實施“金改30條”,特別是對未落地政策,要調研市場需求、評估金融風險、加強請示溝通,積極爭取總行總局政策支持;提出完善跨境資金監控體制機制,強化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工作,防範利用跨境貿易從事洗錢犯罪活動。
在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業務健康發展方面,提出率先開展租賃產業配套外匯制度創新試點,支持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在優化區域金融資源配置方面,提出支持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租賃和保理項目開展跨境融資,穩妥推進境外機構和企業發行人民幣債券等產品,適時爭取引進港澳及境外合格投資者參與投資交易,等等。
劉通午表示,這些政策措施將有利於推動天津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激發市場主體生機與活力,為進一步提升天津開放型經濟水平,支持天津經濟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地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8月17在國資委召開。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主持會議。
肖亞慶指出,開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是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難點問題的迫切需要,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深刻認識其重大意義,在全國國企國資系統抓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層企業,全面落實國企改革政策要求,充分激發企業改革發展內生動力,形成從“1+N”頂層設計到“十項改革試點”再到“雙百行動”梯次展開、縱深推進、全面落地的國企改革新局面。
肖亞慶強調,要突出重點、紮實推進,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以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為重要支撐,重點規範各類治理主體權責,逐級實現充分、規範、有序的授權放權和行權,全面提升國有企業運行效率和市場化、現代化經營水平。以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為關鍵抓手,大力深化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等,持續激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內生活力。以積極穩妥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主要路徑,加快促進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為動力源泉,充分調動國有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基礎前提,努力推動國有企業輕裝上陣、公平參與競爭。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為堅強保證,確保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牢牢把握國有企業改革正確方向。
肖亞慶要求,要落實責任、強化擔當,把“雙百行動”抓深抓細抓出實效。各地國資委、各中央企業集團和參與“雙百行動”的企業要明確各自分工,層層落實責任,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到位。要強化協同,形成改革合力,以“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帶動其他企業改革。要加強宣傳,講好“雙百行動”改革故事,營造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的良好氛圍。
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是指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選取百余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余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在2018—2020年期間全面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要求,深入推進綜合性改革,力求在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治理結構科學完善、經營機制靈活高效、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的國企改革尖兵,凝聚起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