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當網路監控攝影機龍頭安迅士把自己給賣了…安控產業上演存亡戰 18個月見真章

2015-03-30  TWM
 
 

 

被稱為「從沒有停止成長」的安控產業,在物聯網趨勢底下,前途仍是一片大好,但近一年多來,一樁又一樁大型購併案卻接連發生,連位居全球網路監控攝影機龍頭的安迅士都在二月將自己給賣了,究竟安控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撰文‧何佩珊

當一家產業龍頭廠商將自己給賣了,意味著什麼?如此不尋常的動作,正發生在安全監控業裡。一場激烈無比的淘汰賽,將要席捲全球安控產業。

今年二月,長期穩居全球IP CAM︵網路監控攝影機︶第一大廠的安迅士︵Axis︶,將自己以二十八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八九一億元︶賣給日本數位相機大廠Canon,對全球安控產業丟下一枚震撼彈。

更令人玩味的是,這其實不是單一購併事件,過去一年多來,我們頻頻看到世界大廠的合縱連橫,如:Canon購併VMS︵視訊管理軟體︶第一大廠Milestone;而另一家美商安控大廠Tyco則買下VMS廠ExacqVision;日本安控大廠Panasonic則是收購VMS業者Video Insight;還有三星也將旗下監控公司Techwin賣給Hanwha。這場整併潮至今還沒有休止跡象。

這一波整併風也影響到台灣的安控公司。相較於二○一三年之前的亮眼成績,在一四年除了奇偶和彩富維持水準,多數業者如晶睿、陞泰、杭特和天鉞電等,都陷入獲利腰斬的窘境;昇銳、云辰、慧友和悠克更見虧損。業界人士大膽預言:「安控退場潮就要來了!」殺價、拔樁 陸廠強勢崛起單純從需求面看,這波退場潮,其實來得一點都不合理。

長期觀察安控產業的安防專業媒體︽a&s︾雜誌總編輯侍家驊指出,九一一事件之後,安控開始受到各國重視,因而逐漸發展成「產業」,而在此之後,這個產業的成長就沒有停止過,即使是在○八年金融海嘯,成長也只是稍稍趨緩。更不用說未來在物聯網發展趨勢下,不論冰箱還是車子等,將有更多智能應用必須與監控結合。他形容:「這個世界永遠都缺少眼睛。」在他看來,安控產業的成長還看不到盡頭。

只是需求面雖無虞,但若是將「大陸廠商」這個因素加進來,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八年金融海嘯導致各國財政緊縮,也讓安控品牌的價值被重新檢視,再加以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植,都給了中國安控廠商崛起的機會和養分。在去年達到一定的學習曲線後,「(陸廠)漂亮的價格讓市場翻盤翻得很快。」侍家驊指出,中國兩大安控廠海康與大華在全球安控產業的排名,已經分別竄升至第三和第六位。

「海康、大華非常積極,殺很凶。」台灣安控大廠彩富執行副總葉善鈞說。曾位居台灣安控一哥的陞泰也指出,大概前年第四季,陸廠的殺價壓力就已經很明顯,「他們(陸廠)的報價有時候只有我們的一半。」而陸廠帶來的威脅還不僅僅止於價格。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許桂芬以安迅士和海康兩家公司為例指出,安迅士員工總數約兩千人,而海康光是在研發就投入高達四五○○名人力,因此在新產品推出市場的速度上,陸廠也帶給其他業者很大的壓力。

加值差異化 台廠唯一出路可以想見,要拚出更好的規格,又要提出更低的價格,還要比別人更快推出新產品,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明顯不利於規模相對小的企業。

這也是為什麼在整體產業成長前景仍長期被看好的情況下,卻接連出現多起大型整併案,目的就是希望藉由經濟規模,以及前後端軟硬系統整合的差異化,守住市場地位與獲利。

以Canon對安迅士的購併案為例,安迅士已經預見,硬體成熟化後的差異化困境,以及愈來愈低的價格與利潤都是眼前巨大的挑戰;同時Canon則是在數位相機市場的成長遭遇瓶頸,但Canon擅長的影像處理技術與安控卻是再好不過的結合,再加上先前已經購併的VMS大廠Milestone可以和安迅士的網路監控攝影機進行前後端整合,發展出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在愈來愈難做出差異化的硬體市場找到突破。

陸廠的崛起,讓全世界都受到挑戰,但對同樣以高性價比作為主要競爭優勢的台廠而言,面臨的威脅恐怕又是別人的倍數,「可以說是具體地被打到了。」侍家驊說,「標準化市場已經輪不到台灣,未來只能往加值差異化去走。」許桂芬認為,目前台廠相對還是保有一些技術領先優勢,但重要是提升系統整合能力,如結合門禁、交通、零售業等等應用。

另外,葉善鈞對未來展望還是持比較樂觀看法,他認為在陸廠的競爭壓力下,歐、美品牌大廠基於成本考量,預期將會有更高的委外意願,這對以代工為主的台灣安控廠來說反而是好機會。

不論如何,各方都相信,一場安控產業大洗牌是絕對避免不了的。侍家驊直言,在這波產業重整中出局的廠商不會只有一、兩家,他更預言,「一切就會發生在未來十八個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04

中信里昂為猴年港股“算命”:3月反彈至全年高位6月見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459.html

中信里昂為猴年港股“算命”:3月反彈至全年高位6月見底

一財網 秦偉 2016-01-28 18:05:00

中信里昂稱,今年是火猴年,會有較多沖突,不過恒生指數八字中有足夠的水元素,全年走勢雖然比較波動,但3月有望反彈至全年高位,之後下跌,到6月時見底。

在市場缺乏動力的情況下,分析師不僅要看K線,或許也要參考風水預測了。

中信里昂證券1月28日發布一年一度頗具香港特色的風水指數,這份根據恒生指數的“八字”作出的風水預測稱,靈猴將為“土雞”——恒生指數保駕護航,令恒生指數今年有一個不錯的開局,年中一度下探後再度上升。

風水指數雖然純屬娛樂,但曾在1992年誕生時準確地命中了恒生指數當年全部7個主要轉折點。去年,風水指數也曾押準恒生指數的一半表現。中信里昂去年初曾預測恒生指數在2015年會作出繞羊腸般的走勢,恒生指數在2月漲至6月後,在風水指數預測的7月8日兇日當天,曾大跌近6%。

中信里昂稱,今年是火猴年,會有較多沖突,不過恒生指數八字中有足夠的水元素,全年走勢雖然比較波動,但3月有望反彈至全年高位,之後下跌,到6月時見底。

在行業板塊的選擇上,中信里昂科技行業分析師馬卓藍表示,今年金和水相關的行業上半年表現將走強,黃金和白銀,汽車、金融、博彩、交通運輸、機械等板塊有望向好。而油氣、公用事業、科技、電信和互聯網板塊開年勢頭良好,但隨著猴子進入第四季開始亂竄,板塊表現將急轉直下。

根據五行元素,風水指數認為,屬土相關行業也會有不錯的表現,包括中國內地投資和內地房地產,可再生能源的前景不錯,資源行業預計也將有所回暖,不過香港地產業就略微遜色。雖然屬水的行業在上半年將有不錯表現,但全年來看回報不算理想,包括交通運輸、博彩、消費/零售及醫療衛生。除了中信里昂,野村證券最近也發出一份玄學家周漢明預測的投資建議,這份特別報告稱今年港股整體穩定,表現最差的月份是1月、2月和10月,尤其是10月8日至11月8日,預計市場將出現大幅調整。行業選擇上就建議投資者避開金融和零售股,與中信里昂看好金融業相反。

編輯:彭潔雲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57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9/160085.shtml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i黑馬i黑馬

張一鳴首談創業艱辛: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業界並不看好頭條

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並不看好今日頭條。

11月27日,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受邀參加央視《對話》節目,話題從對資訊的另類顛覆,到要不要站隊的問題,再到如何面對BAT的挑戰。在談到要不要站隊的問題時,張一鳴表示,中國互聯網現在這種格局也維持了比較長的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或平臺起來,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釋放。

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柳甄也參與了這次《對話》節目的錄制,這是她離開Uber履新今日頭條後的首次電視亮相。柳甄吐槽張一鳴不會說話,因為這位技術男太實在,不講情懷,“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發現公司跟一鳴當時描述的非常一致。”。

今日頭條技術總監、張一鳴的大學室友梁汝波在節目中爆料稱:張一鳴大學時就是一個“網紅”,靠修電腦,在校園BBS上認識並且追到了現在的太太。

今日頭條成立短短四年多時間,已經成長為估值超過120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在節目中,張一鳴首次談到了當年創業的艱辛,稱一個月見30多個投資人,說話太多以致失聲,“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其實整個業界並不看好今日頭條。”

張一鳴在《對話》中首次公開回應了今年騰訊投資的傳聞。今年7月,有傳言稱騰訊要收購今日頭條,而張一鳴以一封內部公開信的形式直接澄清,“我創立今日頭條,不是想成為騰訊的員工。”

再次談到這個話題時,張一鳴表示,“這句話並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麽問題,我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很大意義的平臺級公司,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的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誌向的。”

在今天的互聯網創業圈,“燒錢”似乎是每家創業公司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不管是2008年之前的阿里巴巴,還是如今燒錢最猛的O2O行業,在市場上並不乏靠錢燒出來的大市場,誰燒的錢多,誰就有可能把競爭對手擠掉。

張一鳴對於“燒錢”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你的系統整個效率比對手高很多的話,其實通過單純的燒錢,它能產生的競爭力是很小的。就比方說兩輛車,它的燃油燃燒到動力的轉化如果差了幾倍的話,那麽光靠燒油的話,其實是規模越大,它虧損越大。所以不論是燒錢還是不燒錢,應該在這個效率的前提之下。”

今日頭條年初大規模地做線下廣告投放,9月份又宣稱拿出10億元投資短視頻創作者,但是張一鳴在《對話》中稱,今日頭條的造血能力極強,這些都是在不燒錢的情況下進行的投入。

截至2016年10月底,激活用戶數已達6億,日活超過6600萬。今日頭條靠人工智能的推薦算法顛覆了傳統的資訊分發模式,但也因為缺少內容基因而一度不被看好。《對話》現場請來“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等多位媒體人,一起探討新媒體的內容品質問題。

秦朔對機器組織的信息提出質疑,“如果這樣的海量信息,將來大海里很多泡沫都此起彼伏的話,我覺得那種真實的海底里的情況反而失真了,這個問題是機器至少目前不能完全解決的。”

張一鳴則認為,“整個新媒體質量平均比傳統媒體要更低”的原因在於,渠道剛剛爆發的時候,它的吞吐量一下大了很多,內容也一下子比過去多了很多,良莠沒有分層。

“今日頭條在一些基礎問題上已經做了很多工作,我們內部有打擊標題黨,打擊虛假,我們有專門的程序技術運營人員,就是把不論是投訴的、舉報的把它標註出來,然後訓練這個模型樣本。”張一鳴表示,“標題黨、虛假這部分已經解決非常多了,是機器和人工一起來完成。但是更高質量、更好的來源標註,還需要時間,等新媒體良莠分層之後,會好很多。”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

柳甄:張一鳴不太會說話

主持人:柳甄,你為什麽說張一鳴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

柳甄:我跟一鳴接觸時間不長,我記得跟他有一次聊天,然後到中間我實在忍不住了,我說,一鳴,你太不會說話了(笑)。

主持人:對。一鳴,你當時跟人家柳甄要談未來的這種合作,說要不要到我們這兒來等等,你是怎麽跟她聊的?

張一鳴:我說的比較實在。

主持人:你的實在指的是什麽?

張一鳴:你問她。

柳甄:一般人都會說,比如說你來了之後比較講情懷啊,但是我覺得一鳴真的是一個一五一十的人。特別是我現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點,我的感受就是,別人問我說你有沒有特別驚訝的事情,我說沒有,因為跟一鳴說的真的是非常的一致,感覺到整個的公司的風格也非常像他。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嗎?

主持人:張一鳴先生的樣子,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人,馬化騰先生,也是這樣,很儒雅地坐在我的對面,戴著眼鏡,然後談起技術就會無限地熱衷,滔滔不絕。而且之前我確實看到,很多的文章當中也提到說如果要拿BAT這三個互聯網巨頭對比現在的年輕人里,可能他們覺得張一鳴還真的挺像的。

王瓊:我們當然希望一鳴有一天能夠成為像馬化騰這樣偉大的一個企業家,世界級的企業家,我覺得有這個潛力。

主持人:其實BAT已經是互聯網江湖當中固有的一個組合了,人們在今年的互聯網大會上又看到了一張照片,這個照片是新晉崛起的組合,叫TMD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了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這三家所謂的TMD組合也被大家看作是未來最有崛起和顛覆力量的獨角獸公司。

柳甄:我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打破BAT的格局,這個格局本來也是一個變化的格局,將來再出現另外一個格局,我覺得這都是非常好的,BAT格局本來就應該被打破。頭條的發展不限於任何的格局、地域,而且如果你看這三家公司在一起,如果從我的商業的模式來看,我覺得頭條一開始可能立足的就是一個沒有國界的這樣一個平臺式的發展,因為沒有很多的O2O,offline的這一塊,如果沒有格局就沒有一個想象的瓶頸,所以我確實覺得頭條可以是一個非常打開思路,將來的發展也是可以打開疆域的這樣一個公司。

主持人:這個其實是一個頭條內容了,如果要真正能上頭條,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要達到這樣的一個目標,要上這個頭條,它的困難多嗎?

王瓊:困難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每一年我和一鳴都會梳理一下說今年最大的挑戰是什麽,我們看到挑戰一年一年的在變大。過去的話,BAT根本就不可能把頭條看成是一個競爭對手,我們也從來沒有真正地站在跟他們相同的舞臺上去競爭過,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挑戰會更大。

頭條尋人讓尋人啟事成為頭條

張一鳴:我舉一個特別小的一類信息,這類信息呢,過去被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就是它只能印刷在報紙的夾縫之間。

主持人:上不了頭條。

張一鳴:上不了頭條。我們找一個夾縫中的一個信息,這類信息叫做尋人啟示。往往尋人啟示是說,如果有人遺失了,走丟了,那麽跟報社聯系,報社在第二天把它刊登在報紙的夾縫,為什麽不能登在頭條呢,因為頭條有很多重要的消息,頭版頭條。

主持人:對。

張一鳴:這個也不是付費的廣告,所以只能放在這個夾縫中。但你想在一個夾縫中,在第二天出版,那他這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主持人:對。

張一鳴:所以我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說能不能讓這個尋人的信息第一時間地在人走失的位置,可能的分布的範圍內的用戶給他推送這條信息,那麽你就很有機會找到人了。所以我們把個性化的精準推薦用在一小類的尋人啟示上,發現效果也是特別突出。就是我到今年為止已經找到,就完全通過我們的信息找到的這個人已經超過500位了。

主持人:當越來越成熟的機器分發逐漸代替人工編輯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從前熟悉的人工編輯,這些人或者方式就會永遠地退出歷史舞臺?

張一鳴:我覺得人在創造內容上的創意是不會的,是始終需要的,但是在挑選信息上我覺得非常大的程度上會讓位於人工智能,我覺得機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一個月見三十個投資人,說到失聲

張一鳴:在這個時代在中國,我覺得創業的難度確實比過去低了很多。我聽過劉永好先生他講說他創業的,賣鵪鶉蛋,貸不到款,貸八千塊錢,但是我不用貸款貸八千塊錢。王瓊,他代表SIG,很快地第一筆給了幾百萬美金的風險投資。所以我總體覺得已經是,在這個時代在中國已經是很幸運了。

主持人:對,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創業的幸福感也不一樣了。回到你的創業最初,我想問問,當時所有的投資人都一致看好今日頭條這個模式嗎?

王瓊:好像沒那麽簡單。在頭條的前幾年不是這麽容易能夠讓大家都認可這個模式的。我們走過了很長的路,在我們進行第二輪投資的時候,B輪投資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一鳴在一段時間,見了很多的投資人,每次見完以後會給我發一個,跟我說,哎呀,今天發揮得不好,好像說的、問的都不能夠對上口型,他說可能是我發揮都不好。回去再想想看,怎麽才能跟他們講清楚我要做什麽。

張一鳴:我記得確實在創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實整個業界沒有這麽看好。我記得我見有些投資人的時候,就很常見的問題就是說,四大門戶有多少人,你們有多少人。然後說他們現在有多少用戶,他們現在市值多少,有多少錢,就很多這樣的類比吧。或者說這個方向好像前幾年陸續有人探索,就個性化推薦,推薦引擎,他們都不成功呀,那現在為什麽就成功了呢?

因為過去有很多失敗的公司吧,這個方向上其實有很多失敗的公司。所以確實在,我記得在我們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不是這麽順利,那麽我印象中我應該一個月見了30多個投資人。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說話太多了,後來都失聲。

主持人:其實現在看起來你就不需要再為融資而發愁了,是吧,大把的人擠在門口,王瓊擋在前面說,你們到後面去,我們是最早看好這個項目的。而且你看短短的四年的時間,這麽海量的用戶,然後估值已經超過了120億美金這樣的一個獨角獸的形狀已經出現在了大眾的面前。

盡量不站隊,頭條想要自己長大

主持人:在這個競爭當中,無論如何BAT都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都可能需要面臨一個選擇,我到底應該站在哪個隊列當中,這已經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選擇題了,今日頭條有面對過這方面的思考嗎?

張一鳴:思考就是盡量不站隊。

主持人:您說的好像盡量不站隊啊。

張一鳴:實事求是地說。

主持人:我特別欣賞一鳴的就是他很實在。如果站了隊的話,會對這個發展產生什麽影響?

張一鳴:因為巨頭之間是互相防範和進入對方的領域,如果你站隊的話,可能競爭會更激烈,這是很有可能的。我覺得主要是這一點,我們倒沒有說特別說絕對不能站隊,或者不可以站隊,我覺得如果有機會相對獨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義。因為其實互聯網這種格局也比較長時間了,如果能夠有新生的公司起來,新興的平臺起來,我覺得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示範吧。

主持人:一鳴的表態是很溫和的,但是他的做法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的7月份,本來有傳言說騰訊要入股今日頭條,張一鳴先生直接說,你別來了,我還是想自己幹啊。

張一鳴:當時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有同事來問我,說我加入頭條不是成為騰訊的員工,也許他是不是前員工我不知道,他說我不是來成為騰訊的員工的,所以我跟他回應說,其實我創立頭條也不是來成為騰訊員工。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跟騰訊合作或者競爭有什麽問題,更想表達的一個意思是說,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很大價值的平臺級公司,所以這個表述沒有針對性。

主持人:不是別人入股了多沒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長大變得多沒意思。

張一鳴:對,主要是想跟員工或者跟業界表達就是,頭條還是有自己的誌向的。

主持人:那你不會擔心你的這種態度或者是表達,會讓BAT當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嗎?

張一鳴:我覺得他們都很聰明的吧,不會因此就生氣的吧。

張一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338

RM218襲澳門 3月見港迷

1 : GS(14)@2017-01-14 07:54:32

■在亞洲大受歡迎的《RM》鐵定下月18日在澳門舉行見面會。



在亞洲大受歡迎的韓國SBS綜藝節目《Running Man》(RM)最後一集將於下月26日播出,去年《RM》宣佈收檔前,已落實下月10日在台灣開見面會,而本港及澳門的《RM》迷亦相當有福,事關有消息透露香港見面會暫定於3月底舉行,落實的話將會是《RM》最後一騷,亦是成員以《RM》身份最後一次見港迷,澳門站則已落實下月舉行。去年7月YS娛樂在微博宣佈《RM》將於台灣、香港、內地等舉行見面會,隨後8月卻爆出「限韓令」,令見面會喊停。直到上月宋智孝所屬事務所透露《RM》將會於1月至3月間在六個地方舉行見面會,令各地粉絲都非常雀躍,但主辦方一直未公佈有關詳情。



■《RM》於2013年曾到澳門取景,並先後到訪大三巴、澳門旅遊塔等地。

■35歲的智孝與22歲的孔明拍攝海報時,表現親暱。


內地冇份

不過本報收到獨家消息,《RM》香港站已籌備中,但要待一切確定才可正式公佈,現時只欠場地等細節。知情人士指《RM》在香港開騷成數很高,因「限韓令」仍然實行,內地之行一定泡湯,言下之意香港站定必進行。對於有關《RM》香港站情況,主辦方面回應:「有關香港站的情況,還未最後確定,仍和藝人方面爭取安排中,有最終消息會盡快通知大家。」不過除香港站,據知《RM》已鐵定於下月18日在澳門開騷,到時除劉在錫及Gary外,五位成員智孝、金鐘國、李光洙、HaHa及池錫辰會在澳門威尼斯人金光綜藝館舉行見面會,會上除大玩《RM》經典遊戲外,亦會以演唱會方式進行。另外,智孝主持的新美妝節目將於下周四首播,節目組昨日公開智孝坐孔明大髀的海報。採訪:施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3/198948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