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同股不同權最快4月可申請創新產業上市資格 由港交所主觀判斷

1 : GS(14)@2018-02-25 02:51:29

【本報訊】港交所(388)昨日就「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諮詢,建議於主板新增3個章節,分別容許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權公司,以及接納大中華及海外公司來港第二上市,預計最快4月底刊發諮詢總結及接受上市申請。記者:陳雪蕾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指,將發指引信列出「創新產業」的具體特點,但仍需監管機構以主觀判斷公司是否符合條件,冀最快7月有新經濟企業掛牌。同時,港交所要求同股不同權公司及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於上市前須獲最少一名資深投資者作出相當數額的投資。有市場人士認為,一個月諮詢期過短,散戶難以明白當中風險,在保障投資者方面,過於依賴獨董及「資深投資者」作信心保證,「差唔多等於冇保護。」李小加卻認為,由於本輪諮詢內容已長時間討論,市場已達高度共識,而且市場對新經濟公司及早來港上市有需求,「給市場便利,why not?」早前有傳內地手機製造商小米,冀於9月底前成為首家香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本輪諮詢與去年底發表的框架諮詢總結建議大致相同,對於同股不同權公司,「一股十票」受益人在上市時合共持股至少10%,但投票權不得多於50%。公司上市市值最少要有100億元,市值400億以下公司年內收入要逾10億元。

專家質疑投資者欠保障

採用同股不同權須為創新產業公司,李小加指創新產業的指引信將與4月底的諮詢總結同步推出。他稱指引信將列明創新產業特點,同股不同權公司應具備多於一項特點,包括能證明公司成功營運有賴應用了新科技、創新理念或新業務模式等,但他坦言不會有太多指示,需上市科及上市委員會主觀判斷是否符合資格,但相信大部份上市申請結論不會有大爭議。同時,港交所只容許股權架構為基礎的「同股不同權」,意味採用合夥人制度的阿里巴巴未能透過此渠道上市,但港交所已為其打開另一道門,就是第二上市。諮詢建議已在英美交易所上市的大中華企業可來港第二上市。對於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港交所建議申請人必須至少有一隻核心產品已通過概念階段,在上市前半年獲至少一名資深投資者投資。另外,港交所將要求同股不同權公司及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股份編號前分別加上「W」及「B」字標記,以作識別。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表示,港交所提出的保障投資者措施,過於依賴獨董及資深投資者作盲公竹,靠獨董保障投資者在現有上市公司已證明是無效。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4/203139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787

同股不同權火速諮詢1個月 企業分拆稍後再諮詢 免惹混淆

1 : GS(14)@2018-02-25 03:05:49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昨日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諮詢期為1個月,最快4月底可接受同股不同權企業申請上市,暫僅限個人持有特權股份。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雖然「市場上有強烈聲音」認為應開放讓企業持有特權股份,但經過討論後,認為「中間加入有關建議並不合適」,現時亦未有就這個議題的討論有充分準備,故決定就此在4月底新例實施後3個月內另設諮詢。

明報記者 余慕恩、李哲毅

港交所未有在諮詢文件內就企業是否能持有特權股份下定案,但稱「收到多方回應指聯交所應批准法團股東享有不同股票權」,最遲於新規行3個月內,就企業能否持特權股再作的市場諮詢,「探究允許公司享不同股票權是否可行」。

最快4月底同股不同權可申上市

李小加表示,贊成及反對企業持股的理據均存在,需要在「另一個場合及時間」作充分討論,他指上一輪至今的諮詢是為個人持股而設,「以肯定Steve Jobs(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不會被炒」,但支持企業持股亦有其原因,需要再辯論。上市部主管戴林瀚表示,為免企業持股的爭議「騎劫」(hijack)是次細則諮詢,由於去年至今就「同股不同權」的討論均是圍繞個人持有不同投票權的股份,企業持股與12月的總結亦存在極大差異,故另設諮詢較合適。

稱不會為創新產業畫線

就創新產業公司定義,李小加表示,將不會有「畫線測試」(見另稿),指難以用簡單客觀標準作衡量,他稱會就此發指引信解釋考慮因素,亦會隨着審批經驗增加而發有關指引信,相信超過九成的申請個案都不會有爭議,餘下則由上市委員會決定,與現時審批新股上市是否合適一樣。

李小加早前提及就新上市架構將增聘上市部人手,同時亦希望上市委員會衡量新加入人選時會考慮生物科技企業及創新企業人士,他亦表示就審批相關企業上市申請時,遇上「技術問題」可向外部專業小組查詢,港交所亦會定期與小組會面,但強調決定權仍在上市部、上市委員會及證監會手上。就是否將容許生物科技公司以外行業的未有盈利企業在港上市,李小加表示暫時未有計劃。

上市商會:反對放寬企業持股

上市公司商會行政總裁黃明偉表示,商會並未有向港交所提出放寬企業持股,市場聲音並非來自上市公司,他稱商會的立場是反對企業持股,因同股不同權的原意是讓企業創辦人持有多投票權的股份以作決策。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即使最終不容許企業持股,業界亦有方法應對,分拆的方法包括將股份先以實物分派形式分給個人股東,架構重組後在申請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並非難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73&issue=201802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41

同股不同權細則極速諮詢

1 : GS(14)@2018-02-25 03:17:23

【本報訊】港交所(388)今日將就修改上市規則,以接納「同股不同權」公司,及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進行細則諮詢。

諮詢期或僅一個月

消息指,為了趕及下半年接受合資格公司的上市申請,該諮詢為期約一個月,較預期的6至8星期為短。同時,該諮詢文件亦會提及容許已上市公司分拆新經濟子公司上市,並由公司名義持有特殊股權的意見,但會留待將來下一步研究。港交所去年6月就同股不同權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框架諮詢,並於12月發表諮詢結果,落實在主板另開兩個章節,引入同股不同權及生物科技公司。根據諮詢總結,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時市值最少100億元,過去一年收入達10億元以上。市值達400億元以上的超大型公司則獲豁免收入測試,零收入也可申請上市。至於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門檻是市值最少達15億元。消息指,細則諮詢的內容與框架諮詢總結提出的建議大致相同,包括上市門檻、特權股份比例最多1股10票,及投資者保障建議等。他指,由於框架諮詢總結已定下大方向,故今次諮詢期較一般為短亦合理。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早前指,希望6月底可正式接受同股不同權新股申請。市傳智能手機生產商小米已經聘用投行安排來港上市事宜,或成為首批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企業之一。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認為,既然已接受同股不同權,不應為其設太多限制,認為強制有關公司設立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的企業管治委員會的建議,是畫蛇添足。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23/20312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95

胡孟青﹕同股不同權是國策

1 : GS(14)@2018-02-27 08:04:16

【明報專訊】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上市,由幾乎壽終正寢、到火速推行,明顯地反映現屆政府定位為促成者的角色發揮作用。觀乎新加坡,早於前年已因應要提升市場競爭力,決定盡快放鬆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加入獨角獸爭奪戰的時間比本港早,但今次香港遲來先上岸,實屬罕見。

對本港市場而言,內地必然是新經濟股、潛在獨角獸的最大供應地。短短1個月的諮詢期,快則4月可接納同股不同權公司申請上市,不能否認的是,當中有可能要考慮到今年稍後時間市况潛在的波動因素,以免夜長夢多。

趁市况旺推出 免夜長夢多

何解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0388)會如此賣命?如果說是為遷就小米能夠趁市况尚且暢旺,獲取最高估值,未免將事情太簡單化了吧。市場總會有陰謀論,但如果以此視為配合國策的話,其實簡單又易明。中國有大批公司需要集資,打槓桿未完,遇上再融資高峰期,盡快讓有資金需要的企業打開直接融資渠道,是存在迫切性。可是,內地證監會要考慮市况問題,上市申請獲批數目一次比一次少,連醞釀多時的新股註冊制,亦要再推遲,不叫香港幫手,還有其他選擇嗎?同一時間,內地居民資金太多,但卻缺乏出路,做幾批明星企業新股,讓內地資金有更多選擇,比停靠在內地樓市、或來來去去都局限於經互聯互通買內銀及匯控(0005)為佳。從以上兩點而言,可以說,香港在火速推進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事宜上,不但扮演了內地市場集資平台的角色,亦同時兼任內地分散資金流的作用。

借助北水 第二上市變第一上市

內地近日相繼有討論,認為不應再讓新經濟股走出海外,要好好留在A股市場,表面上是打對台,但實際上背後帶出的卻是,比起香港當日僅僅失去阿里巴巴,內地市場其實是更加之痛。一次又一次的市場動蕩,內地監管層深明,以現時A股的規模及投資者結構,是容不下太有分量的內地新經濟公司上市,這是極之無奈。所以,香港變相是塊中國平台,同樣內地亦似乎正在研究,設立機制讓股民投資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即內地評論所指的滬納通,但基於時差、匯兌、外匯等多方面考慮,似乎複雜程度遠超跟香港的互聯互通。

今次一份諮詢文件中,有關第二上市的安排,某程度上為市場帶來一些期待。機制上,不論阿里巴巴、facebook、蘋果都可以落戶香江,亦幾乎可以肯定,目前美國上市的一批中資科技股都會有意透過機制在港第二上市。試想,如果借助北水力量,將部分第二上市股份在本港成交提升至五成半,一旦最終視為股份永久轉移的話,到時第二上市就會變成第一上市了,這個現象,將會是相當之有趣。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65&issue=20180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06

唐家成﹕同股不同權諮詢1月足夠

1 : GS(14)@2018-02-27 08:06:05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上周五正式就接納同股不同權、無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等來港上市進行1個月的超短期諮詢,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日開腔稱,相信目前諮詢期已足夠讓市場回應,去年底公布大綱內容與今次修例相若,故港交所不希望浪費時間。

唐家成表示,有關同股不同權的討論已延續數年,去年的首輪諮詢亦已收到不少意見,去年底公布的總結大綱與今次修例諮詢內容相若。

「日落條款 市場認為削港競爭力」

至於未有為同股不同權公司設下具限期的日落條款,唐家成表示,市場意見反映此點會令香港競爭力減低,尤其是內地科技公司表明,若其特殊股權設下若干年期的日落條款,他們將不會來港上市,屆時對改革便無益處。唐家成表示,證監對於投資者保障和執法力度並無改變,「前置式監管」針對所有市場失當行為,未來將繼續按其權力範圍積極監管,籲市場在諮詢期內踴躍發表意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960&issue=20180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026

安聯:同股不同權 宜有機制供識別

1 : GS(14)@2018-03-06 03:41:31

【明報專訊】近年上市企業比過往愈來愈着重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安聯投資環境、社會和管治研究主管Eugenia Jackson(圖)表示,可見未來基金界及分析員會比過往更積極參與和上市公司互動,至於對於全球交易所普遍趨向開放接納同股不同權制度,她認為,一股一票始終較理想,如要實施同股不同權,則宜讓投資者有所識別。

Jackson表示,投資界對風險研究、行使投票權,及鼓勵企業改進架構,以至幫助企業去爭取財務數據以外表現,已經環環緊扣起來。

安聯亦會進行與ESG相關的研究去評定優次,向分析員及基金經理提供支援,在投資決策融入ESG元素。他們因此會加強和上市企業互動。她認為,隨着社交媒體及互聯網普及,不當行為更易影響企業表現,業界不得不重視。

冀加強投資者與上市企互動

在實踐ESG時,Jackson期望上市企業可以行得更前,與投資者互動,但是她發現,在香港接觸董事會及決策層往往高高在上,公司主席以至獨立非執行董事亦非經常和投資者互動。

Jackson坦言,一股一票最能確保企業有效管治,投資者可透過投票表達意願並對企業制衡。若在港實施同股不同權,她覺得風險無疑較高,因此認為要有機制令投資者易於區分有關股份,並做好投資者保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928&issue=201803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56

小米最快下月申港上市 傳港交所力邀 成首批同股不同權股份

1 : GS(14)@2018-03-06 03:43:27

【明報專訊】據市場消息稱,港交所(0388)為了打響同股不同權頭炮,早在上周公布諮詢前,已開始游說內地智能手機及家居產品生產商、估值逾千億美元的小米來港上市,而且希望可在4月底新例生效後立即入表,意味小米有可能最快在6至7月份上市,成為首批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明報記者 鄧偉忠、李哲毅

消息表示,早在上周五(2月23日)公布同股不同權諮詢前,港交所已開始游說小米來港上市,作為引入同股不同權架構的頭炮,而且初步已獲得小米首肯,目前正爭取小米在4月底新例生效後立即入表,成為首輪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

集資額初步料780億

據悉,小米已委聘高盛、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証券為保薦人,安排上市事宜,初步料集資額逾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由於集資額龐大,故預料仍會甄選更多投行加入承銷團隊。

港交所:不評論市場傳聞

據市場消息稱,港交所此舉主要是擔心若首輪上市企業名氣或實力不足,將令投資者缺乏興趣,影響其他大型企業來港上市的信心,因此才希望小米能成為首批上市的同股不同權企業。事實上,近年不少同股不同權企業均曾傳來港上市,但螞蟻金服、阿里巴巴等均預期不會在短期內成事。港交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不會評論市場傳聞及個別公司。

同股不同權上市 料難「A+H」掛牌

至於昨日多個內地媒體報道,小米有機會在香港及內地同時上市,惟目前尚未知道小米是整個集團還是分拆業務上市。據了解,除非小米是以類似聯通(0762)的不同公司形式在兩地掛牌,否則倘若要在香港及內地同時上市,只能採取「A+H」形式上市,但由於小米是以同股不同權架構上市,架構上與H股存在衝突,因此短期內難以兩地同時上市。消息稱,目前小米傾向先在香港上市,內地掛牌仍未有結論。

海外業務盈利貢獻佔近半

有基金界人士稱,雖然市場普遍預期小米上市估值不菲,但對投資仍抱頗大興趣,其中一個原因是目前小米業務性質及架構有異於一眾內地科網股。有接近小米基金股東消息表示,近年積極進軍海外市場的小米,去年純利約10億美元,其中海外業務盈利貢獻已接近集團一半,是騰訊(0700)、阿里兩大互聯網龍頭都未能做到的戰績。

其中,小米在印度市場表現尤其令股東滿意,該基金經理稱,不少大型企業如和記電訊亞洲、中電(0002)等都曾經在印度吃虧,「小米能夠在印度做生意做得這樣好,是好令人驚訝」,相比一眾盈利模式仍未穩固的創新產業公司,小米無疑更令投資者放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53&issue=20180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96

郭榮鏗要求立法會緊急討論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8-03-06 03:44:45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上星期五公布涉及同股不同權的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由於諮詢期只有1個月,引起外界關注,立法會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入紙要求立法會在下周一(3月5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同股不同權方案,他表示,同股不同權諮詢期太短,而且影響深遠,希望社會先作充分討論才實行同股不同權。

郭榮鏗回覆本報查詢時稱,立法會未曾就港交所若納入同股不同權企業作正式討論,他表示,容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對社會影響極大,認為社會需要更多時間討論,並建議諮詢期起碼要兩個月。他表示,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等多名議員都關注諮詢期過短的問題,又透露已去信要求證監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政府財金官員出席立法會會議解釋及討論事件。

建議諮詢期起碼要兩月

事實上,上周五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已表明,今次諮詢期間只有1個月,較一般諮詢時期短,主要是外界對同股不同權已無重大分歧,毋須再作長時間討論。

郭榮鏗表示,港交所的諮詢文件中未有提出具體保護小股東的方法,例如會否引入集體訴訟機制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65&issue=20180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298

周顯﹕同股不同權絕不公道 但必須支持

1 : GS(14)@2018-03-06 03:45:18

【明報專訊】網上有人留言說﹕「陳茂波的表現,令我決定投票畀泛民。本來我係支持民建聯的,我已經退休,住公屋,今次財政預算案,我全無得益,反而攞綜援的可以有三糧,我很憤怒!所以我要投票畀反對派!」

在此,我必須提醒這名仁兄一句,就是泛民當中,他也可以投票給民主黨、社民連、人民力量、部分獨立議員,不過公民黨、梁繼昌、邵家臻則是反對派錢。至於他決定不投的民建聯,還有工聯會和自由黨,都是支持派錢的。

由此可以見得,林鄭月娥和陳茂波的所作所為,就算是建制派亦大力反對,市民也會賴在建制派身上,所以很多建制派不滿林鄭,是大有理由的。

國際金融界講公道 生意被搶光

有人問我,對於同股不同權諮詢文件有何看法,我說,我沒細心看內容,不過就大原則而言,我講過很多次,同股不同權是絕對不公道,之所以必須支持,因國際金融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如果要公道,生意就給別人搶光。如果要講公道,資本主義最不公道,共產主義最公道,為什麼我們要採用資本主義,只是因為它的競爭力最強。所以,同股不同權的本質,不是公道的問題,而是生與死,你死我活的問題。

那天有朋友打電話過來問﹕「你做乜寫我隻股票?有無人叫你咁做?」按﹕這是一隻新股。

我說﹕「吓!乜呢隻嘢原來係你㗎?升咗咁多,你賺唔少啦!」

他嘆氣說﹕「操作錯誤,看不通個市,低位沽出太多,所以無乜利潤。」所以,難怪某名新股莊家豪言說﹕「其實香港都無乜莊家識炒新股,所以到了最後,他們都要找回我來炒!」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59&issue=201803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310

冰說聰明:體現「同股不同權」

1 : GS(14)@2018-03-12 00:11:48

過去一星期最多人談及的,必然是侵侵的貿易戰,昨天傳來白宮經濟顧問科恩辭職的消息,道指期貨即隊幾百點,一個咁成熟的市場都變得神經質,所以唔好怪港股近期咁chok。侵侵咁搶鏡,另一重要消息都被忽略了,講緊嘅係獨角獸回國上市,雖然這個只係傳聞,但換轉在旺市或較平穩的市況,相信係利好消息。現時國內傳媒稱獨角獸可獲優待,不用排長龍而可打尖,你睇富士康A股申請,只需23個工作天,已經去到中證監審批的agenda,果然特事特辦,對於之後可能上市的超大獨角獸,發出一個積極的訊號。在中國人的社會,響頭炮係非常重要,所以預計富士康可以順利過關,上市後仲會有好表現㖭。咁港股又點呢?港交所會在4月完成修改上市規則,同股不同權股份就可以申請上市,市場預期頭炮就係小米,最快可以7至8月上市,但近日又傳佢地想A+H同時上市,唔知會唔會因要遷就A股,在上市時間上會有所調整。不過只要心水清,便知道獨角獸頭炮,其實是平安好醫生。平保(2318)於1月底發出公告,建議分拆平安好醫生獨立上市,並已向港交所交表,在3月19日,便會進行特別股東大會,唔好誤會佢地要在EGM尋求股東授權才可上市,今次的議程係,投票決定是否僅向H股股東提供保證配額。由於現行國內的法規限制,好醫生上市係無法向平保A股股東提供保證配額,港股通亦暫不可以申請新股,所以真係體現「同股不同權」喇,只有H股股東可以享受到,但你又唔好開心住,今次投票A及H股股東都有份,換言之A股股東可以否決預留股份畀H股股東,到時有冇着數,要睇阿爺發落。但無論結果如何,上市將不受影響,市場預計上市時間是5月,如無意外,響頭炮應是好醫生,到時大家識做啦。青冰
http://fb.com/chingbing888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8/203258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