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高校電競市場,王思聰進一步加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203.html

據電競圈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王思聰有意再次出手投資繼續延伸他那日益龐大的電競王國。而新的投資目標,則是在高校電競市場和海外電競市場已做出名堂的上海藍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遊文化)。

這一消息尚未得到當事雙方的確認,但藍遊文化策略總監馬旋偉向記者承認,公司確曾有過和王思聰投資平臺北京普思投資有限公司的接觸,但以未得公司許可為由,拒絕與記者交談與投資相關的話題。

據藍遊文化官網公開資料顯示,藍遊文化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10月的電競企業。旗下擁有《創聯賽-全球電競嘉年華》和《BlueTV》兩大品牌。行業人士稱,王思聰對藍遊文化可能的投資,主要是對全球化戰略及電競嘉年華形式感興趣。

創聯賽是主要投資標的

過往媒體報道信息還顯示,藍遊文化曾在2015年10月的A輪融資中獲得了盤古創富領投的1100萬美金的投資。但相關報道並未給出藍遊文化的估值數據以及盤古投資的具體占比。馬旋偉也拒絕回答記者有關公司估值的問題。

打造全球首個高校泛娛樂文化交流平臺或許是創聯賽的一大賣點。目前在電競市場,廣為人知的職業賽事包括《英雄聯盟》全球冠軍賽、DOTA2國際邀請賽等,賽事主辦權都被遊戲開發商和運營商牢牢把控。創聯賽與這些賽事不同,主辦方藍遊文化並不從事任何一款電競遊戲的研發及發行,其賽事內容也不僅僅只圍繞一個項目。

事實上,在目前正在進行的創聯賽第三賽季的比賽中,參與者被分為英雄聯盟、DOTA2、FIFA online3、爐石傳說四個項目,均為當前最火熱的電競賽事。尤其在不同的賽季里,創聯賽完全可以根據電競遊戲的流行程度,自行調整參賽項目設置。有消息稱,當前火爆的守望先鋒遊戲,就很有可能被納入到下一季創聯賽的競技內容中來。

這一做法也使得賽事品牌可以擺脫受單一遊戲流行度的影響,獲得更長的生命周期。類似的教訓並不鮮見,曾經一度非常火爆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CS當前便已幾乎消失,那些圍繞其開展的一系列賽事也全都宣告終結。

此外,植根於高校人群,定位於草根賽事的做法也讓創聯賽不同於那些職業高手之間PK的單一品牌賽事。盡管在短期關註度上無法與這些明星賽事項目,但其參與度更高,延續性更強的特點也開始為人所關註。

馬旋偉表示,創聯賽目前已經舉辦到了第三賽季,今年第三賽季新增了韓國、北美、澳洲、東歐四個海外賽區,升級為“全球電競嘉年華”,初步統計的參賽人數就已經達到5萬多人次。外加全球每站嘉年華的參與人數,這樣一個參賽規模,也註定是職業比賽無法企及的。

“電子競技發展非常快,無論從廠商支持力度或市場需求而言,在細分市場,大學生群體是關註電競市場最活躍的人群。”在馬旋偉看來,相較於社會人士,大學生群體擁有更為充裕的時間進行電競娛樂,用戶粘度和活躍度都更高,與此同時很多快消品公司也瞄準了高校學生群體的消費潛力,成為高校電競比賽的贊助商。

王思聰的電競缺環是什麽

自2011年,王思聰發微博表示,要“強勢進入,整合電商”之後,一系列的投資消息不斷爆出,整個電競圈上下遊產業鏈王思聰基本都有涉及。但高校電競賽事卻是例外。

回顧王思聰的電競投資版圖,從收購快要解散的CCM戰隊,更名組建IG電競俱樂部,到後續啟動熊貓TV電競直播平臺,創辦香蕉計劃承辦2016年LPL 比賽,再到前不久其牽線與SMG旗下的紀錄片制作公司雲集將來創辦香蕉雲集新媒體有限公司,並親任董事長,打造電競視頻內容,打通電競產業鏈是必然趨勢。

但不難看出其所投資的公司大多聚焦於職業賽事,利用這些賽事資源進行向下的輻射。職業賽事所衍生出的俱樂部、直播平臺、社區運營等產業鏈已趨於完善,盈利模式也相對明晰。

在今年的LPL春季賽事中,雪碧斥資近1500萬成為比賽贊助商,並投入市場10億瓶帶有英雄聯盟主體包裝的雪碧飲料。在賽前發布會上可口可樂公司大中華區整合營銷市場總監匡非表示,和《英雄聯盟》合作目的在於提升年輕人對雪碧的品牌好感度。“雖然你可能不玩《英雄聯盟》,但是你周圍的朋友在玩。”

但同時,職業賽事卻也成為諸多參與者激烈競爭的紅海。即便是王思聰,也得為投入所能得到的回報再三思量。 而高校獨立品牌電競賽事,卻是才剛剛開始。

“以前電競是個非常小眾的領域。現在整個電競圈紅的不行,已經有公司開始在走細分領域。目前我們和藍遊文化新啟動的遊戲大篷車全國巡遊項目,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點。”另一家電競原創內容供應平臺IMBA TV的聯合創始人海濤對記者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54

保住25%占比! 上海加碼升級制造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1948.html

在2020年基本實現國際金融、航運中心的產業發展目標下,上海依舊對制造業加註了砝碼,要力爭制造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25%左右。目前,這個數字已經從2015年的28.5%滑落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6%。

6月2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情況的報告。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委員潘誌純說,全球一些大都市都先後經歷了制造業回落的過程,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家都認識到,實體經濟還是保持城市競爭力和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

“上海應該全面深刻吸取它們的經濟和教訓,少走彎路,也不走它們的老路。”潘誌純說。

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紐約州的制造業產值之前多年都保持在600多億美元的規模,2008年為674.54億美元,到2015年增長為746.21億美元。而這些年來,制造業占美國GDP的比重,則一直保持在12%左右。

張江高科(600895.SH)總經理葛培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上海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角度而言,也更多需要發展制造業。這其中,不僅包括對傳統制造業的引領、提升,也包括創造新的市場需求。

每年“擠走”500億產值

6月20日,寶鋼不銹鋼2500m高爐在投產17年後,正式關停。高爐關停後,寶鋼不銹鋼全年將減少產鐵250萬噸。

這是近期上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舉措。近年來,上海市加快促進制造業優化結構、提升能級。

目前,相關效果已經逐步顯現。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工業企業利潤率達到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4%)和東部地區平均水平(5.8%),位列全國第二,工業品產銷率達到99.94%,位列全國第二。

同時,上海已經在部分產業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比如,上海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集成電路設計行業規模居全國首位,寶鋼集團生產的汽車板、上海電氣研制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國內市場占有率均達到50%。

但是,隨著國內國際形勢的變化,上海制造業的壓力也在增大。

從全球角度來看,制造業已經成為新的競爭焦點。發達國家在實施“工業4.0”、“再工業化”戰略,發展中國家加快承接產業和資本轉移,對我國制造業形成了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的“雙向擠壓”。

而從上海角度來看,上海制造業外向度高,更易受到國際經濟周期性變化的影響。

與此同時,上海作為一個超大城市,未來的發展必須守住人口、土地、環境、安全四條底線,以土地而言,上海到2020年要守住建設用地不多於3185平方公里的紅線。

這就意味著,在上海的建設用地接近“天花板”的情況下,制造業發展空間受限。

與此同時,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汙染、高危險、低效益)企業、產線和工藝調整淘汰力度加大;許多制造企業也在加大在上海以外的布局。

陳鳴波說,這些因素,每年影響(減少)上海的工業產值共計500億元左右。

500億元,相當於2015年上海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33211.57億元)的1.5%,而2015年上海的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0.5%。

“十三五”期間,主動減量還會持續推進。陳鳴波說,上海要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十三五”期間啟動實施50個重點區域、3500個左右結構調整重點項目。

除了上述客觀因素,反觀上海制造業自身,陳鳴波表示,還是存在許多瓶頸,比如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能夠完全自主掌控的技術領域不多,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急需突破;缺乏一批能與國際一流跨國公司展開技術競爭的創新性領軍企業,以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在培育期,傳統優勢制造業亟待轉型提升,與制造業相配套的高端生產型服務業發展滯後,兩化融合程度有待提高。

也就是說,上海制造業也在承受新舊動能轉換的陣痛。一個很直觀的數字反映就是:2015年,上海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28.5%,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變成26%,已經趨近“十三五”25%的目標。

聚焦大項目、獨角獸

自今年3月起,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對上海制造業轉型升級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潘誌純說,調研中發現,許多地方都擔憂制造業有被遺棄、遺忘的危險,做制造業的同誌有垂頭喪氣的感覺,為什麽認識上有這麽大的落差?這需要好好地反思。

創新、高端,是上海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兩個關鍵詞。

陳鳴波表示,上海將從五方面入手,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支撐、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的新型工業體系。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20%左右,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三分之二左右。

在產業布局上,則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產業高端突破,提升產業競爭優勢。同時也要穩定重點項目投資。重點推進中芯、華力、和輝、大眾、商飛等一批重大項目。同時加快項目推進落實。推動一批總投資1億元以上竣工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協調一批總投資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葛培健對記者表示,對於上海而言,很重要的就是整合資源、明確優勢。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也是產業不斷整合的過程。以張江高科為例,就是要打造一批本土化的創新性引擎企業、獨角獸企業。

牙縫里省出工業用地

土地是上海面臨的一大資源瓶頸,建設用地總量負增長是“十三五”時期的一條底線。而要發展工業,就意味著必須確保一定的工業用地。

但是,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在對上海制造業轉型升級進行了一系列的調研後,形成的一份調研報告稱,到2020年上海市工業用地要從現在的753平方公里減少到550平方公里(約26.96%),土地減量化政策對制造業提出了新的考驗。

與此同時,上海郊區部分存量工業用地產出效率低,但是推進土地二次開發的成本很高、難度很大。

隨著上海要素成本上升、政策門檻提高,一些企業也在加速推進投資轉移。比如上汽、華誼等企業,每年在上海市外的投資,占到總投資的70%以上。

陳鳴波表示,上海要提高工業用地效率,在盤活低效、閑置工業用地的同時,保障重點項目的合理用地需求。“區縣工業用地減量化騰挪出的土地指標,要按照不低於1/3的比例,用於發展先進制造業。”他說。

上海工業用地減量化的主要區域,是“198區域”。這是指上海城鎮集中建設區以外的布局分散、配套不足、產能低下、環境汙染的工業用地,約198平方公里。“198”區域工業用地占上海全市工業用地比重接近1/4,工業產值占比卻不到10%。

陳鳴波表示,上海將大力推進“198區域”工業用地減量化工作,年度減量目標不低於7平方公里。此外,上海還將引入多元化社會資本參與重點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探索PPP合作模式,加快土地二次開發;加大高端制造業、新興產業的導入速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74

加碼飛機租賃 資產規模突破600億 中航租賃上半年投放同比大增超六成

三年三大步,在宏觀經濟環境下行、租賃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聚焦於飛機租賃業務的中航租賃快速實現了彎道超車。

第一財經獲悉,截至6月30日,中航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航租賃)累計實現投放較去年同期增長65.21%,資產規模超過600億元。。

過去的三年,中航租賃幾乎一年一大步的節奏進入高速發展的軌道。統計顯示,2014年底,中航租賃累計租賃資產規模為360億元;2015年底,租賃資產規模為500億元;到今年年中,資產規模已突破600億元。

2015年12月,中航租賃獲得股東20億元投資,註冊資本由原來的37.9億元增至近50億元,註冊資本金規模穩居中國租賃業第一梯隊。

中航租賃稱,為保持增長勢頭,下半年將以風險管控為重點,加快業務轉型,強化資產管理;同時優化融資結構,提升融資力度,增強市場開發能力。

投放較去年同期大增超六成

中航租賃稱,今年以來,在國內宏觀經濟環境下行、租賃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中航租賃憑借穩健的市場開拓、創新的融資渠道、有效的風險控制,實現了業務快速發展。

中航租賃主營民用飛機、機電、運輸設備等資產的融資租賃及經營性租賃。業務領域涉及:飛機、飛機發動機等航空產品的租賃;船舶、鐵路機車等運輸工具的租賃;生產用設備、電力設備等的租賃;通訊設備、印刷設備、醫療設備、科研設備等的租賃。

具體來看,上半年業務拓展方面,中航租賃一方面根據現有業務板塊所處不同行業的發展狀態,結合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選擇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進行突破,同時加快國際化業務步伐,與國外公務機公司的合作開拓了全境外合作的租賃模式;一方面加大了集團內業務的開發,挖掘與集團公司各產業板塊的合作機會,不斷探索和創新具有產融特色的租賃服務模式。

資產投放端大幅增長的同時,融資端亦開始在融資渠道、融資成本等多維度發力。根據中航租賃的統計,上半年其發行企業債、超短融期融資券等累計超過45億元。今年上半年,中航租賃還完成與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和平安銀行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和平安銀行與中航租賃的銀企合作時間超過了5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3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公告,將中航租賃的評級由此前的“AA+”提高至“AAA”,評級展望為穩定。自2014年獲得中誠信國際“AA-”評級以來,中航租賃以近乎每一年提高一檔評級等級的速度完成自我發展。

加碼飛機租賃

在國內眾多融資租賃公司中,中航租賃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航空工業背景的融資租賃企業,其飛機租賃業務已涵蓋國產飛機、進口客機、公務機、通用飛機、發動機、模擬器、機場特種設備及航材等標的物。

一直以來,飛機租賃被稱為租賃業皇冠上的明珠。租賃公司青睞飛機租賃,主要原因在於飛機租賃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強力的政策支持;較高的利潤率以及較高安全性等。目前,全球主要租賃公司無一例外均在從事飛機租賃業務。

今年6月,海航資本執行董事長、中國融資租賃三十人論壇飛機租賃專業委員會主席劉小勇表示,目前租賃業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資產荒。沒有好的資產供金融業安全投資,並取得一個穩定的回報。

在劉小勇看來,“飛機資產則是租賃行業乃至金融行業度過資產荒的一個非常好的手段。” 從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到後來的歐洲美國,很多例子已經表明飛機租賃將給融資租賃行業起到一個定海神針的作用。

在今年上半年,中航租賃在飛機板塊加碼的戰略布局日漸明顯。

公務機板塊,2016年5月24日,中航租賃向新加坡Zetta Jet公司交付了一架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生產的全新Global 6000公務機。該項目是由EDC(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加拿大出口信貸)為中航租賃在境外的平臺公司直接提供美元融資。此架飛機的交付標誌著中航租賃首單全境外飛機租賃項目(即出租人、承租人及融資銀行均在中國境外)的圓滿完成。

大飛機方面,2016年5月18日,中航租賃與雲南瑞麗航空再次攜手,就6架787-9飛機與波音公司簽訂訂購備忘錄,這是中航租賃首度引進超遠程中型客機。

波音787-9飛機是航空史上首架超遠程中型客機,不但可實現更多的點對點不經停直飛,而且讓飛行更加平穩、安靜和環保;目前估值為每架2.57億美元,此次備忘錄所涉及的6架飛機價值超過15.4億美元。

此外,英國當地時間7月11日,在英國範堡羅航展開幕當日,中航租賃與中國商飛公司30架ARJ21-700飛機的采購租賃協議。ARJ21-700新支線飛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中航租賃的采購被外界認為這體現了其支持國產支線客機運營的信心和決心。截至目前,中航租賃旗下擁有包括新舟60、運12等國產民機在內的機隊200多架。

中航租賃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批準的國內首批內資融資租賃企業,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公司控股方中航資本是國內資本市場首家直接上市的金融控股上市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56

監管加碼 恒生電子半年度凈利同比降21.23%

恒生電子(600570)周四盤後發布2016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公司凈利潤為1.66億元,同比下降21.23%。

2016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8.25億元,同比下降9.18%,主要原因是今年同期來自公司2.0業務的收入受業務調整的影響出現下滑所致。

公司表示,期內凈利潤同比下降主要因公司基於對未來業務戰略的布局考慮,加大了對創新業務、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公司費用的增速超過了收入的增速所致。

附公告全文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半年度業績快報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本公告所載2016年半年度主要財務數據為初步核算數據,未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具體數據以公司2016年半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數據為準,請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一、2016年半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二、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情況說明

2016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各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金融創新的規範性指導和要求,監管政策趨向嚴格和有序,市場各主體總體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資本市場則表現平平。從公司金融IT產品與服務分類看,1.0業務中券商經紀業務收入保持增長,但報告期內業務合同則受到一定影響,資管業務、財富業務、交易所業務仍繼續保持增長,尤其是交易所業務、財富業務增速較快,銀行業務總體運營平穩。公司2.0業務發展則受到一定影響。

報告期內營業總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同期來自公司2.0業務的收入受業務調整的影響出現下滑。

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基於對未來業務戰略的布局考慮,加大了對創新業務、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公司費用的增速超過了收入的增速。

三、公告附件

經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簽字並蓋章的比較式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特此公告。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2016年7月2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75

習近平:科學確定脫貧時間 不搞層層加碼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日在銀川主持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習近平在寧夏調研期間專門召開這次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有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大連、蘇州、杭州、寧波、廈門、青島、廣州、深圳、珠海等有幫扶任務的東部9個省市和9個城市的黨委書記,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接受幫扶的西部12個省區市的黨委書記,京津冀協同發展對口幫扶的河北省委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誌。

座談會上,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介紹閩寧扶貧協作情況,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先後發言。他們結合實際,就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介紹了情況,談了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邊聽邊記,不時同他們討論交流。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組織東部地區支援西部地區20年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格局,使區域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得到逐步扭轉,西部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扶貧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在西部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的同時,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這在世界上只有我們黨和國家能夠做到,充分彰顯了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習近平強調,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短板,進一步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必須采取系統的政策和措施。他為此提出4點要求。

第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西部地區要增強緊迫感和主動性,不以事艱而不為,不以任重而畏縮,倒排工期、落實責任,抓緊施工、強力推進。東部地區要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下更大氣力幫助西部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雙方黨政主要負責同誌要親力親為推動工作,把實現西部地區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作為主要目標,加大組織實施力度。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幫扶資金和項目重點向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要加大投入力度,東部地區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步增加對口幫扶財政投入;西部地區整合用好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等各類資源,聚焦脫貧攻堅。

第二,完善結對,深化幫扶。要著眼於任務的適當平衡,完善省際結對關系。在此基礎上,實施“攜手奔小康”行動,著力推動縣與縣精準對接,還可以探索鄉鎮、行政村之間結對幫扶。要動員東部地區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各界人士等積極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要加大產業帶動扶貧工作力度,著力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要把握好供需關系,讓市場說話,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要把東西部產業合作、優勢互補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課題,大膽探索新路。在科技創新上,西部地區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東部地區要舍得拿出真技術支持西部地區。

第三,明確重點,精準聚焦。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都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精準發力。要著眼於增加就業,建立和完善勞務輸出對接機制,提高勞務輸出脫貧的組織化程度。要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向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領域合作拓展。要繼續發揮互派幹部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促進觀念互通、思路互動、技術互學、作風互鑒。要加大對西部地區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貧困村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力度,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第四,加強考核,確保成效。要用嚴格的制度來要求和監督,抓緊制定考核評價指標。要突出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不僅要看出了多少錢、派了多少人、給了多少支持,更要看脫貧的實際成效。西部地區是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也要納入考核範圍。

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後堡壘的階段,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抓工作。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習近平強調,抓工作,要有雄心壯誌,更要有科學態度。一是領導工作要實,做到謀劃實、推進實、作風實,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二是任務責任要實,做到分工實、責任實、追責實,分工明確,責任明確,履責激勵,失責追究。三是資金保障要實,做到投入實、資金實、到位實,精打細算,用活用好,用在關鍵,用出效益。四是督查驗收要實,做到制度實、規則實、監督實,加強檢查,嚴格驗收,既不拖延,也不虛報。

習近平指出,脫貧攻堅是幹出來的,靠的是廣大幹部群眾齊心幹。貧困地區要激發走出貧困的誌向和內生動力,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凝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力量。要組織和動員有誌於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做一番作為的幹部到西部地區來,努力在艱苦條件下、在攻堅克難中使自己成長為可以擔當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質幹部。

會前,與會同誌分組現場考察了閩寧扶貧協作的情況。1996年,中央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20年來,閩寧雙方建立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的扶貧協作機制。雙方堅持把扶貧開發作為重心,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把生態環境改造作為基礎,把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根本,一年一度的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從未間斷,一批又一批援寧幹部真心奉獻,數以萬計的閩商在寧創新創業,幾萬寧夏貧困群眾在福建穩定就業,為推動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滬寧、汪洋、栗戰書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參加座談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04

加碼高端財富管理 平安財富寶年內交易規模料破千億

平安財富寶自2014年成立後一直表現低調,但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卻展現了平安旗下這一成員的另一面。據其介紹,財富寶截至目前註冊用戶已超400萬,其中交易用戶接近55萬,通過平臺實現的人均投資資產達35萬元左右。而任匯川還強調,平安年內已全面啟動“綜合金融+”和“互聯網+”的戰略部署;未來,財富寶將繼續押註高凈值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加速完善綜合金融與互聯網特性的財富管理平臺。

力推“互聯網+” 加碼高端財富管理

“任何一個新的技術都會經歷三個階段,即泡沫化階段、價值沈澱階段、常態化階段。互聯網在國內的發展已經處於第二、第三階段之間。對於金融行業來說,如同任何一個垂直業務一樣,它需要利用互聯網去提高效率、降成本和改善客戶體驗。”回顧財富寶的發展契機,財富寶總經理賈敏表示。

但在傳統機構觸網的嘗試中,客群定位一直是困擾發展的難題。具體而言,這種困擾主要聚焦在產品門檻的定價、客戶群體的細化和配套的服務模式上。

任匯川對此表示,財富寶始終鎖定在中高端客戶群體上,產品服務涵蓋產品信息展示、資產配置、投資咨詢等。數據顯示,從2014年10月至今,通過財富寶平臺累計投資金額超過500萬的客戶交易規模,占到財富寶交易規模的51%左右。據任匯川透露,通過財富寶平臺曾有過單筆產品4700萬的交易記錄。

前有精準定位的客群,其後必有與之配套的差異化發展。據賈敏介紹,財富寶摒棄了慣用的理財產品超市的模式,加入了更多服務的元素,走向了資產配置方向。具體而言,傳統的超市模式更多是以產品為導向,將產品擺放清楚供客戶選擇;而資產配置是以客戶個人需求為導向,圍繞客戶需求提供產品信息展示服務。

拓智能投顧路徑 增交易層風控新招

在戰略布局上,平安一貫以“三多”行事,多幾步、多團隊、多平臺。

成立不足兩年,財富寶目前已初具規模。而作為互聯網轉型的載體,財富寶並非僅僅在線上作戰,未來打算形成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值得註意的是,財富寶在一年的時間里通過純線上獲得的高凈值客戶達1.8萬;而在傳統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模式下,這種客戶規模可能需要耗時7至8年的時間。

為使OTO的轉化與服務更為流暢,平臺還推出BRA系統。財富寶執行總經理胡海波介紹,該系統可以為客戶打造整體畫像,深度了解客戶需求並根據需求“配置”不同服務。但智能投顧在提升用戶體驗,增加供給方產品提供類別的同時,風險控制的難度也在不斷提升。目前,財富寶已經對接動態人臉識別技術,其中包括基礎的公安系統驗證、人臉驗證。

“未來會對異常交易做監測,當平臺發現交易行為異常會第一時間附加主動監測行為,實施外部呼叫,確認是否是客戶本人操作,該監測方式與信用卡發現用戶存在超大額刷卡行為會致電用戶的情形類似,財富寶也增加了交易層面的預警和主動追溯,是完全銀行安全級別的風控舉措。”胡海波進一步解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50

9.6億加碼零食電商!好想你、百草味合並“各懷心思”

零食業電商化是大勢所趨,然而零食電商燒錢大戰卻又讓零食電商企業壓力頗大,與手握重金的傳統食品企業結合成為部分零食電商的選擇。

8月18日,好想你與百草味首次對外公布了並購協同戰略,並發布了零食“新生態”戰略。至此“中國零食電商並購第一例”敲錘落定,這也宣告了百草味正式進駐資本市場。

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好想你作為傳統零食企業,並購百草味可以完成向零食電商轉型,百草味作為國內第二大零食電商,通過與好想你合作可以做強上遊供應鏈,同時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本次並購共計發生價值9.6億資金流動。重組之後,百草味成為好想你公司第二大股東。好想你將配套募集資金9.6 億元,4億元用於百草味發展;同時,好想你將與百草味在上遊產業鏈控制、生產及工藝配套、供應鏈優化及共享上協同運作,一起探索互聯網營銷新模式。

燒錢大戰壓力大 百草味“曲線救國”

零食電商這兩年飛速發展,零食電商三巨頭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自2013年起,年均銷售額開始了數以億計的增長,增長率一度突破460%。Frost Sullivan預計,2015年我國休閑食品零售市場規模近4000億元,假設電商滲透率達到20%~30%,我國休閑食品電商規模將近1000億元,空間巨大。

公開資料顯示,百草味是線上零食第二品牌,規模僅次於三只松鼠,擁有消費客戶累計超1300萬,良品鋪子排在第三位。

高速發展背後是競爭日趨白熱化。以零食電商三巨頭為例,他們在渠道、物流、營銷等方面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拉鋸戰。去年雙十一更是上演了“明星”對壘的戲碼。比如三只松鼠借勢安徽衛視綜藝節目《你好!菜鳥》請保劍鋒、明道、田亮等明星現場體驗;百草味花千萬巨資簽署了偶像“小鮮肉”楊洋作為代言人,創造了一個全新的互動營銷模式“演吃會”;良品鋪子則選擇了黃曉明作為代言人……

激烈的競爭讓零食電商成本居高不下,並通過頻頻融資來填補這場“燒錢大戰”。然而隨著資本寒冬來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也困擾著零食電商企業。百草味選擇了“曲線救國”,與發展多年積累重金、並擁有上市融資平臺的好想你合並。

石聚彬表示,零食電商通過打低價策略,百草味五年做到了行業第二,然而,作為輕資產公司的零食電商企業,在采購中缺乏足夠資本,往往需要賒賬,同時也帶來高成本融資,與好想你合並,曲線進入上市公司平臺,可以解決融資成本過高、資金鏈緊張等問題。

線上亟須突破 好想你“品嘗”百草味

與百草味情況不一樣的是,深耕線下紅棗零食市場多年的好想你面臨兩大狀況,紅棗品單一類增長乏力,亟須尋找更多產品推動高增長,傳統企業互聯網基因不足自建零食電商渠道困難。

但自2012年系列政策影響下,高端棗禮品市場遭遇寒冬。好想你2015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虧損323.31萬元,凈利同比下降106.31%,這也是好想你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其將原因歸為“拓展商超渠道擡高銷售費用”。在這種情況下,好想你繼續拓展新的銷售渠道,特別是渠道成本相對較低的電商渠道,雖然這幾年好想你一直在布局電商,但線下依舊是好想你的主戰場,線下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九成以上。

食品營銷專家陳龍向記者表示,百草味作為國內第二大零食電商,不僅自產或代工眾多品類的零食,並已經基本完成在零食電商渠道的占位。好想你如果自己花時間去豐富品類、自建電商渠道,無疑會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很可能錯失零食電商快速發展紅利。直接收購雖然成本高,但不失為最佳的辦法。

多方面互補 盈利前景可期

事實上,兩家的確存在諸多可以互補的方面。石聚彬向記者表示,好想你與百草味將從品牌、產品、渠道、資源四方面打通、互補。

品牌層面,好想你定位中高端,擁有固定的消費群體;而百草味作為互聯網食品品牌,擁有一批年輕的消費群體。兩者的結合,將品牌定位人群大大拓展。

產品層面,好想你並購百草味後,好想你將選擇百草味16款產品進入好想你生活家渠道。百草味也將選擇好想你核心戰略產品紅棗夾核桃、紅棗脆片等16款產品進入百草味的產品體系。雙方差異化的產品品類形成鮮明的優勢互補,形成品類陣列。

渠道層面,好想你在全國擁有1400余家線下門店,同時進入2200余家KA賣場,百草味擁有千萬線上註冊會員。雙方通過有效整合將形成線上線下立體化的融合。

資源層面,百草味加入好想你體系後,可以充分利用好想你的產業鏈資源,節省生產、物流等方面的成本。

百草味CEO蔡紅亮表示,合並後,百草味將建立更新鮮安全的短保質期食品生產標準和用戶定制促進生產的C2B全新食品銷售模式,打造品牌沈浸式服務。

來自興業證券的研報認為,以堅果類目為代表的低價、低毛利率和較高的銷售費用率,使百草味凈利率持續為負,但隨著調整產品結構、高凈利率入倉收入占比的提高,“長期凈利率有望達到3%-5%,預計百草味2016年收入可實現22億,2017年收入有望達40億。”

蔡紅亮表示:“在中國互聯網大潮下,市場消費模式的新經濟下已然形成了新消費風口,互聯網與傳統兩種商業模式的融合,構建了一套完善的上下遊打通的營銷體系會成為休閑零食產業發展方向,因此對於百草味與好想你的結合,我認為是符合目前發展趨勢,前景可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100

青島雙星擬定增募資9億元加碼主業

青島雙星(000599.SZ)8月24日晚間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以不低於6.35元/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8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億元,擬用於提升公司輪胎產品及輪胎制造設備產品的生產規模和研發能力,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的品種結構。

根據方案,公司控股股東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將參與認購此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認購比例不低於23.38%,且所認購股票鎖定期為36個月。本次發行不會導致本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61

加碼雙特機制 上海設立超百億產業引導基金發展臨港

作為上海面向未來的戰略空間和發展引擎,上海臨港地區將設立超百億元產業引導基金,以支持產業發展。

8月23日的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稱,從2016年到2018年,上海將通過深化完善“雙特”政策,支持臨港地區新一輪發展。

這其中,包括100億元的上海集成電路裝備材料基金、50億元的臨港智能制造產業基金、20億元的海洋產業發展基金、10億元的臨港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同時,將設立每年5億元智能制造專項資金。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給予單個項目最高1億元支持。

臨港地區位於上海東南角,距離市中心75公里,開發面積達315平方公里,是上海“十二五”重大發展的六大功能區域之一,是上海面向未來的戰略發展空間,承載著提振上海先進制造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任。

“十三五”期間,上海要求臨港地區推進科技創新中心主體承載區和重要節點城市建設,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區和現代化濱海新城。

為了發展臨港,2012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臨港地區建立“雙特機制”(特別機制、特殊政策),並在2013年2月發布“臨港30條”,其中包括工業用地的彈性出讓、低價位的雙定雙限房、居住證專項加分……以降低商務成本,使臨港成為上海的成本窪地。

彼時,上海市副市長周波稱,“臨港30條”是近些年來上海對一個區域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目的就是舉全市之力,使臨港地區成為上海裝備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的重要陣地。

三年半後,上海大力度支持政策再度來襲,推出“雙特”2.0版,在延續“雙特”政策的基礎上,根據臨港地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制定了《關於深化完善“雙特”政策支持臨港地區新一輪發展的若幹意見》(下稱《若幹意見》),政策期限為2016-2018年。

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臨港基本建成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區和現代化濱海新城,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承載區。

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傑表示,未來上海在“十三五”期間要達到制造業保持25%的比重,臨港無疑在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臨港已經形成了包括新能源裝備、汽車整車零部件、船舶關鍵件、海洋工程、工程機械、民用航空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6+1”先進制造業集聚態勢,一批像中航商發、三一重工、卡特彼勒等重點產業項目已經在臨港落戶。

陳傑說,目前在臨港重裝備產業區已經集聚形成了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海洋工程以及船用曲軸等大型構件,下一步針對這些產業將進一步推進智能化的發展,主要是在高端制造、極端制造以及自主制造三個方面重點推進。

“在臨港產業生態體系中,金融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臨港在金融方面的發展必須圍繞智能制造產業,從而拓展科技金融以及相應的產業金融支持。”陳傑說。

為推進臨港發展,《若幹意見》稱,要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整合臨港地區現有各類專項資金,由上海市、浦東新區和奉賢區財力共同出資,連同市級稅收增量返還部分等資金,成立統一的臨港專項發展資金。

同時繼續執行“雙特”政策中土地出讓金和區級稅收所得留用政策;支持臨港地區存量政府債務置換及新增發債額度實行單列;支持運用PPP方式推進項目建設運營。

為了推動臨港地區產業發展,《若幹意見》也提出,加強土地政策支持。保障臨港地區基礎設施和市政公益類項目土地指標,重點產業項目經論證後安排新增計劃,提高臨港地區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同時在臨港地區特定區域開展綜合用地規劃土地政策試點,引導科技研發、企業總部管理等創新功能加快集聚。在臨港地區規劃管理中,試點開展用地性質彈性管理。

為了進一步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繼續延用“雙特”政策中的居住證積分專項加分政策,即每滿1年積2分,滿5年後開始計入總積分,最高分值20分。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社會公益事業單位錄用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落戶給予政策傾斜。在臨港地區教育、衛生、農業等崗位工作滿5年的居轉戶人員,持證及參保年限可縮短至5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01

騰訊再花2億加碼NBA,這下近7億包攬賽季整1230場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5/158385.shtml

騰訊再花2億加碼NBA,這下近7億包攬賽季整1230場了
晨瑋 晨瑋

騰訊再花2億加碼NBA,這下近7億包攬賽季整1230場了

騰訊體育的工作人員可能有得忙了,剛剛告別了法國歐洲杯和里約奧運會的工作,他們又將迎來一場新的戰鬥。

文章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懶熊體育(ID:lanxionglanqiu),本文作者晨瑋

首年嘗到NBA版權甜頭的騰訊體育,如今再次出手,以超2億人民幣的價格,拿下了NBA未來4個賽季的LP版權。這意味著,接下來的4年里,騰訊體育正式擁有NBA每個賽季常規賽全部1230場次的比賽轉播權。

640

騰訊體育的工作人員可能有得忙了,剛剛告別了法國歐洲杯和里約奧運會的工作,他們又將迎來一場新的戰鬥。

懶熊體育得到獨家消息,騰訊體育近日跟NBA確定了為期4年的League Pass的版權,跟他們去年夏天簽訂的5年新媒體版權的余下部分重合到了一起,為此付出的代價是超過2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超過5000萬元,算上每年約為6.2億元的新媒體版權費用,騰訊每年為1230場常規賽付出的總版權費用超過6.7億元。

League Pass簡稱LP,中文叫聯盟通行證,是一種包含有NBA幾乎所有常規賽比賽的流媒體訂閱服務。NBA一共有30支球隊,每支球隊常規賽打82場,這樣一來總計是1230場,除此之外就是季後賽。

LP在美國不包含的比賽,是ESPN和TNT享有獨家轉播權的比賽和全部季後賽。因為NBA比賽在中國的電視直播沒有獨家版權,而數字媒體權益又都在騰訊,這也意味著騰訊實際上掌握了NBA未來4個賽季全部比賽的數字媒體轉播權。

懶熊體育了解到,如何利用LP這個資源包,目前騰訊仍處於內部討論階段。

就目前而言,美國的模式值得參考:LP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全部比賽包,用戶按月或按年付費,按月大概是45美元,按年大概是200美元,按年計算的的,有時還包括一些夏季聯賽和季前賽比賽,屬於額外福利;另一種比賽包是按球隊付費,買下服務包後,用戶可以看選中球隊(一支或多支)在當賽季的全部比賽,相對來說,後者對鐵桿球迷的吸引力更大。

2

▲ 2015年,洛杉磯快船隊球員雷迪克到訪騰訊總部。

2015年年初,懶熊體育最先爆出騰訊體育拿下NBA未來5個賽季(2015-20賽季)新媒體獨家版權的消息,當時騰訊為此付出的成本是每年1億美元。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騰訊體育當時只是獲得了600場比賽的轉播權,另外一多半的比賽只能算是視頻點播權益,而且他們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家,互聯網電視(OTT)的版權在百視通,不過百視通跟NBA的上一份合同已於今年夏天到期,目前仍處於續約談判階段。

騰訊之所以大膽地對外宣傳是“獨家”,原因就在去年那份5年5億美元的合同中,里面有這樣一個條款:LP只能賣給騰訊,不能再賣給第二家新媒體。

問題的關鍵當然是這個條款最終如何落實。今年4月,NBA宣布推出首個NBA中國官方應用,雖然是和騰訊一起開發的,但平臺的主人是NBA中國,當時懶熊體育曾獲得消息,NBA中國想把LP搬到這個應用上來,積攢平臺人氣。不過,面對NBA中國提出的分成計劃,騰訊拒絕了,騰訊比誰都清楚——按照之前的協議,這個產品NBA只能賣給我,我有絕對主動權。

於是,雙方幾番來回後談妥,LP最終作價約2億人民幣,沒有分成,也不落地NBA中國的官方應用,等於是“一口價”賣給了騰訊。

騰訊之所以買斷這麽堅決,主要還是從首個NBA賽季的“獨播”中嘗到了甜頭。1億美元的年價比之前新浪的2000萬美元貴出4倍,當時一些業內人士擔心無法收回成本,但直播口碑和廣告售賣的效果都超出了預期。隨後中國IP熱度急速上升,中超版權賣出5年80億元天價,以及業內對明夏即將到來的CBA版權談判的熱炒,都讓騰訊對版權的囤積多了一份底氣。

此前懶熊體育曾報道,騰訊以2.5億歐元(約18.4億人民幣)的價格與國際籃聯達成9年合作,搞掂了2017年到2025年間的大部分籃球賽事的媒體版權;而騰訊與ESPN在內容上的戰略合作合同,肯定也不是小價錢。

3

▲ 騰訊從NBA比賽的直播中嘗到了甜頭。

拿下大量的版權和內容後,騰訊要做什麽?

最直接的一個答案可能就是付費直播。過去的這個NBA賽季,騰訊體育推出了自己的付費轉播體系,設計了1個月30元、3個月88元和12個月298元這三種方案,付費用戶可享受到獨家比賽、藍光畫質等會員專屬內容。騰訊官方一直沒有公布付費用戶的具體數據,但從整個賽季的用戶關註度及騰訊本身的用戶量來考慮,這個數字不會差,這次堅決搞掂LP,應該是騰訊內部對數據比較滿意的一個側面說明。

拿下LP之後,騰訊的付費直播方案無疑有了更多可能,如為中國勇士球迷推出球隊專屬包,目標用戶更精準,營銷也更具方向性。

當然,問題也接踵而至,當務之急如解說員,NBA單天最多曾有過14場比賽的情況,即使錯開一些比賽,可能也需要近十個解說來完成工作,類似的還有演播室,即便不是每場比賽都安排演播室環節,那也一樣需要給解說員準備解說的空間。

更多的比賽,更多的服務和產品 ,騰訊體育的工作人員只會越來越忙。

騰訊體育 NBA L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