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世民:豬和狼的經濟觀

1 : GS(14)@2012-02-18 10:52:1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17/55465
過去幾星期,我試過從泡沫,即係貨幣理論去睇:
一,男女關係:「巨額交配」(1月20日)
二,新發財文化:「有錢人學做有錢人」(2月7日)
三,紀念品炒賣:「炒供求?」(2月9日)、「鬱金香味紀念鈔」(2月15日)
今日,點都應該講下特首選舉啦!正所謂,政不離經嘛。
首先,近年全世界都有資金泛濫嘅現象,香港只不過係呢個泡沫當中,炒得最熱鬧嘅市場之一。其次,香港嘅特點,就係聯繫滙率。港紙跟隨美元疲弱,連續幾年累積咗一個規模甚為可觀嘅資產泡沫。
泡沫中的成王敗寇

身在泡沫其中嘅人,好多都唔會察覺,原來問題出自貨幣政策。好多人都會將生活艱難,講成資本家剝削。另一方面,又有一班人,因為呢個泡沫得到一筆橫財。政治矛盾,就係源自呢兩類利益。雖然香港未有得普選特首,但係政治議題仍然離唔開呢個宏觀經濟大氣候。
豬營,代表嘅係泡沫之下嘅得益者。所以,豬營主張大量興建公屋,免得直接同私人市場競爭;與此同時,解決咗居住問題,自然可為樓市運轉炒賣呢個經濟模式減少政治壓力。
狼營,代表嘅就係泡沫之下,未能得益嘅一班人。狼營主張復建居屋,並非要解決住屋問題,而係要用居屋來進行泡沫下嘅財富再分配。所以,大家從支持狼營嘅人,就可以睇得出佢地對顛覆現有秩序嘅渴望同追求。
其實,從其他政策主張,都睇得出兩派參選人嘅信念。撐豬營嘅有銀行家,甚至金管局前總裁白頭任都幫到出聲。至於狼營,不但無乜金融界支持者,甚至連官僚都唔撐佢。何解?
香港獨有經濟規律

政府最重要收入,乃係通脹之下嘅泡沫特別稅,例如土地收入、股票印花稅等。破壞呢個模式,等於要政府失去方便之財。一直以來,香港政府無論點大使,都有盈餘,硬係通縮個幾年,偏偏就有財赤。貨幣供應鬆緊同政府收入多少,相輔相成,就算香港無獨立貨幣政策,呢個經濟規律仍然成立。
好似老總沙膽虹話齋,對呢兩個參選人,我地應該兩不相幫。
我唔認為泡沫經濟係健康,亦都好驚人用政府權威去再分配財富。我淨係想香港政府畀條生路大家自己去行。阿彌陀佛。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786

利世民:呢鋪一定打沉佢!

1 : GS(14)@2012-02-23 23:37:1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3/57944
數碼通(315)公佈中期業績,成績理想,不過,當中記者最關心嘅,仍然係無線上網計劃嘅走勢。
講到對手,數碼通CEO黎大鈞(DL)話:「呢個品牌好Desperate,衰咗幾年,靠吹,一路流失緊好客……我哋銀行有錢,咁咪打過囉!我想打沉佢!」
好嘢!我哋做消費者嘅,最開心嘅就係睇到生意人以本傷人,個個都咁諗嘅話,呢個世界就自然價廉物美啦!
唔知點解,DL嗰句:「Desperate,衰咗幾年,靠吹。」我覺得呢句好似形容緊香港政客。可惜,財經邏輯,並唔可以套用政治上面。當香港政客當庫房係銀行,鬥開政策期票,最尾埋單嘅,永遠都係香港人。
治港有道 市民政治冷感

講開香港政治,之前幾日,我都分享過自己嘅感想。喺facebook上面,讀者「Bor Goh」話:「(政治)o依家喺茶餐廳,啲阿伯講得最多嘅話題,就係點解有人講集體回憶、香港的核心價值係政治冷感嘅?」
另一個讀者Tommy Tsang答得妙:「我覺得,當政府管治得井井有條,市民只須着眼於經濟發展,所以對政治漠不(不需)關心,是謂政治冷感。相反地,政府政策混亂,損害市民利益,市民不得不關心政治了,全民關心政治,只表示政府治港無能。」
睇完,真係教人唏噓。
我知道,香港有唔少無樓揸手嘅後生仔,都好希望梁振英做到香港特首,可以打倒o依家嘅地產霸權。不過,其實我好想話畀大家知道一個事實,要打殘香港樓市嘅話,根本唔需要等梁振英做特首。
香港今次(由2006年起),同上次(1996年之前)嘅資產價格泡沫,都係因為一個重要嘅原因所引致:美元對其他貨幣貶值;當港元不由自主地跟隨美元貶值,香港嘅物價,尤其是樓價都會上升。呢個係經濟學嘅課程,應該唔難明白。
美滙越強 97年市況重現

2012年3月20日,即係香港特首選舉之前嘅5日,希臘假如仍然都係過唔到關嘅話,傳統上,資金嘅走向,第一件事就係流向美元。
其實,呢幾個星期裏面,市場周圍已經隱隱約約有迹象咁顯示,美滙確實越來越強。如果嚟緊嘅下半年,美元都係一直咁強落去,大家好快就會見到,當年1997年嗰一幕可能會再次重現。如果,到時喺電視裏面,又係日日見到梁振英嗰個嘜頭嘅話。阿彌陀佛……我可以向大家大膽保證,佢好快就會感到腳痛。就算香港庫房有幾多錢,都係咁話。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890

利世民:2012大冒險

1 : GS(14)@2012-02-24 22:19:3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24/58363
美滙一升,港幣資產無運行。
自從有聯繫滙率,香港資產價格周期,基本上完全受美元上落左右。美元低,香港就乜都可以炒一大餐:96年前、06年後。但係,當美元強,基本上香港就百業蕭條。最舒服嘅情況,係美滙平穩,可惜,呢啲日子唔多,可見將來亦唔見得可能出現。
世界上另外兩大貨幣:歐元同日元,好有可能會繼續弱。
日本罕有出現貿赤,如果趨勢維持落去,根據最基礎嘅經濟學102,日本央行就只有再加大量化寬鬆,日元兌美元就可能打破之前一年幾以來嘅強勢,掉頭回落。
至於歐洲,老實講,我真係唔識睇。但我肯定希臘問題比主流媒體講得更嚴重。歐盟批出所謂救助,最終可能一毫子都唔過希臘政府手,就轉到債權持有人手上。而且歐盟財長要95%私人債權持有人都接受削債以及換債,呢點已超難做到。再者,就算債權持有人願意輸,都唔代表佢哋可以捱落去,尤其是希臘本土銀行,經過呢一次,資產負債表大縮水,一定要資產重組,但又何來資金?國有化?邊個去做?實在太多問題,但按常理推測,最大可能仍係希臘脫歐,然後用新貨幣。結果對歐元區有乜影響,我真係敢100%肯定。
賺錢並非必然

另外,有QE3,都唔代表美元會弱。
好多人又話:「你嚇鬼咩!伯南克都話咗2014年前都唔會加息。而且,如果世界經濟有乜嘢事,聯儲局自然會印銀紙。你話美元會強?搵鬼信呀?」
QE3規模點都唔似QE1同QE2。再者滙率強弱係睇相對。美元只要相對其他貨幣強,美滙就升。過去幾年全世界央行都有寬鬆,只不過聯儲局出手重啲。但呢次聯儲局未必係主打。
聯儲局唔加息,即係美國嘅銀行同業拆息會繼續零息。長息只要升,按揭息就有壓力。當美國形成通脹預期,不但長息有上升壓力,而且當大家都覺得美國終脫離金融海嘯嘅陰影,美元一強,雙重夾擊下,今日嘅泡沫,可以一次過夾爆。
唔係叫大家賣樓賣股等市跌。只係想話畀一班嘈住話要上車嘅人知,賺錢嘅人一直冒緊好大風險,賺錢唔係必然。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13

利世民:阿爺唔出手 中間人有水抽

1 : GS(14)@2012-03-07 22:28:0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07/63555

假如你係北京領導人,而你又確實掌握經濟環境,你會知道下面幾件事實:
第一,銀行體系唔可以再大郁動,尤其是存款準備金率;加,結果只會令資金流入地下,更難管理風險;減,人家就以為放鬆銀根,令到之前控制地產泡沫風險嘅工作,前功盡廢。
第二,通脹問題仍然嚴重;4%嘅CPI升幅,絕對唔係一個可持續嘅水平。
第三,出口放緩,內需疲弱,入口嘅原材料價格越來越高。
從政府角度,住、食、能源仍是和諧重點。所以政府工作重點一定要搞定房屋供應、食物同能源價格。房屋,大陸點都會搞保障房,呢點我覺得無乜投機意義。但食物同能源,基本上係半自由市場狀態,政府要干預一定搵到位入。
好耐之前,大陸干預食物市場,係由供應鏈最上游開始。呢個模式嘅弊病,就係對零售價影響唔夠明顯。故當價格失控,政府大多一刀切,直接定零售價上限。所以通脹壓力一日存在,凡係日用家品零售嘅企業都有一定政策風險。再者之前補貼人民購物嘅政策,北京已錯過一次,應唔會再犯同樣錯誤。
油礦國企 未必最着數

至於能源市場,由於上中下游都係大資本企業,且絕大多數同國家關係密切。要呢類大國企為國家捱一陣義氣,無問題,但一定要畀機會佢哋搵得番。究竟點做至可以好好睇睇呢?最緊要係,要從最上游確保各原材料供應同價錢。換言之,出去買嘢,對內紓緩資金無出路嘅問題,對外就解決資源嘅爭霸。
2005年中海油(883)收購尤尼科係一次沉重教訓。如你問過去幾年北京有無心思思想出去買嘢,我絕對相信時時刻刻都有。但嗰次教訓係,平嘢好嘢唔到你買,貴又無用嘅偏偏送上門。若你係北京領導人,你要點樣先可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呢?
世界上一直都有樣嘢叫中間人,點解要有呢?因為有中間人,多咗一重資訊不對稱,賣方估唔到你底價,更唔可以用政治理由Say No。私募基金,尤其大件嗰幾間,一直同中投有合作,固然有商機。有的本身不務正業嘅巨無霸,識窿路,亦可從中抽水。
太陽之下無新事,呢類故事以前都發生過,只不過今次做得更高招。反而本身做石油或礦產嘅國企,未必係最早揩到着數嘅嗰班人。

利世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38

利世民:又講中國澳洲

1 : GS(14)@2012-03-08 22:45:45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08/64136
噚日,澳洲公佈去年第四季GDP。結果,增長差過預期,係經濟分析師預計嘅一半。有睇開呢個欄嘅讀者都知道,我一向對呢一類預測,甚至乎統計數字,都抱住「姑且聽之」嘅態度。不過,由於呢幾日撞正兩會,溫總公佈政府工作報告,又講到今年GDP增長目標放棄保八,兩件事一併起來,天衣無縫,結論就係:中國經濟正在放慢步伐。
記得大半年之前,歐洲出事,好多人除咗寄望德國會願意出手救窮親戚,更有一個天方夜譚,就係話中國會增持歐債。講咁耐,講到大陸都經濟步伐放慢。另一邊廂,歐洲經濟亦都正式進入寒冬。除咗出晒事嘅歐豬,就連一路以來跑贏嘅幾個國家,例如德國荷蘭,都已經出現若干程度滯脹。我真係好懷疑,究竟大家一直期望歐洲問題可以透過處理好內部矛盾,最終得解決,係唔係有少少超乎現實。
QE3無着落 金價即插

講番澳洲。前日,澳洲聯邦儲備銀行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不過,個別成員銀行就輕微上調利率。我個人解讀,就係澳洲一樣有個別地區,通脹情況仍然嚴重。有個剛剛從澳洲Working Holiday返來嘅朋友講,當地物價貴到嚇死人,簡簡單單一條香蕉都可以賣成廿幾蚊港紙。當然,除咗香蕉之外,其他嘢一樣貴到無朋友。
但最詭異係,Bloomberg做咗個即時調查,問一班經濟師,結果係有四分一人預期下個月澳洲聯邦儲備銀行會減息。尤其是當上年第四季GDP數字出來之後,減息預期即時增加,澳元亦都即時弱勢。
呢兩晚,另一個好明顯嘅現象,就係金價繼續落。記得上星期伯南克話通脹預期上升,QE3無着落,金價即晚插咗過百美金。其中一個好多人信嘅神話,就係澳洲出產黃金,澳紙升,因為市場對黃金需求升。當然,同樣道理亦通用於掉轉頭嘅情況。
順帶一提,金甲蟲話係央行使橫手沽期金,目的就係要掩飾紙幣失信嘅現象。我就比較接受簡單嘅講法,黃金有一班投機者,見QE3無着落,即刻笠水。黃金現貨價,已經唔單止係通脹預期咁簡單。
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歷史上,黃金同白銀價格,都有個比例,但今次明顯黃金價格遠拋離白銀。究竟係白銀價格真係為被操控?定係黃金價格有泡沫?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169

利世民:特首選舉廢青化

1 : GS(14)@2012-03-12 22:36:3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12/65354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無論邊個做特首,未來幾年,都會畀人鬧爆。所以,我亦都好唔明白,點解為咗一個會畀人鬧爆嘅位,竟然都會爭餐飽,甚至連身邊嘅家人、朋友,個個都要出賣,認真痴線。
「傻仔!做特首,有好多利益架!」呢個講法,就更加令我覺得唔安落。究竟香港幾時變得咁道德淪亡?大有大嘅搶,細有細嘅搶;一個二個,日日就諗住佔人家便宜。
香港有咁多廢青,皆因上面有一班人,以為選個特首出來,就可以有得分。既然有錢佬財主都係咁,廢青當然有樣學樣啦。講到尾,成個香港管治嘅潛台詞係:「只要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神聖不可侵犯,你地想要乜嘢着數,請隨便開聲。」
行政霸道 「中間人」得益

政府,係唔會創造任何價值。當政府用左手派着數,右手就一定要攞得更多。當一個地方,所有人都以為可以佔其他人便宜,反映呢個地方除咗集體低智,最重要係我地永遠都係益咗一班中間人。無錯,呢班中間人嘅名字,叫做政客。
Lord Acton話:「權力腐化。」真係中到入心入肺。立法會得少少權,所以議員可以貪嘅,就係小恩小惠。好似之前立法會議員話要加人工1倍,即刻畀全城圍摷。香港政制設計,好聽就叫行政主導,實情就係行政霸道;行政長官集大權於一身,有幾霸道,可想而知。
究竟香港仲有無得救呢?集權嘅問題一日唔解決,政治就只會越來越肉酸。以前,話香港人政治冷感,大家都唔覺得係一件壞事,因為當時嘅政治冷感,乃係建基於香港人寧願自求多福,等政府救濟不如自己搞。今時今日,政治冷感嘅朋友,係覺越搞越亂,無眼睇。
過去20、30年,好多香港人講到乜都好似人家欠咗佢,大條道理要人家「幫」。呢個「幫」字,其實又係政治化妝。如果你見到有人跌到,走埋去問有無事,要唔要幫手,呢種叫做關心,係出於自發。香港人,其實好鬼熱心,經常幫人。又如果有個人,不但止有能力自己企起身,其實係佢懶,唔想郁,人家問佢點解唔起身,佢反而鬧人無良心,唔幫人。
特首候選人,個個都扮晒嘢,大大聲講,佢地諗左N個辦法去「幫」人。唔該啦!睇返呢篇文嘅開頭:「傻仔!做特首,有好多利益架!」。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51

利世民:霸氣傳媒老闆粗中有細

1 : GS(14)@2012-03-13 23:03:2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13/65934
霸氣傳媒老闆話:「寧願投畀何俊仁,都唔會投畀梁振英!」讀者問我,可唔可以分析下。米飯班主叫到,我當然要盡力而為啦。
如果ABC嘅目的係要梁振英做唔到特首,其實並唔困難。不過,要令到某個候選人贏出,就非常之難。所以,佢地先至會用直線思維去諗,以為威脅投白票,就可以團結到ABC嘅票,做到流選。只要流選,佢地就可以大條道理,循不同途徑向北京講:「本來眾望所歸嘅唐少被抹黑而下馬,呢個犯眾憎嘅梁振英又未夠班,不如洗牌重來,兩個都唔好要!」
梁營當然唔會坐以待斃。所以,近來梁營主力放風:1,梁振英會低票當選,你地唔使亂諗野;2,流選,阿爺會唔高興;3,就算流選,梁振英都一定會再參選。
首先,梁振英如果有100%把握當選,就唔需要講呢一句話。講得呢句話,就代表佢未有100%信心。再者,如果梁營真係要去到透過中間人,拉籠鄉事票,從表面證據睇來,佢地仍然計緊數。
梁營專業 流選兵行險着

博弈嘅另外一方,即係唐營,亦都計緊數。究竟最終係得一輪,抑或兩輪,仍然係未知之數。正路計,大家都預期,第一輪鐵頭會出局。之後,第二輪,民主派會拉隊走,然後唐梁得票都係唔過半數,結果就流局。
所以,梁營放風,就係要話呢個博弈會驚動上面,所以無支持梁營嘅選委要為呢件事負責。而且,梁營再選,最終ABC仍然要面對佢,如果無更好人選,到時又點算?
老實講,我都要由衷講一句,從博弈論睇,梁營嘅策略,非常專業。另邊廂真係比較業餘。如果流選,梁振英究竟會唔會再入閘?另一個問題係,ABC有乜嘢人選先?
除非ABC已經有呢一手準備,我覺得流選呢條路,仍然係兵行險着。好多人一廂情願以為,如果流選,ABC可以押注落曾鈺成。不過,邊個話佢一定會選?除咗曾鈺成之外,ABC又有乜野選擇呢?
當然,ABC要保護呢一張牌,唔可以響現階段畀佢曝光,同時間又要令到所有人都明白,ABC呢個陣營好包容,甚至連何俊仁都收貨。霸氣傳媒老闆粗中有細,可見一班。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279

利世民:施永青的兩次分配

1 : GS(14)@2012-03-19 22:42:4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19/68358
上星期有線Money Cafe,同施老闆討論分配嘅問題。
簡單講,一次分配,就係做生意,創造價值之後,將成果分配。二次分配,就係有人認為一次分配唔公道,有人唔夠食用,所以就要「再」分配。分配都係政治哲學公共政策老生常談,施老闆攞呢個話題出來講,皆因今時今日越來越多人要政府出手,即係要做二次分配。
施老闆覺得,二次分配唔會創造價值,但就會衍生出一班靠二次分配生存嘅官僚,所以會造成浪費,反而令社會資源得唔到最佳應用。一次分配就唔同。創造價值過程當中,勞力者得到應有回報,會更落力,結果對大家都好。所以施老闆就主張企業老闆,一次分配時要公平地分畀前線出過力嘅員工。
可以肯定,我同施老闆,都唔認為透過政府進行二次分配有效。不過,我就認為二次分配未必行唔通,重點係唔應該要靠政府「幫」。自從60年代, 殖民地政府將社福機構修編,整個慈善事業,統統變成政府附庸。至今,香港真正獨立又有創造力嘅民間慈善活動,一隻手數晒,而且幾乎都係服務香港以外嘅地方。殖民地管治,陰柔地將反叛同創造嘅基因從香港人身上移除,認真厲害。
鼓勵創業 打破框框

講返一次分配。施老闆嘅主張好動聽,不過老闆又點知道邊個員工出咗幾多力?同埋,究竟點樣分先算公道?節目入面,我都有問施老闆:「如果一個員工真係有能力、有貢獻,公司待薄佢,大不了東家唔打打西家,係唔係?」將「破壞性創造」呢個概念發揚光大嘅經濟學家熊比德(Joseph Schumpeter)提出,當資本主義一路發展,就會出現一班管理人,將事情機械式制度化。好處係,可撇除人為武斷,凡事有程序有規矩。另一角度睇,呢種機械式制度下,任何人都係可以替換嘅零件,試問呢個框架下,又點可能發生施老闆理想中嘅一次分配模式呢?其實,越係大公司,文化環境就越似社會主義極權國家。想打破一次分配嘅不公,唯有主張資本主義嘅起義:鼓勵創業。如果唔係,根本無可能打破個框框。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04

利世民:搵OPM老襯的行業

1 : GS(14)@2012-03-20 23:32:4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20/68872

每當社會出現問題,求其搵市場做代罪羔羊,真係易過借火。上星期有個叫Greg Smith嘅高盛員工,離職前寫咗封「點解我離開高盛」嘅公開信。呢封信,寄咗去一向「左左哋」嘅《New York Times》。好自然,輿論即時起哄。對於一向想搵理由去話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呢樣唔啱,嗰樣唔着嘅人,呢封信就係最好嘅證據。
事實又係咪咁簡單呢?有睇過Greg Smith封信嘅人都記得,佢話o依家高盛嘅文化,將啲客當做老襯(Muppets),話高盛已經無誠信可言。不過,大家又有無諗過,乜嘢人先至係高盛嘅客戶?
Greg Smith曾服侍過嘅大客包括:世上最大兩家對冲基金、五間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三個亞洲最大嘅主權投資基金。夾埋管理嘅資產,過萬億。問題係,點解呢啲咁大條嘅深海水魚,都會畀高盛當魚生咁劏?
講到高盛咁奸,但係大家又有無諗過,高盛嘅客仔,原來根本唔係好在意自己畀人搵老襯?講到尾,涉及到Other People's Money(又簡稱OPM),同樣問題就會發生。高盛,只不過係將最叻嘅人都羅致門下,成為搵OPM最厲害嘅公司。
資本主義核心,係每個人為自己負責,而OPM肯定唔係資本主義嘅核心。可惜,對於迷信政府萬能嘅「左左哋」,一切問題都可靠監管去解決。佢哋永遠無諗過,點解咁多人,唔可以直接參與市場,其中一個原因,就係政府話投機太危險,要發牌。散戶要參與市場,一定要搵持牌人去提供意見。結果專門以搵OPM嘅行業應運而生。政府又搞主權基金、「強迫金」等,都係將人民嘅錢,變成人哋嘅OPM。究竟o依家係市場失衡,定係政府令市場失衡呢?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32

利世民:當西環進佔中環

1 : GS(14)@2012-03-24 15:02:14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323/70817
呢篇係所謂特首選舉前嘅最後一篇。過咗星期日,《爽報》繼續係《爽報》,壹傳媒繼續係壹傳媒,香港繼續係香港,股市繼續開市,天唔會跌下來。咁究竟一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後嘅香港,會變成點樣。
香港嘅變並非一時三刻。2008年,我仍係壹傳媒員工,有位朋友電郵份舊聞畀我,原來係中聯辦曹二寶提出嘅「兩個管治團隊」論。記得當時已有人覺得好唔妥,好似李柱銘先生、練乙錚前輩、程翔先生等都曾經撰文,解釋點解件事唔係好妥。
習近平訪港,提出「三權合作論」。好,就當佢吹水唔抹嘴,唔好當真。2009年,中聯辦黎桂康爆料,話已經同特區政府傾好十點協議,畀港區政協參與特區事務。大家又點睇?特區政府之後否認,大家惟有信啦!再到舊年區議會選舉,點解氣氛咁詭異?既有中聯辦前職員(黨員)當選區議員,又有種票疑雲。起初,好彩有《蘋果》踢爆,可惜,之後政府放軟手腳,大家只好無奈接受遊戲規則變咗呢個事實。
呢場所謂特首選舉,令人覺得唔對路,皆因呢一條不歸路已行咗好多年,只不過大家唔知。就連唐英年都唔知,甚至曾蔭權都唔知,雖然佢哋一直以為自己係北京嘅代言人,但原來人家從來無當過佢兩位係自己友。
香港可以點算呢?政治呢一條柱一搖擺,經濟同社會呢兩條柱唔會放得正。曾幾何時,我信香港市場底子夠厚,除填鴨式教育嘅中五生都識講嘅法治同合約精神,最緊要係香港有貿易文化,簡單啲就係「信」字。大陸同香港最大分別,亦在於呢一個「信」。如同我做生意嘅對手係甚麼政協,我哋信唔信個政府會公平執法?如果甚麼國企要特區政府提供特別待遇,又或者我哋信唔信下一屆政府會Say No?如果香港出現通縮,我哋信唔信金管局會死守聯繫滙率?
如梁振英做特首,你信唔信佢?定你信佢根本話唔到事?我希望大家明白,點解過去我同朋友叫大家唔好畀政府權力擴大。因為我哋永遠唔知,權力最終落喺乜嘢人手上。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