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藍”、2016年GDP增速9%左右、世界五百強企業增至5家、境內外累計上市公司達到346家……這些都是深圳市市長許勤在2016年交出的答卷。
1月13日,許勤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許勤回顧了2016年深圳實現的發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許勤表示,深圳精準化組合型政策激發供給活力。其中設立重大產業、軍民融合、並購、中小微企業發展等系列基金,總規模超過2000億元,引導更多資金向有效供給配置。
在降成本補短板方面,許勤表示,深圳全年為企業減負超過1200億元,比上年多減負500億元。全面加大補短板力度,在教育、醫療、交通、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實施159個項目,完成投資927億元。
在創新能力提升方面,許勤表示,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800億元,占GDP比重提高4.1%。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加值增長10.5%,其中互聯網產業增長16.2%,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長17.6%。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0%和146%。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513家,是上年增量的3倍以上,累計達8037家。
在總部經濟效應方面,許勤表示,深圳本土世界500強企業增至5家,營業收入超五百億元企業達22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11家。境內外上市公司增加32家,累計達346家。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深圳阿里中心、百度國際總部等建成啟用。
城市管理治理方面,許勤表示,深圳違法建築實現“零增量”,存量“負增長”,累計拆除消化違建約1100萬平方米。全年更新供應土地2.2平方公里,整備釋放土地11平方公里。
在高等教育方面,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名校簽約建設深圳校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獲批成立,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招收首普本科生。在醫療方面,深圳增加三級醫院6家、三甲醫院1家,新增病床3000張、職業醫師2698名。
深圳高房價成為很多年輕人心中的“痛”,為了解決人才住房保障問題,許勤表示,2016年深圳新開工及籌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6.2萬套、竣工5.1萬套、供應4.2萬套,均為上年的2倍以上。
許勤還指出,深圳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生產要素成本上升過快,對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提出更加緊迫的要求。
二是基礎研究機構較少,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難以滿足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需要。
三是特區快速發展中積累的違法建築、水體汙染等問題依然突出,垃圾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公共安全基礎還不牢固。
四是城市建設管理標準和精細化程度不高,與國際一流城市相比還有差距。五是公共服務供給還存在不少短板,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缺乏,部分區域和時段交通擁堵。六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一些公職人員幹事創業勁頭不足、責任擔當意識不強,違法違紀問題時有發生。
許勤表示,我們要直面問題,把市民的期盼作為努力的方向,把問題的解決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勇於擔當,迎難而上,推動特區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剛剛過去的2016年,透過一件件中央領導同誌關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批示,體現了中央高層對環保和民生的關切。
第一財經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6年,中央領導同誌關於環境保護的重要批示達800多件,其中,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達60多件。
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吉寧在講話中介紹,這些重要批示涉及環境保護督察、查處嚴重破壞生態事件、長江經濟帶環境保護、農村環境保護、地下水汙染防治、環境社會風險防範、確保核與輻射安全等眾多領域和方面。
陳吉寧介紹,2016年初,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要把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3月,習近平在全國兩會上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8月,習近平在青海考察時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持續發展最為重要的基礎。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9月,杭州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老百姓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生活,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
特別是12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再次作出長篇重要指示,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陳吉寧說,這一重要指示,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強調了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指明了今後一段時期生態文明建設重大任務。
陳吉寧介紹,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國。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堅持不懈、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積極推進環保領域改革,創新管理方式,強化環保責任,嚴格環境督察和執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加大生態保護力度,著力推動大氣、水、土壤環境不斷改善,采取更有力度和針對性的措施,力爭取得更明顯的治理成效。
2016年,張高麗副總理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並作出重要批示,對環境保護提出要求,強調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推進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複,嚴格環境監察執法,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陳吉寧介紹,當前經濟下行、區域行業分化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值得高度關註。他說,東部一些地區經過近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穩定的經濟增長極,逐漸向創新和綠色發展階段邁進,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在統一,環境質量出現好轉態勢。但中西部、東北等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地區經濟發展、環境改善壓力較大。中西部地區重化工項目投資持續攀升,相關產業自東向西轉移的趨勢已經比較明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滯後,同時環境質量不容樂觀,經濟發展與環境關系呈現明顯異化趨勢。
“在經濟新方位中統籌協調好發展與保護關系。”陳吉寧說,沒有發展的保護不行,沒有保護的發展也不行。“環境保護不是發展的包袱,不是站在發展的對立面。”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2017年,我國將發布城市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管理辦法和指南;實施機動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第三階段排放標準;發布實施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綜合考慮水環境質量及同比變化幅度等因素,公布最差、最好的城市名單;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穩步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完成火電、造紙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申請與核發,依證開展環境監管執法等。
2017年,最小的“90後”恰滿18歲,而最老的“90後”也才27歲。這個從出生就話題不斷,此時正遊蕩在成年與成熟之間的“多事一族”,如今又被貼上了新的標簽——“最愛借錢”。
2月10日,國內第一家互聯網貸款搜索平臺借點錢APP發布《2016年互聯網借款用戶畫像》,共從8個維度分解借款需求巨大的人群,條條直指“90後”。
具體來看,在此次受調查的800萬互聯網借款用戶中,20-29歲的“90後”用戶占總人數的65%,而排名第二的30-39歲的“80後”則只占24%。超前消費的理念讓“90後”們釋放洪荒之力,笑傲所有年齡段。
為什麽呢?首先,“90後”們此時均處於即將走出大學校園、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或是工作尚在起步階段,作為職場新人和暫時性低收入人群,收入自然跟不上消費,剛到手的工資還沒有焐熱,錢包就見底了。數據顯示,工作經驗三年以內的職場新人占比近五成,高達49%。
而月收入在3000元-5000元之間水平的相對低收入人群占比也將近50%,與“90後”職場新人的收入水平保持一致。
其次,另一條直指“90後”的特征便是未婚,“單身狗”們為了早日脫單也是煞費苦心。互聯網借款人群中,未婚人群占比超五成。
再者,學歷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僅占15%,這說明,擁有高學歷的人群並不喜歡借款消費,“知識就是財富”,似乎是這麽回事兒。
除此之外,借點錢APP還統計了全國各大省份的借錢需求,結果顯示,廣東、浙江、江蘇三大沿海經濟發達城市“名列前茅”。
然而,雖然人們的習慣性思維中女性比較會在買買買時擁有更多借款需求,但數據卻驚人地顯示出,80%的互聯網借款用戶都是男性。很顯然,“敗家娘們兒”這一陳詞濫調已然過時,大老爺們兒借起錢來才是真的猛士。
那麽,借的錢都花去哪兒了?借點錢APP據統計分析指出,近五成用戶借錢用途為短期過橋資金。這一用途包括發薪日前的應急消費、網購消費以及其他短期消費。通常,信用記錄良好的人群更容易借到錢,而此類人群目前占比近八成。
由此看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90後”低學歷低收入的男性職場菜鳥成為2016年最愛在網上借錢的人。據《2016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顯示,2016年互聯網借款人數相較2015年增加了207.37%,在借點錢APP的CEO張建梁看來,這一數據未來會繼續爆發式增長。
據深交所互動易,紫光國芯公司正在與中介機構評估證監會再融資新政策對公司非公開發行項目的影響,可能會根據監管的新要求做必要的方案調整或變更。
證監會17日公布再融資新規,擬發行股份不得超過發行前總股本20%、距離前次募資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等。
紫光國芯曾在2015年拋出的800億元定增的非公開發行計劃,如今在再融資新規之下,步入了十字關口。
2月20日,紫光國芯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涉及半導體行業的重大對外投資事項,預計此次交易金額將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經申請,公司股票於2017年2月20日開市起停牌。
A股
浪莎股份獲西藏巨浪三度舉牌,大股東股權近乎全數質押
2月21日,浪莎股份(600137)發布股東權益變動公告,西藏巨浪科技自2017年1月16日至2017年2月2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買入公司股票後,累計共計持有公司股份1458.26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西藏巨浪表示,增持浪莎股份屬於財務投資,無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浪莎股份的實際控制權。這是西藏巨浪科技第三度舉牌浪莎股份。
2016年12月,浪莎股份發布首份被舉牌的公告,西藏巨浪2016年11月3日至12月13日買入浪莎股486.1942萬股,占浪莎股份總股本的5%,本次買入的價格區間為41.32元/股—50.15元/股。彼時,西藏巨浪科技表示,買入浪莎股份是看好其長期表現。
2017年1月10日,浪莎股份再次發布公告,西藏巨浪自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9日買入上市公司股票後,累計共計持有浪莎股份972.1766萬股,累計占總股本的10%。
西藏巨浪的增持曾兩度引起監管部門的關註。2016年12月15日,浪莎股份發布了《回複意見公告》,上交所要求西藏巨浪明確說明,是否有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浪莎股份的實際控制權,與浪莎股份其他股東之間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2016年12月31日,浪莎股份再次發布《回複意見公告》,上交所要求愛建民生證券投資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4個信托計劃與西藏巨浪說明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等。
據浪莎股份發布的2016年三季報,其控股股東浪莎控股集團持有浪莎股份4149.5355萬股,持股比例為42.68%。據浪莎股份2016年12月29日公布的數據,浪莎控股已經質押了所持上市公司96.4%股份,累計質押4000萬股。在控股股東大比例質押的同時,浪莎股份股價可謂是“扶搖直上”。2016年8月份以來,其股價從低價28.3元/股漲至2016年12月14日最高價53.68元/股。
浪莎股份2016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其2016年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為1250萬元至1850萬元,2015年其凈利潤為-2068.3萬元。
網宿科技擬逾12億元收購海外同行,推進國際化布局
2月21日,網宿科技(300017)公告,2月17日其子公司香港網宿與 KDDI 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香港網宿擬通過現金方式向 KDDI 購買其持有的 CDNW 公司1214.98萬股股份,占CDNW公司發行在外流通股(不含庫存股)的比例為 97.82%。交易價格為211億日元(折合12.75億元)。網宿科技作為香港網宿的唯一股東,與 KDDI 簽署了《保證協議》,約定本次交易中網宿科技為香港網宿履行合同義務提供保證。
網宿科技主營業務是為客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內容分發加速服務(CDN)、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服務及雲計算服務。在國內 CDN 市場占據了領導者的市場地位。根據 IDC 出具的《中國內容分發網絡(CDN)服務市場份額》,2015 年網宿科技占據中國內容分發網絡服務市場份額 40.6%,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網宿科技自2010年開始進入海外市場,目前海外CDN節點覆蓋亞洲、歐洲、美洲以及中東和非洲的幾十個國家及地區。2016 年,網宿科技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近36億元,其中10.68億用於海外CDN 項目的建設。
CDNW於2000年5月在韓國成立,主要向客戶提供全球範圍內的內容分發與加速(CDN)服務,CDNW 總部位於韓國,在美國、英國、中國、日本和新加坡設有子公司,目前在全球已部署了 180 余個節點1,擁有4.2T儲備帶寬,覆蓋 49個國家的 98 個城市,為一家全球性的 CDN 服務提供商。
受融資新規波及,紫光國芯800億元定增或降至不到40億
再融資政策調整後,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是否擱淺或調整保持高度關註。2月21日在互動易上,眾多投資者向紫光國芯詢問此事對公司再融資計劃影響。紫光國芯表示,本次證監會再融資的新規定對公司非公開發行有較大影響,可能會根據監管新要求做必要的方案調整或變更,具體方案目前還沒有確定。
此前,作為A股規模第二大的再融資項目,紫光國芯在2015年拋出的800億元非公開發行計劃,如今在再融資新規之下步入了十字關口。
2月20日,紫光國芯發布公告稱,其正在籌劃涉及半導體行業的重大對外投資事項,於當日開始起停牌。
證監會再融資新規發布當天,紫光國芯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就引發了關註,800億元定增去留被多次提問。按照原方案,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中,擬投入200億元分別用於收購力成科技25%股份和投資芯片產業鏈上下遊公司。後確定為使用募資資金約23.41億元入股臺灣南茂科技。但由於難以獲得臺灣投審會的核準,投資兩家公司的計劃紛紛折戟。
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投資者說明會上,紫光國芯高管表示,重大資產重組終止後,非公開發行方案將發生變化,將盡快完成其他募投項目的論證及準備工作,對方案進行必要調整。
如果按照新規不超過總股本20%發行上限計算,假設其他發行條件不變,紫光國芯再融資規模最大將不超過40億元。
海航現代物流擬斥資26.5億掌控海越股份
若不出意外,海航集團方面將正式收編海越股份(300387),旗下再添一上市平臺。
海越股份自2月8日起停牌,停牌之初即定調“控制權轉讓事宜”。2月15日,海越股份確認控制權意向接盤人為海航現代物流。
2月21日,海越股份公告顯稱,其2月21日接到控股股東海越科技通知,海越科技的股東——海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越控股”)和呂小奎等八名自然人已與海航現代物流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其所持海越科技的全部股權以總價2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航現代物流。這次股權轉讓將導致海越股份控制權發生變化。
海越控股持有海越科技47.24%的股份;呂小奎、袁承鵬、姚漢軍、楊曉星、彭齊放、周麗芳、趙泉鑫、徐文秀八名自然人合計持有海越科技52.76%的股份。海越控股和呂小奎等八名自然人合計持有海越科技100%股權。而海越科技為海越股份控股股東,持股22.31%。
若交易完成,海航現代物流將通過全資控制海越科技的方式控股海越股份。海航現代物流為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海航現代物流將成為海越股份的間接控股股東,海越股份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可能會導致海越股份未來發展戰略發生變化。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2月21日21時到2月22日11時,共有33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39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申科股份。
申科股份2月21日宣布終止重組,使得堅守“三方交易”等待監管放行的上市公司陣營又少一員。
在公告中,申科股份將重組失敗歸因於標的資產“擬開展新的資本運作”,但從再融資及重組監管環境變化來看,此類“三方交易”的重組通道已基本封閉。
“申科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另一類風險,即在監管從嚴、重組周期拉長的境況下,時間成本及風險把控變得不可測,交易中的變數驟增。”有投行人士還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配套融資定價模式變化後,通過配套融資鞏固控股權的套路“效力大減”,發行股票收購資產的“三方交易”模式前途更加渺茫。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http://www.xcf.cn/syms/tt/201703/t20170306_779748.htm
它是中国工业制造的神话。
用30多年的锤炼,从一个单一的兵工厂,蜕变为国家级大型企业,促成中国成为摩托车第一大消费国。
它累计向市场投放1800多万辆摩托车,产品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辉煌时品牌价值高达80亿元。
如同过山车一般,从峰顶迅速跌落。如今它已连续8年净利润为负值,2015年末,净资产余额仅为794.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0.42%。
它就是嘉陵摩托,因创新而成功,因守旧而衰败。
榔头敲出中国第一辆摩托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所有的兵工企业都面临“军转民”的重大课题。
党委书记兼嘉陵厂厂长孙寿彭大胆提出生产摩托车的想法,摩托车当时是一个技术复杂的高档产品,全国产量不到5万台,且几乎全是军品。
现实没有浇灭孙寿彭的决心,不久之后,嘉陵厂成立了一个7人摩托车筹备小组,先后赴南斯拉夫、日本等国考察。
南斯拉夫工厂的合作条件苛刻,对方提出摩托车的心脏——发动机必须用他们的,中国摩托车不能进入有他们销售点的市场,除了巨额技术转让费外,还要另付1.5%的技术提成费。因为两国断交20多年,对方甚至无知的问“中国有没有自来水”、“中国人不是只会骑自行车吗”。
考察团之后启程去了日本,参观了本田和雅马哈的工厂,日本摩托不但质量好,而且品种繁多,经过对比最终订购了3辆本田PA50车型。
1979年4月,嘉陵开始组建摩托车研究所,誓要用5个月时间造出第一台样车,为1979年国庆献礼。无图纸资料、无专用设备、80%的材料不对口,只有靠最原始的“依葫芦画瓢”式的测绘仿造。“有些精密零件,比如说发动机活塞,只能靠工匠用手工一点一点磨出来;塑料、橡胶跟不上,职工就把自己的旧凉鞋拿来做原料。”
4个月后,中国首辆民用摩托诞生。这款被命名为CJ50型的嘉陵摩托车,车重100斤,时速六七十公里,“孙寿彭非要亲自试骑摩托车,结果因为过于兴奋,操作失误,摔掉了门牙。”当年国庆,5辆嘉陵CJ50型摩托车在天安门广场绕场骑行,引起极大轰动。
嘉陵CJ50型,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
摩托之王:80年代的宝马奔驰
如果说嘉陵CJ50型是入门级车型,那么CJ70则真正让嘉陵名扬四海。
1980年,嘉陵开始着手摩托车批量化生产,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嘉陵确定了“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再自主开发创新”的发展战略。
于是,嘉陵选择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日本本田公司进行合作,首先对嘉陵自己开发的CJ50车进行技术改造,本田的技术人员通过检测,理出了CJ50车型的140多个毛病。
在核心部件化油器和磁电机的技术上,嘉陵通过反复研究和测绘,终于掌握了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通过改造,CJ50的升级版CJ70横空出世。在80年代,谁家有辆嘉陵CJ70摩托车,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跟现在宝马奔驰一样。1989年CJ70全部实现国产化,油耗数据低于进口件,成为名符其实的“节油王”。
经典的黑色嘉陵CJ70型
嘉陵和本田的合作剪彩仪式
重庆“摩帮”:神奇的“经济联合体”
跨行业组织专业化大协作,是嘉陵当时另一个重大决策。
为了打开销量,嘉陵不得不把成本3000多元一辆的摩托车定价为600元,所以在最初几年,摩托车销售一直是军品补贴。
拿CJ50摩托车举例,全车有1560个零件,仅仅加工一个弹簧,成本要10多元,全车19个弹簧成本就要100多元,如果把全车弹簧交给专业厂生产,价格会控制在40元以下。
于是,嘉陵展开了跨系统、跨行业的零部件配套工作。从最初5家发展到后来的100多家,在嘉陵的带动下,众多摩托车企业在重庆诞生,成就了重庆“摩帮”的美誉。大家都围绕着“嘉陵”这个香馍馍赚钱,形成“经济联合体”,一些嘉陵的配套企业,资金雄厚起来后开始向整车发展,最典型的就是宗申和隆鑫。
嘉陵也迅速扭亏为盈。从1981年第一批2500辆嘉陵摩托车开始,此后长达14年时间,嘉陵产销量一直位居行业第一。1995年嘉陵在上海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摩托车集团。
神话破灭:净利润-2.58亿元
1995年,对于嘉陵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一年嘉陵也到达了发展的最高峰。
摩托车销售收入达46.53亿元,产销量达110.85万辆,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产销量首家突破100万辆大关的企业。
企业大了,想法就多了,之后嘉陵集团开始了对外投资和向外发展的道路,先后在海南、广东、上海、哈尔滨和山东组建摩托车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嘉陵集团投资或合资组建的摩托车生产企业。
另外,嘉陵集团还投资了部分零部件企业,如成都的压铸件、化油器等。在香港、越南、印尼和美国迈阿密也有嘉陵的销售公司。甚至“不务正业”的在重庆、海南等地涉足房地产和酒店行业,搞起了多元化经营。
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在那时,辉煌的国企也意味着承担更大责任,卷入更多的纷争。当企业做大时,国企机制就成为了一种制约,员工不思进取,企业体质繁琐,市场反映迟钝,产品创新不足。处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国企想超凡脱俗,像民营企业一样经营也是不实际的。
之后,人人都开始趴在嘉陵身上吸血,嘉陵摩托开始迅速下滑,直到2006年,嘉陵集团净利润已经达到-2.58亿元。
嘉陵大败局
落后的管理机制和龙头企业的负担,是嘉陵摩托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但除了这些所谓的“国企病”之外,嘉陵在市场上的失败还有几个原因。
1、没有创新,吊死在一颗树上
嘉陵摩托因为创新而成功,因为守旧而没落。
市场上许多摩托新星,最开始的确竞争不过嘉陵,但是它们走侧翼市场路线。比如珠峰摩托等走中国高端摩托车路线,潇洒木兰等抢入女性榻板市场,小太阳等将自行车与摩托车结合,推出了电动自行车。
嘉陵在后期顶层设计有严重问题,固守主业,根本没有想过向运动摩托、健身摩托和轻便摩托等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依靠一个单缸车,嘉陵卖了几十年,一些核心技术还不是嘉陵自己的,吊死在了一棵树上。
2、定位失策,摩托不只是交通工具
在很长时间里,嘉陵摩托把摩托定位成运输工具,它们更关心摩托的运输功能,比如生产方便农民运输生猪、蔬菜的加重型摩托。
嘉陵摩托作为领导者,眼光不能太局限。不仅要去占领销量市场和形象市场,还要占领既不能上量、也不能出利的结构市场。虽然这些市场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并不能增加销量和利润,但却可以增加其品牌的时尚感、运动感、身份感和尊贵感,强化其领导者地位。
只有拥有完整的市场结构,才能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摩托车已经不只是交通工具而已,思维不能停在“只为解决温饱”的消费观念,在第三次消费升级来临,摩托车还有更多体验性功能待开发。
3、后院起火,农村市场被偷袭
除了把摩托车定位为交通工具,嘉陵还一直走的是低端路线,主力于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是摩托车的主要消费市场,嘉陵摩托虽然在这一块进入得早,但却没有采取对农村市场的防御意识和措施,以至于重庆出现了一大批摩托企业,抄了嘉陵的后院。
这些企业过去都是给嘉陵提供零配件,比如被誉为重庆“摩界五虎”的力帆、宗申、隆鑫、望江和建设五大摩托集团,他们走的都是嘉陵的农村市场之路,它们在嘉陵身边长大,在嘉陵打盹的时候,偷袭农村市场,并迅速崛起进而成功超越了嘉陵。
枕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这说明嘉陵在市场管理和战略上存在严重问题。
4、政策导向,死于“禁摩令”
中国虽然摩托车产销量第一,却是世界上唯一个禁摩的国家。
这的确很可笑,很多人愤愤不平,“城市里的年轻人只知道哈雷摩托,是禁摩扼杀了中国摩托文化、毁了摩托产业。”
禁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行业创新不足,出口产品也以低端为主,亚非拉等有低端摩托车需求的国家成为主要市场,当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加上欧盟和日本高端摩托车的市场竞争,出口形势并不乐观,2015年摩托车出口同比下降10.3%。国内摩托厂商的国际竞争力,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宗申集团创始人左宗申曾提案称:“由于中国长期的限摩导致行业丧失对实体工业信心,由于没有市场支撑,行业技术发展严重滞后,且中国整个摩托车行业的利润尚不如哈雷摩托一家。”
在禁摩政策和汽车消费的双重影响下,摩托车市场整体低迷,嘉陵摩托首当其冲,跟头栽得最为严重。
一代天骄,沦为弃子
市场低迷,行业竞争激烈,中国嘉陵在最近十多年时间里,业绩始终徘徊在巨亏与微利之间。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嘉陵总资产19.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为3616万元,多次处于在ST边缘。
由于业绩不佳,2016年3月,持嘉陵股份22.34%的中国南方工业集团(即中国兵装),拟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协议转让所持中国嘉陵全部股权。其实早从2006年开始,市场就有传言中国嘉陵要卖壳,并称中国嘉陵的业绩非常差,背后也没有非常优质的资产。
“既然是控股权转让,肯定是把控股权转让给集团外的投资者,摩托车业务以后肯定就不再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了。”很多国企在转型重组时,都放弃了原有的品牌。一些过去响彻全国的民族品牌,在被收购、合资后都销声匿迹,这样的消息,让我们不得不为嘉陵感到惋惜。
一个品牌形成,非常不易,要经过数十年的持续经营。如何拯救嘉陵摩托,保护品牌文化,中国嘉陵在对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中称:“公司将战略性发展特种车、零部件等成长业务,推进摩托车业务调整转型。”对于摩托车这个昔日的业绩“功臣”,公司已经有了降低其业务占比的打算。虽然嘉陵近几年在重组及转型升级上做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摆脱业绩亏损的局面。
有人说,嘉陵这些年的发展,愧对老一辈的“嘉陵摩托的缔造者”,愧对几千万用户和数以万计的经销商朋友,更有愧“摩托车之王”的后续建设!
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光靠输血是活不下去的,嘉陵摩托想要恢复,还得涅槃重生。
沿用多年的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成為歷史。3月23日,交通運輸部宣布,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以及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進出港實施報告制度。
交通運輸部表示,每年約800多萬艘次的中國籍國內航行船舶將在此項改革中獲益。
圖為在長江上航行的船舶。攝影/章軻
依據國務院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修改決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出通知,對在我國內河航行的船舶以及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進出港實施報告制度和取消內河航行船舶進出港簽證進行部署。
根據這一規定,航行於長江、珠江、黑龍江、京杭運河的四級以上高等級航道的內河船舶和進入內河航行的海船,通過互聯網遠程登錄海事船舶進出港報告服務網或手機APP客戶端,即可辦理進出港報告。
航行其他水域的內河船舶可根據各省級海事管理機構制定的規則辦理進出港報告。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已專門制作了海事管理機構船舶進出港報告通訊錄,並在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官方網站和船舶報告服務網上公布。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表示,船舶進出港簽證取消後,海事管理機構將通過船舶進出港報告服務網查看船舶進出港報告情況,必要時結合港口調度和客運售票系統等多種手段核實船舶航行動態和在船人員信息,加強對船舶進出港報告信息的現場核查,並與相關單位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合檢查機制,加大船舶安全監督力度,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船舶進出港簽證取消後,《船舶簽證簿》不再作為船舶的法定文書,海事管理機構不再辦理船舶簽證簿和船舶海事管理信息卡(船舶IC卡)的核發、換發和補發。航運公司應根據通知要求,及時修訂完善公司和船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全面落實船舶安全主體責任。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表示,此次取消內河航行船舶進出港簽證,是繼去年底取消中國籍國內航行海船進出港簽證後的又一大簡政放權舉措,至此,在我國一直沿用的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已成為歷史。
船舶進出港簽證制度的取消,不僅降低船舶營運成本,提高船舶營運和港口碼頭周轉效率,也使海事監管由靜態審批向事前事中事後動態監管轉變。
周二,中國央行進行400億7天、200億14天、200億28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逆回購到期,凈投放700億。此外當日還有2345億MLF到期。同時,央行還對4月19日-25日的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需求進行詢量。
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2.75%,均與上次持平。
海通姜超認為,流動性方面緊縮預期難消,貨幣政策短期難再寬松,一是金融過度繁榮導致資產泡沫,3月信貸同比下降,銀行表內資產擴張開始放緩,但表外融資高增意味著表外加杠桿仍在繼續,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CD納入同業負債,MPA從嚴監管等政策或隨時到來。二是由於外占下降等原因,銀行超額準備金持續下降,測算2月超儲率已降至1.4%的歷史最低值,3月下旬以來央行持續凈回籠,貨幣市場資金偏緊。
申萬宏源稱,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成為影響資金面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上周央行未續作到期MLF,但通過重啟逆回購和操作PSL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對沖,預計本周央行將繼續通過一定的凈投放維穩資金面,避免資金成本大幅擡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3月,銀行結匯9998億元人民幣(等值1450億美元),售匯10798億元人民幣(等值156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800億元人民幣(等值116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9545億元人民幣,售匯10028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483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結匯453億元人民幣,售匯770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316億元人民幣。同期,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930億元人民幣,遠期售匯簽約939億元人民幣,遠期凈售匯9億元人民幣。截至本月末,遠期累計未到期結匯1301億元人民幣,未到期售匯9180億元人民幣,未到期凈售匯7879億元人民幣;未到期期權Delta凈敞口-3936億元人民幣。
2017年1-3月,銀行累計結匯25855億元人民幣(等值3755億美元),累計售匯28670億元人民幣(等值4163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2815億元人民幣(等值409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累計結匯24659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26912億元人民幣,累計結售匯逆差2253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累計結匯1196億元人民幣,累計售匯1759億元人民幣,累計結售匯逆差562億元人民幣。同期,銀行代客累計遠期結匯簽約2308億元人民幣,累計遠期售匯簽約2546億元人民幣,累計遠期凈售匯237億元人民幣。
2017年3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7225億元人民幣(等值2499億美元),對外付款18425億元人民幣(等值2673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199億元人民幣(等值174億美元)。
2017年1-3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等值6775億美元),對外付款48392億元人民幣(等值7027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736億元人民幣(等值252億美元)。
5月10日消息,央行今日進行110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前央行連續三天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9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1900億逆回購到期,當日公開市場凈回籠800億元。
中國央行就7、14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需求詢量。
中國銀行間市場7天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跌29.19個基點,報2.7420%。 中國銀行間市場1天質押式回購利率下跌2.71個基點,報2.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