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索羅斯撤出對Pershing Square所有投資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577

路透社報導,消息人士週四透露,因回報不佳,索羅斯正在從Bill Ackman旗下的Pershing Square資本管理公司撤出所有投資。

Pershing Square正處於歸還投資的流程中,預計截至2014年早些時候可以歸還2.5億美元。

本週早些時候,三位投資者對路透表示,雖然Ackman的Pershing Square公司在7月虧損了2.2%,但是今年迄今為止仍收益3.8%。

消息人士透露,索羅斯的撤資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索羅斯和Ackman在對康寶萊的策略上針鋒相對。

最近幾個月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康寶萊是2.25萬億對沖基金多空大戰的中心:數大主要對沖基金處於多空兩邊激烈相持。

Ackman注資10億美元下賭康寶萊股價會跌到零,因為康寶萊是一個「非法傳銷組織」。但是截至7月30日,Pershing Square已經在對康寶萊的賭註上虧損了至少3億美元。

而相反,索羅斯基金增持了康寶萊的股票,並且是索羅斯基金持倉最多股票之一。喬治索羅斯本人是索羅斯基金的主席,但並不直接參與日常運營。

紐約郵報曾報導Ackman向監管方投訴索羅斯家族基金,並且有匿名人士聲稱索羅斯基金因向其他對沖基金洩露其購買康寶萊股票的消息從而違反了內幕交易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08

Pershing Square三季度虧5%,JCP虧損50%,回補40%康寶萊空倉換成看跌期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8795

Ackman的Pershing Square在三季度致投資者的信中披露的業績顯示,三季度Pershing Square扣除費用後淨虧損5.4%,這使得本年度至今的收益率收窄至0.5%。

造成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Ackman在JC Penny的投資虧了50%(詳見華爾街見聞此前的報導「索羅斯vs.Ackman 又一場大戰爆發」;"Ackman拋售全部J.C.Penney股份 花旗接手")。此外,在談到更加引人關注的做空康寶萊的投資(詳見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紫禁之巔:索羅斯大手筆購入康寶萊,聯手Icahn和Leob逼空Ackman」)時,Ackman透露,「為了最小化所謂逼空或其他技術性因素導致監管機構迫使我們回補倉位的風險」,Pershing Square在最近幾週回補了超過40%的康寶萊的空頭倉位,代之以更長期的衍生品持倉,主要是OTC市場的看跌期權。Pershing Square最初號稱持有10億美元的康寶萊空倉。

在談到JC Penny的困境和看起來很美的扭虧計劃時,Ackman表示:

扭虧計劃本身是充滿風險的,這需要一個精誠合作的董事會、一個有著豐富扭虧經驗的CEO和所有股東的支持與自信心。沒有這一切,我們仍然看空JC Penny的前景。

關於康寶萊股價在第三季度從45美元上漲至70美元:

股價上漲的主要動力看起來是多頭堅信政府監管機構不會採取行動,公司將繼續帶來強勁的利潤和現金流,並以回購股票的形式回饋投資者,這可能將迫使包括Pershing Square在內的空頭回補其倉位。

Ackman在信中特別針對DA Davidson分析師Tim Ramey的觀點做了駁斥:

Tim Ramey看多報告中的高度明確的細節讓投資者相信他其實扮演了康寶萊的代言人。儘管整個9月過去了也沒見PwC完成對康寶萊財務報表的重新審計,但多頭顯然仍繼續預期重新審計將很快完成,隨後一個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將出現。

Ackman還質疑了康寶萊以4%的收益率發行20億美元投資級債券的能力。

儘管Ackman仍然信心十足,但他的對手們顯然認為Ackman回補空頭倉位的動作是認輸了。

Zerohedge認為:

Ackman被迫回補倉位解釋了康寶萊最近幾週的上漲。

但與在JC Penny上認賠出局不同,Ackman仍然決定繼續做空是個錯誤。

首先,還剩60%的空頭倉位並不意味著多頭不會繼續逼空,Ackman以外的康寶萊空頭也會因此而紛紛回補倉位。其次,有人會好奇誰賣了看跌期權給Ackman嗎?

被Ackman質疑的Tim Ramey也發佈報告諷刺Ackman:

出售價外看跌期權給Ackman的對手方真是幸運。因為這些期權有很大可能最終一文不值。

Zerohedge進一步揣測說:

這個神秘的對手有沒有可能是那個叫Icahn的傢伙呢?(詳見華爾街見聞此前報導「Icahn VS.Ackman:金融電視節目史上最偉大口水戰系列」;「Icahn VS.Ackman:紫禁之巔的「逼空之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39

成立2年的硅谷訂餐外賣網站Caviar,為何會被Square以1億美元收購?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5/144708.html

外賣訂餐服務 Caviar 今天被美國的移動支付公司 Square 收購,交易的價格為 9000 萬到 1 億美元!為什麼一個成立 2 年外賣送餐的初創公司(它甚至還沒有出移動應用)會獲得如此高的認可?

Caviar 成立於 2012 年,與競爭者 DoorDash、GrubHub 一樣,Caviar 主打的是網絡訂餐+快速送餐服務,不同的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都在於美國的中高端餐廳,走中高端、企業化路線,兩邊收費。在 Caviar 運營後的三個月,這個外送服務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與很多外賣公司不同,Caviar 送餐是採用自建物流的方式,每次送貨給司機支付 15 美元的送貨費用。對於訂餐的顧客,每次送餐還要收取 9.99 美元的送貨費,這個價格未來將會調整為 4.99 美元;對於餐廳,Caviar 會收取訂餐總價的 10%-25% 作為推廣費用。目前在 Caviar 訂餐需求中,有 50% 來自企業辦公室訂餐。

但對於收購它的 Square 來說,靠外賣賺點錢想必並不是它的主要考量。Caviar 可以整合到 Square 今年 5 月新推出了垂直訂餐服務 Square Order,在一個應用中流暢地完成從點餐、支付、送貨到反饋的所有環節。

由 Twitter 創始人 Jack Dorsey 創辦的 Square 是一個為中小型商家提供刷卡服務的移動支付平台,收入來自刷卡手續費。但這微薄的手續費裡有 80% 需支付 Visa 或者 MasterCard 等信用卡機構,儘管 Square 2013 年處理的交易額已經達到 200 億美元,但公司的收入僅 5.5 億美元,虧損了 1.1 億美元。

Square 之前曾希望依靠 2011 年推出的 Square Wallet 支付應用,讓用戶直接在應用裡付款,而不再刷卡。但 Wallet 並沒有獲得廣泛接受,最終 Square 在今年 5 月關閉了 Wallet 並推出 Order。

Square Order 的目標比 Wallet 更為現實,用戶在上面直接給餐廳或糕點店下單,到店面直接取走,省去了排隊付款、等菜的過程。

而 Caviar 的加入,可以讓 Square 的商家和用戶走完了一個完整的閉環:訂餐,送餐,支付,反饋。 有了 Caviar 旗下的合作商家和訂餐服務(大部分是「走量」的企業客戶),Square 公司也不需要僅僅依靠手續費,而是快速抓住了推廣渠道,收取商家推廣費。

一鍵訂餐服務,如 Caviar、GrubHub 目前正炒得火熱,不少訂餐服務已經可以達到 10 分鐘之內送到家門口的效率。這些以「一鍵」、「極速服務」為主打的企業,被統稱為「Uber for X」,正在高速提升城市運輸效率、提供優質的體驗,因而受到用戶和投資人的青睞。而我們的手機,就更像是現實生活的「遙控」,讓人們越來越接近 Wall E 裡面描述的「一點即有」的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79

美移動支付公司Square掛牌紐交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20/152864.shtml

導讀 : 美國移動支付公司Square正式登陸紐交所,證券代碼為“SQ”,開盤價11.2美元,以開盤價計算,Square的市值達到36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消息,美國移動支付公司Square正式登陸紐交所,證券代碼為“SQ”,開盤價11.2美元,以開盤價計算,Square的市值達到36億美元。

周三,Square為了順利進行IPO,將發行價降至9美元。本月早些時候,該公司設定的IPO價格範圍在11美元至13美元,估值為42億美元,比該公司一年前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要低30%。

Square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傑克·多西(Jack Dorsey)創辦,多西目前也兼任著Square首席執行官。該公司在今年10月提交招股說明書,投資銀行高盛擔任Square首次公開招股的主承銷商。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 截至9月30日的2015年的前9個月中,Square總凈營收為8.928億美元, 同比上漲49%。前9個月凈虧損為1.315億美元。

Square最初的產品時一款插入智能手機的小型白色設備,它可以作為信用卡和借記卡閱讀器,主要面向小型商戶。自Square Reader在2010年上市以來,Square已經獲得了約200萬活躍賣家,數量遠遠多於其他競爭對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77

“美版支付寶”Square如何一步步征服線下支付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26/154898.shtml

導讀 : Square產品本身的社交屬性非常弱,如果只通過線下口碑傳播的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未免太慢了。

文/AISSUER(微信ID:AISSUER

提到創業,不少人都會想到各種創業維艱、成本支出以及瑣碎手續,甚至有人很是向往歐美國家的手續簡化的政策環境等,然而,在幾年前,在歐美成立一個微小企業,尤其是小本生意(咖啡店、蛋糕店、餐館等等),光是“支付”這一環節的成本之高和手續之繁雜卻是虐足了不少商戶。

你可能會說:支付有什麽難的?掏出錢包給現金、刷卡,或者掏出手機讓人家掃二維碼不就是分分鐘搞定的事情?

但假如一夜之間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的線下支付要給手續費了,你會咋辦?回想三四年前,你見到有多少國內的線下商家可以接受支付寶付款或者微信錢包?

歐美社會也是如此,在電子錢包誕生之前,攜帶方便、優惠多、超強消費等優點,讓歐美社會的消費基本是離不開各種信用卡。

而為了讓顧客能安穩地刷上卡,小微企業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第一種代價是刷卡手續費。比如說在澳大利亞。對於普通的刷卡支付來說,很多商戶對銀行的收費標準和程序一直都感到很困惑,除了固定的手續費以外,還需要按照成交額上交不同等級的額外費用,而銀行方面也不傾向對商家透明公開其複雜的收費標準結構。

第二種代價是設備費用。你或許偶爾在小超市能看見那種臺式機般的“老舊的”POS機,操作系統的體驗比較差的。假如你是商戶老板,你是寧願不更新POS機和刷卡設備,讓自己和員工習慣這種差勁的收款體驗,還是定期付一筆款買新設備,還要花時間參加新設備培訓?

如果小商戶老板不接受顧客首選的支付方式,顧客就不在他們那里消費了,所以他們還是只能不情願地為顧客的刷卡而“埋單”。

那麽小商戶老板還要繼續被“虐”下去麽?

2009年,正當移動支付概念開始被提出,移動支付市場開始升溫,各種相關技術逐漸成熟,世界各個區域的互聯網公司、通信設備公司、運營商都在密謀怎樣切未來這塊幾千億的蛋糕,同時智能手機開始顛覆功能手機市場的時候,Square誕生了。

Square是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吉姆•麥凱爾維等創辦的移動支付公司。吉姆•麥凱爾維曾經試過在一個藝術博覽會上連一塊玻璃都賣不出去,就是因為他不接受信用卡付款。傑克•多爾西說:『這是兩千美元的損失。』

Square最主要的應用產品是面對商戶的Square Register,一款在發布時就懷著替代傳統POS機野心的軟件。要知道,當時POS機的市場規模可是相當龐大的,光北美市場就超過了100億美元,而且這個行業還是挺壟斷的,市場份額都集中在IBM、HP、NCR這些IT巨頭的手上,操作系統幾乎清一色的都是Windows,除了一點點Linux的設備。

Square靠什麽來打破這種市場格局,從科技大佬的嘴里把“肥肉”搶走,完成逆襲呢?當然不能去造比IBM、HP、NCR功能更多更強大的POS機,因為根本不是對手。只能靠顛覆式創新。

黃太吉CEO赫暢說過:“通過信息交互手段的變革,改變原有行業的成本結構,這是顛覆式創新。”

打個比方,古時有一個小鎮中央有河流穿過,老百姓為了要過去必須坐上擺渡船,於是擺渡船的生意越來越好,雖然老百姓不情願,但還是為了能過去河對面擺個攤兒賺點吃飯錢,還是得給這筆過河費,不然就得遊泳過去了。有一天,突然來了工匠,建了一座橋,老百姓就自然選擇從橋上過,不用給錢、不用冒著掉水里的風險、也不用怕暈船,然後擺渡船就“退休”了。工匠不收過橋費,只收橋上擺攤的租金。因此人來人往,而且橋上買東西又可以看江景又方便,甚至還橋還不止是橋,還成了一個當地的“景點”了,同時小商販的生意更好了,也更樂意掏錢付租金。真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在互聯網行業,好的產品往往是顛覆性的,就像橋一樣,讓用戶無需面對困難“望河興嘆”,比如Square在2010年左右最早推出的硬件產品Square Reader。方形的它可以插入智能手機或平板耳機孔里。Square的名字就由此而來(因為“Square”有“正方形”的意思)。配合Square Register這個應用,可以實現刷卡支付。作為手機刷卡界的鼻祖,Square的產品在中國國內被大量科技公司模仿,比如說拉卡拉。

有了這個迷你的讀卡器,所有商戶就可以把手機等移動設備當作一個POS機使用,讓顧客在刷卡後可以在設備上直接簽名來確認付費,這種感覺的確是爽,快!

Google商店上的Square Register

更為顛覆性的是,Square竟然決定把Square Reader這玩意兒免費送給商戶!要知道傳統的臺式POS機的費用比一般人一個月的房租還高,而且每申請一個Square Reader,客戶都可以拿到10美元的補貼。這一下子給人的感覺是,這個簡直是豪賭,是要把市場“玩壞”的節奏啊!

所幸傑克•多西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創辦了推特的傳奇人物。有他出面拉個風投絕對不是難事。

那Square為啥敢這麽“變態”來個軟硬件免費呢?因為“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來埋單”。Square可以在手續費這里拿。傳統的信用卡公司收取商戶最高達5%的手續費,而Square才收2.75%。為了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Square 還面向小型商戶推出了每月 275 美元的包月套餐,比 2.75% 的費率還要優惠。因為信用卡的種類多樣,發卡行也不同,所以商戶繳納的刷卡費率往往各不相同。能搞明白自己究竟給銀行扣了多少錢的商戶不在少數,而Square 以其透明的收費也能夠獲得商戶的青睞。

假以時日,軟硬件的錢都是可以賺回來的,而且這些成本會越來越低。

之後Square還發布的硬件有Square Stand(2013年發布),帶有刷卡槽的iPad底座,原理和通常人們能夠看到的POS機差不多,消費者刷卡隨後商家可以在iPad上進行操作;另外一個產品是新款的New Square Reader,比老款的要大一倍多,因為帶有無線NFC識別支付功能的芯片讀卡器,刷卡就不是刷磁條而是整張卡塞進Square Reader里。Square Reader里可以適用於蘋果支付、安卓支付等其他支付方案。

New Square Reader

Square Stand

“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地讓小商戶有機會使用全球最智能和“性感”的付款設備。”

——Square官方博客

讓這座橋架起更多用戶:給這座橋挑個好風口

之前說過,當時移動支付市場是硝煙四起,Square也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比如說ShopKeep比Square成立更早,兩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收款應用都可以在iPad上運行。但當時的遊戲格局就是大家都在跑馬圈地,誰跑得快誰就能把對手擠出局。因此Square不斷一邊在燒錢補貼,一邊高調地拿融資,不僅在燒投資人的錢,而且還把競爭對手的潛在投資者嚇跑,把對手的資金來源“切斷”。

但錢燒得再多,也要花在刀刃上,關鍵還是得“抱大腿”,借別人的勢。2010年啥最潮最火?蘋果。老工匠的橋要穩固,最好還是找個木材供應商合作加固橋柱。

Square Reader剛出的時候,只支持iPhone,而Square Reader也只能在iOS上使用,無論是Square有意無意要和蘋果“勾搭”起來,2010年推出的Square Reader簡直和iPhone白色版的造型設計是一致的,根本就像蘋果公司自家出的一樣。Square就是搭了iPhone這個風口的順風車。

那麽對於當時作為“初期使用者”的商戶和用戶(我們在此把願意接受Square Reader刷卡方式的顧客統稱為“用戶”),心理反應是如何的呢?

首先是商戶。我們綜合前邊的分析,小商戶群體是北美支付市場2000多萬個個體中最被忽視的群體,其中還有很多想靠周末擺個攤賺點小錢,平日就在自家搗鼓一下工藝品,沒有自己固定門店的自由職業者,其中不乏喜愛iPhone等新潮數碼產品的潮流人士。這些商戶一旦使用上Square,那不光是自己賣的東西,就連付款這種逼格都會噌噌噌地往上提升。作為第一波Square的使用者,這些商戶會對沒見識過的用戶說:“沒見過吧?牛B不?知道這玩意兒叫啥不?我來告訴你…”,竟然成了Square的品牌布道者,向各種用戶“安利”Square的萬般好處。自然這些小商戶的其他小商戶朋友也會來湊熱鬧申請一個,反正不花錢還省了錢呢。

那當用戶試過幾次“秒付”的快感後(說真的比現在Apply Pay不會慢幾秒),他們也會對還沒用上移動支付的商戶的付款體驗形成落差。這種體驗一旦形成習慣,或者說“上癮”,就沒辦法回頭了。於是Square很自然地變成了首個進入大部分顧客心智中的移動支付品牌,品牌定位就此形成。用戶也會像商戶安利用這種設備來刷卡是多麽爽,而首選推薦的就自然是Square了。

如此循環往複,更多用戶帶來了更多客戶,更多客戶帶來了更多用戶。

2013年,Square Stand剛推出時,竟然還在蘋果專賣店中銷售,售價為299美元。商戶將 iPad 鎖在Square Stand上,再把Square Stand與收據打印機、現金抽屜、條形碼掃描器等設備相連接,便可以讓消費者直接在iPad上簽名消費。傑克•多西在推出時表示,傳統POS機“醜陋、緩慢、昂貴複雜”,而Square Stand更加漂亮、快速、用戶體驗更好。

除了抱蘋果這個“大腿”,Square還抱了星巴克,跟星巴克高調合作而且還接受了星巴克的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

同時Square也沒閑著,不斷開發新產品。針對商戶提供開發票、融資、外賣、CRM等服務,極大提高了商戶的粘性;而針對用戶提供電子錢包等服務方便好友之間轉賬。雖然針對用戶的服務沒有出現風靡一時的現象(不然Square就真成北美線下版的支付寶了),不過這個舉動的確刺激了蘋果和谷歌開發自己電子錢包的舉動。

Square的產品一覽

 架橋秘訣:垂直市場 X 本地化 X 走心的內容

因為Square產品本身的社交屬性非常弱,如果只通過線下口碑傳播的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未免太慢了。而Square Register這個應用又不能脫離硬件來使用,所以沒有硬件的商戶即使下載了應用也體驗不了什麽好處。

Square團隊其實在不斷地做一整套的推廣,其中包括了在紐約的時代廣場上投放戶外廣告,並通過數據分析各種推廣渠道帶來的效果。

但廣告畢竟也挺燒錢,所以需要通過媒體公關來幫忙品牌傳播是一個長期來看性價比高的選擇。雖然Square和傑克•多西一向是大媒體的報道話題之一,但是想一次性接觸到所有用戶並不存在很簡單的方法,所以,重點要放在找到核心群體,與他們直接對話,然後慢慢地影響其周邊的客戶。本地市場的小型媒體具備複合效應,而且可以讓Square拉近與小商戶的距離。

Square公關團隊將大市場分為多個垂直市場,觀察這些垂直市場中哪些可以作為突破口多花資源去“以小博大”。例如她們觀察時尚、體育、娛樂、食品等行業,發現原來美容院是Square商戶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之後只要Square產品增加了新的功能,公關團隊就會特別關照美容業,確保媒體可以多多報道 Square 是如何服務美容業的。例如Square發布了預約管理工具之後,Square的公關人員會約見了許多使用 Square 產品的美容沙龍老板,並告訴這個產品將會為她們未來生意的得力幫手。

另外一個品牌傳播中的關鍵因素是本地化。千萬別小瞧了本地媒體的威力。美國的每個小鎮都有一份區域性的出版物,幾千或者幾百人在喝咖啡的時候會打開它來看。而且遠離大城市的小鎮,正正是Square更為關註的目標市場。同時這些本地媒體通常只報道一些本地發生的雞毛蒜皮小事,在突然發現有這樣一個新潮的科技產品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對於這種難得的選題自然“走過路過,不會錯過”。

正是通過了垂直化和本地化的報道角度,讓北美這麽多小眾市場的商戶有屬於自己地域和行業的個性化內容需求,催生了Square團隊往兩種內容上發力:商戶的故事和(小本)創業的故事。

Google新聞搜索“Square Reader”的媒體報道數量,在2010-2013就達到了近10萬篇

Square的團隊喜歡講商戶的故事,因為他們的成功就是Square的成功。這種故事可以證明產品有用,人們喜歡它,能夠影響相關客戶來使用。

在搜集交流材料的時候,Square的公關團隊經常跟商戶走的很近,因為小企業的成功就是 Square 的品牌所在。Square團隊不僅在他們的社交媒體渠道推這些故事(以及一些視頻內容),還經常為他們直接安排記者采訪,這樣他們就可以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例如,美國克利夫蘭的一位商戶在失業之後開始開卡車賣墨西哥餅,最後成功地開了一家裝修時尚的餐館。Square的公關團隊將他的成功故事在克利夫蘭當地的社區中進行傳播,傳遞出這個挑戰經濟逆境、充滿正能量的故事,並展示了Square是如何幫他的。

Square甚至還幫菲律賓的小商戶來看看每天銷售面包甜點的情況

“在Square,我們的作用就是提出做買賣會遇到的痛點,然後盡量讓克服這個痛點變簡單。如果我們可以解決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讓商戶可以更關註於做生意,比如增加商品種類或者加大營銷力度,那麽我們就贏了。這是不是產品的故事,而是我們的故事,通過給予用戶他們需要的工具來提高效率。”

——Square產品溝通與營銷總監Khobi Brooklyn

照著這個思路,Square的公關團隊收集的大量營銷材料主要是如何幫助 Square 客戶生意更加興隆的。這包括在博客中發表許多門面裝飾的建議,如何在Twitter上發表相關影響內容,以及許多和Square產品沒有任何關系的內容。

2015年,Square在美國成功IPO,實現上市,同時把市場觸角延伸到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Square近日發布的首份財報顯示,Square全年凈營收為12.67億,同比增長49%。Square正在趨向於收支平衡,相信隨著Apply Pay,Google Pay等嶄新的移動支付方式出現和成熟,Square這個“連接器”依然會受線下支付場景中的商戶和用戶所喜愛。

Square:好的產品是一座橋

提到創業,不少人都會想到各種創業維艱、成本支出以及瑣碎手續,甚至有人很是向往歐美國家的手續簡化的政策環境等,然而,在幾年前,在歐美成立一個微小企業,尤其是小本生意(咖啡店、蛋糕店、餐館等等),光是“支付”這一環節的成本之高和手續之繁雜卻是虐足了不少商戶。

你可能會說:支付有什麽難的?掏出錢包給現金、刷卡,或者掏出手機讓人家掃二維碼不就是分分鐘搞定的事情?

但假如一夜之間支付寶和微信錢包的線下支付要給手續費了,你會咋辦?回想三四年前,你見到有多少國內的線下商家可以接受支付寶付款或者微信錢包?

歐美社會也是如此,在電子錢包誕生之前,攜帶方便、優惠多、超強消費等優點,讓歐美社會的消費基本是離不開各種信用卡。

而為了讓顧客能安穩地刷上卡,小微企業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第一種代價是刷卡手續費。比如說在澳大利亞。對於普通的刷卡支付來說,很多商戶對銀行的收費標準和程序一直都感到很困惑,除了固定的手續費以外,還需要按照成交額上交不同等級的額外費用,而銀行方面也不傾向對商家透明公開其複雜的收費標準結構。

第二種代價是設備費用。你或許偶爾在小超市能看見那種臺式機般的“老舊的”POS機,操作系統的體驗比較差的。假如你是商戶老板,你是寧願不更新POS機和刷卡設備,讓自己和員工習慣這種差勁的收款體驗,還是定期付一筆款買新設備,還要花時間參加新設備培訓?

如果小商戶老板不接受顧客首選的支付方式,顧客就不在他們那里消費了,所以他們還是只能不情願地為顧客的刷卡而“埋單”。

那麽小商戶老板還要繼續被“虐”下去麽?

2009年,正當移動支付概念開始被提出,移動支付市場開始升溫,各種相關技術逐漸成熟,世界各個區域的互聯網公司、通信設備公司、運營商都在密謀怎樣切未來這塊幾千億的蛋糕,同時智能手機開始顛覆功能手機市場的時候,Square誕生了。

1.webp

傑克•多西

Square是由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吉姆•麥凱爾維等創辦的移動支付公司。吉姆•麥凱爾維曾經試過在一個藝術博覽會上連一塊玻璃都賣不出去,就是因為他不接受信用卡付款。傑克•多爾西說:『這是兩千美元的損失。』

Square最主要的應用產品是面對商戶的Square Register,一款在發布時就懷著替代傳統POS機野心的軟件。要知道,當時POS機的市場規模可是相當龐大的,光北美市場就超過了100億美元,而且這個行業還是挺壟斷的,市場份額都集中在IBM、HP、NCR這些IT巨頭的手上,操作系統幾乎清一色的都是Windows,除了一點點Linux的設備。

Square靠什麽來打破這種市場格局,從科技大佬的嘴里把“肥肉”搶走,完成逆襲呢?當然不能去造比IBM、HP、NCR功能更多更強大的POS機,因為根本不是對手。只能靠顛覆式創新。

黃太吉CEO赫暢說過:“通過信息交互手段的變革,改變原有行業的成本結構,這是顛覆式創新。”

打個比方,古時有一個小鎮中央有河流穿過,老百姓為了要過去必須坐上擺渡船,於是擺渡船的生意越來越好,雖然老百姓不情願,但還是為了能過去河對面擺個攤兒賺點吃飯錢,還是得給這筆過河費,不然就得遊泳過去了。有一天,突然來了工匠,建了一座橋,老百姓就自然選擇從橋上過,不用給錢、不用冒著掉水里的風險、也不用怕暈船,然後擺渡船就“退休”了。工匠不收過橋費,只收橋上擺攤的租金。因此人來人往,而且橋上買東西又可以看江景又方便,甚至還橋還不止是橋,還成了一個當地的“景點”了,同時小商販的生意更好了,也更樂意掏錢付租金。真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在互聯網行業,好的產品往往是顛覆性的,就像橋一樣,讓用戶無需面對困難“望河興嘆”,比如Square在2010年左右最早推出的硬件產品Square Reader。方形的它可以插入智能手機或平板耳機孔里。Square的名字就由此而來(因為“Square”有“正方形”的意思)。配合Square Register這個應用,可以實現刷卡支付。作為手機刷卡界的鼻祖,Square的產品在中國國內被大量科技公司模仿,比如說拉卡拉。

有了這個迷你的讀卡器,所有商戶就可以把手機等移動設備當作一個POS機使用,讓顧客在刷卡後可以在設備上直接簽名來確認付費,這種感覺的確是爽,快!

2.webp

Google商店上的Square Register

更為顛覆性的是,Square竟然決定把Square Reader這玩意兒免費送給商戶!要知道傳統的臺式POS機的費用比一般人一個月的房租還高,而且每申請一個Square Reader,客戶都可以拿到10美元的補貼。這一下子給人的感覺是,這個簡直是豪賭,是要把市場“玩壞”的節奏啊!

所幸傑克•多西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創辦了推特的傳奇人物。有他出面拉個風投絕對不是難事。

那Square為啥敢這麽“變態”來個軟硬件免費呢?因為“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來埋單”。Square可以在手續費這里拿。傳統的信用卡公司收取商戶最高達5%的手續費,而Square才收2.75%。為了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Square 還面向小型商戶推出了每月 275 美元的包月套餐,比 2.75% 的費率還要優惠。因為信用卡的種類多樣,發卡行也不同,所以商戶繳納的刷卡費率往往各不相同。能搞明白自己究竟給銀行扣了多少錢的商戶不在少數,而Square 以其透明的收費也能夠獲得商戶的青睞。

假以時日,軟硬件的錢都是可以賺回來的,而且這些成本會越來越低。

之後Square還發布的硬件有Square Stand(2013年發布),帶有刷卡槽的iPad底座,原理和通常人們能夠看到的POS機差不多,消費者刷卡隨後商家可以在iPad上進行操作;另外一個產品是新款的New Square Reader,比老款的要大一倍多,因為帶有無線NFC識別支付功能的芯片讀卡器,刷卡就不是刷磁條而是整張卡塞進Square Reader里。Square Reader里可以適用於蘋果支付、安卓支付等其他支付方案。

3.webp

New Square Reader

4.webp

Square Stand

“我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地讓小商戶有機會使用全球最智能和“性感”的付款設備。”

——Square官方博客

讓這座橋架起更多用戶:給這座橋挑個好風口

之前說過,當時移動支付市場是硝煙四起,Square也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比如說ShopKeep比Square成立更早,兩者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收款應用都可以在iPad上運行。但當時的遊戲格局就是大家都在跑馬圈地,誰跑得快誰就能把對手擠出局。因此Square不斷一邊在燒錢補貼,一邊高調地拿融資,不僅在燒投資人的錢,而且還把競爭對手的潛在投資者嚇跑,把對手的資金來源“切斷”。

但錢燒得再多,也要花在刀刃上,關鍵還是得“抱大腿”,借別人的勢。2010年啥最潮最火?蘋果。老工匠的橋要穩固,最好還是找個木材供應商合作加固橋柱。

Square Reader剛出的時候,只支持iPhone,而Square Reader也只能在iOS上使用,無論是Square有意無意要和蘋果“勾搭”起來,2010年推出的Square Reader簡直和iPhone白色版的造型設計是一致的,根本就像蘋果公司自家出的一樣。Square就是搭了iPhone這個風口的順風車。

那麽對於當時作為“初期使用者”的商戶和用戶(我們在此把願意接受Square Reader刷卡方式的顧客統稱為“用戶”),心理反應是如何的呢?

首先是商戶。我們綜合前邊的分析,小商戶群體是北美支付市場2000多萬個個體中最被忽視的群體,其中還有很多想靠周末擺個攤賺點小錢,平日就在自家搗鼓一下工藝品,沒有自己固定門店的自由職業者,其中不乏喜愛iPhone等新潮數碼產品的潮流人士。這些商戶一旦使用上Square,那不光是自己賣的東西,就連付款這種逼格都會噌噌噌地往上提升。作為第一波Square的使用者,這些商戶會對沒見識過的用戶說:“沒見過吧?牛B不?知道這玩意兒叫啥不?我來告訴你…”,竟然成了Square的品牌布道者,向各種用戶“安利”Square的萬般好處。自然這些小商戶的其他小商戶朋友也會來湊熱鬧申請一個,反正不花錢還省了錢呢。

那當用戶試過幾次“秒付”的快感後(說真的比現在Apply Pay不會慢幾秒),他們也會對還沒用上移動支付的商戶的付款體驗形成落差。這種體驗一旦形成習慣,或者說“上癮”,就沒辦法回頭了。於是Square很自然地變成了首個進入大部分顧客心智中的移動支付品牌,品牌定位就此形成。用戶也會像商戶安利用這種設備來刷卡是多麽爽,而首選推薦的就自然是Square了。

如此循環往複,更多用戶帶來了更多客戶,更多客戶帶來了更多用戶。

2013年,Square Stand剛推出時,竟然還在蘋果專賣店中銷售,售價為299美元。商戶將 iPad 鎖在Square Stand上,再把Square Stand與收據打印機、現金抽屜、條形碼掃描器等設備相連接,便可以讓消費者直接在iPad上簽名消費。傑克•多西在推出時表示,傳統POS機“醜陋、緩慢、昂貴複雜”,而Square Stand更加漂亮、快速、用戶體驗更好。

除了抱蘋果這個“大腿”,Square還抱了星巴克,跟星巴克高調合作而且還接受了星巴克的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

同時Square也沒閑著,不斷開發新產品。針對商戶提供開發票、融資、外賣、CRM等服務,極大提高了商戶的粘性;而針對用戶提供電子錢包等服務方便好友之間轉賬。雖然針對用戶的服務沒有出現風靡一時的現象(不然Square就真成北美線下版的支付寶了),不過這個舉動的確刺激了蘋果和谷歌開發自己電子錢包的舉動。

6.webp

架橋秘訣:垂直市場 X 本地化 X 走心的內容

因為Square產品本身的社交屬性非常弱,如果只通過線下口碑傳播的方式,這種推廣方式未免太慢了。而Square Register這個應用又不能脫離硬件來使用,所以沒有硬件的商戶即使下載了應用也體驗不了什麽好處。

Square團隊其實在不斷地做一整套的推廣,其中包括了在紐約的時代廣場上投放戶外廣告,並通過數據分析各種推廣渠道帶來的效果。

但廣告畢竟也挺燒錢,所以需要通過媒體公關來幫忙品牌傳播是一個長期來看性價比高的選擇。雖然Square和傑克•多西一向是大媒體的報道話題之一,但是想一次性接觸到所有用戶並不存在很簡單的方法,所以,重點要放在找到核心群體,與他們直接對話,然後慢慢地影響其周邊的客戶。本地市場的小型媒體具備複合效應,而且可以讓Square拉近與小商戶的距離。

Square公關團隊將大市場分為多個垂直市場,觀察這些垂直市場中哪些可以作為突破口多花資源去“以小博大”。例如她們觀察時尚、體育、娛樂、食品等行業,發現原來美容院是Square商戶增長最快的一個領域。之後只要Square產品增加了新的功能,公關團隊就會特別關照美容業,確保媒體可以多多報道 Square 是如何服務美容業的。例如Square發布了預約管理工具之後,Square的公關人員會約見了許多使用 Square 產品的美容沙龍老板,並告訴這個產品將會為她們未來生意的得力幫手。

另外一個品牌傳播中的關鍵因素是本地化。千萬別小瞧了本地媒體的威力。美國的每個小鎮都有一份區域性的出版物,幾千或者幾百人在喝咖啡的時候會打開它來看。而且遠離大城市的小鎮,正正是Square更為關註的目標市場。同時這些本地媒體通常只報道一些本地發生的雞毛蒜皮小事,在突然發現有這樣一個新潮的科技產品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對於這種難得的選題自然“走過路過,不會錯過”。

正是通過了垂直化和本地化的報道角度,讓北美這麽多小眾市場的商戶有屬於自己地域和行業的個性化內容需求,催生了Square團隊往兩種內容上發力:商戶的故事和(小本)創業的故事。

7.webp

Google新聞搜索“Square Reader”的媒體報道數量,在2010-2013就達到了近10萬篇

Square的團隊喜歡講商戶的故事,因為他們的成功就是Square的成功。這種故事可以證明產品有用,人們喜歡它,能夠影響相關客戶來使用。

在搜集交流材料的時候,Square的公關團隊經常跟商戶走的很近,因為小企業的成功就是 Square 的品牌所在。Square團隊不僅在他們的社交媒體渠道推這些故事(以及一些視頻內容),還經常為他們直接安排記者采訪,這樣他們就可以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

例如,美國克利夫蘭的一位商戶在失業之後開始開卡車賣墨西哥餅,最後成功地開了一家裝修時尚的餐館。Square的公關團隊將他的成功故事在克利夫蘭當地的社區中進行傳播,傳遞出這個挑戰經濟逆境、充滿正能量的故事,並展示了Square是如何幫他的。

8.webp 

Square甚至還幫菲律賓的小商戶來看看每天銷售面包甜點的情況

“在Square,我們的作用就是提出做買賣會遇到的痛點,然後盡量讓克服這個痛點變簡單。如果我們可以解決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讓商戶可以更關註於做生意,比如增加商品種類或者加大營銷力度,那麽我們就贏了。這是不是產品的故事,而是我們的故事,通過給予用戶他們需要的工具來提高效率。”

——Square產品溝通與營銷總監Khobi Brooklyn

照著這個思路,Square的公關團隊收集的大量營銷材料主要是如何幫助 Square 客戶生意更加興隆的。這包括在博客中發表許多門面裝飾的建議,如何在Twitter上發表相關影響內容,以及許多和Square產品沒有任何關系的內容。

2015年,Square在美國成功IPO,實現上市,同時把市場觸角延伸到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亞。Square近日發布的首份財報顯示,Square全年凈營收為12.67億,同比增長49%。Square正在趨向於收支平衡,相信隨著Apply Pay,Google Pay等嶄新的移動支付方式出現和成熟,Square這個“連接器”依然會受線下支付場景中的商戶和用戶所喜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506

倫敦豪宅Lincoln Square戶型多 入場費1000萬港元 租金回報料3.5厘

1 : GS(14)@2017-06-17 12:35:52

【明報專訊】英國地產商Lodha推出兩個樓花項目,分別為Lincoln Square和No.1 Grosvenor Square,前者入場費約1000萬港元,共有204伙,第一期預計明年底落成。雖然英鎊貶值令港人在當地買樓變相有折扣,但投資者仍需留意過去兩年倫敦豪宅樓價下跌,截至3月倫敦中心區豪宅租金更下跌近5%。

Lincoln Square共設4期,推出204個單位,戶型由開放式(studio)至4房戶,並包括兩個頂層單位(penthouse)。項目第3期已經開賣,第1期共100伙,已賣出78伙,價值1.3億英鎊。項目入場費由約100萬英鎊(約1000萬港元)起,平均呎價2300至5500英鎊(約2.3萬至5.5萬港元),單位面積介乎480至3266方呎。

鄰近倫敦經濟學院國王學院

Lodha預計Lincoln Square首期由今年1月開始動工,建築期約兩年,預計在明年底完工,整個項目總面積29.7萬方呎。該項目樓高10層,另外底下兩層分別為用戶設施和停車場,但車位數目少於100個。項目鄰近倫敦著名的倫敦經濟學院(LSE)國王學院及皇家司法院等,距離最近地鐵站路程約5分鐘。

發展商預期Lincoln Square租金回報率約3厘至3.5厘,開放式單位每周租金介乎575至695鎊(約5710至6910港元),即月租可逾2.2萬至2.7萬港元。總監Gabriel York表示,倫敦住宅租金回報率相距甚遠,一般為3厘至6厘;並透露已有租戶等候名單,包括律師等專業人士。

開放式戶月租料達2.7萬

No.1 Grosvenor Square是Lodha推出的另一項目,共有39伙住宅和5個雙層單位,面積由1500至8000方呎,提供2房至5房單位。項目平均呎價6000鎊起(約6萬港元),入場費750萬英鎊(約7500萬港元)。該項目亦設有一個獨特天台單位,連同露台總面積約8400方呎,售價高達6800萬英鎊(約6.8億港元)。整個項目預計於2019年底完工。

前身為加拿大領事館的No.1 Grosvenor Square,佔地2.9萬方呎,在2014年被Lodha以3.06億英鎊買入,在保留外貌下改建成住宅。Gabriel York透露相關銷售文件已經準備,將於未來數周對外開放示範單位。被問到買家類型方面,他不願透露海外買家比例,預計上述項目的買家以自用為主,Lincoln Square買家則自用和投資都有。

No.1 Grosvenor Square位處的Mayfair(梅費爾)是倫敦傳統上流住宅區,距離港人熟悉的購物大道Oxford Street(牛津街)約5至10分鐘路程。Gabriel York稱連同項目在內,區內新盤豪宅供應少於100伙,並稱附近有樓盤由2014年開售至今已售出七成單位。他又引用「海德公園一號」(One Hyde Park)呎價7000英鎊為例,指一般豪宅呎價亦是介乎6000至7000鎊,認為該項目的呎價屬於市價。

Mayfair屬倫敦中心西部地區,研究機構萊坊上月發表報告,預測今年該區租金將跌2%,明年升1%。該行表示,高端住宅租務在過去兩年表現強勁,因為有關稅項的不明朗因素影響銷售市場。

年輕專才租樓需求大 高級住宅受捧

報告顯示,每周租金1000英鎊以下的租盤的需求特別強勁,相等月租約4000英鎊(約4萬港元),因為年輕專業人士愈來愈接受以租樓作為終身生活模式;但企業收緊相關預算,同時導致周租1500至5000鎊的租盤需求疲弱。萊坊又稱有關樓市成交政策的不確定因素,導致新盤供過於求,反映在租金於眾多地區下跌,截至3月倫敦中心區豪宅租金跌4.9%。

交投方面,萊坊稱倫敦高端住宅市場經歷過去多年跑贏大市後,隨交易稅增加後受挫,樓價由2015年至3月期間累跌6%。該行5月數據亦顯示倫敦市中心區豪宅樓價按年下跌6.6%,錄得連續12個月跌幅。惟該行稱隨英鎊貶值等因素影響,交投正在復蘇;估計今年相關市場樓價不變,明年則會上升1.5%,當中今年Greater London(大倫敦區)100萬英鎊以上住宅的交投會較去年升超過10%。

倫敦市中心豪宅樓價連跌12個月

英國樓價自去年夏天開始放緩,交投亦從近期高峰中回落。原因是缺乏可負擔的樓盤供應,這導致市民更為關注新盤。英國社區和地方政府部門(DCLG)數據亦反映出,近年新盤供應增加,但仍不足以應付需求。萊坊表示,可負擔的樓盤供應短缺和按揭息率低將為樓價帶來支持,但負擔能力問題在部分地區變變得愈來愈迫切。

明報記者

[王俊騏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42&issue=20170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653

傳永泰28億沽灣仔W Square 呎價2.48萬

1 : GS(14)@2018-02-01 10:38:1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963&issue=20180201
【明報專訊】全幢商廈買賣熾熱,繼早前恒地(0012)近百億元沽出北角京華道18號全幢商廈後,市場消息傳出,永泰地產(0369)持有的灣仔軒尼詩道318號W Square以28.5億元易手,以總樓面114,756方呎計,呎價24,835元。

資料顯示,物業樓高26層,永泰地產於2005年以5.29億元購入物業,及後進行翻新,並命名為W Square。翻新後物業地庫至6樓為餐飲樓層,7樓或以上為寫字樓,目前出租率為100%,每月租金收入約450萬元。早前業主委託測量行標售,項目市值約30億元,市傳以28.5億元易手,預計新買家享租金回報1.9厘。

廣告


康諾維港大廈6.33億洽購近尾聲

另上環干諾道西35至36號康諾維港大廈亦全幢售出,市傳以6.33億元獲洽購至尾聲,該物業總樓面約3.59萬方呎,折合呎價約17,632元。康諾維港大廈為1幢23層高商廈,地下為商舖,1至22樓為寫字樓樓層,每層面積約2000方呎。

資料顯示,今年1月先後有多幢商廈錄得大額成交,除京華道18號全幢售出外,上環文咸東街Bonham Circus上月中易手,成交價17億元,以樓面約7.4萬方呎計,平均呎價約2.3萬元。另牛頭角絲寶國際大廈9層連57個車位,獲安祖高頓基金及印度船王家族垂青,以25億元購入,平均呎價約1.64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630

星展租Two Harbour Square 7層涉近20萬呎

1 : GS(14)@2018-05-10 05:49:23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089&issue=20180510
【明報專訊】市場錄得大手商廈租務成交,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辦公樓董事陳洛奇表示,星展銀行落實承租觀塘偉業街180號Two Harbour Square 3至10樓共7層樓面,涉197,037方呎,星展租用上述樓面主要是配合業務擴充需要,並作整合業務之用,把集團的多個中間部門整合在一起,預計於2018年第四季起分階段遷入。

相等於現租創紀之城樓面3倍

新地(0016)代理寫字樓租務部總經理盧經緯表示,是次星展租用Two Harbour Square的面積是現時租用創紀之城6期寫字樓近3倍,集團將繼續與星展銀行合作,以配合其未來業務發展所需。

朗豪坊高層意向呎價4萬

另中原寫字樓部副營業董事許榮偉表示,旺角朗豪坊高層15室放售,面積約1652方呎,意向呎價約4萬元,意向價約6608萬元。資料顯示,業主2007年以1235.696萬元購入,若是次按意向價售出,帳面將獲利5372.3萬元或逾4倍。

市區核心舖再錄劈租個案,喜來登旺鋪聯席董事劉兆偉表示,萬寧以月租125萬元租用尖沙嘴廣東道文利大廈地下4、5號舖,以舖位面積約2518方呎計,呎租近500元。此舖位對上租客為周大福珠寶,於2013年以月租450萬元租用,舖位自2016年9月丟空至今,最新租金較當時回落325萬元或72%。

萬寧125萬租廣東道舖

另外,全幢物業成交活躍,由興勝創建(0896)及安祖高頓持有的上環皇后大道中338號Queen Central全幢商廈,以11億元成交,據悉買家為木薯資源(0841),興勝等於2016年10月以6.338億元購入該項目,未計翻新等費用,持貨1年半帳面獲利4.662億元,賺幅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3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