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事通:電訊收租概念股
1 :
GS(14)@2012-08-21 15:05:07呢條友叫人自殺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2%E5%BF%B5%E8%82%A1
上星期五,數碼通(315)為將會推出嘅4G服務,搞咗一次小型簡介會。不過,簡介會入面大家無所不談,反而關於4G嘅事,唔係講得最多。
「我覺得你哋做電訊,好似收租,攞咗個頻率之後,就可以一直收錢。」我話。「點同呀!使用量就不斷增加,我哋都要投入資源,但係月費又不斷下跌。今次推出4G,我哋都冇加價啦!如果你用地產做比喻,最緊要嘅係Location。大氣電波,亦唔係條條都一樣,有啲頻道,係比起其他嘅更好用。」數碼通管理層,一直都好堅持呢個講法。
「不過,話說回頭,我又用地產做比喻,你哋由3G上4G,雖然話要投入新資本,不過就好似突然間增加地積比率,都有著數喎!如果收租地產公司,可以咁樣增加地積比率,仲唔發到好似豬頭咁?」我問。「你鋪話法吖!咁用戶嘅要求越來越多,我哋又冇得加價。技術進步,最終都係益咗消費者。我哋,真係得個做字。」數碼通管理層講嘅,亦係事實。
「投資者最關心,都係你哋條數啫。我仲好記得DL話,銀行大把錢。你哋會點用先?會唔會將對手成間買起呢?你哋有個對手,頻道定位都幾靚喎。」我問。
「我哋派息幾好吖!」數碼通管理層呢個答案,明曬。電訊收租概念,幾好吖!
李兆富
iPhone5快出 電訊商減價清4S
1 :
GS(14)@2012-08-29 11:16: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29/News/ea_eaa1.htm

3香港最新iPhone 4S 16Gb攜號轉台的月費,要預繳4760元的機價,並選用398元5Gb無限上網的計劃。
扣除5個月月費及每月手機回贈等優惠後,簽約24個月的平均月費為153元。其他有售iPhone 4S的電訊商,如數碼通(0315)及CSL,分別有不同形式的轉台優惠,部分亦有送月費。香港電訊(6823)旗下PCCW Mobile,沒與蘋果簽訂銷售合約,只是代客購買iPhone 4S,他們亦有轉台優惠予新客。
3:為鼓勵客戶用智能手機
不過相比起其他電訊商,3香港則是「落藥最重」的一間。無論是預繳機價及每月應付的月費,目前均是全港最便宜(見表)。此前,他們曾推出「免3個月月費」的優惠推銷iPhone 4S,但最近將優惠「加碼」。集團發言人沒有回應,是否有清存貨的壓力,只表示會不時透過推出優惠,以鼓勵更多客戶加入使用智能手機。
蘋果不允舊款退貨
有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電訊商向蘋果買機後,即使有新型號的iPhone推出,亦不能將還未售出的舊型號手機退回給蘋果。結果,電訊商有一定的銷售壓力,並要增加更多優惠吸引客戶,尤其是iPhone 5面世後,必定令舊型號價格迅速下跌,故此要加速銷售。
雖然iPhone 5外表及功能仍然是一個謎,但不少「貪新忘舊」的智能手機用家,均暫停換機去等新產品。
再者,對上一代的iPhone 4在2010年推出後,當時用家普遍簽約24個月。適逢此時,該批用家的合約即將到期,令「夾在中間」的iPhone 4S,銷情逐漸冷卻。
分析員:可為4G大戰鋪路
「3香港這樣做,肯定有存貨壓力,但相信他們不會做蝕本生意。」有電訊分析員表示,基於電訊商與蘋果簽保密協議,故外間難以知道,集團用多少錢購入。
不過,他認為即使推出優惠,對和記電訊的盈利不會造成很大影響。與此同時,3香港亦可以乘機吸引其他台的客戶轉台,為之後的4G大戰鋪路。
2 :
reference(1610)@2012-08-30 16:05:44http://www.insidermonkey.com/blo ... 28Insider+Monkey%29
"Apple is offering iPhone 4S users up to $345 in gift certificates for their used 4S phones which can go as credit toward a new purchase on Apple’s online store."
Services available in US only....
3 :
GS(14)@2012-08-30 16:08:57咁Apple 呢季條數咪唔靚?
利字當頭:電訊業連橫合縱
1 :
GS(14)@2012-10-18 00:52: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17/18042162
軟庫的孫正義,豪擲200億美元,買下美國的Sprint Nextel。這宗交易,120億是舊股,80億是新股,完成交易,軟庫將會持有Sprint Nextel的七成權益。如無意外,這次是日本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宗收購。06年,孫正義也曾經用151億美元收購Vodafone日本,更成功逆轉勝,在08年取得iPhone日本的獨家銷售權。
近年,電訊業的遊戲規則,有點似香港的地產發展。大電訊商的頻譜數目多,經過重新整合之後,用上新技術,例如LTE,就好像增加地積比一樣,速度快了,也可以容納更多用戶。在美國,AT&T和Verizon兩大,有壟斷性優勢,Sprint Nextel是一家比較細的電訊商,本來的生存空間,就只有收購和被收購。但是由一家外地電訊商來收購,沒有這個頻譜的協同效應。比較傳統一點的分析,都覺得孫正義的舉動莫名其妙。
主觀願望去看,孫正義入股Sprint Nextel,這間公司沒有可能被收購了,要收購嘛,就只剩下了Deutsche Telekom持有,沒有上市的T-Mobile。
這宗世紀交易,對香港投資者的啟示,我覺得最少有兩個:
一)電訊業應該又進入一次合併收購的周期,外國如是,香港和大陸本來也應該如是。不過,大陸電訊的三大,不可能併購。要到海外嗎?又似乎不太可能。至於香港的電訊業,早有業者說,現在的電訊商數目還是多了一點。嗯,有可能會出現本地電訊商被大陸三大收購嗎?
二)孫正義在訪問中說,到海外收購的原因,是日圓夠強。事實上,港元跟美元一樣地弱,站在大陸電訊三大,這個時候出手,其實頗為化算。雖然市場規模還是比較細,但仍聊勝於無。
利世民
投資一周:四電訊商冇運行 周顯
1 :
GS(14)@2013-04-12 00:42: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1/18223843
話說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助理總監卓聖德寫了一篇文章,其中的一項說法,是四間電訊商的3G牌照在2016年到期之後,應該要取回三分之一頻譜,重新拍賣,認為此舉可以促進市場競爭。
這個建議,影響了四間擁有3G牌照的電訊公司:數碼通(315)、和電香港(215)、香港電訊(6823)及CSL,而數碼通行政總裁黎大鈞馬上反擊,批評他是「斷章取義,混淆視聽」。另一方面,因為政府的收回部份頻譜,電訊商必須重新投資建設,數碼通、和電香港和香港電訊都表明要加價,來彌補這些開支。
翻查資料,香港政府是在2001年發出3G牌照,而牌照的有效期是15年,所以,政府的確是合法和有權在2016年作出這個行動的。
然而,合法和有權是一件事,這個做法,肯定是出人意表,政府為甚麼要做這一件出人意表的事呢?
如果大家有看過我的新書都知道,梁振英政府的策略性目標,就是收回香港,而電訊網絡是戰略性的資產,必須由國家持有。
政府力撐中移動
回想上世紀七十年代,政變成功的關鍵,就是佔領電視台,在電視台宣佈政變成功。當年的電視台,相等於今日的電訊網絡,因為政府有甚麼消息要通知市民,發訊息就可以了,可知後者的重要性。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可見的將來,政府將會大力壓迫現時的四大電訊商,同時在政策上,幫助中國移動(941)旗下的萬眾電話上位,如果四大電訊商加價,更加是合晒何車,中國移動萬眾乘機減價,搶奪市場。如果從投資的角度看,買這幾間電訊商的股票,當然冇運行。
周顯
電訊首科(3997,前編號8145)專區
1 :
GS(14)@2013-05-14 11:33:49http://www.hkexnews.hk/reports/prelist/TSONE-20130510-Index_c.htm
改到咁似8號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30523010_C.HTM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30523012_C.pdf
招股書
2 :
franco26(24932)@2013-05-14 12:44:00炒4G 喎
3 :
ant2012(35387)@2013-05-14 14:47:40listed for sale?
4 :
GS(14)@2013-05-19 18:06:123樓提及
listed for sale?
MUST
5 :
GS(14)@2013-05-19 18:08:141. 主要為手機維修,其他就好少
2. 鋪都是老細租畀他,好多都靠老細
6 :
GS(14)@2013-05-19 18:13:073. 問題是牌頭的零件穩唔穩定
4. 毛利太細,一次性固定開支大,食左利潤
5. 客戶集中
6. 少量客戶終止合約
7. 家族企業
8. 董事人工大增都影響利潤
9. 今年直情唔派息
7 :
GS(14)@2013-05-19 18:13:3810. 新加坡人又搞去台灣,最值錢那part都唔上
8 :
GS(14)@2013-05-19 18:17:1611. 最大是生果、HTC、Sony/Sony Erisson、新世界、CSL、Motorola、....
http://www.telecomdigital.cc/address_maintain.htm
9 :
GS(14)@2013-05-19 19:01:3112. 4兄弟唔提,方平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30787&hide=N
13. 朱健宏,隻隻正貨,太陽使者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29771&hide=N
14. 林婉玲
http://webb-site.com/dbpub/positions.asp?p=61139&hide=N
10 :
GS(14)@2013-05-19 19:02:0815. 電訊數碼都唔擺,有心機有限
11 :
GS(14)@2013-05-19 19:02:5816. 信永中和都用,唔計其他開支就蝕,空殼
12 :
投機仁(34693)@2013-05-26 16:09:15又係空殼一隻
13 :
GS(14)@2013-05-26 16:11:50來做世界
14 :
投機仁(34693)@2013-05-26 16:13:17個市靜真係好多殼排住隊上
15 :
VC(35825)@2013-05-26 18:47:20勸各位RF勇士唔好掂,今次未必有華章咁好彩開市入都有3蚊水位

16 :
投機仁(34693)@2013-05-26 18:50:33華章即日派錢,依家打柴。。。
17 :
自動波人(1313)@2013-05-26 21:52:11全配,以投注心態玩ok
18 :
fineram(806)@2013-05-27 00:19:0015樓提及
勸各位RF勇士唔好掂,今次未必有華章咁好彩開市入都有3蚊水位
根本高開多過50%已經唔值。
再加上仲有一兩隻配售既股仲未上返配售價。
19 :
GS(14)@2013-05-27 11:06:24呢排興隻隻都是咁,垃垃圾圾又炒到幾十億
20 :
八旗子弟(15368)@2013-05-30 09:30:24做咗3.5,有戲睇
21 :
0o4(31752)@2013-05-30 09:50:3519樓提及
呢排興隻隻都是咁,垃垃圾圾又炒到幾十億
市好,係咁架LA
22 :
fishlove2001(20176)@2013-05-30 10:19:06$1.3入左d, 近殻價,應輸唔到幾多
23 :
GS(14)@2013-05-30 11:40:5021樓提及
19樓提及
呢排興隻隻都是咁,垃垃圾圾又炒到幾十億
市好,係咁架LA
仲痴過1973
24 :
fineram(806)@2013-06-07 18:08:33呢隻又係輸死d 散戶.
25 :
鉛筆小生(8153)@2013-06-09 12:23:4524樓提及
呢隻又係輸死d 散戶.
其實邊有咁多散戶玩, 那有輸死之談
炒得既, 就預左輸
我中高位入左貨,
呢隻等幾年, 我看佢會轉主板
26 :
rooneyplus(36163)@2013-06-10 12:12:39我都留意等上車中。
27 :
fishlove2001(20176)@2013-06-10 13:59:53我今天加注,市值下限提供limited downside risk。
28 :
滑頭鬼(36730)@2013-06-20 21:43:41配售價每股1元, now...
29 :
GS(14)@2013-06-20 22:36:2827樓提及
我今天加注,市值下限提供limited downside risk。
可以輸到嚇死你,信我
30 :
greatsoup38(830)@2013-06-27 00:20:4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30625004_C.pdf
8145
轉盈為虧,蝕100萬,主要為上市開支,空殼
31 :
toby709(40337)@2013-07-02 12:15:04一打開呢隻來睇, 嚇死我, 個頭威幾勁呀
32 :
GS(14)@2013-07-02 23:01:2431樓提及
一打開呢隻來睇, 嚇死我, 個頭威幾勁呀
都跌左七八成啦
33 :
toby709(40337)@2013-07-02 23:31:33有啦,我望過下原來好多八字頭第一日都係咁,呢隻個老細又幾得意,係街集資又唔係多,有咩好搞?
34 :
fishlove2001(20176)@2013-07-03 08:38:55轉主板,巿值必須2億,升1倍。
35 :
toby709(40337)@2013-07-03 09:19:47
等我思考下先
36 :
greatsoup38(830)@2013-07-03 22:01:2134樓提及
轉主板,巿值必須2億,升1倍。
無呢個限制的
37 :
greatsoup38(830)@2013-07-03 22:05:20我認錯,是有呢個規則,但好多方法實行
38 :
toby709(40337)@2013-07-25 08:03:37昨又收市原來升了三成
39 :
qt(2571)@2013-07-25 08:29:36有好消息?
40 :
sityuka(4687)@2013-07-25 10:01:39成交算少吗
41 :
自動波人(1313)@2013-07-25 12:16:05炒垃圾,無消息才是最好消息
42 :
ng caddy(36072)@2013-07-25 12:42:38現在炒垃圾股,一早說
43 :
greatsoup38(830)@2013-07-25 23:11:39我想都會慢慢穩定
44 :
fishlove2001(20176)@2013-07-26 01:19:12我一直不斷買佢,每跌10格就買,今日放左d
45 :
toby709(40337)@2013-08-08 09:11:12賺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N20130807058_C.pdf
46 :
GS(14)@2013-08-08 09:16:53盈利增170%,至190萬
47 :
qt(2571)@2013-08-08 09:19:5946樓提及
盈利增170%,至190萬
唉,太孤寒,入唔到囧囧囧
48 :
鉛筆小生(8153)@2013-08-08 09:20:05不錯
49 :
鉛筆小生(8153)@2013-08-08 09:20:05不錯
50 :
greatsoup38(830)@2013-08-08 22:23:1147樓提及
46樓提及
盈利增170%,至190萬
唉,太孤寒,入唔到囧囧囧
遲d至入啦,有排啦
51 :
greatsoup38(830)@2013-11-06 22:37:29maycheungbeauty在51樓提及
还是不停地跌
跌多30%先
52 :
toby709(40337)@2013-11-07 01:10:07會唔會等唔到
53 :
greatsoup38(830)@2013-11-07 01:14:56大把啦
54 :
鉛筆小生(8153)@2013-11-07 01:17:30呢隻, 我等0.3


55 :
投機仁(34693)@2013-11-07 09:05:190.3 難d 0.35-0.4 可入手
56 :
greatsoup38(830)@2013-11-07 22:19:19投機仁在56樓提及
0.3 難d 0.35-0.4 可入手
希望等到
57 :
greatsoup38(830)@2013-11-08 01:09:008145
3個月少了上市開支,轉盈260萬,6個月轉盈460萬,3,500萬現金
58 :
fishlove2001(20176)@2013-11-18 16:46:35哈哈哈~比平均成本升四成嚕,沽一半先。哈哈哈
59 :
鉛筆小生(8153)@2013-11-18 18:43:56不是等十倍了嗎?
60 :
鉛筆小生(8153)@2013-11-18 18:43:56不是等十倍了嗎?
61 :
fishlove2001(20176)@2013-11-18 18:55:24要籌錢買687
62 :
iniesta(1400)@2013-11-18 19:35:44如果呢隻係轉主板就唔買了,得一倍
而在一倍唔係乜
63 :
GS(14)@2013-11-18 23:18:39fishlove2001在59樓提及
哈哈哈~比平均成本升四成嚕,沽一半先。哈哈哈
真是發晒力
64 :
fatlone168(20094)@2013-11-19 15:48:59fishlove2001在62樓提及
要籌錢買687
真係咁睇好687?
8145以你貨底既成本, 唔好講10倍住, 3,4倍也許不是夢....
65 :
fishlove2001(20176)@2013-11-19 20:17:44fatlone168在65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2樓提及
要籌錢買687
真係咁睇好687?
8145以你貨底既成本, 唔好講10倍住, 3,4倍也許不是夢....
我是8145 大好友
66 :
鉛筆小生(8153)@2013-11-19 22:01:22fatlone168在65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2樓提及
要籌錢買687
真係咁睇好687?
8145以你貨底既成本, 唔好講10倍住, 3,4倍也許不是夢....
因為錢有限, 股無限
67 :
greatsoup38(830)@2013-11-19 23:24:34鉛筆小生在67樓提及
fatlone168在65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2樓提及
要籌錢買687
真係咁睇好687?
8145以你貨底既成本, 唔好講10倍住, 3,4倍也許不是夢....
因為錢有限, 股無限
死坐一兩隻都掂啦
68 :
fishlove2001(20176)@2014-01-11 17:48:07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69 :
GS(14)@2014-01-11 21:02:06fishlove2001在69樓提及
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唔好咁有期望
70 :
Don04272014(44529)@2014-01-11 21:07:56fishlove2001在69樓提及
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風險好大
71 :
fishlove2001(20176)@2014-01-11 21:16:21近日聽朋友說了一個故事: 記者在IGG 大升當日到證券行訪問股民,問他們科網熱潮下,有否投資手遊股,對手遊股有什麼看法。
他們說:科網股咁大風險,炒到咁貴,而家內銀咁平,又高息,內銀抵買好多。
故事完
72 :
GS(14)@2014-01-11 21:26:08fishlove2001在72樓提及
近日聽朋友說了一個故事: 記者在IGG 大升當日到證券行訪問股民,問他們科網熱潮下,有否投資手遊股,對手遊股有什麼看法。
他們說:科網股咁大風險,炒到咁貴,而家內銀咁平,又高息,內銀抵買好多。
故事完
手遊是好大風險
73 :
fatlone168(20094)@2014-01-12 01:28:30fishlove2001在72樓提及
近日聽朋友說了一個故事: 記者在IGG 大升當日到證券行訪問股民,問他們科網熱潮下,有否投資手遊股,對手遊股有什麼看法。
他們說:科網股咁大風險,炒到咁貴,而家內銀咁平,又高息,內銀抵買好多。
故事完
多謝分享
印證驘錢的從來是少數
74 :
hoyin86(39556)@2014-01-12 01:30:21greatsoup在70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9樓提及
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唔好咁有期望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呢兩句真是好洗腦,哈哈

75 :
fatlone168(20094)@2014-01-12 01:32:43hoyin86在75樓提及
greatsoup在70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9樓提及
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唔好咁有期望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呢兩句真是好洗腦,哈哈
我好認同FISH兄呢2句
我唔知我對呢2句既解讀是否佢既本意,總之我就是感受好深
股票呢家嘢,你唔信,唔會驘到大錢
76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01:33:08你要明白信譽是一切,他洗腦還洗腦....輸左人地入我數的
77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01:33:25fatlone168在76樓提及
hoyin86在75樓提及
greatsoup在70樓提及
fishlove2001在69樓提及
被遺忘了的創板配售上市新股,近期創板鐘意炒垃圾,雖然不才很不願意用垃圾形容電訊首科,但不才更希望它有日成為創板熱炒的垃圾。
依然期望有一天享受電訊首科帶來的感動。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唔好咁有期望
“努力堅持,用心相信”
呢兩句真是好洗腦,哈哈
我好認同FISH兄呢2句
我唔知我對呢2句既解讀是否佢既本意,總之我就是感受好深
股票呢家嘢,你唔信,唔會驘到大錢
去炒賣區講啦呢d
78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01:37:40我唔否認fish 選股掂,但唔好咁洗腦
79 :
鉛筆小生(8153)@2014-01-12 09:08:12greatsoup38在79樓提及
我唔否認fish 選股掂,但唔好咁洗腦
我覺得中性, 又唔係好掂, 但相信佢前途冇可限量
80 :
fishlove2001(20176)@2014-01-15 13:35:10比想像中快
81 :
鉛筆小生(8153)@2014-01-15 13:40:37fishlove2001在81樓提及
比想像中快
對, 1.05 被人掃光後, 即來
82 :
red_seabream(29242)@2014-01-15 13:47:13膜拜
83 :
鉛筆小生(8153)@2014-01-15 13:49:398145 8146
84 :
鉛筆小生(8153)@2014-01-15 13:49:398145 8146
85 :
toby709(40337)@2014-01-15 14:07:18今朝先排緊 ...
86 :
hoyin86(39556)@2014-01-15 15:03:47鉛筆小生在85樓提及
8145 8146
吳大師 : 連動
87 :
GS(14)@2014-01-16 00:00:16升到咁真是呆左
88 :
fishlove2001(20176)@2014-01-16 00:23:03 累積表現 市值 (億)
8209: +110.00% 2.77
8191: +3.85% 2.88
8099: +11.00% 11.1
8320: +32.53% 1.98
8107: +130.00% 9.20
8056: +6.41% 8.3
8255: +603.33% 20.26
8309: +5.71% 2.22
8326: +12.00% 2.24
8180: +560.00% 13.2
8002: +253.21% 134.39
8101: +59.13% 1.83
8185: +66.36% 9.17
8218: +116.67% 2.60
8018: +491.46% 9.70
8036: -1.11% 2.22
8135: +100.00% 3.60
8310: +128.00% 4.56
8201: +304.16% 4.85
8145 +78.00% 2.14
等升多一倍,創板殼講緊2億一個,而家區區$2.14億市值都未及D垃圾8310, 8201, 8018, 8218, 8180, 8255, 8107, 8209 ,升多一倍0岩0岩好。
今日大成交炒上者平均價$1.6,8218炒法至少見返第一日開市價$3.7。
89 :
GS(14)@2014-01-16 00:27:37呢隻賣維修都值2億哈
90 :
投機仁(34693)@2014-01-16 12:46:28依家豬都識飛天,好正常呀
91 :
iniesta(1400)@2014-01-16 12:56:43其實有好多 多年前配售的股都唔郁
所以買到呢隻, 真是好眼光
92 :
stockwinner(6666)@2014-01-16 13:25:18好多細沽盤, 應該要等下.
93 :
GS(14)@2014-02-18 00:56:36批1,200萬份option ,每份1.64元
94 :
GS(14)@2014-03-13 01:37:398145
95 :
GS(14)@2014-06-17 02:03:338145
賺1,080萬,3,200萬現金,勁派25仙息
96 :
GS(14)@2014-11-12 10:41:053個月盈利增140%,至620萬,6個月增180%,至1,270萬,1,600萬現金
97 :
fatlone168(20094)@2014-11-19 12:57:48呢隻嘢做乜係咁狂派息?
上次.25, 加埋今次.10
好唔想要尐現金?
98 :
greatsoup38(830)@2014-11-20 00:41:38fatlone168在97樓提及
呢隻嘢做乜係咁狂派息?
上次.25, 加埋今次.10
好唔想要尐現金?
可能現金自己用會好些
99 :
GS(14)@2015-02-26 09:40:54http://news.163.com/15/0226/00/AJBBV52N00014AED.html
本报记者 杨博
在港交所挂牌的电讯首科(08145.HK)股价25日大涨17.5%至2.75港元,成为当天港股市场上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而近一个月来该公司股价累积涨幅已经超过80%。
电讯首科主要在香港经营手机维修业务,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流行和普及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另类”苹果概念股
虽然市值只有3.3亿港元,但电讯首科却是香港最大的手机维修服务提供商。资料显示,电讯首科成立于1987年,1999年起开始为香港一家手机制造商提供维修服务。目前公司主营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维修服务,并销售手机配件,业务覆盖香港、中国内地和澳门等地。2013年5月30日,电讯首科在港交所创业板以配售股份的方式上市,配售价每股1港元,上市首日股价上涨42%。
电讯首科目前由张氏家族、张敬石、张敬山、张敬川和张敬峯四兄弟控制和实际拥有。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张氏家族透过信托基金持有电讯首科55%的股权,主席张敬石等四兄弟还持有额外5%的股权。在香港,张氏家族有着“传呼机大王”的称号,旗下“电讯系”在当地占据重要地位。去年中曾有消息称,在电讯首科上市后,张氏家族还计划将其在香港的传呼业务电讯数码上市,集资约1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电讯首科是一只“另类”的苹果概念股。有研究机构对比公开资料后指出,电讯首科的最大客户很可能是苹果公司,后者对其年收入的贡献率超过20%。
市场研究人士称,电讯首科堪称苹果产业链上的“沧海遗珠”,有望上演重估、转板、卖壳三大主题。首先,电讯首科目前市盈率为6倍,对比瑞声科技及舜宇光学等苹果产业链股票的15倍预测市盈率估值,股价存在重大重估空间;其次,电讯首科当前财年盈利有望符合转主板的条件,转板后可能会获得更多机构认同,持续获得资金买入;第三,电讯首科上市可能是一项造壳工程,该公司业务结构简单且股权集中,能够显著提升卖壳的成功率,转板后电讯首科卖壳估值为每股4.58港元。有研究人士给予电讯首科12个月目标价4.05港元,较当前水平还有近50%的上涨空间。
业绩增长喜人
作为香港最大的手机维修服务提供商,电讯首科98%的收入来自香港本地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和普及,特别是制造商之间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电讯首科业务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
电讯首科日前公布的最新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上财季内,公司收入达到3472万港元,同比增长39.7%,其中维修服务收入达到3180万港元,同比增长35%,配件销售收入达到291.5万港元,同比增长1.33倍。上财季公司税前利润803万港元,同比增长69%。在截至2014年底的九个月内,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5.7%至9366万港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07%至2494万港元。
在此前两个财年中,电讯首科的业绩都有不俗表现。截至2014年3月31日的2013/14财年,电讯首科收入同比增长20%,税前利润同比增长4.4倍至1814万港元。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2012/13财年内实现收入7851万港元,同比增长13%,税前利润345万港元,同比增长1.07倍。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00 :
qt(2571)@2015-02-27 22:13:15game over 咗啦
101 :
iniesta(1400)@2015-02-28 17:26:39魏魚大合唱正pk
102 :
greatsoup38(830)@2015-03-01 00:30:17真是無得搞
103 :
GS(14)@2015-06-23 23:50:17盈利增1倍,至2,200萬,2,800萬現金
104 :
greatsoup38(830)@2015-11-10 01:57:06盈利降25%,至900萬,300萬CASH
105 :
太平天下(1234)@2015-11-10 18:50:08greatsoup38在104樓提及
盈利降25%,至900萬,300萬CASH
有機去主板?
106 :
greatsoup38(830)@2015-11-11 00:28:03need more effort
107 :
李澤楷(15220)@2016-06-13 02:25:52今年破20M機會大?
108 :
greatsoup38(830)@2016-06-13 02:58:34李澤楷在107樓提及
今年破20M機會大?
無人會知
109 :
GS(14)@2016-06-23 17:33:50盈利降7%,至1,960萬,2,300萬現金
110 :
fatlone168(20094)@2016-06-23 18:03:39greatsoup在109樓提及
盈利降7%,至1,960萬,2,300萬現金
爭40萬就夠二千萬轉主版??
111 :
李澤楷(15220)@2016-06-23 21:52:02fatlone168在110樓提及
greatsoup在109樓提及
盈利降7%,至1,960萬,2,300萬現金
爭40萬就夠二千萬轉主版??
湯財計錯數,,
其他收入係租金,,年年都係2百萬,,,港交所會計入去經常性收入,,
112 :
greatsoup38(830)@2016-06-23 23:10:05李澤楷在111樓提及
fatlone168在110樓提及
greatsoup在109樓提及
盈利降7%,至1,960萬,2,300萬現金
爭40萬就夠二千萬轉主版??
湯財計錯數,,
其他收入係租金,,年年都係2百萬,,,港交所會計入去經常性收入,,
我沒有計錯數,我只計本業收入
我唔計呢堆租金收入的
會計的數我會調整的
113 :
greatsoup38(830)@2016-06-23 23:10:15fatlone168在110樓提及
greatsoup在109樓提及
盈利降7%,至1,960萬,2,300萬現金
爭40萬就夠二千萬轉主版??
不會,應該轉到主板
114 :
GS(14)@2016-11-09 12:22:013個月盈利增15%,至450萬,6個月盈利降22%,至700萬,2,800萬現金
115 :
greatsoup38(830)@2017-06-28 16:41:00盈利增4%,至2,050萬,5,600萬現金
116 :
GS(14)@2017-10-31 23:01:28盈喜
117 :
GS(14)@2017-11-08 14:30:19盈利增75%,至1,230萬,7,600萬現金
118 :
GS(14)@2018-02-21 15:19:44failed
119 :
waiare(55925)@2018-02-21 16:38:17greatsoup在118樓提及
failed
於2018年2月20日,本公 司 已根 據 主板 上市 規 則第 9A章 向 聯交 所 重新 提 交該
申請 。
同6033一樣 fail之後又重新提交
120 :
GS(14)@2018-02-24 01:58:37再接再勵
121 :
太平天下(1234)@2018-02-24 19:06:09greatsoup在120樓提及
再接再勵
手機一部成萬,有壞唔係唔整呀?應該得嘅
122 :
GS(14)@2018-02-25 02:19:48太平天下在121樓提及
greatsoup在120樓提及
再接再勵
手機一部成萬,有壞唔係唔整呀?應該得嘅
問題代理唔穩陣
123 :
greatsoup38(830)@2018-03-16 23:40:28轉主板
124 :
GS(14)@2018-03-16 23:47:45轉主板
125 :
greatsoup38(830)@2018-06-27 03:01:18維持賺2,000萬,8,000萬現金
126 :
GS(14)@2018-09-27 15:25:32本公司董事會 (「董事會 」)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 (「股 東 」)及有意投資
者, 根 據目 前 可得 資料 的 評估 , 本集 團預 期 將呈 報 截至 2018 年 9 月 30 日
止六 個 月(「期 間 」)其綜 合 淨溢 利 大 幅下 降。本 集團 期 間綜 合 淨溢 利 大幅
下降 乃 主要 由 於(其中包括):
(i) 與去 年 同期 相 比,收入 減 少 約 30%。該減 少 主要 是 由於 無法 控 制及 不
能預 知 的維 修 工作 減少 所 致;及
(ii) 約人民幣 27 百 萬 元 定期 存 款所 產 生的 估計 未 變現 匯 兌虧 損 。
由 於 本 公 司 仍 在 落 實 本 集 團 期 間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中 期 業 績 , 故 此 , 本 公 告 所
載 資 料 僅 為 董 事 會 根 據 目 前 可 得資料 及 本 集 團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 而 作
出 之 初 步 評 估 , 有 關 資 料 未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或 本 公 司 審 核 委 員 會 審 閱 。 本
集 團 之 業 績 詳 情 將 在 本 集 團 期 間 中 期 業 績 公 告 內 披 露 , 該 業 績 公 告 預 期 將
於 2018 年 11 月刊發。
127 :
GS(14)@2018-11-23 12:57:06盈利降83%,至200萬,8,100萬現金
128 :
GS(14)@2019-05-21 09:47:54本 公 司 董 事 會 ( 「 董事會 」 ) 謹 此 知 會 本 公 司 股 東 ( 「 股 東 」 ) 及 有 意 投
資者 , 根據 本 集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未 經 審 核綜 合 管理 賬 目所
作 出 的 初 步 審 閱 及 目 前 本 公 司 可 得 的 財 務 資 料 , 本 集 團 預 期 將 呈 報 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其 綜合 淨 溢利 大幅 下 降。
本集 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的 綜合 淨 溢利 大 幅下 降乃 主 要由 於( 其
中包 括 ):
(i) 與去 年 相比,收 入 減少 約 34%。該減 少主 要 是由 於 無法 控制 及 不能 預
知的 維 修工 作 減少 所致;及
(ii) 約人民幣 27 百 萬 元 定期 存 款所 產 生的 估計 未 變現 匯 兌虧 損 。
由於 本 公司 仍 在落 實本集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年 度 未經 審 核綜 合 全
年 業 績 , 故 此 , 本 公 告 所 載 資 料 僅 為 董 事 會 根 據 目 前 可 得 資 料 及 本 集 團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 而 作 出 之 初步評估 , 有 關 資 料 未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或 本
公司 審 核委 員 會審 閱。 本 集團 之 業績 詳情 將 在本 集 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全 年 業績 公告 內 披露,該 全 年 業績 公 告預期將於 2019 年 6 月 刊發。
129 :
太平天下(1234)@2019-05-21 10:00:11greatsoup在128樓提及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 「 董事會 」 ) 謹 此 知 會 本 公 司 股 東 ( 「 股 東 」 ) 及 有 意 投
資者 , 根據 本 集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未 經 審 核綜 合 管理 賬 目所
作 出 的 初 步 審 閱 及 目 前 本 公 司 可 得 的 財 務 資 料 , 本 集 團 預 期 將 呈 報 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其 綜合 淨 溢利 大幅 下 降。
本集 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的 綜合 淨 溢利 大 幅下 降乃 主 要由 於( 其
中包 括 ):
(i) 與去 年 相比,收 入 減少 約 34%。該減 少主 要 是由 於 無法 控制 及 不能 預
知的 維 修工 作 減少 所致;及
(ii) 約人民幣 27 百 萬 元 定期 存 款所 產 生的 估計 未 變現 匯 兌虧 損 。
由於 本 公司 仍 在落 實本集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年 度 未經 審 核綜 合 全
年 業 績 , 故 此 , 本 公 告 所 載 資 料 僅 為 董 事 會 根 據 目 前 可 得 資 料 及 本 集 團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 而 作 出 之 初步評估 , 有 關 資 料 未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或 本
公司 審 核委 員 會審 閱。 本 集團 之 業績 詳情 將 在本 集 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全 年 業績 公告 內 披露,該 全 年 業績 公 告預期將於 2019 年 6 月 刊發。
把握到轉主板時機
130 :
GS(14)@2019-05-21 18:28:54太平天下在129樓提及
greatsoup在128樓提及
本 公 司 董 事 會 ( 「 董事會 」 ) 謹 此 知 會 本 公 司 股 東 ( 「 股 東 」 ) 及 有 意 投
資者 , 根據 本 集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未 經 審 核綜 合 管理 賬 目所
作 出 的 初 步 審 閱 及 目 前 本 公 司 可 得 的 財 務 資 料 , 本 集 團 預 期 將 呈 報 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其 綜合 淨 溢利 大幅 下 降。
本集 團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 年度 的 綜合 淨 溢利 大 幅下 降乃 主 要由 於( 其
中包 括 ):
(i) 與去 年 相比,收 入 減少 約 34%。該減 少主 要 是由 於 無法 控制 及 不能 預
知的 維 修工 作 減少 所致;及
(ii) 約人民幣 27 百 萬 元 定期 存 款所 產 生的 估計 未 變現 匯 兌虧 損 。
由於 本 公司 仍 在落 實本集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 止年 度 未經 審 核綜 合 全
年 業 績 , 故 此 , 本 公 告 所 載 資 料 僅 為 董 事 會 根 據 目 前 可 得 資 料 及 本 集 團 未
經 審 核 綜 合 管 理 賬 目 而 作 出 之 初步評估 , 有 關 資 料 未 經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或 本
公司 審 核委 員 會審 閱。 本 集團 之 業績 詳情 將 在本 集 團截 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止 年 度全 年 業績 公告 內 披露,該 全 年 業績 公 告預期將於 2019 年 6 月 刊發。
把握到轉主板時機
頂唔住
香港領袖系列 - 盈科電訊主席李澤楷(2000)
1 :
GS(14)@2013-10-05 15:42:08歷史自有公論
2 :
buyanbai(42258)@2013-10-05 16:06:03有無簡介
3 :
GS(14)@2013-10-05 16:11:23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0%9F%E6%AE%BC%E4%B8%8A%E5%B8%82
http://www.millionbook.net/js/z/zhaoying/zbdw/013.htm
第一章 烽煙又起
2000年2月,香港和新加坡發生了一場世紀大戰,香港盈動的主席李澤楷和新加坡電信主席李顯揚為爭奪香港電訊的控制權,展開了一場激戰。整場收購戰史無前例盛況空前,令李澤楷再創高峰。
盈動与新加坡電信兩虎對峙,令香港電訊并購戰烽煙四起,扣人心弦。持續一個多月的戰事既激烈又精彩,各路英雄備种關系都被卷入其中,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知道鹿死誰手。2000年2月29日是閏日,閏日四年才碰到一回。這一天香港電訊的母公司大東電報局正式表示,愿意轉讓香港電訊的控制權給李澤楷掌握的盈科數碼動力,整個收購過程涉及金額359億美元。小魚吞大魚,盈動收購香港電訊的消息一經傳出,引來了巨大的轟動。
香港電訊近來每年都有超過100億港元的收入;而李澤楷的盈動1999年才成立,當時還沒有實實在在地掙到錢——1999年中期報表顯示,盈動虧損了3970万港元,這場以弱并強的收購戰注定要被寫進MBA教程。
以收購期間的股票价格計算,盈動与香港電訊的市值之和達6000億港元,這個數字僅次于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信和匯丰銀行,名列第三。而李澤楷的身家也隨著并購水漲船高,直逼其父李嘉誠。
事實上,香港人已經不滿足于拿李澤楷和他老爸比,在他們看來,李澤楷的身家超過李嘉誠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他們更愿意拿他跟世界首富蓋茨比,認為李澤楷的身家雖然不及蓋茨,但他致富的速度卻遠遠超過了蓋茨:微軟的股价在2000年2月以前的26個月里勁升了16倍,平均1個月升0.6倍;而盈動的股价在盈動借殼上市以來的9個月里上漲了50多倍。
在并購香港電訊之后,盈動的實力大大地增強,成為亞洲最大的互聯网企業已指日可待。你方唱罷我登場
大東:走為上策
香港電訊的大股東是英資公司大東電報局,大東是一家跨國公司,其員工超過4万人,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業務,它持有香港電訊54%的股票。
香港電訊是大東旗下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它的業務包括固定電話网和移動電話、國際電話。衛星通訊。互聯网接入服務以及電訊成套系統等。從財務報表來看,香港電訊的幣值2000億港元左右,盈利相當穩定健康,每股淨資產為3.18港元,這几年每股盈利始終保持在亞港元左右。
在外人看來,香港電訊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雞,大東怎么說不要就不要了呢?這還得用資本市場的語言來說明。在資本市場里,“想象力”似乎是比現實的盈利更重要的東西,香港電訊現實的盈利能力固然不差,但是它給資本市場所提供的“想象力”已經很有限了。事實上,香港電訊的股价長期徘徊在20港元左右,也就是說,它的市盈率(所謂市盈率就是股价与年盈利之比)長期是20信上下。
在以前,香港電訊在香港的地位相當于國內的中國電信,享受獨家經營權。這是能為資本市場提供“想象力”的東西,而今,這個權利已經被香港政府用贖買的方法給剝奪了。現在,香港地區有電信經營牌照的公司達9家之多,雖然香港電訊還是不可動搖的龍頭老大,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競爭的壓力,這樣,它在資本市場的魅力就要大打折扣。
更要命的是,香港畢竟只是個擁有有數百万人口的彈丸之地,電信市場的發展潛力很有限。而發展國內的業務是一個能看得見的增長點。在這方面,香港電訊也做了不少努力:它先后給在香港上市的中信泰富和中國電信讓出股份——中國電信持有香港電訊10%左右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東,以期換來他們的幫助,打開進入中國電信市場的大門。但中國電信管理部門的強硬態度沒有給香港電訊一個好的結果。沒有了獨家經營權,沒有了繼續發展的空間,香港電訊就失去了在資本市場上的吸引力。再加上大東畢竟是一家英國公司,在1997年之后,繼續呆在香港的理由也不太多了。1999年7月,大東高層換上了一個新的班子,考慮到經濟的。政治的因素,新班子決定兵退香港,集中力量在歐洲搞更受資本市場歡迎的互聯网。
盈動:賺錢最實際
李澤楷曾表示,香港電訊的現有人才。寬頻技術及移動電話業務是吸引他并購香港電訊的原因,這個說法應該不會是言不由衷,但是,它恐怕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香港電訊畢竟缺少市場想象力層不然大東也不會撤了。
李澤楷為什么花大价錢和別人搶購香港電訊,這要從盈動的發家過程去分析。在收購香港電訊前,盈動尚無業績,即使是最樂觀的估計,盈動當前每股淨資產也不超過0.7港元。“數碼港”本身沒有多少油水,而且該項目的效益得等到數年后才能看到。所以,盈動很可能在2000年還是虧損的,即使盈利,其市盈率也將高達數千倍。
對一個傳統企業來說,這樣的經營狀況根本不足以支持那么高的股价。要維持高股价,對盈動來說,只有兩條路:其一般續高高地扛著互聯网新經濟的大旗,維持一個“高科技”的形象;其二,迅速地產生一定的利潤,維持‘房成長’切形象。在第一條路上摩澤楷的財技可以說几乎發展到了极致,不到一年時間,已令盈動的市值從3億港元飆升至1000多億港元。而且香港人炒股惟美國人馬首是瞻,美國的互聯网企業既有虧損的,也有高達數千倍市盈率的,這也給盈動幫了不少忙。
入主得信佳后,盈動不斷地和世界著名高科技企業換股,不斷地并購和成立互聯网公司,同時推廣其PCC業務,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自己“高科技”的形象。未來的盈動也許會類似于一個大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不斷地投資和并購高科技企業,在條件成熟的時候,再把某些公司推到資本市場上去,就像軟件銀行投資難點一樣。
但是,這一切說得再好也都是‘概念”的成分多一些,要保持其股份,單靠“概念”不是一個長遠之計。而對偏好實在的人來說,吸引力就更少了,這也是大東為什么不大愿意全部接受盈動股票的原因(此是后話)。所以對盈動來說,迅速提高業績就顯得尤其重要。要提高業績,最現成的辦法就是購并盈利能力比較強的企業,香港電訊顯然是一個比較合适的并購對象。
首先因為電訊和互聯网的聯系本來就比較緊密,并購這樣一個企業不但不會對盈動“高科技’懶形象有很大的負面影g亢,反而增強了其ICP与ISP合作的實力;另一方面,香港電訊的盈利能力很強,如果能把其一部分業績注入盈動,至少在張面上看來,盈動的業績也就能得到迅速的改善。
一個20多倍市盈率的企業(香港電訊股份20多港元,每股盈利1港元左右)和一個數千倍市盈率的企業(如果盈動不再虧損,并因此而有了所謂的市盈率的話)的結合,勢必會大大改善后者的財務報表。這恐怕是盈動并購香港電訊的根本動因。稱霸亞洲燃戰火
李澤楷曾對傳媒表示過,要達成合并收購的“美滿婚姻”,最好是找“同文同种”的對象。打過几次胜仗后,不用一年,盈動的版圖已擴大了不少,到了2000年1月,李澤楷這次所鎖定的目標,正是一個歷史悠久、實力強大的“同文同种”王國,它就是香港幣值最大的電訊公司——英國大東電報局旗下的香港電訊。
早在1999年6月,大東電報局已有出售香港電訊之意,到了2000年1月初,盈動慢慢受到消息的吸引,開始認真研究并購計划。李澤楷一直都覬覦香港電訊的龐大規模,希望透過其發展完善的寬頻网絡,配合盈動的PCC業務,使其可在短期內超越日本軟件銀行及光通信,稱霸亞洲。
不過,盈動要收購成功,要具備相當數額的現金作餌,才能吸引正急需資金調動的英國大東電報局,所以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錢。可是盈動的市值雖過千億,但手頭可動用的現金只有240億港元,并不足以收購香港電訊這頭巨象。故李澤楷靜觀其變,以便找尋适當的時机。香港電訊固然是個靚女,畢竟事涉2000多億港元,能出得起嫁妝的集團也寥寥可數。大東明知肯定有香港公司有意收購香港電訊,但它并不希望順順利利地讓它們得到香港電訊。英國人首先將新加坡電信這只海外猛虎引來,目的就是要讓香港電訊被搶購,以便自己待价而沽。一位專業人士當時評論道:“把新加坡電信引到香港來,本來就是為了引起搶購。這是英國人慣用的一招,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克什米爾問題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大東招來的新加坡電信甚有來頭,它是新加坡國有電話公司,由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的次子李顯揚執管,市值2600多億港元,擁有四倍市盈率,手中可動用的資金達930億港元,比盈動多數倍,頗具實力。
同香港電訊一樣,新加坡電信也面臨著發展空間狹小的問題。在新加坡那一畝三分地上進行了精耕細作之后,它隨時都想發展一塊自己的“殖民地”。如果能并購香港電訊,新加坡電信便會成為世界第六大電信公司,這對急于擴展生存空間的新加坡電信來說,顯然有不少吸引力。2000年1月24日,新加坡電信跟香港電訊同時公開宣布它們已經發展至可以“山盟海誓”的階段,期望可盡快‘訂婚”,達成收購協議。
這個始料不及的消息,令李澤楷大感愕然。香港各界的反響也很強烈,香港人似乎不大愿意讓一個外國的國有企業控制他們的通訊業。
給新加坡電信搶先一步,李澤楷的如意算盤一時不能打響。他本想找新加坡電信合作,但遭到拒絕,于是,他急忙部署新的戰略。首先,他向香港電訊股東之一的中國電信‘請救兵”。作為第二大股東的中國電信,擁有香港電訊10%的股份,聞知大東倉促決定把香港電訊出售給新加坡電信,同樣大感不悅。基于“同仇敵愾”,中國電信逐暗示盈動可以隨時“進攻”。而盈動也得到香港電訊非執行董事李國寶從旁鼓勵,注射了一支強心針。机不可失,盈動決定冒險飾演“第三者”,“橫刀奪愛”。
資金是困扰盈動收購香港電訊的最大問題。英國人對盈動的股票不感興趣,他們更樂意接受鈔票。但盈動手頭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錢,為了解決資金問題,盈動展開了大規模的集資行動。市場傳出消息指,在中國電信穿針引線下,李澤楷在農歷新年期間飛往北京,親自拜會中國金融界權威人士,希望中國金融界予以財政協助。
李澤楷有意收購香港電訊的消息不知道是誰走漏了風聲。2月10日下午,這一消息在倫敦的股票市場廣泛流傳,經過香港數份報章在翌日大肆報道后,盈動。長和系及香港電訊的股价顯著上揚,恒生指數很快升上17400點。盡管長和系在11時宣布与收購無關,跟盈動‘划清界線”,但盈動与香港電訊股价仍大升兩成,香港電訊更飆升至20港元,一洗以往備受冷落的頹風。由于升幅非比尋常,兩只股票遂于下午開市后雙雙停牌。
眼見騎虎難下,盈動唯有授命華寶德威及中國銀行國際部出任財務顧問,被迫在未有充分准備的情況下,向大東電報局正式提出收購計划。2月12日,盈動的財務顧問首次与香港電訊會面商談,但經過連日的談判,雙方都是半推半就,未有具体意向。千鈞一發扭乾坤
為了增加收購香港電訊的本錢,盈動一方面進行配股,以每股23.50港元配售2.05億股,籌集10億美元。另一方面著手向銀行貸款。可能是得到了有關方面的指示,中國銀行積极配合盈動,2月14日,在證券商BNP百富勤。中銀國際的幫助下,這項配股在2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可見其效率之快。要是在國內,做一次配股,從申報材料算起,少說也得半年時間吧?貸款也沒有用多長時間,一個星期后的2月22日,由中國銀行、匯丰銀行。巴黎國民銀行以及巴克萊銀行等四家銀行組成的銀團答應向盈動貸款130億美元,折合港元1千多億。其中中國銀行占50億美元,匯丰占40億美元。盈動將以香港電訊股份作為這筆巨額貸款的抵押品,整項過渡期貸款分為6個月及一年期兩部分。
同時,盈動的兩家戰略性伙伴美國的CMGI及日本光通信各向盈動注資5億美元,其中CMGI的注資是留作為大東套現手上部分盈動新股之用。這兩家公司成了盈動与新加坡電信抗衡的另一股勢力。CMGI及光通信均為全球互聯网投資的龍頭公司,有网股“伯樂”之稱,在完成增持股權后,CMGI与光通信在盈動的持股比例增至3.5%及人5%。有這兩個戰略合作伙伴的注資,盈動如虎添翼。
大筆的融資增強了盈動收購的實力。
可是消息再次提早外泄,盈動不能在情人節2月14日复牌,而香港電訊在同一天恢复交易后,在搶購消息的刺激下,股价暴漲,從停牌前的17.65港元漲至對.65港元,并以26.4港元報收。到了下一個交易日,盈動复牌,股价升至26港元,市值也已超過200億港元。由于股价發生了變動,談判的基礎就不同了。
在“子彈”充裕的情況下,盈動提出了兩個收購方案,即分別為純股票方案和混合式方案。根据方案一,盈動將以l.1股盈動股份換取1股香港電訊股份。按此方案計算,香港電訊每股為雙.37港元,市值380億美元,約合2860億港元;根据方案二,每股香港電訊可換取0.7if6股盈動,另加7.23港元現金。按此方案計算,香港電訊每股為對.98港元,市值359億美元,約合2700億港元。后者的优點在于能夠有大量現金套現,比較符合急于賣掉香港電訊套取現金的大東的要求。而新加坡電信和大東談判時,股份在16港元上下,所以新加坡電信開出的价碼也就是16港元左右,按照新加坡電信的出价,香港電訊的總值不到300億美元。
盈動新方案的提出使其与新加坡電信爭購香港電訊的戰情變得峰回路轉,新加坡電信的如意算盤給打破了。本來新加坡電信希望利用收購香港電訊稱霸亞洲,其后進軍全球,集團也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業務重組計划,但沒料到盈動橫刀奪愛,還先發制人提出新的收購方案。
不過,處于劣勢的新加坡電信并沒有投降。就在盈動宣布將于三天后即2月29日就收購香港電訊作最后公布之際,新加坡電信為提高現金收購能力,爭取到傳媒大王默多克的新聞集團的注資,新聞集團以現金10億美元入股新加坡電信4%股權,雙方合作在新加坡開展互聯网、電視及移動電話業務。收購戰變得更具國際性。
有了這筆价值10億美元的籌碼和注資后更強大的業務作后盾,新加坡電信總裁李顯揚飛抵倫敦,親自向大東董事局提交新的收購方案,以求力挽狂瀾。新方案將現金部分的比例增加到8港元,而每股香港電訊可換取1股新加坡電信,按此計算,香港電訊每股為對.14港元,市值2562億港元。雖然在市值上不如盈動,但由于現金的比例較大,加上其業務比較穩定,再有新聞集團入股后的業務支持,對于作風一向保守的大東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默多克的突然殺入增添了并購戰的變數,新聞集團所發的新聞稿更不諱言協助新加坡電信競投香港電訊股權,其高調行動可見阻撓盈動奪魁的決心。
面臨新加坡電信和新聞集團的圍攻,李澤楷頗感壓力,他曾感慨地說:“默多克先生的建議給了我們一個12個小時的不眠夜。”
不過盈動也非等閒之輩,其部分高層早已在倫敦恭候多時,積极備戰。兩派勁敵云集倫敦,希望盡最后的努力。盈動与新加坡電信的爭奪戰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前面已經提到李澤楷在1993年在衛星電視買賣過程中与默多克交手,李澤楷曾就此事接受電台采訪,坦言出售衛星電視為他帶來丰厚利潤,奠定了他發展個人事業的基礎,可見默多克与李澤楷有一定交情。那為什么默多克會在最關鍵時刻出錢助新加坡電信對抗盈動呢?背后動机的确耐人尋味。是否真如新聞集團所言,是為了与新加坡電信建立全球优質數碼傳輸网,還是另有玄机?
据說,默多克之所以插手,是因為他發覺買衛視其實是“買貴貨”后,一直都耿耿于怀,這次終于找到一個好机會,可以將李澤楷一軍。
另一方面,新加坡電信散布煙幕,說准備向香港法院提出訴訟,控告銀團之一的匯丰控股在為香港電訊的獨立董事擔任顧問期間,曾接触新加坡電信尋求与香港電訊合并的机密資料,但又為盈動籌組銀團貸款,它認為匯丰的這种做法違反了利益沖突條款。
當上市公司涉及重大收購及合并項目時,一般都會聘請財務顧問。這次收購戰中,新加坡電信和盈動以及香港電訊的母公司大東電報局,都聘請了財務顧問,香港電訊額外聘請財務顧問。根据香港的收購及合并守則的規定:由于收購或合并牽涉股東利益,董事局為了小股東的利益著想,有權聘請獨立的財務顧問,在實際情況下,財務顧問的主要責任是為客戶与對方討价還价,爭取最大利益。匯丰在香港電訊爭奪戰中的角色,便是要為香港電訊獨立董事分析新加坡電信和盈動的收購建議。新加坡電信這一招,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破坏盈動的貸款計划,使之知難而退。
盈動与新加坡電信斗得難分難解,為粉碎謠言,香港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均表明了不會出面干預的態度,畢竟香港的電信市場已經開放了。香港政府一再表示,并購是個純粹的商業問題,作為奉行“積极不干預政策”的香港政府來說,它所要做的是保障全体香港市民的利益。香港政務司陳方安生表示,對于香港電訊由哪一間公司收購,政府沒有意見,它關注的是保持整個電訊服務范圍內的公平競爭,以及有關持牌人能夠符合持牌條件,合并事宜沒有牽涉任何政治因素。
2月25日,盈動停牌。原因是香港證監會向盈動施壓,要求盈動交代收購香港電訊的最新進展,提高市場透明度,讓投資者了解情況,避免連日來因揣測而令該股股价持續上升,造成不公。
2月27日,大東召開董事局會議,商討盈動与新加坡電信提出的收購方案和條件,但直到2月28日,大東仍未公布最后決定,盈動恢复買賣。顯示雙方的協議還沒有達成。不過,扑朔迷离的收購戰終于在2月29日划上了句號。當天盈動發出通告指出,大東董事局已選擇了盈動的“混合方案”,以出售其持有的香港電訊五成四股權。這樣,大東淨賺了400億港元。大東董事局還提出,如果股東選擇混合式方案,他們所收取的現金用于購買更多的盈動股份的話,可享有特殊优惠,盈動每股作价僅為18.62港元,遠低于22港元的市价。
當然撈了一大筆的大東也沒有過橋抽板,馬上將手中的盈動股票拋售套現。其行政總裁華萊仕表示,大東有可能繼續持有約15%至16%的盈動股權,并承諾不會在6個月內出售,即使6個月后,大東最多也只能出售其持有的一半盈動股權。華萊仕形容盈動和香港電訊的結合將為雙方創造新的商業机會。他說:“擴大后的盈動,核心業務焦點將是為亞洲消費者提供的寬頻互聯网服務,這存在巨大的潛力。我們認為大東電報局和擴大后的盈動有許多合作的机會,這項服務包括提供全球的互聯网際協議服務。”
香港電訊董事會審議盈動收購計划期間,盈動与香港電訊的股价均上漲了3%,顯示市場對兩家公司的合并充滿信。0。在取得香港電訊董事會通過后,盈動會在7個半月內全面完成收購。李澤楷表示,如果全面收購香港電訊的計划順利的話,只需2至3個月。屆時,香港電訊將被除牌,其資產變相并入盈動,盈動和香港電訊合二為一,組成新公司,以PCCW -HKT為新公司的名稱。
由于盈動向香港銀團貸款78OJ乙港元,假設年利率為7厘,一年就要支付54.5億港元,加上730億港元可換股債券的21.5億港元年利息,新公司將要背上逾100億港元的財政負擔,即使中國電信和香港政府外匯基金愿意選擇股份代替債券甚至現金,盈動可以減輕包袱,但每年支出的利息仍然超過80億港元。故此,新公司可能在短期內分拆香港電訊的業務出售,這樣對于四大銀行來說,承擔的風險就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何況還有香港電訊的股票作抵押。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主任劉金寶表示,亞洲金融風暴之后,香港銀團貸款出現萎縮,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組織大型的銀貸活動。盈動收購香港電訊過程中能成功組成金額龐大的盈動銀團貸款,對推動金融市場資本的發展是有益的。
新加坡電信未能成功收購香港電訊,大部分的傳媒和學者均認為新加坡電信是失敗者。但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會計系汪康懋博士卻認為:新加坡電信退出收購是明智的決策,理由如下:
-。380億美元的收購价過高,香港電訊近年來傳統的電話業務下降,公司盈利也下降。寬頻業務剛起步,而且寬頻主要面對中國內地市場,与其花巨款收購香港電訊,不如直接和中國相關的寬頻業務公司建立策略聯盟。
二。香港電訊以往管理層曾下決心削減成本,擬對員工減薪一成,但造成全体員工罷工,港府出面干涉才使減薪動議作罷,在這种背景下,新加坡電信在收購成功后對香港電訊的管理將較難執行,如派員去處理或管理,可能遭當地雇員反對,如完全依靠當地管理層,有可能無法确保新加坡電信股東的利益。
三。因收購所需現金龐大,相當比例需用換股形式,但新加坡電信流通資金僅占20%,如大東方面要求現金,新加坡電信更難以承受。
四.香港電信業已開放,有電訊公司9家,香港電訊之壟斷地位已喪失,大東看到此才放棄。新加坡電信有實力。有管理經驗,將有許多机會可以用更低成本和方式進入中國的電信市場。
通過汪康班博士的分析也可從一個局部了解盈動在收購香港電訊后要面對的問題。据分析,盈動在吞并香港電訊后,接下來要處理的是如何重整電訊業務。李澤楷表示,要待9至18個月后才考慮將低增長的流動通訊業務分拆上市或出售。而据證券界人士分析,盈動可能只保留重組后香港電訊中的互聯网業務,理由是互聯网業務有高增長的潛力,但這類業務必須有完整的配套服務,相信盈動可能出售流動通訊及固定网絡,只為其寬頻网絡保留一批配套服務。
正如分析家所言,4月12日,也就是盈動收購香港電訊的一個多月后,盈動即宣布与澳洲最大的電信集團TeLstra組成策略性聯盟,雙方協議合作成立兩間新公司,在亞太區拓展移動電話、互聯网及電訊服務。
Telstra將投資約30億美元(約合234億港元),其中包括:購買15億美元盈動可換股票据;分拆國際業務,以15億美元購買香港電訊移動電話業務的四成股權,与盈動合組新的移動電話公司,并會盡快將新公司上市。
有關協議在盈動正式入主香港電訊后即可生效,到時,盈動會与Telstra組成互聯网骨干公司(IPBackbone)及提供以澳洲為基地、面向全球的互動*TML內容服務,同時亦會利用Telstra的网絡,在澳洲發展推動盈動旗下的NOW內容。應用程式及寬頻。
香港電訊現有約100万移動電話用戶,預計合并算入Telstra的客戶后,會有300万客戶。這次盈動發行的可換股票据的作价,以簽訂意向書前30天的平均收市价厘定,作价為19.742港元,為6年期票据,首4年息率為3厘,后兩年的息率為5厘,Telstra可于任何時候行使該批票据,行使价為對.69港元,較作价有兩成溢价。如將所有認股權行使,約占盈動与香港電訊合并后的2%股權。
李澤楷在宣布這項消息時說:“与Telstra完成交易后,盈動負債將減至48億美元,約374.4億港元。”他否認這种做法是分拆香港電訊業務,并表示沒有出售海底光纖,只是將之成為一間网絡協議骨干公司,盈動并不是由互聯网公司淡化電訊公司,而是發展成為互聯网基建公司。他表示,因以后的業務發展,香港電訊不會裁員。
香港電訊行政總裁張永霖表示,盈動為電訊引入策略股東是件好事,過去受區域局限,但相信這次与Testra的合作可令集團的互聯网骨干及移動電話業務邁向國際,但他不同意盈動与Telsha合組新公司是將香港電訊“拆骨”,并稱即使盈動將來為合營公司引入其他策略性伙伴,香港電訊也會持有超過50%的控制性股權。
盈動副主席袁天凡表示,擬定在18個月內把骨干公司分拆上市,但他未透露上市地點。雖然李澤楷和香港電訊的高層都极力否認這項策略協議是分拆香港電訊業務,但從其發展計划可知這無疑是分拆的一种作法。這對盈動是件好事,市場對盈動、香港電訊与Telstra的合作抱樂觀的態度。當天,香港電訊股价大升2.5港元,以對.8港元收市,升幅達13.6%。市場人士指出,透過Telsthe的通訊网絡,盈動的互聯网業務可進入澳洲市場,而澳洲市場有其潛力,引入Telsha可增大香港電信市場的占有率,同時也可解決盈動的財政問題。
盈動電訊成新貴
經過一個月的扰攘香港電訊購并案塵埃落定,市場上一顆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下來了。這場收購戰之所以爭持得這么激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誰能夠成功收購香港電訊,就意味著誰能搶先一步占領亞洲的互聯网市場,特別是寬頻上网市場。為什么在互聯网業務大部分虧本的狀態下,仍然有為數眾多的公司舍身犯險?就是因為互聯网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競爭异常激烈,誰先走一步占領市場,誰就有优勢,后來者要超越它,就要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試想一下,在同類网站中,有誰的名气比Yahoo、Hotmail.Amazon大?香港電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也就合情合理了。
這次合并對于盈動這類沒有實質業務的公司來講,可以說是如虎添翼,而對于香港電訊,則可以拓展發展的空間。李澤楷表示,香港電訊對盈動有三方面的吸引力:首先他看好香港電訊的管理層,其二是它具有覆蓋面較廣的固定网絡資產,其三是它目前与其他伙伴之間的合作項目。
另有消息靈通人士指出,盈動能成功收購香港電訊是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所謂天時,是盈動本身正向互聯网業務發展,這是最有前景的一項業務,早前盈動為測試市場的認同程度,光透過BNP百富勤等在市場配售集資10億美元,反應熱烈,正說明該公司的業務發展順利;地利方面,香港及新加坡正競逐成為東京以外亞洲地區的資訊科技中心。盈動成功收購香港電訊可使香港保持這方面优勢,加上目前除了拉丁美洲區,全球沒有一個國家的主体電訊公司受國外控制,港人自然偏向由盈動收購香港電訊;人和方面,雖然新加坡政府曾派員到北京和香港為新加坡電信收購作政治游說,但未得中港支持。而盈動的建議則獲香港的廣泛支持,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和前行政會議召集人鐘士元等香港電訊獨立董事,一直支持盈動的建議。
通過此次收購行動,盈動搖身一變成為一家寬頻互聯网供應商,不但身兼互聯网內容供應商(ICP)及互聯网供應商(lSP)于一身,而且手上更擁有330万個電話用戶。ito万個移動電話用戶。40万個互聯网用戶、9万個互動電視用戶和2.2万個寬頻用戶,成為區內舉足輕重的互聯网巨頭。通過香港電訊原有的网絡,盈動擁有了占全港八成家庭的龐大固定网絡,這在互聯网業務高速增長的今天,絕對是任何互聯网供應商所夢寐以求的。
因此,市場人士認為,合并后的新公司,資產將作几何級數跳升,今年內市值便可超過lop億美元,直接挑戰中國電信的地位。另外,盈動除了占領香港寬頻互聯网市場外,亦可依賴香港電訊的海底光纖,全力發展跨海業務,尤其是進入華南沿海城市市場。由此可見,盈動耗資3000億港元的收購行動的确物有所值。不少財經專家都認為,這只是起步,李澤楷將來還有更多出人意表的舉動呢!
果然,在盈動鯨吞香港電訊的1個月后,盈動便闖入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禁地,宣布將于今年夏天開始在网上播放溫布爾頓网球錦標賽的精彩片段,將來更可能直播全部賽事。李澤楷已与“英國草地网球會”達成原則性協議,与另一体育電視台一起進行网上播放,IBM會提供技術上的支援。
李澤楷會在倫敦西部聘請超過150人負責這件事。雖然現在网上直播技術仍未完善,但李澤楷很有信心,到2003年播放質量則可与電視相比,更有互動功能,到時候預料全球很多人愿意花3英鎊(對港元)在网上收看,故其收入非常可觀。盈動的這种做法也將對其他運動賽事,包括极受歡迎的足球產生深遠影響,其他賽事必定會爭光效仿,在网上增加收入。
盈動這一舉措打破了BBC壟斷多年的溫布爾頓网球錦標賽播映權,因為溫布爾頓网球賽轉播權65年來一直是英國廣播公司的特權,它還剛与球會簽署了到2004年的5年電視轉播合約,轉播費高達5000万英鎊,約6.15億港元,但它的獨家權利已受到李澤楷的挑戰。英國廣播公司在新總裁戴克的領導下,正野心勃勃地擴展其電視覆蓋面,同時亦正努力發展网站,希望可繼續取得轉播權,以免敗在李澤楷手上,但盈動現時顯然處于优勢。可見,李澤楷來勢洶洶,攻勢一浪接一浪。
財經專題: 客戶用量猛增 電訊商收入追不上 手機無限上網年代告終
1 :
GS(14)@2013-10-14 16:41:17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4/18462341
香港於2004年有首個3G服務推出,並於2005年由SUNDAY(後來被現稱PCCW的電盈收購)推出香港首個無限上網月費計劃,但有電訊業界人士表示,「推無限上網都無用,以前啲device(設備)好難用,只得一小部份人會用流動數據。」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至2007年12月,港人平均流動數據用量只是11MB。直至2008年,蘋果推出的iPhone3正式改革人類的生活模式,「當年根本估不到用戶的數據使用量會如此高,直至iPhone的出現,iPhone易用,3歲至80歲都識用,好多Apps應運而生。」電訊業界人士更表示,當時蘋果規定代理iPhone的電訊商必須提供無限上網的月費計劃供客戶選擇,以鼓勵客戶用iPhone上網。
引入iPhone 用量增2.4倍
其實當時每家電訊商都有提供無限上網計劃,但她們可能「發夢都無諗過」iPhone會令人廣泛使用手機上網,加上其他手機商陸續推出智能手機,流動數據用量出現爆炸式增長。2008年12月,港人平均流動數據用量按年增2.4倍至38.1MB,至2012年12月,有關用量已增至762.6MB,眼見使用量以幾何級數上升,但收入增長不成正比,加上4G的普及,電訊商早已「密謀」取消無限上網,只是無人敢做那隻「出頭鳥」。
結果香港電訊於去年2月正式取消無限上網,直至上月,CSL、數碼通及和電香港亦齊齊取消無限上網,推出按量收費計劃,變相加價,隨後香港電訊亦公佈加價,最高加幅達67%!香港電訊市場營銷總裁(無線業務)林國誠表示,「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多高清,客戶需要的數據越來越多。」他表示,與用爆5GB後限速比較,按量收費反而更公平。
僅中移尚有無限計劃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本身都選用無限上網,他認為難以評論電訊商取消無限上網是否合理,「但作為電訊商,一定要計數。」他預期,隨着無限上網年代告終,相信不少從前取消固網寬頻的用戶,會重新申請家居寬頻服務。全港五大電訊商中,只剩下中移動(香港)未全面取消無限上網,但管理層表明會視乎市場情況而定,業界人士相信,中移動(香港)短期都會取消無限上網,「低頭族」從此要小心,免得收到「驚嚇」賬單。
2 :
GS(14)@2013-10-14 16:41: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4/18462343
【小檔案】
現時香港人十居八九都是用iPhone或三星手機上網,但有多少人記得,香港首部3G手機,是已經退出智能手機市場的NEC手機。
2004年初,3香港推出全港首個3G流動數據服務,起初手機選擇不多,最早在港推出的3G手機乃日本的NEC616手機,每部獨立售價4380元,手機可支援3G與2G網絡,具備雙鏡頭,可供拍照、短片及作視像會議之用。3香港當時提供3個服務月費計劃,由263元至533元不等,除了包括逾千分鐘的話音通話時間外,還包括視像通話時間、短訊、多媒體下載及上網使用量。當時港人對用手機上網並不熱衷,直至蘋果推出簡單易用的iPhone,港人才迷上手機上網,可惜NEC已被iPhone、三星等打到落花流水,最終於今年7月宣佈退出智能手機市場,專注功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
3 :
GS(14)@2013-10-14 16:41:4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4/18462345
【用家錦囊】
沒有無限上網的日子,用家只好「慳住使」,現在就介紹用家六招慳數據的妙法(見表)。香港通訊業聯會主席何偉中強調,「要做一個聰明的用家」,應善用WiFi,並應留意電訊供應商的數據用量訊息提示。事實上,流動數據有主動、被動使用之分,而大家往往忽略後者,浪費不少數據。
如用iOS7 關自動下
經記者測試後發現,儘管使用手機的習慣相若,於iOS、Andriod兩個系統中,Andriod虛耗數據更多,比iOS多出約40至60%。其原因為Andriod系統內藏有不少被動用量,如在介面上的不斷自動更新的Widgets(小工具),故建議用家應刪除平日少用的Widget。另外,用家亦應在「設定」內的「數據使用量」,選擇「設定流動數據限制」,按個人需要調節上限,為每月數據用量封頂。
值得留意的是,相信不少三星用戶,均會留意到手機安裝有不少「三星」的自家製應用程式,卻不知它們極「食數據」。
至於蘋果用戶,隨着升級至iOS7,亦記得要關掉新設的App Store及iTunes自動下載功能,皆因該功能過份「聰明」,會為用家自動下載,統一iPad、iPhone等產品的應用程式,故不建議用家啟用。
另外,不少應用程式如Google Map、facebook等,均要求存取用家的GPS定位,無形中虛耗不少數據和電量,故建議用家在需要用到有關功能搜查地點、打卡等,才開啟手機定位功能。
至於主動用量方面,用家不妨考慮下載較為省數據的瀏覽器,如Opera,因其內置「下載前壓縮」功能,既能省時連接網站,又能節省數據用量。另外,雖然電訊商每日會發送短訊通知用戶數據用量,但亦不妨考慮在手機內安裝能夠監控流量的應用程式,如Data Monitor、2G,3G開關流量計數器等。
4 :
GS(14)@2013-10-14 16:42:0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14/18462347
【成本大增】
政府勢於2016年收回電訊商三分之一3G頻譜再拍賣,是香港電訊商除流動數據需求急增外的另一大難題,根據四大電訊商聯手聘請顧問公司Plum早前發表的研究報告指,估計收回3G頻譜的總成本可能高達63億元,各電訊商趁機取消無限上網變相為加價作準備。
月底公佈最後定案
本港電訊商使用2100MHz的3G頻譜牌照,將於2016年10月屆滿,經過市場諮詢,通訊事務管理局建議電訊商需將其三分之一頻譜交還重新拍賣,港府將於月底公佈最後定案。現時雖距離2016年尚有三年,但業界對政府的建議相當緊張,不得不作「最壞打算」。
四大電訊商CSL、香港電訊(6823)、數碼通(315)及和電香港(215)亦深知問題嚴重,除聯署向政府反映,早前請來Plum就有關建議作詳細研究,Plum報告指出,3G營運商將被迫作不必要的網絡投資(以降低對消費者影響)及提早投資網絡,估計涉8.53億元,加上3G客戶被迫提早添置新的4G手機所涉及的54億元,估計收回3G頻譜的總成本可能高達63億元,當中大部份由消費者承擔。事實上,回收部份頻譜勢令到頻譜資源變得更珍貴,電訊商取消無限上網變得更有「說服力」。以此看來,政府已成為電訊商取消無限上網的幫兇。
5 :
Sunny^_^(11601)@2013-10-14 18:15:40新世界仲有72蚊plan...3g無限喎
直通電訊(8337)專區
1 :
GS(14)@2014-08-24 22:51:22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845&page=\r\n專區
2 :
GS(14)@2014-10-07 00:17:09盈警
3 :
ninomiyau(41302)@2015-01-05 00:56:02還記得P生個網站有人响11月6號出過篇文講呢隻,翌日隻野就爆咗上去0.68收市,前收市價才0.325。
4 :
GS(14)@2015-01-06 00:11:08算啦,我不會評論此站的營運
5 :
GS(14)@2015-01-06 00:48:30盈警
6 :
greatsoup38(830)@2015-01-14 01:42:24真是談不了?
7 :
GS(14)@2015-04-02 02:34:141送2紅股
8 :
GS(14)@2015-04-28 01:42:54盈警
9 :
GS(14)@2015-05-05 01:58:42不做一卡多號
10 :
greatsoup38(830)@2015-08-11 17:20:203個月虧增4成,至500萬,6個月虧增15%,至920萬,9,900萬現金
11 :
GS(14)@2015-10-07 00:56:33盈警
12 :
GS(14)@2016-03-17 23:37:11盈警
13 :
GS(14)@2016-03-29 17:27:02虧損增2成,至3,200萬,7,700萬現金。
14 :
greatsoup38(830)@2016-05-01 01:12:46勁野
15 :
greatsoup38(830)@2016-05-04 01:13:12勁
16 :
greatsoup38(830)@2016-07-15 05:43:16又沒有了
17 :
greatsoup38(830)@2016-07-15 05:43:16又沒有了
18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1:53:22big wok
19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1:53:22big wok
20 :
greatsoup38(830)@2016-08-21 07:10:09虧,7,100萬現金
21 :
GS(14)@2017-03-02 09:37:12董事會欣然宣佈,本集團已於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正式收到未償還款項。因此,
先前於本集團財務報表中為未償還款項計提的減值虧損撥備已作出相應撥回(「撥
回」)。
由於撥回關係,董事會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期間」)
業績將錄得溢利淨額,而二零一五年同期則出現虧損淨額。
22 :
GS(14)@2017-04-16 17:52:41虧,6,000萬現金
23 :
GS(14)@2017-04-25 14:33:46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
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預期本集團於截至二零
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錄得虧損,有別於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年度獲得溢利,因為本期間並無就貿易應收賬款的減值虧損撥備作出撥回。錄得虧
損的主要原因是已啟動電話號碼的每月平均數目及用戶通話時間用量持續低企,導
致營業額偏低以及毛損。
24 :
GS(14)@2017-07-19 09:26:32BUY RUBBISH
25 :
greatsoup38(830)@2017-07-26 05:18:37盈警
26 :
GS(14)@2017-09-06 09:21:50BAD
27 :
GS(14)@2017-10-12 01:22:00提交聲明復牌
28 :
GS(14)@2017-11-02 03:22:04盈警
29 :
GS(14)@2018-03-01 07:41:36根據委員會函件,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根據本公司及聯交所上市部提交之所有(書面
及口頭)資料,基於(其中包括)以下理由達成其決定:
1. 本公司已按公平基準與現有客戶及分銷商訂立保證合約,迄今據此等保證合約
產生之實際購買額符合或超過保證購買額;
2.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認為,本公司之二零一八年盈利預測乃基於(i)正式盈利預測
的備忘錄,當中所載內容與新上市所規定標準一致;及(ii)由國際知名會計師出
具合符標準之意見而作出;及
3. 本公司已表示其二零一七年第四季及二零一八年首月之盈利預測符合預期。
基於委員會函件所述理由,創業板上市委員會認為本公司已證明其擁有創業板上市
規則第17.26條所規定之足夠業務運作,保證其股份可繼續上市。
根據委員會函件,創業板上市委員會謹此強調,委員會函件所載之決定乃就個別例
子下之具體事實及情況作出,而不應構成任何其他公司之先例。此外,創業板上市
委員會決定推翻該決定,主要基於本公司向其作出有關預期業務運作之陳述及作出
該項預期之基準。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之決定不應視作倘(向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作出
之陳述相反)本公司不具備足夠業務運作,本公司不會被視為未能滿足創業板上市
規則第17.26條。
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於買賣股份或本公司任何證券時務請謹慎行事。
30 :
GS(14)@2018-03-02 01:38:29根據委員會函件,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根據本公司及聯交所上市部提交之所有(書面
及口頭)資料,基於(其中包括)以下理由達成其決定:
1. 本公司已按公平基準與現有客戶及分銷商訂立保證合約,迄今據此等保證合約
產生之實際購買額符合或超過保證購買額;
– 2 –
2. 創業板上市委員會認為,本公司之二零一八年盈利預測乃基於(i)正式盈利預測
的備忘錄,當中所載內容與新上市所規定標準一致;及(ii)由國際知名會計師出
具合符標準之意見而作出;及
3. 本公司已表示其二零一七年第四季及二零一八年首月之盈利預測符合預期。
基於委員會函件所述理由,創業板上市委員會認為本公司已證明其擁有創業板上市
規則第17.26條所規定之足夠業務運作,保證其股份可繼續上市。
31 :
GS(14)@2018-03-15 16:00:05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二零
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謹此知會
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與本集團於二零一六年同期錄得盈利比較,預期本集團
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將錄得虧損。撇除截至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與貿易應收款項有關的減值虧損撥回約25,934,000港元的影響,本
集團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錄得的虧損遠遠少於本集團於二零一六
年同期錄得的虧損,主要原因是(i)二零一七年第四季度與現有客戶及分銷商訂立保
證合約產生的收益及溢利增加;(ii)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毛利率
較二零一六年同期的毛利率有所提高;及(iii)預期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止年度將錄得匯兌收益,而二零一六年同期則錄得匯兌虧損約4,590,000港元。
32 :
GS(14)@2018-04-01 10:40:49虧,1,700萬現金
33 :
GS(14)@2018-04-27 11:49:29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二零
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謹此知會
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與本集團於二零一七年同期錄得虧損比較,預期本集團
截至二零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i)二零一七年第
四季度與現有客戶及分銷商訂立保證合約產生的收益及溢利增加;及(ii)截至二零
一八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的毛利率較二零一七年同期的毛利率有所提高。
34 :
GS(14)@2018-07-29 15:11:34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二零
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謹此知會本
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與本集團於二零一七年同期錄得虧損比較,預期本集團截
至二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i)二零一七年第四季度
與現有客戶及分銷商訂立保證合約產生的收益及溢利增加;及(ii)截至二零一八年
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毛利率較二零一七年同期的毛利率有所提高。
35 :
GS(14)@2018-08-12 01:20:21轉賺100萬,輕債
36 :
GS(14)@2018-10-26 18:43:11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
三十日止九個月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
有意投資者,與本集團於二零一七年同期錄得虧損比較,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
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將錄得盈利,主要原因是(i)二零一七年第四季度與現有客戶
及分銷商訂立保證合約產生的收益及溢利增加;及(ii)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
止九個月的毛利率較二零一七年同期的毛利率有所提高。
由於本公司仍在編製其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業績,故本公告所載
資料僅屬董事會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料及本集團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評
估,有關資料及賬目並未經本公司的核數師審閱或審核,或未經本公司的審核委員
會確認。待落實所有相關業績及相應的處理方法後,方可確定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整體財務業績。預期董事會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九日或前
後批准及公佈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的業績。本公司股東及有
意投資者務請於本公司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刊發時細閱有關公告。
37 :
GS(14)@2019-04-02 16:40:46轉盈250萬,輕債
38 :
GS(14)@2019-05-02 08:37:50根據目前可掌握的資訊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對本集團截至二零
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期內」)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的初步審閱,董事會
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與本集團於二零一八年同期錄得純利比較,預
期本集團期內將錄得淨虧損。預期虧損主要原因是:(i)由於二零一七年訂立之承諾
認購合約於二零一八年完成,而本集團於二零一九年第一季度未能與分銷商就4G
產品訂立承諾認購之新合約,故於香港提供電訊服務產生之收益大幅減少;(ii)由於
該分部的部分營運成本性質上屬固定成本,第 (i)項所述收益大幅減少而導致期內產
生毛損;(iii)就於二零一七年九月收購駿泰集團應付之或然代價公允值變動增加;
及(iv)主要因專業費用、員工成本及維修與維護費用增加而導致行政及營運開支增
加。
卓信國際(8266,前流動電訊、金達集團)討論帖
1 :
GS(14)@2014-09-06 23:18:42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811&page=\r\n前專區
2 :
iniesta(1400)@2014-09-07 01:00:09此股高危, 一股都不會買
3 :
greatsoup38(830)@2014-11-15 10:28:543個月降15%,至410萬,6個月降15%,至950萬,重債
4 :
greatsoup38(830)@2014-11-19 02:10:54黃先生買番以前流動電訊的資產
5 :
GS(14)@2015-06-29 10:51:55虧損降60%,至2,000萬,重債
6 :
greatsoup38(830)@2015-08-13 01:22:14盈警
7 :
greatsoup38(830)@2015-08-21 02:41:549.5仙配4.47億股
8 :
GS(14)@2015-10-25 14:11:02賣地
9 :
greatsoup38(830)@2015-11-29 11:46:253個月虧增140%,至720萬,6個月虧增1倍,至1,600萬,重債
10 :
greatsoup38(830)@2016-01-29 16:31:16買垃圾天然氣公司
11 :
GS(14)@2016-03-02 15:20:11換人
12 :
GS(14)@2016-06-23 17:28:11盈利警告
13 :
greatsoup38(830)@2016-07-02 02:38:49虧損增2.8倍,至7,700萬,債一般
14 :
GS(14)@2017-06-30 17:25:03虧,空殼重債
15 :
GS(14)@2017-10-12 01:24:508.38仙
有關要約方之資料
要約方為一間於二零一七年七月四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要約方由馬
先生實益全資擁有。馬先生為要約方之唯一董事。於本聯合公佈日期,除收購事項外,要約方並無
從事任何業務。
馬先生,35歲,為一名於農業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家。彼目前為位於中國黑龍江省之黑龍江
省卓信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之主席。該公司涉及多項業務,包括但不限於食品儲存管理、活豬養
殖、農務、化工行業、零售、電子商貿及金融業。
要約方對本公司之意向
要約方對本集團之未來前景感到樂觀,且其認為本集團之業務及營運具有良好增長潛力。於本聯合
公佈日期,要約方擬繼續從事本集團之主要業務。要約方將於要約完成後對本集團之業務營運及財
務狀況進行詳盡審閱,以為本集團制定可持續業務計劃或策略。視乎審閱結果及倘有合適投資機
遇或商機,要約方可能多元化發展本集團業務,旨在擴闊其收入來源。然而,於本聯合公佈日期,
並未物色到有關投資機遇或商機,且要約方亦無就向本集團注入任何資產或業務訂立任何協議、
安排、諒解或磋商。
16 :
GS(14)@2017-11-18 16:52:07虧,重債
17 :
GS(14)@2017-12-10 13:42:008.79%
18 :
GS(14)@2017-12-26 06:07:1163.6%
19 :
GS(14)@2018-02-25 02:39:18董事會欣然宣佈 , 本公司之英文名稱由「 Gold Tat Group International Limited 」更改
為 「Zhuoxi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及採納其中文雙重外文名稱 「卓信國際控
股有限公司」以取代「金達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自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五日起生效。
20 :
GS(14)@2018-02-25 02:40:42 上市僅一年的澳門裝修及建築承包工程商黎氏企業(2266),昨遭小投資者控訴涉嫌違規造市。逾百名聲稱苦主人士,前往中環證監會辦事處請願,舉報黎氏企業上市之初誘使大批投資者開戶,並承諾給予利益而結果未有兌現。黎氏企業透過公關回應指所有報道全非事實,公司運作一切正常亦會保留一切法律追究權利。
苦主表明,投資者有七成為香港人,大部份透過朋友介紹買入股份,涉及約兩億元,包括一名姓陳投資者及澳門名人尹國駒在內,二人合計涉及逾1億元。部份苦主打碎象徵黎氏企業的道具,證監會及後派代表接收苦主請願信;證監表示會跟進事件。
黎氏企業上市的中間人及苦主之一高培森表示,大股東黎英萬及黎氏父子上市前後,在不同場合極力推銷公司股票,而且提出「保底」保證。他指,黎氏更提出每個開立戶口者可獲2萬元保證收益,控訴涉嫌違反上市規則,及透過相關戶口炒作股價。
21 :
GS(14)@2018-02-26 12:06:11董事建議實施股份合併,基準為每十股每股面值為0.001美元之已發行及未發行股份合併為一股
每股面值為0.01美元之合併股份。董事亦建議於股份合併生效後,將買賣本公司合併股份之每手
買賣單位由16,000股合併股份更改為3,200股合併股份。
22 :
GS(14)@2018-05-16 00:23:35賣走地皮
23 :
GS(14)@2018-07-03 06:41:17虧,重債
24 :
GS(14)@2018-07-03 06:41:17虧,重債
25 :
GS(14)@2018-09-28 15:26:53配售事項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聯交所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配售代理訂立配
售協議,據此,本公司有條件同意透過配售代理按竭盡所能基準以每股配售股份1.05港元的價格
向不少於六名承配人配售最多82,417,998股配售股份,該等承配人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須為獨立
第三方。
配售價為每股配售股份1.05港元,較(i)股份於最後交易日於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股份1.08港
元折讓約2.78%;及(ii)股份於緊接最後交易日前最後五個連續交易日於聯交所所報之平均收市
價每股股份約1.30港元折讓約19.48%。
配售股份之最高數目相當於(i)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的現有已發行股本約20%;及(ii)本公司經配
發及發行配售股份而擴大的已發行股本約16.67%。
配售股份將根據一般授權配發及發行。配發及發行配售股份毋須經股東批准。配售事項須待聯交
所批准所有配售股份上市及買賣後方可作實。
假設配售協議項下最高數目之配售股份獲配售,配售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將為約86,540,000港元,
而所得款項淨額將為約83,650,000港元(經扣除配售事項之佣金及其他開支)。董事擬將所得款項
淨額用於本集團一般營運資金。
26 :
GS(14)@2018-10-28 17:46:45茲提述卓信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日期為二零一八年九月
二十七日及二零一八年十月五日之公告(「該等公告」),內容分別有關配根據一般授權配售新股份
。本公佈所用詞彙與該等公告所界定者俱有相同涵義。
鑑於現時市場氣氛,配售事項於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六日(配售最後截止日期)或之前並無成功進
行,配售協議因而已失效,而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
根據配售協議,本公司及配售代理於配售協議項下之所有義務須告停止及終止,且配售協議之訂約方
概不得向其他方提出配售協議相關之任何索償。
27 :
GS(14)@2018-11-14 15:37:38虧,600萬現金
四電訊商一年共加價14次HKT調高五成最狠 未來兩年用戶續被宰
1 :
GS(14)@2014-12-24 02:01:10
■香港電訊、和記電訊、數碼通及中移香港猶如「加價者聯盟」。 設計圖片
【財經專題】2014年,電訊商給香港人上了一課經濟學,完美示範市場競爭減少,受害的總是消費者。香港電訊(HKT,6823)宣佈重購CSL一周年,其間電訊商五變四,手機月費加個不停。本報統計發現,四間電訊商今年加價至少14次,香港電訊加幅最誇達50.5%,學者、議員及分析員一致估計,未來兩年月費仲有得加,直斥電訊商猶如「㩒住搶」。記者:馮健鏗 胡仲邦 石永樂
由李澤楷執掌的香港電訊去年12月20日宣佈以189億元向澳洲電訊商Telstra及新世界發展重購CSL,董事總經理艾維朗當時暗示,月費因成本上升而存在加價可能,豈料香港電訊在收購獲批後短短半年,旗下三個品牌已加價至少5次,賺盡高中低端用戶。李澤楷的第一步棋,是在7月合併PCCW-HKT及one2free兩個走大眾化路線品牌,變成csl.,將月費勁加最多50.5%或100元;之後再趁iPhone6在9月推出時,將隧道行政費由12元加至18元,及將主打高檔路線的1010之上一代iPhone月費平均加價17%;連主打低端市場的新世界傳動網也先由80元加至90元,再借改名SUN MOBILE劃一將隧道費加至18元。
艾維朗:按成本再調整
對於過去一年加價不斷,董事總經理艾維朗接受訪問時解釋指,在月費價格上調同時,電訊服務也一直在提升,「不是每個消費者也只關心價格,質素也是重點」,又指香港電話費較其他國家為低,不少用戶願意付高價錢換取優質服務,比喻電訊市場應該像汽車市場,「發達國家一定有人揸Benz」,而被問及明年手機月費會否進一步加價,艾維朗指暫時不再預測,但會按成本上漲幅度,再作適當調整。至於李嘉誠持有的和記電訊(215),則在下半年取消限速低價月費,變相加價,又將「最低消費」由81元推至140元,又強制高用量iPhone6客戶加繳高達54元的增值服務,並宣佈明年將隧道行政費12元加至18元。對於加價,發言人回覆指,「一直密切留意市場發展,致力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及具競爭力的月費計劃,會不時整合月費計劃以照顧客戶在數據通訊方面與日俱增的需求」。
而數碼通(315)則在今年重推無限上網,但價格則較對上一次收貴四成,並強制新客戶加繳36元增值服務,又趁iPhone6推出將收費上調逾一成,及在12月將隧道行政費由12元加至18元,發言人指,「會因應市場情況而調整收費」;中移動香港方面,在年內亦將限速月費及4G月費加價,最多加28%,另最新宣佈明年1月6日將隧道行政費加至18元,與其餘本地電訊商睇齊。雖然沒有證據列明電訊商攜手加價,但學者林本利直斥,「毋須坐低傾,電訊商根本可以達到一啲共識……佢哋加價唔會執輸,話消費者有得選擇根本就嘥氣」,形容加價行徑猶如向市民「㩒住搶」,估計未來兩年在消費者沒有新選擇之下,用戶繼續任人宰割,「2000年市場有六間網絡商,仍出現疑似合謀加價的情況,現在市場上只得三間3G網絡商,通訊局又如何確保它們不會合謀加價?」
莫乃光:市場競爭減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也坦言,不容易證明電訊商合謀加價,但加價不絕的事實正好反映市場競爭急跌,也應驗通訊局所指「或相當可能會有大幅減少競爭的效果」,對於李氏佔頻譜資源高近五成半,他建議政府未來檢討《電訊條例》時要加重對親屬關係的規管。
【專家意見】
■莫乃光
市場競爭大減
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今年手機月費加價咁多,就正好證明咗市場競爭大減……惟有用多啲WiFi。」
■林本利
電訊商唔執輸
學者林本利:「電訊商根本可以達到一啲共識……佢哋加價唔會執輸,話消費者有得選擇根本就嘥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223/1897856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