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售銷售連跌兩個月
1 :
GS(14)@2016-03-16 14:16:21【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零售銷售連跌兩個月,加上油價再展跌勢,美股昨日早段向下,道指跌107點,報17121點。納指跌20點,報4730點;標普500指數跌12點,報2007點。至於歐洲市場,英股尾段跌0.66%,法股跌1.07%,德股亦跌0.73%。美國商務部公佈,當地2月零售銷售按月下跌0.1%,勝於預期的下跌0.2%,但1月零售數據卻從下跌0.2%大幅修訂至跌0.4%。另外,美國上月生產物價指數(PPI)按月下跌0.2%,符合預期。而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PPI按月無升跌,低於預期的升0.1%;按年則升1.2%,符合預期。伊朗堅持增加石油產量至受制裁前的每日生產400萬桶水平,以及俄羅斯透露伊朗不會參與主要產油國的「凍產」協議,促使油價連續第二日下跌。繼前日下跌3.4%,紐約期油昨日再度下跌2.88%,報每桶36.11美元,為近六日低位。倫敦布蘭特期油昨日亦跌3.06%至每桶38.32美元。
日量寬不變 圓滙走強
英國最新民調顯示,支持英國退出歐盟的人數多於反對的,促使英鎊兌美元昨再跌1.03%,至每1英鎊兌1.4153美元,即每1英鎊可兌10.9826港元。美滙指數昨日升0.07%至96.695點。另外,日本央行維持負利率及量化及質化寬鬆(QQE)不變,帶動日圓昨日走強。日圓兌美元昨日升0.89%至每1美元兌112.82日圓,即每百日圓兌6.8775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6/19531151
結束7連跌 內地工業利潤升4.8%
1 :
GS(14)@2016-03-28 13:13:43【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2016年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07.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4.8%,結束此前連續7個月的下跌趨勢及一年的負增長(見圖)。不過,統計局官員表示,恢復增長與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有關。
國企首兩月利潤跌一成半
數據顯示,今年首兩個月,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下稱規模企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25.1億元,增長5.6%,私營企業及股份制企業分別實現利潤總額3103.7億元與5216.1億元,增長7.5%及6.4%。惟國企利潤總額按年下滑14.5%至1171.3億元,集體企業利潤亦微跌0.3%至63.6億元。
此外,1至2月份規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至15.26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率為5.12%,按年增加0.22個百分點,按月則下跌0.6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由負轉正,主要因為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增長加快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降幅收窄所致。
統計局官員:增長因去年基數低
惟他表示,期內規模企業利潤呈現增長因此前基數較低,2015年1至2月,內地規模企業利潤率下降4.2%,而若與2014年同期相比,今年首兩月利潤僅增長0.4%,帶有恢復增長特徵。此外,按行業計,期內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利潤總額按年增加,1個行業持平,12個行業減少。採礦業及石油與天然氣開採行業由盈轉虧。
採礦油氣開採由盈轉虧
今年1至2月份,採礦業虧損達81.4億元,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385.8億元,按年跌幅達121.1%,主營業務收入亦按年下滑16%至6433.2億元。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期內利潤總額更大幅下挫234.1%,至虧損203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下滑31.8%至848億元。
而製造業利潤總額則按年增12.9%至7039.9億元,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亦錄得2%增幅至848.6億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28/news/ea_eab1.htm
內地工業利潤結束七連跌
1 :
GS(14)@2016-03-28 14:14:10【本報訊】內地工業生產景氣略為回暖,今年首兩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扭轉7連跌回升,而且增幅創逾年半最大,但國家統計局直指增長因為去年基數較低,國內工業企業前景仍未走出困境。國統局公佈,今年1月及2月合計的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4.8%至7,807億元(人民幣.下同),為自去年5月後重拾增長,亦是2014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達1,925億元,按年增5.6%。國統局工業司何平指,數據向好源於石油加工、食品等行業利潤明顯增長,整體產品銷售增長步伐又加快,但同時因為去年基數亦較低,若以前年同期數字比較,今年首兩月工業利潤僅增長0.4%。期內多達三成行業面臨利潤收窄的壓力,其中採礦業今年首兩個月虧蝕約81億元,大幅扭轉去年同期達386億元的利潤。何平續指,近期採礦及原材料行業利潤大幅減少,既有的庫存壓力依然巨大,加上企業應收賬款繼續攀升,增加資金周轉成本並拖累企業生產環境,種種迹象顯示內地工業企業經營前景仍面臨不少困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28/19546944
官方樓指連跌5月 成交漸回升 上月十大屋苑交投颷1.6倍 9個月新高
1 :
GS(14)@2016-04-01 14:35:43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401/paa01/laa1.txt
【明報專訊】差餉物業估價署(差估署)昨日公布,2月本港私宅售價指數最新報272.8點,除按月跌2.19%外,並重返約1年半前水平。樓價指數自去年9月306.1點歷史高峰後,已連續5個月下跌,累挫逾一成,其中實用430方呎以下細單位樓價跑輸大市,2月售價指數報300.2點、按月跌2.5%,過去5個月累跌11.2%。不過,隨着樓價普遍下調一至兩成,加上美國加息步伐有放緩迹象後,3月份二手交投初見反彈。代理數據顯示,十大指標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是去年6月後首度突破200宗成交水平,按月急升1.6倍,創近9個月新高。有業界認為,樓價雖已完成首輪調整,但由於經濟回落,不排除後市或有新一輪下調壓力。
差估署公布2月私宅售價指數為272.8點,比1月錄得的278.9點挫2.19%之外,若相對2015年2月錄得的291.5點,意味今年2月的樓價指數,按年下跌逾6.4%。至於近年最大按月跌幅是於2008年11月、即金融海嘯期間錄得,當時按月曾跌8.2%,連同2008年10月按月跌6.2%,兩個月已累跌逾14%。此外,2月私宅租金指數報163.7點,按月跌2.9%,同樣連續第5個月下跌,累跌7.7%,按年跌幅為2.7%,重返1年半前水平。
租金指數齊返1年半前
樓價回落,加上美國加息步伐似有放緩迹象,踏入3月買家重新入市。中原統計,十大屋苑3月錄221宗成交,按月急升1.6倍,是繼去年6月後首錄逾200宗成交量。按季計算,今年首季錄450宗成交,較去年第四季285宗升近六成。去年6月樓市高峰期,十大屋苑曾錄291宗成交,惟去年第四季樓市轉角,十大屋苑已連續3個月錄不足百宗成交,雖然今年1月略回暖(錄145宗成交),惟2月適逢新春,交投量又挫至84宗。十大屋苑有7個上月成交量均按月急升逾1倍;同時,其中8個屋苑的最新平均成交呎價,較去年8月高位回落逾一成半或以上。
十大屋苑221宗 海怡交投升10倍
另實呎跌幅愈大屋苑,交投反彈力度亦愈大。如鴨脷洲海怡半島成交量由2月僅1宗,大升10倍至3月的11宗,交投升幅為十大之冠,惟屋苑平均實呎由去年高位約1.5萬元,下跌兩成至約1.2萬元。至於期內實呎跌幅最少的將軍澳新都城(跌近一成),3月錄15宗成交,較2月9宗升近7成,交投升幅為十大屋苑中最小。此外,各區交投量亦見回升,西九四小龍3月錄43宗,按月升2.6倍,成交量創21個月新高;另青衣區亦錄約68宗成交,按月升1.5倍,媲美去年7月樓市旺季錄約74宗水平。
施永青:樓價跌近首個樓市支持位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樓價較去年高位已跌逾一成,接近首個支持位;由於樓價回落、帶動交投量回升。不過,施永青指十大屋苑目前成交量雖較早前反彈,但仍處偏低水平。由於樓價過去累升不少,他預料樓市或於次季出現新一輪跌勢,但具體情况仍要視乎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及香港整體經濟環境等因素而定。另外,新地(0016)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認為,過去兩年樓市暢旺,近日稍有回順屬健康調整。
明報記者 林可為、方可兒
差估署:樓價連跌五個月
1 :
GS(14)@2016-04-01 15:42:07【本報訊】樓價跌勢未止,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最新數字,2月份整體私人住宅樓價再跌2.19%,已較去年高位跌10.88%。儘管近期樓價下跌,但金管局公佈的收入槓桿比率仍達70.3%,遠高於50%的長期平均水平。
港島區租金跑輸大市
根據差估署最新數據,2月份住宅樓價指數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五個月下跌,由高位302.3點,跌至272.8點,累跌10.88%,而指數按年亦下跌6.42%。其中面積431方呎以下單位樓價按月跌2.5%,而面積431至752方呎單位亦跌價2.37%,跌幅高於整體。除樓價外,租金同樣連跌五個月,2月份租金指數按月跌2.91%至163.7點,較高位跌7.77%,按年跌幅則為2.7%。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港島區大型屋苑樓價領跌,其中鴨脷洲海怡半島及鰂魚涌太古城樓價較高位跌18%及14.9%。全港租金走勢向下,港島區租金跌幅亦最為顯著,柴灣杏花邨跌16.9%、康怡花園跌14.2%及太古城跌13.8%,高於全港10.6%的跌幅。樓市回軟,交投大減,金管局數據顯示,2月按揭貸款申請按月減少1,571宗至4,869宗,創1998年6月有紀錄以來新低,並首次跌穿5,000宗水平。金管局指出,樓市下行風險有增加迹象,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及本地經濟增長放緩,或進一步削弱樓市氣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01/19553204
港3月零售挫一成 連跌13月 手機電腦生意拖累 耐用品成「重災區」
1 :
GS(14)@2016-05-08 01:20:05【明報專訊】本港3月零售銷貨價值連跌13個月,按年跌近一成,遜市場預期。不過,跌幅較一、二月合計下跌13.6%有所收窄。期內雜項耐用消費品跌近四成,位居「榜首」。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跌幅主要受手機及電腦設備銷售下跌影響,他更相信手機銷售增長未來將持續放緩。
明報記者 邱曉欣
3月本港零售貨值按年跌近9.8%至347億元,首季按年跌12.5%;銷貨數量跌8.8%,首季則跌11.3%。3月雜項耐用消費品類按年續跌38.2%;電器及攝影器材亦跌20%;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類跌20.3%;服裝及百貨公司貨品分別跌11%及5.4%,值得留意的是,藥物及化妝品貨值,12個月以來首次錄得1.5%升幅,鄭偉雄認為,化妝品零售一直暢旺,只是個別零售商的國內遊客生意佔比較高,影響較大。
3月跌幅較首兩月放緩
2月零售總貨值下跌逾兩成,當中反映本土消費力的民生類別均意外地由升轉跌,3月似有回穩之勢,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類按年升2.6%;新鮮或急凍魚類及禽畜肉類升2.9%;超級市場微升0.1%。不過,鄭偉雄認為,民生類別貨值回升,並不完全反映港人消費力轉強,因3月食品類別銷貨量按年亦減少1.5%,貨值升幅或源於商戶加價所致。鄭偉雄預計,4月零售貨值跌幅再跌7%至8%,惟下半年跌幅或會較上半年收窄。
黃金周因素下 5月料仍跌半成
剛過去的五一小黃金周,國內訪港旅客數目不跌反升,當中,自由行旅客更升13%,鄭偉雄認為,主要由於日圓升值及日本發生地震,加上國內五一假期短,吸引內地旅客「回流」。不過,他預計5月零售貨值仍會有4%至5%跌幅,因旅客人數跌幅雖按月收窄,惟人均消費亦有減少,而且,近年旅客結構亦因內地打貪而有所轉變,「以前一個人唔止買一個人??洁A?M家送禮基本冇晒」,因而對零售商仍然構成壓力。
政府發言人表示,3月零售業銷售仍然疲弱,多個零售商類別的銷售均錄得按年跌幅,訪港旅遊業放緩持續拖累零售業銷售,不明朗的經濟前景和資產市場整固相信亦削弱了市民消費意欲,展望未來,零售業前景短期內仍要視乎旅遊業表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6/news/ea_eaa1.htm
人幣連跌兩日 失守6.5算
1 :
GS(14)@2016-05-08 01:40:45【本報訊】隨着人民幣中間價再低開185點子至5周新低,人民幣收市兩連跌,人民幣兌美元跌穿6.5水平。不過,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召集人秦曉相信,人民幣不會再如去年「811」般出現暴跌,指未來滙率波動是正常表現。人民銀行繼周三大幅低開中間價逾300點子後,昨日中間價再跌185點子至6.5128。人民幣收市價連跌兩日,昨收報6.5068,按日下跌68點子,兩日累跌325點子。
秦曉料暴跌難重現
雖然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人民幣仍會繼續貶值,但秦曉相信,人民幣不會再如去年「811」般出現暴跌。他續指,去年人行要啟動滙率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才令人民幣單日出現近4%波動,但人行自「811」後並無表現「恐懼及退卻」,反映當局有信心繼續朝開放資本賬的長遠方向進發,未來人民幣滙率出現波動亦屬正常。人民幣將於10月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籃子貨幣(SDR),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成員汪濤建議,政府應積極配合,包括爭取為人行在港發行3個月期短期票據,為SDR計價提供離岸市場短期基準利率,把握業務發展機會。汪濤又強調,雖然本港人民幣資金池自「811」後見收縮,但主要是受到市場對人民幣滙價的悲觀情緒,以及銀行調低存款利率的短期因素影響,認為本港人民幣流動性仍然充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6/19599871
環球股市連跌兩周 千億資金流走
1 :
GS(14)@2016-05-08 13:30:33【明報專訊】環球及美國經濟增長均有放緩?[象,MSCI全球股票指數及美國標普500指數上周分別下跌1.7%及0.4%,兩大指數同樣是於2月11日見底以來首次連跌兩周。根據《彭博》數據,在上周一至周四(5月2日至5日)期間,全球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錄得126億美元(約983億港元)淨流出,當中SPDR標普500此單一ETF便淨流出53億美元,佔比達42%;另外,貝萊德旗下iShare的一隻高息企業債ETF期內亦錄得23億美元淨流出,反映資金從風險資產流走。
與此同時,期內SPDR的黃金ETF卻錄得10億美元淨流入,而追蹤美國通脹保障國債的iShare TIPS ETF亦有5.4億美元淨流入,反映資金尋找抗通脹的投資工具。
抗通脹債券黃金ETF受捧
《彭博》分析,由於全球ETF市場總額高達1.9萬億美元,上述資金流動佔比不足1%,是否形成趨勢仍有待觀察。惟由於全球股市、債市、外匯市場成交額均正在萋縮中,ETF成為少數流通性增加的資產,仍然是觀察資金流向的理想工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8/news/ea_eab2.htm
美股三個月首度連跌兩周
1 :
GS(14)@2016-05-08 14:41:12【本報綜合報道】美股上月就業數據表現遜預期,惟國際油價和金價回升,華爾街三大指數上周五收市倒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收報17740點,升79點,標普500指數收報2057點,升6點。納斯達克指數收報4736點,升19點。總結全周,道指和標普500指數連跌兩周,為三個月首次。納指則錄得今年1月首次連跌三周。美國4月非農就業職位僅增16萬份,遠差過市場預期增20萬份,是去年9月以來最少。儘管上月平均時薪與工時均上升,但就業職位增幅減慢,市場對聯儲局年內加息預期降溫。數據公佈後,美滙指數先跌後揚,上周五收報93.888點,升0.12%。今年內美元跌幅收窄至4.81%。歐元兌美元收報1.1405,無升跌。美元兌日圓收報107.12,跌0.13%。英鎊收報1.443,跌0.38%。大戶繼續押注美元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統計資料,截至上周二(3日)止,美元淨短倉規模增至64.6億美元(約500億港元),遠多過對上一周41.9億美元,為2013年2月最高。
金價油價回升
經濟數據好壞參半與環球經濟增長放緩,令黃金受資金追捧。現貨金價上周五收市升0.8%或10.19美元,收報每盎斯1,287.9美元,現貨銀價亦升,收報每盎斯17.5美元,升1.15%。紐約期油收報每桶44.66美元,升0.77%;倫敦布蘭特期油收報每桶45.37美元,升0.8%。美國聯儲局第三把交椅、紐約聯儲銀行行長杜德利前日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指今年內聯儲局加息兩次為「合理預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08/19602447
美股連跌4周 近兩年最差
1 :
GS(14)@2016-05-22 11:35:35【明報專訊】全球缺乏利好消息,惟投資者對美國加息憂慮稍有紓緩,上周五歐美股市齊做好。道瓊斯工業指數漲65點或0.38%,收報17500.9點;惟以全星期來計,道指累跌0.2%,是2014年10月以來首次連跌4周。
港股ADR跌11點
標普500指數收市漲12點或0.6%,收報2052.3點,全周標普指數累漲0.28%,終止連續三星期跌勢;科技股成增長動力,蘋果上漲1.1%,納斯達克指數漲57點或1.21%,收報4769.6點,全周累漲1.1%。
港股在美預託證券(ADR)未有跟隨,港股ADR指數收跌11點或0.1%,報19,841點。匯控(0005)ADR較港股收市跌0.7%,中石油(0857)跌0.5%。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辦人王弼表示,英國公投脫歐對市場始終是陰影,沒有其他利好消息下,港股短期下行風險較大,建議6月公投前投資不宜進取。
歐洲股市周五全線上揚
歐洲方面,富時100指數漲1.7%,收報6156點,本周累升0.29%。德國DAX和巴黎CAC分別漲1.23%和1.67%,報9916點及4353點,本周累升0.55%和0.78%。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2/news/ea_eab1.htm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