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溫州的高利貸風暴,凸顯中國資金 斷鏈的影響層面廣泛,其實在房市,官方調控的力道已迫使整體景氣下滑,甚至跌破雷曼兄弟倒閉時的低點。這對地方政府、建商與房屋買方而言,都是不利的修正 訊號。 撰文‧周岐原 令人震驚的溫州老闆「跑路」潮,僅是中國資金「斷鏈」的副作用之一;相較之下,二年多來瘋 狂上漲的中國房市降溫,造成的震撼更大。其實,房市的調整風已經緩緩吹起,在官方連番推出緊縮政策後,中國房市回檔跡象越來越顯著;這波修正不僅讓房市進 入冷卻期,對水泥、地產開發與金融等行業的衝擊,更是後續觀察的重點。 中國房市的官方數據五花八門,光是依照區位劃分,就可分成一、二、三 等多線城市,再加上銷售面積增速、開發資金變化等指標,很難用單一訊號斷言整體走向。不過,在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 房開指數)卻是一項相當有參考價值的指標;該指標由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土地開發面積、房屋空置面積、商品房平均售價等六項分類指數合計而成,是最全面的 統計數據。 今年九月的房開指數,便透露一個令人高度警戒的訊號:中國房市正在快速緊縮,而且進入三年來最冷清的市況!九月分房開指數是一○ 一.一二,儘管仍位在區分多空的一百以上,但由逐月走勢來看,自從去年三月景氣見頂後,中國房地產業景氣便逐月下滑。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只比持平稍高的 數字,其實已低過○八年九月金融海嘯發生時的水準;這意味著,無論哪一座城市,當前房價很可能不是波段低點,而是另一波修正的起點。 房 市確定緩慢降溫 回顧二○○八年初,房開指數先是連跌九個月,到雷曼兄弟倒閉時的一○一.一五;隨後因金融海嘯,又繼續下滑六個月,直到隔年 中才反彈。前車之鑑如此,近期亮出的調整訊號更不只一個,中國七十座中、大型城市裡,今年八月已有四十六座房價停止上漲,「高檔量縮價跌」的訊號出現,後 勢如何不言而喻。由指數轉折和國內外經濟局勢來看,即使這次經濟不會像三年前快速收縮,但中國房市還有一段修正尚未完成,應該毋庸置疑。 中 國房市緩慢「變盤」,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地方政府。北京當局重拳調控房市,讓建商投標土地意願大減,高度仰賴賣地收入的地方政 府,自然苦不堪言。因為從水利、交通建設到保障住房,既定政策還是要照常開辦,施政起來格外吃力;累計達十.七兆元人民幣的地方債務,也成了一顆巨大的不 定時炸彈。 為了開源,不少地方政府陽奉陰違,當中央要求執行「限購」(限制購買房屋數量)政策,地方政府就推出「限價」(房價設定上限)措 施。字面上看,房市交易確實被「限制」,但比起交易停擺的限購令,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限價模式,仍然對房屋買賣放行,只是成交價不再創新高而已。 建 商經營壓力倍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賣地收入銳減,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籌措財源,打起「拋股還債」的算盤。據估計,由地方政府持有的A股市值超 過四千億元人民幣,若財務壓力進一步升溫,其中至少有一半的股權將被迫出售。這也將形成陸股另一股賣壓。 第二個受影響的是建商。房市降溫, 房屋供應量與存貨卻節節上升,對建商的經營造成直接壓力。今年六月中,標準普爾(S&P)便將中國房地產業的評等降為負面,理由是整體行業負債攀升、現金 流量逐漸收縮,形成對建商不利的警訊。 標普並指出,若中國平均房價下跌三成,預期將有許多建商出現短期償債困難。正因為前景看壞,許多在港 上市的內地房產股,今年第三季股價紛紛大跌,雅居樂、華潤置地、遠洋地產等特定公司的股價淨值比(P/B Ratio),更回到金融海嘯期間低點。 買 方不甘心買貴衍生社會事件此外,中國房市的消費者,也是受房價反轉傷害的「重災區」。這次中國各地房價連綿不斷的漲勢,對買方無疑是很大的煎熬,越是等待 越買不起;好不容易痛下決心,卻發現後來的房價竟然比自己的買價低,自然造成買家嚴重不平衡的心理,進而衍生社會事件。 例如在北京近郊的通 州,就有數個建案的買方發現,建商在交屋後大幅降價,雙方因此發生衝突。這對強調「堅持不懈搞好房產調控」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形成一大諷刺。 中 國房市的多頭格局,為地方政府與建商帶來享之不盡的好處;進入空頭修正期後,政府、建商與消費者反而成了無法擺脫的「受害三角形」,看起來,無論什麼時 候,中國房市的買方似乎都是最弱勢的一群人! 中國房市修正未完! 根據金融海嘯時的經驗,中國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跌破前波 低點後,有可能因為政策調控、經濟風險增加,導致房價持續修正。 |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5/4MMDcwXzM3MTc4Mg.html
在近期鄂尔多斯的饭局中,谈论得最多的就是高利贷问题。
一位小贷公司人士称,他几乎天天都会听到新的事情发生:“今天听说有一对夫妻欠多少亿被抓起来了,昨天听说一个人欠13亿元自首了,大前天听说有人跑路了……”
有时候这些传言有名有姓,有时候情节则模糊不清。而若不是事关己身,几乎没有人去关心事情的真假。
今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多名涉足高利贷者因资金链断裂而逃跑甚至自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戚聿东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高利贷愈演愈烈,风险逐步加大,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金融问题。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飞行安全法则。
套用在当前的鄂尔多斯,这一法则亦揭示出某种真实。
风暴边缘的鄂尔多斯,正陷入与温州版本不同的地产借贷恐慌。故事不乏细节,问题是,惶恐将如何演变?
中富跌倒
“几乎所有的高利贷都和房地产有关。”鄂尔多斯一名当地企业家告诉记者,“中富公司的事情是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典型代表。”
9月24日,鄂尔多斯市中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富”)法定代表人王金福自杀身亡(详见本报10月13日报道《鄂尔多斯地产商自杀:中富两套方案 清偿3.2亿债务》),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还不起高利贷是其自杀的重要原因。
中富公司的数据显示,公司于2008年投资开发“国电富兴园小区”项目,工程总造价约1.93亿元,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获得银行贷款,而是通过高利贷融资2.63亿元。
一名债权人告诉记者,中富的利息为每个月3分(3%),3个月一结。一直以来,中富的还款非常准时,因此她又从别人处借钱放到中富,至今投入中富的资金已达2000万。
因为从银行无法获得贷款,从民间借的高息进行房地产开发是鄂尔多斯许多房地产商的做法。
根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参与完成的鄂尔多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研究报告》,截至今年2月底,鄂尔多斯银行系统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59.7亿元。在360.7亿元的投资规模中,仅占到不到16.55%。在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
“在鄂尔多斯市,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要向民间资本借钱,一般是40%-50%的资金来自民间资本,有些楼盘甚至所有资金都来自民间资本。”戚聿东介绍。
中富正是其中典型,2.63亿借款大多用于支付1.37亿工程款以及利息。
这 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决定。杠杆融资是房地产开发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从银行获得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不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有限上浮。今年中,鄂尔多斯 一家房地产商告诉记者,银行利率普遍上浮20%以上,甚至达到50%,但即使这样,年利率也不过10%左右。而民间借贷年利率一般在30%以上,甚至更 高。
但随着今年信贷政策紧缩,各大银行纷纷收紧贷款。华夏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的一名员工透露,起初银行还能对部分房地产项目提供2亿元的贷款,大约也能占其开发资金的60%左右,现在已经停止向房地产项目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目前鄂尔多斯的民间拆解利率已经达到月息3分5(年利率42%),甚至5
分(年利率60%),而且很难借到钱。
按 照月息3分计算,2.63亿借款每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为789万元。“仅支付利息的压力就非常大。”一名鄂尔多斯房地产商表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很多 房地产商来说,压在他们身上最重的石头,不是楼盘积压,而是高额的还款利息,很多人无奈之下再借高利贷用于还息,从而进一步扩大风险。
在企业资金周转不足时,通过民间借贷方式周转本无可厚非,但鄂尔多斯房地产企业的危险在于将短期借贷长期化。例如中富公司,一名债权人告诉记者,她从前年开始以3分利息借给公司钱,直到出事前一直按期收取利息。
一位投资集团负责人毫不避讳:“他们(房地产商)从我手里借到钱,肯定是反手就用来支付借贷利息,这样的风险太大了。”
借贷无门
中富“国电富兴园小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107870.6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0001.98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22925.46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于2010年开盘销售,已经收回首付款817.053万元,尚有约1.5亿应收贷款。
记者从中富公司了解到,1.5亿应收贷款均为住户的银行按揭贷款。
在房地产开发模式中,用销售收入支持工程继续施工是资金链上的重要一环。在鄂尔多斯,购房者在买房时支付30%的首付款,剩余70%从银行办理按揭贷款。银行贷款一次性支付给开发商,然后由购房者分期还给银行。
一名当地商业银行人士介绍,该行对购房者在没有房地产公司担保的情况下不会发放按揭贷款,即使是能发放,资金也非常有限。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银行用房屋办理抵押贷款也很困难。
实际上,按揭贷款是售房收入的大头,无法获得按揭贷款大大增加了房地产商的资金压力。
一名当地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的人士告诉记者,在销售时,会和购房者签订一份协议,由房地产公司负责办理银行按揭贷款,并申明如果按揭办理不下来可退房。
但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按揭贷款无法办理事项,房地产商也不愿意退房。
“我去找开发商,他说,好不容易卖出去一套,怎么可能退呢!”一名受购房者委托与开发商理论的当地媒体记者说。
此外,银行的开发贷也全面收紧,使得房地产商无论在开发的前期、中期或者后期,都面临资金困难。
一名当地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今年以来一直在多方筹集资金。但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借不到钱了,正在打听通过信托公司或者房地产基金的方式融资。
鄂尔多斯地产资金链崩盘寓言
鄂尔多斯融源泰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房地产商在公司放款的“黑名单”中,因为公司与银行有协议,银行部门在协议里明确规定不许给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
根据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但可以从银行获得不超过自有资金50%比例的银行贷款用于经营。
该小贷公司工作人员透露,除了协议上规定的条款以外,银监局和金融办还会不定期的到公司检查,防止小额贷款公司擅自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
另外据鄂尔多斯当地媒体的调查,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从来没有“给房地产项目贷款”的业务。一名小贷公司人士表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都是短期的,而房地产的资金回笼却是长期的,并不匹配。
而且记者从多家小贷公司了解到,今年公司资金非常紧张,早就无钱可贷。“我还想贷款呢,你告诉我哪里可以借到钱。”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
当地的很多民间借贷人也对房地产亮起了红灯,虽然这曾经是他们重要的放款对象。
一名当地投资公司经理说,许多熟人希望从他这里借钱,但他最后的选择只能是一声对不起。“我们不得不谨慎。而且现在房子很难卖得动,资金流回不来,放出去的这些钱肯定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收回了。”
多位当地人士告诉记者,人们已经纷纷开始往回要债,尤其是借钱给房地产商的。“人们心里都清楚,钱放到哪里去了,还不是房地产?现在只有能源企业还能借到些钱。”
房市,繁华不再
资足抵债但现金流严重不足,是许多房地产商的现状。
目前中富公司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根据中富公司评估,资产为4.91亿元,负债2.63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53%。
但一分钱难倒好汉,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已陷滞销状态。
根据鄂尔多斯地税局数据,2011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房地产税收入约4.2万元,同比增长28%;2010年上半年税收收入约3.04万元,同比增长68%。
两相对比,2011年房地产税收收入的增幅大幅度下降。而且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的4.2亿税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去年销售的房子,今年下半年房产税的增速可能更低。
鄂尔多斯的房地产早已显现泡沫。
据一家地产调查机构的调查,鄂尔多斯平均每人拥有房屋2.7套。一个三口之家的房屋拥有数量多者达到七八套。
据 鄂尔多斯当地媒体报道,全市共有房地产企业442家,几乎每一个能源企业均有房地产开发业务。2010年,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实际施工面积2696万平方 米,但鄂尔多斯各旗镇总人口才160万,市区人口逾65万。如果按照65万人口计算,仅2010年施工的房产就够为每个人提供41平米的住房。
而且还有房地产商,包括外地房地产商在不断进入鄂尔多斯。滞销之中,房价纷纷下跌,而降价成为许多房地产商的选择。
一名当地人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去年价格在9000元每平米,而今年这一地区新房价格不过8000元每平米。
另据一名长期观察鄂尔多斯房地产人士的观察,今年以来房地产早已有价无市,打折促销不断。“最典型的是绿城项目。”这位房地产观察人士说。
他提到的是位于乌兰木伦河畔的城投绿城?成园项目。该项目宣传册介绍,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6900元。但这一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CBD,是鄂尔多斯令人瞩目的豪宅之一。6900元的价格不仅开创了鄂尔多斯销售价格的新低,也远远低于部分中低端地产的价格。
据 当地人介绍,2005年时鄂尔多斯房地产的均价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2006年时大约在1500元,到2007年时均价达到了5000多元,平均涨 幅约3倍。而2009年时,房价再次大幅度上涨,达到7000-8000元左右,2010年房价小幅上涨,普遍涨幅为600-700元,当时,一些高档住 宅或商业地产售价已达到2万-3万每平米。
绿城内部人士介绍,一定程度上,6900元/平米的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但即使是如此低的价格,开盘销售后还要推出优惠,最低折扣将能达到9折。
国内豪宅开发商星河湾在鄂尔多斯则采取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手段。“星河湾请了四个销售代理公司,包下鄂尔多斯的多家酒店,几乎天天请人吃饭。”前述房地产观察人士介绍,他笑称:“在鄂尔多斯几乎所有有钱人应该都吃过星河湾的饭。”
据了解,星河湾在鄂尔多斯拥有约500名营销人员,楼盘每星期都有宴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来邀请消费者参加。此外,公司不惜血本在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就连鄂尔多斯的机票上也被攻占。公司还准备包机邀请客户到广州星河湾参观旅游,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然 而即使这样,星河湾的销售业绩也并不理想。据星河湾销售人员透露,星河湾目前成交量将近200套,但大部分只是交了定金,并未签约。如果按照价格每平方米 2万计算(实际价格折后不到2万),200套住房的销售量大约20亿元,而星河湾进入鄂尔多斯市市场时,宣称的目标是开盘百亿。
2009年,星河湾在上海浦东的项目开盘首日创造了“6小时40亿”的奇迹,2010年在太原的项目开盘首日认购金额又超过上海。
星河湾的营销方式和销售境况,在今年的鄂尔多斯各大楼盘中并不少见,比如伊泰?华府世家在开盘首日也举行了大型的开盘活动,而等待时机开盘的泰悦府,目前239套房,也才内部陆续认购了20余套,不足供应量的十分之一。
一些本土开发商在万般无奈之下,把项目的开盘日期一推再推。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的开盘项目寥寥无几。
犹疑的信心
在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体系中,信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鄂尔多斯人朴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一位鄂尔多斯人告诉记者。他给记者看了一张“传说中”的“白条”。据说,在鄂尔多斯当地借钱只需要在一张卷烟那么宽的纸上写个借条,关系好的连条子也不用写。
记者看到的这张借条约手掌大小,用印刷体打印了“债权人”“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几个字,每个词后面手写了对应的信息,在借款金额、借款利率的数字上还盖上了红指印。
纸条下方是借款人的签名,以及一条关于利息的详细说明。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利息是3分,但对于借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付息时间并未作出说明。
“这张条子可能是长期借款,所以没有写这些。”另一位当地高利贷放款人告诉记者。他说,这样的条子很常见,也有一些比较规范的,会对借款的起止时间、本金和利息的结算方式作出规定。记者了解到,一些借条上还会写上如果利息和本金偿还不了时的处理方式。
虽然说信任是关键,但许多鄂尔多斯人正在将借条转成正规合同。记者所看到借条的主人,在当日下午打印出一份三页的借贷合同样本,并打算让所有打条子的借款者重新签订合同。
当记者询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时,该人士表示合同总要正式些,而且如果遇到纠纷,条子的利息超过法定利率4倍的部分得不到保护,但是如果是借款合同,合同中对利息有约定则会受到保护。
这位借款者表示对当地借贷环境有信心,但仍忍不住抱怨:“鄂尔多斯老板们能不能站出来,不要不接电话?”
他认为,大多数当地借款人有一定的实力,即使是不见了也只是为了躲债,并非跑路,而且资产也足够偿债。有一位他借给资金的借款人资金链发生问题,但是该人士拥有四五辆路虎汽车。“随便卖一辆也是好几百万,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他认为,很多老板为了躲债不接电话,甚至逃走,很令人气愤。“接个电话也好啊。都是熟人,没有钱也不会硬逼的。”而对于中富地产的做法,他认为是比较负责任的。
在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体系中,大多数钱是借给熟人,或者通过熟人作为中介,具有天然的信任关系。一名已经多日拿不到利息的债权人告诉记者:“我很信任他(欠债人),所以我不会去催他。如果我把钱从他那里拿回来,别人听说了可能也会来讨,他的资金链就会出问题。”
另一位债权人则表示:“我很信任他,但是如果别人找他要钱,我会担心要晚了钱拿不回来,也会去要钱。”这位债权人认为,现在的市场资金紧张,和债权人纷纷收回贷款有关。
“现在大家都不敢往外放了。除非是资源类的借款,才有人放,利息不过一个月1分5左右。其他的哪怕是5分的利息也不敢借出去,大家都宁愿少得利息但要保险些。”
一名接近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普遍收贷,近期鄂尔多斯各银行的存款直线上升。
鄂尔多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对未来抱有的希望是民间借贷市场的稳定剂。
但 记者听说,过去鄂尔多斯也不乏骗贷事件。“一个人拿了几百万元,买了两辆好车,租一个好办公室,开着车去借钱,别人一看他的装备就同意借了几个亿。结果这 个人一转身就跑了。”当地人描述。而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是,一个借款人用几十万在北京租了三天的办公室,然后从鄂尔多斯骗走了几个亿。
“现在不催债还是因为觉得有希望,如果没有信心真的到了需要撕破脸皮的时候,还是要撕破。”一名当地放贷者表示。
一些贷款的担保者也因此受到了损失。因为借款人还不了,王强(化名)作为担保者支付了230万。
正如之前提到的一家知名酒店的做法,当地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宽限债务时间,或降低利息、将债权转成股份或者用房产代偿,都是较好的解决方式。
谁最可能出问题?
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市场错综复杂。
“你借我的钱,我借你的钱,谁都算不清。说不定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就有借贷关系。”鄂尔多斯一位文化界人士介绍。
在错综复杂的借贷关系中,可以简单地将借贷人分成有实体公司的借贷人以及中介人,借贷公司分为单一的房地产公司和有其他产业的房地产公司。
“出问题的人大部分都是倒来倒去的人,没有自己的公司。”一名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者告诉记者。这些人在放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时,便没有钱支付借款的利息,从而发生资金链断裂。
比如记者在中富公司遇到的一位债权人,她借给中富公司的两千万中只有几十万是自己的,其他均为从亲戚、朋友处以2分或者2分5的月息借得,再放给中富公司,角色主要是资金中介。
此 外,一些人把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用于放贷。“我一个朋友买车,从银行贷了几十万,转手就借出去了。”一名当地人介绍。购房后办理按揭贷款,把节余资金用于放 贷,然后用高利贷利息支付房款的现象也非常常见。“这里人买房肯定是按揭的,省下来的钱放出去足够支付利息。但如果高利贷市场出问题,还房贷的钱也没有 了。”前述人士介绍。
201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其中资金上亿的案件包括众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老板梅良玉一案、金亿泰汽贸担保公司总经理祁有庆一案和苏叶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
有实体公司的企业,处境相对好一些。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时,曾听说当地一家知名酒店发生资金链问题,于是老总包了一辆汽车,请所有的债权人到酒店吃饭,告知债权人自己的情况,并表示,如果大家都来要债那么公司只能破产,或者大家可以缓一缓或选择成为公司的股东。
鄂尔多斯近期出现了不少“抵债房”,即一些还不起钱的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来抵债。比如中富公司公布了详细的房屋建筑图以及不同资产的市场价,作为偿债资产。记者还听说了其他多处抵债房。
“和债权人协商,或用房子抵债的做法都很常见。”一位房地产人士评述。一位建筑施工人员则称,今年由于楼市不好,许多地产商都希望用房子来抵建筑款,如果不要房子,建筑款项只能欠着。
不过债权人大多不满意抵债房的定价,希望打折。有时候,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房地产商也会“割肉”。
记者听说位于鄂尔多斯第五小学附近的一个楼盘,原价7000元左右每平方米,现在抵债价格只有约3500元。另一位房地产人士表示,知道这处房产要抵债,但认为价格不太可能如此之低。“应该是有一些条件,比如
一次性付款是一个价格,多次付款价格则高一些。或者最低的楼层是3500元,每高一层往上加价。也有可能3500元是起拍底价,实际拍卖价格高一些。”这位人士推测。
中富公司在估价时,把18000元每平方米的底商价格折为16000元,而且在债权人的要求下,对价格再次进行了85折。
也因此,很多鄂尔多斯人并不是很恐慌。“房子还在那里,最坏的打算就是拿房子。”一名鄂尔多斯人说。他认为,虽然鄂尔多斯房价有泡沫,但也有一定的刚性需求,而且外来人口逐年增多,房地产只是遭遇暂时的寒冬。
此外,拿地的时间不同,企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前几年拿地的企业问题应该不大,出问题的企业大多数是在近两年拿地的。”一位鄂尔多斯当地放贷人员表示。近两年,鄂尔多斯地价飞涨。
但对于没有实业的借贷中间人,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将没有任何东西给债权人,因此出现“跑路”或自杀等事件。有实体的公司境况好于借贷中间人,而有多种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又好于单纯的房地产公司。
中富公司的另一位股东郝小军还经营着一家煤炭运输公司,中富公司负责处理债权人事务的人士告诉记者,郝小军已经从煤炭运输公司中拿出1000万元,准备用于解决中富公司的问题。
在当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经营煤矿或者酒店等产业,其他产业的资金可以为房地产暂时输血。
“出问题的不会有大企业。因为大企业除了房地产,肯定还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一名市场乐观人士称。
不过也有市场悲观者。“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会爆发。”一名小贷公司人士认为。
“麻木了。”有人说。“习惯了,大家对此都有预期。”一位接近司法部门的人说。
据了解,近期鄂尔多斯经侦支队尤为繁忙,常常加班,而所有和高利贷相关人士都被打了预防针,不得向外泄露任何和办案有关的信息。
政府在行动
危机中,很多人将目光转向政府。
中富公司希望政府给予部分费用减免,并且能帮助其向银行申请流动贷款,以及让银行发放购房者的按揭贷款。
许多借款人都寄希望于政府救市,并且认为,即使市政府不考虑,省自治区政府也会考虑这一问题。
今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并为企业协调银行贷款。在政府的协调下,部分企业的贷款已经得以延期。政府的另一个举措是,将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者进行监控,防止其外逃。此外,政府和当地的鄂尔多斯商会联合成立了担保公司。
中 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四点措施。第一是要求借款人拿着借条到金融办或者公证机构对借条进行公证。公证者可以获得优先偿债权。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摸清楚借贷情况。第二点是允许部分企业倒闭。“有的企业有投机冲动,要让有些人承受风险的惩罚。”第三点是不要轻易抓人,让借贷事件刑事 化,要尽量认定为是民间借贷违约。第四点是要设法鼓励民间资本尽量进入正规金融机构。
“如果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企业会瘫痪,债权人更加没有信心。一些本来可以循环的资金链也断掉了。”黄震建议,“对于一部分还有潜力可挖的企业,可以重整秩序,通过债权人会议等进行债权重整,再从银行贷款。”
和记者攀谈的多位债权人也表达了这一意愿。“我们所有的努力目标是,不要进入司法程序。”中富公司负责债权处理的人士称。因为如果介入司法程序,就需要冻结公司资产,公司将无法运营。
为了安抚债权人,公司迅速列出两套解决方案,并对于愿意等待、领取现金的债权人承诺,在10月后将支付1分5的利息(1.5%月息)直到还款。
另一位债权人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去年以每亩40万元买了100亩土地,但是看到市场的资金情况后,并未开始开发,今年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亩120万。这位朋友现在欠了一些钱,但这位债权人认为,土地的价值足以抵债,但如果诉诸法院,法庭拍卖的结果可能低于市价。
吴英和石小红案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吴英一案中,根据媒体报道,吴英的本色集团在吴英被刑拘之前经营状况良好,而且到审判时,她的资产如果不是被非法没收和拍卖,不但能够偿还所有的债务,且吴英可能也已是坐拥价值数亿元资产的富豪。
但这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债权人充分的还款意愿。
戚 聿东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适当调整偏紧的信贷政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不应一刀切紧缩贷款;加强对民间高利贷现象的政策规范和监管,将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 贷行为纳入“体制内”一并管理和监管,不能因为超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4倍以上不受法律保护为由,而对高利贷行为听之任之;严格控制银行和上市公司资金体外 循环现象;加强公众金融教育以及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多位参与借贷人士表示,希望媒体不要过度报道,将事情扩大引起市场恐慌。黄震则特别提出,要小心微博的放大效应。
但无论媒体是否报道,在鄂尔多斯当地各种传闻已经铺天盖地。“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当地一位投资业界人士表示。他介绍,每年年底时,房地产企业要结算工程款,而2010年初当地银行放出大量贷款,这意味着2012年初将是大量房地产企业还款大限。
“到年底问题会更严重。”该人士判断。
有 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鄂尔多斯当地银行的贷款额度已经用完。而黄震认为,短期内中国的通胀形势不会改变,因此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果 放任正规金融机构对微小企业融资难无所作为,放任民间借贷的投机化倾向,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风险可能进一步积聚和扩大。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908
開煤礦和拆遷補償,讓鄂爾多斯人有錢起來;他們又通過民間借貸,將錢投向了房地產和煤炭。房地產、煤礦與民間資本由此糾纏至深,一損俱損
因為能源依然是強勁支撐,鄂爾多斯此次危機並不會導致系統性的崩潰。相反,危機提供了一次結構調整的重要契機,關鍵在於鄂爾多斯人能否抓住
忙碌的「打非辦」
一走進打擊非法集資辦公室大門,兩張A4紙貼在醒目位置。一張是24小時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機號,一張是報案材料範例,在案情陳述一欄,甚至提供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2010 年後,鄂爾多斯新開樓盤通常70%的資金來自民間借貸,有的 甚至是100%。一旦銷售遇冷,危機不可避免。 (東方IC/圖)
最近,「酒駕」在鄂爾多斯忽然具有了別樣意義。
「好幾個民間借貸的莊家故意酒後駕車往公安局門口開,就是為了讓人抓到酒駕好進去躲幾天,避避風頭。」一位鄂爾多斯法律系統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鄂爾多斯原本是全國最早嚴懲酒駕的城市,但現在面對洶湧而來的追債人,莊家們更願意在「裡面」找清靜。
據高和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10月發佈的《民間借貸危機調研報告》中披露:9月,鄂爾多斯政府曾對17個民間借貸在10億元以上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法定代表人限制出境,並實施監控。
然而,危機還是被引爆。導火索就是「蘇葉女案」——這是鄂爾多斯史上最大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即使是不完全統計,涉案金額也已超過10億元。
2011年9月20日,被債主追得無路可逃的蘇葉女自首。頭一天,在本該還息的最後時刻她仍拿不出錢,於是那些借款在500萬以上的大客戶們當場搶了蘇的車。第二天,借款在500萬元以下的小戶們失去了耐心,大批向公安機關報案。
蘇葉女自首後第三天,中富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佔股30%)、原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法院院長王福金自殺,身後是2.63億元民間借款和每月789萬元利息,而佔股70%的董事長郝小軍不在國內。
兩案連發,讓90%家庭都在放貸的鄂爾多斯風聲鶴唳。這之後,東勝區公安分局打擊非法集資辦公室(以下簡稱「打非辦」)忙碌了起來。
一走進打非辦大門,兩張A4紙被貼在醒目位置。一張是24小時值班民警的姓名和手機號,一張是報案材料範例,在案情陳述一欄,甚至出現了通用的表述模板——
「××年×月×日,張××以其做××為由向我借款×元,講好利息是×分每月,我通過銀行匯款(或付給現金的方式)共給張××借款×元,迄今為止,我手上共有借款單×張(本金單×張,利息單×張),金額共計×元,張××共計給我結利×元,現在還欠我×利息。」
另外,在報案時,放款人還要出具借款單複印件或者給借款人打款銀行卡的打款憑條。這意味著一些連白條都沒有的人,甚至不具備完整的報案材料。
2011年10月31日一個寒冷的週一上午,打非辦剛剛開始辦公,就湧進來二十餘人。他們是放款人代表,前來狀告莊家王喜栓從一百多人處非法集資四 千餘萬元。老練的打非辦人員從容地拿起電話,首先接通了王喜栓的手機,讓他領著告狀的人到打非辦樓下協調,其間派出一名警員在樓下維持秩序。
寒風裡,從外地來東勝打工多年的王女士抱著1歲多的女兒,想上前詢問自己的50萬本金和利息何時有著落,卻擠不進去。但即使隔著很遠,她也能聽到身穿單薄灰色西服的王喜栓強硬的聲音:「錢都投到項目上了,現在沒有錢。」
然而,多米諾骨牌還沒有倒完,「張靜案」、「邢凱案」等越來越多的民間集資案子正湧向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東勝區分局。
錢與房瘋狂共舞
「這裡的人看不懂股市,投資又不願意出鄂爾多斯,於是就放貸。在房地產最狂熱的時候,甚至是求著房地產商借他們的錢。」
民間資本的危機,與民間借貸與房地產的共生有關。
蘇葉女案的受害人之一張英是通過好朋友認識的蘇。2011年元月第一次見面時,蘇葉女的父親蘇自來帶著她去了正在建設的維廉大廈。
「他說這是蘇葉女的酒店,投資3.6億,借我們的錢蓋完封頂後,就可以向銀行抵押貸款。給我們的利息是每月4分。」她說。
2005年後,城市化建設成為鄂爾多斯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拆舊樓、蓋新樓」的景象遍佈鄂爾多斯全境。僅2011年一年,鄂爾多斯城區就計劃拆遷300萬平方米,幾乎是過去五年的一半。
但拆遷和蓋樓的費用遠遠超過當地商業銀行的授信額度。高和報告顯示,鄂爾多斯銀行系統至今年2月底,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僅59.7億元。而鄂爾多斯房地產業此時的投資規模是360.7億元,來自銀行的支持不滿17%。
與此同時,民間有強烈的資金供給慾望。鄂爾多斯本地人因煤炭和拆遷富裕起來後,手裡掌握大量的資金。據高和報告透露,來自官方調研的保守估計,鄂爾多斯民間信貸資本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
這筆巨資掌握在投資知識和經驗匱乏的當地老百姓手裡。「這裡的人股市看不懂,投資又不願意出鄂爾多斯,手裡拿著那麼多錢光放在銀行裡吃利息還覺得可 惜。怎麼辦?」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律師協會會長田生良自問自答,「放貸,主要是把錢借給煤礦和房地產。在房地產最狂熱的時候,甚至是求著房地產商 借他們的錢。」
當地的共識是,2010年之前,如果鄂爾多斯的開發商新開一個樓盤,通常50%的資金來自民間借貸。
「有些開發商更加瘋狂,整個樓盤都是借民間資本建起來的。」蒙商投資集團總經理撖小剛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只要趕在2006年到2010年上半年鄂爾多斯房地產的黃金期把房子脫手就沒事,還能賺錢。
2010年後,由於信貸緊縮和調控,新開樓盤更是70%的資金都來自民間借貸。
鄂爾多斯人不僅把錢借給開發商,而且熱衷買房。
「暴富之後,大家瘋了一樣的去買房子。那個時候,凌晨一兩點大家就去排隊等著拿號買樓,如果有人插隊,會招來拳腳相加。」撖小剛想到當時的震撼場景 忍不住笑了笑,「最瘋狂的印象是,700套房子一開盤就被100個人瓜分了。如果覺得訂了房不想要,就連轉賣名額都能掙不少錢。」
2010年上半年之前,鄂爾多斯樓市不存在營銷概念,蓋房不用設售樓處,人們看看模型沙盤就把房子買了。在最瘋狂的時期,開發商只要拿下土地、做完規劃,就敢賣房。撖小剛說,「真是瘋了,期房就能全部賣光」。
買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中又有大部分是民間資本的放款人,拿著賺到手的利息去買房。這些買房者即使有錢付全款,也還是只交30%首付款,70%向銀行貸款,自己的現金留著放高利貸。
高和投資董事長蘇鑫從2010年4月開始對鄂爾多斯房地產以及金融市場進行調查,在和政府主管官員以及近30位資產過億者聊過之後,蘇鑫寫了份報告,題目是《沒人能看懂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城人跡罕至。「鬼城」正是當地煤礦、地產、民間借貸相互糾纏一損俱損的前兆。 (張濤/圖)
誰勒住了民間資本的脖子
開發商沒錢還莊家,莊家沒錢還放款人,進而演變成一樁樁訴訟案。一隻原本要扼住房地產的手,同時勒住了鄂爾多斯民間資本的脖子。
但是房地產很快出現了問題。
「在常住人口不到200萬人的地方,熱火朝天的蓋了5年房子,賣得很快、房價還很高。你覺得這正常嗎?」鄂爾多斯市億恆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康華說。他在2010年初結束了在烏海商業銀行二十餘年的工作,回到老家東勝,看到遍地的施工工地,第一個想到的詞是「泡沫」。
撖小剛的另一個身份是鄂爾多斯工商聯合會常委,據他估算,截至2011年底,從東勝鐵西區到康巴什裝備製造基地辦公區裡的新建商業樓宇,平均給每個鄂爾多斯市區註冊的企業分兩層,那些樓還能空一半。
即便如此,鄂爾多斯城市空中的塔吊從未曾停歇過。2011年,鄂爾多斯房地產計劃新開工面積1300萬平米,施工總量2300萬平米,完成投資450億元,是上一年的1.23倍。
但此時開工的房地產項目已經很難再從銀行、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貸款。
「我剛回東勝的時候就感覺到這裡的房地產已經出現風險,後來再接觸房地產公司都很警惕。」康華說,「單純只做房地產的公司我們是不投的,除非它背靠的集團還有收入穩定的煤礦做支撐。」
內蒙古第一家小貸公司,位於鄂爾多斯東勝的融豐小貸公司對於房地產公司的態度則更為堅決。融豐公共事務部經理張翔說,「我們自從2010年以來就幾乎沒有給房地產貸過款。」
新開樓盤的資金比例變成了30%用自有資金,70%從民間借貸。而此時開發樓盤時拿地、拆遷、傭工等成本已比過去要高出很多。以一套東勝區的平房為例,過去的拆遷費是100萬,此時已經漲到了400萬。這意味著自有資金、民間借貸量都要提升。
雪上加霜的是,找錢很難的情況下,開發商收入銳減。全國性樓市調控開始後,銀行收緊個人房貸,本地買房者剛性需求又已趨飽和(平均每人已達2.7套房),再加上明顯走弱的樓市讓買房熱情驟減,2011年2月開始,鄂爾多斯很多樓盤銷售遇冷,有的樓盤售房率甚至為零。
現在,鄂爾多斯東勝稍微有些家產的人每天都會收到特惠房、看房有禮等促銷短信。曾經不需要售樓處的鄂爾多斯,現在聚集了全國的售樓人才,和房地產老闆們談銷售抽成——過去只出現在北上廣的售樓場面,在鄂爾多斯登台了。
2011年10月28日上午,京投銀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尹筱周從北京出發前往鄂爾多斯「救火」。
銀泰集團現正在東勝的鐵西區開發一個別墅項目,2009年下半年以相對其他地區便宜的價格拿地,因中間手續複雜,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開工。
「一下子就把時機錯過了,現在好了,要我們飛過去救火。」說完自家的不如意,尹的語氣轉而輕鬆,「不過大家都這樣。星河灣9月的時候集中了全國的銷售力量到鄂爾多斯賣房子。原本預計賣個1000多套的,結果只有200來套。」
資金力量薄弱的一些本地開發商,則遭遇了來自銀行和民間借貸的更大的雙重還款壓力。
「有些人是沒有回頭路可走了。」撖小剛認識的一位鄂爾多斯本地房地產商在2010年後仍舊戀戰房地產,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其中,現在房子蓋到一半,只能咬著牙繼續去民間借貸,「只要房子賣不出去,他就沒錢還利息和本金,連辦公室都不敢去。」
至六七月份,鄂爾多斯開發商借貸信用幾乎全部透支,民間借貸徹底緊繃。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老總在5月之前還能僅憑一個電話就借到1個億,但自此之後 就再難有米下炊。一位放了1個億的放貸人曾在7月受命理大師的點撥想要把錢收回來,但直到10月底,他只拿回了四成,還有6000萬不知何時能夠要回。
開發商沒錢還莊家,莊家沒錢還放款人,進而演變成一樁樁訴訟案。一隻原本要扼住房地產的手,同時勒住了鄂爾多斯民間資本的脖子。
夢醒時分
鄂爾多斯的民間資本與溫州不同,能源支撐依然強勁,政府財政將繼續享有大量「黑金」稅收。
問題可能遠不止幾件非法集資案。
鄂爾多斯2008年之前建的樓房,基本都有房產證,但是2009年後建的樓房,「85%以上到現在都還沒有房產證,而且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有」。
購房者辦房產證的前提是開發商到房管局辦大產權證,樓盤清算時要交稅,對於房地產商來說這是一大筆錢。另外,鄂爾多斯每個買房子的人都必須交全契稅、維修基金才能入住,一般是開發商代收之後交給房管局,然後辦大房產證。
但是,鄂爾多斯通常大一點的樓盤能收幾千萬甚至上億的維修基金,這一大筆錢又不用交利息,挪用起來最經濟。「很多開發商都把這筆錢挪作他用,申報大房產證手續不全,自然批不下來。」鄂爾多斯富田國際大廈項目銷售總監韓紅塵說。
於是,購房者的房產證自然沒法辦下來。沒有房產證,就沒法進行二手房交易,資產就無法脫手。
另一個影響民間資本的大事也正在鄂爾多斯發生著。2011年4月,鄂爾多斯市政府繼2005年之後,提出第二次煤炭整合,計劃在2012年6月之前,將全市276座煤礦整合成40家大型煤炭企業,打造地方明星企業。
目前,鄂爾多斯大部分的房地產項目背後都有煤礦作支撐,才得以獲得現金流或者獲得小貸公司、民間資本的錢。
「一旦明年6月被整合的煤礦拿到最後一筆賣礦的錢,有些煤老闆還完借的高利貸可能就不剩什麼了,有的可能連高利貸都還不完。」韓紅塵說。
目前,本應在明年6月被整合之前停工的小煤礦仍在日夜不停地向外運著煤,希望能儘量多掙一些錢。許多老闆都在擔心,失去了煤礦這個「黑金奶牛」,資金鏈條會繃得更緊甚至斷裂。
「週末的時候我們企業傢俱樂部要組織會員開研討會、座談會,大家互相鼓勵,增加信心。」鄂爾多斯市企業傢俱樂部副理事長劉海明說。
據高和投資報告透露,為穩定市場信心,目前鄂爾多斯市政府已採取一定措施,包括給主要企業領導人群發短信以安撫民心,未來也不排除會效仿溫州制定一系列相關優惠措施。
但鄂爾多斯的民間資本與溫州的情況不盡相同。輸送財富的煤炭業將會有更大的發展,豐富的天然氣還未大規模開發,強大的政府財政也將在「十二五期間以民生為本」的政策基調下繼續向民間輸血。
「關於勢力強大的民間資本,堵不如疏。」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鄂爾多斯商會常務副會長田永平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他所在的投資公司成立於6月,下設民間資本投資服務中心,致力於民間資本「陽光化」。
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服務中心共注資30億元,由內蒙古鄂爾多斯商會成員、市金融辦下屬的鄂爾多斯資本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作為這個半官方的民間資本「陽光化」平台掌門人,田永平曾在人民銀行鄂爾多斯分行工作16年,內退後於2005年成立了兩家投資公司。
其中的民間借貸交易市場用於記錄每筆在其平台上完成交易的民間借貸,使其正規化,也利於統計民間資本體量;中小企業股權交易所引導民間資本參股企業,成為股東而不是單純的借貸者。此外,該服務中心還設有上市公司產業投融資平台、信用再擔保公司、民間資本研究會等。
「如果這一次放的貸款能收回來,我就再也不像現在這樣放高利貸了。」韓紅塵似千帆過盡般的總結道,借款人必須有可靠的抵押物,借款過程必須正規。
「其實鄂爾多斯目前的亂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高和投資金融分析師李慧忠告訴南方週末,「鄂爾多斯此輪爆發的危機,並不是全面崩盤式的系統危機,而是鄂爾多斯市場重新規範、深度調整式的結構性危機。」
11月初,鄂爾多斯進入秋雨季節,冰雨寒冷。陰霾之中東勝多個醒目地點掛上了汪峰演唱會「春天裡」的宣傳海報。字裡行間屬於春天的溫暖,讓每個經過的人都下意識地駐足,看上一眼。
http://news.imeigu.com/a/1321995961129.html
企業最大挑戰:如何玩轉線下資源
融資規模的高企,加劇了投資者及創業者對電商「泡沫」破裂後進入冬天的擔憂。然而在冬天來臨之際,O2O(OnlinetoOffline)模式卻在用最短的時間被重新歸類及推崇。
這種倡導將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商店中,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前台的模式正成為一種潮流。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數據顯示,2010年至 今共有64家O2O模式的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今年以來投資金額接近70億人民幣。經緯創投(微博)合夥人萬浩基認為,O 2O的吸引力在於「這是個現有的市場」。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線下領域每年流水額上千億「在龐大的市場規模下,即便你只佔有1%的市場份額,甚至是千分之一, 都可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O2O的重新歸類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微博)曾經表示:「團購教導了線下商家可以從線上獲取本地用戶,教導了用戶可以經過網絡尋找本地服務,給O 2O (即O nlineT oO ffline)鋪了路,功不可沒。」
作為先行者,團購使「線上訂購,線下消費」這種典型的O 2O模式被人們所理解。眼下,這個概念正伴隨移動互聯、L B S等東風,處於不斷演變中。以大眾點評網為例,在移動互聯的時代,大眾點評網使得利用手機對本地商戶進行「定位」成為現實,這讓過往P C端的用戶迅速轉移至手機端,線上流量轉移為線下消費的時間縮短。截至今年8月,大眾點評手機客戶端獨立用戶數已經突破千萬大關,這個數字是去年同期的近 20倍,顯示出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相結合的潛力。
萬浩基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手機遊戲、手機廣告是去「創造一個市場」,但O 2O所關注的是「一個現有的市場」,所以吸引風投機構關注。「市場規模在風投評估中是很關鍵的因素。O2O是發展已經存在的線下商家,而購物、吃飯每年流 水額都超過千億,只要O 2O企業能夠成功獲取1%、甚至是千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都可能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不過,儘管O 2O概念今年才興起,但旗下的移動優惠券、L B S等模式早在幾年前已開始發展,「今年被統一歸類為新的O 2O概念提出,顯得V C對其關注迅速增加。」萬浩基表示。
單單是今年以來,酒店預訂移動產品「酒店達人」獲得創新工場的投資、提供移動電子優惠券業務的布丁獲得清科創投領投的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廣州本地的O 2O商務社區化綜合平台街庫網獲得冠旗投資的投資……繼團購之後,一系列的O 2O項目正被密切關注。
線上線下的碰撞
不過,儘管潮流興起,但O 2O本質上還是一個有門檻的商業模式,它考驗的是企業對線下資源的把握。
今年8月,分眾傳媒董事長兼C EO江南春(微博)表示,分眾已經正式進入互動時代,將通過O 2O的方式讓用戶直接體驗產品,走向即刻銷售。10月,分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城市升級了3萬多台帶有三個互動小屏幕的LE D,並推出了相配套的Q卡,用戶將Q卡背面的卡號與自己的手機進行綁定,然後將Q卡放到小屏幕下方的R FID (射頻識別)感應口,試用優惠信息就會發送到用戶手機上,從而將用戶引入實體終端。
分眾副總裁嵇海榮(微博)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分眾的目標是要做中國最大的促銷信息平台。」目前,Q卡的用戶數量已經達到70萬,分眾計劃 明年將Q卡推廣到20個城市,預計用戶量將提高至1000萬。嵇海榮認為,發放Q卡能讓分眾的客戶從品牌客戶,拓展至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客戶,並最終讓廣告 內容和線下產品及服務對接起來。
經緯創投合夥人萬浩基也認為,與傳統的互聯網項目不同,O 2O模式的關鍵其實是一家企業的線下運營能力。「表面上看是設計一個手機客戶端,但其實是為線下商家提供解決方案。」他認為,這要解決三個問題:能不能帶 給商戶客源;能不能計算投入產出比,比如究竟多少客戶是因為商戶投放的優惠券、試用券而來消費的;最後,則是創造出一些新的需求人群,例如L B S功能下,發現剛好有朋友在身邊,引發的跟從消費。「這些都決定了企業不單是運營線上客戶端,更要具備強大的線下運營能力。」
從這個角度分析,至少在計算投入產出比上,目前大部分倡導O 2O的企業都還沒能取得突破,例如互動L C D和Q卡的廣告收費模式採用的是時長收費模式,而非效果收費模式,而大眾點評網也以廣告位銷售、搜索排名為盈利手段。
大眾點評網作為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先行者,其董事、資深副總裁龍偉的總結是:「O ffline的傳統商戶有一些先天的不足,可能是運營效率低、無法規模化等,互聯網+傳統商戶的模式將彌補這些不足,讓傳統行業快速提升效能、擴大用戶 量。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會有更多本地商戶或傳統商戶進入這一大潮之中。」
視點
O 2O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大眾點評類的平台模式,一種是一嗨租車的上下線合營的模式,但無論是哪種,成功的O2O案例仍需要2-3年時間才能看出來。「懂線上和懂線下的是不同的兩批人,這種磨合還需要時間,好的團隊仍然很稀缺。」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童士豪
南都記者謝睿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25/100331348.html
过去几个月内,全球投资者已经作出选择:他们开始从新兴市场撤资,回到传统上被认为最安全的美国。
2012年的情势也未见乐观。业内人士认为,回归欧洲市场为时尚早,美国市场可能成为资金避风港,而新兴市场的表现可能因为资金的撤离面临更剧烈的波动。因为市场变化频仍,在交易频率上,短线操作可能更具机会。
新兴市场:资金撤退
央行1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外汇占款余额初步数较9月末余额下降248.9亿元,这是近四年来外汇占款首次月度负增长。国泰君安宏观 分析师汪进研究报告称,扣除10月170亿美元顺差和83亿美元的FDI后,按外汇占款口径计算,10月“热钱”流出高达293亿美元,这是外汇占款下降 的主要原因,流出规模与2008年四季度及2010年二季度相当。
“中国的问题非常大,‘热钱’突然少了200亿,出乎很多人的意料。2008年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汇率市场的表现反映出人民币贬值预期,这是很 长时间没有看到的情况,国际资金对中国未来三到六个月回报的期望已经大幅降低,而且这种惯性很可能会延续。”中金公司全球股票策略分析师洪灏说。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也出现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
“新兴市场资本流出非常明显。如印尼和新加坡虽然率先降息,GDP增长超投资者预期,资本依然流出,香港也是一样。大量资本流入日本和美国,所以这两个国家的货币比较坚挺。”洪灏说。
资金从新兴市场流出,缘于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并不乐观。
在摩根士丹利亚太国家2012年经济展望中,亚太整体(日本除外)、东盟、澳大利亚、香港、韩国和台湾均为“谨慎”,印度更是“悲观”,仅有中国为“乐观”。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依然对出口有严重依赖,在全球危机中难以做到一枝独秀。
“不论巴西、印度还是中国,共同特征是通胀已经降下来。为实现经济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将会采取降息,偏宽松的宏观政策,未来新兴市场将获得更多的增长,可能在3%-4%之间。”对冲基金博茂集团(Permal Group)主席、行政总裁和首席投资策略师苏伟(Isaac R. Souede)说,“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外部风险。它们需要担心的是欧洲和美国的客户。”
“内需消化不了这么多。当下银行系统的负债能力小得多,也没有能力像2008年那样再来一轮刺激。因此股市和经济上,尤其在小的东南亚国家,波动都会非常剧烈,下降起来会比谁都快。”洪灏说。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进一步下行,发达市场的许多基金正面临来自个人投资者的巨大赎回压力。
“连一些资深基金管理人面临的赎回压力都非常大,基金经理被迫贱卖手中股票。这些基金一部分配置到新兴市场,遭遇赎回压力时,他们一般首先从新兴市场撤退。市场越跌,散户越赎回,越赎回越跌,恶性循环。”该人士说。
“热钱”抽离将导致新兴市场资产价格更剧烈的波动。
“如果资金没有了,市场会很恐怖,我们会跌得比谁都惨。”洪灏相当谨慎。“实际上,2011年除了资源富裕的俄罗斯,新兴市场的表现都很差。”
摩根士丹利在策略报告中提出,亚洲主要的超配市场是韩国和中国,低配市场为台湾和印度。亚洲和全球新兴市场主要的超配行业为能源、资本产品(Capital Goods)、半导体、材料、汽车和地产。个股方面则推荐超大盘股和分红主题。
美国不是最糟
11月21日,由于两党分歧,美国国会“超级委员会”宣布未能就减赤计划达成一致。若在未来一年没有新进展,美国国防支出和非强制性支出将从2013年开始自动削减一半。
虽然市场此前对谈判失败的结果已有预期,但市场仍对此消息作出了负面反应,道指、纳指和标普500三大指数跌幅在2%左右。
HIS全球观察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达科(Gregory Daco)认为,明年有很大不确定性,美国将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从2013年开始的自动削减支出和布什时代减税措施到期的负面影响,仍是未知数。
消除分歧的路径未见明朗,但今年以来美国仍旧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
据彭博社报道,外国银行在联储的存款自2010年年底以来翻番,从3500亿美元增至7150亿美元,支持了美元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自今年8月5日标普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以来,美元反而升值7.2%,在发达国家货币中表现仅次于日元。
“资本大量回流美国,欧洲出现美元短缺现象,尤其前段时间戛纳G20峰会谈崩的时候出现美元荒,这个现象与2008年雷曼倒闭后类似,虽然幅度没有那么大。”洪灏说。
他认为,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基本面的需求在急速减弱,欧美发达国家的衰退是资产负债表的衰退,公司和个人都在进行去杠杆化,惟一能抵消的是政府扩大开支。因此,减赤是错误时间点的错误决定。他预计2012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
市场对“超级委员会”谈判失败反应比较温和,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美国首席经济学家阿什沃斯(Paul Ashworth)表示,无论是“超级委员会”建议的方案,还是自动削减赤字,都不会在2013年之前发生,所以对近期经济前景的负面影响很小。市场短期内不用担心美国再次被降低信用评级,而且市场更担心欧洲。
不太好,但不是最糟的——苏伟的观点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避险资金:美国的问题并非系统性问题,系统性风险在欧洲。即使“超级委员会”没有做出最好的决定,美国经济也只是维持这样一个增长速度,但跟欧洲相比仍要好得多。
“相比欧洲和日本,美国仍是最强大的经济体,如果美国经济能够维持下去,美国大部分资产,尤其是能源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苏伟说。
值得注意的是,博茂集团特别强调他们已经开始投资于非机构类抵押贷款证券(Non-agency MBS)。此前市场出于流动性担心,持有者找不到买家,美国信贷资产的价格下跌了30%-40%。“美国现在的信贷打包资产应该是比较合适投资的,美国经济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候。”苏伟说。
远离欧洲
市场普遍认为,欧洲的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目前看不到解决路径。
穆迪分析部门经济学家加伯(Ben Garber)接受财新《新世纪》采访时表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会继续带来更大的市场风险,因为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协同,比美国财政预算辩论更加复杂。
解决欧债危机尚需很长时间,苏伟认为,明年欧洲衰退不可避免。未来5-10年对欧洲市场投资都持谨慎态度。
博茂集团在一年之前,即希腊债务危机浮现之初,便彻底远离欧洲资产。
“欧洲当前的危机是系统性风险,如果欧洲进入衰退,有可能拖垮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因此全球市场才会如此关注欧洲的危机。但是欧洲只有自己从危 机中走出来,没有其他人能帮得上忙。可以看到意大利、爱尔兰、葡萄牙和希腊等国已经采取紧缩的政策,但是除了采取紧缩政策,欧洲还需要改变自身结构,欧洲 要回到过去经济增长水平,还需时日。”他说。
苏伟认为,解决欧洲危机的方法,首先是采取紧缩财政政策,此外还要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否则很难从这场危机中全身而退。
但欧元区国家能否实现有效的协同,市场对此尚持悲观态度。
苏伟表示,“金融危机来临时必须快速行动,并保持过度谨慎。美国采取了强硬手段,但欧洲则采用渐进方式,当时看来是合适的,随着全球市场危机深 化,危机就会继续扩大。举例说,如果欧洲在18个月之前就采取强硬措施,希腊现在可能只会有两亿美元的债券有问题,但是因为政策的推延,使得风险蔓延到意 大利、法国等国的债券,现在投资者质疑欧洲除了德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债券。”
“之前有人问我怎么看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我认为只是够用,比没有要好一点。欧洲没有采取强硬手段的原因在于,做决定的17个国家, 每个国家的经历和思维都不一样,比如德国最怕通胀,因为当年曾因通胀痛苦不堪。欧洲国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联盟,不然就会分崩离析。我认为欧洲的国家还是 要建立紧密的联盟,建立一致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现在面临共同危机,我认为联盟起来这样统一的政策是可行的。”苏伟说。
“问题是他们时间不多了。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7.5%。如果要团结起来解救其他国家的话,行动要快,但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很大决心,解体风险上升。欧元汇率非常坚挺,反应出市场仍心存侥幸。”洪灏说。
洪灏认为,当前市场条件下,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比经济基本面更大,一夜之间可能巨变,因此策略上不宜教条主义,要看事件驱动,寻找市场低点。
但现在的确没有必要投资欧洲市场,他说,股票和债券虽然很便宜,但有可能进一步下跌。但他同时认为,事态恶化反而可能带来转机。从9月到10月,洪灏报告中的观点从“不够糟,所以不够好”转向“非常糟糕,或将转好”。
“如果意大利国债将减记30%-40%,为什么要现在出手?资本重新注入时,必然冲淡现有股东权益。欧洲市场的40%-50%都是金融股,如果 金融股表现不好,大盘也很难提振。明年二四月份欧债展期高峰,上半年的风险会非常大,市场大跌,估值充分反应后,反而对长期投资者的介入是个机会。”洪灏 说。
苏伟对投资欧洲的问题资产也有兴趣,但认为为时尚早。
“我们也想投资欧洲一些危机之中下跌的资产,但现在还太早,关键是要看危机过后,现在处于危机之中,危机过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货币等都存在投资机会。”他说。
转向宏观策略投资
虽然业绩有所下降,但表现依然优于大势。相对于业内其它面临赎回压力的基金,专门做基金中的基金(FOF)业务的博茂集团的资产规模同比上升了 10%,截至年中达到230亿美元左右。目前其投资者基础由40%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和60%的高净值客户构成。
苏伟对财新《新世纪》记者强调全球宏观策略投资的重要性。
“我们目前采用四种投资模式:宏观策略、固定收益对冲、股票长短仓和事件导向。排除近三个月的表现,整个对冲基金行业中,宏观策略对冲基金表现 最优,事件导向策略表现还可以。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最好是做宏观策略投资。过去90天内,我们增加了宏观策略投资的比重,因为宏观策略投资在这样一个市场下 更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市场走势并从中获利。”他说。
“我们表现最好的是宏观策略基金,最困难的是与新兴市场有关的投资,不管怎么去防范风险,还是会有所下跌。比如中国策略基金,过去12个月我们下跌了7%,但整个市场跌幅近20%。”
博茂在2010年3月成立中国基金,与五个基金经理合作。
“在新兴市场投资方面我们更有方向性,除了中国之外的新兴市场国家,我们更多做固定收益投资,例如巴西债券和土耳其债券。我们在这些国家增加了 投资,因为这里的市场的确很有吸引力。6个月、12个月或18个月,只要这些国家实现经济‘软着陆’,资产价格都会回升。我认为中国是最有可能‘软着陆’ 的,因为中国政府的政策强硬,很早对市场就做出反应,我希望在中国有更多的投资。”
苏伟认为,保持高度的流动性也是重要原则。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博茂在与基金合作时采取专户的做法。此外,“我们只投资很有流动性的产品,如可转 债套利、房地产相关领域和PE我们是不做的。只有一个市场例外,就是巴西。因为当时进入的时候,巴西可以投资的上市公司非常少,所以只能通过PE的方式进 行投资。”
|
||||||
近期資本市場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公司法》日前修法通過,未來高質押董事的投票權將受到大幅限縮,但此舉真能帶來降低槓桿的效果?如果連金管會證期局局長 李啟賢都嘆道:「實務上確實很容易規避掉」,外界恐怕也不用賦予太高期待。 撰文‧劉俞青 近期在市場上最引起爭論的話題,莫過於《公司法》的修訂。去年十一月,立法院突然出重手修訂《公司法》,大幅限縮高質押董事的投票權;這道修法,有如尚方 寶劍,要將高質押的董事全數現形,但魚網一撒,所有高質押的董事就會乖乖束手就擒了嗎?答案恐怕不見得。 十一月九日的這道修法明訂,未來,根據《公司法》第一九七之一條規定,公開發行公司(編按:上市、上櫃、興櫃公司一定要先公開發行)董事股票的質押比率, 若超過原選任持股的二分之一時,超過部分將不得行使表決權;例如選任時如果有一百張持股,如今持有張數增加到一千張,設定百分之九十質押;等於有九百張股 票逕付質押,則按照新的規定,質押上限只能為選任時持股的一半、也就是五十張,因此質押只要超過五十張的部分、也就是八百五十張的股票,全部不能在股東會 上參與投票。 這個新規定一出,全市場譁然,許多律師、會計師、及股務系統近期都接獲許多諮詢電話,詢問因應之道。 事實上,台灣的資本市場經過多時的演變,逐漸產生許多奇特的現象,而以少數資金運用財務槓桿把持公司就是其一,不僅嚴重不符合公司治理原則,也為外界詬 病,因此這次才在立委丁守中提議下,以限縮投票權的方式,修改《公司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日前已經由總統公布實施。 質押第一名 辜家父子無法投票市值九十億此法一出,而且沒有緩衝期,馬上從今年股東會就要開始,讓所有高質押的董事第一時間全都緊張起來,因為根據本刊計算,只要公司 股本大、質押比率高的董事,幾乎馬上面臨強大的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最大的,莫過於同屬中信辜家的父子檔,包括父親辜濂松名下的宜高投資持股中信金,質押比率高達九九.六八%,及兒子辜仲●以名下興文投資持股開發 金,質押比率也高達九七.三四%;而父子兩人加起來,無法投票的市值高達九十億元,金額之大令人咋舌,屆時辜家必須要有足夠資金將這批股票解除質押,才能 讓手上每一張股票都有投票權。 而最近搶盡新聞版面的奇美實業負責人許文龍壓力也不輕,由於奇美實業是奇美電的董事法人,在奇美電的股票設質高達九四.○二%,加上奇美電股本大,因此奇 美實業直接持股奇美電就將近百萬張股票,換算下來,即使目前股價跌到只剩每股十三元,但光是因質押過高而未能投票的市值就高達五十多億元。 看來許文龍蠟燭兩頭燒,不僅要面對奇美電的聯貸難關,奇美實業也面臨不小的資金壓力。 事實上,此法一出,壓力最大的兩大族群,不外乎金融與面板族群,這兩大類股的共同特色都是股本大、市值高,若有家族色彩支持,大股東的持股如果過度運用槓 桿,此次受修法的影響最大。 不過,其中也有正面的案例。例如從十一月修法通過至今,已經有人主動因應,質押比迅速回降到五○%以下,台泥董事長辜成允就是一例。 辜成允名下的恆強投資持股台泥,十一月以前的質押比高達七成,如果與選任時持股相比,更高達九三.四三%,但《公司法》一通過,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 顯示,十一月底時質押比率迅速降到只剩三五%,即使和選任時持股相比,質押比率也只有四七.○九%,完全符合「質押不超過選任時持股一半」的規定,手上的 股票每一張都有投票權,不受限制。 漏洞一 調資金解質,挺過一天就過關但事實上,儘管這次修法是為了去除外界詬病已久的「過度槓桿」,立意良善,但市場評價卻是正反兩極;尤其日前經濟部商業司確定 計算質押比率的基準日,是以股票停止過戶日當天作為基礎,讓很多董事聽了,「馬上大大鬆了一口氣」。而眾達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黃日燦律師也說,「立法先硬後 軟,恐怕只是虛晃一招,無法達到目的。」此話怎說?假設股東會是六月二十日舉行,則兩個月前、四月二十日是股票最後過戶日,換句話說,高質押的董事只要在 「這一天」將質押比降低,過了這一天,就可以立刻回復到高質押的狀態,對這些董事而言,要請金融機構「幫個忙」,調度一天的資金,即使是高達數十億、甚至 百億元以上的額度,其實都不算難。 這些董事多半都擁有一定的社經地位,因此向金融機構調度資金的方式其實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向銀行借支信用貸款,只要利息、手續費照付,銀行承做這種極短 期貸款的風險並不高,又有錢可賺,大部分的銀行都願意承做。 漏洞二 過戶日前辭職,選上重新質押就算受限於外界關注的壓力,一時之間難以調度龐大的資金,也還有其他因應之道。有股務代理主管建議,「董事只要在過戶日前辭掉 董事,等二個月後重新選上再質押,投票權就不受限制了」。 因為這次修法的對象,僅以「公司董事」為限,並未包含所有大股東,因此只要不具備董事資格,即使質押再多,也不在規範之列。如此一來,只要在選前辭掉董事 身分,就可以迴避法令的規範,等到重新選上董事,再重新設定質押即可。 漏洞三 降低持股,質押股票掛外面另外,這次的修法因為時間上有些匆促,才讓許多董事措手不及,一位不願具名的律師直指,未來修法全面實施之後,「台灣公開發行公 司的董監持股一定會降得更低。」因為為了規避質押限制,未來許多董事可能選擇從頭到尾保持「低持股」,甚至選擇將手上的股票「不掛在董事名下」,如此一 來,法律完全管不到,對外美其名為「落實實施經營權與管理權分開」,但實際上卻只是為了閃避法令的規範;結果原本希望可以透過這次修法,降低董事過度槓桿 的本意,幾乎是消失殆盡。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李啟賢更是嘆道:「金管會早就提出建議,這次修法的角度,無論從執行上、實務上都很容易被規避,但這次修法不是金管會主導,因此我們也只 能尊重立法者。」「這次修法的法理基礎,本來就不存在,」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連煜表示,只要經營者有能力,本來就不一定要有股權,「既然連股權都不需 要,又何必管董事的財務槓桿?」劉連煜說,如果真有公司利用過度的槓桿去控制公司,主管機關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去約束,例如定期公布不符合公司治理的公司名 單等等,如果真的管制無效,小股東「最嚴厲」的制裁方法,就是把股票賣掉,不要持有這種公司,用市場力量自然去達到約束作用。 「但這次的修法只是徒讓台灣的《公司法》落後於國際之外,而高槓桿的董事卻仍可輕易在規範之外。」劉連煜說,規範董事的財務槓桿,根本是下錯藥。 未對症下藥 降低財務槓桿效果恐怕有限「一股一權本來就是天經地義。」黃日燦指出,去槓桿化不是不好,但要用對方法;他舉例,「因為是借房貸買來的房子,所以有一半不 能使用,這樣對嗎?政府發行公債花在公共建設上,就代表這項建設有問題嗎?」學者表示,《公司法》屬於財經法,本來就有其專業門檻,而且這次修法不是《公 司法》所屬的經濟部推動,而是立委提議、逕付三讀,之前沒有充分的學者公聽以及討論,或許正是修法瑕疵之處。 儘管此次修法引發許多法界專業人士不同的聲音,但畢竟已三讀通過,送請總統發布實行,因此執法勢在必行。但如果外界期待如此真能發揮降低上市櫃公司董事槓 桿的效果,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想要手上持股都能投票 誰的資金壓力最大? 手上質押股票市值排行榜 公 司 持股人姓名 持股數(千股) 目前質押比率(%) 選任股數(千股) 估計無投票權股票(千股) 2012/01/06 收盤價 估計無投票權股票市值(億元)2891中信金 宜高投資(股) 314,864 99.68% 15,935 305,894 18.95 57.97 3481奇美電 奇美實業(股) 992,421 94.02% 992,421 436,897 12.25 53.52 4932瑞 晶 力晶(股) 902,082 99.96% 902,082 450,713 8.3 37.41 2409友 達 佳世達(股) 663,599 89.71% 663,599 263,516 12.9 33.99 8307威 達 鄭麗芬 215,056 93.04% 215,056 92,565 35.5 32.86 2883開發金 興文投資(股) 650,252 97.34% 637,526 314,167 8.22 25.82 2887台新金 TPGNEWBRIDG 370,552 100.00% 311,992 214,556 10.25 21.99 2849安泰銀 Longreachn 267,296 100.00% 267,296 133,648 12.9 17.24 2837萬泰銀 SACPCG 524,403 100.00% 524,403 262,201 5.82 15.26 8101華 冠 華宇(股) 151,369 99.94% 151,369 75,600 19.9 15.04 2888新光金 新勝(股) 354,308 99.77% 354,308 176,346 8.5 14.99 9904寶 成 必喜兄弟巴拿(股) 213,265 73.90% 209,099 53,050 25.45 13.50 8307威 達 賴富源 59,395 100.00% 59,395 29,697 35.5 10.54 8056達 鴻 TPKUniversa(有) 180,057 100.00% 180,057 90,028 11.33 10.20 2847大眾銀 眾希(股) 375,207 100.00% 469,009 140,695 7 9.85 2633高 鐵 太電(股) 343,364 99.69% 343,364 170,634 5 8.53 3087翔 準 美商豐創 163,969 100.00% 163,969 81,984 10.4 8.53 1314中石化 威京開發(股) 33,435 100.00% 30,962 17,954 29.4 5.28 2206三 陽 慶豐環宇(股) 66,269 93.29% 65,109 29,269 16.9 4.95 9957燁 聯 偉喬投資開發(股) 222,591 61.96% 176,659 49,578 9.1 4.51 6239力 成 KTC-TUCorp.(有) 38,119 64.93% 36,113 6,693 64.1 4.29 1419新 紡 新纖(股) 28,379 94.08% 28,218 12,591 31.7 3.99 2515中 工 中石化(股) 112,761 95.24% 112,761 51,011 7.8 3.98 2884玉山金 歐康投資(股) 65,441 85.81% 55,999 28,157 12.9 3.63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註:「估計無投票權股票」=質押股票-(選任股票*1/2) 表格整理:陳兆芬 |
http://www.infzm.com/content/67723
還不上高利貸,俞中江主動向政府匯報資不抵債的情況並尋求保護。據估算,他的案子牽涉3家銀行,上百家公司,把所有資產都抵押變現之後,還有約30億元借款還不上。
俞中江是被房地產投資拖垮的。他的主業一直盈利,但後來開始大筆投資,用五個蓋子蓋十口鍋,導致資金鏈越繃越緊。
年關之際,江浙地區的資金鏈異常緊繃。
兩週前,走投無路的俞中江主動向政府匯報資不抵債的情況並尋求保護。這是最近的一起資金鏈斷裂事件。
俞中江是浙江中江控股集團董事長,浙江建德市人,名下有包括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在內的多家公司。據知情人士估算,這個案子牽涉3家銀行,十幾家大公 司,上百家小公司,涉及民間借貸約25億元,向銀行及國資背景的杭州市財務開發公司貸款、借款達25億元。把俞中江的所有資產都抵押變現之後,還有約30 億元借款缺口,「將有一場大震」。
據南方週末記者調查,俞中江目前並未被捕,但已被限制出境。由於涉嫌虛報產權和重複貸款等違法違規行為,該案很快將轉為刑事案件,俞中江本人還未被正式拘留,但「護照已經收了,有警察監視行蹤」。而該案涉及的某國有銀行建德支行行長已被撤職。
目前杭州市政府會同建德市政府正聯合多家債權人對中江控股旗下資產進行保全,成立專門小組爭分奪秒地處理此事。「既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債權人利益,也要防止俞中江的企業倒閉,他的香料廠就有一千多員工呢。」建德當地一位接近政府的人士告訴記者。
俞中江的手機一直無人接聽,在短信中他以「暫不方便談」為由婉拒了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請求。
敗在房地產
房地產投資失利,讓中江控股資金鏈斷裂。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介紹,中江控股資金鏈斷裂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房地產失利。
2008年,俞中江開始大舉進入烈火烹油的房地產行業。當年6月,中江控股接盤杭州金星房產公司及其位於杭州餘杭區的西城時代家園。當時西城時代是 一個幾乎處在停工狀態的爛尾樓盤,中江控股接手後遇到房地產調控,房價大跌,也未正常開發。其間金星房產的股權幾經轉讓倒手,曾被媒體指稱「炒賣地皮」。 該樓盤二期拖延了一年多未按期交房,2009年6月在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朱金坤與網友對話時,維權的業主大倒苦水,被多家當地媒體跟進報導。
同期,俞中江還在建德嚴州大道的新安江畔投資了5萬平方米的高端住宅樓盤「拉里維娜·水上人間花園」,該小區售樓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住宅樓已銷售 告罄。但記者1月16日看到,沿江的15幢排屋尚無一戶有人入住。當地論壇上有消息稱,數十套拉里維娜的房子已被金華法院凍結,將進行公開拍賣。
「他的運氣不好,2009年和2011年都遇到了調控和緊縮。」一位俞中江的朋友告訴記者,而俞「運氣最差」的投資項目,當屬接盤西湖畔的准五星級酒店——溫德姆豪廷大酒店。
位於杭州環城西路的溫德姆大酒店原是都錦生絲綢廠所在地,與浙江省政府一街之隔。10年前一家北京的公司以每平米5500元的「地王」價格拍得這塊 地,蓋了這幢造型獨特的「蝴蝶樓」,其間兩易其手,業主都虧損退出,「蝴蝶樓」也成為西湖邊著名的爛尾樓,還落了個「風水不好」的名聲。
2010年,中江控股以7億元的價格將該酒店和公寓的部分產權拿到手,當年9月溫德姆正式開張。
俞中江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接盤溫德姆的目的就是為了轉手倒賣。由於是第三次轉手,俞接盤的價格已經很高,而當時他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因此花了很大的代價去集資。
表面上看,溫德姆豪廷大酒店似乎沒理由虧損:它地理位置優越,內部豪華程度比肩5星級酒店,並由美國豪生國際酒店集團管理,來自冰島的大堂經理給客人極專業之感。
但1月15日晚,記者來到這家酒店,從燈光來看其入住率非常低。晚間在燈光效果下,酒店呈藍色蝴蝶形狀,蝴蝶「左翼」是酒店,「右翼」是公寓,中間 則是一片嘈雜而燈紅酒綠的KTV、酒吧和名品店。該酒店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其入住率一直不高,「今年還稍微好一點,聽說老闆虧了很多錢,已經把股份轉給了 合作夥伴。」
一位當地酒店業業內人士認為溫德姆的虧損不是因為風水,而是因為「這個老闆是『半桶水』,本不是吃酒樓這碗飯的,酒樓的定位、規劃、管理和經營其實 是很複雜的,做不好就是燒錢」。他說,「我認為他最大的失誤是酒店的主打不清晰,又是賓館又是公寓又是KTV,初來客人連正門都找不到,搞得『三不像』, 做砸了不奇怪。」
浙江一位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據他所知2010年溫德姆的原業主無力償債時,曾將酒店的全部物業收益權作為抵押,進一步獲得新的貸款或股權資本注 入,以期拯救其整體業務。但由於酒店收益回收期長,而地產項目短期風險較大,酒店資產估值又明顯偏高,他當時就感覺所謂的重組不過是「飲鴆止渴」,後來俞 中江接手溫德姆的結局證明了他當初的判斷。
俞中江前傳
「中江的主業盈利其實非常好。」多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但俞中江並不願固守主業。
俞中江在建德當地是風雲人物,出租車司機出身,發家於香精香料行業。
1998年俞中江成立建德市新安江中江汽車出租服務社,註冊資本36萬元。2000年他創立杭州友邦香料香精有限公司,生產高科技香料及油脂化學 品,該公司曾被評為「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後在新加坡借殼上市成功,年營業額1億元,據說年利潤為2000萬元左右。「中江的主業盈利其實非常好。」多 位知情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但俞中江並不願固守主業,「他這人性格冒進,膽子大,有些盲目求發展。」俞的一位朋友告訴記者。
2002年,俞中江在杭州正式成立「集投資、科技、製造、貿易、旅遊、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控股集團」——浙江中江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公司包括杭州麥林環保船用漆有限公司、杭州中外合資博來盛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建德市望江賓館有限公司等。
2003年,俞中江看中了民用航空業的投資機會。中江控股作為佔股70%的大股東,在建德市壽昌鎮投建佔地500畝,包括1條800米長的跑道、2 個停機坪的千島湖通用機場,試圖開通千島湖區域的空中遊覽項目、空中貨運以及飛往黃山等地的航線。該機場的小股東之一是建德市政府,一期投資4000多萬 元,二期投資2000萬元,當年曾因拿到國家相關部門的第1號批文而「名震建德」。但之後該機場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空中貨運和開通航線的宏偉藍圖並沒有實 現,至今機場「只有幾架滑翔機在那裡玩玩,那塊地幾乎空置」。知情人估計,包括拿地和早期投資在內,俞中江此次投資虧了「不下一個億」。
五個蓋子蓋十口鍋
「他是個四兩撥千斤的騰挪高手,常常『五個蓋子蓋十口鍋』,說實話三年前我都沒想到他能撐到今天才倒。」知情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俞中江的攤子鋪得如此之大,資金需求早已超過其主業的盈利所得。「他是個四兩撥千斤的騰挪高手,常常『五個蓋子蓋十口鍋』,說實話三年前我都沒想到 他能撐到今天才倒。」知情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早期,俞中江主要以項目做抵押,向銀行等正規渠道融資,他一共向建德本地的一家銀行貸款約7億元,向浙 江省某銀行系統以及國資背景的杭州市財務開發公司貸款18億元。
後來當貨幣政策和房地產市場緊縮時,為了借新還舊和維持項目運轉,俞中江在建德、溫州以及北京的民間共借貸了約25億元,「從月息二三分一直借到五 六分」。其債權人中,既有官員、大老闆,也有普通工薪階層。據說,中江旗下企業的內部員工為了每個月多賺點利息(月息1.5分),很多人聯合親戚朋友拿出 積蓄,甚至從銀行貸款出來打到中江的集資賬戶上。
有的債權人已將俞中江告上了法庭,據金華市人民法院公告顯示,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的永康市中泰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旭曦訴俞中江及中江控股案,將於2012年2月7日開庭。徐旭曦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無可奉告」。
在利滾利的高利貸雪球效應下,俞中江根本無能力償還債務。事發之前的一段時間,俞中江還鋌而走險,向有黑社會背景的紹興高利貸借了幾筆資金。據說幾個月前他從某銀行貸出4億元,回到建德的當天晚上就被高利貸債權人分光以償還利息。
最後實在壓力太大,他選擇了主動去政府匯報情況並尋求保護。
更正並致歉:
本報1月19日「2012浙江第一起資金崩盤案」一文中的「浙江省財務開發公司」有誤,應為「杭州市財務開發公司」。特此更正,並向浙江省財務開發公司致歉。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2NMDcyXzM5ODE2Ng.html
1月30日,團購網站——團寶網CEO任春雷在新浪微博上自曝「深圳,四處籌錢」,承認資金鏈出現問題。消息甫出,一陣嘩然。
目前,深陷資金泥潭的團寶網不得不拖欠員工薪水和商家賬款,任春雷則四處奔波尋找融資機會。至此,這家曾因搶注了「Groupon.cn」域名而聲名鵲起的團購網站,可能就此步入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團 寶網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團購網站之一,自2010年3月創建後,首開「一日多團」的業務模式,業務範圍率先覆蓋全國368座城市,同時在團購行業比較早開始 採用明星品牌代言。其創始人任春雷曾因參加2006年首屆CCTV《贏在中國》全球創業大賽並獲得第四名,而引起業界關注。同時,任春雷通過就讀中歐 EMBA,積累和擴展了人脈。
對於團寶網的誕生,任春雷曾信心十足。然而,成也資金,敗也資金。據一位接近團寶網人士透露:「團寶網創立 之初,主要投資人都是自然人,且均是內資。這導致投資方分散,估計約有十多個人參與投資,其中不少是任春雷EMBA同學。這使得團寶網在後期融資時,美國 VC/PE風險投資商從股權結構設置角度考慮,很難再插足,導致融資不順。」
然而,在團購甚囂塵上的2011年,團購網站都不敢放鬆市場 投入,拚命砸錢造品牌、造人氣,其中也包括團寶網。據公開資料顯示,團寶網獲得過兩輪總額2億-3億元人民幣投資。2011年,在競爭激烈的團購領域,欲 一飛衝天的團寶網,又高調宣佈全年廣告投放將高達5.5億元。
「不管是團寶網的融資金額還是廣告投放數量,都可能存在較大水分。」一位接近團寶網的人士告訴記者,「從結果來看,這顯然是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不過,這也反映出團購網站快速發展背後的巨大壓力和挑戰」。
去年5月,團寶網曾試圖赴美國融資,但未果。「主要原因是那段時間旁氏騙局在美國的負面影響巨大,投資者擔心中國公司又再出現『左手套右手』、『空手套白狼』的行為。」一位知情人士說道。
在融資不順、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團寶網只能倚賴自身的持續發展。然而,團寶網的管理詬病也始終被投資者擔心。團寶網是由任春雷夫婦共同經營管理,他的妻子何曉玲主要負責團寶網的財務管理。
「這使得公司在資金鏈吃緊,經營維艱的情況下,很多中高層並不能及時、清晰地瞭解公司狀況,缺乏及時制定和實施有效對策的管理效率。」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更 為重要的是,團購網站在2011年步入由盛而衰的軌道。在團購行業退潮的格局下,「裸泳者」自然清晰可見。據易觀國際調研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團購網 站交易規模達237億元。從季度交易數據來看,上半年市場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快於下半年,其中第二季度交易規模增長最快,環比增速達54%,到第四季度環比 增速已經下滑到14.5%。
團購行業大勢疲軟之下,從去年5月就信誓旦旦宣佈將推進IPO事宜的窩窩團,也一直未取得任何實質進展。1月31日,有消息稱:「窩窩團IPO的一家承銷商出現變動。」 對於排名從未進入前三名的團寶網而言,其業務進展將更舉步維艱。
2012 年,對於團購網站而言,將更是云詭波譎的一年。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表示,估計春節後將有一大批中小型團購網站出現轉型,或轉成如同淘寶式網站賣家,或 變身優惠券運營商。在此情況下,「PC+團購」搭配「移動互聯網+優惠券」的本地消費平台模式,或許會成為團購站新的又一輪拷貝風潮。
1月30日夜,任春雷在自己的微博上稱「融資已有眉目」。但記者未能就此聯絡任及團寶網就此置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91f07901010e28.html
股票代碼
|
公司名稱
|
存款成本率
|
活期存款比例
|
601009.SH
|
南京銀行
|
1.44%
|
44.69%
|
002142.SZ
|
寧波銀行
|
1.38%
|
59.21%
|
601939.SH
|
建設銀行
|
1.27%
|
56.62%
|
601398.SH
|
工商銀行
|
1.34%
|
52.54%
|
600015.SH
|
華夏銀行
|
1.32%
|
45.16%
|
601169.SH
|
北京銀行
|
1.38%
|
52.86%
|
601328.SH
|
交通銀行
|
1.40%
|
49.05%
|
601288.SH
|
農業銀行
|
1.25%
|
57.74%
|
600000.SH
|
浦發銀行
|
1.39%
|
43.10%
|
601998.SH
|
中信銀行
|
1.31%
|
48.17%
|
601166.SH
|
興業銀行
|
1.44%
|
48.80%
|
601818.SH
|
光大銀行
|
1.57%
|
43.09%
|
600036.SH
|
招商銀行
|
1.18%
|
56.87%
|
600016.SH
|
民生銀行
|
1.46%
|
45.95%
|
000001.SZ
|
深發展
|
1.51%
|
31.20%
|
股票代碼
|
公司名稱
|
網點數
|
網均存款
|
601939.SH
|
建設銀行
|
13425
|
6.8
|
601398.SH
|
工商銀行
|
16430
|
6.8
|
600015.SH
|
華夏銀行
|
394
|
19.5
|
601328.SH
|
交通銀行
|
2654
|
10.8
|
601288.SH
|
農業銀行
|
23494
|
3.8
|
600000.SH
|
浦發銀行
|
655
|
25.0
|
601998.SH
|
中信銀行
|
700
|
24.7
|
601166.SH
|
興業銀行
|
577
|
19.6
|
601818.SH
|
光大銀行
|
605
|
17.0
|
600036.SH
|
招商銀行
|
830
|
22.9
|
600016.SH
|
民生銀行
|
509
|
27.8
|
000001.SZ
|
深發展
|
304
|
18.5
|
股票代碼
|
公司名稱
|
網點數
|
網均存款
|
存款成本率
|
601939.SH
|
建設銀行
|
13425
|
6.8
|
1.27%
|
601288.SH
|
農業銀行
|
23494
|
3.8
|
1.25%
|
|
||||||
奇美電處境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在申請債務展延的奇美電,竟爆出六百億元的大陸銀行借款,這筆巨款是誰借的?是合併之前還是之後?奇美電已經三個月 沒有董事長了,這筆債與兩大股東鬥法有什麼關聯? 撰文‧林宏文、翁書婷 八十九、九十、九十一……,這是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第九十一天,十萬人的生計、高達二五○○億元的債務,只靠奇美電執行長段行建在撐,銀行團聯貸案的救援 資金還沒到位,奇美電又再爆大陸負債約新台幣六百億元,這筆錢是誰借的?錢又用到哪裡去了? 若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來形容奇美電的處境,再貼切不過。許文龍家族、鴻海兩大股東爭議沒停過,董事長人選懸而未決,眼看一年內要到期的債務高達六九 ○億元,卻又再傳出大陸巨額貸款,讓小股東都忍不住皺起眉頭:「到底奇美電在搞什麼飛機?」 跨海求金援周轉 財報上隱藏的六百億借款 二月中旬,在奇美電年初向經濟部申請債務協商後,這是第二次奇美電所有的債權銀行齊聚一堂,討論奇美電的債務展延問題。只是會議才結束,就被爆出奇美電在 大陸銀行也融資貸款達六百億元,讓銀行團擔憂奇美電的償債優先順序及債務展延後的資金流向。 於是各種揣測紛紛出籠,一方傳出,這六百億元貸款是合併前群創借的;也有人認為,鴻海集團向來與大陸關係良好,是群創借來支援鴻海集團金庫所用。 不過,奇美電財務長陳彥松鄭重澄清:「外界傳言有諸多錯誤,大陸銀行貸款並不是舊奇美電和群創合併前的貸款,而是新奇美電於合併後才陸續借款的。」為何奇 美電需要在大陸借款六百億元?陳彥松解釋,「去年開始,奇美電陸續向大陸四大國有銀行和部分城市銀行貸款,用途多樣,有些支付員工薪水,購買材料、開帳 等,屬於短期借款,並非單筆而是多筆借款。」業界分析,奇美電在大陸的液晶面板產線主要以模組及後段組裝為主,需要高資本密集投資的前段生產線主要都在台 灣,因此大陸借款主要用來購置材料及發給員工薪水所用,等銷售款項回流後,再還給大陸銀行。 儘管如此,外界仍疑惑既然用途正當,為何不清楚揭露?嘗試在奇美電子去年第三季合併報表裡找答案,除了二五三三億元(含一年內到期金額和聯貸銀行主辦費) 的長期借款詳細揭露借貸期間與金額,八○三億元的短期借款,既未明列債權人,也無任何解釋,對比一○年九月底奇美電的短期借款僅二四○億元,過去一年內短 期借款增加五六三億元,與陳彥松解釋向大陸銀行融資六百億元的說法兩相對應,幾乎可說過去一年奇美電的資金活水多靠大陸銀行供給。 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電兩大股東漸行漸遠,在各項議案上看法相差甚遠,更別說用實際行動金援奇美電。即使奇美電高層辛苦為聯貸案奔走,卻沒有任何進展, 加上美國、歐盟反托辣斯案的罰金接連支付上百億元巨款,讓奇美電資金水位拉警報,是否在此考量下,最後不得不跨海向大陸銀行尋求資金支援,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見的是,在台灣遍尋不著資金下,最後奇美電只能仰賴大陸銀行幫忙,若以短期借款須在未來一年內償還,在沒有重議新約的前提下,加上奇美電一年內將 到期的長期借款達六九○億元,等於未來一年奇美電須償債近一五○○億元,帳上現金又僅剩六一八億元,凸顯奇美電捉襟見肘的問題嚴重。 對此,陳彥松雖不置可否,但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正因在台灣借不到錢,加上兩大股東之間的爭議影響銀行聯貸信心,奇美電不得不往相對有意願金援面板廠的 大陸去籌錢。」業內人士便痛批,政府一面說支持面板業,金管會卻要求銀行警戒面板廠借貸曝險,在銀行限縮面板廠借貸額度下,不往外找錢,難道是要面板廠 倒? 鴻海、許家、銀行團 三方角力 誰占盡便宜? 舊債未了、新債又來,主辦聯貸案的台灣銀行董事長張秀蓮坦言,「這個案子不會因為大陸借貸橫生變數,一切就看各銀行回去董事會呈報結果,但大家都有一定程 度的共識。」張秀蓮也透露,銀行團也不是無條件的全面支持,包括利率協商、甚至要求奇美電須在三月底前選出董事長等條件,洋洋灑灑列了好幾頁,只有在奇美 電滿足這些條件下,高達兩千億元的聯貸案才有得談。 只是,奇美電董事長從去年十二月懸缺至今,鴻海集團每每被問到奇美電聯貸案,都以「鴻海只是小股東,那是郭台銘(鴻海董事長)個人投資」為由,答案永遠是 「不予置評」;奇美實業則先是改派法人代表把球丟給鴻海,如今也在擔憂奇美電債務問題可能燒回奇美實業,甚至考慮發行公司債,「許家自己也是自身難保。」 業內人士說。 在郭台銘、許文龍兩大股東爭議枱面化之後,原本奇美電對外宣稱農曆年後應可選出新任董事長,如今又要拖至三月底,這般公司治理,實在令人搖頭。 無論如何,奇美電兩大股東都應盡速坐下來談,讓董事會回復正常運作,營運團隊全力拚現金,否則兩位「大人」再鬥下去,只會全盤皆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