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西部機場密集獲批 這些地方修機場更劃算

在穩增長仍需投資拉動的背景下,與城市軌道交通一樣,中西部的機場成了一個很好的投資領域。

國家發改委網站的信息顯示,發改委批複三項機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逾200億元。這三個項目,分別是貴陽龍洞堡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195.85億元;重慶武隆民用機場新建工程,項目總投資16.79億元;梧州機場遷建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6.82億元。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9月以來,已有5個機場建設項目獲批。本月初,新建湖北荊州民用機場獲批複,項目總投資約12.98億元;郴州民用機場建設獲批,總投資約18.26億元。

從區域分布上看,這5個機場全部都位於中西部地區。除了貴陽機場擴建工程外,其余四個項目均屬於支線機場。實際上,這兩年來,中西部尤其是西部的機場建設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重點。

去年7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改善旅遊消費環境。支持加強中西部地區支線機場、連通景區道路、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建設,規範旅遊市場價格和經營秩序。

也就是說,加快中西部機場建設不僅能夠起到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而且可以補足當地基礎設施的短板,極大地促進中西部旅遊業和區域經濟地發展。

值得註意的是,在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高鐵建設更為密集,而在西部地區,支線機場建設更多,這樣的差異原因在哪里?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人口稠密,大城市多,平原較多,修高鐵的話客流量能夠保證。

相比之下,西部地區人口密度比東南沿海要少很多,地域遼闊、地面交通不發達。不過,西部地區雖然經濟欠發達,但由於其第三產業中的旅遊業特別發達,例如雲南、陜西、四川旅遊業非常發達,再加上距離東部又十分遙遠,地面交通不方便,因此有具有不小的航空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當地的旅遊業、方便當地人民出行,最好的方式就是修建支線機場。比如,本輪批複的武隆和荊州等地,都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國家發改委在武隆機場的批複件中也指出,“為滿足當地航空運輸發展需求,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區域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同意實施重慶武隆民用機場新建工程。

在合理調配運力的情況下,構築西部一些幹線機場,將幹線和支線緊密協調起來,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比如,像昆明、烏魯木齊等所在省份,省內有大量的支線小機場,對當地的旅遊業起到很大的作用。由於規模效應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的很多遊客要到西部的中小城市去,就需要在昆明、烏魯木齊、成都等省會城市中轉。

盡管小機場一般只有幾十萬的年客流量,且大多處於虧損狀態,需靠地方政府財政補貼維持運營,但它對區域經濟的綜合貢獻作用卻很大。李曉津說,該校曾有一項研究表明,民航對中國GDP的影響達到5%左右,在西部很多地區這一比例高達8%甚至10%。“比如像雲南地區,它的旅遊業,它的鮮花產業發展,通過民航是最好的方式。”

從資金來源上看,修一個支線機場,顯然要劃算很多。李曉津說,如果僅考慮建設費用,修建高鐵一公里就要2億左右,而修建一個支線機場,大概只需要4億左右,大一點的也就十幾億。在中西部修更多支線機場,既方便又經濟。

另一方面,在國家和所在省的扶持之下,這些地方修建一個支線機場,也不至於形成太大的資金壓力。例如武隆機場項目總投資16.79億元,其中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3.22億元,民航局安排民航發展基金5.56億元,其余投資由重慶市政府安排財政性資金解決。

廣西梧州機場遷建工程項目總投資約16.82億元,其中,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43億元,民航局安排民航發展基金4.86億元,廣西自治區區安排財政性資金2.94億元,其余6.59億元由梧州市用原梧州長洲島機場土地出讓資金和財政性資金解決。

不過,除了建設費用之外,投運機場的後期運營與維護費用也是地方在設立項目初期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財政能力較弱的地區,建機場算建設小賬更要看全壽命大賬才能投資求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086

中國版CDS正式獲批 《信用違約互換業務指引》發布

周五(9月23日),中國交易商協會官網消息,為進一步發揮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作用,豐富市場參與者風險管理手段,完善市場信用風險分散、分擔機制,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交易商協會於2016年9月23日發布修訂後的《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以下簡稱《業務規則》),以及信用風險緩釋合約、信用風險緩釋憑證、信用違約互換、信用聯結票據等四份產品指引。同時,為降低市場參與者開展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交易的文件起草溝通成本,提高交易達成效率,交易商協會還同步發布了《中國場外信用衍生產品交易基本術語與適用規則(2016年版)》(以下簡稱《基本術語與適用規則》)。

此次起草的《基本術語與適用規則》共分為七章六十五條,包括通用術語、與信用事件有關的術語、與結算有關的術語、現金結算、實物結算、拍賣結算機制和信用衍生產品事項決定機制等章節,並在附件中納入了交易需發送和簽署的文件模板,供市場成員達成交易時引用,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此次修訂的《基本術語與適用規則》由基本術語與適用規則兩部分組成:一是基本術語,其對交易的基本要素通過簡練的語言進行定義描述,方便市場機構閱讀使用;二是適用規則,對基本術語相應條款的適用規則進行詳細解讀,采用法律專業語言表述,供交易專家及法律專家使用。通過文本結構的改變,兼顧了信用衍生產品交易法律文本的可讀性與嚴謹性,有利於市場成員的理解應用。

此次《業務規則》的修訂發布和相關創新產品的推出,對於豐富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的信用風險管理手段,完善信用風險市場化分擔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為投資者提供信用風險保護和對沖工具,進一步完善信用風險分散分擔機制。二是有助於完善信用風險的價格形成機制,提高市場信用定價水平。三是促進市場參與者主動管理信用風險,提高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能力。四是實現信用風險的合理配置,維護宏觀經濟金融穩定。

交易商協會自成立以來,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始終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斷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和制度規範。此次《業務規則》及相關配套文件的發布,是順應市場內在需求、促進市場規範發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強化市場約束機制、積極穩妥發展債券市場和場外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重要舉措。今後交易商協會將繼續組織市場成員,不斷完善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相關產品機制,為推動我國銀行間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附信用違約互換業務指引公告全文

第一條 為豐富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完善市場風險分擔機制,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相關自律規則,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 信用違約互換指交易雙方達成的,約定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信用保護買方按照約定的標準和方式向信用保護賣方支付信用保護費用,由信用保護賣方就約定的一個或多個參考實體向信用保護買方提供信用風險保護的金融合約,屬於一種合約類信用風險緩釋工具。

第三條 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業務參與者(簡稱參與者)開展信用違約互換交易時應確定參考實體(包括但不限於企業、公司、合夥、主權國家或國際多邊機構),並應根據債務種類和債務特征等債務確定方法確定受保護的債務範圍。在現階段,非金融企業參考實體的債務種類限定於在交易商協會註冊發行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交易商協會金融衍生品專業委員會將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逐步擴大債務種類的範圍。

第四條 信用違約互換產品交易時確定的信用事件範圍至少應包括支付違約、破產。根據參考實體實際信用情況的不同,可納入債務加速到期、債務潛在加速到期以及債務重組等其他信用事件。

第五條 本指引由交易商協會秘書處負責解釋。

第六條 本指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其他公告】

信用聯結票據業務指引

第一條 為豐富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管理工具,完善市場風險分擔機制,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簡稱交易商協會)相關自律規則,制定本指引。

第二條 信用聯結票據指由創設機構向投資人創設,投資人的投資回報與參考實體信用狀況掛鉤的附有現金擔保的信用衍生產品,屬於一種憑證類信用風險緩釋工具。

第三條 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業務參與者均可作為投資人認購和轉讓信用聯結票據。

第四條 信用聯結票據實行創設備案制度。

第五條 參與者中,具備以下條件的可成為信用聯結票據創設機構(簡稱票據創設機構):

(一)凈資產不少於40億元人民幣;

(二)具有從事信用聯結票據業務的專業人員,並配備必要的業務系統和信息系統;

(三)建立完備的信用聯結票據創設內部操作規程和業務管理制度;

(四)具有較強的信用風險管理和評估能力,有豐富的信用風險管理經驗,並配備5名以上(含5名)的風險管理人員。

具備上述條件的參與者經交易商協會金融衍生品專業委員會(簡稱專業委員會)認可備案,可成為票據創設機構。專業委員會將根據市場需要建立票據創設機構的市場化評價機制。

第六條 票據創設機構可直接或通過特定目的實體創設信用聯結票據。

第七條 票據創設機構創設信用聯結票據應向交易商協會秘書處提交以下創設備案文件:

(一)信用聯結票據說明書,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票面利率、票據總額、參考實體、保障期限、信用事件、結算方式、認購資金投資範圍等。在現階段,非金融企業參考實體的債務種類限定於在交易商協會註冊發行的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專業委員會將根據市場發展需要逐步擴大債務種類的範圍;

(二)創設信用聯結票據的擬披露文件,包括創設機構的信用評級報告和財務報告等;

(三)信用聯結票據的投資風險說明書;

(四)交易商協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 本指引由交易商協會秘書處負責解釋。

第九條 本指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60

浪潮思科合資公司獲批

據山東省商務廳微博消息, 日前, 浪潮集團與美國思科公司合資設立的浪潮思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資公司”)已經獲批, 雙方投資總額2.8億美元. 

早在2015年9月, 浪潮與思科在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思科董事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出席,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見證了此次簽約. 

去年6月份, 錢伯斯曾攜思科CEO羅卓克(Chuck Robbins)拜訪中方政府高層, 並與國家發改委簽署合作備忘錄, 思科隨後宣布了一項100億美元的總投資計劃, 和浪潮成立合資公司包括在上述計劃之內. 

浪潮方面曾表示, 思科此次針對合資公司的投資, 是其宣布的在華投資100億美元承諾的開始. 

從雙方透露的信息來看, 這是一次雙方互有需求的合作. 通過和思科合作, 浪潮將具備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同時, 也有利於其雲服務戰略落地. "我們做數據中心需要服務器、存儲和網絡, 現在就缺網絡, 所以希望在這方面補齊短板. ”孫丕恕表示. 

而對於思科而言, 同樣也存在和浪潮的合作需求. "受自主可控政策影響, 思科在國內網絡市場業績大幅下滑, 失去了霸主地位. 而中國在全球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思科無法放棄, 勢必要找到一種方式來滿足自主可控的要求, 與浪潮成立合資公司就是一種選擇.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分析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浪潮中, 思科急需一個"本土化”身份. 錢伯斯此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由於受到政策環境影響, 思科在中國的訂單減少了20%. 

據浪潮此前披露, 浪潮將在合資公司中占股51%, 思科占股49%. 而山東省商務廳信息顯示, 合資公司將主要從事信息技術和通訊領域的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及計算機軟硬件的開發、銷售. 

前述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合資公司未來將主要在網絡和服務器市場產生影響, 並可能在一些領域取得突破, 例如政府和金融領域, 不過想要打破現有競爭格局, 對合資雙方都是極大的挑戰, "受限於華為、新華三的強有力競爭, 合資公司也很難撼動網絡市場格局, 而在服務器領域, 由於主要服務器廠商均一定程度具備了網絡能力, 其也很難撼動其他廠商的位置.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59

興業證券:子公司赴港上市獲批 明日正式開始IPO招股

興業證券9月2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所屬企業興證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近日獲其聯席保薦人海通國際資本有限公司及興證國際融資有限公司告知,聯席保薦人已於近日收到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發來的信函,原則上同意興證國際遞交的發行股票並於香港聯交所創業板上市的申請。

興證國際(8407.HK)於今日下午在香港召開新聞發布會,9月30日正式開始IPO招股。本次招股價區間在1.18港元至1.39港元,集資金額約為11.8億港元至13.9億港元(不包含超額配售)。這也成為境內上市券商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的首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27

重慶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獲批 發行規模不超過7.81億股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08/1043368.html

2016年10月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官方網站發布了《關於重慶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方案的批複》,表示同意重慶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且發行規模不超過7.81億股。原文如下:

 

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你行《關於呈送重慶銀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方案的請示》(重慶銀文〔2016〕68號)收悉。現批複如下:

一、原則同意你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7.81億股。

二、你行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你行核心一級資本。

三、你行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並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完成相關工作。

四、此次發行結束後,你行應及時向我局報告此次發行的整體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05

中國聯通:聯通集團列入混改第一批試點事項尚未最終獲批

中國聯通10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聯通集團回函明確,聯通集團確實參加了發改委相關會議,但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試點事項,目前尚未得到最終批準,還存在不確定性,具體實施方案也仍在討論中。

發改委此前發文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鶴同誌9月28日主持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相關工作。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中央企業和浙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同誌就列入第一批試點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實施方案做了詳細介紹。

針對以上事項,公司書面征詢了公司控股股東聯通集團。聯通集團回函明確表示,參加了9月2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召開的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專題會,目前聯通集團正按照會議精神和國家相關政策精神,研究和討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48

漳州核電建設有望 選址獲批複計劃投621億元

投資約621億元的漳州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廠址已經獲得國家核安全局的批複。

環保部官網顯示,10月10日,國家核安全局公布的《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廠址選擇審查意見書》(下稱《意見書》)稱:“在《廠址安全分析報告》及有關文件的審評中,未發現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廠址存在影響核電廠安全且不能采取工程措施解決的顛覆性因素,該廠址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批複,是國家核安全局根據《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和核安全相關法規,對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提交的《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廠址安全分析報告》及相關文件進行了審評的結果。

在此之前,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國家能源局的官員在2015年至少有兩次到漳州核電項目進行調研。福建當地媒體報道,2015年5月7日至8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漳州實地調研漳州核電項目時表示,國家能源局將全力支持漳州核電項目加快推進。而漳州人民政府網顯示,2015年1月20日,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也調研了漳州核電項目。

漳州核電項目是在2007年開始進行前期工作的。本次審評結果將為該項目的早日實現核準邁出堅實的一步。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廠址報告是可研報告的一部分,只有可研報告獲得通過,國家給予了指導意見,項目才能可以開展相關前期工作。

一般來說,一個核電項目最終能否開工建設,還需要發改委、環保部等國家部門的反複考察和各項核準。

《意見書》顯示,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位於福建省漳州市雲霄縣列嶼鎮刺仔尾,擬建設四臺AP1000型壓水堆核電機組。另據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官網介紹,漳州核電廠一期工程“裝機容量500萬千瓦,投資約621億元”。

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官網顯示,漳州核電項目處於福建南部用電負荷中心,是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布局中不可多得的優良(一類)沿海核電廠址,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未來福建電力能源結構,保障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

官方資料顯示,漳州核電項目6臺機組商運後,年產值可達225億元以上,每年將拉動當地GDP增長266億元,每年上繳稅收34億元,每年將直接帶動就業機會1.6萬人。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漳州核電項目已經在近日啟動了TG包項目會議。

所謂TG,指的是核電項目中常規島的汽輪機和發電機等主設備。當前國內核電工程業主普遍采用TG包采購模式,即核電工程業主把一批相關的設備打包成為一個采購訂單,習業內習慣稱之為采購包。

而在此之前,有核電設備企業此前向經記者表示,漳州核電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的設備招投標。

和福建漳州一樣,目前中國東部沿海省份幾乎都有核電項目,包括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等。公開資料顯示,上述省區已經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多提及發展核電。

其中,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官方不久前公布的《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顯示,山東計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27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核電裝機2065萬千瓦”,並將“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由於中國目前沒有放行內陸核電項目的建設,使得沿海地區的核電廠址變得更加緊俏。此外,相比內陸,沿海在建設核電項目方面有先發優勢。

核電廠址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由於核電站對安全的要求極高,這使得核電項目在選址之初,除了要考慮地理位置、地震地質、工程地質等自然因素外,還要考慮涉及人口增長限制、應急撤離、放射性廢液和廢氣排放等社會環境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33

碳配額分配方案預計年底前獲批 專家建議加強預算監管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日前透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分配方案已上報國務院,預計年底前獲批。下一階段,將測評有意加入全國碳市場的碳交易平臺。此外,還將評估第三方核查機構,預計一部分核查機構將被淘汰。

蔣兆理在近日舉辦的“中歐碳交易能力建設項目高級論壇”上提到,該方案將成為部門配額分配的指南。一旦方案得到批複,氣候司將組織31個省、市、自治區和相關企業學習、研究、執行方案。

方案對不同企業、行業的配額分配做出了明確規定,總體來說將以基準線法作為基本方法。這是一種被歐盟、北美碳市場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免費配額分配原則。此種分配方法的成功取決於基礎數據的準確和完整。蔣兆理稱,將以電子化的手段管理基礎數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此前在文章中指出,構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需要一系列的“基礎設施”構建。從目前的頂層設計看,碳交易體系的構建,尚處於能力建設階段。構建國家、地方、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和核算工作體系,研究制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總量設定與配額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註冊等級系統,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體系。

此前,蔣兆理曾表示,今年10月開始大範圍啟動配額分配工作,明年一季度即可完成,然後開展交易。對此,蔣兆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配額分配是個時段性的工作,並不是瞬時完成的,在方案下發前要先做好準備工作。

與此同時,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正在陸續委托備案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代理自願減排交易的相關參與方在國家自願減排交易註冊登記系統開戶事宜。今年5月和10月,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福建)有限公司分別經發改委備案,作為新增加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機構,可代理開戶事宜。除了這兩個交易機構,我國目前還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湖北省、廣東省和深圳市這7個碳交易試點地區的交易平臺。

下一階段,蔣兆理介紹,將組織有關專家按照一定的指標體系,對有意加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的碳交易平臺進行測評,只有滿足要求的平臺才能進入。

潘家華在文章中提到,中國碳市場建設的主要優勢在於政府推進碳排放權市場的力度。“五年規劃、改革總體方案和向國際社會的承諾,均表明構建碳交易體系的決心,而且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最典型的抓手。

加強核查和監管力度是碳排放市場構建的關鍵步驟。面對一些地方和企業在核查中發現,部分核查機構並未按照國家要求開展核查工作從而損害了核查報告質量的情況,蔣兆理說,將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內部管理、能力資質和人員等展開全面系統的評估,預計有一部分核查機構將被淘汰,以確保全國碳市場啟動時,全國的第三方核查機構都是符合條件且有能力的。

碳排放權交易配額分配關系到碳排放的可測度性和碳公正問題。潘家華在此前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中國碳市場構建所存在的挑戰。首先,中國與國際社會、中央與地方、地方之間、政府與企業存在多重博弈,受經濟、政治、環境、社會多重因素制約,排放總量的確定和分配具有潛在不確定性。其次,碳市場交易體系的相對封閉性,從國民經濟體系的生產與消費兩大部類看,只有生產者一側,消費者一側至多是有限地被動參與。

潘家華建議,國家需要將碳納入預算管理,實現效率配置和有效管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17

多地“十三五”核電項目大增 部分項目有望年底獲批

在節能減排已成全球共識的今天,具有清潔屬性的核電再受青睞。在中國,部分地區正在提高核電發電量在當地能源結構中的比重。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福建省政府最近印發的《福建省“十三五”能源發展專項規劃》(下稱《規劃》)稱:“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核電建設,提高核電裝機及發電量比重。”

福建是中國積極發展核電的縮影。按照中國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到2020年,中國大陸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左右。

截至今年年初,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其中,在建的核電機組數量排名世界第一,總機組數量位居世界第三。

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至少需要開工建設6臺百萬級核電機組才能完成以上規劃目標。

遼寧徐大堡項目籌備已久

各地密集部署“十三五”核電發展

按照《規劃》,福建將加快推進在建的寧德核電4機組、福清核電3~6機組,開工建設漳州核電一期(共4臺機組)、寧德核電5~6機組和霞浦核電,並做好其他核電廠址的保護與論證。

如果一切順利,這意味著福建在“十三五”期間,開工建設的核電機組數量至少在7臺以上,超過了2015年全國開工建設的6臺核電機組的數量。

《規劃》還說,福建力爭“十三五”末在寧德核電1~4機組、福清核電1~4機組全部投產的基礎上再有1~2臺機組並網。

選擇核電裝機及發電量比重的原因是,《規劃》說,福建能源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到2020年,福建能源消費結構為煤炭41.2%、石油30.5%、水電7.1%、核電11.0%、天然氣6.7%、其他能源3.5%。

2015年,福建能源消費結構為煤炭50.5%、石油24.6%、水電11.6%、天然氣5.%、風電1.1%、核電7.2%。

和福建一樣,山東省發改委官網在一個月前公布的《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稱,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計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27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核電裝機2065萬千瓦”,並將“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發展規劃》稱,近期,建成海陽核電一期、榮成高溫氣冷堆示範項目;啟動榮成大型先進壓水堆示範工程、商業化壓水堆和海陽核電二期、三期等項目建設;加強潛在核電廠址資源的勘探和保護,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前期工作。遠期,全面建成海陽、榮成核電基地,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建設。

海南省也表示將“構建以清潔煤電、核電為主力電源,燃氣和抽水蓄能為調峰電源,以可再生能源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電源結構”;廣東省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及核電時稱,“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廣西自治區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及核電時稱,“穩妥加快發展核電”。

同樣,浙江省在“十三五”規劃同樣表示要“安全發展核電”,即加快建成三門核電一期,開工建設三門核電二期、三期,浙江三澳核電,基本完成象山核電前期工作,開展海島核電研究工作,加強核電廠址保護。到2020年,全省核電裝機容量達到900萬千瓦左右,在建500萬千瓦以上。

而位於北方的遼寧省在“十三五”規劃中也表示,要“促進能源綠色增效和轉型升級,加快徐大堡核電一期等重點項目實施,強化城鄉電網建設,提高電力外送匯集能力”。

至此,中國東部沿海省區——南至海南,北至遼寧——幾乎都在部署“十三五”期間發展核電的計劃。

年底部分核電項目有望獲批開工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今年以來,中國尚未開工建設任何一臺核電機組。而在去年,全國一共開工建設了6臺核電機組。

按照中國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國內平均每年至少需要開工建設6臺百萬級千瓦的核電機組,方能完成目標計劃。現在,2016年已經接近尾聲,這意味年底部分核電項目有望獲批開工建設。

目前,已經籌備已久的核電項目包括山東石島灣CAP1400示範工程項目、遼寧徐大堡項目以及廣東陸豐項目。其中,山東石島灣CAP1400示範工程項目共有2臺機組,徐大堡項目共有6臺機組,廣東陸豐項目共有亦共有6臺機組。

記者此前從國家核電了解到,山東石島灣CAP1400示範工程項目,有關開工建設的工作已經準備就緒,目前正在等待國家的核準。

關於徐大堡項目,2014年公布的《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幹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提出,優化東北地區能源結構,開工建設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適時啟動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建設。其中, 遼寧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已經在2015年獲批開建。

而關於廣東陸豐項目,環保部2014年7月21日公示的《陸豐核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稱,根據工程進度安排,陸豐核電一期一號機組預已經具備澆註第一罐混凝土的條件,兩臺機組建設相隔10個月,一期工程兩臺機組預計分別於 2019年和2020年建成投產。

中國的核電還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目前,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發電總量的3%,而在全球範圍內,核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的占比超過了10%,其中全球共有超過10個國家的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20%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66

獨家 | 沛兒13價肺炎疫苗今日宣布獲批!輝瑞“利潤奶牛”將重返中國市場

曾在去年因為許可證到期而不得不暫停在華銷售的沛兒疫苗今日正式回歸,此前由於CFDA並未予以沛兒7價疫苗的進口註冊證號更換申請,沛兒疫苗在華一直處於斷貨狀態,輝瑞更因此暫停了在華疫苗業務的商務運營。

今日下午,輝瑞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沛兒新品種:13價肺炎球菌疫苗已獲CFDA上市批準。作為全球最暢銷的疫苗產品,在目前該疫苗已累計接種超過7.5億劑,是輝瑞的第2號旗艦產品。目前,沛兒13價已獲全球120多個國家批準。

此外,一位行業內人士也告知記者,此前輝瑞在華疫苗銷售部門已經開始了約200人規模的人員招聘,包括在華疫苗銷售總監等職位。

“沛兒疫苗是目前唯一一款結合預防的肺炎疫苗,在常見的因感染性引起的細菌性肺炎中,30%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而‘七價疫苗’、‘13價疫苗’則正是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疾病,2歲以下兒童為主要使用對象。目前國內主要供應的23價多糖蛋白疫苗免疫效果不是特別好,尤其對於免疫力低下的兒童,沛兒的預防效果要明顯增強。”疫苗領域專家錢亢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根據世衛組織估計,全球每年大約有70萬到1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各類肺炎鏈球菌疾病,其中2歲以下嬰幼兒的死亡率尤其高。在常見的因感染性引起的細菌性肺炎中,30%由肺炎鏈球菌引起,中國1月齡至59月齡兒童每年有174萬例肺炎球菌疾病,其中3萬例死亡。

也正因此,在去年輝瑞沛兒7價疫苗因許可證到期而不得不暫停在華銷售後,由於供貨不足,國內疫苗領域一度引起“疫苗荒”:根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在北京一些還有7價沛兒疫苗存貨的私立醫院,一套7價沛兒的註射費被追漲至上萬元(社區防疫中心無貨),還有不少家庭甚至前赴香港去打13價沛兒疫苗。

事實上,在全球市場,13價沛兒疫苗一直是最暢銷的疫苗品種,而於輝瑞而言,沛兒更可謂“利潤奶牛”:2014年,沛兒的全球銷量達45億美元,較前年增長12%,2015年,銷量再次上漲至59.4億美元,比2014年再上升40%。

“輝瑞2015年處方藥銷售收入達到了431億美元,憑此業績重返了闊別兩年的全球制藥企業老大的寶座,其中,沛兒13價疫苗在2014年被美國CDC推薦用於65歲以上老年人免疫接種,由此實現了40%的增張可謂功不可沒。”錢亢表示。

根據全球知名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 Pharma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20年,輝瑞的肺炎疫苗——沛兒13(Prevnar 13)仍將是全球最暢銷的疫苗產品,該機構去年給出的預測數據是Prevnar 13在2020年的銷售額為60.8億美元,仍將穩坐《2020年最暢銷的5大疫苗產品》榜首。

值得註意的是,目前7價肺炎疫苗不屬於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按照《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七價肺炎疫苗屬於需要家長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二類疫苗,並且售價較高,每針價格在800到880元不等,4次註射下來需要3400多元,因此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打的人較多。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前7價沛兒每年在華的市場份額約10億人民幣,在1700萬新生兒中有90萬左右會選擇註射。而業內人士預計,升級後的沛兒13價價格將不會高於沛兒7價。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我國已有多家企業正在研發13價肺炎疫苗,包括民海生物、沃森生物等,最快的進展已進入臨床二期、三期試驗階段,但由於技術複雜和難度大,最快也還需要一至三年不等的試驗階段,具體上市時間仍沒有時間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