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中間價跌破6.9關口 離岸人民幣再度刷新紀錄新低

周四,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81點跌破6.9,報6.9085,創2008年6月來新低。上日為6.8904;上日16:30收盤報6.8928,夜盤收報6.9190。

另外,北京時間9:1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6,再度刷新紀錄新低。

宏觀消息:

1、北京時間周四淩晨,美聯儲公布11月會議紀要。絕大多數官員認為勞動力市場閑置減少,加息應該相對快地到來。有官員直接指出,12月加息合適。《華爾街日報》稱,紀要顯示美聯儲傾向於12月加息,強化了市場對加息時點的預期。

2、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11月2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人民幣的全球支付額下滑至第六位,占比降至1.67%;而在傳統的貿易金融領域,人民幣的排名也被歐元反超,成為第三活躍貨幣,占比4.61%。

機構觀點: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員劉傑認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其實更多取決於中國自身。而當下,外匯占款、外匯儲備均出現連續下降,結售匯仍處於逆差水平,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貶值預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人民幣目前確實面臨著貶值壓力,而這貶值壓力主要是由於出口順差的縮小,再加上資本大量外流造成的。近期關於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擔憂逐漸加重,雖然人民幣短期面臨貶值壓力,但中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長期貶值。

中信建投宏觀分析師黃文濤等在會議紀要中稱,短期人民幣仍面臨貶值壓力,但央行料有意控制波動幅度。不能排除中國央行借特朗普當選後海外市場波動增大之機,提前釋放部分人民幣貶值壓力,但短期內市場也無需對匯率波動過度擔憂。他認為,如果貶值預期持續發酵,將增大央行維穩匯率的可能。近期人民幣中間價實際值一直強於其規則理論值,CFETS匯率指數也處在上升狀態,顯示中國央行仍希望控制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波動的幅度。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的邏輯依然存在,人民幣匯率重估的進程可能在明年持續,但近期人民幣快速走弱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海外美元走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655

香港銀行間利率連日飆升 多重因素致“離岸錢荒”

11月末,由於去杠桿、防風險、貨幣政策趨於穩健等因素,“錢荒2.0”在在岸銀行間市場若隱若現,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大幅上漲,市場直呼“差錢”。同時,在過去的一周間,香港離岸市場也出現了流動性收緊的狀況,主流觀點預計,這是在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維穩人民幣匯率以及月末季節性因素共振之下出現的狀況。

12月5日,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Hibor)飆升至12.38%;此外,根據香港財資市場公會12月5日公布數據顯示,一個月期港元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下稱“港元HIBOR”)升至0.50179%,隔夜港元HIBOR漲至0.11060%,一周連漲,11月18日時分別僅為0.37500%和0.03%。

究其原因,離岸人民幣HIBOR和港元HIBOR上升的因素可能有同有異。

就離岸人民幣HIBOR利率飆升而言,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近期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央行可能幹預離岸市場,也因為近期資本外流壓力上升,外管局對資金流出的審查趨嚴,這可能也會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造成擠壓。”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鄧誌超告訴記者,離岸人民幣HIBOR升高意味著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緊張,這一情況此前也曾出現,當時就可能與四大行近日集中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從而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關。“此外,從供求關系來看,央行境內實施嚴格的資本出境政策,再加上進出口項下人民幣流出速度減緩,導致了離岸人民幣供給的大幅度下降。”

此外,季節性因素可能也是一大影響,香港永隆銀行分析師稱,“這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在步入年末時發揮作用,對離岸人民幣現金的需求也在增加,這種現象通常在香港人民幣資金池收窄、投資者看空人民幣前景時出現。”

北京時間12月5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8861,較上一交易日跌43點;美元兌離岸人民幣一年期掉期連續第五日上行,並升破2,300點,創逾九個月新高。同時,離岸、在岸人民幣價差倒掛近100點,分別報6.8763元和6.8856元。

針對近期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的匯率形成機制較透明,似乎可以讓市場預見某種人民幣匯率走勢。如果市場普遍預期,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或者國際投資者避險情緒,促使美元總體走強,那麽,在當前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就可能是以走弱為主的情形。”他表示,如果市場預見到了這一趨勢,企業和家庭部門就可能會集中購匯、囤積外匯,這將導致預期自我強化、自我實現,進一步加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壓力。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走升,這可能也是導致港元HIBOR出現了多日上行的因素之一。

“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美國貨幣市場利率上升,這都可能使得港元HIBOR呈現上升的趨勢。”謝亞軒表示。香港常年采用聯系匯率制度,其利率也與美聯儲貨幣政策存在高度正相關性。

當前,市場對於美聯儲於12月15日宣布加息的預期已經近乎100%。同時,上周五(12月2日),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7.8萬,升幅低於預期值18.0萬,但11月失業率為4.6%,創2007年8月以來最低點,大超預期。

“盡管略不及預期,但是並不影響12月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因此美元只是受到了短暫並且小幅的影響。不過從價格和趨勢上來看,持續走高一個月之後,美元存在利好兌現而走低的風險。”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對記者表示。

渣打香港外匯策略師張敬勤稱,美元跟隨美國加息預期走強,而近期港元HIBOR升正是對美國即將加息的正常反應。這並非資金從香港流出,而從近日港股表現來看,也沒有資金撤離香港的跡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16

美元回調 離岸人民幣卻大跌:“預期自我強化”是主因

10月以後,隨著美元不斷強勢上攻,人民幣持續貶值。然而,當美元這兩日出現一定回調時,12月7日,人民幣中間價卻大幅下調200多點,同時離岸人民幣(CNH)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挫,逆轉了前日和在岸人民幣(CNY)“倒掛”的現象。人民幣中間價下調的原因何在?人民幣的貶值又源自何方?

今日,人民幣中間價大幅下調233點報6.8808,上日官方收盤報6.8762;截至北京時間14:15,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9031,跌幅逾百點,突破了6.9大關;美元/在岸人民幣報6.8893;美元指數報100.51,周一最高點報101.51。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詢問多方意見後發現,無論是學界還是業界,都認為除了外部沖擊(即前期美元走強,但近兩日放緩),人民幣貶值預期的自我強化主導了近期的貶值。“盡管此前離岸人民幣有所回升,甚至強於在岸人民幣,但近期預期可能又出現了一定波動,可能要等到12月15日美聯儲加息結果落實了,市場趨勢才能更為清晰。”諾亞財富首席研究官金海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貶值預期自我強化

具體而言,當前人民幣中間價定價機制為“雙錨制”,即2016年初央行公布了一個透明的人民幣中間價制定規則,中間價變化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上日收盤價和上日中間價的價差,占50%權重;二是維持一籃子匯率穩定要求的人民幣/美元匯率變化,同占50%權重。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近期表示,一方面,當前外匯市場供不應求(體現為居民、企業因人民幣貶值預期而集中購買美元),為了讓價格反映市場供求的變化,央行允許人民幣貶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強勢和弱勢帶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下起伏。兩股力量加在一起,是人民幣漸進貶值的趨勢線。

(來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基於這種邏輯進一步分析,12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8575,當日16:30收盤報6.8762,這就體現了市場認為人民幣會走貶,需要第二日中間價下調;同時,中間價的另一個50%體現的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變動幅度,根據每周公布一次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13個籃子貨幣),該指數12月2日為94.91,較此前一周上漲0.25%,為連續第四周上漲,可見另一個50%要求人民幣第二日微漲。綜合起來,12月7日的中間價仍體現為大幅下調233個基點,可見市場的貶值預期更強。

“由於這個機制太透明,似乎可以讓市場預見某種人民幣匯率走勢。如果市場普遍預期,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或者國際投資者避險情緒,促使美元總體走強,那麽,在當前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就可能是以走弱為主的情形。”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如果市場預見到了這一趨勢,企業和家庭部門就可能會集中購匯、囤積外匯,這將導致預期自我強化、自我實現,進一步加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壓力。”他稱。

更能體現這一狀況的便是,近兩日,此前氣勢如虹的美元出現了一定的盤整,轉折點是12月2日的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美國1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7.8萬,升幅低於預期值18.0萬,11月失業率為4.6%,創2007年8月以來最低點,但勞動參與率也有所下滑(62.7%,-0.1%),因此美元指數短線下挫20點。

再就是12月5日,意大利開啟修憲公投,結果不出意料——公投失敗,總理倫齊(Matteo Renzi)提出辭職。歐元短線大跌100多點至1.056,對美元跌至2015年3月來最低。但此後因為利空出盡,歐元、歐股再度反彈,美元也較大幅度下挫。

盡管美元盤整和下挫,人民幣卻依舊表現為貶值。由此可見,是近期人民幣貶值預期的自我強化(體現為購匯、資本流出上升),導致了在岸、離岸人民幣貶值。

需打破人民幣貶值單邊預期

回顧更早之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元指數快速上漲,使得人民幣在11月中旬出現大幅貶值。值得玩味的是央行對此的態度:盡管貶值幅度一步快似一步,但央行出乎意料地淡定,有銀行交易員指出,在人民幣跌勢兇猛的時候也未見大行有明顯幹預動作。

不過,12月5日,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Hibor)飆升至12.38%,有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央行可能幹預離岸市場,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因為近期資本外流壓力上升,外管局對資金流出的審查趨嚴,這也可能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造成擠壓。

在當前人民幣貶值的單邊預期空前強烈之時,管濤也認為應該打破或逆轉這一預期。“無論是當前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還是過去的參考雙邊匯率,市場價格都是不可能充分出清的,因此,必要要依賴外匯市場幹預和/或資本流動管理的數量出清工具。”

他對記者表示,最近這一波人民幣貶值主要是由外部沖擊引起的(進而造成貶值預期自我強化),如英國脫歐公投、美聯儲加息預期、特朗普當選等,跟國內經濟基本面沒有大的關系,“即使人民幣匯率波動已更加基於市場供求,但匯率浮動應該發揮平滑外部沖擊的作用,要避免外部沖擊對內部經濟的直接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11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跌破6.89、6.90關口

周三早盤離岸人民幣一路下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跌破6.89、6.90關口,目前跌0.2%報6.9004。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89關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521

美元大幅攀升 離岸人民幣逼近6.94關口

12月9日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擴大跌幅,報6.9381元,逼近6.94關口,日內跌逾250點。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也擴大跌幅,報6.9080元,較上日夜盤收盤跌逾250點。

美元大幅攀升,漲幅擴大至0.45%,報101.56。

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8972,較前日調貶241點,為7周來最大調降幅度,上日中間價報6.8731。上個交易日中間價調強0.11%或77個點,報6.8731元,16:30人民幣即期收盤價為6.8799元,23:30最後成交於6.882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50

人民幣跌破6.95,在岸、離岸價差倒掛超百點意味著什麽?

12月16日,在岸人民幣跌破6.95關口,與離岸人民幣價差持續倒掛。截止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官方收盤價報6.9547,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39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69點。

而離岸人民幣報6.9430元,價差已超過100點。對於在岸、離岸人民幣價差持續出現倒掛,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員趙慶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岸、離岸人民幣倒掛有利於減輕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壓力。

趙慶明認為,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定價機制不同,尤其是離岸人民幣市場定價更加市場化。考慮的因素更多且會包含對未來整個國際外匯市場的預期。產生價差倒掛,某種程度上反應了海外市場的預期。這是好現象。“離岸市場化的市場相對於在岸管理的人民幣市場,有可能會提前反應,有利於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趙慶明說。

歷史曾經出現過人民幣在岸、離岸價差倒掛的情況。但總體而言比較罕見。人民幣主戰場還是在境內。知名外匯市場專家韓會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離岸市場貶值幅度比在岸小的具體原因可能比較複雜。

韓會師指出,有可能是市場對於未來美元進一步上行的力度有所懷疑。在人民幣當前定價機制之下,如果美元指數上行速度下降,人民幣對美元大概率會反彈。但也有可能離岸市場由於其他因素影響,沒有升上去。

韓會師表示,離岸市場與在岸人民幣市場不同,離岸人民幣市場是一個投機主導的市場,機構之間的投機交易規模較大,來自於企業層面進出口實盤交易占比較少,所以離岸市場對國內央行政策非常敏感。但機構自營盤的頭寸一般比較小,如果離岸機構預期境內市場將有大的變化,可能立即調整策略,而不會進行大規模的單邊賭博。

“要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管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

另一方面,12月16日外匯局公布的結售匯數據顯示,11結售匯逆差2284億元人民幣(等值334億美元)。 這一數字比10月結售匯146億逆差擴大了188億美元。

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10月份結售匯逆差相比9月有所收窄,但是我們看到11月環比再次擴大。美聯儲加息對全球市場影響很大,與人民幣相關的數據變化都不樂觀,面臨比較大壓力。

趙慶明指出,結售匯逆差擴大符合當前預期。11月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是過去幾個月中最大的。市場恐慌情緒最強烈。所以表現為增加購匯,減少結匯。但結售匯逆差擴大也是階段性的,一旦人民幣貶值幅度減小,市場貶值預期改變,結售匯逆差將收窄。

外匯局發言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11月份,在外部環境存在較大變化的情況下,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處於相對穩定的區間。主要受美聯儲加息預期進一步升溫、美元匯率持續走強、全球主要非美貨幣普遍下跌的影響,11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較10月份有所增加。

外匯局發言人表示,總的來看,近期美元匯率走強對全球貨幣和國際資本流動帶來了較大影響,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幅度相對較小,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中的一些積極因素繼續發揮作用,能夠較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87

在岸人民幣跌破6.95關口 與離岸人民幣價差持續倒掛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官方收盤價報6.9547,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跌139點,較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跌69點。

近日,離岸人民幣與在岸人民幣持續出現價差倒掛。在岸人民幣現報6.9574元,離岸人民幣報6.9430元,價差已超過100點。

韓會師近日分析中指出,2017年要歐洲仍將處於多事之秋,歐洲動蕩歐元必然承壓,美元指數就會被動走強,而人民幣也自然會遭受打壓。。面對強勢的美元,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數非美貨幣都將繼續承受壓力。 根據人民幣的定價機制,一旦國際市場美元對主要貨幣升值,“參考一籃子貨幣”定價規則一定會對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施加貶值壓力。

12月15日,新華社連發六文評述美聯儲加息 。其中,新華社英文評論文章稱,美聯儲加息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明顯調整,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及儲備貨幣的主要發行國,美國應充分重視其貨幣政策決定可能的溢出效應,並就宏觀政策與其他主要經濟體進行協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891

全球頭條丨奧巴馬禁止部分離岸海域進行石油開采

——華爾街日報——

【美股再創新高 道指離20000大關僅一步之遙】周二,美股三大股指再度收陽,道指納指均創歷史新高,道指逼近20000點大關;截至收盤,道指報19973.77,漲0.46%;納指報5483.94,漲0.49%;標普報2270.73,漲0.36%。

——Reuters——

【特蕾莎-梅預計脫歐手續2018年9月完成】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周二在倫敦向立法者表示,英國脫歐後新的貿易協定可能在脫歐程序正式開始後18月才執行,而退歐的協議最早也要在明年3月才能簽訂。她同時表示,其他歐盟領導人希望手續盡快完成,以便在2019年議會選舉之前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

——Bloomberg——

【美元指數表現強勁歐元疲弱】美元指數周二盤中觸及103.65,創2003年1月以來最高點,非美貨幣全線走低,歐元/美元承壓跌至2002年以來新低,報1.0350。

【黑莓軟件業務超預期 全年預計增長30%】黑莓公司三季度軟件業務收入達1.6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CEO表示公司全年軟件業務收入有望增長30%。

——CNN——

【ISIS宣稱對柏林聖誕集市襲擊負責】ISIS極端組織宣布,德國柏林聖誕集市的卡車襲擊系由ISIS的一名成員所實施,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由於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德國警方無法確認ISIS所言是否屬實,而周一被捕的男子則由於沒有實質的證據而釋放。

——BBC——

【奧巴馬禁止部分離岸海域進行石油開采】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宣布將禁止在楚克奇海域及波弗特大部分海域開采石油及天然氣,並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珍貴的海洋動物及環境資源。而奧巴馬的繼任者特朗普則在競選過程中承諾要加大能源開采的力度,若他要履行諾言,必須要推翻奧巴馬下達的環境保護命令。

——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奢侈品再受遊客追捧】瑞士聯合銀行一份報告指出,隨著英國在6月宣布退歐,英鎊持續的貶值吸引了大量外國遊客不斷湧入英國購置奢侈品,英國11月的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增加了43%,而同樣受遊客歡迎的法國奢侈品市場銷售卻在11月縮減了19% 。同時報告提及歐洲奢侈品市場在英鎊的貶值帶動下,總體表現優於亞洲的奢侈品市場。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政府收到4000多封黑錢舉報郵件】自上周五以來,印度政府專門接受洗黑錢信息舉報的郵箱在不到72個小時內已經接收到超過4000封電郵,印度財政部官員表示,在郵件中的舉報信息能夠加快政府對黑錢活動的打擊,目前已經有數位銀行高管因被舉報而停職及被拘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573

再創歷史新低!離岸人民幣跌破6.97關口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7關口,最低至6.9741元,創歷史新低。現報6.9704,日內累計跌約115點。

消息面上,近期有觀點提出,由於2017年1月居民將可以動用新一年的購匯額度,由此建議降低目前中國內地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匯額度,這一提議至今並未被采納。

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在表示,貨幣貶值壓力將是1月份影響資本市場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政府繼續出售美國國債,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上升,美元將會進一步走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47

離岸人民幣絕地反攻 再度收複6.89關口

周三晚間,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上漲700點或1%,最高觸及6.8886元。

此前,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連破6.96、6.95、6.94、6.93、6.92、6.91、6.90七大關口。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現報6.9358。

另外,美元指數沖高回落跌0.34%,失守103關口。

路透援引交易員稱,此次CNH大漲是由於多因素累積,包括一直以來的人民幣流動性較為緊張,且去年底到今年初監管層多個政策出臺對空頭產生一定的打擊,預期管理力度加大收到了初步效果。

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周浩提到,CNH今天的突然走強,體現了市場的一種選擇,而這樣的突然走強也導致了市場的交易盤紛紛逆轉,背後則是一個更有意思的原因——市場上人民幣的空頭較多,一旦市場逆轉,空頭回補反而造成了多頭踩踏。

周浩認為,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離岸人民幣的整體利率水平高於常態,這背後可能存在“有形之手”。對於離岸人民幣市場來說,利率畸高以及不穩定其實不利於正常的融資活動,但眼下,很顯然這並非政策的重點。

對於今天CNH大漲的情況,行業人士認為這是打破人民幣年初貶值預期的最好手段。“此時收緊境外流動性並做幹預,讓人民幣打破年初貶值共識,效果最好。” 路透援引一位駐港的資深外匯專家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