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男人的買買買報告:荷爾蒙走向體面、個性、小眾化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3/161172.shtml

中國男人的買買買報告:荷爾蒙走向體面、個性、小眾化
IDG 資本 IDG 資本

中國男人的買買買報告:荷爾蒙走向體面、個性、小眾化

男人的買買買里藏著什麽樣的秘密?

本文系IDG資本(微信 ID:idg_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

如果在你的印象里,中國男人還是一副邋遢、粗魯的模樣,今天這份報告可能會刷新你的三觀。

其實,除了買車買房(變土豪)、打遊戲、把妹,越來越多新時代的男性還想活成下圖中的樣子。

1

尼爾森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男性的消費意願達到54%,明顯強於女性消費者(49%);男性高漲的消費熱情主要源自他們在第一季度對事業前景與個人經濟狀況更好的預期。而在“網購”這件事上,男性也毫不遜色於瘋狂淘寶的女性,中國消費網2016年3月數據顯示,關註“電商”的網民中,男性比例高達61.85%

男性垂直電商 XY 結合其平臺消費數據呈現了一份「中國男人體面蛻變之路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新紳士」最愛買的 TOP 3 品類分別是:理容護膚、穿衣打扮與套套。

而在這些愛美的男士里,一陣追求小眾化、個性化的風潮正在蔓延,從腳上穿的鞋,到手腕上戴的表,再到潮男必備的“音質出眾+顏值爆表型”耳機……他們都在努力與大眾劃清界限。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新時代男性都奔赴在通往更優雅、更體面的路上,每個地區男性所關註的“點”卻迥然不同。以下,我們將這份有趣的報告與你分享:

紳士愛買 TOP 3 :個護、穿著、套套

在個護這個品類,男性購買最多的分別是:生發產品、面霜與洗面奶。有些誇張的是,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男人總計購買了15億人民幣的洗面奶!(IDG君猜測,其中不少男人買夠了一年的量……)

2

3

4

5

在第二暢銷的衣著品類,帽衫跑贏打底T恤與飛行員夾克,成為最受男性歡迎的單品。而在XY上,用戶最喜歡的三個品牌分別是:Superdry、Stussy、Pragmaty。你跟上時尚的步伐了嗎?5

6

7

--- 第三大暢銷品類是tt,此處省略一張羞羞的圖 ---

走向個性、小眾的荷爾蒙

歐美引爆過一場關於“小眾品牌”的浪潮。《小眾行為學》一書的觀點是:基本的便宜貨滿足了人們日常需求後,人們願意去搜索更獨特、更與眾不同、精心設計的商品。“個性化”與“小眾品牌”毋庸置疑將是大勢所趨,XY的用戶在商品的選擇上也表現出了這樣的特點。

在大眾心目中,運動鞋品牌= Nike、Adidas、ASICS,而追求小眾的男士的鞋櫃里還必須有一雙歐洲匠人手工打造的運動鞋。手表與耳機/音響也是同樣的道理。

8

9

10

你所在的地方,男人什麽樣?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域的男人為了活得更好,也有各自的表達方式。比如,對於北京漢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地活下去……上海、廣東、四川、浙江、江蘇的男人又最關心什麽呢?

12

11

--- 此處再省略一張羞羞的圖:

廣東男人最在意“小兄弟” ---

15

14

13

男人網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244

買買買!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德奧通航擬並購珍愛網;軟銀33億$收購美投資集團;美即賣身下跌90%…… | 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6/161235.shtml

買買買!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德奧通航擬並購珍愛網;軟銀33億$收購美投資集團;美即賣身下跌90%…… | 黑馬早報
靜靜 靜靜

買買買!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德奧通航擬並購珍愛網;軟銀33億$收購美投資集團;美即賣身下跌90%…… | 黑馬早報

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

頭條:買買買!賣賣賣!

1、差錢!趙薇放棄控股萬家文化

龍薇傳媒表示,與萬家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後,立即就融資事宜與某銀行某支行展開談判協商,並於2016年12月29日達成初步方案,因項目融資金額較大,故需上報A銀行總行進行審批,1月20日,龍薇傳媒接到A銀行電話通知,本項目融資方案最終未獲批準。

@青青子矜201406:演而優則商,商而優則仕。

@老漢地瓜: 看似蜻蜓點水,實乃刀光劍影。

2、德奧通航擬並購珍愛網

家用電器公司德奧通航擬在珍愛網VIE架構拆除完成的基礎上,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珍愛網100%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具體方案仍在論證中。2016年珍愛網營業收入約1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後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約1億元。

@李木木的微胖派:家用電器公司收購征婚網站,看來越來越多的實業型公司想通過收購來完成自己的“互聯網化”。

3、軟銀33億美元收購堡壘投資集團

2月15日,日本軟銀集團發布消息稱,將斥資約33億美元收購美國投資公司“城堡投資集團”。軟銀稱將吸收城堡投資的經驗,加快集團的投資戰略。而軟銀的出資比例將在今後敲定,計劃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手續。

@我叫孫蔚: 孫正義一直都是大手筆。

4、美即聯姻歐萊雅淪為棄婦?回款較巔峰時期下跌90%

2月15日消息,美即面膜被國際巨頭歐萊雅收購時,部分人流露質疑和擔憂,嫁入豪門看似光鮮,但豪門婚姻並不容易。究竟是性格不合,還是生活壓力攀升,美即婚後壞消息不斷,不斷淡出主流時尚圈,從風華正茂到老態盡顯,留給吃瓜群眾不限唏噓。

@閑庭漫步96: 所以表面看似光鮮,長遠看未必光鮮,一句話,沒有自己獨立的技術和運作,過硬的產品,終將失去立足之地

@李慕梓麽麽: 已經有多少次中外聯姻的教訓了,比如北冰洋

國內新聞

5、北京圓通積壓幾萬件快遞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北京某地的圓通積壓了幾萬件快遞,電話也打不通,質疑圓通北京站是否關閉了。對此,圓通相關人員回應,北京圓通並未關閉,之後會發布辟謠聲明。記者撥打了95544和北京朝陽等地的幾個網點的電話,並未接通,只有平谷某網點的電話接通了,稱可以寄快遞。

177408706257027597

@少林駐武當辦事處神父王喇嘛: 國家郵政局效率還可以,但還是遠遠比不上廣電總局

@鹹菜張哥哥: 快遞公司不給員工發工資誰還會去賣命的幹。所以,用郵政吧,永遠不會倒閉

@偵探管家: 待遇不好,都跳槽去送外賣了

@股林蝦客: 快遞行業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送一個件無論大小就一塊錢,又是搬貨又是爬樓的,人家搬家公司還有爬樓費呢,這種狀態必須改變,不改早晚得出亂子

@小胖維尼: 應該出臺保護客戶的快遞,不需要額外出錢買什麽保險之類的東西,既然客戶的東西交由你快遞公司負責運送就有責任去保護好貨物。。。

@One-Dey_275: 如何解決!快遞交通工具限制太厲害!只能用兩輪電動車!那能拉幾個!掙誰的錢啊!

6、美團外賣送餐員因送餐慢被打骨折 客戶還讓其自扇耳光

2月15日消息,嫌送外賣慢了,美團外賣送餐員遭到客戶催促,隨後兩人電話中發生爭吵。當送餐員到客戶家後,被對方用棒球棍打了一棍,胳膊被打骨折,客戶還讓送餐員自抽嘴巴。

@博翰V: 這樣的客戶應該列入外賣黑名單

@束葉玄: 素質,你可以投訴啊,幹嘛打人?實在不行出去吃啊,有力氣打人,沒力氣出去吃?此人不僅懶,而且低情商,鑒定完畢

7、曝魅族深圳分公司將搬回珠海,總部將裁員10%

2月15日,有知情人士爆料稱,魅族科技深圳公司將搬回珠海,而智能家居部門將進行裁員,如員工不回珠海將視為自動離職。同時,該人士還表示,珠海魅族總部至少裁員10%。

@原來雲是會動的: 還記得當初魅族沒什麽在深圳開分公司嗎

@17跑調: 不回珠海就是自動離職,厲害了

8、財政部再次查出整頓互聯網彩票

2月15日消息,在網彩停售兩年的時間點,監管層再發監管文件。近日,財政部、民政部、體育總局聯合下發加急文件《關於對擅自利用互聯網銷售彩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有關事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再次查處整頓互聯網彩票。

@快樂拆拆:重啟互聯網彩票,不要鬧了。新上任的領導不會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國家經濟增長不是靠彩票業,牌照制只是部分企業或機構的意淫罷了。

9、馬雲:中國經濟困難可能會超過大家的想象

2月15日消息,馬雲在浙商總會年度工作會議上談到中國經濟時表示,困難可能會超過大家的想象。這個很正常,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不可能長期持續。一個人在20歲之前會不斷長個子,每年有個8%~9%的增長,但是到20歲以後,每年再長十幾公分就不可能了。

@無鹽的大白菜: 這幾天出去轉了一圈,就感覺到了“蕭條”二字,很多店鋪都在轉讓。很多靠手藝吃飯的人到現在還沒訂單

@love彭濤: 怎麽說都有理,經濟一直增長,會說風景這邊獨好,反之呢,也是正常,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10、王健林的百萬高薪不好拿 萬達3個月4名高管離職

2月15日消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萬達快錢支付公司總經理關國光即將離職,目前在辦離職手續。除此之外,萬達金融集團總裁助理兼萬達保理公司與萬達征信公司總經理嵇磊也已經在2016年12月底離職。萬達3個月4名高管離職,不行就換。

@jxw611: 小目標出了問題。

@藍黑-1908: 快錢是萬達從關國光手里買去的,這種離職更像清洗,不知道關的那幫老手下會怎麽選擇。

11、中國新一代國產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啟動研制

2月15日消息,據國家超算天津中心主任劉光明介紹,該中心同國防科技大學聯合開展的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樣機研制工作已經啟動,預計今年底至2018年初完成。據規劃,其浮點計算處理能力將達10的18次方,是現在“天河一號”超算的200倍。

@煢孑小隱: 別問可以用來做什麽,因為你和超算不是一個層面的。還是回家務農吧。

國外新聞

12、印度火箭載104顆衛星發射成功:創下新世界紀錄

2月15日,據印度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5日,搭載104顆衛星的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LSV)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所有104顆衛星送入軌道。此前,俄羅斯曾於2014年創造“一箭37星”的紀錄,此次印度發射的火箭成功入軌創下新紀錄。

148049497095589403

@蘇城: 說明印度現在至少能搞104個分導彈頭

@儁籣oo: 印度又能吹好幾年了。

13傳蘋果正與京東方磋商:希望由後者提供OLED屏幕

2月15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就為其未來iPhone手機提供OLED顯示屏事宜與中國的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磋商。一旦京東方被選中,它將成為韓國、日本以外的首家已知iPhone顯示屏供應商。

@Programer_star: 看成京東了。。。。。差點以為 賣手機的要自帶屏幕了

@襄陽花落: 京東方的屏幕效果比天馬好多了,確實是優秀企業

14、谷歌無人汽車項目專家竟因薪水太高而紛紛離職

2月15日消息,不是因為戰略問題,也不是因為領導層變動,更不是因為競爭對手,谷歌母公司Alphabet多名自動駕駛汽車專家紛紛出走,而原因在於,公司給他們開出的工資太高了。這可能是最奇特的離職理由了吧? 

@一克拉切糕: 完整版:工資太高要交n多稅 還不給股權

@養貓的耗子VNV: 拿了高工資幹不了這活兒,以後會壞了名聲,再也找不到工作的。

15、Twitter CEO對公司信心十足:投資700萬美元買股票

北京時間2月15日消息,華爾街可能已經對Twitter失去了信心,不過Twitter CEO傑克·多西(Jack Dorsey)沒有,他自掏腰包買了價值700萬美元股票。本周二,多西在Twitter發了一則消息,里面的鏈接指向監管機構的備案文件,這一天剛好是情人節,多西在消息中使用了“#LoveTwitter”標簽。

@icer11: 感覺TWITTER只有抄微博才能活過來。

@回複自然2017: 特朗普對Twitter股價是啥影響作用?

16、黑莓起訴諾基亞侵權:未經授權使用11項移動網絡設備專利

北京時間2月15日上午消息,黑莓周二在美國特拉華州威明頓市聯邦法院向諾基亞發起專利侵權訴訟,要求這家公司針對多款使用行業技術標準的移動網絡設備支付專利費。黑莓表示,涉嫌侵權的諾基亞產品包括Flexi Multiradio基站、廣播網絡控制器和Liquid Radio軟件,涉及的專利多達11項。從出貨量上看,這兩位曾經的大神級廠商已經沒落,本次的侵權案也有人看成是。

@芮淋RL: 倆80歲老大爺的掙紮

@Tam大宜是也: 過氣網紅共同炒作 爭取曝光率?

17、MWC諾基亞要發4款廉價機 彩蛋是複刻版3310

2月14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在本月月末的世界移動通訊大會(MWC)上,諾基亞品牌將迎來盛大的回歸,爆料大神Evan Blass稱,芬蘭巨頭可能會一口氣發布四款新機。除了已經在中國亮相的Nokia 6,諾基亞還會發布Nokia 5和Nokia 3。此外,已經有17年歷史的砸核桃神機3310的複刻版也將再次亮相,售價59歐元(約合428元),這份情懷並不便宜。

@註意耳朵: 這個價格特別考驗信仰啊

@重工組長於彥舒: 即使再有情懷也沒辦法買……主要已經基本上完全不打電話了……

18、外媒:尼泊爾將在珠峰峰頂提供免費WiFi服務

2月14日消息,尼泊爾政府提出了一項計劃,將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多個地點實現免費WiFi覆蓋,其中包括珠穆朗瑪峰。該計劃有望在未來6個月內得以實施。很多網友表示,可能這輩子都用不到那個WiFi了。有這個人力物力還不如改善一下城市中地鐵等WiFi薄弱環節。

@方櫓德賽: 看好,是Wi-Fi覆蓋。中國移動信號早就覆蓋珠峰北麓了,基站都設在珠峰大本營了。

@正牌Hicool: 然而蘋果手機無緣峰頂的信號,原因你懂的。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566

孫宏斌繼續買買買 融創23億收購合肥武漢兩項目剩余股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3-02/1080524.html

每經記者 黃博文 吳若凡

“收購狂人”孫宏斌再度擴大融創的地產版圖,這次的標的是半年前已被其收購的融科置地旗下兩項目剩余權益,經此融創成為融科智地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兩個項目的全資擁有人。

3月1日晚間,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與天津博聯投資和聯想(北京)訂立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事項的總代價約為23.04億元。

公告顯示,天津博聯投資同意出售北京融智瑞豐的30%股權及債權,總代價為6.87億元,其中股權代價約為4.87億元,債權代價約為2億元;聯想(北京)同意出售成都聯創融錦49%的股權,總代價為16.17億元。

在此收購前,融創中國已實際擁有北京融智瑞豐70%權益,成都聯創融錦35.7%權益,並且已實際擁有合肥融科城項目41.5%權益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35.7%權益。

收購事項完成後,北京融智瑞豐及成都聯創融錦將成為融創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並且公司將間接擁有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的全部權益。

據悉,此次交易涉及的北京融智瑞豐和成都聯創融錦主要從事合肥融科城及武漢融科天域項目的開發。

資料顯示,合肥融科城項目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的開發,總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51萬平方米及未售面積約91萬平方米。

武漢融科天域項目位於湖北省武漢市,主要用作住宅及商業的開發,總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及未售面積約3457平方米。

融創方面表示,本公司一直堅持區域深耕戰略,已經布局中國主要核心一二線城市。收購事項將進一步增加公司在合肥和武漢的土地儲備和市場份額,並進一步鞏固集團在武漢與合肥市場的領先地位和品牌影響力。

早前的2016年9月18日,融創中國和聯想控股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於9月16日,融創擬收購聯想控股41間目標公司的相關股權及債權,該等目標公司主要擁有42個物業項目的權益,總代價約為137.88億元。

同策咨詢張宏偉表示,成都和重慶這些城市年均住宅銷售量都在1000萬平方米以上,甚至武漢這兩年的平均銷售面積達到2000萬平方米左右,成為全國市場銷售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前,在入股鏈家之後,融創中國設定了2017年的銷售目標:2100億元,較2016年增長35%。這些新進城市,對於融創來講,有市場布局的大機會,融創可以在這些城市發揮其營銷和執行的優勢。

 

在過去的2016年,融創在業內發起數次收購備受關註。招銀國際研報指出,融創2016年購入390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成功進入深圳、廣州、佛山、東莞、鄭州、廈門、青島、南寧、昆明市場。至此,融創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布局。研報同時估計,融創現有土地儲備將達到6440萬平方米,較2015年已經翻了一倍,融創擁有充足的可售資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32

格力六軸機器人亮相 董明珠稱發展智能裝備不靠買買買

空調大王格力電器今年繼續在全國“兩會”期間展示其多元化的成果。與去年”秀”IH電飯煲不同,3月4日下午,格力電器的六軸機器人首次登臺亮相。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發展智能裝備堅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不靠“買買買”。

2017年是格力進入智能裝備市場的第五年。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就已小規模外銷,到2016年底,外銷設備產值超過了10億元。目前,格力已自主研發近100種自動化產品,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能AGV、註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10多個領域,擁有20多項設計專利。在為格力內部生產提供智能裝備的同時,格力智能裝備已應用到電器、新能源、食品、節能等多個領域。

珠海銀隆新能源、九牧廚衛、亞細亞控股、元朗食品等企業已開始應用格力的智能裝備。通過與格力合作,珠海銀隆新能源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1%,在人力成本方面節約了55%;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格力智能裝備後,產能提高了6倍。

“供給側改革,不是靠模仿別人的技術,而是要靠自主創造,從根子上實現中國人的技術創新能力,這才是最有價值的”。董明珠認為,能“買來”的技術都不是核心技術,而沒有核心技術,企業就沒有持續進步的力量。

董明珠表示,她相信三年以後,格力電器靠智能裝備、靠自主研發,一定有一片藍天。“我從來不認為買一個技術,能讓一個企業成長大。”

“我們在自主研發上嘗到了甜頭,現在我們的目光已經聚焦於智能制造。寧可慢,也要實現自主創新,必須要走自主創造的道路。今天,大家看到格力機器人的精彩亮相,我覺得最大的亮點不是現場人與機共舞,最大的亮點是格力創造了自己的核心技術。”

這位商界“鐵娘子”說,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和德國“工業4.0”的啟示,工廠自動化、無人化生產已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潮流趨勢,未來格力電器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在完成格力自身制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一批完全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

在4日下午舉行的格力智能裝備全球首發暨高峰論壇上,格力展示了它的四軸、六軸機器人,還表演了機器人玉石篆刻文字、機器人與小提琴樂手合奏。而格力在空調領域的老對手美的,剛剛完成了對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德國庫卡公司的收購。這兩個空調巨頭未來在智能裝備和機器人領域,預計還將上演龍虎鬥。

(實習生麥舒瑜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81

拜神許願,怎麽變成了“買買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473

意大利羅馬“許願池”——特雷維噴泉。(新華社記者 許逆之/圖)

在這個買買買的時代,人們常把實現願望和錢聯系在一起。

其實,歷史上人們把硬幣作為祈福的道具,並非是因為它的金錢屬性。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買”願望與信仰差了多遠。

羅馬,除了是意大利的首都,是歷史古城,更是一個浪漫的地方.它給眾多愛情劇中經久不衰的橋段提供了靈感。

比如在電視劇《沖上雲霄》中,吳鎮宇和陳慧珊在羅馬多番偶遇後,成了一對陌生的戀人。他們彼此間有一個約定,如果有緣一定會再次相遇。分別後,吳鎮宇在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前拋下了一枚硬幣,許下了他的願望。

現實生活中,在景區逢水必拋硬幣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歷來,人們祈福許願都有一套習俗,香爐焚香、跪拜念佛等都是向神祈福。那麽,向水中拋硬幣有什麽依據嗎?

硬幣遇上水會產生什麽“化學反應”?

類似的橋段最早出現在電影《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里。這部電影風靡全球後,不僅使特萊維噴泉成為羅馬著名的“許願泉”,並且給向噴泉拋硬幣許願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傳說有硬幣的花式拋法:右手的硬幣越過左肩,或是左手的越過右肩往後面的許願池里拋;有許了願能重回羅馬的說法,或是拋三枚許三個願望:一枚此生會再回羅馬,兩枚會遇到新的愛情,三枚則會和約定的人結婚,稱“三部曲”。

但維基百科上卻未提到“三部曲”,拋法就一個:背對許願池直接往後拋。這也是《羅馬之戀》里的做法。

意大利文的維基上說,在有關噴泉的羅馬文化中,“最有名的和最持久的傳統是向噴泉拋硬幣。”但“向特萊維噴泉拋硬幣可以重回羅馬,這種說法的起源已無法考查,可能與古代向神聖的泉水中投硬幣或奉獻以取悅當地的神的習慣有關。”

而傳說,神就住在水里。

在西方宗教經典《聖經》中,“水”占據著重要且特殊的作用。《聖經》和《創世紀》開篇就這樣記載:神的靈在水面上運行,隨後神創造了天地萬物和人類。

意大利文維基上還有一個“許願井”的概念,又稱“欲望的噴泉”,據歐洲的民間傳說,是能通過它表達願望的。北歐神話中的始祖神祇之一、智慧巨人密米爾就是智慧之泉泉水的主人。

而在中國的神話世界里,龍就是海中的神。向神許願該是一種古老的信仰了。

除了期許未來外,我們的願望里往往會有對過去的悔改,這也是水的特殊之處。

《聖經》以及基督教內部的一種儀式,就是洗禮。洗禮不僅是入教的儀式,也是悔改與信心的表示,並且洗禮後,罪得以赦免。西方很多作品都直接寫明了水的神明之處。海明威的名作《永別了,武器》中亨利是一個軍人,每天的目的就是殺人。他跳進水里,從河里爬上岸,意為經歷洗禮重獲新生。

這一點,與觀音菩薩手中的凈瓶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銅錢被賦予的特殊意義

在中國,祈福儀式距今至少五千年。《泰山,世界遺產瑰寶》中記載的史料說明,五千年前,人們出於山嶽崇拜,就開始舉行祈求福運的祭天儀式,叫泰山封禪。但這是帝王的陣仗,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祈福方式,其中就有銅錢祈福。

左為八卦錢(面為八卦圖形及卦名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字);右為供養錢。(資料圖/圖)

銅錢本是作貨幣流通之用,但戰國,鬼谷子開創用三枚銅幣問占,將《周易》的“陰”與“陽”融入銅錢,將有字一面定為陰,無字一面為陽,根據三枚硬幣的朝上的一面解占。後來,鑄造了“八卦錢”,顧名思義,就是將《周易》的八卦圖和卦名八字鑄造銅錢面上,銅錢占蔔也越來越為人信奉了。人們相信占蔔術,也就相信銅錢能傳達神的旨意。

隨著占蔔術的流傳,人們認為銅錢是能與神佛相通的,那麽在銅錢上表達美好願望,願望是能傳達給神的。

在西漢,古代方士常用一種名叫厭勝法的巫術,他們認為,使用這種巫術,就可以制服他們想要制服的人和物。由於長久以來官方沒有進行統一鑄造,民間在銅錢上鑄造多種圖案、文字,種類繁多。其中鑄量最大的是在背面鑄“吉利祝語”;還有些鑄龍、龜等動物或圖案。這種被稱為厭勝錢的銅錢,常被人們佩戴在身上,用於壓邪攘災、喜慶祈福等多種場合。

初時,祈福銅錢是各種願望的集合,後來還生產了一類集合體現道、佛教文化的祈福銅錢。

元朝道教、佛教盛行,全國寺廟林立,以供奉佛殿神像為專用的錢幣——供養錢也被大量鑄造。兩教不同的宗教文化,在式樣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道教供養錢上鑄造有八仙的名字和圖案,包括鐵拐李、何仙姑、呂洞賓等道教人物;而佛教的鑄造有“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等咒語 。這類銅錢是由廟宇、道觀或信徒鑄造的,它的流行不僅僅是如今的捐香油錢這麽簡單,它更是人們對道、佛教文化與信仰的傳揚。

佛教源於印度,在東亞、東南亞一帶流傳很廣。日本在硬幣祈福上也與我們有相似之處。日本的西宮神社有一條巨型“金槍魚”,將硬幣放在它身上,能祈求財運;參拜前先給“賽錢”,即是香油錢,而5日元的硬幣是祈福常用的錢幣,因為5円的發音與“ご縁”相同,即緣分的意思,有緣能得到神佛的幫助。

在中國,我們不興“金槍魚”,我們以砸中烏龜殼為好意頭。

烏龜是怎麽和硬幣聯系在一起的?命理占蔔師——俗稱“算命的”居功至偉。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烏龜的背甲隆起像天,腹甲平坦,似大地,認為它是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靈物。在殷商時期,蔔官是用碳火燒烤龜甲占蔔的。後來,算命的用龜殼和銅錢給人算命:手拿一只龜殼晃動,念咒語後將龜殼中的銅錢抖出,根據銅錢的數量、分布來斷定吉兇。

遊客往博物館中的恐龍化石內扔紙幣。(資料圖/圖)

現今錢幣祈福的用法也多了

如今,很多人把這個“砸”簡單理解成烏龜長壽,所有砸中得好運,於是長命的鱷魚也被砸了。而鱷魚,在古代的記載只是一可怕的動物。

而在景區,人們習慣於投錢祈福。不僅僅是在寺廟或道觀,在諸如洛陽博物館的北魏石棺,甘肅博物館的佛教造像等地方,同樣也有人投錢。這些地方有沒有神靈?人們不得而知,但人們也向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恐龍化石投錢,難道說也有人向恐龍化石許願,希望變“恐龍”嗎?

人們去白馬寺、光孝寺這些寺廟遊玩,喜歡往屋頂拋硬幣,傳說一拋即中許願就能成真。這一傳說許是空穴來風。前文所說的“八卦錢”在古代還有一個用法——鎮宅院。人們在建房時放置八卦錢在梁上安定家宅,這樣就可以避兵亂、鎮妖害,驅邪鬼。這和古代富貴人家大門前的石獅子是同一個作用。

硬幣有硬幣的祈福文化,紙錢也是有的,只是大不一樣了。一般來說,紙錢有兩種意思,一個是北宋時期出現的“交子”,現在的鈔票;二就是用於祭祀時焚化或埋入棺內的給已故的人或鬼神做錢幣用的,也就是冥幣。各路神仙和恐龍化石既不用花錢,更不花冥幣。

人們以為沒有硬幣,用紙幣貼在龜殼是祈福、隨便往箱子里塞上一兩張紙幣也是祈福。大眾對祈福出現了一種誤區,以為是給錢就行了,往哪兒給?佛曰:“舍一得萬報”,要修財布施,給出去就是了。要知道,對宗教來說,侍奉、祈福都不在於“給”這一動作上。

祈福,本應源於信仰。宗教文化中水是有神靈在的,所以有許願池的流傳;硬幣有兩千多年的祈福文化,它的鑄造融入了佛、道教的文化內涵,人們隨身佩戴或用於占蔔等都建立在對祈福文化的信仰上。

不同的時代里,硬幣都有不同的反映時代文化的鑄造符號和紀念意義,但縱然沒有了道教八仙或佛教咒語的鑄刻,信仰的積奠還在。可如今,在這個買買買的時代,人們在生活當中已經習慣於用錢“買”願望,這跟信仰已經是八竿子打不著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204

金融業中報趨勢圖譜:國家隊“買買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530

 

證金、匯金公司二季度持有的金融股加起來共81只,對其中42只增持,5只減持,34只不增不減。

剛剛收官的半年報顯示,金融股仍是A股的大金主,凈利潤的前10名都被銀行奪得。

金融股二季報耀眼表現的背後,以證金、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在二季度大量增持金融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半年報數據發現,國家隊作為投資風向標,二季度對金融股基本是“買買買”模式,似乎呼應了一些主流金融機構的業績表現。

證金、匯金公司二季度持有的金融股加起來共81只,對其中42只增持,5只減持,34只不增不減。

一個特殊的現象是,券商股盡管表現似乎相對“弱勢”,但對於資金的吸引不改。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中有22家券商凈利潤同比下滑,占比達到64.7%。尤其是不少券商股在中報發布之後不久,即獲得一些資金的追捧。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與背後有“國家隊”二季度增持相關上市公司的推動有關。不過對此,亦有機構人士持不同的看法。

中報披露業績版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在3346家上市公司中,金融公司在上半年凈利潤排名中遙遙領先。其中排名前10位的全部為銀行股,與2016年年報相比,四大國有銀行仍然排在前4名,它們的利潤達到千億元級別。

唯一的變化是招商銀行(600036.SH)坐上了第5把交椅,把交通銀行(601328.SH)擠下了第6位。25家上市銀行中,除四大行凈利潤超千億之外,另有9家上市銀行凈利潤超100億。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上半年25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46億元,同比增4.92%。銀行盈利能力多數回升。除江陰銀行(002807.SZ)外,其余24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都比去年同期增長。其中表現最突出的貴陽銀行(601997.SH)、南京銀行(601009.SH)、寧波銀行(002142.SZ)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3%、17%、15%。

四大行業績整體回暖,不良貸款率集體下降,農行更是實現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降”。

銀行向好的業績帶來行情。今年以來,招行銀行(600036.SH)漲幅已經超過50%,工行、建行、中行、寧波銀行、農行、平安銀行的漲幅分別達到25%—40%。如果從二季度的4月1日算起,截至9月1日,招行、工行、平安銀行、建行、中行的漲幅達到了45%、26%、25%、21%、20%。

9月1日,一位華南某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向記者表示:“銀行的業績確實不錯,超出預期,加上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國企偏好,將資源集中到以往可能違約的企業上,使得壞賬撥備反而成了利潤了,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海外資金,特別是香港資金對銀行股的青睞。”

實際上保險股呈現與銀行類似的邏輯,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上市保險公司中,僅新華保險(601336.SH)在上半年營收及凈利潤同比下滑。營業收入排名前三的是中國平安(601318.SH)、中國人壽(601628.SH)和中國太保(601601.SH),分別實現營收4637.65億元、4014.24億元、1775.56億元。

也有機構對於券商情有獨鐘,根據記者統計,9月1日,自半年報披露以來漲幅最大的是西部證券(8月16日披露)、招商證券(8月25日披露)、廣發證券(8月26日披露)分別上漲了11.91%、11.81%、10.36%。但相比而言券商股的業績數據則稍顯羸弱,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上市券商共計實現營收1228.2億元,同比微降;但整體凈利潤407.3億元同比減少7.8%。

“我們金融股主要集中在券商,還是中小券商。” 深圳上德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立松表示,“我們二季度跟進了券商股。判斷指數會到3500點,既然指數有一定的表現,那麽券商股肯定會先啟動。”

國家隊投資地圖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17年半年報顯示,以證金、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國家隊”繼續持有和增持銀行股、券商股等金融股。

數據顯示,二季度,證金公司持有436只上市公司股票,較一季度增加了49只股票,持股市值增加1889億元。其中,持有43只金融股,並增持了其中的38只金融股的股票,其中包括5大國有銀行和大量股份制銀行、券商、保險公司,增持股數較多的有國泰君安3.34億股、浦發銀行3.09億股。

證金公司二季度僅減持5只金融股,減持的公司股票分別為:長江證券、中國平安、江蘇銀行、中國人壽、貴陽銀行。

匯金公司二季度持有1001只證券,持股市值較一季度增加82億。其中持有38只金融股,在二季度匯金公司沒有減持任何一只金融股,其中的34只金融股按兵不動,而增持了西部證券、國元證券、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4只股票。

事實上,此前銀行股、保險股走勢一直非常好。趙立松認為,當經濟在下滑中,其他板塊估值都相對比較高,而銀行股估值低,這是國家隊大量持有銀行股的主要因素。此外,銀行股的業績相對穩定,波動性不大,所以對於防禦性資金,特別是國家隊,大量增持銀行股。保險股也受到國家隊青睞,是因為保費增長,估值的安全邊際不錯,這使得保險股有一定的漲幅。

(21世紀經濟報道/圖)

深圳一家機構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金融股,特別是劵商股,在來大行情前都要先行啟動,這輪行情突破3300點新高之前,金融股,特別是劵商股起到核心推動作用,起到決定性作用。”

以券商股為例,從整體數據來看,截至6月末,證金公司對興業證券、東方證券、西南證券等多只券商股持股比例均達4.99%。此外,證金公司對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的持股比例也都比較接近舉牌線。

一直以來,“國家隊”在A股的投資備受投資者關註,“國家隊”是當前場內資金投資跟蹤的重要目標。事實上,獲得匯金、證金公司增持的相關個股,立即身價飆漲。

記者采訪了解,不少市場資金對金融股的喜愛更多轉向券商。國家隊在二季度增持的部分券商股在披露半年報後股價大幅飆升,此前,證金公司二季度增持國泰君安和太平洋的消息出來後,券商股一度遭到市場遊資集體圍獵。

趙立松表示,“不論是券商股,還有銀行股,其實在本輪行情當中表現最好的都是次新劵商股和次新銀行股,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市場對於金融股的鐘愛和炒作主要還是對次新股的偏愛。”

對於後市,趙立松認為,“金融股在對市場起到了推動作用之後呢,基本上上升空間不是特別大了,所以其他板塊兒相對金融股來說更具有吸引力。但也有基金經理表示,“金融股前期已漲了很多,接下來未必會有很好的表現。”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46

買買買!拆到手抽筋的快遞包裝"瘦身" 咋這麽難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0633

10月31日,在江蘇南京蘇寧雲倉物流基地,工作人員在分揀包裝好的“共享快遞盒”。

  “‘雙11’來了!想買的都放進購物車,就等零點秒殺!”一年一度大型購物節的到來,讓消費者進入“買買買”模式。國家郵政局預計2017年“雙11”快件業務量將達到15億件,同比增長35%。“剁手黨”們狂歡的背後,是“爆倉”的快遞,和讓人拆到手抽筋的包裝。

  近日,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三大目標和七項任務,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提高到50%,並規定,今後將每年11月第一周作為“綠色快遞宣傳周”。

  層層疊疊的快遞包裝為啥引人關註,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環境危害?給快遞包裝“瘦身”難在哪兒?正值“雙11”,在您翹首期盼商品到貨的同時,快遞包裝背後的“綠色警鐘”已敲響。

  快遞包裝迅速“發胖”

  2016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增至312億件,過度包裝浪費資源、汙染環境

  這幾年,快遞包裝增量速度驚人。據統計,從2012年到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經從56億件飆升至312億件,相當於每個中國人一年要收發24個快遞。按目前的增量預計,今年全國的快遞業務量或將達400億,而到2020年,這個數字可能會變成700億。

  不斷飆升的快遞業務量背後,是包裝物料的巨大消耗。根據國家郵政局去年發布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2015年全年約消耗編織袋31億條、塑料袋82.68億個、封套31.05億個、包裝箱99.22億個、膠帶169.85億米、內部緩沖物29.77億個。以每個包裹使用1米膠帶計算,2015年中國快遞行業使用的膠帶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而據今年發布的《報告》統計,2016年全年約消耗編織袋32億條,99%為快遞企業“直接使用”;塑料袋147億個,其中快遞“直接使用”占比為46%。

  “每次網購之後,家里都會堆積大量包裝,我不知道該怎麽處理,只能扔了。”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陳芃苦惱地說,“上次就買了一小瓶卸妝油,硬紙盒里塞滿泡沫填充物,還纏著好幾圈膠帶,確實挺浪費。”

  過度包裝問題,在快遞行業普遍存在。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分析,賣家為了確保貨物安全,傾向於使用多種包裝材料;由於快遞包裝的強制標準尚未出臺,賣家習慣於用大袋子並添加大量填充物;為確保物品在分揀運輸過程中不被損壞,還會使用大量膠帶過度纏繞。

  包裝物被一扔了之,它們一旦進入自然界,將帶來多種負面影響。

  溫宗國表示,我國快遞紙箱回收率(按重量計)僅為50%—60%,回收部分的再生利用率也低於50%。這不僅會消耗大量紙漿原材料,造成的水體汙染、土壤汙染等環境問題也十分嚴重。“有的快遞紙箱由於粘有膠帶運單等其他材料,回收利用難度大大增加。由於缺乏相應回收渠道,這些‘老大難’的廢棄包裝最終混雜進生活垃圾一並處置,部分被焚燒,另一部分則被填埋。無論哪種方式,都會汙染環境。”

  包裝“瘦身”難在哪兒

  新材料成本高、回收體系不健全、監管滯後,不利於包裝“減肥”

  實際上,過度包裝的問題已引發相關部門關註。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國家發改委公布《循環發展引領計劃》,去年底,工信部、商務部兩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次十部門的意見中明確要求,主要快遞品牌協議客戶電子運單使用率要達到90%以上,平均每件快遞包裝耗材減少10%以上,編織袋和膠帶使用量也要進一步減少。

  一些企業也推出了綠色包裝計劃,例如菜鳥網絡的“綠色行動”、京東物流的“青流計劃”、圓通的綠色車隊管理體系等。給快遞包裝“瘦身”的規定、措施看似並不少,為啥目前的效果不能盡如人意?

  對賣家而言,包裝便宜安全肯定是首選。小婷的淘寶店本來好評挺多,但因為簡化包裝,瓶瓶罐罐在運輸中被磕碰,招來好幾條差評和退貨申請。“我寧願多包幾層,小本經營‘傷不起’,但環保包裝也用不起呀。”

  溫宗國認為,過度包裝現象的產生是消費者、電商、快遞公司等各利益相關方相互影響的結果。很多消費者認為快遞包裝是一條重要的購物體驗標準,只有多層包裝才能保證產品的安全無損。“現有材料相對廉價,可降解材料成本較高,利益權衡,電商和快遞公司必然會更多使用不能降解的聚乙烯塑料袋。”

  2017年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各式包裝物在快遞企業營收成本中的占比約為12%—15%。報告指出,快遞企業總部和基層網點問卷調查中,超過95%的受訪者都表示,環保包裝在成本方面的壓力目前還難以承受。超過64%的受訪電商認為,推廣快遞綠色包裝的關鍵是要“把成本降下來”。

  體系不健全,是快遞包裝回收的“攔路虎”。其實,已經有部分電商平臺在送貨上門時提供回收紙箱服務。但激活回收的關鍵,在於快遞員是否主動。不少用戶表示,來送貨的快遞員沒等拆箱完成就離開了,根本沒人提回收的事。雖然部分企業設置積分兌換予以激勵,但包裝材料價值低,快遞員趕著多送貨,誰還願意花時間主動回收?

  在互聯網時代新型商業模式的高速發展中,行業標準和監管滯後,導致很多政策難落地。溫宗國強調,我國目前連統一、強制的綠色包裝標準都沒有,不利於回收利用,監管也沒有法律依據。

  “綠色難題”咋破解

  全社會協同合作,多管齊下,找到發展與環保之間的平衡

  實現快遞包裝綠色化,讓消費者、快遞公司都滿意的辦法到底有沒有?專家表示,快遞業遇到的問題並非無解,而需合力。

  研發既環保又價廉的新材料,是實現源頭減量的關鍵。當前超過70%的快件和包裹來自電商,給快遞包裝“瘦身”,電商的態度至關重要。

  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已經在倉儲打包環節推出了寬度縮減的“瘦身膠帶”,2016年減少了至少1億米的膠帶使用。在物流環節,還發明了防撕包裝袋。“去年,我們在自營生鮮業務中使用了全生物降解包裝,包裝材料在堆肥條件下3至6個月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對環境產生汙染。今年年初,我們又推出了共享包裝袋,能循環使用。”

  “共享快遞盒”,也就是便攜的可回收塑料箱,消費者簽收後,快遞員會將它折疊起來帶回重複使用。蘇寧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7年10月,公司共投放了5萬個共享快遞盒用於消費電子、母嬰、快消易碎品的投遞,並計劃到2018年投放總量達到20萬個。

  包裝源頭有了自覺,運輸、分揀、收貨、監管等各個環節也要“跟得上”。溫宗國表示,快遞公司需要確保快遞運輸過程中外包裝完好;消費者也要清楚新包裝的使用方法,否則遭遇暴力拆解,即便可回收材料也沒法再用。當然,整個過程中少不了快遞員的耐心配合和主動詢問。

  公眾觀念也需改變。溫宗國認為,近年來快遞行業發展迅猛,一次性包裝的鏈條和體系比較成熟。未來需加強宣傳,力促公眾合理拆封包裝材料,積極參與分類回收或綠色包裝等行動,同時轉變消費觀念,減少對一次性快遞包裝的依賴。

  針對存在的問題,十部門的意見中明確,要完善快遞業綠色包裝法規標準,增加快遞綠色包裝產品供給使用,實施快遞包裝產品綠色認證,開展快遞業綠色包裝試點示範,做大做強快遞綠色包裝產業聯盟,建設快遞包裝回收示範城市,同時強化快遞業綠色包裝宣傳引導與教育培訓。

  他山之石

  美國:企業回收包裝可減稅

  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便開始關註綠色包裝。為提高企業回收包裝的積極性,各州政府根據企業對包裝的回收利用情況,適當免除回收利用率高的企業相關的稅收。同時,美國還在《資源保護與回收利用法》中規定“減少包裝材料的消耗量,並對包裝廢棄物進行回收再利用”。著名紙箱生產商利樂、艾羅派克等已建立相關組織,以促進紙箱在美國的循環利用。

  日本:鼓勵包裝再生利用

  日本不僅制定並實施《包裝再生利用法》,還致力於回收體系的建設,鼓勵在境內建立大量的回收站,消費者將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後,收運系統將已分類的廢棄物運輸至專門的處理中心進行再循環、再制造處理。

(來源:人民日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64

雙十一你們買買買,他們上上上 | IPO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0/165936.shtml

雙十一你們買買買,他們上上上 | IPO潮
石海威,楊潔 石海威,楊潔

雙十一你們買買買,他們上上上 | IPO潮

昨天搜狗,今天拍拍貸,赴美IPO高潮叠起為哪般?

一股濃濃的美元荷爾蒙的味道,又一次飄蕩在2017年初秋的紐約、北京上空。

“印象中,納斯達克指數上次上到6000點還是2000年3月。此刻的美國市場前所未有地樂觀。”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難掩興奮。今年9月,由啟明創投主導投資的再鼎醫藥登陸納斯達克,首日漲幅超過55%。

“這在以往非常少見,”他說,“很多今年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是VC在2012-2014年集中投資的,經過四五年發展,VC到了退出期,且這些公司的利潤收入都不錯。”

創世夥伴資本創始主管合夥人周煒也有類似感受。最近,周煒主導投資的創新金融服務公司融360提交了IPO申請。在此之前,他投資的京東和宜信旗下子公司宜人貸,分別在2014年和2015年於美股上市。

不過兩年時間,中概股情勢已發生了扭轉。從今年4月打響赴美上市第一槍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信而富,再到敲鐘當天股價狂飆又發生戲劇性波折的趣店,以及十四年磨一劍的搜狗,繼2014年之後,一輪新的赴美IPO潮洶湧而至。

微信圖片_20171110130441

三年一輪回,這是第五波

第一波由2000年左右的新浪、網易、搜狐掀起,之後是2003年到2005年的攜程、藝龍、盛大、百度。2010年,記錄了中國科技公司赴美上市華麗的一頁,當當網、優酷、易車網、搜房網等40家公司在美上市,以“工具類”網站和軟件公司為代表,TMT股全面爆發。

相比於之前海外上市公司價值常被低估的情況,第三波上市的中概股,在海外資本市場受到了追捧。優酷上市當日,開盤價27美元,較發行價大漲了111%;今非昔比的當當網,當年也是以24.5美元開盤,較發行價上漲了53%。那輪熱潮在2010年底前達到高峰,並一直延續到了第二年上半年——在2011年,包括奇虎360、人人網、世紀佳緣等在內的11家國內炙手可熱的互聯網公司在美上市。

但隨後,2011年第三季度,成為中概股春天與寒冬的分水嶺。隨著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以及互聯網泡沫的存在,多家國內公司遭到做空機構質疑,中國公司赴美上市遇冷。2011年下半年,僅有土豆網一家公司上市。

第四波赴美IPO潮在2014年出現。經歷了兩年的低潮期,隨著美國經濟的複蘇,上市窗口重啟。雖然這一波的公司數量少於2010年,但是它卻顯示出新的變化:集中在電商、社交和遊戲等領域,都是高估值、高融資額,雖然多數處於虧損階段,但是都具有業務創新性。

電商界的兩大巨頭阿里和京東,都排在這一年IPO的隊伍中,融資額分別達到了250.31億美元和30.91億美元。前者的融資規模更是超過了Facebook,成為史上最大規模的IPO。社交工具微博和陌陌、遊戲公司樂逗遊戲,都在這一年登陸納斯達克。

中概股私有化回歸浪潮暫停後,2017年,第五波赴美IPO潮來臨

阿里和百度今年以來搶眼的股價表現預示了大潮將至。在最新上市的中概股中,盡管趣店的商業模式在國內受到了質疑,但10月18日上市當日,趣店股價經歷了大漲是不爭的事實,盤中一度上漲超過40%。9月底在美上市的紅黃藍教育機構,上市首日股價上漲40%;今年5月上市的博實樂教育,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過了80%。

微信圖片_20171110130445

潮水為何來?

“和2010年相比,這一次的上市潮,已經能看到很多的中國創新了。”周煒說。“而且過去中國互聯網創業公司收入和利潤來得比較慢,現在不同了,用戶付費意願明顯增強,付費金額也在持續增長,新創公司可以更快地表現出好的贏利能力。”

周煒認為,互聯網公司收入爆炸性增長時代已經來臨,一家優秀企業用三到四年的時間上市很正常。易凱資本董事總經理宋卓告訴創業家&i黑馬,易凱資本剛剛幫助ofo單車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他註意到,傳統互聯網公司做到日均千萬訂單,成長曲線往往很漫長,淘寶、美團、滴滴都是如此。但在共享單車浪潮之下,ofo從走出校園到突破日均千萬單只用了半年時間。

“在資本和巨頭的共同作用下,中國企業成長速度顯著加快。”宋卓說,相比五六年前,中概股背後的投資人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前者的投資人以傳統美元基金為主,對上市退出的節奏把控有一套完整打法,今天的資本來源更加多樣化,除去個人天使和機構投資者之外,騰訊和阿里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現在這個時機非常好,我們認為在美國資本市場這個環境下,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會加快上市進度。”一位投資人告訴創業家&i黑馬,與2010年那一波上市潮不同,當時中國互聯網在美國只是一個補充,赴美上市要對標美國公司,今天中國互聯網有了自己的發展方式,很多創新,在之前的上市潮中很少看到。並且,“阿里和騰訊早已成為世界範圍內極具影響力的公司”。

微信圖片_20171110130448

不只年輕的創業公司,搜狗等互聯網“剩者”也相繼上市。一位熟悉美股市場的FA從業者告訴創業家&i黑馬,盡管美股市場對巨頭的分拆無過多限制,但這些頂著巨頭子公司帽子的互聯網“老大難”企業,過去幾年日子並不好過。“因為業績沒有充分釋放,市場格局也沒有完全敲定”,眼下能夠上市是“抱著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想法來操作的”。

接受創業家&i黑馬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一個相同觀點:2014-2015年間美股市場低迷,中概股估值波動很大,很多企業開始積極回歸A股。而兩年之後塵埃落定,人們發現和美股相比,國內資本市場仍有諸多限制,比如對新興行業的控制、對盈利和股權結構的要求。

自去年下半年起,道瓊斯、納斯達克、恒生指數一路上漲,互聯網、高科技公司的漲幅又遠遠超過了市場漲幅。部分中概股和阿里、騰訊的良好表現為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照亮了道路。香港資本市場對新興行業的接納程度也在逐漸加強,美圖、眾安、閱文紛紛登陸港股。

外部市場環境和創新供給決定了中概股的上市周期。經過將近三年的估值下調,美國市場已經基本消化了中國概念股。接下來,以滴滴、美團為代表的O2O領域,以快手、秒拍為代表的內容網絡,都將源源不斷豐富美股市場的供給。

集中互金和教育

在今年上市的十幾家公司中,互聯網金融和教育,是最為顯眼的兩類。K12教育領域中,博實樂、紅黃藍和瑞思學科英語等上市後,在本周,又有一家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四季教育在美IPO。

互金企業赴美上市正在形成趨勢。繼信而富、趣店、和信貸後,拍拍貸和融360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了IPO招股書,11月10日拍拍貸也將正式敲鐘。與此同時,樂信、量化派、點融網等超過10家互金企業,也傳出即將赴美上市的消息。此外,“三馬”的眾安在線,也在香港上市。

然而,互金類中概股的股價,也正在經受動蕩。市場對現金貸等業務仍然爭論不斷,監管是否會進一步收緊也成為投資者關註的話題。在周煒看來,大浪淘沙,不尊重金融本質的公司被淘汰很正常。但是從大趨勢來看,他認為今後五年內,至少還可以看到十幾家超過十億美金的創新金融公司上市。“這個行業有足夠多的痛點,市場足夠大、離錢足夠近,而且並不是贏家通吃的競爭格局。”

“上一輪中概股估值被嚴重低估、退市、回歸,曾一度讓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產生懷疑,” 宋卓說,“因為這些前車之鑒,這一輪的新興企業就需要更加謹慎,通過搭建更成熟的管理團隊,經過更完整的周期驗證,從各個方面完善自身,這樣才能最大程度減少企業面臨的風險。”

微信圖片_20171110130453

IP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77

新三板公司瘋狂買買買 11個月消費623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6/1165381.html

“財大氣粗”的A股公司淘金新三板備受關註,其實在新三板內部,掛牌企業對外買買買也表現的很活躍。

今年以來,新三板掛牌公司累計發生5454次對外投資行為,相較2016年全年增長80.84%;剔除未披露投資金額的110個案例,剩余5344起投資行為涉及金額超過622.65億元,較去年全年增長29.12%,同期掛牌公司數目僅增長14.64%。

可以看到,掛牌企業對外投資次數和金額的增長都大大超過了公司數目的增長,這意味著,掛牌公司利用新三板平臺對外投資的意願顯著增強,實施節奏同樣有所加快。

大額投資增長強勁

大額投資次數增多也是新三板公司投資意願提升的一大表現,相較2016年,今年掛牌公司對外投資金額超過億元、3000萬元和1000萬元的案例都增加不少。

在今年以來所有對外投資行為中,投資金額最大的是私募巨頭明石創新以自有資金出資20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山東魯明醫藥控股有限公司,跨界進軍醫療健康行業。

玩金融的怎麽會跨界去搞醫療?這可能得從私募自查說起。

2016年,新三板私募公司迎來最強監管,不少掛牌私募走上差異化發展的道路。有的剝離私募業務,有的抱團實業,有的直接摘牌,明石創新選擇增強實業經營板塊。

截至2017年9月30日,明石創新擁有宏遠氧業,同興實業,核晶陶瓷等15家並表控股公司,實業業務取得6.72億元的收入,占總營收比重達到98.67%。公司表示將堅持實業經營和創投管理並重的雙線發展戰略,而2016年半年報的表述還是堅持直接投資和資產管理雙線發展戰略。

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的還有貫石發展15.8億元設立控股子公司漢中航空智慧新城城市發展基金、易建科技10.57億元收購北京智融信迖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貫石發展主營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與管理,這次成立基金也是為了投資於當地包括但不限於 PPP 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合夥人創造滿意的投資回報。

易建科技是一家信息技術綜合服務供應商,這次的收購資產主要是智融信迖子公司國付寶,目的是為公司補充第三方支付業務,整合全國性線上支付牌照資源。

國付寶成立於2011年1月,由國家商務部下屬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和海航集團共同發起組建,目前擁有互聯網絡支付許可、移動電話支付業務許可、基金支付業務許可、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許可四大支付牌照。

易建科技的交易對手是海航集團,海航集團同時是掛牌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個體投資活躍度提升

新三板公司對外投資意願增強的另一大表現是單個公司的投資活躍度提升,粗略統計,今年已有超過4家公司密集發布超過20次對外投資公告,去年僅有2家。

主營職業教育培訓服務的環球優路從今年四月到九月對外發布了27次投資公告,分別在上海、新疆、石家莊、鄭州等27個城市設立了27家全資子公司,每家出資100萬元,合計出資2700萬元。

環球優路2016年實現營收4699.23萬元,歸母凈利潤488.73萬元,今年對外投資金額占去年營收比重超過57%,頻繁對外設立子公司產生的財務壓力也體現在公司的半年報上。

今年上半年,環球優路錄得營收2649.72萬元,同比增長30.7%;虧損162.46萬元,同比下滑690.22%。

對於虧損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設立子公司以及為開展業務投入內部師資力量培養等導致,報告期內管理費用及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8.26%、181.98%。

此外,作為行業內最早下沈二三線城市的院線公司,大地院線今年也先後九次通過控股和參股方式,在綿陽、沈陽和鄭州等地設立影院,涉及投資金額3055萬元。

大地院線擁有長期影院管理經驗,通過對旗下新影院的投資與管理,並開展影院托管業務,得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院線應對未來變化的能力。未來大地院線還將繼續收購影院和影投公司股權、投資新建影院等,為發展資產聯接型影院做準備。

假如將新三板看成一個產品,掛牌公司看成用戶。在今年掛牌放緩、摘牌加速的背景下,新三板的增量用戶紅利逐漸消失,被篩選過的“老用戶”成為主要的消費群體,現在這批“老用戶”利用這個平臺“跑馬圈地”的意願和效率都有所提升。

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公司監事長鄧映翎昨天在廣州舉行的新三板發展論壇上透露,管理層已經對分層方案、三類股東問題有了統一認知,新三板制度改革新的春天、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春天具體何時到來還未可知,不過新三板的春天或許就寄托在這批優秀的新三板“老用戶”身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90

騰訊與阿里買買買,它們想買下一個數字經濟的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222/166577.shtml

騰訊與阿里買買買,它們想買下一個數字經濟的未來
創事記 創事記

騰訊與阿里買買買,它們想買下一個數字經濟的未來

新用戶、新流量、新需求更多地出現在線下。

來源 | 創事記(ID:sinachuangshiji)

作者 | 方軍

12月18日,騰訊和京東宣布一起投資服裝特賣電商唯品會,以現金方式投入8.63億美元,入股價格比之前周五唯品會交易價溢價54.6%,當晚在美國上市的唯品會股價上漲40%以上。

這是12月騰訊第二次在電商零售領域買買買,之前,騰訊以42億元人民幣戰略入股永輝超市和它旗下的新零售品牌“超級物種”,京東也早已經是永輝的戰略股東。

騰訊 vs 阿里:僅僅是巨頭之戰?

在當下的中國互聯網,騰訊和阿里巴巴是兩大生態級公司,騰訊在電商零售的買買買,最簡單直接的解讀是,這是兩個生態的競爭與沖突。

只不過這一次,競爭不是阿里試圖推出來往或釘釘等社交產品,而是騰訊聯合京東繼續增強電商實力。

4

比如行業分析師尹生就認為,“在阿里的布局中,很可能早已將其與京東的競爭視為與騰訊體系戰的一部分。”

阿里在實物電商和服務交易領域的動作更多,2017年它一直在強調新零售,12月它也投資224億元港幣入股擁有大潤發和歐尚兩個超市品牌的高鑫零售,並提出全面要約收購。

從‘移動互聯網’到‘數字經濟’

不過我認為,從兩強競爭角度看固然有意思,但更重要的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動作可能反映了大趨勢,移動互聯網之後的又一次新浪潮正在到來。

過去七年中,我們經歷了移動互聯網浪潮,從資訊、到社交、到遊戲、到實物電商、到城市生活服務、到交通出行,各個領域都被移動互聯網徹底改變。

5

但到2017年,移動互聯網浪潮已到終局:這一年的最創新產品大多是過去的延續,比如共享單車摩拜與OFO,或騰訊的王者榮耀手遊,又或者知識付費。

2017年,人們寄予最大期望的一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但有潛力的新技術變成全面的實際應用仍需時間。

2017年真正的大熱門是互聯網和各個產業領域的融合。這被冠以互聯網+、新零售等各種名稱,也有人造出OMO(Online-Merge-Offline)這樣的新縮寫詞出來。相對而言,我更願意說,這是一種與傳統經濟、互聯網經濟相對應的“數字經濟”。

2

因而我們或許可以這麽解讀,騰訊和阿里巴巴大筆買買買,是為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做準備,在未來數字經濟中,它們希望繼續保持在互聯網產業里面的絕對優勢。

資金和流量就是它們當前最強大的資源,二者均在動用這兩種資源布局未來。

數字經濟:線上線下的全面融合

關於線上線下融合,曾經火熱的、專註於服務業的O2O(Online-to-Offline)未能達成目標。

但現在看起來:

不管是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從線下店出發的,

還是京東超市、天貓超市等從線上店出發的,

還是美團、餓了麽等從外賣等服務出發的,

又或者小米生態鏈或網易嚴選等從商品制造端出發的,

它們都展示一種可能性:線上線下融合似乎找到了新路,數字經濟開始湧現。

特征1:重資產

前幾年的O2O未能成功,除了時機當時尚未成熟之外,一個關鍵原因可能是,要融合互聯網和實體產業,互聯網公司試圖僅輕資產做對接匹配的技術平臺、試圖以平臺模式和互聯網流量去撬動某個龐大的實體產業並不現實。

對比而言,京東的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建設、美團與餓了麽的外賣騎手配送隊伍、共享單車公司大量投放的自行車、以及直接參與商品生產的小米生態鏈,采取的都是重資產路線,並深入介入產業鏈條對之進行大改造。

現在,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買買買,則是更大規模的重資產。

特征2:線下

實物電商和生活服務交易通常有線上流量、線上店面、線下店面、生產環節等數個環節。從桌面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變遷中,重點變化均發生在線上,移動互聯網帶來了大量的新用戶和有待滿足的需求。

即便像滴滴出行、小豬短租這樣的公司略介入線下,它們做的也主要是以互聯網平臺來“賦能”或“動員”服務的提供者接入互聯網,它們至多會以某種方式去規範和提升服務質量。

但這一次,從移動互聯網向數字經濟的躍遷, 新用戶、新流量、新需求更多地出現在線下。

在2017年,我們因而看到,新出現的主要現象其實可看成是線下店面的擴展:

一方面出現各種新型店面,

一方面是線下配送基礎設施進一步發展。

這帶來一種潛在變化可能是,傳統店鋪會被新型店鋪所取代。

就個人體驗而言,我這樣深度依賴互聯網的人去在傳統線下零售店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一定程度上看,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就很像未來新店鋪的一種原型 ,它們由服務化的店面加配送隊伍組成,和我們熟悉的實物電商或傳統店鋪均不同。

買下數字經濟的未來

未來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經濟究竟是什麽樣,現在沒有人能清晰地預測,現在我們看到的多數只能算是未來的原型。

當然,線上的內容、流量、計算能力也在同步增強,並且因為沒有原子的羈絆遠線上的變化比線下要快。

但不管怎樣,情況已經很明顯,下一波數字經濟的主要競爭前沿已經轉移到線下。

總的來說,數字經濟的新浪潮正在到來,而騰訊與阿里巴巴在試圖買下未來。

騰訊 阿里巴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7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