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綠債集資用於環保
1 :
GS(14)@2017-10-15 15:17:21【明報專訊】綠色債券,或稱為氣候債券,指籌得資金專用於氣候或環境保護項目的債券,綠色債券的定價與普通債券並無分別,皆視乎發行人的信用評級。
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數據,今年以來全球已發行綠色債券規模達807億美元,估計全年發行金額可達1300億美元,去年全年則為816億美元,即按年急增近六成。工行(1398 )本月發行8.5億美元和11億歐元綠色債券,支持該行在可再生能源、低排放交通、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水資源的綠色信貸投放;領展(0823)和港鐵去年亦分別發行了5億和6億美元綠色債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642&issue=20171012
十月大市升定跌?三大專家話你知!
1 :
GS(14)@2017-10-15 16:52:06港股踏入10月份,突破2015年4月大時代高位28,588點、創下九年半高位之後,突然無以為繼,走勢難測,究竟10月餘下時間會急轉直下,由牛市變股災?還是於散戶高位猶豫之際,一鼓作氣爆上形成「升Joy」?三位專家為大家解答呢個難題。
唐牛:資金轉炒細股大股唞唞
《蘋果》專欄作家唐牛認為,十月是升市還是跌市的確難測,但明顯細價股開始跑出:「見到廿大成交榜,開始有奇奇怪怪的股票出咗嚟,例如啲細價股,中芯(981)、恒騰(136),見到呢啲股仔開始返嚟,感覺上好似10月炒返細價股...其實指數去到大時代高位,有少少沽壓,雖然上星期五穿咗(向上突破),但可能要一段時間儲力先衝到上去,相信指數磨吓,股仔有機會炒吓,你話十月睇上睇落就難啲,但炒吓細價股,大股就要抖抖。」若然要穩陣,他建議買滙控(005),但如果想博,可揀眾安(6060)。「點解買滙控?因為嚟緊,大家講十月要加息,大家估加息,贏息差,對利息收入有好處,同埋睇返呢個升浪,滙控都相對落後,KEEP住七十幾蚊冇乜升,相信個市再升上去,滙豐係其中一個重要嘅領頭羊。」至於眾安在綫,他認為大膽的投資者才會進場:「夠膽就試吓炒隻眾安在綫(6060),大膽意思係低位冇,IPO冇貨,由頭到尾都冇貨,你一定要好大膽先至去買嘅,大家都睇紅底股,但你而家買都唔係睇紅底股咁簡單,而家講緊得十蚊八蚊(賺),值博率唔係太高,你博就博佢升一倍。」
灝昇:十月往績平穩向好
擅長分析港股技術走勢的另一位《蘋果》專欄作家灝昇,對十月的股市傾向看好,他說雖然好多人都會覺得十月是大跌市,但根據以往的數據顯示,從2001年至2016年,其實只有2007年及2011年跌得比較嚴重,分別跌8.64%和9.44%,而其他時間十月的股市屬平穩中好一點的狀況。灝昇認為雖然上周五一股作氣升上28,626點的位置,收市回落,但恒指暫時都站在28,000點的位置,即使今天有回調,也沒有跌穿28,000位置水平,所以他認為短期內還有購買力存在。他又指市場在大跌或轉勢之前,都會有一輪比較瘋狂的時期和很快和短期的急升,但暫時也沒有,即使是最大最出名的牛市股港交所(388),聲浪還在220元水平爭持,所以相信市場真正的購買力尚未出現。他指今日天雖然跌過百多點,但有不少的股份的升幅都不錯,如一些中小型的股份,開始有資金衝進去,甚至是港交所都是比較有力,是一個健康的現象,所以他看好證劵股和港交所等股份,而本地產股如新世界發展(017)也值得留意,有機會與港交所一起衝上去,繼續撐住個市。
沈慶洪:一日未炒落後就未見頂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整個十月較難預計,但暫時看好後市,主要因為在經濟因素上,沒有重大的負面因素,而市場氣氛亦會繼續保持。沈慶洪表示現時仍會選擇強勢股,雖然有投資者會揀落後的弱勢股,但他認為等市升至「水尾」就到落後的弱勢股份升,也代表股市就差不多到頂了。不過,他認為現時落後的股份未有行動,證明市場有條件向上升。他建議可以考慮汽車和內險股,而A股ETF也值得留意,特別是於十九大後,人事調整可能會製造機會令A股ETF造好。大價股份方面,他認為騰訊(700)和5G概念的股份,都可以趁調整時間留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1/20179028
話你知:原規劃180伙 劏細單位大增至336伙
1 :
GS(14)@2017-11-02 12:07:23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5795&issue=20171102
【明報專訊】宏安地產(1243)開售在即的大圍半山新盤薈蕎,屋苑所在的地皮,為宏安於2015年1月以7.73億元獨資奪得發展權,以項目可建樓面14.8萬方呎,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5221元,發展商當時預計項目總投資額約16億元。宏安地產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黃耀雄昨表示,薈蕎首批單位開價將會「有驚喜」,希望整體呎價逾2萬元;而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5221元、連同建築費和利息等開支,若樓盤整體呎價高見2萬元,意味發展商可獲相當不俗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薈蕎目前提供的單位總數有336伙,並主打細單位,較政府最初預計的180伙增加近九成。另需留意的是,雖然屋苑群山環抱,環境清幽,惟鄰近富山公眾殮房、寶福紀念館等殯儀設施。
宏安3年前7.73億投得 呎價5221元
不過,發展商增加項目單位數量卻非罕見,如新地(0016)2014年,就旗下大圍香粉寮項目,向城規會申請將可建單位由816個增加62%、至1325個,每伙平均面積由688方呎,縮細38%至424方呎;上述香粉寮項目佔地約47.58萬方呎,申請以地積比率1.18倍發展,興建5幢26層高住宅,可建樓面約56.14萬方呎。
【知Jargon】「蟹貨」係咩唔知道?唔使怕醜豬 Oppa話你知
1 :
GS(14)@2017-11-13 03:46:04「蟹貨」,簡而言之,即為「蝕本貨」。意指買入股票後,股價不升反跌,長時間比原先的買入價更低,所持股份即為「蟹貨」,結果資金就如大閘蟹一樣被綁死。「蟹貨」的出現,其實與股民心理質素有關。傳統投資智慧所言,要嚴守止蝕,不過,不少散戶卻敢輸唔敢贏、止賺不止蝕,自欺欺人地「一日唔沽一日都未輸」,結果資金被綁死,短炒變長揸,當股價較買入價跌至一定的幅度,根本「沽都無謂」,形成蟹貨。至於所謂「蟹貨區」,指有大批股民大量掃貨的股價水平,惟股價一旦跌穿該水平,令所有之前入貨的統統成為「蟹民」。假設股價重上蟹貨區,資金被綁的散戶,眼見股價「返家鄉」,重回買入家,一般會急急沽出股份,令「蟹貨區」出現沽壓,形成蟹貨區阻力。然而,一旦股價突破蟹貨區阻力,表示該股「冇蟹貨」,或是股價大升的先兆。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1/20211058
話你知:買賣競價得出市場共識價收市
1 :
GS(14)@2017-12-03 18:17:40【明報專訊】騰訊控股(0700)昨日在收市競價時段(俗稱U盤),曾在382.6元水平出現多達逾7000個買盤(見圖紅框示),但是最終未有在此價位完成成交,反映了U盤的運作制度。
所謂的U盤,就是買家和賣家在競價時段輸入買賣訂單,而交易系統在收集雙方有關的訂單後,會得出一個可以完成最多交易的價格,即收市價。
競價的作用,就是為了反映市場供求互動的情况下所得出的一個市場共識價格,以昨日的情况,騰訊控股收市價為385元,代表了385元這個價格是市場共識價,可以完成最多交易;382.6元的大量買盤,除非有在競價時段調高至385元,否則就不會成交。據彭博的紀錄,U盤最終有6716宗交易,說不定在382.6元出現的買盤最終因調高出價而成交。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77&issue=20171202
話你知:「老拍檔」屢合作港鐵項目
1 :
GS(14)@2017-12-10 20:31:56【明報專訊】聯手投得港鐵黃竹坑站2期發展項目的嘉里(0683)及信置(0083),這對組合可謂入標常客,亦可稱得上是「老拍檔」,從奧運站項目已開始合作。兩間公司聯同中海外(0688)、中銀香港(2388)發展的奧運站帝柏海灣及柏景灣,以上述組合再連同新中地產合作發展的維港灣,三樓盤均挾鄰近港鐵站優勢,賣個滿堂紅。
奧運站上蓋3個屋苑屬較早期發展,新近發展則為2005年入伙的將軍澳坑口站上蓋蔚藍灣畔。除了港鐵項目外,嘉里及信置亦曾與萬泰合作競投住宅官地,3家公司於2011年成功以底價55億元投得沙田九肚限量地,當時每呎樓面地價僅5300多元,被視為「執平貨」,及後發展成九肚玖瓏山豪宅。玖瓏山於2014年開售,首批折實平均實呎達12,518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94&issue=20171206
話你知:前北角邨地皮 新地呎價9347投得
1 :
GS(14)@2017-12-18 03:31:27【明報專訊】北角邨原為港島大型的公共屋邨,於1950年代落成,各單位內設獨立廚廁,以及露台及固定房間,是當時設施較完善的公屋。2000年政府提出清拆北角邨重建,遭邨民強烈反對,雖然如此,政府於2002年關閉屋邨,並於2003年拆卸。地皮屬市區罕有大型臨海地,政府當時擬於2004年拍賣地皮,同受地區人士強烈反對而擱置。
北角邨清拆後地皮曾閒置9年
因地皮良久未能達成發展共識,閒置9年後,房委會2007年終將北角邨地皮交還給政府作私人樓宇發展,於2012年以招標形式推出北角邨地皮,最終由新地(0016)以69.1億元投得北角邨商住地,每方呎樓面地價僅9347元,略低於當時估值下限,新地於中標後表示,項目總投資額達150億元。
政府隨後於2013年再度推售鄰近北角邨的酒店地,新地再下一城以27.22億元奪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7000元。換言之,新地以近100億元統一整個北角臨海地段的發展權,發展為一個集住宅、商場、酒店及交通交匯處於一身的綜合項目,總樓面面積逾百萬方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03&issue=20171215
話你知﹕上個周期 港曾雙倍追加
1 :
GS(14)@2017-12-18 03:38:52【明報專訊】對上一次加息周期,香港也是滯後於美國,而且整個加息周期的累計加幅,港息也小於美息。
3次加息 每次加幅達半厘
2004年6月聯儲局宣布加息,進入加息周期,基準利率從1厘加至1.25厘,但當時香港銀行並沒有跟隨。同年9月,本港各銀行才把最優惠利率上調0.125厘,加幅不但小於美息,而且不到兩個月便再度調低至加息前水平。因此,直至翌年的3月底,匯豐、渣打及東亞(0023)等銀行率先加息0.25厘,而且沒再下調,香港真正進入加息周期,比美國遲了9個月,而當時聯儲局已累計加息7次,合共1.75厘。由於落後太多,故匯豐在當年的5月、7月及11月,共有3次加息半厘(見圖),加幅超過美國。但綜觀整個加息周期,港息只累計加了3厘至8厘,而聯儲局卻由1厘加至5.25厘,累計加幅達4.25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45&issue=20171213
話你知:證監曾多次引用201條 處理和解安排
1 :
GS(14)@2017-12-18 03:38:56【明報專訊】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01條過去曾經被多次引用(見表),常見於證監與大行之間的一些協議和解安排,例如在雷曼迷債中,證監就引用此例,與金管局聯手,與16家分銷銀行達成協議,賠償逾63億元。當時銷售銀行以向客戶回購計劃,以「六成」價錢回購投資者手上的迷債,參與和解的投資者有2.9萬名。證監當年亦分別與新鴻基投資服務和凱基證券達成協議,兩券商以原價向客戶購回迷債,意味客戶得到百分百賠償。
雷曼迷債與16分銷銀行協議 賠逾63億
翻查證監於2009年與新鴻基達成的和解協議中,回購的金額達8500萬元,凱基回購總額為約160萬元,兩者均沒有就事件承認責任。高信投資顧問亦有就此向11名客戶回購257萬元的迷債,證監並沒有在事件中向高信作出譴責。
再往前追溯,包括2007年南華融資作上市保薦人時,未有確保向監管機構作出的陳述及提供的資料是真實及不誤導,南華同意聘請獨立核數公司在協議的3年期間內進行內部監控審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84&issue=20171213
話你知:何謂夾層貸款?
1 :
GS(14)@2017-12-18 04:27:00夾層貸款是介乎優先債務與股本融資之間的借貸形式,假設一個地產項目的貸款出現違約,物業出售後套現所得,會先償還優先貸款借款方(債權銀行),之後到夾層貸款的借款方,最後才償還股東,故夾層貸款較優先貸款風險高,息率也會偏高。由於夾層貸款參與者,並非傳統銀行,通常為投行、基金、私人投資者或私募基金等,故中環中心買家借貸,即使超過交易金額四成,額外部份若以夾層貸款安排,亦不牴觸金管局限制。今年5月,金管局使出3招收緊銀行對地產發展商借貸水喉,包括地價成本貸款上限由五成降至四成、建築成本貸款上限由100%降至80%、整體貸款相對物業完成後預期價值比率上限由六成降至五成。市場指,近年內地企業熱衷在港「掃」地皮或房地產項目,背後多靠投行以結構產品配合提供彈藥。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4/2024418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