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關於中亞能源(850) 的股票討論


在此引用idlai 的評論,若有引用不當之處,請見諒: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10047807&pid=211490834&page=1&extra=page%3D1#pid211490834


仲有關於只有項目的問題,人地夠大,做幾百個project,有十個八個得,加以有資源去蝕,失敗了不打緊。

850的project,本業根本無大錢賺,頂唔住前期咁大的大投資,一定要印公仔紙集資,前幾年一定蝕到暈無得翻身,股價一無概念已打回原型,就算公司開始賺錢,股本一定是擴大了,盈利就都被攤薄,升到10元的市值,以現時市值計,可能就已經是200多億。

世界上,除了在香港(那間就是467,這家仲勁過850,真是同857母公司合作,老闆張先生是中國A股第一隻民企東方實業的大股東,股價一度炒到3元,市值330億),無甚麼石油股在無盈利下會達到200億,你為甚麼這樣肯定呢?

人地850暫時都是向兩間外國非主板公司買的非洲項目,467個背景仲勁,甚至現在都合作緊,豈能和鄺先生所講和857非常友好,但無實際行動可比呢。



以467的公告來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815/LTN20070815384_C.pdf
於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五日,United Petroleum 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就 中國渤海灣盆地的高升地塊而訂立提高石油採收率合同(「提高採油率合同」)。根據提高採油率合同,United Petroleum 同意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合作,提供資金及應用其適當及先進的技術、設備及管理經驗,以在有關合約區內提升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運用原本營運方法可取得的 估計採油量為高的增採油量。

有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資料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為中國國有企業,擁有獨家權利與外國企業合作,在中國國務院批准的地區(包括渤海灣盆地之油田),進行石油勘探、開發及生產,以與外國企業合作開採陸地石油資源。根據提高採油率合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責任協助United Petroleum 盡快及有效進行增採油業務,包括獲取各項行政批文及許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16/LTN20071016332_C.pdf

完成公告。
85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08/LTN20090608538_C.pdf

公司向兩間在AIM上市公司購入一突尼西亞油田52.96%分紅權及51%投票權,作價1,450萬美元,即1.13億港元。


idlai:


先在此謝謝你的意見, 或可以在850的post裡發表, 愈多的資料愈對投資者好

可惜的是, 我無法跟你說得太多,
前車可鑑, 所以我一直都多看少覆,
就算回覆都只是希望別人自己找資料看,
其他深入的研究都由樓主或其他高手講解

PS. 將來的事由將來決定, 我們只是單純將所知道的消息告訴別人, 沒有鼓吹別人買或賣

假如, 只是假如說有一日醒來發現850多了一,兩位受公眾認可的支持者, 境況又會如何呢???
或當我亂說, 一個好的油田可以令公司由細變大


補漏:
如467今天尚未和857合作, 是否代表他和857不熟???
通常事前是低入, 事後才叫高追...

more...
北非油田以我知識來看是塊寶地, 不信的話可以自己找找資料看,
但淡友通常會說有寶都唔會益其他人...
所以我講左都係等於無講


greatsoup:


看來你未看過467份報表,星期五公佈了業績,實在太恐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0907031306_C.pdf

寶地不用開發嗎? 開發不用虧虧錢嗎,虧錢不是要跌、要發公仔紙嗎?

我覺等有商業效益了,賺到錢買都未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3

業績不俗的股票-六福控股(590)、建溢集團(638)(更新)


(謝yukyat兄提醒,六褔公告連結已重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2/LTN20090722598_C.pdf


業績受人工、鋪租增加下降,幸其他收入不錯,使盈利下降,現P/E7倍,財政不錯,派息5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2/LTN20090722484_C.pdf


表面盈利下降,但重組支出大,實有增,扣除現金及特殊因素,P/E4倍,派息5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5

對股票投資的歧視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5149


 


我其實一直感到社會對股票投資有歧視,股 票被批評為不踏實,是「遲早會輸」的玩意。尤其是剛經過金融海潚的洗禮,這種歧視有增無減。反而樓市或者物業投資,多數人都覺得無問題。連港台的電視節目 《流金頌》,都要講個「股場老手」阿伯如何投資股票失敗而輸光退休金,反而持有物業就無事。


 


我相信問題的原因在於,上一代靠買樓致富的人很多,炒股賺錢的人少,形成這種投資的「意識形態」。而的確,炒樓短炒投機的人數是較股票為少,而本地經濟起飛所造成的樓市大升浪令不少持有物業的人致富,反之投資股票的人卻多數不懂股票投資之道而失敗。


 


樓市和股市投資均涉及風險,其實很多時 候,樓市的風險比股市更大。炒樓和炒股都需要技巧,也需要時間磨練。只要一直累積錯誤的悔恨,為避免錯誤打好根基,同時減少成功所造成的過份自信,不斷探 索投資的正確技巧和所需知識,投資股票也可以是踏實和可以成功的。我希望靠自己的實踐,一步一步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另外,對未來的預測或者持某看法,是和價值投資的估算並沒有衝突,看財務表、適當估值,能為預期所付出的價格提供一個安全網的指標。忽略了適當的估值,會在某些時候為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60

不要選錯股票 王雅媛

2009-08-18  HKHL






市 況不好,投資者變得謹慎,資金都不敢太亂來。這一期,如果投資者真的選擇要繼續炒,最好便是選擇有主題的。近一星期的主題,便是國際糖價大升。糖價大升主 要原因是巴西及印度兩國甘蔗大國失收,令蔗糖供應急降。糖價較去年年底漲百分之七十五,創下了二十年來最高水平。七十年代,一九七二至一九七四年糖價漲幅 達十七點二倍,此後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年糖價漲幅也達到七點三二倍。兩次牛市都有一個共同點,便是庫存比低於百分二十。根據現在國際市場供需狀況,今年糖 的庫存比亦是低於百分之二十,因此,形成超級牛市的基礎因素是存在的。

即使糖價未必能如之前的大牛市般狂升,但是Victoria相信糖價是有能力站於高位一段時間的,因為要其他國家增產,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如全球第三大糖 出口國澳洲已經宣佈了,要到明年才會增產二十五萬公噸糖。不過大家要留意,於港股上市的都是生產甜味劑產品,即是代糖。它們是有機會間接受惠,但不是直接 受惠於國際糖價大升。

港股中相關的股票有三隻,分別是大成糖業(3889)、西王糖業(2088)及中國澱粉(3838)。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的業務是比較相似的,都是以玉米 為原料,提煉出最下游產品甜味劑。首先,玉米會被提煉成玉米澱粉,然後公司再在玉米澱粉身上調漿配料,經過了不同的處理,最後便成為一系列的產品甜味劑, 如葡萄糖漿、結晶葡萄糖或高果糖漿等等。

中國澱粉則主力生產玉米澱粉,是甜味劑的原材料,因此,如果甜味劑產品的價格真的因國際糖價大升而受惠,投資者最應該選擇的是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

如果投資者只有一注本錢,只可以於兩者之中選一個,Victoria則認為大成糖業比西王糖業更好。因為前者超過九成的盈利都是來自生產及銷售甜味劑的,相反西王糖業一半盈利是來自玉米副產品及其他產品,另一半才是來自甜味劑的。

那甚麼時候才應該買中國澱粉?便是當那些甜味劑價格已經於高位保持了好一段時間,大成糖業及西王糖業的盈利都確實是可以受惠之時。因為自自然然那個時候,那些玉米澱粉的價格便會跟着大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97

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新意網(8008)、明輝國際(3828)


新意網(800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03/GLN20090903042_C.pdf


淨現金約6億,折合約30仙,物業價值約60仙,盈利除物業重估後約獲利1.8億,增20%,每股9仙,派息6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223/GLN20090223000_C.pdf


下年賣物業套現3億,賺9,000萬入帳,加上本業獲利2億,下年每股盈利約14仙。


估值: 24仙 + 60仙 + 14仙 x 6 P/E = 1.68元(扣派息後即1.62元)。


明輝國際(382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03/LTN20090903772_C.pdf


淨現金80仙,今年上半年盈利倒退至7仙,主要是營業額下降,但管理費用增加抵消影響。獲利率有所上升。

首次派中期息3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6/LTN20090716495_C.pdf


 

要扣除7,800萬的投資。


下半年是獲利應和上半年一樣,盈利約8,000萬,即每股13.3仙。


估值: 66 仙+ 13.3仙 x 6 = 1.46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65

低調的股票(1)-永恆國際(8351)


前兩日看到有兩隻股票將在創業板上市,非常低調,並無太多的宣傳,以下是小小發現。

(1) 永恆國際: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GLN20090929001_C.pdf


(1) 配售代理是信達融資及金仔,兩家代理都有點喜歡做協助未上市公司作企業融資的公司。

(2) 發行1.6億股,其中8,000萬股由三位大股東撥出,餘下8,000萬股是新股,淨集資額僅1,600萬,股本僅4.8億股,市值1.2億元,規模很小。

(3) 公司最初有約2,000萬股東貸款,其後有位女士認購2,000萬的可換股債券,年息4%,換股價25仙,以償還這筆股東貸款。這位女士背景稍後會介紹。

其後,剛才所稱的8,000萬新股,配售價25仙,集資2,000萬,剛好又和之前的2,000萬對數。

(4) 可換股債認股人:

認購人為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由王昭女士全資及實益擁有。

王女士為專業投資人,擁有逾6年於香港上市公司之投資經驗。董事經合理查詢後深知,王女士於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九年期間為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1051)、希域投資有限公司(即後來的慧德投資,905)、及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控股有限公司(397)之主要股東。

可見這人和金仔背景非常深厚。

(5)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履歷如下。

陳健華先生,46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於會計、財務及稅務領域擁有逾15年經驗。彼為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澳洲會計師公會之高級會員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之非執業會員。彼於一九八五年獲得加拿大渥太華大學之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及於一九九二年獲得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之專業會計商學碩士學位。

陳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之公司(8172)秘書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中國星投資有限公司(764)之公司秘書兼財務總監。陳先生亦為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正興(集團)有限公司(692)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6)又有一名高層:


李燦華先生,41歲,為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兼財務主管。李先生於一九九二年獲得香港浸會學院(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金融工商管理學士學位。李先生於審核及會計方面擁有逾16年經驗。彼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之會員。


李先生現為創業板上市公司采藝多媒體控股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及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多金控股(628)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此外,自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起至二零零七年九月止,李先生為創業板上市公司環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8192)之執行董事,並自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起至二零零九年八月擔任創業板上市公司寶利福控股有限公司(8172)之執行董事。


李先生作為公司秘書及財務主管為本公司付出超過一半時間。彼亦獲得本集團財務及管理部門若干之支持。李先生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九日加入本集團。


可謂金光熠熠,亦對製造公司的生意額功不可沒。


(6)該公司業務只負責珠寶設計及銷售,亦會向第三者購入成品或設計,然後加工。


這種類貿易公司主要是靠大股東的人脈關係才能做到,生產則為外包。倘若大股東一旦上市後找代名人開過另一間公司接單,而工廠用另一家的話,都是神不知,鬼不覺,銷售額亦可控制自如,並維持在需要的水平。


而該公司之前已有兩次相關經驗,一次為拆伙、一次為上市,所以做第三次的機會事很高。


(7) 公司營業額少量上升,但採購額大幅下跌,主要採購產品鑽石的採購額暴跌,向第一大供應商的採購額亦下跌,極不尋常。


章程稱:


 


本集團所購買之最重要原材料之一為鑽石。於各往績期間,鑽石採購額分別約為27,600,000港元及2,4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9.3%及10.5%。於往績期間,本集團之所有鑽石均於香港採購。本集團僅購買已打磨之鑽石,以供珠寶分包商加工



於往績期間,向本集團五大供應商之主要原材料及製成品採購額約為25,600,000港元及12,900,000港元,分別佔本集團總採購額約55.0%及55.3%。


(8)為把生意額增加,放帳期加長,超過30日的應收帳款比例上升,部分款項至7月31日都未能收回。


(9)用Non-Big 4的均富會計師行。


(10) 公司無實體資產,現金很少,亦有銀行透支。應付款中,有大部分是長期未付的款項,但上市前如數償清,可見公司財務情況原來是較緊,其後減少存貨、應收款,用作填回應付款,做好盤數,作上市之用。


最奇怪的是,大股東不找街數,雖然過去兩年然派大息,但股東墊的錢更多,可見經財務情況非常嚴峻。


(11)公司雖然均有獲利,但經營現金流流出,可見公司經營情況未如獲利。


綜的來說,公司經營情況不佳,股東亦經營得非常辛苦。為賣盤,故造殼上市以套現。由此需找人賣股票,故賣股票的人要把數字造靚,又引入未來中間人,把股東貸款消滅,減少關連交易,然後把這些資金再次投入在不知名的東西上,順便集中貨源,方便賣殼,大股東亦可多賺一筆。


至於這位可換股債券投資者,應該都會在未來介紹不少項目給公司,為公司帶來眾多概念,而應期應在2012年可換股債券到期的期限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70

低調的股票(2)-江晨國際(830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GLN20090929007_C.HTM


今次講講江晨國際,特點如下:


(1)批1.11億股,新股7,400萬股,舊股3,700萬股,由大股東撥出,集資僅2,250萬,公司淨所得1,500萬。


股本3.7億股,配售價30仙,市值1.11億。


配售代理為益華,不太好。


(2) 江西面、福建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08305_643261/CWP117.pdf


蔡水泳先生,43 歲,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及本集團行政總裁。彼負責本集團整體策略規劃及方向。蔡水泳先生於服裝業擁有逾14 年經驗。


於 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五年,彼曾出任於中國成立的內資企業泉州僑美服裝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自二零零六年起,彼為蔡氏國際、協豐紡織、萬年興紡織及祥雲纖維的 董事。彼亦為新光及華盛的董事。彼與蔡水平先生為堂兄弟。彼為本集團高級管理人員蔡淑燕女士的配偶。蔡水泳先生於本章程刊發日期前三年並無出任任何上市公 司董事職務。彼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日獲委任為董事,並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五日調任為執行董事。


蔡水平先生,52 歲,執行董事。彼亦為新光及華盛的董事。蔡水平先生參與本集團所有重要決策過程。蔡水平先生於服裝業擁有逾8 年經驗。


於 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九年,彼曾出任於中國成立的內資企業晉江水平的董事。自二零零六年起,彼為蔡氏國際的董事。彼與蔡水泳先生為堂兄弟,並為本集團高級管 理人員蔡家搏先生之父親。蔡水平先生於本章程刊發日期前三年並無出任任何上市公司董事職務。彼於二零零九年六月十日獲委任為董事,並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五 日調任為執行董事。


..


蔡淑燕女士,41 歲,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加入本集團,並為協豐紡織、萬年興紡織及祥雲纖維的主管以及泉州辦事處的負責人。蔡女士為蔡水泳先生的配偶。彼於本章程刊發日期前三年並無出任任何上市公司董事職務。


蔡家搏先 生,26 歲,於二零零五年一月加入本集團,現為萬年興紡織董事、祥雲纖維總經理及本集團的營銷總監。彼於二零零三年獲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聯 同Manageme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of Singapore 頒發英語專業證書。蔡家搏先生乃蔡水平先生的兒子。彼於本章程刊發日期前三年並無出任任何上市公司董事職務。


...


鄺炳文先 生,44 歲,於二零零九年九月十五日獲委任為本集團之公司秘書。彼亦為我們根據創業板上巿規則第5.24 條委任之法定代表之一。鄺先生為澳洲會計師公會執業會計師、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及香港特許秘公會及英國特許秘書及行政人員公會會員。鄺先生於一九九六年畢 業於西澳洲Curti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獲頒商業(會計)學士學位,繼而於二零零三年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專業會計碩士學位。


鄺先生現為澳栢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董事。彼亦為粵首環保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1191)、三丸東傑(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2358)世紀陽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509)獨立非執行董事。


(3) 血汗工廠: 員工1,400人,行政成本僅105.9萬。


(4) 物業向大股東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08305_643261/CWP114.pdf


本集團向江西泓峰紡織有限公司(一間由泓峰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擁有的公司)租用協豐紡織生產設施所在的廠房,而泓峰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由蔡水泳先生擁有50% 及由蔡水平先生擁有50%。租賃年期為3 年,由二零零九年一月開始,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屆滿。整段租賃期間的租金為每年人民幣144,000 元。


(5)客戶集中:


截 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兩個年度各年及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本集團五大客戶的總銷售額分別佔總營業額99.1%、87.1% 及85.7%,而最大戶客的銷售分別佔總營業額52.7%、39.8% 及50.0%。本集團五大客戶均為國內進出口公司及海外貿易公司。


據董事所知,於往績期間,一名獨立第三方分別控制其中兩名五大客戶的100% 及35% 股權,銷售總額約為人民幣48,300,000 元、59,100,000 元及人民幣10,500,000 元, 佔本集團營業額約45.2%、41.0% 及29.5%。


(6)供應商集中:


截至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兩個年度各年及截至二零零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向本集團五大供應商採購的總額分別佔總採購額54.6%、55.9% 及77.7%,而向最大供應商的採購分別佔總採購額14.8%、15.6% 及22.7%。


(7) 會計師為信永中和,亦非Big 4,味皇認為該會計師較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929/08305_643261/CWP123.pdf


信永中和篇: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1179


味皇兄補充:


"較好"是相對於"較不好"的,同"好"還拉不上關係
信X中和比其他會計師的好處係幫手做完假數之後會係意見度講明係假的
當然,如果隻是數據"調整"是不會講的,因為合法

江晨國際搞笑的地方係:
經營業務之現金流量=與關連人士之現金流量

http://boc.quotepower.com/web/bochk/stocks_profile_cfstatement.jsp?lang=zh_TW&domain=NCBHK&rand=678520315&lastLevel1Name=nav_stocks&lastStock=8305


(8)營業額升,應收款升,存貨大降,應付款跌,推遲入帳,以豐補歉。


(9)經營現金流和盈利不相稱,且愈來愈差。


hw兄結論: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4206


做 OEM 低檔成衣出口; 08年賺1700萬, 呢隻最有機會係過埋年轉板再賣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9

香港最多股數的股票是.........


現時是:-褔邦控股(104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6/LTN2009080676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5/LTN20090925739_C.pdf

將會是-中策集團(23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10/LTN20091110007_C.pdf

未來是-遠東金源(1188)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929/LTN20090929101_C.pdf

今日的中策集團,因增加收購代價,所以又發行400億股,每股10仙,然後又發行接近100億股予各位高管,如全數發行及兌換,股數達到1,288億股,以今天收市價66仙計,市值已約850億,今日市值淨增380億,十足十當年的盈動呢。


至於各大孖沙的潛在利潤(包括新股及可換股票據),現時至少超過660億,故一旦立即出售的話,沽壓將會很大。


雖然遠東金源(1188,前歡樂天地、圓通科技)的發行新股數量或將會遠多於以上兩家公司,但一計劃太大,亦未確定可做,而福邦控股及中策集團成功的機會率是極高。


二來如遠東金源股價暴升,發股數量會相應減少,但前兩者都是定量增發的,所以也許發股數量不如預期。

三來遠東金源或會把換股對象易至一國內A股公司,未必會在這家發行新股,而前兩者亦不具備這一點。


所以遠東金源或不會成為主板最多股數的公司,況且和前兩者也不一樣,如想知詳細的,可參考是篇文章: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1618

至於,今日我想說的,只是中國科技(985)、福邦控股(1041,前大福國際)、國際資源(1051,前中華發展、星光數碼動力、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智富能源)及中策集團(235,前名藍寶石)它們的關係,現慢慢告知如下:

福邦控股(1041,前大福國際)的董事名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4/LTN200908041343_C.pdf
于先生,54 歲。彼擁有逾二十年在香港及中國內地之多間跨國貿易公司出任管理層職務的經驗。

于先生現為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及於二零零九年一月三十一日至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期間為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兩家公司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巿。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7/LTN20090807409_C.pdf
馬小姐現時為中策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該兩家公之股份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2/LTN200911021173_C.pdf
關先生,48 歲。關先生獲香港多家上市公司委聘任高級管理層職務。彼擁有逾15 年財務及會計管理及企業管理經驗。關先生現時為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國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該兩家公司之股份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之執行董事。

由此可以看到,福邦控股的董事局基本已受國際資源及中國科技一派所控制。

至於國際資源及中國科技的主席,就是我一直所稱的趙兄,今日趙兄所領導的公司無人不曉,不過好少報紙影趙兄,只影柯大班及H先生,但是他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特列出玉照一張。
_07EB007_.jpg
enlarge

國際資源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19/LTN2009081953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22/LTN20090722587_C.pdf
趙先生,53歲。趙先生為一名具備豐富經驗之行政人員及商人。彼曾受聘為香港多家上市公司之高級管理人員及主席。

趙先生在金屬業務、貿易業務、投資規劃、業務收購及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彼目前為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技集團」)之主席兼執行董事,該公司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聯交所」)主板上市。

中國科技的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07/LTN20081107399_C.pdf
趙先生,52歲。趙先生為一名具備豐富經驗之行政人員及商人。彼曾受聘為香港多家上市公司之高級管理人員及主席

趙先生在金屬業務、貿易業務、投資規劃、業務收購及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趙先生目前為本公司之業務發展總監,負責制定本集團業務發展方針及開拓本集團業務商機。

除此之外,他曾經是和成國際(651)及寶福控股(21)的主席。

和成國際在2000年4月的公告,可反證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0405/LTN20000405034_C.HTM

其後和成在2000年10月購入寶福(21)的34.87%股權,成為大股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010/LTN20001010027_C.doc

其後,在2000年11月,他更被委為主席,更發現他曾是河南省政協委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01127/LTN20001127028_C.doc

更曾利用之入股中南證券母公司Hannabun,惜王先生入主後,最後全被撇帳: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0311/LTN20040311119_C.pdf
p.2 股權架構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805/LTN20090805844_C.pdf
於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董事對(a)Hennabun Capital Group Limited、(b)荷澤世紀能源煤化有限公司、(c)浙江瑞森紙業有限公司、蕪湖東泰紙業有限公司及(d)澤潤投資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之投資作出檢討,並認為該等投資不大可能收回資金或產生現金流入。

更驚嚇的是,十年前中國科技的公告,究竟主席是誰呢,我們可以看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19991015/LTN19991015024_C.HTM

即是他之前雖然破了產,但是在這些年間,亦無損他對公司的控制力,更憑著2007年狂潮,成功大集資一筆,可見他的智慧是何等高明,並顯出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敬佩,並沒有被一時不順打敗,還仍有激進的收購舉動,可見其具備了香港精神,這個人值得大家認識,但不值得學習。

因為,他利用的方法卻有些問題,說破了,只是壓榨小股東的資金來達成自己的慾望吧,並不是踏踏實實做好盤生意,專注投機炒賣,所以這不是一種好的學習對象。


2007年大發股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04/LTN20070904141_C.pdf

新入股寶福的黃先生亦對前管理層有一些評論,雖然他對九倉在接近三十年前給華資入主好像不知情,記得又跟著亂抄一通,但是也不乏中肯評論: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2554
「寶福是一家擁有55年歷史的老公司,當年在英資機構九倉(00004)管理下辦得不錯,為何當公司由華資公司接手後會做得不好呢﹖我覺得香港是個金融中心及自由社會,是沒有理由做不好的,因此我決定賣下這公司,希望把公司做好。」

入主兩年成功挽回信心

寶福原為九倉旗下公司,主要業務為證券投資及物業投資,曾經坐擁近8億元現金,過去每年也有盈利及派息。及至2000年底,九倉以高價將寶福約 34.78%的股權售予和成控股(00651)。隨後寶福經過多番易主,也先後多次被以不合理的高價收購資產,令公司資產大幅縮水,更資不抵債,最後更由 於惹上官非而被迫停牌。

黃世再入主寶福後的首要任務,是重拾小股東的信心。「我進來寶福的兩年間,都是十分辛苦呢!因為股東、聯交所對我們都沒有信心,因為公司由原來持8億元現金,現在甚麼也沒有。我們在這段期間為公司進行債務重組,並通過復牌向股東負上企業責任,目前公司已沒有負債,財政健康!」

至於在之前的國際資源公告中,可以見到今日委任為中策集團副主席柯大班,已成為國際資源的董事,亦從側面觀察到,有部分福邦控股的董事,是中策集團、中國科技、國際資源的董事,可見他們四家公司是連體嬰。

至於今日委任柯大班入中策,只是加深四者的淵源而已。而至今的懸念是,福邦控股賣掉東西及發行可換股票據後,有接近10億現金,會做些甚麼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1106/LTN20091106327_C.pdf


P.S.


其中一位董事繆先生做那些是甚麼公司?一定要留意,哈哈。
http://stock.zkiz.com/query.php?name=MIU%20Frank%20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72

David Webb: 中策可換股票據的認購者(經小弟增補4人,更新2009-11-15 9:00pm)


昨晚因太累,故無上網,亦無出文,但Webb兄終於把他對老莊的關係公諸於世。


http://webb-site.com/articles/chinastrategic.asp


關於第一部分,不少傳媒已經提及,不重複。但第二部分,因有部分報紙已經提及,故好像很少人再提及這部分。至於第三部分及中南網絡的部分,似乎他們都是怕被人控告,所以不太敢下筆,只寥寥數筆即完。


但是說的東西大部分都有跡可尋,為何基於事實的東西不寫,反而去寫一些最不真實,即對中策集團(前稱紅寶石)的估值問題,但是小弟花了這樣多的時間研究這些東西絕不是白費,所以以個人有限的知識,先翻譯第二部分,供大家參看。


稍後,如有能力完成本年老莊系集資紀錄(粗略計算應有約20億),亦會努力把第三部分公諸於世。


據Webb兄的研究,以下是認購可換股票據的認購者:





1.  Cheung Chung Kiu 即張松橋,他是渝港國際(613)、中渝置地(1224,前稱確利達包裝、確利達國際)、港通控股(32,前香港隧道)及渝太地產(75,前彩星地產)的主席,亦曾任銀建國際(171)的執董。


2. PMA Stratgeic Investment Fund(Cayman) 是由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主理,背後的高人不知是誰了。他們持有的股票,除中策集團外,亦有一點味道,如張松橋持有的港通控股(32)、天譽置業(59,前安利汽車、人人控股,已 在清盤過程)等。


其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如下: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上市法團之名稱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中策集團有限公司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天譽置業(控股)有限公司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高誠資本有限公司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港通控股有限公司
PMA Prospect Fund 天譽置業(控股)有限公司
PMA Prospect Fund 高誠資本有限公司
PMA Strategic Investments Fund 中策集團有限公司

3. Get Nice Holdings Limited,即結好控股(64)。他們持有可換股票據持有人結好證券有限公司,其亦為老莊系部分公司的股票配售代理,老莊系轄下的萊福資本(901) 持有結好的股權,可以兩者的關係緊密。另外,結好證券和金利豐經常為同一批公司做配售,今次中策的配售可換股票據,他亦為配售代理之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547


4. Lau, Joseph Luen Hung,即劉鑾雄。他是華人置業(127)、至祥置業(112)的主席,為利福國際的執董,亦控股金匡企業(286,前東方紅地產等)。


5. Cheng yu Tund即 鄭裕彤。他為新世界發展(17)、萬邦投資(158)、利福國際(1212)的主席,信德發展(242)、澳門博彩(880)的非執董、恆生銀行(11)的獨立非執董,和劉鑾雄是好朋友。


6. Tang Ching Ho,即鄧清河。他是宏安國際(1222)的創辦人主席,其一系如位元堂(897,前名得利)、利來控股(221)、中國農產品(149,前稱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中國高速)、配股及供股包銷商通常也為金利豐。


7. Ng Leung Ho,即吳良好。現時是榮德豐(109,前名榮德控股、數字地球,稍後改名中國林大資源)主席。此前,他創立了金威集團(910,現名中國林大),最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策院做製服發跡。


8. Cho Kwai Chee,即曹貴子,是康健國際(3886,8138)的行政總裁,和宏安的鄧清河曾經合作購入盧森堡大藥廠,並把之置入位元堂(897),其配股及供股包銷商亦通常為金利豐。


康健國際上市時,長實曾購入可換股債券,作為策略股東之一。


9. Yam Tak Cheung,即任德章。他控制Integrated Capital(Asia) Limited,本年他因為錢債問題,控告陳達志(Ba叔)成功。


陳達志為中科環保(351,前稱中洲控股,現稱亞洲能源物流)前主席,亦和前中國環保能源(290,前稱耀生行,泓通控股,現稱中國富強集團)主席韓明光為挪用該兩家公司資金一案受審。


最近任德章購入新濠國際(200)所配售匯盈控股(821)其中2,300萬股,之後以約2.029元減持至不用披露的水平。在2007年,他因未及時披露南粵物流持股被譴責。


至於,他以金利豐為配售Rojam新股及換股債的代理,之前在潤迅通信一役,亦利用金利豐配售股票。同時金利豐的掌舵人朱李月華博士亦同時購入新濠國際(200)所配售匯盈控股(821)的股權。另外,他在2007年亦認購金利豐作為配售代理的中策(235)可換股票據。


另外,他曾經購入匯盈控股(821)附屬匯盈證券曾經包銷供股的中國天化工(362,前大慶石化),中國天化工過往的主要股東是亨泰(197),現已售出其持股。


至於,他曾持有的股票如下,但其控股的公司,他並非董事局成員: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298


10. Seeker Master Fund (Cayman)在2007年12月7日在開曼群島成立,在2008年9月30日,他為老莊系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子公司 Hennabun (以下文件II-3,pdf: p.159)的附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29/LTN20090129324_C.pdf

11. Lam , Peter How Mun,為林孝文。其為中渝置地(1224,前稱確利達包裝、確利達國際)的聯席主席及創辦人之一,其太太為李澤楷的姨母,和老莊有親戚關係,曾為威利(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的董事。


12. Wong Howard,即黃皓。其為越南控股(139,前稱預發集團、139控股)主席,越南控股母公司是金源米業(677),持有中南證券母公司Hennabun股權。

13. Ou Ya Ping,為歐亞平。他為百仕達地產(1168)及威華達控股(622,前稱凱達集團、銀網控股)的主席,其前亦為百江燃氣(8132、1083)的主席,後因財困,控股權轉予煤氣(3)。


14. Suen, Pau Cho Hung,是孫粗洪。他為百靈達國際(2326)、保興發展(1141,前稱新創企業)的主席兼大股東,亦為崇高國際(209)、奧亮集團(547)的大股東,前中國雲錫礦業(263,前稱保興投資)主席兼大股東。


他的配售代理及財顧為老莊系的中南、結好及鄭先生的大福。 保興發展之前購入的中國建設重工,由汪曉峰主理,汪曉峰之前曾和科維控股(586)老闆合作購入金信信託,科維控股亦曾把資金交託金信信託做委託理財,其 後因金信信託崩潰,科維控股陷入財困,其中一位白武士為莊友堅,莊友堅是老莊系的掌舵人之一。


汪曉峰現時為國盛投資(1227,前第一亞洲資本、中國金融產業投資)的主要股東,前主要股東為黃金富,其為前國際資源(1051,前中華發展、星光數碼動力、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智富能源)主席及主要股東。

15. Lee Yuk Lun,是李鋈麟,其為麗盛集團(1004)的聯席主席,該公司和老莊系的關係千絲萬縷。

16.  Cham, Anthony Wai Ho,湛威豪為結好(64)的聯席副主席。他曾涉及蔣麗莉太平洋興業(166,後易名新時代集團,現新時代能源)全購一案中,後來控告遭撤。

太平洋興業,即現新時代能源,為鄭裕彤曾入股的公司之一。


http://www.kui.name/event/2007-07-18/%E8%AD%89%E7%9B%A3%E6%92%A4%E5%A4%AA%E8%88%88%E7%B4%80%E5%BE%8B%E7%A0%94%E8%A8%8A.htm


17. Yeung Ming Kwong,為楊明光。他為褔方控股(885)的主席、科維控股(586,已除牌)的董事,兩家公司均和老莊系的關係密不可分。


其早期曾與三九集團入股華利資源(1215,後易名國新集團、開源控股),後被國中控股(202,前柏寧頓國際)主席張揚注資取得控股權,後張揚逐步透過金利豐證券等減持股份,最終把該公司控股權轉予胡翼時。


胡翼時同時向香港藥業(182,前南北行,現名中國風電)大股東購入了建美集團(851,現盛源控股)控股權,亦為泰德陽光(308)的執行董事,兩家公司均以金利豐為供股包銷售、配售代理和財務顧問。

18. Kwong, Benny Kai Sing,是鄺啟成,彼為漢基控股(412)的主席、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董事,該等公司亦和老莊系結下不解之緣。

19. Chong, Benny Tin Lung,即莊天龍。其為美林遠東有限公司的前證券交易商代表,後來因給別人印象協助控制鄭裕彤曾入股的高寶綠色(274)股份,故被譴責,亦被美林遠東 解僱。現時他持有的VMS Capital,亦曾持有輝影國際(630)的紀錄,和後面的麥少嫻應屬同一公司。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03PR83


20. Kuk Po Shun,指谷保順。前因控制其後和前榮盛科技(1166,前美盛周氏)有附屬的星采控股(559,前稱精藝集團,現稱華藝礦業)未有予以披露,被判處罰款。

http://www.sfc.hk/sfc/doc/TC/speeches/public/enforcement/dec_04.pdf


華藝礦業現大股東王顯碩為智略資本的掌舵人,和金利豐淵源頗深。前主席周禮謙如鄧清河、曹貴子一樣,均喜歡以金利豐為配售代理。


至於Webb兄未提到的人如下:


21. Zhang Xingmei,為張興梅,據之前經濟日報報導,拼音與人和商業(1387)非執董一樣。人和商業股東成員包括鄭裕彤、劉鑾雄等。據報導,中南、結好、金利豐等在中央結算紀錄中,持有不少該公司股權。


http://gb.guococap.com/marketSensor/IPO_Prospectuses/01387/C118.pdf


22. Yan Chi Ping,是甄志平,曾為結好投資有限公司的當作持牌代表,因在僱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透過以其友人的名義所開立的帳戶為自己進行證券交易,藉以從僱主賺取其無權享有的花紅,故曾暫時吊銷甄志平的牌照4個月。


結好投資應為結好控股(64)附屬之一。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save=1&docno=05PR277


23.  Mak, Viola Siu Hang,即麥少嫻,是VMS Investment 的僱員,應和莊天龍的VMS Capital有關係,持有的股票如中國科技(985)、國際資源(1051),凱順能源(8203)、保利協鑫(3800)、匯盈控股(821),或多 或少都和上述的人有關係。


中國科技、國際資源的配股中,金利豐作為公司的配售代理。其和前述的任得章等人均持有匯盈控股的股權。


保利協鑫大股東朱共山現為中國能源物流(351,前中洲控股、中科環保)的主要股東。


鄭裕彤現持有凱順能源的股權,該公司的財務顧問也曾有金利豐。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上市法團之名稱
麥少嫻 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麥少嫻 中國數碼版權(集團)有限公司
麥少嫻 中策集團有限公司
麥少嫻 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麥少嫻 凱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麥少嫻 匯盈控股有限公司

http://www.irasia.com/listco/hk/gresources/announcement/a42575-cw01051ann.pdf


24. Bryant Yu Tao,即張裕濤,這個公司的張裕濤是他嗎?


http://www.huijinfund.com/aboutus/team.asp


現時只剩下Wong,Daisy Fung Kwan,即王鳳群資料找不到。

味皇兄嘗總結如下,結好同金利豐的淵源來自跑馬,天下財技人聚頭皆為賭也。

如有關於麥少嫻和莊天龍的關係、張裕濤及王鳳群的資訊,請告之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此外,我英文不好,如果大家能夠把新資料譯成英文轉達給Webb兄,相信他一定會喜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47

David Webb: 中策可換股票據的認購者(最後2人)、張立:木人巷、脫苦海:機遇


(1)

有一位好心的讀者(匿名)終於找到中策可換股債券的最後兩位人氏的資料,但是資料尚未確定,故此希望大家能確認資料真偽,如當時人的關係人認為有錯,請告之。

首23人名單: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647

24.Zhang , Bryant Yu Tao,即張浴濤,其為財經界人氏。


美國特許分析師(CFA),從事了10年的投融資及收購兼並財務顧問工作。曾在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羅富齊父子公司進行國企上市、中資企業並購注資的財務 顧問工作;後加入Sim Vet公司,主要從事香港上市公司之間的並購、國企在香港私募、買殻上市以及香港上市公司收購國內資產的財務顧問等工作


http://www.21cnsun.com/cncfo/viewnews.asp?id=742

深圳匯金泰富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浴濤先生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學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美國北卡維克森林大學MBA。先後在Leman Brothers,Bear Sterns等國際投資銀行任職。從1998年起,在香港主要從事基金管理、投資銀行業務,曾主持和參與了多個國際項目的並購及IPO業務。熟悉境外資本 市場業務與相關法律,是資深投融資專家及財務專家,現任公司副董事長。

http://www.huijinfund.com/aboutus/team.asp


25. 至於Wong, Daisy Fung kwan,即黃鳳群,原來她之前可能因違規離開證券業,不過好像英文名稱不太對。


證監會資料:

英文: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EN/sfcOpenDocServlet?docno=01PR159

中文: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01PR159

地產代理人資料 (p.11)

http://www.gld.gov.hk/egazette/pdf/20091337/s42009133754p1.pdf



(2)

又今日看到脫苦海的新文章,內中提及,講起機遇,提及張立「木人巷」一文,頗有深意,供大家分享。


看到這文章,又想起自己的發展歷程,又想起小弟的未來可如? 是否借此機會向外博一下呢?


有時人的思想真的奇怪,像小弟,既不想被人知道,又知道自己有一些影響力,總想有些新的機遇來臨呢,不過我總是擔心。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9372


木人巷


 


上位,如打木人巷,通常有四個階段。


 


當你還是新人的時候,如果被認為有潛力,就會受到打擊,不讓你出頭,在萌芽階段埋沒之,消失於無影無蹤。此為第一階段。


 


如果你有能力突圍,開始嶄露頭角,這時會面臨圍剿。這是最困難的時候。此為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當超越中層,爬上梯子向高處,中層會拖你的腿。


 


第四階段,當爬到城頭、穩坐高位,下面的人包括對手會為你鼓掌,人人慧眼識英雄。


 


這是一個循環。如繼續向上爬,又要從頭開始四個階段。因為高處還有更高。


 


娛樂圈、政治圈、保險業、傳銷業……這些競爭激烈的行業,上述模式反覆出現。朋友是製衣業的精英,他起步時對原有勢力構成威脅,受到全行圍攻,敗走南洋,再回馬槍,當站穩腳跟,各有地盤,大家讚他,傳媒捧為傳奇人物。幾乎每一行的後起而成功者都有類似經歷,因為這是人性使然。


 


擴而大之,國家如是。


 


從一八四○年以還,中國經歷被瓜分階段。人人爭割的肥豬肉,用白銀換鴉片的蠢國度。


 


中共立國後,封鎖、制裁、禁運近三十年。現時已爬上梯子,許多扯腿的手已無能為力了,二○○八年奧運前後較量是轉折點,再過十年,再看西方媒體在北京奧運開幕式把注意力放在小妹妹「假唱」,而忽視大時代的來臨,將會是笑料。


 


大勢已現,想壓制中國的力量,面對有深厚文化的傳統人潮,已呈頹勢,《紐約時報》十五日的文章說,「與公開敦促中國奉行西方模式的前幾任不同,奧巴馬先生此行更多是向北京作出保證,而非說教」。情勢已變。奧巴馬也變。


張立

(3)

又脫苦海在文中嘗言


一如現時某些人認為別人成功只因為早出生成為X世代,或Baby Boomer,或第二三代。所謂「江山自有才人出」,已經完全否定了年齡上的絕對優勢。


在上位者讓出機會,當然不想被一個人獨佔,自然找來多個競爭者,考 考他們的實力、誠意。老細送書給伙記,或叫伙記進修,或者只是無心快語,並不一定有即時機會,但伙記一開始就當係無心快語,則就算有機會亦變成無機會。

....


然則錯過機會的人,就不要自嘆際遇──機會是不會跪下來,要求閣下欣然接受。至於機會在手而不好好把握,則是一下一篇文章的主題。

究竟小弟的機會在哪呢,我也不知道。有網友找過我,想給我機會,但是我有種不安全感,在網上認識總不能當真,是不是我又浪費了很好的機會呢?


我真的不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