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國網獲電信牌照加速“三網融合”
1.1廣電國網建立旨在推進“三網融合”
2010年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會議上明確了三網融合的時間表:在2010-2012年試點階段“以推進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階段性進入為重點”,並“加快培育市場主體,組建國家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初步形成適度競爭的產業格局”。
當年8月,廣電總局成立國家級廣電網絡公司籌備組,旨在加速推進我國三網融合進程。通過將近四年的籌建,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國網”)於2014年4月17日成立,由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負責組建和代管,註冊資本為45億元。
廣電國網將負責全國範圍內有線電視網絡有關業務,首先針對缺乏資金實力的中西部有線網絡運營商通過行政手段加以整合,最後再通過市場手段整合那些已經上市的廣電網絡公司。
1.2有線電視網發展現狀
有線電視網絡呈割據狀態,目前已基本完成“一省一網”
我國廣播電視傳輸業務由國務院、廣電總局牽頭規劃,以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單位四級辦組建公司,地(市)、縣相應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進行統一經營管理,建立覆蓋本地範圍的電視臺、無線傳輸部門和有線電視網絡公司。
目前國內三大主要網絡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其中廣播電視網由廣電總局(由中宣部和國務院共同領導)負責管理和監管,互聯網和電信網由工信部監管,可見三網融合需要廣電總局和工信部需要進一步的協商。
不同於電信網絡全國統一建設,由於有線電視網絡四級辦組建,全國各地呈現出“割據”狀態。2000年以來各地的廣電網絡公司進行整合逐步完善一省一網,並且推行了轉企改制,大部分完成了股份改造,形成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
目前各地廣電網絡企業共有30余家,國內上市的有9家,分別是天威視訊、歌華有線、電廣傳媒、湖北廣電、廣電網絡、吉視傳媒、華數傳媒、江蘇有線和廣西廣電,2015年全年總營收達到272.77億元,截至2016年12月6日,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1800億。
廣電幹線網絡累計超過400萬公里,主要幹線網絡基本形成
我國的有線電視網建設起源於1964年,由原中央廣播事業局專門立項,1990年,國務院頒布了“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中國發布有線電視進入了高速、規範、法制的管理軌道,20世紀90年代逐漸完成HFC網同軸電纜的替代。2000年以來,廣電總局組建網絡傳輸總公司,大力推進廣播與電視聯合、有線臺與無線臺合並,為集團化形成奠定基礎。
截至2014年末,我國廣電幹線網絡已累計達到415.34萬公里,主要幹線網絡已基本形成,行業發展迅速,預計在未來的幾年里,為進一步發展我國有線電視網,廣電幹線網絡里程數還會大大增加。
2016Q3數據顯示當前有線雙向網覆蓋滲透率低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數達到2.55億戶,數字化率達到82.76%;雙向網覆蓋用戶數超過1.45億戶,滲透用戶數6096.6萬戶。
新業務方面,有線電視視頻點播用戶(VOD)和寬帶業務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2016Q3我國有線電視視頻點播用戶(VOD)增長145.8萬戶,總數達到4575.8萬戶,占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21.72%,其中94%為高清視頻點播用戶,此外,各地有線電視4K業務也快速起步。
2016年以來各地有線運營商加速雙向網建設,三季度我國有線電視寬帶用戶增長164萬戶達到2328.8萬戶,占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比重達到11%。
隨著我國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率不斷提升,特別是數字化、雙向化改造深入推進以來,入戶率和用戶數不斷增長,廣播電視收入持續增長。2015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總收入達到4226.27億元,全國廣播電視廣告收入達1464.49億元。
1.3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規劃
在互聯網、電信網沖擊下,歐美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積極尋求產業創新,以美國為例,從1990s的DOCSIS1.0(同軸電纜數字傳輸標準)技術發展到2010s的DOCSIS3.0技術,再到最近業內倡導的ATSC3.0技術,科技創新是廣播電視網絡保持自身競爭力的唯一路徑。
國內也意識到了基礎網絡建設對於廣播電視網發展的重要性,2008年科技部與廣電總局宣布我國將著手建設以有線電視網數字化整體轉換和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的成果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的“高性能寬帶信息網”核心技術為支撐,構建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三網融合”的、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全程全網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
未來NGB核心傳輸帶寬將超過每秒1千千兆比特、保證每戶接入帶寬超過每秒40兆比特,可以提供高清晰度電視、數字視音頻節目、高速數據接入和話音等“三網融合服務。
2010年《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戰略研究報告》首次提出了NGB十年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內容,從2016年開始將進入NGB網絡的推進建設期。2015年年底,廣東、重慶、貴州、甘肅四省在內的廣電運營商聯合委托中技國際招標公司,對NGB-E項目進行公開招標。
1.4廣電國網獲批基礎電信牌照刺激網絡改造升級
2016年5月,工信部向廣電國網頒發《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經營互聯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
此次獲得基礎電信牌照,一方面將加速各個省市網絡改造的進程,同時可以刺激想大規模發展寬帶的有線運營商改變態度,和廣電國網展開合作,另外,廣電國網可以借助牌照和省級有線運營商討論有線網的互聯互通問題。
2016年5月,中信集團也與中國廣電簽訂框架協議,將組建合資企業,共同投資、建設、運營中國移動多媒體交互廣播電視網,引入中信集團,預計未來將會迅速加大投資力度。
廣電擁有頻段、基礎網絡、本地資源優勢,有望完成綜合服務商轉型
2.1國內電信行業呈“721”格局
中國的互聯網建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起步:1994年啟動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在原郵電部、電子部的基礎上組建信息產業部,主管全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通信業和軟件業。
199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電信重組方案,並在其後一年正式批複組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重組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2001年以來,經過幾次的電信體制改革,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形成了中國移動(並入中國鐵通)、中國電信(並入中國衛通)、中國聯通(並入中國網通)三足鼎立的格局。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完成了固定通信、蜂窩移動通信、互聯網數據傳輸、增值電信業務等網絡建設,目前出現了“721”現象。
中國移動占據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營收占據整體的55%,凈利潤占據八成以上;中國電信處於行業老二的位置,固話寬帶方面借助先發仍保持優勢;中國聯通4G業務被移動逼近甚至反超,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當時。
2.2廣電國網無法撼動三大運營商,但仍有其特定優勢
廣電國網和三大運營商背景資源差異大
廣電作為新成立的公司,雖然取得了基礎電信業務牌照成為所謂第四家運營商,但從資金、用戶、基礎建設情況來看,目前並不具備撼動三大運營商的能力。
但這並非意味著廣電國網沒有機會,廣電國網在公司性質、組織管理、運營機制等多方面與運營商完全不同,背靠廣電總局,有希望從自身有線電視業務優勢出發,完成向綜合服務提供商的轉型。
廣電國網頻段的價值
目前我國廣播電視系統擁有近500MHz1GHz以下低頻段使用權,包括48.5-223MHz的V頻段和470-806MHz的U頻段,隨著廣播電視數字化,未來有望節省出U頻段用於無線建設。其中470-698MHz是5G儲備候選頻段,694-790MHz有望進入NGB-W建設規劃。
2016年11月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將招標、拍賣作為一項制度設立下來,明確了對地面公眾移動通信等商用頻率可以采用招標拍賣的方式進行分配。無疑廣電目前使用的頻譜資源未來不管作為自用還是重新規劃都具備極大價值。
廣電HFC網絡的價值
廣電HFC網絡(混合光纖同軸電纜網,由光纖幹線、同軸電纜支線和用戶配線網絡三部分組成)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造,光纖/光纜已經到了“最後一百米”(光節點小於100戶),采用光纖萬兆傳輸技術設備。
發揮原HFC物理網絡光纜敷設建設存量與既有基礎路由優勢,可以極大程度減少投入和建設周期,采用雙網(數據網與廣播網)並存結構,可以快速同時實現“DVB業務+寬帶數據業務”兩張網,實現“大寬帶接入”傳輸資源。
有線電視業務積累的本地資源價值
有線電視業務沈澱渠道、品牌和用戶,一方面,經過多年來對有線網絡的雙向改造,廣電國網具備了在大部分偏遠地區提供寬帶的基礎;此外,本地內容與服務也是廣電的優勢與機遇,基於廣電的泛在網絡、廣泛用戶、本地內容集成團隊,有利於發揮屬地化的服務能力,開展各種智慧類業務,形成社區化的規模優勢。
廣電系的內容制作優勢和話語權
廣電總局及其下屬機構在內容控制和制作方面的優勢,在視頻驅動的新一次流量升級中也有極大優勢。一方面,在視頻網站網臺一體化背景下,廣電運營商結合自身的渠道優勢,能搶占差異化內容。另一方面,2014年以來廣電總局對OTT盒子進行多次管控,此外,在2015年下發的《關於當前階段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97號文)中,也可以看到廣電總局在IPTV建設中對電信運營商的制衡。
借鑒CCtomcast經驗,廣電網絡亟待升級
3.1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成功轉型,不遜電信運營商
美國1996年頒布電信法為有線電視發展打開市場
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美國有線電視網建設經歷了近80年發展,目前進入數字有線網絡電視階段。1996年美國政府於頒布的《1996年電信法》,要求電信與有線電視相互對對方開放市場,廢除了有線電視與電信事業跨行業經營的禁令,為有線電視發展打開了新的思路。
美國當前有線電視運營商數字電視領域發展領先電信運營商
目前美國前三大cableMVPDs(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分別為ComcastCable、TimeWarnerCable(時代華納有線)以及CharterCommunications。
美國電信廠商前兩大巨頭分別為AT&T、Verizon。對比可見,美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和電信巨頭各有優勢,數字電視領域有線電視運營商領先。
廣電國網此次獲批基礎電信業務牌照,意味著其將從有線電視運營商向互聯網數據提供商轉型,Comcast作為成功案例,可以從其轉型路徑中獲得借鑒。
3.2Comcast公司情況
Comcast的發展得益於從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運營商的成功轉型
Comcast是美國一家主要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及IP電話服務供應商,成立於1969年,經過多次並購、整合、轉型,公司成為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和第二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僅次於AT&T),目前擁有2460萬有線電視用戶,1440萬寬帶網絡用戶及560萬IP電話用戶。
Comcast當前的成績主要得益於從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運營商的轉型。網絡建設方面,美國政府1996年頒布《1996年電信法》要求電信與有線電視相互對對方開放市場後,同年Comcast就開始放眼高速網絡,組建@Home有線調制器服務公司;2005年推出數字語音通訊服務;2008年領銜進行的DOCSIS3.0技術實驗,替代此前DOCSIS1.0(同軸電纜數字傳輸標準)技術,獲得高速傳輸速率。從下圖資本支出可見,Comcast資本支出伴隨網絡建設呈明顯周期性。
在“三網融合”基礎建設到位後,Comcast與多方展開合作,實現多平臺多業務融合:2009年Comcast與Verizon等合作推出了“TVEverywhere”計劃;2010年,Comcast將旗下的有線電視、高速寬帶及數字電話服務捆綁銷售;2011年,Comcast聯手微軟、三星搶占互聯網電視、家庭遊戲機等終端;2013年,Comcast與Twitter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其內容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的覆蓋;2015年,Comcast推出4K超高清機頂盒Xi4。
無疑Comcast的轉型是成功的。目前公司主營業務有兩大塊—有線寬頻通訊業務和NBC環球業務,2016Q3收入占比分別為62.92%、38.2%。當前來看,Comcast最主要收入來源還是有線寬頻通訊業務,但增速趨緩,而NBC環球業務最近幾年增速較快,潛力較大。
3.3主業承壓,廣電國網亟待升級
廣電國網目前正處於Comcast在2000-2008年的網絡建設期,兩家公都是在三網融合的背景下進行的有線電視網轉型,都在視頻驅動的新的流量爆發機會,而且都擁有有線電視網的用戶等資源,廣電可以借鑒Comcast的成功經驗完成轉型。
Comcast在美國1996年電信改革後,一直都建設網絡,直至2008年領銜完成DOCSIS3.0技術替代DOCSIS1.0技術,才逐漸具備了支撐電信業務發展的網絡基礎,從2009年開始其電信業務得以迅速爆發,可見網絡建設和技術創新是轉型重要基礎。
廣電網絡雙向滲透率低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總數達到2.55億戶,數字化率達到82.76%,雙向覆蓋率57%,雙向滲透率僅24%。數字化和雙向滲透是廣電進行互聯網轉型的前提。
當前H.265短期內不能大規模普及的背景下,廣電在4K視頻爆發過程中有時間優勢,必須加速完成數字化雙向網改布局視頻業務。
截至2016Q3,我國有線電視用戶新增200.2萬戶達到2.55億戶,收視份額達59%;直播衛星用戶增長1132.1萬戶,達到9904.2萬戶,收視份額23%,IPTV用戶新增979.7萬戶,達到7560.9萬戶,單季度增長14.6%,收視份額為18%。
此外,OTT盒子從2013年以來也發展迅速,雖然2014年以來廣電總局加大監管力度,落實181號文,但OTT銷量仍較高。
衛星直播、IPTV、OTT等用戶增長迅速,合計已經與有線電視用戶相當,互聯網運營商、電信運營商對於廣電有線電視業務沖擊巨大。
不管是自身業務發展需求,亦或是電信運營商的沖擊,廣電網絡的升級需求都異常急迫。
4.4K視頻、智慧物聯是廣電未來看點
未來隨著網絡改造的逐步深入,我們認為,未來廣電將迅速在4K業務、物聯網、智慧城市業務和固網、移動通信網絡業務等領域獲得爆發,而對應每一領域,都是巨大的市場。
4.14K視頻進入爆發期
4K概念是由好萊塢2004年首先提出,經過多年的發展,4K技術已成為電視行業顯示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各大運營商和廣電都已紛紛涉足4K領域,2016年上半年4K電視滲透率已達43.7%,其中55寸以上電視市場中已達80.6%,整個行業目前已在爆發前期。
對於廣電來說,有線電視業務是其最基本的業務,在大趨勢下,毫無疑問廣電將會並且必須發力4K領域。雖然廣電相對於電信起步較晚,但其擁有的“高帶寬、大容量”的網絡會給其帶來很大的優勢。
廣電系運營商於2014年開始正式開展4K業務,目前廣電在4K領域涉足較深的為江蘇有線和華數傳媒,除了以運營渠道商身份進入之外,這兩家都不約而同的在4K內容上發力,欲搶占4K領域的制高點。此外,其他廣電運營商也接連開展了4K業務。
除上述模式外,未來廣電4K業務的發展模式也可能會加入“廣電+OTT”模式,“,2015年5月,歌華有線與創維數字合作推出4K融合智能一體機,通過綁定有線、點播回放、雲平臺等內容打包銷售,實現了硬件和軟件的最優結合和最高性價比,實現了廣電方和OTT方的合作與共贏。
4.2廣電無線網絡建設為智慧物聯業務提供基礎
4K視頻以外,廣電擁有的有線電視網絡基礎資源和廣電無線頻率資源等優勢資源也為開展物聯網、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業務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而公益性質和政府性質的行業專網是廣電發展無線系統的主要方向之一。
前段時間,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與武漢米風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廣電頻譜無線窄帶/超窄帶物聯網通信技術,爭取在2017年初開始試驗運營,在NGB-E框架下,共同開展標準化工作。
近年來已經有部分廣電企業開始布局物聯網領域。2015年電廣傳媒與感知科技分別出資1億共同成立上海感知實業,主要打造基於廣電網絡的物聯網共性平臺,同時投資運營廣電網絡物聯網智慧城市項目,負責廣電網絡的物聯網行業應用的運營管理與推廣。
2016年11月,天威視訊發布天威物聯雲VASTCONN開發者平臺、“26°家”智能家居應用平臺,通過廣電有線電視網絡將機頂盒升級為智能家居網關系統,國內廣電運營商物聯網將迅速規模化商用落地。
預計廣電網絡建設投資規模將達千億
5.1三大運營商網絡建設投資力度大
隨著通話、短信、語音、互聯網等業務的逐漸豐富,國內電信運營商30年來完成了從2G、2.5G、3G、4G的網絡建設。
從三大運營商的財報信息可見,三大運營商的網絡建設非常迅速,獲得牌照前1-2年已經進行了相關網絡的建設部署,並且投資力度非常大。以中國移動為例,2000-2002年是GPRS建設期,2008年已經開始3G建設,2013年獲得4G牌照後迅速進入4G建設期,這些建設期的資本支出明顯高於其他時期。
參考三大運營商資本支出絕對值與流動負債率的對比,可見在資本支出大的年份,流動負債率相對高,三大運營商基本采用循環發行短期融資券形式(從資產負債情況也可猜想),以中國電信為例,中國電信2015年資本支出525億,當年發行短期融資券420億。
具體建網成本方面,中國移動的4G建設為例,中國移動2013年獲得4G牌照,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累計總資本開支近8000億元,用於4G網絡建設的資本開支將超過2000億元。
5.2廣電“十三五”對網絡建設提出嚴格要求
有線電視雙向網絡改造以以CMTS+CM、EPON+EoC為主,FTTH近幾季度增速快
目前廣電雙向網絡改造方案主要有DOCSIS/CMTS+CM、EPON+EoC、EPON+LAN、C-DOCSIS/PON+CMC和FTTH等幾種。
考慮到鋪設成本、擴容能力、產業化和標準化程度等因素,目前在雙向網改中以CMTS和EPON+EOC為主。
截至2016Q2,上述兩種方案占比超過80%,隨著FTTH方案的成本下降,FTTH方案增速非常快,2016Q3提高新增覆蓋222萬戶,達到563.7萬戶。
雙向網改10年來覆蓋率近60%
我國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建設經過20余年的發展,截至2016Q3,已雙向網改用戶市場規模達到14531.2萬戶,覆蓋率達57.08%,但雙向用戶滲透利用率不到一半。
要想快速實現全國範圍內的雙向網絡改造,不但要加快雙向網絡建設進程,還需要增加有線雙向網絡的實際用戶數。
十三五目標全國範圍內基本完成雙向網絡改造升級
在數字有線網絡和三網融合建設推動下,2015年廣電總局圍繞廣播電視數字化、廣電融合媒體制播能力、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廣電“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總體思路和目標。
2016年10月,多方媒體報道了《廣電雙向無線基站全國部署規劃》,該規劃顯示,廣電將采用470MHz-798MHz頻段及其他非授權頻段進行無線網絡建設,根據規劃,廣電將在全國建設2854個宏站,204131個小基站,具體規劃情況如下表:
從上述規劃可見,廣電已經意識到基礎網絡建設對於業務發展的必要性,基於其新獲得的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相信未來3-5將是廣電第四張網絡的追趕建設期。
5.3預計未來3年整體投資規模有望達千億
廣電系上市公司資本支出情況
行業深度報告長城證券27請參考最後一頁評級說明及重要聲明廣電旗下公司資本支出差別大,以廣電旗下較早上市的兩家公司電廣傳媒和歌華有線為例,歌華有線的建設力度明顯比電廣傳媒高。在融資渠道上也較為多樣,包括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可轉債等。
廣電雙向網絡的成本
參考學術方面對於目前EPON+EoC、FTTH和雙向HFC3種雙向網改造方案的成本研究,此處選擇城市和農村典型用戶分布場景為模型,對廣電雙向網建設成本進行分析,其中模型覆蓋用戶量512戶,網絡建設成本共兩部分—設備材料費用和工程設計施工、監理費用,得到成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信息可見,綜合戶均成本EPON+EoC方案建設成本最低;FTTH方案成本逐漸能降低至其他方案同一水平,且隨著接入率的提升,成本差距縮小;CMTS方案在高接入率情況下成本大幅提升。
預計未來廣電網絡建設規模將在1000億級別
參考美國有線電視運營商Comcast和電信運營商的資本支出情況,由於業務不同,對於網絡需求不同,在資本支出方面存在2-3倍體量級的差距。
中國移動近3年4G網絡資本支出約2000億,預計未來廣電網絡在HFC基礎上升級,將小於這個體量的投資。
基於前面的成本估計和廣電的未來建設計劃,假定平均雙向網改成本600元/戶,待覆蓋人數1億,則雙向網絡改造的投資將達600億。
除雙向網絡基礎改造外,還有數據中心、播控中心等建設需求,參考此前廣電系公司資本支出情況,結合目前廣電的收入情況,以及此前2014年底廣電國網獲4000億貸款授信的信息,我們認為未來廣電網絡建設規模將在1000億級別。
投資建議
根據2010年《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自主創新戰略研究報告》規劃,2016年開始將進入NGB網絡的推進建設期,同時參考廣電“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對數字化、雙向網改等要求,我們預計未來2-3年將是廣電網絡加速建設投入期,整個網絡改造投資規模預計在千億級別。
建議關註切入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的上市公司:初靈信息(300250)、億通科技(300211)、路通視信(300555)等,以及通信領域設備與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烽火通信(600498)等。
初靈信息(300250)
初靈信息是國內領先的信息接入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於1999年,2000年以專有技術打破國外協議轉換器壟斷局面,2005年成為廣電雙向網改造,實現三網合一主流方案提供商之一,2016年並購北京視達科科技公司,將大數據服務延伸至視頻行業。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2.72億元,凈利潤7471萬元。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組建的“EoC產品MIB庫標準工作組”成員企業,並參與了“EPON、EoC綜合接入網絡業務管理和設備管理系統研究開發項目”;公司目前已獲得44項專利,82項軟件著作權,所研發的低頻EoC設備在新疆、江蘇廣電雙向改造中得到大面積推廣。
公司通過收購博瑞得、北京視達科(為廣電、通信等運營商提供OTT、OTT+DVB、OTT+IPTV的視頻創新服務)完善其從數據接入到采集到處理分析產業鏈,三個公司未來將有效發揮技術、客戶協同作用。
億通科技(300211)
億通科技是我國有線電視網絡傳輸設備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之一,主要業務為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設備、有線電視網絡光傳輸設備等,分別占2015年主營業務36.12%和34.56%。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1.72億元,凈利潤837萬元。
公司多年深耕廣電行業的網絡設備制造,緊跟廣電網絡升級改造需求,2015年公司中標廣電項目16項,2016年上半年國網獲取基礎運營商牌照後,各地雙向網改造速度加快,公司核心產品下一代有線電視網絡設備銷量上半年同比增長56.89%。
路通視信(300555)
路通視信成立於2007年,主要從事有線寬帶網絡傳輸系統相關業務,是國內廣電網絡接入網解決方案的領軍企業,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2.72億元,凈利潤3944萬元。
公司2008年推出基於DNIS和RFPON的HFC雙向網絡改造解決方案,2014年正式加入《NGB智能融合終端總體架構》行業標準組織,擁有近10項專利、近20項軟件著作權、十多項軟件產品登記證書,目前正積極開展下一代廣電接入網前沿技術研究。
烽火通信(600498)
烽火通信是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1999年,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總收入119.91億元,凈利潤5.49億元。
三網融合背景下,公司積極探索廣電傳輸、雙向網改造方案的創新,並提出了FTTB+LAN/FTTB+EOC/FTTB+C-DOCSIS、光纖+同軸/單纖三波/雙纖三波FTTH入戶等特色方案,2016年公司與廣電網絡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開展廣電融合網試點工作,下屬子公司烽火網絡2016年2月獨家中標首個廣電100G國家幹線工程,11月相繼中標貴州廣電PON設備、河北廣電GPON設備采購項目,在廣電雙網改造領域已有多個訂單和解決方案。
風險提示:
廣電國網建設投入不及預期的風險;上市公司在廣電網改中不敵競爭的風險。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據中國聯通官方微博透露,昨日(12月21日)中國聯通2017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出席會議並講話,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出席會議,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曉初講話,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做工作報告。
陳肇雄介紹了2016年信息通信業發展情況和工信部信息通信工作進展情況,傳達了工信部2017年信息通信工作基本考慮,充分肯定了中國聯通2016年的工作成績。面向2017年的工作,他希望中國聯通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積極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和工信部、國資委等部門相關工作要求,持續加大網絡建設力度,夯實發展基礎;大力促進融合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切實保障網絡信息安全,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提升用戶服務水平,普惠社會民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加強黨建工作,努力開創中國聯通發展新局面。
王曉初在講話中指出,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控成本,提升投資投入產出率,推動移動網、寬帶網、創新網、營銷網、IT網、人力網等“六張網”提質增效,加快提升企業效益水平。要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於中央企業“瘦身健體”的工作要求,合理控制管理層級、壓減法人戶數,打造精幹高效的管理機構,以爭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為契機,建立真正市場化的機制,進一步簡政放權,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陸益民做了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中國聯通2016年各領域工作,指出2016年公司上下以全面實施聚焦戰略為牽引,經營發展初步止跌企穩;加快彌補4G網絡短板,網絡能力明顯改善;立足企業實際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資源共建共享、客戶服務提質”為主題,全面推進運營企業間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打造客戶消費新體驗。
陸益民對2017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指出2017年是我國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聯通加快落實聚焦戰略的關鍵一年。中國聯通未來一是要轉變經營模式,加快業務發展。聚焦經營模式轉型,全力以赴加快4G業務發展;聚焦服務能力提升,實現寬帶業務有效發展;聚焦平臺類產業互聯網,增強創新業務服務支撐能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長極。二是要強化成本控制,夯實基礎管理。在投資建設領域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強化支撐,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加快推進各領域改革,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落實提質增效,大力提升基礎管理水平;加強企業黨風廉潔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保障企業健康發展。
此前,發改委已明確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中央企業列入第一批混改試點。在電信領域打響混改試點第一槍的,正是中國聯通。
1月3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聯通最近通知2016年終獎取消,從集團一直扣減到省市,12月僅僅發放正常的掛鉤清算工資。報道還提到,通知中透露,聯通在2016年效益不佳,凈利潤為負。隨後中國聯通官方微博轉發自媒體人“通信老柳”的澄清微博,稱有些情況不屬實。
“通信老柳”在微博中,評論稱:“最近有些媒體傳播聯通2016年虧損、停發年終獎的事兒,有些情況肯定是不屬實的。比如財報沒有出來,虧損之說何來?的確有些省市分公司因為效益較差,年終獎沒有了,這在任何企業都一樣啊?況且效益好的一些省市的員工年終獎比以前還多不少呢。運營商早就不是大鍋飯了,內部的薪酬差距還是越來越大的”。
中國聯通官方微博和部分地方聯通官方微博今天紛紛轉發了該消息,其中紹興聯通微博直接評論道“假象”。
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2016年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預計較2015年下降約94%,但比2015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虧損約人民幣33.6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
公司稱,2016年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下降主要由於2016年預計沒有鐵塔出售收益,2016年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以及2016年銷售費用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
此外,中國聯通稱,2016年,公司立足長期持續發展,全力搶補基礎短板,初步扭轉了公司發展的不利局面,經營發展和服務收入止跌回穩。移動業務扭轉經營困局已初見成效,2016年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4億戶,凈增1,150.5萬戶,成功扭轉2015年移動用戶連續多月下降的勢頭;其中4G用戶達到1.05億戶,凈增6,039.5萬戶。
基礎建設打好了,明年會好的。
1、中國聯通發布盈利預警:2016年盈利同比下降94%
1月25日消息,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2016年盈利預計較2015年下降約94%。中國聯通表示,2016年聯通盈利下降主要由於2016年預計沒有鐵塔出售收益,2016年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此外,2016年銷售費用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
@禾多8778: 基礎建設打好了,明年會好的。
2、關於蘋果的兩則消息
蘋果在華起訴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索賠逾10億元
根據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微信公眾號“知產北京”消息,近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蘋果公司起訴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及標準必要專利實施許可條件糾紛兩案。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中,蘋果公司索賠經濟損失10億元人民幣,兩案中還各主張合理支出250萬元人民幣。今日淩晨,高通在官網上發布公告稱,高通目前只從公眾號“知產北京”上看到了蘋果起訴的消息,高通執行副總裁兼總法律顧問唐·羅森伯格(Don Rosenberg)表示,蘋果不過是希望少交專利費。
@修煉愛情: 因為蘋果很不高興高通把835首發獨家給三星,這不利於蘋果,中國廠商是蘋果的隊友,至少在懟三星上
庫克近期拋蘋果股票,兩周入賬720萬美元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顯示,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近日再次拋售36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SEC文件顯示,庫克分別於1月20、23日和24日各拋售了3萬股蘋果股票,其中1萬股的拋售價格為120.41美元,而剩余2萬股的拋售價格為120美元。
@Jason獼猴桃: 浙江溫州,浙江溫州
@而不之間: 蘋果目前市值6035.98億美元,據庫克和蘋果的協議,2021年庫克有700萬股。拋售股票或許只是春節要發紅包的零花錢喲~
3、任正非新年演講:決勝不在千里在心里 所有人都要走向前線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近日在2017年市場工作大會上做了演講,他分享了華為在市場運營和組織效率方面的核心法則。任正非演講中說:“未來是什麽?有利潤的增長、有現金流的利潤,去除幹部身上的浮躁,轉變到踏踏實實為客戶服務。我們要不斷簡化流程,提升效率。”
這位華為創始人為此從方法論和人才選拔方面談到看法。方法論方面:1)面對客戶要說真話;面對上級不說假話;面對同誌要襟懷坦白,善於磋商。2)業務越大,監管難以無縫,還是要靠幹部、員工的自律。3)敢於去擁抱快速變化的時代,也要敢於去擁抱全球化。人才選拔方面,1)在實踐奮鬥中選拔人才;2)敢於破格提拔任用;3)決勝不在千里而在心里,所有人都要走向前線。
@小廚食通天: 任總要人前僕後繼為華為工作,是否首先讓員工無後顧之憂呢?如薪金,家庭生活和健康保障等.....
4、萬達旗下AMC9.3億美元並購北歐最大院線
近日,萬達集團旗下院線美國AMC宣布以9.3億美元並購北歐最大院線北歐院線集團,後者在北歐地區擁有118家影院、664塊屏幕。並購後,萬達集團在國外擁有的院線公司包括美國AMC、美國卡麥克、澳大利亞赫伊斯、歐洲歐典、北歐院線集團,目前累計擁有1470家影城、超過15000塊屏幕。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日前在公司年度工作會議上表示,目前萬達在全球電影市場的市占率為12%,萬達整個電影產業在2020年將獲利100億人民幣,並達到全球發行電影能力。經過這輪的並購,萬達在全球電影市場的市場占有率正在向20%邁進。
@川西壩子一閑人: 收購的越來越多,可是股價為什麽每天都在跌?
5、為備戰5G,Verizon將投資175億美元建設網絡
1月25日,美國運營商Verizon宣布,2017年預計投資175億美元。投資將主要用於包括小基站在內的全國4G網絡建設和準備未來的5G服務。
Verizon對於網絡的投資將不斷持續。一方面,Verizon需要不斷夯實4G網絡建設,增加4G網絡的覆蓋和密度。另一方面,光纖的投資對於Verizon來說至關重要。這不僅是因為4G,更是因為Verizon要在2018年之前成為首個提供固定5G無線服務的運營商,這需要大量的光纖資源。
6、暴風集團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凈利潤同比下降60%-90%
1月25日晚間消息,暴風集團發布2016年度業績預告,預計營收15.7-17.3億元,同比增長140%-165%;凈利潤為1735- 6932萬元,同比下降60%-90%。在凈利潤預減方面,暴風集團表示,主要是由於:1、電視行業的電視面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暴風統帥的產品成本大幅增加,並且營銷推廣費用不斷增加;2、2016年度投資收益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金額較2015年度大幅降低;3、股權激勵費用大幅增加。
@echo: 每天各種廣告推廣,無數垃圾消息,後臺運行,基本沒有什麽版權,給我一個理由讓我用暴風
7、虛實經濟爭論後,宗慶後馬雲首次同場握手
1月25日,浙商座談會在杭州舉行。經過關於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此消彼長的“宗馬之爭”後,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首次同場握手寒暄。據相關人士透露,宗馬兩人的握手可以說是浙江省省長車俊“撮合”的,座談會結束後,車俊把宗慶後和馬雲叫在了一起,這才有了兩人握手致意、車俊笑著註視的場景。
@諾式媒女: 實體經濟和電子商務,本就不是矛盾關系
8、外媒表示小米手環2無法正確識別黑人心率
據thenextweb報道,日前有黑色皮膚用戶在網絡上稱,其所佩戴的小米手環2存在心率檢測的障礙,設備傳感器無法正確監測到心率,除非將其放到皮膚顏色較淺的位置(例如手掌)或者是在手環傳感器與皮膚之間墊上一張白紙才能夠檢測到,目前有不少的黑色皮膚運動愛好者在運動論壇抱怨此事,這種問題在2016年十月之前推出的小米手環2上尤為明顯。
@上市文人: 這要是在美國可是大事,涉嫌種族歧視。小米要攤上事兒了?!
@杜宇80後: 從技術上來講,測試不到位
9、央行:對比特幣交易平臺的現場檢查將繼續進行
日前,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與北京市金融局、市工商局等相關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進駐“火幣網”、“幣行”等比特幣交易平臺開展現場檢查。根據前期初步檢查情況和發現的問題,檢查組決定將繼續圍繞支付結算、反洗錢、外匯管理、信息及資金安全等方面情況開展進一步檢查。檢查組提示投資者應當關註比特幣平臺交易的法律合規、市場波動、資金安全等風險,審慎參與比特幣投資活動。
10、智能手機業務不給力,LG電子6年來首次遭遇季度營業虧損
據韓聯社報道,LG電子昨日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公司2016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出現赤字,虧損35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5%,達14.7777萬億韓元。這是LG電子6年來首次遭遇季度營業虧損。
@科技小兵-: #手機江湖#中國市場的丟失,是lg電子虧損的重大原因之一
今日思想
在與外資合作時,本土企業不要把自己當成羊,而是要當成一只並不強壯的“狼”。因為以羊的心態去迎合狼,狼的心理就變成如何吃掉你而不是如何合作。
——宗慶後
1月26日消息,中國聯通發布盈利警告稱,2016年盈利預計較2015年下降約94%,但比2015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虧損約人民幣33.6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盈利下降主要由於2016年預計沒有鐵塔出售收益,2016年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以及2016年銷售費用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未來本集團將強化戰略定力和執行力,繼續深入實施聚焦戰略,推動本集團邁上健康發展之路。
移動業務扭轉經營困局已初見成效,截至2016年底,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4億戶,全年凈增1150.5萬戶,成功扭轉2015年移動用戶連續多月下降的勢頭,其中4G用戶達到1.05億戶,全年凈增6039.5萬戶。
1月26日消息,中國聯通發布盈利警告稱,2016年盈利預計較2015年下降約94%,但比2015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虧損約人民幣33.6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盈利下降主要由於2016年預計沒有鐵塔出售收益,2016年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以及2016年銷售費用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未來本集團將強化戰略定力和執行力,繼續深入實施聚焦戰略,推動本集團邁上健康發展之路。
移動業務扭轉經營困局已初見成效,截至2016年底,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4億戶,全年凈增1150.5萬戶,成功扭轉2015年移動用戶連續多月下降的勢頭,其中4G用戶達到1.05億戶,全年凈增6039.5萬戶。
據中國聯通官網消息,中國聯通近日發布了全新“冰激淩”系列套餐,新套餐“語音”和“流量”均不限量。這開了國內移動資費不限量的先河。
聯通冰激淩套餐包含398元和198元兩檔。398元/月的冰激淩套餐每月包含國內無限語音和無限流量(超過40GB會轉成不限量3G);198元/月的冰激淩套餐每月包含1500分鐘國內語音和15GB的4G全國流量,用戶超出後流量采取不限量和“放心用”雙模式。比如,198套餐超出套餐規定的流量,也不會停機更也不會額外收費,聯通會把流量從4G網絡轉到3G網絡,用戶可以“放心用”。
值得一提的是,即日起至3月31日,用戶辦理398元/月的冰激淩套餐可享受“五折”優惠,僅需199元/月。
從“冰激淩”套餐的定位看,以流量為核心,具有無束縛、無捆綁、簡單容易懂的特點,解決了國內用戶流量消費的核心痛點,是運營商流量經營的重要創新和突破。
此前,中國聯通發布了盈利預警,預計2016年凈利潤同比下降94%。公告原文稱,2016年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預計較2015年下降約94%,但比2015年下半年剔除鐵塔出售收益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虧損約人民幣33.63億元已有明顯改善。
公告稱,2016年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占盈利下降主要由於2016年預計沒有鐵塔出售收益,2016年鐵塔使用費用增加及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以及2016年銷售費用預計較2015年明顯上升。
此外,中國聯通稱,2016年,公司立足長期持續發展,全力搶補基礎短板,初步扭轉了公司發展的不利局面,經營發展和服務收入止跌回穩。移動業務扭轉經營困局已初見成效,2016年移動出賬用戶達到2.64億戶,凈增1,150.5萬戶,成功扭轉2015年移動用戶連續多月下降的勢頭;其中4G用戶達到1.05億戶,凈增6,039.5萬戶。
在3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中央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戰略舉措。電信行業作為國家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在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國家網絡強國戰略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電信領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相信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激發電信企業的內生動力與企業活力,加快行業創新轉型,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
中國聯通希望通過混改,深化落實電信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為國企改革提供經驗與借鑒,促進數字經濟繁榮,助力實體經濟發展。陸益民表示,目前中國聯通的混改方案正在國家有關部門審批之中。
此外,中國聯通在政策吹風會上宣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將全面取消手機長途與漫遊費。進一步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與國際漫遊資費水平,大幅度降低面向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的同時,充分發揮4G網絡流量資源、信息化建設“一點接入、支撐全網”的服務支撐等優勢。
周三(3月8日),兩市開始步入調整的節奏,盤面熱點稀缺,受混改、一帶一路概念帶動,滬指上午勉強圍繞10日線窄幅震蕩;而由於題材股走弱,創業板低開低走,結束連漲三日的強勢。上午市場情緒很弱,兩市僅有天和防務(300397.SZ)、羅頓發展(600209.SH)、張家港行(002839.SZ)、太陽電纜(002300.SZ)等少數幾只個股自然漲停,“二連板”個股幾乎絕跡。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少跌多,中國聯通(600050.SH;00762.HK)盤中沖擊漲停,帶起混改板塊;軍工(航天、船舶)漲幅居前,次新銀行拉升,銀行股有心護盤。反觀跌幅榜,都是資源股(鋼鐵、煤炭)、黃金等權重股。在概念板塊中,以“中字頭”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概念活躍;土地流轉小幅上漲;但共享汽車、油改等題材沖高回落,追高者很容易被埋。
雖說盤面弱勢盡顯,但是還有亮點可尋:比如中國聯通大漲,軍工混改概念登上舞臺。天和防務早早上板,穩定軍心,北方導航(600435.SH)、景嘉微(300474.SZ)等漲幅均超5%。
消息方面,韓美開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引發了周邊國家的關註。光大證券發布報告指出,“本次事件發酵將提振軍工行業市場情緒,有望接力軍工國企混改成為下一個主題投資機會,建議關註電子對抗及導彈等產業鏈上相關標的。”
另外,全國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透露,2017年中國國防預算增幅在7%左右。據前瞻數據庫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國防預算為9543.54億元,按增幅7%計算,2017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將達到10000億元人民幣。
還有一點值得特別關註:市場情緒不佳,資金開始炒作前期強勢股。這些前期莊股由於股性活躍,自然更容易獲得關註,其中,太陽電纜、寶塔實業(000595.SZ)午前漲停,和勝股份(002824.SZ)漲幅逾5%。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兩市昨日各大指數紛紛收紅,但是外強中幹行情再現,滬指雖然臨近收盤勉強站上十日均線,但是量能沒能放大,並且市場熱點散亂,沒有持續性的熱點,上方壓力較大,短期或將在五日和十日均線附近震蕩運行一段時間。
創業板方面,表現稍強於滬指,但是經過連續兩天的上漲,雖然昨日幾乎以日內高點收盤,但上方缺口壓力和前高平臺整理期的壓力顯現,將阻礙創業板的繼續上攻,想要突破也是需要量能繼續放大,目前量能才是制約行情的關鍵,但是目前資金收緊態勢明顯沒有緩解,加之機構資金流出狀態沒有改變,短期或將維持震蕩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