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當時俄羅斯還叫「蘇聯」,在首都莫斯科的蘇聯科學院,工程師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正在思考如何在計算機上自行開發一些簡單的遊戲。
阿列克謝從小就喜歡拼圖遊戲,尤其是五格拼板,當年只要1盧布就能在莫斯科的玩具店裡買到三套幾何圖形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後,他通過一款拼圖遊戲得到靈感,考慮讓不同形狀的圖形依次下落,在矩形底部堆疊起來使之排列成完整的一行後消除。
在另外兩位同伴的協助下,阿列克謝最終完成了遊戲,並命名為「Tetris」。這一名字是由遊戲圖案中最基本的結構「四」(希臘語:tetra)和阿列克謝最喜愛的運動「網球」(tennis)組合而成。如今,我們今天更習慣叫它「俄羅斯方塊」。
6月6日,「俄羅斯方塊」迎來30歲生日。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機遊戲,幾乎登上每一個遊戲平台。如今,它已經過渡到智能手機,躋身App Store付費應用排行榜前100名。至今,阿列克謝仍難掩驕傲,「我想我一生最得意的事是,至少在1984年6月的頭幾天,我是這個星球上俄羅斯方塊玩得最好的人。」
「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邁入而立之年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出現在50多種不同的遊戲平台之上,超過4.25億移動設備用戶購買了這款遊戲。Facebook用戶也已經玩了超過200億盤俄羅斯方塊對戰版遊戲。究竟是什麼讓人們不停地移動手指,點擊鼠標、屏幕,以確保每一行方塊保持一致,然後消失在虛擬的計算機世界?
俄羅斯方塊的原始程序,是在蘇聯仿製的Elektronika 60運行,由於這款計算機不能顯示色塊圖案,原始版本只能用字符串來表示圖形,即便這樣,阿列克謝和他身邊的朋友們很快為之沉迷。「該遊戲上手極其簡單,但要熟練掌握其中的技巧卻很困難。它雖然看起來平淡乏味,卻又令人上癮。」阿列克謝回顧創作歷程時說。
俄羅斯方塊玩家喬納斯·紐鮑爾一定對阿列克謝的話有深刻體會。據《財富》雜誌報導,紐鮑爾曾四度加冕NES遊戲系統俄羅斯方塊世界錦標賽冠軍。自這項賽事於2010年創建以來,他還沒有被擊敗過,而且還沒有退出江湖的打算。
身為獨立研究和諮詢公司Saibus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紐鮑爾每年都努力地在競爭激烈的俄羅斯方塊世界和他的工作之間維持一種平衡。雖然他說日常工作和俄羅斯方塊並沒有什麼共同點,但為了精益求精,紐鮑爾不時會花一些時間來分析這款遊戲。
紐鮑爾玩了大半輩子俄羅斯方塊,這款遊戲總能吸引他玩下去。「它備受不同年齡組人群的歡迎,它的簡單性幾乎有催眠作用。」
另外,俄羅斯方塊還有額外的特性:你永遠都不會覺得完全滿足。「從來沒有什麼正確的步驟,」紐鮑爾說,「對完美步驟的追求永遠也不會結束。」
除了紐鮑爾發現的催眠作用,今年2月,心理學家還發現,減肥者通過玩俄羅斯方塊,可以降低對富含脂肪的食物和零食的心理需求,煙癮也能得到遏制。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認知發展和心理學教授湯姆·斯塔福德表示,俄羅斯方塊長盛不衰的原因是,這款遊戲能夠把玩家帶入一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這是一個永遠產生未完成任務的世界」。
「小偷」推動的「商業化」
1985年,阿列克謝的開發同伴之一瓦丁·格拉西莫夫在MS-DOS系統下移植了俄羅斯方塊,讓更多的個人電腦可以運行,遊戲得以迅速普及。
起初,阿列克謝希望能合法販賣這款遊戲,但這在當時的體制下非常困難。幾經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後,他表示可以考慮把遊戲版權交給當時的蘇聯科學院。在誕生後的數年裡,俄羅斯方塊一直都以免費拷貝的形式傳播,從蘇聯擴展到整個歐洲。
1986年匈牙利的程序員在Apple II和Commodore 64計算機上再次移植了該遊戲,英國遊戲公司Andromeda的一位經理人羅伯特·斯坦恩注意到這個商機,他開始聯繫這位程序員和阿列克謝,試圖購買版權。
不過,斯坦恩有點急功近利。在與阿列克謝達成版權協議前,他就把它分別賣給英國遊戲公司Mirrorsoft和美國遊戲公司Spectrum Holobyte,並對外宣稱這款遊戲是匈牙利開發的作品。斯坦恩沒料到,他的這一行為引發了數十年的版權大戰,也間接加快了俄羅斯方塊的商業化進程。
1986年11月,PC版俄羅斯方塊已經率先由Mirrorsoft正式發行,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賣點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遊戲」,其遊戲宣傳海報上甚至帶有濃郁的冷戰色彩。
隨著在歐洲地區俄羅斯方塊的火爆上市,蘇聯才開始正視這款遊戲,將阿列克謝稱為「俄羅斯方塊之父」,導致斯坦恩試圖掩蓋真相的計劃失敗。從屬蘇聯政府的外國貿易協會ELORG則找到斯坦恩,在阿列克謝授權下洽談遊戲版權。1988年5月,兩邊達成新的協議準備開發新的PC版俄羅斯方塊遊戲。
此時,Mirrorsoft和Spectrum已經分別向下一家授權了俄羅斯方塊遊戲,前者將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當時的雅達利(Atari),他們率先推出街機版和家用機版;後者則把在日本的版權賣給BPS,1988年11月他們在家用遊戲主機上發行初代俄羅斯方塊,銷量迅速達到200萬份,引來了任天堂的注意。
版權戰驚動戈爾巴喬夫
彼時,任天堂正準備發售自己的新一代掌機Game Boy(GB),老社長山內溥的女婿荒川實認為俄羅斯方塊是最適合GB的遊戲。
由於俄羅斯方塊的版權混亂不堪,任天堂出資向ELORG直接購買家用機版權,得到授權的同時向外界表示,之前的俄羅斯方塊都是盜版。在幾個月後,北美版Game Boy捆綁俄羅斯方塊一併首發,銷量超3000萬份,幫助GB前期佔領市場,吸引各階層玩家打下了無可比擬的堅實基礎。
隨後,任天堂利用法律武器向競爭對手揮起屠刀——先向雅達利發出通牒,要求他們停止一切俄羅斯方塊的遊戲開發,雅達利自然不甘示弱,表示要把官司打到底。Spectrum則試圖利用政治話題造勢,暗示ELORG把版權賣給日本人是賣國行為,最後甚至驚動當時的戈爾巴喬夫。
在各方面勢力明爭暗鬥之下,這場官司率先在美國開庭,最後宣判結果表示當初Mirrorsoft的授權行為無效,雅達利不得不收回並銷毀全部遊戲卡帶並停止街機版開發。
不過,打官司歸打官司,各家都沒少為這款遊戲出力。Spectrum為俄羅斯方塊配上背景樂——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民歌《賣貨郎》以及俄式教堂的背景,任天堂後來又選取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為背景,這令阿列克謝本人頗感尷尬:世界所有的孩子聽到這種音樂時,都會高呼:「俄羅斯方塊!俄羅斯方塊!」這對俄羅斯文化並非好事。不過,這對遊戲銷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大批小公司也偷偷地「揩油」,他們對遊戲加以細節改動,或者用相似的名字推出各種盜版走擦邊球路線。全世界玩家能玩到好幾百種版本的俄羅斯方塊,也多虧了他們的努力。無論是哪一版本,都會有一群追逐的玩家。2002年,一名過分沉迷的英國玩家不聽機組人員的勸阻,在飛機上用手機玩俄羅斯方塊,結果被判刑入獄4個月。不過,作為「俄羅斯方塊之父」,阿列克謝最欣賞的俄羅斯方塊版本為任天堂GB的原始版。
遊戲圈抗衰老神話
目前俄羅斯方塊的遊戲版權正式歸屬於Tetris Company LLC,由它授權給其他公司發行新的遊戲。
俄羅斯方塊是史上移植平台最多的遊戲,從最早的PC到GB再到PSP,從FC到PS3,更不用說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平台,或是網絡在線遊戲服務商,每一個新興的系統模式都少不了它的存在。它還會登陸PS4和Xbox One最新一代主機,在高清化時代繼續書寫傳奇。
事實上,俄羅斯方塊從誕生那天開始,就已經進化到完美階段,不需要再做任何多餘的修改。30年前的DOS版和現在的版本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從操作方式到呈現形態全無二致。阿列克謝說,「人們當時並沒有意識到,『簡單』並不意味著粗糙。我曾試圖在遊戲設計中加入一些科學的成分,但後來我明白了,遊戲就是一種神奇的藝術。」
俄羅斯方塊品牌獨家代理商藍色星球軟件公司(Blue Planet Software)CEO瑪雅·羅傑斯表示,過去三十年來,這款遊戲一直精心保護著它的核心玩法,進而成就了長盛不衰的傳奇。「玩一盤俄羅斯方塊遊戲,能夠滿足你在混亂中創造秩序的渴望。」
如今,任何人都有機會在各種設備上玩俄羅斯方塊。沒有語言和文化障礙,一個由玩家組成的龐大社區已經強勢湧現。Facebook和其他社交媒體起到了激勵作用。
雖然俄羅斯方塊已經度過了30歲生日,歲月似乎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痕跡。它從為一款遊戲生造的單詞變成了一個人盡皆知的專有名詞,它創造了一種遊戲類型,成為《糖果粉碎傳奇》等消除類益智遊戲的鼻祖。在接受科技博客Re/code採訪時,阿列克謝被問及俄羅斯方塊還能受歡迎多久,他回答: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看不出任何俄羅斯方塊會受冷落的跡象
四處開戰的亞馬遜
從產品結構來看,亞馬遜早已經不是一家單純的B2C電商公司。除了經營跨國電商亞馬遜網之外,它還向大量企業提供云服務,向普通消費者銷售電子圖書、數字音樂,提供音樂流媒體和視頻流媒體服務,它還涉足硬件:Kindle閱讀器、Kindle Fire平板、Fire TV機頂盒,就在上週末亞馬遜還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機Fire phone。除此之外,為了完善電商業態,它也在佈局移動支付。另外少為人知的是,亞馬遜還擁有並運營IMDB等網站。
它從來不是一家和善的公司。
蘋果、Google、微軟全部是它的敵人。它儘可能壓低供貨商價格,維持電商平台的價格競爭力。它和線下商戶爭客源,和全球多國的綜合、垂直電商競爭線上流量。它努力控制運營成本,亞馬遜工人罷工的消息不時佔據新聞版面。它在摧毀傳統書店生意同時,還利用自出版平台壓製出版商,甚至波及夾在中間的作者。
它的云服務在蠶食IBM等傳統IT廠商的利益,也在迎接新老勢力挑戰。它為Dropbox此類公司提供云服務的同時,又在覬覦這些公司的業務。為了擁有承載自家服務的硬件,它分裂了Android。
在電子書影音領域,它和蘋果、Google這兩家挾移動平台強勢地位擴張內容生態的巨頭戰鬥的同時,還在各個細分領域打擊巴諾、挑釁YouTube/Netflix/Hulu/HBO Go、Pandora。
在硬件領域,它和華碩、三星等手機/平板廠商競爭,還和Google、蘋果這樣的機頂盒佈局者以及Ruku這樣的創業公司競爭,當然Fire TV的遊戲功能還隱隱瞄著微軟Xbox和索尼PlayStation。亞馬遜佈局移動支付,少不了和Square,Google Wallet還有蘋果大戰一場。
簡直是到處開戰,戰到沒朋友……
追根述源這還是一家商店
儘管亞馬遜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越來越多,但這家1994年出生於貝爾維尤車庫裡的企業,骨子裡依然是一家商店。只是它出售的商品越發複雜了,正如Logo裡從A到Z的箭頭一樣,幾乎無所不包。云服務的計算力、Amazon Appstore裡的應用這些也都成了亞馬遜出售的商品。
作為一家Store,亞馬遜的核心運營模式依然從「供貨商」那裡拿貨,把顧客從競爭對手那裡搶過來,把貨物賣給他們。
亞馬遜從圖書出版商那裡拿書,從各類商品生產商和品牌商那裡進貨,在自家網店裡銷售並通過物流運送給顧客。亞馬遜從出版商和個人作者那裡批發來「電子圖書」,賣給顧客。亞馬遜還從音樂發行商、視頻發行商那裡批發電子影音專供自己的會員。亞馬遜低價出售硬件產品,希望用戶通過它享受自家的服務……這當中,似乎只有自建數據中心,把計算力出售/出租給創業公司和其它機構的AWS並非這一模式。
在這些「商品」中,亞馬遜的數字自出版和應用商店,是最不像「商店」而更像「平台」的產品。然而就在這兩個平台上,亞馬遜仍保持著高度的運營和控制力不放鬆——無論是Google Play和蘋果AppStore,都相對中立不會過分干涉用戶和開發者行為,它們都是為交易雙方提供平台並從中抽佣。然而亞馬遜總難以克制住自己對商品定價權的干涉,以及通過運營和促銷此類電商強運營手段促銷電子書和應用的行為。
在這樣的一家商店眼裡,只有供貨商、競爭對手、顧客。
亞馬遜作為一家商店,橫亙在供與求之間。這個鏈條運轉的核心,依然是價格,或者說「價差」。為了維持對競爭對手的壓力,亞馬遜必須保持低利潤率和對供應商的苛刻;為了擴張,亞馬遜會抓住各種可能的機會擴張商品品類,從而和不同領域的敵人戰鬥;為了粘住消費者,亞馬遜必須提供有價格優勢的商品和周到的售後服務(也是有成本的)。
價格是亞馬遜核心的競爭力,而不像競爭對手蘋果或者Google那樣提供一些獨特的服務。Google核心利潤來源的自動廣告體系具備強烈的不可取代性;你只能在蘋果那裡買iPhone,蘋果出售的是昇華於硬件和軟件之上的獨特體驗。
亞馬遜?它的獨有價值呢?
貝佐斯說過:世界上有兩類公司,一類提高價格,一類降低價格。亞馬遜無疑屬於後一類,它殘酷高效地追求降低價格。「低價」給亞馬遜迎來了顧客親睞。然而這條道路也限制了亞馬遜本身對於利潤的追逐。而它的戰線越豐富,就要花費更大的代價去壓縮利潤。
什麼時候亞馬遜能夠賺錢?
這個問題也許永遠沒有答案。
因為,如上文所說,亞馬遜的價值就是他的價格,而只要存在競爭,亞馬遜就必須用低利潤來保證自己的價格優勢,同時需要大量投入來研發新的產品和技術。換句話說,亞馬遜的盈利,也許要等到它「全面戰勝對手」的那一天。
可這一天似乎還太遙遠——亞馬遜電商業務在多個國家確立了絕對優勢,但在部分市場(例如中國)仍在辛苦掙扎;亞馬遜的自出版平台運轉良好,巴諾已經無力迎戰,但亞馬遜缺乏強勢的移動平台,蘋果和Google仍是潛在威脅;亞馬遜云服務雖然享有領先優勢,但仍面臨著激烈競爭乃至價格戰,而且部分企業用戶也在逃離;亞馬遜的硬件業務並不能提供營收,而是提供電商消費和內容消費的通道;Fire Phone?這款高價的手機能否為客戶普遍接受還是個很大的疑問。
還有第二種可能——亞馬遜越來越重要的Prime會員體系,讓會員沉浸在亞馬遜的各項服務之中,不斷地增加他們的逃離成本,並以此獲得更多服務的定價靈活性。
當然,最壞的情況是,不斷的新增服務和打不完的競爭對手,讓亞馬遜永遠都無法掙到錢,直到它被新的模式所取代。
無論如何,亞馬遜遠沒有到收割利潤的時候。
本文原載於:PingWest
後來,經過規劃,大街拓寬了,高樓大廈出現了。北京的中關村e世界、海龍大廈、鼎好電子商城被業內人士稱作電子商貿「金三角」。在2008年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生意興隆的景象。你到中關村買電腦、買相機、買配件,任何大廈門口都有熱情的經理迎接你,你的手裡也被塞進各種五顏六色的小廣告。但是,一進門,除非你是專家,你的大腦即被這些人控制,你的購買決策也將受到他們的影響。往往你買了之後才發現,花了不少冤枉錢。而且,買之前他們笑臉相迎,買之後他們屁股相對。如果你購買的貨出了質量問題,如果你運氣不好,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是被無限期地拖延,或者是踢皮球。
而且,你沒有地方去給他們打差評。
如今,中關村的幾座電子大廈陷入了銷售額、客流量大幅下降的窘境。站在中關村e世界電子賣場的一樓大廳,偌大的商場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消費者,空空的過道與商舖裡緊密擺放的電子產品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關村電子大廈的沒落,源自電商衝擊波。而電商之所以能衝擊中關村,根子在於一些商舖不講誠信。俗話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確實如此,一些商舖不講誠信,矇騙顧客,導致顧客對中關村產生了壞口碑,一傳十、十傳百,這頂帽子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電商裡面沒有騙子嗎?當然有。但是,在電商裡面,信息是透明的,是快速流動的。出現了一個騙子,一個顧客給他差評,成千上萬的顧客看到,那麼他的銷售量就會受影響。連續有幾個差評,他就可能賣不出貨了。但是,在中關村,不講誠信的商舖今天騙了明天可以接著騙,因為很難建立一種信用機制去懲戒不誠信的商舖。
當然,電商對傳統百貨的衝擊不僅是誠信方面,而且還在於價格和便利。360公司的總部臨近望京地區,望京那裡有一個華堂商場,是著名的品牌商場,2006年開業,在望京經營了8年之久。但是,這個商場在2014年4月28日正式停止營業,5月中旬全部撤離,隨後改建成寫字樓。當然,傳統百貨的衰落原因複雜,比如不合理的建築佈局、老化的硬件、缺乏創新的經營模式,但電商的衝擊無疑是加速其衰落的最大的力量。
回想一下,還在幾年前,電商會不會衝擊實體店這個問題大家還在爭論不休。有的人說,實體店有自己的優勢,顧客可以現場對物品進行感知,在這點上電商比不了。結果,最終大家發現,實體店變成了體驗店,顧客進來進行感知,沒錯。他覺得貨不錯,記下型號來,轉頭就在電商上下訂單了。前一段時間,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個軟件打起來了,不僅免費,而且還倒貼錢。這個現象對一些傳統的腦子來說,實在是無法理解、不可理喻,但它就是這麼現實地發生了。等到你回過味兒來,再說「不行,我們要轉型了」,這時候,你會發現人家已經遙遙領先了。
看趨勢,你得在它還沒起來的時候就能看到。比如,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手機到底佔整個手機銷售量多大比例?我不是做手機的,但我猜測可能應該不到20%,不是最大的銷售渠道,還是實體店賣得最多。那你覺得20%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嗎?有人覺得是,有人覺得不是。有人說:他不是還得到我店裡來買嗎?但是,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它的發展就會加速。總有一天,廠商會發現,網上賣手機是能在短時間內上規模的。在實體店買手機的顧客,可能會被現場美女銷售員的一番說辭所打動,腦子一熱就花了不少冤枉錢。但他一到網上買手機,立馬就變成了性價比顧客,因為大量的評論在那裡擺著,他能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做出性價比最高的購買決策。所以手機廠商一旦選擇網上開賣手機,網上的性價比消費文化就會逼著它必須注重性價比,就會迫使它不斷犧牲在硬件上的利潤,以形成更高的性價比來換取規模。最後你會發現,有一天廠商的有些手機是在網上專賣的,你在線下實體店里根本見不到。
任何企業都可以找最強的競爭對手打,但有一個對手你是打不過的,那就是趨勢。趨勢一旦爆發,就不會是一種線性的發展。它會積蓄力量於無形,最後突然爆發出雪崩效應。任何不願意改變的力量都會在雪崩面前被毀滅,被市場邊緣化。20世紀90年代,我在中關村工作、創業,對這個地方非常熟悉。那個時候中關村還沒有改造,也沒什麼規劃,到處都是小店舖,店裡店外,人頭攢動。雖然從那個時候開始,中關村就有了「騙子一條街」的稱號,但人流從來沒有斷過,因為它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器材集散地。雖然你在這裡可能會上當受騙,但是你能買到東西。
後來,經過規劃,大街拓寬了,高樓大廈出現了。北京的中關村e世界、海龍大廈、鼎好電子商城被業內人士稱作電子商貿「金三角」。在2008年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生意興隆的景象。你到中關村買電腦、買相機、買配件,任何大廈門口都有熱情的經理迎接你,你的手裡也被塞進各種五顏六色的小廣告。但是,一進門,除非你是專家,你的大腦即被這些人控制,你的購買決策也將受到他們的影響。往往你買了之後才發現,花了不少冤枉錢。而且,買之前他們笑臉相迎,買之後他們屁股相對。如果你購買的貨出了質量問題,如果你運氣不好,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是被無限期地拖延,或者是踢皮球。
而且,你沒有地方去給他們打差評。
如今,中關村的幾座電子大廈陷入了銷售額、客流量大幅下降的窘境。站在中關村e世界電子賣場的一樓大廳,偌大的商場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消費者,空空的過道與商舖裡緊密擺放的電子產品形成了鮮明對比。
中關村電子大廈的沒落,源自電商衝擊波。而電商之所以能衝擊中關村,根子在於一些商舖不講誠信。俗話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確實如此,一些商舖不講誠信,矇騙顧客,導致顧客對中關村產生了壞口碑,一傳十、十傳百,這頂帽子一旦戴上,就再也摘不下來了。
電商裡面沒有騙子嗎?當然有。但是,在電商裡面,信息是透明的,是快速流動的。出現了一個騙子,一個顧客給他差評,成千上萬的顧客看到,那麼他的銷售量就會受影響。連續有幾個差評,他就可能賣不出貨了。但是,在中關村,不講誠信的商舖今天騙了明天可以接著騙,因為很難建立一種信用機制去懲戒不誠信的商舖。
當然,電商對傳統百貨的衝擊不僅是誠信方面,而且還在於價格和便利。360公司的總部臨近望京地區,望京那裡有一個華堂商場,是著名的品牌商場,2006年開業,在望京經營了8年之久。但是,這個商場在2014年4月28日正式停止營業,5月中旬全部撤離,隨後改建成寫字樓。當然,傳統百貨的衰落原因複雜,比如不合理的建築佈局、老化的硬件、缺乏創新的經營模式,但電商的衝擊無疑是加速其衰落的最大的力量。
回想一下,還在幾年前,電商會不會衝擊實體店這個問題大家還在爭論不休。有的人說,實體店有自己的優勢,顧客可以現場對物品進行感知,在這點上電商比不了。結果,最終大家發現,實體店變成了體驗店,顧客進來進行感知,沒錯。他覺得貨不錯,記下型號來,轉頭就在電商上下訂單了。前一段時間,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個軟件打起來了,不僅免費,而且還倒貼錢。這個現象對一些傳統的腦子來說,實在是無法理解、不可理喻,但它就是這麼現實地發生了。等到你回過味兒來,再說「不行,我們要轉型了」,這時候,你會發現人家已經遙遙領先了。
看趨勢,你得在它還沒起來的時候就能看到。比如,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手機到底佔整個手機銷售量多大比例?我不是做手機的,但我猜測可能應該不到20%,不是最大的銷售渠道,還是實體店賣得最多。那你覺得20%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嗎?有人覺得是,有人覺得不是。有人說:他不是還得到我店裡來買嗎?但是,這種趨勢一旦形成,它的發展就會加速。總有一天,廠商會發現,網上賣手機是能在短時間內上規模的。在實體店買手機的顧客,可能會被現場美女銷售員的一番說辭所打動,腦子一熱就花了不少冤枉錢。但他一到網上買手機,立馬就變成了性價比顧客,因為大量的評論在那裡擺著,他能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做出性價比最高的購買決策。所以手機廠商一旦選擇網上開賣手機,網上的性價比消費文化就會逼著它必須注重性價比,就會迫使它不斷犧牲在硬件上的利潤,以形成更高的性價比來換取規模。最後你會發現,有一天廠商的有些手機是在網上專賣的,你在線下實體店里根本見不到。
任何企業都可以找最強的競爭對手打,但有一個對手你是打不過的,那就是趨勢。趨勢一旦爆發,就不會是一種線性的發展。它會積蓄力量於無形,最後突然爆發出雪崩效應。任何不願意改變的力量都會在雪崩面前被毀滅,被市場邊緣化。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年8月時曾說:“俄羅斯已經到了冷戰以來最受孤立的時刻。”但他或許錯了。
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9月23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瓦倫蒂娜•馬特維延科(Valentina Matviyenko)23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後對記者稱,中國永遠不會支持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不會參與。
馬特維延科稱,“習近平指出,不管我們承受多大的壓力,我們都永遠不支持對俄羅斯制裁,也永遠不會參與”。
據馬特維延科介紹,中國已經公開表示了對實施單方面制裁的不可接受性、非法性和反作用性立場。馬特維延科說,我們在這里的立場絕對一致。她表示,俄中均認為“制裁無效,並視其為試圖對國家主權施壓,以使其改變自己的立場並使其衰弱,阻止其發展”。
馬特維延科強調,“這是中國的公開立場,我們感謝中國這樣的評價”。馬特維延科還指出,沒有什麽制裁能影響兩國的夥伴關系。
她表示“俄中戰略夥伴關系有著長遠前景,她不受任何政治局勢和任何人野心的左右,因為這符合我們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從中國國家主席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語是很難得的”。她補充說,中國“對在烏克蘭發生的一切、對危機的起因給出了絕對客觀、合適的評價”。
庫克接任蘋果CEO後,以不斷上漲的股價回應了外界對他的質疑。他稱,沒有人能成為喬布斯,他遵從喬布斯“做正確的事”的建議,專註於做小部分有質量的產品,使蘋果繼續延續良好的表現。
庫克也談到他的財富觀,“錢對於我來說,永遠是結果,而不是動機;金錢永遠不是我早起的理由,永遠不是;把事情做好,你自然而然就收獲金錢了。喬布斯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不強調財富,從沒見過他做哪個決定是為了個人財富。”
以下為兩人對話要點:
沒有人能成為喬布斯
錢穎一:去年惠普的CEO來了,今年蘋果的CEO也來了。這次你對Apple Watch的信心是什麽?能否複制iPhone和iPad的成功?
庫克:在手機上放大用兩只手進行,在智能手表上就不行了,所以蘋果設計用旁邊的按鈕來進行放大和縮小。蘋果花三年時間研究人們怎麽使用會很方便。
蘋果有智能手機也有平板產品,但不是第一家創造這些產品的,但是花了很多時間才讓做的事情變正確;做最好的事情很難,最好的事情是最簡單的,想出一個複雜的方法來做事不難,難的是想出一個簡單的方法。在研究這些事情上,要集中深入,範圍不可以太寬泛。
錢穎一:接過喬布斯的權杖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你做得非常好,蘋果的股票在漲。你做了很多跟喬布斯不同的事,比如在中國市場擴張與競爭對手合作等。
庫克:沒有人能成為喬布斯,我很尊敬喬布斯,喬布斯跟我說過,“不要想我會做什麽,去做正確的事就好。”
他和我分享了關於迪斯尼老總離開後迪士尼表現下滑的例子,他說不希望同樣的事發生,要有質量的做產品,就只能做一些,不可能做很大範圍的。
所以,要有勇氣說我們這個不做那個也不做,才能保證不同類型的產品中有最好的出現。不僅僅是扼殺了壞主意,好想法也有放棄的,能做的就那麽多,想象公司是超人,但事實上並不是。
堅持在一小部分產品上,深入做iPhone、蘋果電視、iPad等協同工作,把機會留給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產品的團隊。
蘋果最關註產品,其次才是利潤
錢穎一:30年前,清華經管學院成立的時候,蘋果發布蘋果2代電腦。而你曾在IBM任職12年,那段經歷對你又意味著什麽?
庫克:我們的職責和任務就是給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好產品,我們改變了消費者的生活,改變了他們如何工作。
打個比方,飛行員駕駛飛機,就是由他決定加多少油,但是燃油的使用量是有很多因素決定的。我從來沒有嘗試過像喬布斯那樣的工作。
喬布斯在皮克斯和迪斯尼的經歷,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我們有很多想法和產品想去嘗試,但我們最終只會做其中的一點。我們只能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只有保持少量的產品才能足夠深入。
錢穎一:你是怎麽做到聚焦在少量的產品上的?
庫克:我們有最棒的團隊,當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只想做最棒的東西。而這只能有一樣。
錢穎一:中國的華為和小米也非常具有競爭性,蘋果會如何應對?
庫克:市場份額不會幹擾到蘋果。因為我相信,只要產品足夠好,用戶就會買單。用戶最關心的是產品而不是市場份額。我們過去做了很多努力,事實證明,股東支持我們的決定。
我們只關註產品和用戶體驗,蘋果卓越的生態系統會打敗他們的。蘋果最關註產品,利潤是其次。
IBM和蘋果的相似之處就是都致力於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等,我在IBM學到的是,與用戶體驗最相關的產品是最重要的。
錢穎一:蘋果在中國的戰略又是怎樣的?
庫克:中國市場很大,只要保持在銷量上有增長就很好。蘋果在中國有很多合作夥伴,15家零售店是通過三千家合作夥伴來銷售的。
IDC報告稱,中國手機市場在上一季度增長了13%,但PC市場縮水了3%左右,我認為蘋果到目前為止做得挺好的,並希望蘋果能保持增長。
錢穎一:怎樣看待公司與環境的關系?
庫克:環境保護是大多數人的事。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我認為公司像人一樣有靈魂,不想做沒靈魂的公司,而選擇環保人權救災教育等,這是蘋果的責任。 今年初投資者對蘋果產生質疑,要求蘋果列明在環保方面做出的每一筆支出,我們表示目前蘋果保證是用可再生資源的。
從喬布斯身上學到專註
錢穎一:喬布斯對大學生的三個建議讓人印象深刻,你怎麽看?
庫克:除了這三個建議,我從喬布斯身上學到的東西還有一樣:專註。我認為,喬布斯篤信簡潔而不是繁複;沒人知道電腦可以做成這樣,直到喬布斯把它拿出來。
喬布斯是一個偉人。他關心身邊一起工作的人,在乎他們的想法。他一點也不在乎金錢,一點也不在乎。我每天都想起喬布斯,他是很好的朋友,喬布斯做的事是做好的蘋果產品,這仍然是我們現在的核心。
喬布斯的思考深度是常人達不到的,喬布斯強調專註,他不僅工作上是這樣,整個人生都是這樣。
在生活方面,喬布斯很少出差,他的家庭對他來說很重要,每晚要跟家人一起吃飯。
因為他想的深,關註的深,所以他願意花很多時間做正確的事;除此之外,喬布斯不僅關註表面能看到的,還關註隱藏在表象下的,他也深深關心他的員工,他的思考深度,關註深度是任何一本書都沒寫到的。
金錢永遠不是早起的理由
庫克:談到自己的財富觀,錢對於我來說,永遠是結果,而不是動機;金錢永遠不是我早起的理由,永遠不是;把事情做好,你自然而然就收獲金錢了。喬布斯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不強調財富,從沒見過他做哪個決定是為了個人財富。
錢穎一:你這輩子收到的最好的建議是什麽?
庫克:我最好的建議來自喬布斯。喬布斯讓我接管蘋果CEO的時候,我當時說自己擔當不了。而喬布斯又一次講了他的故事,然後對我說:保持專註,不要想如果是喬布斯他會怎麽做。很多人會說,如果喬布斯在世的話,他肯定不會如何如何……這些評論永遠不會影響到我。
不管你做什麽,異議總會存在,噪音太多,你要聽從內心。別人的異議或許有道理,但對你來說沒任何好處。對於那些沒意義的噪聲,我選擇屏蔽它們。
庫克:我知道喬布斯對我的信任和看重,並強調現代世界有很多不可能,如果你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一個CEO,就不要被外界言論所左右。不被外界言論左右,不是避而不聽,而是只聽一小部分人的話,要聽智慧人的話。
喬布斯說過擁有多元化的員工組合很重要,隨之而來的就會有不同的意見。我也會聽有意見的人的想法,但不會聽那些只會喊叫說些廢話的人。
錢穎一:所以你要判斷誰是有智慧的人,誰不是。
庫克:我能看出來你是。
團隊、協作、保持好奇心
錢穎一:很多在場的清華學生想加入蘋果,你覺得他們應該怎麽做?
庫克:給我寄份簡歷。給那些希望成為企業家、希望標新立異的學生一些建議:沒有哪條固定的路線是永遠正確的,對產品有想法,有激情,就去做;如果只看錢,就什麽也別做了,換個關註點吧。找到了真正喜歡想做的事,你做的就會是最好的工作,工作就像玩,要去享受。你得像個賽場上的選手,盡情享受比賽就可以了。
錢穎一:其實就是要follow your heart。如何培養領導力?
庫克:團隊、協作、保持好奇心。去思考事情是如何運轉的?別人是怎麽想的?在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小組作業,要合作完成,不管你多聰明能做什麽,都要以一種適當的方式去與別人合作來完成,關註內部競爭多過關註外部競爭是錯的。 做得好的人,是關註如何做的,並且要有好奇心。保持好奇心,你可以學到更多;喬布斯是我見過最好奇的人,他簡直對什麽都很好奇。
還要選擇跟你不同的人進行合作,那些挑戰你的人,跟你意見不合的人,背景不一樣的人,多元化是做一個好的領導人最需要關註的。 一個公司在本地市場做大了,要向全球擴張,一定需要融入其他市場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