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趁市亂銀每日幾千萬上落中環在線:證券董事變職業散戶 李華華


2009-02-23  AppleDaily





 

雖 然全球政府都落力泵水救經濟,但成唔成功真係好難講,所以個股市都係似穩未穩,普通散戶就梗係心驚驚唔敢入市住啦,睇定啲穩陣啲嘛。不過有啲職業散戶就勇 字當頭,仲識掌握波動市況炒個不亦樂乎,好似天行國際(993)旗下天行聯合證券聯席董事連轉逢咁,就係趁市亂銀嘅佼佼者。

炒輪賺蝕五成即走

華 華同連轉逢傾開,原來佢鍾意玩「即日鮮」,仲要係炒賣窩輪同牛熊證,每日成交大拿拿二、三千萬銀。炒到咁勁唔通有必勝秘笈,連董話:「呢種產品以小博大, 其實都幾啱香港人性格。」但窩輪風險高,一定要嚴守止賺止蝕,升五成要即刻獲利,跌五成亦要沽清。唔好以為佢講得咁輕鬆就好易玩噃,原來佢有5個徒弟,每 朝9點開會,一齊檢閱大市資金流向同大戶報告,先會大手出擊買貨。所以話力不到不為財,想玩窩輪嘅散戶真係要做足功課嘞。仲有,實戰經驗都好重要,今年 43歲嘅連董,喺03年沙士後慨嘆「經紀唔易做」,索性劈炮全職炒輪。不過,近期連董由全職散戶,做番證券行董事,一於一身兼兩職。唔講唔知,呢間天行聯 合證券母公司天行國際嘅大股東,就係金銀業貿易場副理事長張德熙,原本叫「張氏證券」,開業40年,今年1月先改名,佢哋舊年首三季喺本港證券市場份額高 達2.18%,喺行內排名頭15,只要略升0.16個百分點就可晉級入A組,挑戰外資大行嘅地位,難怪請到連董出山。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99

每日一跌 味皇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lgaim-foolman/article?mid=2770


近日連續大跌,似乎冇乜得別原因,正如之前的大升一樣,,如果硬要說一些理由,就是印度退市,挪威加息之類

退市同加息被市場視為壞消息,但味皇一貫認為退市同加息係代表經濟復甦,是好事才對,隨著經濟恢復,其他國家仲會陸續退市,現在市場借貸利率極低, 將資產炒高的資金很多是來自借貸,但是即使退市兼加息令銀根縮緊都好,市場資金還是很充裕,借貸利率依然在低水平,未來企業會陸續恢復派息,同似有若無的 存款利率相比,股票的依然有強大的吸引力

中國的鋼鐵類產品特別是五金連續比歐盟同美國收反傾銷關稅(對集優是壞消息),這是很正道的,在外國人眼中大陸的工業產品的確平得離譜,而且當地政 府亦會保護當地的選票優先,作為一個好的政府一定要以本國利益為最優先,唔通以外國的利益優先咩,利己不損人的事要做,損人利已亦無可厚非,布殊在我們這 些外國人眼中是流氓,但本質上卻是一個好的"美國總統",雖則佢好似曾蔭權咁無能

貿易保護是被國際公開遣責的,但我並不認為有何不妥,依賴別人倒不如自給自足

但是長遠來看,外國用低價買入中國的鋼鐵產品是有著數的,因為舊五金可以回收當原料,而外國的鐵礦是有限的,雖然短期駛左錢,資金流向中國,但當資 源掘光時還有一些廢五金可以循環再用,相反中國將本國資源賤賣出去,短期搵到錢,但長遠會消耗本國的資源儲備,雖然中國的資源多敗得起,但地點優良容易開 採的富礦還是有限的,況且五金的賣價唔見得比人地採礦的成本多幾多,咁不是叫賺錢,是叫叛國,當中國的外匯儲備越來越多時,我總是會如此擔憂

真正為國賺錢應該是買人地的資源造成產品再賣回去,正如日本新加坡一樣,而不是用自己的資源造成產品再賤價賣比人,雖然等於係搵人苯,但好的政府應該以當地利益為優先考慮

話說香港的豪宅跌價,曾蔭權話豪宅同民生無關,事實香港的樓只有豪宅同低價樓兩種,澳門也開始同香港睇齊,但香港的貧富懸殊比澳門嚴重,因為香港人 一係住豪宅,一係住公/居屋,住豪宅的有有錢人,但更多的是大種乞兒,住公屋的有錢人多極有限,而大部分是窮鬼,買了豪宅會令人變窮,澳門的分別在於澳門 的的豪宅的用途是用於空置的,較少本地人買受害較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5

每日蒐集財經新聞 創出獨門心法 分析師好習慣 教你看透主力動向

2011-1-24 TWM




資深股票分析師馬紀強,從二十四年前踏入投顧業之後,即養成每日蒐集資料、勤做筆記的好習慣。

二○一○年,他離開投顧業,成為專業投資人及電視股市名嘴。

馬紀強大方地與︽今周刊︾讀者分享,花費十幾年時間才悟出的獨門解讀財經新聞心法。

撰文‧謝富旭

二 ○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資深股票分析師馬紀強如往常一樣,六點起床,盥洗過後即開啟電腦,查看前一日的國際股市行情與新聞。七點半到達自租的研究室後,仔 細閱讀七份報紙,並把重要的新聞影印歸檔,再把最重要的新聞與自己的想法寫在筆記本上。這一天,與過去二十四年,他踏入投顧業以來的作息沒什麼兩樣。最大 的不同是,這一天是他離開亨達投顧,成為「專業投資人」的第一天,他,退休了。

︽孫子兵法︾悟出解讀心法黑卒也能過河,反將紅帥一軍!

馬紀強的筆記本上,每頁按照日期,密密麻麻地記載著當天最重要的產業訊息,以及他個人的評論。「藍筆是利多消息,紅筆是利空消息,用螢光筆圈起來的股票名,代表股價將因這個消息持續發酵而上漲或下跌,需要密切追蹤!」他解釋道。

馬紀強離開亨達投顧,不再當「老師」後,一位好友將辦公室一隅租借給他當研究室。熱愛證券市場的他,退休之後,經常接受各大財經節目與平面媒體邀約,成為股市名嘴,雖然通告費微薄,卻樂此不疲。

二十四年來,每日蒐集財經新聞的習慣,讓馬紀強培養出一套獨特解讀財經新聞的心法。靠著這套心法,不僅讓他一○年初大力推薦的宏達電與大立光成為飆股,更是他分析師生涯中,協助客戶以及自己,在股票投資上趨吉避凶、持盈保泰的最佳利器。

不靠內線,馬紀強卻有一套洞悉大戶心態的投資心法。︽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也曾在中國古籍上讀到「兵知將意,將識兵心」的說法,是他鑽研股票的最高指導原則。

在大戶與散戶的競爭中,散戶總是吃虧的一方。原因很簡單,因為大戶(公司大股東或與公司派連手的實力派金主)通常掌握了消息面及資金面兩大優勢,但對馬紀強而言,只要掌握住訣竅,黑卒也能過河,反將紅帥一軍!

股價處於低檔成交量卻異常增加心法一:牛市背離即最好買點看到利多消息,股票量價齊揚時,散戶往往就追漲;相反地,看到利空消息,股價爆量長黑,散戶往往爭先恐後殺出,空手者也避之惟恐不及。馬紀強說,若散戶不下定決心改掉此惡習,永遠只有當輸家的分。

「股 價處於低檔時,往往是大戶吸進籌碼的時候,這時候,大戶巴不得再把股價打得更低一點,故意放利空消息打壓股價,以降低吸籌的成本。」「所以,當一檔股票, 最好是績優股,股價處於低檔時,如果出現壞消息而下跌,但成交量卻異常增加時,最佳買點往往就在這時候出現!」他解釋道。

問題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散戶到底應該在什麼時候進場買股最好?馬紀強緩緩道出他苦思多年,才豁然開悟的獨門心法——牛市背離的時候。

牛市背離的定義是指,當股價創波段新低時,但衡量股價強弱指標的KD值,卻沒有同步創波段新低,產生所謂的背離。「牛市背離通常隱藏著大戶吸足籌碼後,股價將由空轉多的契機!」馬紀強解釋說。

馬 紀強運用牛市背離心法,今年挑出的代表作以宏達電為最。一○年一月,蘋果iPhone大搶市,宏達電陷入毛利率與市占率間的兩難,公司高層更宣示不惜打價 格戰,犧牲毛利率來保衛市占率,法人出具報告大多以利空視之,部分分析師更警告宏達電將難與蘋果為敵,股價自此出現重挫,宏達電從為期半年之久的三二二元 至三八○元整理區間跌破,一度失守跌至二七七元。

股價創新高 技術指標卻不同步心法二:熊市背離則先溜為妙正當宏達電股價一○年二月破底,然後在三月分反彈至三○○元以上時,馬紀強利用周K線圖發現,宏達電二月股價 破底的KD值最低點,仍高於之前盤整區最低點,出現一個標準牛市背離。他於是在三月第二周,宏達電周KD出現黃金交叉向上時,即三二六元價位推薦客戶買 進,一直續抱至十月第一周,宏達電KD值從高檔下彎時,即六七○元價位賣出,獲利幅度達一○五%。

相反地,股價漲多過後,大戶也往往會利用釋放利多消息,吸引預期股價將有更高點的散戶追買,而伺機出脫持股。同樣地,若股價在高檔時,又創出前波段新高價,但在技術指標上(KD值卻未同步創新高)出現「熊市背離」,此時手上有持股者最好趕緊殺出,空手投資人也切莫追高。

從 十二月分開始,媒體開始大炒高密度印刷電路板(HDI)供不應求的消息,造成華通、燿華、金像電等印刷電路板股大漲。以燿華日線為例,該股在一○年十二月 二十日出現二十三‧三五元的波段高點,但是當天的KD值,卻比前波段高點即十二月十五日所創的二十一.四元還低,出現所謂的熊市背離現象。馬紀強指出,如 果股價創下波段新高,但KD值卻未同步創新高,股價成交量又特別大,投資人最好「居高思危」,趕緊賣出。但這個時候,往往是該檔股票利多消息一窩蜂的時 候,大部分投資散戶捨不得在此時賣出。

馬紀強以過去二十幾年的股市操作經驗補充指出,在中小型股的操作上,對成交量要特別當心。若股本在二 十億元以下,日周轉率(成交張數╱股本張數)若接近二○%或高於二○%以上,出現一次還無須緊張,若出現二次以上,就要小心大戶有倒股票的可能;而股本在 二十億元以上至一百億元之間的中型股,日周轉率接近一○%或超過一○%,若近期內出現二次以上,就要擔心大戶有開始倒貨的嫌疑。

他以燿華為例,在一○年十二月七日以及十二月二十四日均出現日成交量逾四.二萬張,即日周轉率接近一○%的警戒水位,再加上又出現熊市背離,目前這種標的最好少碰為妙。

苦 讀兩年 拚下分析師執照推薦的股票 自己也要買得下手雖身處投顧業的「是非之地」,但馬紀強從未有負面新聞出現。數年前,金管會規定,在媒體上評論股價須有分析師執照,當時僅有高級業務員執 照的馬紀強,已經四十六歲,每日下班後隨即趕到補習班,從晚上七點上課到十點,又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他靦腆地坦承,分析師執照總共花了近二年的時間才考到,其中投資學與經濟學均考了二次以上,讓他最頭疼的會計學則是考了五次才過關。與馬紀強均是大華工專(現已改制為大華技術學院)同窗的萬宇科董事長甘居正就笑他,讀五專時那麼混,老了才知道要用功。

馬 紀強目前最看好華新科以及宏全這兩檔股票,也終於可以自己讓小試身手。馬紀強看好華新科的理由是,該公司被動元件技術層次為台灣之冠,股價淨值比還不到 ○.八倍,日圓大幅升值的結果,將使電子大廠被動元件採購加速轉向台廠,今年獲利前景看好。至於宏全,則是馬紀強眼中最便宜的中概股之一,預估該公司一一 年每股淨利將達六元以上,目前六十九元的股價算是相當合理。

退休後,周末時他最愛騎腳踏車健身,一趟可騎一百公里以上,鍛鍊自己的體力與毅力。退休後的他仍無法忘情股市,卻有更多的空間可以馳騁在這片天地了。

馬紀強

出生:1959年

現職:股市名嘴、專業投資人經歷:亨達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

學歷:大華工專化工科

解讀市場訊號

獨門心法

1.

股價處於低檔,不斷出現利空消息時,成交量放大,並出現牛市背離訊號,是買進良機。

2.

股價處於高檔,不斷出現利多消息時,成交量放大,並出現熊市背離訊號是賣出良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3

股市老手 每日剪報預見三次股災

 

2011-3-28  TCM




想像當一個人已經到了生死關頭, 在他的腦子裡,所能想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是家人、財產或未完成的心願?

二○○九年底,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因為病毒侵入免疫系統引發敗血症,醫院開出病危通知。連遺書都已經寫好的他,交代家人在他住院期間,一定要幫他 做的一件事,竟然是要幫他如期收好每一天的報紙,因為,那是他數十年來「做筆記」最重要的素材。從鬼門關前走一遭回來的陳忠瑞笑著說,「我到快病死了,都 還很惦記這件事情。」

按日期記!兩則報導,讓他逃過金融海嘯

對陳忠瑞來說,這一本本年復一年累積出來的投資筆記,曾幫助他三次躲過股市萬點崩盤危機,也總能精準預測多頭起點,為自己賺進可觀財富和人生經驗。

影響股市的因素非常複雜,但陳忠瑞的投資筆記,卻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每一年,他都會準備一本當年度的年曆記事本,每天把當日各大財經報紙上最重要的消 息,依日期剪貼或是手抄到記事本上。「用時間記錄是最好的,」陳忠瑞解釋,「會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按照時間發生,跟時間最有關係,尤其是投資的東西。」

陳忠瑞舉例,在○七年某一天的報紙,看到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現任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席)發表一篇〈資產泡沫化〉的文章,提到美國房屋貸款成數高達一一○%,且房貸被包裝為各類衍生性金融商品,形成過度 槓桿,陳忠瑞至今清楚記得當時的新聞,「Stephen Roach提到說,這個資產泡沫化以後就會變成一個危機。」

隨後在○八年初,陳忠瑞又剪貼到美國第一大抵押貸款公司全國金融公司(Country wild)發生危機的新聞,「我把這兩件事情聯想在一起,」他認為,資產泡沫化已經發生,這將成為觸發景氣崩盤的關鍵。

當時,台股三度幾乎上攻萬點,市場一片看多,唯獨陳忠瑞發表看空。「後來就很多事情發生了,」陳忠瑞回憶,當許多人在金融海嘯受傷慘重,他卻全身而退。

只抓趨勢!從不記指數,卻聞出台積電利多

然而,整理筆記的過程,往往也幫助陳忠瑞發掘出好公司。

在每天的新聞中,他發現台積電不斷朝向二八奈米和四○奈米投資,且資本支出幾乎和英特爾(Intel)一樣多。陳忠瑞開始思考,台積電到底想要做到哪些生 意?

在今年初的台積電法說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揭曉答案,過去最流行的電腦,裡面全都是「Intel inside」,但是現在,從智慧型手機到最夯的平板電腦,裡面的晶片,幾乎都是台積電出品。「台積電要取代英特爾,」陳忠瑞說,「這就是靠筆記,很多這 方面的報導,你就搶在市場前融會貫通。」

進入股市數十年,陳忠瑞至今還是不會去記錄每天的大盤指數或成交量,他認為,筆記中要記最重要的事,就像投資,要抓住最重要的趨勢。

包括各種經濟的重點指標,諸如中央銀行、主計處和經建會公布的數據、歐美國家的國債,以及大型研究機構和大師級的國際專家對趨勢的預測及看法,都是陳忠瑞 必定記錄的訊息。

雖然已經是股市老手,但陳忠瑞還是像個菜鳥,每天必定剪報、做筆記。有趣的是,當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舊聞,陳忠瑞記錄的是當下和過去,但股市卻是一場預測 未來的心理戰,「這才是記筆記的精髓啊!你記錄那麼多東西,最終是要幫助你未來的決策。」陳忠瑞承認,在股市中,他還是常常會被「套牢」,但長期的筆記功 夫,卻總能讓他「贏大輸小」。

問到陳忠瑞,這些筆記,是不是就像自己的小孩;他笑著說,小孩會離開自己,筆記不會。筆記是陳忠瑞重要的資產,而這份資產,還會一直持續累積下去。

延伸閱讀:筆記撇步1依照日期、時間順序做每日筆記 2總體經濟、資金、產業、公司為4大必記內容 3不間斷持續記錄,才能看出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0

【每日一黑馬】北森:在阿里沒搞定的領域賺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965.html
 【每日一黑馬】是i黑馬網傾力打造的原創報導欄目。我們將利用創業家傳媒的全部資源每天推一個有潛力、高成長的黑馬企業。推廣資源包括網站首頁輪播圖,330多萬粉絲的創業家雜誌官方微博首頁輪播圖、微博,i黑馬網官方微博,創業家雜誌微信。目的是把黑馬企業找出來、推出去,讓它成為創業之星。如果你是憋足了勁想爆發的黑馬,如果你想獲得融資,歡迎你主動向i黑馬求報導,資料請發[email protected] 

【i黑馬導讀】移動互聯網領域太擠了,到SaaS(軟件運營服務)領域來創業吧。在這個領域,巨頭阿里失敗了,北森卻起來了。兩位昔日的高中同學王朝暉和紀偉國,用十年時間將北森做成中國人才測評領域最大的企業,並贏得紅杉、經緯等著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名詞解釋——SaaS

SaaS是英文Software-as-a-service的縮寫,意為「軟件即服務」,國內通常叫做軟件運營服務模式。SaaS供應商將應用軟件統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客戶通過互聯網定購/租用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按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支付費用。

團購、電商、移動互聯網領域擁擠不堪——很多創業者喜歡往這些領域擠。北京北森測評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森」)則找到一個比較舒服的創業領域,並贏得著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2013年2月底,北森宣佈完成B輪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經緯創投和紅杉資本。「《創業家》雜誌評過的十大VC投資人裡,我見了七個。這些投資人一直在中國苦苦尋找做SaaS的公司。」北森CEO紀偉國說。

北森是中國人才測評領域最大的企業,它採取SaaS(軟件運營服務)模式。紀偉國說,阿里巴巴也做過SaaS,做的是中小客戶,後來宣告失敗;北森做大客戶,卻生存下來了。

這是一家十年「磨劍」的慢公司。兩位聯合創始人王朝暉和紀偉國是高中同學。王朝暉1997年從華北工學院化工系畢業後,考上協和醫大藥物化學研究生,後因「志趣與專業方向不符」退學。2001年,他在北京偶遇準備報考MBA的紀偉國,將老同學「硬拉進來」創業。

以下是紀偉國對i黑馬(iheima.com)的講述全文:

一個建議改變公司命運:用互聯網方式做測評

我1997年從鄭州輕工業學院機械專業畢業,隨後在海爾集團工作。工作兩年多的時候,發現生活太平淡了。彼時互聯網正火,覺得應該闖一闖,花了半年左右學習一些互聯網方面的技能,然後去青島一家招聘網站待了一年多。由於股東之間鬧矛盾,公司倒閉。這時候我發現互聯網圈沒有那麼簡單,應該在商業和管理上再深造,就想讀MBA。

2001年我去北京學習GMAT(經管研究生入學考試)期間,偶遇高中同學王朝暉。他特別想創業,把我硬拉進來了。我成功申請同濟大學MBA後有空檔期,也想試試。我在招聘網站有測評經歷,就一起研究了這個市場,感覺前景還蠻大,開始嘗試。

我們在2002年11月成立公司,沒開始賺錢就碰上「非典」,資金很快花光了。其實最開始沒想打持久戰,因為我的職業夢想是做職業經理人。不過當時有個想法:既然賠錢了,這個事情就跳不出來了。畢業後,我選擇和王朝暉一起幹,至今也沒跳出去。

公司開始時全靠我倆的20萬元積蓄,找了一些學生兼職開發測評軟件。開發完後,想把軟件賣給學生,學生不買賬;又想賣給老師,許多老師也不買帳。我們找了清華大學就業中心的一個老師,他買後發現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就建議我們能不能把軟件和學校的就業網站聯繫在一起。

之前的人才測評需填一張一張的紙質問卷,再把結果輸入電腦,很繁瑣。在網上很方便,看報告也簡單,還可以租給用戶,每年收錢。我和王朝暉採用了這個建議,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測評,很快打開局面,第一年就賣了七八十家學校。

後來發現,中國的學校沒有太多錢給你,於是我們開始做企業(客戶)。在中國,很多大學裡面的專家教授在做人才測評,但比較偏學術。而我和王朝暉是比較偏商業的人,更側重用戶需要什麼,特別是互聯網方式很快獲得用戶認可。

在巨頭看不到的空隙,你才能成長起來

開始幾年,現金流一直比較緊張。一有點錢,我們就招研發人員,招銷售。2004年開始,每年有80%-90%的上升,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但我們倆從來沒積累過錢。

2008年,賬上有了一些錢,我倆「不老實」了,想把測評做到別人無法追你。我們想了兩個角度:一個是,企業有什麼需要,我們就組合出一種測評方式,根據用戶測試的維度,調出來形成一套測驗,動態形成一套報告,我們把它叫Assessment Demand。另外一個是,把測評整合到招聘裡,形成一個鏈條,這樣客戶就離不開你了。

我們做了嘗試,但失敗了。這東西根本不是投入幾十萬元能做出來的,太大了,我們手裡的錢不夠。2009年底,我們著手融資,大約在2010年年中拿到深創投的投資,之後規模迅速放大。

北森的核心業務是人才測評軟件和招聘管理軟件,也在往績效管理軟件和諮詢業務方向進軍。我們的測評和招聘管理軟件採取SaaS模式,數據庫在我們這兒,客戶之間的數據是隔離的。我們也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比如企業可以選擇自定義字段。

北森在不經意間把原來的軟件變成現在的租用模式服務,讓北森骨子裡變成一家SaaS公司。不過這裡面有比較幸運的因素,因為測評本身天生是一個SaaS模式,而人力資源業務沒有那麼關鍵,它不像財務軟件一樣涉及安全問題上的糾結。

北森收費模式是按年按用戶數收費,目前有3500家大中型客戶,每家客戶每年付費2萬-20萬不等。第一年是賠錢的,第二年略賺,第三年有很大利潤,如果(客戶)用了五年,我們就賺大了。不過第一年服務不好,第二年客戶肯定不付你錢了。

創業者選擇商業模式時,不要與巨頭正面迎擊。在巨頭不做的、看不到的空隙,你才能成長起來。阿里也做過SaaS,做的是中小客戶,2010年宣告失敗;我們去做大客戶的SaaS,成了。用友做安裝軟件,我們去做SaaS,成了。

在SaaS領域,究竟小客戶能成,還是大客戶能成,是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2011年參加黑馬大賽,評委周鴻禕問,你們怎麼能成功在大客戶上,應該成功在小客戶上才對。

阿里SaaS定位的是中小企業客戶,這個軟件慢慢被做成一個小工具,而不是一套信息管理軟件,最後不得不停止開發。為什麼定位在中小企業客戶的SaaS沒前途?首先,中小企業對SaaS軟件沒有需求,即使有的話,也很小;其次,中小企業沒有豐裕資金來承擔功能完善的SaaS軟件,只能用設計很粗糙、功能不健全的SaaS軟件,造成用戶體驗很差,這又進一步導致用戶的流失。

不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拼了,到SaaS領域來吧!

《創業家》雜誌評過的十大VC投資人裡,我見了七個。這些投資人一直在中國苦苦尋找做SaaS的公司,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在這個行業將來一定會出現很多公司,關鍵是誰能先做成。北森在人才測評市場的佔有率很高,自然而然地就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現在很多創業者喜歡往團購、電商、移動互聯網等領域擠,但在這些領域你始終打不過騰訊、百度、阿里等巨頭。因為像淘寶、51job都屬於資源彙集型的企業,一旦資源彙集起來,規模就會很大;一個QQ起來,其他軟件就沒得玩。

企業軟件就不一樣,比如招聘管理軟件領域,美國有幾十家大企業,上市的就有七八家。我們這個領域不會出現數百億的公司,但是會出現幾十家估值幾十億的公司,並且是不燒錢的公司。

十年云計算的黃金時期剛開始,SaaS在中國也剛剛開始。像IBM、Oracle及用友等傳統軟件商都在往這個方向轉,但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ERP,沒有精力顧及細節,所以你有很多商機可以切入。你可以做SaaS領域的CRM,SaaS領域的財務管理軟件,Saas領域的ERP。即使你上市不成,只要你有一兩億估值,也可以被用友等大公司收購。

總之,在一個從企業軟件走向互聯網的年代裡,這是非常適合創業者進來的一個領域,也會成就很多企業。我建議創業者不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拼了,回到SaaS這個領域吧。

紀偉國十年創業感悟

對於做公司來說,細節不是特別重要,方向和模式是最重要的。資本可以加速你的發展。正確的商業模式不是拍腦子拍出來的,而是洞察客戶需求出來的。客戶講的只是他的感受和情緒,你需要找到真正的價值鏈。假如讓我重新再來,我一定不會介入公司過多細節的內容,我一定會回到客戶那裡找方向。除了滿足客戶需求外,剩下的都是浮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9

【每日一黑馬】途家網4億元融資背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43.html

羅軍是上海人。《創業家》記者印象中的他做事職業,雷厲風行,走路快,說話也快,總是面帶其標誌性的微笑。

2011年8月,他從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離職。之後幾個月,聽說他做了一家度假公寓預訂網站—途家網,隱約有些短租的概念,後來的消息就很少。再過一年,途家網突然重回大家的視野,不久前宣佈完成B輪融資,A、B兩輪融資合計達到4億元人民幣,據說VC搶著要投。

難道羅軍是個資本運作的高手?他用什麼辦法讓VC們如此瘋狂?為此,《創業家》記者找到羅軍,請他現身說法,談談他和他的新公司途家網。

可能一些讀者還不瞭解途家網。其實途家網的業務很容易理解:為「房叔房姐」們閒置的房子提供託管,再把這些閒置房屋按高檔酒店的標準提供給旅客住宿,收入和房東對半分成。當然,這些閒置房子必須符合途家的各項標準,比如地段位於景區或者商務區,裝修也要達到一定的條件等等。

途家網和同行的區別是,其他短租網站比如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是C2C的交易平台,由房東直接發佈信息、對接租客;而途家網是B2C模式,深度介入房屋管理,左手房東,右手旅客。

在國內熱炒房地產、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現狀下,途家網盤活了很多閒置資產。舉一個例子。A君在北京工作,但在海南三亞購置了一棟海邊別墅,一年也去不了幾次,大部分時間都在空置,如果請人管理還得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途家網接過來託管後,加入高檔酒店的服務(清理衛生、接機),以每晚1500元的價格賣給了來三亞度假的B君,而同地段、同水平的星級酒店一個標間的價格可能就高達2000元。這樣,B君一家老小以優惠的價格得到了一次不錯的住宿體驗,A君不僅解決了前述的問題,還得了途家網給他的750元分成,皆大歡喜。當A君想去三亞度假時,他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再住回自己的別墅。不同的是,作為房東,A君享受的服務是免費的。

模式是好,可是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在途家之前,這種模式在線下已經存在,也有人在嘗試互聯網化,但都走不出某個旅遊地。為什麼只有途家網能各地複製,做成目前同類型的最大網站?

和羅軍聊完之後,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這跟羅軍的職業履歷有關—懂互聯網的人不如羅軍懂房地產,而懂房地產的人又不如羅軍懂互聯網,羅軍恰好兩邊跨界。至於VC為什麼搶著投途家?他們更看中羅軍和他的團隊。事對,人對,當然搶著投。

下面,就讓羅軍自己來講述他的途家網:

原點

我做途家網最初的啟發是在美國的一段經歷。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我正在夏威夷。事件發生後導致出境管制,不得已在170美元一晚的希爾頓酒店住了4天。我的另外兩個朋友住的卻是45美元一晚的公寓,幾個人合住,分攤下來大概是一人一晚10美元,還能自己做飯,過得比較幸福。而我在酒店洗一件襯衫花的錢都相當於在國內買一件新襯衫,在酒店也吃不慣,過得一塌糊塗。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度假房屋租賃的概念,只覺得這個事情值得做。

後來我到新浪樂居做了五年總經理,從零開始,對房地產產業有了更深的接觸。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有很多空置房。老外一個家庭有幾套房子的沒多少,而中國一個家庭有兩三套房子的很多,我就想起之前在美國的經歷。再後來,我又瞭解到國外的HomeAway、Airbnb。我一看這個模式不錯,把房子放到網上去,與用戶對接產生交易,要麼收取廣告費,要麼達成交易後抽成。前者是HomeAway,後者就是Airbnb。

但中外市場環境不同。第一,美國的社會誠信較高,租客、房東在第三方平台上自主交易不成問題,但在中國就會成為問題;第二,短租在中國是住不起酒店的代替選擇,比方說農村人來北京看病,酒店住不起,那麼就在醫院邊上找個房子。這樣低端地做下去就沒有誠信,市場就會被做爛。

所以完全照抄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中國的特色。我決定線上線下一起做。我也知道線下難管,會有問題,但是這樣做口碑會更好。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推薦客源達到97%,就是說100個人裡有97個人說他還會再住,或者推薦朋友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我們已經盡善盡美了,而是我們性價比高,租客花更少的錢,就能享受到希爾頓級別的服務。實際上,我們幫租客省掉了很多費用,比如說我們沒有準備大型游泳池、健身房,也沒有多餘的服務員和門童。這些成本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我們沒用,就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做線下相對來說品質就控制了,別人敢和我們做生意了。我們是當場查詢、當場定單,全實時的,原因在哪裡呢?因為我們在後面能控制房源,顧客要留房我是能保證的,我們每個店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8月份,我辭去了上市公司(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總裁職務。辭職之後的第二天,我就背一個雙肩包,穿一雙拖鞋去了海南。我在那裡招第一個員工,刷第一個馬桶,收第一個房源,賣第一個房間,途家網就這樣幹起來了。

三個難點

模式想清楚了我們就開始做。但做的時候發現有三個難點,如果克服不了就做不成這個事。

第一,我們的系統沒人懂。這個很可怕,住宅公寓、家庭旅館大家都知道,以為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弄一下網絡,你下定單,我接電話,幫你處理就好了,然後人來了,打掃乾淨,走的時候收拾好,就結束了。其實沒這麼簡單,它有一套流程,還有一套系統。中國沒有人做過這麼一套系統。怎麼辦呢?我幸運地找到了Melissa (楊孟彤),她是Escapia(被Homeaway收購)的CTO。

Melissa說正好也想做這個,但是找不到人合作。她有技術和經驗,我有管理和市場,並且熟悉國內的房地產業,於是我們一拍即合,自己開發出一套線上系統。

第二,我們沒有線下的流程,也沒有房源和品牌。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房子全在個人或者中介手上,只要找到個人和中介就行。但是中國的新房全在開發商手上,而這對我來說不是難題,因為中國的開發商我都認識。途家現在簽了200個項目,中國十大地產開發商中有七家都跟我們簽約了。

我們站在開發商後面,給買房的顧客兩種選擇。一種是把買的房子交給我去經營;另一種是不要經營的,我就幫他做管家,一星期開一次窗戶通風,一個月打一次蠟,你來我接,你走我送,都不需再付錢,三年的服務費已經由開發商包含在房費裡。這些服務讓開發商的房子更好賣,目前10個新業主裡有3個把新房交給我們託管,還有7個交給我們做交易,這7個做交易的我還能從中掙錢,這就是我們的運營模式很掙錢的原因。

房子有了,流程呢?我就買斷了美國的斯維登(Sweetome)酒店管理集團的品牌,拿它的流程過來,我只要教下面的人怎麼用就可以了,所以第二個難題也解決了。

第三個難點是流量問題。所有的新創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去哪兒接流量?如果選擇百度,錢就給李彥宏了。我以前在新浪樂居,一次就給他2個億,但如果途家網也這樣做的話就死掉了。我找到攜程,說酒店這塊你賣給我吧,我來幹,然後我應該付你錢,但我是創業公司,付不起,給你股份行不行?這樣一換,等於我的開始流量是從攜程過來的。比方說去青島租個房間,在攜程上面一個五星級的要2000塊錢,我們和五星標準一樣,420塊錢,於是流量嘩嘩地過來了。它是大管子,對我這個細管子,所以我現在壓力也很大。

我還有一條方法論。中國創業公司一般都做什麼?做C端,把很多用戶聚起來,然後跟投資人說,你看我有這麼多用戶。但我們不是這樣做的,我先做B端,用媒體的方式,用新浪的方式,把B端市場做起來。投資人問到的人全說途家好,那麼他開始投錢,錢進來後我再把C端轉起來,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外一點,我的做法是中高端切入,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方向性的策略,也得益於我接近20年的經歷。

關鍵節點

途家網是我的第二次創業。和第一次創業新浪樂居不同,這次範圍更廣,涉及旅遊、房地產、互聯網三個行業,難度也更大。現在想來,途家網經歷了三個關鍵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2011年12月1日上線。從8月幹到12月,那時候擔驚受怕,怕收不到房子上不了線。等到房子收上來了,又怕房子賣不出去或者是房子太少了。房租雖然是有交易後再分成的,但是房東如果看到一個月都沒生意,那肯定就走人了。

我相信春節一定是一個旺季,就大膽地收了大量的房子,然後盯著攜程幫我們帶流量。結果一套房不剩全賣了,第一個季度就掙了很大一筆錢。這個階段,我們在海南初步驗證了自己的模式。

2012年春節過後,第二個節點就來了。大概三四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全國新增了四個地區,將海南的模式複製過去,這是我當時最擔心的。比如南京和海南是不一樣的,到底怎麼個弄法?後來一個季度發現可以複製成功。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做完了A輪融資。投資人都很聰明,全都住我們的房子親自體驗,模式行不行他們一看就知道了。A輪一共來了36家機構,我們選了四家:攜程、鼎暉投資、光速創投,還有我們這個行業的老大HomeAway。

第三個節點是2012年下半年。我們全國佈局完成之後,無數的VC衝了過來,都要投我們。我找到華興資本CEO包凡,說你去幫我擋著。後來包凡在投資方公告上寫了一句話,他說途家網被那麼多投資人爭搶,是他未曾經歷的。當時有一個投資人,為了多投10萬美元,打電話跟我軟磨硬泡,從晚上11點半聊到12點半。最後我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他。10萬美元不算什麼,但對投資人來說,能多投進一分就算一分,將來回報就不一樣。

投資人點評

投項目時,一半賭團隊,一半賭行業。之所以投途家網主要還是看中團隊,羅軍對業務的節奏把控得很好,與合夥人也很互補。途家網的模式很創新,但牽扯到的產業鏈很長,既有互聯網,又有線下運營,怎麼融合在一起是個很大的挑戰,而組織架構上的挑戰也不小。此外,服務的品質控制是有難度的,但途家網是非常謙虛地在學習,用戶應該是最好的老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5

【每日一黑馬】「人販子」王雨豪:每個人都可以做獵頭,「賣」自己「賣」朋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868.html

i黑馬 導讀:在王雨豪的「人人獵頭」平台上,每個人都可以將手機通訊錄裡的人脈變成錢脈,「賣」自己或「賣」朋友,一旦「賣出去」,你可以拿走用人企業支付的高額獎金。眾包模式會不會顛覆獵頭行業?

連環創業者王雨豪曾經搗鼓商務社交、名片社交,搗鼓出一個名叫「名片碰碰」的產品,但他最大的困惑是這種商業模式怎樣才能產生收入,是不是淪為公益服務?然後,他從眾包大潮中受到啟發,做起了一個新的移動應用產品「人人獵頭」。

在「人人獵頭」平台上,每個人都可以將手機通訊錄裡的人脈變成錢脈,「賣」自己或「賣」朋友,一旦「賣出去」,你可以拿走用人企業支付的高額獎金。這個平台服務十萬年薪以上的職位,企業提供一個月的薪資作為獎金,獎金的70%給推薦人,剩下的30%做為平台的收入。王雨豪說,「人人獵頭」在150天時間內實現了過百萬的收入,2013年規劃收入大概會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2013年年初,「人人獵頭」完成了A輪數千萬的融資。以下是王雨豪對《創業家》記者的講述。

我為什麼做人人獵頭?

人人獵頭上線已經5個月了,這5個月裡我們完成了從一個新的移動應用上線,到人才服務團隊的組建,到獲得A輪數千萬的融資。在業界看來,好像是一件很傳奇的事情。

其實我常說自己就是個人販子,而且我這個人販子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在做人人獵頭之前的一年多時間裡,我們一直在做商務社交、名片社交這樣一個產品,叫做名片碰碰。這一段最大的困惑就是商業模式怎麼樣能產生收入?這個服務是不是已經淪落為一種公益服務?今天的互聯網創業裡面的確有很多項目最後變成一種公益服務,大家都在PK、競爭,然後誰都不敢嘗試收費,最後變成都是免費的。

這實際上是名片碰碰時代的一個痛苦。這個痛苦最後逼迫我用更直接、更簡單的方案來滿足用戶需求和商業模式的創新,重新定義企業中高端職位的招聘,這些東西都關聯在一起,就有了人人獵頭。

人人獵頭實際是趕上了眾包的大潮。眾包是2006年美國《連線》雜誌編輯提出的一個云端採購的概念。它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和平台,把任務進行社會化的發包,然後由社會的公眾來完成這個任務,由發包者提供獎金。

這些年出現很多眾包的案例,或大或小,做得都很有意思。全球最大的維基百科就是眾包模式,周航的易道用車也是眾包模式,在澳大利亞最大的圖片網站也是通過一些民間攝影師提供作品,然後進行銷售。日本的無印良品也是通過眾包的模式,徵集社會上的設計師,為無印良品設計作品,由無印良品支付費用。

所以,人人獵頭也是一個眾包的案例。之前中高端人才服務裡面會經常用到推薦服務,像人才推薦、人才顧問,以前都用外包的方式,企業HR搞不定的時候就找獵頭,外包是給指定對象。眾包模式實際上就是人人獵頭的核心特點,再加上它用到了移動互聯網的一些通路、渠道、技術,包括App、微信等其它的一些移動端渠道。

非常有意思的一點是,這個行業剛出來的時候會有一半人對你說NO,他們會說這個事兒太扯淡了,獵頭的事兒非常專業,不是你搞個新模式就能改變的。但同時,也有另外一班人說,哇!雨豪你這個項目了不得,三年之內必然改變這個行業。所以我們是在巨大爭議當中產生的這個項目。中國整個招聘市場可以有超過百億的規模,51job、智聯他們做線上、網絡招聘,這個市場大概有四五十億人民幣,可是人才推薦、中高端人才服務市場實際上可以有超過140億的市場。

獵頭行業不會被互聯網顛覆

近兩年唱衰獵頭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認為互聯網將顛覆獵頭行業。打個比方,今天線下的個體戶已經少了很多了,這種消失的小店舖,他們去哪裡了?他們被顛覆了嗎?或者他們被消滅了嗎?沒有,他們轉移到淘寶上去了,數百萬小商家在淘寶上開店、在淘寶上做生意,他們只是將線下生意的一部分轉移到互聯網上了。

所以,顛覆這個詞並不準確。同樣的道理,獵頭是不會被顛覆的。獵頭是人才招聘環節裡提供服務的必不可少的一類人,他們不會被顛覆,更不會消失,只是傳統獵頭行業的整個產業規模、組織架構會改變。它不是被互聯網所顛覆,它實際上會被一種新的模式、新的組織形式顛覆。

在美國,LinkedIn讓很多獵頭公司很難過,但是也有很多獵頭公司日子很好過,因為他們轉到LinkedIn上提供獵頭服務了。LinkedIn有個核心服務是招聘官,獵頭公司付了年費就可以查閱更多信息和更多候選人的資料,這幫助他們更好地服務用戶。所以獵頭只是轉移陣地了,從自己公司的數據庫轉移到LinkedIn去玩兒了。

從這些角度上來講,我覺得眾包模式、移動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的組織形式,正在改變很多行業的組織架構,其中也包括獵頭行業。所以獵頭不會被消滅,獵頭會轉移到人人獵頭及其它的平台上來工作。但是這些獵頭公司很有可能會被顛覆。

我們緊接著會推出一個重大產品,叫做簡歷銀行。這將會是我們最有創新、最要向LinkedIn致敬的一個產品。這個產品吸取LinkdeIn的一些理念,同時也跟人人獵頭懸賞聘請、眾包的模式緊密相關,對行業內的收入做了重新分配。我們發現,中國近五年來一些成功的公司,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們都重新架構了行業收入的分配。

一個是360公司。它把原來行業收入從賣光盤、賣軟件,到現在變成賣流量的一家公司,他重新設計了這個行業收入的分配;第二個是京東商城。它把賣家電、電器這些收入,也就是原來的賣場收入,轉移到去做物流這樣的重新分配。

所以,簡歷銀行將來會把企業搜索簡歷的收入、平台的運營,在簡歷擁有者和內容提供者之間進行共享。

從應用上線的第一週開始,我們的盈利模式就十分清晰。我們不對個人用戶收費,反而會反饋報酬獎金給這些個人用戶。我們對企業用戶收費。我們服務十萬年薪以上的職位,企業提供一個月的薪資作為獎金,這個獎金的70%給那些推薦人,就是在人人獵頭上工作的這些微獵頭,剩下的30%做為平台的收入。到今天為止,我們大概在150天時間內實現了過百萬的收入,服務於200多家企業。2013年,我們規劃人人獵頭收入大概會超過一千萬人民幣。

「人人獵頭」模式:

在人人獵頭平台上,企業(包括獵頭公司)通過懸賞的方式,面向平台用戶發佈職位,鼓勵用戶推薦或者自薦候選者,凡是成功的推薦都由企業提供高額獎勵。這是一種完全基於手機通訊錄的應用,鼓勵專業人士將自己的人脈變成錢脈。

可以給出「人人獵頭」模式示意圖

服务示意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71

【每日一黑馬】樂逗遊戲:周鴻禕親自拜訪的一家初創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571.html

【i黑馬導讀】神廟逃亡2中國代理、水果忍者中國代理、憤怒的小鳥中國代理……「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樂逗遊戲攻下了一個又一個國外熱門遊戲。而作為CEO,陳湘宇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在他的計劃中,樂逗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4399,一個精品手游平台。而對樂游感興趣的不僅有國外手游商,還有投資人,陳湘宇坦言,周鴻禕曾親自到樂逗遊戲深圳的辦公室拜訪。


以下為樂逗遊戲CEO陳湘宇的自述:

拿渠道的第一關是先敲門,其次要靠案例來獲得認可。為什麼國內很多人拿不到優質的遊戲內容,是因為陌生人需要一個認知的過程。對國外的開發商而言,不管是騰訊還是360在老外眼中和我們都是同一起點的。

人人都知道在中國休閒小遊戲是很難賺錢的,特別是2011年的時候,整個支付體系都不成熟,越獄猖狂,渠道亂戰也剛開始。其實老外心裡也很清楚,遊戲在中國是賺不到錢的,但在美國AppStore一天可能就賺到幾百萬美金。這個時候如果你拿價格去跟他談,你是拿一天的價格還是一個月的價格跟他談呢?那時候哪怕是兩百萬美金我們都很難拿出來。所以當時我們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概念,我們要把遊戲當品牌來運營。

這種想法剛好迎合了水果忍者和憤怒的小鳥這種在AppStore上排名前十的遊戲,他們很希望自己的生命週期更長,而只有當你的遊戲變為一個品牌的時候你的生命週期才能更長。2009年與水果忍者的開發商第一次見面,2011年3月我們帶著品牌概唸到澳洲去聊,很快敲定了合作。

有了水果忍者第一個成功案例後,我們又陸續接下憤怒的小鳥,神廟逃亡等遊戲。在為他們塑造品牌的過程中我們分兩步走,一是獲取粉絲,二是變現。為了獲得更多粉絲,讓用戶沉澱下來,我們建了很多微博群,讓用戶討論傳播。變現則主要依靠廣告,並且我們會在遊戲中銷售獨特的道具營收。除了好的方案之外,引入外國遊戲我們更多的是要對其做本地化服務。比如我們做了水果隱者中文版,在其中加入了很多中國元素,你會看到陰陽這個概念,以及火龍果、荔枝這些原版遊戲中並沒有但國內常見的水果。依靠這些手段,我們在背後為它們累積了很多附加價值,每月僅安卓市場就為他們增收約600-700萬人民幣。

品牌的推廣是個持續的過程。目前我們也會為他們做一些線下活動及公仔,在整個過程中我們一直會把品牌放在第一位而弱化自己公司。所以現在更多人知道這些遊戲,卻很少知道是誰在背後運營。比較幸運地是,當初我們拿到水果忍者沒有付出任何的成本,這個故事放到現在可能不成立,因為遊戲已經開始賺錢了。

現在我們公司主要業務分為兩塊,一是休閒遊戲的發行,我們只會從國外找頂級的休閒遊戲做發行。二是手機網遊的運營,這部分我們只接國內的網遊運營,因為網遊對本地文化要求非常高。同時網遊也是需要流量,我們的小遊戲有一些流量,靠這些流量可以引導用戶提高消費,使網遊生命週期更長。

現在整個的手游市場做平台的公司模式都差不多,我們公司也想走4399的模式。我們代理很多的精品遊戲,獲取流量,通過用戶的留存變成用戶的平台。但對於整個剛剛興起手游市場來說,一切的模式都還在摸索之中。

眼下手游的一個怪像是CP(開發商)太多。因為人人都知道,渠道我是做不了了,那麼只能去開發遊戲。遊戲開發成本低,稍微有創意就可能成功,這也造成今年行業內同質化產品非常多。但遊戲用戶的餅只有這麼大,遊戲卻那麼多,淘汰率非常高。

從整個手游這個生態來說,變現是最後一步,這之前要經歷獲取用戶和用戶留存的過程。但對於很多手游公司來講他們並沒有入口,也沒有流量,所以手游要想完善首先要依賴於一個好的渠道,只有渠道穩定,才可以讓內容穩定。如果渠道還在爭的話,做內容的是非常有壓力的。運營一款遊戲,要跟各個渠道去合作流量,如果各個渠道的用戶價值不一樣,那麼獲取用戶的成本其實就非常高了。經過前些年的演化,端游和頁游的格局基本已經成型,唯有手游的格局尚未確定,各大互聯網巨頭也在搶奪渠道,所以近一兩年內只要渠道格局未定,手游的整個生態系統依然無法成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94

【每日一黑馬】「電池王子」許海林的創業不歸路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517.html

題記

2013年2月,泰國,來自世界各地的150多名賽手參加泰國RC F1大賽。其中90%以上的電動賽車由廈門安燃動力電子公司驅動。沒錯,許海林是做電池的,電動車模、航模的動力供應商。歷經10年,他的公司佔有了95%以上車模電池、20%以上航模電池的國際市場份額,2012年銷售突破億元。最初5年的OEM生涯,他歷經波折,而後開始了安燃自己的品牌之路,許海林如何在製造業的紅海中殺出生路?他如何規劃下一個事業的春天?他的創業不歸路又是如何演繹?請看本文陳說。

雨豪評述

曾經和一位服裝製造業的企業家聊天,他同我講了這樣一段經歷。十幾年以前的一個深夜,警察突然找上門,聲稱其工廠女工有賣春行為,警察懷疑他有組織賣淫的嫌疑,需要帶回警局盤查,於是這位創業家就因為莫須有的罪名在警局裡被拍了正面、側面的半身寫真,並被審問至清晨。他後來這樣回憶那個早晨,步出派出所時,雖然只有幾個小時,卻感覺無比漫長,有種物是人非、恍若隔世的感覺,一瞬間,竟失去了繼續創業的勇氣。

這是個很有趣的話題,我把它叫做創業當中怎麼面對人性的惡?如在美國,你創業遇到這種事的概率有多大?許海林說他也有類似的經歷,在2007年下半年剛剛創辦工廠的時候,一個精神上出現問題的員工在宿舍裡手刃了另外一名員工,其後,警察的不盡調查,死者家屬睡在工廠裡面堅持索要賠償,讓他焦頭爛額,直至數月後方才平息下來。海林理解:這或許正是中國創業宿命中的一部分,所謂不可承受之重。創業在中國其實是件大不易的事,為什麼要創業?又怎樣能在野蠻環境中逢山鋪路、遇水搭橋?一個傳統行業的創業者如何去擁抱趨勢、步入創新科技領域?這些正是許海林的故事。

許海林自述

我是在香港讀的中學,1991年留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攻讀市場經濟學士學位,隨後又獲取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MBA學位。2000年我回到香港,在TDK旗下公司擔任市場總監。兩年之後,受到一位法國客戶的邀請,踏上了創業之路。從2003年開始,法國人、另一位同事、我,三人在廈門創辦了公司。我們做電池製造的自動化設備,賣到德國、美國去。開始時很順利,賺了一些錢,法國合夥人就跟我們說,要不然我們自己也做電池,於是我們就決定把賣設備賺到的錢,大約有兩三千萬吧,拿去投資開一家做電池的工廠。法國人說有非常多的訂單,我們就全部投進去了。投進去之後就發生了問題,沒有訂單,一直在燒錢,燒了差不多有一年,然後法國人就帶上剩下的資金跑路了。

那個時候我一下子什麼都沒有了,但我並不甘心就這樣失敗,就舉債在深圳辦了一家貿易公司,含辛茹苦,一塊一塊地賺錢,一天一天地活過來。終於3年以後,我又攢夠了錢,殺回電池製造業,在東莞收購了一家加工廠,從頭再來一直到現在。

做這個新工廠的時候,我進入了一個新市場:航模、車模電池的細分市場,因為之前做的電子產品、數碼產品電池的毛利潤越來越低,從幾十個點降到幾個點,所以我們就聚焦在高倍率放電大電池。這種電池在技術上和數碼電池有很大區別,主要是放電倍率上的差別,這種電池需要有很大的功率放電。產品2007年投產,2008年我們收回投資,其後每年都有大概20%的增長率。現在在車模電池市場,我們已經做到第一名了,這個市場90%以上的客戶都是安燃的,但是在航模上面,我們只佔了20%的市場,因為航模的市場比車模大3倍,所以我們也正在大力拓展這方面的市場。

關於安燃的未來,我還想進軍手機的備用電池市場,現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大家認可的充電寶品牌。雖然很多人在做,淘寶上也可以看見有很多賣家,但是在品質上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我們打算怎麼去做呢?我們要做到差異化,譬如我們現在在研發一種可以快速充電的後備電源,也就是說可以用10分鐘、15分鐘就可以把你的手機充滿電。我們已經做出來這個東西了,現在在做一系列測試,大概在今年6月份左右就可以上市了。

再說得遠一點,未來兩三年,我們非常有可能進入大型的動力電池製造業。大家都知道美國特斯拉電動汽車,他們用的是A123的系統,松下的電池,以前是三洋的,後來松下收購了三洋電池。我不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應該走特斯拉的路線,做高端電動汽車,這不是一個當下的中國公司可以做到的事。鎖定中低端市場,解決好電源管理和配套的問題,中國電動車市場是巨大的。

我預見業界能真正解決智能手機、電動汽車電池續航的問題,最少還得8~10年的時間。例如,鋰電池的開發到普及,足足用了15年。開發新型電池要用新的材料,材料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並測試它的安全性能和實際壽命。另外,新材料的初始成本會非常昂貴,消費者是接受不了的,一定要有個量才能把成本降低。

最後,我想送給創業者這樣四句話:創業者應該持續思考用戶的新需求;讓少數人獲得百分百滿意,遠比讓大多數人獲得部分滿意更為重要;在創業的早期,可以在成本範圍內提供一些超值的服務,這也是探索用戶需求的必要;即使有千般洩氣,也千萬不要放棄。

雨豪評述

在今天,無數創業團隊一窩蜂湧向追求海量用戶的創業方向中,「實踐」邊走邊尋找商業模式的思路。許海林的創業故事似乎有些老套,他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賺錢去的,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厚積薄發,不斷體察市場、用戶的新需求,借用電池行業的一個名詞:爆發力。是的,在這10年,他凝聚了他的爆發力。如果讓我來描述中國此時的商業競爭,我會說:低層次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高層次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所以,可以得出一條誅心的判斷: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業都是耍流氓,不能實現商業模式升級的創業是可悲的。

說到電池,乃至電動汽車,不能不提到時下美國風頭最健的創業榜樣:Elon Musk。他出生於南非,18歲時移民美國;1999年創立Paypal,他是最大的股東;2002年10月,eBay用15億的股票收購Paypal,Musk擁有其中11.7%的股份,約合3.28億美元;此前4個月,他創立私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及純電動汽車獨立製造商Telsa Motors;2008年又有第四家公司創建:SolarCity,一家專門發展家用光伏發電項目的公司,提供從系統設計、安裝,以及融資、施工監督等全面的太陽能服務。時至今日,四家公司市值全部超過10億美元。

Musk的創業旅程也不是一帆風順。2008年是Musk的最低谷,SpaceX的火箭前三次發射都失敗了,數千萬美元的投入化成爆炸後的大火球,因為研發成本過高,Tesla也瀕臨破產。那些等著看笑話的人差點就如願以償了,他每天十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地連續發瘋似地工作。那是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他站在Tesla的辦公室裡,環顧四周,對員工們說:要麼我自己投錢進去,要麼公司倒掉。於是他寫下了300萬美元的支票,他的最後300萬美元。他還勸說其他投資人,包括親兄弟將個人財富投入到公司中去。他每天的問題變成明天要和誰借錢,彼時所有的錢都得借,包括房租。

終於2010年6月,Tesla在納斯達克上市,在上市前幾天,《紐約時報》爆出Musk已經瀕臨破產。上市後,Musk在賬面上力挽狂瀾地賺了6.3億美元。2011年末的時候,他面對媒體,坦陳他的想法:將所有的未來堵在火箭和電動車上很冒險,但若我不這麼投入才是最大的冒險,因為成功的希望為零。做企業就像吃玻璃,以及凝視著死亡的深淵……如果這看起來很吸引人的話……這是他當時的心境。

一個初戰告捷的創業幸運兒,把本是可以招搖過市的日子過成了最艱難的時光。這或許正是創業者骨子中的偏執。曾無數人問:中國何時可以出Jobs(喬布斯)?我再進一步問:中國何時能出Musk?許海林會是這個電池領域的中國版Musk嗎?無限冀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84

【每日一黑馬】王治全:從庫巴到大朴網 千億家紡市場的淘金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107.html

王治全此次創辦大朴網是想從B2C零售界面回歸到產品本身,避開同質化和自殘式的價格競爭。家紡被認為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還能保持較高毛利率的行業之一。目前,國內家紡自有品牌包括2010年年底上線的優雅100,由噹噹網前副總裁陳騰華創辦。2012年5月,噹噹網也推出了自有家紡品牌「當當優品」。時隔大半年,當初刻已賣給凡客,王治全對品牌電商有何新的思考?

以下是王治全口述:

這次創業和庫巴時期的創業有很大的區別。在電商的颶風時代,我們一不小心踏進去了,也趕上了好時候,發展很快。但整個創業過程下來,我和團隊發現,規模這個遊戲不是那麼好玩的。規模這個東西只是看上去光鮮,但實際並未和你內心所追求的做生意和做事業的方式完全吻合。現在大家規模打成這個樣子,某種程度上講,它的競爭力完全體現在低成本上。低成本從何而來?一種是向外部要,也就是向供應商、服務商要;一種是向內部要,也就是壓縮員工的成本。

其實那時候規模是起來了,但是沒有形成差異化,大家都在玩規模遊戲,你也玩就很累了。為什麼大家一定要追求規模呢?規模難道是衡量一個企業好壞的唯一標準嗎?做為一個零售業來說,沒有規模是沒有採購優勢的,但規模到一定程度之後,也就是到達一個相對安全的規模時是可以做一些商業化的事情的。

問題在於,現在零售業很大一個趨勢是走商業地產模式。你來我的商場賣貨,賣掉結賬,賣不掉再退,零售商是不承擔任何責任的,所以就變成了一個本末倒置的東西。賣場在賣的東西變成了供應商想賣的東西而不是消費者想買的東西,因為他們不用研究產品。商場讓供應商來賣貨比誰跟他關係好,比誰能給他更高的返點,只要你的品牌更大更強勢,那我就讓你來賣好了,沒有人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去研究消費者需要什麼,這是典型的商業地產模式。這個模式是有問題的,它割斷了消費者和供應商之間的聯繫,而賣家商場的社會責任是轉變自己的行為,主動去到供應商那採購東西,為消費者服務,否則社會資源將造成極大的浪費。

I黑馬解讀:其實現在在線B2C也有類似的在線商業地產化的傾向,收的也是廣告、進場、促銷等費用。

所以我們出來(相關報導請看i黑馬網《王治全:再見,庫巴》)儘可能做差異化比較明顯行業。準備再創業之後我們看了很多報告,發現家紡行業問題很嚴重。這個行業總共六七千億的盤子,但2012年的銷售額才27.2億,不到百分之一的份額,這就相當於這個行業還沒有品牌。這個行業的問題之一是渠道成本太高,家紡產品不進大賣場是很難賣掉的,進大賣場租金又很高,租金高的同時面積還要足夠大,起碼得擺幾張床才行吧。加上品牌集中度不高,一般生產成本加價五到八倍才是零售價,這是嚴重不合理的。所以我們做家紡,用電商的方式自己設計包裝,自己做零售,就能省下大量的成本。

在庫巴時,我們已經規劃做些反向定製的事情,當時我們想反向定製電器,但並沒有很好的機會付諸實施,即便現在還沒有看到有規模的電商在反向定製上做得比較好的。我們自認為我們很懂消費者,那我們就自己做個品牌,我們堅決不做渠道,當然也過了那個時間點。我確定消費者的清晰定位後,再確定這個事情做大還是做小,這次創業我們瞄準相對小眾的人群。

像線下修高速路一樣,修高速路的目的是便捷消費者,修路讓速度提高,怎麼能保證路線足夠短的前提下又能觸及沿途的人群,這是一個平衡的角度,也是做渠道的意義。做品牌其實是做車,只有這個車做得足夠好,才能完成從此岸到彼岸的一個過渡。

i黑馬點評:大撲網2012年的收入是100萬元,對於曾摸過20億元營收高點的王治全來說簡直是小兒科一樣。如果說「即便現在還沒有看到有規模的電商在反向定製上做得比較好的」,那麼大撲網找到了更好的路徑了嗎?顯然,王治全和他的大撲網還在摸索的路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