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匯報一下本小區民生金融便民店的情況 重慶大學金鏑

http://xueqiu.com/8839104147/25938994
周2去小區的民生金融便民店開了卡。

圖1、2:民生的宣傳單。有網友問啥是福禧菜,我問了民生的工作人員,就是無公害蔬菜。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圖3:送了一盒民生的抽紙
查看原图
圖4:門面不大,可能就30平米吧。
查看原图
圖5、6:牆上有兒童身高表(最高到1.7米),充滿童趣。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圖7:各種禮品
查看原图
圖8:高大上的萬萬能充電器,很實用啊,要是每家銀行都有就好了。
查看原图
圖9、10:雞蛋卡,憑卡領雞蛋喲!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匯報:
1、周1-5是兩個工作人員,周6、週日一個,都是派遣人員。
2、民生準備在重慶開250家金融便民店(派遣人員說的,說得有點猶豫,我不知道是不准說還是他自己拿不準)。
3、我是開業第一天上午10點多去的,工作人員有7、8個,客戶10多個,大爺大媽居多。有個大媽直接存了10000,說這裡方便,以後就在這裡理財。工作人員很熱情。
4、開卡很高端,一水的IPAD+連接設備(遺憾,沒注意是哪家公司的產品)。簡單填表,身份證直接掃瞄讀取,最後要求辦卡人拿著身份證、表格、卡等照相,作為開卡證據直接錄入系統。
5、效率不夠高,工作人員業務熟悉程度有待提高。比如辦卡,每台IPAD對應一疊空白卡,不可混用,但有工作人員用別的工作人員的卡在自己的IPAD上操作,結果無效,浪費時間。
6、卡不是芯片卡,而且質量不好。短短半個小時內我看到有兩張卡都不能用(不是錯用,應該是質量問題或系統設置問題)。
7、有點擠,我就暫時沒開網銀和手機銀行,準備過幾天人少的時候去辦。聽工作人員說手機銀行可以直接辦(要先在ATM機上改取款密碼。ATM機有兩台,但一台不可用,另一台有人,我就懶得等了),但網上銀行需要客戶另填一張單子。這個不好,效率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357

民生銀行,蘇寧云商,中聯重科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c2m7.html

昨晚瀏覽了三個公司的季報,民生銀行、蘇寧云商、中聯重科,很有意思,三家公司公告的業績都不及市場預期。

我最關心的是民生銀行,我持有民生銀行,民生A股和H股都有,加起來比我持有的興業銀行A股還多,除了這兩隻股票,我還持有中國平安和平安銀行。平安銀行是9月底賣出招商銀行換的。嗯,原來說過我的持股情況,只是這次換股沒有提及。我發現,在網上曬自己的持股情況和買賣操作很時髦,以前我也幹過這種事情(今天還在干,呵呵),但我又發現,這樣做對我來說不合適,會影響我對標的物的看法,也容易誤導別人,所以,以後我會儘量不去幹這種事。

民生銀行三季報不及預期,讓人有些納悶。這個結果在最近的股價上已經有了反應,從最近的股價看,別的銀行股「龍抬頭」了,民生銀行總是抬不起來,猜也能猜到季報可能不及預期。我看了一下季報,是第三季度利息支出偏大造成的,至少比正常狀態大了10來個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難道是6月底開始的「錢慌」造成的?季報中提到了利差收窄,感覺還是籠統了一點。我以為,除了突然的利息支出偏大,對於民生銀行來說,別的都不是什麼問題。嗯,但願民生銀行業績不及預期是臨時原因造成。

2012年1月,我跟Y聊起蘇寧,告訴Y如果想買股票的話,買點銀行股,還可以買點蘇寧。Y照我說的辦,那是蘇寧大跌之後,Y買的價錢是8塊多,之後漲了,Y沒賣,然後又跌,Y在2012年8月6塊多的價格補倉,成本攤到7塊錢,沒想到今年6月跌到4.56元。我感覺很內疚,要知道,我自己沒有買,要是我也買了,心裡還平衡點。Y倒是不急不慌,一直拿著,在11塊多賣掉。好在沒有讓Y賠錢,不過,從這件事情得出一個經驗教訓,推薦股票這種事情不能做。

2012年初的時候,我對蘇寧還是有些好感的,當時我在做房地產顧問,代理的項目就引進了蘇寧電器。我們引進的蘇寧開業後,效果不好,蘇寧的管理方總說賣場做熱需要一個過程,我不太認同,那時候整天在蘇寧逛,我發現這家公司的管理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好,具體就不多說。當然,蘇寧遇到的主要問題還是來自互聯網的衝擊,張近東這幾年一直在努力調整,把公司名稱也改了,但效果不明顯,也許出效果還需要一個過程吧。最近蘇寧好消息不斷,真的很「巧」,股價一飛衝天,然後進入調整,感覺撐不住了,就有好消息出來。我實在弄不明白,收購PPTV有什麼好處,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反正,這種股票我暫時還不想去碰。

至於中聯重科,我實在沒有研究,只是覺得抓陳永洲的時間似乎很「巧」,趕在利潤下滑的季報公佈前,要是季報公佈之後再抓,會是什麼結果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507

民生小區金融進展實錄(深圳) 簡單-簡單

http://xueqiu.com/7098974312/28766183
時間:4月12日起
進駐小區:深圳某小區
操作方式:
1、開設小區金融便民店(仍在籌備)
2、與物管合作,以更換門禁、車禁的方式,為所有業主更換為含有門禁卡、車禁卡功能的民生銀行樂活卡
詳情見圖: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一點體驗:
1、本人已更換了車禁卡和門禁卡(兩卡是同一張),由於該卡有銀行卡功能,已決定將日常用的銀行卡資金歸集過來,平時只帶一張卡就夠了,其他銀行卡就放抽屜了——當然,目前只打算歸集日常消費刷卡的一些資金,不會太多;
2、現場辦卡的工作人員有七八個吧,比較熱情,交流中有工作人員主動說出現在銀行的同質化比較嚴重,所以民生銀行這樣做是為了差異化競爭;據稱已在深圳多個小區用此類方式開展營銷;
3、不少老人是為了一袋米或一壺油去辦了卡,估計實際使用銀行卡功能的可能性不大,但比較小區人人都有一張功能強大、每天都得使用的民生銀行卡,業主們逐漸接受、使用其銀行功能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109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民生銀行董事會中一些大佬們創辦中民投的事項? top_gun888

http://xueqiu.com/4439117448/28870482
很多人看好民生、願意長期當民生股東,看中的是什麼?一是民生銀行銳意進取的民營機制,二是過往一直還很不錯的經營和發展業績,三是民生董事會相互制約的股權結構。最後這點尤其重要。

現在,發生了董董和一撥大佬出來創辦中民投的重大事項。該中民投是否總理批准的其實小股東根本就沒必要關心,小股東應該關心的是,董董和一撥權重大佬出來創辦中民投的行為是否得到了民生董事會的授權?如果沒有得到董事會的授權,那麼董董和這幾個大佬就只是個人行為,這在組織行為上就可以定義為非組織行為,屬於民生銀行內個別小集團的私自行動!

舉個例子,某省的一把手,黨委書記,沒有得到上級的批准和授權(在民生銀行此例就相當於沒有得到董事會的批准和授權),就擅自到外面去兼職擔當一個由民營大佬們組成的新經濟實體的董事會董事長,這在黨紀和行政上都屬於非法和違規行為,而董董的行為就是這樣,違背了其作為民生銀行董事長的責任和宗旨。

董董現在甚至到處忽悠大佬們加盟中民投,忽悠三年能回本,以後是干賺的。。。。。但這和民生銀行有什麼關係?是民生銀行的業務嗎?這根本就是兩碼事!我想請問諸位,這對民生銀行股東是正常的和好事嗎?如果你作為民生銀行的小股東, 你願意怎麼看待這件事?

我的觀點是,中民投和民生銀行完全是兩個商業實體,中民投目前董事會中有一些是民生銀行的權重董事,這些董事當然有權力對其他經濟實體進行投資和經營,而董文標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拿著民生銀行的全職工資這麼幹,在沒有得到民生董事會授權的情況另拉隊伍另立山頭,就是不務正業!

興業,浦發,招商,民生,平安,茅台(註:點這些股票名無任何含義,只是為了俺滴帖子能在其版面出現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726

希望董文標成為民生銀行股東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f67e.html

這幾天,民生銀行的小股東在議論董文標、史玉柱等人成立的中國民生投資有限公司,看得出都有些不安。史玉柱最先在微博中爆出這件事,後來不知什麼原因,他把這條微博給刪了,這一舉動讓我們民生銀行小股東更不安。

中國的上市銀行缺錢是普遍現象,可在資本市場再圈錢又怕市場承受不了,所以監管層開啟了優先股。我一直納悶,既然缺錢,上市銀行的高管年薪動不動就是三五百萬元,為什麼他們不去買自己公司的股票呢?當然,他們那點錢對於銀行這種巨無霸來說不值一提,他們可能也不願買,呵呵,他們寧願用親戚朋友的名義買,想賣的時候方便點。可董事會應該逼他們買呀,年薪中切除一塊發股票,而不是給現金,對公司一定好處大大的,而且有現成的做法可以借鑑,萬科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說深一點,民生銀行小股東的不安是因為對民生銀行的代理人制度不踏實。上市公司有兩種:一種是有控制人的公司,控制人自己或他指定的人擔任董事長,這個董事長自然不會亂來(如果亂來,也不能怪他們,要怪應該怪監管不力),他要對自己的家業或自己的老闆負責;另一種是沒有控制人的公司,股權相對分散,職業經理人在實際控制公司,這就需要有一個好的監督和激勵機制,不然,除非職業經理人道德水平很高,不然他們就可能去鑽空子,做些有損上市公司的事情。

中國有許多職業經理人控制的公司,華為和萬科是典型(萬科其實是有控制人的)。華為的成功主要歸功於它的小小股東任正非,萬科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王石。王石曾經也沒有萬科的股票,後來萬科實行了股權激勵,他成了萬科的小小股東。任和王持有自己公司股票,自己的財產一大半都在股票上,至少讓其他股東踏實點,感覺他們對自己服務的企業並無二心。希望董文標學學任和王,成為民生銀行的股東。

當然,我反對借完善代理人制度,搞MBO,實際做的卻是損害小股東利益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847

再聊民生銀行「小區金融」的護城河 護城河

http://xueqiu.com/5480875446/29865071
民生銀行有數千家小區金融圈,在這些圈子內:

1、對生意好的商戶,可以幫助其複製擴展,迅速做大做強;

2、對生意不好的商戶,可以幫助其學習圈子內眾多成功的、加盟成功的,找到自己的差異化;

3、對每個小區圈內的全部商戶,可以建議合作組織,避免同質化,發展差異化;

4、對於小區居民,可以享受周邊商戶的特惠,因為小區居民是這些商戶的真正重複性消費者,是自己家裡人;

5、民生銀行還有大量小微企業資源,可以實現其小微企業客戶的互助;

6、民生銀行通過數千乃至上萬家小區金融網點,把每個小區及其周邊分散的消費者聚合起來,對於構建小區商戶的良好生態,和為小區儲戶爭取更多優惠,都能獲得一定主導權;

7、飯店、旅館、理髮店、洗衣店、面包店等等這些服務性商戶,是阿里這樣的電商所不涵蓋的,所以不怕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其數據是民生銀行經營的藍海。

8、小區商戶和小區居民之間的消費服務,有著天然的、基於地利優勢的排他性和難以替代性,所以有特色的小區商戶可以成為好生意。而民生銀行的小區金融通過借助、優化和幫助發展等形式,成為商戶和居民的密不可分的夥伴,從而形成護城河、成為好生意。

——民生銀行通過這些,既可以使每個小區商戶提高經營利潤,又能使每個小區儲戶得到消費實惠。整體小區金融圈子一旦圈定並構建成功,就能形成排他性,形成護城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68

萬向控股控盤公募 民生人壽險資收購浙商基金

http://www.eeo.com.cn/2014/0712/263371.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力 7月11日,經濟觀察網記者獨家獲悉,萬向控股旗下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民生人壽」)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民生通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通惠資產」)將收購浙商基金三家股東75%的股權,加上萬向控股旗下通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通聯資本」)此前持有的25%的股權,萬向控股將實現對浙商基金100%的控股。

接近民生人壽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將使用保險資金收購,上週已經與保監會進行了溝通,目前收購已經接近尾聲。」

對於此次收購的動機,該知情人士透露,一方面在於浙商基金成立至今股東一直不睦,導致基金發展非常不順,萬向控股欲通過收購做徹底了斷;另一方面萬向控股則是看中基金子公司的平台價值,未來創新產品尤其是私募類的產品將在基金子公司平台推進,雖然在2012年以來保監會對險資運用頻頻鬆綁,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功能仍不可與完全信託化的基金子公司媲美。

此外,通過此次收購,民生人壽亦有望成為自2013年《保險機構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辦法》頒佈以來第二家進軍公募的保險公司。

從參股到控盤

萬向控股是萬向集團的金融控股平台,由魯冠球之子、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擔任董事長,基金大佬前博時基金總經理肖風則於2012年開始擔任萬向控股副董事長。

魯偉鼎通過萬向財務公司和通聯資本兩大平台,已經悄然將除券商外幾乎全部金融牌照收歸囊中,包括控股民生保險、萬向信託、萬向期貨、萬向租賃,參股浙商銀行、浙商基金,而「萬向系」在A股市場的手段亦堪稱伶俐。

與當年逐步控股民生人壽結束股東分散化的局面一樣,萬向控股選擇了100%控股浙商基金。

浙商基金成立於2010年,註冊地為浙江省杭州市,股東為浙商證券、通聯資本、養生堂、浙江浙大網新集團,四家股東各佔25%股權。2012年8月,註冊資本由1億增加至3億,但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

不過,成立四年之久,浙商基金經營業績依然毫無起色。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目前,浙商基金旗下僅有7只基金產品,分別為浙商聚盈信用債債券A、浙商進取份額、浙商穩健份額、浙商聚盈信用債債券、浙商聚潮、浙商新思維混合、浙商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份額僅為6.05億份,最新資產淨值為4.2384億。

「此次全面收購的最主要原因是,浙商基金股東之間一直有矛盾,導致基金發展非常不順,萬向想做一個了斷。」接近萬向控股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透露。

不過,浙商證券總裁吳承根、副總裁李雪峰並未回應經濟觀察網記者就此事的短信求證。

據瞭解,民生人壽將通過旗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惠資產實施收購。接近民生人壽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將使用保險資金收購,上週已經與保監會進行了溝通,目前收購已經接近尾聲。」

魯偉鼎目前擔任民生人壽董事長一職,肖風則擔任通惠資產董事長一職,而肖風亦是此次收購的主導者。通惠資產在今年2月份的一份對公募基金以及基金子公司人員的招聘啟事證明此次收購已籌劃已久。

此次收購與2007年至2010年萬向控股對民生人壽實施逐步控股如出一轍,最終泛海控股退出,海鑫鋼鐵屈當小股東,萬向控股實現對民生人壽的全面控盤。

截至目前,民生人壽有22名股東,大股東為萬向控股,持股比例為20.14%。此外,持有民生人壽5%以上股份的股東還有通聯資本、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匯仁集團醫藥科研營銷有限公司、上海冠鼎澤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還有一家外資小股東。

此外,通過此次收購,民生人壽亦有望成為第二家自2013年《保險機構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辦法》頒佈以來第二家進軍公募的保險公司。第一家為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的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意在基金子公司?

除了結束股東不睦的局面,萬向控股看中的還有基金子公司的平台價值。

「雖然從2012年以來保監會對比險資運用頻頻鬆綁,但還是有很多不方便,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功能仍不可與完全信託化的基金子公司媲美,未來創新產品尤其是私募類的產品將在基金子公司平台推進。」前述接近萬向控股的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透露。

2013年2月17日,保監會發佈《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開展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規定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自己擔任受託人,向委託人募集資金,由原來單一的買方附庸,轉變為真正的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

作為受託人,保險資管公司可以投資於銀行存款、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央行票據、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基礎設施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項目資產支持計劃及中國保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從文件規定可以看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受託人,進行保險資產管理的投資範圍較小,沒有出現未上市的股權、債券及其他收益權,投資標的主要是市場上成熟的金融產品。」一位保險資管公司中層人士表示,「與其他資產管理機構相比,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受到更強的政策約束和監管,客觀上導致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競爭中處於相對不利地位。」

而基金子公司則較少受到約束。

2012年9月26日,證監會發佈《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模仿信託模式對基金公司的業務進行全方位拓展,而對於基金公司傳統業務,該管理辦法沒有過多涉及。2012年10月31日,證監會配套發佈《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暫停規定》,允許基金公司在境內設立子公司,從事資產管理業務。

相比於銀行理財、券商資管、保險資管,基金子公司的的專項資產管理業務具有更加寬泛的投資範圍,新規允許其投資金融市場之外的非標準股權、債權、其他財產權利和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資產。

而相比於信託產品,監管層對基金公司子公司的專項資管業務目前幾乎沒有太多的約束和限制。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90家基金公司中共有67家成立了基金子公司,其中,60家子公司開展了專項資管業務,管理資產總額為1.38萬億元。

在前述保險資管公司中層人士看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子公司開展公募,可採取新設和收購基金公司的方式,發起設立新的基金公司,在創建基金的品牌、建立較強的市場影響力方面,需要時間的沉澱與積累。

「而收購現有的基金公司則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但也可能面臨被收購公司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企業文化不匹配、團隊有可能流失、基金公司原有基金品牌效應不佳、收購成本『不菲』等不利影響。」該人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8

民生銀行回應客戶巨款蒸發:並非該行理財產品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04853.html
於《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理財產品「變臉」 客戶近八千萬元蒸發》一事,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回應稱,該行理財產品均有嚴格的銷售流程,盧春明等人所述項目並非該行理財產品。(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昨日晚間,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在大楚網報料台上發佈情況說明稱,盧春明等人是以個人存單質押給民生銀行,為湖北永福投資有限公司在該行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提供全額質押擔保,該業務中除存單質押合同外,民生銀行未與出質人簽訂任何其他合同。

聲明稱,正在與相關當事人進行溝通,全方位瞭解核實有關情況,釐清相關責任,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013年11月,民生銀行武漢分行武昌支行客戶經理韓楓向盧春明推薦了一款高端投資理財產品,投資年化收益可達11.08%。

盧春明回憶,韓楓強調,該理財產品不僅經過民生銀行層層審查,項目客戶還在該行有封閉回款賬戶監管,並在民生銀行開立了活期保證金做質押,還款保障上了「雙保險」,項目客戶還有房產門面等抵押物在民生銀行,「毫無風險」。

韓楓還拿出一堆空白的全套標準格式化合同文件讓盧春明及其妻子簽署。盧春明說,簽署過程中,客戶經理韓楓沒有就合同條款的內容向他作任何解釋、說明,亦未提示空白合同的風險及責任,只是翻到簽字的地方讓他簽名,「我自以為這只是銀行理財投資產品所需的標準格式化文件,也沒看懂,就簽字按手印了」。

像盧春明這樣辦理了上述理財產品的民生銀行客戶共13名,涉及資金7760萬元。但直至今年7月25日,這13名人才得知自己的錢被借給了一個名為「湖北永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永福公司」)的單位,而該公司法人代表李晴攜款已失聯。

連日來,經濟上蒙受巨大損失的客戶們連續多次前往民生銀行武漢分行討說法,但均被拒之門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聯繫上客戶經理韓楓,他僅表示「知道此事」,但拒絕接受記者的採訪。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武漢)律師吳良濤認為,首先,民生銀行讓客戶簽借款合同,這個已經不是理財產品了,而是直接融資;其次,客戶願意借款給永福公司,是基於永福找了擔保,永福公司以盧春明、郭曉鳴等13人在銀行開出的個人定期存款為100%保證金質押,這個質押是設定在民生銀行,因此民生銀行有鎖定存款的義務。但是,最終存單上無存款,民生銀行有審核管理不嚴的責任。此外,如果該存單質押是虛假的,那麼民生銀行推薦這個借款還有欺詐客戶之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03

浦發民生招商興業四家銀行資產質量一覽 東博老股民

來源: http://xueqiu.com/9528220473/31195206

浦發民生招商興業四家銀行資產質量一覽

我所關心的這四家股份制銀行中報全部出臺,在這里我就馬馬虎虎說一下自己的感覺吧,我喜歡毛估估,不喜歡精細化的去分析研究,在這里有我對這四家銀行資產質量數據的理解。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沒進行不良貸款數據的抵押率分析,相對來說,不良貸款的抵押率高一點,那麽壞賬損失就少一點。也就是說,我在這里的分析默認為不良貸款即損失,所以,這里有並不客觀的壞賬損失成分存在。一般來說,未來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獲得的收入會增加資產或增加利潤。

在這里一直我自己所理解的毛估估計算公式,所以我就以項目註釋的方式解讀或不解讀。

註1,    貸款余額。即中報期末信貸總額數據。
註2,    逾期貸款。即中報期末逾期貸款總額。逾期貸款越多意味著未來不良貸款就越多。

註3,    90天內逾期貸款。這是在三個月以內的逾期貸款,一般來說,這些貸款大多數並沒有進入不良貸款分類,但在年末將大部分進入不良貸款分類,所以,這個數據越大就意味著年末的不良貸款越多。在這里,最多的是民生,達291個億,最少的是浦發50個億。不過,在這里有必要說明一下,我的感覺告訴我,浦發的三個月以內逾期貸款中只有本金逾期的部分,其中並不包括利息逾期部分,而其他三家的逾期貸款包括利息或本金逾期一天,就全部作為逾期貸款處理。否則不太可能相差那麽多。

註4,    90天外逾期貸款。即全部逾期貸款-90天內逾期貸款。一般來說,按我的毛估估理解,當貸款逾期三個月以上的,應當全部進入不良貸款分類,假如不良貸款數據低於三個月以上逾期貸款數據,我就認定為信貸五級分類不嚴謹。在這里,浦發銀行的三個月以上逾期貸款高於不良貸款,招商銀行三個月以上逾期貸款低於不良貸款,其他兩家差不多持平。

註5,    關註貸款。即信貸五級分類中的關註類貸款,半年末數據。
註6,    不良貸款。即信貸五級分類中的後三類貸款,半年末數據。
註7,    撥備計提。即上半年對於全部資產的撥備計提,半年末數據,這就是銀行經營中必需的信用成本。撥備計提/信貸總額=信用成本率。

註8,    撥備余額。即半年末撥備計提的余額。撥備余額/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註9,    核銷或轉出。在這里,我不去認真看會計報表上眼花繚亂的各個具體科目,而是采用我自己的公式進行毛估估計算,核銷或轉出=當期撥備計提+上期撥備余額-當期撥備余額。

註10,新增逾期貸款。這是指上半年實際新增的逾期貸款,計算公式為:新增逾期貸款=當期逾期貸款余額-上期逾期貸款余額+核銷或轉出。

註11,新增關註貸款。即上半年實際新增的關註類貸款。計算公式為:新增關註類貸款=當期關註類貸款余額-上期關註類貸款余額+核銷或轉出。

註12,新增不良貸款,即上半年實際增加的不良貸款。計算公式為:新增不良貸款=當期不良貸款余額-上期不良貸款余額+核銷或轉出。

註13,新增逾期比率,即新增逾期貸款/信貸總額。在上半年的這個數據中,民生銀行最高達1.55%,浦發銀行最低為0.69%,招商0.73%,興業0.92%也不低。
註14,新增不良比率,即新增不良貸款/信貸總額。民生最高為0.61%,浦發次之0.57%,招商0.45%,興業0.46%。這個東東這四家相差並不多。

註15,信用成本率,即上半年撥備計提/信貸總額。招商最高0.67%,興業次之0.63%,浦發0.62%,民生最低0.43%,除民生外,其他三家差不多。

註16,90天內逾期比率,即90天內逾期貸款/信貸總額。剛才說過,由於這一塊大多數沒進入不良貸款分類,下半年大部分會進入不良貸款,所以,這個比率高的就存在著下半年資產質量的擔憂,或者說撥備計提的擔憂。在這里,民生最高達1.55%,招商次之1.05%,興業0.74%,浦發不算。

註17,90天外逾期不良比率,公式為:90天外逾期不良比率=三個月以上逾期貸款/不良貸款。在這里浦發最高141%,所以我認定浦發信貸五級分類不嚴謹,未來有不良貸款或者說資產質量壓力,招商最低為83%,民生105%,興業100%。

註18,新增撥備覆蓋率,指上半年新增撥備計提相對於新增不良貸款的撥備覆蓋率指標。假如這個指標高於100%,我就認定為撥備計提合理,假如低於100%撥備覆蓋率,我就認定為撥備計提不足。在這里,民生只有70%覆蓋率,我就認定為撥備計提不足,需要下半年補充計提。招商最高達150%覆蓋率,興業次之138%,浦發108%覆蓋率。

從上面的數據綜合性毛估估看,民生下半年撥備計提的壓力比較大;興業下半年的撥備計提壓力最輕,只有維持上半年計提就可以了;浦發與招商下半年應繼續提高撥備計提。

嗯,鑒於未來資產質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依然不做下半年利潤預測工作。假如你想了解銀行利潤預測,請關註@處鏡如初  他在具體數據分析方面比我行,我信任他。

附件:浦發民生招商需要四家銀行資產質量一覽

$浦發銀行(SH600000)$  $民生銀行(SH600016)$  $招商銀行(SH600036)$  $興業銀行(SH6011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35

民生解讀中鋼及松綁限貸傳聞:兩大中國式依賴癥發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86

近日市場有兩大傳聞,一是央行要求四大行放開房貸限貸,鼓勵首套房貸款,二是中鋼集團數百億銀行貸款全面逾期,國務院出面協調,涉及兩大國有銀行。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報告認為,它們凸顯了中國的房地產依賴癥和政府信用擔保依賴癥,破除這些依賴癥短期可能面臨系統性風險,但若放任,長期來看可能積重難返。

對於房地產依賴癥,民生證券預計,底線思維之下,中央不會容忍迅速出清帶來的失業和金融風險,未來將緩慢且有反複地“破舊”。

本周市場傳聞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認房不認貸” ,即若首套房貸款還清,只要名下無房,再貸款利率仍可按首套房計算。 此政策意在刺激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沖高按揭利率、高稅費、人口老齡化等不利因素沖擊,維系房地產鏈條的正常運轉。 

但放松地產政策必然延緩房價理性回歸,滋長實體經濟投機之風,同時降低企業研發投資的動力,掣肘產業升級,侵蝕居民消費潛力,中長期不利於中國經濟轉型。但如果短期房地產市場進一步趨冷,產能出清和風險暴露的邊際成本可能超過轉型潛在的邊際收益。房地產依賴癥使地產政策被綁架。

對於政府信用擔保依賴癥,民生證券認為,中國最大的潛在債務危機源於企業部門,中鋼集團從迅猛擴張到幾近覆滅只是企業債務危機下的縮影。 

隨著金融危機和外需紅利終結,中國實體經濟產能過剩, 經驗效率低下的國企受天量信貸刺激驅動而擴張,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2013年底,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占比 GDP已上升至123%, 已遠高於負債率90%的國際警戒線。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人口紅利終結、房地產繁榮難現以及私營部門被深度 “擠出” ,公共部門負債擴張幾近成為托住產能和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唯一力量, 而這種力量在不斷加強的本身也會導致私營部門被更深度地“擠出” 。 

因此,當中鋼集團的銀行貸款本息全面逾期時,政府確實會面臨出面協調的壓力。即便中央向中鋼集團註資 200 億元的傳聞不屬實,政府為國企提供顯隱性信用擔保的事實短期不會改變

中鋼集團,國企,資產負債率,剛性兌付,違約

對以上兩種依賴癥,民生證券預計,政府最可能選擇的還是中間路線:

    · 房地產政策方面,政府會總體“保持定力” ,不會輕易用降息或者全面信貸擴張刺激總量,但仍會“有所作為” ,通過擴大供給保障基本住房需求。同時,政府會更尊重市場,讓銀行自主決定是否放貸及給予優惠,並註意分城施控,房價壓力較大的北上廣繼續限購,二三線城市能放開限購的就放開。

    · 政府信用擔保方面,政府會總體延續信用擔保,不排除有序釋放個別風險,打破剛兌、實現有序違約將由小及大、由易到難,中鋼這類大國企可能還是“大而不倒”。

中間路線對市場有何影響?民生證券認為:

    · 對股市而言,底線思維意味著經濟增速有底,信用風險引而不發, 有助於夯實股市底部。短期如果公共部門加杠桿、 地產政策微調,可能對市場產生一定的正向激勵。但長期可能積累更大的風險。

    · 對債市來說,短期內利率易上難下,長期來看,隨著打破剛兌、有序違約逐步實現,無風險利率將迎來拐點。(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