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他讓芒果過五關賣進日本


2011-8-1  tcw




當台灣南部部分蕉農向總統陳情時,他,卻能讓至少五百位合作農民擺脫「果賤傷農」的命運,甚至讓每粒標價日幣二千一百元(約合新台幣八百元)的台產愛文芒果,賣到全日本最高級水果行。

他是盈全國際開發董事長陳盈貴,讓台產芒果跨海鍍金,價格寫下「台灣之最」。

盈全今年上半年芒果出口市占超過全台兩成,每五箱外銷日、韓芒果,有一箱是他賣的;統計他今年前六月荔枝一百四十噸外銷量,更高達台灣五成,其他如香蕉、芭樂、楊桃等主力水果,也穩居市場前三,堪稱台灣水果外銷大亨。

其外銷成績讓Sogo百貨也埋單,雙方搭配台灣預購、全日本宅配取貨的芒果禮盒,從四年前五百盒左右,今年首次破上萬盒,成長逾十九倍,連日本知名飲料大廠Suntory(三得利)也跨海來台,和他洽談合作。

陳盈貴如何從幼年挑水肥的農家之子,成為水果出口大亨?時間回到四十年前,剛退伍的他承接父親小規模的蔬菜買賣生意,卻看到市場價格像廢土般不值錢,改投入柳丁、椪柑等水果,價錢仍起伏不定,便動了出口念頭。

為了開發外銷國隻身赴菲,敲開椪柑市場

高 中畢業的他,向農民集貨賣給台北市出口商,學習外貿知識,一九八一年,一心看好當時沒出口商經營的處女地菲律賓,儘管不會英文,仍不顧反對,大清早從嘉義 搭野雞車到桃園,買張機票,隻身到異地找廠商賣椪柑,「外語不會講,靠一股毅力,應該用手比也可以闖出來,」他在語氣中難掩激動。

沒想到這趟遠門,竟讓憂心坐飛機危險、氣憤獨子不聽話的母親因此辭世;原以為談定菲律賓客戶,出貨後款項又遲未匯入,遭倒帳兩百萬元。面對雙重打擊,他沒有放棄,重新再來,終於把台灣椪柑賣到菲國,一公斤破百元的價格至少是原產地台灣的五倍,讓他還清負債、賺到第一桶金。

榮 景維持六、七年,他隻身敲開的菲國市場,在中國開放廉價農產品出口下,一夕頓滅。一九九○年代,在菲國水果市場已難賺到錢,直到二○○○年在泰國成立分公 司,成了人生轉捩點。他從泰國出口榴槤、山竹的過程中,發現中、港對台灣楊桃的送禮需求,迎來三年黃金期,又因緣學到荔枝輸美技術,切入美、加市場。

為了穩定供貨源與農民契作,保障收購價

看準市場,也要有穩定供貨,同年陳盈貴和友人成立台灣嘉賢果菜運銷合作社,和全台超過五百位農民契作,用浮動機制保障價格,農民因此有穩定獲利,形成良性循環。

以芭樂為例,假設市價每公斤二十元,他會用更高價收購;若市價跌至六元,他也願用七元收購,「我外銷不間斷,外銷打下來的東西,可以賠錢賣給果汁工廠,契作農民不用擔心賣不掉,」他解釋,這樣確保農民全年一定有利潤。

儘管有出口商仗著通路,盡可能壓低收購價,獲取最大化利潤,陳盈貴卻捨近利來追求遠利,「農民就是我的財富,要養成可以存活的一批農民,……(如果)殺機取卵,出口商根本沒辦法長遠經營,」他說。

和嘉賢契作超過十年的農民黃國明就說,陳盈貴每公斤收購價常比市面多四、五元,外銷好時甚至十多元都有,很照顧農民。

「講 究品質,絕不心存僥倖,」是陳盈貴另一成功心法。這源自他出口芭樂到加拿大保鮮沒做足,一箱壞三粒,結果賠上全貨櫃數十萬元的慘痛教訓,另外二○○四年他 赴日設分公司,也見賢思齊,懂得替所有出口水果貼標籤、分析各生產環節危害點,盈全是全台第一家獲ISO 22000、HACCP(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管理體系)認證的包裝場。

芒果挑選上,他出口的芒果必須「過五關」:產地疏花疏果、集貨場、換籃區、套袋與糖度檢測等,品質可見一斑。

為了銷日特選甜度只留極品,每顆賣到八百

仲 介Sogo百貨與盈全合作台灣芒果禮盒宅配日本的三鋮企業董事長蔡坤達透露,為符合銷日規格,每粒芒果約五百公克重,為求營養度、甜度,最源頭就要下工 夫,原本一顆果樹能長出約兩百至五百粒芒果,陳盈貴卻輔導農民在授粉完剛結果初期,就陸續摘去半數較小或發育不佳的果實,並配合讓每粒芒果日照平均的剪枝 管理,盡可能培育出芒果表面的鮮紅色澤。

其次在集貨場,憑外觀挑選又淘汰三成;蒸熱殺蟲後的換籃區,約一成染上炭疽的芒果表皮會有黑點,也 要淘汰;外銷芒果至少三分之一面積要有紅色覆蓋,經人工初步撿選、套袋,再過濾一五到二○%,從集貨到包裝出貨層層篩選,只剩最好的四成出口。其中,中心 糖度超過十五度的最高等級芒果約占三%,每顆市價達新台幣八百元。

無法外銷的六成,也都是白花花的鈔票,假設他用每公斤一百元向契作農民收 購,淘汰的芒果寧可用三十五元的腰斬價賣到加工品市場,也不濫竽充數。為消化不符外銷規格的芒果,他去年再研發自有品牌芒果乾,目前已賣到知名天然有機通 路聖德科斯,每斤一千八百元,不輸高山茶,又開拓出另一市場。

靠著開拓藍海市場、堅持品質以換取價格,小農出身的陳盈貴,也能讓台灣水果身價翻倍,躍上國際舞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79

話劇+電視=收視率第一,芒果台怎麼做到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011.html

接到籌備芒果台今年七夕晚會任務的張丹丹剛產後復出不久,有豐富主持人和製片人經驗的她不願走老路子,她告訴記者:「就是不能做晚會,因為那個是老經驗,我們要做點別的。」熱愛舞台藝術的她野心勃勃,她決定帶領著團隊要做一次跨界嘗試——電視版話劇。

「袁隆平說得很對,雜交是有優勢的,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張丹丹對話劇的成功十分自信。結果也一如她所預料:據央視索福瑞全國網的數據,芒果台的七夕話劇節目以1.28%的收視率和8.77%的市場份額,斬獲同時段全國網省級衛視晚間節目收視第1名。

第一個吃螃蟹

不過一個月前,芒果台的領導還是被張丹丹的想法嚇到了,這樣的嘗試在亞洲還未曾有過。如果說第一個吃螃蟹的挑戰不算什麼,那麼張丹丹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一般情況下,一個話劇團隊會花一年的時間來打造一個劇。但準備七夕話劇的時間距離七夕晚會只有一個半月,而此時張丹丹手上什麼都沒有,沒有劇本,沒有導演,演員也沒有確定。

起初,張丹丹的想法更加大膽,她要做原創劇本。「我們原本就想走原創的路子,需要跟各個創作團隊接觸,開心麻花團隊、俞白眉的翠花團隊以及上海的一些團隊我們都接觸過。但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大家都很忙,原創是需要時間的。」張丹丹告訴記者,六月中旬開始的走訪並不順利,因為時間的關係與缺乏原創劇本,只好放棄最初的想法。「台裡也對我們沒信心了,領導開會跟我們拍板說,這個事情不能越干越感覺沒譜,你起碼得有個基本保證,就排個現成的劇吧。於是我們開始找現成的劇本。」

撒嬌女王駕到

這個時候,80後年輕導演、有著「票房蜜糖」之稱的何念進入了張丹丹的視線。何念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導演,2006至2010年其參與導演的話劇票房達到1.6億元。何念所導演的話劇內容題材大多關於愛情、婚姻,非常契合年輕人的口味,與芒果台的受眾是重合的。「第一,他年輕,第二,他有興趣,第三,他有時間。」張丹丹說,她喜歡跟年輕人的合作。

張丹丹告訴21CBR記者,之所以最終選何念的《撒嬌女王》作為藍本,原因有二,其一是因為內容跟他們最初的《2013中國愛情報告》的創意有異曲同工之妙,「《撒嬌女王》對愛情的表達是對的,代表了各種不同的形態,符合我們當時想做《2013中國愛情報告》這個原始出發點,這是最核心的。原劇情正好是四個城市,四種愛情,四種狀況,包括姐弟戀、異地戀、物質派、閃婚、閃離、小夫妻等元素。」

何念也很高興能與湖南衛視合作,不過他不是衝著收視率來的,「我沒想過收視率會有多高,這次我們只是向大家推廣一下舞台劇,讓更多人知道舞台劇還可以這麼演。」何念告訴記者,他覺得電視台這麼做可以提升觀眾的藝術品位和文藝情懷。

在雙方的合作下,原版話劇中的北京、上海、香港、台北四個城市的故事,保留了北京、上海的故事,為體現湖南台的自身特色,在20天左右趕製出新的「長沙故事」。為符合電視傳播,電視版的話劇節奏也加快了,由原劇場版的160分鐘壓縮到90分鐘。演員方面則全部採用芒果台主持人演出,男女主角何炅、楊樂樂本身就有話劇表演經驗,並曾在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合作過。


戰勝遙控器

劇本和演員敲定了,卻只是挑戰的開始。這「雜交」可不僅僅是「把話劇搬到電視上」那麼簡單。

最大的對手就是遙控器。電視和話劇的觀眾群體及觀看體驗有很大的不同,劇場觀眾是買票進來的,是經過篩選的小眾化觀眾,並在一個限定性的空間裡觀看。電視機前的觀眾卻是廣譜的,怎麼在這個很鬆散的、沒有限定性的範圍內把他們抓住?而且 「電視話劇」中間要插播廣告最大的問題是,怎麼讓觀眾願意回來?

這就需要一個新的標準,製作團隊與何念的話劇團隊經過討論後共同制訂:七夕話劇最終是一個電視作品。因此,更多的工作需要電視團隊去做:用什麼電視的手段來包裝,來讓觀眾知道,這是可以稱之為劇場藝術,同時又是符合電視觀眾收看習慣的東西。「我們最大的難處就難在怎麼用電視手法呈現。」張丹丹告訴21CBR記者。

與劇場不同,電視的視聽藝術最後是屏幕呈現,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導播和後期製作,進行新的、適合劇場感的畫面視覺設計。為此,節目組專門將後期製作交給負責《快樂男聲》剪輯工作,在網上被稱為「神剪輯」團隊的「紅森林」。同時,節目組還將電視最擅長的「真人秀」融入了話劇播出中,根據演員在台前幕後的活動(尤其是何炅、汪涵等在劇中擔任角色的名主持的幕後花絮)拍攝了大量的素材,經整理後,與現場演出穿插播出。

這些調整都讓電視機前的觀眾獲得了比現場觀眾更加立體和全面的體驗。就21CBR記者對比現場表演和電視表現而言,例如,導播鏡頭的切換,尤其是特寫鏡頭的運用,使演員的面部表情細節更加生動地呈現在電視觀眾面前,而幕後花絮的穿插,也沖淡了廣告插入而帶來的不流暢感。

3星期完成了3個月的排戲

時間上的挑戰讓何念團隊倍感壓力。話劇的製作週期本身要比電視節目長,而這次時間又很緊張。「原來我們做一部劇要3個月,這次只有3個星期。」而且因為用的都是芒果台的主持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節目要做,對排練時間安排和協調後,時間又縮短了。「雖然我們來了3個星期,但是有效工作時間,可能每天只有四五個小時。」

但這些參加演出的主持人也並不好過,除了排練時間很短之外,連曾出演過400多場話劇的何炅在接受本刊採訪時也感概,「這是一個非常新的課題。電視比劇場對演員走位和朝向的要求更嚴格。在話劇舞台上,演員站在舞台上,朝向觀眾或者對手演戲,都是可以的,但是考慮到呈現在電視上的效果,演員必須要考慮到面部朝向的準確性。」

為了保證作品的純粹性,這出七夕之夜播出的電視話劇並沒有爭取冠名,也沒有任何植入式廣告。何炅在話劇播出前對記者說:「我們純粹想做一個新的東西,所以也沒有去談冠名,就是一個非常乾淨單純的話劇。它有可能不符合大家目前的收視習慣,但也許可以開闢新的收視可能。」

現在看來,全國收視率第一的成績已經給出了判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46

華爾街金童不靠爸 變身台灣水果賣家 胡亦嘉 三天內把33噸芒果賣進中國

2013-12-16  TWM
 
 

 

儘管擁有名校光環與家族背景的加持,但這位華爾街金童轉業前進中國,一切靠自己,花了整整三年幫台商「跑腿」,再從中找出一條獲利的營運模式。胡亦嘉的故事,或許為所謂的「富二代」下了新的注解。

撰文‧劉俞青

三年前,他還是華爾街對沖基金金童,年收入超過二千萬元,如今捲起袖子,成了幫台灣農民賣鳳梨釋迦、蓮霧等水果的好手,他是誰?他是杰可斯貿易執行長胡亦嘉。

爺爺胡忻曾經是先總統蔣中正的侍衛長、駐新加坡代表,爸爸胡定吾是前中華開發工銀董事長、無任所大使,胡家過去在台灣政壇、金融業建立的地位,無庸置疑,頂著這個光環,問今年才三十三歲的胡亦嘉有沒有壓力?長相酷似爺爺的他,一貫輕鬆地笑笑說:「還好哇!」今年七月,杰可斯貿易公司在阿里巴巴旗下、中國最大團購網站「聚划算」上,利用「台灣直送」的概念,把台灣的「精品」,從鳳梨酥、牛軋糖,到愛文芒果、蓮霧等,賣出好成績。

緊接著十二月十七日開跑的另一場大戰——「匯聚台灣II」的團購活動又要開始,遠在華北、華東一帶吃過「台灣好貨」的中國消費者,已經磨刀霍霍等著下單,十二月底前,胡亦嘉要將這些好吃的台灣商品,新鮮直送到中國各個角落。

父親的一通電話

外資金童變台商跑腿

回頭看這些成果,全然是一場無心插柳,故事要從三年前說起。

和許多台灣名人第二代、第三代一樣,胡亦嘉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財務數學研究所畢業之後,就在華爾街一家由幾位上市公司老闆自組的對沖基金公司上班,對數字敏感度極高的他,曾經看準標的重押,一年收入超過六、七十萬美元,約二千萬元新台幣。

直到三年前,有一天早上,爸爸胡定吾打了一通電話說:「你該回來了,中國才是未來的關鍵。」胡亦嘉覺得自己才三十歲,要在華爾街繼續生存雖然沒問題,但想想人生有比賺錢更重要的事,就辭職回來了。

回來之後,當時胡定吾正與全國工業總會合作,到昆山開設「台灣商品交易中心」,打著「上海後花園」的主意,他們想要複製美國紐澤西設購物中心的經驗,替台灣品牌開捷徑,為那些想進中國市場、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台灣精品架設一個平台,讓台灣製造的好東西被看見。

「簡單地說,我就是負責跑腿,幫大家找路子。」胡亦嘉不改輕鬆搞笑的個性說。

決策大方向是「大人們」決定,而胡亦嘉這個小夥子,就是被指派到第一線,說的輕鬆是替台商們跑腿,實際上,從出口、包倉、稅務、物流到通路,胡亦嘉都得包,就像是台商的「全天候服務公司」,而且是一條龍服務。

通路、關稅跑出門道來

打著「台灣直送」招牌大賣一頭栽下去之後,胡亦嘉才發現一切遠比想像中還難上幾百倍。舉例來說,台商光在「交易中心」做展示根本不夠,能吸引到的客人也有限,胡亦嘉甚至還去拉遊覽車的客人來消費。

「還是需要打通實體通路。」認知到這點,胡亦嘉又代表這些台灣品牌出面去和大潤發、金鷹百貨、銀泰百貨等中國實體通路市場洽談。

談了之後,難題又來了,想進這些實體通路,進貨數量要足夠、坪效業績也要有一定水準,轉過身去,胡亦嘉又得想辦法,替台商包貨架、上架費,都是挑戰。稅務也是一大問題,如何符合當地法規,又要幫台灣業者把稅務成本壓到最低,都得動腦筋。

三年下來,台商間口耳相傳,從化妝品、水果、食品,連知名品牌「床的世界」,都靠著胡亦嘉催生的「交易中心」平台,把產品賣進中國。即使經手的品牌超過七、八十個,但整個過程中,「交易中心」只收取微薄費用,對照以前年收入動輒千萬元,胡亦嘉不以為意,「我只是當作建立自己的經驗,其他都不是太重要。」年初,昆山「商品交易中心」由義美集團接手經營,胡亦嘉才結束了他替台商跑腿的工作,原本想休息的他,轉念一想,自己過去三年幾乎不眠不休地工作,而且近乎「無給職」,唯一的收穫就是對「台灣出口、大陸進口」流程的精細掌握度,從關務、稅制到通路的眉角,他都能理出一番生意經來,不好好利用未免太可惜。

另外,胡亦嘉也看到了電子商務(簡稱電商)的機會,「做實體通路的拓展是很辛苦的,可是電商不一樣,你可以有分銷平台,不管在哪個電商都能分貨。」也就是說,與其逐一跟大潤發、金鷹百貨談上架,不如在淘寶、京東商城開店。

「做電子商務的人,很少去搞物流;做物流的人,也不大會去搞電子商務。」胡亦嘉心想,過去三年,他摸透了大陸物流是怎麼一回事,也弄懂了大陸通路怎麼玩,何不自己跳下去做?

胡亦嘉決定自組「杰可斯貿易公司」,在天貓、京東商城開店,一樣打著「海外直送」的概念,首批選中廣受台灣人喜愛的食品,像是義美小泡芙、聯華食品旗下的零食餅乾等,直接透過網路賣進中國市場!

今年七月,杰可斯初試啼聲,在「聚划算」賣起台灣食品和水果來,第一波主打的愛文芒果,短短三天就賣了三十三噸芒果,做出九八○萬元新台幣的業績。

一次成功的經驗,讓杰可斯的網站能見度大為增加,最高紀錄一天曾接到三萬筆訂單,以目前平均每天約一千筆訂單、每筆訂單平均金額八百元台幣計算,一年營收估計有逼近三億元的實力。

「在大陸做生意,懂金流、物流,是很有優勢的。」胡亦嘉憑藉著他對數字的敏感度,針對大陸消費者的購物習性做分析,挑出適合做海外直送的商品,他把話講白了,「我們的東西就是要台灣直送,賣給大陸人。」胡亦嘉利用過去的經驗,壓低進口成本,利用更快速的物流,即使是遠在陝西西安的買家,也能在下單之後十天之內,就收到「台灣直送」熱騰騰的商品,這樣的能力,讓聚划算總裁張建鋒看了,也大為讚許,「他很有能力,連倉儲物流都能自己做,算是很有實力的賣家。」他更直言,聚划算會與杰可斯合作,也是因為他們強大的後端處理能力。

和所有的電商賣家一樣,年僅三十三歲的胡亦嘉領軍的杰可斯,目前有六、七十位員工,平均年齡都很輕,只有二十多歲,分布在台北、杭州和上海,胡亦嘉幾乎是全年無休地在兩岸跑,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常掛著黑眼圈,和爸爸胡定吾每回出現在公開場合,總是保養得宜、神清氣爽的模樣,完全不同。

不信家族光環

親身走過才是真實資產

為了成本考量,杰可斯在台北的辦公室暫時就寄居在胡定吾辦公室一方,有時胡定吾會探頭問一下,「還行嗎?」胡亦嘉經常是忙到沒時間抬頭,只「嗯」了一聲,胡定吾只好自己輕聲離開,不敢打擾。

外界看胡亦嘉,總不脫「權貴子弟」、「富二代」的印象,胡亦嘉坦承,自己從來就不是用功的小孩,因為數學特別好,才能考進交大應用數學系,大學還一度因為愛玩,科科成績都是低空略過,後來認知到「這種爛成績一定申請不到好學校」,只好拚命K英文,才申請到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只要我確認這是我想做的,就一定會拚命到底。」「我從來就不是喜歡交際的人,以前在對沖基金工作,只要弄好自己就夠了,現在創業當老闆,要帶員工、要和客戶溝通,真的不容易。」年中為了趕著發貨,胡亦嘉還跳下去與員工一起包水果,也不喊一聲苦,全年無休,甚至超時工作。

即使頂著光環,胡亦嘉也從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過去三年,台商有時半夜一通電話,他也飛奔出去幫忙解決事情,「胡定吾的兒子又如何?」胡亦嘉從來不相信家族、學歷這些外在的加持,因為他證明了,「只有親身走過,才是最真實的資產」。

胡亦嘉

出生:1980年

現職:杰可斯貿易執行長

經歷:匯豐投信研究員、對沖基金交易員、昆山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特助學歷:哥倫比亞大學財務數學研究所、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98

《 新亮點》年輸出25公噸 海外四百家店買得到 芒果冰教母創新再出發 台灣水果冰沙進擊歐洲

2014-03-10  TWM
 
 

 

從年輕時與青梅竹馬一起創業的夢想,打造出永康街最知名的芒果冰店,前冰館老闆娘張介梅歷經婚變與事業歸零一連串低潮,如今在永康街重新找到人生舞台,將台灣的芒果冰沙打入歐洲市場。

撰文‧梁任瑋

當台灣傳統小吃蚵仔煎、滷肉飯,遇上西方的歐姆雷特蛋捲、燉飯,可以擦出什麼火花?答案是,讓比利時最大連鎖咖啡店Panos總裁驚豔,成功征服歐洲人的胃。研發出這些創新菜色的,正是永康街前「冰館」老闆娘,有「芒果冰教母」之稱的張介梅。

除了將道地台灣小吃融入歐洲餐點在台灣的Panos咖啡店銷售,過去最拿手的芒果冰也被她改良為冰沙,意外吸引Panos總裁簽約,讓原本只在台灣Panos販賣的芒果冰沙外銷到歐洲,目前在歐洲的四百家Panos分店皆可買到在台灣生產、製作的愛文芒果冰沙,去年已出貨二十五公噸,堪稱「新台灣之光」。

甩開紅海市場

改良可攜式冰沙,找出完美比例談起這段重新出發的過程,時間要先拉回到二○一○年一月。當時,永康街冰館無預警歇業的新聞喧騰一時,張介梅與前夫羅駿樺兩人早已支離破碎的婚姻被迫浮上枱面;隨著冰館關門、離婚爭產消息陸續爆發,也將男女主角的人生推向谷底。

張介梅的大姊張秋萍透露,妹妹原本就相當依賴前夫,離婚後始終走不出陰影,「當時才四十五歲的妹妹,甚至打算搬至林口台塑養生村過退休生活,這才讓我驚覺事態的嚴重。」直到一一年,她們居住的永康街住家一樓,開了一間來自比利時的連鎖咖啡店Panos,張介梅被該店來自歐洲的麵包口感深深吸引,但店家生意始終不好,此時剛好有朋友介紹她與引進Panos進駐永康街的總經理黃憶倫認識,並開始參與菜單改進,讓她慢慢找到生活重心。

黃憶倫說,其實比利時的麵包品質不錯,只是味道較淡,台灣人接受度不高,而且只單純賣麵包單價較低,所以張氏姊妹嘗試將自己喜愛吃的蚵仔加入歐姆雷特,還把滷肉飯混合燉飯,果然一拍即合,並提升了比利時麵包的賣點,也拉高售價,讓Panos的業績終於有了起色。

緣於這一次合作成功的經驗,黃憶倫因此力邀張介梅與張秋萍加入團隊合夥,並在飲料項目中加賣最擅長的芒果冰;不過,為了告別婚姻的陰霾,她們改以「芒果冰沙」重新出發。

「妹妹認為傳統芒果冰已進入紅海市場,不如改良為可方便攜帶的芒果冰沙,商機更大。」負責調製配方的張秋萍說,當初為了研發冰沙,不斷尋找最佳比例,最後發現在芒果冰沙裡加入碎情人果,再放上新鮮的芒果粒,既可吃到水果口感,又可喝到芒果香,以及冰沙的綿密感。

「姊,你可以代替小羅(指羅駿樺)了!」調出芒果冰沙的那一天,姊妹倆興奮地激動落淚,彷彿也從過去兩年的幽谷解脫了。

力拚歐盟認證

台灣產地製作,封存原汁原味去年,Panos希望將張秋萍獨創的芒果、奇異果、芭樂、荔枝冰沙鋪貨到比利時分店販售,但是,台灣農產品出口到歐洲的空運費非常高,要新鮮保存到目的地更是不易,而保留芒果冰沙原味的最好方式,就是全部在台灣製作成果汁,運到歐洲後再加冰塊打碎磨製。

為了克服難題,張介梅與黃憶倫到處尋找技術,終於在台南找到一家擁有高壓低溫冷藏技術的工廠,只要將水果冰沙製成液態原料,封裝後即可保存色澤與新鮮度,這也因此打開芒果冰沙的國際外銷市場。

不過,歐盟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管理標準嚴格,一款芒果冰沙要賣到國際,並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一開始我們的芭樂冰沙並未取得認證,因為成分中的梅子粉含有農藥,後來也是不斷要求廠商改進才過關,顯見只要通過歐盟食品安全認證,代表我們的品質絕對是最有保證的。」張秋萍驕傲地說。

生意逐漸上軌道,今年一月,Panos也順利在台北市的杭州南路與信義路口開設第二家分店,今年九月也將進駐鴻海集團投資的台北秋葉原美食街,加上外銷歐洲的水果冰沙,也在洽談進入日本沖繩Panos,這些都是張介梅姊妹全新的事業舞台。

張介梅說,「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這兩年重新出發並非一路順暢,但我現在追求每一天都要過得有意義!」她再度證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不放棄,生命花朵就會如春天吐芽般,一點一滴綻放出來。

Panos café Taiwan

負責人:張介梅

進駐永康街時間:2011年12月

年營業額:2800萬元

進駐永康街原因:曾以冰館打響國際知名度,熟悉商圈生態。

特色:將蚵仔煎、滷肉飯口味融入西式餐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80

【案例】湖南衛視持續十多年創新之謎:「芒果」青春之道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05
一個真實的段子:全國開兩會,會議間隙中,大家圍坐在湖南省代表旁邊,話題全都是湖南衛視某某節目。一位經濟大省領導很不是滋味,回去就找到該省衛視台台長:「我給你投10個億,趕超湖南衛視!」
 
結果呢?至今沒有結果。
  
截止2014年5月的結果是,湖南衛視的全新季播欄目《花兒與少年》,繼《我是歌手》第一二季和《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之後,再次成為全國收視冠軍。而被其甩在身後的,是全國屏幕上俯首皆是的各路「爸爸」和芸芸「寶寶」。
  
即便如此,湖南衛視6月登場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還未開播,就已在眼球和收益上成了雙料大贏家。沒有人會懷疑它即將帶來的新一輪火爆。
 
是的,從1997上星至今17年來,湖南衛視給予了中國電視觀眾最純粹的快樂,留下了一連串青春常駐的足跡。同時硬碰硬的,從2003年起連續11年,穩居「全國省級衛視NO.1」寶座。
  
在一個經濟有限的農業內陸省,又在現有行業體制的侷限內,湖南衛視是如何實現脫穎而的?
  
湖南衛視的舞台,距離我們的車間、我們的賣場、我們的實驗室,貌似有些遠。但是,錄影棚與電冰箱,有一個共同的交集,一個令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交集,那就是:創新,可持續的創新。而在一個並非自由競爭的領域,一個本質上的事業單位,它能做到的,不更值得我們根紅苗正的企業們思考和借鑑嗎?

「芒果」青春之道
  
時下,中國地方衛視的領軍者湖南衛視,正向視頻網站吹響「反擊號」。2014年5月8日,湖南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台長、芒果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呂煥斌的一段表態引發業界地震:「今後,湖南衛視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自制節目,將由『芒果TV'獨播,在互聯網版權上一律不分銷,以此打造自己的互聯網視頻平台。」
  
「芒果獨播戰略」意味著,在視頻網站聲勢壯大的今天,湖南衛視的熱門節目反而在對其他視頻網站說「不」。要知道,決定獨播前不久,僅是把《我是歌手》第二季網絡獨家播放權賣給樂視網,湖南衛視就淨賺了5000萬元。
  
如此「霸蠻」,湖南衛視的這一步棋走得險而絕。很顯然,這需要對自身節目的「持續創新能力」有十足的底氣。但是,這樣的底氣所從何來?為什麼有這種底氣的,全行業內首推湖南衛視?

「芒果奇蹟」
  
偉大的創新,往往伴隨偉大的逆轉。
  
回顧湖南電視十多年的發展軌跡,除了湖南經視的《還珠格格》、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超級女聲》等首開時代先河的節目,近年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非2012-2013的衛視大逆轉莫屬。
  
2012年浙江衛視推出全新選秀模式的《中國好聲音》後,一時聲勢驚人。「原來能把選秀節目做這麼棒的,不只是湖南人!」此消彼長,一直獨佔鰲頭的湖南衛視進入2012年後卻顯得銳氣不再,當時很多人頗有些擔心,這個統治業界長達十年的「娛樂節目大本營」,是否廉頗老矣?
  
那一段的收視危機甚至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到2012年四月份,早已習慣於領先的湖南衛視收視率排名,竟然掉到了全國第18位!以至於湖南廣播電視台副台長、總編輯、湖南衛視總監張華立對《中外管理》唸唸不忘:當時在台內即便是電梯裡遇見的每個員工,都在「指導」我——湖南衛視下一步該怎麼辦!
  
但好戲都在後頭。和其他行業的創新一樣,做出一個產品創新不難,難的是持續做出產品創新,持續的組合拳才是真功夫。當《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喝彩聲漸漸遠去,人們都在猜測「老大」湖南衛視會怎樣接招時,2013年元旦剛過,湖南衛視就一鼓作氣在上下半年陸續推出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一系列豔驚四座的全新綜藝節目,不僅一掃此前一年的頹勢,而且再次引領了行業潮流,甚至成為社會主流話題,成為「現象級節目」霸主。湖南衛視,再度一騎絕塵。
  
業界毫不掩飾地群起模仿,是對創新者最不公正但也最公開的另類褒獎。誠如當年的蘋果iPhone4,誠如一年半以來的湖南衛視。於是,如同蘋果的果粉一樣,湖南衛視憑藉其品牌實力,也形成了一大批死忠粉絲,他們將湖南衛視本來寓意魚米之鄉的橙黃橢圓台標,創新比喻成「芒果」。「芒果台」與「芒果粉」由是而生。
  
湖南衛視創造的一個行業奇蹟在於,雖然地處內陸山區的湖南省在經濟實力上僅列十幾位,但在追求時尚、投入巨大且競爭殘酷的電視行業中,湖南衛視卻從2003年起連續11年穩居「全國地方衛視NO.1」的寶座。這個寶座,意味著既要叫好,還要叫座。截至2013年年底,湖南衛視全年共獲得140多個全天收視第一;而作為湖南衛視母體的湖南廣播電視台,營收體量達183.4億元人民幣,而位居第二的江蘇廣電總台營收體量為123億元,只及湖南廣電的2/3。
  
其實「衛視NO.1」的位置非常難坐。不止是2012年,從2003年至今的11年裡,湖南衛視面臨過多次被超越的危險。除了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同行老對手的日益強大,視頻網站的衝擊、熱播劇收視率的下滑等,都在考驗著「芒果」的成色。但湖南衛視的奇蹟在於,每次考驗之後,都會迸發出更強大的創新力量。甚至考驗越大,創新中迸發出的反彈力度越大,透著一股湖南人特有的霸蠻精神。
  
「這其中有偶然和必然因素。在湖南廣電,創新是一種『遺傳』,也是一種動力。」曾一手孕育出《超級女聲》和天娛傳媒的張華立,對《中外管理》如此表示。
  
在中國企業普遍陷入同質化競爭的當下,企業創新難,能如湖南衛視這般十餘年持續創新並引領時代,則更難。2013年,履新湖南廣播電視台台長並擔任芒果傳媒董事長的呂煥斌曾多次在創新會議上提出:「今後湖南衛視一年兩次的新品發佈會,一定要有喬布斯風格。要讓所有電視人、觀眾都期待湖南衛視的內容新品。這些產品必須是絕對先鋒、絕對引領的——這就是我們的職業追求。」
  
那麼,「必須做絕對先鋒」、敢於搶吃螃蟹的湖南衛視,到底有什麼樣的獨特成長路徑?其背後有怎樣的創新機制和運營文化,在支撐「芒果奇蹟」?

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這句在湖南嶽麓書院大門的對聯,橫亙百年時空,氣勢不減。晚清以來,湖南人一直以此為榮。從1998年至今,他們的驕傲中又多了最鮮亮的一個——那個橙黃色的「芒果」。
  
「湖南衛視首創的『超女』、『快男』,引進的韓劇《大長今》、自制劇《回家的誘惑》,以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創造過收視奇蹟,有的節目能達到全國6%的收視率,等同於擁有中國電視觀眾的1/4!這在擁有400多個電視台的中國電視行業裡,是沒有任何一家能超越的。」湖南籍知名傳媒人、電影製片人凌平對《中外管理》如此評價。
  
中國電視行業經過30多年的演進,逐漸發展成為中央台多套衛視頻道、省級衛視和地方電視台三級競爭體制,處於中間層的省級衛視一直承擔著所屬省份新聞喉舌的政治任務,以及廣告創收的經濟重任。雖然各省級衛視頻道都在尋求特色化、風格化的突破,但由於「雙重重任」在身,分身乏術,大多還停留在概念炒作的層面,很難抵擋市場大潮的衝擊。
  
「雖然這些年也有一些省級衛視實現了單兵突進,一些節目獲得了很好的收視率,比如《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等,但還只是某個『點』的突破,很難像湖南衛視早已實現了由點到面的全盤佈局。」凌平表示。而長期關注湖南衛視發展的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則直接給出了這樣的結論:從「進化」的層面講,湖南衛視比其他省級衛視進步了足足十年。舉個例子,當同屬於「芒果森林」的湖南經視1997年拍出《還珠格格》時,其他同行在幹嘛?
  
因此可以說,湖南衛視不僅承擔著雙重責任,同時還主動扛起了第三重和第四重的責任:塑造文化品牌;引領行業方向。
  
那麼,哪些要素是這個「芒果」的保鮮基因和創新基因?
  
「在1990年代那個特定的時代當口,一波尋夢的幸運者,正好趕上一波好的領軍者,特定的時空下產生了特定的化學反應。」當年「超女」、「快男」的直接操盤人、湖南衛視天娛傳媒總裁龍丹妮說。
  
龍丹妮所說的領導者,就是跨世紀前後的兩任原湖南廣播電視局局長魏文彬、歐陽常林,以及現任台長呂煥斌、副台長兼總編輯張華立。在芒果人眼中,他們三代領導人都有著范仲淹《岳陽樓記》所說的「心憂天下」的那份使命和情懷。
  
共同的靈魂,不同的角色。在芒果人眼中,這三位不同時期的領軍人各有千秋。魏文彬被稱作是「畫了一個圈」的人,即1997年搶佔先機、迅速以娛樂突圍。「沒有老魏,就沒有今天的湖南衛視。」張華立由衷感慨。歐陽常林則用市場化的改革思路為台裡帶來了「真金白銀」,為今後的激戰儲備了足夠的彈藥;而履新一年的呂煥斌,則力圖從產業再造層面對湖南衛視進行升級。
  
黃升民對於湖南衛視的興起也感觸良多:「三位當家人,都有非常前瞻的產業化思維,且目光敏銳有勇氣、有魄力,始終堅定不移地以市場為主導走產業化道路。」
  
這些前瞻體現在17年來湖南衛視歷次重要改革節點上的抉擇與改革:1997年,剛剛上星的湖南衛視就在全國首創了「明星+遊戲」的電視娛樂模式,創辦了至今常青的《快樂大本營》;1998 年旗下湖南電廣傳媒首批上市;2000年成立全國第一家廣電集團;2002年最早提出鎖定快樂、鎖定年輕、鎖定全國的頻道定位;2004年開始聚焦打造「快樂中國」品牌;2005年《超級女聲》第二季首掀平民選秀浪潮,並通過旗下天娛傳媒開始全面拓展娛樂產業鏈;2006年開始實施「兩個走出去,一個立起來」的發展戰略, 即從體制內出去, 從國內走出去。就這樣,一個脫胎於體制的新市場主體立起來了。
  
龍丹妮還用另一句很沖的話,道出了她所理解的芒果創新文化內核:「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還不回頭!」這種倔強堅持的前提是,明白自己的使命,因此做節目時,首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做?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每個人血液裡都流淌著這種情懷,就構成了湖南衛視的精神氣場。

就是「搞不死」
  
說到湖南衛視精神氣場,最現成的案例還是2012年的壓力。
  
那是自1997年「上星」以來從未有過的艱難時刻。除了同行的步步緊逼,以及自身收視率的下滑,再加上外在的上級「限娛令」強力約束,及內部個別骨幹的流失、……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
  
巴頓將軍那句關於反彈的名言,此刻用於湖南衛視相當恰當。對強者而言,怨天尤人毫無意義。「因為應對政策出現失誤,整個衛視的氣場不對了,需要一個自己糾偏的過程。」張華立表示。他在5月召開的全台動員大會上表態:一定在2013年7月1日,帶領湖南衛視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其實,他心裡還很享受這次危機:湖南衛視天天第一名,有什麼意思啊?
  
大會之後的一個週五晚上11點多,張華立在工作會議結束後,留下代表湖南衛視核心構成的三位中心部門(即創新研發中心、節目製作中心和總編室)主任,將一個小時前台裡做出的決策,現場通知他們:「宋點,你從創新研發中心調到節目製作中心當主任;何小庭,你從總編室主任調到研發中心當主任;丁誠,從節目製作中心調至總編室當主任。」這樣跨部門、跨領域而且是幾大核心部門的全面人事輪崗,即使在湖南衛視這樣比較開化的體制內單位,也是非常罕見的。
  
在隨後60天開展的「五月大會戰」裡,湖南衛視上檔和翻新了6檔節目,翻新了《咱們約會吧》,上檔了《誰與爭鋒》、《百變大咖秀》等新節目,特別是決定上後來一炮打響的《我是歌手》。
  
「60天做出6檔新版節目,意味著節目生產連一顆螺絲釘都沒剩下,包括舞美全是新的。」湖南衛視副總監、時任節目製作中心主任的宋點對《中外管理》回憶。那些日子,他每天都要往返三四個片場之間,查看舞美和節目的進度。高強度的壓力,讓他有一次讓暈倒在了《快樂大本營》的錄製現場。
  
之所以勞累,是因為宋點所在的節目製作中心,是銜接節目生產與製片人團隊生產任務的樞紐,麾下有700多人。張華立認為:作為一個省級衛視,湖南衛視的單頻道節目製作量,能在全國連續六七年遙遙領先,與節目製作中心、總編室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密不可分,這是維持如此大生產量而不會崩潰的原因之一。
  「
我們有很強大的領導決策群體,大家在台長的領導下將節目生產理順了,其餘就是我們三個部門主任執行了。」宋點表示。而自1996年湖南經視成立以來,不斷推進的市場化改革,更強化了湖南衛視堅持扁平化和動態管理的團隊風格與文化。
  
讓人們開心的是,6檔節目的推出,讓湖南衛視迅速奪回了收視第一的寶座。團隊氣勢上來了,整個氣場自然也回來了。
  
於是,向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湖南衛視決策層,再一次果斷而給力地提拔了一批在大會戰中作出貢獻的優秀「中生代」:《我是歌手》第一季總導演洪濤,升任節目製作中心第一副主任(主持工作)、《快樂大本營》總導演龍梅,被提拔為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
  
其實,像這樣在艱難時刻完美逆襲的經歷,湖南衛視經歷過多次,比如2000年、2007年等都有這樣的時刻。「我內心把湖南衛視這種精神總結為『搞不死』,像漫山的野草一樣,充滿韌性。」身經百戰的龍丹妮如此總結。
  
「芒果人」的生命力
  
那麼氣場之中,湖南衛視特有的氣質是什麼?不同的芒果人會給出不同側重的回答:簡單、快樂、有擔當。而湖南衛視資深主持人、《星劇社》總導演張丹丹,給出的答案是——青春。
  
這樣說的第一個原因是,芒果人心態非常年輕,永遠朝氣蓬勃,嘻嘻哈哈。這與生理年齡無關,是一種向上的精神狀態。比如活躍在屏幕上的主持人何炅、謝娜等,雖然年紀一把依然童真可人。其實幕後的製片人團隊也是如此,一說起開心的事兒,歡呼雀躍得跟小孩兒似的。
  
這一獨特的氣質,湖南衛視自己也有過很精闢的總結。比如:「越成長!越青春!」的宣言,伴隨著2013年第四季度《爸爸去哪兒》的熱播而大火。這個宣言看似違背自然法則,卻傳達著湖南衛視特有的精神氣質。
  
湖南衛視持續「青春」的第二個原因,則在於對年輕人創新力的保護。「我們對年輕人是真好,生怕慢待他們,生怕有才華的人沒有被發現。」從主持人轉型製片人的張丹丹,對此深有體會。1998年張丹丹大學畢業正趕上衛視改革潮,通過開行業先河的全員招聘進入到湖南衛視,很快成為《晚間新聞》主持人開創了「說新聞」之風,後又被提到「七夕晚會」導演的位置上。
  
這裡要憑真本事吃飯,一人給你一畝三分地,你去種糧食,種出來的是英雄,沒種出來的你也不要去埋怨。」張丹丹言及於此有點慷慨激昂。湖南衛視最年輕的製片人已是80後,而在不少電視台,長出滿頭白髮才熬成製片人的並不罕見。在張丹丹看來,人在年輕的時候,一旦想嘗試創新的心受到持久的禁錮,人到中年就基本廢了。其實人人都是天才,但若被庸俗一次次閹割、傷害,最後難免自我閹割了,自然會無所作為。湖南衛視,在做的恰恰是不斷激發團隊內本來就蘊藏的巨大潛能。
  
而員工創新精神的激發,絕對需要機制驅動。
  
據節目製作中心副主任龍介紹:台裡每年會有幾次創新招標大會。大概兩種形式,一種是命題式的:「比如2014年二三季度,我們缺少真人秀類的、校園類的,或者兒童類的節目,就由大家來投標;再有就是沒有命題,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投標的,這是大範圍的,包括製片人和非製片人,甚至外台的人都可以投標。」
  
作為一個獨立製片人,會鼓勵團隊中的年輕人上交創意方案,很有可能你的創意很好,就圍繞著你的創意組成新的團隊。
  
張丹丹從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到為人妻、為人母,成為多檔重大直播節目的總導演,她所親歷的16年時光,台裡從硬件到軟件到人,再到節目、欄目,都變化了很多,唯一不變的就是湖南衛視不斷創新的空氣、水和土壤。「這裡有特別好的土壤,它能夠讓各種莊稼生長,高粱、麥子、蕎麥……甚至不知道名字的植物,也不會有人把它給拔了。讓你管理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等突然一回頭發現已經長成一大片。」她很感慨。

改革總是在路上
  
是的,格局,做人做企業都需要有大格局。
  
尤其在不再需要依附於傳媒傳播渠道的互聯網時代,單純地依賴電視螢屏,是很危險的。
  
據悉,呂煥斌領銜的湖南廣電正在啟動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未來的媒體生態,並「一云多屏」地推進「芒果森林」,最終打造全媒體集團。
  
「國際趨勢也是如此,商業電視機構都在向一個綜合性文化公司轉型。比如:日本的富士電視台與湖南衛視在中國的行業地位相近,他們把自己的傳媒功能也逐漸轉向內容生產商功能,旗下的非廣告收入已經佔到了一半以上,有自己的馬戲團、主題餐廳和旗艦店等。」央視財經評論員劉表示。
  
轉型對電視傳媒已不是什麼暢想,而是近在眼前的現實。眼下視頻網站對電視行業的衝擊,已大有咄咄逼人之勢。像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大佬,都已滲透到娛樂產業,且來勢洶洶。而更可怕的還不是收入本身,而是用戶量。據出身湖南衛視的唯眾傳媒總裁楊暉介紹:他們與騰訊共同製作的騰訊視頻獨播節目《你正常嗎》,第一期的網絡點擊量就達到了4000萬,前三期點擊總量預計超過一個億!而電視機的家庭開機率,則在呈明顯下降趨勢。《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稱,受個人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衝擊,北京地區電視機開機率從三年前70%下降至30%。很顯然,湖南衛視未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電視同行,而是網絡視頻。
  
那麼,在榮耀與強敵的共同挑戰下,「芒果」還能持續「保鮮」嗎?「只要改革不止步,管理層不腐朽,創新永遠不會止步。說。
  
採寫: 楊光
記者: 孫春豔 謝丹丹
文章來源:中外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88

菜鳥種出天價芒果 吃一口50元


2014-06-02  TCW
 
 

 

一顆顆紅豔香甜的愛文芒果,竟然以每公斤七百一十元拍賣出,創下台北果菜市場拍賣史上最高紀錄,相當於一口要價至少五十元!

今年因寒害影響,全台最早迎接芒果產季的屏東縣枋山鄉,目前著果率不佳,產量較往年減少約三成,六月才進入今年的盛產期。而且,今年產季幾乎沒下雨,導致果實不容易長到超過四百克,達到枋山芒果精品「太陽果」的等級。

由於地理環境優勢,枋山芒果以早產取勝,當地日照充足,因此果皮特別紅豔;日夜溫差大,也造就香氣特別濃厚的精品。枋山農會供銷部主任陳蕙卿表示,要達到太陽果的等級,除了單顆重量要夠,甜度需達十二度以上,同時要外觀完整乾淨、色澤紅潤漂亮,才能以太陽果品牌推到市面上,目前六公斤裝的一盒市價一千五百元。枋山農會推廣股股長鄭慧玲指出,不少企業指定買來送郭台銘等名人。

掛著太陽果品牌的芒果常拍出亮眼價格,之前的最高價紀錄保持人是全台輸出日本第一名、種植年資超過三十年的林富斌父子檔。數年前締造了每公斤六百元的拍賣紀錄。跌破眾人眼鏡的是,這次拍出每公斤七百一十元新高價的農家,卻是回鄉種芒果才第五年的顏琮穎、洪嘉嬨夫婦。

前兩年慘賠沒收入防蟲狀況外,三顆壞兩顆

根據枋山農會統計,今年至五月十七日送往台北拍賣市場的特級品芒果裡,顏琮穎、洪嘉嬨夫婦的平均價格是每公斤約三百元,遠超過全部平均價一百七十二元。

這樣的好成績,連本身也是果農的台灣蔬果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清綠都大讚:「那很厲害,超神的!」

其實,五年前顏琮穎、洪嘉嬨夫婦剛回鄉種芒果的成績,可說是慘不忍睹。第一年種出來的果實三顆就有兩顆是壞的,而且正逢盛產,市價低到一公斤只剩十六元。第二年捲土重來,未料遇上寒害,「完全都沒有結果!」洪嘉嬨回憶,當時沒收入,還要付地租,等於是慘賠。

於是,他們開始尋求專業協助。原來,他們完全不懂何時該防治哪種病蟲害、該噴什麼藥。經枋山農會加祿辦事處主任陳照雄指導,他們瞭解到,從開花期到結果期,主要需防治薊馬這種害蟲,若果實表皮受薊馬危害,就會跟哈密瓜的果皮一樣粗。如果防治好,芒果果皮就會比較漂亮,順利轉為成熟的豔紅色。

今年,肆虐枋山芒果園的黑斑病,比以往在更短時間內爆發,有些農戶根本來不及投藥,就整園「害了了」。而顏琮穎、洪嘉嬨的果園,雖然也有三成受害,仍有部分果樹抵抗力足夠,結出肥美的芒果。

洪嘉嬨透露,秘訣就在於,他們記取過去的教訓,慢慢調整出最適合每一塊地的用藥,並且提前預防用藥。去年芒果樹剛冒出新枝枒,卻遭天兔颱風打斷枝條,他們馬上就用藥讓果樹的傷口癒合、修補。「那個枝條、枝枒,就是將來芒果的基礎。你基礎好了之後,才有機會開花、結果。」

而且,在今年果樹尚未開花前,他們便開始投用防治黑斑病的藥,讓果樹頭好壯壯。由於用藥得當,這些順利採收的芒果,都能通過外銷日本的嚴格農藥殘留檢驗。

近三年毛利率破五成依地形、日照、露水勤調整

此外,根據陳照雄觀察,洪嘉嬨、顏琮穎在剪枝修葉方面特別用心。一般來說,葉子吸收日光轉成養分後,供應給果實,原則上二十五片葉子可以支應一顆芒果的養分。如果葉子太少,種出來的芒果雖甜、顏色雖美,果粒卻較小;如果葉子太多,種出來的果粒會比較大,但顏色和甜度略遜。此外,露水較重的農地,葉子數目就要少一些,以提升果實的顏色和甜度。

「整園芒果都剪不對,明年你就不用收了,結果率就會不好。」洪嘉嬨表示,一開始連要從哪一截開始剪都不知道,結果芒果不是長不好、就是長太密,於是,他們想辦法改進,去問農會及種植芒果經驗豐富的自家人。

由於枋山多數果農的農地是散佈多處,每塊地的地理環境都不同,陳照雄指出,洪嘉嬨、顏琮穎會用心去觀察每塊地的地形、日照、露水以及每棵樹的發展狀況,隨之調整葉子與芒果的比例,盡力將每顆芒果的產出品質調整到一樣好。而其他人若用同樣的栽培管理對待每塊地,種出來的品質就會參差不齊。

陳照雄也觀察到,他們特別用心學習。「他們常把有問題的果實或葉子採回來,拿來農會這邊讓我們協助瞭解是什麼狀況。」其他農戶也會來諮詢,但是沒有他們那麼勤勞。於是,洪嘉嬨、顏琮穎頭兩年雖種植失敗,卻從第三年起就能自主管理果園,無論是芒果的顏色、甜度和光滑度,都有明顯進步。

「你一定要很用心,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因為一旦出了差錯,整個芒果園都可能壞掉。」洪嘉嬨吐露,以前剪枝剪不好、還有開花期用錯藥,「光是這兩個條件,就足夠讓你一整年都賠錢。」

熬過頭兩年的失敗經歷,他們第三年終於賺了錢,近三年平均毛利率超過五成,比一般農戶的不到三成勝出許多。如今夫妻倆年收入淨賺百萬,比起以前做建築工人、領電子業二十二K的收入更多。

在管理果園上,像辦教育一 樣,針對每塊地的特性「因材施教」,讓這對夫婦的芒果破了拍賣紀錄,這個結果顯示,起步晚並不會是成就專業的阻力。顏琮穎透露照顧芒果的秘訣,就是「把它當作孩子在顧(台語)」。

顏琮穎、洪嘉嬨每天用顯微鏡做實驗般仔細的態度照料果樹,讓成果香濃多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289

揭秘芒果傳媒:以迪士尼為榜樣 由87個子公司撐起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21
格局:87個子公司撐起的芒果傳媒

三年後,2013年年末,湖南廣播電視台全年度實現創收183.4億元,超額實現了三年前的承諾。這是一場資本的盛宴,也代表了新一代電視人和電視觀眾的崛起。
據悉,目前擔任湖南廣播電視台台長、芒果傳媒董事長的呂煥斌,正在領銜湖南廣電新一代啟動新一輪改革,目標是建立未來的媒體生態,並「一云多屏」(不同智能終端之間互相聯動的)地推進「芒果森林」種植,最終打造全媒體集團。

這個想法3年前已有雛形。其時,芒果傳媒意圖一口氣打包87個子公司,從尾大不掉的湖南衛視、湖南經視,到尚在孵化期的芒果TV、快樂陽光,再到已經在外接項目做活動的天娛傳媒、快樂購物、華影盛視,還有衰落到幾無產出的芒果影業、瀟湘電影……另外包括固定資產如世界之窗、國際會展中心、酒店等。

芒果的榜樣是迪士尼:旗下非廣告收入佔80%以上,擁有自己的影視產業鏈條、特效製作公司、主題樂園和旗艦服裝店等。

核心:綜藝節目分體式覆蓋定位人群

2014年,《爸爸去哪兒2》,總收入預計16億以上,《我是歌手2》的總收入預計則在11億以上,僅這兩檔核心綜藝節目,就能讓湖南衛視的年收入接近30億。

除了「爸爸」和「歌手」兩大王牌節目外,《快樂大本營》、《百變大咖秀》、《我們約會吧》等都是芒果長期以來的高收視保障。目前,能和湖南衛視的收視率比拚一下的,也只有江蘇台的《非誠勿擾》和浙江台的《中國好聲音》,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衛視目前只有一檔節目獨大,遠不如湖南衛視百花齊放來得風光。

湖南廣播電視台副台長、總編輯張華立在之前的幾次改革中曾經提出,新聞類產品是低水平的重複競爭,而芒果改革所釋放出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應該來自可能擁有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的綜藝節目,以及由此衍生的影視活動、傳播事件的策劃平台和組織執行平台——這才是包括湖南廣電在內的中國傳統廣電媒體的真正未來。

芒果一直走在這條路上。它對觀眾的定位為:女性、兒童、年輕人、中年男性人群(高端廣告目標人群)。所有綜藝節目都是為了覆蓋特定人群。引進《爸爸去哪兒》,目標受眾是女性和兒童;《我是歌手》,觀眾以中年男性人群居多;《快樂男生》則與《我是歌手》的產品線截然不同,以年輕人、女性為主。很明顯,2013年播出的這三檔節目中,「快男」無疑是相對失敗的。而最近火熱的《花兒與少年》則填補該觀眾群體的空缺,且從正式立項到播出,只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堪稱神速。

未來:打造屬於自己的視頻?

芒果傳媒之中,最令人期待的當屬芒果TV和快樂陽光。

轉型對電視傳媒已是迫在眉睫的現實。目前,視頻網站對電視行業的衝擊咄咄逼人。阿里巴巴、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大佬,已紛紛滲透到娛樂產業。更可怕的是用戶量。據出身湖南衛視的唯眾傳媒總裁楊暉介紹:他們與某網站共同製作的節目《你正常嗎》,第一期的網絡點擊量就達4000萬,與此同時,電視機的家庭開機率呈明顯下降趨勢。顯然,湖南衛視未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不是電視同行,而是網絡視頻。

此種局勢下,湖南衛視攜芒果TV推出「芒果獨播戰略」,稱《花兒與少年》《唱戰記》《變形記第八季》等幾檔新節目將不再對外銷售互聯網版權,只在旗下的視頻網站芒果TV獨播。

雖然每檔節目都可能因此損失幾百萬收入,但芒果TV此次選擇獨播的時間點,在業內看來也頗為講究。一方面,去年年底,虧本多年的「優土」(優酷和土豆)終於迎來盈利,因此2014年被視為各大視頻網站有望停止燒錢、起死回生的元年。另外據悉,在今年開啟獨播戰略也一直是湖南電視台的想法。「實際上我們從去年年底就開始準備,從獨家銷售變成獨家播出」,快樂陽光(全資擁有芒果TV)的CEO張若波介紹。

獨家播出也是快樂陽光不得已的選擇。此前,快樂陽光的兩大板塊分別是網絡遊戲和網絡電視(電信包月)。由於電信SP收入下滑以及網頁社交遊戲下降,目前快樂陽光早已沒有了幾年前的風光,那時,一個互動植入廣告就可盈利3000萬。

來源:時代週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553

芒果「劇」變受阻:「周播」市場尚未成熟

http://news.iheima.com/show-6-143948-1.html
《古劍奇譚》是鑽石劇場的試金石,每週三週四晚十點兩集聯播。根據全國網數據顯示,首播當日收視率達到1.57。這一亮眼成績被視為給周播模式提了氣,但觀眾的收視習慣真的將被改變嗎?既然周播整體成績不太顯著,湖南衛視又為何不斷地推出新的編排模式和製作模式,我們不妨探究一下芒果的「劇」變之路。
 
一、芒果怎麼「劇」變了?
 
1、編排上
 
各種「劇場」,你能搞清楚芒果台播劇的節奏嗎?
 
2005年起,湖南衛視將「金鷹獨播劇場」挪至每晚十點檔兩集聯播,隨後黃金檔變成綜藝節目的天下。2011底,廣電總局頒佈「限娛令」,每天19:30至22:00,每個電視上星綜合頻道每週播出綜藝娛樂節目總數不超過2檔。至此,「金鷹獨播劇場」正式回歸黃金檔,週日到週四每晚19:30至22:00三集聯播,週五週六19:30至20:10播出一集,並一直延續至今。
 
2011年11月份,湖南衛視推出了國內首個周播劇場「芒果獨播劇場」。由於正製作的《藏心術》被寄予厚望。
 
然而湖南衛視在電視劇排播上的變革並沒有結束,2011年11月份,湖南衛視推出了國內首個周播劇場「芒果獨播劇場」。作為周播劇的第一彈,由於正製作的《藏心術》(又名《被遺棄的秘密》)被寄予厚望。但這部主打懸疑和明星的劇並沒有奏效,首播收視率0.7左右,甚至劇還沒播完,「芒果獨播劇場」就被取消。
 
2012年暑期檔,湖南衛視用《軒轅劍》強勢回歸周播,並更名為「第一週播劇場」。該劇彙集了胡歌、唐嫣、劉詩詩、林更新等當紅偶像,再加以有不少遊戲粉期待,首播之日就創下了1.86的收視率,當時被譽為周播劇的「靈藥」。有了這次的亮眼成績,該劇場一直延續至2013年年底。但在這期間播出的劇,並沒有取得類似《軒轅劍》的超高成績。傳統日播劇直接挪至周播的水土不服,讓湖南衛視在2014年繼續尋找更適合的模式。
 
2、概念上
 
把周播劇當成欄目對待新增「鑽石劇場」搞雙週播
 
2014年2月2號,第一週播劇場被更名為「青春星期天」。這次他們淡化了「周播」字樣,並增加了欄目劇、單本劇、單元劇等多種形式。例如,《愛的婦產科》採用與觀眾互動式的大結局模式,《女王駕到》則細分為幾個單元故事。湖南衛視常務副總監李浩在接受採訪時稱,「我們一直在嘗試把周播這個概念按照一個活動來操作,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和交流,轉變思維,你說把《爸爸去哪》、《花兒與少年》當一個周播劇來看待,它也是成立的,只是劇需要更強的資源和劇情。」
 
在韓國,周播已經形成了系統,觀眾收視習慣基本固定,分別有水木劇、月火劇等劇場。7月3號,湖南衛視仿照此類方法再推新招,將打造週三週四晚10點檔的「鑽石劇場」。而目前《古劍奇譚》、《星月傳奇》將成為鑽石劇場的試金石。那麼這個劇場是如何產生的?是否只是針對暑期檔?對此,李浩表示,「陣容強大、劇情精彩的古裝劇目前是螢屏上的稀缺資源,《古劍奇譚》、《星月傳奇》粉絲期待度都很高,除了這些古裝巨製,我們也還在尋找適合周間播出,題材更加豐富多樣的劇目。鑽石劇場至少會持續到今年年底,希望堅持下去。」
 
 
而根據《古劍奇譚》首週的收視率來看,CSM50平均收視率在1.3左右,在周播劇當中成績算是亮眼。儘管明眼人都看得出,鑽石劇場是為應對「暑期檔限播古裝劇」的臨時舉措,但也不排除這讓湖南衛視嗅到了更契合周播的劇種。
 
3、製作模式上
 
基本實現邊拍邊播剪輯團隊駐紮劇組
 
目前正在播出的《不一樣的美男子》是湖南衛視的又一次全新體驗。這部劇首度實踐了邊拍邊播模式,據製片人尹廉和透露,該劇也是臨時被決定邊拍邊播的,「原本是為日播劇場打造的,但其間經歷了各種反覆後,今年3月又被台裡提上了拍攝日程,5月17日才定下演員,19號就開機,劇組的籌備也僅僅只有5天,現在也是一邊寫一邊拍。」
 
於正的新劇《美人製造》即將於9月份接檔《美男子》,同樣是邊拍邊播的定製劇。兩年前於正的《藏心術》播得不理想,此次再度殺回周播,於正在接受採訪時顯得信心十足,「當初是日播劇,放在周播劇場播不是很合適,因為整個故事不是按照周播劇模式來打造的,一般電視劇只有看的功能,但《美人製造》不同,除了有特別好的玄幻故事外,還有養生的方法,觀眾看得時候也能學到一些保養的知識,『舌尖上的中國』,『爸爸去哪兒』都能看見,將真人秀跟玄幻故事的完整結合。」
 
《美人製造》剛剛開機,離播出只有2個月,儘管時間這麼緊,於正對團隊並不擔憂,「我們的特技團隊非常成熟,不像以前的製作模式——剪完了再做後期。這次我們等於是把整個後期班底都搬到了橫店,每天拍完,剪完就做配音做特效,目前來說挺順利的。」
 
除了故事性,邊拍邊播對整個後期製作和演員的表演也有著不小的影響。所有的拍攝場次均是按照劇情的走向來拍攝,根據觀眾的反饋隨時改動,因此演員需要長期駐紮在一個劇組,也為跨組的演員增加了難度。《不一樣的美男子》主演之一的演員張云龍就表示,邊拍邊播需要演員加強自身的適應能力,「需要演員能跟得上劇組的節奏,這真的很鍛鍊人,比如今天劇本可能還是這樣,但明天就會有改動,故事線路也許也不一樣了,你必須去適應它,給自己找一個好的過度方式,對演員來說有挑戰,也很有趣。」
 
二、芒果為什麼要「劇」變?
 
後綜藝時代急需新的「台標」 一個劇場可代表一個衛視
 
在周播劇場之前,十點檔幾乎是綜藝節目的天下。從砸錢做選秀,再到引進國外模式的真人秀,綜藝競爭已經進入到「大片時代」,小打小鬧的綜藝節目已經無法在電視台立足。因此湖南衛視看到了周播劇市場,並仿照綜藝節目的模式進行推廣和宣傳,試圖在綜藝之外,找到新的屬於湖南衛視的「標誌」,就像《超女》、《快男》、《我是歌手》、《爸爸去哪》一樣,提起這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會是湖南衛視。娛評人舞美師就認為,「周播劇對於品牌的影響力會很大,對於平台整個塑造是非常有利的。以前各家都是靠綜藝節目立台,《非誠》之後江蘇一下躋身一線,《好聲音》之後浙江也躋身一線,但綜藝上的競爭格局基本已經形成,那其他塊呢?湖南衛視又先想到了周播劇這一塊。」事實也的確是,當其他衛視還在砸錢做綜藝的時候,湖南衛視已經對準了新的領域。不管目前有效果還是沒效果,他們已經對五年後的電視環境有了預判。
 
電視劇消費習慣已改變為爭取下一代觀眾做準備
 
湖南衛視靠選秀節目起家,從2005年《超女》開始,就擁有了強大的年輕觀眾群體。然而選秀十年,十年的時間觀眾也在更新換代。時代背景所致,觀眾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電視劇來說,觀眾的口味變得越來越高,甚至一部電視劇要集大牌演員、編劇、導演與一身才能作出一部好劇,這對於片方來說,也意味著舉步維艱。從觀眾的角度來說,有了視頻網站,可以選擇的劇目種類繁多,韓劇、美劇、日劇無一不衝擊著傳統電視劇。選秀十年,90後門漸漸走入社會,曾經湖南衛視的年輕觀眾至少長大了十歲。這一切的原因,都意味著觀眾正在更新換代,電視台需要作出改變。
 
據業內人士分析稱,湖南衛視開始著手做自制周播劇,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為爭取下一代觀眾做準備。有了《來自星星的你》的警示,非傳統日播劇也可以成現象級作品,一週播兩集也是可以被接受的。正如湖南衛視常務副總監李浩李浩說,「我們覺得大家能通過網絡接受周播,為什麼在電視上就不可以呢?」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湖南衛視擁有強大的電視劇幕後製作資源,以及演員資源,這就造成了每年有很多的電視劇產量。僅僅依靠一個「金鷹劇場」不足以容納那麼多劇,故開闢周播劇場也算是消耗龐大劇儲備的方式之一。
 
周播劇投資成本低 商業價值遠大於傳統電視劇
 
根據廣電總局的規定,各電視台在播放電視劇時,每集電視劇中間不得以任何形式插播廣告,無論是以前的《女王駕到》系列,還是近期熱播的《不一樣的美男子》,由於其本質非一般意義上的電視劇,更偏向於欄目劇的性質,因而其在廣告插播方面的自由度較高,一定程度上也為電視台廣告創收增加了空間。此前在《女王駕到》發佈會上,湖南廣播電視台節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姚嘉也沒有否認,和電視劇相比,欄目劇插播廣告目前都在可允許的範圍內,這對電視台而言其實是比較有利的。
 
舞美師分析稱,「雖然湖南之前的周播都不太成功,但一旦成功,它的商業價值會比傳統電視劇價值大多了,以前的電視劇你會花錢買流量,收益僅靠毛收視率,但播完了就播完了,如果不是獨播,對品牌建設的貢獻不太大。周播的品牌影響力會不斷地看漲,投資商自然也願意掏錢,傳統地播一部電視劇,其實已經不值錢了。」
 
此外,舞美師還認為,自制周播劇的成本其實很低,更多的像是在整合台裡的內部資源。
 
「你看他們請明星從來不花錢,因為從來都是他們捧藝人,比如上了真人秀的明星,馬上湖南衛視的各種節目上個遍,一下子提高知名度,反過來也儲備了自己的藝人資源,這是良好的循環,比如鄧紫棋就客串了《懂小姐》。」
 
雖然周播劇是座隱藏的金礦,但現階段還無法看到顯著效果。《不一樣的美男子》製片人尹廉和透露,其實目前的周播劇幾乎掙不了錢,但就跟湖南的合作模式而言,至少沒有風險,「這點湖南其實做得很人性化。」二來在於由於是自制劇,屬於製片方前期墊資,湖南台後期出資的形式,「台裡雖然給的錢不少,但其實製作成本也很高,整個劇組200多人,分三個組同時開拍,看似20集,拍攝強度卻不亞於40-50集的量,因而綜合計算下來,單集成本並不低。而且周播劇目前也處於探索階段。」
 
審查制度相對寬鬆「外星人、超能力」毫無壓力
 
《不一樣的美男子》一播出,觀眾紛紛大呼吃不消。原因是幾位男主角分別有預知未來、自帶磁鐵的超能力,雷人指數直線上升。有人不禁提出疑問,這樣的題材如何面對審查?知情人士認為,與傳統的電視劇不同,欄目劇不需要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審查這一環節,而是由湖南省廣電局內部審查即可。此外,按照欄目劇來報批,在題材選擇上,就也更加寬泛。此前在《女王駕到》發佈會上,姚嘉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欄目劇儘管不必通過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的審查,但也必須通過省廣電局的審查,從立項到內容審核,並不會鑽空子,一個流程都不會少。」
 
三、「劇」變成功了嗎?
 
「翰爽」合體難救市傳統「虐心劇」失效
 
翻看近三年的19部周播劇,首播收視率在1以下的有15部,甚至當紅偶像張翰、鄭爽合演的偶像劇《勝女的代價2》都沒能力挽狂瀾,首播收視僅有0.48,平均收視率僅有0.506。而二人合演的《一起來看流星雨》的首播收視就已經達到了2.03。
 
無論是主打青春偶像的《花開半夏》、《勝女2》,還是《未婚妻》、《艾米加油》、《華麗一族》,依舊是傳統的「芒果特色」,都曾是黃金檔倍受歡迎的「苦情虐戀」。把這些日播劇直接搬到周播劇場來播,劇情上無法構成起承轉合,懸念迭起,故收視率平平。很多觀眾都認為,這些劇如果放在黃金檔,收視率肯定會好一些。
 
古裝偶像《軒轅劍》、《古劍奇譚》脫穎而出
 
在這19部劇中,《軒轅劍》成績最為出挑。該劇彙集了胡歌、唐嫣、劉詩詩、林更新等當紅偶像,再加以有不少遊戲粉期待,首播之日就創下了1.86的收視率,當時被譽為周播劇的「靈藥」。有了這次的亮眼成績,2013年暑期檔,由趙麗穎主演的古裝神話劇《追魚傳奇》平均收視率也均破1。剛剛播出的《古劍奇譚》再次續寫了古裝玄幻偶像劇的「傳奇」,根據播出兩天以來的收視率來看,全國網最高收視已經破2。
 
但據說《古劍奇譚》投資過億,並且此次挪至非黃檔播出,對購劇價錢上也會有影響。為了讓觀眾持續關注,延續話題熱度,片方也改變了宣傳策略來應對周播。歡瑞世紀宣傳總監姜磊在接受採訪時稱,「在早期確定這個劇場來播的時候,我們就和湖南衛視總編室達成共識,所有的宣傳過程中,用宣傳一個欄目的形態在推進這部劇的宣傳,我們劃分出週一到週日,每天應該做的宣傳形式和話題,保證對於這部劇來說每天都有新鮮的東西出來,另外還作了台網互動的微博傳播形式,這樣的模式保證了收視率的同時,還能轟起網絡熱度。此外,和粉絲之間做了大量的線上線下互動,比如,做了15款周邊衍生品,用來和粉絲之間互動。」截止首週播完,《古劍奇譚》在網絡上的話題始終居高不下,主演們還紛紛前往各大城市做落地活動。
 
總結:三個暑期檔促成高收視觀眾習慣正在培養中
 
但是,《古劍奇譚》能否持續熱度,也還是個未知數,僅根據前四集的收視率還難以下定論。影評人李星文就認為,「鑽石劇場其實是周播劇的另一種變種,收視率高跟播放古裝偶像劇也不無關係,但現在呈現的格局給人的感覺是,這類劇場有點偏季節性,一到暑期就成,但離開暑期檔,播點其他劇就不太成功,像之前《女王駕到》系列,雖然在投入、宣傳方面陣仗都很大,但效果卻不太好,影響也不大。」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軒轅劍》首播收視達到了1.8,但後勁不足,屬於高開低走。《古劍》首播全國網達到1.57,但第三、四集的城市網收視率分別是1.268和1.377,漲幅明顯放緩。儘管有楊冪、鄭爽等一眾人氣偶像,但特效、與遊戲情節有較大改動等因素還是成了不少網友們吐槽的點。此外,視頻網絡帶來的衝擊也不容小覷。湖南衛視雖然割斷了所有網絡口的直播,但各大視頻網站0點之後就會更新,而電視上是10點播放,有的人不見得會守著電視,兩個小時之後網上就有了,所以說收視習慣一時還是無法逆轉,只能說是在培養當中。」
 
四、為何其他台不敢輕易「劇」變?
 
「財大氣粗」才敢創新
 
此前,江蘇、東方衛視都曾公佈過周播劇的計劃,但時至今日,只有湖南衛視在不斷踐行著。為何其他台不敢輕易出手?業內人士分析,「其實道理很簡單,誰有錢誰敢折騰,湖南在做劇場這塊是財大氣粗的,一是廣告收入支撐,二是多年下來,有一大批穩定的觀眾基礎,不可否認,有些劇離開了湖南的平台,的確就播不好。收視高了,廣告分流到湖南的也多。所以湖南其實嘗到了甜頭,才敢在創新上更熱衷。」
 
《美男子》製片人尹廉和則認為,很多人還沒有看到周播劇的好處和利益體現,所以都在觀望,「比如《流星雨》系列,台裡只是看了項目策劃覺得很好,就拍板了,然後才坐下來定劇本,定演員,但整體的反響非常好。後來有些台說,這麼好的項目你為何不跟我們合作呢,我開玩笑說,我很想合作,但在湖南沒播這部劇之前,你們誰敢去做呢,誰一開始敢拍板做這個決定呢?」
 
芒果台在創意意識和執行力方面,要比其他一些台強,也更為執著,「就像綜藝節目一樣,雖然是國外引進,有一些本土化的微創新,但它一直在開拓這方面的市場。而相比芒果台而言,其他台在這方面的意識可能稍微有些弱。「大多數電視台都是抱著什麼東西成熟了,才去做,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影評人李星文如此分析。
 
模式尚未成熟
 
於正對周播劇的前景十分看好,他認為這一部分將會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持觀望態度的人覺得中國周播劇的市場還不太成熟,「比如國外的美劇,單集投入幾百萬美元,但國內你有多大的資源能支撐你做成周播劇,我們的團隊是優秀的嗎?二流導演三流編劇怎麼能與別人的一流團隊媲美,光憑製片人、電視台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麼?」對此,該業內人士也形象地稱,不反對吃螃蟹,「但你該到有螃蟹的地方去吃,在稻田裡能吃到螃蟹麼?即便羨慕美國人吃帝王蟹,但我們的水平也頂多是小龍蝦。」
 
「要做周播劇,首先得明白什麼是周播劇,一週播一次那就叫周播劇麼?況且有多少人又瞭解周播劇的收視習慣。之前把日播劇放到周播劇場來播,這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周播劇麼?」該負責人有些無奈地稱,不是電視台不願意嘗試,是目前沒有適合周播劇的劇種,「首先你要有好的內容,至少要保證能達到一定的平均收視,不然你播個周播劇,收視排名20名之後,那還有什麼價值?況且這其中的風險由誰承擔依然也是一個問題。」
 
一位與湖南衛視合作過周播劇的製片人認為,目前周播劇的製作還比較倉促,計劃性不強,「其實按照一部周播劇平均2個月的播放週期,一年頻道只需要5-6部周播劇,因而應該是提前一年就開始抓劇本和演員。」
 
「周播」還未得到重視
 
於正認為,目前各家衛視不敢輕易「劇」變的主要原因還是周播沒有被重視起來。「可能之前周播劇收視率不怎麼好,一些製作人會認為周播劇是不太好的產品,所以很少人會願意將自己的電視劇放到在周播的劇場去播,這也導致周播劇場找片源很難,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劇也上週播,這便導致越來越差。其實在日韓,周播劇發展的態勢是很好的,它讓觀眾有更多選擇性,而電視劇的話題性,商務性也都能聯繫上一起,《星星》就是典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50

快樂陽光張若波:芒果TV會取代樂視嗎?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1/146607.html

i黑馬:在海外停留三個多月後,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以一封內部信打破沈默,信中他大談美國市場及海外戰略,但對樂視網如何合規廣電政策並未提及,亦未說明何時回來。就在賈躍亭與國內市場若即若離之際,快樂陽光總經理張若波正與多個投資人密集商談,他覺得快樂陽光可以利用政策窗口大幹快上,以爭取獲取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的絕對優勢。
 
\在電視盒子全行業銷量下滑至谷底時,快樂陽光的盒子日活躍度保持在30%-40%,其2014年互聯網電視激活用戶量計劃達到500萬臺。樂視電視最近的統計數據是100萬臺左右,且樂視已暫停銷售電視盒子。
 
9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達通知——要求當周內所有視頻網站電視APP下架,下周檢查,否則將取消其互聯網視聽牌照,並停止服務器。也就是說,除了牌照擁有者,所有互聯網企業不得在電視端經營視頻內容。
 
廣電總局畫了一個圈,這個圈越畫越小。客觀上,這為身處廣電體系內並擁有互聯網電視內容和集成播控牌照的快樂陽光擊退了大部分對手,包括樂視網。
 
上述通知下發後第五天,賈躍亭公開內部信,信中提到:“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樂視遇到過一些困難,政策波動、股價震蕩,還有各種流言蜚語。”
 
政策機會
 
在政策的幾度變化中,張若波逐漸找到了方向和動力。
 
2006年,芒果傳媒全資子公司——快樂陽光成立,張若波由湖南衛視委派至此擔任總經理。快樂陽光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向互聯網或互聯網電視突圍,而是彼時《超級女聲》帶來的短信增值紅利,令其決心成立一家專門運營網絡增值服務及網絡版權分銷的公司。
 
張若波則想做大網絡視頻,第二年便成立了芒果TV視頻網站。但在接下來的數年里,張若波並未看到希望。
 
因受體制制約,快樂陽光無法突破融資瓶頸,視頻網站全行業至今仍靠資本燒錢,無明確盈利預期。前期的芒果TV籍籍無名,甚至充當了免費的內容分銷平臺,這讓張若波每次想起來都有些不忿。
 
直到2011年,廣電總局出臺了《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簡稱“181號文”),在為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OTT盒子和電視)“正名”的同時,也規定了終端廠商必須與牌照方(如今共有7家)合作,以達到可管可控的目的。
 
張若波認為互聯網電視將成為愈益規範的市場,機會來了。此後兩年時間,各種OTT盒子頻頻上市。電視盒子銷量從2011年的300萬臺升至2013年的1000萬臺。以樂視、小米為代表的廠商紛紛借助電視盒子和互聯網電視產品,搭建和完善自身的生態系統。快樂陽光也是從那時開始全力進軍該領域。
 
與樂視、小米不同的是,快樂陽光並不想通吃整條產業鏈,它想做成淘寶模式,內容上集大成,硬件上敞開懷抱和所有企業合作。張若波對《財經》記者說:“如果有機會做成淘寶,我為什麽還要去做一個唯品會?”
 
到目前為止,快樂陽光已與40余家硬件廠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已形成擁有20余款產品的“芒果TV inside家族”,主要為智能盒子和電視一體機。
 
芒果TV成為快樂陽光互聯網電視的特色內容之一,而非全部。在其內部,芒果TV的定位更加清晰——年輕時尚,這與湖南衛視的節目一脈相承。張若波說:“芒果TV流量不是數一數二,但它是盈利的。”為了區別芒果TV的定位,快樂陽光曾為互聯網電視業務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和豐。
 
快樂陽光最終成為了湖南廣電旗下的一個新媒體平臺,內容(包含應用開發)在這個平臺上被分發至PC、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諸多終端,即“一雲多屏”模式的承載體。
 
這與樂視模式相似,賈躍亭常提的便是樂視生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其底層是雲視頻和電子商務平臺,負責分發內容及硬件產品;第二層是內容,包括樂視影業、樂視采購和自制的版權節目;第三層是各種終端(即屏),是內容到達的載體;第四層是應用,如同智能手機一樣,可以讓電視成為互聯網生活的大屏延展。
 
與已經在創業板上市四年的樂視相比,快樂陽光還未進行外部融資,能量其實有限。而且在樂視模式已成為行業顛覆者的時候,快樂陽光的突圍並不被看好。
 
不過,近期廣電政策的重大變化,再次為快樂陽光釋放了曙光。
 
今年6月開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連發數令,先是要求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華數、百視通整改,關閉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視頻APP和視頻聚合類軟件;
 
7月,要求有線網絡公司所采購或者研發和安裝的智能電視機頂盒等終端,不得安裝除了TVOS1.0外的其他操作系統,同時要求部分OTT電視集成播控平臺取消集成平臺里直接提供的電視臺節目時移(直播)和回看功能;
 
9月,要求自2015年4月1日起,未經登記的境外影視劇不得上網播放,並對互聯網視頻電視端APP下了最後通牒。
 
本著可管可控的原則,廣電總局幾乎將非廣電系的內容全部排除在外。非牌照方若想將內容放入互聯網電視,需要通過牌照方的審核,審核通過後,亦不能以專區形式出現,而是由牌照方將內容打散、集成到統一的專區中,且在節目播放中不會有類似臺標的LOGO出現。有評論認為,這是廣電體系對互聯網入侵搭建的最後防範體系。
 
樂視網COO劉弘曾向《財經》記者證實,盒子已明確收到廣電總局的整改通知,並已完成整改(將樂視內容移至牌照方專區),電視則沒有。他說:“目前電視沒有按照這個方法去整改,但現在處在整改的協商過程中。”
 
劉弘稱,在整改方案中,樂視願意將內容交給牌照方運營,由它來收費,“我的內容付費是沒有變的,只是讓他來跟我們分成而已”。但這意味著,用戶在購買同一牌照方授權的互聯網電視機時,都能看到樂視的視頻內容,而且其內容運營的主動權已被剝離。
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和內容運營雙料牌照的快樂陽光,實際上成為了更加強勢的自營電商,它不容許賣家開店,還不容許其他平臺做成淘寶,它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了另外六家牌照方。
 
張若波說,快樂陽光一定要抓住政策的時間窗口,帶著廣電體系跑起來。
 
湖南優勢
 
今年4月,湖南衛視向互聯網企業祭出第一刀:封殺外界轉播權,即湖南衛視節目內容今後只在芒果TV平臺上播出,不再對外銷售互聯網版權。
 
湖南衛視是湖南廣電集團下與芒果傳媒並行的事業單位,擁有龐大的內容制作團隊,並已出品諸多優良的電視節目,如《快樂大本營》、《爸爸去哪兒》、《天天向上》、《變形記》等等。2013年湖南衛視在亞洲媒體排行中位列第五,在中國地區僅次於央視,並已經拿下了97個全天收視第一的好成績,觀眾規模超過了2.1億,觀眾觀看時間延長到47分鐘,忠實的芒果粉遍布全國各地。
 
2014年,愛奇藝斥資2億元拿下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快樂大本營》等五檔節目的版權。“芒果獨播”戰略出臺之後,2015年愛奇藝將無緣與湖南衛視續約,後者損失的則是數億元的版權分銷額。
 
湖南廣電希望,能夠在新媒體平臺形成自己獨有的內容優勢。中國社科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淞在接受專業媒體采訪時認為,沒有誰能保證自己的渠道不可替代,相反內容加頻道的優勢日益凸顯。
 
事實上,包括樂視在內的互聯網視頻企業,已經開始大量自制節目和網絡劇。樂視網董秘張特向《財經》記者透露,自制劇所占比例已在10%-20%之間。樂視生態的延展核心便是海量的內容,目前它擁有10萬集電視劇和5000部電影。
 
在互聯網企業中,樂視的正版內容已屬海量,但在廣電體系里優勢並不明顯。截至今年8月底,芒果TV(PC)的視頻內容資源總量(正版)達20.4萬集(段),總時長7.32萬小時。
對芒果TV來說,更大的內容計劃還在執行中。2015年,湖南廣電將執行10億元“雙獨播”計劃,即湖南衛視和芒果TV共同出資10億元(前者出資占比較大),投入自制劇、定制劇拍攝,這些劇只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獨播(周一、周二的周播欄目劇場播出)。之後還會推出網絡短劇等品種。
 
9月初,張若波告訴《財經》記者,芒果TV部分人已經加入到湖南衛視的欄目制作團隊,“以後的內容都是湖南衛視和芒果TV共同出品”。在操作中,甚至可以為了網絡的特殊需要,多加一個機位。
 
張若波稱,10億元將制作出208集電視劇,每集約400萬元的成本。樂視COO劉弘則透露,其自制劇每集成本從十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今年預計制作700集自制劇。兩者單集成本投入十分懸殊。此外,湖南衛視其他節目也會獨家輸入至芒果TV平臺。
 
在利用現有湖南衛視資源的同時,快樂陽光還積極向投資者拋去橄欖枝,最近兩周,張若波接待了八組投資者,他表示,確定入股的投資者還未最終敲定,釋放的股份不會太多。
 
最近幾年,湖南廣電總是廣電改革的先行者,現在內部更是形成了新一輪改革勢能。
2013年上任的湖南廣電新臺長呂煥斌經過一年思考,確定了改革框架。他的設計是:湖南衛視是全臺內容創新的引擎和發動機,是龍頭,而且是創收的經流;芒果傳媒是全新體制機制下的合格市場主體,是市場平臺。呂煥斌在接受《中國廣播影視》采訪時說:“我們可以取代新媒體,甚至顛覆它們。”
 
具體改革思路:一是從服務觀眾向服務用戶轉型,形成全媒體格局,打造“一雲多屏、多屏開花”的新傳播生態,“用戶在哪里,我們的產品就延伸到哪里”;二是變內容產品為IP(版權)資源,圍繞一個創新IP,全方位開發,延伸產業鏈,如《爸爸去哪兒》衍生出電影、遊戲產品等;三是向市場生態轉變,“把可經營性資產拿出來,到市場上去遊泳、去整合”。
 
最終,湖南廣電不再是依靠廣告謀生的媒體,而是一個全新的生態體系,即芒果生態圈。
作為湖南廣電的市場化主體,芒果傳媒下轄快樂陽光、快樂購、天娛傳媒、金鷹卡通、芒果娛樂、經視文化六大子公司,2013年總收入為50億元。近日,芒果傳媒總經理張勇對外稱,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1000億元的市場估值,“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著力打造幾家新型媒體集團,我們很希望是那幾家之一”。
 
快樂陽光因為離互聯網最近,自然成為本輪轉型改革的風暴眼,勢必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分享到更多的改革紅利。2013年快樂陽光虧損2億元,張若波稱近期沒有盈利計劃,當前任務是“占地盤”。
 
潛在短板
 
幾年前,時任湖南廣電臺長歐陽常林曾感慨,騰訊已經跟湖南衛視一樣大了。但令其沒想到的是,幾年之後,騰訊規模已經十倍於湖南衛視和芒果傳媒。
 
互聯網的成長速度遠高於傳統媒體。雖然目前從內容擁有量上看,樂視網不及快樂陽光,在互聯網電視業務上也遇到了政策瓶頸,但樂視拓展生態的速度一如其他互聯網企業。
 
樂視控股旗下有樂視網、樂視TV、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農業、網酒網等,樂視TV、樂視體育是樂視網的子公司。樂視網(SZ300104)市值已達310億元左右,短短兩年內股價上漲近3倍,今年上半年樂視網收入29.41億元,凈利潤1.54億元。樂視影業近期還獲B輪融資,估值已達48億元。
 
目前來看,互聯網電視視頻對樂視只是其生態系統的一個環節。樂視方面稱,如果互聯網電視視頻內容不能做,樂視可以做好其他產品體驗以搶占電視端,比如遊戲類APP等。
 
與之相比,芒果生態才剛剛從內容向外拓展、整合(集團其他資源),其競爭力和發展仍待觀察。張若波說,快樂陽光的問題是在互聯網領域的技術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快樂陽光的技術人員有200多人,其中負責大數據挖掘的有十多個人。樂視網技術團隊則有1500多人,占總員工數一半以上。
 
張若波承認,快樂陽光的技術團隊力量還遠遠不夠,目前大數據挖掘能力主要靠湖南廣電內節目制作團隊的創意來彌補。為吸引人才,快樂陽光計劃從股權激勵上尋找突破,上市也會是其重要選擇途徑。
 
如同其他廣電兄弟一樣,湖南廣電也是戴著體制的鐐銬跳舞,只不過鐐銬的輕重不同而已。樂視可以遊走在政策的灰色地帶,踩著底線奔跑,體制內的快樂陽光則絕不能如此行事。
 
快樂陽光還要面臨品牌定位的問題。芒果TV的用戶是年輕時尚人群,快樂陽光的互聯網電視則要講大而全的平臺概念。後者將如何吸引更廣泛的用戶?品牌協同性或能否實現?
 
一個例子是:京東在強大的自營能力之下,一直難以拓展其開放平臺,近期賣家反映,京東甚至在收縮某些品類的開放平臺。自營和平臺,這兩者在某種時候是矛盾的。
 
一個好的消息是,快樂陽光越來越會用互聯網思維來經營產品。9月6日晚,芒果TV直播華晨宇北京火星演唱會,其線上直播門票購買次數超過了12萬。
 
這讓大家看到一些希望:就算廣電總局在電視端停掉視頻網站的內容,用戶仍可以從芒果互聯網電視上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498

他把路邊攤芒果冰 賣到亞洲五國

2015-03-30  TCW
 
 

 

誰說,只有名貴的哈根達斯(Haagen-Dazs)冰淇淋,才有資格被選為飛機餐的甜點?

四月一日起,原料產地來自南台灣的愛文芒果冰,將成為長榮航空日、韓航線的機艙餐點。和長榮聯名推出冰品,替本土農產品插上翅膀的,是放棄外商大藥廠百萬年薪,在路邊攤跨出創業第一步的「芒果恰恰」執行長張智閔。

五年前,芒果恰恰只是一個在台北東區廢棄環保回收場空地上,撐起三支陽傘的路邊攤,第一天只賣出七碗芒果冰,如今卻是在日、韓等亞洲五國,開出九家店的跨國連鎖店。日本原宿一號店開幕時,一碗售價二千八百五十日圓(約合新台幣七百五十元)的特大號芒果冰,更成為《朝日新聞》報導焦點。去年,該品牌消耗掉的國產愛文芒果量,達二百五十噸,換算約一百五十萬碗芒果冰。

「我當初決定一年四季都賣芒果冰,朋友都說這樣一定做不起來!」張智閔回想。

當同業冬天推草莓冰??他獨創全年只賣愛文芒果冰

的確,國產芒果盛產於五月到七月的夏天,吃水果當然要挑產季;更何況,同樣以芒果冰為號召的永康街思慕昔、Ice Monster等冰店,冬天都改推草莓、鳳梨等其他冰品,開全台唯一的芒果冰專賣店,風險不會太高嗎?

「開店第一年冬天,就踢到鐵板了,」張智閔說,因為夏天芒果冰好賣,排隊生意超旺,開店不到三個月就因為地主眼紅,也想跳下來自己賣冰,而把他趕走。後來,是靠老婆把私房金飾送到當鋪,才有本錢租店面;但等店面整修好卻已冬天,也沒錢裝落地門,再加上國人天冷根本不吃冰,生意一落千丈。

憑什麼張智閔相信,芒果是一年四季都能操作的主題?

「因為愛恨分明!」農家子弟的他,離開藥廠後,一開始先是替竹山老家,在微風等百貨底下的頂級超市賣農產品,他發現,有機文旦、葡萄、芒果等高價水果,買的人雖有限,卻是主要獲利來源,「尤其是芒果,顧客愛恨分明,品質好的愛文芒果,再貴都有人會買!」他說,芒果是全世界貿易量排名第五的水果,冬天就算台灣人不吃,也會有觀光客接受。

當別人想著開一家店??他想開能在全球複製的店

台灣優質愛文芒果近年外銷日、韓,逐漸打開名氣,也是這回長榮航空挑芒果冰上飛機的主要原因。

「但要在冬天賣芒果冰,必須有創新的商業模式,」農委會國際行銷科科長袁華興說。芒果恰恰因此改變冰果店現切現賣的作業形態,把門市後場直接拉到產地,找專業食品加工廠配合,現地將新鮮芒果急速冷凍製成芒果條,如此一來,不管距產地多遠,也不受季節限制,只要解凍切丁,便能開店賣起原汁原味的芒果冰。

「很多人想如何開『一家店』,我想的則是,如何開『一家能在全球複製』的店。」張智閔說,同樣拿出百來萬元積蓄開店,多數人想開一家馬上賺錢、快速回本的排隊店;但他思考的是,怎樣讓一家店,不只能走出台灣,更幫面臨產銷失衡的本土農產品找到出路。以芒果為例,賣芒果冰,比盛產期製成芒果乾,至少能創造五倍以上的附加價值。

因此,他不但鎖定芒果單一主題,到海外展店更只推台灣愛文芒果,完全不考慮就地取材,使用當地品種的芒果。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指出,融合產地一級農業優勢、鮮食工廠的二級加工業,以及冰店的三級服務業,建立一條龍式「六級產業」(編按:同時兼具農業、工業、服務業,一級加二級加三級產業的經營樣態),是該芒果冰能走向藍海的關鍵。

用獨家原料綁加盟??庫存能力成了展店兩面刃

也就是說,串起產地到門市,創造出的附加價值遠大於單純農產品外銷,並可同步發展服務業品牌,這是張智閔覺得最驕傲、未來可以幫台灣水果找出路的創新模式。

服務業發展協會秘書長李培芬也分析,連鎖店總部可概分為管理型和供貨型,芒果恰恰屬後者,主要角色是維持原物料的穩定供應,或從原物料的獨家性,綁住與加盟之間關係,不須因展店而建置動輒數十人的龐大總部人力,這也是張智閔之所以能靠一個人加一部筆電,便可開出跨國連鎖店的原因。

「所有海外加盟主,都是自己找上門的,」張智閔說,因為品牌定位獨一無二,創業到現在,他不曾赴加盟展招商,所有加盟主都是從海外媒體報導,或是因上門吃冰,而認識芒果恰恰這家店。

「把店開到國外,難的不在搶商機,而是在於拒絕!」他強調。過去五年來,上門談合作的創投和加盟主,遭張智閔拒絕的少說有十幾組。因為,為堅持單一芒果主題的形態,指定使用台灣愛文芒果,替全球展店做準備,得在夏天芒果盛產期,庫存未來一年到一年半的冷凍芒果條,光原物料和電費,他便貸款兩千多萬元資金;不像一般冰店,一個夏天就能拚回本,「沒有人是這樣算一家冰店的成本!」不只看短利的他說。

正是這樣另類思考,讓一個幾乎不具跨入門檻的冰店生意,成為走出台灣、飛上青天的好生意。而其背後價值,也在於創業模型的翻新,跳脫島嶼內的同質競爭模式,躍升跨入國際市場的藍海,不失為服務業可以尋求突破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