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也說亮話:先發財 後立品?

1 : GS(14)@2016-09-06 04:39:25

「我想讀社工系,幫助人。」「甚麼?社工搵唔到食,讀工商管理吧。」這個也許是不少中學畢業生和父母的對話,「社工系」可以是藝術、公共行政、文學、歷史等「唔等使」學科,資本主義社會認錢不認人,連大學教育也變得功利。可幸近年大眾的想法漸漸起了變化,在美國,有不少著名學府的畢業生選擇投身非牟利機構,以包括哈佛在內的8家長春藤大學為例,去年就約有8%畢業生加入慈善團體Teach for America,為貧困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做慈善發不了財,但絕對「搵到食」,而且心安理得,活得精采。「慈善?我現在還可以拼搏,等我發財退休後有空慢慢做吧。」有些商界人士想像做慈善輕鬆自在,比起在競爭中賺錢,簡直易如反掌,這是停留在「派米派粥」粵語片時代的想法,是對現代慈善業的另一個誤解。以筆者為例,從商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私募基金轉到慈善信託基金,面對的挑戰從「簡單的賺錢」變成複雜的創造快樂、希望、同理心;培育能力、網絡、系統改善等。私募基金問如何令投資在財務回報上最大化,慈善信託基金問如何令投資在社會正面影響最大化。思忖着這個問題不只我和團隊,在慈善界舉足輕重The Bridgespan Group的創辦人之一Jeffrey Bradach有這樣的想法:「很多慈善基金都過於『重量』,分散投資在很多項目上,卻忽略或者沒有完善地檢視項目的質素和成效。」
Bradach和兩位貝恩諮詢的高級合夥人,創辦Bridgespan,以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用諸於社會挑戰。的確,不少慈善機構都有宏大的抱負,卻苦無能力、經驗和資源去優化它們的服務。他認為慈善基金可牽頭制訂清晰目標,仔細評估服務模式的利弊,慢慢改善成效;慈善與商業本質雖然不同,卻互有值得借鑑的地方,要增強一家慈善機構的社會影響,需多方面的提升,包括人力資源、市場推廣、科技運用等。慈善超越企業和個人的形象工程,要發揮更大力量,就要建構專業知識、形成專業交流的網絡。筆者期待9月底與Bridgespan的另一創辦人Paul Carttar在香港首個國際慈善論壇內,進一步交流心得,互相切磋,共同進步。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5/197600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6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