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Combinator幕後故事:第一印象很重要 避免投機取巧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9/04/232024.html
北京時間9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科技網站GigaOm專欄作者埃利薩·科恩(ElizaKern)發表文章指出,要想加入硅谷最古老、最知名的創業孵化公司YCombinator到底需要哪些條件?通過對創業者面試、展示活動等整個過程的追蹤關注,一部新作揭示了這家創業孵化公司的幕後故事。
現在,創業孵化工具和加速項目似乎都不再是稀罕事,但是保羅·格拉漢姆(PaulGraham)於2005年參與創立的YCombinator為其
他項目打下了基礎,並且通過AirBnB和Dropbox等公司的崛起證明了自己的成功。那麼,格拉漢姆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成為格拉漢姆支持的項目需要達
到哪些條件?
一部名為《發射架:硅谷最獨家的創業公司加速器》
(TheLaunchPad:InsideSiliconValley'sMostExclusiveStartupAccelerator)的新書就是
要探索YCombinator幕後故事,揭示創業公司如何從進入YCombinator、到展示自己,再到創建成功的公司。這部書的作者是《紐約時報》數
字領域的專欄作者、商學教授蘭達爾·斯特羅斯(RandallStross),他獲得了格拉漢姆和YCombinator合夥人的許可,得以追蹤關注
2011年夏天進入YCombinator的一批創業公司,從他們最初接受面試到成果展示。這部作品將於9月27日出版,但讓我們先睹為快。
這本書並沒有透露太多令人驚愕的秘密,很多關注Quora和HackerNews的讀者可能已經瞭解YCombinator如何運作,另外格拉漢姆最著名的言論和他關於創業公司的哲學也已經發佈到互聯網上。
但是這本書介紹了YCombinator合夥人的指導風格,揭示了多少公司和創始人真正通過YCombinator取得成功。在我看來,這本書還可
以看出多少創業公司在經歷前三個月的艱難探索之後終於提出穩健的理念,展示活動中多少創業理念只是幾週前才剛剛面世。這不僅是一部介紹格拉漢姆和
YCombinator的作品,而且是一個關於創業公司努力探索的故事。
以下是這本書裡面的一些有趣片段:
-格拉漢姆告訴創業者們要住在山景城,儘管這裡很枯燥,因為距離近是YCombinator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他還表示,創業者們在展示活動結束之後可以前往舊金山過「嬉皮士」(hipster)們的活動。
-24/7:格拉漢姆建議創始人們把除了睡覺和吃飯以外的所有時間都投入到自己的項目當中,他的妻子、YCombinator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傑茜
卡·利文斯頓(JessicaLivingston)表示,一些成功的創始人體重會下降15磅,他們吃得非常簡單,而且在不工作的時間去打網球。
-女性稀缺:利文斯頓估計,2011年冬季進入YCombinator的一批創業公司當中,只有4%的創始人是女性,而2011年夏季進入
YCombinator的160位創始人當中,只有2位女性。格拉漢姆將這個原因歸咎於多方面,包括男性在孩提時代更早接觸計算機技術、提出加入
YCombinator申請的女性創始人數量稀少、人們更願意與自己的同性好友共同創業等。在這部書撰寫的時候,也就是YCombinator成立6年之
後,在YCombinator資助的300多個項目當中,只有1個團隊完全由女性組成。
-術語:很多人將「孵化器」、「加速器」和「種子融資」混為一談,但格拉漢姆更喜歡用「種子融資」這個詞,部分原因在於他認為「孵化器」僅僅是提供辦公場所的一種項目,他反對這種理念,因為真正的黑客不願被告知應當在哪裡工作。
-面對面交流:儘管格拉姆漢與這些創始人們共同打造高科技解決方案,但他更喜歡面對面的交流。他不喜歡通過Skype參加會議的人們,認為面對面交流說明創始人對自己的工作更負責任。展示活動期間,格拉漢姆將創始人與投資者安排在同一個房間,這也是出於這個理念。
-第一印象很重要:YCombinator合夥人表示,展示活動是為了使投資者對創業公司產生足夠的興趣,願意觀看他們的展示並且事後找他們商談。
很多投資者在展示期間無所事事,有的投資者只能記住其中的一個詞或一句話,比如「關於雜貨的某個東西」。因此,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避免投機取巧:格拉漢姆表示,不要在展示中使用美女等圖片,否則以男性為主的觀眾注意力將被轉移。不過這與新派投資者戴夫·麥卡羅爾(DaveMcClure)的觀點截然相反,麥卡羅爾認為展示必須具備以下三要素之一:性、錢、權。
-展示之後:格拉漢姆非常看重YCombinator的黑客文化,但這對於創始人準備與投資者交流沒有太大幫助,因為投資者不會很喜歡未完成的理念或者不完美的產品。因此,在展示活動後與投資者的交流過程中,創業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
-成功機率:加入YCombinator並不意味著成功籌資,2011年夏季加入YCombinator的63家創業公司當中,約有12家沒有籌得
資金或者取得成功,還有7家創業公司僅僅籌得1.5萬美元到6萬美元。不過,在獲得投資的51家公司當中,平均籌資額為85萬美元(不計入
YCombinator相關的資金支持)。
恆寅投資嚴雋:價值投資放第一位 適當參與投機和量化 王吉陸
http://xueqiu.com/2689039707/22287677嚴雋說話很直接,我邀請他註冊,他說「註冊了也不會看,沒時間」,我打電話約採訪,他倒是答應了,我問他地址,他說「你連我電話都找得到,地址還有什麼難的」。
嚴
雋1994年開始做投資,現任恆寅投資總經理兼投資總監。他投資的種類比較多,股票、期貨、外匯,涉獵的投資理念也比較廣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50%的格
雷厄姆、25%的費雪、12.5%的林奇、10%的索羅斯和2.5%的西蒙斯。而他對於價值投資的理解也比較直接:留夠安全邊際。
訪談摘要:這三種理論(價值投資、索羅斯反射理論、西蒙斯量化投資)肯定要把價值投資放在第一位,在適當的時間點有投資投機兩相宜的時候也可以去參與投機,至於量化的話它的一種短線模型的手法也在一些流動性比較好的市場上,在一定量的範圍之內也可以適當參與。
拐點往往是一個企業、一個商品或者一個貨幣的基本面發生一個跟過去幾年截然不同的情況,它有可能要進入到另外的一個趨勢當中去了。比如說企業從成長期進入到成熟期,或者從成熟期進入到衰退期,一個商品從過剩變成短缺,又從短缺變成平衡,這些拐點實際上是比較好的入市時點。
佔GDP的比例是從無到有,整個行業也是處於一個成長的趨勢,那我就覺得這個行業是好的
好公司的標準實際上巴菲特也已經說了,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實際應用了。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層,要有一個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很穩定的業務,另外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上,主要是這三點。許多理念上的東西都差的不是太多,難的是對於理念的堅守和實際應用。
什麼方法都無所謂,關鍵就是你是否找到了安全邊際,是否找到了一個有成長前景的公司是最關鍵的,然後你有沒有做好出現逆境的準備。
沒有必要強調一定要抓住這個牛股那個牛股,關鍵是要在合理的理念上在安全的情況下要能抓住自己能把握的東西。
投資哲學:向五位大師學習 問:你們網站說投資哲學是50%的格雷厄姆、25%的費雪、12.5%的林奇、10%的索羅斯和2.5%的西蒙斯,分別向這五位投資大師學習什麼?
嚴雋: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鼻祖,他的理念就是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投資如果沒有安全就沒有意義了,會接近於一種賭博的狀態,所以把他放在前面。林奇跟
費雪是一派的,主要注重成長,我們也從中吸收了一些有益的成份。索羅斯是一個投機大師,投機有一種誘惑人的地方,在一個比較短的時間之內通過大量的押注來
獲得一個比較高的收益,通過他幾十年的實踐也證明是有效的,表面上來看索羅斯跟格雷厄姆是有一定衝突的,我們比較注重於市場實戰,所以覺得可以把這兩種做
法在不同的產品上分開體現出來。
問:向索羅斯學習的主要是什麼呢?
嚴雋:他對金融市場短中期方向有一套比較敏感的所謂反射理論,在這樣一種理論的指導下,往往能夠提早於市場來捕捉一次比較重大的投機機會。
問:那西蒙斯呢?
嚴雋:西蒙斯主要是搞量化,基本上以日內交易為主,隔夜倉留的比較少,像我們以前紅馬甲出身的,最早的1994年開始做期貨,期貨市場確實在日內或者說在比較短的一週兩週之內有一種比較好的短性機會,西蒙斯主要是把握這種機會。
問:這種機會的判斷主要是依靠數學模型對它數據的分析形成的嗎?
嚴雋:對,我們是實戰派的,這三種理論肯定要把價值投資放在第一位,在適當的時間點有投資投機兩相宜的時候也可以去參與投機,至於量化的話它的一種短線模型的手法也在一些流動性比較好的市場上,在一定量的範圍之內也可以適當參與。
問:這裡面沒有寫巴菲特,是因為跟格雷厄姆、費雪比較重合嗎?
嚴雋:巴菲特他自己也說主要是從格雷厄姆跟費雪兩個老師那裡學來的,很少提出一個具體的理論,更是一個實戰家,從這些理論裡面吸取了營養之後結合自己的實踐來傳播他的價值投資。
問:你剛才說把價值投資放在第一位,像我們的一個用戶段永平,他所理解的價值投資就是一句話,「買股票就是買公司,買公司就是買未來的現金流」,那另外有人可能會說「是以五塊錢的東西買入十塊錢的資產」,那您理解的是怎樣的?
嚴雋:還是格雷厄姆說的安全性,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安全邊際,那麼即便預測發生錯誤的時候也不會招致比較大的虧損,投機如果錯了肯定就虧損。
問:怎麼樣去把握這種安全性呢?
嚴雋:首先肯定要對企業的情況做大量的調研,另外索羅斯反射理論也可以借鑑一下,這樣可以規避一些不必要的失誤,所以他們之間有互補的地方也有矛盾的地方。
拐點是比較好的入市時點 問:你們的網站上還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投資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不因看錯趨勢而悔恨,不因喪失安全而羞愧,把他生命的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業——為拐點的到來而投資」,你所說的拐點指的是什麼?
嚴
雋:拐點往往是一個企業、一個商品或者一個貨幣的基本面發生一個跟過去幾年截然不同的情況,它有可能要進入到另外的一個趨勢當中去了。比如說企業從成長期
進入到成熟期,或者從成熟期進入到衰退期,一個商品從過剩變成短缺,又從短缺變成平衡,這些拐點實際上是比較好的入市時點。
問:那趨勢呢?
嚴雋:趨勢就是一個企業未來的前景,比如巴菲特說覺得歐洲未來十年會更好,這代表了他對歐洲趨勢的看法,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看,如果看錯一個重大趨勢的
話就要招致很大的損失,比如說現在螺紋鋼和鐵礦石跌的非常厲害,實際上去年已經有這樣的聲音出現了,包括在一些行業協會上說鐵礦石或者鋼鐵的價格有可能面
臨一個拐點,這就代表一個趨勢要轉變了,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問:你們的投資領域包括商品、股票、外匯,這裡面股票的比例大概能佔到多少?
嚴雋:沒有固定的比例,股市不好的時候主要精力在做期貨,基本上是用索羅斯的手法在做。當股票面臨一個比較好的發展階段,就有可能重點以股票為主,所以按照不同市場的風險報酬比,我們所能掌握的安全邊際來決定最適合進入什麼市場。
問:可不可以這樣理解:買股票的時候按照價值投資做,做期貨交易的時候可能更多的是索羅斯或者是西蒙斯的方式?
嚴雋:可以這麼說。
問:買股票的時候是不是選擇處於拐點前期的?
嚴雋:我比較傾向於在拐點的前期就能關注它,一直到它出現跡象的時候我們才去買入。這個問題就是平時所說的左側跟右側,我們一般的操作左側也會有一部分,但量有可能會比較小,更多的量是在右側。
問:當出現哪些跡象的時候你就會認為拐點出現了呢?
嚴雋:一個就是平時對於整個證券市場整體情況的把握,這是一個參照點,行業的背景是一個參照點,然後還有這個企業本身的情況也是一個參照點,這三者能夠一致的時候捕捉拐點的機會就比較大。
問:能不能具體的講一下三個點分別是怎樣判斷的呢?
嚴雋:要分開來看,這個就是投資上面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宏觀面肯定也有許多抓手,主要是看GDP,但不同國家佔全球GDP的比例不一樣,不
同產業對GDP的貢獻也不一樣,在這個變遷當中每個經濟學家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就像今年年頭有人預測經濟先低後高,有的認為一直是往下的,目前來看一直
是往下的人還是對的,我們不是經濟學家,只是把它作為一種參照,宏觀面也能對我們的選股和交易有很多幫助。如果說宏觀面比較謹慎,就像我們今年操作就一直
比較謹慎,相對來說迴避了一些風險。行業的話就是要深入企業,要把你自己便變成行業專家,掌握這個行業和它整個上下游的產業鏈。企業的話,還是巴菲特所說
的看核心競爭力,比如說蘋果,喬布斯去世以後會不會對整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怎樣去量化,這都是你在分析自下而上的時候要去關注的一些
點。
問:蘋果你是怎麼分析的?
嚴雋:我當時的判斷是這樣的,公司的市值以前大概有兩家公司到過五千億上面,後來就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就下來了,比如微軟吧,微軟有一個原因是比爾蓋茨退
了,鮑爾默接了位子以後基本上是以守江山為主,所以我覺得喬布斯的離職長期來說肯定對蘋果公司是有影響的,但喬布斯的離開是遲早的事,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應該說也為這個事情有過充分的準備,所以中期之內它的競爭力還是存在的,當時有許多人說蘋果能不能去沽空之類的,我是抱著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事實上它的
季報出來都是超預期的,也帶動了我們國內蘋果的相關產業鏈,所以對企業的分析很複雜,就算你能夠很容易的提出一個假設,但是這個假設的論證是非常複雜的。
問:看一個企業的話會看哪些方面?除了剛才說的像喬布斯這樣的領導人,比如說產品的提價能力,比如治理結構?
嚴雋:這些都是需要看的,一個企業很難說哪一方面特別擅長,但你要知道你自己在押注什麼,這點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個人看好任何一個企業的理由在哪裡你一定要非常清楚。
問:那行業呢?會怎樣去考察行業?
嚴雋:其實大家都說的差不多了,比如說新興產業和消費類,這些裡面都會有長期值得我們去持有的一些公司股票,關鍵還是在這些行業裡面如何選擇一些有核心競爭力的東西。
問:行業和公司你會更看重公司嗎?很多行業都可以找到好的公司,是這個意思嗎?
嚴雋:這個我倒是並重的,我希望是一個好的行業,同時是一個好的公司,就像林奇說的在一些不好的行業裡面去選一些沙漠裡面的什麼花,這個我覺得比較困難。
問:什麼樣的行業是好的行業呢?
嚴雋:比如說它佔GDP的比例是從無到有,整個行業也是處於一個成長的趨勢,那我就覺得這個行業是好的,但是這個行業已經成熟了或者說…
問:發展空間可能就有限了。
嚴雋:對。
問:這種就很難找到高成長的公司了。
嚴雋:對。
問:那好公司的標準呢?
嚴雋:好公司的標準實際上巴菲特也已經說了,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實際應用了。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管理層,要有一個有長遠發展前景的很穩定的業務,另外要在一個合適的價格上,主要是這三點。許多理念上的東西都差的不是太多,難的是對於理念的堅守和實際應用。
方法無所謂,關鍵是找到安全邊際 問:可能標準大家在認知上都差不多,那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怎樣去把這些好的行業和好的公司挖掘出來呢?
嚴
雋:就像巴菲特說的一樣,我們每年只有幾個靈感。有的是你通過自己去挖掘,有的是通過你的團隊,有的是通過你的朋友和外在的圈子,這都有可能,最終都是你
感覺這個有可能是的,那麼再進行調研。什麼方法都無所謂,關鍵就是你是否找到了安全邊際,是否找到了一個有成長前景的公司是最關鍵的,然後你有沒有做好出
現逆境的準備。
問:談安全邊際的話,首先必須要估值,你會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去給估值呢?
嚴雋:你剛才也談到了一個現金流的折算,這本身就是巴菲特最認可的,其實就是一個在現貨市場企業買賣的價格。包括林奇的PEG,小費雪的PS也好,這都
可以。就像看一個人一樣,你覺得這個人長的很美麗,是因為他鼻子長的美麗還是因為眼睛長的美麗?都可以,關鍵是你能夠找到你所要的價值。
問:選好了公司,給出了估值,買入和賣出時機上又怎樣選定呢?
嚴雋:實際上有幾種方法,一種要結合他的股票和自己所處的狀態,另外一個整體市場也是考慮的一個因素,我們肯定是想買到一個比較好的時點,但是並不一定全部都能買到,所以當你感覺一般的時候你可以分批買,感覺好的時候就買的重一點。
問:那賣出呢?
嚴雋:同樣當你感覺這個企業非常不好,比如說已經發現一定性質上的變化,你以前預期的一些東西沒有實現,這個時候你可以賣出的快一些。當一個企業基本符合預期,但是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可以逐步的走,這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而變化的。
問:當你買了一個股票以後,你還會關注這家公司的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嚴
雋:還是我剛才說的這三個層次,看公司的經營有沒有在宏觀面上受到比較大的壓力。比如說現在的鋼鐵企業,鋼價跌的一塌糊塗,這不是說企業不好,而是宏觀面
對它來說整體就不好。然後是行業方面有沒有一些最新的進展,公司本身的管理層、人員、新的專利情況有沒有一些新的變化。其實值得關注的信息非常多,沒有說
哪一個重要哪一個不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說了盡你的可能讀你所有能夠讀到的東西,然後思考一下什麼是在長期之內起作用的?沒有一個像定量投資規定的那樣,這
幾個符合了就這樣,那幾個符合了就那樣,它並不是這樣的,投資是一種充分反映個性的東西。你就說巴菲特會買比亞迪,但是他沒有買蘋果,為什麼?因為他對蘋
果沒感覺,投資是一種有個性有感覺的東西,要順著自己的個性和感覺按照正確的投資理念去做,堅持就可以了。
調研是證實或證偽前期判斷的過程 問:調研在你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投資過程中會佔多大的份量?
嚴雋:這也是費雪教我們的,早期通過各方面的渠道瞭解了這家上市公司方方面面的信息以後對上市公司本身做一個調研。比如我和以前沒有接觸,我通過上你公
司的網站調你個人的資料或者通過你周圍的人已經對你有許多瞭解了,然後形成了一個判斷,然後我如果有興趣投資你這個人,在這個基礎上才進行調研。
問:就是調研是證實或者證偽判斷的過程。
嚴雋:對,我剛才說了投資是有個性的東西,是帶有你自己感覺的東西,當你碰上的時候,你覺得這個感覺對了,有的時候一碰上有可能感覺就不太好。
問:你在調研的時候會關注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嚴
雋:凡是你能夠接觸到的儘量去多看、多聽,對我來說有可能跟個性相關,我非常關注管理層的言談舉止是否真實,他是否比較很實在的沒有帶有一種掩飾或者為了
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目的誇大事實或者隱瞞利潤的表現,你接觸的時候能不能感到確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公司,是有一批實實在在的人在做事。
投資最終是你的個性在決定 問:到現在為止你比較滿意的投資案例有什麼?
嚴雋:我可能更願意說一些失敗的案例。
問:哪些案例是失敗的?
嚴雋:我就說一個商品期貨上面的事兒,2009年所有商品在看多,宏觀上是看對的,當時覺得天然氣的價格比較低,我們就去買,結果是虧錢了,幸好我們及
時認識到錯誤,其實美國當時已經發生了頁岩氣的革命,造成2009年天然氣價格跟原油價格的比價關係已經打破了歷史的比價關係,我們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等
虧了錢以後再仔細的研究才發現。有了這樣一種認識以後,我們把它帶到股票市場,對頁岩氣板塊的發掘就比別人要早,別人還沒有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們已經在
操手挖掘股票,這也是從這個市場上面的失敗到了另外一個市場上,所以我說宏觀跟行業和本身的特殊性,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問:商品期貨這一次投資是因為信息不夠及時嗎?
嚴雋:因為有一些想當然,覺得宏觀面商品都看漲,天然氣價格比較低,而且在十年的低點。
問:就沒有掌握足夠的信息分析它為什麼低,是吧?
嚴雋:應該是,但也很難說。比如說像現在的銀行股許多人都覺得它低了,一年前就有人說它低了,那不也跌到現在了嗎?並不是說不利的因素肯定就不知道,而是你在當時的時點如何去判斷。
問:現在關於銀行股不利的因素去年已經有了。
嚴雋:已經有了,只是你如何去判斷啊?所以我說投資是很個性的東西,信還是不信。
問:我還是希望您能舉一個例子談一下這個股票是怎樣發現的,從發現它到最後的投資買入,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思考呢?
嚴雋:我就說我買的第一個股票,金盃汽車,1993、1994年的時候,跌到大概只有五六塊錢,上證指數也從一千四百點跌到四百點。當時我在大學裡瞭解
到股市的一種理論,叫暴漲暴跌理論,凡是大的贏家都是在每一次股市泡沫破滅以後去買入股票才能成為大的贏家,就是這樣一種很樸素的理論。當時上證指數從一
千四跌到四百點,那具體選什麼股票呢?我姐夫他們公司上海廣電集團正好要發一個600637他跟我說他們內部發的股票大概是5.8元,我看了這個股票跟它
做了一個比較,覺得價格也差不多,夠低了,那麼就去買了這個股票,等後來漲到一千四百點的時候拋了。它就是一個對整體的判斷,一個價格的比較,用一個很樸
素的方法選了一個安全邊際,所以其實投資不需要如何的深奧,就是要符合常識。你一直有這樣的一顆心,經歷的市場很多,回頭想想真正的投資精髓還是這樣的,
股票暴跌的時候去買入,暴漲的時候去拋出,就是這麼回事兒。
問:但是買入什麼還是有選擇的。
嚴雋:那個時候上海股票還比較少,一共只有十幾個股票,我就選了一個價格比較低的。
問:大盤是從四百點漲到了一千四百點,那金盃是怎麼漲的呢?
嚴雋:基本上是同步的,那時候股票的個性不像現在這麼豐富,總共才有十幾個股票,漲的時候一起漲,跌的時候一起跌,有的時候最多漲的幅度超過大盤,或者跌的幅度超過大盤,基本上同漲同跌。
問:能不能舉一個近期的例子呢?最近五六年的。
嚴雋:我就說一個股票市場,但是這個例子也不是太好,因為跟證監會現在的口吻不一致,我們參與了一批ST股票的買賣,有一個叫ST昌河,買了比較多,大概是五塊多錢進去,三十多塊錢出來,這個股票應該說做的還是比較成功的。
問:買入的理由是什麼?
嚴雋:講出來都很簡單的,就像索羅斯拋空了英鎊,說起來理由很簡單啊,英國經濟要衰退,貨幣應該貶值,首相和管外匯的部長都口口聲聲說要挺住英鎊,那索
羅斯就不相信啊,經濟不好你需要英鎊貶值來促進你的貿易,你怎麼能挺著呢?那我就去拋,關鍵就是你在這個趨勢出來之前去相信什麼。就像ST的股票,我們以
前就相信大量的ST股票,股本非常小,價格也非常低,管理層要搞股改,要搞活這個市場,這些股票一旦發生資產重組,前景非常好,我們當時就信這個,那麼你
如果今年還信這個就要虧錢了。
問:但是即便是當時也有一大批ST股票,那為什麼選擇的是ST昌河而不是其他的呢?
嚴
雋:我們選了很多,只是說昌河是裡面表現還算比較突出的一個,ST股票我們看成一個板塊去作分析判斷。現在國家的政策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已經在轉向了。一個
是ST股票有些還沒有重組的就炒到一個很高的價格,遠遠脫離企業本身應該在的價值,跟我們在2007年的時候完全不同。另外一方面管理層的態度發生了翻天
覆地的態度,現在管理層希望的是大家以藍籌股為投資對象,要從制度上重塑中國股市。這個時候如果把它看成一個板塊行業的話,它的基本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所以說一個理由都是很簡單的,難是難在當時你能聽哪個理由?投資永遠是選擇,你在這看多一個企業一二三四五的時候,另外有一個是一二三四五在看空,所以它
是一個很個性的東西,理念要保證你不要出大的偏差,但最終是你的個性在決定。
問:比如說這種看多看空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你怎樣能夠做出相對更準確的判斷呢?
嚴雋:首先一點你要有價值投資的理念,也就是說巴菲特所說的你要有一個符合常識的邏輯框架,這個框架會保證你不犯大的錯誤,在這套框架的基礎上然後你要對行業進行深入的理解。
問:掌握足夠多的信息。
嚴雋:最後比如說你在進出場的時候可以創造一些所謂索羅斯的東西,包括他對市場的一些把握技巧,這個時候要把它們綜合起來。
問:ST股票的投資符合價值投資的理念嗎?
嚴雋:你想巴菲特買伯克希爾是在要面臨破產的時候,你剛才提到的段永平,買入網易的時候是要面臨被摘牌的時候,對吧?就是說只是我們國家有一個標誌叫
ST,當企業面臨困境的時候,就像林奇說的困境投資法,危機既是危又是機,實際上你做大盤股票也是這樣,你說如果經濟不好,那股票肯定漲不上去,但是如果
不是經濟不好的話你能買到那麼便宜的股票嗎?也是要從危機當中去買入,就像我舉的我第一個賺錢的例子也是這樣,所以說我們並不是看一些有形的東西叫什麼名
字,像現在的蘋果大家對他奉若神明,當時喬布斯在回歸的時候有誰看好他?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話,為什麼?因為他當時在困境當中。
問:還存在這種情況,有很多就這樣在困境裡走不出來了,那你怎樣去判斷有的是可以走出來的,有的是不能走出來的呢?
嚴雋:我想問你一句,你想前陣子默克爾剛剛來中國,溫總理說對他們有信心,然後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進行幫助,那我想問你你認為溫總理覺得歐洲能走出來還是不能走出來?
問:我覺得他應該是認為能走出來的。
嚴雋:對啊,所以說實際上是你的一種直覺,每個人的興奮點不一樣,但是不要怕判斷髮生錯誤,判斷會經常性的錯誤,這個索羅斯也說了,重要的是你錯的時候
虧多少,對的時候賺多少,這個是最重要的。你沒有必要強調我一定要抓住這個牛股那個牛股,關鍵是你要在合理的理念上在安全的情況下要能抓住自己能把握的東
西。
問:每個人能把握住的東西是不同的。
嚴雋:對。
問:如果要給個人投資者在財富管理上的建議上你會怎麼說呢?
嚴雋:首先你要找到一個你認可的一個投資經理,然後在高峰期的時候要冷靜,在低迷期的時候應該增加你的投資,但是你必須要找到一個值得你信任的機構或者基金經理。
問:不鼓勵個人自己去做投資嗎?
嚴雋:不是太鼓勵,因為這方面畢竟掌握的信息不夠,簡單的說你到拉斯維加斯去,賭場裡面出來的有幾個人是贏的?這是一個概率問題。
問:但是股市和賭場應該還是有一些差異的。
嚴雋:差異肯定還是有,但是在概率上面它們有一定的類似性。
問:關於投資你還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的?
嚴雋:也沒有什麼補充的了,儘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心平氣和的去做就可以了,不要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
問: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書呢?
嚴雋:格雷厄姆和費雪,巴菲特兩個老師寫的這些書我覺得都可以去看一下。
中人壽變投機股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10/blog-post_24.html早兩日中國人壽(2628)發出盈警, 指2012年首9個月盈利可能比前一年減少55%, 即單第三季季度業績可能見紅。止凡見這消息立即重新檢測, 看看是否加碼買入中人壽作長線持有的好機會。
在
盈警中提到過主要盈利問題來自投資收入下降, 這是可以理解的, 因為數月來內地股票市場實在不際, 用浮存金
(float)作投資賺回報的保險股自然不利。而我檢視的方法很簡單, 是除投資收入外, 作為一家長線有價值的人壽公司,
是否其保費收益一直處於增長之中。
人壽公司的Business model可以簡化成「保費收入」 (加點點其他收入) 減去「保費支出」(同樣有點點其他支出), 另外加上手上一大筆已收保費又未賠付的儲備 (稱浮存金)作投資所賺的「投資收入」。
很快地看中人壽過去數年的收入項目 (注意: 是收入, 而不是盈利), 投資收入由2008年佔總收入的20%左右一直下跌至15%左右, 這是在困難的股、債市之中的預期, 2007年以前能達4成之多, 金融海潚之後很難有這個比例。
既然, 之前說過, 投資回報有高有低, 其長線的價值又不太著重這一點, 放眼內地人壽保險業增長應該很強勁, 看看「保費收入」是否正常健康增長才是重點。
可是, 一看之下, 中人壽2011年的保費收入只增長不到1%, 到2012年首半年更比前一年減少5%, 在內地這個高增長發展市場出現這個情況, 的確有問題。
以上分析簡化得不得了, 沒有看值不值得買的比率數字, 亦沒有看內含價值中的組成, 不問原因, 不問效率, 只直接了當的看盈利結果, 有時這樣的分析算十分粗陋, 尤其是人壽保障股不看內含價值更不公平。
可惜, 中人壽的內含價值亦不見得有很好的增長, 同時其派息率又低, PE又高, 投資收入已經不景氣, 如今連保費收益單獨看也沒有霸氣, 再這樣下去, 她將會變成投機股, 因為盈利回報都靠投資收益, 即股市好時, 盈利就高, 股價就自然升。
但有投機這樣想法亦要小心, 因為今天投資收入只佔總收入兩成, 他日股市大升可能佔四成, 但主要收入支柱仍是保費收入, 保費收入如果倒退的話, 投資收入也頂不住, 而保費收入倒退情況已經慢慢出現。
從前, 單看中人壽的牌面, 她是內地最大人壽保險股, 行業發展無限, 亦無太大競爭, 外國保險公司要入場亦不容易, 可謂非常壟斷, 她應該像上一代的匯控, 30年能升100倍之類的長線強股, 為何今天我對她的印象變成不願加碼, 最多只能投機呢? 可惜。
投資投機皆適宜的南粵物流(03399)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eg0p.html先講件烏龍盤事件。上週換馬兇狠,一不小心落錯盤,以1.76買進03339中國龍工。我其實是想買進南粵物流(03399),她們不止連代碼數字相同,而且價位都是差不多。我是買了以後才醒覺,不對,這股票哪裡有那麼多買賣盤。一看才知道是買錯了。我也沒急賣,龍工屬於超跌大幅反彈的股票,不是老千,而且還是很多大手買單。過了幾天賺15%拋了以相同的價格買回南粵,表面小賺,但實際還是虧了手續費。
談談這公司,簡單點說說她的業務,是非主營業務:
一座立交橋收費:2011毛利1.1億RMB,
高速公路服務區:2011毛利1.1億RMB(這個盈利太坑爹了,60對公路服務區,255個立柱廣告,還有油站,便利店等,誰都知道這是暴利的地方),今年高速長假還免收通行費,勢必利好高速公路服務區。
以上是根本無競爭的獨門生意,毛利給10倍PE不過份吧,再打個八折,20億港幣。
請注意,這還不是主營業務,基建物流供應鏈才是其主營業務(從深圳的泥頭車事故頻發可見基建恢復兇猛),還有其他交通運輸業務,而且都是賬面盈利的。她有現金近21億RMB(利息收入才三千萬,又給坑了),長期債項為0,但有巨額流動負債,股東權益11億RMB。
這個公司值多少錢。
--------
香港的市場先生給她8億港幣估值(發行H股約佔總股本三分之一,流通市值僅2.7億港元,安全的投機品種)。這可是獨門暴利(本應該暴利)的生意。幸福總是類似的,不幸卻有各自的不幸。至於為什麼,下篇再探討。還有更重要的,大股東購換資產及高層人事變動。
本人近期清空貿易通(00536)外加少量減倉新華文軒,思捷環球的資金買入這股票,思維會有偏差及遺漏。
投資有風險,謹慎。
續:投資投機皆適宜的南粵物流(03399) BIL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1ei93.html這是11月2號的新聞:南粵物流(03399.HK)公佈,因公務變更,多位管理層辭任,包括執董兼董事會主席劉洪、執董兼總經理王衛兵、執董鄧崇及曾剛強、非執董陸亞興、鄭任發及蔡叢華辭任。
第一批買入南粵,是價值投機,當2號發佈這條新聞,我更加樂觀,換股繼續追高買入。09年該公司有4億多的預付款打水漂了,也促使了管理層的變更,這次更徹底,脫胎換骨。聯想之前的大股東互換資產(完全是大股東補貼投資者,超值),母公司交通集團有一千多億資產,南粵讓其顏面何存?家醜不能外揚是國粹,既然外揚了,拿點資產出來補貼投資者---這些投資者不是國內的百姓,是香港的投資者,還有洋人,國外的基金,南粵已經讓其蒙羞了。
----以上是自己的YY,媚外是傳統(雖然我們被從小教育不要這樣幹,但教育我們的人卻十分積極乾這事)。有沒參考價值,見仁見智了,總之我會聯想到某國商人伍德在中國遇害事件,相信大股東也是聰明人。
今天有點小累,寫得比較匆忙或說混亂,總的來說,無論從投資還是投機,南粵都是安全的品種。最大的風險就是,缺乏恐懼買入的股票,很懸,所以我也只能選擇換馬。
再次恭賀奧巴馬,有緣,不但在華盛頓親眼見過,他今天連任總統,我定了輛進口車剛巧今天可以提車,他大成就大開心,那我也小開心。很坦白,掩飾不了對奧巴馬的敬佩,他的奮鬥故事,精彩。
----
這篇是YY,有探討南粵的歡迎到第一篇。
投資有風險,謹慎。
理性投資 -續相馬;投機交易系統, 量化風險,量化優勢,雜碎(6) 港股博弈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12/01/%E7%90%86%E6%80%A7%E6%8A%95%E8%B3%87-%EF%BC%8D%E7%BA%8C%E7%9B%B8%E9%A6%AC%EF%BC%9B%E6%8A%95%E6%A9%9F%E4%BA%A4%E6%98%93%E7%B3%BB%E7%B5%B1%EF%BC%8C-%E9%87%8F%E5%8C%96%E9%A2%A8%E9%9A%AA%EF%BC%8C%E9%87%8F/- 續相馬,不幸運和隨機因素,隨機指數
不知隨機指數是神馬?再解釋一遍,隨機指數是量度在市場胡亂買入股票的平均回報。隨機指數暫時只有此處有紀錄,這幾年的數字是:
2012年至11月 : +7.6%
2011年: -36.2%
2010年: +16.4%
2009年: +144.94%
2008年: -63.2%
2007年: +99.7%

大家可以回看之前關於一滴香的文章,一般而言香港的價值基金回報率跟隨機指數差別不大,沒有量度工具下,大家不知如何比較而已。
隨機指數有+15%以上,股神數量會突然大量增加,如2007及2009-2010年。
隨機指數有+5%以上,大致上一般投資者的回報會很不錯,如今年。
如果是 -10%以下時,不少明星級的分析員都會被KO,如在2011及2008年。
林少陽先生是我最喜歡最欣賞的分析員及基金經理,不少人對他的2011年表現很失望及開始放棄了,不過今年他又回復大勇。當中,不幸運因素亦會令一般人不懂分辨實力的真偽,大家可要好好觀察。
==================
上回提到一本有關投機交易系統操作的書,交易系統操作,跟一般股票長倉分別很大,但是不同之中,又有不少值得學習及反思的之處,非常有趣。
1. 風險及回報曲線
原來投機交易系統的回報曲線equity curve,愈是平滑暢順,所含的風險愈是無法估計。這個理論跟長倉系統為很大分別。筆者舉出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基金例子,由一堆天才數學家發展的交易系統,回報曲線平滑暢順,每年平均有40%回報,結果一次性災難中一日玩完。另外一個例子是做期權莊家,不斷胡亂販賣價外期權,賺少少輸身家的好方法。
一個有不短歷史的成功交易系統,就算是天才操盤人,也不能完全掌握其中風險。我相信是一項對投資者長期不利的因素。不敗的,只是將殘廢系統或基金賣給你的天才聰明人而已。
2. 出得來行預左要還
投機交易系統一般回報不低,但是在風險管理中,要預計還債的一日。不少操盤人在市場突然全面轉差時,可以將多年累積回報及資本都當掉;一次性災難,可以將操盤人對自己交易系統失去信心,無法作出適當及理性決定。
至於量化風險方面,使用歷史數據及如同之前討論的量化痛苦方法一般,好好準備大日子來臨,而不是去估計大日子何時來臨。
3. 量化交易優勢
大家投資前有沒有先考慮自己的交易優勢去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交易優勢,可以是財務分析力,可以是行業資訊認知力,可以是財力,就算是沒有財力也可以是優勢(如向股神借幾千萬的人,只有沒有財力的人才可行),技術分析能力,寫軟件能力,吹水能力,產生現金流的能力(我失業多年所以沒有這個能力),伯樂能力,視富貴如浮雲的耐力,堅持價值投資信念的內力,怕死的性格,不怕死的性格,勤力,時間,沒有道德感覺力(我可見過不少,一路話大家好friend一路發放流料希望你幫手炒高散貨都做得出的好友也不少啊!),…
交易優勢可以量化嗎?書中的投機交易系統優勢是定義為: An edge in trading is an exploitable statistical advantage based on market behavior that is likely to recur in the future. 交易優勢是利用統計優勢去判斷很可能在未來再次發生的市場行為。
投機交易系統的好處是其交易優勢可以用統計學方法去量化。此概念其實可以引用到event play的博值率方面,雖然量化方法不易統一及簡化,但是其吸引力很大,因為短線回報可觀,相關風險可以較低,對回報曲線很有幫助。
要做到博值率估計,就要掌握一般人,基金操盤人,投資者投機者等等的思路,知道其對某顃event的想法及盲點,掌握其估值方法,比他們更貪婪,比他們更怕死,很難啊。如果沒有正確方法及經驗的話,你就是容易被博值了,不免會成為別人的早午晚茶點。
4. 掌握你自己的心魔
一個可以寫幾千字的題目。投機交易產生的心魔比一般長倉交易很是不同,心理質素比一般要求更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各有前因莫羡人,不要眼紅別人的成功,尊注自己的優勢,忍耐力及財務能力,發展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較好。
5. 投資一個投機交易系統 ?
投機交易回報真的很吸引,可以買一套投機交易系統嗎?跟股神股棍上課可以嗎?真的有興趣,我覺得是可以交交學費去學習,因為萬事起頭難,沒有依據去發展系統是對一般人有難度。
可是,一般而言投機交易系統在正常情況下是不錯,但是如果你不明白其中運作道理,在市場要跟你作對時,你有能力有信心駕馭它嗎?畢竟市場經常有不正常情況發生,就算股神交易系統都是需要不斷調節改善。
我認為較好的方法是先重溫你的數學知識,找個較好的軟件,去圖書館抓堆書,上上外國的網站,先打好基礎再說。畢竟你是需要有一定能力去分辨股神股棍的質素,用血汗錢去實戰不是硬道理。
6. 為何要量化優勢量化風險
為何很少人提及量化優勢及風險?為何你沒有考慮過?
檢視一下閣下的持倉組合,如果明天來一個大檸樂,一個月,三個月,一年,三年,都沒有改善希望,你支持得了多久?你的回報預期是建立在風險平台上還是你的優勢上?你的優勢是你的選股力,炒股力,估市力,運氣,努力,腦力,還是神馬?
不作量化的話,你可以回答嗎?
(待續…)
初論股票投資與投機的本質區別 二元思考
http://xueqiu.com/5395815496/22763341簡單的甄別,如果股市關門了,依然可以從容持有股票,那是投資。反之,歸為投機。
投資的實質是賺企業的錢,是分享企業經營的利潤;而投機的本質是賺股市的錢,是掏他人的腰包。股市的本質是給可以回本還利的企業提供融資平台,買股票獲取的是利潤分享的權力,而不是別人更高報價的可能。日常生活中,入股別人的生意,這是投資,賺取的是分紅。買房子,賺取租金是投資,等待漲價是投機。
如果入股的生意或是買的房子在賺分紅收房租的同時,上市了或是房價漲了而賣出,這還是投資。市場先生提供了當下與未來的現金交換可能,用今天的一元錢買入未來每年的10%分紅。只是市場先生經常犯暈,1塊元錢標價4毛。這時侯是巴菲特等價值投資者的美妙時刻,這是安全邊際。
入股的生意上市了,什麼時侯賣出?如果瞭解這個生意,自然知道價格高於未來總產出的時侯就可以選擇賣出,這是能力圈,是確定性的保證。如果不瞭解,那還是賭大小的投機,只是十三次「大」與五次「大」之後出現「小」的人品差。
當房價狂飈後,相信所有的人都茫然了。當然包括房地產的從業者,沒有人知道十年後的房價如何,這個圈子裡的高頻買賣者都是投機。
投資與投機的確定性依據區別使得對於股票的「便宜」認識不同,這為市場先生興風作浪提供了沃土。股價跌了一大半,創出歷史新低。「未來一定會彈回去。」便宜的買入,這是投機。再跌去了一半,還便宜嗎?
毛估估,流動資產多少?每年的自由現金多少?如此的自由現金獲取能力能夠持續多久?品牌、定價權、至少10年?考慮通脹和資金成本的折現。哇,超過了當下市值一倍,這是真的便宜,是內在價值的市場低估。
即便如此,4毛買了1塊,還是不安?那依然是投機,因為沒有確定性。不瞭解買入的公司,咋算投資呢?更別說價值投資了,巴老說價值是投資的多餘,沒有價值確定性的投資怎麼是投資呢?如果可以確定,即使沒有了股市,擁有這樣的企業不也是幸福嗎?這才是投資,股市只是提供一個未來與當下交易的平台。
巴老稱價值投資者為「學識淵博」,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是不是淵博,不是會不會讀書,而是對於被投企業的確定性認識。合格嗎,放到被投企業稱一下重,至少要能混個中層幹部吧?!
初窺股票的投資與投機,確定性是兩者的本質差別,企業經營的利潤分享和股票價格的趨勢把握。如果擁有美國麻省理工的教授米基.羅薩和他的弟子們的能力,百分百地戰勝拉斯維加斯,賭博會成為投資嗎?
讀【證券分析】小記(四)投機性資本結構 Passion啟航
http://xueqiu.com/5780378715/23064494好公司並不一定就是好投資,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直接回影響到公司的收益,從而影響股價。
公司利用槓桿的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偏於保守,有的偏於激進,很多股市奇蹟其實是這些具有投機性資本結構的股票造成的。
能造成投機性資本結構的原因,總體來說我的理解就是淨收益之前固定支出越大,槓桿係數越高,主要有一下幾點:
1.債券和優先股的比例比普通股大很多
2.高負債
3.生產成本高,利潤率低,市值比銷售額小很多倍
前兩點是因為必須在淨利潤之前扣除每年必須優先償還的利息,第三點是因為低的利潤率導致淨利潤對銷售額的變化極其敏感。
這樣的投機性資本結構是雙刃劍,在行業不景氣時,由於優先於淨利潤要支出的錢是固定的,很容易導致淨利潤減少很多;但當行業景氣是,淨利潤會相對於銷售額成倍的上漲。
舉一個實力,
$福田汽車(SH600166)$2008年福田汽車市值30億,銷售額卻達到300億,淨利潤只有3.4億,銷售額是市值的近10倍,而且福田還有債券。
2010年福田汽車的銷售額從300億漲到530億,漲了不到一倍,但在強大的槓桿作用下,淨利潤從3.4漲到16億,漲了近5倍。
股價也隨之人們對該股票的熱情增加從1.3元漲到13元,股價漲了10倍,比很多公認的好公司漲幅都要大得多。
當然投機性資本結構的公司是雙刃劍,向下跌起來也會一樣的凶。
如何投機日股 既賺價 又賺匯?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7.html如何投機日股 既賺價 又賺匯?
今早看報紙訪問: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最近投資韓國股市ETF,因美股已升至高位,要調整才有吸引力,東南亞估值亦高,日本又恐量寬後經濟仍無起色,反而韓國值得考慮,由於日本印銀紙、日圓趨弱,令韓國吸引力減,加上北韓威脅,韓國股市下滑,估 值反而沒有那樣高,而韓國有三星、LG、汽車股現代等,都是品牌企業,有一定實力。
黃國英認為,投資日本市場,宜買股份或日經期指,買日股ETF,因以美元計價,價格上升部分會被美元匯價的升幅抵銷。
上述訪問,應是很多想「跟機」投機日股,但沒有直接買入日股渠道網友的心聲。事實上,在美國市場買入日股ETF如MSCI 日本ETF (EWJ),由於是美元計價,是享受不到日圓兌美元下跌的利益。
如看好日股,又想賺價、又想賺匯水,各網友可以考慮買入在美國上市的DXJ (WisdomTreeJapan Hedged Equity Fund),這隻ETF本身有做外匯對沖,無用投資者費神:
DXJ持股總覽:
持股分佈在不同行業,工業佔22.72%,非必需消費品佔19.23%,IT佔15.25%
相對回報跟買入日經指數相若,大幅跑贏了以美元計價的EWJ
圖: DXJ/EWJ/日經指數 自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4月5日表現
DXJ每日平均成交量近八百萬股,流通量非常充足。
如果還沒有美股交易戶口,可參照舊文「如何抄美股高手功課」,內有介紹如何開設美股戶口的資料。 本地中線投資組合成員:
理文手袋(1488)
理文造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德昌電機(179)
一隻極高息近乎net cash的工業股
(聯絡電郵:
[email protected])
玖龍紙業(2689)的投機價值(上)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3/2689.html玖龍紙業(2689)的投機價值(上)
傳媒最喜歡拿玖龍紙業的負債水平來做文章。自己跟了玖紙幾年﹐根據經驗上, 市場最關注的﹐其實是銷售成本和財務開支的變化。為甚麼? 將損益表簡化後﹐銷售成本和財務開支的重要性﹐便躍然紙上:
公司在分析員會議中﹐披露了以下有關銷售成本以及財務開支的資料:
1. 預期在2013財年的下半年(2013年1月至6月)﹐公司的財務開支﹐會降低1.5-2.0億人民幣。原因: 以低息的外幣借款, 和發行人民幣債劵, 來取代高息人民幣貸款。
2. 管理層預期, 每噸淨利潤(net dollar margin)能提升至150-200元人民幣。這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呢? 查實紙業股的毛利﹐異常波動﹐過去幾年﹐賣一噸紙﹐最低賺108元一噸﹐最高則可達373元一噸。剛公佈業績的2013財年上半年(2012年6月至12月)﹐每噸淨利潤為124元。管理層的指引意味每噸毛利﹐可以上升20-60%。
圖一: 玖紙每噸淨利潤(半年) (2009財年上半年至2013財年上半年)
資料來源: 野村證劵
下一個問題應該問: 玖紙管理層﹐屬於樂天派﹐會否過於樂觀? 大家可考慮以下數點:
1. 2013財年上半年的每噸淨利潤﹐與週期高峰的差距;
2. 據公司指引, 下游客人庫存偏低;
3. 農曆新年(1-2月份) , 工廠大多停工, 需求不強, 但公司沒有因而調低售價; 東莞廠甚至每噸加價50元;
4. 煤炭價格和廢紙價格佔銷售成本約70%, 有沒有大幅反彈?
5. 2012年7-12月國內經濟與2013年國內經濟活躍度的比較?
6. 最重要的一點, 據花旗分析員Eric Lau指出, 玖紙2012年9-12月的每噸淨利﹐實為180元人民幣(2012年6-9月則為60元)。如果他的分析沒錯的話﹐管理層的指引每噸淨利潤能在2013年1-6月提升至150-200元人民幣﹐便非痴人說夢﹑遙不可及。
(玖龍紙業分析未完待續)
操作策略方面, 上星期的看法, 是「大股方面﹐看不通﹐還是留給別人去博…全面放棄指數股」。結果眾基金一致看好的大型內房股﹑賭業股﹐股價無一倖免。國策變幻莫測﹐難以預料; 股價半年來升幅甚鉅﹐又人多擠逼, 值博率大不如前。投機又不是跳水, 沒有難度分加的, 何苦取難不取易?
美股新高不迭﹐自己舊調重彈﹐在標普500指數破新高當晚﹐再以SPY(標普500指數ETF)出擊﹐昨晚(8/3)再疊一注。沽英鎊長美元不負所托﹐英鎊自行倒地吐血﹐終於收低於1.5大關。黃金﹑加元和澳元, 反彈乏力﹐續沽; 美債已露死相, 昨晚已開始沽空美國長債ETF (TLT)。如美股﹑美元續強﹐美債﹑黃金續弱的話﹐對自己的「海外兵團」, 最為有利。
此外, 密切自己留意高息債市場﹐一眾大鱷已逐步收窄包圍網。今年最大的大茶飯﹐高息債市場崩潰應是來源之一。
至於本地核心持股組合, 以$5.5加入了德昌電機(179)﹐分析在業績期過後後補。
組合成員:理文手袋(1488)
理文造紙(2314)
玖龍紙業(2689)
德昌電機(179)
一隻極高息近乎net cash的工業股
港華燃氣(1083)
我繼續相信那些發霉工業股﹐會因為原材料價格下跌, 和估值低殘, 而在2013年提供豐厚的回報。就算坐到臀部發霉﹐也不後悔。 :-)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