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贏得別人的認可有那麼重要嗎? 空白 紅一方面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so5.html

自從去年正式投資以來,我加入了價值交流群,自己也在今年組建了一個投資交流群。由於時間比較充裕,在網絡上與人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就比較多。這期間我獲益 很多。但也有比較激烈的碰撞和爭論甚至爭吵,這樣過去了一年多了,我不禁要反思一下自己網絡交流的目的和方式,如何讓自己和別人的時間更有價值,如何才能 更快的學到東西。

 

    記得去年4月份,經過幾次申請才加入了一個網友介紹的價值投資交流群。起初的幾個月我如飢似渴的吸收有益的建議,認真的傾聽別人討論分析企業的價值,自己 也積極的思考,這期間也大量的閱讀關於價值投資的書籍。那些日子我自己都能感到自己對投資的理解進步神速。那時候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和別人交流的目的就是抱 著學習的態度,謙卑的心情來更多的獲取營養。我獲得了很多。

 

    隨著自己對投資有些皮毛認識,我開始在群裡說話多了起來,底氣也足了,動輒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林奇等大師的名言掛在嘴邊,似乎我就是投資專家。漸漸 的我迷失了交流的原始目的,越來越多的語言帶有諷刺的味道,和別人爭論的頻率越來越多。我發現後來的討論和交流我很多時候目的已經演變成:證明自己,贏得 認可或只是為了贏得一場爭論了。

 

    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我終於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我很長時間丟失了自己原本網絡交流的初衷了。三人行必有我師。一個人如果不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而抓住 別人的短處不放來證明自己的正確,這有什麼意義呢?反覆思考這個問題,我發現自己真的是傻蛋,這樣做自己什麼也得不到,贏得別人的認可有那麼重要嗎?芒格 說這是人類的一種心理誤判。大師就是大師。說的太好了,尤其投資不需要別人認可,每個人的認識水平不同,最可貴的是學習別人的長處。巴菲特和芒格合作了 50年了,巴菲特性格溫和謙遜,芒格略有古怪,說話刻薄。但巴菲特和芒格卻是50年不曾臉紅過的最好搭檔。我想他們都是看到對方的優勢,並努力學習對方的 長處。有這樣的精神才造就了偉大的伯克希爾公司的今天。

 

    想通了這些我知道今後自己該如何去做了:時刻保持著謙遜的態度,禮貌對人,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努力學習,慷慨分享自己的心得,不奢望別人的認同,在和諧的交流中汲取有益的智慧,也許還會有超額收益:友情和尊重。

 

    這篇博客也許有不少網友可以看到,其中也有交流群的群友。在此我向所有和我交流過並奉獻自己心得的朋友們說聲感謝。如果以前和您的交流有讓您不愉快的地方,請您原諒我的無知和無禮。

 

    今後我會在投資的道路上繼續和朋友們暢談心得體會,我願意重新做個小學生,時刻保持一個謙遜的態度學習,並慷慨的,無保留的,誠實的,禮貌的表達我的心得,我願意和同路的朋友們一同進步。這句話希望和同樣走在投資道路上的朋友們共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99

一篇最讓俞敏洪認可,談在線教育的文章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340.html

導讀:作者在發佈文章的時候為新東方普通教師,在i美股發佈這篇文章之後被俞敏洪等教育界大佬看重,在文章發佈之後有多家教育公司願意花數十萬年薪聘請他。這篇文章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動,被稱為史上談在線教育最具乾貨的文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儘管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開始感受到冬季北風的吹襲,然而對整個教育培訓市場的討論卻變得更加熱烈。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使得無論是做教育的,還是做IT的都堅信在不遠的未來,教育領域將掀起一波革命浪潮,線上教育將取代線下教育模式。馬云與王健林關於電子商務的億元對賭進一步加重了所有傳統行業關於來自信息技術的衝擊的討論。我們已經看到12年11月11日的「光棍節」狂歡中,淘寶進賬近200億,而十年前淘寶一年的交易額還不到一個億。十年的時間,電子商務增長了1萬倍,這是任何一個傳統產業難以望其項背的。在教育產業領域,還沒有哪一家線上公司真正坐上老大地位,而整個行業萬億級的市場規模讓所有人都垂涎欲滴。一時間,傳統的培訓企業開始大力投入網絡的開發,而IT公司也紛紛介入教育領域,2010-2012年大量的網絡教育產品和專業課程網站齊步上線。

然而,不幸的是,截止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網絡教育公司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在線培訓模式。毫不客氣地說,做網絡教育的網絡公司不懂教育,做網絡教育的教育公司不懂網絡(當然他本身可能也不懂教育培訓),大家都沒有想清楚網絡的優勢在哪裡,教育培訓的特點是什麼,就甩開膀子蠻力幹,最終只能成為真網絡教育模式出現前的試驗性炮灰。請各位雪友們思考一下,這個不斷被神話的互聯網模式真的是無所不能的麼?網絡可以給你做飯嗎?不行,它只能幫你傳遞訂餐信息,等線下的師傅做好後再通過線下的物流送到你的餐桌前。網絡可以把你從北京送到上海麼?不行,它只能幫你訂好票,你還是得線下做飛機或者火車。網絡可以給你打針治療疾病麼?不行,它只能幫你掛號,你還得線下自己到醫院接受醫生現場的注射治療。那網絡究竟可以做什麼?網絡可以讓你閱讀新聞,觀賞電影,玩網絡遊戲,與朋友溝通交流,還包括剛才提到的訂購各類商品和服務。簡而言之,網絡只能幹兩件事情:一個是可數字化信息的傳遞,一個是可數字化信息的處理。網絡的傳遞功能降低的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網絡的自動化處理功能降低了人工成本,這兩個功能是網絡行業能顛覆傳統行業的最直接優勢。

將這兩個功能轉化為實際應用,大家就會發現,純網絡模式能提供的所有服務和產品中,其實只有四項是可以帶來收益的,分別是:一、信息收集與發佈平台。典型的實例自然是門戶網站、資源類網站、搜索引擎,盈利模式主要為廣告,次要為出售信息;二、人際交流平台。典型實例為即時通訊工具、社交論壇、博客、微博等,盈利模式主要為廣告,次要為出售虛擬特權;三、交易平台。典型實例為各類電商、電子售票系統等,盈利模式主要為交易手續費,次要模式為金融收益;四、電子娛樂產品銷售平台。典型實例為視頻網站和網絡遊戲平台,盈利模式是廣告和直接銷售娛樂產品並重。當然,除了以上的純網絡模式外,還有混合網絡盈利模式,舉個例子,學而思旗下的各類網站和E度論壇基本上是不盈利的,但它可以把這些網站上的用戶轉化到線下的培訓課程中來,實現線下培訓的盈利。從廣義上來看,可以看成實質是利用信息收集與發佈平台,降低了廣告成本,並把這部分「虛擬」的廣告收益直接轉化到線下產品中去。

進一步研究這四項服務和產品,大家會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消費者有較強的主動消費意願。聽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奇怪了,難道消費行為還有被動的麼?請大家回想一下上一篇文章的內容,當時討論過體驗導向的服務業消費者是具有強烈主動消費意願的,而結果導向的服務業更多是被動消費意願的。在線進行的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客戶端幾乎無任何強制性,你可以隨時地啟動或終止服務,可以因為任何其他事務而離開網絡端。這對於需要有強制性安排的結果導向性產業非常不利。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培訓行業很難實現純網絡模式下的發展,因為教育培訓行業具有體驗導向和結果導向的雙重屬性。通過網絡可以實現高質量教育培訓的良好體驗,卻無法實施真正的結果控制。沒有好的結果,教培業的消費者是不可能會持續買單的。

請各位雪友們在仔細想想現有的在線教育模式,基本上就是一個打包出售知識信息的平台。對於沒有強制力乃至沒有真實互動的視頻課程,其作用僅稍強於一本高質量的教輔書。學員有了問題還得去問線下的教師。要想提分,學員還得在線下老師的強制安排下完成作業。做網絡教育的網絡公司往往把教育培訓想到太簡單,認為提供良好的課程就可以吸引學生。而事實上,強烈的學習氛圍,強制化的學習狀態,真實有效的互動都是教育培訓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永遠不要忘記教育的本質是社交活動,沒有互動環境的培訓那就只是一個信息傳遞過程了。在拿另一個行業舉個例子,在線視頻高度發達的今天,線下影院的行情也無任何被顛覆的跡象。相反的是,這幾年線下影院的生意越來越好。這就是因為人們到影院觀賞電影並不僅僅只是娛樂產品本身,還有影院所營造的娛樂氛圍。我在此斷言,對於像教育培訓行業提供的可以說幾乎不帶娛樂性質的產品而言,目前主流的在線培訓模式沒有發展壯大起來的可能性。

看到這裡,有讀者會不以為然了,會提出國外的案例來說明在線教育培訓也是可以做大做強的。如果大家深入研究會發現,即使是國外的案例也沒有完全解決前文提出的問題,所以國外的該領域領頭羊不是完全免費期望做成平台,要不就是在大學課程等對象主要為成人,具有更強自制力和自我驅動學習的消費者身上。第一類情況的盈利模式還沒有清晰呈現出來,但是由於互動環節的巨大人力成本卻凸顯出來。第二類情況的課程類別繁雜,單一課程受眾範圍不大,剛性需求不高,而可替代的產品(如書籍、音像資料)又很多,難以對傳統行業產生顛覆式影響,更重要的是完全無法平移至K12產業。當然,大家也不必突然變得很悲觀。其實現在的YY語音、微課網、粉筆網、網易云課堂都在不同方面對網絡教育進行了探索,當大家的探索到了一定階段,對教育行業的本質認識得更清楚地時候,真正的革命浪潮就會到來。這裡,我結合網絡和教育的本質特點為各位雪友分析兩種可能的利用移動互聯信息技術革新傳統教育產業的路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革新教育培訓行業,先得知道這個行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思考如何利用網絡的信息傳遞和信息處理功能來解決這些問題。前面已經提到,由於教培行業需要對學員產生強制力,所以純網絡模式很難起到好的效果。那麼第一種途徑便是不要想著去顛覆線下的教培模式,而是通過真正的O2O混合模式來降低成本,提升教學品質。我們來看看線下培訓的弊端在哪裡。一對一培訓的問題不用再由我來贅述,請不太清楚地讀者自行移步至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網絡混合式教學解決不了一對一模式的弊端,因為即使通過網絡你也無法大幅增加好教師的絕對數量。班組教學從目前來看是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得線下教學模式,然而班組教學模式也有很多問題。上一篇文章提到,好的教師能同時做到體驗導向和結果導向,而結果導向除了要求教師能有好的教學水平外,還能落實教學效果。前文提到,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是要靠每一級別的教學目標都能很好的掌握,而這種掌握一定是在清楚向學生傳遞知識的同時進行適量的練習前提下完成的。班組教學的弊端有兩點:弊端一是在課堂上,教師難以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也無法在課堂上直接提問題。講得再好的教師也難以在班組教學活動中保證所有學生每時每刻都高度集中注意力跟著老師一起思考,一旦有學生在課堂上在某些知識點上沒弄明白,那麼課堂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而往往大多數學生都不願意在課下與教師交流課上沒明白的地方,有事也會忘掉自己當時所想到的問題。弊端二是班組教學的教師無法監控學員的課下行為,特別是課外培訓機構的學生完成機構教師佈置的作業的比率不到20%。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學員的成績也不可能有效提高。正是因為有這兩個弊端,使得家長們紛紛轉向能有更好落實行為的一對一輔導。而班組教學的機構也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不斷改良。07年-09年期間崛起的培訓機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一定會通過行為來向家長和學員表達該機構的認真負責,例如都引入了助教制度,都會進行家長回訪,都會進行階段性測試和結果分析甚至開家長會。以在07年迅速崛起的傑睿學校為例,就是通過嚴格的出門考,學員沒通過就不許出門的方式,提高了教學效果也帶來了家長之間的正面口碑。現在有的機構的班組模式的老師甚至為了真正落實學員的效果親自到學員家中做家訪,還會留出平時晚上的時間給學生免費答疑。那種教師上完課就拍拍屁股走人的機構現在已經走向末路了。


大家能發現,在落實教學效果的行為中產生了大量的時間成本空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事實上這些成本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技術來削減甚至消除。先看第一個弊端,班組課堂上的互動問題,如果我們能讓所有班級的學生都擁有一個移動電子終端(可以是ipad/iphone),並同時更新老師所播放的ppt或者手寫板的內容,不僅可以使學員在這堂課結束後拿到課程資料,同時學員可以在內容上做問題標註,這些問題標註可以傳遞到教師手中的移動終端中,這樣學員的問題就能及時地反映給教師,並使得教師盡快做出調整以解決學員的問題,且能最快地幫助教師改進自己的課程。這樣的課堂將會是最高效的課堂。在看第二個弊端,班級課堂下的落實問題。教師很難在平時一個一個給學生打電話要求完成作業,學生也會發現課外機構的作業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所以也就不去完成了。如果所有的作業都改由通過網絡發佈,並要求學員在指定時期內通過移動終端完成,一旦學員沒有完成就自動發送信息給授課教師提示,這樣教師可直接給學員或家長打電話進行提醒。在行為可監控的狀態下,絕大部分學生都會完成作業。當學生完成作業後,系統自動進行評分和結果處理,把學員的錯題分佈、做題耗時等情況都反饋給教師,能讓教師最大程度上針對學生的問題設計下一階段課程。這套系統如果能完美地運行,將會大幅提升班組課堂的效率和效果,徹底打敗不使用移動互聯技術的傳統課堂,並將一對一模式逼至尷尬的境地。很多培訓公司都在開發類似上述的班級學員管理的CRM系統,可惜幾乎全部都很失敗,因為他們都試圖繞開教師單獨為學員提供服務,顯然無法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大家想更多瞭解這套系統的運作,推薦大家看一看2012年大學生創業挑戰杯中清華大學的金獎作品《notemate》,

看完上一段的內容,大家也許會感到很失望,因為這和大家所想像的完全脫離線下的線上教育完全不同,僅僅只是一個輔助系統而已。有讀者肯定會問,到底能不能有線上佔主導的網絡教育模式。我前面已經說過,教育培訓行業因其需要強制力,使其採用完全線上模式困難重重,但並非絕不可能。下面為大家分享第二種途徑,請各位讀者做好再度顛覆性思考的準備。前面提到網絡行業能盈利的四種模式中包括娛樂平台,如果我們把教育培訓產品做成是一個娛樂產品,那就不需要強制力了,學員會自發地完成教學規定動作,那就可以在網上直接完成體驗和結果的雙重目標。到這裡,讀者可能開始覺得奇怪了,學習怎麼可能變成娛樂產品呢。賣個關子現在不說,我先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玩遊戲,而不太喜歡學習。讀者可能會嘲笑我了,這還不簡單,遊戲好玩學習不好玩而且很枯燥。真的這麼簡單麼?再來第二個問題,什麼東西是最難學的,但又是所有人不管聰明還是愚笨不管勤奮還是懶惰都能學會的?答案就是語言。我們思考一下,人是怎麼學會語言的。有人認為多聽多用就能學會語言。但有人做過實驗,長期給嬰幼兒放某個語言的音頻視頻,但是他還是學不會這門語言。看來,光聽是沒有用的。仔細回想一下,小孩第一次喊出媽媽來是個什麼樣的情形。喊出第一聲之前,父母肯定已經反覆對孩子說過很多次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但小孩喊出媽媽來時,在場的所有人肯定都是歡欣鼓舞,不斷給孩子施加正面影響,比如衝著他微笑,比如給他飲食。這個正面的獎勵促使著孩子下一次發出正確的聲音。遊戲也是一樣的,人在遊戲中能獲得快感是因為遊戲能夠不斷地為你的行為作出即時的反饋。你每消滅一個怪物你的得分就增加一些,你的經驗值也增加一些,你的金錢也增加一些,你的物品也有可能會增加一些,你的遊戲完成度也會增加一些,你的榮耀也會增加一些。這每一個獎勵反饋都會激勵你不斷重複操作,不斷進行下去,哪怕這遊戲的操作無聊透頂,就是對著屏幕一陣亂點。娛樂產品的核心就是即時獎勵。你玩遊戲獲得經驗值的獎勵,你看小說看電視劇獲得瞭解未知劇情的獎勵。沒有即時獎勵,娛樂產品也就無法推進下去,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會把剛看完的小說立即看第二遍的原因,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立即看第二篇無法獲得瞭解未知劇情的即時獎勵。嬰幼兒學語言一樣需要即時獎勵,如果沒有反饋,那麼他聽到大人的語言就如同聽到風聲和鳥叫一般毫無意義。我們看見小孩學說話,覺得他是在學習,其實對他而言只是在進行一場能獲得即時獎勵的遊戲而已。

重新回到第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喜歡玩遊戲但不喜歡學習。根本原因是遊戲能獲得即時反饋的獎勵,而學習卻不能。我今天做了一道題,讀了一篇文章,我的成績就一定提升了麼?我的所有的學習行為的獎勵不是即刻可見,這是使得我們的學習行為難以持續下去的根本原因。那有讀者會問,為什麼在沒有即時獎勵的狀況下,還是有學生會主動學習呢?這有兩種原因,一種是不進行學習行為會帶來即時的懲罰(例如不交作業會被老師罵);另一種是這個學生有自我激勵能力,當他每完成一道題都會令他感到特別開心,這種自我激勵促使他不斷學習下去。往往第二種的學生就是成績優秀且真正把知識學明白的學生。好了,如果我們能借用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技術,把學習過程遊戲化,讓學習的每一個行為都能得到即時獎勵,那麼學習過程不再需要強制性安排,可以徹底地網絡模式下運行了。

學習過程遊戲化只是網絡模式的第一步。再好玩的單機遊戲也沒有網絡遊戲耐玩。單機遊戲的週期很難超過一個月。如果只是將學習過程遊戲化,那麼對學生的吸引也很難超過一個月。網絡模式的提供的服務中,人際交流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無論原本是提供哪種服務最終都會在社區交流上插上一腳。因為人本身就是社交動物,而教育培訓也是社交行為。要想教育培訓的網絡模式能持續下去,第二步就需要社區化。依靠社區中的人際關係把用戶黏住,並讓他們在社區環境中的協同學習和競爭學習強化學習過程的吸引力。如果能完成社區化,則可以將用戶的週期提升為6個月至2年。要想更長地黏住用戶,還需要第三步現實化。任何一個單純的虛擬社區都沒有現實社區來得精彩。這也是為什麼QQ會被人人打敗,因為人人更強調虛擬社區是現實的延展,而強調虛擬在線交友的QQ最終還是退化到熟人之間的聯繫工具。這也是為什麼人人會被微博打敗的原因,因為微博的現實範圍比人人更寬更廣,速度也更快。教育培訓行業網絡的現實化有非常好的基礎,完全可以附著於公立學校或培訓機構的班級體系之上。試想一下,把所有的現實中的老師都變成NPC,不斷地通過該系統向學員發送任務包,而學員完成任務獲得獎勵,進而升級拿到榮譽,這將是比任何一個網遊社區的自由度和靈活性要大。而這第三步又恰恰與前文所寫的第一種途徑不謀而合,構建出一套完整強大的O2O運營模式。

因為篇幅的原因,無法為大家展示這個系統的完整細節。但從我剛才的網絡教育模式途徑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單純的網絡公司或者單純的培訓公司不可能建立真正有效的網絡教育模式,新東方和學而思恐怕都會在這場革命中落後。二、線上無法真正顛覆線下,但是線上可以控制線下並賺取最多的利潤。本篇文章是教育培訓系列文章中顛覆成分和構想成分最大的一篇。下一篇文章我們重新回到現實世界,來看一看前網絡教育模式下,主流教育培訓機構的管理模式和擴張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05

記者採訪成稿需要經過被採訪人認可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869.html

1. 媒體有權不採訪某人,某人也有權不接受媒體的採訪。說「不」的權利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根本。

2. 如果媒體非常想採訪某人,那麼受訪者更加佔據主動,會提出各種要求,而媒體會根據各種情況選擇是否接受這些要求。但不要忘了,媒體始終有權說「不」。

3. 如果受訪者非常想通過媒體讓自己的觀點為更多人所瞭解,那麼媒體更加主動。但不要忘了,受訪者始終有權說「不」。

4. 不管是誰,如果答應了對方,就應該信守承諾。

5. 一般來說,更堅持「獨立性」的媒體,會更受到尊敬,而答應受訪者過多要求,會傷害獨立性。但堅持「獨立性」需要實力為支撐。譬如《紐約時報》就拒絕以審引語為前提的採訪(http://publiceditor.blogs.nytimes.com/2012/09/20/in-new-policy-the-times-forbids-after-the-fact-quote-approval/,需翻牆) 。但能明文做出這種規定的媒體,至少我沒看到第二家。

6. 更多媒體會答應受訪者「審引語」的要求,但拒絕「審稿」。「審引語」和「審稿」的區別在於:受訪者通過審核在採訪過程中說過的話,確保自己的意見表達充分、準確,但稿件的撰寫與受訪者無關。這種處理方式是媒體和受訪者各自訴求均得到一定保護的平衡點,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雙方都更有利。

7. 在新聞實踐中,越接近「專訪」,媒體越容易答應受訪者提出的審核要求;越是廣泛採訪,媒體越不容易答應受訪者的審核要求。這很好理解:專訪更接近於「共同創作」,即記者與受訪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而廣泛的採訪,受訪者提供的只是「引語」,很多時候甚至只是對一個事實 Yes/No 的確認,對作品完整度幾乎沒有影響。

8. 在新聞實踐中,還存在「背景談話」的情況,即受訪者者要求談話內容不被記錄,只是幫助記者瞭解所談事情的背景。媒體和記者可以主動提出進行背景談話,以說服有顧慮的受訪者提供線索;受訪者也可以要求談話內容不被記錄。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記者不應錄音、錄像或者做筆記,但受訪者可以,以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

9. 對受訪者而言,更專業的做法是自己也進行記錄,並約定在某個時間之前,可以修正自己的說法。

10. 在中國,會提出「審引語」的很少,要求「背景談話」的更少,自行記錄並修正說法的受訪者鳳毛麟角。而要求「審稿」的受訪者很多,事後雙方糾結於「是否斷章取義」的互相攻擊更多。無他,媒介素養在一個社會的養成,是長期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新聞專業主義」在中國也就大概不到20年的歷史,這需要有個過程。

11. 隨著 SNS 的發展,受訪者可以直接將自己的觀點傳遞到受眾,對「媒體」的需求越來越小,因此接受採訪時提出諸多要求的情況越來越多,前面提到的《紐約時報》的規定,也是去年才制定出來的。新傳播規律正在挑戰和影響著很多舊規則。

綜上,到底是否「應該」由受訪者認可,更多是實踐操作的問題,丟開背景討論所謂的規則沒什麼意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176

復星醫藥分析筆記:遲來的認可 Conan的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1830611415/25787944
目前市場的節奏是:之前市場覺得復星醫藥只是複雜,但並不是很厲害,所以鮮有人關注。現在市場認為復星醫藥好像還是挺厲害的,雖然好像還是很複雜。。。(不明覺厲的節奏。。。?)。起初我只是覺得這家公司估值便宜,但後來發現這家公司絕不僅僅只是便宜,然後就開始想盡辦法瞭解這家公司的情況,雖然我覺得自己在對復星醫藥的研究上已經算是全力投入(為此我還放棄了2次相親,以及1次約會遲到。。。),我把我會的招數全部都用上了,忙的狼狽不堪。但我認為我對復星醫藥的理解還是有限的,不過,好在低價幫了我大忙。

在過去的10年裡,復星醫藥實際的內在價值的增長好於這家公司股價的增長速度,對於復星醫藥自身來說,有些硬菜還在後邊。(但是股價目前似乎已經有點不淡定了。。)。復星醫藥一直是被市場當做醫藥版的PE公司來處理。但如果你和醫藥行業待的時間比較長的人聊聊,你會發現業內對復星醫藥的研發,製藥的產品線,運營等綜合評價是非常好的。可見復星醫藥有些閃光點未得到發掘。

復星醫藥的業務主要可以由五部分組成,分別是
(1)       製藥業務及製藥公司的併購業務(原有製藥業務 + 新併購的公司)
(2)       持有中國最大的醫藥分銷公司國藥控股29.9%股權
(3)       研發業務,主要是由4個平台組成,外加一些小比例參股公司。以單抗腫瘤藥,高難度化合物等4個研發方向為主
(4)       醫院業務及醫藥連鎖零售店業務
(5)       排除掉前四者後,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可分為PE及一般長期小比例長期股權投資)

和復星國際一樣,由於有大量收購及投資退出,復星醫藥伴有大量的非經常收入,並且公司涉及業務板塊非常多,這提高了投資者進行分析和估值的難度,但是同樣市場也給予了這家公司非常低的估值。綜合考慮提高的分析難度和價格上的優勢,我認為在這兩年裡,大部分時間內這兩個因素疊加後對投資者是有利的。

從市場來看,大家過去印象最深的是(2)和(5),而最近(3)和(4)被經常提起。下邊,還是慣例,我會先交流一下大家最關心的復星醫藥過去的發展路徑,以及未來的發展路徑。之後,我會對這5個業務進行分別簡要說明
查看原圖

復星醫藥的投資發展路徑:把握這個時期最有價值的產業投資機會
產業投資作為復星醫藥多年的強項,在過去的10多年的發展時期裡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1)02-06年,參與國有企業重組的時代
(2)05-10年,參與醫藥行業PE的時代
(3)09-至今,大比例參股的併購及整合時代
(4)而從14-15年開始,復星醫藥數年之前的研發投資,將開始進入收穫期,未來會進入研發和醫療服務時代。

大家可以看到,在不同時期,復星醫藥採取了不同的投資策略。國有企業重組的時代的機會,可以說並不常在。而復星的產投策略很可能是:在兼顧長遠發展的前提下,拉長投資週期,重點投資當前這個時期最好的投資機會。實際上他們過去和未來數年也是這麼做的。

因為前兩年是復星PE業務的收穫期,所以對復星的印象凝固在一家醫藥PE公司上。但隨著復星醫藥PE業務結算逐步完畢,復星醫藥的新業務規模和利潤增長來源會由之前併購的醫藥公司及投後管理後完成。而隨著公司從07年開始投入的研發業務進入收穫期,公司直接研發平台的製藥業務將開始貢獻利潤。

復星醫藥會選擇這樣的成長路徑,一部分原因是由公司的投資屬性強,另一方面是由於優質藥品的研發週期長。在07年前後,復星醫藥已經開始大幅強化了研發業務的投入,但是研發投入屬於長週期投資,且中國目前的研發更重要的是研發體系的建設,而不是需要超巨大資金量。而投資公司的一個本質就有可以更加合理和優化的使用資金槓桿,所以,在研發業務發展的前中期的空檔中,會長期混搭著PE業務和併購業務。

復星醫藥的估值
首先我先來說一下,未來會影響復星醫藥的幾個最重要的因素
(1)       資源集中的業務區域,及多元化的收縮的效果
(2)       產業投資的情況
(3)       資金槓桿的質量,及融資渠道的開拓
(4)       研發業務的進程,及對比同業內強勢的研發地位
(5)       醫院併購業務情況,及投後管理和整合的情況
(6)       是否能更好的激勵管理層及有更好的激勵機制

由於篇幅有限,我們這裡只談(1)和(6)對復星醫藥的影響。由於研發週期長,且費用大,而產品的複製成本又非常低,製藥行業是一個規模效應非常明顯的公司。如果去看世界知名藥企的成長史,你會發現絕大多數製藥公司都嘗試過多段多元化的經營,時間長達數十年,但最終都因效果不佳而開始收縮,最終這些醫藥公司都在少數幾個領域或子領域裡集中投入資源,豎起自己別人很難無法撼動的護城河,然後規模效應開始顯現。對於製藥行業來說,中國的路徑極大概率和世界的規律是一樣的。對於(1)來說,復星醫院目前已經開始了多元化收縮,而關鍵是復星醫藥的多元化收縮質量及資源重點投入的領域。

而再說(6)以前,我先和大家講一個小故事。2011年末是,伯克希爾旗下的基金經理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管理樂BRK約17.5億美元資產(這兩位也是巴菲特退休後,繼續管理BRK資產的繼任者)。而巴菲特考核他們的方式裡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兩人80%的業績薪酬來自自己的投資,而20%業績薪酬來自同伴。而巴菲特這樣做的一個最核心的原因是希望兩人可以相互合作,避免競爭,進而強化BRK所珍視的價值。和選老婆,選老公,選股票一樣,考核基金管理人是一個全球的難題。復星醫藥有著出色的管理層及工作人員,而復星醫藥這家公司在未來的一個很長週期的發展上,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主要股東對管理層是將如何進行激勵。

總的來說,我認為復星醫藥是非常優秀的醫藥公司。雖然,我也不是能很清晰的瞭解也沒那麼的深入。但是即便非常保守的考慮,我認為復星醫藥的合理PB目前也應該在2.5-3或以上。復星醫藥未來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家公司未來如何選擇發展路徑,我有些自己的想法,但在這就不亂說了。。。總的來說,如果我能摸到中等手氣的牌,復星醫藥的估值會高於上邊所說的PB。

第一部分:製藥業務及製藥公司併購業務
復星醫藥的核心製藥公司大約是在9-10家左右。其中業務涵蓋範圍很廣,從做肝病藥的重慶藥友,到做精神病藥物的洞庭藥業,再到做中藥的摩羅丹。總的來說,復星醫藥的製藥業務內生性增張可觀(公司這9-10家製藥公司中有5家保持在20%左右或以上的ROE,而其中最大江蘇萬邦還是由於承擔了公司很多的潛力項目,因此導致的ROE暫時較低)。

若論起源,這9-10家公司絕大部分是併購而來,非常少量是重組進入。從這9家公司中復星介入最早的02年以增資擴股進入重慶藥友開始算起(當時復星醫藥還是叫復星實業),復星醫藥實際上是有多年投後管理的經驗,並且也實踐出了一條適合自己整合道路。值得注意的是,復星先是參與重慶藥友的重組,之後接著才是國藥控股的重組,重慶藥友某種意義上起到了國藥控股試投的作用。借助已併購或億投入的公司,擴展和加固公司在這個領域的能力圈,之後再繼續延伸投資方向,這是典型的復星投資的風格。

第二部分 國藥控股29.9%股權
國藥控股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分銷公司,復星醫藥持有國藥控股29.9%股權,這部分資產的確定性會是復星醫藥未來確定性非常高的業務。一般物流有很強的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會使得每運送一噸貨物的成本越低,進而會繼續擴大企業的規模優勢,步入正循環。而醫藥物流的一些行業特性會對比常規物流有更高的門檻,主要原因有

(1)       考慮到交易規模,醫藥物流小公司很難參與(很多醫藥公司都是大公司,醫院規模也不小,所以中間商也需要具備相應的規模)
(2)       醫藥物流會比常規物流有更高的標準,比如藥物在儲藏過程中對溫度或濕度,運送時間等有很高要求,比如一些疫苗和藥物需要冷藏運輸
(3)       由於醫藥物流具要求很高的安全性,廠家直銷和消費者直采變得非常困難。而這部分醫藥物流分銷公司未來實際也可以參與。(大部分廠家是沒有配送能力的)
查看原圖這也是這個行業在成熟市場(比如美日,歐洲諸國)前三強的市佔率一般都在50-90%。市場化的國家的這個行業的前三強的市佔率一般都不低。國藥控股是中國醫藥分銷行業龍頭,

和醫藥分銷行業最有關係的是醫藥市場銷售規模,而這部分增長極為確定,國藥控股坐在了一個類似旱澇保收的位置。而在未來5-10年,對於國藥控股來說唯一的比較大的變數是,到底醫藥分銷行業和應該以怎麼的比例從整個醫藥銷售市場裡分配利潤。

第三部分:研發業務
我先說一下,我在1-2年以前對復星醫藥的研發業務是一個什麼看法。當時這方面的信息披露幾乎沒有,我也只是大概知道可能是個什麼情況。但是我比較清楚的有兩點
(1)       復星醫藥的人的業務素質非常高
(2)       復星醫藥投入大量費用到研發上

下邊給大家看一個表,這個是復星醫藥的研發費用和一些主要以研發見長的醫藥公司之間的對比。大家可以看出,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和這些公司對比,並不落下風。而復星醫藥很多主力藥品這幾年皆是併購得來,並不需要研發投入,所以復星研發費用實際上會比會計學上的這個數值更多。
查看原圖
我當時雖然知道復星研發的一些情況,但並沒有那麼細緻。不過,以當時復星整個體系的運營和決策效率,再結合研發的投入規模來說。我雖然不能很精確的理解這些行動,但是覺得他們人加上投入這個規模的錢,最後的結果有可能是不賴的。

所以,這裡大家也可以看到。由於我們買入的價格非常便宜,所以即便我們看錯了也沒什麼大事。在復星醫藥的投資上,我們的價格有非常理想的容錯率。

復星醫藥目前主要是有4個研發平台,這四個平台分別承擔了不同的研發方向的職能。其中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是簽約化合物海外知識產權轉讓的重慶復創,以及做腫瘤藥的復宏漢霖。
查看原圖
第四部分:醫院業務及醫藥連鎖零售店業務
由於醫改的不確定,所以醫院和醫藥連鎖零售店成為了不太確定的一部分資產。醫院的情況不會太差,而零售藥店的業務前景,很大程度上會由醫改進程而決定。復星的5家醫院有一個共性,就是在不斷突出腫瘤科室的優勢。(其中兩家是腫瘤專科醫院,此外很多新病床和科室都是以腫瘤為主建設的),這部分到時會結合復星在16年左右上市的腫瘤藥,以及復星參股的做腫瘤診斷及精確用藥的SDB。

復星醫藥目前的5家醫院,病床數約在2500-3000張左右,目前這些醫院中其中2-3家醫院在加蓋新樓,新樓完成後,病床數約會在3500-4000張。復星醫藥目前的目標15年底達到10000萬張床,而一個系列併購的完成進度,除了取決於復星醫藥醫院組的能力外,好取決於市場的項目供給量及競爭程度,如果競爭激烈,而項目供給又有限,達到1萬張床的時間會延後,而目前的情況就是再往這個方向發展。

復星醫藥的醫院業務如果後期希望以比較快的速度發展,很可能會和大股東復星國際的地產及地產業務基金業務結合在一起。

第五部分:排除掉前四者後,剩餘的長期股權投資
復星醫藥的長期股權投資可分為兩部分
(1)       PE業務的存量投資
(2)       之前公司小比例參股的公司股權

對於PE業務投資,公司很可能會繼續尋求合理退出,找到好機會出掉其中部分。而對於第二部來說,公司會擇其中優質的部分存留,剩餘部分處理方式可能會和PE業務投資接近。這部分會和公司的去多元化收縮策略結合在一起。

最後
復星國際是我非常敬佩的公司,而復星旗下的復星醫藥即便在集團內也是非常優質的業務群。復星醫藥我持續分析得3年多的時間,我很高興我能在復星醫藥還是一個灰姑娘時,我就牽起了她的手。只不過這次和之前的投資的區別是,我是帶著我服務的基金公司一起牽起了她的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60

90後自述:我們認可什麽樣的品牌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8/58297.html

最近因為小米出現了特別火的詞就是“粉絲營銷”還有“互聯網思維”。大濕們看到又有新的話題可以炒作了一個個都激動的嗷嗷叫了。大濕一發文我等小白只能趕緊學習。可是去雷布斯的微博一看我都驚呆了,下面全是吐槽的,一點都沒有萬千粉絲崇拜的樣子啊。雷布斯的成功真的是靠一群所謂的粉絲以及互聯網思維做的麽?在互聯網中,粉絲對於商家來說就是二奶。沒有愛情,只有雙向選擇。商家提供了粉絲想要東西,粉絲便和商家甜如蜜。商家一旦提供的產品達不到用戶的需求,粉絲很快就能找到下家並且還有可能對商家產生恨意。就像我同學沒買手機之前,一提到黑莓就不停的誇,又是質量好,按鍵有感覺,安全度高一副黑莓在手,逼格暴增的感覺。後來手里有票子了,還是賤賤的買了蘋果。我們現在先簡單闡述下我對於90後的認識90後相對於其他年代的人群1.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不願意跟風不願意從眾,對於個性化商品有著好感。對於產品定位喜好呈M形,既可以低端一些也可以高端一些但平庸的產品是很難對他們產生深刻的印象。2.比較容易受到強勢文化的影響,對於追求高逼格產品孜孜不倦。但收到自身經濟限制比較熱衷輕逼格產品比如蘋果,星巴克等產品。對弱勢文化產品比較輕視比如國產產品。3.習慣性質疑以及輕視,不喜歡仰視,所以90後絕對不會存在所謂的精神領袖。因為相對於80後他們有著更加獨立的思考。這估計也是成功學現在越來越不吃香的原因了吧。通過這三點我們如何使用互聯網思維推廣我們的產品給年輕用戶。首先是產品定位要麽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62

YY-歡聚時代研究報告:逐漸被認可的平台公司 毛老闆

http://xueqiu.com/7207662042/28220837
投資建議: 買入,中等倉位配置
2014年底目標價位:110-120美元(當前股價82.28美元,上升空間40%)

投資邏輯:

Ø  YY平台的月活躍用戶達到9200萬人,PCU峰值超過1000萬,用戶的月平均在線時間超過50小時。用戶規模巨大,用戶粘性和護城河也很好,是目前最優秀的幾家平台型互聯網公司之一。

Ø  營收連續兩年保持200%以上增長,利潤率不斷提高,各項業務仍具發展空間。

Ø  基於平台優勢,YY可以不斷嘗試新業務,如遊戲直播,在線教育等,未來想像空間巨大

Ø  管理層沉穩,低調,有進取心,專注於業務發展

Ø  當前市值45.42億美元,對應2013年PE約為58,對應2014年底的前瞻市盈率約為25-30

一、     業務分析

     YY的前身是多玩遊戲網,主要向玩家提供遊戲資訊,資料庫,插件等服務,在此基礎上推出了YY語音工具,滿足多人遊戲時的語音交流需求,逐漸成為網遊玩家的標配。根據IPO招股書,截至2012年9月,YY平台總註冊用戶達4.01億,月活躍用戶7000萬人,在線用戶峰值達1000萬,平均每用戶的單月在線時間為52小時。2013年Q4財報顯示,YY的月活躍用戶已達到9230萬人,其中移動端用戶約1700萬人。

     目前YY的業務主要有3個方向:音樂表演業務,遊戲相關業務,在線教育業務。其中音樂表演業務已經成為其最大的收入來源,Q4達到5560萬美元,環比增長48.7%,同比增長226.4%,佔總營收的55%。遊戲業務主要包括遊戲運營和遊戲直播,以及多玩遊戲網,其中遊戲運營業務在Q4營收2589.7萬美元,佔比為26.6%, 主要收入來源為頁游聯運。遊戲直播的收入為340萬美元,目前遊戲直播的用戶人數增長很快,營收尚待挖掘。在線教育業務是YY目前很重視的一塊,剛剛推出了獨立品牌「100教育」,目前重點仍是擴大市場影響力,短期內不會貢獻營收。

1.       音樂表演業務

YY的音樂表演業務,主要模式為表演者通過YY平台提供歌唱,舞蹈等多樣化的音視頻內容,觀眾為喜歡的主播購買鮮花等虛擬道具禮物,進而形成付費。目前,YY給表演者的收入分成約為40%。

音樂表演業務自2011年Q1推出付費功能後,營收一直保持200%以上的年增長。2014年Q4季度,YY的音樂業務總營收達到5560萬美元,付費人數90.2萬,人均付費ARPU 373元。
查看原图

對於YY的音樂表演業務,關注重點為:表演業務能否保持當前高增長,行業空間還有多大?

具體分析如下:

Ø  付費用戶人數一直在增長,Q4達到90.2萬人,按照YY公佈的9000萬月活躍人數推算,其Q4真實音樂活躍用戶約為4000-5000萬人,付費滲透率約為2% (根據招股書中公佈的人數比例推算)。 傳統客戶端遊戲的充值滲透率一般在8%-15%,考慮到音樂用戶參與深度更淺,因此預測YY的音樂用戶付費滲透率最高能到達4%-5%左右,即200萬人左右。

Ø  季度平均付費ARPU,Q4達到372元,環比增長大幅加快,主要原因為Q4為傳統旺季,各種年終盛典和評比較多。由於YY音樂用戶的付費滲透率較遊戲用戶低,更多是土豪付費,因此預計ARPU仍有一定上升空間,到達500元應該是可以的。

Ø  2013年,有更多新的競爭對手加入了秀場表演領域:如優酷,酷狗繁星,加上之前的9158,六間房,騰訊QT等。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YY面臨兩個挑戰:用戶被分流,直播分成比例被抬高。目前來看,YY的分成比例約為40%,較之前的35%有小幅上升,但基本穩定。用戶量方面沒有數據可參考,不過相對於競爭對手花錢買用戶,YY的市場營銷費用一直很低,主要還是靠平台自有用戶的導入。大量競爭對手的加入,一方面說明該領域被普遍看好,但也說明在競爭對手眼裡,秀場業務門檻低,來錢快。根據CFO何震宇在雪球訪談透露,14年預計分成比例可以保持在40%,同時YY會酌量增加秀場相關的市場營銷費用。

Ø  造星計劃,2013年8月,CEO李學凌表示YY音樂的目標是培養AKB48這樣的明星或團體,即扶持YY平台上的個人表演向職業化發展,直至成為超級明星。3月13日,YY上線了造星計劃的第一個活動網站:1931.yy.com 對YY的造星計劃,我本人傾向於保守觀察,因為YY並不具備主流娛樂行業的經驗和資源,短時間內難以取得突破。

綜上,由於競爭加劇,以及現有用戶的付費水平已經較高,預計YY的音樂表演業務增速很難在保持之前200%以上的高速增長,預測年增長率約在100%左右。(由於表演業務缺少可參考的先例,以上預測的主觀性很大,但YY的音樂增速下降比較確定)

2.       遊戲業務

YY目前的遊戲收入主要為頁游聯運,端游和手游的收入還很小,基本可以忽略。2014年,YY遊戲業務實現收入9833萬美元,環比增長81.7%。根據9K9K的監測數據,YY平台目前是2013年第4大的頁游聯運平台,前三名分別是:37wan360遊戲 91wan 。

查看原图

需要注意的的是,由於頁游整體行業的增長放緩和競爭加劇,YY的遊戲收入在去年後兩個季度出現了一定的停滯,尤其是季度付費人數,在Q4出現了首次環比下滑。目前頁游的月付費ARPU一般在400元左右,但YY公佈的季度付費ARPU值為376元,由於公佈的為季度數據,且計算方法存在差異,難以對其後續ARPU提升空間做成評估。但結合行業整體形勢,我對YY的頁游收入在2014年持謹慎態度,預計增長在20%以內。

2014年,YY將會推出一款重量級MOBA客戶端遊戲《魔幻英雄》,目前預計是在暑假期間進行不限號測試。這款遊戲在歐美反響還可以,因此遊戲本身的質量應該問題不大。但可能會面臨兩個問題:1. 與LOL和DOTA2同質化嚴重,玩法基本一致。 2. YY的端游運營經驗有限,對製作方的影響力也不如LOL。 YY的優勢也同樣有兩個:1. 因為這款遊戲與LOL很相似,因此玩家上手和轉移的門檻比較低,進而有更多人嘗試該遊戲。2. YY語音和遊戲直播的用戶,與這款遊戲的目標用戶非常契合,因此在推廣上有很大優勢。綜上,對於《魔幻英雄》,我覺得還要在繼續觀察,如果最終成功,將為遊戲業務帶來新的營收增長點(每季度1000萬美元以上)。

YY在2014年開始嘗試推出手機遊戲,並加大手游研發投入。但目前YY在移動端的渠道分發能力比較有限,此外手游的研發和運營經驗也有待積累,因此預計2014年手游收入難以擔當重任,2015年可以期待下。

綜上,預計遊戲業務的營收在2014年整體增長在20%,約為1.2億美元,如果《魔幻英雄》表現良好,可能達到1.4-1.5億美元。較差情況下,頁游收入下滑,收入可能在1.1億美元左右。

3.       遊戲直播業務

受益於LOL和DOTA2等競技類遊戲的興起,YY平台上的遊戲直播觀眾數增長很快,2013年WCG中國區總決賽期間,YY平台的最高同時觀看人數達到41萬人,累計觀看人數超過200萬人。玩家在觀看遊戲直播的同時,可以給喜愛的主播購買虛擬禮物,以及購買豌豆來對比賽結果進行下注。

2013年Q4季度,YY的遊戲直播收入為340萬美元,環比增長26%。日活躍人數沒有披露,但應該增長更快,據觀察,目前晚上22:00左右,人氣較高的LOL頻道,單個頻道的觀看人數經常超過10萬人。關於YY遊戲直播業務的幾點分析如下:

Ø  目前用戶人數增長很快,但還在尋找好的變現方式。遊戲直播的用戶粘性和使用時長都很好,因此只要用戶量足夠,有理由對後續的營收持樂觀態度。

Ø  美國的遊戲直播網站Twitch,目前每月的訪問量超過3800萬,有超過2000萬個遊戲玩家匯聚到這個平台,每個訪問用戶在網站的日平均停留時間為1.5小時,網站支持28個國家和地區的語言,且已經成為全美流量第4大的網站,超越Hulu 和Facebook。Twitch的迅猛發展,將有利於國外投資者重新認識YY平台的價值。http://zh-cn.twitch.tv/

Ø  目前YY的遊戲直播在國內基本屬於一家獨大,直播業務的發展,將會帶動遊戲相關的廣告收入,同時對YY自己的遊戲推廣也能提供幫助。

Ø  YY一直倡導的線下電子競技,受制於版權問題,短期內發展受困。同時,線上直播業務,也有可能會受到版權困擾,目前觀眾最多的LOL是騰訊的遊戲,騰訊的QT也在推廣遊戲直播業務,可能會有衝突。

Ø  遊戲直播業務的成功,也帶來更多的遐想:體育直播業務,演唱會直播業務,將來YY甚至可以跟隨500萬,推出體育彩票業務。

4.       多玩遊戲網等廣告業務

多玩遊戲網目前是僅次於17173的國內第二大遊戲資訊網站,也是YY的起家業務,通過提供遊戲新聞,資料站,輔助插件等服務來吸引玩家訪問,通過出售廣告獲取營收。2013年Q4季度,YY公佈的廣告營收為717.5萬美元,同比增長32.2%。http://www.duowan.com/

查看原图
Ø  多玩的廣告業務一直有30%左右的穩定增長,14年預計也是在25%上下的增長,大的突破比較困難。按照流量算,多玩已經超過17173,但收入水平只有對方一半,因此仍有提升空間。

參考文章:為何多玩的流量遠超過17173,廣告收入卻不及後者一半? http://www.wabei.cn/news/201403/1151461.html

Ø  多玩遊戲網的存在,對於YY推廣自己的遊戲有很大幫助。

Ø  多玩的內容目前以PC遊戲為主,在手機遊戲資訊上發展一般,因此能否在手游網站和移動應用上取得突破,是多玩後續發展的關鍵。

5.       在線教育


YY的教育業務,最早源自用戶自發的分享和講座,後來發展出了明星教師邢帥,靠在YY上教授Photoshop等課程獲得了上千萬收入。但在邢帥之後,YY教育的發展一直未能取得新的進展。考慮到YY平台本身的娛樂風格與教育在形象上差異太大,YY在14年2月份推出了獨立教育品牌「100教育」,並宣稱要在2年內投入10億元發展在線教育。關於YY教育,我的一些看法如下:

Ø  相比傳統的線下教育,在線教育的師資成本和場地成本都大大降低,同時教學手段更加豐富,上課也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比如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學生,當地的教育資源很匱乏,以前只能掏錢到外地學習,現在可以在網上解決了,這個是很大的便利,是很多深處北上廣的人無法體會的。

Ø  很多人會提到在線教育缺少老師監督,學習氛圍差,因此學生的學習自制力會成為問題。這點我很贊同,我認為在線教育更多是為主動學習者準備的,比如現在很成功的正保遠程教育,他的學生都是為了考注會,考建築和醫學職稱,因此主動性就很好。

Ø  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會互相競爭,但不會是你死我活的戰鬥,可以參考下@從易寫的《在線教育必然興起,線下教育不會消亡》http://xueqiu.com/6313049521/28182263

Ø  目前YY發展教育的思路也比較務實:依託現有技術,將自己定位為教育平台,從托福,雅思等硬性考試入手,前期補貼老師,面向學生免費來吸引流量,打造品牌。暫時不進行大規模市場宣傳,而是做好平台內容,打磨產品,並尋找合適的併購機會,「李學凌:我們會比較歡迎幾個類別的併購對象:第一個是在在線教育領域已經具有成熟運作系統的公司,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曾經成熟地運作過在線教育業務;第二是在一些專業細分的領域具有在線教育經驗的,比如說會計、法律甚至是醫學教育等。「

Ø  對於YY教育能否成功,我持中性立場,建議繼續觀察。畢竟目前在線教育做成的案例還比較少,整個行業還在摸索中。

Ø  YY的CFO在電話會議上表示10億元會有控制的投入,短期內不會影響到YY的利潤率。

綜上,我認為YY教育在短期內無法貢獻營收,但如果有實質性突破,資本市場會對YY重新估值,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它的發展情況。

6.       其他業務

類似騰訊的QQ會員,YY還提供會員特權,如名字變紅,排名靠前,動態頭像,遊戲禮包等。2014年Q4季度,YY的會員收入達到740萬美元,佔總營收的7.3%。由於會員特權覆蓋很多方面,因此會員收入和付費用戶數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YY平台上用戶的付費意願,以及對平台的認可程度。 可以看到,去年4各季度,付費收入一直在環比加速增長。

查看原图

  除去以上的業務,YY平台上還有很多玩家自發創造的頻道內容,如樂器交流,讀書會,廣播站,病情交流,股票財經交流等。 YY是個平台,平台會有很多的可能性。典型的如最近發展起來的遊戲直播業務,由一個小功能,很快發展為平台主要業務。

二、     財務分析

1.       營收和利潤情況


查看原图
如上圖所示,YY在過去2年,營收一直保持了100%以上的同比增長,同時利潤率也在逐漸提高,Q4利潤率達到31.85%。YY的GAAP和Non-GAAP的區別,主要是期權激勵造成的,過去幾個季度,期權激勵一直在400-600萬美元左右。

查看原图

音樂業務在YY營收中的佔比一直在提升,2013年Q4季度達到55%。

管理層預計YY 2014年Q1的營收約為10200-10400萬美元,同比增長98%-102%,同時預計2014年整體利潤率與2013年持平。據此估計,2014年Q1的淨利潤約為3180-3280萬美元。

2.       成本和費用情況


查看原图
Ø  YY的成本佔營收比例一直比較穩定,約為50%,主要成本為內容分成和帶寬成本。

Ø  運營費用佔比在持續下降,2013年Q4季度達到21%。

Ø  YY的銷售和營銷費用一直很低,說明目前自有流量完全可以滿足業務需求。這個也是YY平台的主要優勢之一,擁有數量龐大的高粘性,高活躍用戶,由此來發展各種業務。

其他各業務的財務數據,已經穿插在業務分析中進行了探討,這裡不在贅述。



三、     估值模型

截至2014年3月12日收盤,歡聚時代(YY)股價為82.28美元,市值45.42億美元,對應2013年PE約為58。採用PEG法進行簡單估值。2014年主要業務及利潤情況預測:

Ø  預計音樂表演業務的營收增長在100%,遊戲業務的增長約為20%

Ø  預計2014年利潤率與2013年持平,約為30%左右

Ø  公司管理層預計2014年Q1的營收約為10200-10400萬美元,實際營收應該會略高於該數字。

綜上,預估YY 2014年整體營收約5.3億美元,淨利潤約為1.6億美元,給予40倍PE,對應市值約為63.8億美元,對應股價115美元。
查看原图

較壞情況估值:音樂業務增長低於100%,同時遊戲收入停滯,季度營收環比增長降至10%以下,在此情況下給予YY 30倍PE,預估2014年整體營收約4.95億美元,淨利潤約為1.48億美元,對應市值約為44.5億美元,對應股價80.6美元。
查看原图

四、     風險因素

Ø  由於缺少參考標的,音樂表演業務的空間不好評估,增長速度可能出現大幅減緩。

Ø  YY的端游和手游業務都還在早期,14年可以貢獻的營收有較大不確定性。

Ø  在線教育等新業務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

Ø  雖然YY一直在嚴格監控平台內容,但政策風險會一直存在(潛在的色情,政治內容)



整體來說,YY目前沒有被低估,買入或持有,主要是在買它的未來。

文章發表時,本人持有YY多頭倉位。

歡迎大家討論和補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40

達內科技今夜上市:職業培訓O2O模式獲資本認可,市值5億美金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403/60171.html

12年教育培訓史,中國IT培訓第一股

達內科技創辦於2002年,主要為電信和金融領域培養Java、C++、C#/.Net、3G/Android、3G/IOS、 PHP、嵌入式、軟件測試等中高端軟件人才。2003年,達內科技創業不到一年,便獲得了著名風險投資機構IDG的投資。

其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招生-培訓-就業」:招收學生進行技能培訓、職業規劃、就業指導,然後組織企業來教學中心招聘,向企業推薦人才,最後是學生找到工作企業招到員工,達內從學員這端收取服務費。

達內也是中國職業培訓在美上市第一股。繼英語培訓、在線教育、一對一課外輔導之後,職業教育或將成為海外資本看好中國教育領域的一個新市場。

IT職業培訓市場增長迅速

目前達內在全國33個城市有92家直營的培訓中心,累計培養13萬名IT人才。

這一模式給達內帶來了巨大收益,資料顯示,2011-2013年淨營收複合增長達到88.9%。具體的數據分別是:2013年營收9283.4萬美元,同比增長63.38%,淨利潤1404萬美元,同比增47%。2011年和2012年,達內科技營收分別為2574萬美元和5682萬美元,淨利潤分別為70萬美元和955萬美元。

教育培訓新東方入股:看好職業教育培訓

新東方作為基石投資者,將以IPO價格認購總額1350萬美元的達內科技股票。有意思的是,達內科技IPO發行價區間為8至10美元。新東方的此舉,既意味著新東方看好國內未來的職業教育市場,又意味著新東方或將參與到未來資本投資領域。

獨特的教育培訓模式:O2O教育模式

名師永遠都是稀缺資源,達內作為巨型教育機構,如何滿足數以萬計有職業培訓需求的大學生呢?達內的教學模式可以說是另闢蹊徑。

眾所周知,新東方創業之初以大課聞名。寬大的教室裡坐滿了學生,而坐在後排的學生只能通過收看視頻直播聽講。達內則是將新東方的視頻直播形式「擴大」到了全國教學點。也就是說,名師在北京教室授課,達內全國各地的分校組織學員在教室裡收看視頻。

不過,由於IT培訓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各地分校的教師主要由研發人員組成,專門負責將名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學員實際操作的能力。

達內可以看做是教育領域的O2O模式,但是至少實現了教學內容的標準化、可複製地傳播。由此,達內的師資規模也不是非常龐大,大約由700多名研發人員、80名技術專家組成,其中大多都是出身IBM、Sun、華為、神州數碼、東軟、亞信、雅虎等國內外企業的技術專家。

高薪聘請名師,固然保證了教學的質量,但同時也增加了教學的成本。所以,達內的學費一直都不低。創業之初,達內IT培訓的基本學費就達到1.3萬元,這個費用是國內大學生們很難支付得起的。於是,達內用資本的理念來解決學生學費的問題,那就是「零首付、抵押金、就業後分期付款」。事實上,「先學習後付款」的方式,不僅是對學習者誠信度的考量,更是對達內培訓效果的考驗。

職業化指向明確

學員完成達內科技培訓學習之後,可以直接被推薦。在中國IT人才缺乏的當下,達內科技出來的學院基本都不愁找工作,所以達內科技才敢走「零首付、抵押金、就業後分期付款」的培訓承諾。

而且達內科技對就業有促進,獲得了政府的支持。如今達內大可不必為「先學習後付款」佔壓現金流而擔心了,因為北京銀行出於大學生消費群體的考慮,承擔起了大學生學員「首付、抵押金」的風險。

達內截止目前,幫助了十多萬名大學生實現了就業。目前,達內科技是1000多所高等院校的合作夥伴,是3萬多家IT企業的人才供應商。而中國大學生的就業需求仍然為達內發展提供著市場空間。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人。相比2013年699萬畢業生增長2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被稱作「更難就業季」。

達內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做什麼?既然是中國職業教育的概念股,那麼,拓展非IT培訓的職業教育領域勢必成為達內未來發展的方向。

中國職業教育具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具有非常巨大的差距。達內科技的上市,或許將會進一步刺激中國職業化教育培訓市場的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033

烏克蘭讓步:只要紅十字會認可,俄羅斯救援隊就可以入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558

烏克蘭為數百輛俄羅斯救援車隊進入本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打開了一扇大門。烏克蘭政府稱,只要國際紅十字會將這些車隊在東部災區分散開來,就同意他們進入本國領土。

彭博新聞社報道稱,烏克蘭政府還要求烏克蘭海關和邊境地區官員檢查那些靠近東部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的第一個檢查站的救援車輛。該地區是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派分裂分子交火數月之久的前線。

烏克蘭政府新聞發言人Svyatoslav Tsegolko稱:

我們決定接受針對盧甘斯克地區的援助,以避免俄羅斯的全面入侵。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也將一同檢查8月12日出發的俄羅斯救援車輛。

本周二,俄羅斯不顧西方嚴厲警告,派遣280輛載重卡車組成的“豪華人道主義救援隊”奔赴烏克蘭。俄方稱需要幫助遭受武裝沖突摧殘的烏克蘭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這兩座城市目前已斷水斷電。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直言不諱地警告:不要以人道主義等任何借口在烏克蘭采取單邊軍事行動。同時,烏克蘭也如臨大敵,拒絕這些車輛入境。

昨日早些時候,烏克蘭內政部長Arsen Avakov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表示,俄羅斯車隊不會被允許進入,並稱其是來自“侵略者”的挑釁。

為何西方國家和烏克蘭對俄羅斯人道主義救援高度緊張?因為俄羅斯先前就玩過這種“木馬屠城”的把戲。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及,1992年—1993年,格魯吉亞與其自治共和國的阿布哈茲武裝開戰時,俄羅斯救援隊表面上運去了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但暗地里卻向分裂勢力運送了導彈、沖鋒槍等武器。1956年10月,俄羅斯又借口人道主義理由兩次出兵匈牙利,30000人在此次事件中被殺。

今日,俄羅斯盧布上漲0.4%。而就在周二俄羅斯救援隊出發的當日,由於國際社會懷疑這支救援隊是俄羅斯在尋找借口入侵烏克蘭,盧布下跌0.7%。烏克蘭本幣格里夫納今日大漲1.9%。近日,格里夫納因戰爭陰影而屢創歷史新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34

全球貨幣戰獲認可 G20“事實上”支持貨幣貶值刺激經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30

昨日召開的G20會議釋放了支持為提振全球經濟實行貨幣大寬松的強烈信號。《華爾街日報》報道認為,這事實上是支持將貨幣貶值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工具。

按傳統觀念,某國允許本幣貶值可能傷害其他國家,貨幣貶值會招致別國批評指責,挑起貨幣戰。但近幾個月全球主要央行紛紛采取激進的寬松行動:去年12月,日本央行宣布將基礎貨幣的貨幣刺激目標加大至80萬億日元;今年1月,歐洲央行決定從3月起啟動每月購買600億歐元的QE項目;今年一個多月來全球13家央行降息。

上述報道認為,昨日G20會上,與會財長和央行行長對這類行動的支持與傳統觀念相左,體現了他們對全球多數經濟體的擔憂。他們擔心,假如央行不果斷註入流動性,許多經濟體可能深陷低增長的泥沼無法自拔。這也意味著,他們雖然沒有言明,卻也承認,依賴短期支出和其他短暫刺激的主要經濟體推行長期結構性改革未獲成功。

上述報道援引麻省理工學院(MIT)斯隆管理學院教授Simon Johnson的觀點稱,G20財長說貨幣貶值對全體有利,看來是試圖減少對競爭性貶值的緊張情緒。該報道還援引一位G20高官表態稱:

“如果大規模運用貨幣政策,無疑將導致貨幣貶值。這種推動生產的貶值以國際標準看可接受。”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七年來,G20仍在竭力尋找重振經濟的良方。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正在改變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方式,經濟增長下滑速度超出預期。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4%,創24年來新低。

去年12月,IMF預計,國際油價暴跌將拉動2015年全球GDP增長提高0.3-0.7個百分點,即便如此,IMF的2015年全球經濟預期增速也只有4.1%-4.5%。上月,IMF又在最新的展望報告中將2015年與2016年的預期全球增長率分別下調為3.5%和3.7%。而四年前,IMF還預計,到2015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達到4.8%。

在上述IMF上月報告中,美國是唯一一個IMF將增長預測值上調的主要經濟體。本月初,美國財長Jack Lew在國會聽證會的證詞中透露了對全球經濟整體形勢的擔憂。他認為,美國經濟已可以自行持續發展,但其他國家需要更努力刺激需求,不可能僅依靠美國拉動全球經濟。

另一方面,在去年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特別是國際油價暴跌的推動下,中國通脹下行的問題更加突出。

昨日稍早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CPI同比增長0.8%,較前月1.5%的增速大幅下滑,創2009年11月以來新低。華爾街見聞發布的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觀點稱,考慮到當前國內需求疲軟、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以及產能過剩等背景之下,今年通縮風險非常值得重視。

沈建光預計,今年全年中國CPI漲幅或在1.6%左右,雖然這仍難言通縮,但對於面臨實際利率過高制造業而言不利。他認為,未來中國央行采取更多措施以保持貨幣政策中性無可厚非,甚至一系列降準降息措施——如三次降息、五次降準也必不可少。

下圖可見中國CPI同比增長變化。

CPI,中國人民銀行,通脹,通縮

英國《金融時報》下圖展示了美國CPI和不計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變化,今明兩年預期值以國際油價每桶50美元為基準預測。

通脹,CPI,通縮,貨幣戰,美元,美聯儲

《金融時報》下圖展示了歐元區CPI和不計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變化,今明兩年預期值以國際油價每桶50美元為基準預測。

通脹,CPI,通縮,貨幣戰,歐元,歐洲央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53

人民幣匯改獲IMF認可 入SDR指日可待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490.html

人民幣匯改獲IMF認可 入SDR指日可待

第一財經日報 薛皎 2015-09-02 06:00:00

今年以來,人民幣無論在國際地位以及全球市場使用程度上都取得了明顯進步,而央行於近期對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改革也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可,業內人士普遍預計,人民幣納入SDR指日可待。

今年以來,人民幣無論在國際地位以及全球市場使用程度上都取得了明顯進步,而央行於近期對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改革也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可,業內人士普遍預計,人民幣納入SDR指日可待。

9月1日,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公布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所占市場份額達到創紀錄的2.34%;6月份時,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份額曾小幅下降至2.09%,低於5月份的2.18%。目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體系中的排名維持在第5位,較一年前上升2位。

在交易總金額方面,7月份以人民幣作為支付方式的總金額增長8.12%,與此同時,所有其他貨幣支付總金額卻下降3.84%。

Swift亞太結算業務負責人麥克(MichaelMoon)表示:“我們每個月都能目睹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進步。”

Swift在報告中表示,目前大多數亞洲國家已經由人民幣的低度使用者(占比低於10%),演變成為中度使用者(占比10%~50%)。26個國家之中,只有9個國家屬於低度使用,而就在3年前,有19國對於人民幣使用量不足10%。

人民幣在全球市場上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與近年來我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日公開表示,無論是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改革(針對SDR評估所言的中間價與市場價偏離問題),還是六部委允許外資購房的政策(表明資本項目開放程度在繼續提高),以及央行拓寬人民幣購售業務範圍(針對SDR在岸、離岸價差統一要求),都在照著SDR評估要求一一認真答題,由此,加入SDR此景可待。

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11日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下跌1.86%,創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並且在12日再度下跌近2%,但經過兩天的調整後,人民幣匯率逐漸向市場化水平回歸,此前3%左右的累計貶值壓力得到一次性釋放,偏差校正已經基本完成。

IMF對於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調整的效果評價頗為積極,對於人民幣加入SDR再添勝算。“中國的最新匯改措施是極具激勵意義的,將有助於使人民幣在未來幾年實現自由浮動。”IMF在最新報告中寫道。

IMF亞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馬庫斯·羅德勞爾(MarkusRodlauer)也公開表示:“中國正在不斷從一個緊緊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匯率體系向一個更開放、靈活,更基於市場條件的匯率制度轉型。”

除中間價改革這一大動作外,我國仍在馬不停蹄地推出新舉措完善資本項目開放、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8月27日,商務部發布消息,六部委聯合宣布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政策,取消外商投資房企辦理境內貸款、境外貸款、外匯借款結匯必須全部繳付註冊資本金的要求。有資格的境外機構和個人可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

業內人士認為,外商投資房地產正是在資本賬戶直接投資項下,該領域放開後帶來的人民幣購售和敞口對沖需求,正好與在岸外匯市場放開一拍即合。

匯豐環球研究高級外匯策略師王菊稱,直接投資項下除了跨國企業之外,就是房地產企業。“曾經有很多境外房地產企業說,境內境外即期價差那麽大,能不能享受價差,但那時沒有貿易背景都是不可以的。現在有貿易背景也能投資房地產,會增加不少的量。”

此外,為拓寬境內外匯供給,平衡境內匯率水平,近日人民銀行向各銀行業機構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拓寬人民幣購售業務範圍的通知》(銀發[2015]250號),將人民幣購售業務範圍拓展到直接投資項下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需求,交易品種包括即期、遠期和掉期交易等。

市場普遍認為,從長遠看,拓寬人民幣購售業務將為資本項目開放提供重要推動力。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