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她為兒子辦的學校 紅到被山寨了

2011-12-26  TCW




過去的八年裡,無疑是台灣幼稚園 產業史上最嚴苛的考驗。出生率連續十年不斷走低,九十二學年度以來,私立幼稚園最慘時平均以每年五十家的速度蒸發,整體大約減少了一七%。

然而,卻有一家幼教機構逆勢成長。從二○○八年金融海嘯起算,勁寶兒嬰幼教育系統的校數已經增加了六家,總家數達到二十八家;今年十一月還開闢中國北京、 上海兩個新戰場。

從不打廣告、只靠家長口耳相傳,三年前連公司網頁都沒有的勁寶兒,憑什麼不受少子化衝擊?

關鍵在於定位。別人辦幼教,多半著眼於三至六歲的幼稚園商機;但勁寶兒嬰幼教育系統創辦人儲瑄卻選擇從零到三歲入手,如今已是台灣此領域最大的連鎖品牌。

這個領域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幼兒教育學裡,從來都不是主流,多數的家長也認為,三歲之前的孩子智能未開,要學什麼?儲瑄會開拓出零至三歲的幼教市場,卻來自 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理由:「為了自己的孩子。」

興學初衷:小孩不能只是整天看電視

東吳大學企管系畢業後,儲瑄隨同家人移民美國。有一天,她去接小孩時,美國保母笑著說:「好乖喔!看了一整天電視。」儲瑄聽在耳裡卻是膽戰心驚。當時腦神 經科學剛萌芽,不斷宣導零到三歲必須給予正確刺激才會產生連結。「看電視?絕對不是刺激發展的好方法,」儲瑄心想。

在美國遍尋不著合意的嬰幼兒托育機構,儲瑄為了孩子,毅然舉家搬回台灣,一腳從商業界跨入幼教圈。

一九八七年,儲瑄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巷子裡的一棟老公寓成立勁寶兒,十一個月大的兒子是第一個學生。家境不錯的儲瑄懷著滿腔熱血,認為台灣很快也會步上美國 的後塵,雙薪家庭將成為主流。正當她滿心以為自己的幼教理念很快就會被認同,不料卻是接連打擊的開始。

創業碰壁:老師、家長不埋單新觀念

先是在找老師時碰壁,當時腦神經科學還是新名詞,只學過三至六歲幼教的老師們,對儲瑄的新觀念不埋單,不和孩子互動。好不容易找到七位認同度較高的老師, 訓練好、開始招生,但這回換家長不埋單,只招到了四、五位學生。

儲瑄認為刺激腦神經細胞產生連結,就是決定一生的關鍵。在台北市同樣是熱門學校的陽光寶貝幼稚園(專教三至六歲)創辦人陳世玲也說,其實零到三歲比三至六 歲更講究專業,這階段最需要母愛。

「大家還是把我們當成保母機構,只是主持人是從美國回來的,」儲瑄笑著回憶。的確,零歲的孩子竟然要上數學、空間、語文、音樂等課程,還能真正吸收,對許 多父母而言是匪夷所思的。大學同學還好奇的問儲瑄:「妳發生什麼事了?怎麼(從美國)跑回來給人家帶小孩?」

第二年,小朋友增加到十多位,但虧損依舊,創業的一百萬元消耗殆盡,發不出薪水的窘境,只好標會應急。就在危機發生的同一年,轉機來了。

當時電視台的教育性節目邀請儲瑄每週一次示範幾分鐘的早教成果,當時腦神經科學的觀念還很新,拿來跟幼教結合的,儲瑄是台灣第一人。家長們好奇的詢問電話 湧入電視台,台方還得為此開辦專線,知名度大開,從此勁寶兒的招生再也不是問題。

為了讓自己的理念推展得更廣,儲瑄有幾個跟一般企業很不同的做法。第一,她對加盟學校每年只收取六萬元的品牌費用、不抽佣金;第二,她鼓勵內部創業來留住 人才,讓有行政能力的老師出頭。

勁寶兒剛開放加盟時,儲瑄按照行規、依學生數收取一成的權利金,但一段時間後卻發現,怎麼加盟校的學生都很少?會不會經營不下去?一打探才知道,原來為了 規避抽成,大家都低報學生數。儲瑄立刻就說:「我不抽了,就是收六萬元的年費。」

開創藍海:分校從台灣開到對岸去

這個價格二十年如一日,從沒調漲過。勁寶兒光靠台北市這幾家直營店,已有相當的營運回報,所以對儲瑄來說,加盟校不是獲利的奶牛,而是發散教育理念的重要 網絡。為了留住老師,她也善用內部創業留住人才,把表現好、有行政管理能力的老師提升為合夥人,合資開設分校,讓老師從員工變股東、甚至變老闆。

她收取加盟校也很謹慎,勁寶兒新竹分校主任李興增說,儲瑄時常視察以確保教學品質,對教育的堅持遠超過商業利益的考量,是他九年前決定加盟的主因。

這個成功模式十一月也在中國複製。去年中國計畫生育委員會體系的官員從國家到地方級,共來台參訪三次。第一批官員參觀勁寶兒後,就指示下層:「其他的不看 沒關係,一定要去看勁寶兒。」第二批要再來時,恰好儲瑄要到美國去,整團還為此更改行程。

早在正牌勁寶兒登陸前,已有不少名字僅有絲毫之差的山寨版搶先登陸,這也顯示在台灣稱霸零至三歲幼教市場的儲瑄,名聲已經在中國打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5

人家辦的理財工作坊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2/blog-post_24.html

今年一月,止凡與巴黎兄都算是成功搞了一個理財工作坊於我來說,這類題材及規模的演說可算是第一次,平日三五知己大話西遊的當然不算數啦。自從這次工作坊之後,我特別留意坊間一些blogger所辦的類似活動,看看人家的安排如何,亦有些感想。


話說我和巴黎兄加上康宏一位董事,三個演說總共近四個小時,每位188元,而當時巴黎兄想出的一個點子,即如果參與者買了我們其中一位的著作,費用更可減至168元。我看看一些其他blogger所辦的工作坊宣傳,看看費用,原來要收成800大元一位,更有專欄及財經書籍作家辦理財課程,費用為2000大元一堂。

值得留意的是,費用為800元及2000元的工作坊,其宣傳都例舉了內容,清楚說明了透過這工作坊或課程中,學員可以學到什麼東西。這樣的價錢,這樣的定位,感覺其實不太好,因為來賓都定會有很高期望,甚至有作為顧客及消費者的感覺。

正在看Micheal J. Sandel的新書叫"What Money Can't Buy",書中提到一個故事很有啟發性。

一些以色列的托兒所多遇到家長太晚來接小朋友的問題,於是老師很多時都要被迫留下來陪小朋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托兒所對遲到的家長收取罰款,誰知結果是遲來接小朋友的家長不減反增。

這其實是一項研究,結果反映出背後的理論是本來沒有罰款的話,家長對自己的遲到行為會感到內疚,所以會盡可能早點來接小朋友,但若加入了罰款,家長會視這為遲到的費用,即感覺上,付了費用後,遲到就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已經付出了代價。

這是所收取的費用,到底能否達至其根本意義,本來是「罰款」,但家長卻看成是「費用」。這故事也有所啟示,拿來看看工作坊的定位,算是搞一個blog友gathering也好,blogger分享會也好,所定立及收取的費用,參加者會如何看待呢?

金額多寡可以反映出一個概念,於以色列托兒所的故事,是「費用」與「罰款」的概念,於工作坊而言,是「入場參與分享會」與「課程學費」的概念,所以我與巴黎兄所搞的工作坊,跟別的工作坊所收的費用有概念上的分別。我們偏向定位為一起「夾錢」租借場地,作見面分享的費用,沒有想過透過教授什麼知識去賺錢。對於這個分享會的概念,我沒有多大問題,但對於視作一個課程,收取學費的話,感覺很不同,自問何德何能可以像講師般收學費授教別人呢?

尤其,若然工作坊以課程學費的概念舉辦的話,相信不太容許我這樣隨意式的風花雪月,因為收取學費,人家每分每秒都在計算值與不值的,沒有好好安排的內容能過關嗎?其實我心目中的形式就好像蔡瀾、曾淵倉、馬雲等人的精彩演說,沒有稿件,是多麼的隨心,喜歡說什麼都可以,將心中認為有意義的論點及小故事都分享一下,那天的工作坊,我大概算是達到心目中的畫面了。若是好像大學財務課程般地拿著powerpoint教授,必定乏味不少。

我沒有參加過坊間的工作坊或理財課程,所以不知道其實質內容如何,只不過看到這些費用有感而發,它們的費用金額是我們計及贊助付好場租的十倍價錢,這不會是「夾錢」聚一聚的概念,我想參與者預期所拿到的應該會更多。當然,財務知識這類東西,只要能拿到一兩招,啟發了方向,其回報又無法計算的,各位自己衡量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0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