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西方迄今最嚴厲的經濟制裁,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又因近幾個月國際油價暴跌雪上加霜,不但財政收入“荷包”大失血,其引發的盧布大貶值直接導致國內通脹惡化。路透由消息人士處獲悉,為抑制物價飛漲,俄羅斯副總理Arkady Dvorkovic在與糧食出口商召開的會上表示,政府已動用所有非常規工具限制糧食出口。
路透援引俄羅斯農業顧問機構SovEcon主管Andrey Sizov的講話稱:
“在今天的會議上,出口商被告知,相關各方已接到限制糧食出口的通知,現在糧食應銷往國內市場。”
路透報道還援引分析師觀點稱,俄羅斯不想采取正式的出口限制措施,因為這種正式措施實施起來需要一定時間,而且會破壞與客戶的關系。但俄方已加緊采取質量控制等其他舉措控制糧食出口。
作為針對西方制裁的反制裁政策,俄羅斯今年8月宣布停止進口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挪威生產的農產品,約等於90億美元進口食品訂單取消。俄羅斯的食品供應壓力更大,價格自然上漲。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布,上月國內消費者價格(CPI)通脹率同比上升9.1%,創2011年6月以來最快增長。其中食品價格通脹高於當月國內整體通脹水平,漲幅超過12%。一些日常消費食品漲價驚人,新鮮的西紅柿價格上漲35%,白菜和土豆的漲幅分別達到24%和21%。漲得最兇的還屬蕎麥。截至上月,今年蕎麥均價上漲50%以上。
俄羅斯市面出售的蕎麥大多是國產,至少不會受到西方制裁的直接影響,為什麽還漲得這麽兇?上述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BBC報道的解釋:有兩種可能,一是俄羅斯國內有蕎麥歉收的傳言,引起了恐慌性的搶購;二是蕎麥的地位相當於俄羅斯民眾心理的晴雨表,在陷入內外交困的危機時,俄羅斯人就開始囤積這種主食。
無論到底是哪種原因,或許還可能是兩者皆有,以下BBC拍攝的搶購前後俄羅斯當地超市貨架圖都可以體現出,俄羅斯的經濟受到西方制裁怎樣的打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油價暴跌正在影響加拿大的能源出口,並威脅到了加拿大2015年的經濟增長。
加拿大統計局稱,11月,加拿大原油和瀝青的出口下跌9.9%,至69億加元(58億美元),為近三年來的最大跌幅。
貿易數據顯示,今年可能是加拿大經濟艱難的一年。能源出口問題加上疲軟的房地產市場令投資者感到擔憂。
加拿大是G7國家中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宏觀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加拿大)沒有任何利好因素。一方面石油價格暴跌,沖擊原油行業。另外一面,住房市場可能會在任何時候崩盤。
西加拿大精選重質原油價格已經跌破每桶35美元,為2009年2月以來新低。這意味著西加拿大精選重質原油價格在過去6個月內下跌達60%。
這促使阿爾伯塔能源公司縮減投資,並促使經濟學家質疑2015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券商Fidelity加拿大資產配置基金經理、前加拿大央行顧問David Wolf表示,
大宗商品價格的下滑已大幅增加央行將降息的可能性,而不是加息。
能源出口的價值已經連續六個月下降,引發了11月 6.44億加元的貿易赤字。去年,原油出口約占加拿大出口總量的18%,高於十年前的6%。
能源公司Crescent Point Energy Corp和Bellatrix Exploration Ltd已經縮減投資計劃,顯示出了阿爾伯塔省的情況。加拿大自2008年開始的經濟複蘇蒙上陰影。
出口和投資急劇下降出乎加拿大央行行長Stephen Poloz的預料。他預計加拿大將於明年年底返回產能全開的狀態。
加拿大央行將於1月21日發布季度經濟預測。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加拿大央行將維持關鍵貸款利率在1%不變。
加拿大央行表示,10月份的預測將以WTI原油處在85美元為假設基礎。WTI原油今天觸及每桶46.83美元,自6月以來下降了54%。加拿大央行在上月的一份報告還預測加拿大房價被高估了10%至30%。
券商TD Securities首席加拿大宏觀策略師David Tulk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石油價格保持在低位的時間越長,投資活動、經濟增長放緩的可能性就越大。
盡管TD在去年12月將2015年加拿大經濟增長預期從2.7%下調至2.3%,但 Tulk表示,石油價格下降將降低能源成本,提振消費。而加拿大元的下跌也起到了減震作用。美國經濟表現良好,較弱的貨幣應該不成比例的讓加拿大制造商受益。
Ashworth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稱,像加拿大這樣的大型能源凈出口國,只有在油價高於每桶100美元時能維持貿易平衡。油價下滑至50美元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貿易赤字仍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明顯擴大。
雖然油價下跌令家庭受益,但加拿大消費者信心在近幾周不斷下滑。另一個信心的主要推動力是政府將在周五公布的12月就業報告。經濟學家預計,12月,加拿大新增就業崗位1.45萬人,高於11月的1.07萬人。
投資銀行CIBC World Markets經濟學家Nick Exarhos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今年加拿大經濟可能掙紮。油價下跌為其經濟將增長2.2%的預期帶來風險。他的預期是基於油價處於70美元的假設做出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摩根士丹利表示,亞洲快速積累的債務近年來阻礙了各國央行通過寬松貨幣政策來對抗通縮,讓私人投資陷入低迷。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hetan Ahya在報告中稱,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債務/GDP從2007年的147%升至2013年的203%。大部分的增長來自公司。而中國和韓國等7個國家的債務/GDP接近或者超過了200%。
隨著油價暴跌,通縮陰影席卷亞洲。這讓企業和消費者推遲支出,威脅全球經濟複蘇。亞洲可能需要學習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鼓勵私營部門投資和加快生產力的增長。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在報告中稱,
當實際利率很高時,只有公共部門或政府關聯企業可以承擔杠桿。
利率處於高位的關鍵問題是私營部門將在投資新項目時猶豫,而這對生產力的複蘇至關重要。亞洲的政策制定者正努力平衡支持內需和抑制債務、資產泡沫的需求。雖然中國央行在去年11月降息,但出於對壞賬的考慮,央行沒有推出更廣泛的寬松措施。
印度、韓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上月都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去年12月下調了亞洲2014年和2015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石油暴跌使得馬來西亞等原油出口國受到打擊,但同時惠及了菲律賓、印尼等石油進口國。馬來西亞林吉特昨日下跌至5年來最低水平,而進口大量石油的菲律賓上周出售了20億美元的25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
由於油價暴跌,11月新加坡CPI同比下滑,為2009年來首次。而泰國的CPI也在12月回落至五年低位。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決策者可能最終將實際利率降至低位,但目前的擔憂是政策制定者能否及時、充分的降息,逆轉通縮的壓力。
摩根士丹利表示,為減輕外界對杠桿率的擔憂,中國可以收緊貸款規則,更快地識別企業部門的不良債務。雖然這可能會導致一段時間的信貸和GDP增長大幅放緩,但這將減少風險,並為更為激進的貨幣和財政寬松政策鋪平道路。而在韓國和泰國,決策者可以收緊家庭部門貸款規則,防止過度借貸,並下調利率以確保良好的借款人不會放棄貸款。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
盡管我們相信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但設置正確的實際利率水平顯得更重要。因為它將創建一個“新生產力和可持續增長周期出現”的環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眼下的中國經濟 ,下行壓力加大,通縮風險隱現。但資本市場上,股市投機盛行,風險偏好高企。這令央行一方面面臨寬松壓力,另一方面投鼠忌器,進退兩難。
對此,2014年新財富宏觀排名前兩位的分析師均表示,長期來看,央行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仍是大勢所趨,但近期內將僅限於提供短期流動性。
統計局昨天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0%,降幅比11月擴大3.8個百分點,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進一步加劇。
新財富宏觀第一、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指出,12月工業企業經營狀況堪憂,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的微幅回升更多是源於消化前期庫存,需求並未實質好轉,而工業品通縮背景下,工業企業利潤率遠低於歷年同期、主營利潤增速暴跌並創歷史新低。這些印證了4季度工業增加值回落、通縮風險加劇,預示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再考慮到此前的其他數據,央行11月的降息對經濟的提振效應尚不明顯,不過股市的風險偏好已經被大幅推高。
正如新財富宏觀第二、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指出,股市風險溢價指標自2015年以來也已處於2013年以來的低點,這意味著基於流動性寬松和改革預期下的中國股市風險偏好的提升似乎已到達(至少是一個區間)的極致了。
王涵進一步分析認為,盡管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寬松仍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又反過來幹擾貨幣政策放松的節奏,央行當下以“給短錢”為主。
昨天,央行進行了300億7天逆回購和300億28天逆回購操作,招標利率分別為3.85%和4.8%。這是繼1月22日實施500億7天逆回購後的再度寬松加碼。
姜超也指出,從穩增長、抗通縮角度來看,貨幣寬松不會缺席。短期來看,當前7天回購利率穩定在3.9%,但1個月回購利率因節前效應高企。逆回購利率有望接替此前的正回購利率,成為貨幣市場的定海神針,引導貨幣利率下降。他認為,春節前,央行有望進一步加碼寬松。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零利率或稱為長期趨勢,債市料將走牛。
王涵認為由於央行提供的流動性久期偏短,疊加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高預期,這意味著資產價格將進入高波動的區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編輯/婁月
去別人店里偷服務員
原麥山丘剛開第一家面包店的時候,大家對這個品牌很陌生。門店招服務員都是一一打電話給在招聘網站上投簡歷的人,向他們介紹這是一個不一樣的面包品牌、主廚是臺灣的面包冠軍等。即便這樣,招人的速度也趕不上用人的需求。
後來,市場拓展負責人Taco想出了一招。他幾乎踏破了北京所有星巴克門店的大門,在每家店里看似泰然自若地喝咖啡,實際上卻不斷用余光觀察服務員:看到哪個服務員的服務很棒,就向其介紹原麥山丘。
還有一次,他帶一位女士在一家餐館吃飯。結賬時店長問他:“你們兩個看起來很好哦,剛剛在一起吧?”Taco很驚訝地問對方是怎麽知道的。店長回答說,所有坐在吧臺的客人他都記得。而這一次Taco和女士的關系比上一次還要親密。
Taco贊嘆店長敏銳的觀察力,馬上遞上名片說:“你可以考慮來原麥山丘工作。”後來這位店長成為了原麥山丘的儲備店長。
講起創業公司如何挖人時,Taco說,哪怕溝通之後對方不來也沒關系。就像漂亮妹子一般都有男友,可是不能等人家分手了才去聯系。要從認識的第一天起展現自己的好,而且要多角度的。讓她受委屈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結婚了又有什麽關系,就是要讓她知道你就是全世界最適合她的那一個。
寫個程序在豆瓣讀書上抓取人
熊節認為一名好的程序員應該讀過20本好書,包括《重構》、《精益創業》、《敏捷軟件開發》和《測試驅動開發》等。
他在為Thoughtworks組建成都分公司團隊時,發愁傳統招聘方法太慢了。於是,他花了幾個晚上用自己高中自學的水貨代碼水平寫了一個程序,去抓取豆瓣上讀過這些技術書籍的人。然後不斷遞歸,再抓取這些人還讀過什麽其他書。抓了幾萬人之後,他再用Hadoop分析,篩選出幾十個技術大牛。
而後他把這些大牛的豆瓣賬號扔給了公司女HR,讓HR去一個個發豆郵勾搭。
到大公司門口舉牌子
搖搖租車剛創立時,公司缺人。創始人把招聘的重擔交給了早期員工張濤。張濤想著去大公司挖人。挖人的時候兩種人比較好挖,一種是錢少了的,另一種是受委屈的。江湖上傳聞,某度公司的員工常常受委屈,於是張濤手寫了一塊招聘廣告牌,像機場出口處接人那樣,天天站在某度大廈門口。
不少受委屈的員工看見了張濤和他的那塊廣告牌,紛紛上前和他聊天訴苦。就這樣,他挖來了幾個核心員工,完成了公司最早期團隊的組建。
分析目標對象的社交網絡,然後寫封長信
張瀟雨在還沒有產品和團隊的時候就為“雲報銷”找到了投資,然後才開始尋找合夥人。選擇合夥人總是需要很謹慎的,於是項目啟動大半年了他還是光桿司令。他總說,找合夥人比找老婆可難多了(雖然他也沒有老婆)。
後來,他看中了一個朋友的朋友。為了搞定她,張瀟雨用上了追女生的技能。張瀟雨花了一周時間把她過去五六年的豆瓣、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上萬條狀態全看了一遍,讀了所有博客,還分析了近五年的讀書記錄,弄清她這幾年關註點和興趣是如何變化的。
看完之後,張瀟雨花了半天的時間寫了一封近5000字的郵件給這個合夥人。郵件里,他沒有畫餅吹捧這個市場有多大,也沒有忽悠公司有多好的前途,而是不斷引用這位女士在文章里或微博里寫過的某些話。然後告訴她,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價值觀是契合的,強調只有這樣的人一起創業才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起度過。
之後,他有一個做公眾演講的契機,於是特意邀請了其他團隊成員和這位潛在合夥人。事前,張瀟雨花了不少時間準備,還看了一本關於如何演講的書,以及怎樣做keynote的教程。最終,演講的效果很好。於是,這個潛在的合夥人不但有了更進一步了解他的機會,還和整個團隊第一次見了面。大家在不那麽正式的場合一起聊天,氣氛也很融洽。
幾天之後,她就和張瀟雨說,她決定正式加入團隊。後來張瀟雨感慨,找合夥人和找女友的標準差不多,都應該事後在心里暗自說:TA真是瞎了眼才看上我。
把公司周報月報都轉發給他,煩死他
張向東做久邦數碼的時候,一直想拉自己的朋友常映明來公司做運營。常映明很關心自己朋友,但是又不太願意離開所在的公司。於是張向東把公司里從上到下的各個報告都用轉發給常映明,讓後者提出意見和建議。張向東每周轉周報,每月轉月報。常映明看這些郵件看得心塞,恨不得卷起袖子親自來解決公司的問題。
半年之後,常映明終於忍無可忍,加入了他們公司做COO。
面試題:寫一封分手信
Strikingly筆試的時候有一道題,是幾個創始人的主意,請應聘者給自己的男友/女友寫一封分手信。這不是為了測試一個人是否能撒一個好謊,而是看看一個人是否能在艱難和尷尬的情況下順暢地溝通,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情形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特別是當一個用戶很生氣地向你反映問題時。
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有寫詩的,有畫畫的,也有給前男友出考試題的。有一位女生的分手信,以“吃”為主題講了兩人從認識到分手的故事。她用幾道菜總結了兩人的共同和不同,為什麽相識又為何分手。她寫到:“壽司——你說你愛吃日料,我卻發現你用飯去沾醬油。橘子雞——你說你最愛的中餐菜是橘子雞,可那是在美國發明的。”最後這個人被當場錄取。
被拒絕後讓對方介紹其他人
文一本來想拉一個多年前帶過的工程師加入自己的創業公司優拍,聊了很多次,這個工程師被感動得不行,可是就是來不了。
於是文一趁這個工程師還處於拒絕自己的愧疚之中,逼著他再給介紹一個工程師。這個工程師想來想去,把自己老婆的好朋友介紹給了文一,一個在BAT工作的博士。
結果這個博士也說自己來不了,只好把自己的師弟介紹給了文一。這樣一波三折,他終於把這個師弟招了進來,得到了一個寶貝工程師。
這好像符合了那個“拒絕-退讓”的心理策略 —— 假設你想讓人答應自己的一個請求,那麽先提出一個比較大的、極可能被拒絕的請求(加入我們公司),然後再有技巧的提出第二個請求(給我介紹個靠譜的人),讓對方覺得自己讓步了,於是TA會覺得自己也有義務讓一些步,就同意了相對小的那個請求。
本文作者彭縈,自媒體人。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12月放緩,表現差於預期。這給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據日本統計局數據,除新鮮食品外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這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2.6%的平均預期。
去除去年4月上調消費稅的因素後,核心通貨膨脹率——日本央行的關鍵指標——為0.5%。
黑田東彥上周表示,石油價格的下滑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通脹放緩。但長期來看,油價下滑將幫助促進經濟增長,加劇物價壓力。
上周,日本央行下調了今年4月開始新財年的通脹預估。
黑田東彥表示,如果消費者和企業對通脹的預期有所惡化,日本央行將調整其貨幣刺激措施,以幫助通脹走向其2%的目標。
研究機構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經濟學家Yoshiki Shinke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日本央行將處在觀望模式中一段時間。通脹將繼續放緩,在7月或8月見底。現在的問題是,日本央行會何時、如何承認通脹已經偏離軌道。
能源價格12月環比下跌1.4%。中東至亞洲油價基準——迪拜原油價格從去年6月的每桶111美元下跌至本周的44美元。
政策制定者表示,達到2%通脹目標的時間點存在靈活性。在2013年4月引入資產購買計劃時,黑田東彥曾表示,這個目標將在兩年內達成。
黑田東彥在1月21日表示,油價的暴跌將延遲通脹達到目標的時間。
日本央行在1月21日的聲明中表示,日本央行9名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下財年平均核心通脹預期從三個月前的1.7%降至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證監會的第二輪券商融資融券(兩融)業務檢查正在進行,近兩周融資買入額仍處於創紀錄的高位,加之昨日中國央行的意外降準可能推升市場偏好,A股波動加大的風險繼續增加。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管理層對杠桿融資還需加快行動,但政府還是希望推升股市,監管可能受限。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本周二,隨著滬綜指重拾升勢,站上3200點關口,融資買入額環比攀升88.15億元,達777.91億元,兩融余額從1.132953萬億元回落至1.132726萬億元,融資買入額凈流出7.27億元。《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截至周二,今年A股融資買入額增長11%,接近上周的創最高紀錄水平。下圖展示了去年第四季度投資股市的信托資金劇增,中國股市的債務融資額今年一個多月來均超過1萬億元。
與此同時,證監會正在進行46家中小券商的兩融業務現場檢查。多位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透露,此次檢查重點在於,是否存在向不合格投資者違規開戶、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向不符合條件的客戶融資融券、未對客戶強制平倉等問題。此外,證監會還將檢查有融資功能的櫃臺市場收益互換等融資類業務,以及傘形信托的開展情況。
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交銀國際首席策略師洪灝評論稱:
“(中國)監管機構正在竭力降杠桿,可我擔心他們的行動不夠快。”市場對壓制杠桿融資的信號反應敏感,這意味著“金融系統的杠桿很高,超過了監管方期望的水平。”
上述報道還提到瑞信分析師Vincent Chan對傘形信托的粗略估計,稱預計去年12月這類資金有2000億元,目前增至約3000-4000億元。Chan認為:
“杠桿制造了市場的波動,傘形信托的規模取決於市場漲勢,市場火爆時,人人都想入市,漲勢更強意味著市場湧入更多杠桿。”
上月底證監會證實將啟動46家券商的融資類業務檢查後,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過洪灝的預測。當時洪灝認為,證監會兩周前處罰中信等券商及市場對此的脆弱表現意味著,風險已經增加,必然會引起監管方關註。隨著杠桿加大,未來A股波動會增加,監管層的行動會增多。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中國監管層有些受限。上述《華爾街日報》報道提到,對沖基金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駐上海基金經理Leo Yuncheng Gao預計,即使監管方更密切地監管,杠桿融資額也會繼續增加。美銀美林的中國股市策略師崔偉說:
“中國政府顯然希望逐步推升股市,而我認為他們又不希望股市因為流動性刺激猛漲。他們希望取得完美的平衡。”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來自民生宏觀管團隊 管清友、張媛、朱振鑫、牟雲磊、李奇霖)
平坦收益率曲線的歷史考察和展望——民生宏觀固收觀察報告
一、收益率曲線已極度平坦
自2014年12月以來,收益率曲線出現了極端平坦化的特征。以10年期國開債與1年期國開債衡量的利差曲線為例,2014年12月其利差均值為9.61BP,在1月利差小幅回升至12.85BP後,2月的曲線利差已壓縮至4.8BP,創下了歷史最低值。
近期利率曲線極端平坦化的原因:1)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比較悲觀,對貨幣政策寬松存有較強預期,表現為長端品種的收益率不斷下行。2)流動性因外匯占款負增長、新股發行和春節因素等因素仍顯緊張,短端資金利率下行的幅度不及長端。
目前來看,極度平坦的收益率曲線抑制了長端利率下行的空間。降準之後,公開市場操作央行選擇將28天逆回購利率持平於4.8%,可見貨幣政策還是保持寬中偏穩的格局。但考慮到目前極端平坦收益率曲線,如果短端利率不能有效下降,那麽長端利率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下行空間。
回首歷史上的收益率曲線,平坦化利率曲線維持的時間都不太長,極端平坦化收益率曲線的終結依賴短端利率下行或長端利率上行來實現,前者對應的是貨幣寬松預期實現,後者對應的是貨幣寬松預期落空。在本篇報告中,我們嘗試著回顧一下歷史上收益率曲線極度平坦化的原因,並且對未來收益率曲線和利率走在是做一個大致的推演。
二、歷史上平坦化收益率曲線
2002年至今,共出現六次收益率曲線平坦化行情,分別發生於2003年10月-2003年12月、2006年10月-2006年12月、2008年9月-2008年10月、2011年12月-2012年3月、2013年6月-2013年12月、2014年11月-2015年2月。
2003年10月-2003年11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熊平”,短端和長端利率雙雙上行,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大於長端。CPI預期上升對長端利率上行的壓力被央行買斷現券操作緩釋,而IPO和央票發行量上升強化了資金面緊張預期。但隨著經濟過熱,CPI走高,貨幣政策預期收緊,長端利率明顯上行,“熊平”轉為“熊陡”。
2006年10月-2006年12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牛平”,短端利率保持穩定,但長端利率下行。2006年全年基本面表現為低通脹和增長平穩,貨幣政策由2005年寬松轉為中性,全年利率曲線都呈現出平坦化下移特征。但隨著經濟過熱、通脹走高,市場在預期緊縮和加息確認中走出了由“牛平”轉為“熊陡”再轉為“熊平”的過程。
2008年9月-2008年10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牛平”,短端利率下行,但長端利率下行速度更快。“牛平”的原因是金融危機導致經濟加速下行,貨幣寬松預期強烈。隨後後續貨幣政策大幅放松確認,曲線“牛陡”的形成,但在“四萬億”刺激之下,“牛陡”的形成後又快速變為“熊陡”。
2011年11月-2012年1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牛平”,同樣表現為短端利率下行,但長端利率下行速度更快。“牛平”的原因是經濟快速下行引發貨幣政策寬松預期。隨後貨幣實質性寬松引發“牛陡”行情,但貨幣寬松在也未改變經濟下行趨勢,2012年二季度再度回歸“牛平”。
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持續半年的“熊平”,表現為短端和長端利率均大幅上行。“熊平”的原因是流動性供需的矛盾使資金利率不斷攀升,非標增長迅猛、流動性需求擴張而央行堅持穩中偏緊的貨幣政策倒逼機構去杠桿。隨後因高利率對實體經濟的擠壓和銀行風險偏好回落,流動性壓力緩解,但場對央行貨幣政策是否寬松仍存疑慮,長端利率下行幅度不如短端,“牛陡”行情產生。
2014年11月-2015年2月:收益率曲線特征是持續半年的“牛平”,表現為短端和長端利率均下行,但長端利率下行幅度大於短端。對經濟下行和貨幣寬松預期使得長端品種的收益率不斷下行,但短端資金利率因外匯占款負增長、新股發行和春節因素等因素仍處相對高位。
總之,被壓抑的平坦化利率曲線不可能持續太久,必然會以長端利率上行或短端利率下行的形式朝歷史均值靠攏。在“牛平”的曲線中,如果貨幣寬松預期實現,則曲線將轉化為“牛陡”;如果貨幣寬松預期落空,則曲線將轉化為“熊陡”。在“熊平”的曲線中,如果緊縮預期實現,則曲線將轉化為“熊陡”;如果緊縮預期落空,則曲線將轉化為“牛陡”。
三、“牛平”之後後市如何演變?
從歷史看,利率曲線總共出現三次“牛平”,其中由“牛平”轉為“牛陡”行情共兩次:其中,2008年年底在市場轉變為“牛陡”之後立即轉為“熊陡”,而2011年底在市場變為“牛陡”後繼續“牛平”。“牛平”轉為“熊陡”的行情僅一次,出現在2006年。
經濟基本面狀況決定了貨幣寬松(收緊)預期能否實現,是市場“牛平”之後結局迥異的主因。
回顧來看的話,2008年年底,中國遭遇美國金融海嘯沖擊,在經濟悲觀的預期中,貨幣寬松配套了大規模刺激計劃,債券市場得以完成從“牛平”到“牛陡”再到“熊陡”的演變。2011年底,經濟下行壓力引發貨幣寬松,但隨著二季度歐債危機加深,經濟二次探底,貨幣不得不在年中再度寬松,曲線由“牛平”切換為“牛陡”再到“牛平”。2006年是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步入過熱的起點,因此在“牛平”之後轉為“熊陡”也不足為奇。
如果從過去推演未來,未來收益率曲線由“牛平”切換為“牛陡”再到“牛平”是大概率事件。
資金面來看,新股發行本身就是短期沖擊。從以往經驗來看,隨著節後現金回流,春節後的一至兩個月,資金面都會相對寬松。
此外,貨幣寬松幾乎不存在預期落空的風險。當前環境與2012年更類似,但比2012年更具不確定性。
從外圍經濟環境看,發達國家內需乏力,亟需靠外需“救火”,全球競爭性貶值愈演愈烈,在人民幣匯率彈性不足的情況下,實際有效匯率過於堅挺損及出口。預計央行會采取貨幣寬松和擴大匯率波幅至3%的方式緩釋,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可以增加熱錢套利的不確定性,貨幣寬松可以降低熱錢套息收益的同時緩解國內經濟下行風險。
從內部經濟環境看,當前房地產銷售要弱於2012年,但庫存卻高於2012年。此外,地方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因財稅改革而有所收斂,2012年地方政府借用地方融資平臺,通過基建穩增長的場景難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讀者朋友:
從本期開始,南方周末民生版開設“律師眼”欄目。由南方周末公益律師團回答各位讀者的法律疑問。
你若有法律咨詢需要,請將材料發至:[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讀者求助】,陳述事實時務必詳盡、真實;盡可能提供全部跟案件相關的證據掃描件。只有這些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律師給出的建議才可能更加準確。
最後,請留下你的姓名、電話。
讀者江陽:一同學借了我5000元人民幣,當時是通過銀行轉賬,說借期一個月,沒有立借據。但就借錢一事,我們之間有聊天記錄。現在都快三個月了,一直拖著不還,同學不接我電話,也不回我的信息。我該怎麽辦?
針對上述咨詢,南方周末公益律師團給出如下法律意見:
第一,關於案由:如轉賬時註明款項用途為借款,建議以民間借貸糾紛起訴對方。如轉賬時未註明款項用途,建議以不當得利要求對方返還財產。第二,關於還款期限:由於未明確約定期限,根據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第四款的規定,您可以隨時要求對方履行還款義務,但需給對方合理期限(一般為一個月),建議您盡快發函要求對方履行還款義務。第三,關於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定,訴訟時效為兩年,自對方未在合理期限內履行還款義務之日起算;第四,關於證據收集:建議您與對方協商,並在協商時進行錄音。此外,建議您盡快前往銀行打印轉賬明細。
(婁孟強-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
盡量當面找到借款人,通過錄音、證人等方式搜集到證明借款關系的基礎證據;起訴解決。
(姜超峰-北京寶擇律師事務所)
聊天記錄只要能反映出是借貸關系,再加上轉款憑證,以借款糾紛起訴是沒有問題的。
(王潤星-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
但是要證實網上那人是現實的那個人。
(劉鵬燕-山東青大澤匯律師事務所)
先以真實的借款糾紛起訴,轉賬憑證加朋友關系的證明;若法院認為法律關系有誤,經釋明後再轉以不當得利來起訴。
(屈文靜-廣東萬諾律師事務所)
建議原告主張借款糾紛以銀行憑證作證,被告要是以其他經濟往來否認借款的話,必須拿出相關證據,拿不出法院會認定借款成立的。(董幗戎-陜西富能律師事務所)
由於沒其他證據支持借款,因此建議以不當得利案由起訴解決。
(何星-廣東威豪律師事務所)
不當得利更有利於訴訟。但熟人之間僅憑轉賬憑證認定不當得利也是不妥的。
(徐進-福建均融律師事務所)
為什麽不直接報案試一下呢?
不當得利較為牽強,法官也難以采信,建議使用借款糾紛。考慮到案件簡單,標的額不超過年平均工資的30%,實行簡易程序,且一審終審。
(劉文傑-北京金臺(武漢)律師事務所)
佛山這邊,以口頭約定借款,加轉賬憑證即可認定民間借貸糾紛。朋友間口頭約定很正常。
(朱朝記-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
在我地區這樣證據缺失的案子很難勝訴,一般都想辦法取錄音錄像的證據,甚至只有錄音的證據都勝訴不了!因此在我地區這樣的案件想要勝訴只有想辦法取到錄音錄像的證據。
(陸輝-吉林乾華律師事務所)
上述律師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