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PEG =1的合理化 hiking

http://hk.myblog.yahoo.com/kennylim-blog/article?mid=1696沒有人知道自已幾時死,沒有人知道幾時股災,但所有人都可以在股災時唔駛死。沙士爆發初期, 有傳言白醋為家居消毒,白醋即時被搶購一空,每枝售價上漲十倍以上,當人們知道白醋並無消毒功能,價格很快打回原形。Anya Hindmarch 的 I'm NOT A Plastic Bag七月時引起熱潮,很快綱上同樣炒高十倍以上,由於限量發售,現時網上售價,仍高於最初的售價。價格會因短期供求失衡而大幅波動。

PEG(Price/Earnings To Growth) Ratio 這個數據本身並無罪,較高PEG果間無噉抵,較低PEG果間比較抵,只作參考,大家花一點時間往PEG那連結上睇睇,最後一段指出此數據"can be less accurate" ,還有,"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從來沒有說PEG=1的做法是合理。

不知何時把PEG=1變成合理,用來擾亂小投資者,以下是高增長股與匯控把PEG=1合理化後的未來五年盈利及PE的列表,假設股價不變,現時買入 PE50倍的高增長股,代表高增長股需要連續五年增長50%,才能超越匯控。由於高增長股的一個特色是低息率,一般低於2%,在龜兔賽跑的五年裡,匯控會 每年比高增長股派多超過2%的股息,五年是合理的推算。高增長股要第六年後才能真正享受其遠高於匯控的50%增長,如果股價真的不變,最佳的做法是先買入 匯控,五年後高增長股成績一一兌現,才沽出匯控購入高增長股。在股價不變的假設下,PEG=1合理化代表增長股能夠在未來六年維持與PE相同的增長。
高增長股匯控
每股盈利PE每股盈利PE
現在$150$10.8813.97
第一年$1.533.33$12.412.26
第二年$2.2522.22$14.1310.76
第三年$3.3814.81$16.119.44
第四年$5.069.88$18.368.28
第五年$7.596.58$20.927.26
延續PEG=1合理化下推論,以上高增長股的PE於50倍是合理的,每股盈利$1,股價便值$50,若此股持續五年保持50%增長,股價將五年不 變,若過了一年後,依然預期未來五年增長為50%,股價便會由$50上升至$75。若增長降至30%(其實也算不錯),股價應該只有當年盈利的30倍,例 如一年後出業績,增長30%,盈利為$1.3,那麼股價便只值$39,一年前買入的話,股價損失$11,再加上高增長股與匯控之間的息差(又或者用定期息 率計,也應該是負數)。

在計算股價的因素後,我們可以概括列出把PEG=1合理化需要承受的風險,在投資期內的任何時間,高增長股都必須在未來5年維持50% 增長,否則股價會有損失。Zoe,請緊記!任何PEG=1合理化的報導,又沒有把以上資料作註腳的作者,他們都是無知的人,又或者是大戶的人,大戶通常是 外資,應用國家的定義,他們都是「漢奸」,以後唔好再睇呢班人的文章。


PEG的思考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peg.html

   多得有人提示目前很多股以成長股的看法是值得購買的價位,這或多或少牽記起我十二月份的一項研究,關於我的定價模型,不過再重申一次我暫時無意披露自己的私人模型,亦有可能此模型錯漏百出,為免貽笑大方,我都在此暫時寄下吧,今天說說一個增長模型定價法,PEG。

        我相信只要有留意增長股,或者彼德林治的《One up on Wall Street》,裏面有提及這個定價模型,意思是一間公司有多少增長率就應該有相應的PE,例如ABC公司增長率為50%,則該股應同樣有50倍PE,若 低於50倍則代表便宜值得購入,高於此就代表高估了。

        模型是很簡單不過,PE大家都知道怎樣計算,G即是增長率,兩個變量還要分拆再P、E及G,P是最終的因變量,而E和G是自然變量,問是 是E已經有好多技巧了,例如E有否持續性已經足夠你想幾個晚上了,然後E又包括很多因素,例如政府補貼,一次性收益等非持續性盈利,這些要扣除。另外G也 很有大學問,公司成長性為何,這個是預估的,雖然從留存收益方再投資回報率方面計算可以尋找到一點啓示,不過能否每一年都KEEP住就有疑問了,如果公司 一年好一年差,例如G未來三年為50%,20%,30%,那你是否PE未來三年合理值是50,20及30呢,如是這樣,你當初的投資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算 一算。假設你用1萬元買進50倍PE股,公司目前每股純利為200元,亦即代表公司不成長,你的收益率為2%,經過三年的增長後,公司每股收益成長到 468元,原始投資收益率是4.68%,因為基於30%增長,所以又給予30倍PE,股價為14040元,三年增長為40.4%,問題是如此一帆風順倒 好,不過可惜如果只看第一和第二年,則股價只會淨下6000大元,所以所謂預測增長率,一旦預期落空便會大幅波動,投資者也會因此而焦慮萬分。

        另外,有一些非成長股,G為0%,那麼PEG就會變成無限大而無效,難道這些公司就不值錢了嗎,或者公用事業股,增長率只和通帳率看齊,那麼PE是否只值6倍呢,如果是這樣,我倒很樂意買進公用事業股而非增長股了。


PEG的思考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1/01/peg.html

  多得有人提示目前很多股以成長股的看法是值得購買的價位,這或多或少牽記起我十二月份的一項研究,關於我的定價模型,不過再重申一次我暫時無意披露自己的私人模型,亦有可能此模型錯漏百出,為免貽笑大方,我都在此暫時寄下吧,今天說說一個增長模型定價法,PEG。

        我相信只要有留意增長股,或者彼德林治的《One up on Wall Street》,裏面有提及這個定價模型,意思是一間公司有多少增長率就應該有相應的PE,例如ABC公司增長率為50%,則該股應同樣有50倍PE,若 低於50倍則代表便宜值得購入,高於此就代表高估了。

        模型是很簡單不過,PE大家都知道怎樣計算,G即是增長率,兩個變量還要分拆再P、E及G,P是最終的因變量,而E和G是自然變量,問是 是E已經有好多技巧了,例如E有否持續性已經足夠你想幾個晚上了,然後E又包括很多因素,例如政府補貼,一次性收益等非持續性盈利,這些要扣除。另外G也 很有大學問,公司成長性為何,這個是預估的,雖然從留存收益方再投資回報率方面計算可以尋找到一點啓示,不過能否每一年都KEEP住就有疑問了,如果公司 一年好一年差,例如G未來三年為50%,20%,30%,那你是否PE未來三年合理值是50,20及30呢,如是這樣,你當初的投資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算 一算。假設你用1萬元買進50倍PE股,公司目前每股純利為200元,亦即代表公司不成長,你的收益率為2%,經過三年的增長後,公司每股收益成長到 468元,原始投資收益率是4.68%,因為基於30%增長,所以又給予30倍PE,股價為14040元,三年增長為40.4%,問題是如此一帆風順倒 好,不過可惜如果只看第一和第二年,則股價只會淨下6000大元,所以所謂預測增長率,一旦預期落空便會大幅波動,投資者也會因此而焦慮萬分。

        另外,有一些非成長股,G為0%,那麼PEG就會變成無限大而無效,難道這些公司就不值錢了嗎,或者公用事業股,增長率只和通帳率看齊,那麼PE是否只值6倍呢,如果是這樣,我倒很樂意買進公用事業股而非增長股了。


淺談PEG 巴比倫人

http://babylonian-investing.blogspot.com/2011/01/peg.html


PEG的用法是需要一個正數E和一個正數g。但若g=0%,並不是其適用範圍,直接使用PE就可以。

若考慮因素較為簡單,用PEG1購買E於未來八年會有複合增長率不少於g的股票,可以保證你的回本期不會超過八年。

為了把問題重點突出,不考慮再投資需要,不考慮金錢時間值,那未來n年所得總和會為:
 
E*((1+g)+…+(1+g)^n)
若用這個水平價格購買,那PE就是
 
(1+g)+…+(1+g)^n
回本期就是n年。

回本期雖然簡單,但卻不用考慮折現率等因素。就當是自營開店,什麼時候回本是常問問題。一 門生意若其前景在未來十年較為肯定,十年後卻沒把握,那回本期必定要少於十年。因為回本後才是數量上有賺。古代的商人做生意沒有折現值這些概念,自然而然 會用回本期控制其回報和風險。一般生意回本期少於五年為好,大於十年就要小心,除非有很大護城河保證十年以後的利潤。所以八年回本期為基礎標準。

若給定gPE,可鎖定需要的回本期。相反若給定回本期和PE,可鎖定需要的g。譬如36.5PE,若接受回本期為十年,那就需要複合g最少是15.6%

g=0%PE是多少,回本期就是多少,不需要PEG。只要不接受PE>8的購買,回本期不會大於八年。

但若g>0%PEG = (1+g)*((g+1)^n-1)/(100g^2),若只接受PEG<1,回本期仍然不會超過八年。

綜合以上討論,結果為g>0%PEG<1g=0%PE<8,有著同一效果,就時八年內回本。而且也可看出,只有當E未來八年複合成長率超過8%時,考慮PEG才較有意義。

但無論PEG<1也好,或PE<8也好,其中的E都是著眼長期最少八年。因此取這個E又回到Graham的論調,要找一個實質代表公司Earning power的E。

以上針對PEG討論,其實可以把它精巧化,加上折現率和再投資參數。但若這就再不簡單和樸素。有機會再貼文討論。

Peg——成長博弈者的誤區 hbwhzs

http://xueqiu.com/5241110990/23220641
假定有這樣一家成長型公司,期初每股收益1元,前面9年業績每年增長20%,第10年進入平台期(零增長)

如果未來有9年的確定增長,20倍不高吧,於是第一年他願意以20元買入,後面以此類推。

雖然都知道大樹不會長到天上,但因為增長的年份如此之長,以至於成長型投資者到第9年的時候認為前面的歷史會複製未來,第10年問題出現了:

公司增長突然消失,憤怒的成長股投資者於是用腳投票,給出了10倍的市盈率。

而公司股價從86元下降到43元的時候,顯然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價值並沒有變化,那麼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呢?

唯一的答案就是成長型投資者不經意間就會為成長支付過高的溢價,這從來都是「成長博弈」者的悲劇起源。
查看原圖

近前最接近的案例是張裕,類似的還有羅萊家紡、天虹商場、廣州友誼等。

未來的上述案例不知道會不會輪到今天那些仍然有人願意支付溢價購買成長預期的云南白藥、片仔癀、湯臣倍健、上海家化等。

巴菲特說他從芒格那裡學到了用合適的價格買好公司勝過便宜的價格買「煙蒂」,這句話顯然遭到了更多的誤讀,眼拙的我到現在還沒看到巴菲特為哪筆他引為經典的投資出過15倍以上的報價。

可以確定的是當價值投機者失去激情離場的時候,真正的投資者的機會慢慢走近。

去年在萬科2011年年報中看到這樣一句話:衡量企業股東價值的方法有很多,但有兩個指標顯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是企業最終所能達到的規模極限,這決定了企業長期的成長性;一個是企業在永續經營階段的資產收益率,這決定了企業的長期收益水平。

我以為這句話深諳估值之道。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