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中國經濟 ,下行壓力加大,通縮風險隱現。但資本市場上,股市投機盛行,風險偏好高企。這令央行一方面面臨寬松壓力,另一方面投鼠忌器,進退兩難。
對此,2014年新財富宏觀排名前兩位的分析師均表示,長期來看,央行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仍是大勢所趨,但近期內將僅限於提供短期流動性。
統計局昨天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8.0%,降幅比11月擴大3.8個百分點,中國工業企業利潤下滑進一步加劇。
新財富宏觀第一、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指出,12月工業企業經營狀況堪憂,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的微幅回升更多是源於消化前期庫存,需求並未實質好轉,而工業品通縮背景下,工業企業利潤率遠低於歷年同期、主營利潤增速暴跌並創歷史新低。這些印證了4季度工業增加值回落、通縮風險加劇,預示未來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再考慮到此前的其他數據,央行11月的降息對經濟的提振效應尚不明顯,不過股市的風險偏好已經被大幅推高。
正如新財富宏觀第二、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指出,股市風險溢價指標自2015年以來也已處於2013年以來的低點,這意味著基於流動性寬松和改革預期下的中國股市風險偏好的提升似乎已到達(至少是一個區間)的極致了。
王涵進一步分析認為,盡管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寬松仍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又反過來幹擾貨幣政策放松的節奏,央行當下以“給短錢”為主。
昨天,央行進行了300億7天逆回購和300億28天逆回購操作,招標利率分別為3.85%和4.8%。這是繼1月22日實施500億7天逆回購後的再度寬松加碼。
姜超也指出,從穩增長、抗通縮角度來看,貨幣寬松不會缺席。短期來看,當前7天回購利率穩定在3.9%,但1個月回購利率因節前效應高企。逆回購利率有望接替此前的正回購利率,成為貨幣市場的定海神針,引導貨幣利率下降。他認為,春節前,央行有望進一步加碼寬松。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零利率或稱為長期趨勢,債市料將走牛。
王涵認為由於央行提供的流動性久期偏短,疊加市場對於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高預期,這意味著資產價格將進入高波動的區間。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