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國內建築行業首家金融租賃公司近日開業

近日,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發起的中鐵建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金租”)正式開業,首期註冊資本24億元人民幣,未來計劃註資100億元。

據了解,這是國內建築行業首家金融租賃公司。中鐵金租相關負責人稱,將圍繞項目全鏈條,把中鐵金租打造成金融服務集成商。

“中鐵金租具備天然的市場信息、業務渠道、客戶資源、項目儲備等優勢,依托著裝備制造廠商背景,能夠充分整合資源,更好地打造融資租賃業務‘批發和零售’的共享服務平臺。”中鐵金租副董事長張國俊表示。

促進產融結合

自從2014年起,“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京津冀一體化”等中央幾大戰略陸續落地,國務院適時出臺相關指導意見,在國家層面將“融資租賃”圈定為現階段重點發展的行業之一。

2015年,中國鐵建旗下全資子公司鐵建重工集團聯合中鐵天瑞、中再財險、東疆控股、青島特銳德、臥龍電氣公司設立租賃公司。

資料顯示,鐵建重工、青島特銳德和臥龍電氣均為重大裝備制造商;中鐵天瑞是中國鐵建供應商資源整合和設備集中采購平臺;中再財險是國內財產再保險的主渠道和國際再保險市場的參與者;東疆控股是天津東疆管委會投資的國有獨資公司,具有整合東疆融資租賃市場信息、政策、交易等資源的能力。

張國俊稱,各方股東資源為中鐵金租構建“一個股東、一片領域、一方市場、一群客戶”的業務渠道奠定了基礎。公司將通過與租賃同業、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金融機構加強合作,發揮“資金-資產”信息互通、資源集成、平臺共享等優勢,提供自項目信息至項目終止全過程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著力打造成為融資及資產管理的綜合集成商。

據了解,中國鐵建是全國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此次主導發起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將重點布局工程裝備、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環保等現代消費業務領域。

爭先成立金租公司

看好金融租賃行業的不僅僅是中國鐵建一家。6月16日,中國中車公告稱,擬與中國中車集團公司、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公司、天津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中車金租。

業內人士指出,最近兩年,中鋁、中鐵、中船、神華、北車等眾多實體產業央企紛紛設立融資租賃公司,原因在於融資租賃業助力實體產業發展效應日益顯現。

我國目前存在三種類型的融資租賃公司:由銀監會審批和監管的金融租賃公司,由商務部審批和監管外商投資的融資租賃公司,由商務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監管的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

2014年3月《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修改條例頒布實施後,金融租賃公司的審批開始逐步提速。其中,2014年共批準成立6家,2015年共批準成立15家。截止目前,2016年上半年共6家開業,4家獲批籌建,金融租賃行業註冊資本合計超過155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299

中國建築:上半年凈利潤同比預增15%以上

中國建築29日發布業績預增公告稱,今年上半年,公司積極應對市場環境變化,業務發展良好。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16年上半年將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加15%以上。

上年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7.3 億元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717

住建部征求意見:擬取消建築企業資質中一級建築師指標要求

第一財經從建築行業內了解到,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築市場監管司就“調整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征求意見(建市施函[2016]86號),主要內容有兩點:

1、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建市[2007]72號)中關於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一級建造師的指標要求;取消《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建市[2014]159號)中關於註冊建造師、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要求。

2、2017年1月1日起,申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一級資質的企業,工程業績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為準,未進入發布平臺的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46

建築業百億減負措施將出臺,這次瞄準資質掛證

“考證族”僅僅依靠考取建造師、會計師資質掛靠企業,以此獲取豐厚酬勞的如意算盤或將打翻。

第一財經從建築行業內了解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征求意見稿,稱將取消《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中關於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一級建造師的指標要求;取消《建築業資質標準》中關於註冊建造師、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的指標要求。

這份內部征求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取消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中的一級建造師、註冊建造師、企業經理、財務負責人、職稱人員、持有崗位證書的現場管理人員、技術工人等指標;2017的1月1日起,申請建築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的企業,工程業績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為準,未進入發布平臺的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

對此消息,第一財經記者第一時間向住建部市場監管司核實,對方表示,此文件目前正在內部征求意見階段,尚未公開。

天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及其團隊按照當前的市場價格初步估算,施工企業每年維護企業和個人資質的費用在100萬至200萬之間,如果意見實施,全年建築企業減負總和將超百億。

祝波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質要求一旦取消,將是建築企業得到改革紅利的機會,消除了企業資質掛證人員費用,可以說是一次‘減負’”。

征求意見函的核心思想與國家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改革綱領性要求相吻合,也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於2014年頒布的《關於推進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幹意見》中強調的“淡化企業資質管理,強化個人執業資格”文件精神的具體落實。

我國建築行業長期以來實行機構資質和個人資質掛鉤的“雙軌制”行業監管模式。以施工企業為例,現行的《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規定,施工總承包企業特級資質標準需要具備的條件有: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財務負責人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及註冊會計師資格;企業具有一級建造師(一級項目經理)50人以上等。

對於資質的嚴格要求造就了行業市場中的“考證一族”,即一些個人考下建造師或會計師等資格證掛靠在建築企業,每年可輕松獲得極高的收益,這一現象被稱為建築行業“潛在的灰色利益鏈”。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級建造師、財務負責人的資質掛靠費用在去年達到歷史峰值,平均為3萬元/年/人,今年價格下降至每年2萬元左右。一些企業和個人甚至鋌而走險,“一證多靠”的現象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此外,施工企業還需以每人4000元左右的價格付款給提供信息的中介。

掛靠資質的危害極大。缺少資質的建築企業,其人員的配備和工程建設實力,一般都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所以,這類企業由於缺少專業人員、技術實力不達標,在工程建設中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和質量問題。一旦出事,掛靠資質的人員無法負擔相應責任。

祝波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還表示,如果征求意見函的內容得到執行,資質門檻的降低,可以讓資質在市場中的作用大大減小,這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而有實力的項目經理或將自己申請資質,且把更多的精力真正放在項目工程的質量上。從前掛靠所需的費用將分流到企業利潤和真正幹活的人身上。

“那些通過出借資質生存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危機,這類企業有必要快速提高自營能力”,祝波善補充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14

國務院: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9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更大程度利企便民;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17

上海市建築垃圾管理草案開始征求意見

目前,上海市政府正在進行《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草案)》的制定工作。建築垃圾處理事關城市市容和環境保護等多個層面,是城市管理中一個難點問 題。本市建築垃圾處理需要進一步針對薄弱環節,加強全方位、全過程管理,提升綜合治理水平。現將《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草案)》公開征求市民和有 關單位意見。

市民和各單位可以登錄“中國上海”門戶網站、“上海政府法制信息網”和“東方網”查詢草案相關內容,並將書面意見寄送上海 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城建法規處(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0號,郵編200003),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6年10月13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44

外媒:中泰就高鐵一期工程達成協議 泰國承擔全部建築費

據外媒9月23日消息,經歷長時間的艱難談判後,泰國與中國終於就中泰高速鐵路第一期工程的成本達成了協議。

泰國交通部長阿空21日在曼谷宣布:“這項工程將耗資1790億泰銖(約345億元人民幣)。這是雙方同意的數額。”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兩國官員21日結束為期三天的磋商會議,就中泰高鐵的合作框架達成協議。阿空說,泰國將承擔全部建築費用,中國則將為相關技術系統提供資金。

參與此次磋商的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王曉濤說,兩國都希望在今年底之前啟動這個項目,而目前剩余的時間有限。

外媒報道稱,中泰高鐵是中國倡導的泛亞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泰國政府更新日益老化的鐵路網絡計劃的一部分。這條總長873公里的鐵路呈“人”字形,將把泰國東北部重要口岸廊開與鄰國老撾接壤的邊境地帶,與泰國東部的馬達普港與拉勇工業區銜接起來,並經老撾連接中國西南城市昆明與泰國。

首段鐵路工程總長250公里 定於今年12月展開

報道稱,中泰鐵路的首段鐵路將從泰國曼谷延伸至東北部呵叻府,總長250公里,工程定於今年12月展開。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將中泰高鐵的造價定為5600億泰銖(約1078億元人民幣),但泰國認為這個報價太高。中國對首段鐵路建設的估計造價為1900億泰銖(約366億元人民幣),泰方的估計則為1700億泰銖(約327億元人民幣)。

報道稱,今年3月,泰國政府宣布決定自行承擔首段鐵路工程的全部費用,理由是中方提供貸款的利率以及對工程總投資的預算都無法令泰方接受。此外,中方要求在鐵路沿線範圍享有開發權,也令泰方難以接受。

目前雙方對於中泰高鐵項目的細節仍存在許多分歧,例如應使用哪種支付貨幣等,這可能影響下來的談判進展。阿空說:“我們必須努力排解任何分歧或誤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74

中國建築:近期獲得總金額311.7億元項目

中國建築9月27日盤後發布公告稱,近期獲得總金額311.7億元的項目,占2015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96

中美合作建築節能,興業超低能耗示範項目受關註

作為中美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CERC)的合作及成果又有了新的進展。

10月17日,由住建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主辦的CERC建築節能項目(下稱“CERC-BEE”)一期成果交流和二期任務研討會於在珠海召開。第一財經記者在會上獲悉,二期的工作將圍繞一體化設計施工和工業化建築等五個領域展開,將技術研究成果應用到新建建築,並逐步推廣到既有建築和建築群。

CERC-BEE的合作方向包括:建築能耗監測與分析、建築圍護結構體系、建築設備系統、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高能效建築技術綜合集成、新型照明系統和建築節能市場化推廣機制。

建築節能合作項目分兩期進行,一期的時間為2009~2016 年,二期的時間則是2016~2020年。

擅長一體化設計施工和工業化建築的興業太陽能(00075.HK)是本次會議的承辦方,該公司位於珠海的興業研發樓是CERC-BEE第二期超低能耗示範項目。目前,興業研發樓已獲得國家綠色建築三星級設計標識。

官方資料顯示,興業太陽能是專業從事太陽能技術、建築節能技術及相關功能性新材料研發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

記者從興業太陽能獲悉,興業研發樓是多功能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圍護結構、智能微電網等方面體現了較高的先進性,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代表了行業的領先水平。

研發樓俯視造型是抽象的兩片“樹葉”,占地面積2302.72平方米,建築高度75.55米,地上層數為17層。它將被打造成華南地區乃至全世界同等氣候區最具代表的綠色建築和超低能耗建築。

興業太陽能總工羅多向記者介紹,該建築充分考慮被動技術的應用環境,結合主動技術提高建築的適用性,共采用了36項綠色建築節能技術:光伏系統每年提供150000千瓦時的綠色電力,這棟超過20000平方米的辦公建築可以實現11%的光伏能源自給。

記者還了解到,會議期間,興業太陽能與美國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基於在建築能效項目中的友好合作,雙方將繼續攜手。

上述協議的簽署,是中美兩國在清潔能源領域中諸多合作的一個縮影。2009年,中國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和美國能源部在京共同宣布成立CERC,旨在促進中美兩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在清潔能源技術領域開展聯合研究。聯合研究中心下設建築能效產學研聯盟、清潔煤產學研聯盟及清潔能源汽車產學研聯盟。

CERC成立以來,已在兩國輪流舉行了8次指導委員會會議。2016年7月1日舉行的第八次會議在京召開。CERC成立以來,兩國在清潔煤、建築節能、清潔汽車、能源與水領域的雙邊合作,獲得兩國領導人的肯定和支持。

其中,在2014年11月簽署的《中美兩國元首北京會晤主要共識和成果》和《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均將CERC二期合作列為重要內容。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指出,CERC的長期目標是制度化穩定發展,為中美雙方帶來更多的效益和可持續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159

安邦資產舉牌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11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11月17日收到安邦資產通知,截至11月17日,安邦資產通過“安邦資產-共贏3號集合資產管理產品”持有公司普通股15億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00%,首次達到公司普通股總股本的5%。

公告顯示,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安邦資產52.50%的股份,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安邦資產47.50%的股份。安邦保險集團另持有安邦人壽99.984%的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