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5/155614.shtml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i黑馬 i黑馬

著迷網絡與優酷土豆首發BIG計劃,IP擴容切入泛娛樂萬億級市場

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

IP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然而,國內IP產業開發尚未能跳出商業模式單一的桎梏,行業亟需構建一個更具成長性、更加健全的IP生態。

5月5日,由著迷網絡(樂享方登,835055)與合一集團(優酷土豆)共同舉辦 “來玩大的——合一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布局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上,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著迷網絡副總裁田非、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等人講述了在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戰略布局。

發布會首次發布“BIG計劃”,宣布將在大資源、大IP、大社交、大生態四大方面進行全面布局,突破傳統遊戲產業鏈的慣性跑道,顛覆式創新推出眾包發行模式,構建優質的泛娛樂生態體系。雙方攜手打造的“來玩”視頻社交平臺也正式宣布上線,通過對IP的擴容與增值將為泛遊戲產業鏈中的各環節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模式升維,突破IP發展瓶頸

在IP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全板塊、全鏈條的“跨界”模式已經相當嫻熟。那些頂尖的“IP工廠”如派拉蒙、迪斯尼、漫威公司,它們塑造的超級IP,總是能與時俱進地出現,並在不同領域綻放出色的經濟價值。

但就目前的中國而言,優質IP極度稀缺且開發鏈條很不成熟,中國IP商業模式也在意圖仿效國際巨頭深挖IP紅利,除了在上遊要接入優質內容供應商,也需要打通內容生產者與市場的壁壘,讓產業鏈各端的人群之間產生良好的黏性與互動,達到不間斷、無邊界、互惠共榮的狀態。

古永鏘在會上指出:“今年4月合一順利完成私有化,和阿里的聯動也在不斷深入,各項業務持續發力。在前不久的優酷春集上我們發布了‘玩轉內容’,講述內容的新玩法,今天也發布了遊戲的各種玩法,歡迎文化娛樂生態的合作夥伴和我們一起玩起來,玩轉遊戲。”對於雙方合作的基礎,陳陽表示:“這是基於對用戶興趣的珍視。對興趣的國度而言,著迷,才有樂趣。”在這個興趣國度下,內容生產、交互體驗與穩健的商業模式如同興趣國度的水、空氣與土壤。

在發布會上,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也宣布,在“BIG計劃”的體系下,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聯手從三個方面對目前遊戲市場普遍面臨的IP瓶頸進行突破:首先,雙方倡導的是大IP,即強調一個優質IP在文學、影視、遊戲等多領域的交互共生,強調持續原創、長期投入、興趣合群、衍生開發、二次創作以及IP間的跨界與聯動。其次,雙方合作後將會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即提供從IP孕育、儲備、孵化、衍生,到變現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最後,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強調產業鏈的協作、分工和共贏,例如遊戲產業鏈條中的遊戲研發、遊戲運營、遊戲發行機構以及泛娛樂文化產業鏈中的文學、影視等內容提供機構,都將有機地納入計劃中。

“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借助與合一的合作,著迷網絡將積極拓展IP容積。開放發行升維,深耕社交升維,深度滿足用戶興趣”,陳陽總結到。

而原始IP如何開發,現有IP如何深化,如何延長IP生命周期?未來IP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也表示,好的遊戲本身也是一個好IP。未來將開放《獸血再燃》、《禦劍情緣》 等一系列重磅IP。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共同通過遊戲布局、資源開放、眾包發行等為整體產業輸出多元價值,推動移動遊戲產業價值提升。

J`[)@BS6(`VJNZ_0P$OZ9{D

(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和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共同啟動BIG計劃)

突破次元,眾包IP遊戲孵化發行

將視角聚焦到遊戲行業,此次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為行業註入的一劑猛藥在於創新的眾包發行模式。

在遊戲生產的以往慣例里,“生產線”上的關鍵樞紐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相關IP的遊戲孵化相對更加封閉,開放合作的前提通常也是出於對利益分配最大化的考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此次推出的BIG計劃,以完全開放的心態向業內喊出了“眾包發行”的口號。對遊戲行業而言,好IP的發行在哪里,吸金口就在哪里。集結了優酷土豆、磨鐵文學、AcFun、羅輯思維等優質網生平臺力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幾乎囊括了華文世界的IP生產源頭。

據著迷網絡透露,眾包發行是對於傳統遊戲單一渠道發行的有效提升,是對傳統發行模式的一次革新。依托IP資源招募行業發行合作夥伴,以開放、合作、協作的眾包發行合夥人模式,將推動實現全產業鏈合作共贏。

調動、整合一切能夠更好體現IP價值的資源,為IP的成長、互動、延伸、發行量身定制服務——這些舉措都利於將IP打造成為一個優質文化標的,從而改善傳統單一依賴渠道的發行弊端,進而實現單一發行到眾包發行模式的升維。將過去競爭關系變為合作關系,為產業鏈合作夥伴間提供多種排列組合的可能,也將為遊戲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攜手共贏,泛遊戲領域的IP價值最大化

除了遊戲開發、發行的眼下困局,當前國內大多數的遊戲推廣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一方面,分散的硬件平臺、單一的渠道和推廣方式、高企的營銷費用讓開發商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內容數量劇增,同質化、劣質化嚴重,缺乏盈利空間等等,也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近興起的遊戲視頻熱潮,盡管似乎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卻面臨著錄制難、剪輯難、分享難、傳播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聯合開發出全新的“來玩”平臺,以視頻社交為切口,融合了著迷網絡UGC運營能力和合一集團下優酷土豆高人氣用戶平臺,打破傳統單一遊戲社交,打造泛娛樂社交平臺,首次實現了遊戲、視頻、社交的全程打通,搶灘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在交互體驗方面,利用便利、多場景、浸入式體驗的“來玩”交互平臺,鼓勵用戶生產,社交,生成社群。在這樣的環境下,興趣型用戶像吸塵器一樣,會把很多用戶吸進來。找到興趣用戶,優化提高體驗,卷入更多用戶。

而且,“來玩”獨有遊戲內嵌入視頻功能,可以幫助玩家快速查看相關攻略,並在視頻頁直接與其他玩家對話。同時,玩家還可以一鍵錄制精彩遊戲過程;切換到前置攝像頭錄制,玩家又可秒變主播,對遊戲玩家的需求進行升維滿足。

同時,生產自用戶的遊戲視頻具備天生的關系鏈屬性,一條發自好友的優質遊戲內容,說服力遠大於各渠道的廣告。依托興趣聚合的“來玩”平臺,加上著迷網絡原有的UGC基因,讓合一擁有了更好的IP孕育土壤。UGC發酵和二次創作,使IP得到廣泛傳播。 

作為新三板市值最高的泛遊戲服務平臺,著迷網絡深耕泛遊戲行業多年,一直專註於內容的運作和沈澱。如本次發布會的主題一樣,著迷網絡與合一的攜手意在“來玩大的”——更巧妙、更暢通地盤活IP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立體的眾包開發,構建更加全面、立體的IP生態環境,以此推動泛娛樂行業生態的開闊發展。

IP 泛娛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50

從“小土豆”到無憂購 看阿里服務基因延續

17年前,馬雲帶著17個人擠在杭州湖畔花園公寓里沒日沒夜創業時,每個人都身兼數職,特別是看似沒有太多技術要求的客服。現在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當時是客服的主力,她以網名“小土豆”與西方客戶進行郵件往來。後來她做了首席人力官,看來客戶服務是一項洞察人心的工作,走心與否,對方馬上就能體會到。

當年18位創始人中的另一位女性戴珊,現在是阿里巴巴首席客戶服務官(CCO),阿里的客服傳統現在仍由初創合夥人延續著,這也不難看出馬雲對客服工作的重視度。今年夏天,主要針對天貓的服務升級方案“無憂購”在平臺上線。阿里CEO張勇在一次內部溝通時說,今年要打好11場戰役。實際上對應的是11個創新項目,無憂購就是其中一仗。

什麽是無憂購?可以理解為天貓針對消費者進行的一次服務打包升級,眼下的重點在極速退貨(款)和上門服務這兩個環節。極速退貨,買家申請7天無理由退貨,系統會自動響應通過;極速退款針對T2級別以上的天貓會員,天貓先墊付退貨款給買家。上門服務,一個是上門取退,運費險可同步抵扣退貨運費(限首重公斤內);另一個是對大家電、家裝建材等商品的入戶安裝,這方面天貓力量薄弱,所以接入了大量第三方專門做上門服務的公司,比如戶幫戶。

剛上線時,無憂購並沒有引起消費者多大註意。像菜鳥聯盟會在商品首頁位置貼一個“菜鳥聯盟”的藍色Logo,無憂購其實也有一個自己的紅色Logo,買家在查看天貓上的一款商品時,價格下方的服務說明欄里列出的服務項目涉及的就是無憂購服務,但是需要再點進去才能看到無憂購的紅色標誌。現在這套服務標準已經覆蓋了天貓90%的品類。

可以這樣理解,無憂購是一個動態的服務,後續會不斷有新服務項目加進來,而且針對不同類目的商品,服務花樣也各異。天貓給它畫了一個三橫九縱的服務矩陣,橫向是服務內容,縱向是行業類目,畢竟買生鮮和買手機的服務方式是差別很大的。先從一個個商家單點覆蓋,再將同行業的服務標準串成一條線,最後在整個天貓這個面上構成一套服務體系,實現服務的點線面升級。

但這是有很大難度的事。

理論上看,相比自營電商,平臺型電商更難對售後服務進行標準化統一管理,因為貨不是自己的,商家各有各的打算,想把數百萬商家的服務進行標準化,靠強制很難真正奏效。服務升級,客觀上給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無憂購第一批覆蓋商家,華為榮耀服務總監齊亮舉了一個很細節的例子,以前的財務流程是退貨商品入庫了才確認退款,現在流程變了,如果消費者退手機時沒有將發票一同退回,發票所涉及的稅款部分就無從追討,雖然這種情況只是很小比例,溝通起來卻需要花費較多精力。但他又說,當其他競爭品牌達到天貓無憂購的標準後,如果自己跟不上,勢必會在用戶體驗上落伍。

這句話點出了無憂購推行下去的一個動力。天貓是一個平臺,有遊戲規則,當大多數商家認可這個規則,以統一標準提升了自己的服務後,那些沒有提供這些服務的商家就會面臨被淘汰的處境。很簡單,如果一款商品(特別是大件)價格相同時,人們當然會傾向於買售後服務保障更好的那家。這實際上是商家經歷了自然分級,平臺希望以優質商家帶動品質提升的一個過程。

具體到品類上,相比於服裝、3C等小件商品,大家電、家具建材等對售後服務的要求更高。我在線下家具城買了一套家具,商家會派自己或第三方的工人送貨安裝,服務到家。如果是在線購買但後續配套服務跟不上,消費者實際上買來的是麻煩。無憂購這次突出家裝建材領域的服務,是想說,如果最難的商品服務都實現了,小件商品更不在話下。

以大家電為例,據第一財經記者向天貓內部了解,今年雙11天貓電器城將主推預約送貨服務。這相當於給消費者提供更確定性的服務,下單之後想幾點收貨,就讓快遞準時送貨到家,這就是確定性,這也是天貓提升品質的核心訴求之一。要想在雙11這種異常繁忙時段實現預約上門,至少需要菜鳥配合,用大數據更精準地分配上門工人的時段。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無憂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以及關聯公司之間協力。

最後,無憂購推進的基礎支撐之一,即控貨。天貓針對部分3C、家電等標準化程度很高的商品采取集中入菜鳥倉,就近發貨,類似於天貓超市的寄售模式,比如你查看一款家電,頁面顯示屬於天貓電器城在售,詳情頁會顯示它來自天貓的倉庫。對貨品的掌控力增強了,服務的確定性相應也會提升。但對於服裝等個性化非標品,就不是控貨這種模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41

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CEO職務 阿里正式組建文娛集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31/159525.shtml

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CEO職務 阿里正式組建文娛集團
周路平 周路平

古永鏘卸任優酷土豆CEO職務  阿里正式組建文娛集團

張勇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

i黑馬訊 10月31日消息 今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郵件,宣布優酷土豆CEO古永鏘不再擔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職務。而古永鏘本人在郵件中表示,他將致力於生態投資,負責籌建大文娛產業基金

當天,張勇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並任命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董事長兼CEO,向其匯報。

以下是張勇官方郵件:

各位阿里人,

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今天,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娛樂戰略上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長期堅定地投資文化娛樂產業的未來。

這也意味著,阿里生態在不斷演進發展過程中,又孕育繁衍出一個嶄新的生態——文化娛樂生態。

文化娛樂生態將與電商生態、金融生態、物流生態、雲生態相互交融,讓整個阿里生態體系更加豐滿,為消費者和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服務。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不僅承載了阿里巴巴集團自身發展的使命,更承載了推動整個社會的電影、視頻、文學、音樂、體育等等相關文化娛樂產業全面擁抱互聯網,走向未來的夢想。

經集團研究作出以下決定:

1、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將由“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所屬業務發展而成,包括: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

2、任命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董事長兼CEO,向我匯報。

俞永福擁有敏銳的商業判斷、優秀的領導力和高效的執行力。擔任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期間,有效地梳理、整合版塊內各業務,形成一張大圖,為籌建文化娛樂集團打下了堅實基礎。

3、古永鏘擔任阿里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負責籌建大文娛產業基金,通過基金產業投資的方式,協助我推動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

古永鏘不再擔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職務。他將從具體業務中抽身出來縱觀整個行業,憑借對文化娛樂產業非凡的理解力和前瞻性,全力籌建和執掌百億產業基金。

長風破浪正當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通向未來的大門已經打開,大家一起加油!

逍遙子

阿里巴巴集團CEO

2016年10月31日

以下為古永鏘內部郵件:

合一同行,共創未來

各位同學: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阿里大文娛板塊的一次新的組織安排。我將擔任阿里文娛戰略投資委員會主席。阿里文娛戰略投資委員會將負責文娛板塊的戰略布局和生態投資,並計劃募集規模約15億美元的生態基金,阿里巴巴、成為基金和我本人將成為首批出資方。

同時,阿里將籌建大文娛集團,俞永福擔任董事長兼CEO,優酷土豆將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將繼續由楊偉東負責管理和運營。

文娛生態基金和文娛集團是投資和實業、生態和平臺的關系,兩者雙劍合璧,協同合作,必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產業的繁榮。

從合一網絡,到後來的優酷、優酷土豆、合一集團,過去十一年和大家同行,我很感恩。我們一起白手起家,合力同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第一,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了我們的預言。我們見證了三網合一、多屏合一的時代,我們在文娛領域領跑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

我們定義了優酷牛人、拍客、微電影、網絡脫口秀、網絡真人秀等網生內容模式,通過自制合制自頻道推出了大量優質的網生內容,在VR、互動直播、視頻電商等新領域為用戶創造全新體驗,豐富了文化娛樂生態。

尤其私有化以來,以《微微一笑》、《火星情報局》為代表的爆款頻出,流量再創新高。即將到來的12月21日,是優酷的十周年紀念日,屆時,一個更年輕、更娛樂的新優酷將全新亮相,我們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十年。

今天,我把月覆蓋用戶數超5.8億、多屏日播放量超10億、日播放時長 1.3萬年的優酷土豆交給永福和偉東,期待他們帶領大家走向更好的未來。

永福不但帶領了UC走向成功,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還在融入阿里生態後,帶領高德走向行業巔峰,讓阿里移動事業群和阿里媽媽的表現蒸蒸日上。

他豐富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和管理經驗與我們非常互補,也有助於讓我們更容易協同打通阿里資源,融入阿里大家庭。

偉東也曾是一個創業者,自加入優酷以來,也是屢創佳績,將品牌打造得更加年輕和娛樂,和團隊一起推動多個內容爆款和模式創新,在團隊建設管理方面也有著顯著的進步和成績。能找到他們兩個互補的人接棒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當下,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代,互聯網平臺充分參與到了文娛內容的生態鏈上遊,互聯網的特性打通了單屏、到多屏、到全屏、乃至無屏的展現方式,在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娛樂內容顛覆了人們的付費習慣和交互方式。而在當前產業中,融入到生態、“打群架”更容易成功,在正式融入阿里生態後,優酷土豆平臺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們的事業大有可為。

2005年的11月1日,是合一創業夢想的起點,在這十一年間,很有幸和大家這樣專業、專註的優秀團隊,踐行了分享快樂智慧和感動的使命,分享了行業的發展和成長,成就了自己和更多生態中的合作夥伴。這期間最高興的,是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兒,而作為戰友,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也很重要。

今後,我和德樂會用生態投資、賦能和鏈接的方式與大家繼續攜手,站在新的產業競爭最前沿,加速推進這個行業的發展,讓我們的主戰場獲得更大的勝利。

文娛生態基金將與文娛集團相向而行,致力於拓展多屏文化娛樂生態系統的外延,鏈接更多的生態夥伴,將我們共同的夢想推向新的高度,讓我們共創文化娛樂產業新的輝煌。這對於優酷、阿里大文娛以及全行業來說,是一個更優更酷的未來。

VKoo

2016.10.31

優酷 土豆 古永鏘 離職 阿里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80

土豆網轉型短視頻平臺 20億“大魚計劃”扶持創作者

3月31日晚,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阿里文娛)宣布土豆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兼任總裁,帶領土豆在阿里文娛的生態助力下全力進擊PUGC領域。

轉型後的土豆將成為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的重要落棋點,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表示,將充分利用阿里文娛的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護航新土豆,賦能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放眼未來,以科技生產力為基礎的阿里文娛集團,也將致力於構建文化娛樂產業的新基礎設施。

在推動PUGC的具體舉措方面,何小鵬宣布推出“大魚號”,並投入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召喚全球大魚合夥人。其中首批入駐名單包括海外機構如聯播網Freedom!、WebTVAsia葡萄子、Yoola;國內機構容藝教育、二更、何仙姑夫、新片場、沈小姐生活空間、萬合天宜;垂直類合夥人如鯨魚現場、Papitube和日日煮。

打造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自籌建之日起,就給文娛產業帶來了新的想象力,一舉一動牽動產業走向。俞永福現場分享了阿里文娛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快樂”。

“內容和科技原本是兩個平行空間,沒有太多的接觸和碰撞,但現在Digital(數字技術)和Data(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得兩者正加速融合。在這種大背景下,阿里文娛的定位就是打造文化娛樂產業的新基礎設施,賦能產業各方擁有更好的創造和呈現能力,更高效地服務於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快樂。”他認為,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於打造“三力”——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

能力主要是指技術創新和數據積累,阿里文娛將從大數據分發、貨幣化、衍生等多個層面提供支撐,支持內容產業的發展;耐力則是指不投機,長期投入、長期發展的實業心態;生態實力,體現了阿里文娛“綜合生態型文娛集團”相對“單體公司”的發展優勢和後勁,實現多向協同,矩陣聯動。

娛樂消費升級、產業環境優化讓內容創業,特別是短視頻的生產和消費空前活躍。這也是阿里文娛進擊短視頻的重要原因。“如果說七八年前是‘MobileFirst’,那今天就是‘Video First’,視頻是內容領域最大的風口。我們會利用阿里文娛的‘三力’全力打造新土豆。”俞永福表示。

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

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在土豆落地也是水到渠成。土豆是國內最早一批起家做UPGC的視頻網站,十二年的發展和生態沈澱中培養和支持了大量PGC企業誕生、成長和壯大。

轉型後的土豆背後也捆綁著更多的資源,整個阿里文娛從產品到數據,從商業到技術的能力都是業內領先,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可以形成幾何效應。此外,土豆還公布了海外拓展計劃,面向於亞洲市場的短視頻App“tudoo”將於5月推出,將借道應用商店將中國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將被輸出海外,走向全球。

為了讓短視頻創作者快捷高效地共享阿里生態資源,何小鵬宣布原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讓內容創作者通行阿里文娛平臺,一點接入、多點分發,獲得多平臺的流量支持。第一階段接入的平臺為優酷、土豆、UC、UC頭條、淘寶、神馬搜索、豌豆莢。第二階段接入的平臺為天貓、支付寶等,並將分階段逐步完成從賬號到內容的完全打通。

除了多點分發,新土豆以空前力度推出“大魚計劃”。該計劃是UC訂閱號“W+量子計劃”的升級,整體規模為20億現金。“大魚計劃”由大魚獎金、廣告分成、大魚合夥人三部分組成。其中,“大魚獎金”用以每月獎勵2000名垂直品類優秀內容創作者。廣告分成方面,創作者則可同時享有土豆、UC、優酷三大平臺分成收益。

“大魚合夥人”針對MCN機構推出了業內獨創的對賭激勵模式,年播放量達到約定數值即可獲得100萬元獎勵。葛威表示:“新土豆希望跟合夥人和廣大創作者一起在短視頻領域乘風破浪,更希望大魚合夥人能在我們的平臺上名利雙收,有魚有肉。”“大魚合夥人” 采用邀請制,要求旗下有5檔以上原創節目、每季度全網播放量超過1億。合夥人享有四大權益:流量上獲得享受必發和PUSH等資源激勵、超出設定KPI的流量按高單價結算,收益對賭、通過品牌扶持增加曝光率,並通過技術保護和法務維權對原創作品進行版權保護。

在終端觀看體驗上,還發布了一項重大利好消息。土豆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將在5月合力推出流量全面免費或低至市場一折價格的定向流量產品,徹底解決4G-5G時代用戶觀看視頻的最後一道障礙。

“優酷+淘寶+來瘋”生態護航新土豆

在阿里文娛體系的加持下,通過與優酷、UC、淘寶、來瘋之間的聯動,土豆形成的是以短視頻為核心的內容生態,阿里文娛也由此覆蓋了圖、文、長視頻、短視頻在內的全內容形態。

楊偉東分享了優酷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的“內容+人”兩條進階通道。他表示“土豆聚焦短視頻、優酷聚焦長視頻,這樣的分工實際上是讓兩個平臺都能專註在各自領域發揮優勢。在極致運營下,優酷劇綜影漫等頭部長視頻獲得的註意力能更精準更高效地分發給短視頻,而短視頻也將進一步放大頭部內容的聲量。”

董本洪介紹了短視頻與電商平臺間的新玩法。淘寶推出Channel T,為土豆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打造了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其中,淘寶二樓面向S級合作夥伴;淘寶臺為優秀創作者提供對接淘寶的機制和綠色通道,助其成為“淘夥伴”,享受自有品牌售賣、發起直播、淘寶頭條視頻等特權;短視頻全淘融入除了推薦特權外還能享受飛豬等更多阿里系平臺機會。除了線上的三層合作模式,淘寶還提供與線下結合的聯合營銷,如系列達人Pop Up Store商圈、加入造物節等。

張宏濤分享了來瘋與土豆的互動支持,他說:“直播是短視頻生態中的一部分,來瘋已經從直播平臺變成聚集特長青年的短視頻社區。來瘋將輸送大量的短視頻內容給土豆,充分放大綜娛小內容的價值。”

阿里文娛自成立以來舉措不斷。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優酷在會員業務上率先突破3000萬,啟動“視頻PUGC戰略升級”,阿里影業與合一影業整合,全資收購大麥強化線下基礎服務環節。今天,阿里文娛的進擊和土豆的轉型意味著短視頻行業競爭從初創級進入到生態級,不僅是短視頻領域將會掀起一股巨浪,阿里文娛正在不斷用科技生產力,為快樂事業而奮鬥,向著打造“文化娛樂產業新基礎設施”的目標前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86

專訪何小鵬:阿里動用20億“重啟”土豆,短視頻的生態級競爭正式開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1/162338.shtml

專訪何小鵬:阿里動用20億“重啟”土豆,短視頻的生態級競爭正式開始
三聲 三聲

專訪何小鵬:阿里動用20億“重啟”土豆,短視頻的生態級競爭正式開始

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

本文由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黃雲騰

文娛板塊已經是巨頭角力的重要戰場,戰火也同時燃燒到短視頻領域。

一周前的一份宣傳海報暗示阿里即將在短視頻有所動作。3月31日,在阿里巴巴召開的“阿里短視頻戰略暨新土豆發布會”上,阿里宣布土豆即將轉型為短視頻分發平臺,並將推出補貼計劃扶持短視頻的內容創作,現金投入上預計超過20億。

1

根據阿里在這場發布會上宣布,土豆在未來將成為鏈接年輕群體的短視頻平臺,而短視頻業務在阿里內部也已被提升至戰略高度。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土豆總裁何小鵬在發布會前接受《三聲》(ID:tosansheng)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內部已經視短視頻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短視頻是未來。”何小鵬說,“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

短視頻在2016年後開始高度增長,資本市場對其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事實上,阿里之前已在淘寶二樓進行過短視頻試水;騰訊與華人文化在本月中旬宣布投資快手;而今日頭條也在去年宣布會以10億貼補短視頻創作,並與芒果TV、中超聯賽等達成短視頻的相關合作。

下註短視頻領域的阿里也在某種程度上面臨新的挑戰,而這也與阿里未來的戰略布局相關。“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短視頻領域的投入,一定是巨大且持續的,不光跟電商相關,不光跟文娛相關,不但跟阿里雲相關,跟很多的領域都有關聯,這是一種趨勢。”何小鵬說。

重要的短視頻

在這場發布會上,阿里首先將短視頻提高至影響阿里文娛布局的戰略意義,並因此針對阿里文娛原有架構進行了重新調整。

根據這場發布會上發布的具體訊息,與優酷一同歸於阿里的土豆未來會轉型成短視頻平臺,同時阿里還會針對短視頻創作推出補貼計劃。未來阿里會將原UC訂閱號和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內容創作者通過一個賬號就可以通行阿里文娛平臺,這一計劃將鏈接包括Freedom!、WebTVAsia葡萄子、何仙姑夫、Papitube和日日煮等一批短視頻創機構或作者,而除去阿里系下各平臺所提供的流量支持,針對內容創作補貼的現金投入也將達到20億。

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也在這場發布會上強調短視頻的重要意義,“視頻是內容領域的最大風口,如果說七八年前是Mobile First,那麽現在就是Video First。”

在土豆與阿里的互相配合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土豆總裁何小鵬將兼任新土豆總裁,優酷、淘寶和來瘋直播同時將為土豆提供內容及流量支持。何小鵬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表示,“這次跟淘寶一起來做新土豆的架構體系,就是希望把淘寶系、阿里雲和優酷和UC文娛集團這條線全部打通,一起來打造。核心點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百分之百對接到每條線一點接入,但我們大概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把大部分的系統打通,這個思路已經開始確定,而且正在往前做。”

阿里在發布會上強調自身一直對短視頻業務保持高度重視。根據何小鵬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所稱,阿里醞釀短視頻布局大概有兩年之久,並在去年定位大文娛業務時重啟該計劃。“當優酷土豆和整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開始逐漸融合,我們就開始重新探討土豆的未來。這時候,我們認為,幾年前探討出來的的短視頻策略,在土豆上去發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點。”

去年同時也是短視頻爆發元年,隨後短視頻在創作和市場上都進入到全盛時代。根據資料顯示和數據整理,2016年短視頻全年融資超過53.7億,其中一條融資1億、二更融資1.5億,擁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一下科技在去年年底完成5億美元的E輪融資,包括今日頭條等平臺都針對其提出了價值過億的扶持計劃。

最重要是短視頻對阿里即表示流量入口與新的商業模式。短視頻已經成為碎片化內容的重要傳達方式,垂直短視頻app用戶規模達到1.31億人,約為中國總人口的20%。而一條等短視頻平臺和淘寶二樓也在側面上證實短視頻具有較好變現的可能性。

何小鵬在采訪中也將短視頻定義為阿里的戰略選擇,“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短視頻今天大家看到大部分的都是KILL TIME的消磨時間的娛樂,將來一定是KILL TIME+SAVE TIME,讓我們獲取信息。”

“沒有比土豆更好的”

土豆作為短視頻切入口同時源自它的品牌調性。作為最早一批的視頻網站與UGC社區,土豆在這次定位中提出了“只要時刻有趣著”的品牌口號,試圖以其視頻基因匹配短視頻用戶的年輕形象。

何小鵬也把土豆視作阿里切入短視頻的重要手段,“土豆是打贏這場戰略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的方法,在我的眼中目前沒有其它更好的。”

短視頻在2016年取代圖文成為重要的信息載體和娛樂方式,行業間也就短視頻布局達成一致。事實上,阿里選擇以土豆切入短視頻可能是相對折中的戰略選擇——短視頻領域已經布滿許多重量級玩家,作為“前景光明的短視頻領域”,擁有視頻的土豆則可以在品牌調性上與短視頻的主流用戶形成很好的匹配。

其中在諸多玩家中,華人文化在去年總共參與一條、VS media、快手、梨視頻等短視頻公司投資。在去年的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黎瑞剛將短視頻包括在“年輕取態”,“我們的目標是年輕化內容的方向, 我們認為視頻是方向,尤其是在今天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中間, 碎片化的內容短視頻是一個方向。”

今日頭條則提出10億元的短視頻補貼計劃,並宣布通過獲得中超聯賽和芒果TV等項目的短視頻版權建立商業壁壘。“短視頻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消費,並且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進行,這讓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得以進行多次消費,消費頻次因此提升。”今日頭條副總裁趙添在年初的新榜大會上分享時表示,“我們認為短視頻不是更短的視頻,其實是次世代的圖文。短視頻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更高效、準確的載體,當然我不認為文字會消失、我們今天所閱讀的優美的內容都會變成圖像化的視頻,但其中有一部分會慢慢被視頻取代。”

事實上,騰訊也在近期宣布加大短視頻投入。此前騰訊的短視頻項目微視宣布關閉,隨後以投資快手為短視頻布局加碼。而針對快手的投資也被形容為騰訊最正確的三筆投資之一。“不出意外,短視頻市場將會迅速扭轉短視頻領域被動局面。”

阿里在此之前也在淘寶二樓做過較小規模的短視頻試水,並曾投資日日煮等短視頻團隊。不過何小鵬強調土豆在短視頻布局上仍有機會,“土豆的核心在PUGC,大家可以看到P放在前面,很多公司做的是UPGC,U在前面,策略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具體信息,土豆未來的定位是全球第一短視頻平臺,除去已有的扶持計劃,未來土豆還會針對亞洲市場發布一款短視頻app“tudoo”,並協同淘寶、優酷形成PGC短視頻的孵化器,“讓內容流動起來”。

承認進入市場較晚的何小鵬也再次在采訪中強調土豆的品牌優勢和阿里的資源優勢。“土豆擁有一個不錯的品牌,文娛集團擁有很多的視頻,而且視頻有長的也有短。我們擁有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都有很多的優點。包括剛才講資金的投入,我們比這些公司都要大得多的多。”何小鵬說,“我們一定要做最大的PUGC平臺。”

戰略與戰術

5

楊偉東

“任何一個好的戰略,執行不好都是一個失敗的戰術;任何一個好的戰術,將來都可能成為一個戰略。”何小鵬在采訪中也提及短視頻的商業價值目前仍被低估,“今天的商業收入規模還是非常小的規模,我們認為短視頻的商業規模起來的時候,才是這個市場達到了競爭第一步的時間點。商業規模打造的競爭原來都是非常弱小的競爭,創業公司級的競爭,還遠遠沒到生態級公司的競爭。”

短視頻所存在的商業價值一直被視為其與其它媒體形式相區別的重要優勢。作為“離錢最近的媒體”,在阿里之前試水的淘寶二樓中,第一季短視頻劇集“一千零一夜”為淘寶帶來了上線兩小時賣出20萬只鮁魚餃子的銷售成績,而定價為150元的100g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也在節目播出後的兩小時內宣告售罄。

但行業也公認短視頻的盈利模式目前還相對單一。商業價值仍然需要廣告等流量轉化手段才能實現。早前快手創始人宿華承認快手2016年仍處於虧損狀態,針對付費展開的增值服務也需要時間鋪開。而何小鵬也承認未來阿里在短視頻的盈利方面還會有兩三年的探索期,中間也還是從最基礎的廣告模式做起。

不過何小鵬仍強調土豆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從品牌到效果中間有社交、競價這樣的廣告體系來看,大部分還應該在PGC內,這部分的廣告效果目前總的盤子每家都很小,這里面有巨大的機會。”

而除去在商業價值上進行持續探索,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決定何小鵬所稱的“戰略”與“戰術”能否取得預期效果。

阿里巴巴在2016年6月宣布成立大文娛板塊,隨後針對集團原有的文娛業務線進行調整。短視頻的加入則能夠優化阿里文娛的布局結構與提升整體競爭力。作為阿里文娛板塊中長視頻的主要提供者,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土豆專註於短視頻,優酷會越來越堅定地去堅持網絡電視臺的定位,長視頻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重心,這個平臺的明確分工也可以讓這兩個平臺在技術、產品、運營、內容上面做得更加的極致和純粹。”而來瘋直播CEO張宏濤則表示來瘋未來將輸出短視頻內容給土豆。

同時作為年輕人目前習慣的主流分發方式與內容載體,短視頻與阿里大文娛的相互配合也將帶來阿里與年輕用戶的再次對接。淘寶將推出Channel T,以為土豆平臺內容的創作者提供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另外淘寶還將提供與線下結合的聯合營銷。“我們是一個長跑型的公司,長跑會帶來很多的機會。”何小鵬說。

阿里 文娛板塊 短視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69

短視頻元年 土豆變身、阿里入局背後巨頭們的針鋒相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01/162343.shtml

短視頻元年 土豆變身、阿里入局背後巨頭們的針鋒相對
讀娛 讀娛

短視頻元年 土豆變身、阿里入局背後巨頭們的針鋒相對

土豆此次宣布全面轉型短視頻,背靠阿里大文娛打造短內容創作者的樂園。

本文由讀娛(微信ID:hanguoxingyul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馮姝

阿里推土豆入局 短視頻風口真的來了

3月31日晚,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阿里文娛)在京召開了短視頻戰略暨新土豆發布會,宣布土豆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兼任總裁,帶領土豆在阿里文娛的生態助力下全力進擊PUGC領域。轉型後的土豆將啟用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口號也由“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變為“只要時刻有趣著”,號召那些能玩愛造、機智敏捷、對世界好奇、內心堅持的年輕人主動發現和尋找身邊有趣的人和事。

微信圖片_20170401104411_meitu_8

土豆的變身,除了表明阿里開始發力短視頻市場之外,也標誌著一直處於混戰之中的短視頻繼視頻網站、O2O、共享經濟等風口之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速發展期。其實短視頻發展多年,但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成為“全民熱點“,也和之前的玩家量級不夠有關。內容、渠道、變現能力等在之前都制約著短視頻的市場熱。而此次繼阿里、騰訊相繼宣布進入該領域,一方面在戰略上擴充了各自文娛內容板塊,另一方面也是綜合生態鏈下的又一場博弈戰。

“新三國“大戰:土豆的底氣和騰訊的救國以及今日頭條的布局

隨著互聯網巨頭們對稀缺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短視頻更是成為新一輪爭奪焦點。土豆此次宣布全面轉型短視頻,背靠阿里大文娛打造短內容創作者的樂園,距離騰訊宣布耗費巨資搶得快手不過數周。短視頻幾乎突然之間成了巨頭們的新競技場且各有絕招:

鎩羽之後曲線救國的騰訊——騰訊也算入市短視頻先鋒軍中的一員,當初旗下微視剛剛成立之初無疑是騰訊的寵兒,並且因為大批明星的代言,騰訊社交輔助等一些列壕手段風光一時。可惜2013年上線的騰訊微視,在2017年4月10號宣布正式關閉,微視的衰退之後,騰訊大手筆宣布3.5億投資短視頻APP快手。以非主流內容圈占短視頻市場的快手,一直以來因為其太過“接地氣”的定位,用力過猛的表演飽受爭議,在“內容為王,精品致勝”的今天,或許並不能成為騰訊在短視頻領域長久穩固的護城河。

搶先一步的今日頭條——從2016年9月起,今日頭條宣布要拿出10億人民幣用於補貼短視頻,其 CEO 張一鳴認為“短視頻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因此他們對短視頻的態度是“All in”的觀點,除了補貼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還通過引進的體育賽事來提升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和用戶吸引力,但這也是建立在付出高昂版權費用的基礎上,單純依靠高質量的 UGC 和 PGC 支撐起平臺內容的現象顯然並沒有出現。

“阿里大文娛”底氣:經驗+資源+投入——阿里這次正式進軍短視頻並不是全新領域試水,阿里投資了微博,而秒拍在微博的支持下發展的也不錯。此次阿里啟用“土豆”成為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的重要落棋點,應該是處於經驗與土豆自身產品優勢的雙重考慮。土豆是國內第一家UPGC視頻網站,是最早的短視頻專業社區,十二年的發展和生態沈澱中培養和支持了大量PGC企業誕生、成長和壯大。為支持此次土豆轉型,何小鵬宣布推出“大魚號”,並投入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召喚全球大魚合夥人。並且在阿里文娛體系的加持下,通過與優酷、UC、淘寶、來瘋之間的聯動,全力助推土豆進擊PUGC領域。

變現能力或將成為短視頻之爭的“關鍵點”

沒有變現模式的內容創業在今天就是在浪費時間和耍流氓。在當下短視頻的風口,雖然眾多平臺仍然不惜一切的以補貼的方式來鼓動大家去做。但是任何一款產品都不能以補貼來作為自己的長久之計,而短視頻內容變現目前主要有三塊:

1、內容本身,類似於打賞或是付費會員觀看模式;

2、往電商這塊導流,然後做用戶和產品的分層;

3、廣告,通過點擊播放量與平臺廣告收益分成。

微信圖片_20170401104418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一個新內容誕生想要實現獲利最大化,就免不了需要在視頻播放平臺、媒體平臺、社交平臺、商業平臺等多個渠道呈現。通過平臺間協同,跨平臺聯動起到擴大曝光範圍、增大導入流量、幫助IP養成、促進廣告銷售等目標。如此需求下,各大巨頭對其扶持的短視頻平臺的變現能力,就理所當然會被大眾挖出來仔細比較考量:

l  騰訊手握微信、QQ兩大王牌,變現之路也走的相對愜意,因為僅憑微信一己之力,從線上的社交、支付到線下服務,都能一次性打通。但是主要以增值服務和廣告的作盈利模式的騰訊。對一直被打上“LOW”標簽的快手並不能起到太大幫助,畢竟沒有幾個品牌願意為了一時的流量紅利拉低品牌調性,面對如此窘境讓人不免唏噓倚重社交產業鏈支撐打天下的騰訊這次或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l  今日頭條擁有超過5.8億的累積用戶群,單憑自身推薦手段為頭條視頻帶去流量本身就是不可小覷的,業務布局方面,只有垂直資訊產業的今日頭條,在文娛產業架構與前兩位對比確實稍顯單薄,又缺乏電商業務助力,在變現上處於劣勢。

l  再看阿里,阿里文娛作為“綜合生態型文娛集團”相對“單體公司”在多向協同,矩陣聯動能力方面就有絕對優勢,首先:手握Digital(數字技術)和Data(數據技術)的阿里文娛有“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三力”加速內容和科技的融合,全力打造新土豆,其次,轉型後的土豆背後也捆綁著更多的資源支持:

1.      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的升級讓內容創作者能夠通行阿里文娛平臺,實現一點接入、多點分發,獲得多平臺的流量支持,分階段逐步完成從賬號到內容的完全打通。

2.      史無前例的20億現金“大魚計劃”,由大魚獎金、廣告分成、大魚合夥人三部分組成。其中,“大魚獎金”用以每月獎勵2000名垂直品類優秀內容創作者。廣告分成方面,創作者可同時享有土豆、UC、優酷三大平臺分成收益。

3.      阿里巴巴集團為短視頻量身打造與電商平臺間的新玩法,為土豆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打造了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

除此以外,土豆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將在5月合力推出流量全面免費或低至市場一折價格的定向流量產品,徹底解決4G時代用戶觀看視頻的最後一道障礙。

綜上對比,似乎證明了一點:阿里大文娛在短視頻上要更加“顯性”一些。

尾聲:

2017年勢必是國內短視頻大戰激烈的一年,處於事業上升期的短視頻也無疑會吸引更多資本註入,不斷為其加碼。但是只有背靠資金、渠道、商業化等各方面都足夠專業的平臺,才保證優質內容的長期生產,有內容變現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讀娛君認為,整個阿里文娛從產品到數據,從商業到技術的能力都是業內領先,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形成的幾何效應最終會使其在這場圈地競爭中凸顯其核心競爭力優勢。

阿里 土豆 短視頻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133

為什麽說新土豆切入短視頻為時未晚

當土豆網那句經典的Slogan“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被“只要時刻有趣著”取代 ,新土豆正落實一場重大戰略轉型,從此走上短視頻的新長征,前面有雪山也有草地,充滿風險。但固守過去肯定會持續萎縮,就切入時機與現有的生態支撐來說,新土豆的這個決定沒錯。

關於新長征之路,筆者認為至少隱含兩重意思:

一、土豆為什麽突然要專註、聚焦於短視頻。二、它有成功的可能嗎?

短視頻的未來價值基本不用再多說。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日常信息消費來說,碎片化趨勢已不可能扭轉,這也是媒介的“去中心化”趨勢。而視頻內容始終會是核心的消費品類,它對流量的撬動,以及對廣告主的吸引力都很可觀。

雖然優酷平臺早就有短視頻,土豆過往的定位主要就是UGC模式的短視頻。但過去一段,兩個平臺之間的定位存在一定矛盾,需要重新梳理,落實更清晰的定位,這也是平臺化戰略的深入。

現有的優酷是全品類服務,早有巨大的規模效應,客戶群覆蓋廣泛,不可能讓它只承載短視頻服務。而土豆,從當年王微創立它時就已經給它灌註了一種獨特的氣質:自由、底層、開放、青春、有趣。

這就為優土內部尋找到一種差異化定位。雖然優酷已退市多時,但也有估值的動力,雙方定位清晰,有利於外部市場重新審視這家視頻平臺的價值。

這一動作當然不會只是土豆的用心,這一定是阿里大文娛集團的戰略措施。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的話講得非常明白:“娛樂消費升級、產業環境優化讓內容創業,特別是短視頻的生產和消費空前活躍,這也是阿里文娛進入短視頻的重要原因。”這也是馬雲倡導的雙H戰略(happy+health)的最新落地動作。

將土豆短視頻平臺定位置入大文娛,還有一層生態訴求:大文娛正通過內部業務板塊之間的生態鏈體再造,重塑業務,有利於激活大文娛集團的內容端活力。當然還有分發、技術、商業等許多架構。而新土豆走向短視頻平臺之路,可以說是大文娛在內容源頭的長遠戰略,它體現了競逐未來大視頻時代的野心。

跟阿里集團一樣,大文娛內部體系之間,也有一種結構化的魅力。與騰訊互娛結構有類似,但騰訊互娛內部的內容端驅動在於閱文集團,它是文學IP,而阿里大文娛內部的驅動,未來很可能會是新土豆。

一旦新土豆平臺流量起來,它會進一步降低大文娛的采購成本。截至目前,雖然平臺已經淡化很多版權爭奪,但每年仍無法回避這一挑戰。新土豆的短視頻以及優酷平臺諸多原生的綜藝、劇集等,隱含著內容端的顛覆力量。

對於新土豆短視頻新長征成功的可能性,很多人質疑它入場時間太晚了。新土豆總裁何小鵬說,目前本地短視頻競爭主要集中在UGC領域,而PGC領域的競爭基本上沒開始。此外,UGC平臺,目前還是一些創業型公司,而生態型的公司、矩陣型的公司還沒出現,尤其BAT並沒有在PGC領域花非常大的力氣。新土豆未來會滲透短視頻全品類服務,商業模式包括PGC和UGC兩個方面。

這涉及商業模式的辨析。與視頻相關的領域,UGC模式雖然有活力,能在很短的時間匯聚起人氣,形成流量,但限於創作者終端、平臺技術、工具支撐以及ICT基礎設施的差異。UGC模式生成的內容整體往往粗糙。視頻跟文字不一樣,品質體驗更重。這種粗糙會直接影響後期的商業變現。

所以,過去幾年,包括土豆在內的平臺,虧損嚴重,生存壓力很大,淪落的已經有好多家。

融入PGC模式的PUGC,既不徹底壓制獨立創作者熱情、活力,又能給整個市場灌註專業度與品質,能提升體驗。何小鵬描述的新土豆,就是一種開放平臺定位下的PUGC模式,符合未來趨勢。

筆者也不同意土豆此刻切入短視頻“已經晚了”的說法。這與它的開放平臺、與商業模式定位有關。行業初期,還沒幾家公司誕生,平臺型企業不可能有什麽價值。只有市場上的企業群、C端用戶到了一定規模,並且對於基礎設施的訴求開始加大,才會真正呼喚平臺型企業的誕生。

當然這類平臺也不是突然生成的。筆者看到了這個行業已經到了大規模爆發的前夜:市場雖然生死氛圍很濃,但參與者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消費者已經形成習慣;ICT基礎設施已相對完善,雲管端一體化運營足夠支撐,平臺各種TP開始崛起;廣告主對於短視頻的認知開始越來越清晰,內容與廣告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就是說,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形成。新土豆此刻大規模涉入,有它水到渠成的特征。

筆者認同何小鵬說的:“任何產業的競爭,都是在商業模式典型化之後才進入到血海的,土豆今天進入這個時候是非常好的時間點。”

當然,如果只靠新土豆自身,還是比較玄,但它身後站著大文娛以及阿里集團。對此,俞永福與楊偉東的表述是:“單體公司和生態型公司的打法,還是會不一樣的。”

所謂單體公司,就是主要指獨立的短視頻平臺;而生態型公司,在他們那里,就是具有生態支撐的公司。新土豆短視頻平臺有大文娛乃至阿里集團的平臺支撐。具備了龐大的流量、用戶、ICT基礎設施(尤其大數據與雲計算技術支撐)、分發、交易、貨幣化等要素。

你可以視之為一種威懾力,但它確實就在那里。過去多年,在互聯網許多細分領域都能看到類似的發展路徑:雖然單體企業最初借助資本力量擁有一定勢能與速度,但隨著平臺演進,尤其是需要技術、場景、商業化等支撐時,它的投入與轉換、運營成本壓力就會頻現,這類平臺獨立的抗風險能力存在很多問題。

也因此而產生了一波一波的整合。雖然有些抑制產業創新活力,但創業群體確實獲得了一個生態聯盟體基礎設施領域的成本要素。

土豆副總裁葛威透露,土豆背後有“一支堪稱史上最強的算法團隊”,來自淘寶頭條、UC、神馬搜索、優酷土豆。如此可幫合夥人提升流量與KPI,並能夠賦能品牌、保護版權。而在分發環節,它將實現“一點接入,多點分發”。這確實是生態體系的描述。

俞永福多次強調阿里文娛要做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提供商,估計投入大文娛的資金將是百億級的。何小鵬說,20億是給土豆孵化、一起共贏的合作夥伴分紅的計劃,實際規劃將遠超原UGC領域的投融資規劃,未來“一定會投入好幾年,才會看到曙光,我們是一家多元的矩陣公司”。

就是說,新土豆的長征路,已經備好充足的彈藥。它也會成為大文娛與阿里的前端內容支撐。土豆專註於短視頻,優酷堅持頭部內容平臺定位。優酷和土豆內容之間有一種協同——“結構化的魅力”。

何小鵬將新土豆與淘寶互相比擬,並強調,今天對短視頻的判斷是“線性的”,未來則用“指數級”來判斷。因為,短視頻還遠沒有到“最好的時間”。“什麽是最好的時間?像淘寶一樣,讓100個短視頻的創作者每年都能獲得100萬元的收入,還沒到這個時候。競爭處於早期階段,比初期晚,比峰值的時候要早。”

所以,新土豆的短視頻長征之路,其實依然延續了阿里集團一貫的格局意識,它可能一開始顯得比較慢,但等到完成平臺建設,很可能會很快甩脫現有的競爭者。筆者認為,它此刻的切入算是比較精準。但至於最後是否真能成功,就要看具體的運營面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誇克傳媒創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248

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出山創業 目標:社區新零售市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24/167050.shtml

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出山創業 目標:社區新零售市場
四郎 四郎

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出山創業 目標:社區新零售市場

據知情人士爆料,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早已低調投身社區新零售市場,由其親自操盤的社區新零售項目“新零獸”平臺已經上線。據介紹新零獸近期開始接觸Pre-A輪融資,多家投資機構已表示有興趣參投。

在資本助力下,新零售成為業界焦點。目前除了阿里巴巴、騰訊、蘇寧、京東等巨頭入局之外,諸多零售和互聯網人紛紛重出江湖,殺入新零售創業大軍中。據知情人士爆料,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早已低調投身社區新零售市場,由其親自操盤的社區新零售項目“新零獸”平臺已經上線。據介紹新零獸近期開始接觸Pre-A輪融資,多家投資機構已表示有興趣參投。

作為國內互聯網元老級創業人物,張文斌在土豆發展初期時負責過整個公司的系統建設與管理,從土豆離職之後,先後擔任過知名服飾品牌美特斯邦威,家居連鎖龍頭紅星美凱龍等傳統零售品牌公司的CTO,負責這些大型傳統零售公司的技術開發,後獨立創辦技術服務公司小工蟻,為顧家家居、今世緣、來伊份等數十家知名家居、酒業以及零食公司提供技術支撐服務。

個人不僅擁有豐富的零售+互聯網操盤經驗,對於互聯網創業的打法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張文斌認為在新一輪的中國零售業變革浪潮中,社區新零售市場將大有可為。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市場調研、技術研發與供應鏈籌備後,由其操盤的“新零獸”項目將於近期正式全面進入社區市場。

據了解,與當下火爆的“新零售”概念僅有一字之差的“新零獸”,是一家定位於社區新零售市場的無人智能社區新零售服務商與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專註於為8億城鎮民眾提供便捷、安全、實惠、優質的生活飲食消費服務,致力於為6億農業生產者提供智慧農業解決方案以及農產品直銷城鎮的零售通路。

作為一直為一線零售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創業者,在2017年初“新零售”概念剛開始受到業界關註時,張文斌就已經註意到社區這個消費場景的市場價值。其先拜訪了上海複旦大學信息學院院長鄭立榮探討農業物聯網與食品安全發展的問題,又邀請知名社區商業研究者、《社區新零售》作者王利陽詳細探討了社區商業的發展趨勢,最終構建了由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溯源、智能倉儲、移動超市、無人貨櫃構成的突破性社區新零售產業鏈。

在張文斌看來,所謂“新零售”並不是表象上圍繞零售場景進行零售終端和零售技術的變革,而是要深入到“零售質效”問題上。實際上新零獸旗下的無人貨櫃產品若放置到辦公室場景,就是無人貨架的智能化升級版零售終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貨損問題。但“新零獸”並不想去燒錢拼已經是紅海的辦公室無人貨架市場,而是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全面殺入社區新零售市場。

123

對於辦公室無人貨架市場,張文斌有自己的理解,辦公室“無人貨架”其實是投機產品,完全是為討喜資本的項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所以才會放大人性之惡,出現極大的貨損問題,所謂先搶占點位後做終端升級的邏輯到現在還未奏效,無人貨架還未升級為無人貨櫃就已經出現大批量撤出辦公室市場的情況。

張文斌進一步表示,辦公室本身並不是一個高價值的消費場景,我們在辦公室是工作的,而不是為了吃東西。反之,社區市場不同,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主題就是“吃”,尤其家庭生活消費,飲食占比要達到家庭年消費的30%,社區新零售的市場價值是辦公室遠遠不能及的。

作為技術出身的CEO,張文斌對無人零售技術有著更清晰的認知,其指出,目前的無人零售技術雖然可以投放市場使用,但還存在諸多細節問題,這需要隨著市場的發展再不斷的優化調整,新零獸目前已掌握了領先的無人零售技術,不過以中國市場競爭與技術發展環境來看,技術並不是社區新零售的準入門檻,所以新零獸的無人零售技術研發能力定位不是要與技術公司拼技術,而要高效合理的用於社區新零售發展,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張文斌認為,在社區新零售市場,技術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但對消費者而言,其在乎的不是技術,而是能不能買到心儀的商品,所以新零獸一方面在用物聯網技術搭建社區零售終端,另一方面又在著手解決食品安全與優勢農產品供應鏈問題,新零獸的市場目標是要為社區民眾提供“便捷、安全、實惠、優質”四大貼近社區生活的新零售消費服務。

據了解,新零獸已經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北京、天津、陜西等全國8個省市地區落地200多個農產品合作示範基地。整個農產品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環節信息均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查詢。依托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新零獸旗下的無人智能貨櫃已經在上海部分社區開始投放,計劃今年至少投放10000臺設備,以上海為中心覆蓋整個華東市場。

新零售 土豆網 張文斌 無人貨架 互聯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483

土豆網上市

1 : GS(14)@2010-10-31 13:19:38

http://www.yicai.com/news/2010/10/579947.html

据外媒10月26日报道,视频网站土豆网预计在未来6个月完成在纳斯达克的IPO,希望募集到1-1.5亿美元的资金。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土豆网已经聘用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帮助其赴纳斯达克进行IPO。但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均拒绝对此置评。

此前,土豆网CEO王微在“2010天津达沃斯论坛”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预计明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将可见2-3倍的增长,公司将视市场情况而实施首次公开发行。
2 : 鱷不群(1248)@2010-10-31 13:32:09

開價幾多先
3 : GS(14)@2010-10-31 13:35:01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4 : 鱷不群(1248)@2010-10-31 13:58:27

3樓提及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5 : GS(14)@2010-10-31 14:00:53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但百度當年都好勁

我很懷疑為何土豆不來香港上市,如果土豆、優酷來香港上,多好
6 : GS(14)@2010-11-13 13:05:57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3MMDAwMDIwNTQ3MA.html

11月10日,土豆网向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递交申请,有望成为纳斯达克第一个以视频网络为概念的中国科技股。该申请书透露,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最多1.2亿美金,主要用于拓展网络带宽和升级自身技术,以便与其主要竞争对手优酷网展开竞争。

土豆网股票代码为“TUDO”,瑞士信贷集团和德意志银行担任其IPO承销商。一些美国分析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土豆主要得益于“Youtube+ 中国市场”两个概念,前者是美国最大视频分享网站,2006年时被谷歌以16.5亿美金收购;而后者是目前美国市场最有吸引力的词汇之一。

2005 年受大洋彼岸Youtube的影响,王微于上海创立土豆网,这也是国内众多同类公司中最坚持Youtube之原创、草根风格的创业公司。据记者了解,土豆网先后融资5轮,总额达1.3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有凯欣亚洲、IDG中国、纪源资本、淡马锡和GGV等。其IPO申请书透露,管理层持股比例占 41.3%,其中,王微持股13.4%。

申请书同时透露:截至今年9月,土豆网注册用户人数为7170万人,比2007年底的1630万增长3倍以上,不过因中国市场同类型网站林立,与美市场的Youtube一枝独大不同,且用户在视频网站并不具备深度性粘性,这一参数可能不如其他指标具有代表性,如土豆网在过去几年所表现出的强劲广告销售能力。

土豆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网络广告。今年1至9月,土豆净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达2.248亿元(约3,360万美金),同时,公司亏损也在收缩。在最近12个月营收为4040万美金,亏损2040万美金。申请资料同时显示:土豆网净亏损额从2008年开始逐年降低,2010年三季度净亏损为51.6万元,土豆网官方表示对此事不做评论,但扭亏为盈预计可将在今年四季度实现。

土豆网冲刺纳斯达克也表明,经历数年市场纷争和残酷的行业整合,中国视频网站行业已正式迎来上市高峰,去年底,酷六通过盛大与华友世纪整合借壳上市,乐视网今年8月登录国内创业板,据传优酷网、奇艺网等也已启动上市计划。而度过高速发展的第一个五年,历经宽带成本、版权问题等考验,视频网站行业也已迎来盈利拐点。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视频行业在五年间市场规模从当初的1亿增长至目前的13.6亿,复合增长率高达92%。3亿中国网民常常观看在线视频。

预计未来几年中,视频行业广告收入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连续四年增幅超过100%的超高速成长,至2013年,广告收入将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31亿元。
7 : GS(14)@2010-11-13 13:10:31

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 ... 12510253543/df1.htm
土豆網招股書
8 : GS(14)@2010-11-17 23:22:39

视频网站IPO冲动 土豆优酷抢跑“第一单”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 ... e=hp&position=focus

继土豆网于上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纳斯达克上市申请之后,中国另一家视频网站巨头优酷网亦于本周一向SEC递交文件,申请在纽交所上市,拟融资1.5亿美元。

此前曾有传言称,优酷网预定的上市时机为2011年一季度,但优酷网却在土豆网申请上市后的短短一周内“突击”提交了IPO申请,有业界人士认为,两家网站是在争抢“赴美IPO第一单”的概念。

奇艺网CEO龚宇认为,两家网站在起步时间、成本收入等方面的状况几近相同,任何一家有动作,另一家被逼无奈也只能一起走。他表示,根据两家网站的数据,2011年下半年两家网站的盈利情况会更为健康,彼时上市会更合适。

除去争夺概念的因素,中国视频网站第一阵营的两家巨头几乎同时申请上市,亦是因为土豆网与优酷网均已经过多轮融资,烧钱日久,上市早已成为唯一的选择。土豆网CEO王微表示,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公司在接受4到5轮投资之后都会被要求上市。而土豆网已经接受了5笔投资,因此最后这笔5000万美元的投资可以被视为土豆网在上市前的最后一笔融资。

根据公开资料,优酷网此前已完成累计1.6亿美元的融资。而土豆网在经过最近一轮融资之后,融资总金额亦达到了1.35亿美元。随着两家公司先后提交上市申请,投资方变现退出的道路也日渐清晰。

中国互联网市场视频网站俯拾皆是,但第一集团仅有优酷网与土豆网两家。据第三方咨询公司易观国际的测算,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规模为8.30 亿元,市场占有率前两名仍旧是优酷网(19%)及土豆网(15%)。但根据公开数据,在高昂的版权费用及带宽成本下,包括两家巨头在内,国内视频网站目前仍未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

不过据i美股网站数据显示,土豆网与优酷网的营收状况都在逐步改善。今年三季度,两家公司毛利均实现扭亏,土豆网该季度毛利4880万人民币;优酷网该季度毛利1575万人民币。由于购买授权内容费用环比大幅下降,土豆网该季度运营利润率首度为正,而优酷网则继续为负。数据显示,两家公司的营收一直保持较快速的增长,虽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由于支出增速相对于营收增速较慢,亏损正在逐步减小。

国金投资CEO林嘉喜表示,网络视频行业是最烧钱的行业,此前五年由于传输带宽、内容版权两座大山的压迫,全行业都不盈利,现在则到了转折期。新的投资如移动终端、自制剧集以及技术升级,都需要充足的资金应对。

此前,酷6网已于今年8月通过资本操作完成了在纳斯达克的借壳上市,乐视网也于8月12日在深圳创业板挂牌。如果土豆网与优酷网IPO挂牌成功,资本市场上的视频网站将扩容至4家,国内视频网站的IPO冲动或将由此被再次激发。

然而在上市梦想的背后,国内视频网站仍需面对版权纠纷和盈利模式的拷问。中国视频网站普遍存在大量未授权内容,版权方与视频网站的纠纷不断,版权采购成本逐年增加。此外,视频网站目前的盈利模式十分单一,主要依靠广告及付费点播的收入。其中广告比例较大,广告客户成为最主要的争夺资源。而付费点播的模式在国内仍未普及,收入占比微乎其微。

土豆网与优酷网在上市之前都加大了购买视频内容的开支。2010年前三季,优酷网在购买版权内容方面开销 5650万人民币,土豆网花费了5580万人民币,暂时缓解了版权问题的纠葛。然而,两家公司在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方面仍未有明显进展。虽然两家公司在版权分销、移动业务等方面的投入都有一定回报,但广告收入仍然占据两家公司营收额的90%以上。

面临激烈竞争,国内视频网站若再筹划上市,版权与盈利模式是无法绕过的最大问题。
9 : GS(14)@2010-11-21 12:33:48

http://bbs.esnai.com/frame.php?f ... .com/forum-4-1.html

争做视频网站赴美IPO第一单 土豆PK优酷imeigu.com 2010-11-16 10:40:16 来源:i美股 [url="]原文链接[/url] 作者:Ricky 3 条跟贴

(i美股讯)北京时间11月16日,继土豆向美国SEC提交上市申请以后,另一只视频网站巨头优酷(YOKU,,%)于周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纽交所上市,代码YOKU,计划融资1.5亿美元;而土豆则在纳斯达克上市,代码TUDO,计划融资1.2亿美元,国内两大视频巨头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展开上市时间的较量,由于两家公司均未披露具体上市时间,所以中国第一家赴美IPO视频网站概念仍有悬念。
土豆和优酷的SEC上市申请文件中,详细的披露了两家公司近年以来的财务数据的运营状况,视频网站自在国内开始运营以来,吸引了很多的用户和流量,但是均连年亏损,土豆和优酷在国内网络视频市场是份额最高的两个独立网站,故对其基本运营数据进行对比对了解视频行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两家公司本身有一定意义,以下将从营收、营收成本和费用、盈利情况等方面把土豆和优酷进行一个梳理和对比。
一、土豆VS优酷营收状况对比
土豆和优酷的招股说明书中均披露了2008年Q3到2010年Q3共九个季度的营收数据,土豆的净营收自从2008年Q3的734万元(RMB)到2010年Q3的1.147亿元,季度的复合增长率为41%;而优酷从2008年Q3的1191.9万元(RMB)到2010年Q3的1.148亿元,季度的复合增长率为32.73%。


2010年Q3,优酷的营收略高于土豆,但是优势很不明显,2010年前三个季度,优酷的净营收为2.346亿人民币,土豆为2.248亿人民币,从营收来看,两家视频网站旗鼓相当,优酷以微弱的优势领先;此外,两个公司的营收均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走势,增长情况较好。但是,土豆的营收增长速度要高于优酷,近9个季度的符合增长率为41%,而优酷为32.73%。
两家公司的季度营收均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即第一季度的营收环比均下降,据两家公司招股书称,主要受到中国春节放假的影响。
两个公司在2010年Q2营收环比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此前增长速度,2010年世界杯带来的机会是重要原因。

二 土豆VS优酷营收成本和运营支出
总营收减去营收成本为毛利润,毛利润再减去营收支出为运营利润,所以这两项成本支出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能力,视频行业是烧钱行业,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考察这两家公司的运营成本显得很有意义。土豆和优酷的营收成本构成基本相似,均由主要为带宽成本、内容采购费用等构成,两家的对比具体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家视频网站的成本增长相对于营收增长速度而言,比较稳定,9个季度的复合增长速度均在10%以下。而且营收成本和运营支出这两项与营收的比例均在呈现出向右下方倾斜的走势,暗示两家公司的运营情况均有所改观。但看营收成本/净营收,土豆由2008年Q3的687.90%下降至57.45%,优酷同期则由423.87%降低到86.28%。
从从营收成本/净营收来看,土豆2008年Q3其远高于优酷,但是此后成本降低速度较快,2010年Q1前一直高于优酷,但是在2010年Q2起开始低于优酷,土豆2010年Q3营收成本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购买授权内容费用下降79.8%。
三、土豆VS优酷盈利(亏损)状况对比
视频行业此前盈利模式并不清晰,而土豆和优酷为UGC模式代表,截止2010年Q3,这两家公司一直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两家亏损程度均在减少。
1毛利状况

毛利状况,两家公司均由巨亏开始逐步改善,2010年Q3,两家公司毛利均扭亏,土豆该季度毛利率42.55%,毛利4880万人民币;优酷该季度毛利率13.72%,毛利1575万人民币。
2、运营利润

土豆2010年Q3由于购买授权内容费用环比大幅下降,该季度运营利润率首度为正;而优酷则继续为负数。但是2008、2009的大多数季度,优酷的运营利润率要好于土豆。
净利润,两家公司亏损程度均有所减小,主要体现在净亏损率逐季降低,土豆近几年的亏损减少程度较优酷有略微优势。
综上所述,即将赴美上市的中国视频网站两大巨头——土豆和优酷,在上市前,其营收一直保持较快速的增长,虽然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由于支出增速相对于营收增速较慢,亏损正在逐步减小,两家公司在上市前夕,毛利润均开始转正,但是尚未形成较强的盈利能力,净利润均为负数。
(以上分析排斥两家公司报表审计方式的差异)
(i美股 Ricky)
http://news.imeigu.com/a/1289875216473.html
10 : GS(14)@2010-11-26 13:07:24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9601

靠台灣軟實力邁向中國網路視頻一哥 土豆網洗刷山寨 籌備赴美上市
11 : GS(14)@2010-11-28 11:09:15

http://bbs.esnai.com/frame.php?f ... .com/forum-4-1.html

《福布斯》:优酷土豆缺乏可盈利商业模式
imeigu.com 2010-11-26 11:12:31 来源:互联网那点事 原文链接 作者: 共 0 条跟贴

导读:中国市场研究集团(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创始人兼常务董事雷小山(Shaun Rein)11月25日在《福布斯》发表评论文章称,在美国投资者热衷中国概念股的当口,土豆网(TUDO,,%)和优酷网(YOKU,,%)拟赴美上市,然而这两家公司缺乏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加上中国大公司的数字推广预算相对较小,中国的网络视频业可能正在出现危险的泡沫。

以下是雷小山的专栏文章全文:

十年来,批评家们因为我看好中国而嘲笑我,因为我认为中国经济将持续出现强劲增长。几年来,中国消费者和中国企业都证明了我是正确的。过去5年中,零售额涨幅高达每年16%至18%,而GDP增速则达到了每年8%至12%。

从苹果(AAPL,315.00,+0.07%)(Apple)到IBM(IBM,143.90,-1.31%)到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各类公司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英特尔(INTC,21.34,-0.22%)(Intel)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奥特里尼(Paul Otellini)最近表示:“感谢中国。是中国把我们从深渊中拉了出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从原先的出口重度依赖型,转为加强国内消费和服务,从而更为健康平衡。随着银行存款储备金率上调(目前几乎是花旗(C,4.11,-1.39%)银行和美国银行(BAC,11.12,-1.42%)之类银行的存款储备金率的两倍)和房贷限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正在减少。所有这些变化都是有益的,而且它们令我更加看好中国的整体经济。

然而,对中国的狂热感染了太多投资人。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能使人热血沸腾,正如上世纪90年代网络对人的作用一样。今年,美国许多收益最高的首次公开募股都是中国公司创造的。许多中国公司的价值都非常高——不过不是所有公司。

很快,中国两家在线视频公司土豆和优酷也将上市。两家公司均由高智商、高悟性和雄心勃勃的管理团队经营,且均已经筹集了1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我有几个朋友和这两家公司都有关联,他们可能会对我所将要表达的观点感到愤怒,所以我绝不是随便说说——投资人在投资这些公司时,必须非常谨慎,而且要理解其中的风险。

为什么?以优酷为例。彭博通(BRCM,44.95,-0.64%)讯社(Bloomberg)的一篇报道称,根据优酷呈交给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来看,尽管今年前三个季度中,优酷亏损了2,520万美元,但仍将自己的价值定为11亿美元。优酷的竞争对手土豆在同一时期内也亏损了1,260万美元。

总有一天,清醒理性的分析将占据上风。而现在,每当股票分析师提到这两家公司时,我所听到的总是:中国有4.2亿网络用户,其中大部分是拥有大笔可支配资金的年轻人;拥有手机的人将近8亿,这些人都想在手机上看视频。

谁在意呢?创造利润的行业模式是什么?这才是重要的。我对在线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有些怀疑。即使是谷歌(GOOG,590.00,-0.84%)的YouTube也并没有创造多少利润——如果不是零的话。对独立的视频网站来说,创造利润更加困难。

在寻求盈利的过程中,土豆和优酷都将重心转移到了创建更多内容上,而不是依靠用户贡献内容,而且他们对盗版行为进行了打击。相较而言,Hulu风格的网站可能比用户贡献内容的网站更容易赚钱,但是创建内容的成本非常之大。土豆和优酷并不是电视台;Hulu的支持者——如新闻集团(NWSA,13.96,-0.78%)(Newscorp)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可以在线播放自己的电视节目内容。创建内容和开发一个很酷的网站所需要的管理技巧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同电影一样,是一项高风险的赌注,因为它依靠的是昙花一现的奇迹。

除了可疑的商业模式之外,还有两个原因让我认为中国在线视频行业中危险的泡沫正在兴起。

首先,大型中国公司的数字营销预算仅为3%至5%,远低于美国8%至12%的标准水平,这是一个事实。这种现状不会很快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数字营销形式正在兴起——从在线游戏网站到团购网站。换言之,在相对较小的市场营销支出中将会出现愈加激烈的竞争。

其次,由于数字营销预算相对较小,大多数大企业将大部分购买决定外包给媒体买家。媒体买家的一个肮脏小秘密是,这些买家通常不会寻找其客户所能渗透至目标市场的最佳方法;他们寻找的是自己能够获得最多回扣的办法。如果他们将整个客户群从一种媒介撤离,风险将非常高。

有关土豆和优酷的好消息是,我公司的调研显示,消费者真心喜爱他们提供的服务,也确实能记得网站上的那些展示得不错的广告。

我的猜想是,土豆和优酷的股价将在短期内飙升,不仅因为“中国热”,也因为两家都是经营不错的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有能够吸引并说服投资者的故事。不过,我对投资者的建议是:中国企业的股价无疑是存在泡沫的,所以,在接下来几个月中,请小心谨慎地决定将钱投资在哪里。个人角度而言,我不会将钱投在那些尚未证明有能力盈利的上市公司上。
http://news.imeigu.com/a/1290741151079.html
12 : greatsoup38(830)@2011-04-23 15:28:04

視頻網站玩自拍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5825
燒錢、同質化的內容讓視頻網站痛苦不堪,但自制網絡劇能夠讓這些危險的玩家找到差異化麼?






  2010年4月份,土豆網總編輯陳漢澤接到了一個幾乎不敢相信的任務—公司創始人王微計劃自拍網絡電視劇。「有些懵了。」陳漢澤後來對《第一財經週刊》說道。
  對中國的年輕一代消費者來說,土豆這樣的網絡視頻網站已經不可或缺。據廣電總局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到2.48億,其中近4000萬用戶只在網上看視頻。
  對視頻網站經營者來說,這仍是一個「生存或是毀滅」的行業。作為國內最大的視頻網站之一,優酷網去年年底在紐交所上市,但財報顯示這家國內最成功的視頻網站仍然面臨行業共有的難題:如何解決不斷攀升的視頻版權費用。優酷網CEO古永鏘稱,去年公司總收入5870萬美元,內容支出佔營收比例超過20%。
  土豆和優酷這類中國公司最初模仿的是美國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的模式,即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免費分享個人上傳視頻的平台。但它們很快發現中國消費者有完全不同的需求,除了那些碎片化的個人製作視頻之外,消費者還希望能夠觀看到電影和電視劇。
  這實際上迫使國內的視頻分享網站變成了YouTube和Hulu的綜合體。Hulu是美國另一家視頻網站,向消費者提供正版的視頻內容,並以此收費。但與Hulu不同,土豆和優酷面對的是一個並不願意付費的消費群體。
  這意味著如果要贏得消費者,土豆這樣的公司必須要替消費者付費購買視頻版權。但正版資源,尤其是熱門正版資源的價格很快超出了購買者的想像。一部熱門電影的首播權在一年前約為10多萬,現在則漲到近200萬。6年前,81集熱播劇《武林外傳》的網絡版權賣了10萬元,而在幾十家視頻網站競相出價後,《紅樓夢》的單集價格超過20萬元。
  問題不止於此。如此高的版權費用使得幾家主要競爭者提供的視頻內容同質化,很難形成差異性。優酷CFO劉德樂稱,在購買獨家內容之後優酷與擁有獨家內容的其他公司交換,通過交換獨家內容,公司能夠得到80%到90%的國內熱門電視劇播放權。
  雖然看起來像是賭博,但自制網絡劇至少不是最差的選擇,一旦成功,這將給視頻網站帶來與眾不同的標籤。「這不僅繞開了版權費不斷瘋長的制約,也形成了視頻網站內容的差異化。」王微說。
  土豆第一部自制劇是《歡迎愛光臨》。土豆自制劇團隊最初只有四個人:陳漢澤和她的實習生,以及兩個來自採編部的同事。「一切都要從頭學起。」陳說。
  土豆的嘗試從台灣偶像劇開始。公司請來了《鬥魚》的導演柯翰辰。「他帶來的台劇流水線模式,給了土豆網自聘的兩位編劇很大的幫助,愛情故事中的起承轉合實際上都有先例可循,『王子和灰姑娘』的題材永不過氣。」陳漢澤說。
  同一時期,優酷推出「優酷出品」戰略,同樣是自制卻採取了和土豆不同的模式,公司找到了中影進行合作。這更像是一場系列營銷活動,從雪佛蘭品牌的介入,到配合劇本的活動營銷,直到《老男孩》火爆網絡,籌拍的全程始終在鎂光燈下進行。而酷6網則盤算著依靠模仿來個一勞永逸的辦法,先期被拉入參照名單的美劇就有《慾望都市》和《生活大爆炸》。
  從土豆網提供的數據來看,第一部自制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10月15日,《歡迎愛光臨》首播,首日點擊率就過百萬,隨後播放量直逼5000萬。陳漢澤稱《歡迎愛光臨》的單集播放量,超過土豆網去年最紅的劇集之一30集的《神話》,屬於收視的第一集團。
  其他視頻網站也宣佈自己取得了不菲的效果。優酷稱,去年「11度青春」系列用3個多月的時間獲得了總共6000多萬的播放量。它由10部網絡短片加1部院線長片組成,表現青春勵志主題。酷6則稱自拍的《男得有愛》(號稱男版《慾望都市》)播出一個月就賺到了1個億的點擊率。
  陳漢澤稱,通過植入式廣告和版權售賣,《歡迎愛光臨》600萬的投資已收回,通過劇集的貼片廣告和售賣周邊產品也能為公司創造一些利潤,但並不多。「自制劇還無法成為主要的盈利渠道。」她說。
  更多的視頻網站選擇了自制劇這條路。今年1月,樂視網稱投資4000萬與新經典影業合作,同時開拍4部電視劇;搜狐視頻在情人節推出自制劇《錢多多嫁人記》;PPStream則投資了《愛情公寓2》。
  很難說自制劇的「火爆」是因為其本身更高的專業水準。陳漢澤稱,為了「橙色盒子」項目,土豆網每個部門都更改了自己的工作內容,比如銷售部配合要做植入式廣告,PR部門要配備影視劇集宣傳策略等。
  優酷網也在推銷自制劇上投入了很多資源。優酷從2010年6月18日開始推出了4檔欄目,針對11度青春做了劇透、花絮、街采、導演訪談等內容。8月20日起,11度青春系列短片陸續在優酷播出,它被放在了首頁最顯著的位置。在片子的上線時間和順序上,優酷都刻意做了安排。(本刊2010年第46期曾做詳細報導)
  但投入如此多的資源向消費者推銷自制劇,長期來看並不意味這是一種合理的模式,尤其是首頁廣告價值越來越高,視頻網站必須連續拍出熱門劇集,否則為之付出的推廣資源也是巨大的商業損失。
  「國內的影視劇市場的整體製作水平偏低,但畢竟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行業,依靠草根的力量,持續取得好的反響,並不太可能。」高瓴天使投資副總裁簡江認為這更像金融市場上的噱頭,在資本市場上拿到的錢,需要找一個投資方向。
  「一年只拍三部新劇,也是因為還未找到可以複製的模式。」陳漢澤稱土豆去年在自制劇投資上超過千萬,今年籌拍的3部劇總投入高於去年。
  在安全地玩了一把偶像劇後,土豆網開始了更激進的嘗試,4月份即將上映的《烏托邦辦公室》集科幻、黑色、時代劇於一身。「如果能先於其他網站培養出自己的一套製作團隊,土豆網不排除成立專門的影視公司。」陳漢澤說。
  在大規模投入之後,這些視頻網站換來了人氣,但如何讓盈利和投入同比例增加還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解決的難題。「現在自制劇都是以廣告主事先埋單的方式來操作,植入的價格比電視台便宜,所以廣告主都踴躍嘗試。現在的狀況更像是一個針對廣告主的營銷產品。拍劇本身還是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的,要有好班子,後續要做推廣。如果拍攝質量和推廣方案不好的話,沒人看就白搭了。」易觀國際分析師唐亦之說。


聯繫編輯:[email protected]
13 : fineram(806)@2011-04-26 22:47:22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但百度當年都好勁

我很懷疑為何土豆不來香港上市,如果土豆、優酷來香港上,多好


無計了, 那邊大把朋友, 估值又高.

新浪在香港的話幾咁好呢..仲有百度....
14 : GS(14)@2011-04-27 22:18:48

13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但百度當年都好勁

我很懷疑為何土豆不來香港上市,如果土豆、優酷來香港上,多好


無計了, 那邊大把朋友, 估值又高.

新浪在香港的話幾咁好呢..仲有百度....


但是香港人很難接受這堆虧錢股
15 : teawater(1794)@2011-04-28 13:00:43

14樓提及
但是香港人很難接受這堆虧錢股


tudou, youku, pptv 都已經block晒HK,
假正義, 想睇都冇得睇
16 : GS(14)@2011-04-28 21:58:54

15樓提及
14樓提及
但是香港人很難接受這堆虧錢股


tudou, youku, pptv 都已經block晒HK,
假正義, 想睇都冇得睇


我弟弟話得番一個可看...
17 : GS(14)@2011-04-30 15:04:32

http://news.imeigu.com/a/1304038505472.html
土豆網重新向SEC提交上市申請
18 : GS(14)@2011-05-04 21:58:14

http://news.imeigu.com/a/1304496040639.html
(i美股讯)根据最新SEC文件显示,土豆网已于北京时间4月29日,重新向SEC提交上市申请,融资规模、发行时间和价格暂未披露。以下将根据土豆网最新提交的F-1文件,对土豆网近年来的季度财务状况做以分析。

1, 净营收呈现季节性波动 每年Q1出现环比下降趋势

如上图所示,土豆网净营收近9个季度,基本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季节性波动明显。2009年Q1、2010年Q1净营收出现环比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2.4%和18.2%,原因是春节假期的影响。

由于2010年土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2010年Q2净营收环比增101.5%,Q3环比增64%,而2010年第四季度净营收环比下降0.3%。

2,成本占总营收比重整体呈下滑趋势 2010年Q3毛利润首次为正

如上如所示,土豆网营收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Q1和2010年Q3环比有所下降。2009年Q1土豆减少带宽成本,导致该季度成本环比降2.3%;2010年Q3成本环比下降19.8%,原因是该季度内容采购成本摊销及减值,由Q2的185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Q3的370万元人民币,环比降幅为79.8%。2010年Q2土豆曾计入1310万元人民币,用于2010南非世界杯版权购买摊销。

此外,土豆营收成本占净营收的比重呈整体下降趋势,但2010年Q4有所上升,原因是该季度有840万元人民币用于广告制作,以及1430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股权奖励支出,而当季净营收也出现环比下降。

如上图,土豆网2008年Q4至2010年Q2均处于毛亏损状态,2010年Q3毛利润开始转为正值。

2010年Q3和Q4毛利润分别为4880万元人民币、248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分别为49.6%、25.3%。2010年第三季度毛利润大幅增长至488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净营收环比增64.0%,至9840万元人民币,营收成本环比降19.8%至4960万元人民币。而2010年第四季度毛利润环比降49.2%,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净营收环比略有下降,同时广告制作费用及股权奖励支出大幅提升所致。

2009年Q1和2010年Q1毛亏损放大,是净营收季节性波动所致。

3,2010年Q4股权奖励支出导致运营费用环比大增241.4%

如上图所示,2010年Q4土豆网运营费用环比大增241.4%,主要原因是该季度确认了8980万元人民币的股权奖励支出。

2009年Q4运营费用环比增加,原因是该季度新增员工所致。2010年Q1运营费用环比降40.6%至2520万元人民币,原因是销售人员基于业绩的奖金和红利支出减少。2010年Q2运营费用环比增56.6%,原因是该季度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销售人员薪金和福利开支增加。2010年Q3运营费用较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该季度下调销售人员的薪金和福利。

4,调整后2010年Q3土豆实现单季盈利

2010年Q3土豆网运营利润转为正值,为735万元人民币,净亏损由上一季度的4520万元人民币,环比缩小至净亏损52万元人民币。原因是该季度在线广告和移动视频服务业务营收大增,当季营收成本下降。此外,该季度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了141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同时该季度计入了1100万元人民币的可转债转股费用,和820万元人民币增发可转债带来的融资费用。

2010年Q4运营亏损1.17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637亿元人民币。原因是该季度计入1.07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奖励支出,以及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1.41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调整后,除去股权奖励支出、可转债的转股费用、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化,Q3净利润20万元人民币,Q4净亏损1497万元人民币。(i美股 李妍)
19 : greatsoup38(830)@2011-05-25 23:02:51

http://news.imeigu.com/a/1306312184755.html
土豆網正式推出原畫平台 增強用戶黏性
imeigu.com 2011-05-25 16:29:44 來源: i美股

(i美股訊)北京時間5月25日消息,中國視頻網絡平台土豆網今日正式推出原畫平台,用戶可以不受限制的上傳任何清晰度的視頻,而土豆的新技術平台將忠實還原用戶上傳視頻的清晰度,從而提升用戶體驗,提升土豆網平台品牌和黏性,吸引和滿足廣告主的投放要求。

「這是土豆網面向未來的戰略級投入,我們的產品技術已經率先準備完畢,帶寬和服務器都有相應投入,」土豆網副總裁鄧薇表示,土豆網將打造一個可滿足用戶對清晰和畫質所有要求的時代,從而有助於打造土豆網全面差異化領先的平台地位。

此舉也避免了用戶上傳視頻被各個網站壓縮,從而造成的清晰度打折情況。土豆官方表示,此新技術平台在首先保證讓用戶上傳的視頻清晰度不打折的同時,其最高清晰度上限突破了視頻行業慣常的清晰度360p,甚至被稱為「高清」的720p和1080p,從而達到無上限的清晰度。無折扣的清晰度,也保證了各類用戶需求的無折扣滿足。

用戶上傳任意分辨率的視頻,包括支持1080p(1920x1080 pixels像素 )分辨率的視頻,甚至2080p,以及目前攝像設備所能提供的最高分辨率的清晰度4k: (4096x2160 pixels 像素)的視頻都可支持。

土豆網新技術平台的多媒體編解碼系統,在土豆分佈式轉碼技術的支持下,可將用戶上傳視頻的分辨率不受限制地給予保留,並按質量優先進行編解碼,保證視頻的清晰度。

目前,土豆網的新老用戶已經可以開始無限制上傳,網頁上有H標識的新視頻就能切換到原畫,而且,站內、站外都全面能體驗到原畫,讓用戶體驗到還原視頻清晰度,不受清晰度被壓縮的困擾。

在這一新平台的背後,也是土豆網CDN(內容分發網絡)平台覆蓋範圍廣泛,分佈於全球的支撐。現土豆網已在全國骨幹機房部署了加速節點,覆蓋中國網絡熱點區域,跨越中國電信、移動、聯通、教育網、科技網、長城寬帶等各大運營商,在海外在亞太及其他地區擁有大量節點。

土豆CDN平台儲備充足,帶寬支持每日數億次用戶播放及體驗,並隨時應對千萬級別突發流量的擴充需求。

土豆網負責人表示,此次土豆網上線戰略級的原畫平台,基於對用戶需求的充分理解,為用戶提供增值體驗和多版本的視頻切換管理。滿足用戶從影視播放,原創視頻到家庭分享的多方位視頻上傳和播放、分享需求。

而且,土豆視頻云也將發揮巨大作用,土豆網採用了云存儲、云轉碼,用戶可以方便的把視頻上傳和存儲到土豆網的云端。以後,用戶需要下載,可以直接通過土豆網的itudou工具從云端下載原畫視頻,清晰度同樣沒有損失。

大趨勢引爆

事實上,所有視頻網站都將視頻內容逐漸向高清努力,但是還不夠完善,大多數網站最高上限徘徊在720P和1080P之間。而土豆網這次將行業標準推到了空前高度。在土豆網先行推出原畫戰略級舉措的背後,也有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都大規模寬帶升級計劃的大背景助力。

國家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構建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寬帶中國和三網融合成為國家戰略。帶寬提速計劃背後, 4月8日,工信部聯合六部委下發《關於推進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意見》要求三大運營商加快帶寬網絡的建設。

今年2月,中國電信率先全面啟動了「寬帶中國 光網城市」工程。按照工程目標:將用三年時間打造無所不在、天地一體的寬帶網絡,使寬帶用戶的接入帶寬在目前2-4M的基礎上,躍升10倍以上,最高接入帶寬達到100M,城市家庭接入帶寬普遍達到20M以上。

過去,2M的帶寬已經被譽為「寬帶」;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工信部等部委的指導下重新定義了「寬帶」的內涵,4M成為「寬帶」的起始標準。

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提出一線城市所有家庭寬帶的最低標準就是4M。隨著「光網城市」的形成,4M寬帶的也將很快得到升級。光纖網絡到戶之後,4M寬帶將可以直接躍升至12M,可以實現從12M-100M的大範圍帶寬。從ADSL到光纖網絡,「光進銅退」將開創一個「12M+時代」,引領互聯網帶寬新一輪「換代革命」。同時,資費也將同步下調。

光網寬帶,不僅可以滿足有線上網的需求,也可以在家中與WiFi、3G無線網絡相結合,融合為光纖、WiFi、3G三位一體無縫覆蓋的智能網絡。以後只需要一個賬號,無論是在家裡還是戶外,用戶都能隨時隨地使用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接入上網,無縫收看土豆網原畫視頻內容。

據運營商內部人士透露,土豆網就正在與中國電信運營商達成寬帶應用聯盟,比如已經加入「上海城市光網應用聯盟」,將用原畫無限高清的技術平台來為運營商的網絡升級提供「給力」的視頻應用,從而滿足用戶需求。寬帶中國+土豆原畫的結合,將引發疊加效應,力度空前。

事實上,土豆網正全面實施視頻平台差異化競爭策略,此次率先實現原畫技術平台就是其中一部分,同時,土豆網也構築了UGC2.0(用戶創造分享內容)的新平台,推動中國的UGC平台的新進化。

在此前的UGC1.0階段,用戶上傳的視頻特點是個人娛樂搞笑內容居多,牛人和獵奇的個人化拍攝居多,經過6年多的培育和發展,UGC平台已經進化到一個更為專業化和可商業化的UGC 2.0平台。這樣才能讓大型機構可以進行規模化訂單投放和內容採購。在本月的土豆映像節上,就聚合了中影和保利博納、奧美等機構的上千萬採購意向。

土豆官方表示,UGC(用戶創造內容)才是視頻平台的真正行業壁壘之一,因為外部購買的版權內容很難擺脫同質化競爭,單純的外部採購內容形成不了粘度巨大的視頻平台,只有UGC+自制+採購等結合起來,才是高粘度視頻內容平台的完整拼圖。 而只有將UGC進化到可以進行大規模商業化開發的UGC2.0狀態,才能發掘出其真正的潛在價值。土豆網正是在中國首度推動這一進化模式。

目前,土豆網平台上出現的網絡動畫《李獻計歷險記》被投資翻拍成院線電影;叫獸小星、包強等知名土豆UGC創作者都成為4A廣告公司熱捧的病毒視頻製作高手,每年超過50萬的收入來自廣告視頻製作,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百萬富翁。

而且,人才也可以被選入土豆網「6號倉庫」人才培育計劃,參與土豆網「橙色盒子」自制劇項目,並受益於土豆網百萬導演扶植基金、點擊分成等激勵機制。

這也體現出了土豆網「真自制劇」的差異化策略之一,在「外包」、「定製」、「出品」盛行的自制劇市場,土豆網超越了只出錢貼牌的自制劇方式,而是從頭組建創作團隊,控制自制劇的每個環節,打造差異化的自制劇產業模式。

另外,根據土豆網披露的財務文件,土豆網的無線平台收入也居行業首位,遠超其他同行,土豆網和電信運營商、終端設備商所構建的中國最大無線視頻平台,也是獨家差異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 : greatsoup38(830)@2011-06-18 18:03:53

http://news.imeigu.com/a/1308132994811.html
i美股投资研报--土豆网(2011年6月IPO版)
imeigu.com 2011-06-15 18:16:34 来源:
i美股
作者:李妍 



土豆是国内第一家在美递交上市申请的视频网站,但却不幸被对手优酷抢了个先,当优酷沉浸在IPO受追捧股价飙升、以及成功二次高位增发的喜悦中时,土豆仍在为自己的IPO而努力;
土豆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视频观看网站,而是一个更能够聚集创造力、发挥想象力的舞台,她似乎更带有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正如土豆宣传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描述的那样,土豆一直在努力激发网友的原创热情,打造一个人人都能“表达”、“创作”、“分享”的平台;
虽然土豆仍处在中国视频行业第一阵营,但前有优酷IPO后的强势扩张,后有迅雷、搜狐、奇艺的奋力追赶,土豆又将如何调整好步伐,“导演”好未来发展之路呢?
下面我们将从土豆网发展历程、业务模式、营收构成、财务状况、行业地位及竞争、以及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土豆网做以详细解读,以增进投资者了解。
一,历程
1. 2005年 王微“播种土豆”
他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他身上时时散发出艺术家气质,他敢于冒险和挑战,喜欢登山、骑单车、并用文字记录下旅程和心得------他是土豆网创始
人和CEO王微。正如土豆网宣传语中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土豆网在为网友提供“舞台”的同时,同样流露着些许浪漫主义色彩。
王微在先后取得欧洲INSEAD工商管理学院的MBA学位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学位,曾在美国休斯卫星公司主管亚洲区业务,后担任德国
贝塔斯曼集团总部的企业发展总监兼贝塔斯曼在线中国执行总裁。但在此任职期间,他无意中从朋友那里听到Podcast(播客),通过Podcast,用户
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广播节目”上传到网上与网友进行分享。王微对这个颠覆了传统被动收听行为的广播模式非常有兴趣,于是开始逐步勾勒起在中国开发“视频播
客”的想法。
2005年4月,王微放弃了跨国公司高管的职位,正式开始了播种土豆的历程。而此时,YouTube也正巧于两个月前成立,两家公司共同开始视频UGC模式之路的探索。
2. 土豆成长之路
凭借着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土豆网迅速累积人气,流量大增。并带动56网、激动网、优酷网、酷6等网站相继上线,国内视频网站数量暴增。土豆、优酷则
迅速做到视频网站流量第一阵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土豆网注册用户数达7820万,日均新视频剪辑上传数量为40,000。
随着网站流量加大,带宽成本也随之增加,但却陷入了难以将巨大的流量转化为收益的困境。于是,不少视频网站不得不通过融资手段维持正常经营。截至目
前,土豆网已成功完成五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1.35 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凯欣亚洲(Crescent Point),IDG中国(IDG
China),纪源资本(GGV Capital),General Catalyst,淡马锡集团(Tamesek Holdings)。
2009年起,国内视频网站又掀起另一波竞争高潮,搜狐高清、百度奇艺均打出正版高清长视频的路线。但此时,这些正版视频网站面前的大敌却是土豆、
优酷、56等以UGC模式为主的视频分享网站,这些网站给用户带来了主动表达的机会,同时也聚集了大量网友上传的盗版内容。于是国内视频网站版权大战由此
拉开序幕,土豆因此不得不迅速删除无版权内容,并开始烧钱购买大量的版权资源,以维持自己在用户和流量上已有的领先地位。
3. 2010年踏上曲折上市征程
2010年11月,土豆公开披露了上市申请F1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IPO计划融资1.2亿美元,但却与“中国首家赴美IPO的视频网站”之
称失之交臂。外界对此猜测有二,一是王微在土豆正处于秘密提交上市文件阶段向外宣布了上市计划,违反SEC规定;二是王微与前妻离婚财产纠纷问题影响
IPO进程。不管原因是何,“中国首家赴美IPO的视频网站”之称最终被优酷抢了去。
2011年4月29日,土豆网公开重新向SEC递交的上市申请,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为主承销商,融资规模、发行时间和价格尚未披露。
二, 业务模式:YouTube+Hulu
1. 前期为YouTube模式:UGC内容+广告
土豆网初创期,和美国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类似,内容上为UGC模式依赖用户生产,营收来源于广告。
UGC模式帮助YouTube吸引大量粘性用户,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调查显示,2010年YouTube的用户数量为4.08亿人,而到2016年将增长到7.05亿人。土豆创建初期同样是凭借UGC模式迅速积攒人气,迅速跻身国内视频网站第一阵营。
谷歌于2006年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后,YouTube强大的用户资源加上Google搜索技术,使其广告投放平台价值再度拉升。
但与此同时不得不面对的是,YouTube实现盈利的前景依然扑朔迷离。与Youtube一样,土豆同样面临着难以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转化为盈利的难题。
2. 后期YouTube+Hulu:UGC/正版/自制+广告
随着版权问题在中国愈演愈烈,土豆网在保持原有UGC业务基础上,花费巨额资金购买大量版权内容,并希望像后起之秀Hulu那样以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吸引广告商投放。Hulu目前主要营收来源同样为广告,网站推出第一年就取得了9000万美元的营收,
2010年全年营收总额高达2.63亿美元,并已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盈利。
除UGC和来自内容提供商的视频节目外,土豆还推出自己投资制作的节目,如网络自制剧出品、土豆摄线等日播栏目,以此丰富土豆内容,并通过出品内容传播土豆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但事实上,土豆更希望通过UGC平台提升自己的差异化品牌特点和竞争力。前几年视频网站大打资源战,但资源购买似乎并不能成为视频网站提高竞争力的
有效手段,只要资金充足,又舍得花钱,你可以拥有最为丰富的热播节目资源库,但同质化竞争的后果是,烧钱抢版权虽能够买来一时的流量,却买不到用户。而
UGC形式下,用户忠诚度或许更高,更能够成为用户表达、分享、并且交流的平台。
为了进一步提高完善UGC平台,提高网友原创热情,土豆每年举办“土豆映象节“,设立”橙色盒子“自制剧计划,以及”六号仓库“人才储备计划,鼓励
并挖掘原创人才参与到这个平台上来。为了提升UGC平台的用户体验和粘性,土豆技术上的研发也不断加大,近期推出的”原画平台“,能够还原用户上传视频的
清晰度,进而吸引广告主投放。
三, 业务构成:广告+手机视频点播+版权分销
2008年净营收为2620万元人民币,2009年为8910万元人民币,2010年为2.863亿元人民币(4340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8%。

2010年以前,土豆网营收完全依赖在线广告,2010年开始另辟蹊径,开始通过移动视频服务和版权分销业务进行多元化探索。下图是土豆网2010年营收构成状况:

2010年起,除了2.652亿元人民币(4020万美元)的广告营收,移动视频服务2010年起,为土豆网带来1910万元人民币(290万美
元)的营收,占2010年总营收的6.7%;除此之外,自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版权分销为其带来200万元人民币(30万美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
0.7%。
1. 广告营收为主
广告目前仍然是土豆的主要营收来源,近3年的广告营收增长迅速,2010年土豆网在线广告营收为2.652亿元人民币(4020万美元)。
土豆网主要通过与第三方广告代理机构销售在线广告,2008、2009、2010年的广告代理费用分别为470万元人民币、2410万元人民币、5500万元人民币(830万美元)。这部分广告代理返点不包含在净营收内。
除了视频播放前后的插播广告、网幅广告、按钮式广告、文字链接、流媒体插入广告等形式的广告,土豆还提供事件赞助广告、互动广告等形式,并进军影视内容制作领域。王微给其自制剧定下每集50万元的投资计划,在自制剧中植入广告开始成为土豆新的广告形式。
土豆近年来广告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广告客户数的增长拉动。2008、2009、2010年,土豆网广告客户分别为170, 320和
512家。前十大广告客户2008、2009、2010年三年,分别为土豆贡献850万元人民币、2640万元人民币、6230万元人民币(940万美
元),分别占相应年份净营收的32.3%,、29.6%、
21.8%。土豆网广告营收对前十大广告客户的依赖逐渐降低。虽然前十大广告商依然为土豆贡献相当数量的营收,但来自TOP10广告客户的营收占总营收比
重不断下降。
2. 手机视频点播业务
2010年1月开始,土豆网与中国移动合作,提供手机视频点播服务。手机用户通过“包月”和“按次点播”等方式点播土豆网原创视频节目,土豆与中国移动进行收入分成。
2010年贡献营收1910万元人民币(290万美元),占2010年总营收的6.7%。2010年四个季度该业务分别贡献营收50万元人民币、
260万元人民币、830万元人民币、770万元人民币,占当季净营收的比重依次为1.7%, 4.3%, 8.4% ,7.8%。
2010年,中国移动土豆网视频用户总计1580万人,总计视频浏览次数为2770万。
2010年8月5日,土豆网完成了5000万美元第5轮融资。据王微透露,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对移动终端开发进行升级,全面发力无线业务。
2010年9月开始,土豆网已成为支持苹果IOS 4、Android、Symbian、Window Mobile、Java五大平台全库视频访问的视频网站。同时,土豆网与黑莓、摩托罗拉、诺基亚 、三星等手机硬件制造商已达成合作,预装土豆网手机应用软件。
2010年9月,
中移动联手土豆网、优酷网共同启动了“G客G拍”2010原创手机视频大赛。大赛从超过8亿手机用户中选送优质UGC视频节目,其中总计5,700
个UGC视频剪辑上传至土豆网G客G拍专区(g.tudou.com)。优秀作品由“G客G拍”无线发行,供用户通过手机或上网登陆土豆网专区付费点播观
看,由此所获得的信息费收入即为该片票房,创作者可以获得高达20%的作品收益分成。
3. 版权分销
版权分销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成为土豆网的营收来源之一,Q3版权分销为其带来200万元人民币(30万美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0.7%。其中Q3版权分销贡献营收190万元人民币、Q4贡献营收10万元人民币。
2010年起,土豆网加大版权购买力度,2010年土豆网拥有电视剧版权1360部,电影1180部,综艺节目180部。
四, 土豆网财务分析

1. 土豆网近三年净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8% 并呈现季节性波动
2008年净营收2620万元人民币,2009年为8910万元人民币,2010年为2.863亿元人民币(4340万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1.8%。下图是土豆网2007-2010年净营收变化状况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近年来,土豆基本保持净营收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但同比增幅略有缩小,2010年净营收较2009年增长221.1%。

如上图所示,土豆网净营收近9个季度,基本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季节性波动明显。2009年Q1、2010年Q1净营收出现环比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2.4%和18.2%,原因是春节假期的影响。
由于2010年土豆加大市场推广力度,2010年Q2净营收环比增101.5%,Q3环比增64%,而2010年第四季度净营收环比下降0.3%。
2,营收成本占总营收比重逐年降低 2010年毛利润首次为正
土豆网营收成本包括,带宽成本、内容采购成本摊销及减值、内容制作成本、广告制作费用、无线代理费等。
其中,带宽成本目前是土豆网最大的成本构成:2008、2009、以及2010年土豆带宽成本分别为1.069亿元人民币、744万元人民币、
1.036亿元人民币,分别占这三年总成本的74.6%, 58.5%
、45.8%。土豆通过自建CDN系统,并且研发加速器“飞速土豆”等途径来节省带宽。
2010年内容采购成本摊销及减值由2009年的99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3490万元人民币。土豆网的预计未来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将继续大幅上升,原因是土豆将加大“网络自制剧”制作的投入,同时,电影、电视剧版权价格持续上涨。

上图是土豆网年度营收成本变化图,土豆网2008、2009、2010年营收成本分别为1.433亿元人民币、1.272亿元人民币、2.264亿元人民币(3430万美元),而营收成本占总营收的比重逐年下降。

如上如所示,近几个季度土豆网营收成本整体呈上升趋势,而2009年Q1和2010年Q3环比有所下降。2009年Q1土豆减少带宽成本,导致该季
度成本环比降2.3%;2010年Q3成本环比下降19.8%,原因是该季度内容采购成本摊销及减值,由Q2的1850万元人民币,下降至Q3的370万
元人民币,环比降幅为79.8%。2010年Q2土豆曾计入1310万元人民币,用于2010南非世界杯版权购买摊销。
此外,土豆营收成本占净营收的比重在2010年Q4有所上升,原因是该季度有840万元人民币用于广告制作,以及1430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股权奖励支出,而当季净营收也出现环比下降。

由上图可以看出,2010年土豆网营收超过成本,毛利润首次为正,为5985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0.9%。

如上图,土豆网2008年Q4至2010年Q2均处于毛亏损状态,2010年Q3毛利润开始转为正值。
2010年Q3和Q4毛利润分别为4880万元人民币、248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分别为49.6%、25.3%。2010年第三季度毛利润大幅增
长至4880万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净营收环比增64.0%,至9840万元人民币,营收成本环比降19.8%至4960万元人民币。而2010年
第四季度毛利润环比降49.2%,主要是由于该季度净营收环比略有下降,同时广告制作费用及股权奖励支出大幅提升所致。
2009年Q1和2010年Q1毛亏损放大,是净营收季节性波动所致。
3,费用占净营收比重持续下降
土豆网2008、2009、2010年费用分别为8909万元人民币、1.134亿元人民币、2.481亿元人民。土豆费用包括营销及市场费用、管理费用、及设备维修费用,其中市场费用占大头。下图是土豆网2007-2010年费用变化状况、及各项费用占营收比重变化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土豆网近年运营费用占净营收的比重显著下降,但2010年市场费用和管理费用突增,导致该年度费用占净营收比重下降趋势放缓。

如上图所示,2010年Q4土豆网运营费用环比大增241.4%,主要原因是该季度确认了8980万元人民币的股权奖励支出。
2009年Q4运营费用环比增加,原因是该季度新增员工所致。2010年Q1运营费用环比降40.6%至2520万元人民币,原因是销售人员基于业
绩的奖金和红利支出减少。2010年Q2运营费用环比增56.6%,原因是该季度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销售人员薪金和福利开支增加。2010年Q3运营费用
较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该季度下调销售人员的薪金和福利。
4,土豆网GAAP准则下2010年亏损环比增大 调整后亏损缩小

GAAP准则下,土豆网2008年净亏损2.126亿元人民币,2009年为1.448亿元人民,2010年为3.474亿元人民币(5260万美
元),亏损幅度环比增140%。 运营亏损由2009年的1.514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10年的1.883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环比增24.3%。
调整后,不按照GAAP准则,除去股权奖励支出、可转债的转股费用、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化,2008年净亏损2.013亿元人民币,2009年净亏
损1.333亿元人民币,2010年净亏损1.072亿元人民币(1620万美元),亏损环比缩小,较GAAP准则下2010年净亏损3.474亿元人民
币,大为减少。

如上图所示,2010年Q3土豆网运营利润转为正值,为735万元人民币,净亏损由上一季度的4520万元人民币,环比缩小至净亏损52万元人民
币。原因是该季度在线广告和移动视频服务业务营收大增,当季营收成本下降。此外,该季度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了1410万元人民币的收益,同时该季度
计入了1100万元人民币的可转债转股费用,和820万元人民币增发可转债带来的融资费用。
2010年Q4运营亏损1.172亿元人民币,净亏损2.637亿元人民币。原因是该季度计入1.07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奖励支出,以及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1.41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调整后,除去股权奖励支出、可转债的转股费用、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化,Q3净利润20万元人民币,Q4净亏损1497万元人民币。
5. 现金及融资情况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土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亿元人民币(3987万美元)。土豆成立至今共计融资5轮,总融资规模达1.35亿美元。
2005年12月,土豆网获IDG 50万美元第一轮风投;
2006年5月,土豆网获得来自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850万美元的第二轮风投;
2007年4月,土豆网第三轮融资1900万美元,此轮融资由Capital Today Investment、General
Catalyst主导,韩国KTB风险投资基金、GC Entrepreneurs Fund、CA-JAIC China Internet
Fund参与,前两轮的投资者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也继续跟投;
2008年4月,土豆网第四轮融资5680万美元,由凯欣亚洲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风险投资公司Venrock领投,此前的IDG、纪源资本等参投;
2010年7月,土豆网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5000万美元融资,由淡马锡领投3500万美元(通过Sennett Investments),而凯欣亚洲、IDG、纪源资本、General Catalyst等追投1500万美元。
五, 土豆VS优酷
从各项运营数据来看,优酷土豆基本处于国内视频行业第一阵营,两家公司在业务模式、发展历程等方面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优酷去年年底IPO上市后估值飙升,近期又计划再融资,抬高门槛。接下来将就两家公司运营数据、财务状况、及战略方向等方面加以比较。
1. 土豆优酷运营数据比较
土豆招股书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土豆注册用户数为7820万。根据两者去年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10年9月30日,土豆注册用户数为7170万人,优酷为7653万人。
2010年土豆日均上传视频数量为4万。截至2010年9月30日,土豆日均上传数量为4.2万,优酷为6万。
优酷在2011年Q1财报中,引用艾瑞数据称, 2011年3月优酷月度独立访问用户(家庭与办公用户)达2.81亿,土豆则未披露。
根据谷歌统计数据,2011年4月土豆UV(unique visitors) 1.2亿,优酷1.6亿;PV(Page Views)土豆27亿,优酷36亿。
浏览时长方面,根据艾瑞最新数据披露,第一季度国内在线视频Web服务月均有效浏览时长份额,优酷居首为31%,土豆第二为16%。
影视资源数量方面,优酷电视剧、电影、及综艺节目数量均高于土豆。如下图:

2. 土豆优酷财务状况比较
1) 土豆网净营收低于优酷,但增速较为稳定

目前两家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都是广告,如上如所示,从2008年开始,土豆净营收开始被优酷赶超,2010年全年,土豆净营收2.86亿元人民币,优酷则为3.87亿元人民币。
但就净营收同比变化幅度来看,土豆净营收增速较为稳定,优酷2007年到2008年净营收出现较大增幅,之后增速逐渐下滑。2010年土豆网净营收同比增221%,超过优酷的151%。
2) 土豆网运营费用占营收比重高于优酷

如上图所示,2008年起,土豆成本绝对值始终低于优酷,2010年全年,土豆总成本2.26亿元人民币,优酷为3.5亿元人民币。两家公司成本占营收比重变化趋势基本相当。
带宽和内容采购是两家公司成本的主要构成,2010年土豆带宽成本是1.036亿元人民币,2010年内容成本为3490万元人民币。同期,优酷带宽成本是1.91亿元人民币,内容成本是8270万元人民币。

如上图,2008年开始,土豆网运营费用和费用占营收比都终高于优酷。2010年,土豆运营费用为2.4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86.7%;优酷运营费用为1.9亿元人民币,占营收49.2%。
此外,土豆近三年股权奖励支出均大幅高于优酷。如下表,2010年土豆网股权奖励开支总计1.04亿元人民币,同期优酷仅为1199万元人民币。

3)土豆优酷亏损状况逐渐转好

如上表所示,土豆优酷亏损状况逐渐转好,并且两家公司毛利在2010年扭亏。2010年土豆毛利率高于优酷,运营利润率低于优酷。

如上如所示, 2010年两家公司,特别是土豆净亏损突增。而排除股权奖励支出、可转债的转股费用、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化的影响,调整后2010年土豆网净亏损为1.07亿元人民币,好于优酷的净亏损1.48亿元人民币。

4)土豆优酷现金及融资情况对比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土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3亿元人民币(3987万美元);优酷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1亿元人民币(2.74亿美元)。
土豆自2005年成立以来融资5轮,总融资规模达1.35亿美元;优酷自成立至IPO前,总计融资6轮,总融资金额为1.6亿美元和1000万美元技术设备贷款。
2010年12月8日优酷登陆纽交所,IPO发行价12.8美元,发行1584.77万份ADS,融资2.03亿美元。2011年5月,优酷宣布计
划以每ADS 48.18美元的定价,增发12,310,000股ADS,扣除献售股东的售股,优酷将从本次增发中获益约4亿美元。
在现金对比上,优酷借IPO和二次增发这两次融资机会,账面上多出6亿多美元,而土豆则由于IPO暂时搁置,现金储备被优酷借机拉开距离,在视频行业这个烧钱的行业,土豆的资金储备相比优酷处于不利位置。

3. 土豆优酷发展战略逐显差异
虽然两家公司在业务和经营层面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两家公司未来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土豆网在保持原有业务基础上,将更加注重UGC;而优酷则希望在所有视频服务产品上做全方位的探索。
土豆网成立至今,并没有打出“中国第一”、“最大“之类的标语,而始终坚持“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之初衷,鼓励大家通过土豆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
观点。丰富多元的UGC内容,越来越成为土豆区别于其他视频网站的特性。而且,相比影视剧内容,土豆认为UGC模式具有更强的用户粘性,因此更加注重将土
豆打造为原创视频爱好者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完善UGC平台,土豆采取多种手段鼓励用户原创热情,并从技术上提高上传质量。
跟土豆网类似,优酷的发展过程同样经历了YouTube的追随者,UGC+Hulu模式。上市前夕,古永锵重新将优酷定位为“一家互联网电视公司,
它将Hulu与Netflix两大模式进行结合,并做到Youtube的规模”。上市后,拥有了充足的资金和影响力,优酷则希望在视频服务各个方面进行拓
展,因而将发展模式定义为 “只要是视频,优酷什么都做”。
六, 土豆网所处行业地位及竞争
1.在线视频用户数及视频广告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艾瑞调查统计,国内在线视频用户数已由2006年的8220万人,增加至2009年的2.09亿人,并预计2006~2012年在线视频用户年
均复合增速将达36.3%。同时,根据CR-Nielsen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9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每周约花费23.4个小时观看网络视频。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ZenithOptimedia数据显示,
如下图,2010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为47亿美元,同时预计2013年将达97亿美元,2010~201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3%。同时,艾瑞数
据显示,2011年国内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将达54亿元人民币,并预计2013年将增长至131亿元人民币。

2.土豆月度用户覆盖数和浏览时常均居行业第二

上图是国内在线视频Web服务月均覆盖人数排名情况,根据艾瑞统计数据,2011年Q1,土豆月均覆盖人数18,960.8万人,居行业第二,优酷排名居首。此外排名前十的公司还包括搜狐视频、新浪视频、迅雷看看、酷6、56、奇艺、中国网络电视台、PPS。

上图是国内在线视频Web服务月均有效浏览时长排名,根据艾瑞统计结果,2011年Q1,土豆月均有效浏览时长为24,558.6万小时,占比16%,排名同样仅次于老大优酷。此外排名前十的网站还包括搜狐、奇艺、迅雷看看、酷6、新浪视频、中国网络电视台、56、乐视。
3,土豆收入份额为16.2% 居行业第二

上图是Enfodesk易观智库对国内网络视频厂商收入份额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Q1土豆收入份额为16.2%,优酷所占份额21.5%,排名第一,搜狐视频第三。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用户覆盖数、浏览时长、还是收入规模上,土豆基本位居行业第二,排名次于优酷。但优酷成功IPO,又于上月完成增发后,土豆在
现金实力上与优酷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对于视频这个烧钱的行业来说,资金将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正常运营。除优酷外,土豆身后的追兵力量也不可小觑。
正版高清长视频领域,土豆在面临着搜狐高清、奇艺等竞争。搜狐视频依托门户背景,在资金和娱乐资源上具有较大优势,奇艺背靠百度这一强大的用户入口,流量不成问题。
在视频2.0领域,奇艺“奇谈“、酷6“围观“等产品的推出,都企图通过视频分享社区,改变此前视频网站留不住用户的弱点。土豆虽然是视频2.0的
先行者,但也不敢在改善UGC平台方面懈怠,土豆映像节的定期举办,”原画“平台的推出,以及UGC
2.0的探索,都是加强其在视频2.0领域优势的举动。
附注1:土豆网IPO募集资金用途
根据土豆招股书披露,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购买影视剧内容、扩大带宽能力、完善技术平台,以及其他包括潜在收购、合作联盟等运营资本。
附注2:土豆网公司结构及股权
土豆控股有限公司在英国开曼群岛注册,通过100%全资控股香港StarManor有限公司完成在中国业务。最新提交的F-1文件,公司结构较之前
有所变动,在注册地为维尔京群岛的“StarCloud媒体有限公司”下增加
“土豆(香港)有限公司”,与Wohong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及香港Star Manor有限公司同样被100%控股。

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团在中国地区的重要利润中心(VIE),持有土豆网的《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是
土豆控股旗下至关重要的内资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微持有其95%控股股权,剩余5%被创业团队成员之一的Zhiqi Wang持有;
另外以为创始团队成员Chengzi Wu分别各占其他两家VIE“上海Suzao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Gaishi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各50%的股份;
Reshuffle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契约许可、控制协议的形式与上述三家个人全资控股公司完成协议控制,使得在开曼注册的土豆控股有限公司拥有其控制权。
2010年11月10日,也就是土豆网此前递交上市申请的第二天,公司董事长王微先生前妻杨蕾向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提出的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目前法
院已经冻结了王微名下三家公司的股权,禁止转让,其中包括其所持有的上海全土豆科技有限公司的95%的股份。法庭暂未宣布保全期限,但根据中国司法程序,
保全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
王微与前妻杨蕾于2007年8月19日结婚,2008年8月王微提出离婚,期间土豆网已经完成四轮融资。2010年3月双方正式离婚,王微支付杨蕾
人民币10万元。由于中国婚姻法规定离婚财产的相关诉讼要在离婚之后一年内提起,杨蕾称“不确定明年3月之前土豆网是否会成功上市”,遂在此时提出财产分
割诉讼。王微持有95%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中的76%涉及到婚姻诉讼问题,杨蕾如果诉讼成功,将取得其中一半的股权,即38%。
根据土豆网最新提交的sec文件显示,按照此次公开发行前统计,管理层及主要献售股东持股情况如下表所示(较11月9日F1文件比对王微所持股份数量出现较多修正):

* 行政人员拥有低于1%的流通在外普通股股票。
(i美股 李妍 sherry)
21 : Ning00(11728)@2011-06-18 18:15:01

PPS好過佢好多....質素都比土豆好....某些地方比youku好...但有不少地方都應向youku學習...
仲有未睇完關左之後開返就會係睇到上次果到開返...最衰冇雙語廣播- -'
仲有最緊要快!
22 : greatsoup38(830)@2011-06-25 19:30:17

http://news.imeigu.com/a/1308795961034.html
土豆网明日召开全员大会 或宣布相关IPO决定
imeigu.com 2011-06-23 10:26:01 来源: 新浪科技 原文链接 
23 : greatsoup38(830)@2011-07-02 12:49:47

http://news.imeigu.com/a/1309335008135.html
土豆网内置微软WP7手机和Slate平板视频应用
24 : greatsoup38(830)@2011-07-02 12:54:46

http://news.imeigu.com/a/1309369292010.html
土豆网IPO前的离婚纠葛 已错过最佳上市时机
25 : greatsoup38(830)@2011-07-10 17:05:40

http://news.imeigu.com/a/1309406244632.html
土豆期权支出高出优酷10倍之谜:实际比例接近
imeigu.com 2011-06-30 11:57:24 来源: 网易科技 原文链接 

网易科技讯 6月30日上午消息,土豆网的员工期权支出为优酷的10倍,上周的这个新闻,你还有点印象吗?这是不是意味着土豆网的王微比优酷的古永锵要慷慨太多啦?真实情况并非这样。

网易科技调查后发现,两家的公司的期权数量和占总股本的比例都差不多,出现这种巨大差距的原因是:两家公司采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财务专业人士介绍说,土豆网采用的是一种比较少用的会计确认方法,它的期权激励支出因为币种不一致,按美国法规计入了负债的会计科目,这会导致期权公允价值的变动反映到损益表上,这会让它的期权支出一直很高,这将拖累其按照美国会计准则(GAAP)计算的净利润;优酷采用的是将期权奖励支出计入资本支出的会计科目,按照美国会计准则这类记账方法下的期权公允价值变动不需要反映到损益表,这是大部分境外上市公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土豆期权支出确实达优酷10倍

土豆网目前还处于争取上市的阶段,按照美国法规,公开过招股说明书的公司即使还未成功挂牌上市,也要和成功上市的公司一样按时提交季度财务报告。土豆网在6月17日公布了它的一季度财报,净亏损3.35亿元,除去股权奖励支出、可转债的转股费用等之后,非GAAP净亏损只有5898万元,其中股权奖励支出达到了1.06亿元。

有媒体报道说,土豆网的期权奖励支出一直很高,为优酷的10倍。有网友根据这一数据得出了“王微对员工慷慨”、“优酷太寒酸”等结论。网易科技查阅了两家公司公开的文件后发现,这一数据并没有错,土豆成立以来的期权支出确实达到了优酷同期的近10倍。

土豆网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第一季度的期权支出分别为人民币1131.8万元(下同)、1152.2万元、1.0457亿元、1.0661亿元,共合计2.34亿元;优酷同期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一季度的期权支出为人民币370万元、460万元、1200万元、540万元,共合计2570万元。土豆的2.34亿元大约是优酷2570万元的10倍。

土豆优酷期权占股本比例差不多

土豆的期权支出是优酷的10倍,这让很多业内人士都感到疑惑——土豆网和优酷网这两家公司的情况太接近了,不论是成立时间、市场份额、融资及股权结构情况,几乎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系,怎么会出现期权支出相差10倍呢?两家公司的财报报表的白纸黑字却又让人不得不相信这些数字。

网易科技编辑翻阅了两家公司提交给SEC的一系列文件后同时发现,土豆网在更新版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土豆发放的期权数量是875.3万股,占上市摊薄前总股本9114.5万股的9.6%;优酷截至一季度末发行的期权数量为773.6万股ADS,占优酷上市摊薄前总股本8677.5万的8.9%,和土豆的9.6%很接近。优酷的员工期权经过IPO上市及增发两轮稀释,目前占总股本1.13亿股的6.8%,土豆因为没有公布发布的数量,还无法计算。由于不知道土豆上市后的股价,所以期权的总价值没法计算,但从比例上来看,两家公司的员工期权比例非常接近。

从以上的两个很接近的比例可以得出结论,土豆的王微和优酷的古永锵相比,对员工的慷慨程度是差不多的。那么,疑问继续存在,既然期权比例差不多,土豆的期权支出为何会是优酷的10倍?

会计确认方法不同造成巨大差额

网易科技编辑翻阅了两家公司提交给SEC的文件及咨询了财务专家后终于弄清楚了原委,原来是两家公司采用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土豆网更新版的招股说明书(F-1a)的第F-48页有一句话提到,土豆网的期权支出都是作为负债(liability)重新确定的公允价值,原话是:They are accounted for as liability awards that are remeasured at fair value with changes recognised in the consolidated statements of operations。而优酷采用的会计确认方法是将期权支出将为资本开支来列支。

一个作为负债入账,一个作为资本开支入账,不同的会计确认方法为何会导致10倍的差异?这是因为,期权支出作为资本开支时,每次发放的期权是一笔确定的支出,为期权当时的公允价值减去行权价,然后平均分摊即可,比如期权是四年完成行权,那一年就计入25%,按照美国会计准则,计入资本支出科目后期权公允价值的变动不反映到损益表上;而期权开支作为负债计入会计科目时,只要员工没有行使期权,就可以理解为公司欠员工一笔一次性的债,期权发放后,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公司估值会增加,每股股票的价格也会上涨,所以公司欠员工的债就会增加;按照美国会计准则,计入负债后,期权的公允价值变动要反应到损益表上。

举例来说,假定优酷和土豆在2008年各向员工发放了价值1000万元的期权,期限都为4年,员工都没执行期权,优酷将这项开支作为资本开支,每年只计入250万元即可,土豆采用的是计入负债的方法,期权发放的第一年土豆要计入1000万元负债,员工没执行期权,这个负债就一直在,公司第二年估值翻倍,每股期权的价值就翻倍,土豆网在第二年就要计入期权公允价值变动的1000万元的期权开支反映在损益表上,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变为2000万元,第三年如果土豆的估值在翻倍,就要再计入2000万元的期权开支在损益表上,第四年再翻翻就再要计入4000万元。如此以来,土豆的期权开支在损益表上计入的期权开支就达到了优酷的10倍。

土豆网在更新版招股说明书的第83页详细公布了从第一次2006年2月28日到最近一次2011年1月26日共21次的期权发放情况,包括数量、行权价格、期权当时的公允价格,从中可以看出,土豆网每次发放期权时,其公司估值都在增长。

接下里的疑问是,土豆网为何会采用一项很少用的将期权支出列支为负债的会计确认方法,而不是像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那样列支为资本开支的会计确认方法?

土豆网在提交给SEC的文件里说,员工期权都是以美元为单元计价的,而土豆计划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注册在开曼群岛的离案公司对期权采用的是人民币计价,不同的币种计价因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这些开支就会有些变动,按照SEC的规定,这样情况下,这部分开支(即期权奖励开支)在资产负债表中只能作为负债计入,在损益表中以期权开支计入期权公允价值的变动。

土豆网在开曼群岛的离案公司采用人民币为其期权支出计价的原因外界就不得而出了。这种情况这会对其按照美国会计准则(GAAP)计算的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因为计入的期权支出比一般的情况要大,可能会延缓可能达成的盈亏平衡点的时间表,但由于要支出的期权成本并没有变多,对于能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净利润而言,则没有影响。(牛立雄)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作者:牛立雄)
26 : Sunny^_^(11601)@2011-07-15 12:48:27

我都買喎,佢好好gain嫁.D節目都唔係佢整,但係有廣告$.佢個+快器真係好快好好呀,4X分鐘既日劇,1分鐘就down晒!!!good
27 : greatsoup38(830)@2011-08-07 12:54:34

http://news.imeigu.com/a/1312411833438.html
一波三折 土豆網再衝刺IPO?
28 : greatsoup38(830)@2011-08-07 13:27:54

土豆網逆勢IPO 燒錢戰還在繼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4/0MMDcyXzM1NTI0MA.html
29 : Sunny^_^(11601)@2011-08-07 16:43:26

28樓提及
土豆網逆勢IPO 燒錢戰還在繼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4/0MMDcyXzM1NTI0MA.html


叫佢來香港啦.我一定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360

傳小米入股優酷土豆

1 : GS(14)@2014-11-14 09:54: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113/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近期動作頻頻的小米,有傳正計劃循公開市場「掃貨」,入股在美國上市的優酷土豆,雙方將合作拍攝電視或電影內容,供小米產品播放,不過持股量或作價均未作公作。另外,小米在雙十一報捷,單日售出116萬部手機,營業額15.6億元人民幣。


投資額達千萬美元

據《新浪科技》報道稱,小米將在公開市場買入優酷土豆股票,但雙方未有透露收購股份數目或者投資金額,報道指投資額達千萬美元。未來優酷土豆自製內容均可在小米盒子、電視、甚至手機上播放。雙方首次合作內容包括由優酷自制真人秀《男神女神》、以及土豆兩項大型品牌活動「土豆映像節」、「青春的選擇」等。

雙十一營業額達15.6億

小米在月初高調宣布要進軍視頻內容產業,合共將斥10億美元投資去解決小米電視與盒子內容不足的問題,提升用戶體驗。新浪報道又指出,小米下一個目標為百度旗下視頻網站愛奇藝,將於下周宣布以3億美元投資,並將有一名高管進入愛奇藝董事會。

優酷土豆目前在美國上市,前晚收報21.72美元,市值45.24億美元。阿里巴巴及雲鋒基金在今年4月以12.2億美元入股,其中阿里持有優酷16.5%股份。

另外,小米執行長雷軍公布在雙十一單日銷售達15.6 億元人民幣,其中總共賣出115.9 萬部手機,較去年5.53億人民幣大升1.8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