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
IP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然而,國內IP產業開發尚未能跳出商業模式單一的桎梏,行業亟需構建一個更具成長性、更加健全的IP生態。
5月5日,由著迷網絡(樂享方登,835055)與合一集團(優酷土豆)共同舉辦 “來玩大的——合一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布局發布會”在京舉行。發布會上,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著迷網絡副總裁田非、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等人講述了在多屏文化娛樂生態下的遊戲戰略布局。
發布會首次發布“BIG計劃”,宣布將在大資源、大IP、大社交、大生態四大方面進行全面布局,突破傳統遊戲產業鏈的慣性跑道,顛覆式創新推出眾包發行模式,構建優質的泛娛樂生態體系。雙方攜手打造的“來玩”視頻社交平臺也正式宣布上線,通過對IP的擴容與增值將為泛遊戲產業鏈中的各環節帶來巨大的價值空間。
模式升維,突破IP發展瓶頸
在IP產業高度發達的美國和日本,全板塊、全鏈條的“跨界”模式已經相當嫻熟。那些頂尖的“IP工廠”如派拉蒙、迪斯尼、漫威公司,它們塑造的超級IP,總是能與時俱進地出現,並在不同領域綻放出色的經濟價值。
但就目前的中國而言,優質IP極度稀缺且開發鏈條很不成熟,中國IP商業模式也在意圖仿效國際巨頭深挖IP紅利,除了在上遊要接入優質內容供應商,也需要打通內容生產者與市場的壁壘,讓產業鏈各端的人群之間產生良好的黏性與互動,達到不間斷、無邊界、互惠共榮的狀態。
古永鏘在會上指出:“今年4月合一順利完成私有化,和阿里的聯動也在不斷深入,各項業務持續發力。在前不久的優酷春集上我們發布了‘玩轉內容’,講述內容的新玩法,今天也發布了遊戲的各種玩法,歡迎文化娛樂生態的合作夥伴和我們一起玩起來,玩轉遊戲。”對於雙方合作的基礎,陳陽表示:“這是基於對用戶興趣的珍視。對興趣的國度而言,著迷,才有樂趣。”在這個興趣國度下,內容生產、交互體驗與穩健的商業模式如同興趣國度的水、空氣與土壤。
在發布會上,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也宣布,在“BIG計劃”的體系下,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聯手從三個方面對目前遊戲市場普遍面臨的IP瓶頸進行突破:首先,雙方倡導的是大IP,即強調一個優質IP在文學、影視、遊戲等多領域的交互共生,強調持續原創、長期投入、興趣合群、衍生開發、二次創作以及IP間的跨界與聯動。其次,雙方合作後將會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即提供從IP孕育、儲備、孵化、衍生,到變現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最後,大家以開放的心態,強調產業鏈的協作、分工和共贏,例如遊戲產業鏈條中的遊戲研發、遊戲運營、遊戲發行機構以及泛娛樂文化產業鏈中的文學、影視等內容提供機構,都將有機地納入計劃中。
“IP是聚合興趣用戶的起點,借助與合一的合作,著迷網絡將積極拓展IP容積。開放發行升維,深耕社交升維,深度滿足用戶興趣”,陳陽總結到。
而原始IP如何開發,現有IP如何深化,如何延長IP生命周期?未來IP的發展方向在哪里?合一集團遊戲中心總經理李偉也表示,好的遊戲本身也是一個好IP。未來將開放《獸血再燃》、《禦劍情緣》 等一系列重磅IP。著迷網絡將與合一集團共同通過遊戲布局、資源開放、眾包發行等為整體產業輸出多元價值,推動移動遊戲產業價值提升。
(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和著迷網絡董事長及CEO陳陽共同啟動BIG計劃)
突破次元,眾包IP遊戲孵化發行
將視角聚焦到遊戲行業,此次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為行業註入的一劑猛藥在於創新的眾包發行模式。
在遊戲生產的以往慣例里,“生產線”上的關鍵樞紐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相關IP的遊戲孵化相對更加封閉,開放合作的前提通常也是出於對利益分配最大化的考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此次推出的BIG計劃,以完全開放的心態向業內喊出了“眾包發行”的口號。對遊戲行業而言,好IP的發行在哪里,吸金口就在哪里。集結了優酷土豆、磨鐵文學、AcFun、羅輯思維等優質網生平臺力量,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幾乎囊括了華文世界的IP生產源頭。
據著迷網絡透露,眾包發行是對於傳統遊戲單一渠道發行的有效提升,是對傳統發行模式的一次革新。依托IP資源招募行業發行合作夥伴,以開放、合作、協作的眾包發行合夥人模式,將推動實現全產業鏈合作共贏。
調動、整合一切能夠更好體現IP價值的資源,為IP的成長、互動、延伸、發行量身定制服務——這些舉措都利於將IP打造成為一個優質文化標的,從而改善傳統單一依賴渠道的發行弊端,進而實現單一發行到眾包發行模式的升維。將過去競爭關系變為合作關系,為產業鏈合作夥伴間提供多種排列組合的可能,也將為遊戲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攜手共贏,泛遊戲領域的IP價值最大化
除了遊戲開發、發行的眼下困局,當前國內大多數的遊戲推廣依然面臨著很多問題,一方面,分散的硬件平臺、單一的渠道和推廣方式、高企的營銷費用讓開發商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內容數量劇增,同質化、劣質化嚴重,缺乏盈利空間等等,也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新近興起的遊戲視頻熱潮,盡管似乎已成為大勢所趨,但卻面臨著錄制難、剪輯難、分享難、傳播難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著迷網絡與合一集團聯合開發出全新的“來玩”平臺,以視頻社交為切口,融合了著迷網絡UGC運營能力和合一集團下優酷土豆高人氣用戶平臺,打破傳統單一遊戲社交,打造泛娛樂社交平臺,首次實現了遊戲、視頻、社交的全程打通,搶灘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在交互體驗方面,利用便利、多場景、浸入式體驗的“來玩”交互平臺,鼓勵用戶生產,社交,生成社群。在這樣的環境下,興趣型用戶像吸塵器一樣,會把很多用戶吸進來。找到興趣用戶,優化提高體驗,卷入更多用戶。
而且,“來玩”獨有遊戲內嵌入視頻功能,可以幫助玩家快速查看相關攻略,並在視頻頁直接與其他玩家對話。同時,玩家還可以一鍵錄制精彩遊戲過程;切換到前置攝像頭錄制,玩家又可秒變主播,對遊戲玩家的需求進行升維滿足。
同時,生產自用戶的遊戲視頻具備天生的關系鏈屬性,一條發自好友的優質遊戲內容,說服力遠大於各渠道的廣告。依托興趣聚合的“來玩”平臺,加上著迷網絡原有的UGC基因,讓合一擁有了更好的IP孕育土壤。UGC發酵和二次創作,使IP得到廣泛傳播。
作為新三板市值最高的泛遊戲服務平臺,著迷網絡深耕泛遊戲行業多年,一直專註於內容的運作和沈澱。如本次發布會的主題一樣,著迷網絡與合一的攜手意在“來玩大的”——更巧妙、更暢通地盤活IP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立體的眾包開發,構建更加全面、立體的IP生態環境,以此推動泛娛樂行業生態的開闊發展。
17年前,馬雲帶著17個人擠在杭州湖畔花園公寓里沒日沒夜創業時,每個人都身兼數職,特別是看似沒有太多技術要求的客服。現在螞蟻金服集團CEO彭蕾當時是客服的主力,她以網名“小土豆”與西方客戶進行郵件往來。後來她做了首席人力官,看來客戶服務是一項洞察人心的工作,走心與否,對方馬上就能體會到。
當年18位創始人中的另一位女性戴珊,現在是阿里巴巴首席客戶服務官(CCO),阿里的客服傳統現在仍由初創合夥人延續著,這也不難看出馬雲對客服工作的重視度。今年夏天,主要針對天貓的服務升級方案“無憂購”在平臺上線。阿里CEO張勇在一次內部溝通時說,今年要打好11場戰役。實際上對應的是11個創新項目,無憂購就是其中一仗。
什麽是無憂購?可以理解為天貓針對消費者進行的一次服務打包升級,眼下的重點在極速退貨(款)和上門服務這兩個環節。極速退貨,買家申請7天無理由退貨,系統會自動響應通過;極速退款針對T2級別以上的天貓會員,天貓先墊付退貨款給買家。上門服務,一個是上門取退,運費險可同步抵扣退貨運費(限首重公斤內);另一個是對大家電、家裝建材等商品的入戶安裝,這方面天貓力量薄弱,所以接入了大量第三方專門做上門服務的公司,比如戶幫戶。
剛上線時,無憂購並沒有引起消費者多大註意。像菜鳥聯盟會在商品首頁位置貼一個“菜鳥聯盟”的藍色Logo,無憂購其實也有一個自己的紅色Logo,買家在查看天貓上的一款商品時,價格下方的服務說明欄里列出的服務項目涉及的就是無憂購服務,但是需要再點進去才能看到無憂購的紅色標誌。現在這套服務標準已經覆蓋了天貓90%的品類。
可以這樣理解,無憂購是一個動態的服務,後續會不斷有新服務項目加進來,而且針對不同類目的商品,服務花樣也各異。天貓給它畫了一個三橫九縱的服務矩陣,橫向是服務內容,縱向是行業類目,畢竟買生鮮和買手機的服務方式是差別很大的。先從一個個商家單點覆蓋,再將同行業的服務標準串成一條線,最後在整個天貓這個面上構成一套服務體系,實現服務的點線面升級。
但這是有很大難度的事。
理論上看,相比自營電商,平臺型電商更難對售後服務進行標準化統一管理,因為貨不是自己的,商家各有各的打算,想把數百萬商家的服務進行標準化,靠強制很難真正奏效。服務升級,客觀上給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無憂購第一批覆蓋商家,華為榮耀服務總監齊亮舉了一個很細節的例子,以前的財務流程是退貨商品入庫了才確認退款,現在流程變了,如果消費者退手機時沒有將發票一同退回,發票所涉及的稅款部分就無從追討,雖然這種情況只是很小比例,溝通起來卻需要花費較多精力。但他又說,當其他競爭品牌達到天貓無憂購的標準後,如果自己跟不上,勢必會在用戶體驗上落伍。
這句話點出了無憂購推行下去的一個動力。天貓是一個平臺,有遊戲規則,當大多數商家認可這個規則,以統一標準提升了自己的服務後,那些沒有提供這些服務的商家就會面臨被淘汰的處境。很簡單,如果一款商品(特別是大件)價格相同時,人們當然會傾向於買售後服務保障更好的那家。這實際上是商家經歷了自然分級,平臺希望以優質商家帶動品質提升的一個過程。
具體到品類上,相比於服裝、3C等小件商品,大家電、家具建材等對售後服務的要求更高。我在線下家具城買了一套家具,商家會派自己或第三方的工人送貨安裝,服務到家。如果是在線購買但後續配套服務跟不上,消費者實際上買來的是麻煩。無憂購這次突出家裝建材領域的服務,是想說,如果最難的商品服務都實現了,小件商品更不在話下。
以大家電為例,據第一財經記者向天貓內部了解,今年雙11天貓電器城將主推預約送貨服務。這相當於給消費者提供更確定性的服務,下單之後想幾點收貨,就讓快遞準時送貨到家,這就是確定性,這也是天貓提升品質的核心訴求之一。要想在雙11這種異常繁忙時段實現預約上門,至少需要菜鳥配合,用大數據更精準地分配上門工人的時段。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無憂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以及關聯公司之間協力。
最後,無憂購推進的基礎支撐之一,即控貨。天貓針對部分3C、家電等標準化程度很高的商品采取集中入菜鳥倉,就近發貨,類似於天貓超市的寄售模式,比如你查看一款家電,頁面顯示屬於天貓電器城在售,詳情頁會顯示它來自天貓的倉庫。對貨品的掌控力增強了,服務的確定性相應也會提升。但對於服裝等個性化非標品,就不是控貨這種模式了。
張勇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
i黑馬訊 10月31日消息 今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郵件,宣布優酷土豆CEO古永鏘不再擔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職務。而古永鏘本人在郵件中表示,他將致力於生態投資,負責籌建大文娛產業基金。
當天,張勇宣布,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並任命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董事長兼CEO,向其匯報。
以下是張勇官方郵件:
各位阿里人,
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今天,阿里巴巴集團在文化娛樂戰略上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集團正式啟動籌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同時將籌集規模超過百億元人民幣的大文娛產業基金,長期堅定地投資文化娛樂產業的未來。
這也意味著,阿里生態在不斷演進發展過程中,又孕育繁衍出一個嶄新的生態——文化娛樂生態。
文化娛樂生態將與電商生態、金融生態、物流生態、雲生態相互交融,讓整個阿里生態體系更加豐滿,為消費者和客戶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服務。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不僅承載了阿里巴巴集團自身發展的使命,更承載了推動整個社會的電影、視頻、文學、音樂、體育等等相關文化娛樂產業全面擁抱互聯網,走向未來的夢想。
經集團研究作出以下決定:
1、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將由“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所屬業務發展而成,包括:優酷土豆、UC、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體育、阿里遊戲、阿里文學、阿里數字娛樂事業部。
2、任命俞永福出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籌)董事長兼CEO,向我匯報。
俞永福擁有敏銳的商業判斷、優秀的領導力和高效的執行力。擔任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期間,有效地梳理、整合版塊內各業務,形成一張大圖,為籌建文化娛樂集團打下了堅實基礎。
3、古永鏘擔任阿里大文娛戰略和投資委員會主席,負責籌建大文娛產業基金,通過基金產業投資的方式,協助我推動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
古永鏘不再擔任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職務。他將從具體業務中抽身出來縱觀整個行業,憑借對文化娛樂產業非凡的理解力和前瞻性,全力籌建和執掌百億產業基金。
長風破浪正當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通向未來的大門已經打開,大家一起加油!
逍遙子
阿里巴巴集團CEO
2016年10月31日
以下為古永鏘內部郵件:
合一同行,共創未來
各位同學: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阿里大文娛板塊的一次新的組織安排。我將擔任阿里文娛戰略投資委員會主席。阿里文娛戰略投資委員會將負責文娛板塊的戰略布局和生態投資,並計劃募集規模約15億美元的生態基金,阿里巴巴、成為基金和我本人將成為首批出資方。
同時,阿里將籌建大文娛集團,俞永福擔任董事長兼CEO,優酷土豆將作為其中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將繼續由楊偉東負責管理和運營。
文娛生態基金和文娛集團是投資和實業、生態和平臺的關系,兩者雙劍合璧,協同合作,必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產業的繁榮。
從合一網絡,到後來的優酷、優酷土豆、合一集團,過去十一年和大家同行,我很感恩。我們一起白手起家,合力同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第一,一次又一次地實現了我們的預言。我們見證了三網合一、多屏合一的時代,我們在文娛領域領跑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
我們定義了優酷牛人、拍客、微電影、網絡脫口秀、網絡真人秀等網生內容模式,通過自制合制自頻道推出了大量優質的網生內容,在VR、互動直播、視頻電商等新領域為用戶創造全新體驗,豐富了文化娛樂生態。
尤其私有化以來,以《微微一笑》、《火星情報局》為代表的爆款頻出,流量再創新高。即將到來的12月21日,是優酷的十周年紀念日,屆時,一個更年輕、更娛樂的新優酷將全新亮相,我們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十年。
今天,我把月覆蓋用戶數超5.8億、多屏日播放量超10億、日播放時長 1.3萬年的優酷土豆交給永福和偉東,期待他們帶領大家走向更好的未來。
永福不但帶領了UC走向成功,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還在融入阿里生態後,帶領高德走向行業巔峰,讓阿里移動事業群和阿里媽媽的表現蒸蒸日上。
他豐富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和管理經驗與我們非常互補,也有助於讓我們更容易協同打通阿里資源,融入阿里大家庭。
偉東也曾是一個創業者,自加入優酷以來,也是屢創佳績,將品牌打造得更加年輕和娛樂,和團隊一起推動多個內容爆款和模式創新,在團隊建設管理方面也有著顯著的進步和成績。能找到他們兩個互補的人接棒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當下,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時代,互聯網平臺充分參與到了文娛內容的生態鏈上遊,互聯網的特性打通了單屏、到多屏、到全屏、乃至無屏的展現方式,在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娛樂內容顛覆了人們的付費習慣和交互方式。而在當前產業中,融入到生態、“打群架”更容易成功,在正式融入阿里生態後,優酷土豆平臺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們的事業大有可為。
2005年的11月1日,是合一創業夢想的起點,在這十一年間,很有幸和大家這樣專業、專註的優秀團隊,踐行了分享快樂智慧和感動的使命,分享了行業的發展和成長,成就了自己和更多生態中的合作夥伴。這期間最高興的,是和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兒,而作為戰友,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情也很重要。
今後,我和德樂會用生態投資、賦能和鏈接的方式與大家繼續攜手,站在新的產業競爭最前沿,加速推進這個行業的發展,讓我們的主戰場獲得更大的勝利。
文娛生態基金將與文娛集團相向而行,致力於拓展多屏文化娛樂生態系統的外延,鏈接更多的生態夥伴,將我們共同的夢想推向新的高度,讓我們共創文化娛樂產業新的輝煌。這對於優酷、阿里大文娛以及全行業來說,是一個更優更酷的未來。
VKoo
2016.10.31
3月31日晚,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阿里文娛)宣布土豆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兼任總裁,帶領土豆在阿里文娛的生態助力下全力進擊PUGC領域。
轉型後的土豆將成為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的重要落棋點,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表示,將充分利用阿里文娛的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護航新土豆,賦能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放眼未來,以科技生產力為基礎的阿里文娛集團,也將致力於構建文化娛樂產業的新基礎設施。
在推動PUGC的具體舉措方面,何小鵬宣布推出“大魚號”,並投入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召喚全球大魚合夥人。其中首批入駐名單包括海外機構如聯播網Freedom!、WebTVAsia葡萄子、Yoola;國內機構容藝教育、二更、何仙姑夫、新片場、沈小姐生活空間、萬合天宜;垂直類合夥人如鯨魚現場、Papitube和日日煮。
打造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自籌建之日起,就給文娛產業帶來了新的想象力,一舉一動牽動產業走向。俞永福現場分享了阿里文娛成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快樂”。
“內容和科技原本是兩個平行空間,沒有太多的接觸和碰撞,但現在Digital(數字技術)和Data(數據技術)的發展使得兩者正加速融合。在這種大背景下,阿里文娛的定位就是打造文化娛樂產業的新基礎設施,賦能產業各方擁有更好的創造和呈現能力,更高效地服務於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多的快樂。”他認為,要達到這一目標,關鍵在於打造“三力”——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
能力主要是指技術創新和數據積累,阿里文娛將從大數據分發、貨幣化、衍生等多個層面提供支撐,支持內容產業的發展;耐力則是指不投機,長期投入、長期發展的實業心態;生態實力,體現了阿里文娛“綜合生態型文娛集團”相對“單體公司”的發展優勢和後勁,實現多向協同,矩陣聯動。
娛樂消費升級、產業環境優化讓內容創業,特別是短視頻的生產和消費空前活躍。這也是阿里文娛進擊短視頻的重要原因。“如果說七八年前是‘MobileFirst’,那今天就是‘Video First’,視頻是內容領域最大的風口。我們會利用阿里文娛的‘三力’全力打造新土豆。”俞永福表示。
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
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在土豆落地也是水到渠成。土豆是國內最早一批起家做UPGC的視頻網站,十二年的發展和生態沈澱中培養和支持了大量PGC企業誕生、成長和壯大。
轉型後的土豆背後也捆綁著更多的資源,整個阿里文娛從產品到數據,從商業到技術的能力都是業內領先,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可以形成幾何效應。此外,土豆還公布了海外拓展計劃,面向於亞洲市場的短視頻App“tudoo”將於5月推出,將借道應用商店將中國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將被輸出海外,走向全球。
為了讓短視頻創作者快捷高效地共享阿里生態資源,何小鵬宣布原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讓內容創作者通行阿里文娛平臺,一點接入、多點分發,獲得多平臺的流量支持。第一階段接入的平臺為優酷、土豆、UC、UC頭條、淘寶、神馬搜索、豌豆莢。第二階段接入的平臺為天貓、支付寶等,並將分階段逐步完成從賬號到內容的完全打通。
除了多點分發,新土豆以空前力度推出“大魚計劃”。該計劃是UC訂閱號“W+量子計劃”的升級,整體規模為20億現金。“大魚計劃”由大魚獎金、廣告分成、大魚合夥人三部分組成。其中,“大魚獎金”用以每月獎勵2000名垂直品類優秀內容創作者。廣告分成方面,創作者則可同時享有土豆、UC、優酷三大平臺分成收益。
“大魚合夥人”針對MCN機構推出了業內獨創的對賭激勵模式,年播放量達到約定數值即可獲得100萬元獎勵。葛威表示:“新土豆希望跟合夥人和廣大創作者一起在短視頻領域乘風破浪,更希望大魚合夥人能在我們的平臺上名利雙收,有魚有肉。”“大魚合夥人” 采用邀請制,要求旗下有5檔以上原創節目、每季度全網播放量超過1億。合夥人享有四大權益:流量上獲得享受必發和PUSH等資源激勵、超出設定KPI的流量按高單價結算,收益對賭、通過品牌扶持增加曝光率,並通過技術保護和法務維權對原創作品進行版權保護。
在終端觀看體驗上,還發布了一項重大利好消息。土豆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將在5月合力推出流量全面免費或低至市場一折價格的定向流量產品,徹底解決4G-5G時代用戶觀看視頻的最後一道障礙。
“優酷+淘寶+來瘋”生態護航新土豆
在阿里文娛體系的加持下,通過與優酷、UC、淘寶、來瘋之間的聯動,土豆形成的是以短視頻為核心的內容生態,阿里文娛也由此覆蓋了圖、文、長視頻、短視頻在內的全內容形態。
楊偉東分享了優酷為短視頻創作者提供的“內容+人”兩條進階通道。他表示“土豆聚焦短視頻、優酷聚焦長視頻,這樣的分工實際上是讓兩個平臺都能專註在各自領域發揮優勢。在極致運營下,優酷劇綜影漫等頭部長視頻獲得的註意力能更精準更高效地分發給短視頻,而短視頻也將進一步放大頭部內容的聲量。”
董本洪介紹了短視頻與電商平臺間的新玩法。淘寶推出Channel T,為土豆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打造了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其中,淘寶二樓面向S級合作夥伴;淘寶臺為優秀創作者提供對接淘寶的機制和綠色通道,助其成為“淘夥伴”,享受自有品牌售賣、發起直播、淘寶頭條視頻等特權;短視頻全淘融入除了推薦特權外還能享受飛豬等更多阿里系平臺機會。除了線上的三層合作模式,淘寶還提供與線下結合的聯合營銷,如系列達人Pop Up Store商圈、加入造物節等。
張宏濤分享了來瘋與土豆的互動支持,他說:“直播是短視頻生態中的一部分,來瘋已經從直播平臺變成聚集特長青年的短視頻社區。來瘋將輸送大量的短視頻內容給土豆,充分放大綜娛小內容的價值。”
阿里文娛自成立以來舉措不斷。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優酷在會員業務上率先突破3000萬,啟動“視頻PUGC戰略升級”,阿里影業與合一影業整合,全資收購大麥強化線下基礎服務環節。今天,阿里文娛的進擊和土豆的轉型意味著短視頻行業競爭從初創級進入到生態級,不僅是短視頻領域將會掀起一股巨浪,阿里文娛正在不斷用科技生產力,為快樂事業而奮鬥,向著打造“文化娛樂產業新基礎設施”的目標前進。
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
本文由三聲(微信ID:tosansheng)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文娛板塊已經是巨頭角力的重要戰場,戰火也同時燃燒到短視頻領域。
一周前的一份宣傳海報暗示阿里即將在短視頻有所動作。3月31日,在阿里巴巴召開的“阿里短視頻戰略暨新土豆發布會”上,阿里宣布土豆即將轉型為短視頻分發平臺,並將推出補貼計劃扶持短視頻的內容創作,現金投入上預計超過20億。
根據阿里在這場發布會上宣布,土豆在未來將成為鏈接年輕群體的短視頻平臺,而短視頻業務在阿里內部也已被提升至戰略高度。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土豆總裁何小鵬在發布會前接受《三聲》(ID:tosansheng)記者采訪時表示,阿里巴巴內部已經視短視頻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短視頻是未來。”何小鵬說,“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
短視頻在2016年後開始高度增長,資本市場對其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事實上,阿里之前已在淘寶二樓進行過短視頻試水;騰訊與華人文化在本月中旬宣布投資快手;而今日頭條也在去年宣布會以10億貼補短視頻創作,並與芒果TV、中超聯賽等達成短視頻的相關合作。
下註短視頻領域的阿里也在某種程度上面臨新的挑戰,而這也與阿里未來的戰略布局相關。“大家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短視頻領域的投入,一定是巨大且持續的,不光跟電商相關,不光跟文娛相關,不但跟阿里雲相關,跟很多的領域都有關聯,這是一種趨勢。”何小鵬說。
重要的短視頻
在這場發布會上,阿里首先將短視頻提高至影響阿里文娛布局的戰略意義,並因此針對阿里文娛原有架構進行了重新調整。
根據這場發布會上發布的具體訊息,與優酷一同歸於阿里的土豆未來會轉型成短視頻平臺,同時阿里還會針對短視頻創作推出補貼計劃。未來阿里會將原UC訂閱號和優酷自頻道賬號統一升級為大魚號,內容創作者通過一個賬號就可以通行阿里文娛平臺,這一計劃將鏈接包括Freedom!、WebTVAsia葡萄子、何仙姑夫、Papitube和日日煮等一批短視頻創機構或作者,而除去阿里系下各平臺所提供的流量支持,針對內容創作補貼的現金投入也將達到20億。
阿里巴巴合夥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也在這場發布會上強調短視頻的重要意義,“視頻是內容領域的最大風口,如果說七八年前是Mobile First,那麽現在就是Video First。”
在土豆與阿里的互相配合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土豆總裁何小鵬將兼任新土豆總裁,優酷、淘寶和來瘋直播同時將為土豆提供內容及流量支持。何小鵬在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表示,“這次跟淘寶一起來做新土豆的架構體系,就是希望把淘寶系、阿里雲和優酷和UC文娛集團這條線全部打通,一起來打造。核心點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百分之百對接到每條線一點接入,但我們大概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把大部分的系統打通,這個思路已經開始確定,而且正在往前做。”
阿里在發布會上強調自身一直對短視頻業務保持高度重視。根據何小鵬接受《三聲》(ID:tosansheng)采訪時所稱,阿里醞釀短視頻布局大概有兩年之久,並在去年定位大文娛業務時重啟該計劃。“當優酷土豆和整個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開始逐漸融合,我們就開始重新探討土豆的未來。這時候,我們認為,幾年前探討出來的的短視頻策略,在土豆上去發布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點。”
去年同時也是短視頻爆發元年,隨後短視頻在創作和市場上都進入到全盛時代。根據資料顯示和數據整理,2016年短視頻全年融資超過53.7億,其中一條融資1億、二更融資1.5億,擁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一下科技在去年年底完成5億美元的E輪融資,包括今日頭條等平臺都針對其提出了價值過億的扶持計劃。
最重要是短視頻對阿里即表示流量入口與新的商業模式。短視頻已經成為碎片化內容的重要傳達方式,垂直短視頻app用戶規模達到1.31億人,約為中國總人口的20%。而一條等短視頻平臺和淘寶二樓也在側面上證實短視頻具有較好變現的可能性。
何小鵬在采訪中也將短視頻定義為阿里的戰略選擇,“短視頻對於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文娛集團都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一種用戶的需求,代表商業模式衍生,代表未來替代圖文消耗時長的一種趨勢。短視頻今天大家看到大部分的都是KILL TIME的消磨時間的娛樂,將來一定是KILL TIME+SAVE TIME,讓我們獲取信息。”
“沒有比土豆更好的”
土豆作為短視頻切入口同時源自它的品牌調性。作為最早一批的視頻網站與UGC社區,土豆在這次定位中提出了“只要時刻有趣著”的品牌口號,試圖以其視頻基因匹配短視頻用戶的年輕形象。
何小鵬也把土豆視作阿里切入短視頻的重要手段,“土豆是打贏這場戰略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的方法,在我的眼中目前沒有其它更好的。”
短視頻在2016年取代圖文成為重要的信息載體和娛樂方式,行業間也就短視頻布局達成一致。事實上,阿里選擇以土豆切入短視頻可能是相對折中的戰略選擇——短視頻領域已經布滿許多重量級玩家,作為“前景光明的短視頻領域”,擁有視頻的土豆則可以在品牌調性上與短視頻的主流用戶形成很好的匹配。
其中在諸多玩家中,華人文化在去年總共參與一條、VS media、快手、梨視頻等短視頻公司投資。在去年的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黎瑞剛將短視頻包括在“年輕取態”,“我們的目標是年輕化內容的方向, 我們認為視頻是方向,尤其是在今天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中間, 碎片化的內容短視頻是一個方向。”
今日頭條則提出10億元的短視頻補貼計劃,並宣布通過獲得中超聯賽和芒果TV等項目的短視頻版權建立商業壁壘。“短視頻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消費,並且在任何場景下都可以進行,這讓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得以進行多次消費,消費頻次因此提升。”今日頭條副總裁趙添在年初的新榜大會上分享時表示,“我們認為短視頻不是更短的視頻,其實是次世代的圖文。短視頻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更高效、準確的載體,當然我不認為文字會消失、我們今天所閱讀的優美的內容都會變成圖像化的視頻,但其中有一部分會慢慢被視頻取代。”
事實上,騰訊也在近期宣布加大短視頻投入。此前騰訊的短視頻項目微視宣布關閉,隨後以投資快手為短視頻布局加碼。而針對快手的投資也被形容為騰訊最正確的三筆投資之一。“不出意外,短視頻市場將會迅速扭轉短視頻領域被動局面。”
阿里在此之前也在淘寶二樓做過較小規模的短視頻試水,並曾投資日日煮等短視頻團隊。不過何小鵬強調土豆在短視頻布局上仍有機會,“土豆的核心在PUGC,大家可以看到P放在前面,很多公司做的是UPGC,U在前面,策略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根據發布會上透露的具體信息,土豆未來的定位是全球第一短視頻平臺,除去已有的扶持計劃,未來土豆還會針對亞洲市場發布一款短視頻app“tudoo”,並協同淘寶、優酷形成PGC短視頻的孵化器,“讓內容流動起來”。
承認進入市場較晚的何小鵬也再次在采訪中強調土豆的品牌優勢和阿里的資源優勢。“土豆擁有一個不錯的品牌,文娛集團擁有很多的視頻,而且視頻有長的也有短。我們擁有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都有很多的優點。包括剛才講資金的投入,我們比這些公司都要大得多的多。”何小鵬說,“我們一定要做最大的PUGC平臺。”
戰略與戰術
楊偉東
“任何一個好的戰略,執行不好都是一個失敗的戰術;任何一個好的戰術,將來都可能成為一個戰略。”何小鵬在采訪中也提及短視頻的商業價值目前仍被低估,“今天的商業收入規模還是非常小的規模,我們認為短視頻的商業規模起來的時候,才是這個市場達到了競爭第一步的時間點。商業規模打造的競爭原來都是非常弱小的競爭,創業公司級的競爭,還遠遠沒到生態級公司的競爭。”
短視頻所存在的商業價值一直被視為其與其它媒體形式相區別的重要優勢。作為“離錢最近的媒體”,在阿里之前試水的淘寶二樓中,第一季短視頻劇集“一千零一夜”為淘寶帶來了上線兩小時賣出20萬只鮁魚餃子的銷售成績,而定價為150元的100g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也在節目播出後的兩小時內宣告售罄。
但行業也公認短視頻的盈利模式目前還相對單一。商業價值仍然需要廣告等流量轉化手段才能實現。早前快手創始人宿華承認快手2016年仍處於虧損狀態,針對付費展開的增值服務也需要時間鋪開。而何小鵬也承認未來阿里在短視頻的盈利方面還會有兩三年的探索期,中間也還是從最基礎的廣告模式做起。
不過何小鵬仍強調土豆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從品牌到效果中間有社交、競價這樣的廣告體系來看,大部分還應該在PGC內,這部分的廣告效果目前總的盤子每家都很小,這里面有巨大的機會。”
而除去在商業價值上進行持續探索,短視頻布局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對阿里的大文娛板塊產生持續影響;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將決定何小鵬所稱的“戰略”與“戰術”能否取得預期效果。
阿里巴巴在2016年6月宣布成立大文娛板塊,隨後針對集團原有的文娛業務線進行調整。短視頻的加入則能夠優化阿里文娛的布局結構與提升整體競爭力。作為阿里文娛板塊中長視頻的主要提供者,阿里文娛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也在發布會上表示,“土豆專註於短視頻,優酷會越來越堅定地去堅持網絡電視臺的定位,長視頻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重心,這個平臺的明確分工也可以讓這兩個平臺在技術、產品、運營、內容上面做得更加的極致和純粹。”而來瘋直播CEO張宏濤則表示來瘋未來將輸出短視頻內容給土豆。
同時作為年輕人目前習慣的主流分發方式與內容載體,短視頻與阿里大文娛的相互配合也將帶來阿里與年輕用戶的再次對接。淘寶將推出Channel T,以為土豆平臺內容的創作者提供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另外淘寶還將提供與線下結合的聯合營銷。“我們是一個長跑型的公司,長跑會帶來很多的機會。”何小鵬說。
土豆此次宣布全面轉型短視頻,背靠阿里大文娛打造短內容創作者的樂園。
本文由讀娛(微信ID:hanguoxingyule)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
阿里推土豆入局 短視頻風口真的來了
3月31日晚,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阿里文娛)在京召開了短視頻戰略暨新土豆發布會,宣布土豆全面轉型為短視頻平臺,由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何小鵬兼任總裁,帶領土豆在阿里文娛的生態助力下全力進擊PUGC領域。轉型後的土豆將啟用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定位,口號也由“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導演”變為“只要時刻有趣著”,號召那些能玩愛造、機智敏捷、對世界好奇、內心堅持的年輕人主動發現和尋找身邊有趣的人和事。
土豆的變身,除了表明阿里開始發力短視頻市場之外,也標誌著一直處於混戰之中的短視頻繼視頻網站、O2O、共享經濟等風口之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速發展期。其實短視頻發展多年,但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成為“全民熱點“,也和之前的玩家量級不夠有關。內容、渠道、變現能力等在之前都制約著短視頻的市場熱。而此次繼阿里、騰訊相繼宣布進入該領域,一方面在戰略上擴充了各自文娛內容板塊,另一方面也是綜合生態鏈下的又一場博弈戰。
“新三國“大戰:土豆的底氣和騰訊的救國以及今日頭條的布局
隨著互聯網巨頭們對稀缺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短視頻更是成為新一輪爭奪焦點。土豆此次宣布全面轉型短視頻,背靠阿里大文娛打造短內容創作者的樂園,距離騰訊宣布耗費巨資搶得快手不過數周。短視頻幾乎突然之間成了巨頭們的新競技場且各有絕招:
鎩羽之後曲線救國的騰訊——騰訊也算入市短視頻先鋒軍中的一員,當初旗下微視剛剛成立之初無疑是騰訊的寵兒,並且因為大批明星的代言,騰訊社交輔助等一些列壕手段風光一時。可惜2013年上線的騰訊微視,在2017年4月10號宣布正式關閉,微視的衰退之後,騰訊大手筆宣布3.5億投資短視頻APP快手。以非主流內容圈占短視頻市場的快手,一直以來因為其太過“接地氣”的定位,用力過猛的表演飽受爭議,在“內容為王,精品致勝”的今天,或許並不能成為騰訊在短視頻領域長久穩固的護城河。
搶先一步的今日頭條——從2016年9月起,今日頭條宣布要拿出10億人民幣用於補貼短視頻,其 CEO 張一鳴認為“短視頻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因此他們對短視頻的態度是“All in”的觀點,除了補貼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還通過引進的體育賽事來提升短視頻的內容質量和用戶吸引力,但這也是建立在付出高昂版權費用的基礎上,單純依靠高質量的 UGC 和 PGC 支撐起平臺內容的現象顯然並沒有出現。
“阿里大文娛”底氣:經驗+資源+投入——阿里這次正式進軍短視頻並不是全新領域試水,阿里投資了微博,而秒拍在微博的支持下發展的也不錯。此次阿里啟用“土豆”成為阿里文娛短視頻戰略的重要落棋點,應該是處於經驗與土豆自身產品優勢的雙重考慮。土豆是國內第一家UPGC視頻網站,是最早的短視頻專業社區,十二年的發展和生態沈澱中培養和支持了大量PGC企業誕生、成長和壯大。為支持此次土豆轉型,何小鵬宣布推出“大魚號”,並投入20億現金打造“大魚計劃”,召喚全球大魚合夥人。並且在阿里文娛體系的加持下,通過與優酷、UC、淘寶、來瘋之間的聯動,全力助推土豆進擊PUGC領域。
變現能力或將成為短視頻之爭的“關鍵點”
沒有變現模式的內容創業在今天就是在浪費時間和耍流氓。在當下短視頻的風口,雖然眾多平臺仍然不惜一切的以補貼的方式來鼓動大家去做。但是任何一款產品都不能以補貼來作為自己的長久之計,而短視頻內容變現目前主要有三塊:
1、內容本身,類似於打賞或是付費會員觀看模式;
2、往電商這塊導流,然後做用戶和產品的分層;
3、廣告,通過點擊播放量與平臺廣告收益分成。
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一個新內容誕生想要實現獲利最大化,就免不了需要在視頻播放平臺、媒體平臺、社交平臺、商業平臺等多個渠道呈現。通過平臺間協同,跨平臺聯動起到擴大曝光範圍、增大導入流量、幫助IP養成、促進廣告銷售等目標。如此需求下,各大巨頭對其扶持的短視頻平臺的變現能力,就理所當然會被大眾挖出來仔細比較考量:
l 騰訊手握微信、QQ兩大王牌,變現之路也走的相對愜意,因為僅憑微信一己之力,從線上的社交、支付到線下服務,都能一次性打通。但是主要以增值服務和廣告的作盈利模式的騰訊。對一直被打上“LOW”標簽的快手並不能起到太大幫助,畢竟沒有幾個品牌願意為了一時的流量紅利拉低品牌調性,面對如此窘境讓人不免唏噓倚重社交產業鏈支撐打天下的騰訊這次或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l 今日頭條擁有超過5.8億的累積用戶群,單憑自身推薦手段為頭條視頻帶去流量本身就是不可小覷的,業務布局方面,只有垂直資訊產業的今日頭條,在文娛產業架構與前兩位對比確實稍顯單薄,又缺乏電商業務助力,在變現上處於劣勢。
l 再看阿里,阿里文娛作為“綜合生態型文娛集團”相對“單體公司”在多向協同,矩陣聯動能力方面就有絕對優勢,首先:手握Digital(數字技術)和Data(數據技術)的阿里文娛有“能力、耐力和生態實力——三力”加速內容和科技的融合,全力打造新土豆,其次,轉型後的土豆背後也捆綁著更多的資源支持:
1. UC訂閱號、優酷自頻道的升級讓內容創作者能夠通行阿里文娛平臺,實現一點接入、多點分發,獲得多平臺的流量支持,分階段逐步完成從賬號到內容的完全打通。
2. 史無前例的20億現金“大魚計劃”,由大魚獎金、廣告分成、大魚合夥人三部分組成。其中,“大魚獎金”用以每月獎勵2000名垂直品類優秀內容創作者。廣告分成方面,創作者可同時享有土豆、UC、優酷三大平臺分成收益。
3. 阿里巴巴集團為短視頻量身打造與電商平臺間的新玩法,為土豆平臺的內容創作者打造了覆蓋淘寶二樓、淘寶臺、短視頻全淘融入的三層合作模式。
除此以外,土豆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三大運營商將在5月合力推出流量全面免費或低至市場一折價格的定向流量產品,徹底解決4G時代用戶觀看視頻的最後一道障礙。
綜上對比,似乎證明了一點:阿里大文娛在短視頻上要更加“顯性”一些。
尾聲:
2017年勢必是國內短視頻大戰激烈的一年,處於事業上升期的短視頻也無疑會吸引更多資本註入,不斷為其加碼。但是只有背靠資金、渠道、商業化等各方面都足夠專業的平臺,才保證優質內容的長期生產,有內容變現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讀娛君認為,整個阿里文娛從產品到數據,從商業到技術的能力都是業內領先,在流量矩陣、內容矩陣、數據矩陣上形成的幾何效應最終會使其在這場圈地競爭中凸顯其核心競爭力優勢。
當土豆網那句經典的Slogan“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導演”,被“只要時刻有趣著”取代 ,新土豆正落實一場重大戰略轉型,從此走上短視頻的新長征,前面有雪山也有草地,充滿風險。但固守過去肯定會持續萎縮,就切入時機與現有的生態支撐來說,新土豆的這個決定沒錯。
關於新長征之路,筆者認為至少隱含兩重意思:
一、土豆為什麽突然要專註、聚焦於短視頻。二、它有成功的可能嗎?
短視頻的未來價值基本不用再多說。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就日常信息消費來說,碎片化趨勢已不可能扭轉,這也是媒介的“去中心化”趨勢。而視頻內容始終會是核心的消費品類,它對流量的撬動,以及對廣告主的吸引力都很可觀。
雖然優酷平臺早就有短視頻,土豆過往的定位主要就是UGC模式的短視頻。但過去一段,兩個平臺之間的定位存在一定矛盾,需要重新梳理,落實更清晰的定位,這也是平臺化戰略的深入。
現有的優酷是全品類服務,早有巨大的規模效應,客戶群覆蓋廣泛,不可能讓它只承載短視頻服務。而土豆,從當年王微創立它時就已經給它灌註了一種獨特的氣質:自由、底層、開放、青春、有趣。
這就為優土內部尋找到一種差異化定位。雖然優酷已退市多時,但也有估值的動力,雙方定位清晰,有利於外部市場重新審視這家視頻平臺的價值。
這一動作當然不會只是土豆的用心,這一定是阿里大文娛集團的戰略措施。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的話講得非常明白:“娛樂消費升級、產業環境優化讓內容創業,特別是短視頻的生產和消費空前活躍,這也是阿里文娛進入短視頻的重要原因。”這也是馬雲倡導的雙H戰略(happy+health)的最新落地動作。
將土豆短視頻平臺定位置入大文娛,還有一層生態訴求:大文娛正通過內部業務板塊之間的生態鏈體再造,重塑業務,有利於激活大文娛集團的內容端活力。當然還有分發、技術、商業等許多架構。而新土豆走向短視頻平臺之路,可以說是大文娛在內容源頭的長遠戰略,它體現了競逐未來大視頻時代的野心。
跟阿里集團一樣,大文娛內部體系之間,也有一種結構化的魅力。與騰訊互娛結構有類似,但騰訊互娛內部的內容端驅動在於閱文集團,它是文學IP,而阿里大文娛內部的驅動,未來很可能會是新土豆。
一旦新土豆平臺流量起來,它會進一步降低大文娛的采購成本。截至目前,雖然平臺已經淡化很多版權爭奪,但每年仍無法回避這一挑戰。新土豆的短視頻以及優酷平臺諸多原生的綜藝、劇集等,隱含著內容端的顛覆力量。
對於新土豆短視頻新長征成功的可能性,很多人質疑它入場時間太晚了。新土豆總裁何小鵬說,目前本地短視頻競爭主要集中在UGC領域,而PGC領域的競爭基本上沒開始。此外,UGC平臺,目前還是一些創業型公司,而生態型的公司、矩陣型的公司還沒出現,尤其BAT並沒有在PGC領域花非常大的力氣。新土豆未來會滲透短視頻全品類服務,商業模式包括PGC和UGC兩個方面。
這涉及商業模式的辨析。與視頻相關的領域,UGC模式雖然有活力,能在很短的時間匯聚起人氣,形成流量,但限於創作者終端、平臺技術、工具支撐以及ICT基礎設施的差異。UGC模式生成的內容整體往往粗糙。視頻跟文字不一樣,品質體驗更重。這種粗糙會直接影響後期的商業變現。
所以,過去幾年,包括土豆在內的平臺,虧損嚴重,生存壓力很大,淪落的已經有好多家。
融入PGC模式的PUGC,既不徹底壓制獨立創作者熱情、活力,又能給整個市場灌註專業度與品質,能提升體驗。何小鵬描述的新土豆,就是一種開放平臺定位下的PUGC模式,符合未來趨勢。
筆者也不同意土豆此刻切入短視頻“已經晚了”的說法。這與它的開放平臺、與商業模式定位有關。行業初期,還沒幾家公司誕生,平臺型企業不可能有什麽價值。只有市場上的企業群、C端用戶到了一定規模,並且對於基礎設施的訴求開始加大,才會真正呼喚平臺型企業的誕生。
當然這類平臺也不是突然生成的。筆者看到了這個行業已經到了大規模爆發的前夜:市場雖然生死氛圍很濃,但參與者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消費者已經形成習慣;ICT基礎設施已相對完善,雲管端一體化運營足夠支撐,平臺各種TP開始崛起;廣告主對於短視頻的認知開始越來越清晰,內容與廣告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就是說,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形成。新土豆此刻大規模涉入,有它水到渠成的特征。
筆者認同何小鵬說的:“任何產業的競爭,都是在商業模式典型化之後才進入到血海的,土豆今天進入這個時候是非常好的時間點。”
當然,如果只靠新土豆自身,還是比較玄,但它身後站著大文娛以及阿里集團。對此,俞永福與楊偉東的表述是:“單體公司和生態型公司的打法,還是會不一樣的。”
所謂單體公司,就是主要指獨立的短視頻平臺;而生態型公司,在他們那里,就是具有生態支撐的公司。新土豆短視頻平臺有大文娛乃至阿里集團的平臺支撐。具備了龐大的流量、用戶、ICT基礎設施(尤其大數據與雲計算技術支撐)、分發、交易、貨幣化等要素。
你可以視之為一種威懾力,但它確實就在那里。過去多年,在互聯網許多細分領域都能看到類似的發展路徑:雖然單體企業最初借助資本力量擁有一定勢能與速度,但隨著平臺演進,尤其是需要技術、場景、商業化等支撐時,它的投入與轉換、運營成本壓力就會頻現,這類平臺獨立的抗風險能力存在很多問題。
也因此而產生了一波一波的整合。雖然有些抑制產業創新活力,但創業群體確實獲得了一個生態聯盟體基礎設施領域的成本要素。
土豆副總裁葛威透露,土豆背後有“一支堪稱史上最強的算法團隊”,來自淘寶頭條、UC、神馬搜索、優酷土豆。如此可幫合夥人提升流量與KPI,並能夠賦能品牌、保護版權。而在分發環節,它將實現“一點接入,多點分發”。這確實是生態體系的描述。
俞永福多次強調阿里文娛要做文娛產業新基礎設施提供商,估計投入大文娛的資金將是百億級的。何小鵬說,20億是給土豆孵化、一起共贏的合作夥伴分紅的計劃,實際規劃將遠超原UGC領域的投融資規劃,未來“一定會投入好幾年,才會看到曙光,我們是一家多元的矩陣公司”。
就是說,新土豆的長征路,已經備好充足的彈藥。它也會成為大文娛與阿里的前端內容支撐。土豆專註於短視頻,優酷堅持頭部內容平臺定位。優酷和土豆內容之間有一種協同——“結構化的魅力”。
何小鵬將新土豆與淘寶互相比擬,並強調,今天對短視頻的判斷是“線性的”,未來則用“指數級”來判斷。因為,短視頻還遠沒有到“最好的時間”。“什麽是最好的時間?像淘寶一樣,讓100個短視頻的創作者每年都能獲得100萬元的收入,還沒到這個時候。競爭處於早期階段,比初期晚,比峰值的時候要早。”
所以,新土豆的短視頻長征之路,其實依然延續了阿里集團一貫的格局意識,它可能一開始顯得比較慢,但等到完成平臺建設,很可能會很快甩脫現有的競爭者。筆者認為,它此刻的切入算是比較精準。但至於最後是否真能成功,就要看具體的運營面了。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誇克傳媒創始人)
據知情人士爆料,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早已低調投身社區新零售市場,由其親自操盤的社區新零售項目“新零獸”平臺已經上線。據介紹新零獸近期開始接觸Pre-A輪融資,多家投資機構已表示有興趣參投。
在資本助力下,新零售成為業界焦點。目前除了阿里巴巴、騰訊、蘇寧、京東等巨頭入局之外,諸多零售和互聯網人紛紛重出江湖,殺入新零售創業大軍中。據知情人士爆料,原土豆網第9號員工張文斌早已低調投身社區新零售市場,由其親自操盤的社區新零售項目“新零獸”平臺已經上線。據介紹新零獸近期開始接觸Pre-A輪融資,多家投資機構已表示有興趣參投。
作為國內互聯網元老級創業人物,張文斌在土豆發展初期時負責過整個公司的系統建設與管理,從土豆離職之後,先後擔任過知名服飾品牌美特斯邦威,家居連鎖龍頭紅星美凱龍等傳統零售品牌公司的CTO,負責這些大型傳統零售公司的技術開發,後獨立創辦技術服務公司小工蟻,為顧家家居、今世緣、來伊份等數十家知名家居、酒業以及零食公司提供技術支撐服務。
個人不僅擁有豐富的零售+互聯網操盤經驗,對於互聯網創業的打法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張文斌認為在新一輪的中國零售業變革浪潮中,社區新零售市場將大有可為。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市場調研、技術研發與供應鏈籌備後,由其操盤的“新零獸”項目將於近期正式全面進入社區市場。
據了解,與當下火爆的“新零售”概念僅有一字之差的“新零獸”,是一家定位於社區新零售市場的無人智能社區新零售服務商與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溯源平臺,專註於為8億城鎮民眾提供便捷、安全、實惠、優質的生活飲食消費服務,致力於為6億農業生產者提供智慧農業解決方案以及農產品直銷城鎮的零售通路。
作為一直為一線零售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創業者,在2017年初“新零售”概念剛開始受到業界關註時,張文斌就已經註意到社區這個消費場景的市場價值。其先拜訪了上海複旦大學信息學院院長鄭立榮探討農業物聯網與食品安全發展的問題,又邀請知名社區商業研究者、《社區新零售》作者王利陽詳細探討了社區商業的發展趨勢,最終構建了由農業物聯網、食品安全溯源、智能倉儲、移動超市、無人貨櫃構成的突破性社區新零售產業鏈。
在張文斌看來,所謂“新零售”並不是表象上圍繞零售場景進行零售終端和零售技術的變革,而是要深入到“零售質效”問題上。實際上新零獸旗下的無人貨櫃產品若放置到辦公室場景,就是無人貨架的智能化升級版零售終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貨損問題。但“新零獸”並不想去燒錢拼已經是紅海的辦公室無人貨架市場,而是要集中精力和資源全面殺入社區新零售市場。
對於辦公室無人貨架市場,張文斌有自己的理解,辦公室“無人貨架”其實是投機產品,完全是為討喜資本的項目,沒有任何技術含量,所以才會放大人性之惡,出現極大的貨損問題,所謂先搶占點位後做終端升級的邏輯到現在還未奏效,無人貨架還未升級為無人貨櫃就已經出現大批量撤出辦公室市場的情況。
張文斌進一步表示,辦公室本身並不是一個高價值的消費場景,我們在辦公室是工作的,而不是為了吃東西。反之,社區市場不同,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主題就是“吃”,尤其家庭生活消費,飲食占比要達到家庭年消費的30%,社區新零售的市場價值是辦公室遠遠不能及的。
作為技術出身的CEO,張文斌對無人零售技術有著更清晰的認知,其指出,目前的無人零售技術雖然可以投放市場使用,但還存在諸多細節問題,這需要隨著市場的發展再不斷的優化調整,新零獸目前已掌握了領先的無人零售技術,不過以中國市場競爭與技術發展環境來看,技術並不是社區新零售的準入門檻,所以新零獸的無人零售技術研發能力定位不是要與技術公司拼技術,而要高效合理的用於社區新零售發展,在保證用戶體驗的基礎上,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張文斌認為,在社區新零售市場,技術的價值是不可忽視的,但對消費者而言,其在乎的不是技術,而是能不能買到心儀的商品,所以新零獸一方面在用物聯網技術搭建社區零售終端,另一方面又在著手解決食品安全與優勢農產品供應鏈問題,新零獸的市場目標是要為社區民眾提供“便捷、安全、實惠、優質”四大貼近社區生活的新零售消費服務。
據了解,新零獸已經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北京、天津、陜西等全國8個省市地區落地200多個農產品合作示範基地。整個農產品從生產、運輸到銷售環節信息均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查詢。依托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新零獸旗下的無人智能貨櫃已經在上海部分社區開始投放,計劃今年至少投放10000臺設備,以上海為中心覆蓋整個華東市場。
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3樓提及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4樓提及3樓提及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5樓提及4樓提及3樓提及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但百度當年都好勁
我很懷疑為何土豆不來香港上市,如果土豆、優酷來香港上,多好
13樓提及5樓提及4樓提及3樓提及2樓提及
開價幾多先
如果賣兩成半,我想值最多六億美金,但Youtube幾年前都賣22億美金囉,這個可以放更長的片...我想升3倍都得
如果在香港上市或者可以,大陸公司在美國並不吃香
但百度當年都好勁
我很懷疑為何土豆不來香港上市,如果土豆、優酷來香港上,多好
無計了, 那邊大把朋友, 估值又高.
新浪在香港的話幾咁好呢..仲有百度....
14樓提及
但是香港人很難接受這堆虧錢股
15樓提及14樓提及
但是香港人很難接受這堆虧錢股
tudou, youku, pptv 都已經block晒HK,
假正義, 想睇都冇得睇
28樓提及
土豆網逆勢IPO 燒錢戰還在繼續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4/0MMDcyXzM1NTI0M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