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動態跟蹤】羊年再談一路一帶主題的投資機會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475

【動態跟蹤】羊年再談一路一帶主題的投資機會


1、春節期間關註到兩個事件:一是外媒爆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合並傳聞,二是“一路一帶”成為2015年地方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匯。

2、就兩桶油合並傳聞,我們認為是南北車合並(事實)及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合並傳聞的延續,是國家進行“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正常邏輯推斷,國際商業競爭中規模非常重要,哪個企業的規模越大,誰就擁有更強大資源調配能力,才有能力獲取更多的訂單和資源,同時也避免了境外競爭中的內耗。雖然實質操作層面存在很多問題,但通過整合改變機構冗雜、大而不強現狀卻是走出去戰略的需要。我們認為中字頭央企合並傳聞的出現體現了市場對“一帶一路”戰略在企業層面的預期。

3、今年全國兩會將在3月3號和3月5號召開,而地方兩會在1月份已陸續召開,從地方兩會的情況看“一帶一路”成為討論熱點,我們預計全國兩會“一帶一路”的討論將會步入高潮,兩會後各部委可能推出具體措施,一帶一路具體規劃也有望正式出臺。

4、“一帶一路”是全球化4.0背景下習主席提出的偉大戰略構想,為我國解決工業過剩產能、獲取資源、開拓戰略縱深提升國家安全及主導區域經濟貿易的必然選擇。我們認為該主題能長時間持續,在2015年有望高潮叠起,貫穿羊年始終。

5、一帶一路主要受益公司主要從區域和行業屬性兩個維度來尋找。首先處於“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地域的上市公司將直接受益,如邊境地區的新疆、雲南、廣西和東部沿海港口等。其次從行業屬性上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部分為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的欠發達國家,基建需求最為明顯,因此具有走出去能力的大基建行業(建築施工、工程機械、電力設備、鋼鐵建材)龍頭公司最先受益,同時戰略推行離不開金融支持,基礎貨物往來離不開港口鐵路交通運輸,後期實現互聯互通後的工業制造輸出也就成為常態。

圖1:一帶一路戰略受益區域及行業分析


表1:一帶一路受益上市公司列表


(資料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303

再談金利來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3/blog-post_20.html

巴黎:

知道很多Blog友有買金利來,早一排筆者為統一戰線,故此策略性沽出,現在重新歸隊。

金利來本年成衣零售大跌兩成,由16.94億下跌至13.48億,分部利潤更從3.95億急降3成至2.76億,情況令人憂慮。不過她的地產收租卻不錯地上升一成,筆者突意安排另一支REIT股作比較吸引力。
                  金利來。                                              春泉
                 2014.              2013.                        2014.              2013
租金收入.  192,000.        179,000.        美元 81,458.          66,350
費用支出。 77,180.           75,220.                 30,379.         28,409
財務費用.        0.                   0.                       33742.          17,300
                  ---------          ---------                  ---------          --------
淨利。        115,720.       104,750.                 17,337.          11,100
                                                              港元134,360.          86,025
派息中期。    78,569.       88,390.                  
未期.             157,138.     176,781.         
                      ---------       ---------                ---------          ----------
                     235,707.     265,171.          港元 292,000.       95,370

物業賬值  2,317,790.    2,194,160.      美元1,306,580.   1,272,200
股東權益。  同上            同上                         894,100.     862,200
市值(連零售)33.89億。                                   42.27億
 

首先春泉的2014年的租金收入因舊約到期加租而大升,財務費用前的淨租金是美元51,079千,以賬面物業值的租值回報是3.9%, 扣除財務費用的淨收入為1億3千4萬,相對含槓桿後的股東權益回報是2.12%,這是因為借貸的成本高於3.9%,越借多,股東權益回報就會拉低。
如果以淨租金港元1億3千4萬全派息,按42.27億市值的Yield 應該是只有3.17厘,但因為春泉本年也派了一些特別息兼派突(2億9千2萬),故看起上來Yield好像有6.9%多,但筆者不認為這可持續,因為派突代表要再借貸,股東回報率就會再拉低。

現在看金利來,假如其租金淨收入1億1千5萬元,相對物業賬面值是4.99厘,因為金利來無借貸,股東回報率亦是4.99厘,若按春泉的3.17厘計,金利來有関投資物業的市值便要值36億,但金利來仍有成衣零售的2億7千6百萬收入,以每年總派息2億3計,減除投資物業淨租金1億1千5萬,零售的淨派息按保守10厘入息計至少都會值11.5億,兩部份加起來金利來點計市值都應該高過春泉。

金利來賬面值34億,和市值幾乎一樣。按二部的入息2.76億+1.157億=3.917億,無負債,有形資產回報率至少有10%以上*,現價派息率為6.9厘。


*以上計的物業回報全部只計現金的租金和管理費收入,而不計算估值上升利潤,因為REIT的重點是以穩定租金入息而非炒買差價。

相信朋友應該還記得比較兩間企業平貴時要以利潤/企業價值,而企業價值是要連債務一起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375

喧囂之後,再談柴靜的《蒼穹之下》 海濱政經述-橡谷智庫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e1afd0102vkvz.html

    這一周來,我和挑柴靜刺的人很吵了幾架,以至於憤怒的讀者說,你為了心目中的女神預設立場。

    錯了,諸位跟隨我很久,應知道我是最客觀的人,只對事論事,從不議論論事者本身。

    柴靜的文章里有沒有瑕疵?有的,但在突如其來的拔糞、潑臟水、謾罵、攻擊浪潮里,我不會去做一個幫兇,假裝理性的去挑刺,而是要維護這個基本的是非:霧霾存在嗎?柴靜說的是事實嗎?

    是的,那麽,一個勇敢的女性提出了這個看法,你認同還是不認同這個常識?

    即使是常識,一個普天下中國人都受害的事情,中國人也沒辦法達成共識,而且詭異的是無論極左還是極右都合流了,一起攻擊柴靜做小三、抽煙、靠老男人上位、以前的采訪完敗於院士......

    我怎麽說這件事呢?後來,我在開車時和媳婦閑聊,我說:中國人真是一個垃圾民族!

    媳婦說:你也是中間一份子。

    不幸,我也是垃圾民族中的一員。

    辯論,不是為辯論而辯論,而是我們要達成一個什麽樣的共識,從而在存同求異下,尋找最佳路徑。你攻擊別人的人身,不是她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你的心靈臟的像一個糞坑。

    柴靜的整個闡述我看了,邏輯沒有問題,數字和解決方案有瑕疵。

    我轉載的能源界專業人士說的,輪船用油占50%石油是不對的。我認同,因為原油很多是用在石化產業,不僅僅是燃料油。但柴靜表述的精神沒有錯,就是燃料油對港口和沿岸的汙染。其實她的團隊只是要改一個詞語:燃料油的一半。

   而改用天然氣發電,供應或許不足,但中國可以應用核電。而煤炭作為化石能源,可以從選煤、洗煤、煙囪的除塵環保設施中,來解決汙染。

   很多人攻擊柴靜,說關閉河北的鋼鐵產業會導致大規模失業。我剛畢業時就在鋼鐵廠工作,很多同學仍舊在鋼鐵行業。就拿我居住地附近的鋼鐵廠來說,他們的環保除塵已經非常先進,煉鐵廠的同學說,除了開關爐時有些焰火白煙,基本上已經達到環保要求。

    實際上,鋼鐵產業完全可以做到環保措施,但政府的不作為,導致大型鋼鐵業維持環保的同時,大量無資質和不做環保的鋼鐵業亂來,形成重要汙染源。這樣的產能過剩,也在市場形成劣幣驅除良幣。

    這與關掉汙染企業造成失業無關,有些人是因為無知,有些人是因為惡意的曲解。重工業完全可以在實現環保措施的情況下仍舊保持競爭力,因為我們的重工業主要投資方向是中國內部的基建投資消費,且全球價格最低。

    熱電方面,煤電是不可能被取代的,同樣的實行環保也是存在可行性的。電費在民用可以采用梯級電價,惠顧普羅大眾,但對奢侈消費行為和商業行為實行梯級電價---這是另外一批人攻擊柴靜的借口,意思是政府要轉嫁費用給普通老百姓了。

    潑臟水和逢土共必反,是很多人的大毛病。我對執政黨算的批評多了,也從不會去無中生有去汙蔑。

    中國的公共事業費用很低,水費尤其是低,電費尚可。電廠其實盈利很低,中間費用都被電網公司拿走。電網公司也大呼冤枉,說我們建了多少多少電網投資。

    好吧,這個事情,我們一層層剖析。執政黨,無論哪個國家,威權也好,  民主也好,為了維護統治的本能,都會惠及底層。當然底層也會有被犧牲的,有被照顧的。在中國被照顧的,一向是城市市民,被犧牲的,一向是農民。

    但即使是農民,也不是在公共事業上被犧牲的,中國是全世界在公共事業上最廉價的國家,目的就是為了照顧基礎國民。

    其次,國有體系總是會存在浪費、低效和尋租,這個不去談它,文章太大,只談和我們這部分相關的。環保上去之後,成本是會讓電廠、電網、用戶分攤的。一般來說,政府不會讓普羅大眾去攤,就是電廠、電網和商業用戶、用電大戶攤銷。

    電廠和電網的利益博弈不談,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商業用戶的行為,實際上這里面對整個制造業和商業的成本,會有增加,但大家想一想,我們以汙染和毀害自己整個民眾健康為代價的廉價是否值得?

    答案不言而喻。

   回到石油工業,這個問題是最遭利益集團嫉恨的。坊間還在傳聞兩油要合並,怎麽要去開放油氣市場呢?這個問題又是另外一個大文章,不去說了。

   而是回過來說燃料油,這個在過去的二十年里,燃料油質量差是眾所周知的。兩油在改進中,這值得贊賞,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要繼續改進油品。

   從這一屆政府要重點照顧民生的核心主張來看,是會促使能化集團去改進油品的。

   關於私有壟斷集團和公有壟斷集團,哪一個更邪惡,這個倒是值得商榷。美國佬也是通過五六十年的鬥爭,才迫使能化和汽車壟斷集團改進尾氣排放。他們買通科學家和媒體打壓民間環保主張的行為,當我們閱讀過去百年的文字,也是觸目驚心的。

    但是開放市場,同時保持政策法規的公平,卻是降低油氣成本,提高市場效率的唯一一條路。

    回到紀錄片的本身,它所觸及的是利益集團的利益,而群氓突然擔心自己利益受損,破口大罵的喧囂,倒也讓我大開眼界,對這個族群的行為模式又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寧肯躺在骯臟的豬圈里拖著病體茍活著,也要數數自己的銀子有沒有受損。

    營營小利,重於一切良心和生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522

再谈散户的生存之道 阿土哥a

http://xueqiu.com/5111168340/42610872
再谈散户的生存之道
          (  以斯太尔为例)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般不研究个股,我认为假如市场有效、现价合理,那么研究并不能取得超额收益,如果市场无效,那么我们散户在信息资源上更是处于劣势。但是一个朋友重仓买入了000760这个股票,使我稍微关注了一下,今天得空就以其为标本,说一说散户的生存之道,做为拙文http://xueqiu.com/5111168340/38551951的补充。
000760原名博盈投资,08年亏损,09年开始半死不活,每年收益一两分钱,说实话,这种股就是跌到1元、跌到0.5PB我也不会买入。正因为股价一直低迷,开始有大鳄看上了这个壳资源。2012年4月,硅谷天堂通过武汉梧桐硅谷天堂(2012年3月设立)以2.84亿元购得奥地利公司斯太尔,完成交割后旋即以5亿元转手卖给博盈投资。2012年11月,博盈投资向英达钢构及五家PE基金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5亿元(五家PE其中即有硅谷天堂系的)。其中5亿用于收购武汉梧桐硅谷天堂100%股权,3亿用于武汉梧桐硅谷天堂全资子公司斯太尔动力的增资。英达钢构成为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21%。英达钢构在预案中承诺:武汉梧桐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每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3亿元、3.4亿元和6.1亿元。该案例轰动一时,有报道称,几个月的时间,一系列精巧的并购重组设计方案,成功的使得一家名不见传的钢构企业入主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悄然发生变更的同时,又避开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绕过了证监会的审核,成功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这就是博盈投资并购重组案例,成为2012月份资本市场令人瞩目的事件,显示了方案设计者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法和对国内并购重组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复牌后公司股价一路飙升,庄家和散户其乐融融。
但事实如何呢?我根据公开信息且从几个方面质疑一下
1、买入的资产到底价值几何?
我不是发动机业务的行家,仅凭公开信息,上市公司花5亿元买入的奥地利斯太尔公司背景十分高大上,但2009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768万欧元、2209万欧元、2948万欧元、1835万欧元,年盈利只有几百万元人民币,即使在收购之后用真金白银再增资3亿元用于扩大产能,奥地利斯太尔公司2014年的营业收入仍然1.75亿元。根据公司的公告信息,2004年起该公司增资到167万欧元,但一直到2007年度和2008年度,公司的总营业收入一年才3万多欧元,截止到收购时,未分配利润397万欧元,合计净资产约570万欧元,折人民币约4000多万元,我不知道为什么投入数亿美元的研究公司,无比多世界顶尖的技术专利,会以几百万元的低价卖掉,而买入的人经过了十多年发展,这个公司净资产仍然只有区区4000多万元。然而,就是这样一样公司,为什么武汉梧桐硅谷天堂花2.8亿元去收购它?也许因为他转手可以按5亿元卖给上市公司,那为什么上市公司用5亿元去收购?董事会的解释是,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可以算出该企业的经营性资产价值约为6.3亿,扣除付息债务约0.8亿后,可以得到武汉梧桐的全部股东权益的预估值约为5.5亿元人民币,顺便再打个9折优惠给你了。
对于一个价值4000多万净资产的公司,如何能够计算得出价值5.5亿呢?公告的解释原文如下:从2011年4月开始至今,武汉梧桐对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已有的产能来释放Steyr Motors技术潜能的可行性作了详尽的调查研究,目的是将其转型为一个“研发为导向的批量生产型企业”。在未来几年,企业将在保留既有的高端发动机研发的市场和客户的同时,一方面借助完整的国产化采购和代工生产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研发、推广适销于中国农用市场的经济型连体机身柴油机产品。目前,适销于中国农用市场的经济型连体机身柴油机产品正在研发过程中。通过本次非公来发行,公司对Steyr Motors的研发和生产与中国的规模化生产进行整合后,且将上述适合中国农用市场的产品研发完成并规模化生产后,考虑未来经济型连体机身柴油机等新业务后的利润,2013至2015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将达到2.3亿元、3.4亿元、6.1亿元。
    我个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一个技术型的公司,通过产能的释放,能够以4000多万的净资产,三年之内赚到11.8亿元的净利润,如果有这么好的事情,奥地利这些人无疑是傻逼才卖这个公司,而且武汉梧桐既然以2.8亿元买到手,也应该紧紧地抓在手上,为何会那么热心地分享给你我小散呢?也许是,公司董事会信誓旦旦给股东拍了胸脯做出了业绩承诺。
2、业绩承诺能否兑现
公司2012年承诺2013年收购资产当年就能够达到2.3亿元的净利润,但实际上从2012年10月底董事会提出议案,直到2013年11月初,花了一年时间证监会才审批通过,对于监管套利与反套利这个猫鼠游戏,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因此,业绩补偿推迟一年,对于散户来说,业绩承诺推迟一年并不要紧,只要能早日赚到这11.8亿元。原来公司预计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将高大上的技术,马上国产量产化,结果一拖再拖,以下摘录的公告,基本上说得很好听,我只是摘抄供下来供以后自己对照,建议你可以直接略过,因为事实到了现在,仍然没有量产,最新的报告说,首批样机装机点火成功,至于生产线,2015年第四季度可交付使用,什么时候量产?还是等下一次报告吧。从2012年10月到2015年四季度,三年时间过去了,国产化还是0,如果国产化的困难那么多,为什么董事会没有预计到?此事是不是有人要对股民负责?
在2012年10月的收购预案中,公司公告如下:
目前,Steyr Motors 母公司武汉梧桐已分别与山东鑫亚和成都桐林达成委托生产框架性协议,将 M14 基础缸体委托成都桐林生产,将 M14 燃油喷射系统委托山东鑫亚生产。Steyr Motors 计划 M14 在 2013 年 4 月份正式投入小批量生产,确保当年完成 2 万台产量,用于国际市场以 M14 发动机为主的销售工作。
2013年年报,公司公告如下:
同时,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对目前国产化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尽职调查和进程落实,目前整体进度较原计划有一定延迟,主要原因主要如下:
一、因Steyr Motors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对各组装零部件加工精度及自动化批量组装生产线要求很高。在国产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认为原国产化计划对上述问题的准备有所不足,国内部分代工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及设备性能,能满足小批量生产条件的质量保证,但无法保证大规模量产的品质要求;
二、国产化启动阶段,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公司在2013年12月底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并收购斯太尔动力有限公司100%股权前,斯太尔动力有限公司仅靠自身筹集资金推进国产化进程,但迫于当时货币政策影响,筹资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支撑国产化对资金的需求,客观上导致国产化工作不如预期。
截止目前为止,公司已完成大部分零部件国内代工企业的技术工艺论证;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已到位,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正在全力以赴推进国产化进程,2014年1月完成对斯太尔动力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为保证公司产品达到大规模量产的品质要求,2014年3月,根据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将国产化生产基地落户常州武进,未来公司将集中主要资源打造常州武进国产化总装基地,使其尽快成为公司国产化生产的中心;2014年3月底,国产化实施阶段的总装生产线一期量产方案设计完成,正在审核中;图纸转化、模具、工艺路线已基本完成;国产化人员招聘及厂房改造正在积极推进。虽然目前国产化工作有所推迟,但主要问题已妥善解决,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正在竭尽全力加快国产化进程,尽快实现批量生产。
2014年1季报,公告如下:
因Steyr Motors(EU)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对各组装零部件加工精度及自动化批量组装生产线要求很高。在国产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认为原国产化计划对上述问题的准备有所不足,国内部分代工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及设备性能,能满足小批量生产条件的质量保证,但无法保证大规模量产的品质要求。
目前,公司完成常州生产基地的组织架构布局,正在加快行政审批进度,国产化总装生产线一期、零部件机精加工生产线一期的工艺厂区布局设计方案正在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进行最后论证。目前,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提供我公司的临时工业化标准厂房已交付使用,公司正在加紧配套设施改进、生产线设备的采购方案确认、配套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争取2014年三季度至四季度开始具备生产能力。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中缸体代工企业成都桐林精密部件集团(以下简称“成都桐林”或“TPP”)已具备Steyr Motors(EU)核心技术产品M12/M14 Monoblock 缸体国产化批量生产能力,目前,M12Monoblock缸体已开始向Steyr Motors(EU)小批量供货;公司发动机国产化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在欧洲完成或正在进行检测。
  
 2014年半年报公告如下:
A.常州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第一段的产能建设部分实施安排
a)上市公司目前已完成临时厂区办公场所的改造、装修工作;
b)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国产化人员招聘及临时厂房改造;
c)上市公司预计于2014年12月底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一段标准厂房改造工作;
d)上市公司预计于2015年2月完成首批国产化样机的生产工作;
e)2015年3月期间,上市公司将对样机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和调测,以保证国产化生产线能够达到Steyr Motors的技术要求;
f)2015年3月期间,上市公司将完成对生产工艺和生产流水线的测试,确认其在量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
g)2015年5月底前,常州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第一段将具备生产能力,并完成小批量生产,并根据生产过程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环节进行调整,确保规模化量产时的稳定性;
h)2015年5月底前,常州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第一段将具备量产4缸和6缸道路发动机、2缸4缸和6缸非道路发动机和4缸船用发动机等产品的量产能力;
i)上市公司目前已经启动办理有关常州生产基地一期建设所需前置条件的相关手续工作,包括必要的行政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环评、土地房产使用权取得安排、有关建设施工许可等,计划在2015年二季度办理完成。
B.常州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第二段的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部分计划安排
a)2014年四季度完成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规划方案;
b)2015年二季度完成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的初步设计方案;
c)2015年三季度完成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的详细设计方案;
d)2015年四季度预计开始启动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施工。
C.常州生产基地第一期工程第三段的11万台产能建设部分计划安排
a)年产11万台发动机的初步规划方案制定完成,包括缸体精加工生产线、11万台发动机总装生产线、仓储物流工程等;
b)2015年完成上述规划的初步设计方案后视市场情况适时启动详细设计并开工建设;
高压共轨
鉴于国家对于排放要求日益严格,上市公司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路线在继续保持高压泵喷嘴独有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将原有高压共轨储备技术能力尽快释放,为加快高压共轨系统的工业化生产速度,奥地利斯太尔已与博世(Bosch)就SteyrMotors柴油发动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展开技术研发合作。
TPP代工
目前,TPP代工的M12Monoblock缸体已通过奥地利斯太尔质量认证程序,并已开始向其批量提供M12Monoblock缸体。
TPP代工的M14Monoblock缸体铸造已通过了奥地利斯太尔质量认证程序,具备批量供货条件。
M16Monoblock缸体的国产化开发工作已与TPP达成协议。
2014年三季度报告如下:
2、技术研发项目
EM11和EM12项目
EM11基础型号发动机研发已完成,相关专有技术已对外许可使用;EM12生产成本估算价格的基础概念设计已完成,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论证该型号产品的市场策略,以确定下一步工作开展方向。
M12 CR HD柴油机的研发和试生产
功能样机已经在台架上进行测试(机械测试)过程中,预计2015年年底可提供样机给客户进行搭载。
M14 CR HD柴油机的研发和试生产
功能样机已经在台架上进行测试(机械测试)过程中,预计2015年年底可提供样机给客户进行搭载。
M16 CR HD柴油机的研发和试生产
样机部件采购已开始,首台样机计划于2015年6月底提供,首批用于搭载和标定的发动机将于2015年四季度底提供。
公司斯太尔发动机国产化项目
1、上市公司已完成公司常州办公地址职能部门办公区域的改造、装修工作;
2、上市公司已如期完成国产化首批骨干人员招聘及奥地利培训工作;
3、上市公司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一段标准厂房办公区域、生产区域改造工作;
2014年年报公告如下
1、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柴油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报告期内,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全面到位后,各募投项目均得到稳步实施。在国产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层意识到原国产化进程计划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部分代工企业现有的技术水平及设备性能,仅能满足小批量生产条件的质量保证,无法保证大规模量产的品质要求。为克服斯太尔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对各组装零部件加工精度及自动化批量组装生产线要求较高等问题,公司于2014年5月9日在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常州斯太尔,致力于柴油发动机的研发、生产、采购及销售,并开始全面贯彻ISO9001、TS16949体系和国家军用标准体系,有效保证了柴油发动机国产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一期一段标准厂房已按照军方标准(地坪承载、恒温、恒湿、微正压等),高质量地改造完成,两条SKD(半散件组装)生产线(M14/M16)也组装完毕,具备了生产、检测、装配的能力。2014年11月,首批M14UI/M16UI样机装机点火成功,实现M14UI零部件87%国产化率,以及M16样机零部件50%国产化率,提前完成了下线任务。为了适应今后批量化的生产需求,目前公司已与国内优质供应商签订了完整的发动机装配生产线(M12/M14/M16)升级建设合同,该生产线2015年第四季度可交付使用,预计形成年产3万台(两班)的生产能力。
在一期一段按国产化进度,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公司开始推进一期二段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的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总体框架规划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预计2015年三季度完成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的详细设计方案;2015年四季度预计开始启动发动机应用工程中心建设施工。
常州生产基地一期三段11万台产能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地推进,目前正着手制定初步规划方案,包括缸体精加工生产线、11万台发动机总装生产线、仓储物流工程等,预计2015年底前完成初步规划方案,之后视市场情况适时启动设计工作。
2、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布局长期产品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柴油机市场需求以及行业政策的大幅变动,为保证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成本优势和质量保障,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具体如下:
①由于国家对农机行业的政策扶持,公司大力推进EM11发动机的研发,已完成了基础样机的性能开发和样机交付,并且成功了实现了专有权使用许可。现阶段,公司正在对EM11基础机型性能、质量、重量、油耗等指标进行大幅优化,适用于发电机组、船舶工业、电力工业等领域。
②2015年,国家全面实施国Ⅳ排放标准,公司将继续依托奥地利斯太尔强大的研发实力,完成M12CR Euro V发动机、M14 CR Euro V(1.99)发动机、M14 CR Euro V (2.11)发动机的开发,使基础发动机各项性能达到开发要求,并完成后处理系统开发,以满足产品国五(欧五)排放的要求。
M12CR Euro V发动机与电机组成APU,用做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增程器、UPS、船舶辅助动力、高铁机车辅助动力、军用车辆辅助动力等。
M14 CR Euro V (1.99) 发动机、M14 CR Euro V (2.11)发动机具有体积小、升功率高、油品适应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中高端轻型车的市场需求,目前已经完成M14 CR Euro 5 (1.99) 发动机第一阶段样机的开发。
③为适应新能源汽车和APU未来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在研发M12CR Euro V的基础上,增加了TFM (E-Machine)高速电机以及M12CR Euro V + TFM集体机的研发项目。
④在前期研发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公司技术储备不断扩充,开始为今后销售做准备,包括Engine + Motor (based on China)集成、M12UI APU系统集成,以及M14和M16供客户进行搭载。

这么长估计没人看,我只想从2014年的年报中举几个数字来分析,公司已经将车桥业务按净资产剥离给了原股东(相当于原股东将净壳卖给了新股东,在这个过程中,利益是如何分配的?真的是深不可测啊),那么纯粹发动机业务营业收入是2.71亿元,其中国外1.76亿,国内的只有技术服务收入0.95亿元(应该是2014年上半年签的技术专利出售1亿元),除此之外,国内的发动机销售基本为0,那么,2012年公告的委托成都桐林生产的2万台发动机呢?自己建厂国产化有困难,那么你技术那么先进,国内市场需求那么大,TPP的生产质量已经获得奥方认可,为什么,仅仅是开始向奥方供货,国内却一台都没卖出去?有人对此事做个解释吗?
当然,也许散户是因为有人打了保票,因为有人说,如果赚不到11.8亿,你找我,我赔。那么,这个人,你赔得起吗?
3、业绩赔偿,能否兑现
好吧,你可以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国家产业升级、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总之11.8亿元你赚不到,我们之前是因为有人要赔才买入的,那么,这个冤大头是谁,赶紧出来赔钱吧。东营市英达钢结构有限公司,做为此次定向增发的对象,是一家做钢结构的公司,实际上与汽车配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个公司,他为什么要出4亿真金白银来买这个资产呢?他为什么如此看好,他有多大的把握点石成金,将一个净资产4000万的公司,变成三年盈利11.8亿元的公司?他甚至还要为武汉梧桐背书,向其它所参与者(包括资产的卖出方天堂硅谷)打包票,承诺如果赚不到11.8亿元由他赔呢?我所知道的,按收益法估值将资产高价注入到上市公司的例子非常多,这个案例按10PB估值比起其它20PB,50PB的例子,还算不上令人发指,但一个事实是,做出业绩承诺的人,一定是注入资产的受益人,也就是卖出资产的人,而英达钢构,他是做为资产的买入方,他为什么要为卖方背书????这里面水太深了,恕我脑子不够用,真的。除非,除非,一开始他就不打算负这个责?我知道钢结构行业是一个门槛不高,竞争十分激烈的公司,我所了解到的好几个钢构公司都是因为被大量应收账款和极低毛利率拖跨。按照收购时的报表,英达钢构注册资本1.56亿,所有者权益5.3亿元,2011年营业收入6.3亿元,净利润7400万元,就这样一家公司,如何拿出4亿现金来入资?他如何承担起11.8亿元的赔偿责任?也许,他只是个打酱油的?从2014年的年报中,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味的细节,董事长刘晓疆,大家都知道他是德隆系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哪个股东代表派出来的,他的从公司支取的报酬是274.8万,而做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冯文杰,从公司支取了4.8万元,额,没错,是个位数的零头,而他在股东公司英达钢构支取的薪水也不多,6万元。也许他也不是个冤大头,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11月28日募集资金到位,他以4亿元入股资金,当时市值已经超过12亿,2013年12月10日,时间过去了不到半个月,股票就已经质押出去,至于借到了多少钱,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业绩承诺实现不了,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2014年,我曾经从大连重工的业绩承诺补偿中吃到大肉,(http://xueqiu.com/5111168340/29295955http://bbs.toplicai.cn/read.php?tid=105468)但是,参考一下金利科技的业绩补偿,则是另外一重境界了,本来用于赔偿的股份已经质押出去,要赔钱,没有,要起诉一年半载过去了,却连法律文书都没办法送达,谈何补偿?(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5-04-25)。我不知道接下来英达钢构会提出何种变更方案,但是,你觉得他会提出对散户更加有利的提案吗?
我的这个朋友,我想提醒他,我虽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在股市里面赚大钱,至少,我知道如何避开明显的陷阱,这个公司,之前的多次停牌,20倍溢价进军亏损锂电池行业,不停地资产置入置出,长时间的停牌,不停地煎熬,我劝他和我一样坚持买中国平安做价值投资,但他总是淡定地说,“他们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他总是说,他们的股份三年后才解冻,来日方长,到时你一定会目瞪口呆,因为,天堂硅谷系的XXX票、还有XXX票已经翻3倍了,虽然他也知道,这一切只是泡沫,但他要与庄共舞,是的,和一群最聪明的,最残忍的狼一起高潮吧,我只能祝福他……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里面的散户,他们一定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没有之一。
芒格说过,“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这,也是散户的生存之道之一,与我的朋友共勉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28

衝關成功》台星通先行、台滬通再談 萬點行情怎麼賺?

2015-05-11  TWM
 
 

 

相隔十五年,台股再度來到萬點,這一次,國內法人與散戶無感,台股量能偏低、主導權轉移到外資手上。

而金融股在「台星通」與「台滬通」題材加持下,後發先至,成為這次萬點行情的主角之一。

撰文‧周岐原

萬點回來了!四月二十七日上午十點整,加權指數突破一萬點,這是繼二○○○年四月、整整十五年後,台股再度來到這個歷史關卡。其實指數在九千六百點上下,徘徊超過兩個月時間,忽然爆量大漲四百點,背後答案只有三個字:「台滬通」(台股與上海股市互聯互通機制)。

今年以來,外資買超累計金額達到新台幣一九六五億元,比去年同期的一八四四億還多一二一億元,因此這一波指數登上萬點,完全來自外資主導,這也是和先前萬點行情差異最大的地方。

外資積極敲進台股,原因就在於,中國證監會主席姜洋日前正式提出,官方正在研議台滬通的可能性。

市場期待,去年「滬港通」實施之後,雙向資金將上海、香港股市奮力炒高的例子,會在台股身上重演;因此,即使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再三澄清,台滬通「八字沒一撇」、「連影子都沒有」,台股依舊被外資單日大買四六五億元,進而演出新一輪的資金行情。

動力:台滬通加持

八字沒一撇 台星通可望先上路從今年六月一日,台股漲跌幅即將放寬為一○%來看,由於亞洲各主要股市,只有中國的漲跌幅限制同樣為一○%,雙方證券市場規範如此「巧合」,市場對於台滬通的期待,實在不是空穴來風。不過,據了解,金管會的確正準備推出與國外資本市場連通的方案,但選項並非台滬通,真正即將上路的,反而是與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進行「台星通」。

去年底,證交所董事長李述德已經指出,二○一五年工作重點之一,就是國際聯盟;金管會也把台星通、台日通列為「股市揚升計畫」一部分。證期局指出,台星通的準備磋商已大致敲定,最快在七月底之前,可望正式對外公告,目前的規畫,是先以台股上市公司為主,在新加坡交易所開放交易。

其中,受到矚目的是新加坡兩大主權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淡馬錫,布局台股多年,不僅名列許多台灣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也曾試圖直接投資台灣金融業;加上前幾年有數家來自東協各國的企業在台掛牌,未來開放台星通以後,新加坡資金進軍台股,該兩股資金可望成為領頭羊。

此外,台、星兩地股市具高度互補性,也可望進一步活絡兩地股市。台股以半導體、電子股為主體;新加坡則是以金融、資產管理與地產股馬首是瞻。台星通上路後,兩地產業的龍頭股有機會因資金注入,獲得新的上漲動能。

提醒:短線有回檔疑慮

買盤集中金融股 大漲表示行情近尾聲外資持股占台股總市值已達三八.四%,因此外資操作台股的動向,是最具影響力的指標。一位外資券商前高層,就對這波漲勢顯得有些保守。「只要美股沒有陷入回檔,鄰近的港股、A股甚至能創新高,台股就還有向上發展的空間。」然而,這位高層也提醒,目前買盤集中在金融股,對短線盤勢而言,並不是值得樂觀的理由。

他分析,外資敲進台灣金融股,最主要的利多,應該是著眼於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的期待,以及金融業者前進中國市場造就的規模經濟;但在明年總統大選之前,《服貿協議》的進度將持續停擺,因此對價值型外資而言,考量類股的落後補漲空間之外,吸引力似乎不大。

這一波金融股行情的來源,反而可能是化身為外資的台灣資金,趁著台滬通題材一舉拉高金融股行情,等待台滬通之後,再逢高出脫給中國大媽們。「而且慣例是當金融股大漲,行情可能就接近尾聲。」所以在外資主導之下,即使指數站上萬點,投資人要進場,仍應提高警覺。

台星通:比台滬通更快實現的利多── 台灣、新加坡股市比較新加坡股市周轉率較低,且以東協各國及英國龍頭企業為主,與台灣以半導體、塑化、金融的特色十分互補。未來開放台星通,可望吸引更多資金雙向流動。

台灣集中市場 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家數 858 767

上市公司總市值

(新台幣兆元) 27.8 23.9

成交量

(2015年3月,新台幣兆元) 2.0 0.6

市值前10大

上市公司 台積電 英國保誠

鴻 海 新加坡電信

中華電 怡和洋行

台塑化 怡和策略控股

國泰金 星展銀行

聯發科 華僑銀行

南 亞 大華銀行

富邦金 香港置地

台 塑 豐益國際

台達電 泰國釀酒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星交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19

再談“賭國運、被利用”的牛市邏輯——A股牛市不可阻止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51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22 07:45 編輯

再談“賭國運、被利用”的牛市邏輯——A股牛市不可阻止
作者: 張憶東

編者按:最新“新財富”最佳策略師張憶東是本輪A股牛市“賭國運、被利用”邏輯的提出者,他這個高屋建瓴的邏輯框架也得到了市場絕大多數投資者的認同。近期伴隨著股指的高位震蕩,市場對於A股泡沫,以及相關上市公司上漲主要動力來源的“互聯網+”,出現明顯的分歧與爭論。憶東對此作了一個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但觀點鮮明,邏輯嚴密,字字珠璣的明晰回應,讀來令人茅塞頓開。特隆重分享於此,供所有格隆匯會員學而時習之。

近期,幾位跨越幾輪牛熊的投資界大佬對於此輪互聯網+的見解,以及對於泡沫的提醒,講得很好,值得推薦細讀。既然有些文章中提及了我對於此輪牛市邏輯的定義“賭國運、被利用”,我回應一下。

最終互聯網是否能拯救中國經濟?轉型能否成功?
坦率地說,並不確定,只是個概率問題。

而利用資本市場、推進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這是政府現階段能出的好牌。所以我們在牛市中只能“賭國運”,並且相信能成,才能賺錢;

至於這輪牛市的進程和最終的結果,都將是“被利用”。

不要有幻想,就算轉型成功,股市超級泡沫最終一定會摧毀最後相信這個邏輯的投資者的財富,最終社會財富為經濟轉型買單,就像2000年之後幾年的美國納斯達克市場。

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聖經傳道書 1:9 )

每次都相似。每次大泡沫,每次大眾的癲狂,都是人性的重演。最關鍵的是要看清楚大時代潮流的位置:特別是,潮流是剛剛開始?還是持續很久之後而可能接近結束?

不要在時代潮流開始時罵娘,指責泡沫非理性,而在大時代結束時才夢想!!

現在的股市和歷史上的各類資產泡沫似成相識:都是流行各種新經濟、新故事、新題材、抱團取暖、並購重組,其實都是一個財富重新配置的大時代,以及產業大潮流下的人性的反映——亢奮、夢想、貪婪、狂躁,伴隨著投機、泡沫和震蕩。

但是最重要的是認清大時代潮流的位置!

我仍然認為,創業、PE/VC、股權投資的時代大潮流剛剛開始。這個過程註定如滾滾黃河東逝水,魚龍混雜、跌宕起伏,但是大方向不可阻止!相應地,股市也會呈現大漲、大波動、大分化。

而牛市大方向並不是輕易可以阻止的。


來源:港股那點事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332

觀點 | 久未露面的李開複再談中國創業:不公平就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27/149889.html

黑馬說:被譽為“創業導師”的李開複近期重返國內,分析了全球互聯網趨勢下,中國創業的八大優勢。同時,他還給國內創業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議:要找到自己的機會,形成自己的小壟斷和護城河。他認為,雖然國內創業競爭非常殘酷,但未來將非常美好,中國的“獨角獸”們將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   
 
口述 | 李開複
整理 | 王冀 婁子妍

全球互聯網趨勢下,中國創業的八大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人口紅利。如果一個國家的互聯網用戶數比另外一個國家大了3倍,那麽前者的網絡效益將是後者的9倍;如果用戶數大4倍,網絡效益就將大16倍,所以千萬不要低估人口紅利的優勢。

第二個優勢是創業者的領導力。美國創業者在創新方面引領全球,但中國創業者在強大的領導力、快速的執行力上後勁更足。我覺得全世界可能沒有一個上市公司的CEO像雷軍這樣,公司的估值已經高達450億美元了,還每天工作18個小時。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如小米、騰訊、阿里、百度等,從小到大,一直在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執行。

創新並非代表一切,在一個巨大的環境里,速度和執行力代表一切。尤其是在充滿機會的社會里,當機會不再那麽多,當競爭更扁平化,當大家在一個所謂的創業時代,這個時候機會更重要。在今天的中國,突破式創新不是創造價值和財富的最好方法,因為今天有太多的機會和不公平。在這樣一個不扁平的社會里,善於挖掘機會然後打造強領導力,對於領導者特別重要。

第三個優勢是中國的團隊。我剛在矽谷看完我們投資的公司,他們那些人特別聰明,一個公司4個人,已經有100萬的投資,因為他們工資貴、房租貴。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領導者帶一個團隊,當有50萬到100萬美金註入時,他可能半年之內就有20人的團隊。這是國內一個很特殊的現象,就是老板很強的時候,他的團隊可以跟著老板奮鬥。

新一波海歸回國的浪潮又即將開始,越來越多的創業需要對接百萬量級的用戶,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團隊,會崩潰的,所以非常需要頂尖的工程師。美國的高校世界一流,而在美國高校里,中國留學生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第四個優勢是巨大的用戶群。這個用戶群不僅僅是數量大,更重要的是有兩個很大的特色。

第一個特色是中國的城鎮化。國內城鎮化的發展導致有很多上百萬人口的城市出現,很多商業模式都是最適合中國的土壤。如果在美國做一個餓了麽或者美團,送貨要開很久的車,送到的時候披薩都變涼了,但是在北京、上海或任何一個人口密集的一二線城市,騎自行車或摩托車就可以非常有效率地配送,這導致了O2O模式更加成立。

第二個特色是巨大的個體戶創業。過去淘寶提供平臺,很多人在淘寶開店,自己創業。這不是高科技創業,是在淘寶賣東西的掌櫃創業。同樣,一個Uber司機也是創業,因為中國藍領的工資水平普遍還比較低,對於他們來說,做一個個體戶創業、O2O創業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所以,大眾創業不是都靠高科技,個體戶創業也要算,而且在共享經濟的平臺之下,中國的個體戶創業將會引領環球。這里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比如河貍家,它已經有300個美甲員。這些都是中國現象,在美國不會看到,因為美國沒有中國那麽多的人口密集的城市,更沒有那麽多渴望財富的服務員和工作員。

第五個優勢是中國政府推出的高效政策和到位的補助。比如,因為有禁止酒駕的政策,就催生了e代駕,這是過去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善於觀察機會的人,在中國可以看到更多機會。

第六個優勢是後發優勢。中國過去有很多不公平的現象,比如零售業、房地產業中有很多人賺著不合理的利潤,但互聯網一出來就把他們打敗了,房多多就是這樣的例子。再比如,中國金融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現象,只有12%的中小企業可以申請貸款,而且貸款的利率非常高,這帶來了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繁榮。每個不公平,對消費者可能是一種剝削和迫害,但是對於互聯網創業者都是一個機會。

第七個優勢是草根優勢。美國有悠久的品牌傳統,像MARVEL(漫威)這樣的公司在美國要經過一個很長的歷練才能做出來,但是在國內因為沒有那麽強大的品牌,一個草根漫畫家在“暴走漫畫”這樣的一個新平臺上,就可以對粉絲推送內容。比如,《十萬個冷笑話》電影上映三個星期就有1億多的票房收入,其制作團隊非常迅速地推出了手遊產品,從中得到了非常大的利潤。

第八個優勢是中國的金融優勢。目前新三板很火爆,A股也在暴漲,但可能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人為制造的泡沫。創業者對此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中國創業的成功之路

接下來,我想談下在中國怎樣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第一,找到機會。中國與美國不一樣,如果你不找機會,硬做一個技術顛覆,可能會讓自己走很多彎路。比如自由貿易區設立後可以做進口車生意,如果你第一個想到這點,就有很大的優勢;如果很多人都想到了,但你執行得最好,你也有巨大的優勢。

第二,找到機會後,要形成小壟斷。在互聯網里,你找到你的灘頭就是建立一個小壟斷,這個小壟斷可以成為一個更大的壟斷,讓你有可能有一天成為像BAT這樣的公司。就像過去滴滴主要做打車市場,現在快速進入專車領域;就像亞馬遜開始賣書,後來賣DVD產品,就是一個橫向和縱向擴張。最後,你要建一道護城河,大家知道騰訊和阿里有非常強的護城河,小米也在建它的護城河,手機是它的核心業務,但是經過投資各個不同的硬件公司,也形成了一道護城河。

美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最早創業的時候找了一個非常狹窄的領域,就是女孩子在PC上想把自己弄得更漂亮。它從PC把用戶導向移動,基於這個基礎開發更多美圖系列的產品,其後做了美圖品牌的手機,又橫向發展了一個美拍。這個公司不是一步到位,是逐步從小壟斷做到位的。

總之,中國市場巨大,VC的錢也特別多,但因為每個創業者都非常渴望成功,人人都全力以赴,所以競爭也非常激烈,都是打得你死我活。聽起來,這個環境很惡劣、很糟糕,但任何事情都是雙面的,有這樣的挑戰、這樣的競爭才能培養出彪悍的角鬥士。
我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磨練出來的中國“獨角獸”,會比美國“獨角獸”具有更堅固的商業模式,並且更可持續。這些公司在中國做得很棒,下一步會進入用戶分布類似中國的市場,比如東南亞或者南美。

我相信,中國未來的創業將是非常美好的。
\註:本文根據5月27日,李開複在中信集團舉辦的“創新之都創投盛典”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小標題為編者所加,有刪節。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李開複,整理婁子研、王冀,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黑馬說:雷軍所說的“做風口上的豬”已經廣為流傳,因此有一些人認為他是機會主義者。在最新一次的“潘談會”上,雷軍解開了這個誤解,重申了小米堅持做一個“less is more ”的公司。同時,他還對著名的“飛豬理論”做了進一步闡述:風口上的豬都是練過功的。



\小米創始人雷軍

文 | i黑馬  劉惜墨
編輯 | 王冀


小米的創業初衷是改良國貨
 
說實話,我認為正常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因為一旦選擇了創業,就意味著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隨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困難、困惑、別人的不理解、或者別人的看不起。其實真正能走向成功巔峰的人是極少數,絕大部分的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所以我一直在想,對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麽呢?那就是信念。沒有信念,是沒辦法支撐每天高強度的工作的。在這里,我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麽呢?是我為什麽願意喝碗小米粥,願意繼續鬧革命,最重要的就是因為我想做出一點事情來。
 
其實我要做的事情非常簡單,就是改變大家對國貨的看法。所有人都覺得國產的產品不好,廉價,其實這不怪大家,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做得的確不夠好。五年前我就想改變中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想改變世界上每個人對中國產品的印象。我相信小米過去的五年應該已經影響了很多國產的產品,我相信未來五到十年,大家會越來越對國貨豎起大拇指,這就是我希望能夠推動的新國貨運動。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手機離蘋果還有差距。這個我承認,但是我相信,我們越來越多的產品已經說服了大家。我覺得中國人是能夠做出好產品的,我們做的產品也越來越精致。我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持我們,我們也會在未來的五到十年踐行諾言,讓更多的中國人對國貨豎起大拇指。


less is more :小米的核心只有手機、電視、智能家居
 
(觀眾問:小米未來在智能家電領域有什麽樣的想法?在智能家電這個領域,創業者有哪些機會?)
 
我覺得很多人對小米有一些誤解。五前年我辦小米的時候,汲取了我以前創業很重要的教訓,就是less is more,少就是多的原則,就是盡量少做事情。大家可能覺得小米什麽都做,這是天大的誤解。小米的核心業務主要是三塊:手機、電視和智能家居。為了實施智能家居的策略,小米已經投資和正在投資超過了50家智能硬件公司,這是由一個生態鏈構成的,小米只是平臺公司,你可以理解成孵化器,在這個上面已經孵化了大概50家公司。
 
這些公司有的用小米的品牌,有的不是小米的品牌。它們用小米品牌的原則是能給小米品牌加分,這個產品首先我要滿意,所以(我們的)空氣凈化器用了小米的品牌,今年1月發布後,3月銷售量就突破了10萬臺,占了市場20%的份額。
 
我們還在孵化智能硬件的各種產品。如果讓我給點建議的話,我覺得其實用小米模式做智能家居,空間和機會還是非常之大。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你要竭盡全力把產品做好,提高運作效率以後,降低零售價,就是做爆品模式和性價比模式,機會還是蠻大的。
 
未來創業者的巨大的機會是五年前小米提出要做“鐵人三項”。很多人覺得小米可能是手機公司,其實換兩個側面來看,小米是中國第三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公司,也是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公司。小米花了很大的精力在做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可能要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創業公司來支撐。
 
小米有自己的投資部門,我們有基金幫助大家在小米生態鏈里成長,包括我們孵化的這些企業,。在過去兩到三年,也有幾家公司的估值超過了10億美金。所以如果你做的事情跟小米的生態鏈有關系的話,可以尋求我們的投資、幫助,我相信這會提速各個創業公司的發展。

 
風口上的豬都是練過功的
 
李克強總理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那麽是不是大家都一陣風地來創業。“飛豬理論”是我提的,最近也成了被批駁的焦點,說我是機會主義者。可能大家對我講這句話的背景不了解,今天終於有機會解釋。
 
首先,任何人在任何的領域成功都需要一萬個小時的苦練。如果沒有基本功談飛豬,那真的是機會主義者,沒有任何一個成功者不經過一萬小時的苦練能夠成功。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飛的那些豬,他們都不只練了一萬個小時,可能練了十萬個小時以上,這就是大家被忽略的前提。
 
如果你是大學一年級,我建議你首先把英文學好。我真的覺得很遺憾,因為我的英文水平比較差,搞得我的母校因此蒙羞,我還是我們武漢大學的傑出校友。我看網友評論,說我們武漢大學的英語都是體育老師教的,其實只有我一個人英語比較差,其他武漢大學的校友英文很好。所以在你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一定要練好基本功,等各位像我這麽大年齡再學英文可能有點難,當然我還是在勤學苦練的。
 
其次,飛豬最最關鍵問題是:不能只顧埋頭苦幹,不去擡頭看路。應該花足夠的時間研究風向,研究風口,這樣你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這里我要跟大家說明的是,我1989年開始創業,到今天幹了25年。作為一個經歷了好幾次大潮的創業者來說,我認為風口是成功的關鍵。在上一撥互聯網風口來的時候,我們有足夠的資源,卻眼睜睜看著機會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當時我做的金山軟件本質上是傳統企業,可是互聯網與軟件行業如此接近,人才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在那樣的壓力下,互聯網首先顛覆的是軟件業,其次顛覆的是媒體業。
 
作為互聯網的被顛覆者,我用了長達10年的時間在思考什麽是互聯網。互聯網絕非大家所想的那麽容易,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方法論,一種價值觀,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關於互聯網的理論。
\註:本文根據雷軍6月2日在潘談會上的演講整理而成,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惜墨,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原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现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植春日前在黑龙江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他在演讲中再次回应了自己辞官原因:“在我个人的选择和实现的过程中,也亲身体会到了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理念的开放和进步。在实施‘一带一路’ 的国家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打通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国际与国内人员流动的通道,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的标志,是社会进步 的表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这个‘官本位’意识浓厚的国度里,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社会中去!投身到市场中去!”

  以下为演讲原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迈出校园三十三年、辞去公职之后,回到母校,看到师弟师妹们这样一张张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脸,这个感觉真好!

   受邀为毕业典礼演讲,“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听着主持人对我的介绍,我是如此享受,又是如此羞愧地发现,我也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鲁迅说过“不 要相信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也告诫说,千万不要把自己扮成“误导青年人的导师”。但你们何校长是“当年哲学系那个女生”,我和我的许多男同学都是她的“粉 丝”。当然,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没有“粉丝”这个词。但对女神的邀请是不能拒绝的,尤其是一个老男人大学时代的女神。

  当我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站在这里,三十七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当我听着你们唱起“岁月的长河,淘尽沉沙;历史的风雨,洗尽铅华”的校歌时,一种沧海桑田、往事如烟的历史感油然而生。那 个时候,在座的许多师弟师妹们还没有出生,你们的何校长正被高年级的大哥追得死去活来,当我们其他人还“只想安静地当个美男子”的时候,这个大哥利用篮球 队长的身份,变成“流川枫”,“以权谋情”,先我们捷足而登了。而如今他们的女儿就坐在那里。当我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思考应该和亲爱的师弟师妹们交流些 什么的时候,我突然认识到,我们的时代即将过去,你们的时代已经来临!世界是属于未来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也愿意借这个机会,向经过了四年刻苦学 习,顺利毕业,即将步入社会,迈向新生活的师弟师妹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也可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或许“并不那么美好”,但确确实实是一个激情澎湃的伟大时代。在 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化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最令人瞩目的事件。我们国家从一个经济体系濒临崩溃的贫穷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总 量第二,对外贸易第一的大国;人均GDP从260美元提高到7000多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整个思想观念、价值体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对外部 世界的开放中,中国人看到了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在选择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中,消化吸收先进的生产力、消化吸收先进的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 择。三十多年以来,在历史大潮的裹挟之下,我们每个人一路走来,无论是清贫淡泊,还是功成名就;无论是平凡踏实,还是轰轰烈烈;都在尽职尽责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一直在思考和反问自己的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是哪些珍贵的品质在支撑着我们走到今天?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我们一直向前?我愿意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与你们共同思考和交流。

  当你们即将投身社会,迎接各种各样机遇与挑战的时候,整个社会仍旧在延续过去三十多年来的历史惯性,你们仍旧面对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此时此刻,我想对你们说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不要把你的人生目标设定的过低,你的潜能超出你的想象!在一个大的时代变动面前,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而 客观世界的变化是无限的。诗人雪莱说过:“不能让想象的翅膀被诗人独占”。任何的边界和条件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你们设定自身人生目标的束缚。三十三年前我 们迈出学校大门的时候,谁也想不到中国社会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就我个人来说,童年和少年生活在只有十九户人家(现在也不超过五十户)的农村,加上文 革,从来没有受到完整的中小学教育。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数学不及格,完全是依靠读小说的底子考上大学。穷乡僻壤,我的眼界有限,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我 们看到太多天分极高,但却没有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机会的人。因此,你这一生究竟能走的多远?飞的多高?在一定意义上,不取决于你的天赋才智, 而取决于你怎样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付出怎样的努力,如何坚守?以及这些基本要素决定的你的运气!

  高远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虚无飘渺的,是具体的、现实的,是有着时代条件的。青 年人在设定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踏着时代的节拍起舞,要解放自己,敢于放弃,根据自身的条件不断做出无悔的选择。哲学家康德说“要永远运用自己的理 性,希望每一天不蒙昧,不从众,不愚人,不虚度”。走出校门的这三十多年来,我先后做出三次跨度比较大的主动选择,决定了我人生的主要路径。一是1978 年恢复高考,我考入黑大哲学系学习,让我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哲学系有着一批品德高尚,功底扎实的老师。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方法都是大学 时期形成的,这让我们终生受益无穷;二是92年在小平南巡谈话的鼓舞下,我从省委机关到国有金融企业,投身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使我能够在时代风云的激荡 中,开阔眼界,丰富人生;三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最近主动放弃了中管干部的身份,选择了现在这样一种人生状态。选择意味着收获,但更多的时候,选择意味着放 弃。三次选择三次放弃。78年选择高考时,我已经是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国家干部,也是我这个贫苦家庭里第一个国家干部。92年从省委出来时,是省委省府两 个大院中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之一,放弃了比较看好的仕途之路,而且在那个时候,人们对金融业还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不言而喻,我的这次选择放弃的则更多。 但总体而言,这些选择和放弃是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来的,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在我个人的选择和实现的过程中,也亲身体会到了 党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理念的开放和进步。在实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进程中,打通政府与市场、国有与民营、国 际与国内人员流动的通道,是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中国这个“官本位”意识浓厚的国度里,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 社会中去!投身到市场中去!

  “知易行难,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之后,必须认识到坚韧不拔和行动的力量。人 生的目标和选择只是梦想,而要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果断的行动,确保明天比今天走的更远。需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长期专注和不懈努力。我从政府官员到国 有金融企业,从银行底层的分支机构到金融集团的总部,从证券到银行到保险,职业跨度如此之大,使我成为一个在银证保以及国内国外金融企业有着多个岗位领导 阅历的干部。这样大跨度的职业生涯变化,其背后是不断地刻苦学习,坚韧不拔的努力结果。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学习研究前沿的经济理论和金融实务创新,每周都 浏览阅读两三本新出版的金融理论书籍;坚持学习英语,每周都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巩固提高。组织上在培养我也是花了血本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被派到被 西方商界极为推崇、价格昂贵的哈佛商学院AMP156期培训学习。我先后被组织上派到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我也先后到中央党校青年后备干部培训 班以及省部级战略思维与领导力培训班学习。我在学习上确实经过了一个不懈努力的过程,辛苦付出,其中甘苦,寸心自知。

  当你们跨出学校大门的时候,你们面对的社会已经与三十三年前的社会完全不同。经 济的迅猛增长,社会的急遽变化,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和灵魂却开始出现了巨大的空白。此时此刻,也许一个真正与信仰,与灵魂,与精神有关的 中国人的时代开始了。你们生长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我们已经不同。但古往今来,真正的社会进步并不仅仅是由物质积累完成的。因此,不 要忘了坚守精神家园!不要忘了灵魂的自我修炼!不要忘了信仰的力量!我们这代人三十年来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付出了许多。但走到今天,整个社会和人的内心 都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推进者,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和既得利益者。我们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价值沦 落、权力至上、金钱万能等污泥浊水;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产泡沫等等,也都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也做了很多对不起你们这代人的事情,给你们 的未来增加了许多生存和前行的难题。站在这样的历史关口上,我们谁也不要说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社会历史进步中,我们既是因,也是果。 在改革开放破浪前行的过程中,我们既是动力之源,也是障碍所在。面对这些,我们这代人要有一场虔诚而深刻的精神救赎!我们要怀着真诚的心把做过的好事忘 掉,带着救赎的心反省做过的错事。在新的层面约束自己,警示他人,弥补过失,拯救灵魂。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你们,没有这些历史包袱,你们会在一 个全新的层面上,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你们的精神灵魂,不一定被我们完全所理解,但一定代表着未来的历史发展方向!我看好你 们!中国未来一定会在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实现精神文明的转型。这也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谈完了上述体会之后,面对即将投身社会的你们,我还想再强调一下你们的父母、师长给你们重复了无数遍的、但对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却永远具有新的启迪和意义的“老生常谈”:一是希望你们走出校门后,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面 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要毫无条件的善良、擦亮你做人的品牌。你只要这样去做了,你就会在未来的时日里受益无穷!随着你年纪的增长,你的体会也就越深,你的收 获也会越大;二是无论你的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你都要坚持挤出时间系统读书,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当我看到一些人把简历中爱好一栏写上读书的时候,我从来 都不以为然。读书不是爱好,读书是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质,它与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是人精神生长必不可少的土壤。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你 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和你人生境界的厚度和深度;三是要尽早认识到选择朋友、选择什么样朋友的重要性。人在年轻的时候,要选择与俊友高朋为伴。你有什么样的 朋友,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路径!四是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永远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你们进入社会后,要承担起家庭和社会 的双重责任,一定要挤出时间锻炼身体,找到自己保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懂的越早越好。遗憾的是,我在年轻时并不懂得这一点,当我四十多岁身体出现 问题时,才千方百计地去想办法补救。从十五年前,我开始坚持走路,并发起了“路走网”和路走俱乐部。把“每天坚持走路一小时!能走路就不开车!能坐公交车 就不坐私家车!走出健康,走出美丽,走出环境,走出境界!”这一理念传导出去,自己受益的同时惠及他人。我的坚持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前两天端午 节期间,我用了18个小时的时间,在地表温度高达60℃左右的戈壁沙漠“玄奘之路”上徒步60公里!三天没有手机信号,不洗澡不刷牙住小帐篷吃路餐。在有 着深厚历史沉淀的艰苦环境中反思自己的过往人生,领略祖国的大漠风光,壮美河山!寻找回味人类追求信仰的故事!同时也检验了自己实现转型时身体的极限承受 能力!

  当我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人生道路的时候,我强烈体会到,黑大四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经历。敬爱的老师们言传身教,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当 我三十七年前从伊春山区匆匆跨入黑大校门的时候,孙云老师就坐在主楼门前广场的报到处接待我们。时光倒流,恍如昨日,他的音容笑貌仍旧在我们的眼前。我想 起了到中文系旁听才华横溢的陶尔夫老师讲授唐诗宋词时的美妙时光。我也记得思想敏锐的熊映悟老师讲授《资本论》,反复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 发展的条件”时的情景。还有许多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离我们而去亲爱的老师们,很遗憾我不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请允许我在这里代表我在场和没在场的同学 们表达我们最真挚的怀念!

  当我看到这么多亲爱的老师们坐在这里,多年来你们辛勤耕耘、潜心向学,把自己奉献给了黑大这所伟大的学校和 我们这些学生们。面对老师和母校,我们取得的点滴成就微不足道!面对老师和母校,我们只有谦卑和敬畏!面对老师和母校,我们只有无比的感激和无限的感恩! 我和我的同学们也衷心祝你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还是你们的”!

  愿你们的人生幸福快乐,精彩无比!作为大师兄,我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永远给我的师弟师妹们不断点赞!(21世纪经济报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44

紐約松綁Uber:先研究交通影響再談擴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9223.html

紐約松綁Uber:先研究交通影響再談擴員

一財網 潘寅茹 2015-07-23 15:38:00

在與各地政府的痛苦博弈中,打車軟件優步(Uber)終於在美國紐約揚眉吐氣。

在與各地政府的痛苦博弈中,打車軟件優步(Uber)終於在美國紐約揚眉吐氣。

原本紐約市議會計劃在當地時間23日就是否要出臺政策限制Uber在當地的擴張進行投票,但22日,紐約市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突然宣布放棄限制Uber司機在當地擴員的計劃,這使得在歐洲連遭重挫的Uber在美國暫時穩住了陣腳。

白思豪給出的替代方案是,紐約市政府將就Uber以及其他打車軟件對城市環境和交通影響進行為期4個月的調查,然後再就Uber在紐約的“生”與“死”給出最終的判定。

Uber與紐約市政府來回拉鋸的焦點在於,前者強調,必須在年底前新增1萬名司機,而後者認為這一數字只能控制在200人。

Uber的奮起反抗

20日,在線上打車軟件服務引發激烈爭議的時期,白思豪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盡快遏制Uber的增長”。他的“豪言壯誌”猶在耳邊,但還沒過幾天,白思豪對於Uber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著實讓人跌破眼鏡。而這背後,是Uber,這家如今在全世界都炙手可熱的打車軟件公司面對各地政府洶湧而來的制裁的反擊。

就在白思豪放言要禁止Uber在紐約的擴張後,Uber隨後警告稱,限制其增長將會傷害Uber在紐約,這個全球最重要市場的發展。同時,Uber還大打感情牌,列舉了限制其擴員可能在紐約引發的一系列後果,比如,乘客的等待的時間會延長至2~3倍,服務質量也會下降,最壞的結果就是客戶都流失了。

在Uber看來,紐約市政府的禁令徹底威脅到了企業的生存與未來發展,因此,這家被估值500億美元的公司除了口頭上提出抗議,還配合了一系列政治上的舉措。Uber在主要電視頻道上投放廣告稱,白思豪要毀掉紐約成百上千的潛在就業崗位。這則廣告還暗示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禁令將硬生生地把紐約分化成“富人的天堂”和“窮人的地獄”。而這恰恰是白思豪2年前競選紐約市市長時所竭力反對的。

同時,Uber還向紐約用戶推出了一個名為“白思豪的Uber”的功能。用戶選擇這一功能只有兩種結果,一是沒有車,二是等25分鐘,以此來告訴用戶,如果限制Uber的法案通過,紐約市民的生活就可能會變成這樣。

此外,Uber還發動人海戰術,“鼓勵”用戶給白思豪寫郵件抗議,邀請反對者免費搭車,甚至利用名人效應,在社交媒體上質問白思豪出臺禁令是否值得。

峰回路轉的談判

據美媒透露,當地時間22日下午,在沈默了一周後,Uber高管與紐約市政府的官員終於坐在了一起。盡管禁令的支持者堅稱,他們握有足夠的票數使禁令通過,但Uber此前一系列成功的反對策略營造了這樣一種輿論環境,即禁令的支持者在創新、打造就業崗位,甚至是維護階層平等方面站錯了隊。

22日,諸如紐約州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等一些有頭有臉的民主黨大佬開始反對禁令。在最後一刻,Uber和紐約市政府都做出了妥協。前者同意與紐約市政府分享數據,供其研究打車軟件對城市交通的實質影響。同時,Uber也承諾,維持目前的擴員幅度,不會在紐約“鋪天蓋地”。

紐約市政府承諾在進行為期4個月的調查同時,也警告,如果Uber違反雙方22日達成的協議,將隨時隨地把Uber趕出紐約。白思豪辦公室的發言人諾威爾(Wiley Norvell)表示,如果研究結果表明打車軟件會加重當前城市的交通狀況,那麽政府依舊有權下達禁令。

自Uber2011年進入紐約以來,超過200萬紐約人註冊成為Uber的用戶,無論是乘客還是司機。這就意味著,在過去一周政府與Uber的拉鋸戰中,200多萬用戶成為了Uber與紐約市政府談判的籌碼。Uber高管此前也指出,這一數字是白思豪2年前勝選紐約市長的28萬支持者的近10倍。

22日下午,Uber與紐約市政府達成協議後,第一時間撤下了此前針對白思豪的廣告、app應用,叫停支持者對白思豪的“郵件攻擊”。Uber高管也隨即發表聲明,“很滿意”談判的結果。

出租車行業壟斷的終結

當前,Uber在紐約市取得的勝利不僅體現了支持者對其的認可,同時也驗明了這些激進反抗舉措在實際中的效果。

“Uber在紐約的勝利告訴了其他與其‘作對’的地方政府,Uber不怕地方政府的威脅,”紐約大學魯丁交通中心(Rudin 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的主任莫斯(Mitchell Moss)評價道,“此外,出租車行業的壟斷日子也結束了。”更重要的是,莫斯認為,在互聯網時代,要幹涉人們的出行已不再是件簡單的事了。

如今,消費者也非常依賴類似Uber這樣的打車軟件。對於消費者而言,只要在智能手機點幾下,就能輕松打到車,省去了在室外苦等的時間和精力。Uber眾多的消費群體使得Uber的反對者——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司機,顯得微不足道。

得知這一結果,擁有1.8萬成員的紐約出租車工人聯盟(New York Taxi Workers Alliance)的執行總監拜拉維(Bhairavi Desai)表示,“這真是悲劇性的一天。一家公司砸點錢就能左右公共政策的制定,太荒謬了!”拜拉維還指出,沒有禁令的約束,司機的工作時間與得到的報酬將不成正比。

拜拉維認為,盡管Uber打著種族平等的旗號,但實際中,傳統出租車行業中的很多黑人司機就受到Uber無限擴員的影響。“如果這個國家中最大的出租車市場的司機都得不到保護,更別提其他國家了。”拜拉維說道。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