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埃博拉病毒示意圖
致命的埃博拉病毒可能有克星了。
據路透,疫苗開發公司NewLink最新研制出一款對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並擁有足夠的試劑進行人體測試。
該公司CEO Link博士表示對該疫苗充滿信心,因為其在猴子身上效果很好。新疫苗最快可能於1至2個月內進入大規模生產。
埃博拉疫情發展至今,世衛組織已宣布“全球警戒”,美國拉響最高防疫警報。據WHO統計,利比亞、塞拉利昂、幾內亞和尼日利亞已有至少1848人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1013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日決定,允許使用為未經測試和尚處實驗階段的藥物控制埃博拉疫情。這是WHO首開先例的決定,足以體現本輪埃博拉疫病形勢嚴峻。
不只是NewLink,全球各地均在加進研發對抗埃博拉的疫苗。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曾提到,美國生物科技公司ZMapp將所有庫存的,用於抗擊埃博拉病毒新藥的試品全部送往西非後,新藥試品告罄。
世界衛生組織(WHO)上周末也公開表示,由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生產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可能在9月展開臨床試驗,並在2015年初之前上市應急。
NewLink表示,公司可能會加快測試的進度,“我們保留了足夠的試劑,以便進行首次人類測試。”
目前,NewLink正在與美國疾控中心等機構商討如何盡快進行測試,以及如何招募誌願者。為了得到可靠的數據,疫苗需要20名至100名左右的健康誌願者進行測試。
按照規定,該測試需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許可方能進行。不過該公司表示:“從來沒有看到FDA這麽支持我們。”
從此前在猴子身上的實驗結果來看,NewLink對該疫苗的效果充滿信心。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臨床反應有高燒、嘔吐和出血,不過致死率高的埃博拉病毒其實不易傳播。衛生專家多次強調,該病毒無法通過水、空氣或食物傳播,沒有癥狀的人也不會傳播,傳染途徑只有病人或死者的體液和被汙染的針頭等工具。因此,只要從被檢測者中找出患者並將他們隔離,便有助於控制疫情。
暢談了一夜,創業項目確立
2013年8月完成了在校期間的學業,大四整整一年要出實習,和所有大學生想的一樣,先工作一段時間長長經驗。我和好友曹陽(後來創業的合作夥伴)開始了為期兩週的投遞簡歷和面試的循環過程,直到最後應聘去了房地產中介賣房子。第一天工作結束後回到住處我倆就想,大學折騰了那麼久,離校了為什麼還要想著安逸的工作受別人指揮?這份工作我們做了一天就沒再去了。
這時候學校正好開學,我倆從朋友租的房子搬到了學校寢室。(因為大四即使你不在學校,住宿費和書費學費都是要交的)在學校逗留了幾日,我只剩下300元,曹陽還剩600元。有一天半夜1點多,曹陽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想到了一個創業方向。曹陽連夜來到我寢室,我倆一直聊到早晨5點多。睡了幾個小時然後就開始上網查閱資料,把我們的想法逐步完善。
一開始想的是微信個人號,後來一想不行,還得用微信公眾平台(我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即可達微信外賣」),然後上網搜了幾家第三方做微信開發的公司,選了其中一家專門做外賣的第三方平台樂外賣。當然他們也是一家創業型公司,每次我和他們說的要求基本上都會盡快實現。
前期如何運作O2O項目
1.談店舖
前面說到我倆總資產加起來只有900元,,而系統那邊要1000元,無線打印機一個要600元,還需要宣傳費用。怎麼辦?我倆就用起了空手套白狼的伎倆,系統那邊平台都談妥弄好,只是錢還沒有交付,去了幾家經常吃飯的小餐館,問他們:如果我們能給你家店舖每天帶來100份餐的訂單,你們願不願意和我們合作?並拿出我們特意製作的一個合作方案(當然這時候我們其實手裡什麼都沒有只有這個概念),很顯然商家是默許的。我們找了一個學校外賣送的第二好的店,還有四個業績平平種類不同的店舖。後來證明我們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找外賣送的最好的店舖合作?那我告訴你那家店舖不干,但是後來還是加入了我們)這樣每家店舖跑了一星期他們終於答應了。我們從每家店舖收720元無線打印機押金,每個月從720元中扣除100元打印機的租金,如果運營不好停業每個商家的損失可能也就是租金。我們負責宣傳負責配送,收取外賣營業額的15%,這樣店舖那邊收上來3600塊錢。基本上商家談妥了,告訴他們9月11日開業(距離開業還有5天)。
2.談第三方外賣系統
我們拿著3600元加上我倆身上的900元就開始和外賣系統商周旋商量,因為他們也是初創公司,也在摸索前進,當時只做百度推廣。最後談成的合作方案是每個打印機600元出售,如果商家不干,我們也只是付幾個月的租金,系統先充值100元的1000單。這樣我把錢付給他們。我們還有一個總機是接收所有店舖的訂單,這樣他們店舖出單和我們總部出單同步,10分鐘以後我們派人去取餐提高效率。總機是900元,軟磨硬泡這900元我們先欠他們。這樣我們的風險也就幾乎沒有了。 因為可以退機器!他們發貨了,系統已經被我接好了。(距開業還有4天)
3.招聘員工
這個時候我們只剩下900元錢,花了600買了一台佳能打印機,100塊錢買紙(自己印傳單做廣告),到此時只剩下200元,回寢室就開始印宣傳單。招聘員工要10個人,每個寢室樓有1個人負責。我們當初的招聘廣告打的是月薪可達2000,當時學校那些送外賣的1個月也就600元。每個寢室樓一天要有100訂單的量,每個人也就能賺2000多了。後來證明其實我倆這個大膽預測是正確的。我倆開始滿校園貼傳單,貼完1小時後就來了一個應聘電話,我倆親切地去和她談我們這個大夢想,第二天她就告訴我不干了(還沒開始,就辭職了)。當然後來兩天之後還是招來了10個人。現在想想當時我們就像一個大忽悠,什麼都沒有,就靠講就談好了商家、系統商和員工。真的是謝謝他們。有了他們的相信才有了我們這個創業故事。(距離開業還有2天)
如何宣傳運營解決困難
打印機也到了,我們在店舖成功調試,一切正常。萬事俱備就差開始了。
我們制定了初步的宣傳推廣方案,原先我就有一個在學校影響力還不錯的人人網新聞主頁,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還有就是最屌絲的宣傳方法——印傳單、發傳單、拉條幅、店舖貼二維碼、發百度貼吧、發人人網、發微信朋友圈,等等。廣告語寫著:「即可達,一個可以將外賣送到您寢室床頭的外賣團隊」。同時把微信二維碼、微信號及經營品種都印上傳單條幅,兩天的宣傳為我們積累了500多個粉絲。
開業的前一天晚上,編輯了第一條圖文消息:即可達微信外賣的使用規則和第二天的優惠活動(每家店舖第一單免費)。第二天(2013年9月11日10:00)我在寢室發送了正式開始送餐的消息,從那一刻起店舖中的無線打印機開始了繁忙的工作,這種場景一直持續了4個多月。
第一天顯然手忙腳亂,超過了店舖和我們的預期,主要問題是做不出來和送不過來。
一天下來營業額2000多元,可這一天我們卻賠了200多 ,由於外送不及時,同學上課等不及就走了,這些餐我們都要拿回總部自行處理。那時開始到後來幾個星期,每天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訂餐額也越來越多。當時這個微信外賣在學校已小有名氣,之後我們再沒有發過傳單,微信平台上的粉絲更是每天以80左右的粉絲量增加,一個月之後平台粉絲破3000人,外賣額每天達到5000元。
這時候我們的合作店家還是5家,飯店餐品依然出現按時做不出來的問題。為瞭解決這個辦法,我們後來增加了同類店舖數量,分攤高峰時期的訂單額。陸陸續續,與平台合作的店舖達到13家,送餐員工20多人,每天營業額超過1萬元,飯店餐品出餐慢的問題也基本解決。
時間到了哈爾濱的冬天,外賣量一天比一天多,送餐員在寒冷的冬天送餐越來越辛苦,一批又一批的送餐員辭職,每次送餐員辭職的時候空缺的位置都會影響送餐效率,影響用戶體驗。後來我們指定了一套送餐員入職辭職規則:幹不滿半個月沒有工資,辭職要提前一星期和主管說。這有效的控制了兼職員工流動性大的問題,流動的人,固定的崗位。
實戰運營中的一些細節
有一天下大雪,如果停業了,影響了用戶的體驗,以後可能你就是不負責任的服務商,如果送,那一天訂單肯定暴增,人員不夠加上送餐辛苦,怎麼辦?當時決定那天照常送,但是限額送,每筆訂單滿30才送,平常是一份起送。既控制了量,又不算影響用戶。那天我們的營業額確實少了點,賣了8000多,但是我們送餐員只送了大概200多單,而平常送8000至少要送500~600單。有效避免了惡劣天氣尷尬的送與不送的問題,送餐員送一趟比以前賺的多了跑的還少了,他們也是高興的,店舖訂單沒影響,顧客怨聲也少。這個緊急策略是正確的。第二天平台發佈公告恢復正常送餐,一份起送。那天我們也把一些儲備送餐員叫過來,那一天週日雪停了,我們送了23000元的訂單,1500單,達到了歷史最高。後續也穩定在15000日流水左右。
有兩個顧客打電話投訴說有一個送餐員態度不好,進屋也不敲門。經過一個星期觀察,問其他員工,確實像顧客投訴的那樣。有一天我讓她去我們總部旁邊的奶茶店等我,有事情和她說,之後我讓財務算出她的工資,我去沒有多說什麼,很輕鬆的給他點了一杯奶茶我倆閒聊了一小會兒,把工資給她告訴她以後我會經常過來玩。她是我辭退的第一個員工,也是唯一一個。
放寒假了就要考慮平台要不要繼續發消息,送餐員工資要不要全部結清。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的平台是工具性平台,這期間沒有繼續充當工具,就不要發東西。平常微信平台更多是發佈新增哪些店舖,哪裡搞活動等等。對用戶看來有誘惑的內容。而不是無關緊要的心靈雞湯。
當然送餐員工資也不能全部結清,因為這是兼職工作,對他們來講是一個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如果第二學期他們不做了怎麼辦?只有先扣著這些錢,他們才覺得要有擔當,不會說走就走。後來第二學期他們準時都來上班了,其中80%的人告訴我幹完這一星期就不干了。我心知肚明。但有一個小姑娘直接就不來了,每天還發短信要工資,我告訴她我不差你幾百塊錢,你按照我之前說的開學回來堅持一個星期,之後工資就全開。她沒有來。她沒有領到剩下的工資,而其他堅持一星期辭職的人都得到了全部工資。
平台如果已經穩定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當時平台已經穩定,我們也有了主管負責人員分配,財務負責收賬發工資。基本上我們兩個創始人解放出來。我們原計劃再往下走,準備往校外擴張的時候,被學校勒令停業。這裡不想多說了。這時候我們實際運營了4個多月,營業額100多萬,送了7萬多份餐。為學校累計提供150多個學生兼職崗位。
這就是我和曹陽的創業故事。
i黑馬:本文作者和他的合作夥伴在校園創建了微信外賣公眾號,從總資產僅有900元,在幾乎零成本情況下將團隊組建起來。4個月的運營,微信外賣項目實現了營業額突破百萬,送出外賣訂餐7萬多份的成績。
暢談了一夜,創業項目確立
2013年8月完成了在校期間的學業,大四整整一年要出實習,和所有大學生想的一樣,先工作一段時間長長經驗。我和好友曹陽(後來創業的合作夥伴)開始了為期兩周的投遞簡歷和面試的循環過程,直到最後應聘去了房地產中介賣房子。第一天工作結束後回到住處我倆就想,大學折騰了那麽久,離校了為什麽還要想著安逸的工作受別人指揮?這份工作我們做了一天就沒再去了。
這時候學校正好開學,我倆從朋友租的房子搬到了學校寢室。(因為大四即使你不在學校,住宿費和書費學費都是要交的)在學校逗留了幾日,我只剩下300元,曹陽還剩600元。有一天半夜1點多,曹陽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想到了一個創業方向。曹陽連夜來到我寢室,我倆一直聊到早晨5點多。睡了幾個小時然後就開始上網查閱資料,把我們的想法逐步完善。
一開始想的是微信個人號,後來一想不行,還得用微信公眾平臺(我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即可達微信外賣”),然後上網搜了幾家第三方做微信開發的公司,選了其中一家專門做外賣的第三方平臺樂外賣。當然他們也是一家創業型公司,每次我和他們說的要求基本上都會盡快實現。
前期如何運作O2O項目
1.談店鋪
前面說到我倆總資產加起來只有900元,,而系統那邊要1000元,無線打印機一個要600元,還需要宣傳費用。怎麽辦?我倆就用起了空手套白狼的伎倆,系統那邊平臺都談妥弄好,只是錢還沒有交付,去了幾家經常吃飯的小餐館,問他們:如果我們能給你家店鋪每天帶來100份餐的訂單,你們願不願意和我們合作?並拿出我們特意制作的一個合作方案(當然這時候我們其實手里什麽都沒有只有這個概念),很顯然商家是默許的。我們找了一個學校外賣送的第二好的店,還有四個業績平平種類不同的店鋪。後來證明我們這樣的選擇是對的。(如果你問我為什麽不找外賣送的最好的店鋪合作?那我告訴你那家店鋪不幹,但是後來還是加入了我們)這樣每家店鋪跑了一星期他們終於答應了。我們從每家店鋪收720元無線打印機押金,每個月從720元中扣除100元打印機的租金,如果運營不好停業每個商家的損失可能也就是租金。我們負責宣傳負責配送,收取外賣營業額的15%,這樣店鋪那邊收上來3600塊錢。基本上商家談妥了,告訴他們9月11日開業(距離開業還有5天)。
2.談第三方外賣系統
我們拿著3600元加上我倆身上的900元就開始和外賣系統商周旋商量,因為他們也是初創公司,也在摸索前進,當時只做百度推廣。最後談成的合作方案是每個打印機600元出售,如果商家不幹,我們也只是付幾個月的租金,系統先充值100元的1000單。這樣我把錢付給他們。我們還有一個總機是接收所有店鋪的訂單,這樣他們店鋪出單和我們總部出單同步,10分鐘以後我們派人去取餐提高效率。總機是900元,軟磨硬泡這900元我們先欠他們。這樣我們的風險也就幾乎沒有了。 因為可以退機器!他們發貨了,系統已經被我接好了。(距開業還有4天)
3.招聘員工
這個時候我們只剩下900元錢,花了600買了一臺佳能打印機,100塊錢買紙(自己印傳單做廣告),到此時只剩下200元,回寢室就開始印宣傳單。招聘員工要10個人,每個寢室樓有1個人負責。我們當初的招聘廣告打的是月薪可達2000,當時學校那些送外賣的1個月也就600元。每個寢室樓一天要有100訂單的量,每個人也就能賺2000多了。後來證明其實我倆這個大膽預測是正確的。我倆開始滿校園貼傳單,貼完1小時後就來了一個應聘電話,我倆親切地去和她談我們這個大夢想,第二天她就告訴我不幹了(還沒開始,就辭職了)。當然後來兩天之後還是招來了10個人。現在想想當時我們就像一個大忽悠,什麽都沒有,就靠講就談好了商家、系統商和員工。真的是謝謝他們。有了他們的相信才有了我們這個創業故事。(距離開業還有2天)
如何宣傳運營解決困難
打印機也到了,我們在店鋪成功調試,一切正常。萬事俱備就差開始了。
我們制定了初步的宣傳推廣方案,原先我就有一個在學校影響力還不錯的人人網新聞主頁,這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還有就是最屌絲的宣傳方法——印傳單、發傳單、拉條幅、店鋪貼二維碼、發百度貼吧、發人人網、發微信朋友圈,等等。廣告語寫著:“即可達,一個可以將外賣送到您寢室床頭的外賣團隊”。同時把微信二維碼、微信號及經營品種都印上傳單條幅,兩天的宣傳為我們積累了500多個粉絲。
開業的前一天晚上,編輯了第一條圖文消息:即可達微信外賣的使用規則和第二天的優惠活動(每家店鋪第一單免費)。第二天(2013年9月11日10:00)我在寢室發送了正式開始送餐的消息,從那一刻起店鋪中的無線打印機開始了繁忙的工作,這種場景一直持續了4個多月。
第一天顯然手忙腳亂,超過了店鋪和我們的預期,主要問題是做不出來和送不過來。
一天下來營業額2000多元,可這一天我們卻賠了200多 ,由於外送不及時,同學上課等不及就走了,這些餐我們都要拿回總部自行處理。那時開始到後來幾個星期,每天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而訂餐額也越來越多。當時這個微信外賣在學校已小有名氣,之後我們再沒有發過傳單,微信平臺上的粉絲更是每天以80左右的粉絲量增加,一個月之後平臺粉絲破3000人,外賣額每天達到5000元。
這時候我們的合作店家還是5家,飯店餐品依然出現按時做不出來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辦法,我們後來增加了同類店鋪數量,分攤高峰時期的訂單額。陸陸續續,與平臺合作的店鋪達到13家,送餐員工20多人,每天營業額超過1萬元,飯店餐品出餐慢的問題也基本解決。
時間到了哈爾濱的冬天,外賣量一天比一天多,送餐員在寒冷的冬天送餐越來越辛苦,一批又一批的送餐員辭職,每次送餐員辭職的時候空缺的位置都會影響送餐效率,影響用戶體驗。後來我們指定了一套送餐員入職辭職規則:幹不滿半個月沒有工資,辭職要提前一星期和主管說。這有效的控制了兼職員工流動性大的問題,流動的人,固定的崗位。
實戰運營中的一些細節
有一天下大雪,如果停業了,影響了用戶的體驗,以後可能你就是不負責任的服務商,如果送,那一天訂單肯定暴增,人員不夠加上送餐辛苦,怎麽辦?當時決定那天照常送,但是限額送,每筆訂單滿30才送,平常是一份起送。既控制了量,又不算影響用戶。那天我們的營業額確實少了點,賣了8000多,但是我們送餐員只送了大概200多單,而平常送8000至少要送500~600單。有效避免了惡劣天氣尷尬的送與不送的問題,送餐員送一趟比以前賺的多了跑的還少了,他們也是高興的,店鋪訂單沒影響,顧客怨聲也少。這個緊急策略是正確的。第二天平臺發布公告恢複正常送餐,一份起送。那天我們也把一些儲備送餐員叫過來,那一天周日雪停了,我們送了23000元的訂單,1500單,達到了歷史最高。後續也穩定在15000日流水左右。
有兩個顧客打電話投訴說有一個送餐員態度不好,進屋也不敲門。經過一個星期觀察,問其他員工,確實像顧客投訴的那樣。有一天我讓她去我們總部旁邊的奶茶店等我,有事情和她說,之後我讓財務算出她的工資,我去沒有多說什麽,很輕松的給他點了一杯奶茶我倆閑聊了一小會兒,把工資給她告訴她以後我會經常過來玩。她是我辭退的第一個員工,也是唯一一個。
放寒假了就要考慮平臺要不要繼續發消息,送餐員工資要不要全部結清。得出的結論是:如果你的平臺是工具性平臺,這期間沒有繼續充當工具,就不要發東西。平常微信平臺更多是發布新增哪些店鋪,哪里搞活動等等。對用戶看來有誘惑的內容。而不是無關緊要的心靈雞湯。
當然送餐員工資也不能全部結清,因為這是兼職工作,對他們來講是一個可有可無、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如果第二學期他們不做了怎麽辦?只有先扣著這些錢,他們才覺得要有擔當,不會說走就走。後來第二學期他們準時都來上班了,其中80%的人告訴我幹完這一星期就不幹了。我心知肚明。但有一個小姑娘直接就不來了,每天還發短信要工資,我告訴她我不差你幾百塊錢,你按照我之前說的開學回來堅持一個星期,之後工資就全開。她沒有來。她沒有領到剩下的工資,而其他堅持一星期辭職的人都得到了全部工資。
平臺如果已經穩定了下一步該怎麽辦
當時平臺已經穩定,我們也有了主管負責人員分配,財務負責收賬發工資。基本上我們兩個創始人解放出來。我們原計劃再往下走,準備往校外擴張的時候,被學校勒令停業。這里不想多說了。這時候我們實際運營了4個多月,營業額100多萬,送了7萬多份餐。為學校累計提供150多個學生兼職崗位。
這就是我和曹陽的創業故事。
隨著中國在汽車等領域掀起的反壟斷調查風潮,中國8月乘用車銷量以3月以來的最慢速度增長,為內需疲軟、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再添佐證。(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長8.5%,至146.82萬輛。前8個月,乘用車銷售同比增速達到10.70%,至1245.95萬輛。
占據中國汽車市場很大份額的通用汽車在本月初曾表示,通用汽車8月銷售增速為6個月內最慢。通用汽車上個月銷售增長14%,至280178輛。同期,日本豐田汽車銷售增長8.9%,至78500輛。
針對8月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速持續下滑,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援引海通證券的解讀: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進入淡季之後需求呈現季節性低迷,二是節能車補貼政策遲遲未出,不少廠家仍處於觀望狀態。
汽車需求放緩增加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憂慮。昨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也顯示,8月CPI增速降低至四個月最低,PPI則連續30個月同比下滑。彭博新聞社報道稱,中國消費者在汽車反壟斷調查中因等待汽車降價而選擇觀望。
在地產銷售在短暫企穩後再度回落、乘用車產銷增速均繼續下滑、發電和粗鋼產量增速也大幅下跌的背景下,如果經濟下滑過快、脫離合理區間,政府還能保持定力嗎?海通證券對此表示質疑,並認為中國經濟短期內或難見底。
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屢次強調“經濟處於合理區間”,還稱“中國經濟有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顯示政府對經濟波動的容忍度。但他也明確表示“不可能再依靠增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暗示了全面寬松概率可能相對較低。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詳細統計數據如下:
8月,汽車銷售171.56萬輛,環比增長6.02%,同比增長4.04%。其中,乘用車銷售146.82萬輛,環比增長8.12%,同比增長8.50%;商用車銷售24.74萬輛,環比下降4.94%,同比下降16.36%。
1-8月,汽車產銷1521.89萬輛和1501.73萬輛,同比增長8.61%和7.67%。其中,乘用車產銷1266.18萬輛和1245.95萬輛,同比增長11.55%和10.70%;商用車產銷255.71萬輛和255.78萬輛,同比下降3.94%和5%。
多功能乘用車MPV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增速依然顯著: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銷14.37萬輛和14.59萬輛,同比增長47.42%和38.27%;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銷31.94萬輛和31.13萬輛,同比增長30.16%和29.63%;轎車產銷93.57萬輛和91.08萬輛,產量同比下降1.01%,銷量增長1.31%。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依然低迷。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4.51萬輛,同比增長5.6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7.13%,比上年同期下降0.99個百分點;自主品牌轎車銷售17.79萬輛,同比下降21.09%,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9.53%,比上年同期下降5.55個百分點,這是自主品牌汽車市場占有率同比連續第12個月下滑。
今年前8個月,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加速放緩,樓市出現進一步惡化跡象。
主要指標全線下滑:
今年1-8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97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2%,增速比1-7月回落0.5%。
房屋新開工面積114382萬平方米,下降10.5%,降幅收窄2.3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面積649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3%,降幅比1-7月擴大0.7個百分點。
商品房銷售額41661億元,下降8.9%,降幅比1-7月擴大0.7個百分點。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160萬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
在詳細數據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0%。住宅銷售額在前8個月下滑10.9%,較前7個月10.5%的跌幅有所擴大。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160萬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該數據顯示,樓市庫存壓力進一步增加。而在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6月末增加802萬平方米。
業內認為,房地產市場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點,甚至在中國政府試圖刺激整體經濟增長時也是如此。
近幾個月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普遍在趨於疲弱的住宅銷售、高庫存和緊繃的信貸環境中掙紮。很多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下滑的壓力下開始放松房地產限購政策,以期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確保完成全年GDP增長目標。甚至連中國央行、銀監會等高層機構都呼籲銀行放松首套房信貸。
據《華爾街日報》統計,截至目前,超過30個地方政府已相繼以各種形式放松限購政策。然而,在這種樓市管控放松的預期下,住宅消費者因期待房產進一步降價而觀望,令住宅銷售在疲軟中陷入拉鋸。
許多房地產開發商曾在半年報中表示,他們預計將在9月和10月銷售大量房產。因這兩月通常為樓市銷售旺季,一般被業內稱為“金九銀十”。
1-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0.5%,降幅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4.4%。前7個月,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2.8%。
新屋開工面積降幅收窄,這或許暗示不遠的將來中國工業部門難以明顯複蘇。因房地產行業牽涉全國近40個產業部門,比如銅和水泥等原材料、加工、建材等。而新屋開工面積下滑,就意味著前述諸多行業消費需求並未回暖,令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憂慮加深。
據《財經網》9月13日報道稱,華遠地產董事長任誌強日前表示,從目前形勢來看,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還將是下降的趨勢,中國房地產行業難複蘇。
他稱,在經濟發展出現下滑時,房地產市場發展一定會出現下滑,全世界都是如此,經濟發展步伐放慢的時候,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費能力必然下降。按照目前的銷售量計算,全年或將減少近3000億元的銷售額、近4000萬平方米的銷售面積,這對一個全年超13億平方米銷售面積的房地產行業來說只是一個小問題。
統計局公布的部分數據如下:
2014年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897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40159億元,增長12.4%,增速回落0.9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1%。
其中,1-8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529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5%,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65243萬平方米,增長8.3%。房屋新開工面積114382萬平方米,下降10.5%,降幅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80174萬平方米,下降14.4%。房屋竣工面積49759萬平方米,增長6.7%,增速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8036萬平方米,增長4.8%。
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1-8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6498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3%,降幅比1-7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0%,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8.9%,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6.4%。商品房銷售額41661億元,下降8.9%,降幅比1-7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10.9%,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9.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7.5%。
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6160萬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590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增加54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227萬平方米。
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意外大跌,增幅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發電量年內首次同比下跌。這固然受到去年同期基數高影響,但也表明,在外需尚未強勁複蘇時,國內房地產市場下調和調結構的政策對經濟產生了下行壓力。這與8月制造業PMI創新低體現的形勢一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
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這是2008年12月以來最低增幅。彭博調查的共識預期增幅為8.8%,7月增長9.0%。
1-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為8.5%,共識預期增長8.8%,1-7月增幅為8.8%。
繼7月同比增長環比下降2.4個百分點後,8月發電量日均產量同比負增長,同比下降2.2%。這是發電量增長今年首次同比下跌。
統計局高級統計師江源認為,8月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主要源於(江源具體分析見文末):
國際環境複雜,外需不振;投資、房地產銷售持續下滑;汽車、手機等主要增長點明顯回落;前期庫存增長過快導致去庫存壓力加大;8月溫度較往年低影響火電行業;去年8月增長基數高。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
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意外回落至6.9%,發電量同比-2.2%的負增長,大幅低於一致預期。一方面緣於去年同期高基數,另一方面緣於經濟內生下行壓力較大。經濟繼續受房地產和政策退出穩增長拖累。雖然外需雖略改善,但仍不足以拉動經濟。
據今日統計局公布:
2014年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7月份回落 2.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8月份比上月增長0.20%。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
分三大門類看,8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制造業增長8.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0.6%。
分經濟類型看,8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0%,集體企業增長1.2%,股份制企業增長8.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3.8%。
分行業看,8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3%,紡織業增長5.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8.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9.8%,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6%,汽車制造業增長8.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6.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7%。
分地區看,8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6.3%,中部地區增長7.1%,西部地區增長9.4%。
分產品看,8月份,多種產品同比增長。其中,鋼材9497萬噸,增長2.4%;水泥22480萬噸,增長3.0%;十種有色金屬370萬噸,增長9.5%;乙烯147萬噸,增長14.2%;汽車184.6萬輛,增長3.1%;轎車101.5萬輛,增長0.7%;原油加工量4139萬噸,增長4.4%;發電量495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2%。
8月份,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8.2 %,比上年同期下降0.1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 998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5.5 %。
統計局高級統計師江源解讀2014年8月份工業生產數據:
一、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影響出口
今年以來,發達經濟體乍暖還寒,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外部需求不振。日本第二季度經濟環比年率為下降7.1%,幅度創2009年一季度以來最大;歐元區二季度GDP環比零增長,是去年二季度以來首次結束正增長。美國7月份零售銷售環比持平,創6個月以來的最差表現。8月份,海關出口同比增長9.4%,增速較7月份回落5.1個百分點,當月對日、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增速均呈回落態勢。
二、投資、房地產銷售持續下滑對相關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今年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走低,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5%,增速較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3.2%,增速較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投資增速持續下滑,導致8月份相關行業生產大幅回落。從直接相關行業看,8月份載貨汽車產量同比大幅下降,粗鋼、水泥產量低增長,平板玻璃產量下降。從間接相關行業看,8月份彩色電視機產量低增長,家用電冰箱、家用冷櫃、家用洗衣機、微型計算機等產量均呈下降態勢。
三、汽車、手機等主要增長點明顯回落
近兩年在工業增速逐漸放緩態勢下,以汽車、手機為代表的消費升級板塊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成為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點。隨著汽車、手機消費多年持續快速增長,飽和度不斷提高,以及一些短期因素的影響,8月份汽車產量同比僅增長3.1%,增速較7月份大幅回落7.4個百分點,其中轎車僅增長0.7%,回落6.1個百分點;手機產量則下降2.3%,而7月份為增長10.1%。
四、前期庫存增長過快導致去庫存壓力加大
今年以來,由於市場需求不旺,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長較快的累積效應逐漸顯現。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8%,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而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14.6%,增速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8.5個百分點,高出主營業務收入增速5.8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5倍,無論是庫存增量還是庫存與銷售增速差均為近幾年之最,庫存的繼續快速增加難以為繼,必然導致企業控制庫存、減少生產。
五、天氣因素對火電等相關行業影響明顯
今年8月份,華東等部分地區氣溫較往年偏低,而去年8月,氣溫明顯偏高,這種氣溫差異導致8月份用電量增速明顯下降。8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下降2.2%,而7月份為增長3.3%;其中火電下降11.3%。這導致8月份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出現2009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由於火電用煤下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速也較7月份回落了3.4個百分點。
此外,去年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為全年最高水平,因此,今年8月份工業生產增速明顯回落,有一定的基數因素。
今日與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時公布的其他中國經濟數據也表現不佳:
· 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放緩,同比名義增長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 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同比增長11.9%,預期增長12.1%,7月增長12.2%。
· 1-8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3.2%,增速比1-7月回落0.5%。
此前公布的制造業先行指標也顯示行業擴張速度明顯回落:
· 8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由51.7降至51.1,這是該指數連續5個月回升後首次回調,而且中小型企業的制造業PMI均降至榮枯分界線以下。
· 8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50.2 ,創三個月新低,7月終值為51.7,當時創18個月新高。
9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8月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為2013年3月以來首度負增長。
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6%,較7月的7.6%增速大幅上漲;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5%,較7月的3%增速大幅放緩: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較7月的4.6%增速大幅放緩。
其中,8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6%,較7月2.9%的增速明顯惡化。其中,重工業用電量增速由7月的3.2%放緩至8月的下滑2.2%。
值得註意的是,8月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滑5.7%,較7月0.5%的增速跌幅較大。
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3%,較前7個月下滑2.1%明顯上揚;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9%,較前7個月增長4.7%增速放緩;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8%,較前7個月增長6.5%有所放緩。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發電量日均產量同比下降2.2%,為今年首次出現同比下跌。而7月則出現環比下滑2.4%。
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增幅。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8月全社會用電量詳細數據如下:
8月,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
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64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6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3%;第二產業用電量266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第三產業用電量44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6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
1-8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2862小時,同比減少146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300小時,同比增加34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175小時,同比減少138小時。
1-8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4811萬千瓦,其中,水電1529萬千瓦,火電2285萬千瓦。
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
指 標 名 稱
計算單位
本月
本月止累計
絕對量
增長
絕對量
增長
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億千瓦時
5025
-1.5
36404
4.0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130
11.6
687
0.3
第二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3517
-1.5
26615
3.9
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3451
-1.6
26144
3.8
輕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606
1.3
4351
3.7
重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2845
-2.2
21793
3.8
第三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662
1.1
4417
5.8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億千瓦時
716
-5.7
4684
3.8
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
萬千瓦
126039
8.9
其中:水 電
萬千瓦
25751
12.7
火 電
萬千瓦
88310
5.3
核 電
萬千瓦
1778
21.7
風 電
萬千瓦
8395
21.6
全國供電煤耗率
克/千瓦時
319
-2.8
全國線路損失率
%
6.71
-0.1
全國供熱量
萬百萬千焦
206719
1.6
全國供熱耗用原煤
萬噸
12207
2.1
全國供電量
億千瓦時
32054
2.3
全國售電量
億千瓦時
29903
2.5
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
小時
2862
-146
其中:水電
小時
2300
34
火電
小時
3175
-138
風電
小時
1224
-146
全國發電累計廠用電率
%
5.0
-0.18
其中:水電
%
0.3
-0.09
火電
%
6.0
0.01
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億元
1722
其中:水電
億元
444
火電
億元
477
核電
億元
312
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億元
2296
發電新增設備容量
萬千瓦
4811
其中:水電
萬千瓦
1529
火電
萬千瓦
2285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
萬千伏安
16278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
千米
24784
註:全社會用電量指標是全口徑數據。
持續更新中……
很多東西可能並不是越大越好,比如鉆石。
據行業研究及貿易公司雷派波特集團(RAPAPORT Group)數據,受消費不景氣影響,截止8月,已打磨鉆石的價格連續6個月下跌。
尤其是大型鉆石的下跌速度更快,可能部分因為中國消費者的口味發生了變化。
鉆石市場在金融危機期間活躍起來,當時的消費者認為鉆石一種安全的投資產品,鉆石價格也在2011年夏天達到頂峰。但此後開始便逐漸下降。
根據雷派波特鉆石貿易指數,1克拉已打磨鉆石平均價格自2011年高點已下跌27%。8月單月便下跌1.4%,連續第六個月下跌。而更大的3克拉鉆石價格自2011年7月高點以來下跌23%。
小型鉆石的情況要好很多。0.3克拉已打磨鉆石盡管在8月價格下跌1.6%,自2011年高點以來總體下跌幅度只有13%。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綠線為1克拉鉆石價格,藍線為0.3克拉鉆石價格
克拉是衡量寶石和珍珠重量的單位,一克拉等於0.2克或200毫克。
雷派波特集團高級分析師Avi Krawitz表示,只有0.3克拉和0.5克拉的小型鉆石才有較大需求。
Krawitz認為,中國市場一度是大型鉆石的主要需求來源,但隨著中產階級的出現,鉆石市場趨於成熟,這意味著,中國市場對功能型鉆石的需求要大的多,例如結婚鉆戒,而招搖炫富的需求減少。
周大福珠寶集團總監Alan Chan也表示,“我們看到,最新的需求潮流是小型鉆石。”
不過雖然價格在走低,但鉆石產業在供應方面卻並不樂觀。鉆石商戴比爾斯(De Beers)首席執行官Philippe Mellier表示,全球已經有20年沒有發現大的鉆石礦了,短時間內也看不到發現任何新礦的可能性。
戴比爾斯的報告認為,從2020年開始鉆石供應量將開始下滑,從而使供需缺口越來越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相比與體積更能決定鉆石價格的是質量。
例如Petra Diamonds本周剛剛以276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了一顆122.52克拉的藍寶石,每克拉價格22.52萬美元,而該公司在同一個礦剛剛出產的一顆232克拉的鉆石雖然重量大了近一倍,但估價卻還不及那顆藍寶石。
Sanlam證券的分析師Charlie Long表示,“真正的高質量鉆石價格還是在上升,雷派波特集團報告里價格下降的是品質較低的鉆石。”(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元區銀行對家庭和企業貸款連續28個月下降,信貸數據持續疲軟意味著德拉吉離全面量化寬松又近一步。
周四歐洲央行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對私人部門貸款比去年同期下滑1.5%,而7月份下滑了1.6%。自2012年4月以來,歐元區對私人部門貸款沒有增長過。
受債務危機打擊最嚴重國家的銀行尤其不願意放貸,因為他們要正面臨更嚴格的資本管理規則和監管。與此同時,歐元區企業由於憂慮經濟前景選擇縮減投資。
二季度歐元區經濟增長“停滯”,通脹率一年之前跌破1%,落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所謂的“危險區”。
歐洲央行在6月和9月份兩次降息,並實施TLTRO定向貸款計劃,並將在10月份購買資產支持證券和擔保證券。
但是9月份歐元區銀行申請的TLTRO遠低於市場預期,意味著歐洲央行刺激力度依然不夠。
周四歐元對美元今天跌破22個月低點1.2728,截至20:15跌至1.2711附近。
路透對經濟學家一項調研顯示,刺激計劃要想達到目標,對歐元區私人企業貸款量必須達到年化增長3%,這才能推動經濟持續複蘇和推高通脹。
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Howard Archer對路透表示:
“歐洲央行註入的流動性究竟有多少能變成貸款,現在依然是一個問號。”
“於此同時,在經濟和政治前景如此不確定的情況下,有多少企業想要貸款同樣是一個疑問。”
歐洲央行基準利率已經接近“下限”,如果通脹仍然太長時間維持在過低水平,市場普遍預期德拉吉將采取包括購買政府債券在內的全面量化寬松政策(QE)。
周四德拉吉重申歐洲央行準備好在授權範圍內使用額外的非常規工具,並改變非常規幹預措施的規模和構成。歐洲央行已經下定了充分決心,來對抗中期通脹前景面臨的風險。
歐美日借款成本還處於最低水平。為趕在美聯儲開始加息以前利用這一有利融資環境,今年前九個月,新興市場發債9420億美元,同比增長11%,有望再創年度最高融資紀錄。
今年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中止發債,中國與巴西經濟下滑又影響了新興市場的需求。但美聯儲八年後首次加息的前景吸引了許多要把握機會的借貸者。今年前三個季度,新興市場發債比去年創全年紀錄的1.1萬億美元僅少1620億美元。
彭博統計發現,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地區發債今年以來增長了五分之一。在亞洲融資推動下,第三季度新興市場發債規模大增29%,該地區企業的主要融資來源正由銀行變為債券市場。
管理135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的倫敦資產管理公司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Plc基金經理Max Wolman上周表示,
預計亞洲、拉美和中東發債規模還會很高,因為企業要竭力抓住融資利率低的機會。今年以來俄羅斯缺席並未影響創紀錄的發債,第四季度也不可能影響。
承攬發展中國家發債業務最多的投行匯豐的全球債券市場主管Bryan Pascoe預計,今年新興市場發債額應會增長5-10%。但如此大規模發債也給新興市場留下了隱患。此前機構警告,美國利率上升可能重演90年代債務危機。
國際清算行(BIS)上月的報告指出,2009至2012年間,新興市場企業發行國際債券近3750億美元,兩倍於2008年金融危機前四年間的水平。明年包括巴西和中國在內的企業需要債務再融資900億美元,一旦國內經濟放緩或美元走強,它們將面臨挑戰。
摩根士丹利本周報告警告,過去十年,亞洲新興國家的外債由3000億美元猛增至2.5萬億美元。若美元突破支撐位大漲,這些國家會遭遇債務沖擊。
摩根士丹利預計,除日本外亞洲地區可能面臨雙重打擊,一是美國利率上升導致全球借款成本增加,二是美元軋空頭引起亞洲地區貨幣下挫。這兩種打擊產生的影響會相互影響,讓問題更複雜。
亞洲開發銀行(ADB)此前也警告,稱今年10月美聯儲結束本輪QE時,本地區流動性會更緊張,亞洲國家應該接受這一事實,可能“資本外流”。(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