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視頻付費會員市場已“破局”,百花不在“異軍”如何突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7/161270.shtml

視頻付費會員市場已“破局”,百花不在“異軍”如何突起?
娛樂獨角獸 娛樂獨角獸

視頻付費會員市場已“破局”,百花不在“異軍”如何突起?

百花齊放,頭部內容仍是最大推力。

本文由娛樂獨角獸(微信 ID:wenhuajie007)授權i黑馬發布。

如果將2016年定位為“修煉”階段,那麽,2017年各大視頻網站至少步入了“羽化”的1.0時代,業務火爆的付費市場跑步進入“收割期”。

趁著節日紮堆的開年大勢,各大視頻網站打起擂臺戰,撒福利、撒糖、撒狗糧……這邊有“三生三世”跳臺,那邊有“大唐農藥”虐汪,愛奇藝賣起“單身解藥”。從線上到線下,從流量沖鋒到花式玩法,在品牌的營銷版圖上,這批原始“拓荒者”遍插自己的旗子。

286052677826633107 

根據藝恩近期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視頻有效付費用戶規模已突破7500萬,增速為241%,是美國市場的9倍。App Annie年度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熱門應用綜合收入排行TOP10中,視頻類應用Netflix、HBO、愛奇藝和Hulu占據了4席。愛奇藝的入榜意味著亞洲已經出現用戶付費收入規模比肩歐美市場的視頻平臺。面對如此巨大的會員人口紅利,各視頻網站自然不願錯失這遲到的如飴之甘。

從愛奇藝“給我想要的”新VIP品牌口號提出、並邀請陳偉霆、趙麗穎擔任“首席會員推薦官”,到優酷啟用年輕化logo,在齊頭並進的內容基礎上,用戶概念被無限放大。或許,對於寡頭時代的第一梯隊來說,以為用戶加冕的方式精耕用戶體驗,本身就是“突圍”的最佳策略。

1、百花齊放,頭部內容仍是最大推力

回顧近兩年,視頻行業開啟快節奏奔走——網劇走向成熟、網綜遍地開花,網大爆發巨大增勢,IP自培模式開啟……能夠有效帶動平臺用戶增量的優質內容一直被各巨頭視作應戰的最鋒利武器。

根據藝恩相關數據,2016年中國視頻付費劇達239部,較前年增長564%,其中網絡劇占比近五成。網絡自制內容短時間內玩的風生水起,自成一派,與其說其生命力旺盛,不如說是內容為王的從不過時。 

680447816782847582

據相關數據,截止2016年12月11日,國內各大視頻付費自制劇合計達112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均達30部以上,數量超過Netflix的29部。其中,在2016年播放量TOP5的自制劇中,愛奇藝占據三部,《老九門》、《最好的我們》、《余罪》系列播放量合計184億,占TOP10播放量的近六成;網大方面,愛奇藝1780部的上線量,刷新了自制內容數據,覆蓋率達71%。數據的飆升在預熱細化市場的同時,也加劇了平臺間的競爭。

自制+版權運作,網臺聯動模式的探索,再加上綜藝、曲藝、少兒、演唱會等垂直領域的延伸,如今的視頻網站不只是內容播出的平臺,更是內容生產的平臺。各巨頭在內容上的持續發力,成為吸納用戶與付費市場高速增長的最直接因素。

因而,無論是內容的制作精良化、垂直延展化,還是形式的多元融合、多屏呈現,各平臺對於內容不遺余力的摸索和開疆擴土,是行業百花齊放的重要原因,也是未來用戶留存的持續動力。

在受眾口味愈加挑剔、競爭愈加激烈的當下,“投受眾所好”的內容探索將與包括衍生品、藝人經紀等在內的更多產業相連接,在快速打通上下遊的同時,拓展平臺泛娛樂生態的布局。

2、提升用戶參與感特色會員權益不斷進化

從“我想要看的”到“給我想要的”,對於用戶真實感受的關註成為各視頻平臺最重的砝碼。

“海量片庫、海量優惠券、杜比音效、專屬活動、生日禮包......”,越來越豐富的標簽,使會員的權益差異化愈加凸顯。當然,在用戶體驗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下,一切以用戶為核心的訴求並不誇張。

騰訊視頻為會員提供獨家HBO美劇,優酷設置專屬客服提升用戶滿意度,愛奇藝將會員權益拓展至觀看感受、電商平臺等細節,為付費用戶打造了一系列增值服務,包括明星定制版會員卡、明星粉絲見面會等粉絲福利,使付費會員產生差異化認同;同時,根據用戶愛好,靈活運用內容運營和明星資源,與VIP用戶建立了平等而穩固的溝通關系,形成了內容與會員相互作用的大生態

556609615358621392

面對用戶需求的日益多元,愛奇藝拓展了“給我想要的”理念外沿,在將優質作品源源不斷的引入平臺同時,與此配合,為用戶提供升級觀看體驗。舉例來說,愛奇藝拿下了《愛樂之城》國內網絡獨播權,並且於2月5日搶先院線9天舉辦超前觀影團,讓VIP會員一睹為快;而圍繞2月14日的情人節節點,愛奇藝聯合roseonly等品牌舉辦“單身派對”,線下落地活動再次送出福利。與最初“會員搶先看”“會員獨享”內容觀看權益相比,如今,多維度的會員權益體系已經成為吸引用戶又一利器。以內容為基礎,以會員為核心,良性的付費會員體系將進一步擴大平臺的行業領先優勢。

3、多渠道覆蓋 深耕品牌忠誠度

從拼內容版權到深挖用戶愛好,再到根據自身特色重新定位差異化優勢,如今,視頻平臺把更多的精力放於品牌的建設。得到用戶只是第一步,打造用戶的品牌忠誠度才是突圍正道。

與基於社交媒體的騰訊泛娛樂體系、基於終端的樂視生態體系、以及基於電商的優酷泛娛樂體系不同的是,愛奇藝在會員與品牌的建設中,內容的色彩顯得更為濃重。

419256175956847685 

依靠IP自有用戶基礎,將文學、影視、動漫、遊戲、衍生品、電商等全面打通,加之周邊衍生,最終促成品牌的沈澱,愛奇藝讓內容價值釋放得到最大化。如文學IP《老九門》,以此為基礎,愛奇藝打造了容括網劇→系列電影→遊戲→周邊衍生→代言人等為一體的長尾收割;同時,基於自身的會員品牌定位、用戶滲透率和大數據分析結果,精準選擇趙麗穎、陳偉霆來出任“首席會員推薦官”,借助明星影響力全面覆蓋從一線至四、五線城市年輕用戶群體。

在用戶不斷加深產品及內容認知中,既實現了IP價值最大化,也在潛移默化中為品牌鍍了一層金。

819495907994167766

越來越多的《老九門》被拿來,越來越多的周邊衍生被挖掘,在拿來與挖掘的過程中,品牌在粉絲心中悄然生根。品牌為用戶提供身份和情感認同,用戶以實際消費反哺平臺,二者不斷循環,成為將內容影響力轉化為人口消費力的良性生態。

內容紅利的釋放漸趨冷卻,用戶加冕的時代已經到來。在用戶付費的風口,已然飛起的寡頭競相博弈。

待風停,“百花”或不再,“異軍”或突起。

視頻付費 會員市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24

20天內17城出臺樓市調控新政,你的城市在不在列

自今年2月底以來(2月28日~3月19日),已有17個城市陸續出臺了限購、限貸政策,具體措施如下:

■福建連江

三類家庭禁買144平以下商品房

2017年2月21日起(2月28日宣布),對以下三種類型居民家庭,暫停向其銷售縣城關地區(指鳳城鎮、敖江鎮、江南鄉)範圍內建築面積144平方米(含)及以下的商品住房:

(一)縣城關地區擁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的本縣戶籍居民家庭;

(二)縣城關地區擁有1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的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

(三)無法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縣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

居民家庭住房套數的認定包含購買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二手房),不包含居民家庭自建房、房改房、經濟適用住房、征遷安置房等。購買商品住房時間以商品房買賣合同網簽時間為準。

職工家庭首次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30%;職工家庭第二次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公積金貸款申請人及配偶任何一方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在結清滿2年後方可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停止向第三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尚未結清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家庭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河北涿州

非當地戶籍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1日起,實行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商品住房(含二手房)且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對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2套住房時,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對於本市引進人才和外地駐涿州單位人員可享受本市購房優惠政策。

■河北淶水

非當地戶籍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1日起,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者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非本地戶籍居民在淶水縣買房需要先到房管局開具準購證明(需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和結婚證),房地產開發企業憑準購證明與購房人簽訂購房合同和網簽備案。本地戶籍居民購買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60%。

■浙江杭州

限購範圍進一步擴大

2017年3月3日起,擴大限購實施範圍,富陽區、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納入限購範圍,即在市區範圍內(包括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和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統一執行限購措施。

調整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房須提供的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年限要求,由原有“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1年以上”調整為“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還增設了針對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的限購措施,明確暫停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江西南昌

當地戶籍居民市區內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8日起,調整住宅限購區域及範圍。除九龍湖區域(紅谷灘新區祥雲大道以南區域)和儒樂湖新城(東至贛江,西至皇姑路,北至儒樂湖大街,南至英雄大道)外,在市區範圍內,暫停向在市區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宅的本市戶籍居民出售住宅(含新建商品住宅和存量住宅,下同。航空城國家重點工程配套項目除外);暫停向在市區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宅的,或無住宅但無法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連續繳納2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非本市戶籍居民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出售住宅;未成年人不得在市區購買住宅。

調整住房公積金信貸政策。對已經使用過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繳存職工,停止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

■河北崇禮

當地戶籍限購第三套住房

2017年3月8日起,本區戶籍居民家庭已有本區2套以上(含2套)普通住房的不允許購買第三套普通住房(含二手房);本區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可以購買1套普通住房;本區戶籍居民購買首套普通住房或非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均不低於30%、40%(此前均為30%),購買第二套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此前為50%),購買第二套以上非普通住房(含第二套),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

非本區戶籍居民家庭,崇禮區此次規定可以購買1套普通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40%。非本區戶籍居民家庭購房時需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2年內在本區累計繳納一年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且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購買住房。

■安徽滁州

二套房首付不低於40%

2017年3月9日起,市區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申請個人商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20%,購買第二套住宅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第三套首付款不低於60%;

■浙江嘉善

非當地戶籍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14日起,在全縣範圍內暫停向在嘉善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自2017年3月15日起在全縣範圍內暫停向在嘉善擁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二手住房。

■江西贛州

中心城區限購1套住房

2017年3月14日起,在中心城區部分區域實施住房限購措施。

限購區域:章江南大道與鎢都大道交匯處起,向南至鎢都大道與客家大道交匯處,沿客家大道向西至與登峰大道交匯處,沿登峰大道向南至與贊賢路交匯處,沿贊賢路向西至黃金大橋,以上路段與章江形成的閉合範圍。

限購措施:在中心城區(章貢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下同)無住房(含住宅性質公寓,下同)或在中心城區非限購區域內只有一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限購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房,下同);能提供自購房之日起計算的前2年及以上在本市中心城區逐月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的(政策出臺後不能通過補繳認定),且在中心城區無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1套商品住房。未成年人不得在限購區域內單獨購買住宅。

對購買第三套住房的,暫停辦理商業貸款。嚴格查處“首付貸”“過橋貸”等金融杠桿配資業務和“假按揭”違規行為,維護住房信貸市場秩序。提高第二套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至50%,停止第三次及以上使用公積金貸款和提取。

■山東青島

暫停發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2017年3月16日起,在青島市區範圍(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包括高新區,下同)內,非青島戶籍居民限購1套住房,且需要滿足連續繳納12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對在市區範圍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青島戶籍居民家庭,暫不得購買住房。

首次和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新建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購買二手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由30%提高至40%。

在青島市區範圍內購買首套住房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購買二套住房商業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提高至40%。同時,暫停發放居民家庭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江蘇南京

高淳、溧水、六合納入限購範圍

2017年3月16日起,南京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政策進行調整,在原有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在主城區(不含高淳、溧水、六合)範圍內。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新購二手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房時,要求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在南京累計繳納兩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對於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或區域,居民家庭首次購房和首套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30%;二套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40%。居民家庭已有兩套及以上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繼續按照原有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即不得發放“三套”及以上的住房貸款。

■北京

“認房又認貸”,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

2017年3月17日起,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暫停發放貸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個人住房貸款(含公積金貸款)。

■湖南長沙

非當地戶籍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18日起,實行區域性住房限購,暫停對限購區域內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限購區域內,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首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0%;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貸款已結清的戶籍家庭購買第2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35%;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貸款未結清的戶籍家庭購買第2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於45%暫停發放第3套及以上住房貸款。

■廣東廣州

非本市戶籍交社保變5年

2017年3月18日起,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繼續執行限購2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的政策;本市戶籍成年單身(含離異)人士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購房之日前5年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在本市限購1套住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購買住房。

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且無住房貸款(含商業性住房貸款和公積金住房貸款,下同)記錄的,繼續執行購房首付款比例最低30%的政策;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無住房但有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購買非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居民家庭在本市擁有1套住房且無貸款記錄的,或擁有1套住房且貸款已還清的,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居民家庭在本市擁有1套住房且貸款未還清的,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居民家庭在本市擁有1套住房,購買非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

■河北石家莊

非當地戶籍限購一套住房

2017年3月18日起,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申請購買首套住房時,須提供近2年內連續繳納12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對在市區範圍內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不得在本市購買住房。

石家莊市還調整了貸款首付比例,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至30%。對已擁有1套住房且無購房貸款或貸款已結清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

■河南鄭州

補繳社保不再作為購房憑證

凡屬補繳且補繳日期在2017年3月17日之後的社會保險證明、個人所得稅完稅憑證不再作為購房的有效憑證。這意味著,非鄭州戶籍居民在鄭州購房,將受更多限制。

■河北保定

非當地戶籍主城區限購一套

2017年3月19日起調整蓮池區、競秀區和高新區購房政策,暫停向擁有主城區3套及以上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主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暫停向擁有主城區1套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主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

在主城區無住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區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在主城區擁有1套住房或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有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區購買普通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

在主城區無住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區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40%;在主城區無住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主城區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

對在主城區購買第3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暫停辦理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96

“不擔心西屋在不在”,西屋破產前已向中國技轉24萬份文件

作為世界核電鼻祖和世界級核電巨頭,已有130年歷史的西屋電氣(Westinghouse,下稱“西屋”)申請破產保護。

當地時間3月29日,日本東芝公司旗下的西屋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向紐約破產法院提交破產重組申請。不僅如此,分析認為,不堪重負的東芝也面臨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的風險。

北京時間29日深夜,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家電投”)與西屋高層就此緊急召開電話會議。經研究,雙方一致認為,西屋申請破產重組不會影響中國AP1000項目的推進和完成工作。

國家電投旗下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家核電”)是AP1000自主化的實施主體。AP1000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2006年,中國決定從西屋引進 AP1000作為國內日後重點發展的主力技術。目前,全國已經開工建設4臺AP1000依托項目。

“我們不擔心西屋在不在。”國內某核電企業的一位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表示,西屋此次破產,對中國相關核電項目基本沒有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後,中國已經掌握了AP1000技術。

西屋走過巔峰時代

西屋,1886年由喬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以自己的名字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創立,總部設在賓州匹茲堡市。

威斯汀豪斯是火車用空氣制動閘的發明者。這位夢想改變世界的發明家,率先將高壓交流電引入美國的輸電系統 ,從而打破了愛迪生發明的直流電一統天下的局面。

威斯汀豪斯的確改變了世界。自成立以來,西屋斬獲了多個第一。成立當年,西屋便在美國建立了第一座交流發電廠;緊接著,1890年在美國建立了第一條交流輸電線路,1895年在美國尼亞加拉瀑布安裝了第一臺水輪發電機,1900年制造出美國第一臺汽輪發電機。

西屋是美國主要電氣設備制造商和核子反應器生產者,其主要業務領域涉及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用電設備和電控制設備、電子產品等門類共4000多種產品。其中,以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尤具特色,從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享譽世界。

西屋正式涉足核能領域是在1955年。這一年,西屋為美國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提供了S2W船用反應堆。而隨著美國核電的興起,西屋的生意越做越大,名利雙收。

美國海軍的“鸚鵡螺號”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

根據西屋官方資料,在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事故之前,西屋負責建造了美國在運行的105個核電站中的48個,並且在海外建造了31個。西屋還聯手國外企業通過許可協議,設計了其他81個核電站。在20世紀70年代中葉,西屋的職員數量以及銷售額都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兩次事故導致藍圖變遷

三里島核事故發生後,恐慌的美國民眾掀起了一股反核浪潮,加上核電建設成本極為昂貴等原因,美國由此停下新建核電項目的腳步(直至奧巴馬上臺後,美國才啟動新建4臺核電機組,而這4臺核電機組都是使用了西屋的AP1000)。西屋核電業務由此陷入困境。

從1994年開始,西屋就不斷地出售自己的核心業務部門。1994年,輸配電與控制部門出售給伊頓;1997年,火力發電事業部出售給西門子;1997年,熱電事業部出售給英格索蘭;1999年,電氣部門(核能部門)出售給英國核燃料有限公司,西屋當時的售價是12億美元。

到了2006年,英國核燃料有限公司以54億美元把西屋轉賣給東芝,後者因此獲得西屋77%的股份。

西屋電氣在美國佐治亞州的Vogtle核電站的冷卻塔(右)和安全殼(左)。

靠電燈業務發家的東芝創立於1904年,是目前日本最大核電站建造商。東芝當時買下西屋,是因為看好全球核電行業的發展前景,並意欲借機成為核電建造領域的巨無霸。

東芝的這一筆交易,比當時日本其他核電企業競購西屋的價格高出了一倍。更為奇怪的是,幾年後,醉心於核電的東芝繼續斥資16億美元,將西屋股份增持至87%。

危險一步步逼近東芝。最後的實踐證明,用70億美元(約合482億元人民幣)的天價買下西屋,是導致東芝今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011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改變了一切。事故發生後,很多國家建設核電站的計劃因此被打亂、停頓。安倍晉三再次上臺後,在維持日本核電政策不變的基礎上,繼續向全球推銷日本核電站,但不論是土耳其還是越南,包括東芝在內的日本企業能否拿下訂單還是一個未知數。

東芝夢碎核電

令業界不解的是,2016年年底,東芝還通過西屋並購了美國核電工程企業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CB&I),並購價格為2.29億美元(約合15.8億元人民幣)。

日本媒體後來捅出消息說,芝加哥橋梁鋼鐵公司的評估價格實際上為“零”,其在美國的核電項目已經多次停工,今後指望盈利幾乎沒有可能。

從目前跡象來看,東芝已經夢碎核電。東芝在2016年12月27日稱,可能對能源部門進行數十億美元的資產減記,主要原因是旗下核電企業西屋收購美國核電業務所導致。這項虧損可能會高達7000億日元(約合61億美元),要高於此前東芝向投資者公布的5000億日元的預計數字。

為了紓困,東芝於2月24日公告,擬將旗下最賺錢的業務之一,存儲半導體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出售,並且東芝表示願意賣出大部分股份。

“東芝要壯士斷腕,希望借此來挽救核電業務對它造成的重創。”一位接近西屋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東芝在3月29日還公告稱,西屋將從東芝2016年年報中分離,但是其對具體財務數據和未來的影響目前還不確定。東芝預計,隨著西屋分拆,相關的核電商譽資產減記將從東芝的非經營性損益中剔除,預計將會帶來約2000億日元的凈收入。

東芝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崗川智在新聞發布會上鞠躬。

然而,由於背負財務造假醜聞、法律糾紛與西屋的核電項目嚴重超支,有百年歷史的東芝也面臨從東京證券交易所退市的風險。里昂證券分析師在最新研報中警告,“太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使得東芝不適合投資”。

國內業界曾對西屋存質疑

AP1000依托項目是中美能源領域規模最大的合作項目。為了高起點推進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統一核電發展技術路線,2006年11月2日,中國決定引進西屋AP1000、建設依托項目4臺機組、成立國家核電。2007年7月24日,中方與西屋技術許可公司等6家國外技術轉讓方簽訂了一攬子5項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AP1000技術轉讓合同。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屋AP1000的技術轉讓工作已基本完成。技術轉讓工作包括已向國家核電交付了超過24萬份文件和圖紙,以及交付/安裝了超過270臺西屋計算機軟件等等。此外,西屋已向國家核電提供了超過45000小時的技術咨詢服務。接下來,西屋還將在燃料制造和設計、運行和維護服務、計算機平臺和軟件支持等領域,持續提供咨詢服務。

不過,作為AP1000在中國的依托項目,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工程進展並不順利。其中,原計劃於2013年建成發電的三門1號機組,至今已延期將近4年,原因是該機組在個別關鍵技術上的難題還有待解決。

“AP1000是一項新技術,而三門1號機組作為AP1000在世界上的首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難題是難免的。”一位熟悉AP1000和三門1號機組的核電專家告訴第一財經。

受三門1號機組延期影響,其他計劃使用AP1000的核電項目因此受阻。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業界對西屋的質疑不斷出現。

“由於三門1號機組遲遲沒有並網發電,CAP1400示範工程的開工建設也受到了影響。”有核電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AP1400是中國在AP1000的基礎上進行研發的、具有中國自主產權的功率更大的三代核電技術。目前,CAP1400在山東榮成的示範工程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開展前期工作。

“國家核電和西屋一直在努力。”一位接近國家核電的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第一財經從多個權威渠道了解到,國家電投與西屋29日晚召開的上述電話會議稱,三代核電自主化戰略已經實施十年,在國家核電、國內相關核電企業及裝備制造企業共同努力下,中國已全面具備了三代核電技術自主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能力。

該會議稱,本次西屋申請重組,對中國AP1000依托項目建設、後續CAP1000批量化建設、CAP1400示範工程建設等三代核電自主化工作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648

11歲兒童騎車逆行被撞身亡,ofo:錯不在鎖,拒賠866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10/1146522.html

今年3月26日,上海一位11歲的男孩在使用ofo共享單車過程中逆行與客車相撞,被卷入車底身亡。這是全國首例兒童騎共享單車身亡案件,因此備受關註。

雖然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國家旅遊局等10部門聯合給出了針對共享單車的指導意見,明確禁止對12歲以下兒童提供服務,但該案還沒有結束。

9月8日上午,該案件在上海靜安法院進行了庭前證據交換,ofo公司表示,不接受原告提出的所有訴訟請求。

ofo:不存在任何過錯

據北京青年報9月9日報道,在法庭上,四名被告(肇事司機、所屬汽車租賃公司、相關保險公司、ofo)均表示認可原告起訴的事實以及交警部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但對於訴訟請求,ofo公司不同意原告針對其提出的全部訴訟請求。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原告變更了訴訟請求,要求ofo賠償的死亡賠償金額由60%降低到50%,此案總賠償金額也由此前的878萬降低到866萬元。

ofo小黃車公司在發表答辯意見前,首先對原告的遭遇表示慰問,稱公司對原告之子發生的交通意外事故感到遺憾和痛心。對於原告提出的要求ofo收回機械密碼鎖具單車、並更換為智能鎖具,ofo小黃車公司認為這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訴訟範圍,並且與原告沒有直接利害關系。

同時,ofo小黃車公司稱,該事故中,交警部門認定司機王某沒有確認安全通行,且受害人未滿12周歲違法騎行自行車上路,並逆向行駛,並沒有認定ofo小黃車公司有任何的事故責任。ofo小黃車公司認為,涉案自行車經司法鑒定處於正常狀態,不存在任何過錯,公司在註冊、使用、宣傳、推廣等過程中都有盡到“12周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行”的提醒義務,並且質疑受害人以“非正常的程序”對ofo小黃車進行開鎖並騎行。

原告:小黃車在事故後才標上“兒童不準騎行”

然而,對於ofo的說法,原告一方並不認可。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原告代理律師、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黔林表示,正是因為這次事故,小黃車公司才在車上標上了兒童不準騎行等內容,“小黃車公司怠於履行管理義務,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此外,原告還出具了一份公安機關對同行小朋友劉某的筆錄,顯示劉某曾表述稱,他們騎行ofo小黃車系自行打開了機械鎖,沒有進行手機掃碼,也沒有獲取到相關密碼。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曾在7月份報道過,案件原告認為,該案中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固然存在,但追究事故原因,受害人不足12周歲,而ofo對投放於公共開放場所的小黃車疏於看管,該自行車車輛之上也無任何警示受害人不得騎行的提示;且該車輛上安裝的機械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且ofo共享單車的所有人,在其管理的ofo共享單車車輛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下,怠於履行管理義務,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學法學教授王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案主要應當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家長是否在場以及是否起到監護的作用;

二是家長是否給了兒童手機以及是否用手機打開了自行車;

三是共享單車是否對於未成年人有禁止使用的提醒事項。家長沒有盡到監護人的責任是發生悲劇的主要原因,當然也要根據具體事故的調查結果,看看機動車司機是否存在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情況。

知名IT與知識產權律師趙占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

如果孩子是通過父母賬號使用,父母監管不到位;如果不是通過正常的下單交易環境進行使用,共享單車企業不存在相應責任。但共享單車企業如果沒有維護好單車設備的完好,發生鎖具損壞沒有及時維修,共享單車企業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責任的。

今年發生多起兒童騎共享單車身亡案

上述案件發生在今年3月26日,上海一位11歲的男孩在使用共享單車過程中逆行與客車相撞,被卷入車底身亡。家屬將ofo及肇事司機、車輛所屬的汽車租賃公司以及保險公司告上法庭,並索賠878萬元。

據原告代理律師介紹,當天中午,該男孩與同行三位夥伴(均未成年)騎ofo單車時,於13時37分許在天潼路、曲阜路、浙江北路路口與上海弘茂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客車相撞,致使該男孩倒地並從該大型客車前側進入車底遭受擠壓、碾壓,後經上海長征醫院搶救無效於當日死亡。

根據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交通警察支隊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上海弘茂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駕駛員王某駕駛機動車在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向左轉彎時,疏於觀察路況,未確認安全通行,負本起事故次要責任。靜安區交警同時認為,該男孩未滿12周歲,駕駛自行車在道路上逆向行駛,且疏於觀察路況,未確認安全通行,負本起事故主要責任。

今年3月發生在上海的這起案件是全國首起兒童汽車共享單車身亡案件,因此備受關註。但實際上這絕不是個案。

今年,6月18日,河南鄭州也發生一起未成年人騎小黃車摔倒身亡的事故。據河南省公安廳官方微博消息,該男孩年齡為十二三歲,破解了ofo小黃車機械鎖的密碼,在下坡路騎行時由於車速過快摔倒身亡,小黃車機械鎖漏洞再次引發關註。

據《法制晚報》統計,自2017年以來,因騎共享單車發生的意外事故多達18起,其中有超過六成發生在未成年人身上,三分之一的事件當事人不滿12周歲。

8月,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國家旅遊局等10部門聯合給出了針對共享單車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其包括有:為騎行者購買人身意外保險以及明確禁止對12歲以下兒童提供服務。

上海這起案件將焦點落在了ofo的機械鎖問題。而最近,共享單車鎖的安全性再次成為焦點,9月6日,在XPwn2017未來安全探索盛會上,兩位百度安全實驗室安全專家現場演示了破解共享單車密碼。安全專家通過一臺便攜信號嗅探設備,便輕松遠程截獲到了ofo單車的開鎖密碼,在分秒間將共享單車變成了無鎖單車。

不僅如此,黑客還將利用這臺嗅探設備觸發單車升級,在不接觸單車的情況下刷入事先編輯好的固件,將單車變成被黑客永久占有且控制的私人坐騎。這一漏洞的存在不僅給不法分子留有可乘之機,同時也使得共享單車的經營者面臨嚴重經濟損失的威脅。

ofo對央廣網科技回應表示,對百度安全實驗室對物聯網安全領域的關註表示感謝,並已在第一時間與百度相關團隊就破解的細節開展技術交流。目前初步了解到的破解方式屬技術探討性質,不適用於日常應用場景,不會對ofo系統正常運行以及ofo用戶正常用車造成影響。

每經編輯 王嘉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254

證監會召集券商開會把脈A股,醉翁之意不在酒?

8月20日,有市場消息稱,當天上午證監會召集少數券商宏觀分析師和策略分析師舉行閉門會議,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得到確認,會議內容主要分析了當前A股市場的情況。

就在上周五,證監會對在8月17日“召集多部門開會分析股市局面”的消息進行了澄清否認。證監會開會的消息不脛而走,使得今天A股大盤低開高走,在最後收官階段出現了小幅度的反彈,以2698.47點收尾。

對於目前A股的跌宕,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股市的問題應該交給市場本身,不應該把股價漲跌和證監會綁定。“中國改革開放才40年,股市才建立幾十年,和世界上最先進的比肯定難,只是GDP世界第二了,其他的還是要認清現實,更要有包容度。只是現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速度太快,情緒的抱團和擴大會更集中。”

會議本意不在“救市”

對於此次策略會,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並未透露更多的內容,但可以確認的一點是,證監會在召集券商開會前還曾和上市公司舉行座談會。

近期市場波動很大,股市連續跌破整數關口,目前投資者對市場信心嚴重不足。此次會議引發市場的關註,背後期待監管層幹預市場的心態一覽無余。

一位券商宏觀策略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宏觀經濟下行,盡管當前資管新規實施放緩且出臺了諸多窗口指導意見,但政策上的放松並未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當前市場寄希望於監管層能幹預市場,比如依靠國家隊“救市”,後續這些資金還是會被撤回,這並不符合股市良性循環、穩步發展的邏輯。當前要靠市場的力量而非人為扭曲的方式,助力市場恢複。

就此次會議而言,上海某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這樣的會議很常見,“我們經常和上證所、中國證券業協會人員進行交流。此次會議並沒有其他特殊的意味,尤其是救市意味。”

前述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監管層應放棄確定目標點位的市場幹預思維,更多是引導市場風險有序緩釋。同時對於如何在股市風險釋放過程中減少對實體經濟的傷害應予以重視。

頂點財經首席宏觀分析師徐陽認為,從估值上來看,A股位於歷史低位但是投資者的積極性卻不高,一方面是國內外的大環境所致,另一方面是頻頻發生的個股“爆雷”事件和行業風險,後者更需更快解決。

當前市場最大的風險何在?第一財經走訪了多位宏觀經濟學家和券商策略分析師、研究員,他們普遍認為:當前最大風險在於股、債、匯、房市的風險產生聯動,盡管這一問題還很遠,但要密切監控和防範;其次,大股東減持套現以及部分公司欺詐上市對二級市場投資者造成損害,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不註重股東回報,各種違法成本太低,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卻沒有得到有效賠償,因而投資者對於市場信心嚴重不足。

多家券商建議投資者樂觀應對

當前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最為擔心的就是這種恐慌下調是否還會持續,“股災”是否會再度降臨。

多位受訪市場人士表示,未來市場再次遭遇“股災”的可能性小。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市場下跌並不是問題關鍵,恐慌性下跌才值得警惕,就當前估值水平來看,“股災”發生概率相對更低。

有策略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市場有諸多混亂預期,部分投資者在關註監管層如何看待當前的股票市場,整個維穩進程該如何推進。

不少券商在最近的研報都在圍繞“悲觀”和“樂觀”兩個詞。

渤海證券的《恐慌情緒持續彌漫,監管維穩意圖上升》中稱,市場成交陷入低迷,投資者的悲觀預期在短期很難得到逆轉。因此,並不建議投資者投入較大倉位去博取短期的市場反彈,等待外部因素進一步明確。

另外渤海證券提到在政策方面,金融委第一次會議召開,部署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三年行動方案,並提出涵蓋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維護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監管工作節奏和力度等五大重點工作。考慮到經濟仍具韌性,未來監管層將會在結構性去杠桿下以政策的“進二退一”來化解內部風險和外部沖擊。

招商證券則在7月初由悲觀轉為樂觀看待,其在《極致悲觀情緒的修複》等研報中多次提示市場反彈機會,並建議投資者關註雲計算、半導體、軍工、5G等行業。

未來市場將走向何方?市場觀點不一。從中短期來看,一名私募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為近期市場大幅下跌,市場風險已經得到很大的釋放,很多股票已經顯現出較高的投資價值,隨著投資者對價值的認可及信心的恢複,特別是一向“精準抄底”的港資大舉買入A股,市場將會逐漸回到正常的估值水平。不過,某券商策略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市場情緒很是低迷,想要得以修複還需較長時間。

從長期來看,某大型券商宏觀策略團隊認為,未來中國股市的走向受四種因素的影響,一是中國經濟將上行還是下滑、估值是貴還是便宜、投資者信心該如何上行、還有哪些資金可流入股市,這四大因素如何演化很是複雜。

另一家中型券商宏觀分析師表示,此次市場大跌是我國經濟發展轉型、資本市場轉型所遇到的挑戰。這一波股價的下跌事實上出清了信譽不好、資質差的上市公司。這輪大跌正是發生在市場化的進程中。當前我國股市的未來取決於兩大關鍵點:一是經濟基本面的增長——向高質量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是否有成效,一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從定價機制到發行機制,再到金融衍生工具的豐富度都需要市場化的改革。回首2003年中國股市曾歷經大跌,2004年A股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正是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的一大步,讓此後股市走出大牛市。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18

無處不在的嫉妒心

1 : GS(14)@2010-09-13 22:58:27

http://www.cbnweek.com/Details.aspx?idid=1&nid=4172
公司里同事不和、明争暗斗,多半和嫉妒两字脱不了干系,想要不嫉妒人又不被人嫉妒到底有多难?


    
      当身边有那样一个各方面都压过自己的人,难免会促人迸发“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工作,时间一长,感叹必然会滋生出复杂的情绪。
  “嫉妒”是一个微妙的词,处理得好变成羡慕,所有差距都变成动力,逐渐向被嫉妒的目标靠拢,最终脱离这个纠结的阶段;但一旦嫉妒恶化成绵绵恨意,那就不是心里面愤愤不平几句就能解决的事情了。在背后使坏,最后损人不利己,这样的人和事并不新鲜。
  就算不去嫉妒别人,也很难做到不被嫉妒。招来嫉妒的原因很多,能力太突出让人不舒服,长得太漂亮这样天生的特点也会成为一些人眼里的荆棘,就算有时候偶尔提及几句自己家庭太幸福也会让别人听来刺耳。女性之间的嫉妒大部分只是停留在这些表面的事情上,而嫉妒所表现出来的也无非是背后说上几句不中听的话或者联合几个同样存着嫉妒心理的人形成小圈子挤兑人家;男性之间的嫉妒则更可怕一些,会上升到权力的斗争以及做出报复行为。
  职场嫉妒不见得完全是坏事,能够意识到并且转换成动力,则这份嫉妒会变成一个鞭策力,要比看书中人物的奋斗史的效果来得更直接;而被嫉妒的人也不必沮丧,除了这算是间接被认可有过人之处,你也还有人际关系处理上的进步空间。

为什么不是我?
  在面对一些有违常规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家似乎已经习惯去想“有内幕”,然后嫉恨别人的好爸爸好叔叔。即使当事情最后并非按照这个套路来发展,大家也习惯了这样的思路。
  王博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对于那份Offer他在工作之后想想仍觉得有些怪怪的—毕业于普通类本科院校,学的也不是对口专业,在找工作找到绝望的时候,这家笔试就刷掉自己的公司突然发来了面试并且最终录用了他。
  这让他非常知足,工作的时候也非常投入,半年之后有一个项目下来,正好一个同事被调去其他部门,老板便直接钦点了他来负责。由于之前并没有那样的先例,王博心中忐忑,但想着老板既然给交代下来了,自己尽量做好就是了。为此他回家以后看了很多技术资料和之前的项目记录。
  但他发现团队里的人做事要比从前要散漫一些,每次自己兴冲冲说接下来要怎么做的时候,大家反馈起来就像一支刚刚战败的队伍。为此他专门找了之前关系比较好的同事,才终于知道荒谬的原因—自己被认为是“集团里某个高层的亲戚”,才能以这样平庸之姿进入公司并负责项目。当他否认之后,同事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你这样的学校毕业不靠关系怎么能进来?”最后王博澄清了自己的身份,也凭借工作能力慢慢让大家信服,但他始终不知道那些传言到底是怎么编出来的。
专家支招
公司内部多多少少会出现机会不平等的情况,但首先要做的不是自己先下结论,而要理性分析。现在比较正规的大公司出现单纯靠关系来获得很多机会的情况不多见,公司为了注重公平公正不让大家产生不良情绪而导致怠工,会有专门的内审部门来把控这些事情,这样会导致工作效率有所减缓,但可以有效杜绝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发生。
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那么当员工产生嫉妒情绪后,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所以公司人一旦发现自己有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不妨去分析一下自己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然后试着去和老板沟通,开诚布公地指出问题。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事情根本不是自己原先所认为的那样,那个被认为是有后台的同事某些地方的确有过人之处或者是掌握着不一样的资源,这样疑惑就能够迎刃而解;还有一种情况是的确有这样不公平现象存在,那也会让管理层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去改正,而老板也会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确没能做到公正处理,会在之后用另外的方式去补偿。
很多人不愿意去反映的原因是顾及到自己挑明了说以后,老板给自己小鞋穿,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只有5%的发生几率,所以沟通肯定是利大于弊。

凭什么命那么好?
  女性之间的嫉妒是从不知道“嫉妒”两字是何意的时候就开始的,从嫉妒衣服漂亮到嫉妒成绩好……总能找到嫉妒的踪影。林雪在家外资银行工作,工资不低,平常大家买个大牌包也不奇怪。但就是有个招摇的“名牌女”,隔三差五祭出一个爱马仕的包或是身着某大牌的新款衣。林雪是在进公司不久后知道她的存在的,周围女同事们讨论起她时语气颇为不屑。后来林雪和名牌女一起工作过一阵,发现对方并没耍大牌,还挺认真的,对她印象不坏,但每当对方不经意说起些在林听来很天方夜谭的事时,她也终于有点理解那几个同事了,那真是一种羡慕不来所以只能嫉妒的酸溜溜心情。
专家支招
美貌和家庭多半出于运气,这种嫉妒和性格有关,有些人就是嫉妒心重,没法抑制它发生。最好的办法是把它转换成驱动力。
这种嫉妒在公司人经历的职场初期阶段很正常,随着性格慢慢成熟和职业道路不断向上发展,这样的嫉妒心理会慢慢消失,在公司人35岁以后,很少有人会对其他人产生先天条件上的嫉妒。
现在很多公司怕员工因攀比产生不良心理从而影响到工作,都会发工装或要求穿白衬衫,尽量规避物质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处在被嫉妒位置上的公司人,一旦感觉到同事对自己有明显敌意,不如放下身段主动去聊聊问问他们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努力有什么用?
  职场中有人能力突出或情商很高,工作信手拈来,又常受到客户或老板的赞美,这就可能导致同事的羡慕嫉妒恨。余慧刚到现在所在的这家制造公司面试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了同校同学院的周倩。之后两人分在同一个组工作,关系非常密切。但渐渐余慧发现对方做事能力要比自己强很多,往往比自己花更少时间,却得到更多表扬。一年后,余慧升了一级,而周倩连跳三级。在一块吃饭时余慧变得沉默,两人慢慢就疏远了。余慧也很苦恼,“有时想工作上学学她的方法,但一想到做得再好也有她的光芒罩着,难免有点自暴自弃。”

专家支招
身边若存在处处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先摆正心态,然后不断给自己充电来提高。能力达到之后,还要学会表达。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保守预估在60分,而另一个人敢去做100分,即使最后同样做到了80分的水准,老板明显会喜欢后者。同样做了一件事情,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能够造成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另外平常可以找公司里相熟的人,问问他们自己是什么形象,是不是存在说话不恰当的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739

港劇無處不在

1 : GS(14)@2010-12-31 09:48:48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0069

落筆之時,身在首爾。扭開酒店房間內的電視機,畫面所見的是呂良偉──南韓的一間電視台正在播放「無綫」劇集《富貴門》。稍後在另一個電視台的節目裏,看見的是劉青雲有份演出的電視劇。
從南韓電視台的節目中看到香港製作(電視劇、電影),一點也不困難。在我的印象裏,差不多每晚都有機會看到我所講的香港製作:從近年作品到陳年舊作,由大明星領銜主演的大片到聞所未聞的成人電影,講得出來或講不出來的都有。每有機會做幾次轉台搜畫,總有令人驚喜的發現。之所以驚喜,一是有感於香港製作,無處不在,二是見到當年無論好醜,港產電視劇、電影在海外都有市場,而且具備高度滲透力。


究竟是否南韓的電視台特別喜歡選用香港製作,我不敢講,這個問題最好由那些熟悉當地傳媒發放的專家來回答(因為原因大有可能就是華人人口眾多,所以有專門的中華電視台提供服務,與當地觀眾口味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同樣的情況,可見於曼谷。至於內地的電視台,就更加明顯。無論我們身在內地哪一個城市,只要扭開電視機,隨意亂按手上的遙控掣,差不多肯定會找到一個正在播放香港製作的電視台。而那些電視台所播放的香港製作,好像是要為我們提供一次香港普及文化歷史的考察一樣,完全可與現實中的時代背景無關(意思即是它們所播放的很多都是十年、十五年前的產品)。作為舊片重温,頗有意思。重新看到八十年代的香港製作,趣味十足(偶然在內地二、三線城市街頭看見一些一身香港八十年代的化妝與打扮的女士,令我懷疑她們是否觀看那些香港製作過多,以為片中所見,仍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我想指出的是,香港製作處處都在。而它們在外地的影響,也實在不應低估。不過,有時身在外地重溫舊片,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覺得香港普及文化已經過了進步最快速的時期;有時甚至明顯感受得到,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當年港產普及文化製作有過輝煌日子,一方面必須承認它們的形式、內容十分多元化,用港人常用語來形容,真的是古靈精怪,另一方面當時亞洲其他國家多數沒有香港般開放,創作空間較為狹窄,以至香港製作較易突圍而出。問題是:以上兩種條件均已發生變化。現時本地電視製作甘於重複舊日的成功方程式,創作範圍沒有怎樣拓展。而在同一時間,周邊地方的普及文化製作則有顯著發展與進步,相比之下,香港製作不再能見到有些甚麼優勢可言。
身在海外,觀看的是港產電視節目,感覺的是黃金時代的過去。有時香港人會自我安慰一番:香港還是很開放!對此我有所保留,甚至提出疑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43

金融霸權的受害者不在美國,而是在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

1 : GS(14)@2011-11-18 11:24:1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1996
...
看情形,今次清場行動是一次全國性的行動,不似是各城市分頭行動的偶然巧合,幕後的策劃者是奧巴馬政府。由此可見,奧巴馬政府雖然曾利用「佔領華爾街」行動向共和黨施壓,但本質上仍是要維護華爾街的利益的。美國能維持在世界的一哥地位,除了靠軍事上的優勢之外,還得依賴在金融業上的領導地位。因此,美國無論是哪個政黨執政,都不會容許華爾街被反資本主義者佔領的。佔領華爾街附近的公園也不可以,更何況想癱瘓金融業的運作?
現實是不只執政者不會容許這樣做,連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會容許這樣做。美國的投資銀行,在全世界都非常活躍,他們在冰島教漁民玩carry trade,在希臘教希臘政府以book cooking的方法入歐元,在香港趕絕華資經紀行,教富豪玩accumulator,教小市民炒warrant,炒牛熊證,為美國賺了無數的財富;美國人難道可以靠種棉花過今天這樣的高消耗的生活?
美國人可以用次按住大屋,可以用信用卡先使未來錢,可以用從中國借來的錢買中國的產品,不靠金融業靠甚麼?若然華爾街真的被反資本主義者癱瘓,美國人連發幣紅利都收不到,亦沒法自印銀紙去還外債。美債危機可能變得與歐債危機一樣嚴重。這些都是美國人不願看到的,因此美國人會下意識地支持政府鎮壓「佔領華爾街」運動。美國人是美國推行「金融霸權」的得益者,怎會真的去反金融霸權?「佔領華爾街」的示威者自誇代表99%人民的利益,實際上他們的支持者連1%的人民也沒有。
金融霸權的受害者不在美國,而是在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捷古華拉革命的時候,是去剛果、去玻利維亞;如果在最有革命基礎的地方革命也沒法成功,那不湯不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就更難有結果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623

馮仁昭四圍超:阿姐寸G.E.M. 家不在港

1 : GS(14)@2015-03-26 00:37:30





■阿姐呼籲G.E.M.「經過」香港時上節目。電視圖片








唱歌唱到獲封為「宇宙G.E.M.」嘅鄧紫棋,雖然有唔少人大讚佢啲歌藝,但人紅咗對事情有唔同睇法,難免會惹嚟是非,好似鄭少秋同汪明荃(阿姐),前排佢哋喺節目中講,若果要搵一個後輩唱佢哋嘅經典歌會搵邊個,鄭少秋揀咗阿G.E.M.唱《笑看風雲》、結果俾人點名嘅G.E.M.,拿拿臨拎起支結他,自彈自唱,兼擺條片上網多謝對方兼找數。


■G.E.M.自彈自唱答謝秋官。電視圖片

網民讚阿姐有「骨」

呢條找數片喺前晚播出,跟住兩位前輩即場呼籲啲唱得之人上去節目,阿姐仲話:「我都發出呼籲,邀請阿G.E.M.,你經過香港,一定要嚟我哋《靚聲王》,好嗎?」就係呢句經過香港,即刻引起網民嘅討論,有人覺得點解汪明荃會講係「經過」,而唔係叫佢「返嚟香港」嗰陣,仲有人話:「其實我覺得阿姐今次夠哂精警又有『骨』囉,值得拍掌。」又有網民寫道:「阿姐都要抽一下水」、「世事都被阿姐看透了」及「人地(哋)宇宙巨gem(G.E.M.)先不屑上呢啲節目。」當然亦人覺得唔係乜嘢一回事,似乎有啲小題大做,又一次惹是非嘅G.E.M,噚日未有理啲留言,喺佢個fb貼咗張自拍相仲話:「享受能出門的時間,去哪都可以!」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24/190871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01

陳景祥﹕主戰場在選委 不在立會選舉

1 : GS(14)@2016-08-04 01:53:25

【明報專訊】本屆立法會選舉曾被視為明年3月特首選舉的前哨戰,建制派盤算如果能取得三分之二席位,佔據大多數,就可實現行政立法一體,不但有助特區政府施政,也可減少一些立法的「阻力」,甚至徹底解決「拉布」的問題。然而,現實是泛民和建制的實力對比沒有出現根本改變,建制派未足以取得大多數。

建制派得與失 成梁連任關鍵?

所謂9月立法會選情影響特首選舉,意思是北京會先看議會選舉,再決定支持什麼人當特首。兩者有什麼關係?一些怪論油然而生;有說建制派得利,阿爺就會撐梁振英連任,讓梁的施政可以變得暢順。但也有相反說法,是建制派失利的話,北京肯定會繼續支持梁,由一個「強硬」的特首去應付一個由泛民佔多數的議會。

不管哪一種說法準確,但「推論」得出的結果完全不同,證明立法會選舉對特首選情的影響其實「說不準」,9月的議會選舉結果,對於北京屬意誰當特首,其實沒有太大關係,泛民背景的議員在議會內佔的席位多了還是少了,也改變不了議會的生態,更改善不了行政立法關係;換言之,北京考慮下屆特首人選時,9月立法會選舉結果的影響十分有限。選舉的主戰場,其實在1200人的選委會。

選委會負責選出行政長官,成員1200人,共分4大界別;第一界別是工商金融,第二是專業界別,第三是漁農、勞工、宗教、社福、體育文教;第四是政界。第一和第四界別北京幾乎有十足把握,第三界別只社福和文化界「較麻煩」;第二界別的專業團體最棘手,但合起來計算,泛民背景選委能控制的票數,按上屆經驗,應在200至300之間,肯定不能影響結果,但卻可左右大局。

泛民200票左右特首選舉

如果不改變策略,泛民按早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所言,今屆特首選舉泛民不派人參選,會把票數集中投給泛民支持的人選上,假設泛民手握200票,有2名候選人參選,勢均力敵,各拿500票,餘下的200票一注投下,泛民就可成為造王者,要勝出成為特首,候選人必須跟泛民「講數」、爭取泛民支持,從而大大削弱了北京的影響力。

為了防止這個結果出現,北京定必全力策劃「自己人」當選選委,消除泛民的造王角色,保住控制權。好戲,還待12月11日。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12&issue=201608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