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料人幣入SDR機會逾半
1 :
GS(14)@2015-10-15 00:40:35【本報訊】星展銀行(香港)睇淡中國經濟,經濟師周洪禮昨日指出,股災使金融業對經濟增長貢獻有所減低,料今年下半年GDP將會「破7」,達6.7%水平。他解釋,股災前金融業對內地GDP貢獻約為1.6%,以往則只有約0.7%,隨着下半年股災後金融業好景不再,故拖低整體GDP。另外,國基會下月將會決定人民幣是否納入SDR籃子,周洪禮認為機會逾一半,因現時三成中國貿易使用人民幣,而人民幣計價債券佔比亦有上升,料加入SDR後,對滙率短期有正面作用。但由於內地經濟基本面未有趨勢性改善,下年滙率仍有2%的下調壓力。本港經濟方面,經濟師盧明俐指本港零售前景長遠而言十分冷淡,主要是美元未來強勢衝擊本港,而內地經濟轉型需要時間,內地客本港消費料持續放緩,影響本地零售。她預期零售業失業率明年中將會上升,但由於零售業是服務香港本土及內地顧客兩個市場,而本港勞動人口上升速度卻趨緩,故難拖累整體失業率,料本港整體失業率未來在3.5%至4%水平。本地樓市方面,她認為在基本面不變下難現泡沫,包括供不應求情況持續、低息環境、供樓負擔比率未及1997年高,但仍預測來年樓價有5%下調可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4/19332352
在岸人幣研加長交易時間 爭納SDR再出招 或配合英國時間計價
1 :
GS(14)@2015-10-16 01:53: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5/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中國加速衝刺,爭取人民幣可以獲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繼調整中間價定價機制、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新系統、開放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予境外央行等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措施之後,昨日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人行擬延長在岸人民幣(CNY)交易時間至晚上11時30分,以覆蓋歐洲時段。分析認為,此舉令人民幣更能在國際間自由使用,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人民幣境內外匯率一致的要求,滿足納入SDR條件。
广告
明報記者 陳子凌
《路透》引述3名消息人士指,人行打算在11月底前,將在岸人民幣交易時間由原來的下午4時30分收市,延長至晚上11時30分,令在岸人民幣於歐洲時段亦可進行交易。由於IMF亦將於11月就人民幣納入SDR進行評估,故分析相信,人行此舉目的是令人民幣有更大機會獲納入。
或延至晚上11時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延長交易時間主要滿足SDR所要求的在「全球主要外匯市場」廣泛交易的要求,而所謂「主要外匯市場」,據SDR初評報告所指,屬於時區概念而非地域觀念,即亞洲時區、歐洲時區和北美時區三大交易時區當中,人民幣至少應覆蓋其中兩大時區,故延長交易時間便實現了對歐、亞兩大時區的有效覆蓋。
覆蓋「主要市場」 符IMF條件
魯政委指出,當交易時間覆蓋兩大時區,有助令在岸價更加能主導離岸價(CNH),以符合SDR對人民幣境內外匯率應該一致的要求。事實上,目前SDR每天於英國時間中午12時(即本港時間晚上7時或8時)進行定價,意味在岸人民幣在延長交易後可涵蓋定價時間。
為令人民幣更大機會獲納入SDR,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近期如「踩油門」般加速(見表)。首先是8月11日宣布調整人民幣中間價機制,又即日將人民幣貶值2%.務求收窄在岸及離岸價差。然後人行又於9月下旬分別提高跨國企業的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淨流入額度上限至原來5倍,以及開放境外央行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目的是令跨國企業及外國央行能更多及更便利使用人民幣作資產配置或儲備貨幣,促進人民幣境內外需求及跨境流動性。
本月初,人行推出新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方便跨境人民幣結算之餘,亦能延長人民幣清算服務時間,以滿足不同時區的人民幣實時清算需求。
過去5年匯市發展 不及近兩月舉措 爭取入SDR 助人幣加速改革
1 :
GS(14)@2015-10-23 00:54:4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2/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最快於11月評估人民幣是否符合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資格。臨近這關鍵時刻,中國從8月11日新匯改開始,短短兩個多月以一連串的行動,如開放匯市予境外央行、推出CIPS跨境結算系統等,為滿足IMF要求作最後衝刺;9月底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更成功爭取美國原則上支持,令納入SDR之聲高唱入雲。多位專家指出,加入SDR並不是人民幣國際化必需的一步,但爭取加入SDR確實驅使中國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這一切轉變由今年8月4日開始,當天IMF發布了SDR初評報告,列出人民幣要符合入SDR的主要條件(見表)。而到本月11日,IMF總裁拉加德透露評估工作已結束。正在這段期間,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如踩油門般向前飛馳,接連推出一系列目標明確的改革措施,從匯率機制、匯市開放、系統操作,甚至是外交層面上,都是為了迎合IMF對人民幣加入SDR列出的要求。
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內地經濟學家易憲容形容,自2010年爭取納入SDR失敗後,過去5年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雖然有很大進展,但加起來也未必及得上過去兩個多月那麼「高速」,涉及面亦沒那麼廣泛。
貨幣自由使用未達標 5年前未納入
易憲容指出,5年前人民幣滿足了IMF的出口總值規模條件,卻敗在貨幣自由使用的要求之下。這5年來,人行一直為再次爭取納入SDR作準備。今年8月11日調整中間價機制,承諾每朝開出的中間價會參考前一天的收市價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目的是要讓市場因素主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減少人行干預,這亦是IMF較在意的要求。事實上,「8.11匯改」後3日,IMF再公布了一份中國年度審查報告,建議中國要逐步將外匯干預降低至最小,亦對人民幣匯率在8.11匯改後走向市場機制表示「歡迎」,易憲容說:「這某程度上是對中國一個肯定,踩對了油門,因此人行接下來再有一連串行動去衝刺。」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持同樣看法,8.11匯改看似突然,並掀起環球金融市場波動,但從時間上正好在IMF初評報告後數日推出,而初評報告第一點便是人民幣中間價與市場價須一致,而IMF之後對此舉表示「歡迎」,即是第一關過了。
習奧會後美表態支持 成轉捩點
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是於2009年7月推出試點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始,此後中國積極與多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推進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結算中使用;擴大人民幣中間價波幅區間,為加入SDR打下基礎。而8.11匯改後,人行進一步允許外國央行進入境內匯市,推出CIPS支付系統;先後與新加坡及英國就擴大人民幣使用及發債簽協定,開放中銀香港和匯豐在內地發人民幣債券。此外,人行從今年開始公布外匯儲備明細等過去不對外透露的數據,以及宣布採納IMF的SDDS標準公布統計數據等,力證人民幣已逐步跟國際接軌。
及至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美方表態支持也可算是轉捩點之一。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說:「習奧會後美國的表態,是中國應付這場SDR大考的另一決定性成果。」8.11匯改除了是為了回應IMF的要求,也是在觀察市場、尤其是美國的反應。時間點上剛好在9月下旬習近平訪美之前,增加了訪美時爭取美國支持的籌碼。至於匯改令市場措手不及,引起環球股匯恐慌,胡星斗則認為「這未必是人行料到的,但如果匯改是在訪美之後才推行,屆時出任何意外也未必夠時間去補救」。
不過,IMF推廣SDR用途的改革未獲通過,SDR在國際貨幣體系的重要性仍有限,因此有說法認為,入SDR對中國來說只是面子問題,象徵性大於實際性;亦有指人民幣要國際化就必須入SDR,否則會阻礙開放進程。對此,易憲容以考試比喻:「讀書(人幣國際化)目的不是為了考試(入SDR),但考試能評估你讀書的程度,亦不會因為今次考試不及格而不去讀書」。他補充,在人幣沒完全自由可兌換、資本帳沒完全放開的情下入SDR,也能迫使中央加快實現利率、匯率市場化及資本帳開放。
2 :
GS(14)@2015-10-23 00:55: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2/news/ec_eca2.htm
話你知﹕SDR旨在穩定貨幣體系
2015年10月22日
【明報專訊】特別提款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1969年創造,一種用於補充成員國官方儲備的國際儲備資產。SDR的價值是根據4種主要國際貨幣構成的一籃子貨幣確定,現時IMF向成員國分配了2040億SDR,約相當於2800億美元。
SDR並非貨幣或對IMF的債權,持有者可以通過成員國之間的自願交換,或IMF指定較穩健成員國以構成SDR的4種貨幣,向狀較差成員國購買其SDR份額。目前SDR籃子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根據倫敦市場每日中午匯率報價,按4種貨幣以美元計值的具體數額之和來計算每個SDR單位兌美元的價值。IMF亦會每5年為現行籃子構成作評審,下一次評審最快在下月進行。
全球過分依賴美元 暴露危機
2008年金融海嘯暴露了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缺陷,尤其是美國量化寬鬆(QE)造成的全球流動性氾濫,對新興市場國家造成衝擊,因此2009年,人行行長周小川便提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以SDR取代美元作為超主權國際準備貨幣的建議,去減少發展中國家對美元的依賴。
這構想亦促成IMF改革SDR的念頭,包括擴大發展中國家份額、加強SDR的作用等。2010年便提出,由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6%的份額,以及歐洲國家讓出兩個執行董事席位給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如落實,則中國的份額將由4%增至6.4%,成為IMF第3大份額國,但該改革方案後來被美國否決而未能落實。
研人幣入SDR國基會:會期未定
1 :
GS(14)@2015-11-01 23:08:43【本報訊】外界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就人民幣獲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名單作最後準備,國基會執行理事會何時召開會議並通過提名,將成為人幣獲認授為國際儲備貨幣的「鳴槍」一刻,市場估計,理事會在本月中下旬召開。根據國基會官網顯示,該會傳訊部總監Gerry Rice日前在新聞發佈中,被問及11月理事會具體日期時,回應指「日子尚未定實」,但「同事們正就計劃中的11月份會議相關報告,作最後定稿(finalizing a repot)」。對於中方提出將人幣納入為一籃子貨幣要求、檢討工作等,他說目前按正常進度如期發展,有關議題亦將是11月份理事會會議上,經全體會員(188個成員國)的商討項目之一。
料11月中下旬召開
內地媒體《第一財經》引述消息說,國基會就人幣能否獲加入SDR而舉行的理事會,已由11月初推遲至11月較晚時候進行。報道亦引述駐華盛頓IMF總部的中國執行董事金中夏表示,目前有關評估工作仍在進行中,「但做出準確預測為時尚早」,國基會工作人員,將在最終報告內,就加人幣入SDR作出結論及建議。市場人士估計,國基會理事會一般在11月中至下旬舉行,一旦人幣獲准正式納入為SDR,意味其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獲得認可,相信會逐步帶動央行及主權基金,增持人幣及人幣資產,作為儲備組合的一部份。
SDR是國基會於1969年創立的國際儲備資產記賬單位,目前籃子貨幣內共有4種貨幣,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及英鎊,籃子貨幣的檢討,每五年進行一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101/19355508
入SDR前夕 基本解決IMF要求
1 :
GS(14)@2016-08-11 05:54:12【明報專訊】去年1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評估報告中曾提到,雖然人民幣已多方面符合「入籃」要求,但操作上仍需完善,包括成員國兌換人民幣不應出現高昂成本、必須有充分流動性,以及要確保在岸及離岸市場穩定,減少成員匯兌風險。
就IMF要求,去年底內地已開放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取消額度限制;另自今年2月以來,在岸及離岸價差逐步收窄,平均價差水平約66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走勢亦趨向一致。
胡星斗:托賓稅特殊情况應用
另一方面,今年3月外管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曾表示「不排除對短期跨境資金流動採取托賓稅(Tobin Tax)」,雖「只聞樓梯響」,但瑞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已表明不宜匆忙實施,因與資本帳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背道而行;一旦實施,或令市場視為中國難以管控資本流出的負面信號,很有可能損害人民幣吸引力。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估計,官方可能會將稅率設為零,避免影響日常運作,只在出現系統金融風險,衝擊內部經濟的特殊情况,才透過調整稅率去穩定局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54&issue=20160811
世銀將內地發行 首隻SDR計價債券
1 :
GS(14)@2016-08-13 12:37:11【明報專訊】人行昨日宣布,世界銀行獲准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特別提款權(SDR)計價債券,總規模為20億SDR,即約27.88億美元(以昨日1美元兌0.72 SDR計),結算貨幣為人民幣,首期特別提款權計價債券將於近期發行。
以人民幣結算 規模達20億SDR
人行稱,世銀於內地發SDR債,是推動SDR金融工具市場化的有益嘗試,有利於進一步促進擴大SDR的使用,從而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韌性。
同時,SDR計價債券能夠規避單一貨幣工具的利率和匯率風險,可以令境內投資者以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也有利於豐富中國債券市場交易品種,促進債券市場開放與發展。
這亦是首隻以人民幣結算的SDR債,匯控(0005)將為聯席帳簿管理人及聯席主承銷商。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表示,很高興能夠與世銀合作,隨着中國向國際投資者開放資本市場,滙控將在相關發展領域發揮作用,並致力引領各項涉及中國的創新型國際金融交易。
內媒:下周起京滬路演 最快本月發行
另據內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世銀會在下周於北京和上海為其計劃發行的SDR債券進行路演,最快本月底發行。繼世銀後,亦有傳中國的國家開發銀行等多間機構也有意發行SDR債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26&issue=20160813
世銀內地發218億SDR債
1 :
GS(14)@2016-08-16 04:52:42【本報訊】適逢國際貨幣基金(IMF)10月份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世界銀行已獲准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SDR計價債券,規模約28億美元(約218億港元),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世銀獲准在內地發行SDR計價債券,總規模為20億特別提款權,相當於28億美元,結算貨幣為人民幣。人民銀行指,此舉將有助推動SDR金融工具市場化,可進一步擴大SDR使用,從而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性和韌性。同時,SDR計價債券能夠規避單一貨幣工具的利率和滙率風險,可令境內及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多元化,也有利於豐富中國債券市場交易品種,促進債券市場開放與發展。據英國《金融時報》指,世銀本周將於北京和上海為SDR債券進行路演,料最快本月底前正式發行。世銀則表示,每個債券的確切發行時間及條款將根據市場狀況而定。
中國外滙佔款連跌9個月
不過內地走資仍不斷,人行公佈7月底外滙佔款為23.44萬億元人民幣,按月下降約1,900億元人民幣,連續第九個月下滑。人行較早前亦公佈,7月外滙儲備為3.2萬億美元,按月減少41.05億美元;若以SDR計價,外滙儲備則為2.297萬億SDR,較6月底增加60.38億SDR,連續3個月正增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5/19736569
人幣入SDR前 中央有秩序洩洪
1 :
GS(14)@2016-09-09 05:25:25【本報訊】人民幣將於10月1日正式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簡稱「入籃」),中央不容有失。如人民幣滙率在入籃前保持穩定,國際認受性將大升。但形勢並不樂觀,近月內地走資潮仍加劇,8月中國外滙儲備餘額降至2011年12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堵不如疏,既然走資潮無法堵截,在中央角度,倒不如引導資金在可控的情況下,有秩序流出,以減少對金融體系衝擊。保險公司相對穩健,並受更嚴格監管,是放閘的最佳對象。值得留意的是,自去年3月起QDII額度已不再增加。中央寧願凍結QDII,轉而將投資額度給予保險公司,無疑是寄望保險公司比基金公司更能穩定市場。去年險企境外投資只佔總資產2%,遠低過15%的最高上限。在A股投資方面,至今年7月佔資產比例也才12%,與40%的上限相距甚遠。即使港股通開閘,險資的投資步伐也一定會較內地散戶、基金更緩慢,符合中央引導有秩序走資的需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09/19765124
龐寶林:人幣「木蘭債」 拉升SDR利率
1 :
GS(14)@2016-09-13 00:07:51【明報專訊】早前世界銀行正式於內地銀行間債市發行的3年期SDR(特別提款權)債券,首批為總額5億SDR單位的3年期金融債券,票面利率為0.49%,獲得超額投標2.47倍,是首隻以人民幣結算的SDR債券,並將其命名為「木蘭債」。隨着中國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相信未來發行SDR債券的規模將會愈來愈大。
今次「木蘭債」的總額度為20億SDR,而第一期為5億SDR。債券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根據發行時SDR匯價來確定交收金額,債券派息或到期時亦以當時的SDR匯率轉換為人民幣本金。今次也是自1981 年以來全球金融市場上再次出現SDR債券,也是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SDR債券,成為以美元、歐元債券主導的國際債券市場中的新品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自上年人民幣成功獲IMF納入SDR貨幣籃子後,令SDR貨幣籃子更加多元化及增加代表性。「木蘭債」引起境內外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而且反映人民幣進一步走向國際化,意義重大。
一般SDR債券包含籃子貨幣發行,具有一定貨幣避險功能,即可在不使用任何衍生工具的情况下,對冲部分匯率風險。SDR債券的發行利率亦較靈活,可採取浮動利率,也可採取固定利率。現時愈來愈多國家推行負利率後,SDR的利率亦跟隨下跌至偏低水平。不過人民幣國債息率一向比其餘籃子貨幣國家高,隨着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後,相信會提升整體SDR利率水平。而今次人民幣SDR債券是否會形成良好的流動性,將取決於市場及投資者需求。
歐央行買債規模直逼聯儲局
為促進經濟和刺激通脹回升,歐洲央行自2015年3月實行量寬買債計劃至今已有16個月,歐洲央行已經買入政府及企業債券超過1萬億歐元,相當於歐元區政府和企業債券總量的七分之一。
自上年3月以來,歐洲央行已經買入2380億歐元德國國債、1890億歐元法國國債及1640億歐元意大利國債。而歐洲央行其後於今年初更決定宣布買入企業及非銀行公司債券。目前歐洲央行持有的企業債券總額為205億歐元,包括資產抵押證券199.1億歐元。如果與美國聯儲局現時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比較,現時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有直逼聯儲局之勢。
歐債買無可買 或效日本擴至股市
歐央行9月8日宣布維持再融資利率於零水平,維持邊際貸款利率0.25厘,維持隔夜存款利率-0.4厘,同時維持每月買債規模800億歐元。今次沒有加大量寬是意料之內,隨着歐央行不斷買債,大家應有留意到市場上流通及可買入的債券愈來愈少。自英國公投脫歐觸發資金避險以來,歐元區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跌,令符合歐央行買債計劃門檻的國債數目大跌。現時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跌破零,可供歐央行購買的債券選擇則更少了,即使再加大買債亦於事無補。如果量寬仍未達到歐央行的預期,將來會否借鏡日本而擴大資產範圍至ETF甚至股市,大家拭目以待。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61&issue=20160912
人幣納SDR 儲備需求升 中銀料10年內「三分天下」
1 :
GS(14)@2016-09-27 07:02:55【明報專訊】人民幣將於本周六(10月1日)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業界對其未來於國際外匯儲備市場的地位表示樂觀,中銀更預計10年內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三分天下」。
中銀香港發展規劃部總經理張朝陽表示,人民幣現在已是全球第五大貿易貨幣,雖然在加入SDR初期,人民幣佔國際外匯儲備的比例僅有1.8%至1.9%,約1300億美元,惟以中國的經濟實力與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性而言,料未來三年該比例可升至5%,達3500億至4000億美元,至2025年更可翻5倍至佔10%,逾6800億美元。
2025年交易量料超日圓英鎊
他表示,人民幣的一大優勢在於中國對其他國家長期保持巨大貿易順差,故處於逆差的別國便存在人民幣支付需求,隨着未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間結算比例的提升,儲備人民幣的需求亦會提升。此外,包括美、歐、日、英等發達經濟體亦會為分散投資風險而選擇能夠代表新興經濟體的人民幣資產。
張朝陽續稱,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數據,現時人民幣日均外匯交易量約為2020億美元,其中600至700億美元交易在港進行,而加入SDR後亦可期待交易量的提升,雖然難及美元4.4萬億的日均交易量,惟預計2025年可超越日圓(1.1萬億)與英鎊(6500億),成為繼美元與歐元之後全球貨幣支付清算體系中新的主要貨幣。
料年內匯率維持6.6至6.7
他又稱,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且強調不應只關注短期因素,而應看重經濟基本面,經濟企穩亦有助於穩定人民幣匯率,預計今年年底人民幣將維持在6.6至6.7水平,而A股加入MSCI相信亦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對於香港市場,他期待未來可進一步開通「債券通」與「商品通」,並建議本港若欲把握人民幣國際化機遇,應在完善的金融基建基礎上發展多元化人民幣產品,滿足投資者不同需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15&issue=20160926
Next Page